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1. 個人背景概況 【Personal History Summary】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視主角的背景選擇而定)

1) 殖民者

你成長於阿提卡星帶邊境的閔多爾。當你16歲時,殖民地遭到奴隸販的襲擊。整個殖民地被毀,你的朋友和家人被殺害。一支路過的星聯巡邏隊救了你,但是你所愛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2) 地球居民

你生於地球,但不知道生父母是誰。作為一個流浪街頭的孩子,你學會了靠頭腦和膽識過活,在地球大都市的陰暗角落里求生。

3) 太空居民

你的父母都是星聯軍人。隨着他們的不斷調動,你在艦船和空間站上度過童年,從來不在一個地點待上好幾年。子承父業,你18歲時也參了軍。

4) 冷血動物

由於急切地想尋找更好的生活,你適齡之後就加入了星聯軍隊。你被派遣參加將巴塔瑞奴隸販和其他犯罪分子清除出斯基利恩星界的戰鬥。最終的戰鬥是星聯軍隊對托梵的圍攻,這是一個建在荒蕪衛星地表下幾英里深處的奴隸販基地。人類艦隊的優勢對攻擊地堡毫無幫助,但是你率領一群精英士兵攻入了敵方基地的中心。

你的部隊中差不多有四分之三的人在殘酷的近身戰鬥中犧牲……你甘願付出這樣的代價來確保沒有一個奴隸販能活着逃出托梵。

5) 唯一倖存者

你的第一個任務是加入遠征隊調查阿庫茲,一個位於星聯領域外圍的蔥郁星球,最近它突然與外界失去聯系。抵達當地後,你的巡邏隊發現殖民地仍然完好,但是沒有倖存者。

夜暮時分,沙魔蟲——一種長滿利齒與觸須、從地表下鑽出的狂暴魔鬼——發動了襲擊。持續不斷的射擊聲也無法掩蓋你的同伴被拖入死亡深淵時發出的慘叫。

五十名陸戰隊士兵死在阿庫茲上。你是唯一一個活着回到着陸區的人。在星球上樹立的紀念碑記錄了這場屠殺,冷酷地提醒人類在遠征群星的過程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6) 戰鬥英雄

你加入了星聯軍隊,駐守在依利仙。當斯基利恩突襲戰爆發時你就在場,這是由奴隸販、犯罪集團和軍閥組成的大規模聯軍對殖民地發動的進攻。

你召集了平民,領導他們頑強地抵抗入侵者。當敵軍突破殖民地防線時,你獨力迎擊他們並封堵了缺口。

在數小時的血戰後,援軍終於到達,敵軍陣腳大亂紛紛敗逃。由於你的行動,依利仙得以保全,而你也被整個星聯譽為真正的英雄。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質量效應3專區

2. 外星生物:議會理事種族【Aliens: Council Races】

1) 阿莎麗

a. 生理

阿莎麗人有強大的細胞再生系統。雖然她們的傷口並不會比其他種族更容易癒合,不過她們的壽命長達1000年以上。

雖然阿莎麗人只有一種性別,但她們並非是無性的。阿莎麗人將自身基因復制為兩套傳給後代,第二套會在一種獨特的稱為「融合」的過程中被改動。

在融合時,阿莎麗人自發地將自身的神經系統調諧到與配偶相一致,通過皮膚直接收發電脈沖。配偶可以是阿莎麗人,也可以是任意性別的外星種族。實際上,阿莎麗人和其配偶會暫時成為一個單一的神經系統。

這種獨特的生殖方式使阿莎麗人能成為出色的異能者。她們進化出的能自行控制神經脈沖的能力和異能訓練非常相似。阿莎麗人相信她們的後代能從融合後的基因中獲得「父親」的最好特質,但是沒有實質性的證據支持這一觀點。

阿莎麗人一生經歷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伴隨着生物化學以及生理上的變化。少女階段始於出生時,其標志是對探索和經驗的追求。大多數年輕阿莎麗人都是好奇而精力充沛的。

成年人階段在350歲左右開始,不過如果個體頻繁融合的話會提早進入這一階段。它的標志是渴望在某地定居並養育後代。

長老階段在700歲左右開始,如果個體很少融合的話會更早開始。長老會以賢者和議員的身份在社會中活動,分享幾百年來積累的智慧與經驗。

盡管每個階段都會伴有強烈的生理本能,但是個體仍然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比如有些少女更喜歡留在家園附近而不是遠行,有些成年人更喜歡工作而不是建立家庭,有些長老對社會工作不感興趣。

b. 文化

因為阿莎麗人的壽命很長,所以她們有其他種族中少有的遠見。當遇到新種族或新情況時,她們更傾向於進行長期的觀察與研究而不是立即採取行動。她們不在乎自己的投入或決定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中都得不到回報。長老們可能會做出難以理解的決定,但是當她們精心佈置的計畫最終產生回報時就會看出她們的遠見卓識。在星際事務中,這種遠見自然地表現為溫和主義。阿莎麗人本能地試圖保持金融、政治與軍事力量的平衡。

一般情況下,阿莎麗人通過文化上的支配和知識上的權威來傳播其影響力。她們會邀請高度先進的新種族加入銀河社會,因為她們知道新種族的理念與信仰會對現有文化產生影響。

c. 政權

阿莎麗人很晚才建立世界性政府。幾百年來,她們的家園費西亞上散佈著由大型共和制城市組成的鬆散城邦。地球上與其最接近的是古代地中海沿岸城邦。因為阿莎麗文化注重共識與和解,所以沒有什麼必要組建更大的國家。阿莎麗人不是將資源占為己有,而是自由交換。她們不會因為觀點不同就相互攻擊,而是嘗試相互理解。

直到進入信息時代後城邦間的聯系才變得更緊密。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交流演變成了「網絡民主政治」。阿莎麗人沒有政客或選舉,只有一個自由而開放的、任何公民都能自由參加的議會。在由特製的模擬智能監督的官方聊天室和論壇里,每時每刻都有政治辯論在進行。所有政策都能隨時接受全民表決。在所有辯論中,阿莎麗人都傾向於信任在場長老的觀點,而且幾乎總是聽從這些上千歲的賢者的意見。

通過公開辯論達成共識在緊急情況下過於緩慢。在需要迅速做出決定的情況下,阿莎麗人會聽從當地長老們的意見。

d. 軍事思想

阿莎麗軍隊是由部族勇士組成的團體,沒有國界之分。每個團體根據自己的喜好組建自己的部隊,然後選舉一名領袖擔任指揮。大城市的部隊規模較大,裝備精良,而鄉村的部隊可能只是一些裝備輕武器的女子。軍隊沒有統一制服,每個人按照自己的喜好穿着。不過阿莎麗軍隊並不是非正規武裝力量,服役人員全部是職業軍人。

大多數阿莎麗獵兵都處於少女期並花費了20至30年學習武術。阿莎麗人在年幼時就被選為戰士,之後接受的教育會為了這個唯一的目的去強健她們的體魄,鍛鍊她們的頭腦。到退役時,她們已經精通搏殺技巧。

獵兵或單獨或結隊作戰,這取決於她們之前慣用的戰術。在一對一的情況下,獵兵基本上是無敵的,因為她們擁有深刻的戰術思想、獵人的眼睛以及舞者的優雅和敏捷。

具有異能力是獵兵的基本要求,因為有些能力是獵兵必須具備的。缺乏異能天賦的年輕阿莎麗人會被軍隊除名。

盡管阿莎麗部隊多變而靈活,但是她們不能像克洛根、突銳或人類一樣抵禦槍林彈雨。由於她們的部隊規模小,尤其缺乏重裝甲和支援武器,所以幾乎無法進行常規戰爭,尤其是防禦性戰鬥。所以阿莎麗部隊專門進行特種戰鬥。就像一支忍者部隊那樣,她們擅長伏擊、滲透和刺殺,用頻繁而集中的游擊戰破壞並擊敗敵人。

有句突銳俗語說得好:「阿莎麗人是銀河系最棒的戰士,好在她們人不多。」

e. 宗教

阿莎麗泛神論的主要流派是希亞麗,翻譯過來的大意是「萬物一體」。信徒們認同的幾項基本信條有:宇宙是有意識的,其中的每個生命都是巨大整體的一部分,死亡就是個體的靈魂回歸到宇宙的巨大意識。希亞麗教徒並不怎麼相信轉世之說,她們認為在死亡時回歸宇宙意識的靈魂最終會被填充到新的軀體中。

在阿莎麗人離開母星並發現自己能與幾乎所有其他形式的生命進行融合後,希亞麗教派就流行起來。這種能力似乎證明所有生命的本質都是相似的。希亞麗牧師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促進宇宙意識的各個碎片間的融合。

在希亞麗教派興起前,阿莎麗的宗教就像她們的政治觀點一樣百家爭鳴。那時最得人心的是膜拜阿瑟密女神的一神論教派。就像阿莎麗人一樣,女神的生命也要經過少女、成年人、長老的三個階段。

2) 賽拉睿

a. 生理

賽拉睿人以其高速的代謝能力著稱,他們一天只需要睡一個小時。他們的頭腦和身體的工作節奏比大多數智能生命要快,這使他們看起來精力旺盛,或者說過於多動。這種快速代謝的副作用就是相當於人類40年左右的短暫壽命。

賽拉睿人是兩棲型單倍染色體卵生生物,未受精卵孵出雄性,受精卵孵出雌性。雌性賽拉睿人每年會產下一窩約幾十枚卵。世俗規定只有其中一小部分能受精,因此90%的賽拉睿人都是雄性。

賽拉睿人的記憶力驚人,很少忘事。他們還有一種精神上的「印記」,傾向於認可自幼就認識的人。賽拉睿人的孵化過程是一個莊嚴的儀式,族群的長老(Dalatrass)把自己和蛋關在一起。年幼的賽拉睿人會對她產生精神印記,所以會認同她的意願。

在孵化雌性時,父母雙方的部族長老都會到場參加印記儀式。這將確保後代對雙方保持同等的忠誠,保證氏族和政治上的穩定聯姻。

b. 文化

出於傳統和尊重,數量稀少的雌性賽拉睿人在她們的星球上是與世隔絕的。地位高的雌性長老是部族領袖和政治首腦。她們通過精明的協商決定各自領地的政治走向。雖然雄性賽拉睿人在商界、學界和軍界都擔任重要職務,但是他們很少能影響政治。

受他們繁殖方式的影響,賽拉睿人沒有諸如浪漫愛情、性吸引、生理沖動或社會習俗這些人類世界中的復雜概念。男女關系很罕見(因為雌性很少),更類似於人類的友誼。

性行為只用於繁殖目的。古代社會法律決定哪一方能使卵受精,從而產生更多的雌性以傳承本族血脈。一般情況下受精只有在父母雙方的部族經過長達數月的協商之後才能進行,這是為了政治和氏族上的聯姻。沒人敢去破壞這一慣例。

賽拉睿人的名字非常復雜。一個完整的名字依次為:該賽拉睿人的星球、公國、爵地、封地、家族,最後是名。

c. 政權

賽拉睿人的政府叫賽拉睿聯合國。它是由母系血緣構成的復雜網絡,外加由通婚構建的政治聯盟。

在許多方面,賽拉睿政治體系的運作和地球中世紀的歐洲大家族相像。政權結構包括封地、爵地、公國、星球和界域(殖民星團)。這些都是人類的稱呼,賽拉睿語的原名念不出來。每個地區都由單個長老(年長的家族首領)統治,代表着賽拉睿政治圈內日益增長的領土和名望。

一個賽拉睿人在部族內的第一親屬圈約100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叔伯、姑姨、堂表親。第二親屬圈包括遠房堂表親等等,人數增長到1000人以上。第四和第五親屬圈的人數達上百萬。賽拉睿人對第一親屬圈的忠誠度最高,之後逐漸減弱。超強的記憶力使賽拉睿人能識別他們所有的親屬。

d. 神兵聯隊

在賽拉睿加入神堡議會之前,他們最有力的軍事工具是一個稱為「神兵聯隊」的偵察小組。他們的訓練集中在諜報和刺殺上。隊伍的成員從不超過12人,他們的拿手好戲是滲透進設防最嚴密的地區並清除所有障礙。

