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俄語

Tag: 俄語

TOYS CABIN:24年7月 扭蛋 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 亞克力鑰匙扣(共7款)

時々ボソッとロシア語でデレる隣のアーリャさん アクリルキーチェーン 7月より放送開始予定のTVアニメ「ロシデレ」からアクキーが登場! メインヒロインであるアーリャを中心としたラインナップにて展開します! シークレットも・・。來源:78動漫

TV動畫《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公開最新海報

TV動畫《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公開第一彈角色視覺圖和海報,本作將於2024年4月播出。 《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是一部描寫擁有俄羅斯血統的混血完美美少女·艾莉,和坐在她旁邊的男學生政近之間的愛情喜劇。出演聲優天崎滉平,上坂堇,藤井幸代。監督·系列構成由伊藤良太負責,動畫製作動畫工房。 來源:動漫之家

晚報:《三位一體5》公布 《星空》移除俄語支持

各位網友晚上好,來 游俠晚報 看看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遊戲資訊吧~ 1.《三位一體5發條陰謀》正式公布!2023年夏季推出! 發行商THQ Nordic今日正式公布了平台跳躍解謎遊戲《三位一體》系列新作《三位一體5:發條陰謀(Trine 5: A Clockwork Conspiracy)》,預計2023年夏季正式推出,登陸PS4|5、Xboxone、XSX|S、Switch、PC。本作STEAM商店頁面現已上線,支持中文,配置需求也已公布,顯卡最低要求GTX960,推薦為GTX2070S。 2.B社《星空》STEAM頁面突然移除俄語支持! 媒體pcgamesn發現,B社《星空》STEAM頁面移除了支持俄語的標簽,SteamDB已確認該變動在2023年4月12號01點27分發生,官方主動刪除了對於俄語語言和字幕的支持。目前尚不清楚其原因。 3.《福爾摩斯覺醒重製版》IGN5分:浪費克蘇魯題材 《福爾摩斯覺醒重製版》獲得IGN 5分評價,IGN表示該作原本可以是一場「推理破解案」與「克蘇魯元素」的有趣碰撞,但結果只是錯失了這個潛力。 4.《死亡之島2》PS5實體盤被提前售賣 《死亡之島2》已確定於2023年4月21號正式發售,但有人已經提前9天拿到了PS5實體盤。據Reddit用戶 Marcellius-the-3rd稱,有一位 eBay 賣家曾出售《死亡之島2》PS5實體盤,Twitter用戶bryce690根據線索找到了這位賣家(2007marquiss),已售出了10份,售價約合人民幣323.6元,該交易已在4月6號截止。 5.《魔物獵人崛起破曉》特別節目將於4月19日播出 6.三上真司離職後仍不忘宣傳《鬼線東京》 《鬼線東京》大型更新「蜘蛛絲」今日上線,遊戲製作人三上真司轉發了這一消息。2023年2月23號時,B社確認三上真司 將離開其創建的Tango Gameworks工作室。 7.全球遊戲用戶達37億 真正的核心用戶只占10%左右 據市場研究公司DFCIntelligence本周發布的《全球遊戲用戶市場概覽》報告,目前全球有37億遊戲用戶,這意味著遊戲用戶已經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但DFC指出,就「實際核心消費群體」而言,37億這個數字「相當無意義」。 DFC公司表示:「事實上,遊戲用戶的總數相當沒有意義,主要是用來吸引眼球。真正的核心用戶只占37億的10%左右。而且,這10%還需要進一步細分,以獲得特定產品的真正目標市場。」 8.《我的世界》推出官方食譜 《我的世界(Minecraft)》官方在Blog網誌上宣布,《我的世界》官方食譜——《Minecraft: Gather, Cook, Eat! 》已經推出,在亞馬遜上有售,精裝版售價19.59美元(130元人民幣)本書收錄了40多種食譜,包括烤土豆、埋藏寶藏餡餅、可疑燉菜、哞菇漢堡、蛋糕、花林蔬菜和粘土軟糖塊等,其中一些非常還原遊戲中的造型,這本食譜專為喜歡烹飪玩家准備。 來源:遊俠網

《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動畫化紀念合作樂曲發行

為了紀念燦燦SUN的輕小說《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TV動畫化,公開了該作品和虛擬歌手花譜的合作消息。 《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4月1日將發售小說最新的第6卷,漫畫版也在《マガジンポケット》上連載。該作品與花譜的合作主題曲《秘密の言葉》將於4月5日發布。歌曲是由3人搖滾樂隊ズーカラデル創作,花譜演唱。《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的女主艾莉登場的MV也預定公開。 來源:動漫之家

傳聞《哥譚騎士》取消俄版 連其他版本都不支持俄語

近日,媒體The Happy Warrior報導稱華納兄弟的《哥譚騎士》的俄語版已經被取消。已經決定在「某地」禁售這款遊戲。 據悉,《哥譚騎士》原本有俄語配音和字幕,但目前已經取消了對俄語的支持,甚至在其他版本中也不支持俄語。而《哥譚騎士》的俄語官網現在也已經404。 本月早些時候《哥譚騎士》宣布放棄舊主機PS4和Xbox One平台,華納解釋說這是為了給玩家帶來盡可能最好的遊戲體驗。 《哥譚騎士》由華納兄弟遊戲蒙特婁開發,由Patrick Redding擔任創意總監,他曾執導了《細胞分裂》遊戲——《斷罪》和《黑名單》。 來源:遊俠網

