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作者 / TOTOLO

編輯 / 彼方、Pel 

排版 / 屠龍俠

前言

「XX 漫畫也爛尾了」、「XX 上面的作品是註定要爛尾的」「長期連載的漫畫基本上都會爛尾」……

對於國內的日本漫畫讀者來講,上述的觀點是非常常見的。以最近的熱門作品為例,「《進擊的巨人》爛尾」、「《海賊王》1044話是不是標志著爛尾」、「《輝夜大小姐》最終章爛尾」,都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廣泛討論。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縱然爛尾的評價來自讀者的主觀感受,可以說千人千面,也存在被認為故事完滿構思精巧的日本少年漫畫。但同時,我們確實也能看到更多大熱作品的後段劇情無法令廣大讀者滿意,無論是像《海賊王》那樣「一拖再拖」,《約定的夢幻島》那樣淪為平庸,或像《死神》那樣匆匆完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長篇漫畫基本都會『爛尾』」似乎確實是事實。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如果這樣,面對這樣的「命運」,當下的讀者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心態來參加長篇作品的欣賞與討論呢?

在筆者看來,這和作品創作的基本規律、連載作品的特性、市場的現狀等多個原因相關。在接下去的內容,筆者就和大家對這方面的話題進行一些系統性的討論。為了讓討論更為緊湊、嚴謹,下文的討論主要以《少年Jump》上面的長篇少年漫畫作品進行討論。

(下文不涉及《巨人》《海賊王》《輝夜》故事終段的劇透,請放心閱讀)

01 長篇連載創作的窘迫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關於日本長篇連載漫畫的創作,最好的說明當然是大場鶇原作、小畑健作畫的《BAKUMAN。》(爆漫王。)。這部作品講述了從零開始,在《Jump》上面連載作品的全過程。由這部作品,讀者能夠一窺尋求連載機會、參加漫畫比賽、與編輯交流修改、連載過程和讀者反饋等漫畫家在《少年Jump》上連載的各種過程與細節,因此能夠注意到漫畫連載過程和大眾「想像」的不同。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比方說,周刊漫畫連載是極端強調「作畫速度」的,好的漫畫家不僅僅是要「畫得好」,更是要「畫得快」,而這種事情往往非常容易被忽略。不少漫畫家只要有相對充裕的時間都能畫出不錯的畫,他們在繪制彩頁、插畫、關鍵大跨頁等內容時表現往往不錯,但卻在連載進行一段時間之後,平均作畫品質有很大的衰落,越畫越潦草,這就是他們不適應高強度連載的表現。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比方說, 「讀者反饋」對連載過程的影響。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每周一次的讀者反饋對漫畫家、編輯的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對作品的直接、臨時的改變。

如果讀者能夠理解到周刊連載在時間上的極端緊迫性的話,如果讀者能夠理解到周刊連載在內容構思上的臨時性的話,自然對作品的各種「亂象」能夠有不一樣的理解,也能由此理解連載作品在很多點上的低完成度的現象——自然也包括結尾部分的低完成。

說到這里,可不可以說「長篇連載的各種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過短的創作周期和作品排位機制」呢?筆者想告訴大家,並非如此,至少並不是這麼簡單就能夠准確說明的。

02 不存在的作品規劃

在我們看來,對於長篇小說、影視劇本等作品創作來說,「批閱十載,增刪五次」這種構思完備、醞釀良久的情況似乎應當是常態。然而對於長篇漫畫來講,真實情況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相反的。除去極少數情況之外,大部分作者對作品的構思都是相當有限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種,最關鍵、最重要的原因,請允許筆者先用《BAKUMAN》中服部編輯的話來為大家說明: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關於服部的觀點,結合實際情況,筆者拿大白話來講的話:

  • 能提前通過詳盡構思、完善的方法論構建作品,並令作品按照自己預想的「點」獲得認可,實在是鳳毛麟角,是超頂級漫畫家才能夠做到的事情;
  • 長篇漫畫的工作量過於巨大,事前准備再充分,絕大多數工作也必須在連載中以很短的時間完成,相當多的內容是無法「計算」的;
  • 長篇連載在連載中變數過多,臨時的轉折和改變過多。
  • 一點一點地和大家進行講解,先講第一點:提前構思完備是頂尖漫畫家才具備的能力。人類做任何事情,都有其規律與方法論,總有能夠提高的地方。漫畫創作是一個極為繁雜的系統工作,但依然有其內在的黃金定則,只要努力鑽研,肯定也是能夠不斷地精進、提高的。但是能成長到形成足夠強悍的體系,以壓倒性的系統論用不容置疑的作品內容去征服一批又一批不同的讀者,這樣的作者實在是太過稀少。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絕大部分作者,是沒辦法讓自己的方法論在長期連載中精確地運行起來的。讀者的反饋,是難以符合自己基本的預想的。因此,才需要在連載的過程中不斷地去傾聽讀者的反饋,得到真實的讀者情緒曲線從而去修正自己的走向。