只有政府和軍隊的少數高層人物知曉神兵聯隊的身份。成員不穿特殊的制服,也不授特定的軍銜。唯一證明他們的身份的是入隊時頒發的一塊小徽章。這個秘密一直到議會成立後才公開。

為了辟謠和讓他們的阿莎麗盟友放心,賽拉睿邦聯解密了所有與神兵聯隊有關的文件。神兵聯隊突然曝光,並有被賽拉睿的敵人追殺的危險。不過還沒等敵人動手,這支隊伍就神秘地消失了。大多數人認為這是為隱藏他們身份而編造的謊言,但是數月之後,核心內閣成員全部被殺。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是大家都清楚這是誰乾的。

在意識到這支反叛部隊造成的威脅後,特別勤務組派出了一支搜捕小組。在他們失蹤後,特勤組派出了10名最機智的干員並給予他們極大的特權。最後只有兩人返回,報告說沒有神兵聯隊的蹤跡。

之後沒有再發生類似的事件,大家認為神兵聯隊已經被消滅了。但是近期解密的文件顯示可能有第13名成員躲過了賽拉睿軍方的搜捕。

e. 軍事思想

大體上,賽拉睿軍隊和星聯相似,是一支注重機動作戰的小規模志願軍。賽拉睿軍隊的獨特之處不是他們的裝備或策略,而是他們的情報機構和作戰思想。賽拉睿人認為應該不戰而屈人之兵。

一般認為賽拉睿人知道所有人的所有底細,事實也差不多如此。在戰時,他們情報機關的絕對優勢能讓他們的小軍隊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早在戰鬥開始前,他們就能獲得敵方的佈防、作戰意圖和時間表的詳細信息。

在賽拉睿人打過的每場戰爭中,他們都不動聲色地先發制人。在賽拉睿人看來,知曉敵方進攻計畫後還讓它順利進行是愚蠢的,而宣佈己方的進攻計畫是瘋狂的。他們認為人類那種「受攻擊前決不出手」和「決不不宣而戰」之類的道德觀念非常幼稚。在防禦戰中,他們會在敵方進攻數小時前就發動毀滅性的先發攻勢。在進攻時,他們從不使用宣戰書通告自己的意圖。

賽拉睿軍隊中幾乎沒有異能者。擁有這項能力的人當炮灰太浪費,所以會被分配到情報機關。

雖然賽拉睿人能夠抵禦大部分威脅,他們也明白自己在弱肉強食的宇宙中只是一條小魚。出於生存考慮,他們與更大的勢力結成強大的聯盟,尤其是突銳人。雖然兩族間的關系在最初由於開化克洛根失敗而有些磕碰,賽拉睿人仍然硬着頭皮將這種關系維持在穩定的水平,以至於威脅他們的任何舉動都有招致突銳人幹涉的風險。

f. 特別勤務組

賽拉睿情報人員都屬於一個叫特別勤務組的部門。特勤組干員分為獨立小組行動,執行諸如反恐、滲透、偵察、刺殺和破壞等危險任務。

特勤組是一個預反應組織,在危機出現前就化解它。無論何時都有十多支小組在界神星系秘密行動,離間不同派系。民間分析家也注意到界神星系中的梟雄人物經常會暴斃。

特勤組干員以其清晰冷酷的實用主義思想名震銀河。他們願意以一切手段達成任務目標,即使平民傷亡或小組覆滅也在所不惜。他們在很多方面和議會的幽靈組織相似。

3) 突銳

a. 生理

突銳的母星帕勒文的地核中缺乏金屬物質,產生的地磁場較弱,使得更多的太陽輻射能穿透大氣。相應地,帕勒文上的大多數生物都發展出了金屬質的外骨骼以自保。突銳人的反光性鱗狀皮膚使他們能更好地抵禦低劑量輻射的長期照射,但是這不是什麼「天然護甲」。突銳人的厚皮膚不能抵禦射彈或能量束直射。

雖然帕勒文上的生物都是碳基耗氧生命,但是其體內的氨基酸是右旋的。這使得突銳人在銀河中處於絕對少數,其他種族中只有奎利人是右旋氨基酸生物。人類、阿莎麗人、賽拉睿人(在左旋氨基酸生物圈中進化)的食物最多隻會經過突銳人的消化系統而不提供任何營養,更糟的是這會引起過敏反應,如果不立即治療的話將會致命。

b. 文化

雖然突銳人是具有獨_立欲望的個體,但是他們的本能是將個人與集體同等對待,並為集體的利益犧牲所有的個人慾望。

突銳人接受的教育強調個人責任感,在其他種族眼中就是極其顯著的「突銳榮譽感」。突銳人要為自己做出的每個抉擇負責,不管是好是壞。他們認為個人最大的罪惡就是對自己的行為撒謊。犯謀殺罪的突銳人會設法逃脫罪名,但是在接受直接質詢時,大多數都會坦白罪行。

突銳人對公益事業和自我犧牲精神有強烈的偏愛,所以他們不適合做企業家。為了彌補這個缺點,他們接受擅長經商的沃勒人作為附庸種族,用軍事保護換取他們的商業才能。

突銳軍隊是他們社會的核心。它不只是一支武裝力量,而是無所不包的公共服務組織。軍警同時也是民警,消防隊同時為軍民兩方服務,工程兵部隊建造並維護太空港、學校、水處理廠和電站,商業艦隊確保所有星球都能得到所需物資。

c. 政權

突銳的政權體制是等級分明的英才管理制度。雖然這種體制有很大的可能被濫用,不過突銳人自幼樹立的公民職責和個人責任感彌補了這一缺點。

突銳人的公民等級有27級,最低是平民(附庸種族和兒童)。新徵入伍階段是第二級。在新兵訓練結束後的第三級能獲得正式的公民身份。就附庸種族而言,個人退伍後會自動獲得公民身份。上級公民需要領導並保護下級公民。下級公民要服從並支持上級公民。個人是否上升一級要取決於上級和同級對個人的評估。

在一生中,突銳人會不斷升到更高級別,偶爾也會降級。降級帶來的恥辱並不是由本人承擔,而是落在那些在他沒准備好承擔更多職責時就提升他的人身上。這防止了任人不賢的情況發生。

安於某個職位或級別並不被認為是不思進取。突銳人覺得有自知之明比野心勃勃更重要。

公民的最高等級是首席領主,每個人統治一個殖民星團。他們會對國內的重大事務進行表決,此外則保持無為而治的狀態,信任其下各級公民會盡職工作。

突銳人享有很大自由。只要個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並且不妨礙他人的工作,什麼事情都能做。比如說,沒有法律禁止愉悅性藥物,但是如果個人因為嗑藥而無法工作,其上級會出面干預。司法訴訟被稱為「干預」。同事們表達他們的憂慮,並嘗試說服犯人改過。如果勸說無效,突銳人會毫不猶豫地判罰危險分子終身服苦役。

d. 軍事思想

雖然突銳軍隊缺乏克洛根人的兇悍、阿莎麗人的技巧和人類的專精,但是他們有極其嚴格的紀律。軍官和士官是擁有多年實戰經驗的職業軍人。在役人員經過嚴格訓練,在炮火下依然能保持冷靜。突銳軍隊從不潰退,即使整條防線都已崩潰,他們仍然會依次撤退,並在沿途設伏。有句俗話這麼講:「只有在突銳人倒下時你才能看見他的背。」

新兵訓練開始於15歲。士兵在被分到實戰部隊之前要接受一年的訓練,軍官的訓練時間要更長。大多數人服役到30歲,然後轉入預備役。即使那些因為傷病無法在前線服役的人也會在後方參加後勤工作。

軍隊中的異能者很少見。雖然他們的高超能力讓人羨慕,但是普通士兵並不完全信任他們。突銳人更願意將異能者分到一個叫「密謀團」的專家小組。

軍隊的指揮與調控是分散而靈活的。單個戰鬥小隊能請求火炮和空軍支援。他們在小型任務中使用大量無人作戰裝備,並使用混編部隊:步兵與裝甲部隊協同,由戰機提供支援。戰略上,他們有條不紊,謹慎耐心,不喜歡冒險行動。

軍隊的傳統非常重要。每個軍團中都有一組全職書記負責詳細記錄軍團的戰鬥榮譽。現存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突銳鐵器時代。如果一個軍團在戰鬥中被消滅,它會被重建而不是被替換。

突銳人會從被征服或吸納的小種族中徵召後備部隊。後備部隊通常是輕裝步兵或裝甲騎兵部隊,負責掩護和支援主力部隊。從後備部隊退役後,士兵會獲得突銳公民身份。

e. 宗教

雖然突銳人有嚴格的道德規范,但是他們對個人責任感的信仰意味着他們的是非觀就是在抉擇時是選擇自私還是無私。他們的觀念中沒有引人向善的聖人或者誘人墮落的惡魔。

突銳人相信一個集體或地區有超越於個人之上的靈魂。比如,一支部隊具有一種抽象的靈魂,這反映在部隊所展示的榮譽與勇氣之中。一個城市的靈魂反映了其居民的成就與勤奮。一棵古樹的靈魂反映了其生存環境的美麗與寧靜。

這些靈魂沒有正邪之分,也不需要人們向其禱告。突銳人認為靈魂不能影響世界,但是能激勵生命。禱告和祭祀能讓個人與靈魂交流,尋找指引和啟示。比如,突銳人在自己的忠誠經受考驗時會求助於自己集體的靈魂,希望能與集體的驕傲與榮譽重新聯系在一起。進行藝術創作的突銳人會試圖與風景勝地的靈魂聯結。

突銳人享有絕對的宗教自由,可以信仰任何教派,只要這不影響任何人正常工作的能力。有許多人信仰阿莎麗的希亞麗教派。自從與人類的星系聯盟展開對話以來,一些突銳人開始信奉儒教和禪宗佛教。

f. 統一戰爭

就在賽拉睿人和阿莎麗人組建議會的時候,突銳人正陷入一場殘酷的內戰。這場被後世稱為統一戰爭的大戰源於距離突銳母星帕勒文最遠的殖民地間的敵意。

這些殖民地由當地酋長統治,多數人與統治高層關系疏遠。沒有了政府的影響,這些殖民地變得越來越孤立和仇外。殖民者開始使用徽章或文身將自己與其他殖民地居民區分開,公開的敵對舉動也很常見。

當戰爭最終開始時,統治高層保持了高度克制並拒絕捲入。在數年的爭鬥之後,殘存的派系越來越少,統治高層終於出手干預。那時,各酋長的勢力已經被嚴重削弱,無法抵抗。他們被迫停止爭鬥並重新效忠於中央政府。

雖然恢復了和平,但是殖民者間的仇恨在幾十年後才完全化解。至今,大多數突銳人仍然保留着家鄉殖民地的面部文身。有意思的是,突銳俗語「素麵」指的是那些愛撒謊和不被信任的人,這也是對政客的蔑稱。

3. 外星生物:滅絕種族 【Aliens:Extinct Races】

1) 普洛仙

a. 信標

這個信標是從星聯的伊甸星殖民地發掘出的普洛仙製品。它與火星上發現的普洛仙數據庫之間的相似性立即引起了星聯和神堡議會的興趣。它被證實是一個固態數據記錄儀,是星際通訊網絡的一部分,與現今的外聯網相似。完好的古代普洛仙技術設備非常稀少,所以該信標很可能會引起科技的又一次飛躍,可與質量效應引擎和中繼器的發現相提並論。

很不幸,信標同時也引起了叛變的幽靈特工薩倫·阿特琉斯和他的盟友桀斯的注意。他的旗艦「霸主」在黎明時分發動的進攻造成了上百名平民傷亡,信標也嚴重受損。這次攻擊的意圖仍有待調查。