傳《哥譚騎士》俄語版已經被取消

據媒體 The Happy Warrior報導,《哥譚騎士》俄語版已經被取消。華納兄弟已經決定在「某地」禁售這款遊戲。 據悉,《哥譚騎士》原本有俄語配音和字幕,但目前已經取消了對俄語的支持,甚至在其他版本中也不支持俄語。而《哥譚騎士》的俄語官網現在也已經404。 本月早些時候《哥譚騎士》宣布放棄舊主機PS4和Xbox One平台,華納解釋說這是為了給玩家帶來盡可能最好的遊戲體驗。 《哥譚騎士》由華納兄弟遊戲蒙特婁開發,由Patrick Redding擔任創意總監,他曾執導了《細胞分裂》遊戲——《斷罪》和《黑名單》。 來源:3DMGAME

發錯貨?英國玩家收到《遠哭6》俄語版 無法升級PS5版

育碧旗下的《孤島驚魂》系列新作《孤島驚魂6》已在10月7日正式發售,但在近日有一些英國網友反饋,他們收到了俄語版的《孤島驚魂6》實體版。最重要的是,這些不幸收到錯誤地區版本的 PS4 玩家無法將遊戲升級到 PS5 版本。 推特一位網友 SJPearson85 發文表示,雖然PS5用戶可以通過創建俄羅斯帳號來解決問題,但使用這種方法他們將無法使用DLC,例如遊戲高級版中的額外內容。 此外,在育碧的官方客服論壇上,有德國和希臘等其他歐洲地圖的玩家同樣聲稱自己收到了俄語版的《孤島驚魂6》,因此無法免費升級至PS5版。 這也不是育碧旗下遊戲第一次出現這種問題,在去年就有英國的玩家表示自己收到了俄語版的《刺客信條:英靈殿》,並且無法從PS4版升級至PS5版。據悉,最後也是通過更改為俄羅斯 PlayStation 帳戶來解決問題。 來源:遊俠網

「後真相」時代,人們能當扶手椅神探嗎?

