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B站視頻版

前言

1. 本文「並不是」傳統上被稱作「魂學」的純粹劇情研究。也就是說,並不完全百分百意在「探索宮崎英高的想法」,或者「確定黑魂世界里諸多故事的真相」。

2. 簡單來說,其目的或者趣味,應該叫做「用赫拉克利特之眼看《黑暗之魂》」——先簡略介紹、分析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再以這種思想為預設視角,去理解「如果真的以此為背景去理解,《黑暗之魂》的世界觀會是怎樣的」。

3. 由於赫拉克利特隱晦的用詞和格言式的寫作風格(與尼采類似),對他的解讀往往也具備一定多面性。畢竟,一個人所說的話,以及使用的語詞,對於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目的,將意味著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事物。

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魂學」,在旨趣上和閱讀尼采、赫拉克利特甚至有幾分相似。可能這才是碎片化敘事的鼻祖吧。

除了參考更熟悉古希臘語言的文本材料,我也會加入、延展一些個人解讀。

4. 這一部分,只著眼於「世界觀」本身。至於「《黑魂》系列傳達的精神與價值」,就是後續的內容了,而且也只是部分依賴於這種世界觀分析。

5. 後續赫拉克利特引文,會用數字序號標記其在《殘篇》中的位置。

火即世界

顯然,我不會把一個古希臘哲學家,和一個所謂「讓人受苦」的電子遊戲,無緣無故的放到一塊,甚至還期待這種綜合能帶來更好的理解。畢竟,只有兩者之間的「契合點」超過一定數量,才有這樣做的樂趣和價值。

不如,我們就從這些契合點中最顯而易見的開始吧:如果說有個東西,能被叫做「《黑魂》世界的核心意向」,這東西是什麼呢?

我想,大多數人會想到的都是同一個,也就是——「火」。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說《黑魂》的世界,是圍繞著「火」這個概念展開的,都是非常合理的。

而赫拉克利特思想中,有一句話,可以說同樣占據著中心地位:

簡而言之,「世界的本源是火」。

當然,這個說法在結構上,並不能完全和泰勒斯的「世界的本源是水」等同。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由淺到深的,採用以下解讀中的一種或幾種,來理解「萬物的本源是火」。

1. 將「火」理解為「火」這種東西本身。

由於萬物的基質都是火,實際上就不存在跟火對立的概念——所謂的冷、暗等屬性,僅僅是相對缺乏火的狀態。一切事物的內涵都是火,都由火轉化而來。

世界是從火中來,然後按預定的過程回到火中去,再重生為多樣化的世界。

隨著時間推移,現在燃燒的部分將再一次燃盡,而現在燃盡的部分又會重新點燃,如此直到永遠。

2. 將火理解為「燃燒」,即「變化、鬥爭、生成」的象徵。

需要注意的是,殘篇中指出,這種「燃燒」是「按比例」的,它代表著這種驅力不是完全混沌的,而是理性並且神聖的控制著、組織著一個要素到另一要素的自然變化。保證這種變化,遵循一種連貫的、可以預期的方式。

簡單說,這些變化是「遵循某種(自然)法則」的持續變化。

也就是說,這能接洽到赫拉克利特另一個著名的觀點——「萬物流變」。一切事物不過是變化與鬥爭的過程本身。這世上唯一恆久的,就是「永遠在變化和鬥爭」。

當然,這些變化的規則和尺度,也都暗含在這些鬥爭中。

3. 把火理解為一種整體意向,「在變化與對立中統一」的象徵。

這種「在對立中統一」、「在鬥爭中和諧」的意味,是赫拉克利特重點強調的,也是我們往往更加熟悉的。

而一團熊熊燃燒的火,恰恰是這一點的完美象徵:它無止境的消耗著燃料、無止境的散發出煙和熱。而這團火看上去,自身卻永遠保持原樣(作為所謂的「這一團火」)。一團火在無盡的變化中,反而展現出某種穩定性。

而這一點,正是黑格爾對赫拉克利特大加贊揚的主要原因。

4. 如果我們代入現代人的科學視角,當然也可以將「火」理解為「能量」。

這就似乎是在說,「一切物質的本質也都是能量」。一定程度上,這會造成一種印象,仿佛「古希臘的智者早就看穿了幾千年後的物理研究」。

個人覺得,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價值,倒不必太依賴於這種合理性。所以,關於「物理」這一層面,今天就不再繼續展開了。