在回收過程中,該信標向星聯護衛艦諾曼底號的副艦長發射了一股能量束。薛帕德少校倖存,並且似乎沒有產生副作用。之後,信標停止活動。該裝置似乎失靈了。

b. 密鑰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伊甸星上的普洛仙信標將其儲存的信息下載到了薛帕德少校的腦中,造成了怪誕的夢境和幻覺。雖然幻象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清晰,但是其意義仍然不明。

有猜測說解讀普洛仙的數據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某種觀點,卡爾·榮格稱之為「集體潛意識」。理解薛帕德腦中影像所需的「密鑰」實際是普洛仙的文化知識,是該種族共有的「原型」、生理本能和常識。因為普洛仙已經絕跡長達千年,所以要得到這個「密鑰」幾乎不可能。

c. 數據碟

雖然各種證據都證明了普洛仙的存在,但是關於他們文化和社會的資料卻很少。時不時地會有新證據發掘出土,但是經過五萬年的歲月侵蝕,有價值的資料非常少。

最近的研究集中在發掘普洛仙數據碟上。它們本身很脆弱,很難找到完整品。但是偶爾能在控制台或存取設備中找到完整的數據碟。

迄今已有超過三十張的碟片被發現,但是能被修復到讓學者進行分析的卻很少。雖然科學家還需要更多時間找出從碟片上轉移數據的方法,但它們是目前更深入研究普洛仙文化的最切實途徑。

d. 火星遺跡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在經過二十年的駐人研究和近百年的機器人探索後,歐洲航天局的「洛威爾城」在2103年成為了火星上第一個永久居留地。接下來的十年內,美國和中國也建立了永久居留地。

普羅米修平原的南極地區獲得了「百慕大三角」的名號,衛星在此檢測到密度和磁場的週期性變化。2148年,在德西亞多環形山附近工作的勘探者發現了一座地下建築——一座普洛仙觀測站。異常現象的起因是一座質量效應反應堆的運行與放電,盡管它被遺棄了五萬年卻仍舊在掙扎工作。

地球方面為此發現而震驚。很明顯人類並不孤獨。當各方為遺跡的所有權爭吵不休時,國際學術界組織了大規模行動來獲取、轉換並破譯從設施內取得的數據庫。

這座設施被證實是一座生物觀測站,是類人智能生命首次在地球上出現時建造的。雖然不知道普洛仙的意圖,但是破譯的資料顯示該設施與位於近地和近月軌道的無人觀測平台有頻繁通訊。在設施內發現的六艘質量效應飛船據信是用來進行近距離觀測的。

4. 外星生物:非議會理事種族 【Aliens:Non-Council Races】

1) 桀斯

a. 重甲


重甲是一種四足全地形重型武器平台,類似於其他種族的重型裝甲車輛。因為桀斯是合成智能體,所以重甲不是載人設備,而是智能個體,能夠進行獨_立的決策和學習。

重甲裝備了重型動能屏障。它頭部的鉸接式炮塔上的主炮似乎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常規電磁炮。它能以反步兵和反裝甲兩種模式射擊。有些重甲在作戰時攜帶無人機,可能是用於偵察。還有些則帶有一群昆蟲大小的微型修理機器人。

b.跳蚤


桀斯的一種被星聯部隊俗稱為「跳蚤」的型號是一種電子戰平台。它們能投射廣譜電磁輻射作為攻擊武器,還能對被甲強化服和武器中的內置電腦進行攻擊,嚴重影響其工作性能。

「跳蚤」由先進的高彈性人工肌肉材料構成。這使得「跳蚤」可以縮緊全身做一次大幅度跳躍。「跳蚤」的手腳表面還有上千個分子尺度的倒鈎,使它們能附着在牆壁與天花板上。「跳蚤」很難瞄準,能以極快的節奏從一個地方跳到另一個地方。

奎利人的記錄中沒有與「跳蚤」相似的桀斯型號。這種新型號一定是桀斯在過去三百年中自行發展的。這一令人不安的證據表明桀斯一直在試圖取得科技上的優勢。「跳蚤」比基本型桀斯更像有機體,這引起了合成生命專家的興趣。

已知的「跳蚤」衍生型號分別被稱為「工兵」,「潛行者」和「鬼怪」。。

2) 克洛根

a. 生理

克洛根人在致命的生態環境中進化。與母星圖岑卡上的大型肉食動物、致命疾病和資源短缺所做的上百萬年艱苦鬥爭使蜥蜴成為了頑強的生存者。也許最能說明圖岑卡生存環境嚴苛性的是克洛根人的眼睛。雖然他們是標準意義上的肉食種族,但他們的眼睛進化為開闊型,像地球上的食草動物如鹿和牛。克洛根人的眼睛有240 度的視界,更適合用來發現潛行的敵人而不是追蹤獵物。

在生理上,克洛根人近乎堅不可摧,他們堅硬的皮膚很難被缺少分子刀刃的肉搏武器穿透。當他們感到疼痛時,並不會影響其注意力的集中。他們的所有主要器官都有多個備份,在失去任意一兩個器官後還常常能存活。他們沒有神經系統,而是用導電性次級循環系統代替。克洛根人不會麻痹——他們可能會損失一些體液,但是會被機體及時補充。

克洛根人背上的駝峰儲存水分和脂肪幫助他們在困難時期生存。大駝峰是一種驕傲,營養充分意味着這個克洛根人是個出色的捕獵者。

克洛根人最著名的生理特徵是他們驚人的繁殖率和快速的生長週期。在擺脫了圖岑卡的嚴苛環境後,克洛根人口膨脹到一個驚人的數量。只有基因噬體才使他們不至於在數量上壓倒其他的議會種族。現在數量稀少的能正常生育的雌性克洛根人被當成戰略資源,軍閥會通過外交手段交換她們,更多的時候則會為她們而爭戰。

b. 文化

克洛根家園的嚴酷環境使他們的意志和體魄一樣強悍。他們總是顯得自私、冷漠、粗魯。他們崇尚強大與自立,對背叛的行為既不吃驚也不生氣。弱者和無私的人都活不長。在他們的文化中,「人人為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他們的叛亂被鎮壓後,克洛根人的領導觀念被拋棄了。在以前一個軍閥能指揮足夠的力量征服一個星系並成為霸主,現在單獨一個領袖很少能募集到1000名以上的戰士對他效忠。大多數克洛根人除了自己之外誰也不信任。

這種孤僻的態度有部分源自於深深的宿命感和失落感,這是基因噬體將克洛根人數量大大削減後產生的深刻社會效應。克洛根人不僅對銀河社會將他們視為棄兒感到憤怒,同時也對自己種族的生存希望普遍感到悲觀。倖存的克洛根人對規劃未來毫無興趣,因為根本沒有未來。克洛根人的生存信條就是「燒殺搶掠,自私自利,因為明天就得死」。

c. 基因噬體

基因噬體武器的研製是為了結束克洛根叛亂。最初,議會被潮水般的克洛根人圍攻。幸好與突銳的及時接觸拯救了議會種族。突銳與克洛根勢均力敵,但是克洛根人的數量意味着這場戰爭無法通過常規手段獲勝。突銳與賽拉睿聯手用基因工程手段對抗克洛根人的快速繁殖。

基因噬體病毒通過吞噬關鍵基因序列獲得分裂所需的能量。每個克洛根人體內的所有細胞都必須被修改才能讓這種武器發揮威力,否則克洛根人能用基因療法修復感染的組織。當基因噬體沒有更多的基因可吃時就會餓死,防止不必要的變異和傳染發生。這種人為的基因缺陷是遺傳性的。

賽拉睿人認為基因噬體應該作為威懾性武器,但是突銳人認為這種想法很幼稚。當研究完成後,突銳人將該武器批量生產並投放。克洛根的母星、殖民地和所有占領星球都受到了感染,其導致的變異使克洛根人的出生率下降到千分之一。它降低的不是受孕率而是後代存活率。為數不多的能正常生育的克洛根雌性使得各軍閥間為此大動干戈。

現在的克洛根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雖然克洛根叛亂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他們仍常常回憶起基因噬體的恐怖和面對它時的無力。基因噬體的投放依然是個爭議性話題,在很多場合中都被反復辯論。

d. 克洛根叛亂

在雷克耐戰爭結束後,快速繁殖的克洛根人不斷向臨近勢力擴張。軍閥們鼓動士兵占領生存空間,而議會對此仍然保持克制。在幾百年中,克洛根占領了一個又一個星球。他們總是說「再要一個就行」。當議會最終要求他們從阿莎麗的露西亞殖民地撤出時,克洛根軍閥克雷德克憤然離席,要求議會撤銷決定。

但是議會已經未雨綢繆。最優秀的特勤組干員和阿莎麗獵兵被編入了「秘密監察部隊」——特種戰術與偵察部。「幽靈」發動致命的戰略性攻擊拉開了戰幕。充斥外聯網的電腦病毒使克洛根星球陷入一片黑暗。被破壞的反物質精煉廠在藍白色的火光中化為灰燼。大型空間站被預先放置的自爆貨船炸成碎片,佈滿整個軌道。

但是這僅僅是拖延時間。如果沒有和突銳建立接觸的話這場戰爭早就輸了。突銳迅速對克洛根宣戰。由於地處克洛根與議會戰線的另一頭,突銳人在防守薄弱的克洛根後方迅速推進。克洛根人將空間站和小行星推向突銳殖民地作為回應。三個星球因此荒廢。

這恰恰是和突銳打交道的最糟糕的方式。每個突銳人都是大眾的公僕,願意犧牲生命保護同伴。克洛根的策略不但沒有激起厭戰情緒,反而堅定了突銳的決心。

突銳軍隊從軍閥的劫掠艦隊手中解放了許多星球,但是只有動用基因噬體武器才能結束戰爭。戰後的動盪持續了幾十年,叛亂的軍閥和小股叛軍要麼拒絕投降,要麼遁入邊境星系成為海盜。

e. 軍事思想

傳統的克洛根軍事戰術基於大兵團消耗戰。軍隊裝備廉價而粗糙的武器,陣形龐大而笨拙。軍隊的指揮和調動非常集中化,發現目標的前線士兵要聯絡後方指揮官安排火力支援。

由於基因噬體的影響,克洛根無法繼續承受傳統大規模作戰造成的傷亡。克洛根戰將可以獨力對抗十名任何種族的士兵。對戰將來說,殺戮是一門學問。他們注重使用利落強勁的動作,利用自身的強力在迅捷的全力一擊中制敵。

從大兵團作戰到高效率攻擊的這種轉變使他們在保安與傭兵領域中變得很搶手。由於克洛根人聲名狼藉,所以這些活大多見不得光。

雖然戰將們不怎麼注重儀容,但他們的確看重裝備,最好是四肢上各安一把槍。他們雖然冷酷凶暴,但是有條不紊,紀律嚴明。他們動用一切手段達成目標,不管是不是道德。劫持人質和屠殺也是確保順利占領減小傷亡的可行手段。

在薩倫手下效命的克洛根人似乎恢復了傳統的大規模消耗戰法。他們還與支援的桀斯部隊緊密配合,它們擔當其他部隊中無人戰鬥裝置的角色。

異能者在克洛根人中很少見。有這種技能的人被投以猜疑和畏懼的目光。克洛根人認為這種畏懼對軍官來說很有用,所以常常提升他們。戰鬥機器人和其他高技術裝備也同樣短缺。

3) 奎利

a. 經濟

漂流艦隊的經濟來源很少,永遠停留在勉強維持溫飽的狀態。雖然奎利艦船中有輕型製造裝配工廠,但是他們缺乏像冶煉和造船這樣的重工業。艦隊有用來淨水和制氧的油輪,但是空間不足限制了農業發展,所以食物生產緊張。一場災難就足以摧毀脆弱的平衡。

奎利人用獨到的方式獲取收入。因為政府必須要為每個人提供食物,飲水,空氣,和藥品,所以樞機團謹慎佈置艦隊航線以取得資源與收入。其他種族如果懷疑漂流艦隊將進入其領地的話經常會贈送閒置飛船、燃料和資源以求他們改道。