「訴諸情感與個人信念比陳述客觀事實更有影響力」——2016年川普選舉上台、英國脫歐公投,餘波漣漪中「後真相」一詞被普及開來,牛津詞典將其評為「年度詞匯」,似乎想宣告輿論底層規則改寫。 有人用這個詞劍指大眾:「人們總是只聽他們想聽,只信他們所相信的!現在,人們判斷、認定信息的真假價值,不以經驗、理性分析,而以是否符合我的口味、情感、立場。凡是符合則為真、不符則為假甚至為敵。」相對地也有人點破:「在更多人參與發聲,圈層交織的新部落時代,正在促成新的真相模式生成。別再做那種有個一統江湖的『真相』威權中心的懷舊幻夢了。」 爭執不斷,「一群烏合之眾手握《烏合之眾》怒斥另一群烏合之眾」已經成網際網路見怪不怪的日常。 我們究竟在什麼樣的背景結構下追求真相?這種對真相追求的熱忱如何繼續呢?似乎我們已經站在了推理小說偵探的角色位置上。那麼不如直接向推理小說的開創者愛倫·坡追問——看看他筆下的神探潘迪如何應對…… 首先,自19世紀30年代大眾報刊出現以來,大眾傳播的影響效果更大規模更直觀顯露,顛覆了人類的認知、交往模式。對人的行為與環境關系的討論有了新的進展。 在假想中生產與交往十分有限的前現代世界,人們更多對環境的認識把握還是建立在第一手的認知基礎上。 而隨著大工業生產和全球貿易發展,整個世界變成巨大市場;各種交往手段鐵路、汽輪、電報的發展無限地擴大了人麼的生活空間。新聞供給機構、信息傳播機構對個人親身感知之外的事務進行了全面的覆蓋,人的行為已不再是對客觀直觀環境及其變化的反應。這個環境是一個經過選擇,加工和報導,重新加以結構化後的「提示環境」,它只是盞在黑暗中照亮一隅的探照燈。 例如「議程設置」就是這個抽象隱喻,轉化成一個用簡單的方式可以加以印證的操作命題。當下最直觀莫過於微博熱搜,熱題榜單的排名順序甚至決定了一段時間內的討論話題持續性。 愛倫·坡恰好就生活在大眾傳播興起的年代,長期從事寫作投稿、報紙雜誌編輯的他也有深諳此道。從小說中潘迪的推理方式就可以端倪得出: 《莫格街血案 》中,一場聳人聽聞的血案發生,小說中展示了一段報紙詳情報導列出了兇案發生時附近鄰居商戶的口述。這些人五花八門且自不同國家,當我們閱讀完會發現其中多份口述表示兇案發生時聽到撕打與一個尖聲尖氣的奇怪叫聲,有人說是女人的聲音,有人說是男人,有人說像是德語,有人說是俄語、有的說義大利語……這些口述拿一條出來看似乎的毫無意義。但這種對事物描述的不一致、差異、間斷恰恰是潘迪未到現場就得以推理的切入點,也是成功破案的關鍵點。 如果這種文本內部不同敘述者間的純粹差異指向真相只是小試牛刀,《瑪麗·羅熱疑案》二次登場的潘迪徹底成為扶手椅神探,整篇小說幾乎就是在手把手帶著讀者閱讀多家報紙對於這場議案的種種報導與評論。他對各家報紙中對案情描述、各家報紙間的分析中的紕漏和矛盾、被遮蔽之處一一駁斥、再分析,從反面為還原案情開辟了新進展…… 當這種方法劃過腦海,我們似乎充滿自信,力量無限,但面對當下現實的信息環境卻又犯了難。 首先就是當下信息環境的復雜程度,已經不是小說里兩百年前幾家報社「真實性」和「傾向性」二元張力間的斷裂、遮蔽。今天信息的呈現——一種信息傳遞中的敘事建構開始變得更動態。它呈現出種生產中博弈鬥爭,對信息、符號資源配置的爭奪:公共利益與私有利益的鬥爭,核心主流文化與邊緣文化的循環,專業主流媒體與非主流自媒體的循環。 宏觀上種種社會權力的建制、規訓,中觀層面媒介組織的科層結構,信息生產流程、信息分發,微觀中具體信息生產業務層面的話語使用、文本架構、類型化方法……這為我們提供了千般切口,也讓我們難以找出一個所謂的「真兇」。 甚至有學者認為,19世紀和20世紀哲學中的語言學轉向,哲學家們已經開始看到所謂的事實、現實、客觀性實際上總是別語言符號本身自帶的視角所塑造。