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流行文化

Tag: 流行文化

聊聊流行文化的常客和玩家們的老朋友——喪屍題材

文丨但丁的方舟 編輯丨嘉琦 「文明是個脆弱的東西」,《消逝的光芒2》第一句台詞如此說。病毒在世界上蔓延,人類聚居地形同孤島,末世生存的第一課是學會從成群喪屍手下逃生,相似的背景設定在遊戲史上反復出現。 人類面對殭屍,選擇無非「打」或「跑」兩種,但少有像《消逝的光芒》這樣,在兼顧戰鬥的情況下,將第一人稱跑酷作為核心玩法的遊戲。距初代發售已經相隔近7年,期間製作組一直在對遊戲進行內容更新,如今其Steam好評率高達95%;上個月《消逝的光芒2》一度位居「最熱願望單產品」榜首,足見玩家對新作期待值之高。 SteamSpy統計,《消逝的光芒2》僅用兩周時間就達成了200萬銷量,且在上架第一周,它的同時在線玩家數量進入了Steam有史以來最受歡迎遊戲前25名,峰值人數超27萬,排在《上古卷軸5》之後。相較之下,前作這個數據僅為45876。 更多的RPG要素、更豐富的清單式開放世界……這部續作並沒有做出太多實質性的「升級」,只是遵循了近年主流3A大作的常用思路,並在已經較為成熟的玩法上進行改進和微調。它的劇情甚至不如1代有張力,盡管設置了「找女兒」主線,玩家卻很容易被其他事分散注意力,畢竟早前宣傳時,開發組表示「全面完成」遊戲至少需要500小時,相當於從波蘭華沙步行前往西班牙馬德里的時間。 《消逝的光芒2》仍然具備超越前作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題材本身。喪屍作為流行文化常客和玩家們的老朋友,看起來還遠沒到過時的那天。 打殭屍,多是一件美事 遊戲里的殭屍,最早可以追溯到雅達利時代,那時的家用機畫面還太過粗糙,無法展現這種類人生物的恐怖。沒過多久,它們的身影開始散布在80年代火爆的街機遊戲里,例如大名鼎鼎的《魔界村》《惡魔城》等。 2D畫面漸趨成熟,再加上遊戲本身的超高難度,無論玩家扮演的是身披厚甲的騎士還是手握長鞭的勇者,碰到殭屍心里都要先怵幾秒。不過,同期遊戲里的殭屍大多是作為雜兵的一種,能和吸血鬼同台登場,也能和骷髏排隊襲來,只對構建氛圍起輔助作用,還沒有作為一種專門元素被獨立出來。 不得不提的轉折點是1996年誕生的《生化危機》,雖然現在看來,《生化危機》里的喪屍們只是些稜角分明的多邊體,但3D化帶來的視覺沖擊,還是遠超過去那些模糊的像素點。遊戲嚴格限制玩家的背包空間和戰鬥資源,人物只能「坦克式」行走(即四個方向鍵對應左右轉向和前後移動),笨拙的移動方式反而增添了探索時的緊張感,在陰暗的洋館中拐角遇喪屍可絕對稱得上心理陰影。 《生化危機》的風格可以概括為「生存恐怖」,如果彈藥不足,最初級的喪屍也會帶來巨大麻煩。但這個系列隨後便實現了自我進化,從《生化危機4》開始,主角的戰鬥力大幅提升,喪屍能帶來的威脅隨之降低,就連「生化危機之父」三上真司自己也承認,幾部續作「不再是殭屍遊戲,更像好萊塢動作片」。 與射擊、動作玩法緊密結合,逐漸成為殭屍遊戲的設計公式,CAPCOM乾脆走向另一個極端,推出過堪稱「花式虐屍大法合集」的《喪屍圍城》——主角面對喪屍大潮火力充沛,可用武器多達250種,以致該系列一度被調侃成「無雙遊戲」,打殭屍如割草,玩家的生存手冊里就沒有「害怕」一詞。 單人打喪屍的樂趣或許比不上組團打喪屍,經《決勝時刻5》專門加入的「殭屍模式」奠定基礎,再由《求生之路》發揚光大,這種玩法在國內也算一項時代記憶,一批玩家的青春藏在了網吧區域網和浩方對戰平台里。 當時受眾更廣的《CSOL》和《CF》也相繼推出過「生化模式」,戰火從PVE玩法擴散到PVP玩法,玩家們分別扮演人類陣營和喪屍陣營相互廝殺。 