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你還真是個謎啊

4月9號傍晚6:00,當我從電影院里走出來的時候,我是憤怒的,就是一種胸口被堵住,像火山即將爆發的感覺。我好像沒有被什麼電影引起過類似的情緒,不幸看了一部爛片,大概只是一笑而過,吐槽幾句就完事了。

但《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不一樣,它不知道為什麼就扎中我的這個穴位了。

我跟很多會去看這部電影的觀眾一樣,從小讀著《哈利·波特》7部曲、看著8部改編電影長大,時不時也會回去重溫(不過我一般都只是重溫電影,書的話已經沒那個心力讀下去了)。不知道我這麼說有沒有資格去「罵」《鄧布利多之謎》,但我還是希望說說它失敗和讓我感到憤怒的地方。

接下去的內容涉及劇透,但我必須給它劇透了。

「亞洲元素」及其運用

請允許我這樣說,《鄧布利多之謎》它就是一部拿來割東亞,最重要是中國哈迷韭菜的電影。國內定檔提前北美整整一周,真是夠照顧咱們觀眾的(錢包)。定檔提前固然是市場優勢,至少因為中國大部分地區疫情控制都比國外好,但真正讓華納圖窮匕見的是影片內的「亞洲元素」。

《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你還真是個謎啊

《神奇動物》系列,得有魔法生物吧。開篇就給了我們亞洲觀眾一個大禮,是什麼呢?是麒麟!

主人公紐特跑到了一片「桂林山水」中,在竹林里為一隻母麒麟接生。沒有多餘的解釋,小麒麟一出生,就引得反派團克雷登斯一行人來搶。隨著劇情的發展,原來麒麟是這一部的核心元素之一。因為這魔法世界,要選國際巫師聯合會會長就得靠這瑞獸。因為它的雙眼可以知曉未來,它的心靈可以探知善良、仁義的領導者。

確實,從神話設定上,麒麟確實會隨著聖人和明君的出現而降世,但《哈利波特》正傳、《神奇動物》系列給我們展現的是什麼?是各國不同風格,但都井然有序的魔法部。巫師社會里有各種各樣的法典,對於犯罪也有完善的審判、陪審團制度。大人的魔法世界,也是大人該有的樣子。咋到了國際巫師聯合會的選舉,就退化成了《火焰杯》里面的三強巫師賽報名了?一個神獸(就類似火焰杯這樣的神器)的認可就可以決定國際政壇的走向(格林德沃甚至還能用死掉的麒麟寶寶來作弊),這是想騙大人還是想騙小孩呢?

《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你還真是個謎啊

除了麒麟,影片里還「專門安排」了一個華裔的聯合會長候選人劉洮。甚至還在幾個快速運鏡下,展示了他難以看清的競選標語。然而全片他只有寥寥幾個鏡頭,可憐得一句對白也沒有。但在內地的宣傳里,他卻有一副專門的海報。這不是應付,又是什麼呢?(正傳里關於張秋的篇幅都比他要多)

既然描寫中國的魔法世界和魔法人物是個很敏感的舉動,那為什麼還要這樣拙劣地去嘗試呢?除了感覺自己的馬屁被狠狠地拍了,我找不到些許欣慰和真誠的感動。

「神奇」的角色們

對比《哈利波特》和《神奇動物》,我相信不少人都有同樣的感覺,我們很難與《神奇動物》里的人物產生共情。

《神奇動物》的第一部其實做得還可以,人物規模似乎還在控制范圍。主角團是四人:內向靦腆的紐特、好奇幽默的科沃斯基、熱情奔放的讀心姑娘和叛逆果敢的「片兒警」姑娘,也還是附帶講了一些角色前史的。從第二部開始,情況逐漸失控。為了延申故事的規模,創作團隊生硬地塞進很多新角色:第二部我們有納吉尼、紐特的老相好、法國巫師貴族卡瑪、尼古拉斯·勒梅(這個就更顯得情懷且工具);第三部我們有綁緹(紐特的助手,只是在第二部露了個臉)、有一個新的女巫師。不算上勒梅,主角團9個人,那加上反派,人物就更多了。

《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你還真是個謎啊

結果呢?第三部有兩個人物直接失蹤:納吉尼和片警姑娘。前者大概是創作團隊意識到講她從人變蛇的過程占了太多篇幅,給廢了,後者給她踢了又是為什麼?

在看《神3》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期待她最後來個閃亮登場,以為她是鄧布利多的隱藏絕招。沒想到還就真的給踢去魔法部上班,整個冒險過程都沒參與。然後最後還要補一個她跟紐特的溫情橋段,這是為什麼?新的女巫師角色顯得沒有必要,直接就用片警姑娘多好,而且現在也升職了傲羅隊負責人,參加國際行動不帥嗎?