語言符號系統本身已經預先塑造了我們世界中看到什麼、認知什麼。 行文致此,似乎對「真相」的追尋只剩下「追尋」這個姿態了。但或許正是這個姿態本身,作為操作手段。堅持這種姿態本身就是就是認知種種局限和偏見,這對些局限的認識反過來又凸顯了「真相」這種理想的規范性作用。或許這種「真相」又可以叫別的名字「真理」、「智慧」、「本真」... 當信息復雜程度遠遠超乎了個人簡單處理能力,渴望得到一個直接確切「真相」答案的欲望也迫切起來,那麼誰能提供更富有解釋力,更符合實際現實的「解釋框架」或者「思考路徑」,似乎誰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認同與擁護。但他人永遠無法替代你自己去追尋的姿態——這種嘗試、這種冒險、這種實踐。生成屬於自己、飽含著新可能性的話語體系。 倘若總是把這種本屬於自己的工作,都交給「以你之名,為你服務」的意見領袖,網紅,機構,算法,也很容易落入自戀、自憐的陷阱,像白雪公主中的惡皇后一樣對這塊平板鏡面自戀地問:「魔鏡魔鏡,告訴我,我的觀點、品位是不是世上最美?」而魔鏡總是相同的回到:「是,但不也全是」來充當維持自戀運轉的匱乏。 電影《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中,有個情節讓我十分動容。 19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保安人員理察·朱維爾最先發現了一顆炸彈並緊急疏散了附近的民眾,但本該成為英雄的他,卻因為一系列偏見被FBI列為自導自演了這場鬧劇的嫌疑人。同時,調查人員向媒體提前走漏了風聲也未經確證核實,一時間「英雄變罪犯」的反轉新聞點燃了輿論,四面八方的壓力撲向理察。而真正使得律師布萊恩確信理察不是兇手願意為他挺身而出辯護的,就是他自己走了一趟,親身體驗的一個簡單調查測試。 而當最後理察頂住壓力,洗刷冤屈後,率先點燃這場「假新聞」薪柴的記者,不再是聽從威權消息與固有偏見的耳語,自己走過了一趟這段路程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部片子我也將它看做東木導演對於後真相時代的一種洞察。 可我們同時也明白,當下我們又太多的「合理藉口」嘟囔著:「不必活得這麼累」、「我哪有這樣的時間精力空餘時間、沉默成本去維持這種追尋「真相、真理、智慧」的姿態」雲雲。 我要說:「不!」這種姿態不僅僅用來簡單擺出來,甩大詞去嚇唬別人的符號油戳印。它就是需要你去呵護,保護的東西,並且還是僅你自己能為它負責的東西。如果你有這樣的熱忱那就要把它堅持到底,要為自己的生存本身去竭力的爭取,習得更多技能,與周遭人產生更團結和諧的聯系,想各種辦法從而讓自己勞動、工作外有剩餘給自己的時間,去閱讀,與歷史上的思考者交流。去探索,與田間地頭、市井附近親身接觸。相對的,我們心中也在呼喚著一個更有合理工時,更好社會保障作最低底線為可能性做擔保。 來源:機核

《刺客任務3》將迎來中文等四門語言支持

在日前舉行的 IOI Insider 直播活動中, IO Interactive 社區總監 Travis Barbour 宣布《刺客任務3》將迎來中文、繁體中文、日語以及俄語的語言支持。其中,包含日語語言支持的遊戲更新將於8月26日推出,而中文語言的實裝時間則有待進一步公布。 據悉,由於《刺客任務》及《刺客任務2》的本地化翻譯由發行商華納進行,因此在發售首日就有上述四門語言。《刺客任務3》作為首款 IOI 獨立發行的遊戲,本地化也需要額外的時間。 來源:機核