實際上,我們說到的前三層理解,都在黑魂的世界觀中有所體現。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逐級深入,一邊展示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一邊把它和黑魂世界綜合起來。

元素流變

既然說,「世界是從火中來,然後按預定的過程回到火中去,再重生為多樣化的世界」,那麼其他元素——也就是,「氣」、「水」、「土」,它們的本質,就依然都是火。而這種元素向其他元素轉化的過程,都可以統稱為「燃燒」。

這里「燃燒」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分離開濕的、渾濁的,與輕的、精純的」。

也就是說,氣在燃燒、水在燃燒、土也在燃燒。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示來概括這種流變: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就像圖里展示出的這樣,我們以「水」為例。

  • 水在鬥爭和變化中,轉化為更精純的,就是上升而成為氣;轉化成更渾濁的,就是下降而成為土。
  • 換用赫拉克利特的話來說,「空氣之死是為了水之誕生」。

    而黑魂的時代變遷,正是從「濃霧時代」(土)到「火之時代」(火),再轉化為「深海時代」(水)。然後,根據元素轉化的歷程,會再復歸濃霧時代。

    沒錯,我是說,世界在深海時代之後,會再轉化為濃霧時代。

    如果基於赫拉克利特的理論,這樣的斷言是十分自然的。但黑魂世界對這種事態的暗示,卻是非常零散、側面的,只能在後面的敘述中,一點點滲透出來。

    另外,如果我們回顧時代變遷的過程和赫拉克利特的元素流變過程,就會發現,這中間似乎少了個以「氣」元素為代表的時代。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

    如果我們代入元素流變的圖示中,就可以知道,依據殘篇36的描述,「靈魂」在變化中占據的位置,和「氣」是完全等同的。當然,靈魂並不僅僅是氣本身,而是強調了其中的「變化趨向與過程」。

    這個我們就留到「靈魂」與「人性」的部分再說吧。

    從「火之時代」到「深海時代」的過程,正是遊戲劇情中所展示的。我們不如先回到一切開始的地方,展開聊聊一代片頭的「濃霧時代」。

    濃霧時代

    雖然遊戲中用了「大霧」這樣的詞來形容,但實際上,在濃霧時代中最廣泛的意向,是參天的大樹和接近石質的古龍——都展現出固態物質的表象。

    所以,這里的「霧」,可以有兩種理解:

  • 這其實是「煙」(固態)。只是怕人誤會成「火燃燒產生的煙」,才改用了更不容易被誤解的「霧」來形容。
  • 另一種角度,也可以把這些「霧」,看作尚且還未死去的水。
  • 不論認為霧的本質是哪一種,也只是同一過程的不同階段而已。不論更偏向哪種理解,都可以把「濃霧時代」理解成「土元素占據上風的」、「更固化的」、「分化與差異更不顯著的」時代。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當然, 我們還是有一些問題要思考。

    第一個問題是,濃霧時代是完全未分化的、靜態的、不變的嗎?

    實際上也並不是的,只是我們的「眼睛」看來如此。

    如同科爾克對這一條的解讀,人們總是會在事物的差別性中錯失同一性、在同一性中錯失差別性——即使回到濃霧,人們也會四處用鼻子聞,來尋找差別。

    對眼睛來說,「煙」是大同小異的,但對鼻子來說,煙確實有很多差別。如果接受一方的證據,世界就是統一體,接受另一方,世界又是千差萬別。

    然而,世界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說,即便在這個濃霧、大樹、古龍的時代,也不是萬物完全無差異且靜態的。只是這種變化和差異「極其不易察覺」。

    當然,就連「大樹」和「古龍」這兩者,本身就已經構成一種差異了。後面我們會再提到這種差異。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是,「火」又是如何從中突現的?

