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社會

Tag: 社會

7500億遺產「不留後代」 賈伯斯遺孀確認捐出:獨佔那麼多財富,對社會不公平

身為蘋果與皮克斯的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註定會青史留名。他在2011年時離開世界,給親人留下可觀的財富。但他的遺孀羅琳(Laurene Powell Jobs)卻表示,她會把所有的資產都捐出去,不會留給後代。 ▼賈伯斯離去後,羅琳負責管理他的信託基金。她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從丈夫那里繼承了250多億美元(約台幣7500億元)遺產:「我繼承了丈夫的財產,但我沒興趣累積財富,史蒂夫也一樣。如果我活得夠久了,就會將這筆錢全都捐出去。」她這樣做也是為了紀念賈伯斯。 ▼在2016年的富比世最富有名人排行榜上,羅琳位列第44位。她和她的家族在2019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名列第54位。但她沒有為自己擁有大量財富而沾沾自喜,反而認為這是社會上好幾百萬人財富的綜合,個人獨佔這麼大的資產是不公平的。 ▼賈伯斯離去後,羅琳把生活的重心放到了慈善上,她開始關注教育、女權和文化方面的發展。她曾大手筆投資「Emerson Collective」基金會,希望能夠改善社會新聞工作,藉由公正的報導來維護美國民主的基礎。 賈伯斯和他的遺孀都是很偉大的人,羅琳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讓人真心佩服!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bomb01wwwallother
從黑社會「小混混」變身武俠小說一代宗師,古龍僅有48年

從黑社會「小混混」變身武俠小說一代宗師,古龍僅有48年

今天是6月7日,對於武俠迷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今天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鬥古龍(1938-1985年)的誕辰日,1938年6月7日他出生於香港。他和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中學時代,小編我也喜歡看武俠小說,古龍、金庸、梁羽生三位宗師的作品都看過,其中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14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全看過。對古龍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絕代雙驕》,對其中的江魚兒和花無缺印象一直記憶猶新。這部作品是古龍武俠小說中的第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的一部舉足輕重的作品。其次對《小李飛刀》、《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這三部印象也很清晰;其他作品如《情人箭》、《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等,如今有些淡忘了。 古龍不姓古,此名乃藝名,他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南昌。熊家由於當時內戰的緣故,舉家移居到香港,熊耀華即出生在香港,就讀於德聲教會小學。1950年全家又漂洋過海,定居於台灣。熊耀華中學就讀於師院附中(今師大附中)。1954年秋在成功中學讀高中。此時才華洋溢的熊耀華在這段時間大量寫詩,投稿藍星詩刊、成功青年等。若正常發展,熊耀華應該能讀大學,獲得更多的知識。然而命運跌宕,他的父親熊飛因外遇拋妻棄子。熊耀華因此生氣離家出走,成了一名「古惑仔」,在街頭混江湖。高二時(1955年),這個叛逆少年在晨光雜誌發表小說《從北國到南國》,筆名古龍。這個筆名源自他的一女友,她叫古鳳,熊耀華遂起對應的藝名「古龍」。沒想到這個「古龍」後來名揚天下。 古龍被譽為一代武俠浪子,著名香港導演王家衛曾評價他說: 古龍是一個流氓,一個有才氣的流氓 。年輕的古龍才華橫溢,從一個「小混混」慢慢變身為武俠小說宗師,實屬傳奇!可惜在1985年,因為放盪不羈,嗜酒如命而英年早逝,年僅48歲。古龍一生創作的武俠小說高達七十餘部,其中有許多部如今一直還盛傳,被影視界拍攝成電影、電視劇娛樂百姓。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多藝堂傳播

《我的真朋友》跨國取景打造行業精品大劇

由 Angelababy、鄧倫、朱一龍主演的電視劇《我的真朋友》近日曝光一組 " 花樣年華 " 海報。時尚攝影師陳漫親自掌鏡,花影靈動交錯,三位主演在櫻花、橄欖、紫藤的映襯下,展露出年輕人特有的朝氣和生機。劇組堅持以匠心製作精品影視,特意遠赴意大利取景,一同發布的意大利宣傳片中,從恢弘的古羅馬鬥獸場到華麗的特雷維噴泉,Angelababy、鄧倫、朱一龍徜徉在這座浪漫的城市中,展開對夢想與未來的追逐。外拓國際視野,內塑家庭情懷,劇集用更加 " 國際范兒 " 的姿勢,探討房子與人之間的現實意義。 花樣年華大膽逐夢 Angelababy 鄧倫朱一龍演繹勵志 " 房產人 " 《我的真朋友》中的三位主人公,正是如花綻放的年華,櫻花甜美可愛,橄欖陽光活力,紫藤浪漫高雅,一如 Angelababy、鄧倫、朱一龍在劇中所飾演的角色,在最好的年紀遇見彼此,在工作中選擇未來的人生,在努力與奮鬥中不斷成長,最終化夢成蹊共同走上青春的花路。 種子歷經黑暗與潮濕的洗禮才能綻放芬芳,磨難與考驗同樣存在於程真真、邵芃橙和井然的工作與生活中,人們對房產中介的不信任和防備,努力工作卻 " 好心辦壞事 ",想要跳出父輩的光環卻找不到方向,在人生的轉折點上難以抉擇……程真真、邵芃橙、井然是當下許多在城市打拚的年輕人的縮影,他們在一次次的打擊之中越挫越勇,努力綻放出自己最美的樣子,在堅持與自律之中,等到屬於自己的柳暗花明。 構建高品質發展大格局 《我的真朋友》重金遠赴意大利取景 國門之外是更廣闊的世界,程真真、邵芃橙和井然將尋夢的足跡從中國延伸至意大利。此次曝光的意大利宣傳片中,程真真、邵芃橙、井然各自踏上一個人的旅程,在雄偉無可名狀的羅馬古城等待、尋找、思念,展開對夢想與未來的追逐,思索人生的際遇,雖然三人最後是否能找到屬於自己的 " 真朋友 " 懸而未解,但一如程真真所說:" 即使雨天或者迷途的彎路,也無所畏懼 ",道出他們對人生、對未來的堅定與樂觀。 相較於其它行業劇含糊其辭的職場設定,《我的真朋友》從公司戰略部署到市場搶占,從國際時尚與東方傳統設計理念的碰撞,到普通中介員工日常工作,都鋪設了一個更為實在的行業內幕。劇組重金遠赴意大利取景,只為更真實的展現劇中三人在意大利的經歷,深入了解國外對房子先進的設計和生活理念,保證劇集的高品質和大格局。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更好解決群眾的住房問題依舊是國家近幾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我的真朋友》集合商戰,家庭,上學,醫療等多個元素,共同聚焦房產這一話題,無論是年輕人安家立業的渴求,還是老人家落葉歸根的祈盼,深究不同年齡層的人面對房子的困境和選擇,通過藝術化的形式還原中國人對房子和家的情感,在一個個真實的案例故事中,不斷展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積極開掘平凡生活所蘊含的崇高價值。 電視劇《我的真朋友》由陝文投藝達影視公司出品,華視娛樂、國文影業、浩瀚星盤影視傳媒聯合出品,集結了出品人兼總製片人賈軼群、編劇梅英菊、導演張思麟等共組金牌主創團隊,Angelababy、鄧倫、朱一龍、許娣領銜主演,譚凱、李曉峰、李芯逸、倪大紅等老中青實力派演員傾力加盟,主創們全力以赴演員們兢兢業業,一同構築而成這個與房子有關、展現社會百態的溫暖故事。該劇目前正在緊張的後期製作階段,敬請期待。 責任編輯:高騫...

現在有哪些三觀不正卻火爆的電視劇?

1、《我的前半生》 一部和老公分手以後靠閨蜜獲得新生,然後勾上閨蜜男朋友順利上位,最後還要把自己當做受害者的電視劇。真的搞不懂為什麼當時紅遍大街小巷,三觀完全崩了。 2、《娘道》 這部電視劇是一部歌頌男為天、女為地,女人再強也翻不了天、夫為妻綱的封建倫理道德劇。你作為女人你能活着,就是謝天謝地了,你必須歸順於你的老公,你的職責就是生孩子,除此以外,一無是處,這就是整部電視劇極力推崇和倡導的三觀。放在如今這個社會,難怪會遭到全民diss。 可這部劇的收視率簡直就是個傳奇,不是大IP,更沒有大牌明星。前期的收視率也是慘不忍睹,可在一個星期後,依靠中國數量龐大的中老年群體的支持,收視率一路高歌猛進,蟬聯第一,霸居榜首,收視率屢次沖破2%。然而其他收視破1%的都算是相當優秀了,網絡播放量就更不提了。 3、《創業時代》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部劇中一句超「經典」的台詞,這句渣到爆炸的台詞是郭鑫年說給溫迪的,叫「請你原諒我,我愛上了你的身體和另外一個女人的聲音」。這時候談原諒,就算女二是個心機女,也洗不白你郭鑫年的渣男屬性。 4、《情深深雨濛濛》 去年,微博上掀起一波「瓊瑤熱」,大批《情深深雨濛濛》的截圖鋪天蓋地襲來。尤其杜飛這個人物成了新晉的網紅,他的深情、專一、幽默加上一語道破的「槓精」人設頗受中年少女們的青睞。而何書桓、陸如萍則分別被貼上了「渣男」、「白蓮花」的標簽,而何書桓那句著名的台詞「我不是全天下唯一一個為兩個女孩動心的人吧」,現在想想簡直是毀童年。 對於一些三觀不正,收視率卻高的電視,大家有什麼看法?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悟空問答

弋舟 在余燼中重燃至六十度

李洱「溫吞」得令人驚訝。鑒於他已有的文學聲望以及身負的文壇期待,能夠抖落清爽,用盡武庫裝備只為自毀武功,便可被視為一樁重大的文學命題。或許,我們並不需要再有一本《紅樓夢》,再有一本《百年孤獨》,「應物」於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的,或許正是一本《應物兄》。 李洱是絕不會判小說死刑的,他在一個六十度的准則里找到了中國小說新的可能,讓小說在浩盪的時光里經世致用,平衡亢奮與沮喪,去煮時代這枚巨大的雞蛋。 ——戈舟 在余燼中重燃至六十度 李洱/ 郭天容 繪 那天,應物兄所崇敬的芸娘找他談話,勸他去讀一些小說,勸他去翻閱史料。芸娘說:「神經若是處於高度亢奮的狀態,對於身心是不利的。沮喪有時候就是亢奮的另一種形式,就像下蹲是為了蹦得更高。一個人應該花點時間去閱讀一些二流、三流作品,去翻閱一些枯燥的史料和文獻。它才華有限,你不需要全力以赴,你的認同和懷疑也都是有限的,它不會讓你身心俱疲。半認真半敷衍地消磨於其中,猶如休養生息。不要總在沸點,要學會用六十度水煮雞蛋。 這段話發生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書寫在《應物兄》的848頁,大約是全書的五分之四處,那煮雞蛋的水,此刻也仿佛正在六十度波動。然而,這之前,一鍋水並未經過漫長的加熱,它一開始便是恆溫的——「想好了嗎?來還是不來?」正是一個震盪在六十度的開篇。 我不知道這個開篇過了幾手,是處心積慮,還是信手拈來。但我如是想象:當李洱祭奠完母親,於返京的火車上打開電腦再次從頭寫起時,這個句子便是他此番書寫意外順暢的靈光與吉兆。我想象,彼時的小說家,正在六十度的心情里。冷卻十度,人會無可無不可,再降,是絕對的厭棄與沮喪;升溫呢?蠢蠢欲動及至沸騰,我們就會失去《應物兄》。中年的李洱身在溫和的虛無里。他蟄伏在時代水深火熱的現場,十三年來,對「下蹲」的姿勢保持警惕,迴避「蹦得更高」,自覺地「有限」。 以一個溫和的虛無來給小說開篇,是李洱修為小說多年的心得。馬爾克斯不就常常這樣寫他的第一個句子嗎?起始,仿佛已經寫了大半部書,仿佛嬰兒垂老淚,初啼發舊聲。這不純然是一個小說的技術問題。這樣的作家提筆之際,有如子在川上,時間之水不捨晝夜,早已浩浩湯湯。大水漫灌,小說家李洱開始「沒來由」地說起。潛台詞是:世界早已如此,那個「六十度之前的世界」,我們沒能力也無必要溯及,重要的也許還在於——已經沒有了興趣溯及。由之,以「時代脈絡」的線索來解讀《應物兄》需要謹慎。盡管,對於過往年代的書寫的確構成了這部大書突出的特徵,其與當下的映照確乎也微言大義。但這一切,被李洱恆溫在了「六十度」里,他「應物」而「齊物」,等量齊觀地陳述着幻象般的事實,或者事實般的幻象。大河渾然,你無從指認此刻的漣漪是從哪一刻開始有了分野,甚至,你也放棄和平息了去分野什麼的妄念與虛火。 這里面有種溫和的「認」。李洱認了。不辯駁,頂多饒饒舌。所以,《應物兄》也不是《紅樓夢》。《紅樓夢》可不認,葬花吟,好了歌,大荒山,無稽崖,明喻暗喻,藏不住也沒想藏。《應物兄》鮮見藏不住,唯一的馬腳,是那匹白馬。此馬一出,白駒過隙,應物兄每每必然難得地有了「態度」,這態度,卻是白馬非馬,恍兮惚兮。恍兮惚兮成為應物兄唯一藏不住的態度,強加於他一個立場就是對於他的誤解。但我認可《應物兄》和《紅樓夢》同在一個譜系。應物兄這種命名的方式,都與甄士隱、賈雨村一脈相承,此中機巧,便是漢語本身的機巧。它拒絕轉述,攜帶着自身包羅萬象的密碼,只在專屬的語境之中會心達意。不同的是,《應物兄》六十度,《紅樓夢》至少六十九度,一句「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淨」還將其瞬間燒到了沸點。「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是個帶有強烈修辭傾向的精神事實,而李洱的「寫了十三年,壞了三部電腦」,卻純然只是一個物理事實,將之噱頭化,不免會造成對這部書「意義」的誤傷。曹雪芹會讓編輯動手塗改嗎?李洱的態度則是:我說得很清楚,想刪就刪,想改就改。 清 孫溫 繪 《紅樓夢》 這讓李洱此番的書寫呈現出令人不安的「反動」。他不僅顛覆着我們對於「巨著」偏見般的神聖想象,譬如嘔心瀝血、字字珠璣,而且對於「寫作」這件現代以來已經部分達成共識的事情本身,也構成了挑戰——它,真的有意義嗎?由之,對於意義的消解至少是懷疑,構成了《應物兄》顯豁的「意義」。在這個意義上,李洱不僅將自己與曹雪芹區別開來,也站在了與馬爾克斯不同的陣容里。沒錯,是「陣容」,的確有着這樣的一個陣容經久不息,老莊必然於此留下過身影,布列東和阿波利奈爾似乎也曾混跡其間,但經典與主義的派頭,終究都比六十度距離沸點與冰點更近了一些。 李洱「溫吞」得令人驚訝。鑒於他已有的文學聲望以及身負的文壇期待,能夠抖落清爽,用盡武庫裝備只為自毀武功,便可被視為一樁重大的文學命題。或許,我們並不需要再有一本《紅樓夢》,再有一本《百年孤獨》,「應物」於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的,或許正是一本《應物兄》。面對時代之復雜之急遽之龐大,李洱給出了「虛己」的對策。他用八十萬字的容量盛放他所能旁及的所有知識、羅列他所能感應的一切世相。據說字數的容量一度達到兩百萬字,我完全相信,在「虛己」之覺悟下,兩千萬字李洱也能寫將下去。 「人們寫了那麼多小說,像火苗,像火焰,作家不得不寫另一種小說,以便沖淡前一種。所以他就失敗了,誰也不再記得他。今天使用的語言,每個季節都會過時……不是我輟筆不寫作了,我仍在寫我沒有完成的東西。」這是來自胡安·魯爾福的絮叨。相較於那些「像火苗,像火焰」的小說,李洱「六十度」的選擇呈現出同樣的薄涼取向。這是神奇作家共同的抉擇。不同的是,身在一個曠世的悠久文化里,中國的李洱所面臨的問題,註定要比墨西哥的魯爾福復雜得多。 「無有始終」,大約正是世界投射於李洱內心的倒影。太多龐然大物周而復始,太多瑣屑塵埃去了又來,太多的心碎便再無心碎,太多的歡愉也幾無歡愉。「知識」只是「知識本身」,「世相」也只能是「世相而已」。當李洱在1040頁寫下「這次,他清晰地聽到了回答:『他是應物兄』。」這個確鑿的結尾時,他完全能夠並且可被允許重新寫回第1頁的不確定性里——應物兄問:「想好了嗎?來還是不來?」 這也不是小說技術,不是腦筋急轉彎的智力遊戲,這是中年李洱輕盈又渾重的抒情,是他合一的知與行。恍兮惚兮中,有李洱也不忍直視的大悲。到頭方見事如麻,整部書中那些真的、仿真的註釋中,混雜着這樣的一些條目:小區便衣——志願者;門頭溝——北京門頭溝區。凡此種種,都要讓人停下來回回神:他這是要干嗎?他解釋給誰看?他預想的讀者是誰?他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註釋能夠永無止境地循環下去嗎?解釋的盡頭難道不是語言的空轉?他如此鄭重其事,竟是憔悴和犯傻的樣子。那個被戲謔與反諷打上了標簽的小說家,在和什麼對視與角力? 應物兄認了。但是且慢,他所崇敬的芸娘教導他:要學會用六十度水煮雞蛋。多年以後,一個繞不開的困境在應物兄面前展開:你,究竟要「虛己」到何種程度,才配得上敬愛的芸娘的教導。 芸娘是不會過度擔憂自己這位弟子持續在沸點高位運行的。運行在思想的沸點里,轉頭也會運行在紅塵的沸點里。應物兄不是一個具有「沸點性人格」的人。三十餘年後,應物兄重溫這番教導,也許恰是一個滿意的自詡,那個往昔一度亢奮到沮喪頹唐的應物兄,已然在時間的洪流中完成了對自己的撥亂反正。他不僅吞嚥了,而且差不多也消化了。於今,昔日的矛盾已逆轉為沸點的反面,所有跡象都在指明,他可能會持續地降溫,冷下去,於某個時刻,冰點可期。他仍然在行動,和光同塵,為人隨時俗,論事有古風,但行動的熱情遠不如「先生們」的古風盎然,更遑論「卡爾文們」的時俗豪邁;他按部就班,不作奸犯科,其實也已無意於「三立」之不朽,徘徊在知行的困局里。李洱在此勾勒出了一個群體的精神樣貌,那種專屬於「此輩」的「六十度」的虛無,撼人心魄。由此,整部以「普遍性」取勝的《應物兄》,竟彌漫着無從迴避的「特殊性」。 《應物兄》 人民文學出版社 特殊性里的「應物兄們」,當年需要降溫的你們,如今需要升升溫。艱巨的是,由退而進,如今的升溫之困,遠遠要大於昔日的降溫之難。燒開的水涼下來終究是尋常之事,而涼了的水重新預熱,關乎令人傷感的智勇。這個過程中,「應物兄們」需要面對的,是時間本身的疤痕,是生命既定的分寸。他們需要克服的,是創痛性的特殊經驗,是「知識」周而復始後,重新被檢驗並拿來再一次實踐、再一次進行大范圍社會交換所必然導致的深重厭倦。 忽忽三十餘年過去,芸娘當年的教導,於今不期然已換了主旨:「六十度」不再是唯一的命題,更為緊要的是——煮雞蛋,你得去煮雞蛋,還要煮熟雞蛋。昔日之規勸成了今天之鼓勵,「六十度」悄然成為了事功所需,成為了一個需要勉力爬升方能持守的光明面。這便是應物兄們今日微溫的積極與關切,遙系三十餘年前的承諾。你要在余燼中重燃,一度一度爬升。辛苦了,應物兄。當你爬升到那個溫度之時,守恆也許將不再艱難。 差不多在這個意義上,《應物兄》是專屬這個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小說。鏡鑒之下,「應物兄們」絕不是赫索格,不是洪堡,不是拉維爾斯坦,我們的應物兄,在物種上就是一個「專類」。我壓根不相信外國人會真的讀懂《紅樓夢》,我也要懷疑李洱會奢求所有人都讀得懂《應物兄》。復雜之處還在於:李洱想過「讀懂」這件事嗎?「讀懂」差不多就是件沸騰的事了。芸娘的教導多年後依然迴旋,「半認真半敷衍地消磨於其中」,宛如一個閃閃發光的時代箴言。這是芸娘的方案,會不會也是李洱的方案呢?方案之中,「勸他去讀一些小說」赫然在列…… 世界熙來攘往,有一個中國小說家終於稱准了斤兩。這是退燒後的認知,是大的自信與自在。李洱是絕不會判小說死刑的,他在一個六十度的准則里找到了中國小說新的可能,讓小說在浩盪的時光里經世致用,平衡亢奮與沮喪,去煮時代這枚巨大的雞蛋。這是不折不扣的創造,《應物兄》抵達了中國小說一個從未兌現過的閾值。這是只有李洱才可以完成的任務,他的稟賦與氣質,他所處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他所經歷的具有無與倫比的特色的時代,他所吞下的,和他所消化了的,「萬物皆備於我矣」,好似一個奇跡。 《應物兄》之後,一個新的中國小說形制誕生了。它將不僅僅排除異己,它還將排除自己。相信我,你現在讀到的,是你所能看到的「僅此一部」的那種小說,這種無可復制的小說,大致還有《追憶似水年華》,還有《尤利西斯》,它們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那支筆只能交在一個特殊的人物手里,然後,讓他仿佛可以永遠也寫不完;標配則是:它們還要經常性地承受「乏味、過長,被評價過高」(羅迪·道伊爾)諸般嚴峻的判詞——就像是對生命這一事實本身的質疑。 在應物兄內心與芸娘地位等同的,還有那位早逝的文德能,他也有一句令應物兄終身難忘的話:「你們要先行到失敗中去,你們以後不要去當什麼資產階級。」在我看來,這就是「六十度小說」的註釋,是它的目標、方法和尺度。 -弋舟 - 弋舟 (1972~)原名鄒弋舟。江蘇無錫人,現居西安,《延河》雜誌副主編。2000年開始發表小說作品。2004年在《天涯》雜誌發表短篇小說《錦瑟》引起廣泛關注,中篇小說《所有路的盡頭》獲選為2014年中國小說學會排行榜第一位,短篇小說《隨園》獲選為2016年中國小說學會排行榜第二位。短篇小說《出警》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枸杞有「長壽藥」的美譽可惜3種人無福消受

中醫里說,常吃枸杞可以清肝明目,所以很多人會用它來泡水喝。其實,枸杞泡水功效不止清肝明目這一個,它到底有什麼功效呢?待小編跟大家科普一下。 一、枸杞能明目 枸杞可以明目,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為枸杞當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還有各種的維生素、鈣和鐵,這些都是對眼睛很好的營養素,經常用枸杞泡水,可以起到明目的效果。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人用枸杞來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損而引起的眼疾。 二、枸杞能防癌抗癌 枸杞對癌細胞的生成和擴散有着明顯的抑製作用,在許多的實驗當中都得出這樣的結果,所以經常喝枸杞茶,能夠提高和改善他們的免疫功能。 同時,枸杞還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三、枸杞具有養肝的功效 枸杞的功效不僅僅能明目、抗癌,還具有養肝的功效,因為枸杞多糖可以對肝臟起到非常好的保護作用。另外,食用枸杞還可以降低血清當中的谷丙轉氨酶,這樣就能夠修復損傷的肝臟。 四、枸杞具有養顏的功效 據一些調查顯示,在平時,我們經常喝枸杞茶,還能美容養顏。 所以,經常坐辦公室的女性,建議每天喝杯枸杞水,這樣能讓你的皮膚變得更加有光澤。 枸杞好處多多,但三類人慎吃 1.肝火旺盛的人不適合使用枸杞 對於體質虛弱的人,長期食用枸杞可以補充各種維生素能夠使人增強抵抗力,但是枸杞容易上火,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不太適用。 2.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或腹瀉的人,不適合食用枸杞 因為枸杞性溫很容易使人上火,當人處於感冒發燒等情況下是不適合食用枸杞的。 3.患有高血壓的人不適合食用枸杞 高血壓病人本來血壓就高,不適合食用這一類容易上火的食物。 ...

