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電源

Tag: 電源

研究人員發現電刺激可以加快傷口癒合

研究人員發現電刺激可以加快傷口癒合

據外媒報道,一項新研究表明,電刺激可能能幫助血管將白細胞和氧氣輸送到傷口從而加速癒合。最新發表在《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journal Lab on a Chip》上的這項研究發現,穩定的電刺激可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並為新血管的生長方式提供了新的見解。 據了解,在有流體流動的情況下,電刺激會提供恆定的電壓並伴隨電流。研究結果表明,刺激會增加血管的通透性--這是一個重要的特性,它可以幫助血液中的傷口癒合物質能夠更有效地到達傷口。 這項研究的論文資深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副教授Shaurya Prakash指出:「有人推測,如果用電刺激血管它們會生長得更好。我們發現,我們的血管模型中細胞的反應顯示了改變血管通透性的重要發展前景,這對我們正在進行的傷口癒合工作有着積極的結果。」 血管對傷口癒合至關重要:它們貫穿全身且攜帶着營養物質、細胞和化學物質,這些都有助於控制傷口引起的炎症。氧氣和白細胞--保護身體免受外來入侵--則是血管輸送的兩種關鍵成分。 但當我們受傷時如手指上的傷口,傷口處的血管結構就會遭到破壞。這與此同時也會破壞血管幫助傷口癒合的能力。作為癒合過程的一部分,血管就像樹枝一樣在沒有外部電源的情況下自行再生。 Prakash說道:「隨着血管開始生長,它們會為皮膚和細胞補充養分並再次建立起癒合屏障。但我們的問題是:如何讓這個過程更好更快,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嗎?」 研究人員在使用人體細胞進行的實驗室測試中發現,用電刺激血管顯示出血管通透性的顯著增加是一種暗示可能有新血管生長的物理標記。 「這些初步發現是令人興奮的,下一階段的工作將要求我們研究是否以及如何真正培育新的血管,」Prakash指出。 該研究的論文合著者、俄亥俄州立大學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副教授Jon Song則稱,研究結果表明,血管癒合損傷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讓分子和細胞在血管壁上移動。 這項研究表明,血管通透性的改變可以使這些血源性細胞更快地到達傷口部位,但它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這項研究似乎表明,電流影響了維系血管細胞的蛋白質,但這些結果並不是決定性的。 來源:cnBeta

舊式電源適配器發揮余熱 Omnicharge推出DC to PD轉換器

目前市面上DC接口的電源適配器保有量十分龐大,一些老舊筆記本、高性能電競筆記本、路由器網絡設備、等都使用DC接頭電源適配器,很多產品已經過時淘汰不再使用電源適配器白白浪費,有沒有辦法讓這些高性能電源適配器繼續發光發熱? 近日Omnicharge推出了一款DC to USB-C轉接頭,可以充分利用好DC電源適配器,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PD充電器。 Omnicharge DC to USB-C轉換器本體十分小巧, 全黑色條形外觀,體積與口香糖接近。接頭放在頭尾兩端,輸入接口為最常見的DC 5.5*2.1mm圓孔母座,可適用於市面上絕大部分DC電源適配器,輸出接口為USB-C母座,是目前最主流的供電接口。 面對市面上龐大保有量的DC電源適配器,通過Omnicharge DC to USB-C轉換器可以將DC電源適配器轉變為支持USB-C輸出的充電器,舊式筆記本用戶外出無需再攜帶PD充電器即可為其他數碼產品充電,合理利用好手上的資源不浪費。 Omnicharge DC to USB-C轉換器採用升降壓方案製造,內置升降壓模塊支持6-21V寬幅電壓輸入,不管是路由器6V-12V這種低壓電源適配器還是筆記本19V電源適配器,他都可以使用。 通過轉換後,Omnicharge DC to USB-C轉換器可等同於USB-C充電器使用,支持PD3.0快速充電標準,最大輸出功率為5-20V3A,可以對iPhone、iPad、MacBook等主流數碼產品提供PD快充。 Omnicharge DC to USB-C轉換器十分小巧,三圍尺寸僅為27mm X 64mm X...
天文學家發現了有史以來最遙遠的射電發射源 距離130億光年

