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文學

Tag: 文學

各平台出台新措 網絡文學以流量收入論高低不靈了?

從8月下旬開始,管理部門從強化綜藝節目管理、強化榜單產品管理、強化粉絲消費管理、強化粉絲互動管理、強化明星經紀管理、強化明星自我約束、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限制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等八個方面對文娛領域開展了綜合治理。一個多月過去了,文娛領域有了哪些新變化呢?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重點網絡文學網站聯席會議暨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座談會上,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在講話中指出,當下網絡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三俗」和歷史虛無主義現象,以及不良亞文化滲透、畸形審美、洗稿侵權等問題,對流量明星、飯圈文化、偶像養成、偷稅漏稅等亂象向上游的網絡文學行業滲透要加以警覺,並要求各網絡文學網站平台按照文娛領域綜合整治的總體要求,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堅持底線思維,抵制流量至上等錯誤傾向。 這場座談會後網絡文學領域有了哪些新變化呢?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今年的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0年度)中,現實題材已占半數以上;閱文集團、晉江文學城、七貓文化等大型網絡文學平台相繼出台措施,改變原來以流量和收入對作家進行分級的做法,如晉江文學城等還引入多個第三方AI審核程序,加強內容審核。 9月16日,中國作協主辦的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0年度)的發布儀式在深圳舉行。經過嚴格初評、復評、終評和網絡投票,24部網絡文學作品和4位新人作家上榜。「這次發布影響力榜,是要抵制、改變網絡文學作家、作品推介中存在的簡單以流量、收入論高低的現象,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審美導向,堅持德藝雙馨,發揮示範導向作用,營造良好行業生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何弘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何弘透露,評委會嚴格評審標準,對作品存在價值和審美導向問題的,作家創作過問題作品的,不管流量多大,堅決不予推薦。「這次我們收到的作家作品里,帶有類似傾向的,直接被我們評委會否決了。」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最終評審後上榜的作品,包括《大國戰隼》《第一序列》《畫春光》《漢闕》《獵贗》《山河盛宴》等。這其中,現實題材占半數以上。 在全國重點網絡文學網站聯席會議暨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座談會上,閱文集團總編輯楊晨表示,要建設好300人的專業審核團隊,下一步將改變以流量和收入對作家進行分級的做法;晉江文學城總裁劉旭東介紹,將舉辦專題培訓班,優化站內小說的題材結構,提高創作質量;七貓文化總裁韓紅昌則表示,今後在推廣中將杜絕使用低俗標題、素材誤導讀者。 座談會之後,晉江文學城總裁劉旭東立即組織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制定整改策略: 在加強內容審核方面,現有審核人員百餘人並引入多個第三方AI審核程序,共同保障日常的內容審核工作;對涉及「歷史虛無主義」「宣揚自殺自殘」等專項內容進行內部清理及自查行動。後續,晉江還會根據重要時間節點及重大時事新聞進行專項排查工作。 在強化編審管理方面:晉江文學城制定了比較嚴格的審核標準並梳理了「晉江寫作違禁題材」供作者進行參考。晉江文學城方面介紹,這個名單還將根據新形勢進行更新和完善。若編輯發現作品屬於違禁題材,或內容過於獵奇導向不佳,會對作品提出修改意見或者直接屏蔽的處理。 在規范作品推介方面:晉江文學城針對部分類型作品積分畸高現象,調整了原來混合榜單的設計,加大了更符合大眾審美的文學題材的曝光率,同時計劃優化榜單推薦規則,增加按年齡層推薦不同題材作品推薦方式。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正模擬恆星風、磁活動和蒸發的系外行星大氣層

包括太陽在內的大多數恆星都會產生磁力活動,驅動快速移動的電離風,也會產生X射線和紫外線輻射(通常被稱為XUV輻射)。來自恆星的XUV輻射可以在軌道行星的上層大氣中被吸收,在那里它能夠加熱氣體,使其足以從行星的大氣中逸出。 M型矮星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恆星類型,比太陽更小、更冷,而且它們可以有非常活躍的磁場。它們涼爽的表面溫度導致它們的宜居區(HZ)靠近恆星(HZ是指一個繞行行星的表面水可以保持液體的距離范圍)。 任何在M型矮星的宜居區繞行的岩質系外行星,由於靠近恆星,特別容易受到光蒸發的影響,這可能導致大氣層的部分甚至全部消失。一些理論家認為,如果光蒸發能去除足夠多的氣體包層,具有大量氫或氦包層的行星實際上可能變得更適合居住。 XUV輻射對系外行星大氣層的影響已經被研究了近20年,但對恆星風對系外行星大氣層的影響卻知之甚少。CfA的天文學家Laura Harbach、Sofia Moschou、Jeremy Drake、Julian Alvarado-Gomez和Federico Frascetti及其同事已經完成了模擬,模擬了恆星風對靠近M型矮星運行的具有富氫大氣的系外行星的影響。作為一個例子,他們使用了TRAPPIST-1中的系外行星配置,這是一顆涼爽的M型矮星,有一個由七顆行星組成的系統,其中六顆行星離該星足夠近,處於其HZ區。 模擬結果顯示,根據細節,恆星風可以從行星的大氣中產生外流。研究小組發現,恆星的磁場和行星的磁場在確定外流的許多細節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可以通過紫外線中的原子氫線來觀察和研究。 復雜的模擬結果表明,圍繞M型矮主星的行星很可能顯示出多種多樣的大氣特性,而且一些物理條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范圍內發生變化,使得對連續的系外行星過境的觀測解釋更加復雜。模擬結果強調了使用包括磁效應的三維模擬的必要性,以便解釋M-矮星周圍行星的觀測結果。 來源:cnBeta

遊戲文學策劃,不僅僅需要會講故事

你有沒有發現,好像現在不管什麼產品,都在花大工夫講故事、做內容包裝?二次元品類自然不用說,這是它們的核心競爭力。而在二次元之外,從《和平精英》到一些輕度的小體量作品,似乎都在不約而同地去打造一個設定更加嚴謹的世界。 騰訊集團的高級副總裁馬曉軼曾在今年的發言中屢次提起「Narrative Design」的概念,並明確它是「高勢能產品」的必備要素——「它是世界觀、移情、人設、敘事的組合,能夠通過對遊戲情節、人物和環境的設計,創造一個豐富的、可參與的世界,讓玩家建立認同感。」 「Narrative Design」,也就是「敘事設計」,它聽起來神秘,但實際上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遊戲行業,一些注重敘事的3A大作,一般都會由專職的作家、設計師去負責實現它。而在國內,這個環節受到的重視也越來越高;不過要說誰已經形成體系、做得爐火純青,那可能還遠遠不夠。 最近,騰訊遊戲學堂的《問爆遊戲人》欄目組,就特別采訪到了來自騰訊光子工作室群的敘事設計專家Lucia。她於2009年加入騰訊遊戲,曾負責《鬥戰神》IP的世界觀架構,並且帶領團隊成立了光子的敘事中台,支撐過超20款產品的IP研發、拓展,目前重點負責《和平精英》的IP文創工作。希望她的一些經驗總結,能夠讓螢幕前的你茅塞頓開。 你可以通過訪談視頻,或者下方的采訪實錄了解這次分享: 世界觀不可能完整,但主題必須要明確 Q:一個項目的敘事團隊,一般會在什麼環節介入研發呢? Lucia:如果是引進IP,敘事基本可以等玩法確定後再做;但如果是原創IP,從它idea誕生的那一刻開始,敘事團隊就要就位,並且一定要參與到美術風格界定、核心玩法設計等早期環節。 Q:這個idea通常是怎麼誕生的? Lucia: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基於目標與結果,即明確瞄準了一波用戶,根據市場的訴求,推導出產品的類型與調性;第二種則是基於主觀表達,比較私人、藝術化,即創作者通過作品這個載體,向他人傳遞主題與精神。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敘事設計往哪個方向走,這本質上是表達欲的缺乏。創作者的表達欲越強,他對作品的推動和影響就越大。 Q:這個方向可以理解為確定主題吧?這件事有多重要? Lucia:是的。我們遇到的大部分情況下——無論是大型團隊,還是mini game——對研發而言,最難的一件事,就是從0到1找准主題。因為這是敘事的基石,也決定著後續開發的取捨,而且它需要得到整個團隊的一致認可。 Q:主題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它是一句話還是一個詞? Lucia:都是可以的,比如信念、堅持、愛、自由、守護等等,它往往同時具有普適性和特徵性。普適性代表它能在多大范圍內引起的共鳴,特徵性則代表作品的觀點和價值取向。 Q:所以主題可以理解為作品的基本價值觀? Lucia:是的。另外,除了研發環節之外,主題也在宣發環節頗有助益。如果找准了一個強而有力的主題,那麼產品外延的營銷事件和媒介物料,都可以成為遊戲敘事調性的傳遞、感受的延伸。 之前,有發行線的同事在跟我聊天時感嘆,覺得有產品在上線時找不到抓手,不知道產品和競品的差異點在哪,這就很可能是由於研發初期沒有明確主題。 Q:那確定主題一般要花多長時間? Lucia:不可估量,通常在整個demo階段都會持續討論、打磨。 Q:在demo階段,敘事團隊主要要做哪些事? Lucia:兩件事,一是把世界觀架構搭出來,為後續上量期提供可行性框架和設計邊界;二是做敘事表現的切片,在跑通機能之外,幫助了解產品的市場感知水平。 Q:這個切片要做成什麼樣?是不是要傳遞出整個世界觀的感覺? Lucia:不一定是整體的世界觀,它會有一種抽象的情緒傳達——這個作品大概給我什麼印象?這個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即使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切片,也會包含明確的敘事表達,並通過體驗闡述主題。你可以把切片投放到市場上,通過用戶反饋,感知到產品未來有何值得期待之處,並據此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主題和設計方向——《黑神話:悟空》就是這樣做的。 Q:構建世界觀一般需要哪些層面的內容來支撐?做成什麼樣才算完整? Lucia:世界觀是不可能構建完整的。就拿我們的現實世界來說,你能感受到它的全貌嗎?假設南極是世界上所有人虛構出來的一個謊言,你可能因為沒有到過那里,而一時無法證偽。世間真偽,百變萬象。而那些浩如煙海的「設定」,還會隨著我們認知邊界的拓展不斷增加。 回到虛擬世界,世界觀架構同樣不可能盡善盡美。尤其是當研發產能有限時,細節設計一定會優先體現在玩家視野能看到的地方——只要地圖不延展到「南極」,「南極」可以永遠停留在文字傳說中。之後隨著版本持續疊代,世界觀的體驗也會越來越豐富,這正如歷史演進、文明沉澱的過程。 Q:世界觀的邊界要怎麼界定?它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 Lucia:首先,我們要認識世界觀的概念和作用:世界觀,就是觀世界。從本質上說,世界觀是主體對於客觀世界所產生的困惑、追問的體系化解答。主體對世界有多大的困惑(為什麼),就映射了主體對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有多大的需求。 為什麼現實中,哲學和神學問題總是殊途同歸,是我們的最終追問?就是人在尋求一個意義。從底層的感知,到最後形而上的追求,這是人觀照世界的一條路徑,而我們做世界觀架構是反過來的。 Q:也就是所謂的上帝視角。 Lucia:沒錯,我們要從頂層的「奇點」出發:如果我是上帝,我為什麼構成這個世界?它和其他世界構成的差異在哪里?這個差異會不會導致事件的矛盾與衝突,導致人們存在的意義是不同的? 在這樣的矛盾衝突之下,不同區域的文明水平、陣營勢力以及目標追求就會產生差異。在這些差異中,尋求哪個角度作為故事闡述的切入點,最終會體現在玩家的感性感受上,這就是一個反向設計的過程。所以敘事設計的結果是感性感受,而世界觀的設計則是理性邏輯。 在構建初期,我們最優先處理的「內核需求」,就是確立這個世界的核心矛盾衝突與敘事主題之間的關聯。因為核心矛盾衝突,是玩家未來在體驗時會直接通過行為感受到的,而玩家的體驗行為,必須要對敘事主題有所指向和呼應。 世界觀架構工作雖然龐雜,但其核心就是在敘事主題之下,角色或者玩家們面對各種矛盾衝突時的抉擇。這個「內核需求」一旦解決,我們就能創造無數的人物、事件和故事線,串入架構之中、編織宏大的世界之網。 Q:圍繞主題和矛盾鋪開的設定,是不是想得越細越好? Lucia:不是,要分階段。項目剛開始時,我們討論的就是形而上的東西。如果某作品有十代,表達的都是同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就得討論非常久;第二個階段是搭架構、闡釋主題;第三個階段,往下做細節拆分時,才需要涉及到內容展開。 但上一個階段沒有結束的時候,不要開啟下一個,這會導致方向錯誤。比如說大家還在討論主題的階段,項目卻不得不啟動地圖製作了,必須先有地圖故事設計,可否先想一個。但故事可選的方向是萬變的,主題才是切入點。切入點的錯誤,很有可能造成資源的浪費,底層設定一旦有變,就會謬以千里。 講故事不等於敘事,傳遞情感才是關鍵 Q:在有劇情線的遊戲中,到了故事階段需要先做什麼? Lucia:第一步,是規劃用戶時長,這是玩家感受世界的隱形尺度。先確定結果,再從目標倒推:比如做開放世界,故事傳達的尺度就會被縮緊,不過多干涉開放性;但如果想營造一種強感受、封閉式體驗,就會考慮到體驗密度的問題,先把時長和目標確定好再排布內容; 第二步,是明確敘事的目標效果。即明確我們希望玩家在遊戲體驗之後,是獲得一個極其強烈、難忘的體驗,如極度憤怒、極度悲傷、極度恐懼等,還是一個更寬松、自由、無拘無束的感受; 第三步,是拆解玩家的體驗結構和情緒點投放。「情緒線」可以幫助設計師,確認在什麼時候需要投放新的副本,多少級是平台期,最重點的關卡和BOSS資源投在什麼地方。強資源的投入點,必然也在用戶情感體驗上最強的地方,同理,故事內容以及多媒體資源也會投放在這個點上。因此,「情緒線」必須由遊戲策劃與敘事設計師共同磨合,並最終確認下來。 最後在具體創作時,還需要根據體驗時長,審視每個故事段落要切多細,是3段故事還是30段故事。我們需要在宏觀的開端→發展→結果中再做拆分,不斷設置小的情節高潮,讓用戶保持「心流」,讓所有體驗貫穿始終。 Q:這算是工業化決定的內容開發方式嗎? Lucia:這不是工業化,而是敘事的定義所決定的工作方法。「敘事設計不等於講故事」,是我通常在敘事課堂上,開篇就需要跟大家排除的誤解。中文里「敘」和「事」的字面意思就是「講故事」,這導致了我們平時對敘事設計的誤解。 故事只是敘事的一種表達手法。敘事關注的,是你最終要傳達給用戶的感受。拋開用戶感受埋頭寫故事,就背離敘事初衷了。 Q:把敘事當做單純地講故事,這種誤解會導向什麼結果? Lucia:過猶不及,認為狂堆量就能做好敘事。比如一個重磅產品,可能會把大量資源砸在劇情表演上,但這不一定在為它的敘事加分。我們不能粗暴的把遊戲體驗與影視體驗劃等號,用戶感受才是重點,如何在「情緒線」中投到性價比最高的位置,從而形成情緒表達的放大,而不是資源的濫用,是我們需要謹慎克制和反復思考的事情。 這還牽扯出了另一個誤解:做劇情動畫就是為了講故事。劇情動畫講的是感受,比如我們要傳遞的感受是悲傷還是憤怒?基於這個感受,劇本要怎麼寫?劇本讀完以後,是不是讓我覺得悲傷了?如果沒有,只是把情節交代清楚,這個劇本是不合格的。 所以我們一直在圍繞敘事的本質來談——通過技巧、方法來實現感受,它關注的永遠是結果。拋開結果談過程,就會背道而馳。同樣一個情節,十個編劇可以用十種方式來寫,但哪個才是你想要的?這是敘事的選擇題。 Q:敘事作品大多都是這樣用結果倒推出來的嗎? Lucia:不完全是。舉個例子,還是說悲傷這種感受,有的導演會用渲染悲慟的形式來表達,比如《1942》,你看了會覺得撕心裂肺;但你看是枝裕和的電影——深水炸彈,不著痕跡地讓你感覺到悲傷。同樣是營造這種強烈感受,每個人有不同的風格,我們稱其話語風格。 敘事話語分為兩個層次:技巧和形而上。一些方法論會指導你怎麼去使用技巧,而一些大師已經非常諳熟,甚至超越了技巧,他們就形成了風格。所以話語的調用,是敘事中最有意思的點。在藝術設計、裝置設計中,你尤其能感受到這一點。 Q:很多人在過程中還有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怎麼避免創作時卡住? Lucia:這是個特別殘忍,不容易直面的問題——為什麼會卡住?你真的是缺靈感嗎?不是。是因為一些設計和目標有矛盾了,而作為創作者卻捨不得大刀闊斧地砍。 舉個例子,每年我們有很多學生做mini game,我們上課時都強調說,沒有想清楚之前不要動手,不然到時候改不了。他們上課時不一定明白,但當他們執行不下去時就會發現:有意見分歧,就是因為團隊在主題認知上不一致。 大的項目其實也一樣,就是取捨問題,而且大項目還沒有小項目容易調頭。我們可能需要非常連續的幾個版本,比如半年到一年的努力,才能彌補之前的設計。 Q:就沒有那種突然之間不知道該怎麼寫的情況嗎? Lucia:一樣的問題,首先定位原因:為什麼寫不下去?是因為缺一段情節?是你發現你的人物和原設定相比,已經面目全非了?還是結構已經錯了,導致後續無限拖沓,沒辦法回到核心矛盾了?很可能是結構原因,或者方向錯誤。 解決方法就是不斷提問:為什麼會這樣?對自己狠一點,最後就會追問到根源上去。在大項目或長期研發的項目中,這種問題很容易暴露出來。 Q:那如果不糾結故事,還能怎麼做好敘事、傳遞給玩家適當的情感? Lucia:沒有故事,還有敘事話語,即通過對傳達方法的設計,將情緒感受傳遞給玩家。比如想營造「難過的情感」,既可以讓NPC講一段令人難過的故事,又可以直接將玩家置身於一段難過的體驗中。 在《底特律:變人》中,玩家就是通過「體驗」到女主角卡拉的一天,建立了對她的同情——她做了所有的家務,卻依然要忍受不公正的對待。 除了操作體驗,不同的媒介材質也能增強情緒感知。如一首音樂、一張老照片、一束照亮黑暗的光……環境、道具、光線、色彩構成、UI等等,都可以幫助提升敘事效果。 這時再回過頭思考一下:敘事是什麼?是把悲傷的感受傳遞給你。但這是不是只能靠講故事做到呢?並不是,你可以理解為負責敘事設計的人更像製片人兼導演,對體驗的結果負責,而編劇則負責解決故事創作。 Q:有時傳遞情緒會造成反效果,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Lucia:原因可能有兩種,一個是話語不協調。比如電影中有些導演自認為感人的情節,觀眾卻覺得好笑。那是演員的表演搞笑、台詞搞笑,還是配樂不合適?或者明明是憂傷、恐怖的情緒,卻用了陽光明媚的畫面、平衡的構圖?敘事話語和目標不一致時,就會對你想傳遞的感受形成干擾。我們要做的就是先定位原因,再修改不協調的話語; 另一個原因是,主題選擇有問題。比如創作者要傳達的情感,用戶是完全沒有共鳴的,那麼不管敘事做得多好,用戶都會從頭否定你的敘事立場。 Q:那實際操作中,我們要怎麼提升自己的敘事水平? Lucia:三元素都要提升。第一,敘事者的自我提升。你想和世界談什麼、想和觀眾討論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我沒有什麼要表達的」,這是非常真實、常見的現狀。而一些藝術家感染力的來源就在於——他甚至想穿越時空來和你探討一些東西。如果我們想提升這點,只有靠大量閱讀、感受和深度思考,才能在面對問題時知道怎麼解決,從哪切入; 第二,掌握敘事的話語。這一點方法很多,音樂、鏡頭、構圖,都有自己的語言。比如在講述一段故事時主角陷入了沉默,此時應該用什麼樣的樂器、和弦展現情感,是否要加入開放而不明朗的小三和弦等等……都是有講究的; 第三,落實到故事本身。隨著影視產業的百年發展,故事已經有一套相對成熟的創作體系了。方法論可以幫助我們達到60-70分面向用戶的創作,但想要打動人,最終還是會回到敘事者內心想傳達的誠意上,這才是敘事整體提升的閉環。 Q:那比起其他媒介,遊戲的敘事優勢是不是在於維度更廣、話語更多? Lucia:對,因為敘事本質上屬於語言學。語言學研究的是「信息是怎麼通過介質傳達的」。 比如我是「發信人」、你是「收信人」,「信」是我們的媒介。你會發現,即使我有千言萬語想說,但我選擇的表述方式,可能就已經讓我想表達的情感在起點上產生了信息丟失;而你在閱讀時,可能也有部分信息因為無法理解而再次丟失,但同時卻又在想像中臆造了的新的信息,於是這封信變得更加豐富了,已經不完全等於,甚至可能超越了初始「發信人」想表達的。從整體上來講,敘事研究的就是「怎麼讓用戶准確感受到我想傳達的內容」。 在這個前提之下,每一個媒介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比如小說相比其他所有媒介的優勢,是可以操作時間。你閱讀小說時,和這個真實世界是不等時的——它可以將一秒鍾無限放大,也可以讓一千年在一瞬間過去。並且你可以通過小說走到一個人的靈魂中,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因為畫面是由你自己構成的; 再說到影視,它放棄了一部分想像,以及一部分可以快速變換的時間,但換來了更強的視覺感受,以及導演的主觀能動性。它的劣勢是可參與度更小,你還是處在一個被動的、被導演灌輸思考的過程中。你感受到的,大多是他想讓你感受到的東西; 而遊戲是一個進階版的敘事載體。前面我們有提到小說、影視的媒介形式,那麼建築和空間能不能給人強的敘事感受呢?當然也是可以的——巴洛克建築的浮華,哥特建築的莊嚴都是空間本身所蘊藏的表達。它通過空間結構的語言,傳遞出了這種情緒和氛圍。 那建築語言能不能放到遊戲中呢?可以。所以遊戲的載體遠多於其他媒介,表現的邊界也更加廣闊。基本上你可以認為,小說、影視的閉合性更強,而遊戲的開放度更高。 Q:你覺得其他媒介的話語調用,能帶給遊戲的敘事設計什麼啟發? Lucia:做遊戲是向下兼容的。想在遊戲中有很強的敘事表現,那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你至少要有所了解,因為每一種媒介都有特性,需要設計師來主動選擇。 舉個簡單的例子:玩家要前往一個地點,那麼你可以在遊戲中做一個新手引導,讓他自動尋路;但在某些作品中,會利用遠方的標志物,讓玩家自然地走過去。 這種手法迪士尼也用過——每一個區域都會有一個高大的標志物,這是為了人的分流。但當它隱藏在場景敘事中時,你是感受不到的,不會有一個導游跟你說「請往這邊疏散」。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你是要說出來,還是通過別的方式實現目的?這就是技巧。 理性思考與個人表達,對我們都很重要 Q:打造IP、做內容包裝,似乎在被越來越多的廠商重視,你覺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Lucia:在行業的不同發展階段,立項的初衷是有差異的。比如端游時代,大家就是想創造新的IP、玩法,不太考慮成本。到了2013年左右的手遊時代,快和新就是最重要的,因為思考過慢就已經落後了。 再往後到了2017年,十年前的那批IP逐漸成熟,到了收獲的階段。因此有那麼兩年,基本整個行業都在做IP手遊。但當果實被摘完,我們就又會回到建立自身品牌、做原創IP的問題上。所以現在我們立項肯定不會完全逐利,而是更多思考作為IP的長期資產價值,和作為產品在當下的受歡迎程度。 Q:你怎麼看待內容消耗越來越快的問題?這是不是對敘事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Lucia:內容消耗速度越來越快,只是對故事素材的消耗,但是如果有主題在,能留下情緒感受的余韻,從資源上來說就足夠了。核心印象和情感連結在,你就能基於它做更廣義的敘述,或延續後續產品,以及拓展玩家的涌現敘事生態。 Q:你對業內敘事相關崗位的發展情況怎麼看? Lucia:隨著精品項目增多,目前文學策劃的缺口還是比較大的。文學策劃崗位是時間的朋友,需要長時間積累。在行業端轉手的時期,有一波文學策劃沒有能堅持下來,這是很遺憾的。現在行業內超過10年以上的文學策劃人才,相對其他崗位而言是偏少的,我們每年都在培養新人。 Q:在未來,你覺得文學策劃的發展前景如何? Lucia: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歐美的行業現狀:他們的文學策劃到了四五十歲時,會是具有跨界能力的敘事設計師,可能身兼影視編劇、作家、遊戲設計師等多元身份。在洛杉磯,依託好萊塢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這樣的斜槓人才非常多。 IP文學策劃的視野,不僅僅包含遊戲產品內的敘事部分,還需要考慮IP內核如何超越媒介、拓展到IP產業鏈條的其他產品形態中,例如影視、動漫和互動影游等。隨著版權體系完善、區塊鏈技術發展,創意內容產業必將是時代的剛需。 Q:在敘事設計者的提升過程中,他們的關鍵競爭力在哪? Lucia:首先肯定是綜合能力,不能憑單一因素決定人優秀與否。不過從文學策劃到架構師的轉變中,會有一個思維方式的轉化:文學策劃相對而言是偏感性的,因為他接觸到的只是故事的切面;而架構師是偏理性的,他跟你討論的所有思考,都是框架和結構,不會降維討論到情節中去。 很多時候我們很難校正一種想法:「我覺得寫故事是很主觀的啊?我覺得這樣就是對的。」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作品好與不好?除了看結果,還要看方法和邏輯。核心還是在於反向思考,而不是自嗨式創作後,發現玩家根本不買帳——對更高級的文學策劃,我們會要求他對自己創造出的每一個字,都能講出來為什麼要這樣寫。 Q:那在文學策劃的階段,能不能開始用更高層的思維方式思考呢? Lucia: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比如我們從小朋友到大學的過程中,你要先收集信息、形成感受,有過體驗,才能開始研究形而上。要先累積情感、具象的東西,才能從具象中抽象、往上走。 Q:那你覺得創作者在敘事時,可以比較注重自己的個人表達嗎? Lucia:有一些個人表達,會在大平台的背景下受到限制。但在能影響的范圍之下,我們還是要更加努力地做出改變。當然,我們並不是說要創作者一意孤行——如果不是展現創作者獨立精神的遊戲藝術作品,就需要和團隊始終保持探討,把一個原生idea擴展為完整的設計體系。 以前我們上課,會從整個電影行業的發展來看藝術發展史:工業化、平台化會慢慢走向導演中心制,觀眾會因為喜歡某個導演的創作、演員的演繹和編劇故事去看電影,而不會因為這部電影是某個平台投資的去看。遊戲行業可能也會這樣,每個創作者一定會在歷史中浮現出來。 目前,我們的行業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但是往後走20年會不會達到?我覺得從趨勢和歷史必然性上來說,是一定的。敘事設計師是時間的朋友,有些打動你靈魂的大作,是敘事者將其一生的感悟和體驗融入其中,並被玩家感受到了,這種敘事的主題傳達和感受效果,使得遊戲從文化商品而躍遷為了藝術作品。 來源:機核

