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芯片

Tag: 芯片

南京:芯片晶圓廠 「基建狂魔」

2021年開年以來,由於美國計劃大力重整其芯片製造業,減少美國本土眾多芯片設計公司對美國之外的晶圓代工廠的依賴,世界三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三星、格芯紛紛計劃在美國擴建芯片晶圓廠,目前總投資金額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美國能否通過擴建晶圓廠振興其晶圓製造業我們無從知曉,但如果要問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否可以從芯片製造環節開始,或許可以參考中國江蘇某座城市的集成電路發展歷程。 在中國眾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繁榮的城市中,南京就是勇猛建設晶圓廠的「先鋒派」,是芯片晶圓廠的「基建狂魔」。 圖片源自Pixabay 選中電子管,錯失晶體管 南京最近一次和半導體產業產生巨大的關聯,是去年10月份興建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為彌補國內芯片人才短缺探索新的培養模式,一時間「南京」和「芯片大學」共同成為全國半導體行業的熱詞,關於中國第一座「芯片大學」為何建設在南京的討論此起彼伏。 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的繁榮與北京上海有些異同,是最早一批擁有半導體研究所的城市之一,但卻不是中國最早一批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城市。如果進一步追溯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淵源,又能驚奇地發現這座城市也曾是中國電子工業時代的領頭羊。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南京的集成電路產業錯過了一個夯實基礎的階段。 據《江蘇省·電子工業志》大事年表記載,1935年民國政府資源委員會(簡稱「資委會」)在南京珠江路水晶台建立電氣實驗室,並由國電機科技與工業界早期開拓者朱其清擔任實驗室主任。實驗室內設電話、電線、電瓷和電子管研製小組,其電子管小組在1936年5月試製成中國第一隻電子管,收訊放大器和小功率發射管,南京電子工業就此發跡。 同樣是在1936年,資委會籌建中央電工器材廠,在南京成立籌備委員會,憑借 1400萬國幣的預算計劃建立四個廠,涉及電線、管泡、電話、電機和電瓷多個種類。資委會當即派人員出國到美、德、英等國考察和選購機器設備,短短兩年時間內開始陸續投產,為南京乃至的電子工業打下基礎。 真正奠定南京在電子工業時代領頭羊地位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更名為華東電子管廠、南京有線電廠和南京無線電廠的南京電照廠、中央有線電器材有限公司南京廠和中央無線電器材有限公司南京廠。這三個廠原先由資委會在湖南建立,彼時受戰局影響經常遷移地址,從湖南到廣西桂林、柳州、雲南昆明等地,後又遷回南京重建,並在新中國成立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 其中南京電照廠在副廠長單宗肅的帶領下,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隻化的電子管,用於解決長途電話的通信問題。到1951年,南京電照廠中的電子管小組改組成南京電工廠,至此,中國第一個電子管專業廠成立,為南京電子工業上又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南京電工廠前期發展順利,不僅與南京電照廠合作,成功試制出多硼硬玻璃,還為抗美援朝戰爭生產功率發射管,於1952年將其電子管送去國際工業展覽會參展,於1957年試製成國內第一隻雷達配用的磁控管,1958年又試制出半導體中鍺二極管、三極管及微波半導體器件。 彼時,華東半導體研究所、南京固體器件研究所的前身技術物理研究所在南京建立,並於1965年成功研製鍺開關型隧道二極管,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獎。 南京電子工業的繁榮景象在1967年開始轉折。據史料記載,由於文革的嚴重影響,單從1966年到1968年,江蘇省電子工業總產值就從21724.7萬元下降到12638萬元。盡管在這一時期華東電子管廠的研發有江蘇政府撥款支持,但也沒有在即將到來的晶體管時代保持住競爭力。 尤其是1978年,中美關系破冰,江蘇無錫政府創辦的長江內衣在引進歐美的先進技術後轉型為江陰晶體管廠,即當今國際封測巨頭長電科技的前身。隨即無錫又引入日本東芝3英寸硅片生產線,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路上一個重要的歷史印跡。 江陰晶體管廠 之後,無錫積極布局其半導體產業並走上商業化的道路,逐漸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城市之一,曾經在電子工業時代發展領先的南京則暗淡許多,在半導體產業的布局晚無錫近十年。 狂砸芯片製造的血與淚 或許是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這一段時間里,江蘇省將其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都押注在無錫,再次有關於南京半導體產業發展方面的信息公布已經是2003年。 從最初發展半導體產業開始,南京就將目標鎖定在耗資巨大但也有可能帶來巨大收益的晶圓廠建設上。據新華網2003年的報道,南京首個半導體項目高新半導體公司動工,注冊資本1.2億美元,規劃面積0.7平方公里,有望填補了行業空白。 報道稱,這一項目在2003年開工建設的兩條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將形成年產72萬片6英寸晶圓片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3億多美元,2004年進一步開發8英寸及12英寸芯片加工生產線,加工生產存儲芯片、高頻通訊等大規模集成電路產品。 不過,有關於這項1.2億美元的半導體項目能夠查詢到的信息僅此一條,之後再無相關報道披露其進度。雷鋒網通過企查查查詢到,南京高新半導體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已被吊銷,公司電話與地址均未經顯示。 2016年左右,南京又陸續簽約了兩個建設晶圓廠的項目,一個是生產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的德科碼項目,另一個是世界領先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的12英寸晶圓廠建設項目。 這兩個項目就像是一塊磁鐵的兩極,同樣耗費30億美元卻在歷史的浪潮中走向完全不同的結局。 德科碼「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CIS)產業園」項目於2015年11月簽約落戶南京經濟開發區,項目前期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為一座8英寸晶圓廠,主要生產電源管理芯片和微機電系統芯片,預計投產後產能達4萬片/月,二期項目為一座8英寸晶圓廠和一座12英寸晶圓廠,前者以生產電源管理芯片設射頻芯片為主,預計投產後產能達6萬片/月,後者以自主開發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為主,投產後達2萬片/月。 其法定代表人李睿為在2018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南京德科碼半導體致力於成為國內首家集集成電路設計、晶圓生產、封裝測試、產品銷售於一體的IDM企業,瞄準模擬IC領域,希望在半年後能夠帶動南京行相關產業的發展。 但在此後的兩年時間里,並無南京德科碼項目的最新進展見報,直到2019年11月,該公司因拖欠員工薪水,被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正式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在眾多調查報道中,南京德科碼項目現場也是冷清一片,最終淪為爛尾的晶圓廠項目。 台積電在南京建廠的情形則與南京德科碼截然相反。 2015年3月28日,台積電宣布與南京市簽署協議,投資30億美元在南京建設一座12英寸晶圓工廠及一個設計服務中心,將坐落於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預計建成後產能2萬片/月。 南京台積電,圖片源自台積電 初期很多人擔心南京跟不上台積電的高效率,但這次的合作效率極高,台積南京僅耗時20個月就從動土到導入量產。時任台積電財務長暨台積南京董事長的何麗梅表示,台積南京打破了三項台積電建廠記錄:第一是建廠最快,僅花14個月;第二是上線最快,不到半年就進入生產;第三是最美且最有特色的台積廠區。 這是南京在狂砸芯片製造的道路上,成功建成的第一座晶圓廠,但就是這第一座且唯一一座建成的晶圓廠,極大推動着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南京台積建成後,整個半導體上下游產業鏈迅速向南京聚攏,有IP企業ARM,EDA企業Synopsys、Cadence、芯華章聚集於此,有芯片設計廠商紫光展銳、華大半導體、中電科55所等匯聚於此,另外還有華天科技等芯片封測企業也在南京布局 。 不過南京建設晶圓廠的野心不止於此,2017年紫光南京集成電路基地項目簽約落戶浦口區,項目計劃占地約1500畝,擬總投資300億美元,主要生產3D-NAND FLASH存儲芯片和DRAM記憶體芯片。全部建成後,可月產30萬片,預計年產值可達150億美元。 該項目一期原計劃五年時間建成,但浦口經濟開發區官網2019年7月更新的信息顯示,紫光集成電路基地項目現場樁基施工和內部正式通道全部結束,目前現場處於暫時停工狀態。更是有人指出,《2020年的南京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計劃》中已經沒有紫光南京存儲器項目,猜測該項目可能已經爛尾。 盡管在此前南京的四次重大晶圓廠建設項目中,成功率只有25%,但南京依然在大力發展其芯片製造。 最新消息顯示,2020年7月27日,總投資30億美元的梧升半導體IDM項目落成南京,主要生產OLED芯片和CIS芯片,預計建成後可實現4萬片/月的12英寸晶圓。目前這一項目仍在建設中。 在產業集群中誕生的「芯片之城」 南京作為建設晶圓廠的先鋒派,雖然付出過不少沉痛又無聲的代價,但另一方面,南京也在依靠受益於台積電而形成的產業集群,進一步打造完備的產業鏈,成長為「芯片之城」。 目前,南京已確定「一核兩翼三基地」的集成電路產業布局圖,以江北新區為核心,江寧開發區和南京開發區為兩翼,前者重點打造自主可控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後者大力發展新型顯示、人工智能、汽車電子等中高端芯片設計和製造產業,三基地則是指南京軟件谷、徐莊軟件園和麒麟科創園,多發展芯片設計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江北新區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個涵蓋人才、技術、資金、市場等全方位產業要素的億元級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台——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ICisC),不僅能夠提供人才培養服務和技術創新服務,其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還可以提供包含EDA共享服務、MPW技術服務、研發儀器共享服務等專項服務,將有限的資源共享給駐扎在南京的集成電路企業。 也正是基於這些公共資源,才有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的組建,為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培養更加專業的人才。 目前,南京市聚集的集成電路企業近1000家,正在飛速發展為芯片之城。 從南京大力投資建設晶圓廠的經驗來看,做建設晶圓廠的先鋒派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需要耗費大量財力且建設周期長。但如果能夠成功建設一座晶圓廠,收獲的就不僅僅是芯片製造實力的增強,還可能成為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匯聚點。 原標題:誰是芯片晶圓廠「基建狂魔」? 來源:cnBeta
得益於全球芯片短缺 德國「薩克森硅谷」正在吸引更多投資