天文學家發現了有史以來最遙遠的射電發射源 距離130億光年

在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ESO's VLT)的幫助下,天文學家發現並詳細研究了目前已知最遙遠的射電發射源。這個源頭是一個 "radio-loud"類星體-一個具有強大射電波段發射的明亮天體,距離我們如此之遠,它的光需要130億年才能到達我們身邊。這一發現可以提供重要線索,幫助天文學家了解早期宇宙。 類星體是非常明亮的天體,位於一些星系的中心,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當黑洞消耗周圍的氣體時,會釋放出能量,使天文學家即使在非常遙遠的地方也能發現它們。新發現的這顆綽號為P172+18的類星體是如此遙遠,以至於從它發出的光線經過了大約130億年的時間才到達我們的面前:我們看到的它是宇宙剛剛誕生7.8億年左右時的樣子。雖然更遙遠的類星體已經被發現,但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在宇宙歷史上如此早期的類星體中識別出射電射流的明顯特徵。只有大約10%的類星體--天文學家將其歸類為 "射電大星"--擁有射流,這種射流在射電頻率下會發出明亮的光芒。 P172+18由一個比我們的太陽大3億倍的黑洞驅動,它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耗氣體。智利ESO研究員、天文學家Chiara Mazzucchelli解釋說:"這個黑洞正在非常迅速地吞噬物質,其質量增長速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他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的Eduardo Bañados一起完成了這一發現。 天文學家認為,超大質量黑洞的快速增長與P172+18等類星體中發現的強大射電射流之間存在聯系。 這些射電射流被認為能夠擾動黑洞周圍的氣體,增加氣體落入的速度。因此,研究射電大類星體可以為了解早期宇宙中的黑洞如何在大爆炸後如此迅速地成長為超大質量的黑洞提供重要的見解。 "我覺得第一次發現'新'黑洞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並為理解原始宇宙、我們從哪里來,以及最終理解我們自己提供多一塊基石。"馬祖切利說。 P172+18是巴納多斯和馬祖切利在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的麥哲倫望遠鏡上首次被確認為一顆遙遠的類星體,此前曾被確認為射電源。"一拿到數據,我們就用眼睛檢查了一下,我們馬上就知道,我們發現了迄今為止已知的最遙遠的射電大類星體。"巴納多斯說。然而,由於觀測時間較短,團隊沒有足夠的數據對該天體進行詳細研究。隨後用其他望遠鏡進行了一連串的觀測,包括用歐洲南方天文台VLT上的X-shooter儀器進行觀測,這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挖掘這個類星體的特徵,包括確定黑洞的質量和它從周圍環境中吞噬物質的速度等關鍵屬性。為這項研究做出貢獻的其他望遠鏡包括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的甚大陣列和凱克望遠鏡。 雖然該團隊對他們的發現感到興奮,將出現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但他們相信這個射電大類星體可能是許多發現中的第一個,也許是在更大的宇宙學距離上。"這個發現讓我很樂觀,我相信--也希望--這個距離記錄很快就會被打破,"巴納多斯說。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作為合作夥伴的ALMA等設施以及歐洲南方天文台即將推出的超大型望遠鏡(ELT)進行觀測,將有助於發現和研究更多的早期宇宙天體的細節。 來源:cnBeta
50℃下無損輸出酷冷至尊MWE GOLD V2 1250W電源拆解圖賞

50℃下無損輸出酷冷至尊MWE GOLD V2 1250W電源拆解圖賞

隨着RTX 30系列顯卡、RX 6000系列顯卡以及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Intel第11代U,Z590系列主板的先後登場,電源也是時候更新一波了。 酷冷至尊推出旗下GX GOLD系列旗艦電源GX GOLD 1050W和1250W,預計在3月中旬上市,售價預計為1199/1399元。 我們快科技已經拿到了GX GOLD 1250W新品電源,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酷冷至尊GX GOLD 1250W電源是GX GOLD(MWE GOLD V2)系列的旗艦產品,額定功率為1250W,為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結構,方案先進,能效更高。 此款電源相對於GX(MWE )家族其他瓦數型號煥新了三項:全日系電容、40%fanless風扇智能啟停功能、10年質保配置以及售後服務。 這款電源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最高效率大於90% 。支持100V~240V交流輸入,最大電壓范圍90V~264V。 其尺寸為180mm x 150mm x86mm,電源採用全模組接口設計,提供有1個24pin主板供電接口,1個4+4pin CPU供電接口,1個8pin CPU供電接口和8個6+2pin PCI-E供電接口。全模組黑扁平線材,無壓力走機箱背線,安裝更簡單方便。 品質全日系電容帶來更穩定、高效的供電,使用壽命更長久。整機在50°以下無損輸出。電源配備配備140mm FDB...