    答案是,這正是自然元素流變的規律。

    當然,這種規定性為何如此,就是非常底層的問題了,但並非沒有回答。

    在系列最後,我們可以從尼采的解讀中切入,去嘗試給出一個非常有趣的答案。

    先回到殘篇66。

    也就是說,火這種變化的驅力,會突然出現,為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那麼,《魂1》的片頭,是一個世界的開始嗎?是的,沒錯。但又不僅僅是。

    實際上,它也是一個世界的終結,上一個世界,被火所終結。這個濃霧時代到火之時代的變革,即是這個世界的開端,也是上個世界的結尾。

    畢竟:

    所以說,《黑魂》故事里的「世界終結」的畫面,並不僅僅出現在「薪火熄滅,火之時代結束」,甚至出現在一代最初的片頭CG——我們看到的,即是世界末日,又是新世界的誕生。

    當然,另一個意味上,不死人之證是黑暗之「環」,按照發售順序,我們經歷的最後一個場景是「環」印城,也都與這種輪回性,有些隱隱的契合吧。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另外,非常關鍵的是,濃霧時代的終結與火之時代的開始,也折射出了「火」的一種本質。

    火是「需要」燃料的,當它自我燃盡時,也就是說,當一個多樣化的、可辨識的宇宙「再次」出現時,也許可以被稱作「滿足的」(κόρου)。

    用《黑魂》世界的語言來說,當火之時代以最輝煌的姿態徹底展開時,「火」得到了滿足。而在希臘人眼中,κόρου(滿足)和hybris(傲慢、憤怒,或者…驕傲自滿?)常常是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和災難的降臨相連。也就是說,宇宙最終將被火(再度)毀滅。

    這意味著,當輝煌的火之時代徹底到來時,就已經註定了沉降到深海時代、濃霧時代(然後再次被火毀滅)的命運。

    接下來,我們還是先回到火之時代,從神開始,再一步步走到「靈魂」和「人性」。

    葛溫

    如果說到《黑魂》世界中的「神明」或者「英雄」,我們最先想到的,必定是「葛溫」。

    而葛溫及其力量的代表意向,正是「雷電」。

    雷電作為宙斯的武器當然是老生常談了,這並不難理解。最磅礴的宙斯的力量,會自然的,由它之中猛烈噴發的東西——也就是「雷電」,作為體現。

    而《黑魂》世界的最高「神明」葛溫,也恰好與之相合。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但同時,赫拉克利特又說過一句很難理解的話。

    參照其他殘篇,這里的「一件事」,指的應該是「事物與其他事物分離、鬥爭,並在鬥爭中趨向和諧」。讓濃霧世界中的萬物開始分離,使事物間產生差異,恰恰就是葛溫所做的事情。

    那「不願又情願」是什麼意思呢?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這唯一的智慧既然只是一件「事」,而不是單獨的「某個人」或「某個人格化的神」,它當然「不情願」被稱作宙斯。

    然而同時,這種「分離、鬥爭」也是非常「有智性」的,是人也同樣具備的一種共同特點。如此一來,它會忍受關於它的擬人化表述,而「情願」被稱作宙斯。

    就像剛才提到的,他稱火為「需要和滿足」,人也可以貼切的這樣形容。

    而葛溫等人作為智慧與霹靂的代表,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正是「戰爭」。

    我想,這兩句話和《黑魂》一代片頭記述的故事有多麼相合,已經不用我過多解釋了。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分化的世界,正是通過古龍戰爭而得以展開的。戰爭帶來了火之時代。

    但這里依然有一個小問題:葛溫,就是《黑魂》世界的「宙斯」嗎?

    他們是真正的神明,還是,只是階段性的成為了那個「被稱作宙斯的事物」的代言人呢?或許殘篇102和78能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點。

    這里的「正義」或者「公正」,應該理解為「對立面中以和諧為基礎的張力」。

    在宇宙這個更廣闊的背景下,一切事物都在持續不斷的戰爭,通過戰爭產生了宇宙性的平衡,這種平衡是神的視野中的對象,等同於「更高的正義」。

    或者你也可以簡單點,用「底層規則」、「宇宙的法則」這樣的詞來理解。

    我們繼續代入到《黑魂》世界中。

    開辟火之時代時,葛溫等人無疑代表著這種「更高的正義」被展現出來。但當輝煌的火之時代徹底展開時,世界也不會一直保持這種樣態,由於火被滿足了,世界必然會整體沉降下去。

    而葛溫作為薪王傳火的行為,正是認定「火之時代」為「正義」,而向下的變化和沉降,則是「非正義的」。此時,他們也不再代表著「唯一的智慧」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有個比較難以理解的邏輯:

    這並不意味著,「傳火」這種行為由於大方向上忤逆了宇宙的時代趨勢,就變成了「在神明眼中非正義的」。因為對抗世界趨向的努力,依然是一種鬥爭、掙扎、對立,依然不過是物質世界內部遵循法則而鬥爭著的一部分。