當艦隊經過一個星系時會派出大量飛船到小行星上採集金屬和硅材料,到彗星上尋找冰凍水和有機物。奎利礦工善於尋找和開采太空資源。這經常導致與在該星系作業的企業間的衝突。大型采礦企業在說客和公關上投入巨資將奎利人描繪成蝗蟲,到一個星系就將其中資源搶奪一空。

奎利人最大的財富是他們精湛的技藝,大多數人都是老練的礦工。由於不停地在回收與修理,他們成為了出色的工程師與技工。那些游說反對奎利人的大公司時常會與艦隊私下協商,安排奎利人以比其他種族工人低的薪酬擔任太空工程人員。奎利人在工人中廣受憎惡。艦隊到來時人們的反應常常是「奎利人來搶我們的飯碗了」。

b. 政權

由於奎利人生存的艱難和需要執行嚴格的配給制度,其政權帶有獨裁性質。漂流艦隊的運作由艦隊司令部負責,該委員會包括五名軍官,由名為樞機團的立法機構任命。

艦隊中的每艘艦船都有權向旗艦上的樞機團派出代表。代表的人數取決於船員的數量。擁有較大船隻和較多票數的大團體形成政治集團的核心。反對派來自「外圍聯盟」,由上千艘小船的代表組成。

司令部基本上聽從樞機團的決定。但是,如果所有五名成員都認為樞機團的決議危害到了艦隊的生存,並且無法讓樞機團接受他們的建議的話,他們有權立即回絕決議。在司令部動用這項特殊權利後,他們必須全體辭職。如果司令部在動用否決權後不下台的話軍隊會逮捕他們。

每艘船的艦長都有船隻的管理權,但是要參考選舉產生的平民議會的建議,正如艦隊司令部要聽從樞機團的意見一樣。雖然這種關系可能是合作、忍讓或者徹底對立,但是如果艦長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壓制議會則會被司令部解除指揮權。

許多奎利艦船都是各團體湊集資源向海盜購買的二手船。大型船隻由較大較富有的團體享有,但是小船對有能力購買海盜船的小團體來說也是身份的象徵。團體中船長的任免並不由司令部負責,只要不干擾艦隊的運作,船長是好是壞都是內部問題。

c. 律法與防衛


雖然樞機團像行星政府一樣制訂了許多律法,但是執法與審批要更特殊一些。在與桀斯一戰後,已經沒有多少治安官來監管艦隊中的上百萬居民,所以海軍派出陸戰隊小組維持法紀。今天,奎利陸戰隊已經加入了類似民警的訓練和戰術,而且仍然能在太空船上進行作戰,並由軍隊全權管轄。

犯人被逮捕後會被送到船長處進行審判。盡管議會可以提出建議,但是傳統上船長對法紀事務擁有絕對權利。

大多數判決都比較寬大,像是更多艱苦的船隻維修工作。屢教不改的頑劣分子會被「不小心」留在下一個適居星球。這種在其他種族星球上流放罪犯的做法是奎利與沿途星系間的爭端之一。船長也是別無選擇,因為空間和資源都有限,不可能供養不勞動的囚犯。

在早期,許多奎利貨船被裝上武器作為非正規戰艦使用。民用船隻的武裝比較強大,所以海盜對他們不怎麼感興趣。雖然重新建立了軍隊,但是幾百艘戰艦要保護上萬艘船隻仍然是捉襟見肘。奎利海軍嚴格遵守巡邏路線,從不輕舉妄動。如果接近的船隻意圖不明,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開火。

d. 漂流艦隊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漂流艦隊是銀河中最大的太空船隊,綿延上百萬公里。整個艦隊通過一個質量中繼器要花好幾天時間。

當奎利人逃離家園時,這支艦隊混雜了貨船、穿梭機、工業船隻和少量戰艦。三百年後,所有船隻都經過改裝以便讓更多船員能儘量舒適地生活。在奎利人安頓下來後,他們開始變賣不適宜長期居住的船隻並籌集資金購買體積更大、適航性更好的船隻。這個過程一直在持續,因為飛船在不斷地磨損報廢。

雖然有些船擁有私密性好、潔具齊全的專用艙房,但更多的船隻是舊貨船,將貨艙和集裝箱加壓並簡單地用金屬隔板分割成居住空間。奎利人用彩色織物和掛毯裝飾這些單調的房間,這樣也能隔音。

艦隊的日常運作,如交通管制,港口管理,物資分配等等,都處於軍方管制下。雖然船長有權在任何時候離開崗位或艦隊,不過風險自負。在漂流艦隊航行於銀河系的過程中,有許多船隻曾脫離艦隊追尋各自目標,經過數日甚至數年後才返回。

e. 雲游

當漂流艦隊中的奎利人成年時,他們必須離開出生船隻,另找一艘船接受他們成為永久船員。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必須找到有價值的東西。他們會將東西交給未來的船長以證明自己不只是消耗船上物資的負擔。

這一過程稱為雲游。除去其儀式性質外,雲游不過是為了在漂流艦隊數量較少而相對封閉的人口中維持基因多樣性。如果年輕人在出生船隻內居留成婚的話會極大增加近親繁殖的危險。

奎利人經過手術改造植入了多種免疫增強裝置,為雲游做准備。由於生長在漂流艦隊的無菌受控環境中,所以奎利人實際上沒有自然免疫系統。

f. 宗教

古代奎利人膜拜先祖。即使是在放棄世俗主義後,奎利人仍然崇敬先祖的智慧。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進步,他們自然地將先祖的人格和記憶保存為模擬智能。這些記錄成為了知識與智慧的寶庫,存儲在中央數據庫中,可以通過任何網絡連接訪問。

他們知道這不能算是永生,和所有的模擬智能一樣,他們的電子化先祖不是真正的智能體。他們認為這是可以克服的,智能當然可以被看作是簡單的數學問題。

奎利人展開大規模研究製造人工智能,這樣他們能擺脫凡人的束縛並給予先祖記錄真正的意識。很不幸,他們創造出的生命並不接受同樣的事實。桀斯在占領時摧毀了先祖數據庫。

在離開家園幾百年後,大多數奎利人都有了多種信仰。許多人相信桀斯的崛起和先祖的毀滅是他們自大地拋棄傳統並信仰自造假神的懲罰。

其他人則有更哲學化的觀點,認為自己的族人確實自大,但是桀斯的反叛並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結果。奎利人的行為造成了自身的毀滅。不管怎樣,所有奎利人都認為是傲慢讓自己丟失了家園。

神堡與星際政權 【Citadel and Galactic Government】

1) 神堡公約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這些政治條約簽訂於克洛根叛亂後,是對戰亂造成的破壞的回應和防止議會陷入殘酷戰爭的努力。

條約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做出了規定。WMD會造成星球環境的巨變。炸出一個大坑的炸彈不算WMD,造成核冬天的才算。

禁止在類似於地球的「花園星球」上使用WMD,即生態圈足以支持生命的星球。如果一顆適居星球被摧毀,它在幾百萬年中都不會復原。條約並不禁止在有害星球或封閉的空間站中使用WMD。許多軍隊仍然在研製並保有WMD。

條約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按照危害分級。一級是對星際和平的最大威脅。

一級:大型動能撞擊體,比如隕石雨和脫離軌道的空間站。這類物體在任何星系都能輕易獲取(行星生成後殘留的碎片),是恐怖分子和第三星際國家的首選武器。

二級:不受控的自我復制性武器,比如納米裝置、細菌和病毒組織、「馮·諾依曼裝置」以及毀滅性電腦病毒。這些武器能蟄伏上千年,等待大意的訪客將它們傳播到其他星球。

叄級:大型爆破性武器,比如核彈頭和反物質彈頭。

四級:為排擠當地生態系統必需的物種而故意引入的外星物種。生態系統的損害可能要經過許多年才顯現,所以很難證實。

2) 神堡空間站

a. 神堡警署(神堡警)

神堡警署是直屬議會的志願警察部隊。神堡警的20萬名警員負責在人口稠密的神堡中維持公共秩序。他們也負責在神堡星域內緝捕海盜,進行海關監督和搜救行動。

神堡警有六個部門:

治安部——穿制服的警官在神堡內巡邏並應對突發狀況。

刑偵部——偵探找出罪案後的真相並將兇手繩之以法。

海關署——負責監控每日經過神堡港口的成千上萬的旅客和貨物。

網警部——處理網絡犯罪,比如竊取身份和版權、黑客與病毒攻擊以及非法人工智能。

特警隊——處理人質劫持、炸彈以及武裝罪犯。萬一攻擊者進入了神堡,他們也充當一線防禦部隊,使用軍用裝備。

巡邏隊——太空部隊,在神堡星域各處都布有艦船。與其他部門不同,他們很少來到神堡,也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很久。

加入神堡警是一種榮譽。申請必須由一名神堡議員或議會加盟種族的大使審閱。一般來說,申請人在本國的軍隊或警隊中有多年的傑出服役經歷,不過具有顯著才能但缺乏經驗的申請者也會被同等對待。

神堡警與幽靈間常常發生矛盾。許多神堡警成員,尤其是現任總監弗納瑞·鮑林,認為給予幽靈超越法律的權利是危險的舉動,薩倫的行為給這種觀點提供了佐證。

b. 元環區

元環區是一個封閉的花園式空間,是衛區的連接點。其內層建有主要種族的使館和星界精英的私人住宅。

元環區佈滿露天餐館、酒吧和豪華會議廳。該地重力相當於地球的三分之一。天空的全息圖像投射在元環區的頂部。與衛區全天不息的喧囂不同,元環區有20小時是白天,在另外6小時的夜間燈光轉暗,天空轉為夜空。

辦公室和住宅的內部一般是開放的。有些使館根本沒有外牆。這不會造成犯罪問題,因為這里警備森嚴,監控裝置很多。竊賊會被很快發現並逮捕。

元環區是神堡太空港的所在地。由於靠近旋轉運動的中心,船隻需要補償的運動較小,較低的重力也使得裝卸貨物更加容易。每天都有上百艘船隻進出神堡,每個擁有使館的種族都有獨立的停泊口。

位於元環區中央的巨塔是神堡議會的機構駐地。巨塔突出元環區超過一千米,平行於衛區向外伸展。因為巨塔處於旋轉中心,所以它承受的離心力很小。該地重力由質量效應場產生,其方向與元環區和衛區垂直。

巨塔底層有一個外事港口。一般情況下是供外交信使和幽靈特工使用,不過停在這里的穿梭機可以在緊急狀況下疏散議會人員。

c. 巨蛇星雲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神堡被一個泛着藍光的星雲包圍。星雲的光芒其實是神堡的燈光,從空間站散射出去再反射回來。

起初認為,巨蛇星雲是由細微的建築塵埃組成。主流觀點認為普洛仙使用分子納米技術製造建設神堡所用的超堅固材料。但與其他星雲不同的是,巨蛇星雲不會隨着時間消散。所以它一定是在不斷補充。當前的流行理論認為神堡護工收集的不可回收廢物會被降解到原子或分子級別,並排放到星雲中。

稠密的星雲給航行帶來了困難。除了神堡附近相對空曠的地區外,放電現象很常見。動能屏障無法防禦電擊,這會嚴重損害金屬外殼的太空船。另外,一些稠密的塵埃團會與小型飛船上的動能屏障發生強烈作用。如果船隻飛行速度過快的話,效果就像被沙暴吹襲一樣。

從開闊空間直接前往神堡的嘗試是危險的,唯一的安全路線是通過環繞着它的幾個質量中繼器。

d. 參數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雖然神堡備有能產生質量效應場的零素反應堆,但是站上大部分重力仍然來自於旋轉離心力。

自轉速度:3.5分鍾/圈
衛區旋轉重力:1.02倍地球重力
元環區旋轉重力:0.3倍地球重力
全長(開放狀態):44.7千米
直徑(開放狀態):12.8千米
衛區長度:43.6千米
衛區寬度:330米
元環區直徑:7.2千米
元環區寬度:553米
外層裝甲厚度:13米
人口:1320萬(不包括護工)
總重:71.1億噸
巨塔高度:1047米

e. 衛區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神堡的大部分人口居住在衛區,空間站的五個巨大的臂部容納了居住區與商業區。許多銀河種族在此建立了文化領地。這里的人口密度和消費水平都非常高,類似於地球上的香港和新加坡。