天文學家測量出接近太陽系的最大已知彗星的寬度 :約150千米

據媒體報導,一顆絕對巨大的彗星目前正在向太陽系飛去--而新觀測結果已經確定了它到底有多大。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已經測量出它的寬度約為150千米,這使其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彗星。另外,關於它的軌道和其他細節也變得更加清晰。 據悉,這顆彗星被正式稱為C/2014 UN271 Bernardinelli-Bernstein(以下簡稱BB)。其中,2014表示它在技術上首次被發現的年份。然而,直到2021年6月,天文學家Pedro Bernardinelli和Gary Bernstein才發現了它的存在,現在這個天體則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雖然BB彗星的亮度表明它很大,至少有100千米寬,但它到底有多大仍非常模糊。這主要是因為它是在29個天文單位(AU)的距離被觀測到的--幾乎和海王星一樣遠--這是迄今發現的彗星的最大距離。 現在,進一步的觀察已經更精確地縮小了它的大小。由Bernardinelli和Bernstein自己領導的一項新分析發現,根據其亮度,該彗星核約有150千米寬。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使得它成為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彗星,幅度相當大。大多數彗星只有幾千米到幾十千米寬,而一些特別大的彗星如Hale-Bopp,則可能寬達80千米。之前的紀錄保持者--Sarabat's Comet of 1729被估計約有100千米寬。 另外,該研究團隊還能更詳細地計算出BB彗星的軌道。這個天體正在進行令人難以置信的漫長太陽系的往返之旅--在它最遙遠的地方,大約150萬年前,它大概在40400 AU之外。上一次它在我們地球附近擺動則是在約350萬年前,當時它處在太陽的18 AU范圍內。 但它目前的內向旅程將是其迄今為止最接近的一次。天文學家已經計算出,等到2031年,BB彗星將在10.9AU處達到峰值,幾乎達到土星的軌道。 盡管非常微弱,但這顆彗星的彗星和尾巴也都已經被探測和研究。新數據表明,根據簡單的升華熱力學,二氧化碳或氨正在從其表面汽化。 其他科學家已經探測到了來自彗星的氣體爆發。Las Cumbres天文台的另一個小組報告稱,它在9月9日的幾個小時內出現了大幅變亮的情況。 雖然很難准確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新研究稱,它有可能變得比以前想像的更亮--高達9級,或比土星的衛星泰坦更暗一點。最初預計它只會變得和冥王星一樣亮。然而如果形成了水冰的外殼則最終可能會變得更暗。 無論結果如何,BB彗星無疑將會成為未來十年及以後的一個引人入勝的觀測目標。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解開120億年前星系進入靜止狀態之謎

據媒體報導,由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領導的發表在《自然》上的新研究,剛剛回答了關於我們宇宙的一個基本問題。為什麼一些最古老的、質量最大的星系在形成初期會陷入靜止狀態?我們現在知道,答案是由於它們耗盡了冷氣體。 「我們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星系形成得非常早,就在140億年前大爆炸發生之後,」UMass Amherst的天文學教授Kate Whitaker說道,「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它們已經關閉了。它們不再形成新的恆星了。」恆星的形成是星系成長的關鍵方式之一,據稱當它們停止形成恆星時它們就進入了靜止狀態。天文學家已經知道這些早期的大質量星系已經進入靜止狀態,但直到現在,沒有人知道原因。 為了找到答案,Whitaker的團隊--包括天文學副教授Alexandra Pope和在UMass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的Christina C. Williams-設計了一個創新的望遠鏡組合。他們使用了哈勃太空望遠鏡來探測這些遙遠的星系。這些星系非常遙遠,我們人類現在看到的則是它們在100億到120億年前發出的光,當時宇宙正處於起步階段。實際上,Whitaker的團隊正在尋找遙遠的過去。 這些星系應該顯得年輕而有活力且有不斷形成恆星的證據。然而Whitaker的團隊將哈勃的圖像跟來自ALMA的讀數結合起來發現,它們並沒有。 ALMA讓Whitaker的團隊尋找極少量的冷氣體--助長新星形成的主要能量來源。「在早期宇宙中有大量的冷氣體,所以這些星系,從120億年前開始,應該有大量的剩餘燃料。」 相反,Whitaker和她的團隊只在每個星系的中心發現了冷氣體的痕跡。這意味著,在宇宙存在的最初幾十億年里,這些星系要麼燒盡了它們的能量供應要麼將它們噴射出去,此外,還可能有什麼東西在物理上阻止了每個星系對冷氣體的補充。 綜合來看,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人類改寫宇宙的早期歷史,從而讓我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星系的演變過程。研究小組的下一步是弄清楚這些靜止的星系中剩餘的氣體有多緊湊以及為什麼它只存在於星系的中心。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六個燃料耗盡的早期星系

天文學家認為早期星系是指大爆炸後30億年內形成的星系。他們認為這些星系會包含大量的冷氫氣體,這是用於創造恆星的燃料。然而,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研究早期大質量星系的他們發現了六個神秘的星系,其與預期在早期宇宙中發現的星系非常不同。 這六個星系被稱為"熄滅"星系,不能再形成恆星。這些星系是作為高紅移的REsolving QUIEscent Magnified galaxies或REQUIEM調查的一部分被挑選出來進行觀測的。凱特·惠特克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也是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天文學助理教授。她說,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星系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了恆星。最初,科學家們認為氣體在早期宇宙中應該是很豐富的,星系在大爆炸後幾十億年才停止產生恆星。 然而,在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確定這些星系已經耗盡了製造恆星的燃料,而不是簡單地停止了恆星的形成。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和ALMA的觀測結果,在毫米波長下觀察到了連續發射,這是塵埃的追蹤器,可以由此推斷出星系中剩餘的氣體數量。REQUIEM利用這兩台望遠鏡和引力透鏡,以更高的空間解析度觀測休眠星系。 這項調查使人們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些遙遠的星系內部的情況,而這對於熄滅的星系來說往往是不可能的。當星系停止製造恆星時,它們很快就會變得非常暗淡,使得它們很難或不可能用單個望遠鏡進行觀測。觀察發現,六個目標星系中恆星形成的結束並不是因為將冷氣體轉化為恆星的效率低下造成的。相反,星系中恆星形成的結束是由星系中氣體庫的耗盡或清除造成的。 科學家們還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但它可能與超大質量黑洞的活動有關。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為何要使用不同的無線電波段來觀察宇宙?–不可見的顏色

據媒體報導,射電天文學家在幾個波長范圍內--我們稱之為波段--觀察宇宙。超大型陣列(VLA)使用的波長范圍從4米到不到1厘米不等。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使用的無線電波段則從幾厘米到三分之一毫米不等。但為什麼射電望遠鏡要使用這麼寬的波長范圍?答案在於天體發射無線電光的多種方式以及這種光如何跟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相互作用。 長射電波段如VLA的第4波段所看到的,通常是由電離氣體產生的。它讓人們看到熱等離子體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這些長波長也很有用,因為大多數中性氣體在這些波長下是透明的。這意味著這些光在穿越空間時很少被吸收。較短波長的光通常是由特定的原子或分子發射出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21厘米線,其由中性氫發出。這個波長是觀察星系中物質分布的最好方法之一,因為氫是迄今為止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 10厘米到20厘米范圍內的波長對射電天空調查特別有利,像VLA天空調查(VLASS)。射電星系在這個范圍內特別明亮,就像超大質量黑洞發出的噴流一樣。通過掃描這些波長的天空,VLASS已經捕獲了近1000萬個無線電源的圖像。 波長為一厘米或兩厘米的光經常通過一個被稱為同步輻射的過程發射出來。當電子快速通過一個強磁場時,磁場迫使它們沿著磁場線做緊密的螺旋式運動。正因為如此,它們會發射出無線電光。同步輻射在繪制黑洞附近的磁場圖時特別有用。另一個在這個范圍內發出光的過程被稱為雷射器或微波雷射。我們最熟悉的是發射相干紅光的簡單雷射指示器,但在星際空間的水袋可以發射波長為1.3厘米的相干光。由於這些水乳化器發出非常具體的光的波長,所以它們可以被用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 一毫米左右的無線電波長對於研究冷氣體和塵埃特別有用。星際空間中的塵埃顆粒發出的光的波長跟它們的大小相當,由於這些塵埃的大部分都約一毫米大小,這就是它們發出最多光的波長。這些短波長的光可能難以觀察,部分原因是我們的大氣層吸收了這些波長的大部分光。但它們對於研究年輕的行星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ALMA已經能捕捉到年輕恆星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盤,甚至看到了年輕行星開始形成時,這些盤中的間隙是如何形成的。它正在徹底改變我們對系外行星如何形成的理解。 但更有趣的無線電波段之一也許是ALMA的第6波段,它捕捉的是波長為1.1-1.4毫米的光。它已被用於研究紅巨星如何產生熱量以及行星星雲中的分子分布。另外它也被用來創造近年來最強大的無線電圖像之一,即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作為事件地平線望遠鏡(EHT)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上使用了第6波段接收器,它們收集的數據被結合起來創造了第一個黑洞的直接圖像。 射電光對我們的眼睛來說是看不見的,所以很容易認為所有的射電光都是一樣的。但射電光充滿了色彩,就像我們能看到的可見光的顏色一樣,當我們使用其彩虹中的所有顏色時,射電天文學的威力最大。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觀測到木星上的另一次天體撞擊事件

據媒體報導,1994年,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SL9)撞擊了木星,隨後這顆彗星被木星引力捕獲(並在其引力作用下解體)。這一事件當時成為媒體報導的一個大事件,因為它是第一次直接觀察到太陽系天體的外星碰撞。這次撞擊是如此強大,以至於留下了持續數月的「傷痕」,比木星的大紅斑更清晰可見。從那時起,天文學家已經觀察到多個天體撞擊木星,而且預計這種撞擊一直在發生(盡管沒有被全部觀察到)。 2021年9月13日,全世界多個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另一次撞擊。撞擊的圖像和視頻是由法國洛林天文協會(SLA)的成員拍攝的。 巴西業余天文學家Jose Luis Pereira報告了這次撞擊,一天後,來自德國Langendorf的Harald Paleske確認了這次撞擊。當時,當事件發生時,Paleske正在拍攝木衛二影子過境的視頻,它以兩秒鍾的閃光出現。在回顧錄像後,他排除了事件發生在離地球較近的地方(木星只是背景)的可能性。 經過徹底的檢查,Paleske確定撞擊發生在木星緯度106.9°(CM1),經度+3.8°,並將時間定在UTC時間9月13日22點39分27秒 。這次撞擊是由法國業余天文學家組成的兩個小組與SLA一起獨立觀測的。根據SLA發表的聲明,這兩個小組包括。 "Jean-Paul Arnould在他位於Villey-le-sec的天文台用SLA的C11望遠鏡由Thibaut Humbert、Stéphane Barré、Alexis Desmougin和Didier Walliang組成的小組在Saint-Véran的Astroqueyras天文台用直徑62厘米的望遠鏡觀察到了同樣的現象。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人(目前有9人)捕捉到這種類型的事件"。 研究人員稱,感謝DeTeCt軟體/項目,向業余和專業天文界發出了廣泛的警報,使之能夠迅速作出反應。在世界各地,對准木星的儀器都被查閱,看它們是否也記錄了木星氣態巨行星上的光閃。SLA還將數據發送給位於日本京都的NTT通信科學實驗室媒體信息實驗室的高級研究科學家Marc Delcroix。 根據觀察員提供的圖像和視頻,該天體的直徑估計為20米(英尺)。與SL-9發生的情況類似,這個天體被認為是一顆較大的彗星或小行星的殘余物,它被木星的引力捕獲,在撞擊發生前不久解體。這些信息和關於該事件的任何更新都可以在Delcroix的網站上找到,他表示這次撞擊可能是業余天文學家所觀察到的最亮的一次(除了SL-9的撞擊)。 他寫道:"除了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擊之外,從來沒有一次撞擊被報導得如此充分!"在未來的幾天和幾周內,Delcroix和天文界將檢查這些視頻,以了解更多關於撞擊產生的光曲線。他們希望從中獲得有關釋放的能量、撞擊的動態、撞擊體本身的物理特性的信息。 「非常感謝每一個在這個事件中得到暗示的業余愛好者,無論是發現它、觀察它、在他的捕獲中尋找它而沒有發現它,還是傳播警報(有數百個分享)。特別感謝法國天體論壇的業余愛好者,他們幫助我找到了很多關於發現或新觀測的信息。我們業余愛好者展示了我們作為一個社區的力量,通過這個偉大的活動展示了我們的動力、奉獻精神和經驗!」 這一事件很好地說明了天文學在最近幾年里取得了多大的進步。人們曾經認為與木星的撞擊是罕見的,而現在則理解為是經常發生的。有了現代的數據共享、網絡和業余愛好者與專業人士之間的合作機會,那些原本不被注意的事件正在被定期檢測出來。這被認為是重要的研究和發現發生的方式。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最新發現一處巨大球狀空洞,推測與超新星爆炸有關