R級王炸華語片,9分的片子居然提前上了

Sir今年看過痛感最真實的電影場面: 先用鞭子抽,皮開肉綻。 再扒開衣服。 在雙耳,在胸前,上金屬夾。 拉閘、通電。 一陣顫慄後,受刑人口吐白沫,幾乎暈死過去。 什麼R級片? 不,是你們將要看到的院線華語片—— 五一上映,主人公張譯,「國師」張藝謀生涯首部諜戰題材…… 除了撐開皮肉的「痛」。 它還要給你更多—— 懸崖之上 18號也就是今天,正式開始超前點映。貓眼開分9.2,淘票票開分9.1,豆瓣評分還待觀望。 看過的觀眾現場反應都十分激動,口碑小爆。 甚至,被稱作是張藝謀近幾年最「好看」的電影。 Sir看了,此言不虛,今天不劇透只聊聊初感受。 什麼叫「好看」? 以前,你會覺得是張藝謀式的「好看」: 高對比,大亮色,以恢弘而精緻的影像挑逗視覺。 這一回,傾向於大眾的「好看」: 大雪、追車、槍戰、千鈞一髮……動作場面的刺激,懸疑布局的張力。 而Sir感受到的「好看」。 既屬於張藝謀,也屬於大眾。 張藝謀選擇了更親近市場的諜戰題材,並拍出只屬於張藝謀的諜戰片。 簡單說—— 《懸崖之上》跟我們見過的諜戰片都不一樣。 01 故事開始,幾乎沒有門檻和花招。 抗戰時期,四名從蘇聯來的共產黨特工空降中蘇邊境,隨後潛入哈爾濱,執行一項特殊任務。 行動代號,烏特拉。 行動內容,暫時保密。 乍一看,開局和眾多諜戰劇無異,平平無奇。 馬上,「不一樣」來了。 Sir剛介紹的信息,並非出自行動小組,也不是電影旁白。 它出自一個叛徒—— 十八號有個行動,四個人,從蘇聯來,都沒帶電台。 特工剛落地,行動就已經暴露。 接下來該怎麼辦? 這設計,像極希區柯克著名的「桌底炸彈」: 三個人在玩撲克牌,他們桌底下有個炸彈,三人並不知情,觀眾卻心知肚明。 別管劇情怎麼演,炸彈只要在那,你就提心弔膽: 什麼時候炸? 玩撲克的人什麼時候走? 張藝謀沒有照搬,而是做出一個「變招」—— 如果說烏特拉是「炸彈」; 烏特拉背後,整張共產黨特工情報網,是「桌上玩撲克的人」; 四位特工,則是潛入桌底的「拆彈組」。 敵人已然占據絕對上風,可特工依然一息尚存。 「懸崖之上」,一寸即深淵。 四位特工,個個精銳: 在蘇聯經過嚴格訓練,精通跳傘,射擊,格鬥。 落地後立刻編為兩組——分頭行動,互不聯絡,按計劃潛入哈爾濱。 敵人也出動全部力量: 敵偽特務,假扮共黨接應者,請君入甕,拉起天羅地網。 雙方過招,Sir印象最深的是精湛的群戲調度和表演。 就說一場戲。 信息量巨大,張藝謀處理得尤其克制。 前往哈爾濱的火車,兩組特工相遇,行動暴露邊緣: 二組,秦海璐+朱亞文,已經被假特務們欺騙,處於監視之下; 一組,張譯+劉浩存,暗中蟄伏,卻要在敵人眼皮底下提醒同伴。 還不能拖。 隨著列車逐漸接近哈爾濱,風險越來越大。 過程中,演員每個肢體動作都在疊加緊張感: 踱步,眼神,回望…… 即使如此,特工還是險些全隊覆沒。 鏡頭在狹窄車廂中,不斷切換視角:一組,二組,敵偽,敵偽中的臥底…… 每個人物性格特點漸漸暴露,隨時影響局勢。 一邊,張譯和秦海璐沉重冷靜,固若金湯; 另外,朱亞文一方則熱血衝動,差點犯下大忌。 - 一組的? - 嗯 - 跟你說什麼了嗎? - 沒有 結局如何,Sir不劇透。 開頭張譯受刑的畫面揭示,他之後還是被捕,烏特拉計劃受挫。 所以,拆彈組的任務因此出現動搖。 繼續任務? 或者,逃? 張藝謀的諜戰大戲,連落點也劍走偏鋒: 沒有非黑即白,沒有團圓平安。 正義可能遲到,壞人繼續苟且。 極端情況下—— 逃出生天,即為英雄。 02 場景美術,群戲調度這些肉眼可見的特質,是《懸崖之上》「好看」的第一層。 此外,張藝謀為電影的加成,還有最突出的三字: 掌控力。 諜戰氛圍與表達主題,高度統一。 比如,冷。 開篇一幕戲,余皚磊飾演的特務隊長,大雪里槍斃犯人。 舉槍,瞄準,咔…… 槍卡殼了。 沒辦法,回到房間找于和偉飾演的周乙,要來一把捂熱乎的槍。 舉槍,瞄準,啪。 冷是天氣,也是人心,更是時局。 城郊齊腰深的積雪,主角服裝的貂毛,哈爾濱漫天飛雪的街道,時時刻刻在把這種冷傳遞給觀眾。 這是一個連現代文明的暴力(槍)都能被凍住的極端環境。 另一個,血。 Sir一度感到錯愕——它殘忍得不像院線片。 張譯識破接應人老馮的偽裝身份,但槍已交出,只能肉搏。 他把敵人壓在身下,茫茫雪林,拿起石頭重重往對方頭頂砸下,腦漿迸裂。 一下,再補一下。 大雪凍住武器,止得住暴力,卻擋不住人生死搏鬥時散發的獸性。 極端環境+人性異化,恰恰是所有諜戰片的精髓。 張藝謀顯然吃透了。 場景美術,Sir也只舉一個鏡頭。 于和偉飾演的周乙追殺朱亞文,打光十分曖昧。 左邊,路燈的暖光;右邊,雪地反射的冷光,拿槍的周乙站在畫面正中。 燈光是雙方陣營暗示—— 左邊我黨特工;右邊成群的敵偽特務。 那麼,中間呢? 噓,打住。 影像既是幕布也是故事本身。 Sir還是那句話,好電影永遠在細節。 當然,張藝謀還在電影後期注入更多敘事「詭計」,打破傳統線性敘事。 Sir預測會讓部分觀眾感到「跳脫」。 