得益於全球芯片短缺 德國「薩克森硅谷」正在吸引更多投資

據德國媒體當地時間10日報道,德國東部薩克森州的芯片行業正在飛速發展。由於全球芯片短缺,該州正在創造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短短數日之內,三家全球著名的芯片生產商——英飛凌、博世和格芯先後宣布了對薩克森州的投資計劃。 △薩克森硅谷 其中,英飛凌集團將擴建其在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的生產工廠,並在未來數年內投資24億歐元;博世集團將為其在德累斯頓的工廠投資10億歐元;美國的格芯集團也將在今年之內為其在德國、美國和新加坡的工廠投資14億美元。 輿論認為,全球五大半導體產業群之一的「薩克森硅谷」正蓬勃發展,薩克森州政府與汽車製造商多年來的努力也正在收獲回報。薩克森州的開姆尼茨-弗賴貝格-德累斯頓地區已成為歐洲芯片生產最重要的地區之一。 該州經濟部表示,相關行業活躍着大約2300家公司、共有6萬名員工。行業年營業額達140億歐元,機械工程、工廠自動化和醫療技術等傳統行業也從中受益。 近年來,芯片製造業在薩克森州已發展成為僅次於汽車業的第二重要產業分支。與此同時,薩克森還擁有來自大眾、寶馬和保時捷等品牌的五個汽車和發動機工廠,以及約780家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共有95000名員工,占薩克森州工業生產的四分之一。(總台記者 阮佳聞) 來源:cnBeta
消息稱任天堂NS芯片將在今年內停產 暗示新主機?

消息稱任天堂NS芯片將在今年內停產 暗示新主機?

<p2017年3月發售的任天堂Switch遊戲機在全球大獲成功,進入生命周期第四個年頭的同時,有關該機型強化版的消息在近期被傳的沸沸揚揚。近日,國外媒體從知情人士獲悉,任天堂將在2021年內停止生產Switch芯片,這似乎也在暗示Switch新機型即將發布。 <p根據GameReactor報道,一位獲悉任天堂與三星合作生產新OLED面板的人士透露,Nvida將在2021年內停止生產目前續航版Switch及Switch Lite使用的Tegra X1芯片。 <p考慮到目前Switch的熱銷趨勢,以及任天堂方面也表示Switch進入中期,如果消息屬實,那麼2021年內任天堂推出Switch Pro或者Super Switch已成必然。根據之前的爆料,新版Switch將使用Nvidia 的DLSS技術,以此大幅提升掌機模式下的畫面效果。 <p如果2021年內推出新版Switch,那麼包括《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續篇》以及《銀河戰士Prime 4》在內的遊戲新作將會有望因此獲益。 來源:遊俠網

杭州酒店床品抹布裝芯片 混擦馬桶報警 網友:希望全國普及

2年前,「花總」曝光其過去六年住酒店收集的《杯子的秘密》視頻,揭秘五星酒店衛生亂象,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一些知名五星酒店客房清潔人員對口杯、洗漱台、馬桶等進行退房清潔時,嚴重不規范,比如髒浴巾/工作服擦拭杯子,甚至鏡面/洗手池/座便器/浴室等只用一塊毛巾清潔,畫面觸目驚心。 如何有效避免客房清潔人員打掃時不規范,糊弄了事?杭州正在試點一種「透明保潔智能監管」系統,酒店床品抹布被裝上了芯片,如果混擦馬桶會自動「報警」。 據央視報道,過去,酒店客房清潔工作是否到位,主要靠人工檢查,可能出現遺漏等問題。 目前,杭州市下城區衛生監督所正在試點運行「透明保潔智能監管」系統。試點酒店內,每一件床上用品都被裝上了芯片,服務員用機器一掃,就能將數據上傳。 除了床品,為了做到專布專用,下城區的另一家試點酒店,還在每一塊抹布上裝了芯片。如果用擦洗手池的抹布去擦馬桶,這個芯片就會發出警報。 目前,杭州下城區有住宿場所250餘家,2020年12月以來,「透明保潔智能監管」系統陸續在12家賓館、兩家連鎖酒店進行試點。未來有可能在浙江省進行推廣。 網友紛紛點贊: 希望能全國普及! 太有用了,衛生終於得到了保障了,出差或者旅遊的時候,再也不用備一次性用品了。 這樣的功能如果做到成熟並且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那我們國家的酒店衛生情況,肯定可在全球都做到一個較好的標準。我們出行也會變得更加舒服和便捷。 可以普及一下所有的酒店 ! 來源:cnBeta
消息稱Nvida將於2021年內停產任天堂Switch芯片