韓國再出扎心紀錄片 熬過地獄般的高考,等着他們的卻是另一個殘酷陷阱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會被問到這麼一個問題: 長大以後,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還記得你當時的答案是什麼嗎?醫生、警察?還是老師、科學家? 不諳世事的孩子們總是最敢於談論未來和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他們忍受着一天長達十幾個小時的學習,省吃儉用存錢參加補習班,只為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離夢想更近一步。 而這個備考過程有多殘酷,之前韓國就拍了一期名為《學習的背叛》的紀錄片揭露這其中的艱辛和不公。(戳這里回顧) 之後的故事呢? 那些家境普通、上不起私校、請不請私教的韓國學生,拼盡全力考上韓國名牌大學後,他們的夢想實現了嗎? 韓國EBS電視台又推出了高考後續紀錄片《夢想的資格》,揭秘這些名校生們的真實生活。 進了大學才知道 夢想和現實總在打架 ▼ 金善惠是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的學生,她的夢想是成為社會學者,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自己可以讀到研究生畢業。 要知道,成均館大學可是亞洲乃至世界頂尖的大學,類似國內的清華、北大。 只是,家境並不富裕的她,進入了一流的大學後卻休學了,因為,兼職打工的錢已經負擔不起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了。 高中的時候,有校服穿、有食堂吃,善惠只要一心一意的學習就好了。 可一進入大學,現實的壓迫感立刻襲來,學費自己掙、衣服自己買、連維系朋友圈都要投錢進去。 從來沒有在學習上感受過挫敗的善惠,這一次卻感受到了深深的無力,原來,沒有錢,朋友、夢想都是遙不可及的。 為了生存,學可以休,打工卻不能停… 每天,當同學們前往學校時,她只能逆着人群輾轉幾次車,去到很遠的地方打工,為了每小時7500韓元(人民幣45元)的薪水。 而這樣辛苦賺來的錢,善惠一點都不敢多花,為了可以盡快攢到錢復學,每天只在錢包里放1萬韓元(人民幣60塊),每頓飯只敢花3000韓元(人民幣18元)。 而她租的房子,也是一個只有幾平米的屋子,沒有窗,甚至連轉身的空間都沒有,而這樣一個小房間,一個月要22萬韓元(人民幣1320元)。 曾經的她以為,考入首爾最好的私立大學,就可以全心全意學自己喜歡東西,現實卻告訴她,你連一日三餐都成問題。 只能靠退學來賺取生活費、只能盡力減少生活支出來支撐每一天,這樣的大學回憶對她來說與「浪漫」二字毫無關系。 無論是學習還是打工,都要比別人努力好多倍的她,也常常會去想,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可以承擔起這一切嗎? 像這樣休學、打工、復學的生活還有多久才能結束呢? ▼ 這樣邊打工邊學習,這樣咬牙硬撐下去的話,等熬到了畢業是不是就會好轉呢? 現實再一次給了否定答案,那些即將離開校園的准畢業生們,才是夾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最痛苦的人。 韓滿吉在西江大學學習編導,這也是韓國常春藤盟校之一,朴槿惠就是這所學校畢業的。 即將畢業的他,本想着有名校加持,在求職的時時候應該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編導工作了吧。 可那隻是夢想,因為他的簡歷里只有自己打工的經歷,和那些有海外學習經歷的同學比起來,這樣的簡歷,毫無亮點。 但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為了償還自己的助學貸款,為了支付每月地下室的房租,滿吉要頂着風吹日曬去為國會議員宣傳。 在其他家境殷實的同學忙於托業考試、忙着社團活動的時候,他只能看着高昂的報名費,無奈地關掉報名界面。 然後咬牙轉身,繼續自己每月必須做的3個以上兼職。 一天的工作下來,在自己狹窄的出租屋里,滿吉還是堅持打開書本開始學習。 為了學習必須要工作,工作了以後學習時間又不足,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夢想好像真的只是夢了。 「如果可以不吃不用就好了,這樣就不用打工,可以安心學習 」。 雖然比誰都努力的生活着,但是留下的卻只是沒有辦法得到認可的打工經歷。 在又一次的求職申請中,滿吉再一次落榜了,內心掙扎的他苦惱的坐在地上,揪着自己的頭發,自責着: 「我真的太對不起媽媽了,媽媽覺得我是家里最好的孩子來着…」 努力打工又如何、名校畢業又如何,在現實的折磨麵前,滿吉連夢想都不敢有了,滿腦子想的只是要活下去。 在學弟學妹們眼里,滿吉就是一個努力又上進的學長,這樣努力生活的人總會成功的。 可面對學習學妹們的這番期待,滿吉只說出一句又喪又現實的話: 「努力生活不重要,要過的好才重要;只是努力生活的話,人家最多給你鼓個掌罷了。」 韓國學生人均負債1589萬韓元 edupoor群體達300多萬人 而像善惠和滿吉這樣的大學生,在韓國並不在少數,根據電視台公佈的數據,韓國有66.3%的學生在唸書時要靠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 他們畢業時,平均每個人都背負着1589萬韓元(人民幣9.5萬)的債務。 而對於這些一畢業就負債的學生們,夢想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在韓國,撫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即使你讀最普通的公立學校、不參加任何補習班,也要3億895萬韓元(人民幣185萬元)。 為了支付誇張的教育費,為了償還教育貸款,韓國甚至出現了一個新的群體,叫做edupoor,指的就是教育貧困階層,而這個人群的數量高達300多萬。 富人區的孩子們從小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進最好的私立學校、上最好的補習班,而他們也更有做夢的資格。 而edupoor家庭的孩子則更想成為運動治療師、機動修理師等這樣的技術人士。 兩個階層的孩子們夢想職業的月薪差異高達82萬韓元(人民幣4920元)。 即使edupoor家庭的孩子拼了全力考入名校,和坐在同一教室的其他同學來說,他們始終是不同世界的人。 沒有海外交換的經歷,沒有培訓過樂器或者球類運動,他們的簡歷根本無法承載起他們的夢想。 「在韓國,要獲得成功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呢?」 電視台調查的結果,讓人心寒。 41%的人覺得,和個人努力比起來,父母的經濟能力才是成功的核心要素。 即使一刻不歇地打工,還是飽受生活的折磨,面對越發現實的生活,很多孩子的「夢想」也變的現實起來。 所以,公務員就成為了韓國孩子們最期望的職業之一。 念大學還要貸款、畢業了也拼不過那些家境殷實的同學,那不如高中畢業就去考公務員吧。 很多學生在高中的時候就開始關注韓國的公務員考試了,場場講座都座無虛席。 對於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夢想似乎已經別無選擇,只有公務員這條路可以走了。 夢想 也需要資格嗎? 在韓國,為了能上一個好的大學,也是傾盡全家之力的。 不少韓國的父母寧可自己少見見朋友,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想省錢給孩子報最好的補習班。 可結果呢?像滿吉和善惠這樣,考上了人人羨慕的大學又怎樣,比誰都努力地生活着又怎樣,結果呢? 如果說,大學以前,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都能靠自身努力解決,那進了大學以後就會明白,僅憑一個人的努力,明顯有了侷限。 如果靠自己的努力,還能看到一條上升的曲線,那吃再多的苦,這些孩子們也是可以堅持的。 但當父母的經濟能力成為了孩子履歷的一半,當他們努力着卻看不到上升跡象的時候,夢想,就成了奢侈品。 不求大富大貴,只想積極向上生活,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結果卻發現鮮少有自己的工作崗位; 背負學費貸款長期找不到工作,為了活下去打N份工卻惡性循環,積累的只有無法寫進簡歷的工作經驗。 當父母的經濟地位原封不動地傳達給了他們時,這些孩子才意識到,原來夢想也是有標價的,你看得到,卻做不到。 夢想,也需要資格嗎? 現實面前不堪重負,這些努力着卻被夢想壓垮的孩子們又會有一個怎樣的未來呢?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留學帝

2019年,哪些題材是「紅線禁區」?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文 │ 薄荷 2018年被視為是電視劇近五年來最冷的一個「小年」。 年末,以獻禮劇為主的現實主義題材劇集崛起,讓不少業內人士覺得看到了春天,「破局」「拐點」「迎接新春天」,成為了行業人彼此鼓舞時的高頻用詞。 直到2019年Q1結束,市場上表現火熱的劇集以現實主義題材為主,而古裝劇難上星、難大爆。在電視台和網絡平台的排播安排里,Q2或只有一部古裝劇《九州縹緲錄》上星,視頻平台的古裝劇份額也有明顯縮緊,《長安十二時辰》《艷勢番新青年》等定檔消息屢屢傳說、飽受關注的劇目,據傳在Q2排播計畫內。 在2018年末,就有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目前廣電總局正在內部徵集意見,明年古裝劇的限制政策可能會繼續加碼,繼黃金檔後,古裝劇的份額配置很有可能會擴展至十點檔和周播劇場。這意味着,一家衛視不再分時段,一年最多隻能播出一部古裝新劇。」 傳言紛紛的限古令給業內帶來了一波恐慌。但據骨朵查證,所謂的限古,只是對古裝劇的數量和題材類型做出了一些導向校正,而並非外界傳言的那麼嚴苛。 今年初,《孤獨皇后》播出期間,微博認證為「華策影視執行製片人」的用戶「北西先生」表示,《獨孤皇后》播完後將永久下架,也不會上星播出,呼籲觀眾且看且珍惜。4月5日,完結不久的《獨孤皇后》從三大視頻平台下線,骨朵聯繫到華策方,對方表示,接到平台通知下線,但是「內容沒有問題,平台會有自己的考量,可能跟今年倡導主旋律有關,不排除會再次上線。」 《獨孤皇后》下線後不久,《東宮》下線,雖然優酷方給出了相關說明,但是繼年初《延禧攻略》《如懿傳》從平台突然撤檔之後,難免再次引起業內外對古裝劇命運的揣測和感嘆。 在本次骨朵聯繫到的業內人士中,包括導演、製片人、編劇、平台方和媒體人士,他們中的多數人都表示,古裝劇會是當下難以觸碰的一個大品類,其中宮鬥大家避之唯恐不及,而玄幻類題材由於投資金額較大而回收風險較高,也會趨於謹慎。但悉心製作的歷史類題材或古代生活題材(如《知否》類古代家庭題材)可以為古裝劇打開一個新的出口,仍然存在較大空間。 「看不見的紅線」究竟在哪里?除去古裝劇,哪些題材和類型還是「不能承受之重」? 古裝劇仍有空間,但宮鬥是警戒紅線 說到政策趨嚴,從2017年開始,密集下發的廣電通知就不斷為行業引導着政策導向。 比較重要的兩條是,6月1日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提出徹底杜絕網絡視聽節目打「擦邊球」現象,包括「不得在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廣播電視等任何平台上以任何形式傳播所謂『完整版』、『未刪減版』、『未刪節版』及『被刪片斷』等節目(含鏡頭片斷)。」 6月30日發佈的《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則明確了以網絡劇、網絡電影為首的先審後播和審核到位的制度。 簡而言之,2017年來的政策監管從內容監管、藝人薪酬、網絡視聽節目管理三大板塊上不斷收緊。 而從「一劇兩星」開始,衛視對於播出內容的要求不斷升級,曾經風頭無兩的玄幻、穿越劇漸漸有了隱退之勢,更重要的是,為「限酬」埋下伏筆,進而導致了2018年大卡司+大流量的雙雙失靈。 盡管如此,2018年的視頻平台仍然是古裝劇的重要輸出口,隨着平台限價和「網上網下一把尺子」落定,過去的積壓古裝劇或很難再順暢從平台處播出,而尚未播出的古裝劇,命運也未可知。 另外,不同於電視台劇集的開年境況,今年網劇市場以「小而美」劇集的小勝為主,三大視頻平台和搜狐視頻、芒果TV、PP視頻等都鮮有大製作大體量的劇集播出,《奈何boss要娶我》《怒晴湘西》《我的奇妙男友2》等劇集反而表現不錯。 但是,已經下架的《東宮》和《獨孤皇后》,以及在播的《新白娘子傳奇》《倚天屠龍記》,播出期間的成績仍然表現良好,熱度和播放量一直名列前茅。 古裝劇的開年不利不僅受到業內外人士的關注,同樣引起了投資方的注意。此前骨朵在《一擁而上的時代已過,資本和影視的2019》中提到,投資集團表示對「宮鬥,權謀,玄幻」不予考慮,某導演也表示投資方目前會謹慎對待古裝劇和小說改編類作品。 在本次訪問到的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古裝劇需要規避的是「宮鬥」「權謀」「玄幻」等題材,這些是政策明顯不倡導的。另外,某工作室製片人告訴骨朵,他們還會規避古裝言情類,但是並非是所有的古裝都不碰,「古裝也有人做,但是要確保能規避掉風險。」在她看來,無論是古言還是古偶,只要將明令禁止的部分除卻即可。 「明令禁止的部分」即宮鬥,定位是展現後宮故事,以因為爭寵而產生的一系列矛盾為劇情發展。 而古言、權謀、玄幻、大男主等類型,距離「紅線」稍遠,但是出於對政策和市場的雙重考量,多數創作者都選擇「遠離」這些曾經火爆市場的幸運兒們。但作為國民度高、國劇重要品類,並且捧出了無數新秀,造星能力強勁的古裝類別,顯然不會被市場和政策永遠隔離。 在《偶像練習生》中曾備受關注的選手婁滋博,其背後的超能影業便是從網生內容起家,兼顧偶像經紀,其CEO王柚陸表示,盡管他和公司也會謹慎對待古裝和玄幻,但古裝劇里並非沒有正能量,與此對應的是,現代劇也一定不能越過紅線,如偶像劇中不能炫富,故事里即便有壞人,最終也要合理解釋清楚反派角色的行為動機,並且在後期要完成改變,堅持正向價值的引導。 知情人對骨朵透露,上述的「宮鬥」是不能碰的,而描述正史的內容,即便稍帶權謀因素,也是可以通過的,但是前提是不能改寫隨意歷史,「這種題材最忌諱的是扭曲、歪曲史實。」 另外,古裝類型里的武俠題材或將逐漸遇冷。 該人士透露,反復「炒冷飯」是政策不看好的主要原因,一直重復生產同樣的作品,屬於資源浪費。編劇三把刀持有相同意見,在他看來,武俠屬於上個時代的產物,「玄幻劇比武俠劇有更豐富的『武』的場面和表現形式,然而武俠劇卻少了最核心的『俠』。」而「沒有俠只有武」成了怪相,當代的俠是什麼?「《我不是藥神》也是俠。」 反腐、罪案,缺乏經驗者慎入 毫無疑問,古裝劇位居「不能碰」的首位,而「政治」「罪案」「懸疑」等類型緊隨其後。 在愈加趨嚴的環境下,「不能碰」的內容變多,在一位編劇看來,即便是合適的平台,在觸碰政策題材尤其是有關重大事件的內容時,也是「如履薄冰」的。 2017年,一部《人民的名義》橫空出世,從題材到內容,包括將反腐議題觸達到劇情中的副國級人物,刷新了人們認知里的諸多不可能。 恰巧是當年的政策監管釋放出了不少信號,其中就包括,以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工作部電視藝術中心、地方廣電等體制內的主體,成為刑偵、歷史、軍旅等主旋律作品的重要出品方。 《人民的名義》出品方之一是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金盾影視中心主任的李學政告訴骨朵,敏感的政治題材存在風險,但是有好的平台做保障,政治題材有的時候反而會成為成功的捷徑。李學政透露,目前金盾在做的影視劇作品包括監獄題材、依法治國的《人民的正義》,電影《天津大爆炸》,「都屬於政治題材。」 相關負責人透露,刑偵破案題材今年會放開一些,審查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塊兒是廣電總局這邊的審查,一塊兒是當地公安局那邊的審查。」他透露,如果是地方性劇集,比如廣東省,便可以直接走廣東省公安廳,但是如果涉及到地方公安廳無法決定的情節內容,還是會上報公安部審查,「當然,一般還是會和金盾或者這些地方(機構)去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加強了支持力度,但是將故事背景設立在境外,涉及國與國之間的邦交,可能會可以審查帶來較大風險。即使架空故事背景,也將是不受支持的類型。此外,刑偵類題材融然倡導正能量,如果故事涉及大量血腥暴力情節或者將故事背景描述得過於陰暗,很容易給觀眾造成負面影響。 平台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對創作者的建議是,「如果沒有經驗,不建議碰罪案題材。」 一方面,罪案、緝毒類行政題材可能涉及公安部門甚至外交部等多個部門的審查意見,軍旅類題材更需軍委審查;其次,罪案題材相對不好把控,需要有極其豐富的經驗支持,「弄不好,直接不上了。」 另外,將「小人物逆襲」和幻想、傳奇因素糅雜在一起做的劇目,也被視為是在「紅線」的邊緣徘徊,具有一定風險。 現實主義題材亦應規避過度爭議 那麼,今年大熱的現實主義題材是不是現在大家爭搶的香餑餑,基本沒有問題? 也不盡然。《都挺好》在業內人士看來,運用了相對高級的做法,在結尾將整個故事的走向「拉了回來」,從戳中大眾痛點引起全民大討論變成了全民感動而淚下。但是據這位人士透露,如果展現的社會矛盾點過多,負能量的比重過強,屬於備受爭議的現實主義題材,未來也不一定會受到支持。 在審查更加正規和嚴格的前提下,究竟什麼才是「安全」的? 第一,「青春題材。青春題材只要做得好,一般『與世無爭』,這個應該問題不大,所以這種青春題材應該還是一個主流題材。」 第二,「總體上還是鼓勵題材創新,有一些創新點的這種題材更容易得到支持。比如展現傳統文化,沒有特別玄幻神怪的色彩,同時有創新點,是特別受鼓勵的。」 第三,「總體把關下,現實題材以正能量為主,可以少有爭議,但是爭議不能太過。」 在不少入行已久,在行業內既有聲名也有實力的創作者告訴骨朵,盡管風險一直存在,「你只要把一個故事講踏實了,講真實情感,也沒有什麼風險。」其中,導演曹盾表示,目前的「嚴」,更嚴在觀眾的要求變高,其實是要求創作者擺正心態,踏踏實實創作。一位著名演員的經紀人則告訴骨朵,「我們接戲主要看本子,故事內容不好的一定不會接,沒有什麼類型的限制,主要是好本子,好陣容,好製作,好團隊最重要。」 正如編劇三把刀所說,只有做自己擅長的,才有可能「成」。盡管風險不可預估,但是「沒必要盯着政策,時機成熟再拿出去。」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界面天下

央華戲劇攜萬方推《你還彈吉他嗎》 女人要做自己

《你還彈吉他嗎》主創亮相,從左到右分別是張亮、郭凱敏、主持人張越、編劇萬方、杜若溪和周洋洋盛佳鵬攝 你還彈吉他嗎?如果有人這樣問你,你會想到什麼呢?央華戲劇 2019 全新力作《你還彈吉他嗎》或許可以給觀眾一點答案和思考。而編劇萬方直言這部戲的核心就是 " 女人要做自己 "。 《你還彈吉他嗎》是一部聚焦中國當代女性的都市情感劇,講述女性在面對事業與家庭之間出現矛盾時,關於男女性別層面的情感對抗,通過女主角賀卓在對待親情、愛情和婚姻之間從稚嫩到成熟,不斷蛻變成長的故事進行體現。該劇劇本出自著名劇作家、戲劇大師曹禺先生的女兒萬方之手,她也憑借《新原野》和《你還彈吉他嗎》獲得聯合國婦女署女性傳媒大獎 2018 年度女性榜樣獎。 在 21 日的發佈會上,央華戲劇公佈了該劇的主創陣容,郭凱敏、杜若溪和張亮將領銜出演,立陶宛導演拉姆尼 · 庫茲馬奈特受邀執導筒。 在萬方看來," 吉他 " 可以指代青春、理想或者愛情,女人的理想是和一個自己愛的人而且也愛自己的人攜手共度一生,但更重要的是 " 要做自己 "。劇中,女主角對父親的抗衡,是在抗衡對女人的社會化,對丈夫的抗衡則是在抗衡對女人的家庭化。 作為《廬山戀》男主角,61 歲的郭凱敏將領先劇中父親一角,這個角色被主持人形容為 " 特別較勁兒、很難溝通的人 "。但郭凱敏卻自認這是和自己同一代的人," 角色內心很豐富,也確實很難演,但我們的心跡、情懷和理念都有共通之處,所以我能夠理解他。因此也很享受這樣一個塑造角色的過程。" 在劇中出演夫妻的是著名男模張亮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杜若溪。 " 這輩子都沒想過的嘗試...
總在演爛片的吳鎮宇,為什麼沒有爛角色?

總在演爛片的吳鎮宇,為什麼沒有爛角色?

別人問我,那你學佛跟演戲有什麼關系啊? 我說,就是......應該都要忘記自己的存在吧。 對啊,就是隨便亂掰嘛,掰中了就是賺了。 回憶起4次報考才進入藝員訓練班的經歷,吳鎮宇笑着說道。 2009年吳鎮宇參加《魯豫有約》 那年,由他自導自演的《追影》正要在大陸上映。 參加訪談節目時,吳鎮宇講了不少拍戲時的段子,演播廳里的氛圍輕松歡愉。 時隔十年,他執導的《轉型團夥》再次登陸銀幕。 這回,同樣也是男一號。 《轉型團夥》劇照 坦白說,這部片的質量沒比《追影》高多少。 講故事一會兒諷刺,一會兒煽情,一會兒又蹦出一票黑社會。 即便題材放在華語片里挺新穎,結尾收得也不錯。 但前半段精分一樣的跳躍情節,實在太趕客。 上一秒鍾喬杉還捂着屁股往廁所跑。 下一秒吳鎮宇的經紀人就看着費曼的視頻,梨花帶雨的哭了起來。 尷尬的無厘頭,生硬的視角切換,爛俗的網絡段子。 作為導演,十年之後的吳鎮宇依舊沒什麼長進。 據說,為了影片宣傳,他連金像獎典禮都沒參加(拿了影帝提名),還在北京包了個K房安排各路媒體。 就目前的票房和口碑來看,那天八成是有人點了《涼涼》。 那吳鎮宇在片子里演的怎麼樣呢? 當然是影帝級。(片中自封的......) 開個玩笑。 但靚坤在大銀幕上的完美重現,的確讓殺姐小小的激動了一把。 吳鎮宇這些年導了不少爛片,更演了不少爛片。 可你挨部翻出來看看,沒有一個爛角色。 《戰國》里他是陰險狹隘的龐涓,時而殘暴冷血,時而笑里藏刀。 《獵仇者》中他是遊走在崩潰邊緣的父親,整部電影的口碑,全靠他撐着底線。 在大家開始懷疑—— 吳鎮宇這是步了古天樂的後塵,要攢錢蓋大學了? 他又憑借豆瓣5.5分的《脫皮爸爸》,提名金像獎跟東京電影節影帝。 想要探尋吳鎮宇在爛片里一枝獨秀的秘訣,我們可能要深究一下他的表演理念: 所有的電影角色,從不以善惡區分。 《無間道2》的大反派倪永孝,溫文爾雅、舉止得體。 話事人父親去世,整個家族都危在旦夕,他如果稍有仁慈,父輩的基業就將毀於一旦。 作惡是被逼的,行兇的動機是源於宿命的重擔。 倪永孝是惡人嗎? 至少從他臨死前一直寬慰二五仔弟弟的眼神里,沒人看的出來。 拍處女作《9413》時,警察爛頭(吳鎮宇 飾)因為錯殺人質,精神錯亂、內疚自責。 但作為主角,他卻狂躁濫交、古怪陰暗。 就算塑造《古惑仔》里的靚坤,沒事也要談談黑社會的基本法。 吳鎮宇銀幕上的角色,是灰色的。 早年總是演反派的他,因為脾氣不好經常在片場懟導演。 拍到影片高潮部分,吳鎮宇的角色應該死了。 導演說,你的角色是個悲情人物,死之前擠兩滴眼淚吧,這樣觀眾才能哭。 吳鎮宇卻反駁: 我不想哭了,知道自己會死的人是不會哭的。 導演拗不過,只好順着他的意思拍。 但吳鎮宇沒來得及說明的是: 他在分析人物時,結合過二戰時期猶太人的資料,托人詢問過監獄關押的死囚。 結論是,明知將死的人並不會感到害怕跟悲傷,但在等待死的過程中確實會緊張。 到後來,無數港片的經典橋段,也在向我們證明: 感動觀眾,並不一定要演員哭。 《英雄本色》里的Mark 反而是那些情緒單一,生氣只會咆哮,賣慘只會哭到肝腸寸斷的演員,永遠拿不到獎。 吳鎮宇演戲不僅要分析人物的善與惡,還要精確所有行為的情緒跟動機。 殺姐知道,提到吳鎮宇,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倪永孝、靚坤、阿來。 走路橫沖直撞,眼神邪魅犀利,張口閉口就是「丟雷老X」。 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吳鎮宇在還叫吳志強的時候,是個經常逗笑全班同學的開心果。 連續三年藝考落榜的他,也曾萬念俱灰,覺得人生沒有出路,跑到佛堂剃去一頭煩惱絲。 剛剛出家的吳鎮宇 在當光頭和尚的短短七天里,吳鎮宇卻學會了—— 忘我。 從那之後,他幾乎每年都要鑽到廟里待一陣子,短則幾天,多則一個月。 為的,或許就是告別那些,已經被他鑽透了的光影人生。 吳鎮宇的確不是個好導演,總是直言不諱的他,也因為人緣太差,至今都沒上過電影節的領獎台。 憑借《槍火》拿到金馬影帝的那年,因為覺得自己沒戲,他壓根就沒去台北 身為一名出道30多年的香港演員,想保證不接爛片,難於登天。 而吳鎮宇這些年選片的標準,也的確低到,讓大家擔心他的經濟狀況。 但這位演員,自始至終只做了一件最簡單也最難的事,那就是: 把戲演好。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殺姐電影
點擊進入下一頁