衛區不封頂,摩天樓從上層建築中冒出。高樓都是氣密性結構,因為可呼吸大氣層的厚度只有約七米。大氣層被旋轉離心力和一層緻密無色的六氟化硫氣體膜牽制,由精確調整的質量效應場定位。

衛區的景色非常壯麗。背景是星空、巨蛇星雲,還有臨近的一顆名為「寡婦」的藍巨星,隨着空間站的旋轉緩緩劃過天幕。前景是對面衛區上建築和車輛的閃爍燈光。神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日夜。雖然空間站的政治機關按照標準銀河時間作息,但商業場所基本全天營業,居民多按照個人需要制訂作息時間而不是遵守日夜循環。

衛區的增建和改建一直在不斷進行,不過他們必須符合一定的規范,這樣才不會影響空間站的運作。偶爾,護工會跑到衛區的某個地方一聲不吭地開始拆除或修改建築。居民們已經習慣了在這種莫名其妙的騷擾中生活。

f. 法瑞克森條約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由於無畏艦毀滅性的潛在威力,議會種族在法瑞克森軍事會議上同意限制無畏艦的建造比率。數量最多的是突銳維和艦隊,其次是其他議會理事種族,目前是阿莎麗和賽拉睿,最後是議會加盟種族。人類星系聯盟是底層集團的一部分。

突銳、議會與加盟種族間的戰艦比是5:3:1,就是說人類每造1艘無畏艦,阿莎麗可以造3艘,突銳可以造5艘。

6. 人類與星系聯盟 【Humanity and the Systems Alliance】

1) 基因工程

在22世紀,人類基因組的改造成為家常便飯。基因工程的技術發展已經可以讓富人定製胎兒以長成更強壯、更聰明、更漂亮的成年人。在政策更寬松的地區,訂制生物和「智能化」動物是財產還是知性生命仍然沒有明確的定論。

攜帶特殊生物在不同星球間旅行使人們擔心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會由於外星物種的引入而丟失。2161年星聯議會通過了薩德漢—沃爾考特基因遺傳法案。它對爭議性的基因工程做出了嚴格限制,但是允許政府用於有益用途。

檢查與治療:大多數政府為未來父母提供免費的遺傳疾病檢查和矯正性治療。這幾乎消除了從囊性纖維病變到近視的所有病症。檢查與治療進行得越早,療效越好。雖然在實驗室人工受精的卵子上進行最好,但是治療也可以在孕期胎兒與新生兒上進行,視個人信仰而定。

強化:增強人類自然能力是合法的,但是增加新能力違法。改善體力、反應、智力或外表是允許的,但是加條尾巴或增加消化纖維素的能力是不允許的。有些基因強化會免費提供給星聯部隊官兵,但是平民必須付費才能享受。在成年人身上進行的操作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見效。

改造:將互相兼容的非人類基因與人類基因進行人工混雜是非法的。訂制生物大多是合法的(主要用於行星改造和醫療用途),但是智能生物要受嚴格規范,而知性生物在星聯和神堡議會中都是非法的。

2) 人類外交關系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人類已經接觸了很多星際種族。雖然很少有戰爭,但是不信任感普遍存在。

政治上,星聯是突銳的和平貿易夥伴。但實際上,自2157年的初次接觸戰後兩族間就充滿了敵意與偏見。

雖然人類並不是毫無保留地信任賽拉睿,但兩族共有的進取心與激進性使他們在面對保守的突銳和阿莎麗時成為了自然的盟友。

克洛根沒有統一政權,但是個人一般都被當作潛在罪犯對待,大多數克洛根人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星聯還未與奎利進行過正式接觸。他們的漂流艦隊迄今還未經過任何人類居住的星系。

在斯基利恩星界控制權的問題上,巴塔瑞人與人類處於敵對狀態。他們撕毀了與神堡簽訂的條約,和星聯就殖民問題產生了衝突。雖然並沒有正式開戰,但是雙方之間同樣不存在和平。

3) 星系聯盟

a. 地質勘測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隨着人類領地的擴張和總體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工業資源的需求一直在增長。許多行星、衛星和小行星都蘊藏大量資源,但是許多星系都沒被測繪過,更別提完全勘測了。無人探測器是解決方案之一,但是它們常常由於空間災害、不可預知情況或被拾荒者偷竊而丟失。

最近幾年,AGeS,即星聯地質部,開始提供賞金給個人或團隊到邊境進行探礦工作。這些勘測數據是公開的,可以提供給未來的聯合開發項目。考慮到旅行花費和在危險行星作業的風險,這種工作很難有豐厚的利潤。

輕金屬——原子質量較輕的金屬常用於製造太空船和車輛。

重金屬——原子質量較重的金屬用來製造設備零件。鉑族元素尤其有用。

稀土——這類元素最廣泛的用途是放射性和磁性材料。

氣體——所有已知智能種族都需要多種氣體維持生存。有些被廣泛用作燃料。

b. 軍事思想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星聯軍隊倍受銀河社會關注。在最初與突銳接觸時,他們毫無經驗。在攻占「山西」後突銳低估了對手的實力,而人類以獨特的技術和戰術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

人類為理解和適應現代太空戰而做出的努力使保守的議會種族感到吃驚。幾千年來他們都一成不變地使用成熟的技術和戰術。議會將星聯稱為「沉睡的巨人」。志願入伍的士兵人數不到人類總數的3%,這比其他任何種族的比例都要低。

星聯士兵不像突銳人那樣專業,也不像阿莎麗人那樣技藝精湛。他們的力量來自於火力支援、靈活性和速度。他們彌補人數劣勢的方式是尖端技術支持(VI,無人機,火炮,電子戰)以及對機動性和個人主動性的重視。

他們的作戰思想不像突銳和克洛根那樣承受並分散強大攻勢。他們繞開敵方要塞深入其後方,切斷補給線並摧毀指揮部和後勤部隊,讓敵軍「枯死在藤上」。

在防禦作戰時,人類軍隊是一支快速反應部隊,信奉孫子的格言:「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衛戍部隊更多起偵察作用而非作戰,儘量避免交戰並使用無人機偵測入侵者。

人類殖民地的薄弱守備使其很容易被外星軍隊攻占,星聯媒體為此批評軍方。但是駐守在中樞節點如大角星的強大艦隊距其作戰半徑內的殖民地只有幾小時至幾天的路程。在攻擊發生時,他們會傾巢而出。

c. 軍事術語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上陸——當船員離開飛船時,他們就「上陸」了。雖然這一般指登陸星球,但是也可以指登上空間站。

起錨——當飛船斷開與空間站或地面港口的連接裝置時,它就「起錨」了。

Aye,aye——「遵命」,接受命令時的適當表達方式。接受攻擊指令時正確的回答是「遵命,長官」。當被問到「作為陸戰隊士兵是否自豪」時正確的回答是「是,長官」。

ASAP——讀音「a-sap」,是「盡快」的縮略語。

暫緩——停止,暫停。

艦橋——太空船上的導航中心,控制飛船的航向。

艦長審問——由飛船指揮官進行的非司法性規訓程序。

CIC——戰鬥情報中心,太空船的指揮中心。情報中心佈滿了傳感器顯示屏,用以在混亂的戰局中理出頭緒。

損管(DC)——損害控制。對飛船損害的控制與修理。

ECM——電子對抗措施,用以避開敵方傳感器,包括被動性信號覆蓋與主動性干擾。

EVA——艙外活動。穿戴加壓服在飛船、車輛或空間站外度過的時間。

側翼——側翼是軍隊陣型的兩側。

FNG——新兵蛋子。對缺乏經驗的人員的蔑稱。

地表——行星表面。

舵手——操縱太空船的船員。

光達(Ladar)——激光探測與測距儀。一種向物體投射激光以判斷其方位和距離的主動傳感器。光達有很高的分辨率,獲得的數據可重建為圖像。

外遣隊——為公事而派出的太空船船員。

靜航——舊時潛艇部隊術語,在諾曼底號上表示隱身繫統開啟。

Sitrep——狀況報告的縮寫,指對當前作戰態勢的分析。

太空人——大部分時間在太空度過的人。

XO——大副,星聯戰艦上的副指揮官。大副負責行政和人事管理。

d. 軍銜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星聯的軍銜體系是沿用上百年的原體系的修改版。軍人分為普通士兵,經驗豐富的士官和特別培訓的軍官。

艦隊官兵和地面部隊(陸戰隊)間的差別很小。地面部隊是艦隊的特殊分支,就像戰鬥機中隊一樣。沒有艦隊,任何陸軍都是無力的。出於榮譽感,陸戰隊保留了一些傳統的軍銜名稱,比如陸戰隊用列兵和下士的稱法代替等級兵。

星聯的軍銜由低到高為

士兵:
三等兵/二等列兵(Serviceman 3rd Class / Private 2nd Class)
二等兵/一等列兵(Serviceman 2nd Class / Private 1st Class)
一等兵/下士(Serviceman 1st Class / Corporal)

士官:
後勤軍士(Service Chief)
槍炮軍士(Gunnery Chief)
野戰軍士(Operations Chief)

軍官:
少尉(2nd Lieutenant)
中尉(1st Lieutenant)
上尉(Staff Lieutenant)
少校(Lieutenant Commander)
中校(Staff Commander)
上校(Captain / Major)
少將(Rear Admiral / General)
中將(Admiral)
上將(Fleet Admiral)

e. N7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星聯兵種代碼系統標明了所有軍人的職業。兵種碼包括一個字母和一個數字。士兵的兵種碼代表軍職,不是軍銜。字母代表兵種,數字代表經驗等級,由服役記錄,技術評級和推薦決定。代碼包括全部26個字母,數字從1到7。字母N代表特種部隊官兵。

4) 大事記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2069年——薩克里頓環形山上的「阿姆斯特朗」前哨站成為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居留地。它在7月24日——首次登陸月球100週年紀念日時正式落成。

2103年——位於厄俄斯裂谷的洛威爾城成為人類在火星上的第一個居留地。

2137年——艾德菲爾—阿什蘭能源企業演示了從土星大氣中提取氦3燃料的技術。

2142年——加加林空間站(「起跳點」)在冥王星軌道外開工建造。

2148年——勘探者在火星的普羅米修平原發現了普洛仙遺跡。

2149年——破譯的普洛仙數據讓人類找到了「卡戎」質量中繼器。星系聯盟成立以協調太陽系外星球的勘測與殖民。

2151年——新加坡國際太空港的貨運事故使下風地區暴露在沙塵狀零素中。星聯開始建造大角空間站。

2152年——在零素污染後新加坡約30%的新生兒患有癌症。星聯開始向人類第一個太陽系外殖民地——迪米特星殖民。

2154年——薛帕德中校出生。

2155年——星系聯盟將大角空間站的竣工部分用作其總部。

2156年——新加坡的部分兒童發展出了微弱的超感能力。

2157年——突銳遭遇人類探險隊,初次接觸戰爆發。人類的「山西」殖民地被占領,後被解放。

2158年——人類發現異能者的潛力。國際間展開合作調查受零素輻射的影響。約10%的受影響兒童表現出異能力。

2160年——星聯議會建立。

2165年——人類在神堡建立使館。

2170年——巴塔瑞奴隸販襲擊星聯殖民地閔多爾。

2176年——斯基利恩突襲戰——海盜與奴隸販襲擊人類在斯基利恩星界的首府依利仙。

2177年——沙魔蟲摧毀了星聯殖民地阿庫茲。

2178年——作為斯基利恩突襲戰的報復,一支星聯艦隊在托梵的衛星上清剿了一支奴隸販軍隊。

2183年——現今。

5) 唯地黨

唯地黨是一個在初次接觸戰後組建的星聯政黨。它的政治理念基於「地球必須自立以對抗外來影響」這一基本原則。這包括一系列法規。唯地黨近期的活動包括反對一項要求在高校開設外星語言課程的法律,提議增加外星進口商品的關稅,以及發動群眾運動將初次接觸戰發生的日期設為公共紀念日。

