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星系之間區域並不空曠:氣體物質與流浪恆星

7月30日消息,在宇宙星系之間存在巨大的空曠區域,跨越數百萬光年,這些區域看上去似乎空無一物。但事實上,在這些區域內含有的物質成分甚至可能比星系區域還要更多。

宇宙星系之間區域並不空曠:氣體物質與流浪恆星

星系與星系之間的廣袤空間里,其實並不空

如果你在這里選取一個立方米的空間,那麼其中含有的原子數量可能平均還不到一個,但是當你將如此巨大的空間里含有的物質加到一起時,你會發現它們將會占到所有物質總量的50%~80%。」

那麼,這些物質從何而來,它們未來的命運幾何?

分布在星系之間區域的物質,通常被稱作「星系間介質」(IGM),基本上是一些高溫的離子態氫離子(失去外層電子的氫原子),另外也有少量原子量更大一些的元素,比如碳,氧和硅等等。雖然這些元素通常因為太暗而難以被直接觀察到,但科學家們之所以知道它們的存在,是因為它們會在路過的光線之中留下蛛絲馬跡。

在上世紀1960年代,天文學家們發現了類星體,這是一種距離非常遙遠,亮度極高的活動星系核。而在那之後不久,科學家們注意到來自脈沖星的光譜信號中存在一些神秘的吸收線。這些吸收現象發生在光線從脈沖星發出,抵達地球上的望遠鏡之間的路途當中,沒錯——正是所謂的「星系間介質」氣體物質產生了這樣的吸收現象。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天文學家們已經在這些區域中發現了縱橫分布的巨大的網狀結構,其中含有的氫和其他稍重一些的元素的量,加到一起超越了星系本身的物質含量。這些氣體物質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從宇宙大爆炸誕生至今並沒有經歷過太多的變化,但其中稍重元素的存在也表明,受到周圍星系內恆星的影響,被播撒了一些外來元素物質。

盡管在星系間那些最偏遠的區域,隨着宇宙膨脹的進行,這些地方實質上將永遠孤立於星系世界之外,但這些「郊區」對於星系的發展卻將起到關鍵性作用。在星系引力作用下,星系間介質會逐漸向星系靠攏聚集,速率大約是每年一個太陽質量,這幾乎與銀河系銀盤內恆星產生的速率相當。

IGM是為星系內恆星新生提供物質的重要來源。如果沒有外來氣體物質的持續補充,隨着氣體物質逐漸耗盡,星系內恆星誕生的過程將逐漸停止。

為了更好的觀測IGM現象,天文學家們也開始更加重視對來自遙遠星系內所謂快速射電暴(FRB)的觀測。通過這種手段,結合此前對類星體進行的觀測,天文學家們持續對IGM的各項性質進行研究,並大致確定了其溫度和密度。

盡管在星系之間的區域氣體其實很多,但那並非唯一的存在;天文學家們還在這些空曠地帶觀測到孤立的恆星。有些專家將這些恆星稱作「星系間恆星」或者「流浪恆星」。一般認為這些恆星是從其最初誕生的星系當中被「踢」出來的,原因可能是受到黑洞或者與其他星系之間發生碰撞產生的影響。

事實上,在星系間空曠地帶到處流浪的恆星數量可不少。根據2012年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報》的一篇論文,顯示已經發現阿紫銀河系邊緣至少存在650顆游離狀態的恆星,而根據一些估算值,宇宙中這樣的恆星數量可能多達數萬億顆。

科學家利用宇宙紅外背景實驗得到的結果顯示,來自恆星的星光中,有將近一半來自星系之外的恆星,但至少在目前,這一觀點還沒有被天文學界完全接受。因此,在目前這個階段,在星系間究竟存在多少恆星?可以說這仍然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晨風)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