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音箱功放

音箱功放

艾特銘客K歌音響K30測評,開啟露營K歌新體驗!

問大家一個問題,您有多久沒去開廂唱卡拉OK了?不知道大家怎麼樣,反正自從疫情開始,這三年里我和大家們都沒組織去過,那些曾經輝煌的娛樂場所,如今早已不是大家的娛樂勝地,反而日漸火爆的戶外露營,才是大家最開心的地方。 其實,想唱K也不一定要去KTV,帶上專業的K歌音響,戶外露營也一樣可以開啟歡唱時光,對不?近日,為了豐富我們的露營生活入手了艾特銘客K歌音響K30,今天就給大家帶來這款產品的使用體驗,一起來了解一下。 說體驗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產品的開箱,其實,艾特銘客K歌音響並不是一件產品,而是一套採用組合式設計的音響設備,上圖中分別有無源音箱、功率放大器以及無線麥克風,所以專不專業?懂的人一看便知。 我們先來拆箱功率放大器,包裝上可以看到產品的樣式,別致的造型搭配多個調節旋鈕,一看就很專業的樣子,有木有? 功率放大器的功能很多,除了唱K需要的混響調節之外,還支持USB輸入、AUX輸入、ARC接口等等。 產品的型號為ATMK M28,記住這個,因為後面在藍牙配對時,我們需要連接這個設備。 包裝里的物件展示,分別有功率放大器、3.5mm的音頻線、Type-C充電線以及3.5mm轉接口。 功率放大器,官方又稱之為功放背包,聽名字各位小盆友是否有很多問號?別急,後面看到產品安裝方式大家就會明白。外觀方面,產品採用的是鋁合金材質,輕便的同時保證了產品的堅固和耐用性,畢竟戶外露營時難免會磕磕碰碰,使用金屬的外殼可以更好的保護機器。另外,金屬的外殼也有利於散熱,保證機器穩定的工作。 功率放大器的前端,從左到右分別是充電燈、藍牙對碼鍵(藍牙5.0)、復位鍵、模式切換、話筒混響旋鈕、話筒音量旋鈕、主音量旋鈕以及音頻輸入接口。功率放大器採用的是專業數字處理DSP,確保音響使用中,能自由釋放高音和中低音單元的特性與優勢,產品的峰值功率為100W,輕松驅動揚聲器組。 功率放大器的背面,分別是USB輸入、ARC接口、兩組外接音箱接口、話筒輸入以及Type-C充電接口。產品內置10000mAh容量的電池,支持DC5V~19V充電,充滿電需4小時左右,最長續航時間為7小時,歡唱一整天沒任何問題。 功率放大器的背面,左右兩側均配備有長條型的矽膠腳墊,中間位置設計有掛孔,看到這大家是不是有點理解為什麼叫功放背包了? 接下來我們拆箱音響。 這是一款無源式音箱,外殼和功率放大器一樣採用的都是鋁合金材質,經過陽極氧化處理,工藝還是不錯的。至於造型方面,都說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不好看就看個人審美需求了,反正我覺得很硬派,適配各種露營風格,大家覺得呢? K30音箱頂部配備有提手,方便隨時移動,很符合戶外場景設定。 揚聲器部分採用了一個10W功率的1英寸絲膜高音喇叭,搭配一個50W功率的復合振臘中低音單元進行組合,這樣的配置面對唱K娛樂,甚至欣賞音樂都綽綽有餘了。 底部是下沉式設計的倒相管,快速消除氣流的同時,讓低頻下潛得更深。 既然是無源音箱,背面相比有源音箱來說就簡單多了,後面只有上面的掛扣以及靠近底部的左右音柱插口。 好吧!給音箱安裝上功率放大器,這下大家知道為什麼功率放大器也叫功放背包了吧?這個設計真的太有創意了,不僅解決了功放的放置問題,又能保證互不干擾,好評! 要唱K怎麼能少得了麥克風呢?艾特銘客套裝里也配備了一支專業的U段麥克風,使用的是兩顆5號電池作為供電。 接收機則是使用一顆3.7V的18650作為供電使用,麥克風在出廠時就已經完成了對碼,拿到手就能直接使用,免去各種繁瑣的連接工作。 好了,對於艾特銘客K30這款K歌音響的開箱到這里就先告一段落了,下面我們來聊聊這套產品的使用體驗。 首先,我們需要在功率放大器上開啟藍牙方式並連接,如果只是聽歌的話,選擇喜歡的音樂平台播放即可。唱K的話,個人推薦用全民K歌,歌庫豐富而且還免費。 像這類的音響在大多數人眼里,認為這就是一個跳廣場舞的音響,其實不然,怎麼說呢?首先在音質方面,兩者之間就有很大的區別,廣場舞音響追求的是大聲響亮,整體表現可以說毫無音質可言。艾特銘客K30就不一樣了,無論是用來聽音樂或者歌曲都能明顯感受到均衡的三頻,清澈的高音,渾厚的中音以及澎湃的低音,聽起來就是一種享受。 就拿蔡琴的《渡口》來說,50W功率的復合振臘中低音單元就很好的表現了這首歌的低頻,緩慢且低沉的鼓聲震撼人心,甜美的中音不僅抒情,唱腔更是讓人迷戀。要知道這可不是廣場舞音響所能表現的,所以選擇戶外音響,個人認為並不是越大就越強,畢竟我們比的不是誰大聲,而是好聽、動聽和耐聽,艾特銘客K30就滿足了這幾點。 當然,我們的主題是戶外卡拉OK,所以歡唱才是本文的重點,眾所周知想要唱好歌其實不難,依靠專業的音響會給我們的演繹加分不少,配備專業麥克風的艾特銘客K30,除了給我們帶來包廂式的唱歌體驗之外,專業的混響和豐富的調節,還能讓每一個人都能輕松開唱喜歡的歌曲。 不過,唱K雖然是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但是個人認為即使戶外,也不要影響他人,特別是像在營地里人多的時候,掌握好一個度,大家才能開開心心的一起玩耍,對不? 其實不唱K時,用艾特銘客K30來聽聽音樂也是個不錯的體驗,畢竟這款產品支持藍牙、U盤、AUX輸入等等多種播放方式,相信總有一種可以滿足大家的需求。 唱歌雖然不是一件新鮮事物,但在戶外唱K卻是一種不同的體驗。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約上三五好友,帶上專業的艾特銘客K30這款K歌音響,一起來開啟歡唱時刻,共同享受當下的美好吧!來源:Chiphell

全球首開 非Hiend品牌的Hiend產品系列(二) —Klipsch Jubilee 75th

作為一名混跡hifi圈子的老炮 你是否對大家動不動就整威信yg,行不行就搞對卡瑪西湖而感到厭煩?會不會看到身邊的朋友要麼就jbl BW kef老三樣,不然就搞搞什麼天朗 elac訴說一下情懷而感到審美疲勞 網際網路拉近了彼此的關系 資本卻用槍文統一了大家的審美 本應該豐富多彩的世界反而因為科技的進步而失去了原有的繽紛多彩那麼現在是時候反抗起來了 玩玩不一樣的東西 看看不一樣的世界!提到傑士 多數人想到的應該是號角與影院 作為國內運作的最成功的音響代理之一,CM一直以來對傑士的定位就是走量 走量 還是TMD走量...所以你可以看看各城各地淘寶咸魚 無數大大小小的賣家都掛著傑士的商品走著不俗的銷量...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傑士在遠在大洋彼岸的美麗國 實際上卻是以古典系列的hifi箱子站穩腳跟的.以至於PWK(Paul Wilbur Klipsch也就是傑士本人)還算是個一提大家都知道的縮寫.並且受到很多行業內小老弟的崇拜(比如pass和thomas).並且諸如J. E. Benson, Neville Thiele,Richard Small,J. R....