《閨蜜說》第二季啟動 閨蜜達人團來自不同行業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 21日,綜藝節目《閨蜜說》第二季在北京舉行發佈會,現場由劉維和關關擔當主持。 首次作為節目成員的閨蜜達人團也現身助陣,他們大部分來自不同行業,包括演員、DJ、大學生、電商、私企僱主、心理咨詢師等。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博士表示,「這是一檔顛覆傳統意義的綜藝,也是一個將商業與娛樂內容共生的商業生態平台」。 現場合影 據節目總導演張眩華介紹,《閨蜜說》第二季是一檔人工智能大數據明星閨蜜脫口秀節目。節目將集結一幫「戲精」閨蜜團,利用熱門話題巧妙的將明星與閨蜜團結合在一起,借用辯論將話題論點發揮極致,最終由大數據AI進行話題分析走向。 「《閨蜜說》第二季注重於各種資源的梳理整合,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綜藝節目商業模式。」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博士評價說。 劉維(右)和關關 在他看來,《閨蜜說》第二季雖然不是大體量節目,但是它全新的模式值得同行學習,畢竟打破了「綜藝招商難」的難題,尤其是素人與明星搭配討論社會話題的形式,將更多地引領網友去關注,實現了真正的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普及和傳播。 營銷策劃人、鋒仕路傳媒CEO朱偉東則表示,全新的《閨蜜說》將構建一個全新商業生態的IP平台,將娛樂話題、藝人明星、素人達人、媒體形式、商業客戶等不同的資源做了全新的梳理整合,打造商業與娛樂內容共贏的綜藝節目。 營銷策劃人、鋒仕路傳媒CEO朱偉東 在發佈會現場,閨蜜團也首次亮相。閨蜜團共有18人,來自不同行業,每個女孩都有獨特的性格標簽。 據悉,在芒果TV播出的《閨蜜說》第二季將在本月底錄制前三集,下月將啟程赴法國戛納電影節,錄制「閨蜜說帶你去戛納」微綜藝節目。(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新聞網
《嚮往的生活》4月26日溫暖「回家」張子楓加入四大常駐陣容

《嚮往的生活》4月26日溫暖「回家」 張子楓加入四大常駐陣容

中新網4月22日電 4月21日,湖南衛視第三季特侖蘇《嚮往的生活》在京舉辦鄉村國情調研研討會暨媒體看片分享會,備受觀眾期待的新一季將於4月26日起每週五晚22:00溫暖回家,繼續陪你「歡樂下飯」。 新一季節目還是熟悉的味道,同時做出了一些改變。劉憲華因工作安排暫時告別,張子楓全新加入,和黃磊、何炅、彭昱暢共同組成新一季的常駐陣容,本次「蘑菇屋」落戶於神秘秀美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翁草村,湘西風情撲面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節目在策劃、主題、場景、敘事等維度繼續迭代升級,不僅呈現電視節目自然散發的娛樂休閒氣息,展示美麗鄉村的靜好與恬淡,更同步展開鄉村國情調研活動,力圖展示一個更為真切而完整的中國,拓展創新空間,強化責任擔當。 湖南衛視頻道副總監洪濤表示,《嚮往的生活》原本就是極具開創性的新品典範,這次用幫扶觀察的角度切入「鄉村國情調研」,創作團隊一定會用腦力給全國的鄉村、全國的觀眾做一個示範,給大家帶去更多有意義的啟發。 「家有兒女」新鮮誕生 蘑菇屋迎首位常駐女嘉賓,張子楓、彭昱暢兄妹再相逢 「新消息公佈!《嚮往的生活》第三季新成員是返場嘉賓張子楓!張子楓、彭昱暢『兄妹』齊聚,這搭配太滿意了!第二季中兩人互動就是超真實的兄妹間打打鬧鬧的相處模式,這一季會有什麼更有趣的互動呢?」 黃磊介紹:「在《小別離》里,她是我的女兒;在《快把我哥帶走》里,她是昱暢的妹妹。我們就像一個完完整整的家庭,我跟何老師分別是兩個家長,我們家老大大華上學去了,我們家老二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下地插秧了,現在我們有了可愛的小妹妹。」 談及為何選擇張子楓加盟,總導演王征宇笑稱這是一次「被動的選擇」。因為此前的合作,張子楓和黃磊、彭昱暢之間建立了天然的人物關系,張子楓既是黃磊的「女兒」,又是彭昱暢的「妹妹」。此次張子楓來做客,黃磊唸著劉憲華不在家,彭昱暢一個孩子會冷清,便提出了讓妹妹留下來:「第一期錄制的主要嘉賓是周筆暢、葉一茜、黃雅莉、紀敏佳和黃舒駿。何老師說,黃雅莉參加超女的時候,是跟張子楓一樣大年紀的。從張子楓身上,可以看到成長和變化的延展度。」而張子楓的加入,顯然在無形中增加了節目的表達空間。 從蘑菇屋的客人變成主人,張子楓收獲着屬於她的感悟:「作為年輕一代,往往最懼怕的就是走到鄉村,因為沒有辦法去看手機,但是我發現,其實我可以做到放下它,真正去感受生活,找到一些在城市里容易忽視的東西」。 生活總有人來,總有人走 《嚮往的生活》就是對現實的浪漫主義濃縮 《嚮往的生活》新鮮誕生之時,被評價為「慢綜藝的起源」,三個男人帶着一條狗,生活在風景如畫的靜謐鄉村,遵照「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給自足,熱情待客」的行為規范,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嚮往的生活。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認為,《嚮往的生活》採取自然情境設計、柔性敘事展開、弱化人物衝突,在真人秀轉型中起到了引領示範的行業作用。 對此,蘑菇屋的主人們感觸良多。黃磊感慨:「節目的初衷,就是換一個角度看到中國的鄉村之美,當我們真正走進鄉村,經歷季節更迭,深入感受民情,體驗更加質朴的、天然的生活方式,我覺得它激活了我們體內對於田園和自然的親近」。 節目有一句暖心的Slogan「我們在一起,就是嚮往的生活」,三季以來,蘑菇屋人來人往,動物朋友越來越多。第一季時還是單身狗的小H有了小O作伴,還生下了鍋、碗、瓢、盆四隻寶貝;綵燈的身形日益發福,依然喜歡思考人生;天霸的媽媽點點不幸離世,又迎來了新朋友蘇蘇。 看片分享會現場播放了將於湖南衛視4月25日晚23:00上線的《嚮往的生活》第零集精編片段,現場媒體紛紛一睹為快。這期以「親愛的大華」為主題,表達了蘑菇屋大家庭對他的不捨和想念。雖然環境變了,但「蘑菇屋」的質感沒變,大家甚至可以看到楊穎和倪妮的鞦韆、王珞丹帶來的粉色小豬……滿滿的照片牆,記錄了每一個快樂而暖心的記憶。 在王征宇看來,《嚮往的生活》處處傳遞着生活的本真:「有觀眾說我們節目成了一個動物園,這就是它浪漫主義的地方,所有的東西都在,但是也有生老病死。有人遠道而來,有人外出讀書,生活就是最好的節目,我們只是把它濃縮了。」 三季節目踏訪了600多個村落 本季加入「鄉村國情調研」,呼喚更多人建設美麗鄉村 明淨的湘西苗家山水中,氤氳着時光流逝的古樸與厚重,本季《嚮往的生活》有着和過往兩季全然不同的鄉土風情。熱心的翁草村扶貧隊長歐三任作為代表,表達了當地村民對節目的歡迎和希望:「美麗的翁草實際還是貧困的鄉村,它是一個農村振興觀察的窗口,也是一個人類發展變化的範本。」 在眾多專家、學者與會的「鄉村國情調研研討會」上,《嚮往的生活》舉行了「美麗鄉村國情調研基地」的揭牌儀式,第三季將在原有模式之外,增加一條鄉村國情調研的輔助線,進一步提升社會意義和價值。 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劉俊博士介紹了本次「鄉村國情調研」計畫,活動將依照十九大指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以「現狀和優勢—問題和困境—對策和建議」三個維度為框架,就古丈縣翁草村的產業、生態、鄉風、治理、生活五個方面的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整理、描摹和闡釋。 呈現在《嚮往的生活》之中的盡管只有三處地點,但節目團隊在踩點過程中先後行走了600多個村落,它在腳踏實地中觸摸着社會的溫度,具備了「窗口」和「觸角」的功能。何炅提到,「中國的美麗鄉村,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生活細節和文化景觀,我們希望通過節目的傳播,讓更多人的留在鄉村、建設鄉村」。 對於本次升級,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建議節目多在新時代條件之下,去發現鄉村的美麗性,多通過與當地村民生活方式的融合表現國情調研;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視博雅榜主席陸地教授點贊節目把鏡頭照向被大多數電視台冷落的鄉村,「這也是一種發現,也是一種創建」;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助理院長楊乘虎教授認為,當各大衛視的節目都在昂頭瞄準「天際線」的時候,《嚮往的生活》把目光看向了「地平面」,這種泥土的味道是中國節目所缺失的;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新文高度肯定節目的「綠色屬性」,為螢屏吹來了一股清新之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周勇教授總結道,節目兼具了現代視野和傳統積淀,展示出極高的立意層次,並且打破綜藝和紀實的界限,在追求生活的本真和故事的衝突之間,找到了一個極好的平衡。 對鄉村價值的發現,終究要體現在細節當中,這一季《嚮往的生活》會更多地走出蘑菇屋,和更多的村民打交道、交朋友,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當地風土人情進行准確、真實且有樂趣的呈現,進而在體驗中感悟生活、見證變遷、收獲快樂、引發思考,喚起更多的人以行動的姿態,加入到美麗中國、鄉村振興的大計中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別讓老大放棄你……

人生最大的成本,就是在錯誤的人際圈里,不知不覺耗盡一生,碌碌無為度過一生! 人生最大的喜悅,就是遇見一盞燈,他點燃你的夢想,激活你的能量,照亮你的前程,指引你走過黑暗的旅途。可以說,他和你彼此支撐,相互成就! 在您的人生道路上,您是否遇到了這樣一盞燈嗎?他|她—— 1 總在說教 不是你不優秀 而是想讓你更優秀 當你成長時 你或許從來未看到 他轉過臉嘴角的微笑 但是 這是真的 2 嚴管你 不是他的要求高 而是社會的要求越來越高 當你牴觸時 你或許從未看出 他眼中的焦急 但是 這是真的 3 批評你 不是你的錯誤不可原諒 而是提醒大家都要注意 當你消沉時 你或許想不到 他暗地難過的表情 但是 這是真的 4 公開說你 不是不給你面子 陽光透明是對大家負責 當你生氣時 可能想不到 他正在告訴領導你多優秀 但是 這是真的 5 不會放棄你 作為老大 從來都渴求與團隊一起成長 你入睡時 或許想不到 他每天的失眠驚慌 只是害怕你們的努力沒有收獲 但是 這是真的 請注意! 只有他不理你 才是真的放棄你! 沒有多少人真正理解 但是願意為團隊拚搏 願意不斷成長的人都懂 假如,你不去理解 你看不到、想不到的還有很多 你看不到他年紀輕輕 耳邊卻漸多的白發 你看不到他遭遇苦難時 孤獨、失落的淚水 看不到他疲憊入眠後 夢中喃喃地叫出你們的名字 從今天開始 嘗試着去理解你的老大 團隊是船 我們都在船上 作為掌舵的老大 他知道 怎樣才能讓我們成為更優秀的水手 讓我們的船行駛更遠 雖然 老大有的處事方式 可能讓你難以理解 甚至難以接受 但請相信 老大給予我們的明天 會有無比燦爛的陽光 改變心態 多一些理解 千萬別抱怨 努力去進步 別讓老大放棄你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老闆圈

藝術片怎麼重視檔期都不為過

因 " 藝 " 而聚,為 " 藝 " 發聲,4 月 15 日下午,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藝術電影論壇舉行。這一論壇去年才開始設置,今年就已躍升為電影節六大主論壇之一。除了暢聊藝術電影的創作與宣發,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還在論壇上發佈了今年的展映計畫,並宣佈將與淘票票建立首個藝術電影粉絲社區 " 愛藝之城 "。 藝聯 發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 據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介紹,截至 4 月 8 日,全國藝聯已經通過專線放映、聯合放映、影展等形式放映 80 部影片,目前在全國 248 個城市已擁有 3222...

愛奇藝 Q1 大劇口碑、熱度雙領先 《黃金瞳》等多劇霸榜各大榜單

2019 年 Q1 以來,劇集市場青春、都市家庭、古裝等作品實現全面開花,探險鑒寶類 IP 依舊熱度不減,多部劇集均實現了市場熱度和口碑的雙贏。愛奇藝通過獨家推出《獨家記憶》、《皓鑭傳》、《黃金瞳》、《愛上北斗星男友》、《招搖》等諸多優質原創劇集,在 Q1 展現出極強的領先實力,多部劇集連續登上貓眼、雲合數據、骨朵網絡劇榜、愛奇藝風雲榜等多榜單榜首,在豆瓣、貓眼平台也收獲高分好評。同時,作品中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及正向價值的表達還獲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三聯生活週刊》等多個權威媒體發文稱贊和肯定。可以說,愛奇藝 Q1 劇集不僅在上熱度遙遙領先,全面領跑 Q1 大劇市場,而且在文化傳承、價值表達方面也廣受認可和共鳴,全面呈現作品積極的社會意義。 多劇霸榜、引發熱議 愛奇藝平台多部作品登頂各大榜單 2019 年 Q1 大劇雲集,愛奇藝多部自製劇集表現強勁,《獨家記憶》《皓鑭傳》《黃金瞳》《愛上北斗星男友》等涵蓋青春、古裝、甜寵、鑒寶探險等多類型題材內容均收獲用戶的高度關注和好評熱議。其中,青春校園劇《獨家記憶》熱度口碑雙豐收,不僅曾包攬骨朵、藝恩、貓眼、雲合數據網絡劇榜等多個榜首,而且收獲豆瓣最高 8.1 分好評,打響 2019 年青春校園劇 " 第一槍 "。新古典女性傳奇劇《皓鑭傳》更是連續 24 天霸占百度風雲榜古裝榜首位,累計...

《我們的師父》熱播 拜師之旅治癒

湖南衛視二季度力推的紀實性文化品格傳承節目《我們的師父》上週六播出三期。節目連續斬獲收視三連冠,在網上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在上週六的節目中,於曉光、大張偉、劉宇寧和董思成組成的 "GSG" 拜師團拜見了首位女師父——中國第一代主持人倪萍,以及 " 助教 " 趙忠祥,在感受主持人的專業精神同時,也學習到更多寶貴的人生經驗。就在師徒一行見面的頭天晚上,師父倪萍提出讓師兄弟猜彼此最重要的事情,而於曉光勸劉宇寧 " 別着急 " 的內容,也激起網友對於 " 職場焦慮 " 這一話題的討論。年輕人該如何面對職場上的激烈競爭?《我們的師父》從另一個角度給予當代青年全新思考。 《我們的師父》於曉光勸劉宇寧 " 不着急 " 職場焦慮誰能治? " 職場焦慮 " 一詞,已經成為全社會的熱門話題。在社會節奏加快的背景下,年輕人的生存、生活、工作、學業、養老等社會問題日益凸顯。對於想 " 出圈...

家長曬出孩子「倒數第一」的卷子,老師 不是地球人的智商

小時候在我們做作業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當然可以詢問家長,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家長都會讓我們把問題留在第二天請老師解答,這是時代造成的結果。如今的孩子卻跟我們完全不同,因為家長自己經歷過上學寫作業這一過程,所以老師在很多時候也願意把輔導作業的相關內容留給家長。這一點確實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不過各方都有自己的道理,只能說因材施教,看孩子們到底適應何種方式,畢竟快樂寫作業才是王道。不過,看到一些腦洞大開的孩子寫出的作業,不得不說他們真的很「快樂」!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所以有時候家長認為的正確答案在老師那里卻不一定正確,而且孩子們自己也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在某次學習結束之後老師為學生們安排了考試,希望掌握學生們的知識水平,沒想到答案卻五花八門,有一道題很簡單寫道:媽媽給小朋友買了一隻新的鉛筆盒花費了6美元,媽媽身上只帶了10美元的整錢,問怎麼付款? 題目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寫出加法運算,沒想到大家的答案卻側重於支付方式,一名同學寫道:支付寶!另一名同學則寫出:微信支付。是不是很有想法?可能數學老師做夢都想不到數學卷子上竟然會出現這種答案,不過題目好像出的確實也有歧義,究竟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差還是老師的出題水平差,這一點也爭論不出個所以然。 比方說用天真來造句,答案竟然寫着天真熱啊,連意思都不對,再比如用當然造句,答案是:當我吃水果的時候就想着然後要喝水,直接把詞給拆開用了,想法確實有夠獨特。其實就算是家長小時候,可能也寫不出這樣的答案,無論老師輔導還是家長輔導,歸根到底學生們的理解力還是應該放在第一位。如果根本就沒有搞清楚題目的意思,答案又怎麼可能在標準范圍以內呢? 當然孩子們的思想天馬行空也是好事,如果所有答案都千篇一律反而說明大家被禁錮住了,這對創造力的發展來說沒有好處,所以既要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同時又要防止太過跑偏,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的責任都非常重大。現在也有很多老師已經意識到這種問題,所以在給出答案的時候會把范圍放得更寬一些,只要合情合理能體現出孩子們的認知水平,他們都會給予關注和鼓勵。 不過就算標準再寬松,打好基礎也是關鍵,不能讓學生們把精力都用在尋找奇怪個性的答案上面,總之這個度不好把握,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至少從目前來看發展方向還是好的,大家也不必過於悲觀,成長總是一件充滿喜怒哀樂的事情,快樂還是占了大多數。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Angela

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技術讓唐詩宋詞更親民

學習古詩詞有多種途徑,比如各種科技和傳播手段已經能讓我們更便捷、快速地接觸和學習古詩詞。 融媒體的傳播方式擴寬了古詩詞傳播途徑,大大增加了大眾接觸古詩詞的機會。自 2016 年以來,央視打造的《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節目在社會各界反響熱烈。詩詞走出了書本典籍的禁錮,走出了書齋,藉助電視、網絡、新媒體等現代傳播手段,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經典詠流傳》鑒賞團成員王黎光曾感慨 " 這檔節目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平氣和地走近百姓。" 此外,古詩詞還藉助微博、微信公眾號、直播等,發揮各種媒體優勢,創造更多古詩詞與大眾接觸的機會。 新技術全面拓展了詩詞呈現的方式,打造出大眾喜愛的文化形式。《經典詠流傳》利用現代演唱方式回溯經典詩詞,邀請各個年齡段觀眾喜愛的明星參與,對明星、詩詞吟唱等進行包裝,使古詩詞流行化、年輕化,吸引了更多人關注。豆瓣評分超過 8 分的原創公益動畫片《中國唱詩班》,將《元日》《相思》《遊子吟》《飲湖上初晴後雨》《夜思》等詩詞改編成動畫,融匯古典意境與歷史厚度,讓古詩更加搖曳多姿,也讓人耳目一新。古詩詞的傳承不再是尋章摘句、死啃古籍,而是藉助科技、融古入今。 此外,互動傳播平台能夠拓展文化內容,打破古詩詞學習壁壘,以更低的門檻吸納普通百姓參與。第三屆《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竟是杭州的一位外賣小哥——雷海為。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微信公眾號結合電視節目,一方面以傳播詩詞文化為主要內容,在鑒賞詩詞的同時也着力挖掘古詩中新鮮故事,比如 " 白居易『不愛洗澡』?溫庭筠『考場作弊』 " 的趣味性推文;另一方面,還將古詩詞衍生至文化生活,結合時令節日、時下流行的話題等進行推文。公眾號中還設置多項互動版塊,包括好詩社、遊戲互動和線上報名板塊,讓詩詞愛好者自發地學習討論,也使得古詩詞更時尚有趣。這些方式使當今古詩詞的學習不再像古代那樣基於某個特定文人群體或者貴族群體,而是具有了全民性,任何人都可以寫詩、唱詩、解詩,這也構成了我們時代的文化特徵。《紅樓夢》中,丫鬟香菱通過學詩打破文化和階級壁壘,如今,高科技、融媒體、互聯網平台助推所有愛好詩詞的人做到了這一點。 藉助新技術,我們在傳統與現代的褶皺中積極探索呈現古詩詞的恰切方式。讓大家喜愛,古詩詞才能真正源遠流長。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人民網
蟬聯全球最快樂國家榜首:泰國人的快樂哲學,到底有多厲害?

蟬聯全球最快樂國家榜首 泰國人的快樂哲學,到底有多厲害?

如何權衡一個國家是否悲慘或快樂?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參考一下國際悲慘指數(misery index)。這個指數將一個國家的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相加,來衡量這個國家人民的生活狀況(百分數越高,這個國家就越悲慘)。 4月下旬,2019年全球悲慘指數公佈正式發佈,公佈表單的單位是彭博社,共有多個國家和地區入選全球最慘國家、全球最快樂國家或地區。根據結果得知:委內瑞拉連續第5年被評為全球最悲慘經濟體、泰國連續3年被評為最快樂的國家。 下面來看看詳細的表格吧—— 【2019全球最悲慘國家】 1、委內瑞拉 2、阿根廷 3、南非 4、土耳其 5、希臘 6、烏克蘭 7、烏拉圭 8、巴西/西班牙 9、沙特 10、塞爾維亞 【2019全球最快樂國家或地區】 1、泰國 2、瑞士 3、日本 4、新加坡 5、台灣 6、馬來西亞 7、捷克 8、香港 9、以色列 10、韓國 彭博悲慘指數是基於一個由來已久的觀念,即低通脹和低失業率最能反映一國國民的幸福感。今年的榜單是根據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結果制定,而非像往年一樣基於官方統計數據。上榜國家共62個。 悲慘指數是衡量失業率和物價上漲率持續高漲的情況下人們所感到的生活壓力指數,超過10就會引起社會動盪。原理是:一個國家的失業率以及物價上漲情況很能說明其經濟狀況。 悲慘指數(misery index)的計算是由通脹率、借貸利率、失業率的簡單相加,減去同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得出90個國家和地區的分數和排名。 這個結果一經選出,委內瑞拉立即「奪魁」,根據悲慘指數報告公佈,委內瑞拉連續第5年被評為全球最悲慘經濟體。經濟學家預計該國今年通貨膨脹率將達8000000%,其悲慘指數爆表,遠超第二名的阿根廷。 除了委內瑞拉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球最「悲慘」經濟體之外,阿根廷、南非、土耳其、希臘和烏克蘭同樣入榜。這些國家持續遭遇經濟困難,在抑制物價上漲和解決失業方面表現不佳。進入全球悲慘經濟體榜單前十名的還有烏拉圭、西班牙、巴西和沙特阿拉伯。 4月20日,泰國總理府辦公室副發言人表示,巴育為泰國在2019國際悲慘指數(Misery Index)最新排名當中排在指數最低國家而感到高興。發言人稱,泰國失業率僅為0.9,而通脹率則保持在1.1。並且連續奪得第一,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他還表示,巴育總理強調,「政府不僅對失業與通貨膨脹十分重視,在其他方面也給予相當的關注度,如國民生活、抑制腐敗以及犯罪等方面,希望能向國民展現一個真正幸福的國家」。至於慘指數最低國家前三名為泰國、瑞士、日本與新加坡並列。 分享完資訊,我們來說說泰國人的快樂哲學—— 泰國人最快樂這個結論,在大多數人看來,的確是實至名歸的。想想看,泰國街頭那些發自內心的微笑、那些真誠舒心的服務、那些不卑不亢的態度……都讓人過目難忘。不管掙的錢多錢少,泰國人總是那麼開心快樂,而這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一種人生成功的體現吧。 一個民族氣質的形成,當然不只是靠一兩種能清楚解釋或歸納出來的文化素養,更不是一些光靠運動推行出來的表面文章,泰國人的樂天隨緣,除了長年累月經過其精緻文化的薰陶,其對人生及自然的信仰,更是塑成這份性格的主要原因。 宗教哲學上的知足教育,也對泰國人的快樂觀影響至深。但那並不等於說泰國人就事事不求進取,泰國人也講求進取,但他們會同時考量到不違背自然、不傷害或影響他人及不剝削自己的能力。泰國人相信,順從自然,也就是順從心靈。 宗教讓泰國人始終相信人性中除其惡也原有一份神性。假如社會上有更多人能自覺地發揚這份心靈遼闊的神性,那麼這就是一個更有關愛的社會。而人與人之間長期互相薰陶,一種不言而喻的、大部分人都能取得共識的生命價值觀也會形成起來,所以在泰國能聽到那麼多自然和諧的笑聲。 對於人生的認識,泰國人是純粹唯心主義的。假如懂得泰語,就會驚異泰語中竟有那麼多跟「心」(Jai)有關的詞匯。泰國人的「心」,是一個道德衡量器。待人接物,利害取捨,惻隱犧牲,幾乎樣樣事都先經過心來考量。 泰國人會告訴你,人的許多悲劇與遺憾都因為Jai Ruoan (心焚)而起,只有心清涼(Jai Yen)的人,才可能是個快樂的人。因此,泰國人的「心」除了是個衡量器,也是一個情感上的過濾點,假如生活中能樣樣都做到心安理得及心平氣和,那就是境界。 生命的目的在於尋找快樂,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長久的、可靠的快樂呢?泰國的佛教認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的真性都是同樣圓滿的,真性就在我們心中,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真性被遮蔽了起來。所以,人生的快樂,在於自己的心態。讓我們從此刻起,讓自己快樂起來吧!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東南亞在線
不要用金錢來獎勵你的孩子做任何事情