9月24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在英仙星座和金牛星座之間發現一處球狀空洞,其橫跨大約150秒差距——近500光年,這個巨大空洞為恆星形成提供了新線索,來自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人員稱,該空洞是由大約1000萬年前爆炸的遠古超新星形成的。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9月23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 超新星爆炸是如何造出宇宙萬物元素的? <p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發現一個巨大的球形空洞,其位於圖像右側,放大後(左圖)顯示英仙星座和金牛星座分別是藍色和紅色,它們似乎位於空洞中。依據最新分子雲3D圖像顯示,英仙星座和金牛星座似乎與空洞接壤,但實際相距較遠 這處神秘空洞被英仙星座和金牛星座的分子雲包圍著,是太空中恆星形成區域。該項研究負責人、天體物理中心理論與計算研究所(ITC)博士後研究員塞繆爾·比亞利說:「在這個巨大氣泡表面,數百顆恆星正在形成或者已經存在,我們有兩個解釋理論,一種理論是一顆超新星在這個氣泡的核心區域爆炸,並將氣體向外推,形成目前的『英仙星座-金牛星座超級殼』;另一種理論是經過數百萬年時間,一系列超新星形成了這個空洞結構。」 這項最新研究表明英仙星座和金牛星座的分子雲在太空中並非獨立結構,相反,它們是由同一個超新星沖擊波共同形成的。比亞利解釋稱,通過這項最新研究,我們推測當一顆恆星走向死亡時,會經歷一系列超新星演變事件,最終可能導致新的恆星誕生。 繪制「恆星托兒所」 天文學家利用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天文台(Gaia)的最新數據繪制出這處氣泡和周圍星雲的3D地圖,9月23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ApJ)》的另一項研究報告詳細描述了英仙星座和金牛星座分子雲以及其他附近星雲的3D地圖,這兩項研究都利用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研究人員製作的星際塵埃重建模型。 這些地圖代表了首次使用3D技術繪制分子雲,而之前的星雲地圖都是二維結構,幾十年以來,我們一直能夠觀測到這些分子雲,但我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真實形狀、深度和厚度,我們也不確定它距離地球有多遠。天體物理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凱薩琳•朱克說:「現在我們知道這些分子雲的所在位置,僅有1%的不確定性,這讓我們能夠分辨分子雲之間的空隙。」 <p天文學家分析了星際塵埃的3D地圖,在太空中發現一個巨大的球狀空洞,該發現表明,超新星爆炸導致英仙星座和金牛星座分子雲的形成 為什麼一開始要繪制分子雲呢? 朱克解釋稱,關於氣體如何自我重組形成恆星,有很多不同解釋理論,之前天文學家通過模擬測試了這些理論觀點,但這是我們首次可以使用真實的而不是模擬的3D視圖來比較理論和觀測結果,並用於評估哪種理論最有效。 指尖上的宇宙地圖 這項最新研究標志著美國天文學會(AAS)首次在增強現實中發表天文學可視化成果,科學家和民眾只需使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實現太空空洞及其周圍分子雲的可視化互動。 哈佛大學天文學教授阿麗莎·古德曼稱,基於宇宙3D視圖,真的可以讓宇宙漂浮在你的餐桌上,像這樣的3D可視化圖像可以幫助科學家和民眾更多地了解太空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超新星的強大影響。據悉,阿麗莎是該研究報告合著作者,也是glue軟體創始人,glue是一款數據可視化軟體,可用於創建分子雲圖像。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在太空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球狀空洞

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分析銀河系分子雲的形狀和大小的三維地圖時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球狀空洞。周三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描述的這個球狀空洞,直徑約500光年,位於英仙座和金牛座之間的天空。來自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研究小組認為,這個空洞是由大約1000萬年前發生的古老超新星形成的。 這個神秘的空洞被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雲所包圍--這是太空中恆星形成的區域。 領導這項研究的天體物理中心理論與計算研究所(ITC)的博士後研究員Shmuel Bialy說:「數以百計的恆星正在形成或已經存在於這個巨大氣泡的表面。我們有兩種理論--要麼是一顆超新星在這個氣泡的核心處爆炸,將氣體向外推,形成我們現在所說的『英仙座-金牛座超殼』,要麼是數百萬年來發生的一系列超新星隨著時間的推移創造了它。」 這一發現表明,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雲並不是空間中的獨立結構。相反,它們是由同一個超新星的沖擊波共同形成的。Bialy解釋說:「這表明,當一顆恆星死亡時,它的超新星會產生一系列的事件,最終可能導致新恆星的誕生。」 氣泡和周圍雲層的3D地圖是利用歐洲航天局(ESA)發射的天基觀測站Gaia的新數據製作的。關於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雲和其他附近雲的三維地圖究竟是如何被分析的描述出現在周三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ApJ)上的另一項研究中。這兩項研究都利用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創建的塵埃重建。這些地圖代表了首次對分子雲進行三維繪圖。以前的雲層圖像被限制在兩個維度上。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能夠看到這些雲,但是我們從未知道它們的真實形狀、深度或厚度。我們也不確定這些雲有多遠,」領導ApJ研究的CfA的博士後研究員Catherine Zucker說。「現在我們知道了它們的位置,只有1%的不確定性,使我們能夠分辨出它們之間的空白。」 但是為什麼首先要繪制分子雲地圖呢? 「對於氣體如何重新排列以形成恆星,有許多不同的理論,」Zucker解釋說。「天文學家們在過去使用模擬測試了這些理論觀點,但這是我們第一次可以使用真實的--而不是模擬的--三維視圖來比較理論和觀察,並評估哪些理論最有效。」 這項新的研究標志著美國天文學會(AAS)的期刊首次在增強現實中發布天文學可視化。科學家和公眾可以通過簡單地用智能手機掃描論文中的二維碼,與空洞及其周圍的分子雲的可視化進行互動。 哈佛大學教授和CfA天文學家Alyssa Goodman說:「你可以從字面上讓宇宙漂浮在你的餐桌上。」她是這兩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也是glue的創始人,glue是用來創建分子雲地圖的數據可視化軟體。 Goodman將新論文稱為「未來論文」的例子,認為它們是實現科學的互動性和可重復性的重要步驟,美國科學院在2015年承諾將其作為出版物現代化的努力的一部分。 "我們需要更豐富的科學發現的記錄,"Goodman說。"而目前的學術論文可以做得更好。這些論文中的所有數據都可以在網上獲得--在哈佛大學的Dataverse上--這樣任何人都可以在我們的成果上有所建樹。" Goodman設想未來的科學文章中會定期包括音頻、視頻和增強的視覺效果,讓所有讀者更容易理解所提出的研究。她說:「正是像這樣的3D可視化,可以幫助科學家和公眾了解太空中發生的事情和超新星的強大影響。」 來源:cnBeta

業余天文學家捕捉到木星遭遇撞擊的畫面

來自巴西的一位名叫José Luis Pereira的業余天文學家喜歡在晴朗的夜晚拍攝太陽系中的行星的照片和視頻。佩雷拉說,他在每個晴朗的夜晚都會拍攝圖像,他特別喜歡給木星成像,他稱木星是他最喜歡的行星。9月13日,佩雷拉在對木星進行成像時,在相機上捕捉到了極為罕見的影像。 從圖片可以看出,他能夠捕捉到木星表面的亮光,這是由一顆小行星的撞擊造成的。對這位業余天文學家來說,這個夜晚是相當平常的,他沒有進行太多的調查就把視頻上傳到了DeTeCt程序。 9月13日上傳視頻後,他就去睡覺了。當他在9月14日醒來時,他已經被該程序提醒,在他周一晚上的第一段錄像確認有珍貴的撞擊視頻。據報導,這次撞擊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9月13日星期一下午6點39分。佩雷拉說他非常激動,因為他多年來一直試圖記錄撞擊事件。 這位業余天文學家用於進行觀測的系統使用了一個275毫米的牛頓式望遠鏡和一個QHY5III462C相機。他還使用一個Televue Powermate 5倍目鏡和一個IRUV過濾器。不幸的是,用這個裝置拍攝的視頻並不是非常清晰和詳細。 然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行星和視頻的中間附近有明亮的白色閃光。目前還不清楚到底為什麼會有多處閃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可能是一顆彗星或多枚小行星連續向木星行進造成的。 來源:cnBeta

公元1181年中國天文學家記載超新星的900年宇宙之謎被揭開

柏坤霆星及其周邊星雲 Pa30 的假彩色圖像,它們構成了 SN 1181 AD 事件的殘余物。顏色代表紅外線、光學和紫外線。中央圖像中的輪廓顯示 X 射線的發射。在七千五百光年的距離上,天空中的45角秒轉換為100,000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 9300 萬英里或 1.5 億公里。 中國人記錄「客星」的歷史由來已久。「客星」指突然在天空乍現的星星,只短暫地被看見,不久便黯然消失。時至今日,我們知道這是由罕見的超新星爆炸所釋出的能量,源自重恆星或雙星系統特殊的互動,令重元素例如鐵積累在銀河系,並留下中子星、脈沖星、黑洞及如蟹狀星雲般的氣態殘余物。 公元1181年時,有一顆不知名的客星在中國的天空被觀測得到,而在記載中它明亮如土星,是過去一千年間唯一一顆未被鑒定的歷史超新星。 今天,這個九百年之謎終於被香港大學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團隊解開了。由香港大學太空實驗室(LSR)與物理學系連手,跟來自英國、西班牙、匈牙利和法國的硏究員合作,憑借新線索解開了這個謎團。 這項發現已於著名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天文物理期刊》中發布,當中公布的包括對超新星SN 1181 AD 的鑒定及團隊在2017年共同發現的「柏坤霆星」——一顆最熱的沃夫瑞葉星(它本身就是一個很獨特的天體),它的溫度超過攝氏二十萬度,被星雲Pa30環繞著;而Pa30亦是由該團隊的成員之一Dana PATCHICK在2013年時發現的。 SN 1181 區域,中國星群用紅線表示。 Pa30 的位置用黑色十字表示。綠線表示現代仙後座。據稱超新星位於華蓋和川社之間的中國「月球小屋」奎(兩條紫色虛線之間),靠近王梁。 藍色十字為SN 1181 的最佳估計平均位置,藍色圓形為一個半徑 5...

天文學家預測超新星爆炸「Requiem」可在2037年的地球上看到

在天文學研究中,很難預測天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我們可以預測年度流星雨和日食等天文現象,但預測其他天文事件,如超新星,是天文學家經常無法做到的。例如,天文學家可能知道某些恆星似乎正准備爆炸成超新星,但很難或不可能確切知道何時可能發生。 盡管有這樣的困難,天文學家還是有一個相對有信心的有關於爆炸的恆星的預測,他們稱之為超新星「Requiem」。如果預測屬實,天文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望遠鏡將在2037年左右看到來自超新星爆炸的光線。在上面的圖片中,從這個特定的超新星發出的光可以在三個不同的視角中看到,在2016年的圖片中可以看到超新星,但在2019年的圖片中卻看不到。 這顆超新星的背後是一個名為MACS J0138的巨大星系團。這個巨大的星系團有足夠的引力來彎曲和放大來自超新星的光線,該超新星位於該星系團後面很遠的一個星系中。來自大質量星系團的引力透鏡將來自超新星的光線分割成多個鏡像,這些鏡像在上圖中被白色的圓圈所突出。 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這一圖像,科學家們認為這道光花了大約40億年才到達地球。天文學家根據星團的計算機模型預測超新星的光會返回,該模型描述了來自巨大爆炸的光穿過星團中的暗物質的不同路徑。 天文學家注意到,在2016年的圖像中看到的每一個圖像都採取了不同的路線穿過該星團,在不同的時間到達地球。這是由於超新星的光所遵循的光路長度不同所致。天文學家認為,來自超新星的光線將在2042年再次出現,但光線將非常微弱,無法看到。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獲得小行星Kleopatra最清晰和最詳細的圖像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遠鏡(ESO's VLT),一個天文學家小組獲得了迄今為止小行星Kleopatra最清晰和最詳細的圖像。觀測結果使該小組能夠以比以往更高的精度獲得這顆奇特小行星三維形狀和質量,這顆小行星類似於狗骨頭。他們的研究為這顆小行星和圍繞它運行的兩顆衛星如何形成提供了線索。 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的研究論文表示,Kleopatra確實是我們太陽系中一個獨特的天體,它有衛星和一個不尋常的形狀,這是一顆"狗骨頭"形狀的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圍繞太陽運行。從頭到尾,Kleopatra有270公里(約168英里)長,2008年,天文學家發現它被兩顆衛星環繞,這兩顆衛星被命名為AlexHelios和CleoSelene。 由於這顆小行星在旋轉,研究人員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並創建迄今為止最精確的三維模型來描述其形狀。他們發現「狗骨頭」其中一端比另一端大。另外,最新的觀測設法精確描述了Kleopatra的引力如何影響2個衛星的運動,並確定了AlexHelios和CleoSelene的復雜軌道。這使他們能夠計算出這顆小行星的質量,發現它比以前的估計低35%。 結合對體積和質量的新估計,天文學家們能夠計算出這顆小行星的密度,它的密度不到鐵的一半,證明比以前認為的要低,表明它有一個多孔的結構,可能只是一堆"碎石"。這意味著它很可能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之後物質重新積累而形成的。 Kleopatra瓦礫堆結構和它的旋轉方式也表明了它的兩個衛星是如何形成的。這顆小行星的旋轉速度幾乎達到了一個臨界速度,超過這個速度它就會開始分崩離析,即使是小的撞擊也會把卵石從它的表面掀起,這些卵石隨後可能形成了AlexHelios和CleoSelene,這意味著Kleopatra確實孕育了它自己的衛星。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年輕恆星噴射物的超高速旋轉

眾所周知,氣體噴流是從年輕恆星中噴射出來的,但不清楚噴流是如何形成的。通過詳細觀察噴流的旋轉並與理論模型相結合,天文學家確定了噴流的驅動機制和在恆星形成中的作用。利用ALMA,由NAOJ的Yuko Matsushita領導的團隊發現,來自原星(年輕恆星)OMC 2/FIR 6B的噴流正在以非常高的速度旋轉。 藝術家對從原星中螺旋而出的噴氣的印象圖 FIR 6B射流的旋轉速度和角動量是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所有射流中最高的。旋轉速度和角動量比以前預測的大得多,只能用磁驅動模型來解釋。噴流的旋轉可以通過強迫半徑為3au的原星的圓盤旋轉,通過磁場的力量傳遞給距離為100au的物質來實現。 這項研究還闡明,噴流的出現是由於磁場的作用。噴流還使盤中的氣體失去角動量,落到盤的中心,幫助原星成長。 這些超高速旋轉的噴流只出現在年輕恆星成長的短暫時期。這項研究表明,噴流在恆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認為一些白矮星可能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

天文學家的新發現挑戰了關於白矮星的一些舊觀念。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新數據確定,白矮星可能會在其生命的最後階段繼續燃燒氫氣,這使得在被觀察時可能看起來比它們更年輕,這一發現可能會對如何測量星團的年齡產生影響。 研究小組認為,白矮星可以通過在其表面燃燒氫氣來減緩其老化速度。該證據是首次發現的表明白矮星仍然可以進行穩定的熱核活動的證據,這與之前了解到的直接相悖。 白矮星是一顆緩慢冷卻的恆星,在其生命的最後階段將其外層拋入太空。宇宙中大約98%的恆星最終會以白矮星的形式結束其生命,使它們成為最常見的物體。研究人員認為,通過研究和了解這些天體,他們可以更多地了解一個恆星生命的早期階段。 在調查中,天文學家比較了居住在兩個名為M3和M13的球狀星團內的白矮星。在物理學上,這兩個星團極其相似,具有相似的年齡和金屬性。然而,它們的恆星種群卻有很大的不同。一個主要的區別是,在M13星團內,處於進化階段的恆星的顏色被稱為Horizontal Branch,它的顏色更藍,這意味著恆星更熱。 由於球狀星團如此相似,但卻擁有不同溫度的恆星,因此它們是觀察不同的白矮星群體如何冷卻的理想選擇。哈勃望遠鏡被用來在近紫外波長下觀測這兩個星團,從而使兩個星團之間的700多顆白矮星得到了比較,觀測結果發現M3包含常見的標準白矮星,它們的恆星核心正在冷卻。而M13則包含兩種白矮星群,其中包括標準白矮星和另一種仍有氫氣外包層的白矮星,使其能夠繼續燃燒,冷卻速度較慢。M13中約有70%的白矮星在其表面燃燒著氫氣。 這一發現可能會改變天文學家測量銀河系中恆星年齡的方式。 來源:cnBeta

