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子」多幾把 「量」人更科學

「尺子」多幾把 「量」人更科學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提到,要改革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要善聚善用各類人才。這讓人才評價問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也讓大家對人才改革有了更多的期待。最近十年的全國兩會,若說有什麼問題持續不斷地被科技界代表委員關注、討論,那一定有人才評價。

是世界上人力人才資源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還擁有全球人數最多的科研人員,這都是創新發展的最大財富。如何用好這筆「財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大課題。而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正是激發人才創新創造積極性的根本所在。

過去這些年,人才評價存在的問題不少,但歸根結底,評價標準單一化、簡單化,是許多問題的根源。比如曾經被學界吐槽最厲害的「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又比如大家深惡痛絕的唯「帽子」論英雄,唯「位子」論高低等等,都少不得一個「唯」字。

既然是「唯」此有用,自然是一把尺子量到底,是「一刀切」,這必然是不科學的。若是光以論文作為標準,那麼從事應用研究、工程設計、成果轉化的應用型人才自然就「吃虧」,他們的工作很難在評價體系中找到對應的位置,如此一來他們的創新積極性從哪里來?若是以「帽子」分高低,那些潛心研究、不問世事的科學家是不是要就此埋沒?那些胸懷大志、一心向學的青年科研人員是不是要一直身處「食物鏈的最底端」?

其實,任何一個群體都應該有衡量標準。有管理體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量」人卻大有學問。論文可以用來「量」,教書育人可以用來「量」,行政工作可以用來「量」,職稱、學歷、獎項、工程、創新創業這些都可以用來「量」。不是說發表論文多不好,也不是說職稱高、學歷高不好,而是不該只有這些才是「好」。

一個「唯」字,造成的「短視化」現像是明顯的。在科研領域,當「論文數」和「影響因子」成為必需標準,必然會造成科研人員為了發文章去跟熱點,做短平快的研究,那些週期長、有原創、前沿性課題被厭棄。長此以往,原始創新能力從哪里來?科學前沿突破從哪里來?在高校,當近期業績是唯一標準,那長遠的人才培養質量從哪里來?當學術成果成為唯一標準,應用型人才失落就成為必然,時間長了,人人「坐而論道」,誰來「起而行之」?

古人倡導的君子之道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寬」,說的就是海納百川、寬以得眾。這個道理用到人才評價中也同樣適用,正所謂「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多一批人才」。

時代在不斷變遷,人才的標準也越來越多樣。連高考選拔都已經向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向努力,科技界更應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多元的人才評價政策,真正做到不拘一格「評」人才,讓不同領域、不同方向、不同特長、不同愛好的人才都能得到公允的評價和合理的對待。

「尺子」多幾把 「量」人更科學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