帶動RTX 3060無壓力,還要考慮 你該選什麼電源

2月25日,NVIDIA發佈了全新產品——RTX 3060。雖說NVIDIA推薦系統電源功率僅550W,不過考慮到系統的穩定運行以及以後的升級,建議還是選擇650W的產品更好。那麼目前市面上有哪些產品值得推薦呢? 航嘉WD650K 參考價格:499元 說到高品質電源,我們首推航嘉WD650K。產品能提供單路最大50A的輸出電流,輕鬆應對RTX 3060運行所需,並且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在國內電網使用時最高轉換效率可達92%,更省電。 同時產品採用了成熟穩定的主動PFC+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數字穩壓設計,配上高品質固態電容、一線大廠電容以及低損耗封閉式PFC電感,輸出更穩准、動態負載響應更及時、運行更穩定。航嘉WD650K將寬幅電壓適配再度升級到80V~280V,以應對各種惡劣的電網環境,700mm長的CPU供電線,即使在中高端全塔機箱中走線也能遊刃有餘。同時處理器供電還採用了雙4+4PIN設計,能更好的滿足旗艦主板超頻的供電需求。 安鈦克HCG650 參考價格:699元 全模組電源線材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擇,走背線的時候所占背線空間就大大降低了,不僅機箱內部更整潔,更有利於提升散熱效率。要全模組設計又要品質的話,價格就不會太低。比如這款安鈦克HCG650,產品採用了新架構設計,機身長度僅14cm。電源通過主動式PFC、全日系電容、LLC+DC-DC架構等設計,轉換效率優於80Plus金牌,接近於80Plus白金牌的表現。在線材上,產品不僅有全模組扁平線材設計,在12V線材的末端還配有日系固態電解電容,使得輸出更穩定。 另外,安鈦克HCG650的售後政策也很搶眼,提供了"10年換新,只換不修"的承諾,暴漲用戶使用無憂。 Tt Smart BX1 RGB 650W 參考價格:399元 這款額定功率為650W的產品,只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轉換效率只能達到85%,要略遜80Plus金牌一籌。不過其突出的賣點在於,這是少有搭載RGB燈效的電源產品。通過在風扇上加入10顆LED燈,能呈現出3種燈效模式及7種色彩,呈現出炫酷的燈光效果。同時在電源接口旁邊,還設置有"RGB Lighting"按鈕,可以用於切換燈光模式、顏色等,用起來很方便。同時產品雖說採用的是傳統的非模組設計,不過將線材進行了扁平化的處理,更便於理線、使內部整齊美觀。 其他方面,電源採用了日系電容、高電流+12V輸出等配置,適合預算有限,但對"光污染"特別偏愛的玩家選擇。 華碩TUF650W突擊手 參考價格:579元 像華碩這樣的廠商利用產品線齊全的優勢,推出了全套配件的組合,讓玩家打造潮流電競信仰主機更加便利,充值信仰無需等待。比如你喜歡軍事風的話,可以考慮TUF系列產品,電源自然就選華碩TUF650W突擊手。 產品除了機身印有"TUF",在外觀上和其他TUF硬體很搭之外,還採用了TUF高品質用料,顆顆經過嚴格測試,在極端環境下也能穩定運行。雙滾珠軸承風扇,壽命更長久。PCB還採用了保形保護塗層,可防止因潮濕、灰塵及碎屑所造成的短路。 雖說電源只通過了80PLUS銅牌認證,轉換效率比同價位產品要低,但是信仰無價,還是值得推薦的。 來源:kknews帶動RTX 3060無壓力,還要考慮 你該選什麼電源