喬治·羅梅羅1968年的電影《活死人之夜》確立過幾條基本准則:喪屍沒有自我意識,渴望啃食人類大腦,被咬後會感染,只能通過爆頭消滅等。如無特別說明,如今的大部分文藝作品也會遵循這些特徵,如熱門美劇《行屍走肉》、「血與冰激凌三部曲」、扎克·施奈德去年的電影《活死人軍團》等,而遊戲里但凡冒出喪屍角色,玩家的本能反應也是「不能被咬」和「瞄準頭部」。 不過,經由反復演繹,有時原教旨的「喪屍定義」也會被顛覆,新設定總能帶來一些新鮮體驗。遊戲領域中,《絕命異次元》里的「屍變魔」打頭無效,得砍斷手腳才;,《心靈殺手》中敵人行為模式雖然很像喪屍,但按設定是被「黑暗力量」所控制;《CSOL》和《CF》里玩家操控的感染體還擁有多項主動技能……這些都是傳統意義上「Zombie」的變體。 而在遊戲模式上,喪屍遊戲里也跑出過與眾不同的「奇行種」,《植物大戰殭屍》走了萌化、Q化的道路,反而取得了現象級成功,做出它的工作室被EA以7.5億美元囊入麾下,放在10年前這已是一筆巨額交易。《DayZ》、《H1Z1》從前輩們那里汲取了「生存」要素,但玩家們要對抗的並非喪屍而是其他人,喪屍們成為了提供背景的配角。 醜陋的喪屍,魅力在哪? 如果從《活死人之夜》算起,現代文藝作品熱衷喪屍題材已超過50年,它起先是從影視圈擴散到遊戲圈,而從《魔界村》算起,喪屍也在遊戲這種載體上活躍了35年以上。經久不衰背後,總有些深層原因。 首先自然是其形象及設定足夠恐怖。喪屍最初起源於巫毒教,巫師會以河豚毒素讓人「假死」,下葬後再把「屍體」挖出來,由於「受害者」的大腦已被徹底破壞,只能成為面無表情、受人奴役的「活死人」,這本身已帶有原始、神秘色彩。 而近代演繹又進一步強化了殘肢斷臂、血肉模糊等外形特點,對此類象徵著「死亡」的元素感到恐懼,基本是被寫進人類基因里的,如果本該「死去」的東西還表現出強烈攻擊性和傳染性,很難不叫人起雞皮疙瘩。 喪屍也符合恐怖谷原理(即擬人物件越像人,人對它們的好感度越高,但一旦超過某個閾值好感度就會跌至谷底),就像人偶、娃娃、鬼魂等「既像屍體又像活人」的事物一樣,很適合用來給遊戲渲染恐怖氣氛。從90年代開始流行則與技術進步有關,當遊戲視角允許拉近到近距離觀察敵人時,喪屍才能在「嚇人」方面發揮出更大威力。 更進一步,「打喪屍」所帶來的快感也源自人類本能以及喪屍與人的緊密關系。在消滅喪屍的過程中,玩家既釋放了潛意識里的暴力因子,又不用背負任何道德壓力。哪怕在軍事題材遊戲里,殺死敵人的過程也不能做得太過殘忍,打奇形怪狀外星怪獸的爽快感又稍弱一些,對成群結隊、危險該死的喪屍們傾瀉火力更為輕松、解壓,它也就成為了一些追求調動腎上腺素的遊戲里的首選反派。 最後,作為反派角色,喪屍既能通過批量復制來保證體驗下限,同時又有著相當高的設計上限。不論誕生原因是什麼,「感染」就意味著可能產生「突變」,擁有各種外觀、能力的敵人便都能無縫納入同一套體系。 《生化危機》系列設計過眾多不同型態的「暴君」,能長出駭人的長爪、也能扛著火箭筒開炮,《求生之路》里有一點就爆的Boomer、速度極快的Hunter等,《最後生還者》中幾種感染者各有習性,應對方式也不盡相同。 相比每種怪物都需要單獨設計的其他遊戲,選擇喪屍題材只需保證美術風格統一,無疑要便捷得多。 熱門作品看似隔幾年就出現一款,喪屍遊戲卻並非沒遇到過發展瓶頸,在風格上另闢蹊徑的《植物大戰殭屍》和在玩法上調整思路的《消逝的光芒》,都是瓶頸之後再創新的成果。 不過,從更廣層面看,「喪屍」的真正生命力在於能提供人性博弈的極端背景。探索「正常人類」和「異化人類」之間的關系總能碰撞出精彩曲折的故事,末世背景下人性的灰暗與閃光又常能被放大,以更戲劇性的方式呈現給玩家。 就像核爆、戰爭、外星人入侵、人工智慧革命一樣,「喪屍爆發」也只是觸發「後啟示錄」的一種手段,人們真正痴迷的,是文明重構後的世界里將會發生什麼,對此的想像也永遠不會停止。 假如不巧,登場的是喪屍們,就請各位玩家緊閉門窗,保護好自己的腦子吧。 來源:機核