澎湃洪流之音,羅蘭CUBE Street EX 游園體驗分享

       今年以來受疫情因素影響,國慶假期外游遠游大軍大幅減少,相反市民周圍的人更傾向選擇本市或周邊一日游,上周正逢休息日,於是便和朋友約好驅車前往本市深圳著名的蓮花山公園野營,蓮花山公園籌建於1992年10月,1997年6月正式開放,2022年正好是該公園開園25周年,公園最高處的山頂廣場中央矗立著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平同志的青銅塑像,蓮花山公園是這座城市在經歷快速發展、與文化生活變遷的共同見證者,也是城市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同時是作為廣東省境內的13處紅色旅遊景點區之一,蓮花山公園的知名度非常的高。當然,出發之前,並沒有忘記帶上朋友剛買的羅蘭CUBE Street EX,之前沒能在戶外體驗,這次正好藉此機會好好體驗一下。        出發去公園的路程並不算遠,驅車約半小時便能到已趕到,公園入門口從最初的樸素略顯簡陋演變成現如今的整潔規范大方,這與深圳快速的城市化的發展功不可沒、息息相關。        早上9點的陽光非常舒服,適逢入秋轉換季的時候,滿園的鮮花,顯得仍生氣蓬勃,隨手在陽光下給CUBE Street EX拍了幾張美圖。        為了方便戶外使用,朋友給EX 配了一個三腳支架,雖然品牌並非原廠,但勝在穩重扎實比較厚實,不但尺寸大小合適,顏色與EX 也很搭調配,性價比高。        綠蔭下的 CUBE Street...

重拾初心——真力8330+7350 2.1桌面音響分享

       老房裝修之後本來想買一對桌面音響,卻陰差陽錯組了一套家庭影院,大費周章,預算超標10倍。雖然最終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完全背離了最初想法。折騰客廳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預算,桌面音響就只能先擱置,用顯示器自帶的5W破喇叭湊合了3個月。聽了一段時間有一個越來越不能忍受的問題:聽感差距過大。每當我用客廳的音響聽完音樂或看完電影,心情愉悅打開電腦的准備干點正事時,顯示器傳出的聲音就好像在**我的耳朵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剛吃完大餐,馬上去吃鼻屎味的比比多味豆,實在讓人有些受不了。就這樣忍了3個月,購買桌面音箱的事情再次提上了日程。       選音箱牌子這個沒什麼猶豫的,就是真力,因為我的客廳用的全是這個牌子,而且GLM可以調DSP,這對我的書房來說是很有用的。書房的桌子只能布置在長邊,做了落地櫃後面積很小,只有3*1.7米,普通純模擬音箱放進去混響和駐波會有很大問題。牌子不猶豫,但型號還是糾結了一番,我一開始是比較中意8331的,三分頻,點聲源,適合近場,我客廳里就是8361,效果非常滿意,所以首選也是The Ones系列的小弟,這個應該是桌面音箱的終極選擇之一。但找經銷商詢價的時候就懵逼了,由於疫情,價格比之前貴了好幾千,還要訂貨,另外由於我玩遊戲,聽搖滾,8331的5寸低音也不一定能滿足需求,所以還是猶豫了一番。經銷商相熟的銷售還是建議我考慮加一個低音炮,這樣低頻可以保證,音箱不一定要買The Ones,有些浪費。仔細一想也是,一隻8331下來也要小2萬了,加一點就能買一對8330和低音炮了,真要聽音樂去客廳聽就好了,書房沒必要搞這麼極致,於是最終定下了8330加7350的2.1組合,本來還要再買個GLM套件,銷售說因為我之前在他們那買了很多,直接送我一套,算是老客戶優惠 。這是8330和8331的簡介,8331產品強,價格更強,價格一個頂3個,確實太傷了 8330和8331的參數對比 7350這個8寸小炮的簡介,效果在我這個小房間還是不錯的        其他配件方面,用了4根真力的卡農線,還有真力的桌面支架和音箱托板,音箱托板和支架單獨賣,廠家確實會賺錢。基本線路是電腦走USB接音效卡,音效卡出來的信號都接到低音炮做低頻管理,在接到音箱,用GLM調DSP,音效卡調節音量。接下來就是一些音箱和音效卡的圖片,手機渣畫質,湊合看看 。       這是我書房的布局,典型的長邊布置,對音箱非常不友好,主要為了櫃子的儲物性多做了一些,導致房間比較狹小,而且後面還是大片的玻璃,非常需要DSP調整,這也是我選數字音箱的原因。        這是桌面正面的樣子,這個直接基本上就剛好是耳朵的高度,指向稍微調一下就比較不錯,用GLM軟體可以看到音箱當前狀態,調音量也比較方便        信號從電腦出來用USB連接到這個RME音效卡,再走到第音炮,這個音效卡有平衡和蓮花輸出,平衡走音箱,蓮花走二房,HDVD800就當純耳放用  ...

真正專業的高水準聲音-Roland CUBE Street EX 路演音箱上手體驗

前言       最近受一位朋友所託,幫忙他的母親推薦購買一款戶外擴音用的音箱,主要是用做平時抖音直播、短視頻錄制、偶爾也可以用來家庭聚會卡拉OK,由於朋友是自己也玩發燒耳機,希望音箱在大音量下也不會破音,還能保證好音質和播放效果,最好是大品牌,最重要的一點產品操作要簡單、可靠耐用。選購計劃       對朋友給予的信任,二話不說就做資料搜集,我對於這類路演直播音箱的了解很有限,大多的印象停留在廣場舞、網紅直播之類的場景。但顯然朋友對品質和聲音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 「能出聲就行」的普通貨色是不合適的。最後對比了一大圈,發現同類型的產品優勢更多的體現在較大的功率,花哨的外觀和接口功能支持上,但在真正的音質和專業性上還是不如有專業背景的知名進口品牌有保證,專業性可以具體到聲音的調教,聲音回放的層次感、臨場感的表現等。     考量過綜合的因素之後選定了日本電子樂器廠商Roland CUBE Street EX 音箱(中文名叫羅蘭,很素雅好聽的名稱), Roland是一家擁有50年歷史的世界知名電子樂器品牌,旗下有Roland、BOSS、V-MODA三個子品牌,其產品在歐美、亞洲廣受歡迎。我把產品連結發給朋友時,他立馬就認出來了,說疫情之前去香港旅遊時看過不少街頭表演(在香港很多小有名氣的歌手都有過街頭或商場做表演的經歷,例如鄧紫琪),經常能看到這個牌子的產品,說明該品牌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朋友二話不說就讓我代購了,正好有機會過把癮,隨便來個開箱分享。             Roland 電鋼琴聞名世界 CUBE Street EX 廣受街頭彈唱歌手的歡迎 簡單開箱 CUBE Street EX 正面,採用的是傳統路演音箱的外觀設計,顯得低調又不失專業。一開箱,正面兩個8英寸單元就映入眼簾,格外顯眼,這硬體配置一看就是槓槓的。 音箱頂部,提供一個橫向手提把手。 音箱背面,大致分為上、中、下 三個功能區域 音箱的右側面板,有四個腳墊,可以豎直擺放,此外還提供一個落地三角腳架支撐的安裝孔位。 音箱左側面板,同樣提供一個豎向把手(豎直擺放時使用),方便不同體型的人手提,豎直擺放還能減少占用空間。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CUBE...