對談科幻作家慕明、雙翅目:想像文學的未來形態

何謂推想小說,當代文學又如何把推想作為一種方法?這一期,我們邀請到青年作家雙翅目、慕明,常駐嘉賓宗城,一起從具體案例出發,對談推想小說。 在這次分享中,宗城提出兩個核心問題:「科幻」文體為何遇到危機?對此,作為方法的「推想」又如何回應?雙翅目認為,真正好的幻想小說並非「點子文學」,而是要有較完整的推演,包括技術、社會、人性等層面。慕明則詮釋了「science」和「fiction」的流動性概念,並說明小說中思想體系的重要性。在本期分享中,雙翅目和慕明也聊了聊她們與科幻的故事,並且圍繞著科幻寫作的平台、資源、個人經驗以及這一代寫作者關心的議題,進行了補充討論。 【本期主持】 趙一靜:幕後的幽靈 【本期嘉賓】 雙翅目:科幻作家,喜愛理論與幻想的連續體,出版《公雞王子》《猞猁學派》 慕明:科幻作者/程式設計師,以小說搭橋,作品集《宛轉環》籌備中 宗城:小說和評論學徒/席地而坐發起者 Part1:何為推想小說 宗城:我們先從科幻文體的危機聊起。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成為現象級作品後,科幻文學崛起成為一個主流判斷,但是在科幻小說家眼中,這一判斷未必成立。在在豆瓣閱讀前主編徐棲的文章《從科幻到推想小說的變與辯》,作者開頭就寫道:「被我們叫做「科幻小說」的文體,正處在一個危急關頭:再不進入主流話語中,它遲早要被遺忘和消亡。」為什麼科幻小說的文體會面對危機,作為方法提出的「推想」又如何回應這一問題? 雙翅目:大家在讀科幻小說時,會發現單純靠一個特別好的點子,也許能撐一個短篇小說。如果人物情節寫得好,也許能撐一個中篇小說。但是如果一個好的科幻作品要撐到長篇,它一定要根據這個點子做出一套比較完整的推演。這一套推演包括技術層面,或者社會層面,當然也可以包括人性層面,比如說《弗蘭肯斯坦》、《莫洛博士島》,哪怕像《格列佛游記》中的大人國、小人國,也是在諷刺當時的社會政治。換言之,科幻小說的推想性,如果撐到長篇的一個體量,都要有對點子本身的推想。 我們可以從一個很簡單的角度去理解科幻小說和推想小說的區別。科幻小說,一般可以從一個點子去判定;但推想小說不一定要有技術點,就像《使女的故事》,它不是一個技術點,反倒是社會和整個技術世界退化而構建的世界觀。為什麼要脫離科幻去聊推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點子文學」有它的問題:現在大家都說開腦洞,但什麼樣的腦洞算是真正的、原創性的腦洞?什麼樣的腦洞就是一個段子? 這件事其實不管是在文學、商業,還是視聽語言的一個大市場中,有些時候是不好判斷的。對於真正好的幻想小說,它的內核需要這種推想性。而對於科幻,比較早的科幻理論家達可·蘇恩文(Darko Suvin)受過西方馬克思主義影響,他提出了一個定義:科幻是新奇性加認知有效。新奇性可以理解為「點子文學」里所謂的點子。這個定義的適用性到現在也還比較強。認知有效這個詞來源於文學分析當中的認知疏離。但很有意思的是,達可·蘇恩文強調的認知有效,也就是說科幻小說構建的世界,一方面要疏離於我們現在的現實世界,另外一方面又要具有有效性,而不是全然破碎、崩塌的。所以在這樣的邏輯下,科幻小說本身就要求從一個點子出發,然後生成一個「可能世界」。黃金時代的作者基本上會以這樣一個思路去創作。 推想性小說,即speculative fiction,這個概念反倒是黃金時代的「三巨頭」之一海因萊因提出來的。他當時提出的一個背景就是冷戰時期。黃金時代的科幻作者中後期的創作,和新浪潮時期的科幻作者的早期創作是重疊的。所以,基本上70年代左右的時候,在美國或者說英美的科幻圈里面,黃金時代與新浪潮同時進行創作,既可以看到新浪潮作者有「點子文學」的那種感覺,也可以看到黃金時代的作者走向推想小說。 這個時候,海因萊因本身就比較擅長寫社會類小說,尤其是寫在各個流派上都很政治不正確的小說。他才會提出推想,注重思想實驗,也就是想撇開飽受詬病的「點子文學」的局限,去深入小說本身的結構性。結構性決定了推想類小說的質量,結構的完整性和審美特徵,決定推想類小說的藝術品質。 我們今天想分析的就是這種小說本身的內在結構。比如,以後會聊到的勒古恩,就會稱之為思想實驗。內在的結構既可以是對於社會體制的一個推想,像《1984》。當然,這種烏托邦類的小說基本上出現在現代性社會誕生以後。英國進入大航海時代,看到了其它不同的世界,在這樣的背景下才產生了去構想完整異世界的能力,而不完全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構想。而另外一類對於「何為人」的異種的構想,從《弗蘭肯斯坦》開始就有。 從這兩個層面來說,當科幻經歷黃金時代,進入新浪潮的時候,大家已經不再強調「點子文學」,而強調推想的結構性和認知的審美。 後來,在賽博朋克,或者說新浪潮晚期時候,美國的後現代文學作家跟新浪潮的科幻作者有過一段不分彼此的文學交流。期間誕生了如文學方面的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科幻方面的迪克(Philip K. Dick),他們在文學和推想的先鋒性上都達到了比較極致的狀態。如今歐美文學有成熟的主流文學和類型文學的混合,但國內的情況不太一樣。什麼是推想,什麼是思想實驗,什麼是文學結構本身的審美特徵,國內對於這些才剛剛開始去討論和反思。 慕明:我是理工科出身的,所以我每次聽到科幻小說的時候,都有一個問題,我想知道科幻小說在讀者和聽眾心目中的定義到底是怎樣的。我覺得現在大家可能很多時候並不能從科學史的角度理解什麼是科學。科幻小說的英文是science fiction,直譯就是科學小說,所以我覺得可以先做兩個辨析,第一,什麼是science,科學,第二,什麼是fiction,小說。 科學本身其實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它是一個變化的概念,它甚至不是一個進化的概念,而是一個我們可以稱之為「範式轉移」的過程,這個概念是托馬斯·庫恩提出來的,他是上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史家,在《科學革命的結構》里提出來,大家可以看一看,相當於是一個針對科學本身的達爾文主義的研究,它就是想研究為什麼以前的科學共識在經歷了發展之後,它就不是科學了,新的科學到底是什麼?我們到底是怎麼定義科學本身的? 我在這邊做一個非常粗淺的總結,托馬斯·庫恩認為,科學可以看做是一種人對客觀事實的不斷建模表述,根據新的觀察,不斷去修正以前的東西,並且我們發現這些非常重大的科學進展,在剛開始的時候幾乎全都是不被接受的。像數學史的第一次危機,希帕索斯發現了無理數,畢達哥拉斯學派立刻認為他是異端,把他給扔海里去了。比如說「日心說」、「地心說」、「日心說」這個大家很熟,布魯諾被燒死了。「相對論」,當時諾貝爾獎也沒有給愛因斯坦,給的是他的光電效應理論,「達爾文進化論」,這不用說了,這個不光是科學界,整個社會都產生了非常激烈的反對。 所以說當我們討論科學的時候,我們不要把它看做是一種固定的東西,它更多的是一個過程。我看過很多人就批評說這個東西不夠科學,或者說這個物理學上就不夠硬,那我很想問問這些對「什麼是科學」有特別強烈的觀點的讀者,你依據的是中學物理、大學物理、研究生物理還是《三體》里的物理,它都是一個變化的東西。 如果討論科學的話,更多的應該是從思考方式和認識論來討論。如果你真的對科學發展史和現狀比較了解的話,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現在越來越多人,不管是老師也好,或者前沿的研究者也好,他們意識到什麼?他們意識到了,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時代,知識是呈指數增長的,指數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牛頓革命以來,人類的知識每17年倍增一次,大家可以自己去算一算,這個數都不是我說的,是一個叫理察·漢明的這樣的一個ACM的fellow,然後也是最早的圖靈獎獲得者,他算的。他基於的是什麼?他基於的是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90%的科學家現在還活著,這就是指數的意義。 另一個意義,是每15年學校里教的知識——當然他講的主要是像信息科學或者比較偏應用的東西——每15年很多知識都被淘汰了,這個就提醒我們不要以一個靜態的眼光去看待科學。他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指數增長的時代,只教授已經精心打磨過的理論和證明是沒用的,我們必須放棄那種帶我們游覽數學畫廊式的教學,而是講授怎麼創造出我們需要的數學的方法。在我看來這是唯一的長期方法。 這里面我們就看到了,真正搞前沿科學的人,他其實對科學的概念是更接近於我們所說的認知,或者說Speculative,的概念。它教授的不是一個確定的概念,而是一個方法、一個道理。這個就是我對科學的辨析。 那什麼是Fiction?Fiction也是一個變化的概念。虛構的傳統可以追溯到《荷馬史詩》,但我們現在所說的Novel是一個很晚近的產物,它是市民階級興起之後的一個產物了。 那剛才我說了,文學書寫最早就是對夢的模仿,我們如果要去回想一下Fiction,或者說去回想一下虛構,我們發現最早的這些神話史詩,甚至是歷史本身它都充滿了所謂現在不入流的這個幻想,幻想對真實的影響,現在雙雪濤他們搞奇幻小說,但這東西你如果去讀讀《左傳》,《左傳》里全都是這玩意,就都是做夢。像晉文公他在城濮之戰之前做了個夢,夢見他跟楚王兩個人單挑,晉文公被楚王一下就壓在地上。楚王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腦子,這個夢可不可怕,是不是非常的哥特。「晉侯夢與楚子搏,楚子伏己而嘏其腦」,就是吸他的腦子,當時晉文公覺得,這個夢要對我產生什麼影響?當時有主戰、主和兩派大臣,主戰的大臣非常嚴謹地給他解夢說,大王躺在地上,向著天,楚王趴在他身上,是伏罪的標準姿勢,而且人腦是「柔物」,這代表楚王柔服,所以要打這一仗。另外一個人說這個夢是主和,每個人一套理論,大家去看《左傳》里全是這種,幻想如何影響到現實。 包括像《信條》,現在像諾蘭這個時間倒流,《左傳》里就寫過,《公羊傳》里寫「霣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 六隻鳥,鷁鳥倒著飛過宋都。 這些東西在以前是跟我們的歷史,跟我們的整個民族的文化完全扭合在一起的,它並不是幻想或者說是這些不現實的東西,它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那為什麼這些東西還在不斷重復出現?是因為它其實反映了一種人類心理的底層欲望。這方面的書可以看弗萊的《批評的解剖》,包括像列維施特勞斯、榮格,他們都是認為神話或者說這些帶有幻想色彩的東西,是書寫潛意識的,書寫的是一些現在沒有辦法用我們的知識體系表述,但是可能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的東西。 所以我們發現,文學中的好多母題,它在不斷描摹這種所謂的幻想,比如我說了一個預言,我說了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沒有人相信。比如說像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卡珊德拉的故事,這些故事全都充滿了這種想像性的因素。包括像對時間的恐懼,他試圖直接表現一些想像中的東西。那為什麼這些東西現在不太在主流文學里出現了?這個我們現在就不展開講了,我覺得大家可以看一下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在其他的世界》,她是把這些問題都講得很清楚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從可能是工業革命以來的這個祛魅,使人不再相信魔鬼、上帝或者說這些幻想、夢境的東西,或者說這些語言體系所代表的其他世界的存在。 阿特伍德有個非常重要的論斷,就是說天堂和地獄現在都去了X星球,很多我們無法用日常生活,日常科學邏輯解釋的東西,它現在只能放到科幻小說或者推想小說里了。在很久以前,在科學或者說工業革命出現以前,這些東西其實是一直跟人生活在一起的。 當然了我們現在講了science、fiction它倆都是流動的概念,你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了,你就會發現這兩個詞好像還互相衝突。如果是你用那種特別固定的想法去想什麼是science?如果你認為就是確定的事實,如果你認為fiction是一種虛構,那這東西好像就是互相衝突,這個阿特伍德也講了。所以我覺得就不要那麼去帶一個標簽,標簽在很多情況下他都是來賣書用的。把文學劃分為不同類型,是文學整體商業化的結果。這個表述在很多很多不那麼主流的文學大師那里,他都會這麼說。比如阿特伍德的論文,她就說你就是看我寫的小說,就叫Novelist了,你叫我小說家,我不願意把商業化產生的標簽貼在我的作品上,這就是我首先想補充的。 另外一個就是剛才翅目講了很多科幻小說或者推想小說的一些經典的作品,我想說的其實如果大家把目光往放的遠一點,放的大一點,就會發現,異世界的呈現和構建的是推想小說最成熟的一種,也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剛才提到像《使女的故事》和《1984》這樣的作品。但是在我們現在這個語境中,只做異世界是不太夠的。這就是很多奇幻大片為什麼失敗,只做一個了一個特效很強大的異世界,可以給一個視覺沖擊,但是沒有思考的骨架支撐。 像是《使女的故事》,或者說像厄休拉·勒古恩的作品——這是另外一位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作家,大家可以看一下,短篇集《變化的位面》和長篇小說《黑暗的左手》,她以人類學手法寫的科幻或者推想小說——這些都是異世界,不管它是一個外星球,或者說是它是一個烏托邦或者反烏托邦,這些東西它都是為作者思考的意圖而服務的。 你如果只做一個異世界,只去描述這個世界怎麼奇怪,他可以說是一個形式,但並沒有真正的表現出你的意圖,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諾蘭他有點走火入魔,這些方法可以用,但這是外家功,內家功夫是對這個人生或者說是對現在的社會環境整體的思考。所以我們就是看《使女的故事》,或者說看《黑暗的左手》,很多文學評論把它作為一個女性主義,或者說是一個後現代思潮來看,而不是說把它作為一個異世界構建來看,為什麼呢? 因為這就是兩個方面,你是看這個東西的形式還是內容本身,你是看內功還是看外功,這兩個東西怎麼結合、怎麼互動有相當多的說法,但是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作品可能並不會被劃分為科幻和推想,但它是利用了科幻和推想作為方法的。還有一些別的作品其實不在我們傳統的叫做推想的這個門類里面,也是用到了非常強,而且是非常嫻熟的推想的技巧,比如說托卡爾丘克這個諾獎得主,她的成名作《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其實這部作品中我感受到了非常強大的榮格的理論的意象構建,因為托卡爾丘克本人也是心理學出身的,好像是給人當心理咨詢師,就是在開始全職寫作之前。所以你可以看到她很多意象的構建,包括「星群敘事」這種散點式敘事,對神話原型,包括民間傳說的引用和補完,都是基於一些融合的心理學理論去構建的。 這些東西,如果你只去把目光集中在科幻小說這個類別的話是看不到的。我想特別提到的反而是另一類作品,我覺得在中文閱讀里被提到的比較少,這個東西其實我覺得是我讀過那些文學作品里真正特別推想的,就是推想得特別難的,這一套作品是什麼?就是德奧系作家的一些作品,像赫爾曼.黑塞的《玻璃球遊戲》,托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包括去年赫爾曼·布洛赫的《夢遊人》。這些作品都是那種大部頭,一般人也不會去看。 《玻璃球遊戲》它講的是什麼呢?講的就是有一個異世界,所有的人把「玻璃球遊戲「當做一個學科理論的一個基礎,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大家所有的學科理論和所有宗教信仰都圍繞著「玻璃球遊戲」展開,這個非常非常的可以講。其實赫爾曼·黑塞的《玻璃球遊戲》是得到了雨果獎的提名的,但是大家一般情況下不會去把這個東西當做一個推想小說或者科幻小說來看。 《浮士德博士》講的則是音樂宇宙學,這也是托馬斯曼通過構建一個虛擬的學科,來把他腦中的這些精神性的想法,這些非常巨大的思想體系囊括起來,他們用小說是干這個事的。喬治.斯坦納的《語言與沉默》里專門有一章討論這種寫法,他把這個東西叫做「畢達格拉斯文體」。 畢達格拉斯是古希臘數學家,為什麼喬治·斯坦納特別推重這個東西?因為喬治.斯坦納意識到了現代以來小說面臨的危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這個世界變得特別特別復雜,尤其是喬治.斯坦納大概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寫的這一套東西,但是他已經意識到了知識的不斷膨脹這件事,現在使得小說它不再去試圖描述一種整體,不再是一種全景式的途徑,而更多的轉向體驗交換,一個很小的接口,一個人的故事。 所以喬治·斯坦納認為現在讀者不是很信任虛構,我們也可以想到現在那些很嚴肅的思想者,他有多少人是從小說里來獲得對世界的認知的?現在可能即使是文學類的小說,非常嚴肅的文學類小說,可能也只是提供一種經驗,而不是一種真正的思考。喬治·斯坦納認為這個是小說的危機,這個其實不是科幻小說的危機。但是他反而認為是像托馬斯曼這個東西,這些試圖在小說里建立一個真思想體系的這種東西,他認為布洛赫的東西,他說是一種小說、哲學、音樂、數學為一體,打破了傳統的邊界,斯坦納認為這種東西反而是對小說危機的一個救贖。 他認為文學家只有打破傳統的界限,因地制宜,廣納兼收,使得不同學科特長的內涵做文學之用,才能夠挽救語言的問題,才能夠解決說越走越窄的這樣的一個問題。當然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你要達到喬治·斯坦納這樣的東西,可能光搞搞數學、搞搞哲學、搞搞音樂可能還不夠,你可能還要懂信息等等技術研究的邏輯,公司體系、現代司法、流行文化,特別特別多,所以為什麼托卡爾丘克在2019年的諾獎演講里就說了,「我們現在沒有準備好,沒有準備好怎麼去面對高度發展的時代,快速變化的時代。」所以托卡爾丘克就基本上是在那篇文章里呼籲我們需要新的隱喻、新的故事、新的預言和新的神話,我們需要有科學知識去重寫、去重構很多故事。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對於寫作者,尤其是對嚴肅一點的小說寫作者,它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們其實也變聰明了,這點上我是想吹一下雙翅目,因為她本身就是學歐洲哲學出身的,所以其實我覺得她的作品是更接近於德奧思想體系,更接近於所謂的畢達哥拉斯文體,而且她把握了這個關鍵。她的小說也寫了,她說幻想小說的特點就是「既通其理,文字可棄,現在萬事萬物都能網絡檢索,學會數學,懂得道理就夠了」,這講的是什麼?講的是,不是具體的知識,小說呈現的不是具體的知識,呈現的是思想的過程。 Part2:文學的自我革新 雙翅目:剛才慕明說的畢達哥拉斯文體就強調思想性,這種思想性本身對於問題是有影響的,比如說拿慕明的小說《宛轉環》、《沙與星》和《鑄夢》這三篇舉例,三篇小說彼此之間差異性看似比較大,文字和角色塑造上各有各的風格,但核心邏輯有一致性,只是放到三個不同的背景時代,需要有所契合,所以會出現風格差異。也就是說,推想小說本身內在機制的構建有點像設計遊戲,每個遊戲都有一個核心玩法,但核心玩法要跟它通過感性表達所營造的體驗搭配好,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作品。而慕明每一篇小說中的核心機制與感性表達都達到了完美的匹配。這是我理解的當代畢達哥拉斯文體所需達到的狀態。 像慕明說的,資訊時代的發展,以後5G、6G,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對於我們的體驗是革新。它不是早年古典信息的時代,不是古典的、歐幾里得的時空就可以覆蓋和闡釋的世界。也就是說,我們如果不是從一個理性的角度,或者不是從一個算法推想的角度去理解推想小說,就會錯失現在社會很多因科學和技術而產生的感性體驗。而關於當代物質的體驗性研究,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媒介理論現在比較火。這些都說明了,技術、算法、像素點、螢幕,哪怕是我們天天乘坐的交通工具,它對於生活的經驗都有著重構。如何用文字或其它手段,將新經驗表達出來。這是當代的畢達哥拉斯文體,或者當代的推想小說所需要去做、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我們面對的情況是,如何去寫推想類小說,把日新月異的信息和信息體驗放入其中。也就是說,現在同古代的邏輯不一樣,古代認為我們的世界是永恆的。比如做編劇的話,會被推薦看《千面英雄》,因為《千面英雄》里提出了一個英雄先下降,再上升的過程,但這樣的神話人物弧線是一個非常古典的弧線。我們當代的弧線是什麼樣的呢?一個很直接的體驗是,我們的父輩經歷過不同的時代,所以不能認為一個人物的一生只經歷一個弧線。現在「碎片化」時代導致每個人的人生都要經歷不同弧線,每個人的人生都比大部分的公司和商業資本所運作的期限要長。 所以小說創作和推想小說的創作,要去超越現當代人生和現當代社會發展的短周期視野。對於人生,對於世界的長結構的變革,「上升、下降、上升」的人物弧線或故事弧線,反倒是一個比較短的狀態。所以當代英雄,比如《刺殺小說家》中的主角,他不一定在某一個世界或者某兩個世界經歷某種人物弧線,他可能需要經歷體不同的社會經驗和不同的人物弧線。當代神話人物的構建,或新的當代神話世界的構建,是當代文體危機和創作的背景,簡言之,如何去構建一個豐富視角和豐富視野的故事。這也是為什麼《冰與火之歌》非常受歡迎。因為《冰與火之歌》的小說和影視劇,對不同人物的視野具有豐富的構建。 小說POV(視角)的處理,在我們中國有比較悠久的歷史,但視聽語言對於不同POV的處理,比較難。這需要視聽語言創作系統的完善,也是這些年才變得成熟。人們的審美能力才跟上。所以,面對現在的文體危機,可能會有人說視聽語言在沖擊小說,其實正相反,因為小說構建世界本身的結構,要先於視聽語言的編寫。這也是為什麼《刺殺小說家》選擇文本的時候,最看重的還是兩個世界之間的交錯關系,在電影中給予基本保留。我覺得文本性的小說或者劇本,作為構建的核心,是以後推想類小說或者推想類作品的樞要。 Part3:慕明和雙翅目如何與科幻結緣 一靜:我感覺聊了很多,就是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不同的作者上,我們現在想了解輕松的話題,想問一下就是兩位科幻作家你們自己是怎麼跟推想小說或者跟科幻結緣的?然後最初啟發你們的作品都有哪些,你們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比較有趣的經歷可以分享給大家呢? 雙翅目:我還蠻簡單的,從小看《機器貓》長大。現在《機器貓》叫《哆啦A夢》了,但是當年我看的時候它還叫《機器貓》。《機器貓》之後看《凡爾納》。當時我看的《凡爾納》還不是全本,是一個縮寫本。現在這樣好的縮寫本不多了。它是把《凡爾納》最經典的三部曲,還有《從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記》合在一起,縮編為一本書。《凡爾納》和《機器貓》對於我來說是科幻的啟蒙。所以,雖然我現在本身寫不了黃金時代的質感,但是我對黃金時代科幻還蠻有感情的。 奠定我理解推想類小說的創作思路和風格,是本科時候讀到的博爾赫斯。讀了博爾赫斯以後,去搜類似的長篇小說,又讀了《哈扎爾辭典》。直到現在,我沒事還會再去讀一讀博爾赫斯,不管他的評論類文章還是虛構類小說,或是像《惡棍列傳》那種有點拉美英雄主義的寫實風格,我都蠻喜歡的,然後會去讀,因為它本身有一個異世界的質感。 《哈扎爾辭典》可能算某種宗教類的推想小說。它講的不是宗教的神聖性,反而是神秘主義的推想。它把三大一神論宗教,以一個很有意思的方式融合為完整的一本書。這本書是所謂的辭典,按詞條去寫,但詞條之間並非線性邏輯。《哈扎爾辭典》的故事情節有著三層嵌套,也暗示了人物的三種形態。能超越《哈扎爾辭典》寫法的作品很少。《哈扎爾辭典》也算是一類很核心的推想作品。它對於宗教的使用不是現在奇幻小說對於宗教的使用,而真正把一神論宗教敘事中,很本質的一些東西重新建構為作品性的邏輯。像《哈扎爾辭典》這種偏文學類的推想,很難寫。所以比較簡單的入手方式,還是類似於「黃金時代」的創作:先找一個點子,然後從點子文學入手,再考慮怎樣進行結構和文體上的書寫。 慕明:我很小的時候,最早看到是凡爾納的一套《氣球上的五星期》、《海底兩萬里》這些,小學的時候看覺得太好玩了,然後當時就覺得這東西都是怎麼寫出來的,超厲害。中學的時候,大概我們就是剛上初中那會兒,正好是《魔戒三部曲》引進國內,然後特別火,大家都瘋狂看了這部。 我當時總是看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銀河帝國》當時是川科社出的,當時都覺得這東西特別好玩特別喜歡,因為我爸媽都是搞文科的,是那種特別古老的文獻,然後我一直對理科還蠻有興趣的,最後大概是高中就是選專業的時候,也是選的理科,覺得科學的世界特別有意思。我後來是選的人工智慧專業,當時是沒有什麼人學人工智慧,大家對這東西完全不理解,我們學校當時應該是全國第一個排智能專業的學校,然後我們是第三屆,當時什麼情況,這個專業沒有人去,跟現在不一樣。然後我看了這些科幻小說,我說我要把東西弄明白做好,當然可能當時學現在學完全不是一種東西,但是怎麼說呢?可以說是看科幻小說這件事指導了我選專業了。當時看有一本書叫《人工智慧的未來》,其實是一個科普,然後像「第一推動叢書」,然後也看了《GEB》這種書,就覺得這些都特別神奇。 上大學之後學了人工智慧,或者說學了理科後,反而更多看主流文學,因為就覺得科幻好像滿足不了我了,看paper更有用,自己也沒有想著寫,最後怎麼寫科幻,大概就2015年、2016年,看到特德姜和劉宇昆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就給我感覺,可以把對於這些文學的理解和這些真正的現在比較先進的一些科學的思想結合起來,而且不是很僵硬。之前就覺得好多太過類型化的科幻小說它探討的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科學的思維,或者說比較僵硬,或者比較老派,像阿西莫夫這種東西。我是看了這兩個作者之後才開始開始寫科幻的。 這塊就講一個神奇或者說好玩一點的例子。我之前在可能在CH也講過,就是我大概是2016年開始寫,到2018年的時候就正好就知道了,因為我現在還在紐約,就知道這邊有一個start-up,叫control-lab,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就做一個神經接口,其實是意念捕捉,可以通過捕捉你的神經信號,他們叫intention capture,就是在你的手做出動作之前就把你的神經沖動捕捉了,之後想幹什麼幹什麼,可以放到螢幕上做動作的重建,打遊戲什麼都可以,他們想法就是你以後不用鍵盤了,也不用用滑鼠了,你就想,甚至連手可以都不要,他們有一個很重要的demo,好像是車禍有個人就沒有手指了,但是經過他們intention capture之後,給他電腦上操作所有的東西,他很快就學會了怎麼去用神經去操作,當時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然後我就寫了個小說。然後2019年這個公司就被facebook收購了。 科幻小說真的幫助了我的思維方式的形成,可以讓我比別人看得更遠,可以讓我分析技術也好,或者說社會現場的一些內在邏輯,從而做出這種前瞻性的思考。寫作最大的意義,它是對認知的一個提升。 雙翅目:我高中時候也是理科生,喜歡看科幻,因為高考成績,去了哲學院(第一志願報哲學的學生很少)。我到現在還在念哲學,因為我發現哲學和科幻蠻像。《果殼中的宇宙》中文版2003年出版,出版以前,《科幻世界》登了對霍金的介紹。因為介紹,我去看了《果殼中的宇宙》和《時間簡史》。本科念哲學的時候,我才發現,《時間簡史》的強人擇原理和弱人擇原理,就是哲學概念。科幻當中很多有意思的體驗,在哲學中可以發現。我個人現在的專業方向偏文科,跟偏科幻的寫作能互相幫助。換言之,比較幸運的,我的主業和副業可以結合,而且目前可能接受度比以前高一些。因為本科或研究生時候,我基本上不和周圍同學聊科幻閱讀或者科幻寫作,但近兩年慢慢的我會發現周圍更多的人,對科幻或者對推想性作品感興趣。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一點,不管是文科的偏理論的方向,還是理科的偏哲學或思想方向,最終融合到一起。像剛才慕明說的,現在很多思想實驗,不管理科層面還是文科層面,都有一致性。 另一方面,從當代視角反觀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不管是《科幻世界》,還是所謂「低幼」的二次元,其實蠻新、蠻前沿。現在的風潮可能不像當年那麼前沿,這讓我有點失望,或者新風潮正在醞釀中,還沒有進入普及階段。這兩年國內人文類期刊關於人工智慧或是關於文學未來的討論,很多在上世紀科幻或推想小說中已有過思考。人文領域關於主體間性的研究、共情研究、情緒研究,在很多科幻小說或推想小說中也可以找到。科幻小說、推想小說,或推想類電影和科幻類電影,它們其實參與了現在世界的一些基礎認知構建。這類構建開始被引用、被研究,這是很有意思的一點。 反觀當代的創作,我可能會想,以後的寫作,如何可能慢慢地同體驗或者經驗的構建結合在一起。從最初念書到現在回顧當年閱讀的東西,其中有些「通俗讀物」反倒被國外或國內的一些學術引用了。這讓我想到狄更斯的情況,蠻有意思的。零幾年的時候,大部分科幻小說的封面都很醜,因為要按照地攤文學的邏輯去銷售。我在《科幻世界》增刊第一次讀《基地》系列,當時會把它認作為一種通俗小說。而現在,基地系列已成為被引用的嚴肅小說。 又比如小時候看宮崎駿,雖然很多內容屬於推想。但早年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少年兒童,都將宮崎駿作品視為通俗少兒動畫。而如今,吉卜力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它的敘事,它的美術,尤其是它的音樂,在國外是一個研究門類。專門有關於宮崎駿、吉卜力的seminar。在英國時候,我發現吉卜力主題seminar,專門去了。在那里,牛津劍橋的學者,或是年紀比較大的退休學者聚在一起,每個人都帶著一篇論文,專門討論宮崎駿不同的電影和不同的音樂。大家聊得很開心。這是我在本科時候,不會幻想的氛圍。我希望以後不管是學術還是非學術,這種對於摯愛作品的深度討論多一點。這種氛圍也可能激發大家從不同學科角度出發,進行想像力延展。 一靜:其實我想問問大家或者說具體一點問題,就是說你們在自己的作品里會比較注重思考什麼樣的問題,或者說你們剛剛提到黃金時代也好,前輩們也好,你們覺得你們這一代的科幻寫作者跟上一代相比會更關心什麼問題?要不從慕明老師開始說。 慕明:我一般寫小說都會有一個技術發展路徑,一個人思考的路徑,還有一個故事路徑,我更多的是想做這個搭橋的工作,像比如我准備出小說集了,《宛轉環》,大家如果看過就知道它是一個莫比烏斯環,它是連通兩個維度這樣的東西。因為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我們現在小說也特別缺的,怎麼去把這些不同的思想體系,不管它是真的假的,是來源於歷史文化傳統,還是來源於文學傳統,還是來源於藝術,還是來源於科學的東西連接起來,覺得小說它就是一種讓人從已知躍升到未知這樣一個存在,不管你是一個理工科背景的讀者,還是一個文學或者說是類型小說讀者,我都希望他能夠在我的作品里知道一些不同的東西。當然這麼做的壞處就是,好多人一看覺得跟他預期不符,這有些人覺得好,有些人覺得不好,也沒什麼辦法,但是這個是我的一個創作上的追求。 另外一點就是,我覺得我還是受俄羅斯的那一套東西影響比較深。我覺得我比較關心的是像《宗教大法官》里面寫的,聰明人的良心的問題,在一個大時代,一個變化的時代,在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作為一個聰明人,作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我的主角一般是建築師、研究者、或者說學者這樣的,我覺得這些人他們在時代下的境遇和命運,他們的選擇特別重要。這東西不光關乎於科學技術的理解。 所以說這塊我特別推薦一下喬治·斯坦納的《語言與沉默》。這本書第一篇《人文素養》講的是,一個作者的寫作,或者說是評論家觀察的選擇,他其實並不是只站在文學這一片土壤上,更多的是站在整個文化或者整個人類的精神土壤上。他也是猶太人,他很多時候是反思文學到底能做什麼。他有一個最有名的段落,就是有些人晚上彈巴赫、讀歌德,早上起來去奧斯維辛集中營上班。他覺得怎麼回事,他必須得把事情想清楚,他必須得把小說放在整個大的人類的精神背景之下去考慮這件事情。而對於我們現在來講,我們還得把科學也放在這個背景里面這個是我想達到的一個地方。 雙翅目:我其實就跟慕明說的情況一樣。我有所謂的問題意識,因為我本身天天或者在看論文,或者在寫論文,我創作的最初動機就是把不能放到學術論文里的東西,寫成小說。這對於我個人創作的幫助,就是問題性會很清晰,所以寫起來蠻自然的。如果從創作角度來說,比如說今天的聽眾,大家各有各的職業情況,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在自己的職業當中獲得表達,好多自我表達被職業壓抑。在這個情況下,藝術表達是一個出口。我越忙的時候,寫作沖動就越大。我會以小說的方式把我的想法或情緒表達出來。今天的聽眾或者重聽的各位朋友們,可以把各自被壓抑的狀態,或者現在思考的問題寫出來。短篇小說是一個最簡單的起步點,並且它的氛圍性和切身的體驗性會更強。 剛才主持人問到,有沒有新入門推想小說或者新入門作者的平台。還真不太多。像慕明和我,比較幸運,趕在豆瓣閱讀平台還有中篇小說體量的發表機會時,發布了最早的作品。我連續寫了4年,正好有了一本書的體量。從推想小說的角度上來說,如果寫更偏向於科幻類的推想,建議去參加幾個比較重要的比賽,或者投「八光分文化」或《科幻世界》。以短篇為基礎去投稿,這樣慢慢地根據反饋,就會知道自己的狀態。如果偏文學性,不一定要是科幻,現在像《特區文學》、《花城》會接受慕明和我這樣比較新的作者,可以在這樣的語境下去發表。當然,核心還是先有一個寫作的過程。如果是長篇推想類作者,可以嘗試豆瓣閱讀平台的長篇徵文,或者投「八光分文化」和《科幻世界》。不用很長,10萬字左右就行。長篇體量主要考驗人物之間的關系。 說到剛才主持人的提問,我的創作首先是表達我的問題,然後才去想世界的建構和文字的表達。 我現在的缺點是對人物關系沒有好的把握。現在人物關系寫得好的內容,很多是歐美劇里。而劇寫得比較好的人物關系,大部分披著「封建外衣」,或者用了比較「傳統」的視角。那麼如何用中國的人物去寫一個比較貼近現實的,又跟科幻相結合的現代性的角色,我現在沒有把握好這個問題。可能因為周圍的案例還沒有那麼多,我自己的體驗還不夠。我基本上是一個社會經驗比較少的人。而現在有很多社會經驗很豐富的作者,在網上寫過很長的小說,可以考慮把閱歷和幻想揉一下,以推想類小說的狀態去表達。這類推想類小說是構建性的,不一定是科幻,可能在技術要求上比科幻的門檻低,而對於社會性和人性理解的要求更高,這樣可能會出現另外一批更擅長寫推想作品的作者。其實國外有很多例子,說一個比較特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其實有點類似於公案小說,他的《罪與罰》就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懸疑破案小說。類型化的東西是一個類型,其下的文學性表達可以很豐富。所以,即使是以一個類型的思路去創作,也可以融進去很多東西,而不被類型框住。這是我覺得創作者可以打開思路的一個方式。我現在也想嘗試去閱讀更多的經典作品,這樣會打開我的思路和視野。 慕明:我就補充幾個比較短平快的東西,因為剛才雙翅目已經講了去看書或者說是平台這些。其實現在主流文學平台對咱們還是有一些支持,像我的話,我看徐晨亮老師也在這,之前徐晨亮老師主持《中華文學選刊》是發了一些科幻作品,包括我的《鑄夢》上到收獲文學排行榜,也是徐老師推的,我覺得這還是有人在幫咱們,也不用特別悲觀,包括像《花城》,像《特區文學》,這些編輯咱們也都漸漸認識了。就是如果真的你覺得自己寫的小說想發的話,就是你可以加我們,我們去幫你,推給這些編輯。當然前提還是你自己有一個比較新或者說是完成度比較高的作品。 我接下來就說兩個東西,一個是資源。寫作上面,如果你真的想開始寫的話,我覺得最好的東西就是masterclass,就是《大師課》系列。一個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講創意寫作》,還有尼爾蓋曼《講故事的藝術》,這兩個片子應該在B站上都是可以看的,因為我覺得,教寫作這事其實市面上書特別特別多。那這兩個人,首先他倆是非常著名的作家,又是暢銷作品,而且是批評家也很看重的推想小說作者,作品也很過硬,如果你能喜歡他的作品更好。 第二個他更多的是講道,而不是講術。對於推想,你的想像力從哪里來?這是尼爾蓋曼特別愛說的一句話,我也特別愛研究。尼爾蓋曼說什麼呢?尼爾蓋曼說,想像力是肌肉,不練就沒,就萎縮。這就解決很多人的問題。很多人說,哎呀我想不出來故事怎麼辦?那尼爾蓋曼就說,你要練。就跟你剛開始不能跑5千米,你就從800米開始跑,對吧?跑著跑著你就會發現自己到5千米了,這就是練習。 然後也像是我剛才說的,類型可以靠比賽快速建立自己的特色,但是如果你要長期發展的話,還是要注重跟編輯的交流,跟你的讀者的交流,因為寫作它本身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就是你可以把寫作理解成一個開創業公司這樣的過程,不單是悶頭寫。 作者是個很綜合的素質。當然我也沒寫多少年,就5年,這個是我5年的想法。你要寫的好,就相當於是工程師,或者說是技術員。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產品得過硬,你這個東西想解決市面上有什麼問題,或者說解決整個人文環境下的什麼問題,這個是產品項目經理的事情。那怎麼把你的東西賣出去,這個是市場營銷的事情。那怎麼處理這些用戶評論,這個是PR終端的事情。 寫作,我們要有這種一個人是一隻隊伍的感覺,我也看到好多作者他就是悶頭寫的,也沒有發表渠道,可能這種人他反而堅持不了太久。這方面我覺得就可能是你剛開始的時候感覺不到,其實也不太重要,但是如果你已經寫了一段了,然後覺得沒有人認識自己,或者說發不出去,或者說是有這些困惑在阻撓你寫作的話,我覺得還是要有這種創業的精神。 【本期提到的書籍、影片】 中國文學:《三體》《左傳》《公雞王子》《宛轉環》《沙與星》《鑄劍》《朝聞道》《詭秘之主》《殺破狼》《殘次品》《小行星掉在下午》《夜晚的潛水艇》 外國文學:《弗蘭肯斯坦》《莫洛博士島》《格列佛游記》《使女的故事》《1984》《荷馬史詩》《在其他的世界》《變化的位面》《黑暗的左手》《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我這樣的機器》《玻璃球遊戲》《浮士德博士》《夢遊人》《冰與火之歌》《從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記》《哈扎爾詞典》《惡棍列傳》《氣球上的星期五》《海底兩萬里》《銀河帝國》《機器人大師》《銀河系漫遊指南》《山月記》《卡拉馬佐夫兄弟》《安娜·卡列尼娜》 科學史著作: 《科學革命的結構》 電影: 《信條》《魔戒三部曲》《降臨》《三體》 學術、科普著作: 《批評的解剖》《語言與沉默》《千面英雄》《人工智慧的未來》《GEB——一條永恆的金帶》《果殼中的宇宙》《時間簡史》 雜誌: 《中華文學選刊》《收獲》《花城》《特區文學》《科幻世界》 寫作課程: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講創意寫作》《講故事的藝術》 來源:機核