流行文化/遊戲展會PAX South被無限期取消

Penny Arcade日前宣布,流行文化展會和常規電子遊戲熱點PAX South將在「在可預見的未來期間」被取消舉辦。 PAX官方推特帳號10月29日表示:「我們做出了『在可預見的未來期間』停辦PAX South的艱難決定。」這意味著該公司短期內不會重返聖安東尼奧。 這其中有兩個因素。首先,自2015年以來,活動組織者沒有看到PAX South展的增長達到其他展會的水平。PAX在對德州粉絲的完整聲明中說:「雖然我們的其他活動都很興旺,有些活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萬人參加,但PAX South並沒有擴大規模。」 第二個原因是持續多年的新冠疫情橫行,一直困擾著像PAX這樣的現場表演和展會。PAX的官方聲明雖然沒有對此事發表太多評論,但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一決定「更加復雜」。 PAX表示:「我們向所有期待該展會在2022年回歸的朋友們表示抱歉。」「但隨著PAX的回歸,我們希望在其他活動上再見到你們。」 《無主之地》系列的開發者Gearbox Software之前也曾在該展會上公布過項目,例如之前《家園復刻版合集》發行日期。 來源:3DMGAME

隱藏在流言深處的「妖僧」拉斯普廷:或許是最早被流行文化塑造的反派

前一段時間做蘇聯美學資料整理的時候,集中讀了讀沙俄從1905年革命到1917年二月革命的歷史,發現宮廷內外各類韻事、慘事中,基本都少不了妖僧拉斯普廷的名字。按照幾乎眾口一詞的普遍觀點來說,由於意志薄弱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對於他近乎狂信,在這位「妖僧」離奇地被殺之前也作了不少孽,最終導致了二月革命的大爆發。總之,這位富有爭議的怪人大概是羅曼諾夫王朝末期最為神秘的人物了。 正好《王牌特工》的新片預告放出,就此隨便聊聊「瘋僧」離奇身世的另一面,以及他與電影之間的關聯——或許這位被重重塑造為「妖孽之人」的角色,也可能是流行文化的受害者。 在登堂入室之前:拉斯普廷的1890-1905 按照斯洛博多-波克羅夫斯卡婭聖母教堂的出生登記冊來看,格里高利·葉菲莫維奇·拉斯普廷(Григорий Ефимович Распутин)1869年1月9日出生在托博爾斯克省波克羅夫斯科耶村。他是一個車夫的兒子,年輕時體弱多病,於是1890年開始去徒步朝聖,獨自走過了大概近600英里的路,到達了維克霍托爾·尼古拉耶夫斯基修道院,在那里讀到了最初的教義。 回到村里的拉斯普廷開始顯露出一些與農民身份絕不相稱的特徵:他戒了酒,不再吃肉,並每天閱讀福音書,同時極度虔誠地進行祈禱。雖然他在1890年與朝聖路上相識的農婦普拉斯科維婭·費多羅夫娜·杜布羅維娜結了婚,並生了三個孩子,但他在之後的幾年里一直沒有停止朝聖,幾乎走遍了托博爾斯克省與整個西伯利亞教區所有的修道院。1900年,他前往基輔朝拜當地的修道院,在回程中又拜訪了喀山神學院,並與一些神父進行交流和學習。 一個普通農民對於神學的渴望,即使在當時來說也是很不常見的。或許是因為他這種狂熱與不同尋常的興趣,使得他逐漸得以被教會上層所認識。1903年,拉斯普廷來到了聖彼得堡,並通過「某些關系」與聖彼得堡神學院院長,伊萬·尼古拉耶維奇·斯特拉哥羅德斯基主教會面,在此之後,幾位位高權重的教區主教與大主教也相繼接見了他,這大概說明當時的拉斯普廷已經在教會系統中小有名氣。 