大箱體+8英寸單元+英國原產 Mission美聲770音箱首測

來到了厚臉皮借器材的第五彈,前面分別有艾格斯頓伊莎貝爾、樂富豪愛樂紳2、美聲770、B&W寶華805D3,這一次分享的是Mission美聲的旗艦音箱770,同樣也是美聲經典型號770的復刻版,屬於45周年紀念產品。其實現在手上器材也挺多,有一些拍了照片還來不及分享,比如說高文36 2-CH Reference、Threshold精神T400甲類後級、MC² 1250專業後級、阿卡佩拉獨角獸MKII音箱以及傲立一台全功能一體機Omnia,更不要說買了大半年的ARC參考5SE前級和Passlab X350.5了,看到自己挖了這麼多坑,都不禁有些心慌。 Mission美聲770定價26800,在這個價位段的書架音箱可謂是強者如雲,那麼美聲770的競爭優勢何在呢?我試著找了一些在這個價位段比較有代表性的書架音箱,當然肯定不全面,只是看能否初窺個究竟而已。 看完上圖,可以了解到在這個價位段的競爭是多麼的激烈,每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獨門本領,如寶華的鋼聽能低音,意力的Jet氣動高音,BH的號角高音等,有意思的是大部分書架音箱的低音單元都是在6~7英寸之間,只有雨後初晴M30.1以及美聲770的低音單元為8英寸,JBL 4319為12英寸,可謂是瞄準了市場的缺口。初步來看,美聲770的優勢在於更大的單元和箱體,當然英國製造原裝進口也可以打開不少腦放。 說個題外話,我對於JBL一直以來都是很喜歡的,曾經玩過4312D、4425MKII、4429、4338,曾經一度想過買M2,但因為只能上黑不溜秋的皇冠功放或者要用電分而放棄,DD66000也曾考慮過咬咬牙買一對,後來考慮到根本放不下而斷絕了該念頭。JBL音箱給我的感覺就是「大件夾抵食」,如當年二手價1.8萬帶腳架的4429,可以說性價比爆棚,而且超級保值,我用了三年之後還是原價出掉。但白盆的JBL音箱低頻量感和下潛就偏少,我個人來說不是很推薦。 言歸正傳,美聲770是在1978年首度上市的,並有MKII和MKIII改款,以及衍生出Freedom和其他型號。而最新款的770依然跟老版幾乎保持了一樣的外觀設計,白色前障板,寬大的箱體,以及典雅的木紋貼皮,都可以讓我們一眼看出這就是傳統的英國音箱。不同之處在於低音振膜改為了白色,倒相孔也更大,並進行了圓滑處理。 Mission美聲770採用的是8英寸聚丙烯低音單元,表面採用了礦物塗層,讓其變得更硬,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產生緊湊快速的低頻,可以說這種設計理念已經跟傳統英國聲有了很大的不同。美聲770的頻率響應為42Hz~20KHz(±3dB),而在-6dB的時候可以擴展到30Hz,可見8英寸單元加上590MM*300MM*(300+22)MM的箱體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分頻點為2.9KHz,靈敏度為88dB。 高音為1.25英寸(28MM)的絲膜球頂單元,採用輕質阻尼微纖維圓頂,搭配上高磁通量鐵氧體磁鐵,具有平滑的頻率響應。 倒相孔位於低音單元下方,採用了圓滑處理,可以有效降低風噪。此外,前倒相孔的設計也方便了擺位,對於空間比較逼仄的用戶來說更加友好,比如說我因為環境受限,音箱必須盡量靠牆,如此一來前倒相孔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作為美聲的旗艦級音箱,770做工其實也還可以,前障板與箱體嚴絲合縫,幾乎看不出接合痕跡。說到這里讓我想起了JBL,不管是幾千塊的4312D,還是幾萬塊的4338,做工都有些一言難盡的感覺,整體來說沒什麼大問題,但細處就確實比較粗糙。 美聲770搭配了黑色磁吸網罩,非常細緻密實,但我個人感覺不戴網罩會更加耐看一些。 770背面非常簡約,只有一張標簽和兩個接線柱,從這可以看到770確實為英國製造,那麼價格比美聲700貴上不少,也在情理之中。奇怪的是美聲700都有雙線分音設計,反倒是770沒有,讓我頗為費解。 770的低音單元拆下來之後可以看到其用料並不算夸張,單元固定在壓鑄鋁制盆架上面,但據聞磁路系統為全新設計,因此低頻相比以往產品來說有所提升。從爆炸圖可以看到其盆架有比較大的後窗,這樣可以減少音盆回落的早期反射。低密度橡膠懸邊與錐體連接以匹配阻抗及減少來自椎體邊緣的反射。 之前我就說過700與770的高音單元應為同一個,通過這一次對比也可以發現確實如此,其實這樣也可以理解,畢竟其他品牌也大都如此。高低音單元都是美聲的標簽,應該是自研的產品。 早期英國音箱受BBC的影響很大,很多品牌採用了薄箱體的設計,如此一來就容易讓聲音變得有些悶,就是所謂的「箱聲」。為了減少箱體共振,現代派的音箱品牌八仙過海,如魔域採用了鋁合金箱體,愛詩特濃則是使用了復合材質。而還在採用木質箱體的品牌也通過多種方法來減輕共振的影響,如上圖中就可以明顯看出美聲首先是加厚了前障板,其次是內部支撐也可以增加箱體的結構強度,將驅動單元支撐到箱體上,如此一來就形成機械支撐,有利於低音的動態發揮。此外770採用的是高密度MDF雙壁三明治結構,並使用瑞典特製高密度膠合板粘合刨花板的阻尼膠,這樣就可以令箱體面板共振頻率遠低於可聞頻率。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其內部的吸音材質填充得非常滿,材料為泡沫及長纖維混合物,可以有效消除共振及吸收反射,讓低頻更加干淨利落。 770的分頻器共有兩片PCB,看起來比較整潔,看起來都是打了自家Logo的配件,讓人開腦放的難度略微增加,但據聞是美聲專門定製的聚丙烯電容、矽鐵芯和空心疊層電感,能用在自家旗艦音箱上,相信品質是可以的。 770附帶了一對定製腳架,外形比較小巧,個人覺得像770這種古典外形的箱子不太適合外形比較粗的腳架,因為那樣看起來就顯得略有些笨拙,而這個定製腳架確實做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其材質為高碳鋼,腳釘為不銹鋼,但可惜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居然有些銹跡了。 美聲770我拿到手上玩了一個多月,搭配的器材依然是老三樣:高文36 2-CH Reference CD,ARC 參考5SE前級,Passlab X350.5後級。在開始之前,為防止少數槓精來秀優越感,事先聲明以下純屬個人主觀感受,無頻響曲線、無阻抗曲線、無相位曲線、延遲等客觀測試數據,不喜請劃走,如果要槓,那就是你都對。歡迎和善的交流,如「XX音箱比770好,理由一二三四……」,但請不要扔下一句類似「770就是個辣雞」的話語就走,這不是成年人交流的態度。首先說聲音風格方面,美聲770已經完全不是老派英國聲,而是偏爽朗明快的感覺,盡管不完全算是大動態高解析力的現代聲,但也已經與過去有了天壤之別。如果你喜歡傳統音箱造型但又垂青比較現代的聲音,那麼美聲770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聲底而言,700與770是一脈相承,但得益於更大的箱體和尺寸,聲場、動態以及低頻下潛上770都要好上更多。從理論上說,8英寸的低音單元做三分頻會更合適,如我用過的樂富豪愛樂紳2、林頓等都是三分頻的,這樣頻段銜接更自然。當然凡事無絕對,如採用15英寸低音的JBL 4367一改前面4338、4365的設計,直接用兩分頻解決。再如上圖中的阿卡佩拉獨角獸MKII也是一個10英寸的低音+1英寸絲膜高音的兩分頻設計,可見是否採用三分頻,主要也是看設計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低頻是我對美聲770印象很深刻的地方,從±3dB的時候42Hz-20KHz的頻率響應就可以看出其低頻不容小覷。770的低音反應快速,無臃腫之感。下潛也比較深,有著良好的量感,這一點從錄音《夜深沉》以及Michael Jackson的《beat it》就可以明顯感受出來。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我感覺770的低頻略微偏多了一點。由於有著更大的箱體和低音單元,讓其對於大動態音樂的表現也相當自如,相比使用6.5英寸低音單元的艾格斯頓Isabel和寶華805D3來說,770的聲場更加開闊,弦樂齊奏時也更加干淨利落,無拖泥帶水之感,各位聆聽視頻中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感受即知。 770的中頻略顯直白,高情商的說法是監聽聲,當然770與真力、JBL的那種監聽聲還是有不同,它沒有那麼清淡,而是還帶有一些溫潤的味道,但已經跟傳統英國聲那種暖厚沾不上邊了,想要感受那種「毒」入心脾的人聲,也許就要考慮ATC、雨後初晴和斯奔達這些牌子了。770的人聲聽起來沒有那麼磁性十足,依然有著良好的密度,讓其有著更廣泛的適應性。 770採用了絲膜高音,因此秉承了絲膜的特點,那就是比較潤澤,沒有金屬高音那般的穿透力和透明度。總體而言,770的高音還是比較明亮的,也有著出色的解析力和細節表現,但如果你要追求ATC SCM-7MKIII那種小提琴的粘滯感,或者寶華805D3那種略帶甜味的高頻,那你可能就要失望了。如果要隔空感受一下770的高頻表現,那麼可以聽一下視頻中的《流浪者之歌》以及魯賓斯坦的蕭邦夜曲鋼琴獨奏錄音。 寫在最後:可以說Mission 美聲770是一款很有特色的音箱,同時也具有著良好的競爭力,兩萬多英國原產8英寸大書架音箱確實沒有多少可選,尤其是目前器材在瘋狂漲價的年代。優勢:1、8英寸大書架音箱2、英國原產3、        古典外觀現代聲音4、前倒相孔設計,對空間要求不高不足:1、沒有名廠單元加持2、沒有雙線分音3、低頻略多了一點來源:Chiphell