但這同樣是《懸崖之上》「不一樣」的一環: 一個圍繞烏特拉行動的「局」,最終蔓延出高於行動本身的追問。 比如,不少筆墨花在「反派視角」。 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往往和主角們相反,卻也在情理之中。 雙方所謂的殊死搏鬥,可能並不在一個頻道上。 這種轉變,必然會挑戰一些觀眾的認知。 《懸崖之上》並非一出鬥智鬥勇的特工任務。 在Sir看,它更是一次指向「任務」背後,對時局,對歷史的真實回望。 張藝謀鏡頭中的主題始終沒變。 環境描寫也好,反派視角也好,最終呈現在你眼前的—— 無孔不入的撕裂。 以往我們看過的華語優秀諜戰片,如《風聲》,是把小空間死鬥,單一線索敘事做到極致,抽絲剝繭。 強調戲劇性的精密布局與提煉。 《懸崖之上》思路不同。 它更注重搭建故事整體的「電影感」。 你可以看到,1930年代的哈爾濱街頭。 正邪雙方,擠在逼仄的街道,偵察與反偵察,勾心鬥角。 大雪漫漫的街頭,華燈初上的夜晚,特工與特務飆車,槍戰,追逐,廝殺。 烏特拉行動,也終於牽扯到國際舞台。 電影中有句台詞透露了行動內幕,提到了日本人在背蔭河設置的秘密殺人場。 不熟悉? 這就是那滅絕人性的計劃的前身。 把電影感、格局、視野、歷史意義累積,才是《懸崖之上》作為華語諜戰片,最具野心的突破—— 它塑造英雄。 更呈現普遍的脆弱。 03 作為影迷,Sir對一個設計很敏感。 哈爾濱的亞細亞電影院(現在還在),整個行動關鍵地標。 特工在此接頭,敵偽特工在此提前設下天羅地網,守株待兔。 而傳遞情報的線索,也有意思—— 當時熱映電影的排期。 《淘金記》(1925)。 不僅指出了故事發生的年代(1930s)。 更是契合了整個電影的主題: 人性。 什麼意思? 《淘金記》的主題,借用豆瓣網友的評價: 「人性之善」。 回到電影,撕裂終究鑽進人性。 電影的大背景,1930年代中國東北,抗戰最艱難的土壤。 人性的善與惡,罪與罰,有時連自己選擇都是奢侈。 電影在群像中始終強調「抉擇」。 更強調抉擇的貧瘠—— 雷佳音飾演的叛徒謝子榮,他想背叛嗎? 實情是: 目睹同志接連被處刑後,他徹底崩潰,為自保而淪為敵偽幫凶。 另一邊。 敵偽內部,余皚磊飾演的小隊長,抓人,鋤奸,幹活,殺人……非常賣力。 被拆穿後,他心態不過一個想在上司面前搏表現的「打工人」。 人性的複雜與矯飾,還是表面。 真正扎心,是張藝謀設下那個人性糾葛的戰場。 史達林說: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 這句話國內常被引用,讚頌那些犧牲於隱秘戰線上的烈士。 ——似乎他們的大無畏都是天生。 張藝謀想用影像反駁—— 他們不是材料,不是工具,他們是「人」。 人有情感,有痛苦,甚至,也會拖家帶口,也會崩潰。 最明顯在四名特工的「身份」—— 表面,男女搭配; 實際,張譯和秦海璐是夫妻,朱亞文和劉浩存是情侶。 前面劉浩存有難,所以朱亞文驚慌,表現像個「菜雞」(事後證明他也有勇有謀)。 而張譯和秦海璐的孩子,曾在轉移時,被遺落在哈爾濱,成為流浪兒。 因此。 他們承諾:活下來的人,去找孩子。 正因這一句「找孩子」,兩個身經百戰的特工,才在敵人面前暴露破綻。 被抓、被打、被虐。 乃至,被殺。 《懸崖之上》對人性的拆解好就好在: 格局拉得高,視角趴得更低。 電影扒開人性藏在「信仰」下的真實撕裂和弱點,並以此去反覆測試「信仰」的堅固程度。 一個細節讓Sir印象深刻: 電影里,即便最堅定沉穩的張譯,被注射藥劑後,也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透露了一些機密信息。 人的生理抗性,在現代醫學面前,早有閾值。 是特工意志力太弱? 恰恰相反—— 在那個年代,這些犧牲的特工,曾用生命一次次逼近、比肩,甚至超越這些「人性閾值」。 作為影迷,去看《懸崖之上》可以有很多理由。 精準的演技、調度,緊湊的動作、鬥法、懸疑,深刻的主題、隱喻…… 哪怕就「張藝謀作品」幾個字。 去年,Sir把《一秒鐘》排在最愛的華語片前三。 如果說《一秒鐘》最讓人動容,是張藝謀暴露的,對電影本質的純粹初心。 那麼《懸崖之上》,更延伸到電影以外。 幕後特輯里,倪大紅對鏡頭說出這樣一句話: 「他們就像滿天星星里,不知道哪一顆星星」。 當然知道,他在感嘆那些隱藏戰線里,無名英雄的犧牲。 Sir動容,不在「天上」,不在「星星」。 而是「不知道」。 因為「不知道」,發光與否,於他們也並無意義。 他們唯一「信仰」,只是成為這天上的一員,跟別的「星星」共同撐起這片夜空。 正如電影里一句台詞。 特務頭子始終不明白: 你說他們是要隱藏什麼,才會付出這麼大代價? 答案一早就告訴了所有觀眾—— 烏特拉,在俄語里。 是「黎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的陀螺 來源:kknewsR級王炸華語片,9分的片子居然提前上了