到了1904年,拉斯普廷已經作為一名「聖愚」與「神選之人」,頻繁出入於上流社會與貴族之間。在東正教文化中,所謂聖愚(Юродство)是指某些得到聖靈啟示或具備大能的人故意裝癲,經受苦難和自我折磨,同時又以自身的行為顯示神跡,是一種為基督而犧牲的信仰展現,一旦被認定就享有很高的聲譽。1905年11月,拉斯普廷首次覲見沙皇與皇后,在此之後的歷史便展現出另一番奇特的面貌了。對他「為禍一方」的種種獵奇描述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數不勝數,可以自行查閱。 拉斯普廷之死與羅曼諾夫王朝的崩潰 我現今能夠找到最早的有關拉斯普廷的書出版於1918年,書名是《拉斯普廷與俄國革命》。在這本書里對他的描述基本上沒什麼好話,一些較為離奇的內容描述大概與UFO差不多,而且把皇后亞歷珊德拉·費奧多羅夫娜對他的無條件信任看作導致羅曼諾夫王朝垮台的最直接原因。但在100多年之後,我們可以知道從1905年革命到沙皇下台的1917年二月革命之間,整個俄國已經處於事實上分崩離析的邊緣——即便尼古拉二世沒有御駕親征,也無法改變沙俄在一戰中節節敗退的事實。同樣,大力渲染拉斯普廷的「妖僧」行徑,也並不能就此掩飾歷史的荒唐與錯亂。 總之,在公開的歷史里,拉斯普廷在1916年被尤蘇波夫親王及同謀給幹掉了。坊間的普遍傳言如「吃下氰化物蛋糕毫無異狀、中了數槍後仍然若無其事、被扔進河里後死於溺水」等等,都增加了這位「妖僧」更多的神秘成分,更符合「奇人異聞」的傾向。但是如果按照給拉斯普廷驗屍的著名法醫和解剖學家德米特里·彼得羅維奇·科索羅托夫的說法,其實這個人在被扔進涅瓦河之前早就死掉了。 科索羅托夫的報告書里表示:屍檢中發現了非常多的擦傷,其中有大量是在死後的拖曳中造成的,屍體從橋上被扔下來時基本把右半個頭顱摔碎了;腹部的槍傷是近距離射擊造成的,子彈穿過了胃、肝臟,並把肝臟整個打碎了,導致大出血;同時背部和脊椎也有槍擊,背後射中的子彈打碎了右腎;額頭上還有受槍擊的創口。 科索羅托夫最後表示:幾乎可以肯定死者在遭受這些射擊的同時就已經死掉了。沒有任何溺水死亡的跡象:肺部沒有擴張和積水,在氣管和呼吸道中也沒有發現水或泡沫狀液體。 在拉斯普廷生命的最後一年,朝野之間幾乎都認為「是這個妖僧蠱惑了沙皇與皇后」,有關「皇后與其有染」的流言鋪天蓋地——但其實在1915年之前,他對於政治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許多有關他與沙皇一家過從甚密的表達甚至是在1917年之後才出現的。至於說他與亞歷珊德拉·費奧多羅夫娜的交往更在很大程度上屬於附會及傳言,譬如長期陪伴皇后的索菲亞·卡爾洛夫娜·布克斯格登男爵夫人在談及拉斯普廷時曾說: 類似的證言也不是孤例。在1917年革命前,有相當一批人認為拉斯普廷不過是皇室和教會推出來作為犧牲品的替罪羊,用以在關鍵時刻安撫躁動的士兵和市民——當拉斯普廷已死的消息傳揚出去之後,從彼得堡到東線的戰壕全都在慶祝,幾乎所有人都交口稱贊,認為俄羅斯將從妖僧的陰影中得以解脫。但他們高興得太早了:積重難返的帝國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佞臣的死而得到拯救。 然而在二月革命,沙皇被廢黜之後,有關拉斯普廷的神話就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從歐洲到美國,流傳得越發神乎其神了。除了我們上面所說的書籍,以及坊間的口耳相傳之外,還有當時最先進、最時髦的玩意兒——那就是電影。 