【韓國】萊恩幫你充電! 「萊恩無線行動電源」太卡哇伊 「充電頭設計」外出攜帶超實用♡

KAKAO FRIENDS又來賣萌啦!繼先前小編推薦給大家超卡哇伊的了「萊恩造型無線充電夜燈」後,最近KAKAO FRIENDS又推出了一款萌萌的「萊恩無線行動電源」啦,這次一共推出了萊恩和小桃子兩種造型,現在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 ▼這款KAKAO FRIENDS全新推出的「無線行動電源」真的太可愛,直接以萊恩和小桃子的大頭來設計,萌萌的表情讓人一秒就融化~ ▼不只外型超級萌,這款「無線行動電源」還相當實用~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忘了帶充電線的時候吧,這款行動電源不需要透過充電線、只要直接打開蓋子就能輕鬆充電,真的相當方便! ▼而這款「萊恩無線行動電源」僅有110g重非常輕巧,外出時隨身攜帶也不會覺得有負擔,絕對是日常必備小物啊! ▼不需要使用的時候,只要把蓋子蓋起來就能當成可愛的擺飾,不論放在哪里都超級療癒~ 這款「萊恩無線行動電源」售價為39,000韓元(約$970台幣),目前已經在Kakao Friends官網開賣,喜歡的粉絲們快去搶購一波! 來源:Kakao Friends官網 圖片來源:Kakao Friends官網 來源:TripGo旅行趣wwwallother
跟火星的電話打不通了?也許是太陽在干擾信號

跟火星的電話打不通了?也許是太陽在干擾信號

大年三十前一晚,太空傳來了好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點火剎車15分鍾,成功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 中國的探測器開始了與火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

租屋遭裝監控!19歲男大生崩潰控父母「很噁心」 曝光對話網驚:毛骨悚然

這樣的控制欲太可怕了!最近一名19歲的男大生在「爆料公社」發文,他表示自己考取外縣市大學,搬離老家租屋,想過自由自在的生活。沒想到父母竟然在他的租屋處裝設監視器,隨時監控他讀書。只要父母看不到他,就會奪命連環call。這讓他非常崩潰,說:「覺得很噁心。」 ▼原Po先說明自己今年19歲,即將邁入20歲,而且「沒有受到監護宣告或是患有精神相關疾病」。父母卻在他的租屋處裝設監視器24小時監控,讓他非常崩潰。他不願意被監控,但礙於學生沒有經濟能力負擔學費,再加上想在異鄉自由自在生活,只好點頭答應。 ▼原Po表示,裝設監視器的第一晚,「覺得晚上睡覺有人看我,覺得很噁心,還徹底失去尻尻權」,於是他先行拔掉主機電源,沒想到隔天早上就遭遇父母的奪命連環call。當天下午5點左右下課後,他跑去運動,爸爸也狂打電話詢問。 ▼從原Po分享的Line對話中可以看到,他不僅給出課表,爸媽還要求「監視器今天開始都不要關機」。他下課去運動,爸媽沒看到他的人,立刻傳訊追問:「五點就下課了為什麼八點還沒有回到家?你跑去哪里?你還真當是去度假的樣子喔!」他無奈解釋:「我在操場運動。」 原Po直言,朋友聽到他父母的做法,都覺得這是很變態的控制手段,他自己也覺得不適當,但從小就活在別人的安排之中,不知為了誰而活。目前他還沒有經濟獨立能力,實在沒有任何的翻轉餘地。他感嘆說:「若是覺得這種方式讓你覺得不舒服、不恰當,未來10年20年後,你們為人父母時,不要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對待子女!」 網友們看到後都覺得很不可思議:「覺得你要不要考慮找份打工,至少不用完全當伸手牌,多少還有可以跟爸媽反抗的底氣」、「是被當寵物嗎?一點隱私也沒」、「是曾經有發生什麼事情讓爸媽對你完全沒信任嗎」。這樣的生活簡直難以想像! 來源:Facebook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大膽驗證!650W電源能否帶動6800XT?