不要用金錢來獎勵你的孩子做任何事情

幾個月以前,我的一位朋友從法蘭克福搬到了蘇黎世。因為我經常去蘇黎世,所以我提出幫他把不容易搬運的物品——祖傳的口吹玻璃和古籍運到蘇黎世。我知道他有多珍視這些物品,如果搬家公司沒有像對待生雞蛋那樣對待這些貴重物品,他一定會很生氣。兩週之後,我收到他的來信,在信里他向我表示了感謝,信里還夾着一張50瑞士法郎的鈔票。 瑞士政府一直在尋找放射性廢棄物的最終填埋場所,人們考慮了各種深層埋放的地點,其中有瑞士中部的沃芬施森。蘇黎世大學的經濟學家布魯諾·弗雷和其他研究者對當地居民做了調查,詢問他們是否同意在當地建立一個深層填埋場所。50.8%的被調查者表示同意,而且理由各不相同:民族自豪感、公平、社會義務、就業前景等等。然後研究者們又進行了第二次調查,這一次他們提供給該地區居民每人5000瑞士法郎,作為同意建立深層填埋區的補償——錢當然來自瑞士政府的稅收收入。這次調查的結果如何呢?有一半的被調查者表示不同意,只有24.6%的人同意建立深層填埋場所。 還有一個幼兒園的例子。全世界所有的幼兒園都得面對同一個問題:就是那些在幼兒園放學之後才來接孩子的家長。幼兒園園長除了等待,別無他法,她(或他)不能把孩子扔進出租車里了事,因此許多幼兒園都向晚接孩子的家長收取費用。有調查顯示,晚來接孩子的家長數量並未因此減少,反而增加了。 以上這3個例子表明,錢不但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的朋友給我50瑞士法郎,貶低了我提供的幫助,也侮辱了我們的友誼;幼兒園向晚接孩子的家長收取費用,使家長和幼兒園之間從之前人性化的關系變成了金錢關系,晚來接孩子也變得理所當然——只要為此付錢即可。而為放射物深埋場所附近的居民提供補償,會被人理解成賄賂,至少是減輕了居民為社會公益做貢獻的意願。科學上稱這種現象為「激勵排擠效應」。當人們不是為了掙錢去做一件事時,付錢給他們會破壞其做事的意願,換句話說,就是金錢上的激勵會排擠掉非金錢意義上的動力。 假設你領導着一個非營利性的企業,你支付給員工的薪水是低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的,盡管如此,你的員工仍在充滿動力地工作,因為他們相信這是自己的使命。如果這時你引入一套獎勵機制——比如在獲得的捐贈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加到員工的工資中,那麼就會出現激勵排擠效應:你的員工將對與獎金無關的內容不再感興趣。無論是對公司的名譽還是公司的理念,你的員工都將不再關心。 但如果你領導的企業沒有這種會被排擠的自身動力,那發獎金就不是問題。你什麼時候見過為激情而工作並且相信這是自身使命的規劃咨詢師、保險代理人或會計師?他們首先就不是為了激情而工作,所以說獎金在這些行業是能起到作用的。相反,如果你剛剛成立公司,正在招兵買馬,那麼你最好先將你的公司賦予一定的意義,而不必急着發獎金。 你如果有孩子,那麼我還有一個建議。經驗表明,年輕人往往是不容易被收買的。假如你想讓你的孩子完成學校作業、練習樂器或修理草坪,不要用金錢來作獎勵。你應該每週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否則孩子們很快就會因為沒有金錢的獎勵而選擇上床睡覺。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W王曉真
亞洲圈最安全國家之一,人們長着歐洲臉,喜歡招惹戰斗民族!

亞洲圈最安全國家之一,人們長着歐洲臉,喜歡招惹戰鬥民族

出行越來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也是大多數人在閒暇時刻最嚮往的消遣方式之一。 不僅是因為可以去見識更多的風景,還在於會在旅途中收獲絕無僅有的回憶。 在選擇出行目的地時,除了考慮預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了。 中東的人文景觀也世界稍有,但是常年的動亂自然是鮮有人踏足。 但是在亞洲圈內有這麼一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景色如畫,甚至被譽為「被遺忘的上帝後花園」,卻鮮為人知。 這里就是亞歐大陸交界處的格魯吉亞! 格魯吉亞與北部的俄羅斯一樣,橫跨了亞歐大陸,並且多數領土處於亞洲。但是與俄羅斯不同的是,人們對於格魯吉亞究竟屬於亞洲還是歐洲多有議論。 盡管其大部分領土屬於亞洲,但是在文化、習性,以及機構設置上都更偏向於歐洲。也一直在為加入歐盟做着各種工作。 格魯吉亞大部分的人都會講俄語,卻一直不斷在叫板俄羅斯。格魯吉亞曾於1936年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英勇奮戰,屢獲殊榮。 這里還是前蘇聯著名領導人斯大林的故鄉,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下,格魯吉亞的首都第比利斯和斯大林出生地歌里,甚至一度媲美歐洲強國主要城市。 但在近現代的格魯吉亞是個親美的國家,還不斷叫板俄羅斯。甚至在2008年還對俄羅斯發動了戰爭,戰敗後就與俄羅斯徹底斷交。 這脾氣和性格真是一點不輸戰鬥民族。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個擁有無數美景的國家,還曾打敗了亞美尼亞,成為《孤獨星球》的封面國家,也被稱為「上帝的後花園」, 馬可·波羅說它是「詩畫一樣美麗」的地方。 而被登上封面的就是阿納努里城堡 這座建於13世紀的城堡,矗立在風景秀麗的Zhinvali湖畔,遠眺是綿延錯落的山峰,近處是清澈見底的湖畔,簡直就是童話中的城堡。 而格魯吉亞的首都第比利斯,堪稱人文歷史的移動博物館。它在歷史上是多個朝代的首都,見證了一個王國的昌盛和覆滅。 而納里卡拉要塞則是整個城市的守望者,這里還是第比利斯的制高點。在舊城中有直通山頂的纜車,它以巨人的姿態見證着這個城市曠日持久的戰爭和短暫的和平。 而在老城里,還有號稱格魯吉亞精神圖騰的聖三一大教堂。飛抵第比利斯時,聖三一大教堂絕對是你視線的焦點。 它還是強迫症的福音,整體呈對稱結構,但是每個角度又有不同的面。這里不收門票,允許任何人參觀,對於本地人來說聖三一大教堂更像是一個門前大院,可以在這里嬉戲、乘涼、談天說地。 而在莊嚴肅穆的生命之柱大教堂面前,外表粗狂的格魯吉亞人也表現出了虔誠的而細膩的一面。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無論是建築本身還是虔誠的人都足以令人感到震撼。 教堂內部是滿牆精美的壁畫,殿堂中還有格魯吉亞王室成員的墓碑,其中就包括末代國王的墓碑。但它真正輝煌顯赫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耶穌的鬥篷就埋於此地。 提到紅酒,人們想起的就只有法國意大利,但殊不知世界紅酒的發源地卻是格魯吉亞。 在距離第比利斯車程不到兩小時的地方,有一個音樂與紅酒不可缺一的童話小鎮,那就是西格納吉。 在公元前二世紀這里曾是皇室所在地,因此西格納吉也被稱為皇室小鎮。當時為抵禦外敵所修建的防禦工事,包括大量的城牆和23座塔樓都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也正因此西格納吉蘊含着獨特的復古氣息。 在2007年這里的房屋都換上了新裝,所有的房頂被改換成了粉紅色的磚瓦,使得整個西格納吉不僅古韻尤存更是增添了幾分浪漫氣息。 吸引了許多新人來此拍攝婚紗照,這里的婚姻登記所還實行24小時制,隨時滿足新人的登記需求。浪漫的古城牆和教堂,和誘人的葡萄美酒,也讓西格納吉榮獲了愛情小鎮的稱謂。 西格納吉除了古城牆和教堂以外,最多的就是酒窖了。古老的酒窖遍佈西格納吉,甚至家家戶戶都會自釀葡萄酒,餐餐離不開葡萄酒,這才是真正的佐餐佳品。 到格魯吉亞不到卡茲別克山就像到北京不去登長城。這個素有高加索之魄美稱的山脈,因為其獨特俏麗的高加索風光、淳樸的民風和虔誠的信仰使得這里還被稱作為「距離上帝最近的地方」。 這里還是享譽世界的避暑聖地,是格魯吉亞第三高的山峰,是希臘傳說中普羅米修斯盜火被宙斯囚禁的地方。 這里的風光哪怕再多言語和再清晰的鏡頭都無法呈現其十分之一。 格魯吉亞的美和別致,遍佈這個不足7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姆茨赫塔歷史古跡群歷經滄桑依舊以高昂的姿態屹立在此,黑海東岸的城市巴統又好似璀璨明珠般傍海而蓬勃發展。 在旅途中最不能虧待的就是那顆躁動不安的胃了。而格魯吉亞的美食絕對能滿足你的需求。 神似國內灌湯包的「亨卡利」(Khinkali),絕對能滿足我們的中國胃。在「包子」底部咬一個小口,把濃厚的湯汁吸溜出來,再將皮餡一口咬下,而把包子的揪留下在餐盤上碼齊,這就是正宗的格魯吉亞「大包子」的吃法了。 而最格式香腸、格式奶酪麵包,還有格魯吉亞最地道的燉菜白葡萄酒燉羊肉都不能錯過。 格魯吉亞絕對是一個沒被重視的旅遊勝地,這里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觀融合得毫無痕跡,是上帝偏愛而又經歷歷史錘煉,最終出落得別致的國度。 它在國內的知名度着實不高,但也因為人氣不高所以更適合出遊,在長假時避開旅遊熱門地,來到這個人少風景又不輸別處的地方簡直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愛飛樂游
「地球日」我們能做什麼?

「地球日」我們能做什麼?

今天是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而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地球日的由來 地球日活動是1970年由美國人丹尼斯·海斯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從而興起的全國性的環保運動。這一環保運動有大批的美國市民的支持和參與,還促成了美國國家環保局的成立,並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的召開,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197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成立,國際性環境組織——綠色和平組織,地球日網絡的創建,以及保護環境的政府機構和組織在世界范圍內的不斷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都做了什麼改變? 近年來,對於環境保護十分重視,相應的政策法規的實施,污染源的大力治理,水土的保護,低碳生活的活動的推動等。我們的生活也在向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愛護環境從身邊的小處做起,習慣成自然,做他人眼中的榜樣。 使用公共消毒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自帶購物袋,減少塑料袋的使用。 節能電器的使用,減少能源的消耗。 節省用紙,網絡信息傳遞,必要時才打印,儘量雙面使用紙張。 使用環保電池,並集中回收廢舊電池,防止汞、鉻等對環境的污染。 自覺保護生活環境,積極參與社會綠化美化活動,保護綠地花木。 郊遊及遠足自備垃圾袋,不隨地亂扔垃圾,做到文明出遊。 舊衣物、看完的書等捐獻給需要的人。 閒置物品交換,減少浪費。 長途出行盡可能乘坐公共交通,短途出行儘量步行或騎自行車。 愛護地球,從愛護身邊的環境做起。每個人改變一點點,環境會改變一大點。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九品龍生堂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是天主教信仰中心,那它是怎麼形成的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是天主教信仰中心,那它是怎麼形成的

梵蒂岡全稱「梵蒂岡城國」,梵蒂岡意為「先知之城」,是一個資本主義的獨立主權國家。國土的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因此也被稱為「國中之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而這樣的小國卻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它是以教皇為首的天主教教廷所在地,因此也成為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梵蒂岡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領土面積世界最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它的首都梵蒂岡城本身就是國家,因此全稱被叫做「梵蒂岡城國」。它整個國土被意大利包圍,因此被稱為「國中之國」。截至2011年,梵蒂岡共有572名居民,其中僅有32名女性,有300多名是外交官,剩下的大多是神職人員。而572人中,只有二百多人居住在梵蒂岡。從前只有持特別通行證的人才被允許入境,而目前已經解除了對非公民的限制。 梵蒂岡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城的西北高地,他們說意大利語。在意大利加入歐元區以前,意大利里拉是流通貨幣。8世紀,隨着教皇權勢的日益擴張,在意大利中部出現了「教皇國」,1377年,梵蒂岡宮正式成為教皇住所。19世紀中葉,意大利逐步開始統一,教皇的領地被壓縮到梵蒂岡宮中,此後歷代教宗均仇視意大利王國。直到1929年,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主權歸屬教宗。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位於羅馬市內,人口僅600人左右,面積0.44平方公里,還不及中國一個村莊大,這樣的一個袖珍小國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歷史上梵蒂岡也有過自己的輝煌歷史,面積曾一度達4萬平方公里, 4世紀開始,西羅馬帝國衰亡,羅馬城主教乘機掠奪大量土地,6世紀獲得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宣稱為"教皇",並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矮子)為酬謝教皇協助自己奪取王位,兩度出兵意大利,打敗倫巴德人,於 756年將羅馬城及其四周區域送給教皇。史稱"丕平贈土"。至此,教皇國在丕平的協助下實力大增,直轄領土達 4萬平方公里以上。 雖然有些實力,但當時的教皇國還是抵不住歷史的潮流。19世紀中葉,意大利開始逐步統一,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國,此外,近代科學文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思想與運動的興起,使教皇國遭遇空前危機。為加強教皇權威。教皇舉行了第 1次梵蒂岡宗教公會,在會議進行時,意大利王國占領了羅馬,宗教公會休會。同年意大利收復教皇占據的其他地區,完成國家的統一,教皇國幾乎消失了,教皇的世俗權力被剝奪,被迫退居梵蒂岡宮內。至此,梵蒂岡的雛形形成。 1922年墨索里尼奪得意大利政權後,積極與教皇進行和解談判。到1929年,教皇代表、樞機主教加斯帕里與墨索里尼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正式確認了梵蒂岡城國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教皇在其領土上有世俗統治權,梵蒂岡國形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竹夏十八

超97%大學生有拖延症 死線前才開始趕論文 晚飯都能拖到9點

繪制:聶亞棟 王小花熬了一個通宵,只在凌晨2點到3點之間睡了一個小時。鬧鍾一響,她趕緊爬起來坐在電腦前,把鍵盤敲得「啪啪」直響。如果是平時,她一定會睡到早上10點再起床,但現在,她不敢再拖了,當早上9點的時鍾響起,她就會像靠魔法加持一身禮服的灰姑娘,無處遁形。 這一夜只為還她欠了兩個月的論文「稿債」。她自稱是「典型重度拖延症患者」,身邊所有同學和朋友都知道她的「拖延症」已經進入了「晚期」。 和王小花一樣認為自己有「拖延症」的大學生不在少數。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199所高校的大學生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7.12%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或偶爾有「拖延症」。就連吃晚飯這樣日常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點,比如楊小米,再餓也「拖」不動習慣性「床上癱」的自己。 開始不了的任務像石頭壓在心頭 在張若看來,「拖延」已經成為她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態,「是一種慣性拖延」。 備考教師資格證從大一「拖」到大三考前一個月才開始復習,參加英語四級考試總覺得一次不行還有下次……似乎對她而言,時間總是充裕的,補救機會也總是會有的。「不到最後迫不得已,就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 而這樣的後果是,張若並未一次性通過教師資格證和英語四級的考試。她不得不承認,自己身上的「拖延症」着實是個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的大學生認為導致拖延的最主要原因是懶惰,27.03%認為拖延帶來的最大後果是任務完成效率低,還有22.97%認為會耽誤時間、工作或學業。台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教師陳於清在論文《人格心理分析:我們為何總是拖延》中研究指出,拖延的原因可以歸結於性格慢熱、優柔寡斷、主次不分、過分追求完美等幾類。 以寫小說為興趣的王傑凱,兩年前給自己定下寫一篇長篇小說的目標。小說兩個月寫了三章,每章只有2000個字。按照原計畫,他要每天寫一章,週末每天寫兩章。他每天都想加快進度。早上醒來時,他會在腦海里盤算,今天要寫些什麼。但當下班回到家,他又覺得一天工作下來太累了,想打一會兒遊戲、看一集電視劇放鬆放鬆;或者哪怕什麼都不想做,只是感覺當天狀態不對,可能明天再寫更合適。 還在讀研究生的王小花也在畢業論文寫作上犯了「拖延症」,落筆的計畫從去年12月拖到今年2月。寫論文這樣還可以「再等等」的事,雖然一直像一塊石頭一樣壓在她心頭,但就是不想開始。直到提交論文初稿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早上10點,她才開始真正靜下心來,3萬字的論文,她在最後24小時內寫完了1萬字。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管是上課、上班還是約會,我經常會遲到。」楊小米覺得,愛遲到也是「拖延症」的一種表現。王傑凱意識到自己有嚴重的「拖延症」,也是因為遲到。 早上經常趕不上上班的公交車和地鐵,沒有一次約會會提前到,甚至連「壓線」都極少。因為改不掉的「拖延症」,王傑凱已經准備好了各種理由應對遲到的情況。「第一次我會說我先去洗個頭,其實當時我可能還沒起床;之後可能會說坐過站了、沒打到車、堵在路上了」。 但也有時候要趕的不是和朋友的會面,而是飛機或火車。拖延已經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困擾。王傑凱每次趕火車都是跑着進站、跑着進車門的。因為知道自己太過拖延,每次坐飛機,他會提前4小時出發。「但這是我心里預估的4小時。」實際上出發時離飛機起飛頂多還剩兩小時,另外兩小時被他拖沒了。每當要出門時,總有一些事能把他攔住,要麼是發現鞋子有點髒,要麼是感覺發型不太對,要麼是窗簾還沒拉好。 也有時候,「拖延症」真的壞了王傑凱的事。那時他和另外幾位同學在一位老師的組織下寫作一部20萬字的長篇小說。本來應該每週提交進度,但因為是在假期中,人變得懈怠,每天都處於一種不想動筆的狀態。到了要交稿的日子,王傑凱拿不出稿子。 他因此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因為拖稿,整個團隊的成稿時間推遲了一個月。當然,拖稿的不止他一個人,幾乎所有人都沒能按時交稿。 半夜在公廁寫論文嚇壞同學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13.16%的學生因任務太難而選擇拖延。楊小米的畢業論文就是如此。讀了研究生後,她面對的科研壓力較大,「拖延症」也更嚴重。在她看來,論文寫作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工程」,不是一件輕易就可以完成的事。 拖到臨交稿的前一天,楊小米必須通宵改論文。晚上11點30分宿舍斷電後,老式電腦很快就無法繼續正常工作了,不斷顯示「電量不足10%請接通電源」。無奈之下,她只能搬着凳子一個人去公共衛生間,將電腦接通公共電源。「一晚上不少上完廁所來洗手的同學都被我嚇了一跳,說我一臉哀怨,坐在那里好嚇人」。 大連理工大學人文社會與科學學部紀芳在《大學生拖延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中提到,動機是拖延的主觀影響因素之一,當大學生無法在行為過程中享受樂趣,很難認識到自己過程中的成長,也就對任務產生更多的厭惡和牴觸,甚至自動放大這種不良的感受,所以會不自覺採用拖延行為來緩解內心不適。 和楊小米一樣,馬嘉嘉遇到有難度的事,也會因產生不願意面對的心態而導致拖延。她承認,自己的「拖延症」十分嚴重。「潛意識里會產生逃避、拖延的情緒,並把這種情緒帶到實踐的過程中」。 別人用一個月准備的比賽作品,馬嘉嘉和隊友「拖」到最後3天才開始做。結果她們錯過了作品最後提交時間,也與比賽大獎失之交臂。「當時超級崩潰!尤其是看到時間一點點過去,23:58 、23:59、00:00 ……就像看着生命一點點流失。」直到現在她仍覺得很懊惱,「更不甘心的是評選結果出來後,我們覺得獲獎作品沒有我們的有趣」。 調查結果顯示,94.5%的受訪者曾因自己的拖延行為感到過後悔,哪怕只有一瞬間;90.19%的人認為自己的情緒或心態會因拖延而受到影響,22.73%的人認為拖延容易讓人產生負能量。對於王小花而言,拖延症的後果,就是重度緊張和焦慮。這種焦慮在任務未完成時一直存在,隨着「死線」的來臨而越發尖銳,真到了要趕工的時刻,王小花會緊張得拉肚子。 被逼到死角的王小花開始反思自己是什麼時候患上「拖延症」的,在她看來,真正開始拖延是在讀研後。研一時課程很多,每半個學期結束,就會有四五門課程需要同時寫結課論文。「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只有一兩篇小論文還好,但當四五篇論文同時壓下來,她不想面對,只想逃避。 不想面對的結果就是最後不得不面對更大的壓力,以及任務完成質量打折扣。但找到「病根」對王小花來說不意味着找到解決辦法,直到現在,她還是不到最後就難以開始,特別是當面對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在實習中,她負責市場運營方面的工作,基本沒有拖延症;但只要面對論文,開始這件事就變得格外艱難。 戰「拖」:調整預期、消除干擾 當王小花的拖延症連身邊的同學都看不下去時,他們就會催促她,還拿拖延症來調侃她。王小花不反感,她很感激這些來自同學的督促。「我覺得催我的人都很好,他們有時候也能催得動我,能加強我提前開始的動力。」王小花說。她在盡力嘗試提前開始,不把自己逼向「死線」。 對於奈何不了的「拖延症」,張若也沒有什麼好的克服辦法。「曾經也給自己立過FLAG,前期執行度不錯,但是時間久了以後執行度就大大減弱了。」現在,張若還是會拖延。准備今年年底考研究生的她,直到現在也沒開始復習。以尚未收集好相關資料為由,她總不着急,「等所有資料收集完再開始學習」。 當張若發現和她報考同一個專業研究生的同學早就開始復習,她才有了緊迫感,強迫自己開始准備。「很早之前就意識到自己有拖延的情況了,但直到事情被耽誤了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 在調查中,63.4%的學生嘗試過用列時間表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日程,還有的則會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外界監督等方式以克服拖延行為。 努力尋求改變的楊小米生怕「拖延症」影響到工作,她會習慣性地記錄每日要完成的事情,並且儘量在當天完成所有事情。而她擔心的是,如果之後再遇到困難度比較高的事情,自己又會出現嚴重的拖延。 紀芳在研究中指出,大部分大學生拖延者往往缺乏規劃調控的能力,也因此產生畏難心理,從而導致拖延。 四川外國語大學學生處教師於瀅在《新常態下大學生「拖延症」的心理動因與應對分析》中指出,調整對目標的心理預期、不做過高的自我要求,有意識地消除互聯網、個人交際和瑣事的干擾,尋求集體協作和相互監督,通過暗示自己可以嘗試和挑戰、增強心理動力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拖延問題。 至於王傑凱,自從兩年前把微信名從「換了新夢想的阿凱」改成「踐行新夢想的阿凱」,他至今都沒有實現寫長篇小說的新夢想。 工作之後,他也依舊有拖延症。接到工作任務後,他會想先給自己打一杯咖啡,或者買一瓶水。不是真的口渴,只是因為不想立刻開始。王傑凱知道拖延症很不好,也想去解決,但尋找解決方式這件事,也不知道被他拖到哪里去了。不過,他不擔心自己完不成任務。習慣性的拖延讓他知道自己總能在最後一刻之前完成——「『死線』是第一生產力」。在這個時刻之前,他總覺得再休息一會兒、再玩一會兒也沒關系,再拖一下也沒關系。 「如果有一種方式能解救自己的拖延症,那就是強行給自己創造一個孤獨而幽暗的環境,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盡可能舒適,窗簾要拉好,燈光暗一些,椅子要有坐墊。」他要這種儀式感,就像自己被賦予了某種使命,但他承認是完成任務的使命,而不是完成作品的使命。只有在這種沉浸式的環境里,前方的目標才會明晰。但更重要的前提是,距離這個目標必須完成的時間所剩無幾。 (應采訪對像要求,文中被訪者均為化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外福星詩社推展 我看到他漸漸離去的背影,我看到一個詩者純粹透明的靈魂。