找一個公認的邪惡大反派不太容易,幸好有拉斯普廷 有關拉斯普廷的電影記載,據說最早可以上溯到1917年3月。當二月革命剛剛發生,沙皇被迫退位,就有關於「妖僧傳奇」或類似題材的無聲電影短片攝制完成,這些電影都把他當作一個怪異的、被妖魔化的典型人物,將他與皇室之間的關系暴露給有窺探欲望的觀眾們。 俄國革命的消息傳到美國,剛剛興起的電影工業自然不會放過把這個改朝換代的大事件變成金錢的好機會。當時的著名導演赫伯特·布倫(Herbert Brenon)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立即就拍了一部《羅曼諾夫王朝的隕落》,把拉斯普廷當作主角,大肆渲染「妖僧」與沙皇皇室之間的關系,把各種事件描繪得神乎其神,搞出了一部半幻想半寫實的極其賣座的故事片。 當然,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處決的悲劇給拉斯普廷又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畢竟他曾寫過「如果我活著,沙皇與俄羅斯都會活著」。在此之後,有關拉斯普廷的題材就一發不可收拾。 1925年,旅居歐洲的阿·托爾斯泰(是的,就是寫《彼得大帝》與《火星女王阿麗塔》那位)寫了一部《女皇的陰謀》,講述拉斯普廷「穢亂宮闈」的事跡。非常有趣的是,這個劇本是在柏林出版,劇目卻在莫斯科首先得以上演:當時的蘇聯政府認為這部戲劇有利於展現沙皇政府的昏庸、混亂與腐敗。1926年,奧地利人又火上澆油地拍了一部《歐洲縱火犯 Die Brandstifter Europas》,有模有樣地講述拉斯普廷的傳奇故事。 看起來拿拉斯普廷做文章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但是到了1932年,米高梅的歷史大戲《拉斯普廷與皇后》卻揭開了新的篇章:戲里如果只講死人也就罷了,關鍵是還講了活人的事。電影中談及尤蘇波夫親王刺殺拉斯普廷的戲碼是整部影片的高潮,但編劇為了增加戲劇衝突,將橋段設計為:親王之所以下定決心刺殺妖僧,是因為他的太太伊琳娜·亞歷山德羅娃·羅曼諾娃-尤蘇波娃公主被拉斯普廷給強奸了,之後還依附妖僧,演了一出寢取戲碼。 這就惹上了大麻煩:因為尤蘇波娃親王夫婦還活著,而且就旅居在倫敦,電影上映之後他們看到里面的情節簡直怒不可遏,直接一紙訴狀把米高梅送上了法庭。最終,米高梅被判處賠償2.5萬英鎊,而為了息事寧人,電影公司又額外給了親王家7.5萬英鎊的賠償,這筆費用折算起來合計大概有100萬美元之多,而這部電影的票房也就不到140萬美元。因為是在大蕭條期間上映,所以這部片子為了吸引觀眾,成本就高達100萬美元,里外里米高梅賠得底兒掉。 為了規避類似的風險,在這部影片之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凡是拍攝涉及歷史題材的內容,都會在片中加上一句「片中人名事件均屬虛構,如有雷同均屬巧合」,這句話演繹至今,就變成了所有文藝作品為了避免不必要麻煩的免責聲明。 但是這並未影響影視行業從業者對於拉斯普廷和沙皇題材的熱愛。從50年代到90年代,相關的電視、電影幾乎遍地開花,不僅歐洲人拍,甚至蘇聯自己也拍。例如1966年英國人拍的電視電影《狂僧拉斯普廷》將之塑造為一個癲狂又令人恐懼的「瘋狂聖愚」;1981年蘇聯功勛導演、俄羅斯聯邦藝術家埃萊姆·克里莫夫又拍了一部反映末代沙皇家庭的《痛苦》。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電影在90年代還對拉斯普廷有過各種方式的解讀。 