近5萬元的入門Hi-End書架音箱 B&W寶華805D3詳盡評測

來到厚臉皮借用器材第四彈(之前為Eggleston Isabel、樂富豪愛樂紳2、美聲700),這回分享的是鼎鼎大名的寶華B&W 805D3書架音箱,關於這對音箱其實已經無需多說,一直堅挺的價格,加上在市場中大受歡迎就已經證明了其魅力所在。現在更是推出了805D4,據聞性能更上一層樓,當然價格也是一路見漲。在出掉JBL 4338之後,我曾經有過搭建一套高端書架音箱系統的想法,在丹拿C1鉑金版和寶華805D3之間反復徘徊觀望,期間也去聽過了C1鉑金版,感覺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然後就把目光放到了805D3上。正好老朋友李慕白同學慷慨地借了這對音箱給我,就有了這篇小文。 李慕白借我的這對B&W805D3是常見的紅木色,但其實還有白色、黑色以及尊貴版的805D3,我感覺白色更加襯我的家居風格。當然紅色版本在國內確實是最受歡迎的,具體原因我也不敢確定,也許是因為更加沉穩的緣故? 其實說到寶華800系音箱,我第一印象就是那個經典的黃色凱夫拉中低音單元,可以說那已經成為了B&W的標志之一了,包括805D2也是那個單元。而805D3則改成了銀灰色的continuum振膜材料,而且是固定在鋁質柱形邊框上。而高音單元則是使用了第三代鑽石高音,同樣也是固定在箱子的頂部,成為805最為顯眼的特點。 如果回溯起來,你會發現在其實805D系列真正算起來只有三款:805D2、805D3以及最新的805D4,那是因為805系列從第二代鑽石高音時才開始使用,因而命名為805D2。簡單整理了一下805系列的發展歷程,大致歷史如下:1990年-Matrix 805,1998年-Nautilus 805,2005年(B&W進入鑽石高音時代)-805S(是的,沒有用到鑽石高音,當年800系分為D系和S系,鑽石高音只用在了800D、801D、802D、803D上),2011年-805D2(終於D/S兩派統一為Diamond系列),2015年-805D3,2021年-805D4(此處不包括signiture 805系列產品)。 說回805D3的鑽石高音,造型很有特色,很容易讓人想起B&W揚名世界的鸚鵡螺音箱,因為該高音單元也確實脫胎自鸚鵡螺。第三代的鑽石高音相比第二代來說據聞提升巨大,第二代鑽石高音高頻去到28KHz,但再往上衰減就很明顯,而新一代單元則可以去到70KHz,就非常適合Hi-Res等高規格的音樂重放了。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高音箱由鑄鋁改為了原塊實心鋁材刨挖而成,這樣一樣不但增加了重量,而且內部結構、背壓負載管道也和箱身一體化,從而更加堅固,更大程度上減輕箱體共振。據稱上一代的管狀結構在4Hz已經有比較明顯的諧振,而這一代則到16Hz方有,同時也可以大幅度提升散熱效果,官方宣稱整體改進非常大。 805D3盡管依然是寶華引以為傲的6.5英寸無懸邊中低音,但卻一改標志性的黃色凱夫拉音盆,採用了continuum cone振膜,據B&W宣稱該材料歷經八年方研發成功,相比之前kevlar單元來說失真更低。中間的相位錐也由原來的硬子彈狀改為了軟半球狀。此外在這里還可以很清楚看到中低音單元是通過鋁質柱形邊框固定在箱體上,可以有效減少聲波繞射,而805D2是直接鑲嵌在面板上。 805D3箱體乍看起來與805D2並無太大分別,同樣是採用了Matrix矩陣式骨架,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最直觀的地方在於前面板也由805D2的平面改為了弧面,這樣一來就只剩下箱體底部是平面的了。其次就是D3系列採用夾板取代MDF來製作Matrix矩陣骨架,厚度加倍,這樣重量更重也更穩固。再次新D3系列使用了鋁材部件,在箱體重要結構處進行加強。 805D3的倒相孔很有意思,表面有密集的小凹坑,這是B&W的Flowport低音反射孔流線型設計,這些凹坑可以加快氣流的運動速度,降低氣流與倒相孔表面的摩擦,起到減少噪音、降低失真的作用。 805D3附送了一對鍍金跳線,材質做工都非常出色。作為一款定位高端的音箱,提供雙線分音的功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因為我資金有限,也就沒辦法玩雙推了。 來到試聽部分,這對箱子我已經用了幾個月,其實已經很熟悉它的聲音了,期間也用過不同的後級來推過,包括MC² 1250、Threshold T400、Passlab X350.5,個人覺得Threshold T400推出來的感覺是最好的,暗勁涌動,中頻也有著良好的密度,暖厚之餘也有著出色的聲場定位,當然在高頻延伸和解析力方面就略遜一籌了。MC² 1250就勁大力足,只是可惜略顯粗聲。Passlab X350.5總體來說就比較中庸一些,但不管是低頻的力度、還是高頻的延伸和細節解析力都達到了我的期望,只是在中頻密度方面略有不如T400。那麼下面我還是以passlab X350.5為主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CD機依然為高文36 2CH Reference(圖中的索尼XA7ES只是因為太久沒用了拿出來用一下,順便拍照),前級ARC 參考5SE,音箱腳架為君子大力神(高度為60CM)。 以前我聽過B&W的老箱子,那還是比較典型的英國聲,中頻暖厚而低頻略有些拖沓,整體聽起來略有些黯淡,雖然聽弦樂、人聲確實還不錯,可稱為靡靡之音。但對於大動態的交響樂就力有未逮,也和我追求的現代聲理念不太吻合。但當你聽過805D3之後,你就會發現這一切都已經有了徹底的改變。首先說一說我印象最深刻的高頻部分,805D3的鑽石高音確實是我用過的箱子當中最有特色的(JBL 4312D、JBL 4429、JBL 4338、Eggleston Isabel、美聲700、樂富豪愛樂紳2、ATC SCM7 MKIII、阿卡佩拉獨角獸II等),它的高音非常通透,但又不會過於尖細,而是依然保持了柔美細膩的感覺,這一點與丹拿T330D絲膜高音、帶式高音以及勁浪的鈹高音感覺都很不一樣。805D3在表現鋼琴獨奏時音色晶瑩剔透,泛音豐富,延伸出色,是我聽過的箱子當中透明度可以排到前三的存在。無怪鑽石高音作為B&W的獨門武器,可以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在中頻方面,805D3已經沒有過去英國聲那種如此暖厚,或者刻薄一點說是糊成一團的感覺了,取而代之的是中正而健康的聲音,而且具有出色的密度感,略帶一點點溫暖,如此一來就讓其有了很迷人的音色,久聽不累。如果拿以中頻見長的ATC...