蕭紅:煩擾的一日

文 / 蕭紅 <p他在祈禱,他好像是向天祈禱。 <p正是跪在欄杆那兒,冰冷的,石塊砌成的人行道。然而他沒有鞋子,並且他用裸露的膝頭去接觸一些冬天的石塊。我還沒有走近他,我的心已經為憤恨而燒紅,而快要脹裂了!我咬我的嘴唇,畢竟我是沒有押起眼睛來走過他。 <p他是那樣年老而昏聾,眼睛似是已腐爛過。街風是銳利的,他的手已經被吹得和一個死物樣。可是風,仍然是銳利的。我走近他,但不能聽清他祈禱的文句,只是喃喃著。 <p一個俄國老婦,她說的不是俄語,大概是猶太人,把一張小票子放到老人的手里,同時他仍然喃喃著,好像是向天祈禱。 <p我帶著我重得和石頭似的心走回屋中,把積下的舊報紙取出來,放到老人的面前,為的是他可以賣幾個錢,但是當我已經把報紙放好的時候,我心起了一個劇變,我認為我是最庸俗沒有的人了!仿佛我是作了一件蠢事般的。於是我摸衣袋,我思考家中存錢的盒子,可是連半角錢的票子都不能夠尋思得到。老人是過於笨拙了!怕是他不曉得怎樣去賣舊報紙。 <p我走向鄰居家去,她的小孩子在床上玩著,她常常是沒有心思向我講一些話。我坐下來, <p把我帶去的包袱打開,預備裁一件衣服,可是今天雪琦說話了:「於媽還不來,那麼,我的孩子會使我沒有希望。你看!我是什麼事也沒有作,外國語不能讀,而且我連讀報的趣味都沒有呀!」 <p「我想你還是另尋一個老媽子好啦!」 <p「我也這樣想,不過實際是困難的。」 <p她從生了孩子以來,那是五個月,她沉下苦惱的陷阱去。唇部不似以前有顏色,臉兒皺縐。 <p為著我到她家去替她看小孩,她走了,和貓一樣躡手躡腳地下樓去了。 <p小孩子自己在床上玩得厭了,幾次想要哭鬧,我忙著裁旗袍,只是用聲音招呼他。看一下時鐘,知道她去了還不到一點鐘,可是看小孩子要多麼耐性呀!我煩亂著,這僅是一點鐘。 <p媽媽回來了,帶進來衣服的冷氣,石面跟進來一個瓷人學的,纏著兩隻小腳,穿著毛邊鞋子,她坐在床沿,並且在她進房的時候,她還向我行了一個深深的鞠躬禮。我又看見她戴的是毛邊帽子,她坐在床沿。 <p過了一會,她是欣喜的,有點不像瓷人:「我是沒有作過老媽子的,我的男人在十八道街開柳條包鋪,帶開藥鋪……我實在不能再和他生氣,誰都是願意支使人,還有人願意給人家支使嗎?咱們命不好,那就講不了!」像猜謎似的,使人想不出她是什麼命運。雪琦她歡喜,她想幸福是近著她了,她在感謝我:「玉瑩,你看,今天你若不來,我怎能去找這個老媽子來呀!」   那個半老的婆娘仍然講著:「我的男人他打我罵我,以先對我很好,因為他開柳條包鋪,要招股東。就是那個入二十元錢頂大的股東,他替我造謠,說我娘家有錢,為什麼不幫助開柳條鋪呢?在這一年中,就連一頓舒服飯也沒吃過,我能不傷心嗎!我十七歲過門,今年我是二十四歲。他從不和我吵鬧過。」她不是個半老的婆娘,她才二十四歲。說到這樣傷心的地方,她沒有哭,她曉得做老媽子的身份。可是又想說下去。雪琦眉毛打鎖,把小孩給她: <p「你抱他試試。」   小孩子,不知為什麼,但是他哭,也許他不願看那種可憐的臉相?雪琦有些不快樂了,只是一刻的工夫,她覺得幸福是遠著她了!過了一會,她又像個瓷人,最像瓷人的部分,就是她的眼睛,眼珠定住,我們一向她看去,她忙著把珠活動一下,然而很慢,並且一會又要定祝「你不要想,將來你會有好的一日……」「我是同他打架生氣的,一生氣就和個呆人樣,什麼也不能做。」那瓷人又忙著補充一句:「若不生氣,什麼病也沒有呀!好人一樣,好人一樣。」 <p後來她看我縫衣裳,她來幫助我,我不願她來幫助,但是她要來幫助。 <p小孩子吃著奶,在媽媽的懷中睡了!孩子怕一切音響,我們的呼吸,為著孩子的睡覺都能聽得清。雪倚更不歡喜了,大概她在害怕著,她在計量著,計量她的計劃怎樣失敗。我窺視出來這個瓷器的老媽,怕一會就要被辭退。 <p然而她是有希望的,滿有希望,她殷勤地在盆中給小孩在洗尿布。 <p「我是不知當老媽子的規矩的,太太要指教我。」她說完坐在木凳上,又開始變成不動的瓷人。 <p我煩擾著,街頭的老人又回到我的心中;雪琦鉛板樣的心沉沉地掛在臉上。 <p「你把髒水倒進水池子去。」她向擺在木凳間的那瓷人說。 <p捧著水盆子,那個婦人紫色毛邊鞋子還沒有響出門去,雪琦的眼睛和偷人樣轉過來了: <p「她是不是不行?那麼快讓她走吧!」 <p孩子被丟在床上,他哭叫,她到隔壁借三角錢給老媽子的工錢。 <p那紫色的毛邊鞋慢慢移著,她打了盆凈水放在盆架間,過來招呼孩子,孩子懼伯這瓷人, <p他更哭。我縫著衣服。不知怎麼一種不安傳染了我的心。 <p忽然老媽子停下來,那是雪琦把三角錢的票子示到面前的時候,她拿到三角錢走了。她回到婦女們最傷心的家庭去,仍去尋她惡毒的生活。 <p毛邊帽子,毛邊鞋子,來了又走了。 <p雪琦仍然自己抱著孩子。 <p「你若不來,我怎能去找她來呢!」她埋怨我。 <p我們深深呼吸了一下,好像剛從暗室走出。屋子漸漸沒有陽光了,我回家了,帶著我的包袱,包袱中好像裹著一群麻煩的想頭──婦女們有可厭的丈夫,可厭的孩子。冬天追趕著叫化子使他絕望。 <p在家門口,仍是那條欄杆,仍是那塊石道,老人向天跪著,黃昏了,給他的絕望甚於死。 <p我經過他,我總不能聽清他祈禱的文句,但我知道他祈禱的,不是我給他的那些報紙, <p也不是半角錢的票子,是要從死的邊沿上把他拔回來。 <p然而讓我怎樣做呢?他向天跪著,他向天祈禱。…… 來源:kknews蕭紅:煩擾的一日
思想——我們這個時代的當務之急