山林(西班牙)按: 讀哈雷老師的這組最新寫的詩歌,有新的感觸。 有什麼不同?請讀者好好品味吧! 哈雷最新的詩歌 1.《致遠洋秋楓》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___艾青 詩歌這座林子不大不小 裝得進各種鳥,各種叫聲 大多是在自娛自樂 偶而也吐一點苦水: 我唱出那麼多好歌 卻不被人聽懂 遇到生活中用詩解不了的痼疾 詩人就會扎堆、喝酒、大聲朗誦 更懂的憤世嫉俗,懷才不遇,放浪形骸 在酒色面前,詩歌或者更謙卑 或者更張狂 今夜,農歷十六 月,高於十五,高於詩人的腦洞 遠洋秋楓約我們相聚 特別邀來明月 請它坐到上席 他是我在綿羊國遇見最年長的詩人 八十有三,寫詩是他歸隱的一種方式 他點了那麼多菜 可心思全不在菜上 談到詩,兩眼就會發亮 一個滴酒不沾、不吃肉食的詩人  一個並不憤世嫉俗,也從未有過懷才不遇  也無生活痼疾的人 他竟也藉著月光吐苦水:  一「我最煩惱的是寫不出讓自己滿意的詩」 我在想這詩叢林中,他是哪一種鳥? 是保留最古老的樣子的鴯鶓____ 謙和,虔誠,眾鳥喧嘩中堅持自己的聲調 敬畏而不卑微,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 左邊是袋鼠,右邊是鴯鶓 走出了門,我們溫暖地握別 我看奧克蘭市中心圓月高懸 我看到他漸漸離去的背影 我看到一個詩者純粹透明的靈魂 一步一步,踏着月光走去 2019年4月20日 2.《巴黎之殤》 「魔鬼正在作為火焰復活」  ___題記 風馭着雲朵朝我奔來  沒有預兆,我看到 一座鐘樓的身影  浮在雲層之上 我看到雨果悲哀的眼睛  被黑雲吞沒;我看見魔鬼  正在作為火焰復活  我看到的雲朵是燃燒的黑煙  在復活節到來前,它從巴黎升起, 風霎間滿世界擴散着眾神流淚的消息  淚水,此刻我多麼希望能落在火焰的身上 眾神聽令:化霧,化雨,化雪…… 但不要化風 被大火烤疼的不僅是巴黎  是敲鐘人,是艾絲美拉達 ___我中學時代的女神  她和巴黎聖母院 正經歷着一場生死戀  我聽到她心碎的聲音 從玫瑰花窗 落到中央大街  我比誰都更能感覺到你的疼, 因為我身上有着圓明園的疼 ___ 一百多年未曾癒合的傷口又被灼痛  今夜我願為你祈禱,為你獻上輓歌: 願焚燒的每一塊木樑,作為白鴿復活 願每一縷火焰熄滅後, 作為鳳凰復活 2019年4月18日 3.《 老樅水仙》 不知從何時起 我的春天不再是人面桃花  也無北雁南歸和蝶穿牡丹  我剩下一口氣 只夠對一片葉深情  在雲霧山上,流水清音空於嫩芽  草莓蜇伏於地 它將草木之心  藏於《詩經》之間 從黎明前的夜里叫出春來  背竹簍的妹子,懂的我的心思  繞過荒徑,繞過那麼多鳥鳴  從未上妝的臉上 摘回我最想要的一把春光  我身體里的綠,惴惴不安  它總有一天會被春天的手  推入山谷: 成為一株自帶岩骨花香的老樅水仙 2019年4月17日 4《好牧羊人教堂》 離天堂最近的房子  是教堂 ___好牧羊人教堂  它小巧的身子,孤僻 任性,甘願歇息在  空寂和清澈的蒂卡波湖畔  上帝從此原諒了它  給它最黑的夜,最繁茂的星空  最忠誠的牧羊犬  ___給它打發時光的絕對居處  觀星者從午夜抵達  他們是為解開內心迷團,或者  尋找更真實的自己  去和最近的星星一起散步  羊兒低頭吃草,偶爾抬頭看看星空  不用羊鞭,用歌聲召喚 ___好牧羊人教它們 從愛那些遙遠的事物開始 它因此成為離天堂最近的房子 註:位於新西蘭蒂卡波湖東側,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古樸教堂,和附近的牧羊犬銅像一樣,是蒂卡波湖的標志。廣大的湖畔,一座小巧如玩家模型般的教堂,靜靜屹立一旁。1935年興建教堂時,教會收集預建地半徑5里的石塊作為建材,並保留周圍原有的岩石及植物。美麗而優雅的教堂就如同自然景色的一部分,充滿祥和和協調的美感。進入昏暗的教堂內,窗外湛藍耀眼的湖景映入眼簾,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如今己成為世界最著名的黑暗保護區和觀星聖地。 圖片取自網絡。 2019年4月15日 5《松果》 ___松果,只是松枝上的一個借喻。早已遍體鱗傷,依舊始終如一 文/哈雷 等待風干,跌落 ___觸痛了大地的肋骨  它能做到的超出奇跡所能給予的一切  它的心里含着一支蒼老的情歌  在秋日里唱給我聽  白皮鬆上的針芒正飛濺向大海  它駐留過的枝丫,敘述一段風雨的歷程  它披着鎧甲,卻像一位老僧  清寂中又儼然有神  蟲子蛀蝕着褐色的時間,給它唾沫  並從歲月深處剝取應有的自由  在它滾落人間的時候  留下,松之子  給未來 松風不對我言語 ___它唯一庇護的生活  在它高掛枝頭的時候就已失去  它說:它只是松枝上的一個借喻  早已遍體鱗傷  依舊始終如一  在潮汐的紀念冊里開啟天眼,看  星辰升起,星辰降落…… 它因此內心有了摘星人的渴望  並從一隻鶴的  到來後  獲得新 生 2019年4月12日 另那年的《閩江》人 原文地址:那年的《閩江》人 原文作者:哈雷 這是一張老照片,1979年底為送別第一批即將離校的《閩江》編委所留下的影像,並留下深情的詩句:鴻鵠此去長相憶,閩水中流擊楫時。 第一排(從左至右、下同):陳健民、蔡方本、哈雷、孫紹振(系《閩江》顧問)、蘇文木、陳恬 二排:陳江漢、林述珠、甘玉蓮、戴冠青、陳節、陳月雲 第三排: 盧孚,張玉鍾、陳東、陳曦、方彥富 第四排:江漢、張豫閩、陳章漢、林愛和、陳軍 (以上人名憑記憶,未必准確) 我省高校中最早設立文科博士點是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曾在全國高校文科教育中排名前十位,這一排名和中文系《閩江》刊物多少有點關系。可以說五十多年前創辦的《閩江》刊物是福建作家的搖籃,我省許多老作家如:陳章武、季仲、吳鳳章、莊東賢、陳瑞統、黃河浪等皆參與編輯過《閩江》刊物,長安山文壇上,以學生刊物《閩江》為核心,活躍的人士,大多是評論家、詩人、散文家等。姜紅偉2008年在《中國藝術批評》「 1978年—1980年全國各地高校創辦大學生文學刊物備忘錄」中列舉了部分在改革開放初期有影響的校園刊物時,特別提到了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所創辦的《閩江》雜誌。 《閩江》走過曲折而自豪的五十多個春秋,「文革」期間停刊,直至高考恢復後復刊。《閩江》,是在當年意氣風發的中文系教師孫紹振倡導下復刊的,我是復刊後的第一任編委會成員。閩江文學社立足於福建師大文學院,以「我們的,原創的」為口號,廣納省內外兄弟院校來稿,集文學性、思想性、深刻性、獨創性於一身,努力為文學愛好者打造一個盡顯才智,彰顯個性,永葆生機的文學創作交流平台。經歷了文革的變故,改革的開復,在《閩江》飽經風霜的歷史里欣慰地記住了一些人的名字:孫紹振、王光明、陳曉明、謝有順、汪毅夫、朱以撒、江濤、余岱宗、陳希我等等。先後任主編的有:陳健民、陳章漢;先後任副主編的有:陳恬、林述珠、陳章漢、戴冠青、方彥富;先後任編委的有:陳江漢、劉牛、陳月雲、哈雷、蔡芳本、張豫閩、張玉鍾、林愛和、盧孚、吳曉玲、陳東、陳軍、陳曦、石依富、蘇文木、林灝、 曾世寧。當時全部文章都由我們自己畫版、配插圖、蠟版刻印,每期100頁左右,向全校徵稿。 主要作者有:江濤、謝有順、余岱宗、汪毅夫、伍明春、哈雷、林茂生、陳章漢、海帆、陳希我、陳碩、陳志侖、江漢、金示演、陳金明、西澗、許萍、林謀榮、陳瑞統、陳惠琴、王迎春、溫八一、馮愛珍、林華東、白天、曉凌、潘岩、施宗芹、陳永生、莊東賢、陳志澤、王世彥、輕鴻、丁東、聶新婷、謝小健、米渺、汪梅田、阿翔、雨田、友心、邵長武、鴻江、急澗砥、馬火保、邱閩、吳曉玲、吳文鏢、曾凡章、張茂林、驚濤、賀年、高良福、曉草、閔軍、心芽、周馬先、李敏、肖萍、林增森、蘇文木、黃萊笙、陳節、劉彬、林述珠、亦凡、草禾、露楓、郭朝旭、羅裳、陳恬、江濤、山石、沙溪、小甘、施純林、秋燈、陸敏、邱章平、石楠、王聰深、許建中、蘭水、筱堅、寸月、黃躍舟、盧盛輝、未名、南雁、畢特、未生、明川、如海、智平、閔軍、晨澗、劉牛、曉塞、靜等。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不但促進了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而且也推動了文學事業的繁榮昌盛。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指引下,社會的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的潮流,以及各種文化思潮的碰撞,對剛剛考入大學的大學生們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受這股思想解放、改革開放浪潮的影響,全國各地高校大批熱愛文學,有理想、有抱負、有頭腦、有才華的大學生猶如火山爆發一樣,自發地掀起了文學刊物創辦熱潮。據不完全統計,1978年——1980年全國有100餘所高校編印出版了大學生文學刊物約200餘種。大學生文學刊物的創辦,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領意義,它既給大學生帶來了文學啟蒙、精神創新和思想解放,又促進了社會各界青年愛好文學、思想進步及樂觀人生,不但在校內引起了強烈反響,而且在校外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並成為當年最流行的一種主流文化現象。 在時隔30年左右後,重新翻閱這一本本曾經給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的大學生文學愛好者留下美好的青春期記憶的刊物,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大學生文學刊物承載了極高的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盡管有的刊物生存的時間很短,但是,這些大學生文學刊物卻培養出了一大批成就斐然著名作家、詩人,為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今,我們重新回顧30年前這段大學生文學刊物創辦的歷史,就是希望無論是當年該刊的作者和讀者以及研究中國校園文學史的學者們永遠不要忘記這些大學生刊物做出的歷史貢獻,永遠不要忘記這些大學生文學刊物創辦的歷史功績。 今在師大文學院教授伍明春Blog網誌里看到「徵集《閩江》雜誌啟事」,引發我對三十年前和《閩江》攜手的一段青蔥歲月的記憶。欣聞福建師大文學院擬出版《〈閩江〉雜誌六十週年全編》 (暫定名),也特在此轉發伍明春學弟的徵集啟事: 《閩江》是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後更名為文學院)主辦、面向全校的學生文學刊物,創刊於1958年。創刊60多年來,該刊培養了一批知名作家和評論家,為我省文學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為發揚文學院重視學生創作實踐的優良傳統,進一步提升學生文學創作水平,我院擬出版《〈閩江〉雜誌六十週年全編》(暫定名),收錄自創刊到2008年的全部《閩江》雜誌,以期展示《閩江》全貌。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目前只收集到部分刊物,現面向廣大校友、社會各界人士徵集以下年份的《閩江》雜誌:1959-1960年、1978年、1979年第4-6期、1980年、1981年、1983年、1986年、1989年、1990年、1992年第1期、1993年、1995年。如果您收藏了這些《閩江》雜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借用原刊復制之後,將及時歸還原刊,並贈送《全編》一套以示謝忱。 我們的聯系方式:350007 福州市倉山區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 哈雷簡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文聯委員,編審。八十年代創辦「閩東青年詩歌協會」並任會長、民刊《三角帆》主編,是「閩東詩群」的開拓者,「詩歌榕城」的倡導者和踐行者。致力打造「詩歌榕城」和「閩派詩歌」等文化名片,發起組織各類詩歌藝術朗誦活動數十次,成功策劃組織「五古都詩歌交流會」,福州詩人海峽西岸行,海峽東岸詩人看西岸詩歌研討交流活動十多場。2015年策劃組織中國詩刊永定土樓·第31屆「青春詩會」,使「青春詩會」第一次入駐福建。 崇尚詩寫接自然和心靈,認為詩人就是拿文字修行的人,「把大地當作詩來讀」,足跡踏遍八閩大地,創作文化紀實散文上百萬字,曾為《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等特約撰稿人。近年來寫各種評論文字二十多萬字。作品獲福建百花文藝獎,茉莉花文學獎,中國新聞獎等多種獎項,詩作收入《詩刊》等各年份詩歌年選,評論等被《新華文摘》等轉載。曾創辦《東南快報》、《海峽詩人》雜誌,出版《零點過後》等十多部詩文集。主編「福建桂冠詩人叢書」、「映像」系列叢書數十部。現任中文書刊網總編輯。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山林

三流的人聊是非 ,二流的人談事情 ,一流的人論格局

作者:師父曰 人,是不分三六九等的。 但在修身處世之道上,卻有高下之分。 修養一流的人談格局,修養二流的人談事情,修養三流的人談是非。 01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俗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適當的談論本無可厚非,但若因一己之利、一己之私上升到人格攻擊,故意搬弄是非、誣陷、中傷他人,便是人品低下的表現了。 歷史上,有多少愛進讒言的小人最終能有好下場? 後樑謀臣李振因屢次不中舉,痛恨士大夫,對朱溫進讒言,導致了白馬驛之禍,三十餘人被殺。 後樑滅亡後,李振及其家人被後唐莊宗處死; 明朝太監劉瑾,為排除異己,屢次誣陷迫害朝中大臣,最終在菜市場的刑場上結束了一生;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愛搬弄是非的人,往往兩面三刀,善於捕風捉影,別人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就拿來大做文章,人人敬而遠之。 曾有個朋友在與老鄉的鄰居阿姨聊天時,隨口吐槽了下自己的丈夫。 沒想到隔了兩天媽媽就打電話問她是不是要離婚,搞得她哭笑不得。 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得知他人在背後抹黑自己,內心萬分憤慨卻不知如何是好。 解決這個困擾可向一則傳說學習: 寒山和拾得兩位苦行僧一同修行。 有一天,寒山在外面受了氣,回來滿腔怒氣地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只見拾得淡定地說:「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多妙的回答啊,「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畢竟,喜歡說他人壞話、挑撥離間的人,往往都是需要通過貶低他人來獲得優越感,既見不得別人好,也看不到自己的好。 這會使自己終日處於是非之中,陷入無止境的糾纏里,活得不快活,生活也終究不會高級和美好到哪去。 只有不成熟的人,才會隨意對別人評頭論足。 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在別人面前聊另一個人的是非,只會暴露自己的壞人品,損人而又不利己。 02 「君子謀事不謀人,小人謀人不謀事」 有個小男孩問父親:「怎麼分辨好人和壞人?」 父親思索了下反問道:「如果一個人偷了別人的東西,那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壞人。」 「如果一個人常常伸出援手幫助他人呢?」 「好人。」 聽完孩子的回答,父親鄭重其事地說:「很多時候,做這些事的,是同一個人。」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單從某件事就主觀隨意地對一個人下結論,甚至在往後的問題上都帶着偏見看待,註定無法與人交心,更無法使人信服。 就事論事,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做到對事不對人,除了要懂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別人,還要有容人之短的胸襟。 《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則趣事: 唐代名將郭子儀之子郭曖,娶昇平公主為妻。一人是將門虎子,一人是金枝玉葉,一旦爭吵起來,誰也不讓誰。 某一次醉後吵架,郭曖負氣地說道:「你以為你父親是天子就能輕視我們家嗎?我父親還不屑做天子呢!」 昇平公主聽後一氣之下,跑回宮里告訴唐代宗。 隔天,聽聞此事後的郭子儀連忙將郭曖囚禁起來,並入朝請罪。 只見唐代宗說:「兒女閨房中說的氣話,何苦去計較呢!」 懂得就事論事的唐代宗,自然也能得到郭子儀的忠誠之心: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保衛疆土。 就事論事,出了問題才能抓住最核心的本質,精準又快速地進行解決。 就事論事,才能對人的優缺點客觀看待,從而更清晰地瞭解一個人。 世事紛擾,能做到就事論事,已實屬不易。 03 「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人生如棋局,當一個人對局勢有了瞭然於胸的把握,就能步步為營,每一次落子都為後面之路佈局。 心中有大抱負,權衡得了利弊得失,能屈能伸,既不為一時的成敗忿忿不平,也不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雙眼。 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卻遭受種種侮辱。 然而晏子沒有因此憤然離去,也沒有忍氣吞聲、任人宰割。 因為他深知,此次自己是帶着使命前來,若不堪受辱便離去,即是負了使命。 況且自己代表國家,更要據理力爭,護住自己和國家的尊嚴。 民間有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說的便是人生的寬度取決於格局。 格局大的人,看得更遠,思慮得更周全,想常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抵達常人所無法抵達的境界。 孔子的一個學生救了一個落水小孩,孩子的父親為表達謝意送了一頭牛,學生欣然接受。 人們對此紛紛批評他貪心,唯有孔子表示贊揚。 另一個學生贖回了一個奴隸卻未照當時規定向官府報銷,人們都稱贊他品格高尚、不圖回報,孔子反而嚴厲地批評他。 為什麼呢? 在孔子看來,前一個學生得到並接受了報酬,是對善舉的鼓勵。 後一個學生的行為,反倒讓人們不敢輕易地救人。 久而久之,便會對國家和社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孔子明白,只有保護善舉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弘揚善舉的觀念。 眾人看到的是一時一人之利益,孔子看到的是一國的長遠之計,甚至對幾千年後的人亦有深遠的借鑒意義。 近幾年來,出現不少見義勇為反倒被訛詐的事例,一時間人心惶惶,不敢伸出援手。 後來出台了相關法律,情況才有所緩解。 格局越高的人,越清醒,越不易被迷惑,也便越能保有理性的決斷力。 凡有大作為者,必有大格局。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牛彈琴
優秀學校有哪些共同的特質- 從德國中小學最好的六種教育理念說起

優秀學校有哪些共同的特質- 從德國中小學最好的六種教育理念說起

2006年,羅伯特·博世基金會和海德霍夫基金會共同設立了「德國學校獎」(Der Deutsche Schulpreis),每年評選出1所年度最佳學校和4-6所年度優秀學校,並由德國聯邦總理、總統或者外交部長親自向獲獎學校頒獎。德國學校獎目前是德國要求水準最高、獎金額也最高的學校獎項。十年來,已經有10所學校獲得了最佳學校獎,另有51所學校獲得優秀學校獎。 這些優秀學校有哪些共同的特質呢?一起來看看。 1 重視讓學生合作,而不是競爭 在瓦爾特堡小學(Wartburg-Grundschule,2008年度最佳學校),1-2年級的學生在一起學習。3-4年級的學生在一起學習。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學生可以問身邊的同學。當同學也不知道時,他們再去問老師。 由此,學生們可學會團隊合作,不僅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同時也為其他同學的進步承擔責任。德國腦科學專家胡特納指出,在一個群體差異比較大的團隊中,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更好。而在同質性的群體中,學生更傾向於將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 2 尊重學生的差異,採用個性化教學 德國中小學沒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學生大都就近入學。因此,同一所學校的學生差異性比較突出。一個班里既有會德語的學生,也有不會德語的學生;既有智力超常兒童,也有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因為不少學校實行全納教育,殘障兒童和正常兒童在同一個班里上課的情況也很常見。 在敘斯特漢斯小學(Grundschule auf dem Süsteresch,2016年度最佳學校),學生們在同一時間學習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每一個孩子都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該校的教師認為,教師應該向學生靠攏,即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不是反過來。 3 讓學生獨立自主地負責自己的學習 在敘斯特漢斯小學,就連最年輕的學生也可以自己決定,他想要單獨學習,還是和別人一起學習,想要學習什麼內容,以及在哪里學習(在教室、學習工作室、圖書館,還是在明亮的學校大廳)。 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生們在這里學會的自我規劃、自我管理和評估的能力對於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是很有幫助的。 4 重視讓學生民主參與決策 德國最好的中小學都重視讓學生當家作主,通過學生議會或學生委員會等制度讓學生參與決定學校的事務。在羅斯托克的耶拿規劃學校(Jenaplanschule Rostock,2015年度優秀學校),由學生代表組成的學生委員會定期開會。討論的主題涉及學校發展、課程、教學、食堂飯菜、師生矛盾等各個方面。學生代表還會參加各專業教師的會議,提出他們自己對課程的看法和期待。學生與任課老師一起討論未來幾週的教學主題也是很常見。 由此,學生們可學會團隊合作,不僅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同時也為其他同學的進步承擔責任。德國腦科學專家胡特納指出,在一個群體差異比較大的團隊中,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更好。而在同質性的群體中,學生更傾向於將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 5 鼓勵教師進行跨學科、跨年級合作 德國最好的學校不但鼓勵和支持同一年級同一科目的教師相互合作,還鼓勵教師進行跨學科、跨年級地合作。在羅伯特·博世總合中學(Robert-Bosch-Gesamtschule,2007年度最佳學校),教師們以年級團隊和專業領域團隊的方式合作,彼此觀摩課程,共同確定學習目標,共同制定下一年的教學計畫,在教學內容上相互協調。 6 將學生父母視為最重要的教育夥伴 德國最好的中小學將學生父母視為最重要的教育夥伴,重視與學生父母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父母參加學校的活動。 在羅伯特·博世總合中學,父母志願者帶着孩子們做一些團體活動。例如,在5年級和6年級,父母們帶着孩子籌備聖誕節義賣,帶領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義賣活動所需要的各種標牌和道具等。其他的父母志願者有的與學生一起製作果醬或者在體育館玩曲棍球,有的陪着學生在黑光房間排練戲劇節目。 愛 A B C D E F 這所學校還設有一個「父母咖啡廳」,每天在8-11點開放。在那里,父母們不僅可以相互交流,而且還能參加一些培訓課程,例如電腦課、語言課、急救課、縫紉課等。學校還會邀請專家提供債務咨詢,向父母提供理財方面的知識。這是因為該校的許多學生來自移民家庭,有的父母不會德語,缺少理財方面的知識,深陷債務困境。 結語 最好的學校為學生參與生活做准備 而不是為了考試 綜上所述,德國最好的學校鼓勵學生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競爭;尊重和接受學生的差異,並以個性化的教育應對這一挑戰,而不是通過篩選和分班生成同質化的學生群體,對其實施標準化的教育;重視讓學生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重視讓學生民主參與決定學校的事務,而不是僅僅遵守學校單方面制訂的規則;鼓勵教師進行跨學科和跨年級的合作,而不是讓教師各自為營、相互競爭;重視與學生父母的合作,將其視為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和可以依靠的教育資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創意爸媽

東北人為什麼愛吃大醬,原來都有這些原因

對於東北人愛吃大醬這個問題,一直都很好奇,這個大醬是什麼做的,到底有多好吃,只有東北人才知道,作為其他地方的人根本沒有吃過所以,產生了很多疑問。在很多的社交媒體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包括抖音上也有很多美食愛好者,他們沾大醬的身影。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東北方向的人在吃飯的時候,桌子上準備了很多的青菜,都是生的,而且份量很多,然後准備一碗大醬,就着青菜蘸着一碗大醬吃的津津有味。 1、先來說說東北的習慣問題。 其實東北的飲食習慣,有一部分還是南方的差不多的,要是細分來說,東北的飲食習慣差異化和南方差別還是挺大的。東北我們一般指的是黑吉遼,就是人們經常講的的東北三省。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地理環境,東北也不例外和其他地方不同。他們的主食多吃雜糧,除大米、白面、小米、玉米、高粱等外,還喜食豆飯和二米飯。豬肉消耗量大。其中豬肉燉粉條是東北農村地區的大眾美食。城鎮飲食業以京菜、魯菜、火鍋為主。在哈爾濱帶,他們也吃俄式和西式菜品,麵包里面加一塊紅腸再喝一罐啤酒是常態。在吃菜的方面,其食品還有大醬、醬製品、酸菜、醃菜、豆腐、凍豆腐等。由於東北地區,大家只要說到東北就知道那邊很冷,就是因為在一年時間里有很大一段時間都是比較低溫,特別是大冬天物質少,需要提前儲備菜品,這些醬菜就成了他們的必備良品。東北菜份量足,豪勁兒實足,大部分燉為主了,就一句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使勁造啊 、香啊之類的,非常的實在。 據史書記載,醬是我們中國發明的,歷史悠久。據悉漢班固的《漢武帝內傳》中,記西王母下人間見漢武帝,其中記西王母告訴武帝,說神藥上有「連珠雲醬」、「玉津金醬」,還有「無靈之醬」。有制醬法是西王母傳與人間的說法。西王母下只是傳說。還有說法,創造醬的是周公。周公即是叔旦,周武王的弟弟,曾助武王滅商。但《周禮》中已有「百醬」之說,在周朝之前就該有醬製成了。還有史書記載,朱瑞熙的《遼宋西夏金社會史》中有講到說:『醬,八珍主人也,醋,食總管也。』方回說,『單稻醬則麥、豆和面蒸煮,和成醬黃,調水下鹽,曝以赫日,凡羹味煎熬,無不用之』。除鹽之外,油、醬和醋看來都是在宋時是很重要的調味品。」這些都是一些大醬的由來和說法。 3、大醬怎麼製成的。 一般東北大醬都是用黃豆來製成,將黃大豆挑選出飽滿的清洗干淨後,把水瀝乾後放入鍋中進行翻炒,不要放油等其他東西,直接將黃豆炒出香味即可。炒好之後再用水清洗兩邊,以保干淨不含有沙子,再將豆子放入鍋中倒入2-3倍的水,用火進行煮,將豆子煮耙,一捏就碎了。把煮耙的豆子倒出來全部碾碎,做成喜歡的醬子塊,進行晾乾,放到溫暖的地方發酵長出發酵霉,到了每年的四月份開始做大醬,把醬子塊壓碎晾乾去除水氣。然後清水放入適當的鹽燒開,將水倒入大醬缸,倒入做好醬子,攪拌均勻,再用紗布蓋上放到透氣的地方大概一個月後就可以吃了。 4、每個地方的飲食文化都不一樣,有興趣的可以去試試。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食客生活