消息稱Nvida將於2021年內停產任天堂Switch芯片

2017年3月發售的任天堂Switch遊戲機在全球大獲成功,進入生命周期第四個年頭的同時,有關該機型強化版的消息在近期被傳的沸沸揚揚。近日,國外媒體從知情人士獲悉,任天堂將在2021年內停止生產Switch芯片,這似乎也在暗示Switch新機型即將發布。 根據GameReactor報道,一位獲悉任天堂與三星合作生產新OLED面板的人士透露,Nvida將在2021年內停止生產目前續航版Switch及Switch Lite使用的Tegra X1芯片。 考慮到目前Switch的熱銷趨勢,以及任天堂方面也表示Switch進入中期,如果消息屬實,那麼2021年內任天堂推出Switch Pro或者Super Switch已成必然。根據之前的爆料,新版Switch將使用Nvidia 的DLSS技術,以此大幅提升掌機模式下的畫面效果。 如果2021年內推出新版Switch,那麼包括《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續篇》以及《銀河戰士Prime 4》在內的遊戲新作將會有望因此獲益。 來源:3DMGAME
進軍2nm 日本也要拼先進半導體工藝 3年實用化

進軍2nm 日本也要拼先進半導體工藝 3年實用化

目前量產的最先進工藝是台積電、三星的5nm,明年有望量產3nm工藝,再往後的2nm工藝需要全新的技術,製造難度更高,是大國爭搶的制高點之一。 在先進工藝上,目前台積電、三星及Intel等幾家實力強大,日本公司主要是在光刻膠、硅片等材料有較大優勢,但日本也沒有放棄先進工藝上的努力。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與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等展開合作,開發了用於新一代半導體的新型晶體管結構。 相比其他技術,該技術將硅(Si)和鍺(Ge)等不同溝道材料從上下方堆疊、使「n型「和「p型」場效應晶體管靠近的名為「CFET「的結構。 報道稱,與此前的晶體管相比,CFET結構的晶體管性能高、面積小,有助於製造2nm以下線寬的新一代半導體。 據悉,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2020年12月在線上舉行的半導體相關國際會議「IEDM2020」。該項新技術有望在今後約3年里對民營企業進行轉讓,正式開始商用。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全球第一硅片大廠信越化學漲價10-20% 無法消化成本增加

全球第一硅片大廠信越化學漲價10-20% 無法消化成本增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硅片廠商——信越化學於3月3日在官網發布公告,宣布從4月起對其所有硅產品的銷售價格提高10%~20%。 信越化學通過官網表示,硅酮的主要原材料金屬硅的成本正在上升,再加上中國市場需求的強勁增長導致供應短缺以及生產成本上升。 由於供應短缺,甲醇成本和催化劑原材料成本(包括鉑金成本)也在增加。 此外,物流成本和二次材料成本等成本因素也在增加,並已成為對收益構成壓力的因素。 信越化學認為,僅通過自己降低製造成本的努力,已經很難消化這些增加的成本,所以不得不上調了所有硅產品的價格。 這也是信越化學三年多以來的首度漲價。上一次宣布漲價還是在2017年11月,當時信越化學宣布對旗下所有硅產品漲價10%~20%(2018年1月執行)。 資料顯示,信越化學成立於1926年,主要產品包括:聚氯乙烯、有機硅、半導體硅、纖維素衍生物、稀土磁體等材料。其中,在半導體硅片市場,信越化學目前是全球第一大供應商。 根據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9月,信越化學在全球硅晶圓製造市場的份額高達29.4%,穩居第一;日本勝高(SUMCO)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21.9%;環球晶圓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5.2%;Siltronic AG 以11.5%的市占率排名第五;韓國 SK Siltron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11.4%。 需要指出的是,本月初環球晶圓已經完成了對Siltronic AG 的收購,一躍成為了僅次於信越化學的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硅片廠商。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晶圓代工市場異常火爆,晶圓製造產能持續供不應求,推動晶圓製造所必需的關鍵原料——半導體硅片的需求大增,但是由於半導體硅片供應商在2019~2020年之間並無大規模擴產動作,產能供應有限,即使現在要擴產,至少要一年半時間才能量產,這也使得半導體硅片的供應開始趨緊。 根據SEMI 研究報告也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硅片出貨面積將較去年僅增長了2.4%,2021年增長幅度將進一步提升到5%,2022年增幅將提高至5.3%,有望在2023年攀升至歷史新高。 此前,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也表示,預期2021年半導體硅片市場會比2020年好,而2022年還會比2021年好,半導體硅片在2022~2023年應會再度供不應求。 由於半導體硅片供應吃緊,再加上上游硅材料的價格上漲,去年年底,台灣硅片大廠環球晶圓就已經率先上調了12吋硅片的現貨價格,並表示其他尺寸也將逐步調漲。 現在全球第一大半導體硅片廠商信越化學宣布對旗下所有硅產品提價10~20%,這也意味着信越化學的半導體硅片產品價格也將提高10%~20%。 接下來,其他的半導體硅片廠商可能很快也將會跟進。 而作為晶圓製造所必須的關鍵原材料,半導體硅片的漲價也將進一步推動晶圓製造成本的提升,晶圓製造商(包括晶圓代工廠和IDM廠)為轉嫁成本壓力,也必將開啟新一輪的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台積電、聯電、格芯和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廠都已經將8吋晶圓代工報價上調了約10%~15%。去年12月,台積電又被傳出將於2021年開始,取消12吋晶圓的接單折扣,這相對於其12吋晶圓代工價格也變相漲價了。 另據台灣媒體報道,由於產能持續滿載,晶圓代工大廠聯電、世界先進等正在准備第二次漲價,漲價幅度10%~15%,並且聯電還通知12吋客戶,交貨周期延長約一個月。 從目前的消息來看,信越化學在此番宣布4月全面漲價之前應該是已經提前與頭部的幾家晶圓代工廠溝通過,10%~15%的漲價幅度也與此前傳出的部分晶圓代工廠即將二次漲價的幅度相近。 如果晶圓製造成本進一步大幅提升,那麼必然會迫使大批的芯片設計廠商自今年1月紛紛調漲芯片價格之後,再度開啟新一輪的漲價潮,而這個時間點可能會是在今年三季度。 來源:快科技

消息稱芯片短缺之際美政府遲遲不批准美企對中芯國際出口許可

3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去年12月份,美國商務部將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SMIC)列入了實體名單,以限制其獲取美國關鍵技術的能力。美國商務部稱,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名單後,美國出口商必須申請許可證才能向該公司銷售產品。 消息人士稱,在全球芯片短缺之際,美國政府遲遲不願批准Lam Research Corp和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美國供應商向中芯國際出售芯片製造設備的出口許可。 外媒稱,美國政府本應在1個月內就許可申請做出決定,但後續問題讓這個過程陷入停滯。 中芯國際及其控股子公司是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在中芯國際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後,有些美國供應商申請的出口許可證已經發放。比如,今年1月初,中芯國際獲得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證,此次獲得許可證的部分包括EDA、設備和材料等。 今年3月初,該公司獲得美國設備廠商的供應許可,14nm和28nm的相關工藝以及產品線恢復供應。(小狐狸) 來源:cnBeta