一、6800XT旗艦 2020年的AMD不可謂不風光,發佈4代銳龍和HD6800系列顯卡,產品性能提升很大。而且時隔15年之後,AMD在台式機CPU市場份額首次超過INTEL。 雖然手上的現有平台不是很給力,但還是忍不住對新硬體的好奇心,也替大家排一下雷,看看650W電源能否帶得動6800XT。畢竟某硬體論壇前一段盛傳,RTX3080都需要1000W以上的電源來帶,6800XT照此診斷也得1000W以上的電源,總感覺有點危言聳聽。 而且某商城也是推薦6800XT和850W電源作為套餐一起購買, 讓人確實感覺到營銷過頭了。 二、硬體 舊平台 舊平台依舊使用了自己手中的銳龍3 3700X和微星X570 CREATION創世這塊主板。 CPU: AMD銳龍7 3700X處理器採用了代號為「Matisse」的新一代Zen2核心架構,工藝為7nm製程。 AMD銳龍7 3700X採用AM4接口,規格為8核心16線程,二級緩存4MB,三級緩存32MB,基礎頻率3.6G,最大頻率4.4G,TDP功耗65W,支持雙通道記憶體。 主板: 微星PRESTIGE X570 CREATION創世板主板是微星最高端的AM4主板,代表著廠家的最高實力和水平。 X570創世紀供電達到了11相全數字供電,主板配備了4條記憶體插槽,最大支持128GB容量,最高頻率支持到4533 Mhz規格。。 接口方面,X570創世紀內置了14個USB接口和雙網卡。USB接口大部分為USB3.0標準,支持最新的USB 3.2設備。雙網卡其中一個是10G萬兆高速乙太網卡,無線方面,內置英特爾AX200無線網卡,支持WIFI6無線網絡與藍牙5.0。 九州風神發佈了新一代EX750散熱矽脂,主打專業級散熱,具有超低熱阻、穩定絕緣的特點。每一套為雙支套裝,每支規格為2.5g。 開箱 附帶有清潔包和塗抹工具 EX750依然是熟悉的針管式設計,方便塗抹和贈送好友。 EX750熱阻為0.03,採用了高導熱有機矽,不導電不固化不腐蝕晶片。 將矽脂用小鏟子均勻塗抹在CPU背面 顯卡: 使用3700X和X570來測試RX 6800XT,個人認為是沒有瓶頸的。 這次使用了代號為「MERCURY水星 319」的XFX訊景RX 6800XT非公版顯卡進行評測。 整體包裝和以往XFX顯卡風格區別不大,紅黑為主,但是水星字樣的內容顯得花哨了不少。多包裝可以看到,RX 6800XT作為旗艦級顯卡的規格,還是非常給力的。高規格散熱器、16G顯存,UHD 4K解析度的加持,也是非常給力的。 開箱 XFX RX 6800XT為非公版三風扇規格產品,性能強大的同時,發熱量必定也小不了。RX6800核心為NAVI 21,渲染單元單元3840個,光柵單元96個,紋理單元240個,默認頻率1815MHz,BOOST頻率2105MHz。顯卡位寬256Bit,顯存容量16GB,規格GDDR6,等效頻率16000MHz,供電接口8+8PIN。 RX 6800XT占用了3個PCIE位置,長度和厚度都不小,安裝的兼容性來說,小機箱比較困難。 散熱器三風扇一小二大規格,中間小風扇,兩邊大風扇,大風扇為直徑為10CM,小風扇直徑為9CM,支持智能停轉技術,在低負載或溫度較低時會停止轉動,完全靜音。 頂部為RADEON標識,設計有雙BIOS切換開關,顯卡供電接口為2個8PIN接口。 顯卡配備有金屬背板,造型和字母比較花眼,避免了長時間使用後PCB變形。 顯卡的輸出接口為1個TYPE-C規格的視頻接口,1個HDMI,2個DP,比較全面。 顯卡拆解,上部為散熱器,下部為PCB。 散熱器為五熱管高密度散熱鰭片 GPU處為直觸式均熱板,散熱MOS處都覆蓋有散熱矽膠。 PCB的顯卡輸出處 GPU和顯存以及它們的供電電路 12V供電輸入接口及電路 記憶體: 在2021年,金士頓新發佈了駭客神條Fury雷電系列RGB記憶體,屬於HYPERX定位的中端產品,FURY系列一直主打高性價比,選用了32G套裝版本,單條記憶體容量為16G,共有2條。 打開包裝 FURY雷電記憶體的外觀相比秀氣了很多,流線型比較好,而相比之下,掠食者記憶體的外觀兇悍了不少,FURY的厚度也薄了不少,兼容性不錯。 FURY雷電記憶體除了高性價比的優點之外,支持INTEL XMP2.0技術,無需設置即可實現理想頻率。安裝之後,記憶體的默認工作頻率即為3000,時序為17-18-18-36,工作電壓1.35V。最高工作頻率為3600。 FURY雷電RGB記憶體採用了紅外同步炫彩光效技術,此技術是根據記憶體的發熱紅外特效來同步RGB燈光效果。記憶體頂端是RGB發光燈帶,刻蝕有HYPERX字樣,散熱片鎖扣固定著發光燈帶。 不得不說,FURY雷電記憶體的黑色金屬散熱片也有些單薄。 整機配置 CPU:RYZEN5 3700X 主板:MSI X570 CREATION 記憶體:KINGSTON FURY 16G×2 顯卡:XFX RX6800...
[圖]先蘋果一步:Anker推磁性MagSafe移動電源PowerCore Magnetic 5K