六大建築門派,讓中式建築驚艷世界

觀自 有一種尊貴,只有中國人才懂, 那就是中國古建築。 千百年來,由於不同地區 人們不同的生活習慣, 中華大地上留下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建築。 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六大派別: 皖派、閩派、京派 蘇派、晉派、川派 不同流派的建築 以其獨有的歷史與文化積淀 書寫着各自的故事。 它們或精緻,或恬靜,或威嚴, 是如今的建築永遠無法超越的。 讓我們一起走進它們, 去傾聽古老文化的聲音, 感受大國歷史的厚重。 皖派建築 建築關鍵詞:青瓦白牆、磚雕門樓 皖派建築的尊貴, 在於它優雅了千年的徽派民居, 青瓦白牆,磚雕門樓, 徽派建築風格以民居、 祠堂和牌坊聞名遐邇, 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 融風俗文化之精華。 皖派建築是六大建築派系里 最為突出的建築風格之一, 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 其中徽派是最為人熟悉的皖派的一支, 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 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 為中外建築界所重視和歎服。 徽派民居建築風格 又有「三雕」(木雕、石雕、磚雕), 風格不同又一脈相承。 能工巧匠施盡其技, 每一處花紋,每一筆雕刻, 結構嚴謹,雕鏤精湛。 徽派民居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 形成的內向合院, 四周高牆圍護, 雨天落下的雨水 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 俗稱「四水歸堂」, 也形象地反映了 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 錯落有致的馬頭牆 又是徽派整個建築的點睛之筆, 不僅造型精美,更融合了古人的智慧, 在遭遇火災時, 這樣的設計可以阻斷火勢的蔓延, 安全可靠。 湯顯祖曾說過: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可見徽州對大戲曲家的吸引力之深。 蘇派建築 建築關鍵詞:山環水繞、曲徑通幽 蘇派建築的尊貴, 在於它存在了數千年的蘇州園林中, 自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追求, 脊角高翹的屋頂,江南風韻的門樓, 曲折蜿蜒,藏而不露, 飼鳥養魚、疊石迭景, 堪稱園林式佈局的藝術典範。 蘇派建築是江浙一帶的建築風格, 是南北方建築風格的集大成者, 園林式佈局是其顯著特徵之一。 脊角高翹的屋頂, 江南風韻的走馬樓、 磚雕門樓、明瓦窗、過街樓, 輕巧簡潔、古樸典雅, 體現出清、淡、雅、素的藝術特色, 充滿了江南水鄉古樸沉靜的意味。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曲折蜿蜒,藏而不露。 置身其中,四周流淌着的是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音」之感。 直露中有迂迴,舒緩處有起伏, 讓人回味無窮。 多少中國人想擁有一處蘇州宅院, 作為老來閒適之所, 邀三兩好友,喫茶聊天寫字, 最好不過了! 閩派建築 建築關鍵詞:土樓防禦功能 閩派建築的尊貴, 在於它歷經500多年傳承而來的土樓, 將生土夯築技術發揮到極致, 單體建築規模宏大精細, 地堡式建築風格沿用至今堅固無比, 既可防火防震,亦可御敵入侵。 閩,即福建,閩派民居 即流行於閩南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 其中「土樓」是其最為鮮明的代表, 是一種供聚族而居、 且具有防禦性能的民居建築。 它源於古代中原生土版築建築工藝技術, 宋元時期即已出現,明清時期趨於鼎盛, 延續至今。 閩派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 技術發揮到極致, 單體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各異, 依山傍水,錯落有致; 建築風格獨特,工程技術高超, 文化內涵豐富。 常見的類型有 圓樓、方樓、五鳳樓、宮殿式樓等, 樓內生產、生活、防衛設施齊全, 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 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 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一部號稱為赴12年之約的動畫大片 ——《大魚海棠》, 就是以永定客家土樓 作為故事場景的國漫電影, 無處不透露着 濃郁的客家風情和土樓元素, 將永定客家土樓 完美生動地還原在了影片中。 《大魚海棠》的作者也說: 「中國福建的土樓有一種夢一樣的神秘感, 像是來自世外桃源。」 京派建築 建築關鍵詞:對稱分佈、如意吉祥 京派建築的尊貴, 在於它歷經700多年 演變而來的四合院, 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獨立, 大到皇宮王府,小到平民住宅, 每一處雕飾,每一筆彩繪, 都是北方文化的無價之寶。 中國北方建築以京派建築最為典型, 而京派建築里最典型的 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 歷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 曾有千餘條胡同, 京城內的民居四合院 就散佈在條條的胡同里。 不論是王公貴戚還是平民百姓, 都與四合院有着割捨不斷的聯系。 胡同四合院也 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 是平民百姓生活、勞作的載體, 有着深厚的歷史價值。 四合院的選址、裝修、雕飾、彩繪, 處處體現着源遠流長的 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 表現特定歷史條件下 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共同的記憶, 庭院方闊,尺度合宜,院內親切寧靜, 有着古樸濃厚的生活氣息。 閒暇時刻,邀三五知己 在院中把盞言歡,不亦樂乎。 除四合院外,宮殿建築也是京派建築的代表作, 其中故宮是宮殿建築的問鼎之作, 也代表了傳統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 它可以看做是一個巨大的四合院, 功能更廣泛,分工更明確,給人以皇家威嚴之感。 晉派建築 建築關鍵詞:窯洞、晉商文化 晉派建築的尊貴, 在於它氣勢恢宏的喬家大院, 鬥拱飛檐,彩飾金裝, 磚瓦磨合,城樓細做, 六個大院三百多間房屋錯落有致, 展現出晉商的穩重大氣,嚴謹深沉, 晉派只是一個泛稱, 不僅指山西一帶, 還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及青海部分地區。 在這些地區中以山西的建築風格最為成熟, 故統稱為晉派建築。 晉派建築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是山西的城市建築,這是狹義上的晉派建築; 山西歷史上有晉商聞名天下, 勤勞的世代晉商在積累無數財富的基礎上 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 晉派建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晉商的品格, 穩重,大氣,嚴謹,深沉; 鬥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瓦磨合,精工細做。 它所蘊含的文化與精神是一筆無與倫比的財富。 另一類是陝北及周邊地區的窯洞建築, 這也是西北地區分佈最廣的一種建築風格 。 黃土高原的祖先們就是在窯洞中 生存、繁衍和壯大起來的。 千百年來,無論社會怎麼變革, 都未能撼動窯洞在陝北的主導地位。 窯洞選擇了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選擇了人,人也選擇了窯洞, 這種「天人合一」的自然辯證法則, 隱藏着不可言破的玄機。 窯洞冬暖夏涼,天空瓦藍透亮,空氣神清氣爽。 這片古老而神奇、深沉而雄健的黃土地, 窯洞用她那寬廣的胸懷、真摯的情感,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陝北人。 川派建築 建築關鍵詞:民族特色 川派建築的尊貴, 在於它融合多民族智慧的吊腳樓, 作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依山靠河就勢而建, 絲檐走欄自成一派, 看似隨意卻十分考究, 成為千年民族文化的傳承。 川派建築,即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 等地的一種建築風格, 為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建築風格。 在川派建築中以傣族竹樓、侗族鼓樓、川西吊腳樓, 最具鮮明特色。 傣族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 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 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竹樓是一種干欄式建築,主要用竹子建造, 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 上層近梯處有一露台, 用竹籬隔出主人臥室並兼重要錢物存儲處; 其餘為一大敞間。 樓中央是一個火塘,日夜燃燒不熄。 侗族鼓樓是侗鄉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物, 座座鼓樓高聳於侗寨之中, 巍然挺立,氣概雄偉。 飛閣垂檐層層而上呈寶塔形, 瓦檐上彩繪或雕塑着 山水、花卉、龍鳳、飛鳥和古裝人物, 雲騰霧繞,五彩繽紛,侗寨風光可謂十足。 川西吊腳樓,也叫「吊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吊腳樓屬於干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乾欄式建築。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腳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不論是何種建築派別, 都離不開匠人們歷時數年的精心雕琢, 一磚一瓦之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 都凝結着匠人文化的精粹。 不僅集中國古韻之大美, 更以原汁原味的中式建築特色, 凸顯着屬於中國獨一無二的繁華盛景, 這,何嘗不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 溫馨提示:《名利場》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搜狐旅遊
一個小混混的人生巔峰——《印度暴徒》

一個小混混的人生巔峰——《印度暴徒》

今天看了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暴徒》,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在1795年英國殖民東印度公司統治下的印度國家。 那個時候的印度本土並未得到統一,各個部族紛爭傾軋。英所屬東印度公司在本國的殖民命令暗許下通過「分而治之」逐漸展開對印度的侵占與掠奪。 1. 印度人民在殖民政策下苦不堪言,豪無自由。常言說,鎮壓之下必有反抗。由此,民間出現了一個秘密組織,這個組織的頭領叫阿扎德,他讓英國人聞之喪膽,所向披靡。 為了盡快除去心腹大患,英國人找到了當地的一個小混混——弗朗基(有阿米爾.汗扮演),希望他能夠充當間諜打入阿扎德內部,由此里應外合,一舉將其殲滅。 弗朗基有頭腦,有膽識,有力量,唯一的缺點就是唯利是圖,不按常理出牌,小人行徑。 他乾的是兩頭倒的買賣,比如收了東家的錢,卻出賣了東家反去收西家的錢,反復無常,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及。 收下了英國人的巨金,弗朗基開始找機會接近阿扎德。 在一次協助阿扎德打敗英軍的戰鬥中,弗朗基貌似為掩護阿扎德而受傷昏倒,這個巧妙的苦肉計使他迅速得到了阿扎德的信任,並成功打入其內部。 2. 弗朗基曾對阿扎德說:欺騙是我的天性。 而阿扎德則回說:信任是我的本能。 弗朗基不斷的遊走在背義與誠信之間,而阿扎德則堅守誠信的陣營矢志不渝。 弗朗基城府頗深,誰人也看不破,連帶我們觀眾都被他一次次的欺騙了。 打入阿扎德內部之後,弗朗基獲得了阿扎德的信任。但是在一次秘密地下活動中,弗朗基突然反戈,告知英國人阿扎德的下落。 阿扎德被英國人擒獲,其部落族人損失慘重。阿扎德雖然知道弗朗基是叛徒,卻仍然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自己去引開英軍,而把保護公主的重任託付給弗朗基。 很難以置信,為什麼阿扎德會如此信任一個背叛他的人,難道僅僅因為「看到了他眼神中的光」——遇上了對的眼神。 背負了阿扎德的信任,弗朗基洗脫嫌疑帶着公主返回基地。族人義憤填膺,發誓要替阿扎德報仇。 於是給了弗朗基一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這又顯示出了弗朗吉一個資深小混混的優秀技能。 他先是憑藉著滅掉阿扎德的功勞,去見英國人,故意將秘密透露給他們。英國人被引君入瓮,誘入四面陡峭的狹長海域。 他們打了一個大勝仗,英國人慘敗,他由此征服了全部族,被渲染成一個大英雄。 如果影片在這里結局,那麼就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了。 我們總是想當然的把自己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 如果讓我們來編這劇情,恐怕會是如下發展:一個狂盪不羈的小混混,劣跡斑斑,偶然的機會,被正義感召,大徹大悟,從此走上了一條正大光明的勇士之路。 然而這還不算完,劇中這個小混混的性格遠比我們想的更難以改變。 在一次印度盛大的典禮上,他們周詳計畫,公主本可以一舉殺死英軍頭領,沒想到弗朗基給公主的是一把沒有子彈的槍。 刺殺失敗,公主被擒,其餘同黨均被抓。 弗朗基小混混的本色在英軍首領面前大放異彩,他向英軍邀功,並說明上次之所以幫助叛黨大敗英軍,只是為了根除叛黨而耍的一個計謀罷了。 他於是再次獲得了英軍的信任。他的反復無常,讓人啼笑皆非,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出來的?他的厚顏無恥可以說是修煉到極致了。 在我們心里,對他鄙視不下百次後,劇情又開始反轉了。 他最終還是站在了印度人民這一邊,做出了正確選擇。原來這些不過是他計中計的一部分——他那樣做是為了要救阿扎德。 多次的反復善變,讓弗朗基這個角色變得詭異離奇。當他真實時,他比誰都真實,而當他要開始欺騙時,他的眼神里依然流露出異常真實的眼神。 他的這種無厘頭,類似於《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也是遊走在各個勢力之間,亦正亦邪。 可是這兩個角色最後通通都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天性只是他們的行為方式,而他們的本能依然向善,在關鍵時刻,就如利劍出鞘,那是他們作為人的根本。 3. 阿扎德對弗朗基說過一句話: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至少有一次機會,讓我們能正視自己的缺點,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自私,貪婪,任性,好色,這些人類身上所有的缺點弗朗基通通都具備。他似乎更真實,更具血肉。 而人類存活的最大意義就是不斷戰勝這些缺點,去發現和變成更好的自己。 弗朗基在遇到阿扎德之前,他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他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樂此不疲。 而阿扎德點醒了他。阿扎德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某種獨屬於勇者的光,他仿佛是弗朗基的伯樂。 可以說阿扎德的眼光是非常的毒辣,相人是相當的准。所以才會在識破他之後還敢再次把公主託付於他。 更具血肉的弗朗基似乎就是我們每個普通人的象徵,人入社會被塑造成各種各樣的性格,我們開始忘記並嘲笑很多東西,比如說人之初,性本善。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成長被觸發的一個點,從此大徹大悟,走上一條金光大道。 而阿扎德就是弗朗基的那個點,一語驚醒夢中人,小混混弗朗基也有了他的責任和擔當。 人需為大義而活,這是自古不變的真理。弗朗基在大義面前作出了正確的抉擇,這是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最值得被稱贊、流芳百世的時刻。 最後的結局,弗朗基回歸他的天性,繼續過着行騙的生活,就如韋小寶帶着妻室謝絕奉官,歸隱陋室。 總有一個時刻,人會為此做出改變,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 4. 我們會為了某個追求,可以舍棄少年的浪盪,青年的驕奢,甚至甘願付出所有,義無反顧。 相信我們每個生命中都有被觸發的那個點,或早或晚,發現它,抓住它,我們也可以成就自己的輝煌,走上人生巔峰。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雁旋2018

去寺廟燒香的時候,這3點禁忌的地方,你都知道嗎?

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人們的經濟也是得到了提高,很多人都會選擇出去旅遊一下,放鬆放鬆自己順便漲漲見識,不管是國內游還是國外游,只要自己玩的開心就行,在我們國家有着很多的宗教寺廟,每年都會有人去寺廟里燒香拜佛,祈禱自己來年能夠風調雨順的,因此一些名氣大的寺廟,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去寺廟燒香的時候,這3點禁忌的地方,你都知道嗎?一起來跟小編瞭解一下吧。 首先第一點就是,燒香數量,很多人認為燒香的數量越多,就會顯得自己特別的有誠意,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燒香也是有很大的講究的,香客需要右手持香將香料點燃,如果火燒得越旺盛,就代表這個香客越虔誠,而且手里的香不能夠熄火,否則就會有不好的影響,並且燒香的數量也是有不同的寓意的,燒3根更是為自己祈福,6根是為父母和子女祈福,9根則是為一家老小祈福。 其次第二點就是,燒香的時候穿着一定要簡朴,如果你去寺廟里燒香拜佛的話,你要沐浴更衣,而且要衣着樸素,如果你穿的太過於奢華的話,就會選擇你對神不尊重,如果你穿的顏色太過於鮮艷,就會顯得你十分的輕薄,所以在寺廟里很難見到那些穿得浮誇的人,因為這是一大忌諱,所以大家在去寺廟里燒香的時候,穿的衣服一定要簡朴,不然的話影響會不太好。 最後一點就是,進佛殿里燒香的時候不要走正門,因為佛殿的大門一般只有僧侶才會行走,普通的人都是從旁邊的小門進去的,這也是拜佛的習俗之一,而且男性在進入佛殿的時候應該先邁左腳然後再進去,女性的話主要是先邁出右腳,在進入大殿的時候要注意抬高腳步,不要踩到門檻,以上這3點就是燒香拜佛時要注意的禁忌。 以上文章就是:去寺廟燒香的時候,這3點禁忌的地方,你都知道嗎?好了,小編的文章到這里就算是結束了,以上的看法只是小編個人的觀點,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包涵,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們有什麼想要說的嗎,可以在下邊評論區進行留言,沒有的話點個關注再走吧,小編在這謝謝你們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搜狐旅遊

缺席爸爸 + 焦慮媽媽 =100% 情緒失控孩子,走向世界「旅行箱」要帶什麼?

缺席的爸爸,加之焦慮的媽媽,培養出的多半就是 100% 情緒失控的孩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雖然一直得到高度關注,但青少年情緒失控、空心病的孩子臨床並不少見。未來走向世界的孩子除了學業、知識、技能之外," 行李箱 " 里還要帶上哪些品格?20 日教育國際化趨勢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峰會上,在專家看來,雞蛋由外向內打破的是食物,雞蛋由內向外打破的才是生命,培養學生內在的能力、內在的幸福感。 情緒失控、空心病孩子不少見 忙於工作的爸爸找不到人,不工作的全職媽媽整天陪讀更加焦慮,結果孩子出現情緒失控;優秀的學生往往非常聰明,從小是最好、最乖的學生,被灌輸的是 " 你要做題 ",但大學後反而覺得做完題就沒有自己的東西,可能出現強烈的孤獨感和無力感,不知道自己活着的價值……這樣容易情緒失控和空心病的孩子,在臨床中並不少見,容易出問題。 上海市教科院教授、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沈之菲用三種食物打了個比方:第一種是胡蘿卜,第二種是雞蛋,第三種是咖啡豆。如果用一碗水去煮這三種食物,可以看到這一碗水就是個小社會。胡蘿卜本身非常硬,但水煮後會變得很軟;雞蛋本身很脆弱,但煮後卻很硬;咖啡豆煮了以後,碾磨後的咖啡豆越來越香,水不見了,變成了一杯香濃的咖啡。這就像一個人在社會上遇到問題,有時他可能以前很硬,變得柔軟;有的變得無比堅硬,與環境隔離,內心不相信社會和他人;最好做一杯咖啡,能改變環境,使環境充滿香濃的咖啡味。 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孫時進教授說,如今社會富裕了,但社會上還是有一部分人會說 " 我為什麼還要這樣,活得到太累、太辛苦,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古人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沈之菲看來,雞蛋由外向內打破的是食物,雞蛋由內向外打破的才是生命。所以,要培養學生內在的能力、內在的幸福感,而不是 " 我給你幸福你就幸福了 "。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慢慢培養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的學生就會充滿幸福感。 " 三獨 " 現象易使家校矛盾突顯 社會、學校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智力和學術,容易忽視孩子的情商與逆商。現代社會中,家庭結構、婚姻關系確實相比過去 10 至 20 年出現了更多不穩定因素,孩子也容易面對各種新的矛盾和問題。上海德英樂教育負責人許青川分析,現在的孩子、家長、老師往往都是獨生子女,在獨生子女背景下," 三獨 "...
景甜新劇《遇見愛情》首播收視率直破1,卻因諸多漏洞引吐槽

景甜新劇《遇見愛情》首播收視率直破1,卻因諸多漏洞引吐槽

由景甜、陳曉挑大樑的電視劇《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終於迎來了首播,可以說追劇黨們又有劇可以追啦!目前該劇才播出一集,收視率卻直接破1,也是相當厲害了。 該劇講述的景甜飾演的普通白領李心月因花重金拍下名畫《寶貝》,從而引起了黑社會的注意,警方同時又在追捕黑社會老大,陳曉飾演的臥底金小天將儲存卡放進了女主的包里,兩人經歷無數波折後,分別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又互生愛慕之心的故事。從第一集的劇情來看,最大的驚喜便是追捕部分了。 陳曉在劇中的打戲讓人看得十分過癮,在追捕惡徒時,並沒有主角光環,雖然身手不凡,但面對資深的不法分子,依舊顯得太稚嫩,沒帥過三秒便重重地摔在了階梯上,真是讓人心疼。 而這種賣力拚搏的稚嫩恰巧體現了一個年輕警察的狀態,眼神、動手都非常到位。話又說回來第一集就被打,陳曉果然是最慘男一號。 金小天既不靠A販賣男子氣概,也不靠溫柔多情俘獲大家旳心,給觀眾展現一個真實的男孩子,他渴望成為男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堅持,哪怕稚嫩,卻很有力量。面對黑社會刁難時,主動示弱、百般討好;一遇到好看的小姐姐,男友力就迅速爆表。兩種角色切換自如,足以證明陳曉的精湛演技。 反觀景甜在劇中的表現,並不算太好。不管是拍賣會現場喊高價競拍,還是見到畫作回想起父親時的難過,亦或者是拖欠房租找房東時的理論,都有點平淡,沒有太大的驚喜。她是馳騁競拍場的老手,出場高貴優雅,也是交不起房租的小職員,說話也會嗓門大,甚至會拿着刀指人,然而這樣兩面的人物,景甜並沒有詮釋得很自然,反而有點尷尬。 此外,由於開播才一集,埋下的線索過多,競拍的畫面太長,反而讓人看不下去,網友們也是紛紛開啟吐槽模式,一致認為看不懂。加上場景之間的切換風格相差太大,有點吊人胃口。配角出現的頻率幾乎蓋過男女主,也是讓人很心累了。其實,如果鋪墊一點點的來,反倒會讓觀眾更容易理解。 而且劇中Bug太多,女配的直播直接變錄播,還可以刪除,說好的現場直播呢?小說里競拍《寶貝》的價錢是八千萬,劇中變成了850萬,行吧,降低奢侈程度也可以理解,但能不能把劇情簡介和電視劇台詞核對一致? 競拍環節說好的每次加價20萬,大家卻不按遊戲規則來,450萬、750萬、850萬都洶涌而來。 裝名畫《寶貝》的時候,女主沒有帶手套,全程只看她那雙玉手了,拆的時候反倒帶手套,你說不是作有人信嗎?女二僅僅在第一集就被提醒三次不要隨便拍攝,還強制被刪視頻兩次,但依舊不死心,可能真的聽不懂人話吧? 雖然景甜在劇中的造型美得不可方物,但是女二你確定自己不是哪吒轉世?這丸子頭配大圓臉,着實讓人懷疑主播的審美了。還有開頭的旁白,鼻音濃重,呼吸聲也很重,消音工作都沒做好,後期製作的工作人員是太趕工了? 不過,該劇開篇的景色確實超級好看,草原、湖泊、油菜花、藍天、雪山,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 雖然目前豆瓣還尚未出分,但不得不承認一部劇的成功要靠豐滿的劇情撐起,這部劇有販毒秘密、臥底心酸、女主身世謎底等重要懸念,已經甩了很多劇幾條街,一切期待接下來的精彩劇情吧!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剪影視界

瘋狂的人造肉 60 天長肉 5000 多噸,你敢吃嗎?

瘋狂的人造肉:60 天長肉 5000 多噸,你敢吃嗎? " 素雞不是雞 ",本以為這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直到美國人搞出了 " 人造肉 " 漢堡。 最近,漢堡王在美國的 59 家門店開售人造肉漢堡。緊隨其後,食品巨頭雀巢也公佈了人造肉漢堡包的計畫。 人造肉正在成為潮流,更是受到比爾 · 蓋茨、李嘉誠等億萬富豪的追捧。 這是人類的幸運,還是悲哀? 以假亂真,何為人造肉? 人造肉主要分類兩種:一種是素肉,一種是培育肉。 素肉指的是以植物為原料,盡可能地模仿真正肉類的味道和營養成分。 中國是這方面的高手。早在中國宋代,陶谷在《清異記》就記載了用豆腐作為素肉的飲食文化。我們常吃的傳統豆製食品素雞,就是以素仿葷,口感與味道像極了原肉。 漢堡王推出的人造肉漢堡,用的是 " 素牛肉 ",製作思路與素雞類似。不同之處在於,製作方法更高級。 (漢堡王出售人造肉漢堡) 素雞的原材料是豆腐," 素牛肉 " 則是把豌豆蛋白和椰子油組合在一起,製成素肉餅。為了在口感上模仿得更像,素肉餅還添加了一些改性的小麥澱粉和馬鈴薯澱粉。" 血紅素 " 的加入,彌補了顏色和香氣的不足。 (將血紅素倒入基料里) 這些精細化的神操作,讓人造肉漢堡足以以假亂真,連漢堡王的員工都分不清。 當前,最引人關注的是 "...