    所謂「唯一的智慧」,也可以理解成「世界的理性」。那麼,簡單點說,世界的一切在神明看來,都是合乎這種理性的——其實非常接近黑格爾所說的,「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如果還是難以理解,我不妨舉個例子。要明白這一點,只需要把「神明」和「人」一起降低一個維度就可以了。

    這就像……「一個初中生把碳酸鈉溶液倒進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里」。

    他認為一共會發生兩個反應,先是鹽酸反應產生氣泡,然後是氯化鈣反應產生沉澱。如果你已經忘記了方程式也沒關系,總之記住「先產生氣泡,鹽酸耗盡之後再產生沉澱」就行了。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讓我們代入「鹽酸」的視角。

    在鹽酸眼中,這個「溶液世界」一直由自己保持著純淨,並在鬥爭中不斷有「更精純」的氣泡升騰起來,似乎世界的正常樣態就是如此。

    但鹽酸終究有耗盡的時候,「溶液世界」最終還是不可避免的墮落、沉澱、渾濁——鹽酸可能會覺得,這是非正義的、令人心痛的。

    但在更高層次的觀察者(一個初中生)眼中,一切都非常符合世界運行的規律(正義)——先產生氣泡後生成沉澱的實驗現象,本就該如此。

    ——葛溫就是鹽酸,只是在某一階段中,恰好代表著世界理性運行的方向。

    所以,基於這一點,我們最好不要把葛溫等人,看做《黑魂》世界的「神明」,而是有所不同的「人」。或者進一步說,「靈魂更加精純」的人——他們只是作為開辟多樣化世界的驅動者,而被黑魂世界的大部分人認作了「神明」。

    說到這,我們似乎該嘗試解讀作為「葛溫戰友」的尼特等人了。

    但為了方便之後的分析和敘述,在進入這一部分之前,我們不得不先看看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對立統一」。

    對立統一

    我相信,作為從小學習唯物辯證法的我們,對「對立統一」這個詞都是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很早就接受過訓練,學習如何「運動的」又「辯證的」看待事物。

    而最早明確而深入的展示出這種思辨性的,正是赫拉克利特。

    或許,你聽過這句話的可能性,要高於認識赫拉克利特的可能性:「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當然,這句話本身更多是出現在轉述中。我們還是從殘篇中更完整的表述開始。

    實際上,赫拉克利特強調的是變化中的統一性,而不是單純的變化。

    一條河流,准確的代表了「既保持結構性的特徵和統一,同時又時刻發生著不間斷的、可預見的內容變化」。事物在對立和鬥爭中,不斷變化,但又呈現出和諧統一的特徵。

    類似的例子,也常常會被人們提到:比如清華大學具體的學生,是每年都在變化的,但清華大學始終還是清華大學。人每天都在新陳代謝,但是第二天,你仍然認為你是你自己。

    而河流的隱喻,也在殘篇49a中,被引申到「人的存在」。

    我們在相繼性上是真實存在的,但在絕對的意義上,即宇宙自身永不停止變化的意義上,是不真實的。這條河流可以理解為「存在之河」:我們在不同時刻踏入的,是又不是同一條河。

    作為一個統一體,我們踏入的是同一條存在之河;而作為一個多樣體,既然世界的物質在持續的流變中,它又不是同一條河。

    我們不是「to be or not to be」,我們是「to be and not to be」。

    而他的另一句話,更好的為對立統一做出了隱喻:

    「上坡路」和「下坡路」無疑是一組反義詞,但實際上,它們又匯集在一個完全同一的概念上——存在高低差的一段路。即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

    另一則具有比喻特徵的表達,能幫我們更進一步。

    正如例子中的「弓和豎琴」,這種能夠「射出箭矢」或者「彈奏出音樂」的和諧,恰恰來自於弓身和弓弦的對立、琴身和琴弦的對立。它們在那種相互抗爭的「彈力」中起作用,正具備了宇宙平衡、協調、和諧運作的特徵。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實際上,赫拉克利特在原文中並沒有用「回伸的」或者「張力之中的」這樣的詞來來描述他的平衡世界,而用了「反彈式的」(παλίντροπος)。