[圖]先蘋果一步:Anker推磁性MagSafe移動電源PowerCore Magnetic 5K

援引外媒 9to5Google 報道,Anker 即將推出一款適用於 iPhone 12 系列的 MagSafe 移動電源-- PowerCore Magnetic 5K,能夠在沒有任何線纜連接的情況下直接通過 MagSafe 為 iPhone 進行無線充電。這款移動電源將於今年 3 月 3 日上市發售,零售價格為 39.99 美元。 ...

ORICO戶外移動電源評測:戶外運動應急救援必備神器

相信在以前農村的時候,手電筒這種東西是常見的。畢竟那時候馬路和路燈都不發達,萬一有有事要走夜路,在漆黑的一片的山路里,手電筒非常有必要。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我們的生活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漆黑一片都越來越少見了。但是在戶外,或是停電等非常時期,還是會有需要手電筒的。 喜歡戶外運動的我,曾經爬過無數名山,也去過無數的海灘。什麼露營,野外燒烤等都統統經歷過。那時候最大的痛點就是缺電的問題。即使帶了幾個充電寶,也僅僅只能夠手機充個幾次電。也僅能保證手機可以用而已。其它的設備,如燈,音箱,筆記本電腦等則幾乎沒有。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入手了這款ORICO戶外移動電源,我們先從外觀一起來體驗下吧。 從外觀來看,ORICO這款戶外移動電源體積和以前我們農村常見的手電筒尺寸差不多,甚至這個還要小一些,僅186.5*102*113.5mm,並且重量僅1.68公斤。電源自帶一條皮質的提手,軟硬適中,把整個電源提在手上,提起來手部的舒適感控制得很不錯。 ORICO戶外移動電源外觀主要由鋁合金和塑膠組成。塑膠的材質是PC+ABS,是一種阻燃的防火材料,鋁合金的外觀採用了噴砂氧化工藝,看著質感非常的不錯,絕非塑膠的材質可以比的。在電源的尾部,整個面都佈滿了輸入輸出的各種接口,甚至還有一小塊LCD顯示屏,用來顯示當前電源的電量。 這款電源的底部還有4個橡膠墊腳,可以有更好的抓地穩定性,這樣的話有利於擺放得安全。同時底部寫滿了各種各樣的輸入輸出值參數,可以供我們參考。 而電源的前面,則有一個LED燈,其由4顆LED燈珠組成。LED燈珠不僅亮度高。而且還更省電。戶外移動電源自帶燈泡的這個設計非常的實用。畢竟這是它的一個主要功效。四顆LED燈珠每顆功率1W,四顆一共4W。就這個功率,亮個幾十個小時是沒問題的。 ORICO戶外移動電源的採用的是和特斯拉汽車一樣的18650電芯。通過並聯在一起組成這台戶外移動電源。總電荷容量達到了43500mAh,支持AC/USB-A/USB-C的多種接口輸出。尤其是其中的AC 220V輸出,功率可以達到120W,峰值功率甚至150W。這個功率不要說接性能最好的筆記本電腦了,就是接一般的桌上型電腦都夠了,甚至還可以帶一台尺寸不大的顯示器。或是接個落地電風扇,100W照明燈等等都是可以的。 在插口的中間,有一塊小小的LCD螢幕,它可以顯示兩位數字表示當前電源的剩餘電量。窗口的旁邊有兩個按鍵,一顆是電源的開關鍵,另一個燈的開關鍵。另外為了方便使用,AC還有單獨的開關在下面。 ORICO戶外移動電源接口眾多,可以滿足大部分的設備進行充電。甚至還有個汽車的車充輸出,可以給汽車的電瓶充電。用來當作汽車的緊急電源也是非常不錯的。當然,ORICO戶外移動電源的最大限制功率是120W。為了安全,不能給功率超過120W的設備供電,如電磁爐等。 多接口的好處就是可以同時給多個設備一起充電。尤其是USB-C這個接口,最大支持PD60W的輸出。用來直接給筆記本電腦供電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直接可以取代那些支持USB-C充電的筆記本電腦的笨重充電頭了,真正做到移動辦公。 總的來說,ORICO戶外移動電源非常的實用。尤其是有車一簇,放在車的後備廂里。不管是戶外運動,戶外露營,聚餐,還是應急救援等都是剛需必備。 你們覺得這款戶外電源怎麼樣?歡迎留下評論吐槽。 來源:kknewsORICO戶外移動電源評測:戶外運動應急救援必備神器
1000W電源都不夠用了 是誰偷了我的電