為解決芯片缺貨 格芯怒砸14億美元

這半年來,全球半導體行業產能緊張,各種芯片都在缺貨,也讓晶圓代工廠有了擴大規模的機會,第三大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日前也宣布了高達14億美元的投資計劃,12nm到90nm在內的工藝會是重點。 過去幾年中,格芯由於業績虧損,旗下的多個晶圓廠都已經被出售,甚至放棄了7nm及以下工藝的研發,現在半導體產能缺貨,格芯也有機會開始重新投資。 據悉,該公司今年將投資14億美元,主要分配給位於美國、新加坡和德國的三座工廠,其中1/3的資金來自於客戶,由於產能緊張,下游的客戶也不得不加錢給格芯投資以便他們能提升產能。 格芯表示,從明年開始,這些工廠將提高產量,生產12到90nm的芯片。該公司CEO柯斐德預計,公司明年的產量將增長13%,2022 年預計將增長20%。 不僅如此,格芯IPO上市的計劃也有望提前,原本預計是2022年底到2023年初上市,現在可能提前到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 來源:遊民星空

GlobalFoundries投資14億美元提高芯片產量 應對全球半導體短缺

據報道,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廠商格羅方德半導體(GlobalFoundries)CEO托馬斯∙柯斐德(Thomas Caulfield)今日表示,由於全球半導體短缺提振了芯片需求,該公司今年將投資14億美元,以提高其美國、新加坡和德國三座工廠的產量。 當前,全球芯片面臨短缺,已經影響了汽車和電子產品製造商,導致大眾汽車、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等紛紛減產。柯斐德今日向媒體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的出現,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技術的普及速度明顯加快,而在之前可能需要十年才能完成。」柯斐德稱,在疫情之前,芯片行業預計在五年內增長5%。而如今,明顯在加速增長,漲幅達到了10%。 格羅方德半導體表示,這筆14億美元的資金,將平均分配給其位於美國、新加坡和德國的三座工廠。柯斐德稱,其中約1/3的投資將來自客戶(確保芯片供應)。從明年開始,這些工廠將提高產量,生產12至90納米的芯片。柯斐德預計,公司明年的產量將增長13%,2022年預計將增長20%。 格羅方德半導體曾計劃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而如今可能提前至2021年底或2022年上半年。 去年,格羅方德半導體獲得了約66英畝未開發土地的購買權。將來,如果芯片需求繼續上升,格羅方德半導體可能會在其位於紐約州馬耳他(Malta)工廠附近建造一座新工廠。但能否在那里破土動工,將取決於美國國會能否資助一系列措施,以激勵美國的芯片製造。該芯片法案於去年獲得批准。 格羅方德半導體總部位於美國,是從AMD公司分拆出來的芯片代工廠商,目前是阿布扎比國有基金「穆巴達拉」(Mubadala)的子公司。格羅方德半導體預計,公司今年的營收將增長9%至10%,而去年營收略高於57億美元。 按營收計算,格羅方德半導體是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廠商,僅次於台積電和三星電子。如果剔除三星為集團內部其他部門生產芯片的代工業務,則格羅方德半導體排名第二。 來源:cnBeta
微流體芯片大大簡化COVID-19檢測:僅需55分就能給出結果

微流體芯片大大簡化COVID-19檢測:僅需55分就能給出結果

據外媒報道,程序化磁納米珠使得美國萊斯大學設計的診斷設備成為可能。據了解,來自萊斯大學的工程師們表示,在編程磁納米珠和插入現成手機的診斷工具的幫助下,COVID-19可以在55分鍾或更短的時間內被診斷出來。 萊斯大學機械實驗室工程師Peter Lillehoj近日開發出了一種郵票大小的微流控芯片,其可以從標準手指點刺中測量血清中SARS-CoV-2核衣殼(N)蛋白的濃度。納米粒跟芯片中的SARS-CoV-2 N蛋白(COVID-19的生物標志物)結合並將其傳輸到電化學傳感器上來檢測微量的生物標志物。 研究人員認為,跟基於棉簽的PCR檢測相比,他們的方法簡化了樣本處理,後者被廣泛用於COVID-19的診斷且需要在實驗室進行分析。 Lillehoj說道:「這個設備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實驗室。你可以在採集點、衛生診所甚至藥房執行整個測試並生成結果。(並且)整個系統便於運輸和使用。」 目前,這項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 Sensors》上。 Lillehoj和萊斯大學研究生、論文首席作者Jiran Li利用了現有的生物傳感工具並將其跟他們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進而開發出了這樣一種簡單的診斷方法。 據了解,這種新工具雖然需要依賴於一種稍微復雜一點的檢測方案,但卻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提供准確的定量結果。該實驗室通過來自健康人群和其他COVID-19陽性人群捐贈的血清樣本對該設備進行了檢測。 Lillehoj表示,當使用全血清時,時間更長得到的結果更越准確。實驗室發現,當在整個血清中濃度低至每毫升50微克,55分鍾是芯片檢測SARS-CoV-2 N蛋白的最佳時間。這種微芯片可以通過將血清稀釋5倍進而在25分鍾內檢測出濃度更低的N蛋白,即每毫升10微克。 通過跟GooglePixel 2手機和一個插件式恆電勢儀的配合使用,該套設備能在整個血清濃度低至230皮克的情況下提供陽性診斷。 Lillehoj表示:「用針對特定生物標志物的抗體來修飾珠子是有標準程序的。當你將它們跟含有生物標志物的樣本結合在一起時,它們就會結合在一起。」 據了解,這套設備先是用一根毛細管將樣本送到芯片上,然後芯片被放置在磁鐵上,磁鐵將珠子拉向塗有捕獲抗體的電化學傳感器。此時,珠子跟捕獲的抗體結合並產生跟樣本中生物標志物濃度成比例的電流。 恆電勢儀負責讀取電流並向其手機應用發送信號。如果沒有COVID-19生物標記物,珠子不會跟傳感器綁定也不會在芯片內被沖走。 Lillehoj表示,如果有必要,讓企業生產微流控芯片或使其適應新型COVID-19菌株並不困難。 來源:cnBeta

新能源車、芯片等行業廠商爭相「搶」人:推薦1名普工 獎勵6000元

還記得大年初一董事長就在在微信朋友圈發招聘信息的季豐電子嗎?成功推薦一名工程師,公司就獎勵2000元。如今,在眾多大公司紛紛開始「搶人」的情況下,有公司開出了更高的獎勵價碼:成功推薦一名普工獎勵6000元,最高可達30000元/人。 ...
全球芯片告急!中國何去何從?私募巨頭最新研判來了

全球芯片告急!中國何去何從?私募巨頭最新研判來了

全球芯片告急,美國也不例外。根據央視財經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24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一個由兩黨議員組成的小組,共同討論美國供應鏈問題,特別是因減產導致的全球芯片短缺問題。並在會後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對包括半導體行業在內的關鍵行業的供應鏈進行一次范圍廣泛的審查。 ...
全球芯片短缺將持續到2022年 游戲顯卡受影響

全球芯片短缺將持續到2022年 遊戲顯卡受影響

根據多個業內專家,遊戲GPU短缺有望一直持續到2022年。由於芯片需求超過了供應能力約30%,專家估計需要3-4個季度供應才能滿足市場需求。這意味着今後玩家買到AMD,Intel或Nvidia遊戲顯卡的機會仍然很低。 盡管存在供應問題,芯片製造商的市值在這期間達到新高,雖然我們普通玩家並不關注這方面。根據日本摩根士丹利分析師Harlan Sur,芯片需求超過了當前產出能力的10%到30%,這可能需要最多一年時間才能趕上。 即使這段時間結束了,英特爾、AMD和英偉達等芯片製造商還需要3到6個月的時間才能拿到芯片,並給所有的分銷渠道補貨。 自去年疫情打亂了世界經濟以來,對半導體的需求達到了歷史最高(社交距離導致民眾對數字產品的需求增加)。此外,這些芯片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難生產。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的金融專家Christopher Rolland認為,隨着我們進入到春季,各國停止封鎖重啟經濟,芯片短缺的現象會更加嚴重。 Hardware Times的編輯Areej報道說,目前南亞地區的國家,像是技嘉,華碩,微星和其他AIB廠商,收到的RTX 3080顯卡不超過20個,中國是一個例外,這個月收到了大約100個RTX 3080。 來源:3DMGAME
日本味精企業,真的卡住了芯片脖子?