    這個詞的含義包含著一種意味:「弓弦和琴弦」在使用之後會「回到自己的位置」。

    這也就暗合了我們之前提到的,「秩序化的循環變化過程」——宇宙在一種「穿越時間的」平衡自身的持續狀態當中。

    它會進入鬥爭與對立最猛烈的「火之時代」,也會復歸看似鬆弛平穩的「濃霧時代」,而這種循環,也是平衡過程本身——是一種在流變中持存的平衡過程。

    而在《黑魂》世界中,鮮明的展現這一隱喻的,正是「太陽長男」,或者說「無名王者」。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被冠以「獵龍戰神」之名的無名,正是和「古龍」最激烈的對立者。而故事最後,他卻在餘生與龍為戰友,正如赫拉克利特在第八殘篇所說:

    武藝與鬥爭的極致,當然就是戰爭之神無名之王。而他與龍為伴,又似乎就代表了最極致的和諧。

    但同時,他又被稱為「愚昧」的。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關於這一點,我們之後還會採用更接近《黑魂》劇情意義上的解讀。

    在那種意義上,實際上無名並不愚昧,反而是某種意志的集中體現(只是不同於葛溫展現出的意志)。甚至,從某種視角上看,說他兼職了智慧之神都不為過。

    但如果單純從「象徵意義」上看,這種「愚昧」在於,一方面,他意識到了「極致的和諧來自最猛烈的對立」,但另一方面,卻把這種「和諧」理解為了一種表象上的「和諧」、「和平」。

    實際上,所謂的「和諧」,是寓於鬥爭中的,和諧生發於鬥爭本身,而非鬥爭停止。

    從這一點來說,無名的思辨之路確實只走了半程,於是顯得有些「愚昧」了。

    理解了赫拉克利特思想中「對立與統一」、「變化與持存」、「對抗與和諧」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看看代表著「生與死」的尼特,和代表著「朽與不朽」的希斯了。

    尼特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尼特被稱為「最初的死者」。

    而 死宅 死亡這個意象給人的第一感受,似乎與葛溫那種輝煌、光明的意向並不一致。

    為什麼在開創火之時代時,尼特是作為葛溫戰友而出現呢?為什麼「最初的死者」,同樣能成為「火」的代表呢?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其實,如果深刻的理解了前面講述的內容,這並不是什麼難以回答的問題。

    如果沒有「死者」出現,又如何定義「生者」呢?「死與生」作為一組對立統一的概念,依然代表著「分化與爭鬥」——從「無生無死」到「有生有死」。這和「火」的深層含義是完全一致的。

    在這個意義上,尼特不僅代表了「死」,當然也代表了「生」。

    這里的「命運」,指的就是「走向死亡」、「終將有一死」。顯然,這種命運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

    而對於人類留下後代的事態,赫拉克利特則用了「新的死亡得以出生」來形容。從中也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強調著生與死的伴生性和一體性:一個人死亡的可能性與必然性,伴隨著他的出生一並到來。

    就像整個世界元素流變的循環一樣,人的種種事態,也被嵌入了這種循環當中。

    從這種表達的時間性上看,說不定尼采的「永恆輪回」,正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赫拉克利特的啟發。

    希斯

    與尼特類似,白龍希斯身為「古龍」,卻沒有使之不朽的「龍鱗」。

    這顯然是集中體現著另一種對立統一,也就是「朽與不朽」。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希斯的設定,套娃一般圍繞著這組對立概念:

  • 他的種族本是不朽的古龍,卻因為自身無鱗的缺陷,是有朽的;
  • 因為這種「有朽與不朽」的對立與分化,他站在了代表對立分化的葛溫陣營;
  • 而身為事實上有朽的他,在火之時代,又畢生試圖通過研究結晶讓自己不朽。
  • 這句話原本,大機率是在表達「神」和「英雄」共同具備了某一個完全一致的真子集。由於比較復雜,這里就不再展開敘述了。

    另外,「結晶」其實是個非常有趣的意象,我們姑且放到後面再把它的內涵串聯進去。

    到這里,似乎最初的王,只剩「魔女」的內涵還不清楚。老實說,魔女和她的女兒們,確實是相對最難理解、處理的。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既然說,魔女試圖從「靈魂」創造出初始之火,反倒產生了災禍。

    那麼……「靈魂」,到底是什麼呢?

    靈魂與人性

    先回顧一下我們前面提到的殘篇36:

    可以看到,如果代入「元素轉化」的模型,靈魂占據的正是「氣」的位置。

    那麼,靈魂是否就是「氣」?