客廳音箱再升級,KEF LS50 Wireless II開箱SHOW

和朋友分享音箱心得的時候,總被說教「播放設備沒有上萬,聽不出美妙的音樂。只能聽到響聲」,「環繞音箱不行的,要2.0音箱才是真HiFi」,「無線才是未來,有線已經落後」。因此決定挑選了上萬的2.0無線音箱,作為客廳音箱升級。而且不是一對一萬,而是單只一萬的KEF LS50 Wireless II ,這下就不是聽個響了吧。 KEF LS50 Wireless II 整體尺寸是305×200×311mm,比常見的書桌音箱大一點點。體積這麼小是得益於Uni-Q同軸共點單元,130mm鎂鋁合金錐體低音單元和25mm鋁制通風式球形高音單元是結合在一起的,讓外觀看起來很簡潔。不過看似簡潔,實則細節豐富,例如在膠圈有導流槽,引導聲波擴散。 體積雖小,功率不低。雙路功放設計,單個高音單元由A/B類功放驅動,功率高達100W,單個中、低音單元由D類功放驅動,功率高達280W;總體而言,聲音響度、動態范圍都不輸給傳統的落地大音箱。 背部接口豐富,具備3.5mm AUX模擬音頻接口、同軸音頻接口,光纖音頻接口、HDMI eARC接口、RJ45接口(網絡)等。背部還能看到一個低音倒相孔,還有採用低衍射高精度鑄模曲面障板。後方障板則有散熱片與接駁接口。 為了搭配,趁著購買音箱的機會,還優惠折扣入手了支架。 原裝支架有配合箱體的螺孔,安裝後更穩固。兼顧線材收納,擺位更好看美觀。底部是角錐作為防震,這個很重要,能避免樓下住戶找上門。 主副音箱可以利用專利無線技術連接,或者背面的RJ45接口通過Cat6網線連接。個人偏向無線連接,沒有線的存在更簡潔美觀。 主揚聲器頂部有一個觸控面板,從左到右依次是電源鍵,聲源切換鍵,靜音鍵,以及音量減和音量加按鍵。 除了使用主音箱的觸控面板,還可以使用遙控器進行控制。 不過個人更喜歡使用手機應用KEF Connect app進行控制,設置選項更多,功能更為豐富。 例如可以無縫適配Amazon music、Spotify、TIDAL等雲端音樂,可以EQ微調,能設置喚醒源、待機時間等等。無線連接支持藍牙、Google Chromecast、Roon ready、Apple Airplay2等。Airplay2傳輸碼率已經改進,音質基本等同CD。日常搭配網易雲、QQ音樂會員的無損音質,聽歌曲方便效果還挺不錯的。 初始聽KEF LS50 Wireless II播放音樂,尤其是電音,會被其效果所震撼到的。例如酷玩冷飯菸鬼的《Something just like this》,極具感染力的聲線和節奏感強烈的旋律會一下子捉住耳朵的關注,身體會不自覺跟著節奏打拍子。而高潮段的鼓聲彈性十足,會有那種空間深遠寬廣的感覺,頗有在電音節現場的既視感。 女聲我最喜歡是王菲的《矜持》,前奏那段輕雲出岫般的清唱,是我每次試音都選用的歌曲。開口第一聲就能感受到中音非常的清澈,順滑自然。媚媚道來的哀怨,每一句起因的那種氣息,弱音細節都清晰聽到。委婉動人的歌聲之中,那種「有生之年 狹路相逢 終不能倖免」的悲悲戚戚情緒感同身受...

開心就好~(樂聆小6-魔域A1-酥音2.18-ATC7鋼琴漆-樂聆小三-kh120)

當我在玩音箱的時候我在玩什麼(2022年7月更新) 文章很長,本帖內容於2021年6月發表,2022年7月整理更新,後續會在此帖更新,文章的回復我會私信,就不刷帖蓋樓了,希望對同樣喜歡聽音樂的你有所幫助~一、前言的碎碎念(跟音箱無關,可以略過)二、音箱 1. 我玩過的音箱(先後順序:齊柏林飛艇4、惠威X3、丹拿XEO2、惠威H5mk2、惠威X5、紐曼KH120、樂聆小三、JBL HDI 1600、ATC7鋼琴漆版、魔域A1、耳朵收貨酥音2.18、樂聆6.5)2. 我對音箱的認知(素質、味道、價格、設計)三、解碼 1. 我玩過的解碼(矩聲mini pro2、沐聲004mini、N個百元千元小解碼)2. 我對解碼的認知四、功放(傳聲NAP200、老虎魚達蕭、MOS管小紅機、D類功放1et400a)五、數播(紅芯HX330)六、線材 1. 我玩過的線材(全套MPS,顏值即正義)2. 我對線材的認知(材質、線材長度的控制變量)七、我對音箱的追求 八、亂七八糟的碎碎念(退燒論壇、小吳、耳朵收貨、其他)特別強調,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請各位保持自己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所有感觸基於以下五點:1. 我不聽古典樂,99%的歌都是歐美樂,側重人聲的情緒表達2. 我不追求所謂最准確最還原的聲音,只追求自己最喜歡最舒服的聲音3. 好不好聽都是對比出來的,同場景僅控制變量下的對比4. 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拋開售價談音箱同理5. 幾乎所有領域:經歷越豐富多彩,審美越五彩繽紛 所以各位若持有不同意見想怎麼表達都行,但想把觀點灌輸給我且極力想說服我的,我只想說:大可不必,且沒卵用。年輕時我很喜歡跟人對敲鍵盤好為人師、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如今年紀大了沒了興致。現在完全是為自己玩,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快樂怎麼整,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覺得我是傻逼,那就我就是傻逼,你開心就好~一、前言的碎碎念 (喜歡歐美樂的經歷,跟音箱無關,可以略過) 讀初中時,老媽給我買了7、8盤關於歐美樂的磁帶(聽歌曲學英語、奧斯卡金曲之類的合集,非歌手專輯),讓我認識了甲殼蟲、綠洲、山羊皮、邁克學搖滾、U2、鮑勃倫迪以及很多小眾歌手與樂隊,所有歌曲中我最喜歡的是Black box recorder—《The facts of life》(網易音樂連結),也是從這首歌起我完全迷戀上了歐美樂。讀高中時,碰上了另一位熱愛歐美樂的同班同學(Hit雜誌他每期必買),不過那時我只關注Billboard和UK榜(新音樂),他只關注老牌搖滾歌手與樂隊(經典懷舊)。印象最深的是高三開學沒多久,Hit雜誌推薦了Lenka的首張專輯,當時我已經在電驢下載聽過了(電驢在當年真是個超級超級超級牛逼的網站),然後我對他說這張專輯質量很高非常不錯,過了半年《The show》、《Trouble is my friend》這兩首歌大街小巷都在放。讀大學時,也是我聽歐美樂最瘋狂的幾年,每天除了睡覺之外,大部分時間我都掛著耳機聽音樂,電驢除了死亡金屬類的專輯,其他大部分我都會下載來聽,當時還專門注冊了一個ID「自以為是的評樂人」,用來評論寫出我推薦的曲目,頭像掛的是Black...

