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1993 年,人類第一次將網際網路接入公域,而在三十年後,信息爆炸的時代來臨了——2003 年之前,人類歷史上產生的信息總量,還不到 2023 年的數百萬分之一。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信息過載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特有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會對著手機螢幕發呆,因為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也不知道有效信息藏在手機的哪一個角落。

這也是為什麼手機里的語音助手變得舉重若輕——當下最了解你需要哪些信息的,可能就是手機里的語音助手了。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在 ChatGPT 崛起的 2023 年,各家都在發力讓語音助手搭載大模型,過往只是設設鬧鍾、講講笑話的語音助手,也在無數次反饋和更新中,逐漸從「離譜」到「靠譜」。

華為智慧助手小藝也不例外。作為手機端最早公測上線搭載大模型的智慧助手,愛范兒也對小藝進行了深度體驗,我們發現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全新小藝變得更聰明能幹、用起來也更加舒心,是真正能靠「語音」就幫上忙的「助手」。

工作學習助理:在砍柴之前,刀就磨好了

大模型這個詞,既熟悉又陌生。它是新聞熱搜中的常客,同時又沒有多少人見過它的真面目,其背後晦澀的技術原理也讓很多想要了解它的人望而卻步。

而搭載了大模型的小藝,把高深的技術原理變成了「動動嘴就能用」的簡單交互,給了我們一次和 AI 技術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全新小藝的出現,再次將「生產力工具」這個概念,釘在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當中。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評價一個工具是否好用,上手難度是重要指標,過去手機助手時常被用戶詬病,主要是因為聽不懂問題和找不到答案。

而有了大模型加持的小藝,能通過自然語言對話,理解並執行用戶的指令。簡言之,不管是打字還是語音,像和朋友說話一樣與小藝交流,它都能明白你的訴求。

這兩周,我們把小藝帶到了工作中,發現它確實可以把我們的想法和創意高效展現。

對於媒體工作者而言,春節可以算是媒體界的「期末考試」,浩如煙海的選題橫在眼前,篩選的過程有點像大海撈針,每一篇資訊都需要快速瀏覽,哪怕是一個評論都有可能成為這篇文章的切入點。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圖片來自:AI 工具生成

我們抓取文章的重點,一般需要先全文通讀,再嘗試總結,平均一篇長文需要 10 分鍾左右,而使用「文檔助手」,只需要把報告文件發送到聊天框,小藝就能快速生成要點和 3 個核心問題。

比如這篇來自艾瑞咨詢的《AIGC 場景應用展望報告》,將近 50 頁的超長圖文,小藝用不到 20 秒的時間,就總結出了核心觀點,幾乎可以幫我省下一大半的工作量。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基於大模型的版面理解技術,小藝能夠實現真正的全文解讀,遇到不太懂的地方,還能通過多輪問答,讓小藝把復雜的文檔內容解釋清楚。

除了單獨使用的聊天框,也可以配合其他應用程式同步運行,「伴隨」是小藝的另一大優點,例如平時在閱讀瀏覽新聞資訊 App 時,只需喚起小藝說「這篇文章講了什麼」,幾千字的文章在數秒內就被提煉了中心主旨。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目前華為瀏覽器、公眾號及其他常用資訊類 APP 都能呼出小藝快速提取要點。常用的場景都覆蓋了,大模型也更有用武之地。

小藝輸入法中的「小藝幫寫」是我在整個測評期間用得最多的功能,無論發言稿還是總結月報,只要是功能性材料的寫作,它都能生成一個標准模板,並且還有三種語氣可供選擇——正式、文藝、幽默。

上班時開啟「打工人」的職場用語,完成年終總結、述職報告、演講稿;下班後切換回「休閒」狀態,用幽默的語氣寫朋友圈、小紅書的文案,不再怕詞窮。

比如最近公司正在策劃年會,需要給每一位同事發一封邀請函,我把活動舉辦的時間、地點等信息告訴小藝,不到三秒,小藝就給我了一份格式工整、內容齊全的邀請模板,稍加潤色後就能直接使用。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學生時代常有「有人幫我寫作業」的幻想,上班後總算是實現了。

其實小藝提升工作「幸福感」技能還有很多,比如文件掃描和表格提取。臨近過年,讓打工人崩潰的,往往是越來越近的年終匯報 Deadline 和各種接踵而至的文書流程——掃描文件、表格整理雖然都是基礎事務性工作,但也是最消磨創造力的勞動。這一點,如今我已經習慣讓小藝幫我解決。

小藝的「智慧視覺」不但能自動矯正掃描資料的扭曲傾斜、陰影褶皺,還能直接將其轉成電子文檔,是比傳統掃描儀更好用的 AI 掃描儀。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功,做好充分的准備幹活才有效率,但小藝早就把刀磨好了,我只需要把文檔發給小藝,干起活來就是快刀斬亂麻。