黑洞過早引發伴星爆炸: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種全新的超新星

2017年,天文學家在甚大天線陣(VLA)天空調查所拍攝的數據中發現了一個特別光亮和不尋常的無線電波源,這個項目以無線電波長掃描夜空。現在,在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生Dillon Dong的帶領下,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已經確定,這個明亮的無線電耀斑是由一個黑洞或中子星在一個從未見過的過程中撞向其伴星造成的。 「大質量恆星在耗盡核燃料時通常會爆發為超新星,」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教授Gregg Hallinan說。「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入侵的黑洞或中子星過早地引發了它的伴星爆炸。」這是第一次證實合並引發的超新星。 有關這一發現的論文於9月3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Hallinan和他的團隊尋找所謂的無線電瞬變體--短暫的無線電波源,它們會像黑暗的房間里點燃的火柴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並迅速燒毀。無線電瞬變體是識別不尋常的天文事件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例如大質量恆星爆炸並噴出高能噴射物或中子星的合並。 當Dillon篩選VLA的龐大數據集時,他從VLA調查中挑出了一個極其明亮的無線電波源,稱為VT 1210+4956。這個來源是有史以來與超新星相關的最亮的無線電瞬變體。 Dillon確定,這個明亮的無線電能量原本是一顆被厚厚的、密集的氣體外殼所包圍的恆星。這個氣體外殼在今天的幾百年前被從恆星上拋下。VT 1210+4956,這個無線電瞬變,發生在這顆恆星最終在超新星中爆炸時,從爆炸中噴出的物質與氣體外殼相互作用。然而,氣體外殼本身,以及它被從恆星上拋下的時間尺度,都是不尋常的,因此,Dillon懷疑這次爆炸的故事可能有更多的內容。 兩個不尋常的事件 在Dillon的發現之後,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生Anna Ho建議將這個無線電瞬態事件與X射線光譜中的一個不同的短暫明亮事件目錄進行比較。這些X射線事件中的一些是如此短暫,以至於它們只在地球時間的幾秒鍾內出現在天空中。通過檢查這個其他的目錄,Dillon發現了一個X射線源,它來自天空中與VT 1210+4956相同的位置。通過仔細的分析,Dillon確定X射線和無線電波可能來自同一個事件。 Dillon說:「X射線瞬變是一個不尋常的事件--它標志著在爆炸時有一個相對論的噴流被發射出來。而明亮的無線電光芒表明,來自那次爆炸的物質後來撞上了幾個世紀前從該恆星中噴射出來的巨大的密集氣體環。這兩個事件從來沒有相互關聯過,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們是非常罕見的。」 一個謎團被解開 那麼,發生了什麼?經過仔細的建模,研究小組確定了最有可能的解釋--一個涉及一些已知會產生引力波的相同宇宙參與者的事件。 他們推測,以前爆炸過的恆星的剩餘緊湊殘余物--也就是黑洞或中子星--一直緊密地圍繞著一顆恆星運行。隨著時間的推移,黑洞開始吞噬其同伴恆星的大氣,並將其噴射到太空中,形成了氣體環。這個過程將這兩個天體拖得越來越近,直到黑洞墜入恆星,導致恆星坍塌並作為超新星爆炸。 X射線是由恆星塌縮時從其核心發射的噴流產生的。相比之下,無線電波則是在多年後,當爆炸的恆星到達被吸入的緊湊物體噴射出來的氣體環時產生的。 天文學家們知道,一顆大質量恆星和一個伴星可以形成所謂的穩定軌道,在這個軌道上,兩個天體在極長的時間內逐漸螺旋式地靠近,越來越近。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雙星系統,該系統穩定了數百萬到數十億年,但最終會發生碰撞,發出LIGO在2015年和2017年發現的那種引力波。 然而,在VT 1210+4956的案例中,這兩個天體反而立即發生了災難性的碰撞,產生了所觀察到的X射線和無線電波的爆炸。雖然像這樣的碰撞在理論上已經被預測到了,但VT 1210+4956提供了第一個具體的證據,證明它的發生。 偶然的勘測 VLA巡天調查產生了大量關於夜空中的無線電信號的數據,但是通過篩選這些數據來發現像VT 1210+4956這樣明亮而有趣的事件,就像大海撈針一樣。Dillon表示,找到這根特殊的「針」,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偶然的。 "我們對在VLA調查中可能發現的東西有想法,但是我們對發現我們沒有想到的東西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Dillon解釋說。"我們為發現有趣的東西創造了條件,通過對大型數據集進行鬆散的約束和開放的搜索,然後考慮到我們可以收集到的關於我們發現的物體的所有背景線索。在這個過程中,你發現自己被不同的解釋拉向不同的方向,而你只是讓大自然告訴你那里有什麼。"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新類型的超新星 由黑洞或中子星過早撞擊伴星引起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種新類型的超新星。一顆恆星似乎在與一個密度極高的天體(也許是黑洞或中子星)相撞後過早地爆炸了,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標志」。 這個故事開始於2017年,當時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Dillon Dong在甚大天線陣(VLA)天空調查收集的數據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信號,該調查不斷掃描宇宙,尋找無線電源。這個特殊的信號,被命名為VT 1210+4956,是一個極其明亮的無線電波脈沖。 Dillon Dong計算出,最可能導致這個信號的原因是一顆正在變成超新星的恆星,當噴出的物質與該恆星幾百年前脫落的氣體包層相互作用時產生了無線電信號。但這並不像故事的全部。 加州理工學院的另一位天文學家Anna Ho建議,線索可能在於除無線電之外的另一種類型的信號。因此,研究小組搜索了一個單獨的短壽命X射線事件目錄,並發現了一個與太空中的無線電源VT 1210+4956相吻合的事件,但時間要早幾年。 Dillon Dong表示:「這兩個事件從來沒有相互關聯過,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們非常罕見。」那麼,什麼樣的事件會同時產生這樣的無線電和X射線發射呢?經過廣泛的建模,該小組最終確定了一個有趣的方案。 天文學家們假設,這顆恆星被一個緻密的恆星殘骸所環繞,很可能是一個黑洞,但也可能是一顆中子星。這個天體的極端引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恆星上吸走氣體,將其中一些拋向太空,在恆星周圍形成一個「甜甜圈」形狀。 最終,恆星的殘骸會被「拉進」恆星,導致它在很久之前突然爆發為一顆超新星。當恆星坍縮時,一股物質會從其核心噴出,產生X射線信號。幾年後,來自爆炸恆星的爆炸會到達它周圍的氣體「甜甜圈」,產生VLA巡天儀發現的一陣無線電波。這種由合並引發的超新星早已被預測為存在,但之前從未被探測到過。 「大質量恆星在耗盡核燃料時通常會爆發為超新星,」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教授Gregg Hallinan說。「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入侵』的黑洞或中子星過早地觸發了它的伴星爆炸。」 這項研究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在4.5億光年外的一顆初生恆星表面發現了形狀奇怪的斑點