日本味精企業,真的卡住了芯片脖子?

前不久,一篇名為《一家日本味精公司,卡住了全世界芯片的脖子》的文章熱度頗高,由此引發了筆者的思考。在這篇文章中,論述了一種名為ABF(Ajinomoto Build-up Film:味之素堆積膜)的產品,文中指出,基本上全世界100%的電腦中,都在使用該產品,因此,該產品的供應問題直接導致了高端硬件產品出現供應緊張。 ...

由於芯片短缺 3月份液晶顯示器價格將繼續上漲

一段時間以來,全球芯片短缺已經對硬件市場產生了明顯影響,且正在影響越來越多種類的硬件產品。除了顯卡、記憶體等產品之外,顯示器的價格預計也將繼續上漲。 外媒HarewareInfo消息稱,液晶電視的價格在下個月可能上漲3至7美元,其中大屏幕(50-75英寸)的漲幅更大。筆記本電腦屏幕價格上浮幅度大概在在1美元到2美元之間,台式機顯示器的價格上漲在2-3美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或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左右停止提供LCD顯示器。消息稱,三星將停止在台式機顯示器上面的供應,而將重點放在筆記本電腦和電視顯示屏上。 來源:遊民星空
「完美風暴」引發芯片荒,何以解憂?

「完美風暴」引發芯片荒,何以解憂?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蔓延的芯片荒,眼下似乎已經到了「燃眉之急」的地步。芯片近期的供應短缺已經導致美國汽車業和其他行業的製造商都不得不減產。芯片產業敦促拜登政府和國會採取行動為該法提供資金支持。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周三稍早表示,「我們敦促總統和國會對國內芯片生產和研發大舉投資,」 ...
英國科學家將石墨烯「折成」最小微芯片 可使電子設備運行速度快數千倍

英國科學家將石墨烯「折成」最小微芯片 可使電子設備運行速度快數千倍

英國塞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物理學家發現了一種迄今為止最小的微芯片,它可以由石墨烯和其他2D材料,使用一種「納米折紙「的形式製成。 這項研究結果已於近期被刊登在了知名科學期刊《ACS納米》(ACS Nano)上。 塞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在石墨烯的結構中形成紐結,使納米材料的行為像晶體管一樣,並顯示出當石墨烯條以這種方式捲曲時,它的行為可以像微芯片一樣,大約比傳統的微芯片小100倍左右。 塞薩斯大學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的艾倫·道爾頓(Alan Dalton)教授解釋稱,「我們正在用機械方法在一層石墨烯上製造扭結。這有點像納米折紙。使用這些納米材料將使我們的計算機芯片更小、更快。 這是絕對關鍵的,因為電腦製造商現在已經到了用傳統半導體技術所能做的極限。最終,這將使我們的電腦和電話在未來的速度提高數千倍。」 「這種技術——『應變電子學』使用納米材料而非電子材料——允許在任何設備中容納更多芯片的空間。我們想用電腦做的所有事情,加速它們,都可以通過像這樣對石墨烯進行褶皺來實現。「他補充道。 塞薩斯大學納米結構材料研究員、該論文的第一作者Manoj Tripathi博士則表示,「我們已經證明,我們可以通過故意在結構中加入扭結,而不是向設備中添加外來材料,來創建石墨烯和其他2D材料的結構。通過製造這種波紋,我們可以製造出智能電子元件,比如晶體管或邏輯門。」 這是一種更環保、更可持續的發展技術。因為不需要添加額外的材料,而且這個過程是在室溫下而非高溫下進行的,它使用更少的能源來創造。來源:快科技
美國得州大停電 三星派工程師重啟晶圓廠 損失可達9000萬美元

美國得州大停電 三星派工程師重啟晶圓廠 損失可達9000萬美元

最近兩周美國得州遭遇了冬季寒潮,暴風雪不僅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也讓當地電網系統超負荷,數百萬家庭停電。 不僅如此,當地的工廠生產活動也被迫關閉,,其他公司如NXP恩智浦、英飛凌等也是如此,實際上得州所有半導體工廠都已經停產了。 對半導體行業來說,由於工廠是需要24小時不停運轉的,一旦遇到計劃外的停產,影響就很大,需要重新檢測生產線,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力資源。 奧斯汀電力公司原本說是給三星停電三天,之後就可以恢復正常,三星這周將派遣上百名工程師去得州工廠以便恢復生產。 然而,具體何時能夠恢復運營還沒有消息,原定的三天幾乎是不可能了。 三星位於奧斯汀的晶圓廠去年銷售額是35.4億美元,平均每天銷售額900萬美元,這次的停電耽誤了數天時間,運氣好可以在一周內恢復,也有可能需要10天時間,那總損失就高達9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全球芯片荒加劇 三星電子、恩智浦被迫停產

一場冬季風暴,讓美國得州陷入災難之中。這場災難,不僅影響了當地人民,還讓芯片供應雪上加霜,加重全球「缺芯」境況;畢竟,三星電子、恩智浦半導體、英飛凌、德州儀器等芯片製造商均在得州設有工廠。 ...

芯片商:芯片短缺是汽車廠商自找的 它們還曾退貨

2月18日消息,芯片製造商ADI首席執行官文森特·羅奇(Vincent Roche)於當地時間周三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全球汽車製造商都面臨芯片短缺這一問題,但這是許多廠商自找麻煩。羅奇周三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正在努力滿足汽車行業客戶的需求,但請記住,問題出在他們自己身上。」 ...

科學家開發出最小微芯片 有望大幅提高處理速度

2月18日消息,薩塞克斯大學的科研團隊近日開發出了史上最小的微芯片。在研發過程中,科學家們通過在材料上製作扭結來改變石墨烯的結構。據了解,採用這種工藝製成的微芯片尺寸比傳統微芯片小100多倍。 ...

[圖]科學家改造石墨烯打造最小微芯片 是傳統微芯片的1/100

近日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團隊對石墨烯的底層結構進行了改變,打造出了迄今為止最小的微芯片。作為厚度只有一個原子的二維碳片,石墨烯是一種用途極其廣泛的材料,在許多領域都有巨大的潛力。團隊正在實驗如何通過物理變形這些二維片材來改變它們的電子和機械特性。 ...
蘋果擴大領先優勢 成為2020年半導體芯片最大買家

蘋果擴大領先優勢 成為2020年半導體芯片最大買家

根據Gartner收集的最新數據,蘋果輕松成為2020年半導體芯片的最大買家。蘋果斥資536億美元拿下全球11.9%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4%;三星則是第二大買家,斥資364億美元,拿下8.1%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0.4%。 ...