萬元書架音箱聲音怎麼樣?Mission美聲700評測及雲試聽

來到厚臉皮借器材第三彈(前兩彈有樂富豪愛樂紳2、Eggleston伊莎貝爾,本該先完成B&W 805D3的,但拖著就還沒完成……),這回借來的是Mission美聲700音箱,也算是間接圓了當年我想買美聲753波斯王子的夢了,盡管一個是落地一個是書架。遙想當年囊中羞澀的時候,預算捉緊,有朋友推薦波斯王子音箱,價格不貴,還是落地音箱,聲音也滿足當時我的要求,可惜最後陰差陽錯買了JBL 4312D,但還是對它念念不忘(下圖源自網絡)。 因此對於這一次可以借來美聲45周年紀念版的700系列音箱,我還是很高興的,因為終於可以再次聆聽到美聲音箱的聲音,這種心情就猶如與初戀時隔多年之後再會一樣,總能勾起美好的回憶。 Mission美聲700的外觀非常的簡約,白色面板+胡桃木貼皮,再現了舊版美聲700的經典外觀,甚至連單元錯位設計都保留一致,除了倒相孔稍大和低音單元振膜改為白色之外幾無差別。這種外觀可以說是具有非常鮮明特色的英國音箱設計, spendor、harbeth等品牌均可見到。 美聲700採用了6.5英寸中低音+1英寸絲膜高音的組合,尺寸為510 × 260 × 270 mm(高×寬×深),重量為12.8 kg,相比常規的6.5英寸書架音箱來說顯得更大更高一些,這樣也可以帶來更好的低頻響應,其頻率響應為45 Hz - 20 kHz,前置倒相孔設計,讓擺位更加方便。 中低音單元為6.5英寸,白色的振膜尤為顯眼,其材質為聚丙烯,質地更堅固,加上礦物塗層,以及搭載了全新的磁路系統,可以得到更加緊湊而反應迅速的低頻。 高音是採用微纖維編織成型的絲膜球頂單元,絲膜單元可以帶來更加柔和細膩的高頻表現,當然與氣動高音及金屬高音相比,其通透性和高頻延展就略遜一籌(我對之前借用的樂富豪愛樂紳2的高頻印象非常深刻)。從產品的標簽也可以看出來美聲700跟770用的應該是同一個高音單元。 美聲700的倒相孔位於音箱前方,相比舊款而言顯得更大,因為其是經過全新設計的,出口處使用了圓滑處理,可讓氣流進出更加流暢,低頻更干淨。 以前我曾經聽朋友說過有一些英國箱子的箱體做得很薄,從而導致了「箱聲」,讓音箱聽起來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比如說goodmans好人氏音箱,當然我個人對於這種故意製造音染的做法是不太理解的,也跟我追求大動態高解析力的現代聲理念有所違背,所以如果有了解的朋友,煩請指教一二。 而美聲700的箱體盡管看起來不算厚,但實際上它使用了三明治式復合箱體,箱壁結合厚實的MDF以及擁有優異阻尼的特殊微粒層板,讓其諧振點遠低於可聞頻率,帶來更加純淨自然的聲音。內部有兩條加強筋,填充了滿滿的吸音海綿。 音箱背面同樣非常簡約,中間為參數銘牌,底部則是音箱接線柱。 美聲700靈敏度為86dB,在現今追求高靈敏度的時代,確實略微低了一些,也對功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響應頻率為45Hz~20KHz,對於一款6.5英寸的書架箱來說,這個參數是比較亮眼的。產品製造地為中國,這個倒也不足為奇,畢竟很多國外品牌都在忽略忽略忽略代工了。 音箱接線柱看做工用料看起來還是不錯的,也可以玩雙線分音,當然這個價位段的音箱是否值得如此折騰就見仁見智了。 來到試聽部分,音響系統與之前一樣,CD為goldmund高文36 2CH Reference,前級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5SE,功放Passlab X350.3,電源系統為Sine Sat-3KV+Srt-3KV。因為沒有美聲原裝腳架,所以就用我自己的君子大力神腳架,高度為60CM(請大家忽略旁邊平平無奇的阿卡佩拉獨角獸II)。 這一次同樣也進行了錄音,麥克風為AKG C414XLII*2,心形指向,0dB增益,距離音箱約50CM;錄音機為Olympus LS100,麥克風增益為0dB,錄音模式為標準,低頻濾波關閉。後期沒有進行任何頻率調整,僅稍微調整音量增益。 在這里我說一下個人對於音響系統錄音的看法:錄音僅能提供非常基礎的參考,手機錄音那就是幾乎沒有參考價值,想一想那被手機麥克風收音後嚴重壓縮的低頻及高頻,有時間我做一個手機錄音和專業麥克風錄音的對比視頻大家就清楚了。錄音不單單只受到錄音器材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後期製作以及回放設備的影響,可以說經過這幾道程序之後,出來的聲音已經跟現場有了很大的區別。 通常立體聲音響系統錄音方法有兩種:近場錄音及皇帝位錄音(非專業術語,在此僅為方便大家理解)。近場錄音的優點在於可以更好地反映音箱的真實聲音和細節表現,不會受到太多環境的影響,但缺點就是無法體現聲場。皇帝位錄音好處在於可以體現音箱的聲場和層次感,但缺點就是在表現聲音真實性、細節和低頻上不如近場錄音,因為會受到很大的環境影響,如低頻駐波、混響等。我曾經聽過一些B站UP主用比較好的麥克風錄音的視頻,但聽起來很空,當中環境的因素是最大的。 先說一下我對於美聲700的整體聽感,那就是已經聽不出多少傳統英國聲的底子了,這一點與我用過的樂富豪愛樂紳2、樂富豪林頓、城堡列治文3i以及ATC SCM7都有所不同,以上幾款箱子多多少少都還有中頻比較突出的感覺。而美聲700則是聽起來是走了均衡的走向,還略有些清淡,這讓我感覺頗為驚訝。不過轉念一想,畢竟現在都已經是全球化生產的時代了,聲音審美趨同化也是正常的,要再像以前那樣嚴格區分英國聲美國聲德國聲,已經越來越困難了。 得益於較大的箱體,美聲700的低頻確實聽起來量感還是相當不錯的,正好我這里有B&W...

滿血皇太子—-達尼皇太子Dali Menuet 6 SE 2020 特別版 偽開箱

中小書架箱這里,皇太子還是蠻有名的。皇太子6代本站已經有很多前輩分享過,對於該音箱的定位以及文化底蘊本人就不再班門弄斧了 閒話不多說,直接上 皇太子 6 SE 版本官方的數據: 可見,這次升級的主要是 分頻器、低音單元、主板材質、內部線纜、接線端子、銘牌材質、外部烤漆。理論上可以提升不同頻段的銜接、低頻的表現力,降低線材搭配與電處理的難度,提高用戶視覺效果,並大幅增加腦放(?)心理上最舒服的是,補充了很多短板,進一步減少了木桶效應。開拆!順豐男神小哥給包裝泡泡紙,承載了無數人的夢想。 和之前壇友說的一樣,性感有彈力的包裝外膜 掀開內部長這樣,大部分音箱都採用了這樣的固定結構包裝運輸,拿起來很不方便,側面滑,正面容易碰傷單元…… 達尼可能考慮到了這點,他們防護罩默認就在機器上沒有分裝,拿出來已經是完全體。 傳說中的純銅銘牌,亮瞎我狗眼。 說明書、免責聲明、擦機布,以及一張賀卡,嗯?對,賀卡……  這個漆面工藝非常好,我打算用鋼琴琴油去維護了。 說明書擺位摘要,達尼推薦垂直擺位而不是斜擺位,其他的細節和常規音箱無異。 官方推薦煲煲更好聽 理線掉層皮,經過一下午的努力,我的桌面終於像點樣子了。 ----評價環節----        我本人有幾年的發燒經驗,但是並不豐富。擁有過一些大大小小的書架箱,落地箱只蹭聽過並沒有細把玩過,大家適度參考,有明顯的錯誤懇請指正,友善互動哈。~關於聽感~        聲音有較好的延展性,中低頻銜接的確很舒適順滑,低頻量在桌面近場聽足夠,重口味或者大空間的玩家可能要考慮上炮。人聲極毒,聽流行歌可以放心盲狙。~關於搭配與調試~        其實我認為這個才是重點,因為大部分箱子調好以後,都會擁有很好的聽感,風味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微調。因此我認為,搭配與調試的難度也應作為一款箱子的性能考量。        皇太子 6...