一顆年輕的恆星可以告訴我們關於我們的行星、太陽和太陽系誕生時的秘密,天文學家在4.5億光年外的一顆嬰兒星的表面發現了一個形狀奇怪的斑點,揭示了關於我們太陽系如何形成的新見解。位於我們太陽系中心的這顆熟悉的恆星已經有了數十億年的成熟期,並最終為我們地球上的人提供了生命的能量。但是在很久以前,我們的太陽還只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嬰兒星。 太陽在如此年輕時是什麼樣子的呢?這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謎,如果得到解決,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的太陽系的形成。 "我們已經在銀河系的其他恆星系統中探測到了數以千計的行星,但是這些行星都是從哪里來的?地球是從哪里來的?這就是真正驅動我的原因,"論文的主要作者、波士頓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天文學副教授凱薩琳·埃斯皮拉特說。 埃斯皮拉特和合作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的研究論文提供了新的線索,說明當我們的太陽處於萌芽狀態時,是什麼力量在起作用,首次在一顆嬰兒恆星上檢測到一個獨特形狀的斑點,揭示了關於年輕恆星如何成長的新信息。當一顆幼年恆星正在形成時,它吞噬了在它周圍旋轉的塵埃和氣體粒子,這就是所謂的原行星盤。這些顆粒在一個叫做吸積的過程中猛烈撞擊恆星的表面。這與太陽經歷的過程相同。 原行星盤在磁化分子雲中被發現,在整個宇宙中,天文學家都知道這些分子雲是形成新恆星的溫床。有理論認為,原行星盤和恆星是由一個磁場連接起來的,而粒子則沿著這個磁場到達恆星。當粒子碰撞到成長中的恆星表面時,在吸積過程的焦點處形成了熱斑--這些熱斑非常熱而且密度大。 看著距離地球約4.5億光年的一顆年輕恆星,埃斯皮拉特和她的團隊的觀察首次證實了天文學家為預測熱點的形成而開發的吸積模型的准確性。這些計算機模型直到現在還依賴於計算磁場結構如何引導來自原行星盤的粒子撞向成長中的恆星表面的特定點的算法。現在,可觀察的數據支持了這些計算。 包括研究生John Wendeborn和博士後研究員Thanawuth Thanathibodee在內的BU團隊密切研究了一顆名為GM Aur的年輕恆星,它位於銀河系的Taurus-Auriga分子雲中。埃斯皮拉特說,目前不可能拍攝到如此遙遠的恆星的表面,但是鑒於恆星表面的不同部分會發出不同波長的光,其他類型的圖像是可能的。該小組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每天對從GM Aur表面發出的光的波長進行快照,彙編了X射線、紫外線(UV)、紅外線和視覺光的數據集。為了窺探GM Aur,他們依靠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雨燕天文台和拉斯坎布雷斯天文台的全球望遠鏡網絡的"眼睛"。 這顆特殊的恆星GM Aur在大約一周的時間內進行一次完整的旋轉,在這段時間內,隨著較亮的熱點遠離地球,亮度水平預計會達到頂峰並減弱,然後再轉回來面對我們的星球。但是,當研究小組第一次將他們的數據並排排列時,他們被他們所看到的東西嚇了一跳。 "我們看到,有一天的偏移,"埃斯皮拉特說。不是所有的光波長在同一時間達到峰值,而是紫外光在所有其他波長達到峰值的前一天達到最亮。起初,他們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收集了不准確的數據。 她說:"我們把數據看了很多遍,反復檢查了時間,發現這不是一個錯誤。他們發現,熱點本身並不是完全均勻的,它內部有一個區域甚至比其他區域更熱。熱點不是一個完美的圓......它更像是一張弓,弓的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熱、更密集,。"這種獨特的形狀解釋了光波長數據中的錯位。這是以前從未檢測到的熱點中的一種現象。 "這項告訴我們,熱點是由磁場在恆星表面形成的腳印,"埃斯皮拉特說。曾幾何時,太陽也有熱點--與太陽黑子不同,黑子是我們太陽上比其表面其他部分更冷的區域--集中在它從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的原行星盤中吞噬顆粒的地方。最終,原行星盤會逐漸消失,留下恆星、行星和其他宇宙物體,構成一個恆星系統。在我們的小行星帶和所有行星的存在中,仍然有原行星盤為我們的太陽系提供動力的證據。研究與我們的太陽有類似屬性的年輕恆星是了解我們自己的行星誕生的關鍵。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觀測到星系會排放「污染廢氣」

據媒體報導,人們或許想不到宇宙星系也會排放污染廢氣,目前最新研究揭曉了恆星如何污染宇宙環境。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 8 月 30 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原子湧入星系的過程被稱為「吸積」,它們最終被驅逐離開星系的過程被稱為「流出」,這是控制星系增長、質量和體積的重要運行機制 ARC 全天天體物理學 3D 研究中心 (ASTRO 3D) 亞歷克斯·卡梅倫和迪恩·費舍爾使用一種新的成像系統,他們通過夏威夷 WM 凱克天文台的觀測數據證實流入星系的氣體比流出星系的氣體更加清潔。 據悉,費舍爾是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天體物理和超級計算中心副教授,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巨大的氣體雲被吸引到星系中,並在製造恆星的過程中被使用,該過程中流入星系的氣體雲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通過一種名叫凱克宇宙網絡成像儀的最新裝置,我們能夠確認由這些「新鮮氣體」構成的恆星最終會通過超新星爆炸的形式將大量物質排出星系,排出的物質將不再「清潔」,它含有其他元素,其中包括:氧、碳和鐵。 原子湧入星系的過程被稱為「吸積」,它們最終被驅逐離開星系的過程被稱為「流出」,這是控制星系增長、質量和體積的重要運行機制。然而,到目前為止,星系物質吸積和流出僅是一種猜測,這項最新研究是首次在銀河系之外的星系中證實存在物質流入和流出的整個循環周期。 為了獲得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 Mrk 1486 星系,該星系距離太陽大約 500 光年,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快速的恆星形成時期。 卡梅倫說:「我們發現進出星系的氣體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結構,將銀河系想像成一個旋轉飛盤,這些氣體從星系外部進入,相對來說未受到污染,然後逐漸冷凝成新的恆星,當這些恆星進入生命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時,它們會將其他氣體(同時包含著最初流入氣體)從星系頂部和底部擠排出去。」 構成元素周期表一半以上的元素是通過核聚變在恆星核心深處形成的,當恆星坍塌或變成新星時,就會將大量宇宙物質拋射至宇宙中,它們將成為形成恆星、行星、小行星以至某些生命形式的一部分。 Mrk 1486 星系是最佳觀測目標,從地球角度可直接觀測到它的側面,這意味著該星系流出的氣體很容易被觀測到,並能測量其流出氣體的成分。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數星系不具備這樣的觀測條件。 費舍爾指出,這項研究工作對於天文學家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我們首次能夠強烈影響星系製造恆星的作用力。這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們為什麼會這樣,以及它們會持續多久。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使用「X射線放大鏡」來加強對遙遠黑洞的觀察

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使用了一個 「X射線放大鏡」來研究早期宇宙中的一個黑洞系統。一個介入的星系對光線的放大和延伸使天文學家能夠探測到兩個遙遠的X射線發射天體。這些天體要麼是兩個正在成長的超大質量黑洞,要麼是一個這樣的黑洞和一個噴流。這一結果有助於科學家了解黑洞在早期宇宙中的成長,以及具有多個黑洞的系統的可能存在。 使用美國宇航局(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的一項新技術使天文學家獲得了對早期宇宙中黑洞系統的前所未有的觀察。這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種方法,可以比以前更詳細地觀察微弱和遙遠的X射線天體。 天文學家使用了空間中的排列方式,顯示了來自近120億光年外的兩個天體的"引力透鏡"光線。本圖主要部分的藝術家插圖顯示了來自這些遙遠天體的光線路徑是如何被沿地球和這些天體之間的視線的星系彎曲和放大的。 這項最新的錢德拉研究中的天體是一個叫做MG B2016+112的系統的一部分。錢德拉探測到的X射線是由這個系統發出的,當時宇宙只有20億年的歷史,而目前宇宙的年齡將近140億年。 之前對MG B2016+112射電發射的研究表明,該系統由兩個獨立的超大質量黑洞組成,其中每個黑洞也可能產生一個噴流。使用基於無線電數據的引力透鏡模型,Schwartz和他的同事得出結論,他們從MG B2016+112系統中探測到的三個X射線源一定是由兩個不同天體的透鏡造成的。 來自左邊一個天體(紫色)的X射線光被中間星系的引力扭曲,產生了兩束X射線源(標簽版本中的"A"和"B"),在錢德拉圖像中檢測到,右邊的虛線表示。來自較暗天體(藍色)的X射線光產生了一個X射線源("C"),它被星系放大,比沒有透鏡的情況下要亮300倍之多。插圖中顯示的是錢德拉的圖像。 這兩個發射X射線的天體很可能是兩個正在成長的超大質量黑洞,或者是一個正在成長的超大質量黑洞和一個噴流。以前錢德拉對成長中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測量通常涉及到離地球更近的天體,或者天體之間的距離大得多。 描述這些結果的論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來源:cnBeta

僅憑這一本書,他就是科幻文學不可被遺忘的名字

如果沒有斯坦尼斯瓦夫·萊姆,20世紀的科幻文學將遜色許多。 他是那種讓人沮喪、承認自我想像力平庸的作家,但他的作品魅力又不僅僅是想像力,還包括它以舉重若輕的方式,書寫了奧威爾式的政治寓言與博爾赫斯般的敘事迷宮。萊姆的文字水平並非一流,但他在設定、結構、敘事節奏上的把控,搭配他豐富的政治、哲學與天文學知識,使他的小說具有萬花筒般的閱讀快感,是那類讓人沒讀完就拍案叫絕的小說。無怪乎科幻界里有個說法,如果科幻有諾貝爾文學獎,那萊姆一定是當仁不讓的得主。 他打破了人們對宇宙生命形態的固有認知 萊姆的創作環境是冷戰時期被蘇聯控制的波蘭。他成長於意識形態極化與技術爆炸雙重d疊加的動盪時期。政治氛圍促使他思考極權統治與自由意志的問題。技術突破則啟發了他對腦神經科學、太空殖民、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搜尋引擎等領域的思考。萊姆的作品里,我最推薦兩本,一本是他的長篇代表作《索拉里斯星》,這是萊姆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品。另一本是中短篇集《機器人大師》,這是萊姆想像力的集大成之作。 此外,《完美的真空》《未來學大會》《其主之聲》《慘敗》《伊甸》《無敵號》也是萊姆值得一讀,並出版了中譯版的作品。 如果說波蘭是盛產小說巨人的國度,斯坦尼斯瓦夫·萊姆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星。 他不但是波蘭國寶級的作家,也是世界一流的科幻文學巨匠。他的《機器人大師》堪稱點子文學大全,《索拉里斯星》則挑戰了人們固有的對生命的認知。萊姆對小說的施展已不局限於故事,他通過小說這一體裁,深入探討了倫理、夢境、潛意識、文明衝突,乃至諸多形而上的哲學觀念。他的小說既是一座幻想的寶庫,也是對於「小說怎麼寫」這一元小說問題的新穎回答。值得一提的是,萊姆影響了一大批科幻作家的創作,其中就包括劉慈欣的《三體》。劉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以及在小說中對生命形態的想像,其實就繼承了萊姆對宇宙的思考。 萊姆是一位不拘一格的作家。在《完美的真空》里,他給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作品寫作書評,以假亂真。在《索拉里斯星》和《機器人大師》里,我們又仿佛見到了截然不同的作家。《索拉里斯星》製造了一種夢魘般的閱讀體驗,而《機器人大師》的語調更加輕松自在。《索拉里斯星》對生命形態的想像突破了人的思維定勢,它其實是一部反類型、反套路小說,許多宇宙探險類小說的套路是人類與外星人相遇,人進行星際征服,外星人作為人設想的生命形態,往往只是人或昆蟲、野獸的變體,這本質上仍是以地球的生存邏輯在設想宇宙,把人類社會的規律作為宇宙的定勢,但《索拉里斯星》顛覆了這種定勢,整本書甚至沒有出現一個實體的外星人,卻能讓人毛骨悚然、驚心動魄。它的魅力,正是對人本位、人的思維定勢的突破,《索拉里斯星》不僅僅是一部科幻小說,也是一部存在主義式的太空歌劇,一次對人的精神分析報告。 《機器人大師》的風格比《索拉里斯星》輕快,但想像力不遜於前者。比如書中的「倖存機」、太陽之域、「《銀河法律》禁止自我復制」、名為耶和華的預測單位、根與對數的黑暗森林、能夠製造虛無的機器,單單是「國王把電子詩人變成一個帶有韻律的星群爆炸引擎」,就足夠聯想出一部浪漫的科幻電影。在萊姆詼諧幽默的文字里,蘊含著他作為理工男和詩人的雙重面向,一位偉大的科幻作家往往具備兩性,洞察人類社會的至惡,又保有一顆仿佛未被世故化的純真之心,《機器人大師》的平衡感,恰恰在於它是用純真語調來講述冷酷之事,它用輕的方式去介入重,恰可呼應日後卡爾維諾《新千年文學備忘錄》里的觀點:「如果要顯示生存的重負,那就應該輕盈的顯示。」 讀萊姆的作品令我想到莊子,他們看似截然不同,卻又共享了一種迷人如《逍遙游》般的腔調。七次遠行,三台故事機,從電子詩人與變形警察,到機率龍與解凍之人,萊姆在一本書里放置了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的奇思妙想,又在對自由意志、人格交換、虛無主義、意識形態的思考中,為讀者提供了理解今日世界的鑰匙。 在《機器人大師》星雲般絢爛的想像中,富有哲思的句子也比比皆是。《利他黴素》里,機器人思考道:「通過創造奇跡去使他人獲得幸福,是我所知范圍內最具風險的一種技術手段。」《如何拯救世界》里,萊姆借人物之口說:「你以為虛無是懶惰和不作為的產物嗎?錯!虛無是正面而積極的工作所帶來的結果,可以說是一種『非存在』的狀態,而這種狀才是存在於真正不存在的人中的獨一無二、無所不能的狀態!」這些辯證的思考,體現出萊姆不按常理出牌的想像方式,也蘊含著他對人事犀利乃至冷峻的思想。 萊姆的科幻文學底色是反極權、反烏托邦 《機器人大師》並非騰空務虛的架空作品,它的一些章節能讓讀者嗅到冷戰的氛圍,感受到萊姆是如何將現實融入到小說的筆觸。比如書中第28頁:「他最偉大的改革是叛國罪的國營化。由於鄰國一直在派遣間諜,他就設立了皇家密告官,這位官員帶領著一批賣國下屬,向敵國的代理人販售國家機密以換取一定數量的金錢。不過這些代理人通常指購買過時的機密——它們比較便宜,他們得為自己花出去的每分錢負責。」(浙江文藝出版社版本,下文同) 以及在「特魯勒和克拉帕烏丘斯的七次遠行」中:「伯特沃勒克國王的子民們衣著簡朴,起早貪黑地辛苦勞作。他們的工作就是編織保護堤岸用的柴籠和加固戰壕用的柴捆、製造兵器和寫匿名舉報信。」 告密、舉報、意識形態戰爭,這是萊姆在冷戰時期的肉身體驗,而它的母國波蘭,歷經沙俄騎兵到納粹閃電戰的數次浩劫,二戰後仍面臨著蘇聯與北約的冷戰陰影,布拉格之春,南斯拉夫變局,一次又一次地緣政治摩擦,都使波蘭這片土地上的作家對意識形態戰爭有著深刻的體驗,萊姆雖非政治學者或批評家,但他同樣通過文學的形式,隱晦地表達出他對極權與冷戰之風的厭惡。 《機器人大師》不僅被視作一部科幻經典,它也是一部反烏托邦、反極權小說的代表作,將此書與《1984》《使女的故事》等小說對照,我們會更理解萊姆的用意。相比起《1984》這部反極權青年眼中的文藝聖經,《機器人大師》或許更近了一步,它不僅諷刺極權,而且在嘗試思考如何對抗極權、終結極權。 要了解這本書的現實寓意,就需要知道它的出版年份和寫作背景。《機器人大師》(Cyberiad)首版於1965年,此時的波蘭正處於蘇聯威脅的陰雲下,波蘭的政治家和文藝創作者都難以迴避一個問題,就是對冷戰和極權主義的思考。而在當時的波蘭,誕生於計算機科學,日後被廣泛運用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控制論,裹挾犬儒主義、民粹主義之風,在東歐的土地上盛行。萊姆眼見於此,決定寫作一部既能施展想像力,又能隱晦地反映現實的小說,於是就有了《機器人大師》。 整部小說設定在一個人類日漸稀少、機器人統治宇宙的未來,小說中兩大主角特魯爾和克拉帕西厄斯,就是機器人中最聰明的兩位。這部小說實際上借鑒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流浪漢小說和冒險小說,主人公穿越不同星系,像是通關遊戲一樣的體驗,很容易讓人想起《堂吉訶德》或者《巨人國》里的設定。全書一共分為七章,二十多個故事,《特魯爾和克拉帕西厄斯的七次遠行》是其中最長的章節,又分為七個小節。這些故事既可以作為單獨的短篇小說,也可以串起來,構成一個想像力豐富的機器人宇宙。 具體來說,《機器人大師》有不止一處地方暗含了萊姆的反烏托邦傾向。他認為史達林主義式的神話並不能使全民幸福,而是一種20世紀的全民奴役。 蘇聯的宣傳話語製造了一種通過消滅資本、抑制富人,來保護底層勞動群體的宣傳論調,但這種宣傳與蘇聯實際情況大為不符,蘇聯並不社會主義,而是在戰後演變為官僚資本主義,一種國家寡頭的經典形態,萊姆恰恰是用蘇聯作為樣本,用顛倒或諷刺蘇聯政治話語的方式,為他的小說賦予了荒誕主義的色彩,而這所謂的荒誕,其實是對現實的婉轉哀歌。 《戈尼亞隆國王那三台講故事機器的故事》里,第二位機器人就講述了一個辛辣的政治諷刺故事。他提到在過去,有一位名叫馬拉普澤(Malaputz)的惡魔學者,考慮到當時社會寒門機器人生存不易,他四處演講,呼籲一種新型的電路連接方式——只要有一個人進行摩擦,其他人就都能獲得電流,不管離得多遠,電流都可以傳導到位。很多人聽信了他的話,將原來從右至左的並聯都拆除了,用上了豪斯電流技術。結果,他的做法引起了不同民族、階級、國家機器人之間的戰爭,曾經致力於社會平等的做法,卻演變為更殘酷的奴役和屠殺。 萊姆用荒腔走板的調子寫道: 「這些不同的意見和聲音碰撞在一起,導致了口角和衝突,而衝突又變成了互相辱罵,而辱罵又上升為對宗教神明的褻瀆,而對宗教神明的褻瀆又導致有人狠狠地踢了金屬板國王位繼承人法賴烏斯·不愛德腐拉卡斯王子一腳,而這一腳就是戰爭的導火索,庫普洛樂根利亞國的銅人和樂根利亞王國的冷焊接人之間爆發了大戰,這場大戰一共持續了三十八年,又延續了十二年,那是因為在第一次大戰就要結束的時候,到處都是碎片和廢墟,無法判定到底是誰贏了戰爭,於是雙方重新發動了戰爭。他們相互碾壓著、攻擊著,一片混亂,他們的廝殺導致電流耗光、瓦特流盡,最後陷入了完全生命電壓的迅速下滑,人們將之稱為『馬拉普澤化』。」 實際上,萊姆在小說中描繪的很多星球,都像是蘇聯的變體,彌賽亞式政治領袖、秘密警察、鄰人舉報、以平等、大同話術行奴役之實等,無不讓我們看到一位波蘭毒舌作家對極權主義的辛辣諷刺。在萊姆看來,極權主義並非不可戰勝,依靠奴役來維持統治的國度,總有它的脆弱之處。 在《機器人大師》里,萊姆提供了多種和極權主義鬥智鬥勇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滿足國王所有的欲望,令其瘋狂」、「誘使內部黨爭,加速系統崩潰」、「製造契約,並通過人民的力量施壓,令統治者被迫遵守」、「訛詐統治者,比統治者更能耍無賴」等。 萊姆的小說可謂是種種天真幻想的解毒劑。在《戈尼亞隆國王那三台講故事機器的故事》里,他諷刺的是那些渴望通過一次性革命解決社會問題的激進人士;在小說《利他黴素》里,萊姆設想了一種利他黴素。服用該藥物者,可對其周圍五百厄爾以內的人的所有情感、心情及感受進行普遍化統一。結果,使用利他黴素的星球卻很快陷入混亂,結果這個星球很快就陷入了混亂;在《第三次遠行:機率龍》的故事里,萊姆則想到了訛詐君主的方式。 偉大的作家常常是一位預言家 閱讀萊姆的作品,會令我想到當代科幻作家特德·姜。他們的小說都具有強大的推想性,不只是創意層面的推想,也包括如何運用設定直抵形而上的哲學問題。 特德·姜曾說:「所有我作品中的那些對思維實驗的展開和對哲學問題的探究,這些都正是科幻所要做的。」 他的作品激起讀者思考小說的可能性,這些精雕細琢的短篇,如同星辰展現出它神秘的色彩。他會用一個很短的故事,讓你換一個角度思考這些事。比如,自由意志或許是一個悖論?我們可能根本沒有自由意志。如果你看到了未來,但那是一個對你本身不太好的未來,你是否還會去按照命運的軌跡行走? 在《你一生的故事》《巴別塔》《前路迢迢》里,特得·姜以一種很動人的方式切入到這些議題。他的短篇迷人的地方,一方面是語言的雋永,另一方面是嚴肅的哲學命題思考。 而在萊姆的小說里,我們同樣能看到這樣迷人的質地。比起特德·姜內斂寡淡的語言,萊姆的文字更為生猛,更具有那種不按套路出牌的野生氣質。 在萊姆的寫作中最為精妙的兩類,一類是具有神秘質感、宗教色彩的寫作(代表作如《索拉里斯星》),另一類是他的反諷書寫。蘊含了大量政治諷刺、一語雙關、玩笑和幽默的畫外音。(代表作如《機器人大師》)。 此外,萊姆本身就是一位前沿命題的嚴肅思考者和評論者,他撰寫的《技術學大全》(Summa Technologiae)是一部未來學、技術學和科學的論集,這部書名模仿了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ae)的作品,蘊含了萊姆本人對控制論、人工智慧、自由意志、生物學等命題的思考。而這些思考正是通過《索拉里斯星》等文學作品展現出來。 在《技術學大全》里,萊姆開宗明義地說道: 「在這里,我會將討論的重點放在我們文明的許多方面,它們是從我們現在已知的那些前提中可以猜測和推導出來的,而不論其現實性如何。我們所假設的這個框架的基礎就是『技術』,即,實現某些一攬子既定目標的方法,這些目標由我們的知識和社會資源所在的狀態提供其實現條件,而且在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人把它們看做是目標。」 萊姆在《技術學大全》里對人類中心主義和進化論都展開了解構,他將人類從自我構造的神壇中請下,使其與萬物並列,納入冷峻的宇宙維度和歷史維度中審視。萊姆認為道德倫理是人類的重要貢獻,但20世紀卻是一個道德倫理消散的時代,在1994年與施威斯基的討論中。他指出「從傳統延續而來的倫理類型全部都在迅速失效」,文藝復興後的人類經歷了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社會主義等等巨變的沖擊,上帝已死的論調盛行,宗教、神話、帝國等多種形式的權威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極端民族主義與極端宗教主義興起,虛無成為時代情緒。萊姆認為:二十世紀下半葉的人類處於某種類型的「對真空的恐懼」之中,「結果是給了我們一種新類型的『沒有良心的人』。」(引自《技術學大全》英譯者前言),而這種人類心理與道德倫理的巨變,是當代科幻寫作乃至整個文學寫作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除了上述已經有中譯本的作品,萊姆的小說作品還包括:《火星人》《太空人》《變形醫院》《麥哲倫星雲》《犯罪現場調查》《調查》《機緣巧合》《高堡》《浴缸發明回憶錄》《凡人引擎》《地球和平》《星際歸來》《謎語》《星旅行日記》《太空旅行者回憶錄》《太空人佩克斯》《戈萊姆14》,另有若干散文評論作品,至今未有中譯本。 這其中,有像《火星人》這樣的練筆之作,也有《太空旅行者回憶錄》這樣的類型化星際探索小說,這部分和國內已經出版的《伊甸》《慘敗》等作品相似,基本是太空人去到某個神秘星球的設定。 這里面最精彩的要數萊姆的政治諷刺小說、偵探小說,比如《浴缸發明回憶錄》,書名致敬了《薩拉戈薩手稿》(The Manuscript Found in Saragossa),它是套了一個科幻小說和特工小說的殼,對蘇聯式國家體製做出諷刺。你既可以把它作為一部蘇聯笑話大全,也可以作為一部卡夫卡式的小說。 讀萊姆的小說,第一感覺是好玩。現在很多小說不好玩,苦大仇深,想看破人性,呈現真理,但就是不好玩。它們有的是對自己太苦,有的是世界太苦,還有很多,是過度自戀而不自知。相比之下,萊姆是用好玩的方式,給你講嚴肅的事。他就像是一位愛說瞎話、笑話和反話的讀書人,在鐵絲網與監控之眼的控制下,用玩笑傳遞出刺向黑暗之心的鋒利匕首。因此在今天,萊姆的小說並未過時,反而愈發顯露出對現實的穿透力。 偉大的作家常常是一位預言家,而萊姆就是這麼一個人物。 來源:機核