    然後是第二點:漫畫連載中有相當多無法計算的內容,漫畫特別是長篇漫畫,在工作量極為龐大而又集中在1-2位創作者身上的同時,可發揮的點又實在太多了。漫畫既可以在旁白、台詞等文字上面進行錘煉,還擁有「繪畫」的無限細膩與可能,以及故事創作的無限細節。一個人能夠創作的,最為具體、形象、龐大而精彩的故事的載體,筆者認為非「漫畫」載體莫屬。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漫畫家在一張紙上繪制的任何一個線條,都蘊藏著無窮的可能與潛力,是很難提前詳細規劃的。寫一個大綱對於文學創作來講或許能確定作品的主幹,漫畫寫大綱那真的只能說幫忙捋一下思路,在你真正下手之前,這一頁怎麼分鏡,這個角色怎麼畫,是無從知曉的。

    對,絕大部分內容肯定是邊畫邊想的,而不會是早先構思的。即使是一早就構思好的,其具體的實現也會造成極大的觀感的不同。再有能耐的漫畫家,系統論再明確的漫畫家,也總有陷入困境的時刻,而在作品內容、時間限制等多重困境下給出的答案,正可謂漫畫家和創作者的靈魂與才能,也往往是一部作品決勝負、定成敗的時刻。筆者附上荒木飛呂彥老師的一段話,作為此點的結束: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最後是第三點:長篇連載中間臨時的轉折過多。第一個例子是《SKET DANCE》(筱原健太連載於2007~2013年的校園喜劇漫畫),能向大家說明的是「單話創作上的臨時性」: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第二個例子是《魔法零蛋》(葉恭弘連載於2006-2008年的魔法主題學園漫畫),這部作品是在創作之初就確定好了整部作品的故事框架了的。在畫到原計劃完結的節點的時候,向後延續了一整個章節,並且設計出了後續的故事發展體系。可以說非常明確的,在作品53話的時候,以葉恭弘為代表的創作團隊是認為作品是能夠長期連載的。

    而在畫完一整個章節到九十多話之後,因為種種原因,具體原因有很多猜想但是可以歸總為「連載環境變差」,於是拋棄掉了延展的長期體系,採用了原框架,迅速完結了。《魔法零蛋》故事走向、完結節點的突然改變,其實就非常鮮明地體現了長篇連載的另一個特點:整體框架改變的臨時性。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到這里可以做一些階段性的總結了,朋友們,如果一部作品難以做足夠充分的規劃,在創作過程中它無論宏觀還是微觀的方向都不斷地臨時性地進行改變,那麼它最終走到理想的終點,有一個好的結尾與整體完成度的可能性,會很高嗎?

    為什麼《進擊的巨人》在作者諫山創一再宣稱早就想好了結尾,看上去有很不錯的作品規劃時,卻依然被認為畫出了災難性的結尾?因為作品的收尾是考察整體完成度的時刻,是作品全部的內容、細節、情緒的交匯之處,結尾的品質不是結尾自己決定的。比方說,主人公在故事結尾的台詞給觀眾的感受,就是主人公一路上所有的經歷所決定的。

    除去這方面的原因之外,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重大因素,就是「作品的周期律」。

    03 長篇連載的春夏秋冬

    以簡潔的語言來講本部分的結論的話,那就是:

  • 任何領域的作品,都有處於不同階段的作品同時出現在讀者面前相互競爭,而這種競爭是無差別的,不會因為某部作品的聲譽、成就、所處階段而動搖;
  • 一部作品在自己「高峰期」或多或少都有精彩之處,而一部作品在「低谷期」本來就是口碑分化乃至「人厭狗嫌」的。
  • 筆者認為,華語讀者對長篇漫畫進行進一步認識的切入點,就是意識到「長篇連載是鮮明的分為幾個階段的」。為了方便大家更具體的理解,以《Jump》長篇的普遍情況為例,筆者提出下面的劃分法:

  • 春:爭取連載;
  • 夏:初期篇章;
  • 秋:中期篇章與作品抉擇;
  • 冬:作品終結。
  • 長篇連載的起始階段,固然有「可能腰斬」的寒風,但是卻往往是最美好的時期。原因主要有下面幾點:

  • 創作者此時留存的「積累」是最多的,每一個創造的事物都是新奇的;
  • 作品的規模小,故事包袱少,構建作品難度低;
  • 創作者在這一階段會毫不猶豫的做出「短期有利但長期有害」的行為,來讓這一時期的作品顯得好看。
  • 前兩點不需要再解釋,第三點也很好理解,很多故事需要一定長度的鋪陳才能夠展現出魅力,而很多作品沒有條件連載那麼久,必須盡快、盡早展現魅力,因此往往會提前遇到大事件,並出現不合作品整體邏輯的內容。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海賊王》里的紅發斷臂:故事開頭,海盜紅發香克斯為了拯救崇拜自己的主角路飛,被「海王類」咬斷了一隻手臂。在連載二十多年之後,作者尾田依然要為當年拍腦袋的這個劇情「還債」,依然要回答「為什麼香克斯會被遠弱於自己的怪物傷到」、「香克斯為什麼不惜如此也要救路飛」這樣的其實不怎麼適合回答的問題,如果給出了認真的解答,那就面臨所謂「戰鬥力崩塌」以及其他的作品主題、表達的問題;如果不回答,又會作為遺留問題一直被讀者追問。連載作品的好處是能夠實時地欣賞討論,但因此帶來的「無法糾錯」的問題,也實在非常地致命。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爭取連載」階段的故事作品的節奏往往非常的快,新角色、新人物不斷出場,每一段劇情只要幾話就能階段性結束。隨著角色不斷增加,連載環境的改善,作品會開始繪制較大的篇章,將更多角色捲入更大的事件之中,敘事節奏往往出現顯著的變化,這就是長篇作品的「夏」。

    這個時期往往是一部長篇作品綜合而言最好的時期,風評急速上升、影響力迅速擴大。能舉的例子實在太多,《火影忍者》的中忍考試、佐助追擊,《海賊王》的阿拉巴斯坦、空島,《死神》的屍魂界……從作品位置和相對的風評,都完美符合理論。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也非常簡單,作者的成長、趣味性元素還沒有枯竭、作品包袱少、故事套路重復得少…….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在經歷了幾個大篇章之後,大部分長篇作品或多或少會陷入困境,即,按照之前的套路進行大篇章,作品在各方面的內容水準會不斷的下降。這就是令人焦慮、不安的「故事抉擇」階段,長篇作品的「秋」。比方說《海賊王》的恐怖三桅杆與頂上戰爭、《火影忍者》佩恩篇結束到忍界大戰之前的部分。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稍微有點「反邏輯」的是,這一階段的作品並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口碑的下滑,看上去依然在全盛期,然而故事轉型的需求是非常之迫切的,如果不進行改變,作品會很快套路、僵化而衰敗。

    一般來講,在這個時候長篇作品有三個方向的選擇:盡快完結、擴張延續、收縮重啟。這個階段的長篇連載,就是要在內外的壓力中,最終做出自己的「故事抉擇」,從而進入真正的「寒冬期」——作品終結。

    無論作品選擇了三種完結走向的任何一種,都必然有口碑上的陣痛期。「盡快完結」的標杆《灌籃高手》,依然會被不少讀者「惋惜」為何沒有畫完「全國大賽」;「收縮重啟」的超級標杆《HUNTER×HUNTER》也被很多讀者說是「江郎才盡」、「畫不下去」;而「擴展延續」,選了這條路的作品那就是在長期的糜爛之中徹底沉淪而走向破敗了,這種情況的作品相對來講會更多一點,《火影忍者》《死神》《銀魂》……都可以歸進這一類。

    對於讀者而言,走進書店、打開app、翻開雜誌的時候,不同的作品是一同的陳列著的,處在「春」、「夏」的作品是和處在「秋」、「冬」的作品是放在一起的。「作品周期律」往往能夠突破「作品水準」的壁壘,令更新的作品有更高的熱度。「秋」、「冬」的作品放在「春」、「夏」的作品旁邊,不管作品水準如何,就是非常容易顯得既老氣又陳舊,更要命的是閱讀門檻還高的要命。再加上商業營銷,以及觀眾群體的討論、社交需求,火熱作品不斷疊代、評論倒掛的所謂「德不配位」現象的出現,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同時,這個規律也引出了下一節要討論的話——如何欣賞作品。