厚臉皮借用器材第二彈:Eggleston艾格斯頓Isabel伊莎貝爾音箱

繼上一篇借用樂富豪愛樂紳2的分享文章已經過了三個月,這一次跟大家分享的是Eggleston艾格斯頓Isabel伊莎貝爾書架音箱,其實這個音箱是我最早借到的,只是一直手上東西比較多,陸陸續續有MC² 1250、Threshold精神T400、B&W 805D3、高文36 2CH Refenrence等等器材,所以就拖到了現在才完成了這個小文。 自從出了JBL 4338之後,為了過渡我買了ATC SCM7書架箱(之前也做過分享)。在此期間也在不斷地進行試聽,得益於廣州這個得天獨厚的Hifi環境,迄今為止聽過的包括有丹拿輪廓C60、丹拿C2、JBL 4367、意力408、卡瑪3.2.2、魔域A3、阿卡佩拉獨角獸II代、Quested HQ210等,但暫時還都沒有找到非常合適自己的箱子,升級計劃就繼續擱置。既然暫時沒有合適的,那麼也許另外一條路子可以考慮一下,那就是跟土壕朋友借音箱回來搭配玩,即便不是我所需要的價位段,也可以感受不同品牌的聲音風格,或者這樣我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產品。說干就干,首先借到的是我前同事+十多年的老朋友池少的艾格斯頓伊莎貝爾Eggleston Isabel音箱,然後是樂富豪愛樂紳2、B&W 805D3、TAD 2251以及瑞寶的一些箱子,當然也許會有其他品牌的,至於是什麼我也無法確定,畢竟這個跟我臉皮呈正相關。 說到池少他也是個人才,家里堆了二三十萬的器材,卻基本沒怎麼聽(說是沒前級搭配後級),平時就用個兩千來塊的AV功放湊合著。我過去的時候還帶了台前級給他試機,結果發現長久沒用的瑞寶後級壞了,只能「委屈」用Jeff Rowland的Model 312來搭配(關於這台後級也有故事,那就是幾年前我想跟他借用,結果沒找到20A的尾插轉換頭就此作罷,直到這一次我上門他才翻箱倒櫃找到,也就是說這機子幾年都沒用過,真正的暴斂天物,土壕的世界我永遠不懂)。 關於Isabel,我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也許是有三代,包括大理石側板的第一代,取消大理石貼板的第二代,以及簽名版落地箱。我也曾經嘗試上Eggleston官網查詢,但只找到簽名版的信息,因此如有錯漏,還請各位指正。我借來的這一對是二代,看起來像是落地箱,但其實下面一截可算是底座而已,並沒有起到箱體的作用。 將上方箱子搬開,就可以看到底座的模樣了,內部中空,其實並沒有多重,但這樣搭配起來要比單獨放在大力神之類黑乎乎的腳架上要協調得多。 這是把伊莎貝拉上半截拿下來的樣子,可以看到它比ATC SCM7要大上許多,而且外形也是不規則的多面體,有著非常摩登的現代設計氣息。從頂上拍攝的角度可以看到它採用了鑽石切割的方式,是特殊的9面體,除了箱底和頂部之外,另外7個面互不平行,這樣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箱內駐波產生的幾率。前障板略微傾斜,可以更好地修正高低音的相位。當然做得更加極致的應該是勁浪的箱子,比如說邁詩通的高音是向下傾斜,而低音是向上傾斜的。 別看Isabel如此小巧,但實際上重量卻不輕,因為箱體採用了雙層MDF板材中間夾瑞典制阻物的三明治結構,非常的扎實,這樣就可以更好避免箱體諧振帶來的音染。另外在外漆方面,除了基本款黑色之外,還有多種顏色可以挑選定製,當然都是要額外收費的,個人認為銀灰色確實比較適合大部分的家居環境。做工方面也是幾乎無可挑剔了,相當的精緻細膩。 在單元配置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丹拿T330D高音了,這個單元被眾多名箱採用,以質感出色,通透潤澤而為發燒友津津樂道。與之相搭配的是一隻6.5英寸的Morel魔雷MW166中低音單元,據聞是艾格斯頓專門跟Morel定製的喇叭,而非市面上出售的普通版本。當然大家也可以看到單元上的固定螺絲已經銹跡斑斑,一來是南方比較潮濕,二來是池少確實保管不太用心所導致的。 Isabel的背面,可以看到一個圓形的倒相孔,內部填充了特殊的「acousta stuff」的吸音材料而非中空。喇叭端子為Cardas渡銠接線柱,可謂是下了血本了。 來到聽感部分,系統搭配一如既往,CD機為高文goldmund 36 2CH Reference,前級為ARC Reference 5SE,後級為Passlab X350.5,電源為Sine Sat-3KV+Srt-3KV,音箱間隔約2.8米,向內傾斜約30°。 錄音機奧林巴斯LS-100,麥克風AKG C414XLII,錄音格式:24bit/96Khz...

誰是最強三寸桌面Hifi音箱 樂聆小三PK黑燼EL3

刪帖,此貼不再回復B站那視頻是你發的吧,我還留言來著,小3在最後幾首女聲還是很有優勢的,但古典部分低頻明顯差太多了刪帖,此貼不再回復來源:Chiphell

入坑到底,真力7.1.4影院搭建記

        這個敗家故事從老房裝修開始。因為租出去了很久,當初裝修也十幾年,就全部拆除重裝。我在重裝時已經考慮到准備買一套桌面音箱。之前一直玩耳機,音質還是有一定的要求。之前在壇子里看了很多開箱,也才了解到真力這個牌子,一開始其實並沒有什麼感覺,但相關的東西了解多了,發現音箱和耳機還不太一樣,對房間聲學和擺位要求比較高,而那時我的裝修已經到尾聲了,沒有修改的餘地,這就尷尬了。後來了解到真力有個GLM套件,可以做校準,操作也比較簡單,雖然比不上人工調的好,但對我這種小白來說已經算不錯了,真力的the ones系列,同軸三分頻,指向性很好,對聽音距離要求不高,還能調DSP,作為桌面音箱應該是終級選擇之一,於是決定去試聽。       一開始想試聽的是真力的8331,然而我預約的體驗店並沒有,只有8351B和G3。店員小哥一上來就把8351打開了,於是先聽一聽,一聽臥槽,完全被震撼了,自己常聽的歌感覺都不太一樣了,高頻的細節還有低頻的量感一下就上來了,作為一直是耳機黨的我當場受到了極大地震撼。之後店員小哥讓我聽了G3,這感覺就不太妙了,有點像剛試駕了豪華車,馬上去體驗中端車,落差感太大。旁邊的店是kef和寶華,本來也想試聽ls50和805d4,kef店員不在,寶華只有600系列,只好作罷。       聽了8351是很震撼,開始瘋狂種草,但我要買的是桌面音箱啊,8351太大了好嗎,於是到處找其他的the ones系列的試聽。在官網查到旁邊城市有8341的試聽,趁假期專門跑一趟,8341的中高頻還不錯,但低頻感覺還是不如8351,官方給的單元功率是一樣的,但低音單元更大表現還是不一樣,8341都這樣了,功率全面縮水的8331肯定會更差些,我聽的東西挺雜的,搖滾電音古典都有一些,所以還是對低頻有點要求的,於是繼續糾結。有天看官網上的參數對比,發現系列還有個大哥8361,低頻全面超越了8351,之前還看了壇子里大神的聽感,還算認可,剛好股票賺了些錢,有點上頭,買桌面音箱的初衷也被我拋到腦後了,於是下定打款等著順豐發到家。        等快遞小哥費勁巴拉的把快遞送到了,我再費勁巴拉的把他裝好就開聲了,桌面肯定放不下了,就擺在客廳,校準完後rme音效卡直連iphone,聲音確實超越了8351,但每次切歌我都要跑前面去,調個音量也要跑前面,於是數播也提上日程,還發了貼專門詢問了大神,推薦了Linn和Naim,一看臥槽好貴,剛好年底花錢比較多,就先暫時擱置。 事情到這時就起了變化        起因是假期去朋友家玩,他剛好有一套回音壁系統JBL的BAR5.1,看了場電影,打了會xbox,感覺跟立體聲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螢幕上有炮彈射來,對應方向真的有聲音傳過來,沉浸感提升了一個級別,當然音質肯定不如8361,但這種感覺讓人印象深刻,遂種草。本來想著買個回音壁就得了,剛好不久前索尼推出了HAT-A9,就去體驗店試了下,但尷尬的是試的時候斷連了2次,而且聲音聽慣了8361對這種糊糊的聲音感覺接受不了,於是放棄。接著就把目光轉向了正經的家庭影院。       我的想法是把我這對8361用做主音箱,加個中置和後環繞,組個5.0的系統就好了,但在看相關文章學習的時候發現低音炮被譽為家庭影院的靈魂,電影里的爆炸槍戰的震撼表現全靠低音炮,聽歌的時候低頻用低音炮表達也可以把喇叭解放出來,於是還是決定要放一個。既然主喇叭是真力就還是一套真力好,看官方的推薦是7380或者w371,w371完全超預算,不考慮,7380的尺寸感覺有些太大了,而且15寸喇叭對我的小客廳來說可能有些過剩,另外最主要的還是預算緊張,最後還是買了12寸的7370。           ...