英國天文學家發現:全新宜居類行星表面溫度適合液態水流動

據媒體報導,在尋找潛在宜居星球的過程中,天文學家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類地行星上,它們的半徑和質量與地球相似,並且必須足夠溫暖以使得液態水可以存在其表面。 盡管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有希望的「候選人」——例如 Trappist-1d 或 Proxima Centauri b, 它們無一不都是圍繞附近的恆星運行,但「表面溫度適合液態水存在」這一必要條件非常嚴格,這極大地限制了候選者的數量。 現在,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奈庫-馬德哈蘇德漢 (Nikku Madhusudhan) 和他的同事確定了一類全新的宜居行星,它們的數量可能比類地行星豐富得多且更容易展開研究。這些新的候選者是比地球大得多但比海王星小得多的海洋世界,它們被富含氫氣的大氣層所包圍。關鍵在於,它們的表面溫度可以允許液態水流動,在這方面它們與地球十分接近。 Hycean 世界 奈庫-馬德哈蘇德漢及其同事稱這些世界為 「Hycean」, 這是由氫和海洋兩個詞組成的合成詞。 研究人員指出 ,Hycean 的半徑可達地球的 2.6 倍,質量最大可達到地球的 10 倍, 這比以前被認為宜居的任何行星都要大得多。研究人員還研究了 Hycean 宜居帶,即與母星之間允許表面存在液態水的帶狀區域。...

天文學家研究顯示流入星系的物質比流出物質要干淨得多

由來自ARC全天空天體物理學卓越中心(ASTRO 3D)的Alex Cameron和Deanne Fisher領導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使用夏威夷WM Keck天文台的一個新的成像系統證實,流入星系的東西比流出的東西要干淨得多。這項研究今天(2021年8月30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示,巨大氣體雲被拉入星系,用於製造恆星。在氣體雲進入的途中,它是由氫和氦組成的。現在天文學家通過使用一種叫做凱克宇宙網成像儀的新設備確認,由這種新鮮氣體構成的恆星最終會以超新星形式,將大量的物質趕回宇宙,但是這些物質不再是漂亮和干淨的,它包含很多其他元素,包括氧氣、碳和鐵等等。 原子湧入星系被稱為"吸積",它們最終被排出被稱為"外流",這是管理星系的增長、質量和大小的一個重要機制。之前天文學家只能猜測內流和外流的組成,這項研究是第一次在銀河系以外的星系中確認了整個周期。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叫做Mrk 1486的星繫上,該星系距離太陽大約500光年,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快速的恆星形成期。 研究人員發現氣體進出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結構,星系是一個旋轉的飛盤,氣體從外面的宇宙中進入相對沒有污染的地方,然後凝結形成新的恆星。當這些恆星後來爆炸時,它們通過頂部和底部將包含其他元素的氣體推出。這些元素包括元素周期表中一半以上的元素,通過核聚變在恆星核心深處鍛造而成。當恆星崩潰或變成超新星時,這些元素被彈射到宇宙中,在那里它們形成了較新的恆星、行星、小行星以及地球上的生命。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最快的小行星 113天繞太陽一周

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系中運行速度最快的小行星:2021 PH27。 據悉,這顆小行星在113天內圍繞太陽運行一周,是已知軌道周期最短的小行星。目前太陽系中唯一比這顆名為2021 PH27的新小行星的軌道周期更快的天體只有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水星。 2021 PH27是最近被布朗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這顆小行星的直徑約為一公里,有一個不穩定的軌道。它的軌道與水星和金星的軌道都有交叉。由於它的不穩定軌道穿越了太陽系中的兩顆行星,它很可能在未來與其中一顆行星或太陽相撞。它也可能被彈出其目前的軌道。 目前的理論是,2021 PH27起源於圍繞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天文學家認為,內太陽系的行星產生的引力將其軌道塑造成目前看到的樣子。 由於2021 PH27的32度傾角,另一個有趣的可能性是,它可能是一顆起源於外太陽系的滅絕彗星的殘余物。這顆小行星離太陽最接近的時候,它的表面溫度大約900華氏度,這個溫度足以融化小行星表面的鉛。 來源:遊民星空

天文學家通過多色無線電排除了FRB起源的一個主要模型

據媒體報導,快速射電暴(FRB)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引人入勝的宇宙之謎之一,現在我們可能離找出它們的成因又近了一步。通過在一批重復信號中同時檢查多個「射電顏色」,天文學家已經排除了它們起源的一個主要模型。 這種現象的名稱並沒有給人們留下太多的想像空間--快速射電暴是僅持續幾毫秒的射電噪聲的急劇爆發。自從幾年前被發現以來,FRB已經從天空的各個角落被探測到。一些是曇花一現的奇跡,一些則周期性地或看似隨機地重復。究竟是什麼產生了它們還不得而知,但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被稱為磁星的高磁化中子星。 一個有趣的信號叫做FRB 180916B,它精確地以16天為周期重復,在休眠12天之前,它會在4天內觸發一連串的活動。它被追溯到約5億光年之外的一個星系,但尚不清楚它的起源點的當地環境是什麼樣子的。 在這項新研究中,一組天文學家正在測試一種特殊的假設,即信號如何有規律地重復。故事是這樣的:兩顆中子星被鎖定在一個近距離的軌道上,每一顆都釋放出一種叫做「恆星風」的氣體。當這些風碰撞時,激波前沿會產生無線電波等輻射,這種周期性可以解釋為它們圍繞彼此運行的產物。這就是所謂的二元風模型。 為了驗證這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天文學家們同時檢測了來自180916B的兩個不同波長的FRB信號。 該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Inés Pastor-Marazuela指出:「來自快速射電暴源的強勁恆星風預計會讓大多數藍色短波射電光逃離系統。但更紅的長波射電應該被阻擋得更多,甚至完全。」 為了驗證情況是否如此,研究小組連接了兩個望遠鏡--LOFAR和Westerbork合成射電望遠鏡(WSRT),這兩個望遠鏡都在荷蘭。它們每個都在不同波長觀測到相同的FRB--WSRT在較短的21厘米的「藍色」波長中觀測到,LOFAR則在非常紅的3米。結果出乎意料。 Pastor-Marazuela指出:「一旦我們分析了數據並比較了兩種無線電顏色,我們非常驚訝。現有的雙風模型預測,這些爆發應該只會發出藍色的光或至少會在那里持續更長時間。但我們看到了兩天更藍的射電暴,然後是三天更紅的射電暴。我們現在排除了原來的模型--肯定有別的原因。」 研究小組表示,這一發現表明,FRB源必須位於相當干淨的環境中,它不像之前提出的那樣受到電子雲的阻礙。相反,它指出一顆孤立的磁星是引發這一現象的原因,這跟許多其他的觀測結果相吻合。 天文學家無疑將繼續研究快速射電暴並慢慢拼湊謎底,一直到找到答案。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新的宜居行星 為尋找太陽系外生命開辟新道路

8月26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類跟地球非常不同但卻可能支持生命的系外行星,或可加快尋找太陽系外生命的速度。據介紹,這類新的宜居行星被稱為Hycean行星,是一種熾熱的、被海洋覆蓋、大氣中富含氫氣的行星,它們比類地行星數量更多,也更方便觀測。 ...

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宇宙迴旋鏢效應

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宇宙迴旋效應--從遙遠星系剝離出來的重質分子氣體流只會繞回來,稍後再回來。耶魯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做出了這一發現,該發現在模擬中建立了理論,不過還沒有詳細觀察到。據悉,這一發現日前已發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

天文學家捕獲圍繞黑洞的一組巨大同心圓環的壯觀景象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和尼爾·蓋爾斯·斯威夫特天文台捕獲了一組圍繞黑洞的壯觀的圓環的圖像。巨環的X射線圖像揭示了有關位於銀河系的塵埃的新信息,使用的原理與在醫生辦公室和機場進行的X射線相似。 ...

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超新星爆炸最早時刻的詳細畫面

據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天文學家跟NASA及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合作拍攝了一顆比太陽大100倍的爆炸巨星的照片,這是前所未見的。超新星的圖像--恆星的爆炸死亡--顯示了在爆炸前第一個沖擊波穿過恆星時產生的強烈的光爆發。 領導這項研究的博士學者Patrick Armstrong指出,這個被稱為「沖擊冷卻曲線」的事件為什麼類型的恆星導致了爆炸提供了線索。ANU的研究小組利用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這一重大發現。 Armstrong說道:「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詳細地觀察超新星的沖擊冷卻曲線。因為超新星的初始階段發生得非常快,大多數望遠鏡都很難記錄這一現象。」在克卜勒望遠鏡捕捉到的數據中,研究人員看到了這一現象在三天內的顯著上升和下降情況。 天文學家利用新圖像創建了一個模型來識別導致超新星爆發的恆星。他們認為這很可能是一顆罕見的黃色超巨星,體積是太陽的100倍、質量是太陽的17倍。 這個國際研究小組能夠證實,一個被稱為SW 17的特定模型在預測哪種類型的恆星引發了不同的超新星方面是最准確的。 他說道:「我們已經證明,在識別不同的超新星恆星方面,一個模型比其他模型工作得更好,且不再需要測試多個其他模型--而傳統上是這樣的。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將能使用SW 17,並相信它是識別變成超新星的恆星的最佳模型。」 根據NASA的說法,超新星是一顆巨星的強大爆炸,是人類所見過的最大的爆炸。每次爆炸都是恆星極其明亮、威力無比的爆炸。因為它們被認為是宇宙中大多數元素的起源,所以它們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熱衷於了解這些恆星是如何變成超新星的,這能幫助他們獲取構成我們宇宙的元素起源的線索。 據悉,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於2017年捕獲了這些數據並於2018年停用。它被設計用來盯著天空尋找遙遠的行星。雖然其他望遠鏡提供的數據點分散在爆炸的上升和下降,但這一發現的數據是一條從開始到結束、堅實的線。不過新太空望遠鏡如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可能會捕捉到更多的超新星爆炸。 來源:cnBeta

[圖]結合SDO十年數據和建模 天文學家揭示了太陽「低音」的秘密

結合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觀測站(SDO)的十年數據和相關的數值建模,天文學家近日揭示了太陽發出「深沉低音」的秘密。科學家們利用計算機模型表明,新發現的振盪是共振模式,其存在主要受到太陽的差異性旋轉影響。這些振盪將有助於建立探測太陽內部的新方法,並獲得有關我們恆星內部結構和動態的信息。 科學家們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雜誌上描述了他們的發現。 20 世紀 60 年代,太陽的「高音」首次被發現。數以百萬計的聲學振盪模式周期很短,接近 5 分鍾,被太陽表面附近的對流湍流所激發,並被困於太陽內部。20 世紀 90 年代,這些5分鍾的振盪一直被地面望遠鏡和空間觀測站持續觀測,並被太陽地震學家非常成功地用來了解我們恆星的內部結構和動力學。 除了 5 分鍾的振盪外,40 多年前就有人預測恆星中存在更長周期的振盪,但直到現在才在太陽上發現。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MPS 主任 Laurent Gizon說:「長周期振盪取決於太陽的旋轉;它們在本質上不是聲學。檢測太陽的長周期振盪需要對太陽表面的水平運動進行多年的測量。SDO 上的太陽地震和磁力成像儀(HMI)的連續觀測非常適合這一目的」。 該小組觀察到了許多數十種振盪模式,每一種都有自己的振盪周期和空間依賴性。一些振盪模式的最大速度在兩極,一些在中緯度,一些在赤道附近。在赤道附近具有最大速度的模式是羅斯比模式(Rossby modes),該團隊在 2018 年已經確定了這些模式。 來自 MPS 的梁志超(Zhi-Chao...

