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庫存創歷史新高 美國農民卻”孤注一擲”繼續種豆

受出口下滑影響,美國大豆庫存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由於轉型改種其它農作物需要大量的設備投入,別無選擇的美國農民只好「孤注一擲」繼續種植大豆。

美國農業部穀物庫存報告顯示,2018年12月,也就是美國2018~2019穀物年度(2018年9月~2019年8月)的第一季度末,美國大豆庫存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7.36億蒲式耳。

在大量的初始供應和第一季度40%的出口下降的背景下,12月的庫存量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1.61億蒲式耳,同比增加18%。

美國農業部2月發佈的農作物供需報告顯示,預計2018-2019穀物年度全球大豆庫存量將達1.0672億噸,創歷史最高水平。全球第二大大豆生產國美國的庫存預計將明顯增加,將比上年度翻一倍,達2476萬噸。

據路透報導,由於高粱出口也承壓,轉型種植玉米或大麻類植物需要投資一套新的設備,別無選擇的農民只好繼續種植大豆,寄希望於貿易前景改善,或政府的救助補償能夠彌補損失。

美國農業部預測,今年春天農民將播種8500萬英畝的油籽,這一數字僅比去年下降4.6%。

在供應過剩的壓力下,大豆價格走低。今年2月,農民對2018/19年度大豆平均價格的預期收窄至每蒲式耳8.10 – 9.10美元,遠低於2017/18年度每蒲式耳9.33美元的平均水平。


(美國大豆期貨價格過去一年走勢)

美國農業部上個月發佈的一份報告展示了一個很悲觀的預測:到2026/2027收割季之前,美國大豆出口規模都不會達到2016/2017年的巔峰水平。與此同時,國際對手巴西、阿根廷等南美的大豆出口預計將顯著增加。

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Johansson預計,美國創紀錄的庫存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被消化,這將對未來的價格構成壓力。

美國政府去年推出了一項120億美元的農業援助計畫,以減輕收入下降對農民的影響。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美國農業部公佈的援助計畫細則顯示,計畫直接向農民發放共計95.67億美元的現金,包括杏仁、棉花、玉米、乳製品、豬肉、高粱、大豆、櫻桃和小麥生產商,這些行業在貿易摩擦中出口貿易受到重挫。農業部還計畫購買至多可達12億美元的商品,並將支出2000萬美元開拓更多出口市場。

但經濟援助並不能完全抵消出口萎縮造成的損失。美國全國玉米種植協會(National Corn Growers Association)主席Lynn Chrisp在聲明中稱,「每蒲式耳一美分(的補助)甚至不能開始抵消玉米種植者的損失。」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財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