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賣「少兒不宜」的童書?系統「掃雷」刻不容緩

近日,有媒體發現,部分內容失格的童書悄然流入市場,甚至不少曾經被公開曝光的「問題書」,仍擺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

還在賣「少兒不宜」的童書?系統「掃雷」刻不容緩

一本書就是一個精神世界。回望兒時,那些曾經陪伴過我們的經典好書,或是講述童話故事,或是普及科學知識,不僅填滿了歡樂的童年時光,更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指明成長方向,影響深遠。放眼市場,琳琅滿目的童書極大豐富了小讀者的精神世界,成為他們美好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喜中有憂的是,不少童書質量欠佳,有的情節奇葩,「書中孩子輕鬆地討論自殺方式」;有的內容「超綱」,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圖片;還有的大打擦邊球,借寫動物行為來暗示色情內容……凡此種種,連成年人讀後都要咋舌一番,對正處在三觀形成期的孩子們來說更是貽害無窮。

童書質量良莠不齊的背後是出版商的無序競爭。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能力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學前教育、培養閱讀習慣,社會迎來一波「童書熱」。當此之時,不少內容生產機構嗅到商機,開始瘋狂搶占市場。新動畫作品剛一播出,就有出版社用幾天時間策劃出一套繪本;兒童節目一旦有了熱度,就有商家連夜搶做配套讀物……他們或是大肆營銷所謂的「必買榜單」,或是熱衷靠精美包裝吸引關注,就是不花心思在內容上。各類新童書層出不窮,家長們把一個個「爆款」買回家,殊不知稍不留意就給孩子的成長「埋了雷」。而這樣急功近利的氛圍,也導致整個童書行業門檻降低,什麼人都來寫書,誰都敢來分一杯羹,形成某種惡性循環。

童書的內容質量關係到千千萬萬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馬虎不得、大意不得。越是市場火爆,相關規範就越要嚴格。對於那些明里暗里毒害兒童身心健康的書籍,相關部門要加強警惕,該下架就下架、該重罰就重罰,倒逼出版商把心思放在內容創新、精打細磨上。當然,嚴格監管不意味著「一刀切」,還要建立健全「分級」閱讀標準體系,為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量身打造適齡書籍。總而言之,童書絕非「兒戲」,亟需來一次系統「掃雷」。

與之同時,家長們也要認識到,教育不能過於依賴外部信息,尤其對於閱讀這種大事,還是要親身參與、精挑細選。多多陪伴、做好引導,教會孩子如何看待事物,逐漸建立起對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孩子們才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收穫知識、健康成長。

來源:kknews還在賣「少兒不宜」的童書?系統「掃雷」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