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文章 歐盟對美國貿易封鎖政策說「不」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導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3月6日發表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羅斯的文章稱,作為遏制主要全球對手的努力的一部分,美國試圖獲得阻止英國和歐盟進行貿易協議談判的權力。雖然英國脫歐後可能別無選擇,只能步加拿大的後塵並遵從,但歐盟強大到可以說不。

文章稱,最近美國貿易戰略動向受到關注。動向與美國的盟友有關,它更能說明問題——也更危險。

在過去幾個月,特朗普政府公佈了英國脫歐後可能與之達成貿易協定以及未來與歐盟談判的談判目標。這些目標大多並不特別出人意料:它們尋求最大限度地進入英國和歐盟市場,同時保護美國的敏感行業。但它們的確包含一項極不尋常的條款。

文章指出,在有關歐盟的文件中,美國表示,如果歐盟與一個「非市場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美國打算建立「一個確保透明度並採取適當行動的機制」。如果歐盟同意這一要求,它就需要告知美國,美國將有權干預。

文章稱,必須認真對待這一目標,因為美國在修改後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現在稱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中加入了類似的條款。事實上,《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的條款更加嚴格,因為它使美國有權更早干預。

文章指出,要求貿易夥伴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時確保「透明度」聽起來似乎毫無冒犯之意,但這卻是對夥伴國貿易決策前所未有的干涉。

文章稱,貿易談判本已是艱巨和曠日持久的事情,在議程中增加一個不相乾的第三方,將使成功的可能性更小。

文章認為,從原則上講,歐盟接受這樣一項條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鑒於歐盟實際上是比美國更大的全球貿易力量,它可以說不。

但文章也指出,英國脫歐後很可能別無選擇,只能步加拿大的後塵,讓美國對其貿易政策擁有有效否決權。在英國,脫歐派在爭取脫離歐盟的運動中使用了「奪回控制權」的口號。可是,美國的這些要求將使英國失去貿易政策的自主權。「泰晤士河畔新加坡」的夢想不大可能實現。

文章認為,從經濟上講,美國沒有理由反對某個盟國與另一個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經濟分析表明,區域貿易協定可能對第三生不明確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區域貿易協定必須遵守世貿組織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即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應涵蓋相關夥伴之間的「幾乎所有貿易」。美國可以通過現有的世貿組織渠道就歐盟或英國的協議提出任何合理的投訴。這是美國可以利用多邊貿易體系為自己服務而不是削弱這一體系的又一例證。但美國控制盟友貿易政策的企圖並非出於經濟考慮,而是地緣戰略行動,從而使美國對其主要全球對手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文章稱,拿破侖曾經建立了所謂的大陸封鎖,禁止他統治的任何領土與英國進行貿易。事實證明,封鎖極難執行,最終拿破侖的帝國過度擴張導致了他的毀滅。如果特朗普堅持目前的貿易政策路線,美國很可能面臨類似的命運。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