2020年全球芯片采購支出4498億美元 小米增幅第一 華為下降23.5%

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Gartner近日所發表的報告,2020年全球芯片采購支出達4498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7.3%。支出金額排名前10的廠商中,有5家是中國公司。根據Gartner的報告顯示,芯片采購支出排名前三的廠商分別是蘋果、三星電子、華為。2020年蘋果的采購金額達到了536億美元,占全部金額的11.9%,同比增幅高達24%。 ...
日本半導體產業鏈受地震沖擊 汽車芯片這下更難了

日本半導體產業鏈受地震沖擊 汽車芯片這下更難了

當地時間2月13日23時8分,日本福島東部海域發生里氏7.1級地震,隨後修正為7.3級。 這次的地震導致的損失不像2011年大地震那麼嚴重,然而半導體行業這次遭遇驚魂一幕。 因為該地區有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之一的瑞薩電子,官方之前確認辦公室和分支機構沒有人員傷亡。震中附近工廠的建築物和公用設施沒有受到損壞,包括那珂市工廠(茨城縣),米澤工廠(山形縣)和高崎工廠(群馬縣)。 其中米澤工廠和高崎工廠正在繼續運營。至於茨城縣工廠曾暫時停電,此後恢復了電力,設備再次運轉。但是為了安全起見,瑞薩電子宣布茨城工廠的生產線暫時停產。 好消息是瑞薩電子今天開始重啟工廠生產,但產能完全恢復還需要一周時間。 現在全球半導體行業都在缺貨,汽車芯片尤其如此,瑞薩又是全球舉足輕重的汽車電子、芯片供應商,這次意外讓汽車行業的缺芯問題更難了。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日本車載芯片大廠因地震停產 產能完全恢復需一周

據央視財經,日本福島近海13日發生里氏7.3級地震,給日本半導體產業鏈帶來了沖擊。全球車載芯片市場份額排名第三位的日本瑞薩電子,在與福島縣相鄰的茨城縣境內有一家主力工廠,受地震影響一度停電。 ...
瑞薩茨城工廠因地震停工檢查 全球車用芯片缺貨恐加劇

瑞薩茨城工廠因地震停工檢查 全球車用芯片缺貨恐加劇

日本福島地區2月13日晚發生 7.3 級地震後,芯片製造商瑞薩電子公司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宣布暫停其茨城工廠的運作,以對其潔淨室進行檢查,這一決定恐將讓全球車用芯片短缺的現象雪上加霜。 ...
日本芯片製造商瑞薩電子茨城工廠暫停生產 以進行震後檢查

日本芯片製造商瑞薩電子茨城工廠暫停生產 以進行震後檢查

日本福島地區周六晚發生7.3級地震後,芯片製造商瑞薩電子公司暫停其茨城工廠的運作,以對其潔淨室進行檢查。媒體援引瑞薩電子發言人說,工廠目前供電正常,所有動力設備都在運轉,但作為預防措施,公司決定取消周日的生產,以對潔淨室進行詳細檢查。 ...

拜登團隊承諾採取積極措施解決全球芯片短缺問題

白宮一位官員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努力解決導致汽車製造商和其他美國行業暫停生產的全球芯片短缺問題。這位官員在給彭博新聞的一份聲明中稱,政府正在尋找供應鏈中的瓶頸,並與企業和貿易夥伴討論前進的道路。 ...
聯電 半導體產能緊張恐延續到2023年

聯電 半導體產能緊張恐延續到2023年

最近幾個月,車用芯片需求飆升導致大量占用晶圓廠產能,進而沖擊了其他行業的芯片產出,芯片短缺大潮全球蔓延。 受到波及的手機產業鏈大廠紛紛發出警告。蘋果公開承認,包括最新的iPhone 12系列、Mac、iPad均遭遇芯片供應吃緊問題。高通指出,半導體行業芯片短缺是「全面的」。 三星電子也表示,芯片短缺可能從汽車蔓延到智能手機,很多芯片製造商都是滿負荷運轉,這限制了代工廠的接單能力,反過來沖擊手機和平板的交付。 業界普遍說法是到下半年芯片供應緊張將可緩解。但台灣第二大晶圓廠聯電接受《工商時報》采訪時表示,半導體需求持續強勁,8英寸及12英寸成熟製程產能吃緊更加明顯,產能短缺規模已經超出產能增加幅度。 這種供需不平衡會導致半導體市場發生結構性轉變,供不應求的現象恐將延續到2023年。 聯電認為,半導體供不應求主要是三大因素引發的。一是4G向5G加速轉移,5G手機的硅含量相比4G增加35%。二是疫情引爆在家辦公風潮,帶動筆記本電腦出貨大幅增加。 三是車用芯片觸底反彈,且電動車成為發展趨勢,每輛車採用的芯片數量大幅增加,導致車用芯片嚴重缺貨。 據悉,半導體設備交期已經長達14~18個月,投資產能已經規劃到2023年。 聯電認為,較快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需要大規模投資成熟製程,但考慮投資回報率,這個概率不高,所以產能緊張將會持續2到3年之久。這不是行業周期問題,而是結構上的難題。  來源:快科技
全球芯片短缺波及手機和游戲機行業 漲價潮要來了嗎?

全球芯片短缺波及手機和遊戲機行業 漲價潮要來了嗎?

去年年底,有媒體報道,受海外疫情影響,全球半導體芯片產能受到極大限制,不少汽車廠商因芯片危機而停止生產整車。 如今,這場全球性的芯片危機已經逐漸蔓延至手機和遊戲機行業。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最近一段時間,不少行業領袖發出警告稱,已經無法獲得足夠的芯片來生產自己的產品。 智能手機巨頭蘋果公司表示,一些高端iPhone的銷售受到零部件短缺的限制。 半導體行業的兩大巨頭恩智浦和英飛凌紛紛表示,芯片供應限制已經不僅局限於汽車行業。 電子遊戲巨頭索尼周三表示,由於生產瓶頸,可能無法在今年生產出足夠的PS5遊戲主機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為什麼會出現全球性的芯片短缺呢?小編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方面,因為疫情的原因,部分芯片工廠停工導致供應減少。起初只是8英寸晶圓產能比較緊張,但是部分晶圓廠是為了滿足汽車廠商的需求,開始「砸西牆補東牆」,從而影響其他行業訂單的交付。 三星電子就在不久前發布警告稱,芯片製造商目前急於滿足汽車製造商需求。 很多芯片代工廠都屬於滿負荷運轉,這限制了代工廠接受新訂單的能力,影響代工廠對DRAM及NAND芯片的製造,反過來沖擊智能機及平板電腦的交付。 另一方面,疫情之下,來自消費電子、工業市場和汽車需求猛增,這也讓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芯片產能更加不堪重負,徹底引爆了這場全球性的缺芯危機。 此外,受到缺貨危機的影響,不少終端企業開始恐慌性下單,囤積芯片,又進一步造成晶圓產能的緊張。 小編認為,如果全球性的芯片短缺危機不能快速緩解,那麼電子終端的漲價潮可能就會接踵而至。 因為目前已經出現了這種徵兆,相關信息顯示,目前DRAM記憶體、SSD等市場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漲價行情。 來源:快科技
車用芯片全球告急 台積電緊急升級 生產周期縮短一半