    實際上在遊戲中,殺死敵人得到「靈魂」時,被吸引到角色身上的,確實看起來是某種氣態的物質。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但赫拉克利特所指的,似乎又不僅僅如此。

    他確實曾描述靈魂的狀態可以是「乾燥的」或「潮濕的」,這恰好可以用於形容空氣的不同狀態。或者,我們可以採用亞里士多德所理解的、更廣義的解釋,認為靈魂是一種「散發物」——「靈魂從濕氣中散發而出」。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靈魂分解為水,最終化入土中。而另一方面,那些英雄的靈魂,會從從潮濕的空氣,轉變為乾燥、清潔的空氣,再經過以太轉變為純粹的火(從而化作神的靈魂)。

    所以,赫拉克利特眼中靈魂的本質,也不能僅僅描述為「空氣」或者「火」。

    也可以說的再簡單些:「靈魂」,更接近一種「氣的轉化過程之物」。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而遊戲中作為物品存在的「靈魂」,當然也呈現出「氣」的姿態,這種姿態中也暗含著變化。越是高階的靈魂,似乎越能從中看出些許火焰的顏色——也就是,更加精純、有更大可能性上升為火。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這話的意思是,一個人被賦予和一個群體等同的尊重或服從,他就相當於「數不清的其他人」。當然,前提是他「非常卓越」。

    而這種「卓越」和「可抵萬人」,在遊戲中就直觀的具現化成「更強大的靈魂」、「更多的靈魂量」。

    此時,不妨回顧一下「氣」的燃燒過程,也就是它的轉化趨勢。

    根據上面提到的元素轉化過程,氣上升而變得更精純,就能變為「火」,這是一種「屬於英雄與卓越之人的」,人變得更加接近「神明」的趨向。剛剛看到的圖中,似乎也確實包含了這樣的含義。

    換個方式表達,靈魂可以由「氣」變成「產生火焰之物」。而「產生火焰之物」,在字面上,其實就是「柴薪」。

    相應的,我們在遊戲中所能得到的BOSS級別的「靈魂」,幾乎都呈現出火焰的形態。在黑魂世界中,這代表靈魂之氣有上升並且「柴薪化」的能力。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而另一方面,氣燃燒的過程,不只是向上轉化為火,也是向下轉化為水——也就是,變得「濡濕」,甚至再向下產生「沉澱物」。

    別忘了,「火」不僅僅是一種實際指稱,也代表著「永恆的變化」。而如果接洽到黑魂的世界觀上,實際上這里還存在著一個和「成為柴薪」恰好相反的變化過程,那就是——「人性」。

    為什麼說,「人性」代表著和「成為柴薪」相反的趨向?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圖中可以看到,這些是遊戲中代表「人性」的存在物。

    但如果把圖像倒轉過來,其意向就顯而易見了。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沒錯,我們又看到了「火焰”。

    這其實正暗含著一種意味:這作為一種變化趨勢,和轉化為火的方向,「剛好相反」。也就是說,靈魂包含著氣的兩種變化趨勢:可能變得更精純,更接近讓火誕生的柴薪;也可能變得更濡濕,向下沉降直至沉澱。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而人的靈魂,是二者兼有,而且不斷鬥爭、變化著。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不管是幽邃教堂,還是更接近火之時代終末的環印城附近,都呈現出「泥漿」一樣的地面,這就是所謂「濡濕」然後再「沉澱」的表現。所謂的深海時代,所指的應該就是這種現象再度擴散、發展的境況。

    另外,在「人心沉澱物」的物品說明中,最後一句正是「也傳說總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的枷鎖」。

    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所謂的”枷鎖」,其實正是讓世界復歸以土元素為代表的「濃霧時代」——也正是(代表變化與衝突的)火最虛弱的時代。「枷鎖」禁錮的是「變化與差異」,使它再次微小到不易察覺。

    這與我們前面提到的時代變遷順序,也有所對應。

    但似乎,這僅僅是靈魂和人性如何從「元素轉化」的角度理解。

    既然如此,「人性」究竟又代表了什麼呢?

    「人性」如何與「世界變化的趨向性」相連?

    為什麼人這種「擁有人性的存在者」如此特殊?

    就像前面提到的,世界是火,火是「需要和滿足」。而人和所謂的人性,是與世界同構的——他們同樣是「需要和滿足」。

    下一期,我們就從人性和世界的同構性開始,講述這種視角下,《黑魂》世界觀解讀的後半部分。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