    04 當下要做的事

    講到這里,大家可能會說,既然長篇漫畫是這個情況,我們該怎麼辦,不看了嗎?也並非如此。在這里,筆者想和大家聊一些「欣賞論」方面的話題。對漫畫的欣賞論是一個很龐大的話題,這里只講下面四點:

  • 長篇連載的基本價值;
  • 作品收尾與其整體表現;
  • 作品收尾時的忠實讀者心態;
  • 對作品的果斷判斷。
  • 第一點,長篇連載的基本價值。一些讀者可能會產生「既然長篇連載大機率都要爛尾,那為什麼還要看」的非常悲觀和消極的想法。筆者必須向大家強調的是:任何長篇漫畫,大部分讀者都是在「連載中」而非「完結後」去閱讀這部作品的,漫畫家在創作中迎合的是當下的讀者而不可能是未來的讀者。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長篇連載作品最重要的屬性是什麼,不是它長,而是它在連載。這些作品最重要的閱讀體驗,就是一路追連載的閱讀體驗,是每一話的期望、懸念與無限的可能。一部長篇漫畫大機率沒有一個好的整體完成度,沒有好的結尾,但是它多多少少會有連載中的精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去看長篇連載,這就是為什麼要「把握當下的閱讀體驗」。

    與之相對的,讀者必須對長篇作品中的「主線大餅」、「宏大敘事」有足夠的警惕,它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實質上它在很大機率得不到妥善處置的同時,還是讓讀者的視點從當下的閱讀體驗中游離開來的「迷幻藥」,麻痹了太多的讀者,最後實在畫不下去餅了給讀者突然的巨大傷害,實在是令人遺憾的事情。

    第二點,作品收尾與其整體表現。一般來講,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是作品整體的表達、整體的表現。當故事結束,我們從頭到尾審視這個故事,它有著什麼樣的整體表達,刻畫了怎麼樣的角色和故事。這是非常正常的思維模式,筆者也非常認同。

    但是,讀者們應當注意到的是,一部作品在一個篇章、一個階段留下的美好,不只是一部分讀者的所謂「青春回憶」,也是扎扎實實存在的,凝結著創作者汗水與積累的成果,由創作者的積累、純度化成的趣味性元素,都是有其價值的,是不能忽視與無視的。

    筆者認為很典型的就是《火影忍者》,這部作品在收尾階段確實有種種不堪,但是它在作品前半,以及相當部分的內容元素,全部否掉就多多少少有些過激了。《火影忍者》在一些篇章的精彩,比方說「中忍考試」,應該被「表達被後面的內容否定」、「像《HUNTER×HUNTER》的類似片段」這樣的理由而否定嗎?我們應當看到的是,在如此多的有「入門考試」的作品中,這個篇章的具體表現水準在什麼位置,為什麼在這個位置。歸根到底,筆者希望大家在這里秉持的原則是:長篇作品是一個龐大的事物,不是靠幾個點能夠評價的了的,要豐富評價的層次和視點。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第三點,作品收尾時的忠實讀者心態。讀者應當理解的是,在長篇作品走入「秋」、「冬」之後,評價分化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具體的原因在上一部分已經有所論述。作品到底是好是壞,這個問題會變得更加復雜而且更加私人。如果各位是真的非常喜歡一部長篇作品的長期讀者的話,其實不應該太多的關注這一階段的大眾風評的。更多地看眼下作品的內容,更多關注自己的真實感受,作品在這一篇章內、整部作品之內到底是在變好還是變壞,做出遵循自己認識和本心的自己的判斷。筆者認為,這樣對於自己、對於作品,都是更好的事情。

    你喜歡的漫畫,逃過「爛尾魔咒」了嗎?

    第四點,對作品的果斷判斷。讀者在閱讀作品的時候可以不想太多、不去分析作品,但對作品特別是長篇作品的「周期律」應當是有基礎了解的。為什麼,因為憑借這條簡單的周期律,至少能夠知作品的興衰大勢。總的來講,筆者認為,讀者對作品的欣賞,特別是對長篇、超長篇作品的欣賞,比較合適的方式和態度是:

    牢牢把握當下的閱讀體驗,享受當下的精彩,以「篇章」為審視單位,以作品「春夏秋冬」周期律為主軸,判斷作品所處的階段,判斷作品還能不能創造精彩,及時評估還值不值得追這部作品。值得看就看,不值得看就棄,沒有什麼花花腸子。

    如此,筆者相信能規避開九成以上的長篇作品爛尾問題,也能夠拓寬讀者視野,既能以寬松、享受的心態對待當下的作品,也能有機會看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感謝大家的閱讀。

    本文來自「動畫學術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