思想——我們這個時代的當務之急

文丨吳曉明 哲學是思想的事情,而思想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當務之急。 01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哲學,西方人叫做philosophy,即愛智慧。哲學與一般所謂知識或學問不同,被叫做"智慧之學"或"思想之事"。 <span 提起哲學,人們總覺得高深莫測,離我們很遠。的確,哲學家大多擅長於沉思,甚至到極深奧怪癖的地方去沉思。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喜歡站在雪地里整夜沉思;近代的笛卡爾則喜歡呆在叫"火爐"的暖房里沉思。他們的沉思與時代有關系嗎? 有關系,而且是非常深刻的關系。哲學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時代,笛卡爾非常著名的命題,叫"我思故我在",聽起來很玄,但卻反映最深刻的時代精神。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原則是對上帝的信仰以及對教會權威的認可。笛卡兒提出了全新的原則,他說一切都可以懷疑,數學可以懷疑,邏輯學也可以懷疑,上帝存在不存在也可以懷疑。但我越是懷疑,有一件事情就越是確定,即我在懷疑;我在懷疑意味着我在思想,我思想意味着我存在,因此,"我思故我在"乃是哲學上的第一原理。這一原理說出了新時代的新精神:理性的思想是第一位的,從今往後所有事物都必須在理性的思想面前證明自己的權利。 因此,按照黑格爾的說法,笛卡爾是真正的英雄,他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被稱為近代哲學之父。哲學有真正的時代內容,它並非少部分人吃飽了飯沒事干在那里玄想出來的。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02 外部反思是思想的異化 如何積極開啟我們這個時代所急需的思想?首先要了解今天阻礙思想的最大障礙是什麼。我認為,這一障礙就叫做"外部反思"。哲學上,外部反思是作為忽此忽彼的推理能力,從來不深入到事物的內容本身當中;但它知道一般原則,而且知道把一般原則運用到任何內容之上。通俗而言,外部反思就是形式主義或教條主義,它屬於主觀思想。 比如中國革命中,有著名的"28個布爾什維克"。他們大多從蘇聯留學歸來,一口流利的俄語,馬恩列的經典倒背如流,斯大林的指示也爛熟於心,其中最突出的是王明。他們知道一般原則:暴力革命以及中心城市武裝起義。但他們只知道把抽象原則運用到任何內容之上,結果中心城市一次次武裝起義,但一次次失敗。在這里根本沒有中國社會的獨特內容,只有主觀的外部反思。唯當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的問題不是中心城市武裝起義,而是農村包圍城市時,才開辟出真正的中國道路。外部反思在今天中國的知識界依然盛行,先前的教條大多來自於蘇聯,而今天的教條則來自於西方,而完全遺忘中國社會本身的實體性內容。 外部反思也是一種思,但這叫思想的異化。一般原則是思想的成果,但這種成果又反過來阻礙思想。外部反思可以是有知識有學問的,但卻是無頭腦和無思想的。所以黑格爾把只知道外部反思的人叫做門外漢,叫做現代詭辯,只是表現出浪漫主義的虛弱本質。 03 批判,是開啟思想的鑰匙 要積極地開啟思想,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掌握批判的方法,這也是近代哲學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今天尤其重要。"批判"之最基本、最原初的含義是:澄清前提,劃定界限。 康德是批判哲學的開創者,他寫過三部最主要的著作叫做三大批判。黑格爾曾這樣說過:什麼叫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就是批判的思想,就是不接受未經審查其前提的思想,無論它看起來多麼理所當然。我想這句話很好地體現了批判方法的要點,對今天中國的知識界是切中要害的。外部反思的要害在於:它是完全非批判的,它從來不去追問一件事情或一個原理的前提是什麼,它的界限在哪里。黑格爾之後,批判方法被繼承下來,並依然以某種方式作為哲學思想的主軸。 讓我們舉兩個例子,以說明"批判"的意義。倫理學中有一種公平叫"形式的公平",即無條件的公平。它可以這樣來描述:要公平地分一個蛋糕,我們可以指定一個人來切蛋糕,同時指定他最後拿自己的一份,這樣就能建立起一種形式的公平。 現在讓我們對這件事情進行批判,這種公平需要兩個前提,即"利己主義個人"和"原子個人"。前者是把自己得到最多作為出發點,追求利益最大化;後者是指具有獨立人格性的個人,即從血緣的、倫理的、宗法的、裙帶的關系已經解體的地方產生的"個人",但原子個人在中國未曾真正產生出來——西方的原子式個人是伴隨着一千多年的基督教教化而確立的,而不存在原子個人卻是理解中國社會的真正鑰匙。 讓我們設想一下,在家里分蛋糕會依照什麼"形式的公平"來分嗎?不會的。也許胃口大的就吃多一點,胃口小的就吃少一點,甚至這種不平均卻被看成是公平,而且是真正的公平。因為在家里活動的不是一般意義下的利己主義個人,尤其不是原子個人,而是為特定的血緣紐帶、倫理紐帶聯系起來的家庭成員。由此可見,我們一開始認為所謂形式的公平是自然而然、理所當然的,但我們通過批判的步驟卻發現:實際上這種公平既需要一定的前提,又具有一定的界限。 第二個例子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假設有一個獵人和一個漁夫,獵人想吃魚,而漁夫想吃野兔子,於是他們開始交換。經濟學家發現,在一隻野兔子和三條魚之間包含着某種可以通約的東西——等量的抽象勞動。經濟學家把這樣的發現概括為一個規律,即等價交換。 但馬克思的批判說:經濟學家搞錯了,那兩個人不是獵人和漁夫,而是兩個現代資本家。因為等價交換只是當人類經濟生活發展到一定高度、發展到商品生產,才成為可能。獵人和漁夫,亦即在自然狀態和原始狀態中的人,他們也許相互饋贈食物,也許用叢林法則解決食物短缺問題,但絕不等價交換。因此,馬克思的批判首先是澄清前提,即辨明現代經濟生活的前提不是自然狀態或原始狀態,而是商品生產及其特定階段的結果。 馬克思的批判不僅澄清前提,而且為現代經濟生活劃定了歷史的界限。這意味着現代經濟生活是具有前提和限度的歷史現象,因此正像它曾經的歷史生成一樣,它也將在歷史中歸於滅亡。把現代經濟生活作為真正的歷史現象來加以把握,這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意義。 由批判方法來開啟我們的思想,一方面要求我們深入社會的現實,另一方面要求使我們學來的知識成為批判的目標。當前中國面臨着許多非常重大的課題,這些課題的解答確實需要我們虛心而持久的對外學習,中國自近代以來一直是殫精竭慮地對外學習,但是這樣一些知識的占有,在今天必須要成為批判和思考的目標,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重大任務。 我們今天的發展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如果僅僅採用外部反思,就既不能真正理解當今中國的發展道路,也無法真正籌劃中國的未來。 ————THE•END————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心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