車用芯片全球告急 台積電緊急升級 生產周期縮短一半

半導體芯片的缺貨已經從PC、消費電子等領域蔓延到了汽車芯片市場,甚至因為缺貨原因導致部分公司開始放假停產,預計今年的汽車產量都要減少450萬台。 奧迪首席執行官庫斯·杜茲曼之前表示,由於汽車芯片短缺,已經有超過1萬名員工休假。同時,他還表示,今年一季度會接近所能讓減產的數量少於1萬輛。 戴姆勒、寶馬、豐田、日產、斯巴魯等車企也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可以看出,芯片短缺對於同步車企的影響,要比預期的嚴重。 現在各大汽車廠商都在拼力搶產能,而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他們面臨的壓力最大,但是全新投資工廠需要1-2年的建設期,根本來不及解決眼前的問題。 有消息稱,台積電現在找到了一種特殊方法,可以將芯片的生產周期縮短一半,有望大幅提高產能。 具體來說,這個方法名為Super HotRun,它會改變現在的半導體生產工序,一旦接到了緊急訂單,那就可以通過改變生產流程的方式讓這個新訂單優先之前的產品生產。 得益於這個流程變化,車用芯片的交貨期可從40-50天縮短一半,只要20-25天就能交付。 然而這個方法並不能輕易使用,一方面會對生產線增加嚴重的負荷,增加不少成本,另一方面就是車用芯片優先了,那勢必有其他客戶被犧牲,承擔交付期延長的代價。 換句話說,台積電這種提高車用芯片產能的方式就像是武林絕學七傷拳一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保障一個客戶的利益還得犧牲另一個客戶的利益,兩難的選擇。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消息稱台積電等欲再次上調車用芯片價格 倒逼汽車漲價節奏

消息稱台積電等欲再次上調車用芯片價格 倒逼汽車漲價節奏

據日本媒體最新報道稱,受到全球范圍內缺貨潮影響,台積電等芯片代工廠正在衡量進一步提升車載芯片的價格。 據悉,台積電汽車芯片子公司先進積體電路(VIS)正在考慮最多達15%的漲價幅度,同時包括聯華電子(UMC)在內的代工廠也在衡量類似的漲價事宜。 若漲價協商最終落地,這將是自去年秋季以來的第二輪漲價,足以顯示市場的緊張供需關系導致生產廠商掌握了主動權。報道稱潛在的漲價最早將在二月下旬逐漸落地,並持續至三月。 對於本次漲價事件,聯華電子(UMC)首席財務官接受采訪時表示,很難講整個行業的產能短缺何時能緩解,但對於聯電而言至少還需要六個月的時間讓產線准備好。 在上一輪漲價中,有報道稱代工廠價格提升約10-15%以應對汽車製造商提高產量的需求而追加訂單。 有專家表示,隨着汽車一些零部件、芯片等漲價,最終可能要倒逼整車漲價的節奏。 作者:雪花來源:快科技
量產已10年 台積電28nm工藝依然火爆 貢獻11%營收

量產已10年 台積電28nm工藝依然火爆 貢獻11%營收

作為全球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在5nm、7nm工藝等先進工藝上無人能敵,Q4季度中5nm貢獻了20%的營收。 此外,7nm和16nm出貨量分別占晶圓總營收的29%和13%,總體來看,16nm及以上的先進技術貢獻了台積電總營收的62%。 不過台積電依然有相當多的營收來自大家並不怎麼關注的「落後」工藝,比如28nm工藝,它在Q4季度依然貢獻了11%的營收,雖然比不上5nm工藝,但也不容忽視。 要知道,台積電從2010年開始導入28nm工藝,AMD的HD 7970在2010年底首發,不過28nm真正量產要到2011年了,算起來迄今10年時間了。 對台積電來說,10年時間28nm工藝的折舊期都過去了,他們的28nm工藝代工成本要比其他廠商低得多,但台積電的報價在同級工藝中還是較高的,所以利潤率還不錯,28nm工藝可以說是台積電最長壽的工藝之一了。 28nm工藝的技術指標並不算落伍,對部分芯片,比如電源芯片,指紋識別芯片,主控芯片等來說很合適,所以台積電現在連28nm產能都是滿載的,客戶都要搶。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消息稱中芯國際成熟製程關鍵供應確認已獲許可證 包括EDA等

消息稱中芯國際成熟製程關鍵供應確認已獲許可證 包括EDA等

據《科創板日報》消息,中芯國際之成熟製程關鍵供應已獲許可證。此次獲得許可證的部分包括EDA、設備和材料等。 Digitimes 等媒體上周也曾報道稱,中芯國際已獲得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證。而有媒體就此向行業人士求證得知,該消息屬實。 近日有媒體報道指出,中芯國際已經從20nm工藝製程,一直攻克到了3nm工藝製程,唯一缺的就是EUV光刻機。有了EUV光刻機,中芯國際也能進行3nm芯片的量產。 12月16日,中芯國際突然傳出了梁孟松辭職的消息,梁孟松表示,自2017年11月擔任中芯國際聯席CEO至今已有三年多,幾乎從未休假,在其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的盡心竭力的努力下,完成了中芯國際從28nm到7nm工藝的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 隨後中芯國際發布說明公告,確認公司已知悉梁孟松博士有條件辭任的意願。中芯方面表示,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本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本公司發布公告為准。 12月31日晚,中芯國際突然宣布獨董叢京生即日起辭職,公司的董事會組成也因此發生了變化。隨後中芯國際又公布了董事會成員,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鬧出離職風波的梁孟松依然是聯席CEO。 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的最新董事會名單,具體組成如下:董事長周子學、副董事長蔣尚義、聯席CEO趙海軍與梁孟松、首席財務官高永崗,非執行董事陳山枝、周傑、任凱、路軍、童國華,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William Tudor Brown、劉遵義、范仁達、楊光磊。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媒體給出的報道稱,中芯國際並沒有獲美國成熟工藝許可,至於具體來源並不清楚,只是援引稱是設備廠商的消息。 「目前我們只是可以幫中芯國際裝機和修理機器(零部件是中芯國際之前屯的可以幫他們更換),但是其他的設備和零部件的銷售和技術支持都還處於凍結狀態。只有裝機、修機的工程師可以和他們接觸之外,其他相關人員基本還是處於脫離接觸狀態。」某美系設設備廠商內部人士。 作者:雪花來源:快科技
芯片代工商DB HiTek調漲2021年代工價格 最低10% 最高20%

芯片代工商DB HiTek調漲2021年代工價格 最低10% 最高20%

12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就不斷出現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考慮提高2021年代工報價的消息,而上周,有報道稱台積電將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變相漲價,晶圓代工漲價的趨勢,從8英寸晶圓延伸到了12英寸晶圓。 而外媒最新的報道顯示,韓國芯片代工商DB HiTek,已決定提高2021年的代工價格。 外媒在報道中表示,DB HiTek已經通知他們的客戶,他們將提高2021年的芯片代工價格,最低上調10%,最高上調20%。 從外媒的報道來看,DB HiTek上調芯片代工報價,也招致了部分客戶的不滿,但最終都接受了漲價,因為他們並沒有其他的選擇,DB HiTek也已同客戶簽訂了2021年的全部芯片代工協議。 一名消息人士表示,DB HiTek此次上調2021年的芯片代工報價,是因為目前全球對芯片代工有強勁的需求,他們的工廠目前也在滿負荷運行。 DB HiTek成立於1997年,在芯片代工的技術和規模方面,雖然同台積電和三星差距明顯,但也是全球重要的芯片代工商之一。官網的信息顯示,DB HiTek是目前全球前十大芯片代工商之一,有兩座世界級的晶圓代工廠。來源:快科技
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 消息稱台積電已到極限