中國魚,黑眼珠——記蘋果魚眼音箱的重生

蘋果一直有做音箱,音質上從沒贏過,但顏值卻從沒輸過,我就是沖著它的顏值來的。20多年前,蘋果為自己的G4主機推出了一款apple pro Speakers音箱,坊間都叫它「魚眼音箱」,晶瑩剔透、八面玲瓏,絕對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有兩個配色,為cube G4匹配的是帶USB音效卡的,黑色泡沫邊,鏡面鋁眼珠。為imac G4匹配的是白色皮圈,鏡面鋁眼珠,imac上的接口是特殊的2.5mm接口,只有imac能用,與別的功放都不兼容,蘋果這點很惡心。蘋果官方宣傳圖 原裝長這樣 我一直有收藏一對全新的cube音響,黑色泡沫邊款,近期拿出來時發現泡沫邊已完全風化,慘不忍睹。 如重新換個泡沫邊,勉強可以續命,說心里話,原裝的揚聲器只能聽個聲響,換泡沫也是個手藝活,換不好還會更糟。權衡再三,乾脆換揚聲器,准備給魚眼音箱一次徹徹底底的重生。原配的2英寸揚聲器是哈曼卡頓代工,蘋果的工業設計還是一流,揚聲器與透明箱體相得益彰,下面是拆出來的殘骸。 想找一對顏值高的、素質又好的小喇叭,並非一帆風順。基本上屁屁有一坨黑乎乎磁鐵的pass,正面不是圓的pass,不是2英寸的全頻喇叭pass,這范圍就越縮越小了。偶然發現發現一篇文章,一大神自己DIY的一套PC HIFI,它用的是兩顆紳士寶5F/8422T01,是不是2英寸全頻揚聲器的天花板我不知道,反正價格我覺得是天花板了。套用這個大神對此揚聲器的描述:2寸口徑、26mm的音圈、鈦音圈骨架、泡沫邊、硬紙盆、釹磁全SD(均衡驅動)磁路,大直徑中空覆銅T鐵,目前貌似只有紳士寶(ScanSpeak)和音響科技(Audio-Technology)才會一下子全用這些技術。妥了,就是它,滿足我所有的期望。 下面就開始動手了,如何拆就一筆帶過了。新揚聲器的口徑與原來的一樣,對箱體的入口處進行簡單的打磨,很輕松就換好了。但就下面這樣貌似差點意思,有一種華強北的感覺,四個螺絲是歪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那條線必須要在下方。 那就車個裝飾蓋子 這樣貌似好很多,那哥們的的手藝還是槓槓的,車得光潔圓滑,嚴絲合縫 像不像怪獸電力公司的大眼仔。裝飾蓋如果噴上白色,會比較符合原設計的氣質,但我覺得鋁也挺好,至少與我用的顯示器的設計語言是一樣的。可能是原來的魚眼音箱已先入為主,現在的黑眼珠一時還難以適應,但是耳朵告訴我,你完全可以忘掉它原來的樣子,因為那台已經在紐約的第五大道。 還是拉出來對比一下,左邊原裝,右邊DIY。 蘋果生產之初只是適配自己的電腦,其它設備無法分享。但也有好事者,有一家專門給蘋果做外設的Griffin公司,就推出一款名叫iFire的mini功放,1394供電,可以讓魚眼音箱可以接任何3.5mm音頻設備,這貨就長這樣,極其小眾,網上搜個圖片都困難。 我記得這貨當年就不便宜,其實我見都沒見過。現在某貝倒還有得賣,400元,幣種是S加一豎的,還不包郵。瘋了,3000大洋買個功放,只為了推20元的喇叭。我就准備自己干一個,就淘了半台BOSE M2 III,很神奇,賣家的M2隻有一隻主箱,感嘆海鮮市場真的強大,沒有你淘不到的東西。下面就拆出來的功放板 功放板做了一些簡單的外科手續,音量控制去除,副箱音頻插口拿掉,做個小PCB來橋接,設計了可插左右聲道,音頻的插口用蓮花頭就太大了,用4.0*1.7mm的DC插頭代替,只是有點忐忑,不會熊孩子往上捅DC 12V適配器吧。 那功放還得來件像樣的外套,安排!那就車一個,才發現CNC不單只加工金屬,原來亞克力也行。 合起來就這樣,掌心一般大 貌似完工了,只有滿足,已無遺憾,C5黯然退場 一家人終於團圓了 秀一下換後揚聲器的特寫 完了哇,顏值好高蘋果一直有做音箱,音質上從沒贏過,但顏值卻從沒輸過,我就是沖著它的顏值來的。20多年前,蘋果為自己的G4主機推出了一款apple pro Speakers音箱,坊間都叫它「魚眼音箱」,晶瑩剔透、八面玲瓏,絕對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有兩個配色,為cube G4匹配的是帶USB音效卡的,黑色泡沫邊,鏡面鋁眼珠。為imac G4匹配的是白色皮圈,鏡面鋁眼珠,imac上的接口是特殊的2.5mm接口,只有imac能用,與別的功放都不兼容,蘋果這點很惡心。蘋果官方宣傳圖 原裝長這樣 我一直有收藏一對全新的cube音響,黑色泡沫邊款,近期拿出來時發現泡沫邊已完全風化,慘不忍睹。 如重新換個泡沫邊,勉強可以續命,說心里話,原裝的揚聲器只能聽個聲響,換泡沫也是個手藝活,換不好還會更糟。權衡再三,乾脆換揚聲器,准備給魚眼音箱一次徹徹底底的重生。原配的2英寸揚聲器是哈曼卡頓代工,蘋果的工業設計還是一流,揚聲器與透明箱體相得益彰,下面是拆出來的殘骸。 想找一對顏值高的、素質又好的小喇叭,並非一帆風順。基本上屁屁有一坨黑乎乎磁鐵的pass,正面不是圓的pass,不是2英寸的全頻喇叭pass,這范圍就越縮越小了。偶然發現發現一篇文章,一大神自己DIY的一套PC HIFI,它用的是兩顆紳士寶5F/8422T01,是不是2英寸全頻揚聲器的天花板我不知道,反正價格我覺得是天花板了。套用這個大神對此揚聲器的描述:2寸口徑、26mm的音圈、鈦音圈骨架、泡沫邊、硬紙盆、釹磁全SD(均衡驅動)磁路,大直徑中空覆銅T鐵,目前貌似只有紳士寶(ScanSpeak)和音響科技(Audio-Technology)才會一下子全用這些技術。妥了,就是它,滿足我所有的期望。 下面就開始動手了,如何拆就一筆帶過了。新揚聲器的口徑與原來的一樣,對箱體的入口處進行簡單的打磨,很輕松就換好了。但就下面這樣貌似差點意思,有一種華強北的感覺,四個螺絲是歪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那條線必須要在下方。 那就車個裝飾蓋子 這樣貌似好很多,那哥們的的手藝還是槓槓的,車得光潔圓滑,嚴絲合縫 像不像怪獸電力公司的大眼仔。裝飾蓋如果噴上白色,會比較符合原設計的氣質,但我覺得鋁也挺好,至少與我用的顯示器的設計語言是一樣的。可能是原來的魚眼音箱已先入為主,現在的黑眼珠一時還難以適應,但是耳朵告訴我,你完全可以忘掉它原來的樣子,因為那台已經在紐約的第五大道。 還是拉出來對比一下,左邊原裝,右邊DIY。 蘋果生產之初只是適配自己的電腦,其它設備無法分享。但也有好事者,有一家專門給蘋果做外設的Griffin公司,就推出一款名叫iFire的mini功放,1394供電,可以讓魚眼音箱可以接任何3.5mm音頻設備,這貨就長這樣,極其小眾,網上搜個圖片都困難。 我記得這貨當年就不便宜,其實我見都沒見過。現在某貝倒還有得賣,400元,幣種是S加一豎的,還不包郵。瘋了,3000大洋買個功放,只為了推20元的喇叭。我就准備自己干一個,就淘了半台BOSE M2 III,很神奇,賣家的M2隻有一隻主箱,感嘆海鮮市場真的強大,沒有你淘不到的東西。下面就拆出來的功放板 功放板做了一些簡單的外科手續,音量控制去除,副箱音頻插口拿掉,做個小PCB來橋接,設計了可插左右聲道,音頻的插口用蓮花頭就太大了,用4.0*1.7mm的DC插頭代替,只是有點忐忑,不會熊孩子往上捅DC 12V適配器吧。 那功放還得來件像樣的外套,安排!那就車一個,才發現CNC不單只加工金屬,原來亞克力也行。 合起來就這樣,掌心一般大 貌似完工了,只有滿足,已無遺憾,C5黯然退場 一家人終於團圓了 秀一下換後揚聲器的特寫 完了這個手工大神!太厲害了!當年就特別喜歡這個外觀 無奈當時家里已經有一套音響了我媽一直沒買絕對牛B普拉斯!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