當世界讀書日越來越成為「共識」,屬於閱讀者的週末,你參與了嗎?

今天下午,巨鹿路作家書店的大門里透出溫暖的燈光,不斷有人推門而入,穿過店堂,就是上海作協所在的愛神花園。去年 4 月 23 日世界讀書日,作家書店重新開業,在新 " 生日 " 將滿一年之際,書店以一場特別的 " 愛神文學沙龍 " 將讀者們迎入了平日難得開放的愛神花園。小小的院落里湧入了百多位讀者,詩人們在台上朗誦着來自《開天闢地 中華創世神話新史詩》的詩篇,上海輕音樂團的音樂家們以多彩的演奏、歌唱表演形式,為在場所有人提供了一場文學與音樂交融的盛宴。 " 這個週末,喜愛文學、喜愛閱讀的人們有點忙,因為值得趕場的活動太多了。" 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感慨,世界讀書日將至,無論是書店、圖書館還是出版機構、寫作者,所有與閱讀有關的人都在 " 各顯神通 ",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吸引更多人走進書店、走近閱讀。" 這里的文學書特別全,還有簽名書。"80 後小莊平日就以逛書店為愛好,說起各家書店的特點頭頭是道。在作家書店,小莊邂逅過民謠彈唱、詩歌朗誦,也趕上過新書發佈,偶遇過心儀作家," 這是網絡空間無法給予的樂趣 "。作家書店店長姜海濤說,書店有 3...
《知否知否》大結局:成年人必須明白幾個道理,人生的選擇很重要

《知否知否》大結局 成年人必須明白幾個道理,人生的選擇很重要

近期最火的電視劇,當屬《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故事透露着非常成熟的生活觀,呈現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生活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應該如何做選擇,應該如何妥當、得體地面對世界,面對他人。 這樣的故事,不僅有質感,還關照現實,能教給生活在真實世界的我們很多東西。 《知否知否》最吸引我的就是這一點,它是一部成年人生活啟示錄。看完劇,我收獲很多,感悟最深的是以下4點,說它們是每個人成年後必須懂的道理,也不為過。 01 挑結婚對象, 要看一個人的品性最低處 《知否知否》的前半部分,很像中國古代版的《傲慢與偏見》: 一個中等人家,有好幾個適齡待嫁女兒,她們和她們的家庭,需要挑選以及爭取更好的結婚對象,以保證婚後生活的利益最大化。這個過程同時摻雜理智和情感。 那麼應該如何挑選結婚對象呢? 在顧廷燁出手之前,盛明蘭最可能的結婚對像是行醫世家出身的經濟適用男賀弘文。 賀弘文家境殷實、人口簡單,品性又溫厚純良,唯一的缺點就是心軟,無法爽利地拒絕對生活破壞性和干擾性極大的麻煩親戚。所以明蘭和祖母對這門親事一度猶疑不決。 在和祖母討論這門親事的時候,明蘭說了一個觀點: 「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 「是,品性的最低處。淑蘭姐姐嫁的孫秀才,品性最低是無恥,弘文哥哥的最低處,至多不過是那心軟。」 「與人相守幾十年,終究還要看看最低處的那兒,能不能忍得下去。」 這就是盛明蘭的挑選結婚對象的法門:看品性最低處。 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一個人能不能結婚,適不適合結婚,值不值得託付終生,你不能只看他在人生最高處的樣子,更要看他在人生最低處的樣子。 你不能只看他平時是什麼樣子,心情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更要看他憤怒、氣急敗壞、情緒失控、行為失序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你不能只看他對你好,對你殷勤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更要看他和你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你不能只看他諸事順遂、春風得意時的樣子,更要看他遭遇挫折,身處低谷、落魄時的樣子,是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還是能抗住事,收拾心情,重新上路? 看一個人值不值得長期相守,不能只看他最好的時候有多好,更要看他最壞最糟糕的時候有多壞多糟糕。要知道這世上,有的人是絕不虧待別人的性格,有的人是絕不虧待自己的性格。 可人總是很容易被好處迷惑,卻對那個最低處沒有警惕心。比如,多少家暴男,好的時候恨不得把你捧在手心,轉臉卻拳腳相加? 有人說,「結婚是人生最大的賭博,結果卻要在漫長的一生中慢慢展示。」挑結婚對象看品性最低處,就算輸,你也不會輸得太慘。 明蘭的擇偶觀對我們很有借鑒價值。 02 已入窮巷,當及時止損 《知否知否》有個重要的支線,講的是盛明蘭在宥陽老家的堂姐盛淑蘭的婚姻狀況。 盛淑蘭嫁給了一個秀才,沒想到遇人不淑,日日被婆婆和丈夫折磨。這對無恥的母子,還要逼淑蘭迎娼妓入門當妾。 很多人不理解有錢有貌的盛淑蘭,為什麼要嫁給窮酸猥瑣的孫秀才? 其實這是因為盛家在宥陽的這一支是從商的,而商人在古代社會地位是很低。孫秀才雖然窮困潦倒,但十二歲就中了秀才,在當時的人看來儼然神童,以後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這孫家是有見識的,盛家提供經濟支持,為孫秀才前途鋪路,孫秀才努力科舉上進,鞏固盛家的社會地位,這其實是共贏的家族聯盟。 只可惜這孫秀才品性惡劣,生性無恥。不僅軟飯硬吃,吃盛家的用盛家的,拿盛家的店舖,用盛家的奴僕,還看不起盛家,折辱傷害盛家女兒。而且,孫秀才童子中秀才之後,就泯然眾人,且吃喝嫖妓,在科舉之路上再無進展。 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此前盛淑蘭每次受了欺負和傷害,她父母此前的處置方式是:送孫家兩個鋪子,用錢財討好孫家,以期他們善待自家女兒。 可是這種辦法,只讓孫家母子變本加厲。 明蘭的觀點是:「淑蘭姐姐一步走錯。既如窮巷就應該及時掉頭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啊。」 「已入窮巷,當及時掉頭」,在無關痛癢的旁觀者看來,似乎是顯而易見的簡單選擇,對於當局之人,卻是大智慧。 為什麼許多人明明困於痛苦不幸的婚姻,困於痛苦煎熬、沒有前途的工作,卻無法下決心脫身呢? 並不是因為他們是傻瓜,而是因為滿意度低的婚姻和工作,想要脫身離開需要考慮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可代替的選擇,一個是離開的代價。 拿故事里的淑蘭來說,以後如果二婚總不是什麼名譽的事,而且不管和離還是被休,勢必要影響家中其他未嫁姐妹的婚事。所以她離開孫秀才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而是一件有代價的事,是一件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事。 經濟學上有個「鱷魚法則」,它的意思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從痛苦不幸的婚姻和關系中脫身,從痛苦煎熬、沒有前途的工作中脫身,當然是有代價的事,需要決斷,需要勇氣,需要犧牲,需要去面對不確定性。 這就是懦弱、不自信的人,為什麼更容易不幸的原因。因為他們一旦被不幸纏住,就很難脫身。 是讓人生繼續在痛苦中慢慢被消磨殆盡,還是釜底抽薪,博另一番天地?這是《知否知否》告訴我們的大智慧。 03 生活是過給自己的, 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盛家四姐妹華蘭、墨蘭、明蘭、如蘭,只有如蘭是低嫁。 在設定中,她是嫡出的女兒,母親又出生高門大戶,她在婚戀市場的議價能力是高於她庶出的兩個姐妹的。人人都爭着高嫁,她卻一意孤行地選擇了低嫁。 如蘭選定的夫君,是父親原本選來配墨蘭,卻被墨蘭母女嫌棄的寒門考生文炎敬,為此她不惜絕食拒絕出生顯赫侯府,又因從龍護駕之功而身居高位、炙手可熱的顧廷燁的求婚。 一邊是寒門小戶,一邊是潑天富貴。世人皆逐利,所以想當然地覺得在能高嫁的情況下,只有傻子才會選擇低嫁。 所以剛開始如蘭的選擇讓我非常意外。 可是我轉念一想,人人都爭着高嫁,人人都覺得高嫁尊貴體面、有無上榮光,可是難道只有高嫁才算嫁得好,只有高嫁才算好人生嗎? 如蘭與文炎敬彼此鍾情,能與心愛的人相守一生,低嫁又怎麼樣呢?我開始佩服如蘭,從小到大,她以嫡女自居,處處和墨蘭爭高低,可是這一次卻不和墨蘭爭高低了,甚至看起來特別沒出息地撿了墨蘭不要的夫婿。 可是那又怎麼樣呢?生活是過給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所謂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即使三個蘭回娘家,墨蘭是高頭大轎,明蘭是御賜的豪華車轎,如蘭乘坐的是最小最簡陋的小轎子,她也怡然自得,因為她有最心愛的是敬哥哥。 如蘭傻嗎?她不僅不傻,還是那個最聰明,最通透,最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姑娘。她只是個普通的姑娘,看到明蘭夫君送來的聘禮那麼大手筆,也會忍不住有點小嫉妒,可是讓她換,她依然堅決不肯換。 他人是地獄,不讓自己活在「比較」里,不被主流的幸福標準、成功標準裹挾,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不遺餘力地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實是果敢非常,智慧非常。 其實根本就不存在正確的人生。 我們的人生也一樣,狂飆突進,銳意進取是好人生,安居小城,朝九晚五就不是好人生嗎? 結婚生子是好人生,不婚獨居就不是好人生嗎? 有錢有權有名成功是好人生,小富即安、大把時間花在愛好、花在陪伴家人上,就不是好人生嗎?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這里的多元化不止是觀點的多元化,商品的多元化,還包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不要輕易向別人兜售生活方式,也不要輕易被別人兜售。 04 相信讀書無用的人, 最後都過得很慘 《知否知否》的讀書論一度上了熱搜,明蘭的祖母是讀書有用論的忠實擁護者,她試探明蘭:自古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讀書,畢竟不是女子分內的事。 明蘭答道:「依我看,讀書無用論這話,就是騙人的。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閒得慌?我覺得這句話,不過是那些男人們,希望女子一輩子渾噩愚昧、乖巧聽話、好擺佈。」 祖母滿意地點頭說:「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歷朝歷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個不是從小讀書明理。」 不知道為什麼,無論什麼時候,讀書無用論總有它的市場。但你知道讀書無用論在什麼樣的土壤里滋生得最厲害嗎?在貧困的土壤里。 越貧窮就越短視。 中科院曾經做過一份調查,發現越貧窮的地方越認同「讀書無用」: 在村莊貧困層的認同度有62.32%; 農村中間層的認同度有37.24%; 年收入1萬元以下的村莊貧困層認為讀書無用的比例最高。 我也來自農村,我太知道底層的讀書無用論有多麼頑固了。他們覺得讀書無非為了賺錢,可是大學生街上一抓一大把,工資甚至還沒他們送快遞、送外賣、上工地打工高。在他們看來,讀書不僅不賺錢,還賠錢。 可是後來他們過得怎麼樣呢?並不好。我有一個觀察,拼多多價格低廉,假冒偽劣產品多,面向的是價格敏感性消費者,也就是低收入人群,我的很多群,在拼多多瘋狂擴張的那段時間,唯獨初中群出現很多拼多多的鏈接。 為什麼要讀書呢?我就借《知否知否》的情節展開來說。 《知否知否》的故事發生在古代,男子可以參加科考,女子不可以參加科考。 男子讀書主要是為了提升階層,比如小公爺齊衡參加科舉是為了保住現有階層,挽回家族的頹勢,防止階層掉落;盛紘長柏父子參加科舉是為了階層躍升。這可以對應現代社會以取得學歷為主要目標的大學教育。 科舉在古代社會起着階層流動,重塑社會階層的作用,在現代社會,大學教育起着同樣的作用。 我曾說過一個觀點:大學體系在強有力地建立社會等級,且處於壟斷地位。大學體系在扮演着劃分社會等級的角色,大學文憑就是一枚等級徽章。所謂的「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的本質就是這個。 大學體系劃分社會階層是如何完成的呢? 先說體制內,你想想中央部委要招公務員,他們要的是什麼學校畢業的人?普通大學畢業的,有入場機會嗎? 再說體制外,世界500強企業也許會告訴你學歷不重要,能力更重要,但他們根本不會去二三流大學招聘。如果你去投簡歷會發生什麼呢?一位大型企業人事直接爆出潛規則:招聘會現場會把985和非985的簡歷分開放,非985的不會帶走,會留在招聘會現場,直接扔到垃圾桶。 除了少部分意外,一流大學畢業生會進入第一流的公司獲得最高薪最高薪最一流的工作,二流大學畢業生會獲得二流工作,三流大學畢業生會獲得三流工作。 大學體系能夠扮演起劃分社會階層,是因為大學體系本身等級分明,社會的等級與大學體系本身的等級無縫接軌。 說得更淺顯一點,讀書當然有用,讀得越好越有用。那些看起來沒用的,是因為讀得不夠好,讀得越不好,回報越少。 女子不能參加科考,女子讀書純粹就是為了個人成長了,這種讀書對應的就是現代社會以個人成長為目標的讀書。 讀書除了可以讓你在社會上找到一個更好的位置,更重要的作用是讓你成為一個有主見、有遠見、有洞見、有格局的人。 明蘭在書塾讀書,當大家為皇位承繼應該立嫡長還是立賢能,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明蘭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框架,提出了別具一格的純臣論,她的見識在關鍵時刻還救了她老爹一命。 這就是讀書讓人有主見,對萬事萬物有自己的獨立判斷,不會人雲亦雲。為什麼讀書有這樣的作用呢?因為讀書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認知復雜度。只有認知復雜度低的人,遇事才容易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讀書還讓人有遠見,讀《戰國策》的明蘭知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勸顧廷燁為兒女打算,10歲時要想16歲的事。這句在《知否知否》中反復出現的話,出自《戰國策》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後》。 讀書也讓人有洞見,在原著中顧廷燁看破繼母小秦氏對他好,是假惺惺,旨在捧殺他,就是讀了《春秋》名篇《 鄭伯克段於鄢》。小秦氏和鄭莊公一樣,表面上是對敵人好,有求必應,其實是為了把敵人縱得無法無天,最終自斃於失序的行為。 重點說格局,明蘭的父親盛紘從地方官升任京官,可是卻因為升職升的是一個閒職有點不高興。 明蘭的祖母馬上給兒子分析,這是好事,當前皇位繼承人不定,朝廷局勢不明朗,身居要職,首當其沖,就不得不站隊,政治風險太高,身處閒職,無人問津,正好可以觀望。 這就是格局,當別的老太太囿於方寸之地的內宅,和兒媳婦鬥法,盛家的老太太在指點兒子的仕途。 人始終是在時代和社會中發展的,讀書讓人有格局的原因在於,它讓你瞭解社會運行、時代發展的規律和趨勢,讓你得以看得更深更遠,不止看得見自己的小世界,還看得見大世界,懂得如何讓自己的小世界更好地去順應外部的大世界。 選擇城市,選擇專業,選擇行業,選擇崗位,想混得好,哪一樣不需要這種見識呢? 讀書不是萬能的,但在現代社會不讀書是萬萬不能的。讀書無法給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不讀書,大部分你想要的東西,會把你拒之門外。 讀書無用論是騙人的。相信讀書無用論的人,最後都過得很慘。 看了《知否知否》,我越來越覺得要做一個出色的、得體的、進退有度的成年人,還有很多東西要學,還有很多路要走。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喜愛拍攝花草的小哥哥

酒席怪象 這道熱菜剛上桌,客人卻轉身就走,村村如此,咋回事?

說起「吃酒席」這個詞語,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或是道地的傳統酒席,在路邊搭個簡易棚子,請廚師在一旁現燒,現做現端上桌,肚子已經吃得很飽了,菜才剛上到一半。或是美味的現代酒席,從爆炒各種熱菜,到糯米八寶飯和甜湯,適胃爽口花樣繁多。不管何時的酒席,無論怎樣的做法,都有一個相同共同點,那就是菜品多樣種類繁多。 在以前,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也只有在喜慶節日的時候,大家才會准備食材做酒席,而這個做飯到吃飯的過程,就是所謂的「擺酒席」。後來社會生產力逐步提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這個習俗自然也就延伸到了,生活細節中的每個重要時刻,比如說家里的老人過大壽,或是自己的孩子過滿月,以及喬遷之喜等等,農民都會擺上幾十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做客。 當然了,賓客來吃飯也不能白吃,多少都要隨點份子錢,表示一下心意才行。而對於辦事主家來說,人家既然來隨禮了,不多錢多錢少禮輕禮重,這都是一份心意,也必須得笑臉相迎才行。除此之外,吃酒席時還有一種「怪象」,就是有道熱菜剛端上桌,客人們卻轉身就走,村村都是如此,這是咋回事呢?這道菜又叫什麼名字呢?村里的老農給出了答案。 首先這道「菜」並不是菜,准確一點說其實是道「湯」,有的地區叫做「送客湯」,也有的地區叫「滾蛋湯」,它的做法也很簡單,在沸水中放入雞蛋,等雞蛋煮的差不多時,再撒上少量的白糖,隨後雞蛋湯也就完成了,按理說這麼美味的湯,大家都該慢慢的品嚐才對,為什麼客人會轉身就走呢?這其實和農村的情況有關。 相信大家都知道,農民在操辦酒席的時候,會因為備桌數量而感到煩惱,桌子准備多的話,飯菜吃不完太浪費,桌子准備少的話,飯菜不夠吃,又容易怠慢了客人。不過,為了節省酒席的開支,很多人還是會少准備點桌子。這麼一來,就又容易出現桌子不夠用的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農民的做法通常都是,讓自己親戚先吃飯,等親戚吃完了以後,來幫忙的好友和鄰居,在這張桌子上繼續吃飯。而「滾蛋湯」就是想告訴客人,菜已經上完了,大家抓緊時間先吃飯,後面還有客人在等待。 當然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自己的風俗習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你們那里有這種情況嗎?你們吃過這道「菜」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豆在農村

魔鏡魔鏡告訴我,我是不是最美麗 鏡子為什麼對女人有迷之吸引力?

「魔鏡魔鏡告訴我,男人到底要什麼?」 你以為李玟唱的只是現在的小姐姐對鏡梳妝?當然不,照鏡子並非今人的日常。古人也有不少吟詠銅鏡的詩句:「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和今天鏡子的功能類似,銅鏡本為「整飾容顏,修爾法服,正爾衣冠」,但由於其「刻畫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辭旨之溫雅」(羅振玉《古鏡圖錄》),兼備工藝美、文字美和語言美,因而成為極具展覽、觀賞和收藏價值的文物。 清 朱本對鏡仕女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距今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出土的七角星紋銅鏡是已知最早的銅鏡,而且出土自墓主人胸部,說明新石器時代的貴族就已經開始臭美啦,否則怎麼能把銅鏡陪葬於墓中呢? 齊家文化出土的七角星紋銅鏡 在商王武丁妻子婦好墓中也發現了銅鏡,作為武丁與婦好愛情的見證,死後隨之入葬。與齊家文化類似,商代銅鏡鏡背以幾何紋居多,有七角星紋、平行線紋、葉脈紋、多圈凸弦紋等,還有素麵鏡。 這得益於商代出現了專門的鑄造青銅器的作坊,且有了明確的分工。不過,這一時期的銅鏡含錫量較低,青銅的合金成分不太穩定,比較粗糙。周代銅鏡多為素麵鏡,從河南省三門峽市上嶺村虢國古墓群出土的銅鏡可窺知一二。 商代婦好墓出土的銅鏡 戰國時期是銅鏡的第一個發展高峰期,銅鏡主要流行於浪漫的古楚之地,這難道是因為南方人自古就比北方人活的精緻講究、更愛捯飭自己也更注重儀表嗎?並不全是。 戰國時期南方多地發現了銅礦,因而出現了湖北大冶銅綠山、湖南麻陽九曲灣和安徽銅陵金牛銅礦等一大批沿江礦冶遺址,這成為大量銅鏡產生的必要條件。 此外,隨着生產力的提高,銅錫配比更科學,促進了金屬細工藝的提高,使得這一時期鏡背的紋飾呈現更為多樣化,出現了龍紋、蟠螭紋、菱形紋、獸紋以及四葉紋等豐富多彩的紋飾 戰國四葉紋銅鏡,台州博物館藏圖自李妍嘉《台州博物館藏戰國漢代銅鏡賞》 兩漢則成為銅鏡的繁榮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銅鏡,不僅比戰國時的銅鏡更輕巧,也更實用。多以四乳釘為基點形成四分法佈局,而且嚴格講求對稱。 紋飾主題更為明確,繁而不亂,多出現博局鏡(也稱規矩鏡)、四神鏡等圖案。鏡背銘文流行,且多呈現「大富貴,樂無事,宜酒席,日有喜」、「 見日之光,長毋相忘」等吉祥語,成為花好月圓、團圓吉祥的象徵。 同時,黑漆古成為判斷漢代銅鏡的一個重要特徵。這種銅鏡表面漆黑發亮、具有光滑晶瑩的玉質感,實際上是青銅鏡長期埋藏在地下形成的一層氧化膜,兼具鋥明瓦亮的美感與耐腐蝕的功能。 除了圓形銅鏡外,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矩形鏡,如山東齊王墓出土的青銅方鏡,重達56.5公斤,成為西漢時期齊國經濟繁榮的重要見證。 西漢四乳釘星雲紋鏡 西漢四神十二辰博局鏡 山東博物院藏西漢銘文鏡「見日之光,長毋相忘」 山東博物館藏西漢銘文鏡「清治銅華以為鏡,昭察衣服觀容貌,清光宜佳人」 國博藏西漢「中國大寧」鎏金銅鏡(全圖及局部) 、 山東省淄博博物館藏齊王墓青銅方鏡,是出土的最大的銅鏡,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重56.5公斤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則成為銅鏡的中衰期。國家分裂,經濟衰落,使得銅的產量大幅下降,這在北方尤為明顯,曹魏出現鏡背有「位至三公」銘文的銅鏡,西晉特別流行;而南方地區局勢相對安定,銅鏡鑄造繁榮,孫吳地區流行神獸鏡、佛像鏡等。 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前期出現鐵鏡,使得銅鏡逐漸被替代。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出現了美人對鏡梳妝的畫面 「位至三公」鏡,新鄉市博物館藏,銘文順時針旋讀,圖自姚香勤、饒勝《鏡映千古——新鄉市博物館藏古代銘文銅鏡》 隋唐則成為歷史上銅鏡高度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銅鏡,不僅形態多,紋樣活潑,有花鳥鏡、團花鏡、瑞獸鸞鳥鏡、四神十二生肖鏡、人物鏡、盤龍鏡、八卦鏡、萬字鏡等,還出現了特種工藝鏡,如金銀平脫鏡、金背瑞獸葡萄鏡,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唐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 金銀平脫鏡是唐代貴族的特種高級定製奢侈品,並非一般老百姓可以享有。 金銀平脫工藝是指把加工成極薄的金銀飾片用生漆貼在鏡背作紋飾,空白處及貼金銀處髹漆數重,再細加研磨使花紋與漆面平齊,從漆面中脫露出來,因此稱作「金銀平脫」。唐代金銀製作工藝高度發展,衍生了在銅鏡背面金銀平脫而成的炫目華美紋飾。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唐代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上有四隻金片平脫的鸞鳥,口銜綬帶,寓意長壽吉祥。唐玄宗詩有雲:「更銜長綬帶,含意感人深」。唐玄宗生辰是農歷八月初五,他將此日定為千秋節,舉國放假三日為他慶生。 這枚銅鏡的四鸞銜綬紋成為當時為玄宗賀壽進貢的標準紋飾,進而影響到了民間,形成了在當日也流行贈送銅鏡的習俗,為get宮廷高級定製同款紋飾,銅鏡在民間出現了一批雀銜瑞草、俊鶻銜花等吉祥紋飾。 在唐代,皇帝只將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賞賜給四品以上的官員,因而,擁有這樣的銅鏡,既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成為君臣感情交好的見證。看來真是家財萬貫,不如這小小的銅鏡一片啊! 白居易的詩也證明了銅鏡在唐代的價格昂貴,甚至可以作為財產抵押。其詩《鏡換杯》中寫道:「欲將珠匣青銅鏡,換取金尊白玉卮。」《廣異記》也曾記載類似的故事,漆背金花鏡可賣銅錢三千文。 李肇在《韓林志》中記載,內庫給新翰林學士的諸多物品之中,銅鏡是必不可少的,這說明唐代強調官員注重儀表。 現在的公務員新入職總不可能人手發一枚鏡子吧?可見,古代照鏡子的不僅是女性,男人一樣可以正大光明的對鏡臭美自戀地問:銅鏡銅鏡,誰是世界上最帥的鮮肉? 日本奈良縣正倉院藏漆背金銀平脫八角鏡 另一種唐代特有的高級定製奢侈品是金背鏡。如西安博物院藏金背瑞獸葡萄鏡,形制與工藝都堪稱一流。 金背鏡是指將金皮貼上錘鍱出浮雕式的紋樣,放在預制的模子內,壓印突起的花紋,再經鏨刻而成背殼嵌入銅鏡背面。紋飾中的瑞獸與葡萄都是舶來品,見證了輝煌絲路上的繁榮貿易。 西安博物院藏金背瑞獸葡萄鏡 唐初高季輔為官剛正不阿,太宗曾經賞賜給他金背鏡一面,來表彰他清正廉潔。此後「明鏡高懸」不僅成為公堂常掛之匾額,銅鏡也成為全民中流行的餽贈佳品。 想必人人聽過太宗那句最著名的論斷:「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在諫臣魏徵去世後曾感嘆道:魏徵去了,我就像失了一枚銅鏡一樣!足以說明銅鏡對古人的重要性。 唐四靈瑞獸八卦紋揚州造銅鏡 唐雲龍紋江心鏡 揚州是唐代銅鏡的重要製造地點,由官府作坊製造銅鏡並向皇室進貢。李肇《國史補》卷下載:「揚州舊貢江心鏡,五月五日揚子江中所鑄也。或言,無有百煉者,或至六、七十煉則已,易破難成。」 江心鏡的特點是「百煉」,沒有高超技術,就要破碎。因為難造,在大歷十四年(779),曾將揚州每年貢端午日江心所鑄鏡的習俗罷去。 此後以端午江心鑄鏡成為故事。選擇吉日良辰鑄鏡,是古代社會習俗的反映。但這項勞民傷財的舉動曾遭到詩人諷刺,如白居易詩 「太宗常以人為鏡,鑒古鑒今不鑒容」,又蘇軾詩 「揚子江心空百煉,只將無逸鑒興亡」。 國博藏明代《千秋絕艷圖卷》之《薛姬臨鏡寫真圖》 菱花鸞鏡,不僅激起了詩人們的諷喻,還惹出了女子的閨怨。「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幾回欲下丹青筆,愁向妝台寶鏡明」。對鏡梳妝的女子愁什麼呢?無非美人遲暮、渴望團聚、嚮往自由…… 如果沒有銅鏡,看不到自己的憔悴容顏,中國詩詞史上也就要少很多動人的棄婦閨怨、香草美人的溫婉詩篇吧? 註:本文根據齊東方教授2019年3月22日在西安博物院的講座內容整理。如無特殊註明,圖源均為網絡。 參考資料:《國寶檔案·金銀平脫鏡》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豆瓣9.0,講一個驚世駭俗的愛情故事給你聽