雖然發起者的良好本意是擔心地球本土文化被外星風潮淹沒,但是唯地黨的政見也吸引了不少沙文主義者和仇外者。

7. 星球與地區 【Planets and Locations】

1) 空間站:大角空間站

大角空間站是通往太陽系的門戶,一個直徑5千米的「斯坦福花床」型空間站,位於氣態行星瑟密斯的拉格朗日點上。大角空間站於2151年動工,竣工於2162年。它在2156年開放,從初次接觸戰至今一直作為星系聯盟的軍事與政治總部。

在 2149年人類啟動「卡戎」中繼器後,就來到了大角星,這顆距離太陽36光年的恆星。大角是地球夜空中亮度第三的星體。它是一顆先於太陽誕生的古老紅巨星。它的行星除了氣態行星就是冰凍行星。雖然有岩石殘骸存在,但其金屬含量比正常值低25%。為了建造大角空間站,金屬質小行星通過質量中繼器被拖到施工現場。其中的許多小行星還留在空間站周圍,它們被挖空的區域成為暫住人口的居住地。

將建築材料送入行星系的代價是值得的,因為它具有戰略價值。周邊的三座主級中繼器以及一個通往太陽系的次級中繼器使大角成為一個主要的交通和軍事中繼站。星聯第一艦隊就駐守在大角,把守太陽系的門戶併負責周邊三個星團的防衛。該站同時也是星聯議會和軍隊總部的所在地。其常住人口約為45000人。

大角實際是銀暈的一部分,其所在的由52顆恆星組成的星團正掃過銀盤。在十億年後,大角將飛入河外空間的深處。

2) 空間站:加加林空間站

加加林空間站是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深空空間站,是一個擁有直徑500米的居住區的「波瑙球」結構建築。它建於冥王星軌道外,距太陽約80天文單位(120億公里)。將人員與物資運送到此地的費用讓大部分贊助者破產。

「加加林」位於太陽駐點的邊緣內側——在該點處太陽風不再吹散星際物質。建造該站是為了驗證一系列超光速引擎原理,理論上這只能發生在星際空間中。空間站被昵稱為「起跳點」,因為它是人類邁向銀河的起點站。該站建成不久之後,就在火星上發現了普洛仙遺跡,使空間站的存在失去了意義。

經過十年慘淡經營後,加加林站在2159年以建造成本的零頭賣給了星系聯盟。星聯將它重新改作研究和訓練中心用來研究最近發現的異能現象。

2169年,異能適應與訓練計畫結束,加加林站成為一座研究設施。它位置偏遠,與外界網絡隔離,是風險研究的絕佳場所,尤其是AI研究。人類第一個穩定運行的AI是星聯打造的「艾麗莎」,於2172年在加加林站實現了智能化。

現在,加加林空間站的常住人口約9000人。曾有計畫提出將其移動到冥王星和「卡戎」中繼器間的引力中心讓它作為太陽系與大角星系的中轉站,但是將其安全移動到位所需要的巨額費用使該計畫被無限期推遲。

8. 飛船與載具 【Ships and Vehicles】

1) 超光速引擎

a. 表象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初次進行太空飛行的旅客們問:「超光速飛行的飛船外部是什麼景象?」部分答案可以用玻璃板來打比方。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要慢,同樣的光在普通空間中也比在高速質量效應場中慢。這會引起折射——以一定角度射入的光線會發生曲折並散射為光譜。飛船外的物體就像發生折射一樣。光線的客觀(艙外)速度和主觀(艙內)速度差值越大,折射越明顯。

由於光的主觀速度在場內被提高,場外的物體影像會發生紅移,最後會變成只有射電望遠鏡才可見。通常肉眼不可見的高能電磁源變成可見光。隨着光速的不斷提升,X射線、伽馬射線甚至宇宙射線源都會變為可見。恆星會變為脈沖星、黑洞吸積盤、類星體和伽馬射線暴。

對於外界觀察者來說,處於質量效應場內的飛船會發生藍移。如果在場內以兩倍光速飛行的話,它所放出的任何輻射都會具有兩倍於原先的能量。如果飛船在場內以200倍光速飛行,它放出的可見光都會成為X射線和伽馬射線,船殼的紅外輻射會藍移為可見光或更短波長的光。

超光速飛行中的飛船可以在極遠距離觀測到,盡管他們的影像只能以光速傳播。

b. 引擎放電

隨着正負電流不斷流經超光速引擎,積累的靜電需要被釋放。引擎在到達靜電飽和前平均能工作50小時。放電頻率隨質量弱化程度的提高成比例增加。更重或更快的船到達靜電飽和也越快。

如果電荷持續累積,核心會在船殼內放電。所有未接地的船員都會被炸成薯條,電子設備會被燒燬,金屬艙壁會熔化。

最安全的放電方法是降落到行星上與地面連接,像避雷針一樣。大型船隻如無畏艦無法降落,必須在行星磁場中放電。船隻將電荷從引擎核心轉移到外層船殼上,然後進入磁場。

當船殼放電時,一陣閃電會在磁場中形成,在星球上製造出美麗的極光。船隻在放電時必須關閉傳感器和武器以避免損壞,所以這時它又聾又啞,無法戰鬥。在磁場微弱的衛星上放電可能需要好幾天時間,而在氣態行星的強磁場中放電可能只要不到一小時。像神堡這樣的深空設施通常會為來訪船隻提供特殊放電設備。

2) 太空戰

a. 作戰時間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熱量限制了艦對艦戰鬥的長度和烈度。戰艦在發射高能武器、點火進行機動和運行艦載電子設備時會產生大量廢熱。

在戰鬥中,戰艦的產熱速度比排熱速度快。隨着熱量在艦內積累,乘員空間會變得極不舒適。在熱量達到致命程度前,戰艦要麼贏得戰鬥,要麼進入超光速撤退。在超光速飛行後,戰艦停機,關閉非必要設備並啟動散熱裝置。

作戰耐久性取決於艦船設計和作戰地點。在寒冷深邃的星際空間展開的戰鬥持續時間較長,靠近恆星的戰鬥則很短暫。由於適居星球大多靠近恆星,所以圍繞它們展開的爭奪戰通常更激烈。

b. 常用戰術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地面軍隊發射的炮彈在其動能被重力和空氣摩擦消耗殆盡後會落回地面。在太空中射彈擁有無限的射程,它會保持運動直到撞上東西。

火炮的有效射程取決於攻擊方的射彈速度和目標的機動性。超出一定距離後,小型艦船的閃避能力會勝過大型艦船的射彈速度。無畏艦間的交戰距離最遠,因為它們的射彈速度最高,機動性最差。護衛艦間的交戰距離最近,它們的射彈速度最低,機動性最高。

交戰雙方的無畏艦最初會在上萬公里的極遠距離上展開主炮對轟。艦隊不斷接近,保持側向閃避運動同時將艦艏火炮對准敵方。戰鬥機起飛後會嘗試接近至裂解魚雷的射程。謹慎的將軍會在抵近射擊前用遠程炮火和戰鬥機攻擊削弱敵人。激進的指揮官會突前,這樣巡洋艦和護衛艦可以展開攻擊。

在遠距離上,巡洋艦主炮開始發揮作用。友軍截擊機攻擊敵方戰鬥機直到它們進入艦載近防炮的射程。無畏艦從後方開火,由較小艦船掩護。指揮官必須決定是要抵近至白刃戰還是進入超光速撤退。

在中距離上,戰艦能使用側舷火炮。雙方陣型交織,很難有秩序地撤退。動能屏障受損的戰艦成為在戰場上飛快穿梭的護衛艦編隊的獵物。

只有戰鬥機和護衛艦會進入10公里以內距離的「白刃戰」。戰鬥機發射裂解魚雷,破壞戰艦的動能屏障,隨後護衛艦蜂擁而上。近防激光炮開始發揮效力,擊落戰鬥機並燒蝕戰艦裝甲。

無畏艦和巡洋艦都不能在近距離使用主炮,要讓船頭瞄準移動目標是不可能的。另外熾熱的推進器噴焰也是個大問題。

c. 行星攻防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行星攻防戰在目標是適居的花園行星時會變得復雜,因為進攻方不能迎頭攻擊防禦方。

《神堡公約》禁止使用大型動能撞擊體攻擊適居星球。在迎頭攻擊中,所有失的彈都會擊中防禦艦隊背後的行星。如果防禦方將自身置於進攻方與行星之間,那麼他們能任意開火,而進攻方必須確保不擊中行星。

對花園行星的成功攻擊依賴於及時的情報分析。攻方需要知道敵方的防守位置,那樣他們能從某個角度接近進行攻擊而不造成附帶損害。如果目標是有害星球的話則不必如此。

一旦軌道控制權丟失,守軍就會分散到荒野中。擁有軌道控制權的一方可以毫無損傷地轟炸地面部隊,所以守軍最好的選擇是隱蔽和收集情報,等待援軍的到來。

行星的巨大體積意味着在整個星球佈置守軍是不可能的。幸好,殖民者傾向於集中在少數幾個地區進行建設。地面部隊會攻占太空港、工業設施以及主要居民區。荒野地區由無人航空器和偵察衛星負責監控。如果發現了守軍部隊,空降機動部隊和軌道武器會壓制並消滅他們。

d. 中繼器攻防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在通過中繼器展開的所有進攻中,一個重要抉擇是如何分割艦隊進行傳送。中繼器傳送物體的定位精度取決於該物體的質量大小和傳送距離。長距離傳送和大質量傳送都會產生「偏移」,也就是說飛船可能會出現在距離原定傳送終點上百乃至上百萬公里的任意方向的任意位置上。

傳送距離不是將軍們能做得了主的,但是可以選擇讓中繼器傳送多少質量。舉個例子,如果要傳送100萬噸質量,中繼器會掃瞄進入航道,找出四艘25萬噸的貨船,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傳送,同時保持其相對位置不變。

指揮官可以選擇將艦隊以一個巨大的嚴整隊形進行移動,這樣可能會離預定地點十萬八千里;或者將它們拆成較小的編隊移動到靠近預定攻擊點的位置,但是這樣可能會造成兵力過於分散。

保守的進攻策略堅持讓艦隊以整體進行移動,這樣能保持兵力集中並減少相互碰撞的可能性。分散編隊的做法只有在攻堅戰時才是合理的。

3) 太空船

a. 船員問題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每名船員的艙室有10立方米大小,在大型艦船上個人艙室很常見。隨着艦船體積的減小,單個艙室內容納的船員數量也在增加。阿莎麗人即使在大型艦船上也偏好公用艙室,而克洛根人的領地習性使他們即使在最小的船隻上也無法共享空間。

在小型艦船上,「熱鋪」很常見。執勤時間不同的船員分享同一個床鋪。一個人執勤結束後,叫醒床上的人,當那個人去執勤時,第一個人可以有時間休息。

飛船船艙在減壓時會用氣密門隔離。電影中那種爆炸性減壓只是糊弄人的。破損的艙室要麼快速減壓迅速殺死船員,要麼慢慢漏氣讓他們有時間穿戴防護服。

艙室內配有緊急維生裝置(ELSA),由防火塑膠囊與氧氣罐組成。盡管收藏起來時很小,但是ELSA充氣後足以容納一名船員。損管程序會切斷着火艙室內的通風,沒有了氧氣,火焰會在數秒內熄滅。之後艙室會重新加壓營救受困船員。

質量效應場在甲板下製造一個人工重力面,防止失重環境下的肌肉萎縮和骨質流失。大型艦船的甲板與其推進器軸線垂直,最高層位於艦艏,最低層位於引擎。這樣人工重力能與推進器產生的慣性相互調節。能着陸的艦船將其甲板橫向設置,這樣船員在飛船着陸後能自由走動。