這里面可能也涉及到一些演員運作或者檔期的問題,但還是直接反應了整個團隊對人物的把控是失敗的。

「鄧布利多之謎」成謎

最後,我們終於來到這一步了。大大的標題寫著《鄧布利多之謎》,我以為終於可以了解他的前史了!不用再去翻pottermore 、羅琳姐姐的訪談和原著里的犄角旮旯,直接就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他過去和格林德沃的恩怨情仇!這多是一件美事啊!

可是你猜錯了啊朋友們!這個謎根本講的就不是那個鄧布利多!

我們得到的是什麼呢?

《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你還真是個謎啊

是一個從《神奇動物》系列里才冒出的克雷登斯·鄧布利多的身世!不過也好,整整三部了,也該告訴大家他是誰了——他就是阿不福斯·鄧布利多的私生子!看到這,我心中不由得驚嘆:「王德發!」

阿不福斯是誰,他是阿不斯·鄧布利多隱姓埋名的弟弟。在我的記憶中,原著里他只是在正傳最後一部才真正有一些戲份的角色。我甚至感覺阿不福斯是偏工具型的角色,是羅琳為了更好地解決阿不斯·鄧布利多的角色弧光,落實其對抗伏地魔的計劃而創造出來的。然後在一部人人都期待看阿不斯·鄧布利多到底還藏著什麼秘密的電影里,你反其道而行之,為了揭開在《神2》留下的扣子,啟用這樣一個讀者和觀眾可能都沒什麼共情的阿不福斯來作為《鄧布利多之謎》的最大謎團。我只能說羅琳和編劇團隊,你們做得好啊!

不過,仔細一想,這是一個好的「謎」嗎?是不是又因為和麻瓜女性(雖然,對白里透露了這個女性是住在戈德里克小鎮上的)談情說愛?是不是又是被家族逼迫不得不拋棄私生子的套路?

可巫師跟麻瓜相愛的套路出現過多少遍了?伏地魔一遍,斯內普混血王子一遍,《神奇動物》里的胖子麻瓜和讀心姑娘一遍(對不起,我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了,因為實在印象不深),然後整個美國魔法界對於異族通婚的態度一直在渲染,整整四次。我只能希望這次不是,只能希望羅琳和編劇團隊整點兒新活。

《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你還真是個謎啊

那我們再看看鄧布利多(兄)和格林德沃這段恩怨講得怎麼樣呢?編劇團隊顯然是假定所有觀眾都知道他倆的情感關系,也知道阿利安娜的意外死亡事件。可問題是明明這是從未在銀幕上展現的、從未在正統作品(不包括pottermore、小說短暫的提及、其餘的補充設定)里充分表現的這一最大的謎團,偏偏不去深挖。合著這片名,就是欺詐唄。連閃回橋段都懶得拍了,全放在裘德·洛的解釋性對白里。

到了高潮部分,裘德洛和麥子叔的互摸良心時刻,我覺得似乎只能感動到那些想像力豐富的觀眾了,在我這兒沒有留下一絲痕跡。本該盪氣回腸,卻是提前到來的賢者時刻。

寫到現在,我頭已經有點麻了。最後我還想說說它的動作戲。我感覺就像是在看一個摔炮和呲花的視頻集錦。

在不丹最高潮的那場鄧布利多對戰格林德沃,令我很是失望,簡單的雷射對biu,簡單的處理方式。甚至連十多分鍾前,主角團在不丹跟反派嘍囉的巷戰都比不上。巷戰那場戲起碼還有運用周圍的環境,扔個水晶球,把敵人鎖在牆里之類的處理。我不禁回想到《鳳凰社》里魔法部鄧布利多大戰伏地魔的橋段,那時候的設計多好啊——伏地魔接一招然後嘴里噴出巨大的火蛇,鄧布利多用魔法部的噴泉造一個水牢,然後最後伏地魔震碎了所有玻璃當飛劍射出去,看著很爽很驚艷。但現在卻開了倒車,連自己都比不上了。

我不知道這個系列未來會走向何方,但我感覺它沒擺正心態,只是在消費粉絲的熱情。載體也選錯了,這樣一個規模的故事,拍一個劇難道不香嗎,HP這個IP又不是湊不到《權游》那樣幾千萬上億的投資。現在這個吃相,真的有點難看了。

加油啊,羅琳姐,加油啊,主創團隊!如果你們能支棱起來,我依然是那個哈迷!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