進入21世紀之後,對拉斯普廷其人其事的解讀和演繹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對於他的經歷編出了新花樣,而且甚至將其演繹為一個流行文化符號。比如2004年BBC出品的50分鍾紀錄片《 誰殺死了拉斯普廷 Who Killed Rasputin | BBC》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表示尤蘇波夫親王對拉斯普廷的刺殺是英國軍情局前身的傑作——名義上的主謀是親王,但最後對拉斯普廷的額頭上射入致命子彈的,則是潛伏在彼得堡的英國軍官。 所以,搞不好這才是這部《Kingsman》的靈感來源:英國人在黑別人家的歷史和自黑上都毫不吝惜,拉斯普廷這麼好的題材加上一戰復古風,他們不開心才怪。 歷史的真相或許無人能說清 在今天,拉斯普廷在更多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披頭散發、深邃的邪惡的眼睛、一把斯拉夫人的大鬍子。看到這幾個元素,一個「瘋僧」或「聖愚」的人物標簽就已經進入了現代觀眾的心底。誰又會在乎真正的拉斯普廷在歷史上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這個從秋明州走出來,狂熱嚮往上帝,被下毒、重錘、槍擊又被扔進河里的農民,歷史加諸於他身上的負擔與謎團,或許永遠也無法解開了。 「我只見過他一次。他是個高大的男人,面容憔悴而憂郁,凌亂的眉毛下有一雙銳利的灰藍色眼睛。他留著長發,蓄著農民特有的大鬍子,沉默寡言。」——沙皇皇室法語教師,瑞士人Pierre Gilliard的回憶。 來源:機核
異形02

愛看電影並玩梗的蜘蛛俠 其實都是羅素導演夾帶私貨設定

在漫威電影宇宙中也經常玩梗,尤其多的是電影和流行文化的梗,比如《銀河護衛隊》里就是歐美流行音樂經典老歌,而《蜘蛛俠》里Peter也是經常說電影梗的,在《美國隊長:內戰》中他就提到過《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就提到過《異形4》並以此救出了奇異博士。而作為蜘蛛俠的扮演者Tom Holland是不是看過這些電影呢?在采訪中,他告訴媒體的答案。 Tom Holland:很有趣,這兩部我在電影里提及的兩部電影,第一部《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和第二部《異形》我其實都沒有看過。那是羅素兄弟,兩位導演的玩的梗。 在《美國隊長:內戰》機場一戰中出現的「帝國反擊戰」 《異形4》最後高光的結尾,就是《復仇者聯盟3》中蜘蛛俠救奇異博士的靈感來源 人型的異形 異形中抱臉蟲在人體內產卵的過程 《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1980年《異形4》1997年,而Tom Holland是1996年的出生的,標準的90後,這兩部美國經典科幻電影不太對赫蘭德的胃口,其實這兩部Jimmy還都看過,其實在復聯3里異形系列被提到過兩次,第二次在遇到銀河護衛隊的螳螂女,害怕被她下蛋到身體里。然後在《復聯4》由於有時間穿越的情節,大量的時間穿越的電影被提及,比如《回到未來》、《回到未來》、《終結者》、《時光熱浴盆》、《時光倒流七十年》《時間機器》。其實作為美劇《廢柴聯盟》的導演,羅素兄弟玩各種電影的梗已經是他們的一大標簽了,兩位從《美隊2》開始拍攝了《美隊3》《復聯3》和《復聯4》 來源:和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