戰艦在戰鬥中通常會關閉人工重力系統,減少設備排熱量延長作戰時間。為了在失重環境中辨別方向,地板、牆壁和天花板都被塗成不同的顏色。

b. 巡洋艦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巡洋艦級太空船是在大型艦隊基地外巡邏的標準作戰艦只,是大多數艦隊的「走卒」。輕巧的偵察型護衛艦沒有足夠的火力和耐力應對激烈戰鬥,而強大的無畏艦是戰略武器,被小心維護,只參加最關鍵的戰鬥。

巡洋艦在殖民星系執行日常的威懾性巡邏,並率領護衛艦編隊進行清剿海盜之類的小型戰鬥。在大型艦隊戰中,巡洋艦編隊支援無畏艦編隊,掩護其側翼防止敵人迂迴使用艦艏主炮攻擊薄弱的側舷。

星聯巡洋艦以地球城市命名。

c. 無畏艦

無畏艦是太空戰的霸主。數百萬噸的金屬、陶瓷、復合材料被組合起來用於向敵軍同級戰艦傾瀉火力。理智的指揮官不會用無畏艦以外的戰艦對抗另一艘無畏艦。

無畏艦的威力來自於它的主炮長度。無畏艦的長度在800米至1000米之間,其主炮長度與艦身等同。一門800米長的電磁炮能以2秒鍾的間隔將一個2千克的彈頭加速到283千米/秒,每個彈頭的動能相當於38000噸TNT,三倍於廣島原子彈的威力。

在轟炸行星時,射彈的部分動能由於重返大氣時的摩擦而損失。根據經驗推算,大氣圈每增加一個地球大氣壓就會多消耗彈頭約20%的撞擊能。

突銳艦隊現有37艘無畏艦,阿莎麗21艘,賽拉睿16艘。人類有6艘,還有一具船殼正在大角空間站進行建造。星聯無畏艦以地球上的山峰命名。

珠穆朗瑪級:珠穆朗瑪號,富士號,厄爾布魯士號

乞力馬扎羅級:乞力馬扎羅號,泰山號,沙斯塔號,阿空加瓜號(在建)

d. 航母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所有種族都會為艦隊提供必要的戰鬥機支援。巡洋艦會在內層加壓船殼和外層裝甲間安置數架戰鬥機,無畏艦會在船體內配備飛行甲板。而剛剛從陸地作戰轉入太空作戰的人類是第一個建造以戰鬥機作為主要武器的飛船的種族。

在艦隊戰中,航母會在遠離前線的地方發射攜帶裂解魚雷的戰鬥機。戰鬥機是這種飛船的主要攻擊力量。如果航母進入了敵方電磁炮的射程之內,那就意味着滅頂之災。

在戰鬥中是可以回收戰機並重裝彈藥的,不過大多數航母會關閉飛行甲板並遠離戰火。飛行甲板實際上是外層裝甲與飛船核心間的一條通道,只要有一顆魚雷能准確命中,就能把航母打殘。

星聯航母以人類歷史上著名的領袖、藝術家和賢者命名,例如「孫子」號和「溫斯頓·丘吉爾」號。

e. 戰鬥機

戰鬥機是小型單座作戰飛船。它們重量很輕,能裝備大功率零素反應堆,使其擁有比戰艦更出色的加速性能和機動能力。

動能屏障將艦隊戰從短暫的血戰變成了冗長的火炮對轟,只有無畏艦的主炮才能用動能射彈穿透敵方無畏艦的護盾。機載裂解魚雷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這是一種短距離武器,能穿透動能屏障摧毀護盾投射裝置。

戰鬥機必須使用蜂群戰術對抗戰艦的近防炮系統。戰鬥機部隊在執行魚雷攻擊時會遭受極大傷亡。一旦機載魚雷癱瘓了敵艦的護盾,護衛艦和巡洋艦的電磁炮會迅速解決它們。

截擊機是專門用於攻擊其他戰鬥機的一種戰鬥機,沒有反艦能力。截擊機用於保護友軍艦船不受來襲戰機的攻擊。

f. 護衛艦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護衛艦是輕型護航偵察飛船。他們經常裝備大量近防炮為主力艦提供防空火力,並備有一個陸戰小隊負責保安和地面任務。與大型飛船不同,護衛艦能降落在行星上。

護衛艦的引擎系統使它們能達到較高的超光速巡航速度。它們還有較大的推進器和較輕的重量,具備更好的機動性。在戰鬥中,速度和機動性使護衛艦很難被大型戰艦的遠程炮火擊中,等到射彈飛到目的地時,護衛艦早就不在預測位置了。

在艦隊戰中,護衛艦被編成四至六艘一組的「狼群」編隊。狼群衝入敵方隊形,獵殺被機載裂解魚雷擊毀護盾的敵艦。狼群輪番轟炸脆弱目標,利用良好的速度與機動性迴避還擊炮火。

星聯護衛艦以人類歷史上的著名戰役命名。

g. 熱量處理

排出艦載設備產生的熱量對飛船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排出熱量,船員可能會被熱死。

輻射是在真空中散熱的唯一方法。民用船隻使用巨大而脆弱的輻射散熱板散熱,這種裝置無法加裝裝甲。戰艦使用瀰散式輻射陣列(DRA),這是貼在裝甲船殼外表的陶瓷條帶,使得艦船在熱成像傳感器上呈條紋狀。由於條帶的形狀取決於艦船內部結構,所以每艘艦船的圖案都是獨特而鮮明的。較舊的船隻的DRA條紋會呈紅熱或白熱狀。被人類戲稱為「虎紋」或「迷彩」的閃亮DRA條紋對海盜和非正規部隊來說是一種心理威懾。

輻射散熱條沒有散熱板那麼高效,但是在遭受敵方火力打擊時,艦船隻會損失總體散熱能力的一小部分。大多數情況下,單靠DRA就足以讓飛船正常巡航。不過深入恆星系進行作戰可能會遇到問題。

戰鬥中的飛船會由於機動飛行和武器開火產生巨大熱量。在高溫環境下作戰時,戰艦會採用高效的液滴散熱器。

在液滴散熱系統中,儲存在貯槽中的液態鈉或鋰吸收艦內熱量。液體通過艦艏的噴嘴噴出,形成一個由數百萬微米級液滴組成的薄層。液滴在艦尾被吸回,重新進入系統循環。液滴系統的散熱效率是DRA的10至100倍。

液滴層看上去就像水面艦艇航行時留下的尾跡。尾跡在急劇轉向時會脫離,在飛船轉向時液滴層會呈扇形散開,在船身後留下一大片冷卻液。

h. 傳感器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光信號延遲阻礙了長距離上的實時偵測。一艘在「卡戎」中繼器使用推進器的飛船能從5.75光時(60億公里)外的地球上輕易偵測到,但是地球方面只能在事件發生5小時45分鍾後才能看到。由於光速限制,防禦者只有在敵方到來之後才能發現他們。雖然有超光速引擎和通訊,但沒有超光速傳感器,所以派遣護衛艦擔任偵察與警戒任務非常重要。

被動傳感器用於遠程偵測,而主動傳感器用於近程高分辨率偵測。

被動傳感器包括光學、熱成像、無線電探測器,用於監視與偵聽太空中的物體。一艘運行中的船隻會放出大量能量,包括維生系統產生的熱量,動力裝置與電子設備泄露出的輻射,推進器的排氣。在接近絕對零度的宇宙背景下太空船非常顯眼。被動傳感器能在超光速飛行中使用,但是接收的數據會被質量效應場和多普勒效應嚴重扭曲。

主動傳感器是雷達和高分辨率光達(激光定位與測距裝置),它們發射出一股能量然後接收返回信號。光達的偵測范圍比雷達要窄,但是其解析度很高,可以重建目標的圖像。主動傳感器在飛船進入超光速時是無效的。

i. 推進器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質量效應引擎會降低飛船周圍的時空連續體的質量。這能使飛船快速移動,但並不施加任何推力。飛船在超光速飛行時使用亞光速推進器提供推力。推進器分多種,有不同的性能和經濟性。所有飛船都有以氫氧為燃料的姿態控制陣列用於機動。

離子引擎用電力加速帶電粒子作為反沖物質。它們非常高效,但是推力很小。它們主要用在無人貨輪上。

主要的商用引擎是熱核火箭,排出飛船反應堆產生的等離子。熱核火箭提供強大的推力,代價是熱量處理困難。火箭燃料很便宜,是從氣態行星上提取的氦3和從海水及彗星中提煉的氘。推進劑是氫,同樣是從氣態行星中提取。

在戰鬥中,戰艦需要比熱核火箭更大的加速力。戰艦推進器將反質子注入充滿氫的反應室,這種物質—反物質湮滅將產生無可比擬的推動力。缺點是燃料生產困難。反質子必須以一次一個粒子的方式製造。大多數反物質的生產是在環繞年輕恆星的巨型太陽能陣列上完成的,這使它們成為戰時的高價值目標。

熱核火箭和反質子引擎的排氣溫度高達幾百萬攝氏度,任何誤入其中的飛船都會像火上的蠟一樣熔化。

長途星際飛行包括兩個階段:加速與減速。飛船加速至行程中點,然後180度調頭向相反方向發動引擎,以減速的方式完成飛行。引擎將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在航程的中點達到最大速度。

4) 載具:戰鬥機器人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機器人是身處戰場的士兵的支援與補充。它們沒有任何人工智能,只是遵從固定的應變力不強的程序。其中多數使用質量效應場保持懸浮增加機動性。

所有現代軍隊都依靠大量機器人進行日常衛戍工作(固定哨,巡邏等等)。在非關鍵任務中使用機器人能節省人力並減少低強度衝突中的傷亡。不發達的種族和對傷亡不敏感的種族裝備的機器人相對較少。機器人在空曠地帶進行的常規戰鬥中用處不大,因為它們的火力和防護都很薄弱。

除了戰鬥機器人外,支援型機器人也被用於協助戰場上的士兵。偵察機器人是小型隱身飛機,監控野外作戰部隊並在發現敵情時警告指揮官。電子戰機器人是戰地技師的補充,作為機動干擾器和電子情報蒐集平台。軍警和民警使用裝備大功率探照燈的「眩暈機器人」威嚇並制服使用非致命武力的入侵者。

機器人編隊的官方稱法是聯隊(例如,「將第4突擊機器人聯隊佈置在左翼」)。普通士兵常稱己方編隊為「隊」,敵方編隊為「群」。

5) 武器

a. 燒蝕裝甲

戰艦的動能屏障降低固體射彈的傷害,但是無法防禦近防激光炮、粒子束以及其他形式的定向能武器(DEW)。戰艦的內層防護包括燒蝕裝甲模塊,在被加熱時會蒸發。汽化的裝甲材料會散射定向能束,使其無效化。

戰艦的內層加壓船殼外建有一層骨架,燒蝕裝甲塊就固定在上面。艦船通常有多層裝甲,用隔艙分開,這部分空間通常用於貨物存放。巡洋艦上由於缺乏內部空間建立專用戰鬥機庫,所以將艦載戰鬥機備件放在隔艙里。有些士兵會在隔艙的陰暗角落放置非法酒精蒸餾器,這樣可以避人耳目。

b. 裂解魚雷

裂解魚雷是自行推進式射彈,彈頭引爆時會製造隨機且不穩定的質量效應場。這些場會扭曲目標區域的時空。物質的快速不對稱變化會導致目標解體。

在飛行中,魚雷使用質量強化場,使其質量超過敵方動能屏障的防禦能力。額外的質量使魚雷的加速非常遲緩,很容易被近防炮摧毀。所以魚雷必須在極近距離發射。

魚雷是戰鬥機的主要反艦武器。它們在直射距離內以連射方式發射魚雷,類似於古老的「管風琴」火箭炮(因此它們被昵稱為「風琴」)。通過使用多顆魚雷進行飽和攻擊,能保證至少有一部分能躲過近防炮的攔截。

c. 近防炮

飛船的通用點防式整合型防空系統(GARDIAN)由位於外部船體上的反導/防空激光炮台組成。由於該系統由電腦指揮,所以操作軍官只要打開系統指定敵對目標就行了。

因為激光以光速傳播,故以低於產生相對論效應的速度飛行的任何物體都無法躲避。除非瞄得很偏,否則它總能擊中目標。在早期戰鬥中,近防炮的命中率達100%。它不是一擊致命,但這也沒有必要,因為受損的戰機必須返回進行修理。