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 消息稱台積電已到極限

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關鍵詞就是缺貨,下半年開始產能緊張傳遍了整個行業,不只是高端的先進工藝缺產能,偏向中低端及特殊產品的8英寸晶圓產能更緊張,連代工老大台積電也沒餘力了。 最近一段時間,半導體行業及相關的多加工廠都出現了問題,美光記憶體工廠跳電,日本旭化成工廠火災,前幾天還有電氣硝子NEG的工廠停電導致熔爐受損,直接影響4個月產能。 其他還有很多意外因素,比如法國意法半導體工廠遭遇罷工,東南亞部分工廠重新封閉,而全球經濟正在復蘇,手機、汽車電子、電視及PC等行業需求高漲。 這麼一對比,產能就緊張了,畢竟晶圓廠投資巨大,需要1-2年才能建好,無法及時應對需求激增,成熟的8英寸晶圓廠更是缺少投資。 雖然8英寸晶圓不是生產高端CPU、記憶體、閃存的主力,但是藍牙、Wi-Fi、電源IC等芯片主要依賴8英寸晶圓,現在交貨期已經大幅延長,少則6個月,多的長達12個月,一年後才能拿到貨。 如何緩解8英寸產能緊缺?現在似乎並沒有好的辦法,即便台積電、聯電、GF、三星、中芯國際等公司有心建新廠,時間也來不及了。 在這一輪產能緊張中,台積電要比其他廠商低調一些,一直不肯談及8英寸產能的具體情況,也沒有像聯電那樣公開漲價,但最近也被傳出取消了折扣優惠,相當於變相漲價了。 報道稱,做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目前的產能也逼近極限了,如果沒有新產能補充,那客戶的交付期也不得不延長。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PS5面臨黃牛、芯片短缺等問題 長期生態受到威脅

PS5面臨黃牛、芯片短缺等問題 長期生態受到威脅

索尼推出的PS5主機無疑是今年的熱門產品之一,不過這款遊戲機的發售卻遭到了黃牛黨的破壞,他們對市面上稀缺產品的搶購,威脅着PS5主機的長期生態。 黃牛黨一直是遊戲行業所面臨的一大挑戰,他們以官方零售價購入設備,再以更高的價格轉售。而因為疫情的原因,次世代主機產量縮減的同時,線上銷售也成為了大趨勢,而這也給了黃牛們可乘之機,他們利用先進的自動程序在線上商城來搶購PS5和Xbox Series主機。 而發售初期遭遇的困境,可能會影響索尼吸引玩家和開發商使用新平台的能力,進而損害其未來幾年的利潤。新主機發售應該引發消費者競相購買,而開發商利用新主機的性能推出新遊戲,雙方互相促進以達成一個良性循環,但索尼可能遭遇相反的局面。 投資研究機構Morningstar(晨星)的分析師Kazunori Ito認為:「PS5主機可能會錯過進入軟硬件良性循環的關鍵機會,該平台的峰值可能會較低,總收益也不會像我們預期的那麼高。」 從目前各方公開的數據來看,黃牛對新主機的搶購囤積,已經對PS5的軟硬件銷售比造成了影響。對於新主機而言,這一比例應該在1左右,即每一位購買新主機的玩家都會購入至少一款遊戲。這一數字非常重要,因為PS5主機是虧本出售的,而作為軟件的遊戲則可以帶來盈利。 但目前的情況是,PS5主機銷售一空,但遊戲銷量卻並未跟上,據Fami通近期公開的數據顯示,PS5主機在日本的發售並未促進軟件銷量的激增: ※黑色為發售前4周主機銷量,藍色為銷量前三位的遊戲銷量;左為PS5,右為Switch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每賣出三台PS5主機,才會售出一款遊戲,這也是黃牛囤貨的有力證據。PS5在日本的首月銷量約為21.3萬,而前三名的遊戲銷量不足6.3萬(不包括數字版)。相比之下,Switch上市時日本市場前四周售出50萬台,排名前三的遊戲的銷量大致相同。 Ace Research Institute的分析師Hideki Yasuda表示:「即便考慮上數字版軟件的銷量,PS5主機的實際(軟硬件)銷售比也沒有那麼高,這意味着目前的需求受到了二手商販的限制。」不過PS5兼容PS4遊戲,還預裝了《宇航員的娛樂室》,所以玩家可能不會立即購買新遊戲。 索尼的目標是在3月底前售出760萬台PS5主機,以超過上一代遊戲機的表現。但疫情已經造成了整個行業供應鏈的短缺,削弱了索尼、蘋果等公司提高產量的能力。包括聯發科技在內的主要供應商已經表示,芯片供應在2021年上半年將受到限制。熟悉PS5供應鏈的消息人士透露,包括電動汽車製造商在內的一些廠商的強勁需求,一直在損耗PS5所使用的一些零部件的產能。 知情人士表示,索尼最為擔心的點在於,PS5定製處理器的產量仍然不穩定,已經損害了它滿足需求的能力。目前索尼可能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空運向零售商運送遊戲機,這將進一步削減其利潤。在正常情況下,空運的成本至少是海運的10倍,現在這種情況下差距可能更大。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索尼最新的出貨量預測仍遠高於760萬,不過已經沒有早些時候那麼高了。 索尼方面拒絕置評黃牛和產量問題,一名發言人表示:「雖然我們沒有公布生產相關的細節,但自PS5主機開始大規模生產以來,都沒有發生意外情況,我們沒有改變PS5的生產數量。」 彭博社在報道中還指出,日本一家大型發行商被市場的早期反應嚇到,因此還就是否推遲PS5遊戲的發售舉行了內部討論。 現在零售商也在採取措施阻止黃牛黨,GameStop直到發貨前一小時才向員工通報各大商店的新主機發貨情況,以便真正的顧客能夠買到。日本的Nojima讓員工手工審核每一份訂單,以清除黃牛黨。然而據估算,黃牛們已經從PS5主機上賺了3500萬美元,在Xbox上賺了2400萬美元(相關報道)。 許多消費者指責索尼沒有採取更多措施增加供應,以減少黃牛利潤。遊戲產業顧問Serkan Toto表示:「PS5面臨的真正考驗是,即使供應充足,其硬件是否能繼續保持暢銷。你需要優秀的遊戲來說服玩家轉向PS5,你需要更多第三方在PS5上發行遊戲,你還需要售出更多硬件。」 來源:3DMGAME
歐盟17國抱團發展半導體 1450億歐元研發2nm等先進技術

歐盟17國抱團發展半導體 1450億歐元研發2nm等先進技術

先進處理器、半導體工藝的重要性無需多言,現在不僅中國、美國要爭,歐盟也不甘心落下,日前歐盟17個國家簽署聯合聲明,未來將發展2nm工藝等先進技術。 在英國脫離歐盟之後,歐盟24個國家中有17個國家日前聯合宣布了一項野心勃勃的《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旨在鼓勵歐盟聯合研究及投資先進處理器及半導體工藝。 根據這個計劃,未來兩三年中可能會投入1450億歐元,約合1.2萬億人民幣的資金以推動歐盟國家掌握至關重要的半導體技術。 該聲明指出,目前歐盟的半導體技術與自身經濟地位不匹配,歐盟國家占全球GDP的16%,但在價值4400億歐元的半導體市場上,歐盟國家的份額只有10%。 這個報告重點點名了幾個技術,除了5G之外還有未來的6G,而半導體技術中,除了芯片涉及,歐盟重點提到了2nm先進工藝製造,這是未來尚待量產的新工藝,當前最先進的還是5nm工藝。 沒有簽署這個聲明的國家主要是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愛爾蘭、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波蘭和瑞典等9個國家,加入聲明的則是德國、法國、荷蘭、意大利等西歐發達國家,也是半導體實力最強的隊伍之一。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