《霍亂時期的愛情》 它打破了我們對於愛情的太多固有想象,愛情不是任何一種年齡任何一種身份的人的特權,只要願意,它就屬於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來源 | 豆瓣讀書 長久以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圈子里流傳着一個魔咒:獲獎之日≈作者封筆之時。 獲獎作品本身就是作家創作生涯中的高峰,高峰之上再出高峰,當然極不容易。 不過,還是有人輕輕松松就把它打破了,比如《百年孤獨》的作者、哥倫比亞國寶級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 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僅僅用了3年時間,馬爾克斯就推出了一部影響不亞於《百年孤獨》的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 「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窮盡了愛情的所有可能: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盪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 對於這樣一本一部頂一百部的愛情小說,一切的贊譽似乎都不為過。 昨天是馬爾克斯逝世5週年的日子,雖然遲了一天,還是想和大家聊聊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 1 整部《霍亂時期的愛情》要從一個人的死亡說起。 因為捉一隻鸚鵡,城里極富聲望的烏爾比諾醫生從梯子上摔了下來,臨死前,他對一生深愛的妻子費爾明娜說出了最後一句「愛的告白」: 只有上帝才知道我有多麼愛你。 與此同時,在城市的另一角落,一個名叫阿里薩的76歲老人為這一刻已經等了整整51年9個月零4天了。 醫生一死,他就迫不及待地來跟醫生的妻子——自己默默愛了一生的女神告白: 半個世紀以來,我一直愛你,忠貞不渝。 emmmm……後果可想而知,還沉浸在喪夫之痛中的女神一時間氣得渾身發抖,一聲怒吼就把阿里薩轟了出去。 2 為瞭解釋上面那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讓我們一起把時光倒回到50多年前。 那個時候,老人阿里薩還是個會寫詩彈琴、一身文藝細胞的18歲年輕(窮)小夥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見了達薩家年僅13歲的美麗少女費爾明娜,並對她一見鍾情。 mistake。。。 為了向姑娘表明心意,愛情小白阿里薩用盡了他那年輕的頭腦所能想到的一切辦法。 寫一封長達幾十頁情書—— 出現在任何姑娘可能會出現的地方—— 以及,到姑娘的窗下彈奏一曲,直訴衷腸—— 對於有一定愛情經驗的人來說,阿里薩的這些舉動夠浪漫也夠幼稚的,但用在情竇初開、尚不明情為何物費爾明娜身上,一切剛剛好。 芳心被打動的費爾明娜不僅頻繁地和阿里薩通信,甚至私下里答應了他的求婚。 可是,兩位小朋友,你們這麼干,問過家長的意見了嗎? 果不其然,一心想把女兒嫁入豪門的費爾明娜爸爸發現端倪後勃然大怒。 他對女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沒用;他又去威脅阿里薩,結果那小子死都不怕。 無奈之下,費爾明娜爸爸放出了最後的大招:強行把費爾明娜送到鄉下,讓時間和空間解決一切。 可是,愛情這個東西常常是越受阻就越熾烈,費爾明娜一去三年,三年間,她一直用信件和阿里薩保持着異地戀,愛情並沒有因時間和空間的阻隔而減少一分。 但或許也正由於此,當時間和空間營造的愛情氛圍消失的時候,悲劇發生了。 那天,重回城市的費爾明娜正在市場采購,阿里薩滿懷期待地來和愛人相見,就在二人目光相接的一瞬間,費爾明娜猛然發現自己長久以來所堅持的愛情「不過是一場幻覺」。 他離她那麼近,就像在子時彌撒躁動的人群中看到他的那次一樣。但與那時不同,此刻的她沒有感到愛情的震撼,而是墜入了失望的深淵。在那一瞬間,她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對自己撒了一個彌天大謊。她驚慌地自問,怎麼會如此殘酷地讓那樣一個幻影在自己的心間占據了那麼長時間。 ——《霍亂時期的愛情》 一場熾烈無比的愛情就這樣毫無預兆地突然熄滅了,阿里薩傷心欲絕,而他們的人生再次發生交集,要到半個多世紀以後。 3 初戀的愛情之火熄滅後不久,費爾明娜就遇見了那個自己註定要相伴終生的男人——烏爾比諾醫生。 那天,有人懷疑她染上了霍亂,於是請醫術高明的烏爾比諾醫生來看看,診斷結果只是胃腸感染。 費爾明娜不久就痊癒了,但醫生卻患了病——愛情的病。 他開始控制不住地一趟趟往費爾明娜家跑,並送上一封封簡潔得體卻掩飾不住愛情味道的信。 烏爾比諾醫生是和阿里薩完全不同的男人,他雖然沒那麼多文藝細胞,但氣質高雅,風度翩翩,家世顯赫,由此也很重要地,贏得了費爾明娜父親的青睞。 於是,順理成章地,他們很快結了婚。 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醫生的婚後生活就像這世間的所有婚姻一樣,他們生兒育女,應付家庭瑣事;有婆媳衝突,有出軌危機,有痛苦煩惱的時刻,也有歡欣無比的瞬間。 4 阿里薩這邊呢,雖然費爾明娜對他的愛情之火熄滅了,但他對她的卻一如既往地熾烈。 時光漫長,在等待費爾明娜重新從婚姻中解脫出來的成千上萬個日日夜夜里,他必須尋找一種方式妥善安放自己過於旺盛的愛情。 終於,他在「世俗的激情」里找到了它。 阿里薩有一個小本本,上面記錄着與自己發生過「愛情」的622個女人。 從連臉都沒有看清的神秘女子到鄰居家的寡婦,從良家主婦到整整比自己小60歲的女大學生,在日復一日有意無意的練習中,阿里薩對愛情已經有了深於常人的領悟。 除了在愛情中反復練習,為了有朝一日能贏回費爾明娜的心,阿里薩還在財富、名望、健康、外表等方方面面進行着不懈的努力。 就這樣,當烏爾比諾醫生的喪鍾敲響的時候,阿里薩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准備。 5 在輕率表白被費爾明娜轟出家門之後,阿里薩很快恢復了冷靜,他給女神寫了一封長達6頁的信——和他過去所寫的任何一封都大相逕庭。 這一次,愛情被小心翼翼地隱藏在了對於人生的廣泛思考中,沒有了初戀時的語氣、文風和飄逸的修辭,論述得如此合情合理,恰如其分,以至於若配上梔子花的香氣都會顯得唐突。 他像籌劃最後一場決戰那樣,對每個細枝末節都思慮周詳:一切都要與眾不同,如此方能在一個於巔峰上過完一生的女人心中激起新的好奇、新的興致和新的希望。 ——《霍亂時期的愛情》 阿里薩成功了!費爾明娜把那封信一口氣讀了3遍。 那是對人生、愛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這些想法曾無數次像夜間的鳥兒一般撲扇着翅膀掠過她的頭頂,可每當她想抓住它們時,它們就驚飛四散,只剩下散落的片片羽毛。而如今,它們就在這里,清晰明了,正如她自己原本想表達的那樣。 ——《霍亂時期的愛情》 被轟出門的阿里薩重新被請了回來,他的到訪,漸漸成了每週二下午費爾明娜最期待的事情。 兩個年過七旬的老人的愛情就這樣開始了,不是半個世紀前那場愛情的延續,而是一段嶄新的、重生的愛情。 他們之間的感覺並不像新婚燕爾的夫婦,更不像相聚恨晚的情人。他們好像一舉越過了漫長艱辛的夫妻生活,義無反顧地直達愛情的核心。 ——《霍亂時期的愛情》 為了守護這得之不易的愛情,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登上一艘遠行的航船;為了隔絕外界的打擾,他們在船上掛起了代表霍亂的黃旗,打算就這樣在河道上來來來回回,一生一世。 6 如果你被《百年孤獨》里傻傻分不清誰是誰的人名搞得頭大,不如就從《霍亂時期的愛情》開始,開啟自己的馬爾克斯閱讀之旅。 放心,它不但非常好讀,而且一不小心還會讓人慾罷不能。 馬爾克斯說,寫完《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都讓自己有一種空空如也的感覺。 它們分別代表着這個偉大作家的兩面:一面是對人類社會宏大歷史的描摹與思考,一面是對人間世俗情愛細致入微的洞察。 少女時期的費爾明娜 初讀《霍亂時期的愛情》,首先注意到的往往是兩個老人超越世俗倫常的愛情和阿里薩那些千奇百怪的情人關系,但如果深入下去,你會發現它其實是一部縱貫一生的「愛情百科全書」並「婚戀指南」。 就像馬爾克斯自己所說:這是一篇貫穿人物一生的漫長情史,是一生中不同年齡時期對愛情的思考,而不是像某些地方人們所指的那種老年愛情。 初戀時懵懂無知的美好,年老歷經人生滄桑後的從容不迫,以及婚姻生活中那些細致入微、局外人難以體察和理解的小摩擦,都能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讀到。 發現丈夫出軌的費爾明娜 費爾明娜如果和阿里薩結婚會怎麼樣?符合世俗標準的婚姻到底是不是更好?跨越年齡的愛是不是不道德?肉體之愛和精神之愛能完全分開嗎?老年人的愛情是怎樣一種狀態?…… 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里,太多關於愛情的問題——老生常談的、驚世駭俗的——被重新提了出來,迫使我們重新或者換一種眼光進行思考。 它打破了我們對於愛情的太多固有想象,愛情不是任何一種年齡任何一種身份的人的特權,只要願意,它就屬於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笨鳥讀書

愛不應該是一場無聲的告白

《無聲告白》 上學、工作,然後結婚生子,一個人來到這世上,似乎就是這樣一個理所當然的過程,可在約定俗成的規則中,我們總是一邊掙扎、一邊焦慮,拚命追求着自己理想的生活。 可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滿足父母、愛人、子女的期待。一不小心,生活就會變得一團糟。這樣的人生,應該很累很累吧! 在《無聲告白》這本作品中,同樣有一個壓抑又痛苦的小生命。 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小女孩,生活在一個看似和睦美好的家庭,她是家中最優秀最懂事的那個孩子。 可某一天,她獨自一人離開了這個看似很美好的家,永遠告別了世界····· 本書作者伍綺詩是美籍華裔作家,2014年,她憑借《無聲告白》橫空出世成為文壇黑馬,填補了華裔作家在歐美主流文學界的空白。 《無聲告白》是伍綺詩歷時六年寫就的長篇處女作,故事編排精妙細致,文筆沉穩內斂。 一經出版,就橫掃歐美各大榜單,力壓村上春樹等眾多文壇名家以及暢銷作家,獲得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並獲得2014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年度最佳圖書。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伍綺詩筆下的《無聲告白》,聽聽主人公莉迪亞沒能說出口的那些真相吧。 花季少女的死亡真相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在一個看似幸福和睦的混血家庭中,16歲的花季少女莉迪亞,從一出場就死了。 小說開篇的一句話說:「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他們是莉迪亞最親近的家人,可對於莉迪亞,他們知道的太少了;對於她的死亡真相,他們也知道得太少了。 她失蹤後,家里的每一個成員都不曾設想莉迪亞會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他們很快報了警,並主動聯系學校以及莉迪亞的同學,可是沒有人知道莉迪亞的去向。 莉迪亞失蹤後,母親瑪麗琳在她的房間搜索着關於女兒的一切記憶,父親詹姆斯企圖在華裔情人路易莎那里尋求一份安慰,妹妹漢娜認真回憶着姐姐離開前一天所有的細節,哥哥內斯偷偷地監視着莉迪亞生前的好友傑克。 自從莉迪亞失蹤後,家里的每一個人都開始變得恐慌,並試圖弄清真相。 最終,莉迪亞的屍體,在一個距離他們家不遠的湖泊里被找到了,警察判定為自殺。 沒有人願意相信這個結果,因為在他們的心中,莉迪亞一直是乖巧美好的少女,怎麼可能選擇用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莉迪亞的父母不願意相信這個結果。母親瑪麗琳覺得警察只是為了結案才做出這種判斷,父親詹姆斯認為也許是因為莉迪亞的華裔血統,警察才如此不上心。 可漸漸地,母親瑪麗琳在女兒的書包里,發現了香菸和安全套;還有那些她送給女兒的書籍,女兒其實從未翻開來看過。 瑪麗琳慢慢發現,自己其實並不瞭解真實的女兒。她第一次開始意識到,正是自己的愛與期待,將女兒逼上了自殺的絕境。 而這一切的緣由,都要從瑪麗琳說起,正是她早期的經歷影響了女兒的一生。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瞭解瑪麗琳的人生經歷吧。 那個嫁給生活的有志女青年 瑪麗琳是一名美國人,她自幼就不想像自己的母親一樣成為一個庸俗的家庭婦女。 所以她在學業上很努力,希望在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中取得成就,實現自己的醫生夢想。 可大三時,她遇到了詹姆斯,那個與眾不同的華裔教授。她熱烈主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意,詹姆斯也被她的美麗熱情所打動,二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婚姻,是愛情的結合。可兩人的原生家庭背景始終影響着他們。詹姆斯的華裔血統,貧困的家境讓他幼時飽受歧視。 所以他自小就拚命死讀書,渴望通過成功的學業來提升社會地位,進而融入排斥華人的美國社會。 可瑪麗琳恰恰相反,她從小就不甘世俗的平庸,想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所以當她遇到與眾不同的華裔老師詹姆斯,第一眼便注意到了他,並深深地愛上了他。只是她並沒有意識到,她的人生軌跡也將因此而開始改變。 結婚時,瑪麗琳還沒畢業,但已經懷孕了,所以不得不放棄學業。她不停地安慰自己,等孩子大了,就繼續完成學業。 她慢慢地成為了一個家庭主婦,兒子內斯、女兒莉迪亞也相繼出生,婚後生活安寧平靜,瑪麗琳也逐漸適應了妻子以及母親的角色,她漸漸忘記了自己的夢想。但這一切最終還是被打破了。 母親的離世讓瑪麗琳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她看到母親的一生都在為家庭付出、操勞,她覺得那渺小又平庸的一生很不值。 反觀自己,也終究是走上了母親的人生軌跡:圍繞着丈夫、孩子、家打轉。 自結婚以來,瑪麗琳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還年輕,還有足夠的精力重返校園拿到自己的學位,實現從前的夢想。 這一年,瑪麗琳29歲,兒子內斯剛上一年級,女兒莉迪亞剛上幼兒園。她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夢想,於是下定決心,准備逃離這一切。 因為怕不捨、猶豫,丈夫和女兒的挽留,更怕自己的追求傷害到敏感的丈夫,所以她只能選擇默默離開。她收拾行囊,離開了這個家。 瑪麗琳離開後,詹姆斯瘋了一般地找她。每天都會打電話給警察,詢問進展,但一直無果。他們的兩個孩子,也在母親的失蹤中變得孤僻悲傷。 每天早晨,內斯都會記下母親離開的天數,莉迪亞變得沉默呆滯。 在那段離開的日子里,瑪麗琳很想念孩子和丈夫,但是她必須為了自己的夢想,拋棄一切雜念。於是她認真的復習,准備考試。 直到一天,她暈倒了。經檢查,她懷孕了。她沒法懷着孕上課、備考,她只能回家。 她的宏偉計畫只持續了九周,如今她又要回到舒適溫暖、壓抑憋屈的舊生活中了。為了孩子、家庭,她只能接受現實。 瑪麗琳的回歸讓這個家似乎又回到了過去溫馨和諧的模樣,對於瑪麗琳的離開,他們也不再提起。 只不過,誰都沒能忘記,年幼敏感的莉迪亞,在對母親的思念和期盼中,甚至許下了葬送自己的一生的承諾。 瑪麗琳的這一場逃離為這個家的悲劇埋下了悲劇的種子,並一步步將這個家推向崩潰的邊緣。 乖女孩的成長與消亡 自那場逃離回來之後,瑪麗琳生下了女兒漢娜,回歸了家庭主婦的角色。可她並沒有放下自己的夢想,而是把這一切寄託在女兒莉迪亞身上。 對莉迪亞的過度關注,也讓另外兩個孩子承受着與他們年紀不符的壓力與孤獨。這個本該熱鬧歡樂的五口之家,長久沉浸在壓抑和緊張中。 大兒子內斯一心想通過讀大學遠離這個家,他厭倦了父親和母親對自己的管束。 二女兒莉迪亞順從父母的一切要求,是最優秀、最聽話的那個孩子。 小女兒漢娜則是被忽略的那一個,可是她明白,她的父母、哥哥姐姐都過得不開心。 而他們的父母,也在用他們錯誤的愛的方式,摧毀着自己的孩子。詹姆斯總是強調朋友的重要性,並不斷鼓勵孩子們去結交朋友。 瑪麗琳則把自己所有的目光都放在莉迪亞的身上,一心想培養女兒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 瑪麗琳不想女兒跟自己一樣,限制在家庭和丈夫的禁錮中,過一輩子平淡麻木的生活。 在父母的眼中,莉迪亞正是那樣一個乖巧又懂事的女孩。她去看電影、跟同學討論作業、在電話里聊天......她有很多朋友,可這只是父母和外人眼中的莉迪亞。 事實是,她什麼都沒有做,她是一個孤獨的小孩。在學校,因為她的藍眼睛黑頭發,總是受到大家的嘲笑和諷刺。 她對別人說自己的夢想就是當醫生。但這也只是她在迎合母親的期望和未能完成的夢想。 這一切的源頭,僅僅是因為那一年母親的離開。那一段日子里,莉迪亞變得敏感,並開始失眠。 她覺得是自己和哥哥的錯,因為沒有滿足母親的期待,母親才會離開。 但內斯卻並非如妹妹那樣敏感,他在那段時間里找到了自己的愛好,並在後來的生活里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 同時,他還同鄰居家的同齡男孩傑克成為了好朋友,雖然他一直討厭傑克,但在孤獨之中,傑克一直默默地陪伴着他。 瑪麗琳回來後,莉迪亞決定實現自己的諾言,滿足母親的一切期待,雖然她並不樂意做這許多事,但她想以此將母親留在身邊。於是,莉迪亞成為了那個迎合母親的乖小孩。 她心中的委屈與壓抑只能說給哥哥內斯聽,哥哥是莉迪亞唯一可以依賴和信任的人。 可後來內斯考上了大學,一心要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能再陪伴莉迪亞了。面對哥哥的的離開,莉迪亞變得焦慮不安,成績也越來越差。 母親瑪麗琳還在為她規劃未來的學習,父親也只是提醒她要多交朋友。 莉迪亞覺得極度壓抑,要是從前,內斯一定會過來安慰他,可是如今他一心渴望着大學生活,不能再傾聽莉迪亞的煩惱了。 恰逢這時,又發生了一件令莉迪亞心煩意亂的事。 一天,父親詹姆斯去接莉迪亞參加一場考試。莉迪亞在車上見到了父親詹姆斯的助教路易莎——一個跟莉迪亞很像的華裔女人。 莉迪亞感覺到父親和她很親密曖昧,父親純潔忠貞的形像一下子在莉迪亞的心中坍塌了。 但事實上,在那個時候,詹姆斯和路易莎還沒有私情,只是因為他們共同的華裔背景,所以在精神上產生了或多或少的依偎之情,有一份特殊的親近感。但敏感脆弱如莉迪亞,她已經承受不了任何刺激了。 甚至這種刺激微弱,只是她的猜想。莉迪亞對此憤怒又恐懼,因為她實在太害怕家庭的破碎了。 她決定把這些告訴哥哥,可是內斯忙於開學,對她的傾訴失去了過去的耐心,莉迪亞只能獨自承受這些痛苦。 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里,莉迪亞和壞男孩傑克成為了好朋友。 他並不知道傑克曾在哥哥最落寞的時候陪伴過他,她只知道哥哥一向不喜歡像傑克那樣不守規矩、不學無術的人。 所以即使同傑克是鄰居,她也從沒靠近過傑克。她一直在努力成為哥哥心中的那個好妹妹,可如今哥哥開始了新生活,不再關注自己了。 於是她同哥哥內斯討厭的人成為朋友,只是為了激怒哥哥,博得關注。可即使是這樣,她也無法阻攔哥哥的離開。 內斯離開之後,莉迪亞一直盼望着他打來電話,讓自己能有機會傾訴這一切。 電話中,她期望哥哥對自己的關心,可是內斯只是覺得妹妹未來會像自己一樣,最終會逃離這一切,便沒有耐心去傾聽這些瑣事。 他的冷漠疏離讓莉迪亞越發的傷心,她漸漸變得暴躁起來。 當母親問起功課時,莉迪亞撒謊說一切都很順利。但事實是她的成績下滑得非常厲害,她也根本無心學習。 她長時間跟傑克混在一起,並跟傑克講述自己的不快。 對於她的變化,父母並沒有太過在意,莉迪亞也學會了用撒謊隱瞞的方式來應付父母。漸漸地,她已經不再是那個乖小孩了。 學業的壓力,內斯的離開,父母的期待,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莉迪亞接近崩潰的極點。 一天,莉迪亞把傑克約了出去,那也是內斯回家的日子。她主動吻了傑克,並要求發生性關系。 她想着,等哥哥講述在大學的見聞時,自己會報復性得把這些告訴內斯。 可傑克卻推開了莉迪亞,他說自己喜歡的人是內斯。知悉這一切的莉迪亞覺得自己真可憐,連傑克同自己做朋友,也只是為了靠近內斯。 她覺得非常悲哀,傷心絕望得跑回了家,可母親並沒有注意到她的異常。 那天晚上內斯回來了,愉悅地講述着自己的大學生活,沒有人覺察到莉迪亞的異常。 她已經無法承受這一切了,她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會如此糟糕? 她恍然明白,自己一直活在恐懼之中,她害怕母親再次消失,父親因此消沉,害怕這個家的崩塌。 她感覺到,繼承父母的夢想實在太艱難了,這樣的愛讓她窒息。最終,她決定結束這一切,她不想再假裝成別人,她要一切從頭開始。 那天深夜,她走向了碼頭,沉入了那片湖水之中,溫暖地擁抱屬於她的自由。 故事的最後,莉迪亞用自己的死亡發出了最沉痛的吶喊,這個家里的每一個人都開始用心傾聽她最真實的想法,只是莉迪亞永遠不會知道了。 其實一定程度上,我們都跟莉迪亞一樣,活在各種期待、安排、規劃里。那些看似溫情的愛與關懷就像是無形的枷鎖,把我們拉向矛盾痛苦的深淵。 上學時,我們努力做大家都贊揚的乖學生;工作時,我們遵從父母的安排,尋一份安定;結婚時,我們聽從家人的勸導,同一個沒有感情但是靠譜的人結合。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很少被問及:真正想要什麼? 我們的好奇和激情在幼時被箝制、扼殺;長大後,我們的身心也逐漸變得麻木。 於是,我們又把自己的期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以愛的名義,去督促下一代完成一些並不屬於他們的理想。在一代又一代的循環當中,其實大家都是受害者。 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所以不要試圖控制他人,也不要試圖依賴於他人。 願你我終其一生,活出真正的自己,把生活過成我們想要的自己,擺脫他人的期待。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慈懷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