激光的威力受到光衍射的限制。光束會擴散,降低武器照射目標時的能量密度(瓦/平方米)。所有高能激光都是短程武器。

近防炮系統還有一個侷限:熱量。軍用激光設備需要冷卻時間,將熱量轉移至散熱器或輻射器。激光發射時,熱量也在累積,降低其威力、射程和精度。

戰鬥機會編隊進行攻擊。打頭的一些會被近防炮擊中,但是隨着戰鬥的進行,激光會過熱,攻擊者會逐漸逼近戰艦。持續射擊的話激光炮會燒燬。

近防激光炮一般工作在紅外波段。更短的波長會提供更大的威力和射程,但是昂貴的透鏡和反光鏡會快速磨損,而且大多數人更看重機構可靠性而不是優異的性能,因為人命關天。不過賽拉睿人使用近紫外波段、六倍於常規射程的激光炮,他們認為爭取更多的時間擊落來襲導彈更為重要。

激光不能被主力艦的動能屏障阻擋。但是射程的限制使它只能在白刃戰距離的艦對艦戰鬥中使用。

d. 標槍

「標槍」是一種裝備在一些新型星聯戰艦上的試驗型近戰武器。它由兩枚或多枚可拋式裂解魚雷管組成,以鉚接或磁力的方式固定在飛船的外部裝甲上。魚雷將向同一目標飛行,並精確地按照時間順序引爆以便讓彈頭釋放的暗能量產生共振,將其產生的時空扭曲效應放大。

「標槍」通常裝在高速護衛艦上,因為它們常常會進入能夠發射魚雷的「白刃戰」距離。「標槍」同樣可以裝在進行近距離作戰——例如突襲中繼器——的重型戰艦上。對無畏艦來說它們是近戰利器,因為無畏艦無法用主炮瞄準近距離目標。

9. 科技 【Technology】

1) 異能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a. 異能增幅器

異能者使用大腦電脈沖作用於神經系統中的許多零素瘤來操控質量效應場。增幅器使異能者能調諧零素瘤,形成更大更強具有實用意義的效應場。增幅器也能改善個體的紀律性或才能。

通過手術可以在體內植入界面接口,增幅器可以插在上面。對人類來說,植入物一般放在頭骨下方便於連接,不過使用者必須小心防止感染。

植入接口可以連接不同增幅器,對改裝品和附件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質量最好的植入體和增幅器是由阿莎麗技工製造的,不過星聯於2170年投產的L3型植入體也是一個技術飛躍。

b. 異能者的生活

異能者擁有強大的能力,不過他們也要忍受一些不便。最主要的問題是攝取足夠的營養。製造質量效應場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服役的異能者常常是大胃王。星聯士兵的標準作戰口糧是每日3000卡熱量,異能者的標準是4500卡,另配一瓶高效能量飲品用於在作戰後迅速補充體力。

另一個問題是靜電。飛船引擎反應堆內的靜電必須被排放,同樣異能者體內的靜電也要排放。異能者觸摸金屬時常常產生靜電火花。

很不幸,人類異能者也要面對猜忌和迫害,因為大眾誤認為他們能窺視和控制人心。在那些從哲學和宗教上抵制基因改造和神經機械學的人眼中,異能意味着人性的喪失。軍隊是唯一歡迎異能者的組織,為他們提供優厚的入伍獎勵。

c. 訓練

異能植入物和增幅器只能為製造穩定的質量效應場創造條件,異能者是否能真正使用異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訓練。

異能者必須能有意識地控制神經系統,發送特定的電脈沖到附着於神經系統的零素瘤。他們通過生物反饋裝置和物理助記裝置幫助學習使用植入物和增幅器。特定的姿勢或肌肉運動會對神經造成適當的刺激來發動某種技能。

科納提科斯工業最先發起了異能適應與訓練計畫。雖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但是許多技巧現在仍然在使用。

許多人認為他們的目的是想要打造某種超級異能戰士。盡管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為了創建更靈活軍隊的良性嘗試,但是仍有一些旨在打造「尼采超人」的不為人知的嘗試。

2) 通訊

a. 通訊

昂貴的質量效應通訊浮標網絡能用激光傳遞通訊,使實時通訊成為現實。

浮標就是一些簡單的小型質量中繼器。每個浮標都和網絡中的另一個浮標相連,組成一個質量弱化空間通道。窄束通訊激光在超光速管道中傳遞,可以與網絡中任意地點進行實時通訊。

有了這個系統後,唯一的延遲就是發信者或收信者與最近的通訊浮標間的光延遲。只要各方都保持在距離浮標半光秒(15萬公里)的范圍內,就能建立流暢的實時通訊。因為在所有到訪過的地區內都建立了浮標,所以大多數人都能享受自由的實時通訊。飛船隻有在偏離常用的深空航線、臨近無人星系或其他未殖民區域時才會發生通訊延遲。

在戰時,通訊浮標網是優先攻擊目標。一旦網絡癱瘓,從作戰星系傳遞消息可能要花數週甚至數年。在還未建立浮標或浮標已被摧毀的星系,快速通訊就是指用高速郵輪和機器信使傳遞消息。

b. 管理

雖然通訊浮標可以迅速通訊,但是可用帶寬是有限的。如果有幾萬億人同時想通過一個浮標發信,網絡訪問優先權將被分為多級。

神堡議會和幽靈有絕對優先權,如果他們占用了全部帶寬,那其他所有人必須等待。獨立政府和軍隊享有第二高的權限,在戰時,民用通訊會中斷幾小時甚至幾天。

在政府和軍隊之後,網絡優先權會被售給出價最高的買主。傳媒集團,尤其是權威新聞機構,會購買較高的優先權來為他們的觀眾提供及時的信息,而需要及時獲取資訊和做出反應的企業(比如金融管理和投資公司)也會為訪問權投入巨資。出售帶寬獲得的資金用以維護和擴建通訊網絡。

雖然每個擁有電腦的人都能自由地連接星際網絡,不過他們的訪問優先級最低,並且需要等待申請被批准。帶寬轉售企業會利用投資資金購買大量高優先級訪問權,以付費訂購的方式出售。

c. 系統方法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隨着銀河系人口的增長和新星球的被殖民,使用落後通訊設備的家庭用戶和邊境移民對網絡的及時訪問正成為一個日漸嚴重的問題。為了改善帶寬問題,一個精密的數據緩存陣列和模擬智能搜索代理程序投入了使用。

當一個用戶提交一個檢索時,這個檢索會首先發送到數據緩存,用戶的搜索代理程序會比較和分析大量的本地存儲數據來尋找所要求的材料。如果信息無法在本地取得,查詢會被傳往鄰近的系統,向外傳到一個更大的網絡。那些系統中的搜索代理程序會重復上述搜索過程。如果找到了所要求的信息,就將其打包為一個「脈沖文件」並列隊傳送回源系統。脈沖文件將根據查詢量獲得一個優先級,查詢量越大,優先級越高。

當一個新的星系首次連接到網絡上時,一組查詢量最高的數據會被安裝到本地。盡管存儲硬件價格低廉,但是將數百個星球上萬億兆人每天產生的數據都儲存起來是沒有必要的。僅僅為防萬一而在本地存儲所有可用的冷僻資料的副本是不劃算的。

隨着殖民地漸漸發展成熟,相當大一部分較陳舊的、不再受歡迎的數據會按查詢情況被篩選並放置在本地檔案庫中。隨着檔案庫的擴充,對冷僻主題的搜索將越來越有可能即時得出結果。

3) 星際幣(「星幣」)

神堡的《金融共同法》確立標準星際幣作為星際貿易的流通貨幣。星際幣有一個由官方操縱的浮動匯率,該匯率由中央銀行實時計算,用來維持所有相關貨幣的平均價值。一些地區的單位貨幣價值大於一星際幣,一些地區的則小於一星際幣。

硬通貨可能會被竊取或偽造,所以電子轉賬是常用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有形的交易不容易被記錄,這使得有形交易成為逃稅和購買非法貨物的理想選擇。

當星聯加入神堡時,其所屬各國的財政部就加入了星際幣網絡,擁有墨西哥比索、日元或印度盧比賬戶的人類能以公正的市場價購買到以星幣標售的任何物品。所有加入星際幣網絡的交易需要同時以本地貨幣和星幣標出價格。

4) 翻譯(DLC新增條目)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人類文明依然使用着不同的語言。有的人說西班牙語,有的人說漢語、阿拉伯語、斯瓦希里語等等。所有外星種族也有着同樣龐雜的語言和方言。

大多數人只會說母語,要依靠機器來進行翻譯。先進的便攜電腦讓每個人用價值幾百星幣的設備——例如掌上電腦、服裝或首飾內的電腦或皮下植入體——就能享受流暢的實時翻譯。要是沒有快速准確的翻譯,星際貿易和文化交流將不復存在。

各個政府會投資開發軟件,並通過公用外聯網進行即時更新,使用者每到一個港口差不多都要升級一次。就連與銀河社會中斷往來將近二十年的巴塔瑞人也花不少工夫提供最新的詞匯與語法,雖然大多數人懷疑他們唯一的目的是繼續兜售自己的那套說辭。

能夠不依賴機器進行交流仍然被視為開明而實用的做法。兒童們一般會學習外星語言,而大多數種族都能夠輕松地用簡化的人造「貿易用語」進行交流。

有些種族必須依靠機器翻譯才能與其他人進行交流,例如哈納。它們無法復制類人種族的口語,而其他種族不用機器也無法復制哈納的生物螢光。新發現的或鮮為人知的種族必須等語言學家花時間研究他們後才能使用機器翻譯。

5) 作戰模擬器(DLC新增條目)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在缺乏真實場地和裝備的情況下,軍事組織常常使用作戰模擬器訓練士兵在多種環境下作戰。

全息影像投射儀被用來創建敵軍和障礙物的視覺形象,然後利用動能屏障阻止使用者穿越障礙和地形。動能屏障同時也被用來模擬武器傷害和沖擊波。不過,雖然大多數教員都認同「吃一塹長一智」的說法,所有由政府資助的作戰模擬器都必須採用大量安全措施防止使用者受到任何嚴重的永久性傷害。

6) 極峰空間站(DLC新增條目)

《質量效應》銀河大百科精校完整版(次要條目)

極峰空間站是突銳人的一座空間站,被議會改造成一處軍事訓練設施。受邀者將參加一系列模擬戰鬥並與其他參與者展開競爭。

7) 預制建築(DLC新增條目)

殖民行星時,企業經常會使用預制構件快捷而方便地建立起作業基地。這些可居住的建築包含功能齊全的起居室和一個寬敞的日光室,居民可以從這里觀察星球表面。

盡管大多數人類殖民地都有星聯軍隊或企業贊助的保安公司保衛,許多平民仍然會在家中備有少量武器。這些武器純粹是為了應急之用,但它們往往是援軍抵達前抵擋海盜攻擊的關鍵手段。

10. 武器、護甲和裝備 【Weapons,Armor and Equipment】

1) 升級組件

能真正進行製造的萬用工具的出現使現代軍隊在裝備選擇方面擁有了極大的靈活性。常用的設備都配有大量的戰地改裝套件或稱「升級組件」,比如武器、護甲、萬用工具、異能增幅器甚至手雷。

一個升級組件通常包括十幾個獨特的部件和一個存儲光盤。當光盤被載入一個萬用工具時,它將提供所需的所有技術規范,來製造在其他設備上安裝升級組件所必需的工具和配件。配件通常是模塊化的,因而可以在一分鍾內完成安裝。

由於萬用工具可以回收戰場上常見的材料如塑料、陶瓷和輕金屬(熔化成半熔融態的「萬用凝膠」以備快速使用),因此攜帶有升級組件的老練士兵完全可以在戰場上定製裝備以應對當前的戰術態勢。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