困惑了天文學家數十年的木星「能源危機」謎題被解開

據媒體報導,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困擾天文學家數十年的木星「能源危機」的解決方案。萊斯特大學的太空科學家跟來自日本航天局(JAXA)、波士頓大學、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和美國國家信息通信技術研究所(NICT)的同事們合作揭示了木星大氣加熱背後的機制。 現在,通過利用來自夏威夷凱克天文台的數據,天文學家繪制出了這顆氣態巨行星高層大氣的迄今為止最為詳細的全球地圖,其首次證實了木星強大的極光是為整個行星提供熱量的原因。 James O 'Donoghue博士是JAXA的研究員,他在萊斯特大學完成了博士學位,他是該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他說道:「在萊斯特大學,我們首先要開始嘗試繪制木星最高大氣層的全球熱圖。當時,這個信號還不夠亮,還不足以顯示木星極地以外的任何東西,但憑借從那次工作中學到的經驗,幾年後,我們設法確保了在地球上最大、最具競爭力的望遠鏡之一上的時間。通過利用凱克望遠鏡,我們繪制了非常詳細的溫度圖。我們發現極光內部的溫度開始非常高,這是之前工作的預期,但現在我們可以觀察到,木星的極光盡管只占行星面積不到10%但似乎正在加熱整個行星。」 這項研究始於萊斯特大學,隨後在波士頓大學和NASA進行並最後在日本的JAXA結束。來自各大洲的合作者結合NASA的朱諾號(Juno)太空飛行器和JAXA的Hisaki太空飛行器的數據共同努力從而使這項研究取得了成功。 Tom Stallard博士和Henrik Melin博士都是萊斯特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成員。Stallard補充稱:「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每一顆巨行星頂端的稀薄大氣層一直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謎題。在過去的50年里,通過對木星的每一次太空任務及地面觀測,由於赤道太熱了,所以我們一直都在測量那里的溫度。這種『能源危機』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是模型未能正確地模擬出極光的熱量流動還是赤道附近存在其他未知的熱源?這篇論文描述了我們如何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繪制這一區域的地圖,並表明,在木星,赤道加熱跟極光加熱存在直接關聯。」 當帶電粒子被行星磁場捕獲時就會產生極光。這些螺旋沿著磁力線向行星的磁極旋轉、撞擊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並釋放光和能量。 在地球上,這導致了形成北極光和南極光的典型光秀。在木星上,從其火山衛星木衛一噴出的物質導致了太陽系中最強烈的極光並在木星的極地地區產生了巨大的熱量。 盡管木星的極光長期以來一直是使木星大氣層升溫的主要原因,但之前的觀測結果直到現在都無法證實或否認這一點。 以往的高空大氣溫度圖是用只有幾個像素的圖像繪制的,這還不足以解釋地球上的溫度是如何變化的,同時也無法提供額外熱量起源的線索。 研究人員繪制了五幅不同空間解析度的大氣溫度地圖,其中最高解析度的地圖顯示了經度2度和緯度2度的平均溫度測量值。 該團隊對超10000個獨立的數據點進行搜索,他們只繪制了不確定性小於5%的點。 氣態巨行星的大氣模型表明,它們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個巨大的冰箱,熱能從赤道向極地輸送並沉積在這些極地地區的低層大氣中。 這些新發現表明,快速變化的極光可能會推動能量波對抗這種向極地流動從而使熱量到達赤道。 觀測結果還顯示,在次極光區域有一個局部加熱區域,其可以被解釋為向赤道傳播的有限熱波,而這可以作為驅動熱傳遞過程的證據。 萊斯特大學的這項行星研究涵蓋了整個木星系統,從行星的磁層和大氣層再到到其各種各樣的衛星收集。 據悉,萊斯特的研究人員是「朱諾號」任務的成員,該任務由一個全球天文學家團隊組成,他們正在通過即將使用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木星進行觀測。此外,萊斯特還在歐洲航天局(ESA)的木星冰衛星探測器(JUICE)的科學和儀器方面發揮著領導作用--該探測器將於2022年發射。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通過棕矮星大氣層結構探索「超級木星」世界

據媒體報導,木星可能是我們太陽系的惡霸行星,因為它是質量最大的行星,但跟其他恆星周圍的許多巨大行星相比它實際上微不足道。據悉,這些被稱為「超級木星」的外星世界的質量是木星的13倍。 天文學家已經分析了其中一些的組成,但他們很難詳細研究它們的大氣層,因為這些氣體巨星會在其母星的耀眼光芒中迷失。 然而研究人員有一個替代品:褐矮星的大氣層,這是所謂的失敗恆星,其質量高達木星的80倍。這些巨大的天體像恆星一樣,由一團坍塌的氣體雲形成,但它們缺乏足夠的質量來維持其核心的核聚變,而核聚變是恆星的動力。 相反,褐矮星跟超級木星有親緣關系。這兩種類型的物體都有相似的溫度和巨大的質量。它們也有復雜多變的大氣。天文學家認為,唯一的區別在於它們的血統。超級木星圍繞恆星形成;褐矮星通常是孤立形成的。 由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Elena Manjavacas領導的一組天文學家已經測試了一種可以以穿透這些移動天體雲層的方法。研究人員使用了位於夏威夷莫納基亞的W. M. Keck天文台的儀器,他們在近紅外光下研究了附近自由漂浮的棕矮星2MASS J22081363+2921215的千層結構的顏色和亮度變化。 凱克天文台的儀器--被稱為多目標光譜儀紅外探測(MOSFIRE)還分析了雲中包含的各種化學元素的光譜指紋及它們如何隨時間變化。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在這類研究中使用MOSFIRE。 這些測量結果為Manjavacas提供了褐矮星大氣雲的整體視圖,並提供了比以前對該天體的觀測更多的細節。這項由哈勃望遠鏡開創的技術對於地面望遠鏡來說很難實現,因為地球大氣會吸收特定的紅外波長造從而成污染。這個吸收率隨天氣的變化而變化。 「從地面上做這件事的唯一方法是使用凱克的高解析度MOSFIRE儀器,因為它讓我們可以同時觀察到多顆恆星和我們的褐矮星,」Manjavacas說道,這使我們能夠糾正地球大氣帶來的污染並很精確地測量來自褐矮星的真實信號。所以這些觀測結果證明了MOSFIRE可以對褐矮星大氣進行這類研究。」Manjavacas是凱克天文台的前工作天文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論文主要作者。 她決定研究這顆特殊的褐矮星是因為它非常年輕,這使得它非常明亮。並且它還沒有冷卻下來。它的質量和溫度跟附近巨大的系外行星Beta Pictoris b相似,Beta Pictoris b是2008年由位於智利北部的歐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望遠鏡拍攝的近紅外圖像發現的。 Manjavacas表示:「以目前的技術,我們還沒有能力去詳細分析Beta Pictoris b的大氣層。所以,我們正在利用我們對這顆褐矮星大氣層的研究作為一個代理以了解這顆系外行星的雲層在其大氣層的不同高度下可能是什麼樣子的。」 由於褐矮星和β Pictoris b都很年輕,所以它們在近紅外波段都在強烈地輻射熱量。它們都是一群恆星和次恆星物體--被稱為Beta --Pictoris運動群的成員,它們擁有相同的起源和在空間中的共同運動。這群恆星約有3300萬年的歷史,是離地球最近的年輕恆星群。 雖然它們比真正的恆星要冷,但褐矮星仍非常熱。Manjavacas研究中的這顆褐矮星溫度高達2780華氏度(1527攝氏度)。 這個巨大的天體約是木星的12倍重。作為一個年輕的天體,它的自轉速度非常快,每3.5小時完成一次自轉,而木星的自轉周期是10小時。因此,雲層在行星周圍旋轉並創造了一個動態的、動盪的大氣層。 凱克天文台的MOSFIRE儀器盯著這顆褐矮星看了2.5個小時,並觀察了從這顆矮星熾熱的內部穿過大氣層的光線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時而變亮時而變暗的。旋轉天體上出現的亮點表明,研究人員可以看到大氣層更深、更熱的區域。紅外線波長使天文學家能更深入地觀察大氣層。觀測結果表明,這顆褐矮星的大氣層斑駁、雲團分散。如果近距離觀察,這顆行星可能像一個雕刻的萬聖節南瓜,光線從熾熱的內部逃逸。它的光譜揭示了熱沙粒和其他奇異元素的雲團。碘化鉀跟蹤該天體的上層大氣,其中也包括鎂矽酸鹽雲。在大氣中向下移動的是一層碘化鈉和矽酸鎂雲。最後一層是氧化鋁雲。大氣層的總深度為446英里(718公里)。 Manjavacas指出,探測到的元素代表了褐矮星大氣的典型組成部分。她和她的團隊使用了褐矮星大氣的計算機模型來確定化學化合物在每個雲層中的位置。 據悉,這項研究的論文將發表在《The Astronmomical Journal》上。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黑洞周圍不尋常的巨大光環

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一個帶有伴星的黑洞周圍發現了一組不尋常的X射線環。這些環是由光的「回波」產生的,這種現象類似於地球上聲波在堅硬表面上反彈的回聲。這些光環提供了關於黑洞、其伴星和中間的塵埃雲的信息。 這張圖片展示了一組圍繞著黑洞的壯觀的光環,是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和尼爾·蓋爾斯·斯威夫特天文台拍攝的。巨環的X射線圖像揭示了位於我們星系中的塵埃的信息。 這個黑洞是一個名為V404 Cygni的雙星系統的一部分,位於離地球約7800光年的地方。這個黑洞正在積極地將物質從一顆質量約為太陽一半的伴星上「拉走」,拉到這個看不見的物體周圍的一個圓盤中。這種物質在X射線下發光,因此天文學家將這些系統稱為"X射線雙星"。 2015年6月5日,天文學家藉助尼爾·蓋爾斯·斯威夫特天文台發現了來自V404 Cygni的X射線爆發。這個爆發產生的高能環來自於一種被稱為「光回波」的現象。與聲波在峽谷壁上反彈不同,V404 Cygni周圍的「光回波」是由來自黑洞系統的X射線爆發在V404 Cygni和地球之間的塵埃雲上反彈產生的。 在這張合成圖像中,來自錢德拉的X射線(淺藍色)與來自夏威夷Pan-STARRS望遠鏡的光學數據相結合,顯示了視野中的星星。該圖像包含八個獨立的同心環。每個環都是由2015年觀察到的V404 Cygni耀斑的X射線產生的,這些射線在不同的塵埃雲中反射。(一個藝術家的插圖解釋了錢德拉和尼爾·蓋爾斯·斯威夫特天文台看到的環是如何產生的。為了簡化圖形,圖中只顯示了四個環而不是八個環)。) 由麥迪遜威斯康星大學的Sebastian Heinz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了2015年6月30日至8月25日期間對該系統進行的50次斯威夫特觀測,以及2015年7月11日和25日的錢德拉觀測。這是一個如此明亮的事件,錢德拉的操作者特意將V404 Cygni放在探測器之間,以便另一個明亮的爆發不會損壞儀器。 這些星環不僅告訴天文學家關於黑洞的行為,也告訴他們關於V404 Cygni和地球之間的景觀。例如,X射線中環的直徑揭示了光彈射到中間的塵埃雲的距離。如果雲層離地球更近,環就會顯得更大,反之亦然。由於X射線爆發只持續了相對較短的時間,所以光的回波顯示為窄環,而不是寬環或光環。 研究人員還利用這些環來探測塵埃雲本身的特性。他們將X射線光譜--即X射線在一定波長范圍內的亮度--與具有不同成分的塵埃的計算機模型進行了比較。不同成分的塵埃將導致不同數量的低能量X射線被吸收,從而無法被錢德拉探測到。這提供了關於其結構和組成的信息。 研究小組確定,這些塵埃雲最有可能包含石墨和矽酸鹽顆粒的混合物。此外,通過用錢德拉分析內環,他們發現塵埃雲的密度在各個方向上並不均勻。以前的研究假設它們不是這樣的。 一篇描述V404 Cygni結果的論文發表在2016年7月1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預印本)。這項研究的作者是Sebastian Heinz、Lia Corrales(密西根大學);Randall Smith(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Niel Brandt(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ter Jonker(荷蘭空間研究所);Richard Plotkin(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和Joey Neilson(維拉諾瓦大學)。 這一結果與X射線雙星Circinus X-1的類似發現有關,該雙星包含一顆中子星而不是黑洞,發表在2015年6月20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從一個巨大的X射線光回波看圓規X-1的運動學距離"(預印本)。這項研究也是由Sebastian Heinz領導的。 每年都有多篇論文發表,報告對2015年引起這些環的V404 Cygni爆發的研究。之前的爆發是在1938年、1956年和1989年記錄的,所以天文學家可能還有很多年時間繼續分析2015年的爆發。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對小行星表面溫度進行了有史以來最高解析度的測量

智利的一個天文台已經成功地從地球上獲得了對小行星表面溫度的最高解析度測量值。他們測量的小行星是Psyche,它是美國宇航局即將進行的一項任務的目標,並計劃發射探測器在2026年造訪Psyche,新的溫度讀數將提供對該小行星表面屬性的更多細節。 從事這項研究的天文學家說,他們的表面溫度測量技術是朝著解開這個不尋常物體的起源之謎邁出的一步。一些人認為,Psyche可能是一顆失敗的原行星的核心。Psyche在小行星帶中圍繞太陽運行,這是地球和木星之間的一個空間區域。 小行星帶擠滿了超過一百萬個岩石體,直徑從10米到946公里不等,Psyche是該帶中最大的M型小行星,直徑超過200公里,M型小行星被認為是富含金屬的,可能是太陽系發展過程中解體的原行星的核心碎片。 通常情況下,從地球上對這種小型和遙遠的物體進行熱觀測在技術上是一個重大的挑戰。這些觀測依據測量物體自身發出的光,而不是從物體上反射的紅外波長的太陽光,這種技術可以產生小行星的一像素圖像,但這一像素就足以揭示出重要的信息。 天文學家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研究小行星的熱慣性,也就是它在陽光下升溫和在黑暗中降溫的速度。低熱慣性通常與灰塵層有關,而高熱慣性可能表明表面有岩石。研究人員使用了智利的ALMA,這是一個由66個射電望遠鏡組成的陣列,以30公里的解析度繪制了整個Psyche表面的熱發射圖,這意味著每個像素覆蓋到的范圍大約是30公里×30公里。 這些數據被用來生成一個由大約50個像素組成的小行星的圖像。該研究發現Psyche有一個異常緻密的導電表面,與典型的小行星相比,它具有很高的熱慣性。研究小組還發現,熱輻射,也就是它所輻射的熱量,只有典型小行星表面熱慣性預期的60%,這些發現表明Psyche的表面可能有不低於30%的金屬。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正研究一顆向銀河系邊緣急速移動的怪異恆星碎片

天文學家們目前正在研究被稱為LP 40-365的恆星。它是一種會快速移動的恆星,是一顆在大規模超新星爆炸中倖存下來的巨大白矮星的殘余物,仍然被爆炸的力量推動著前進。這顆恆星目前距離地球約2000光年,正朝著銀河系的邊緣急速前進。 天文學家說,這顆恆星的速度如此之快,幾乎可以肯定它將離開銀河系。據估計,LP 40-365的速度幾乎達到每小時200萬英里。研究人員指出,該星體經歷了部分超新星爆炸還能夠倖存下來,至少在目前看來是獨一無二的。 只是在過去幾年中,天文學家才開始認為這種類型的恆星可能存在。LP 40-365被描述為 "恆星碎片",像它這樣的物體可以讓人們了解過去在類似災難中倖存的其他恆星。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過渡期系外行星調查衛星的數據分析了這顆星。利用來自這兩個望遠鏡的各種數據,研究人員和該項目的合作者發現,LP 40-365不僅在離開我們的銀河系的路上,而且在離開的路上還會旋轉。 研究人員進行了調查,以確定為什麼這顆恆星在離開銀河系的時候會在亮和暗的形態間轉換。最簡單的解釋是,這顆恆星每九個小時旋轉一次,對於一個從超新星爆炸中倖存下來的恆星碎片來說,每9小時的旋轉速度被認為是相對緩慢的。 當白矮星的質量太大,無法支撐自己時就會變成超新星,導致大規模爆炸。基於相對緩慢的旋轉,研究人員確信LP 40-365是來自恆星的碎片,該恆星在從其雙星夥伴那里獲得過多的質量後自我毀滅了。 來源:cnBeta

活躍星系核:天文學家發現一個外觀不斷變化的耀變體

在近日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俄克拉荷馬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 Homer L. Dodge 物理與天文學系的一名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研究助理、以及一名副教授,剛剛詳細介紹了他們新發現的一個「外觀不斷變化」的耀變體,可知其源於強大星系核中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由一個活躍星系核驅動的耀變體想像圖(圖自:M. Weiss / CfA) 研究主要作者包括了博士生 Hora D. Mishra、教職員工 Xinyu Dai,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 Christopher Kochanek 和 Kris Stanek,以及夏威夷大學的 Ben Shappee 。 可知來自 12 個不同機構的研究人員,參與了一個為期兩年的合作項目,具體工作涉及收集不同電磁波段的光譜或成像數據。 俄亥俄州立大學團隊率先分析了合作收集的所有數據,並對分析結果的解釋做出了貢獻,相關工作得到了該校研究生 Saloni...

黑洞的 「影響范圍 」內發生了什麼?天文學家作出解釋

據媒體報導,在黑洞內部發生的事情會一直留在黑洞內,但是在黑洞的「影響范圍」(即黑洞引力占主導地位的星系最內部區域)內部發生的事情引起了天文學家的強烈興趣,並且可以幫助確定黑洞的質量以及它對星系附近的影響。 天文學家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進行的新觀測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特寫視角,即圍繞超大質量黑洞旋轉的冷星際氣體漩渦盤。這個圓盤位於NGC 3258的中心,這是一個距離地球約1億光年的巨大橢圓星系。基於這些觀測,由來自德克薩斯A&M大學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天文學家領導的團隊已經確定,這個黑洞的重量達到了驚人的22.5億個太陽質量,是迄今為止用ALMA測量到的最大規模的黑洞。 盡管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可能是太陽的幾百萬到幾十億倍,但它們只占整個星系質量的一小部分。將黑洞的引力與星系中心的恆星、星際氣體和暗物質的影響隔離開來是一項挑戰,需要在非常小的尺度上進行高度敏感的觀測。 德克薩斯A&M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Benjamin Boizelle說:「在准確確定黑洞的質量時,觀察盡可能靠近黑洞的物質的軌道運動是至關重要的。對NGC 3258的這些新觀測表明,ALMA具有驚人的力量,能夠以驚人的細節繪制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氣態盤的旋轉圖。」 天文學家使用各種方法來測量黑洞的質量。在巨大的橢圓星系中,大多數測量結果來自於對黑洞周圍恆星的軌道運動的觀測,這些觀測是以可見光或紅外光進行的。另一種技術,即利用圍繞黑洞運行的氣體雲中自然產生的水蒸氣(無線電波長雷射),可以提供更高的精度,但這些水蒸氣非常罕見,幾乎只與具有較小黑洞的螺旋星系有關。 在過去的幾年里,ALMA開創了一種新方法來研究巨型橢圓星系中的黑洞。大約10%的橢圓星系在其中心包含有規律旋轉的冷而密集的氣體盤。這些盤含有一氧化碳(CO)氣體,可以用毫米波長的射電望遠鏡來觀察。通過利用CO分子發射的都卜勒位移,天文學家可以測量雲層的速度,而ALMA使得解決星系中心的軌道速度最高的問題成為可能。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Aaron Barth說:「我們的團隊幾年來一直在用ALMA測量附近的橢圓星系,以尋找和研究圍繞巨型黑洞旋轉的分子氣體盤。 NGC 3258是我們發現的最好的目標,因為我們能夠追蹤到比其他星系更接近黑洞的圓盤旋轉。」 正如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速度比冥王星快,因為它經歷了更強的引力,由於黑洞的引力,NGC 3258圓盤的內部區域比外部區域的運行速度快。ALMA的數據顯示,圓盤的旋轉速度從距離黑洞約500光年的外緣的每小時100萬公里上升到距離黑洞僅65光年的圓盤中心附近的每小時超300萬公里。 研究人員通過模擬圓盤的旋轉來確定黑洞的質量,同時考慮到星系中心區域恆星的額外質量和其他細節,如氣態圓盤的輕微扭曲形狀。對快速旋轉的清晰檢測使研究人員能夠以優於1%的精度確定黑洞的質量,盡管他們估計在測量中還有12%的系統不確定性,因為與NGC 3258的距離並不十分精確。即使考慮到不確定的距離,這也是對銀河系以外的任何黑洞最高度精確的質量測量之一。 Boizelle總結說:「下一個挑戰是找到更多像這樣的接近完美的旋轉盤的例子,這樣我們就可以應用這種方法來測量更大的星系樣本中的黑洞質量。達到這種精度水平的其他ALMA觀測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星系和黑洞在整個宇宙時代的增長情況。」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塵埃絲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的過程

據媒體報導,位於星系中心的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這不僅是因為它們內部的物質數量巨大,是太陽質量的數百萬倍,而且還因為物質難以置信地密集在一個不比太陽系大的體積內。當它們從周圍環境中捕獲物質時,它們會變得活躍,並能從捕獲過程中發出巨大的能量,盡管在這些捕獲事件中不容易探測到黑洞,而這些事件並不頻繁。 然而,由加那利群島天體物理研究所(IAC)的研究人員Almudena Prieto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了狹長的塵埃絲,它們圍繞著這些星系中心的黑洞並為其提供能量,這可能是許多星系的核黑洞活躍時中心變暗的自然原因。這項研究的結果最近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NRAS)雜誌上。 通過利用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遠鏡(VLT)和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陣列(ALMA)的圖像,科學家們已經能夠直接獲得這些塵埃絲對星系NGC 1566中的一個黑洞進行「核哺育」的過程。根據這張合並的圖像,人們可以看到塵埃絲如何分離,然後直接向星系的中心移動,在那里它們圍繞著黑洞進行循環和旋轉,然後被黑洞吞噬。 論文第一作者Almudena Prieto解釋說:「這組望遠鏡圖像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觀察超大質量黑洞,這要歸功於高角度解析度的成像和其周圍環境的全景可視化,因為它讓我們跟蹤塵埃細絲落入黑洞時的消失情況。」 這項研究是IAC長期PARSEC項目的結果,該項目旨在了解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從其漫長的「冬眠生活中蘇醒過來」,並在經過從其周圍環境中吸收物質的過程後,成為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