日常生活助理:有事找小藝,一句話搞定多件事

英國設計大師查爾斯 · 伊姆斯說:

識別需求,是設計的首要條件。

小藝支持多任務指令,一句話就能搞定多件事。在使用小藝的這兩周里,這個功能極為好用——比如在做飯的時候。

有次難得抽空親自下廚做個豬肚雞,把手機往灶台上一擺,對著做菜視頻一頓操作,把菜洗好准備上湯包的時候,才想起來提醒妹妹回家吃飯,但這時沾滿油的手又不好碰手機。

小藝在旁邊就不需要洗手、擦乾、拿起手機發微信這些按部就班地操作,動動嘴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

倒計時四十分鍾我要煲湯,發個微信給妹妹問她什麼時候到家?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小藝的「識別」能力,隨著大模型的加入又提高了一個維度。

全新小藝不僅能輕松抓取你的需求,還可以幫你找到本應該知道、但逐漸在淡忘的傳統記憶,比如春節期間的年俗,是很讓頭疼的問題,一想到家里的長輩會問初一到初七分別要准備什麼,就感到頭大——這些不太常用的「常識」,讓小藝來處理確實是恰到好處。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AI 大模型改變生活的趨勢很明顯,但各家產品卻有不同的發展道路。龍年將至,華為也用全新的小藝給出了自己的答案——AI 將融入每個場景,簡化每個流程。

評測期間,我也將小藝全面納入到工作與生活當中,許多繁瑣的事務性工作接入 AI 處理,確實省心不少。我也找到了更多的空檔,專注於更重要的事情中。

華為技術先行,讓手機成為 AI 時代的親民載體

德勤在《全球數字消費者趨勢調查 · 中國篇》的統計中顯示,下至 18 歲上至 60 歲,有近 90% 的人每天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可以說我們的生活,早已離不開手機。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 圖片來自:全球數字消費者趨勢調查(中國篇)

在各種工作群和短視頻中穿梭的我們,很少會思考這個新常態,而和小藝相處的這兩周,我在它的身上似乎找到了答案:手機在覆蓋我們生活全場景的同時,AI 大模型似乎正讓所有事情變得更加簡單。

從去年開始,到最近的 CES,越來越多品牌開始探索 AI 硬體形態,但在我看來,最容易觸達大多數人的 AI 載體,還得是手機。

長久以來,手機語音助手給用戶留下「不太好用、不太實用」的刻板印象,似乎沒有得到市場強烈的反響,最後依然是「高像素、大鏡頭、長續航」成為了我們換機的推手。

這也是小藝最讓我覺得驚艷的地方,有了 AI 大模型加持後,手機語音助手終於能夠理解復雜需求,並且完成復雜事務——這時候,手機中的語音助手,就成了我換機的動力。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2023 年,隨著 HarmonyOS 4 的發布,小藝智慧能力取得了跨越式的成長。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全新小藝引領智慧交互全面升級。如今,小藝也在近幾個月的疊代更新中,變得越來越聰明好用。

讓更多華為手機用戶享受 AI 時代的紅利,是華為對「技術先行」理念的堅持,長期主義的發展路線讓這家公司總能在前沿技術的探索和落地上先人一步,而當中最大的意義,是讓終端設備變成了大模型的「親民載體」。

與其他單一場景的 AI 產品不同,小藝是少有能在手機、車機、智能家居系統之間流轉的智慧助手。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小藝建議能懂你所需,主動服務快人一步。例如,早晨起床,小藝建議的早起場景卡能幫助你第一時間獲取今日天氣狀況與最新資訊等;通勤路上,駕駛場景卡讓你在坐進車內後,就把你常聽的音樂和導航路線推送出來;當你旅行或出差的時候,航班場景卡讓你在抵達機場時,就能快速獲取到登機的最新信息和關聯服務;當你到其他城市,跨城場景卡能幫你獲得當地常用的攻略和出行工具,十分便捷貼心。

這意味著小藝不僅在回答用戶問題,更是在幫助用戶解決問題。

作為華為用戶的信息與服務樞紐,小藝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景、設備,通過連續性的服務滿足用戶需求。這是硬體廠商在整合 AI 能力時具備的優勢,基於海量消費者使用習慣的小藝,服務能力會更貼心,應用場景也會更開闊。

AI 大模型加持,新年不容錯過的效率神器

對於更多人而言,需要的不是別在胸口的 AI pin、不是隨時多帶一個 Rabbit R1,而是拿起手機,像小藝這樣的智慧助手,在 AI 大航海時代,變得更好用了。不久前,華為還官宣了鴻蒙星河版,未來小藝也將在全新的鴻蒙系統中實現再次進化。

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就在這一次次進化中發生。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