1000W電源都不夠用了 是誰偷了我的電

用新顯卡做過測試的同學估計都遇到過和我一樣的問題,開啟遊戲的一瞬間:電源宕機重啟。 仔細研究一下顯卡的功耗,發現問題所在了,新的顯卡標稱功耗都已經達到了350W,算上平台其他組件的功能,整套平台大概有650W-700W的功耗需求。 如果是開啟遊戲的時候,瞬時功耗還可能會短暫的超出一些這個限額。 3070建議650W以上 3090建議700W以上 在實際測試當中,650W電源基本已經處於不能用的邊緣,少部分的中高端顯卡還可以勉強使用。 而一但遇到3080、3090或者RX 6800XT、RX 6900XT都需要更多的電流來支撐運轉,很多市面上的電源產品雖然標稱功率很高,但真遇到需求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問題,輕則宕機重啟,重則電源直接燒毀。 雖然這次的新顯卡升級確實很大,但功耗也確實大幅上漲。 不過為了更好的遊戲體驗,想必大家應該不會特別在意這一點電力的消耗,比較麻煩的就是需要入手更強的電源,750W只能算是入門水準。 如果不需要旗艦性能的顯卡,只需要選擇750W以上經過我們電源抽檢橫評的電源就可以。 但如果想要用高性能的處理器同時搭配旗艦顯卡,那我建議一定要用上1000W以上的大牌電源,千萬不要吝惜這一二百塊錢。 關於如何判斷是電源功率不夠的問題,大家可以測試,如果在顯卡將要滿負荷運轉的瞬間,比如進入遊戲、開啟壓力測試等場景,突然發生電腦黑屏,主機內部的指示燈全部關閉,並且幾秒鍾後自動重啟,一般就是電源過流保護的宕機。 這就說明你當前電腦的瞬時功耗已經突破了電源安全工作的限額,這種情況下大概率是需要更換電源。 來源:快科技

1萬毫安卡片大小!台電X10Pro移動電源測評

前言 移動電源作為現如今智慧型手機時代人手一台的電源設備,近年來也經歷了階段性的發展,為了竟可能的滿足人們的外出需求,越來越多的廠商不斷增加電源的容量,以便減少充電次數,滿足外出的追求,然而動則好幾萬的電源塊頭越來越大,越來越背離攜帶的初衷;隨著快充技術的提升,動則幾十上百W,越來越快也成為電源發展的新一代主流。然而在各家廠商追求極致的過程中,台電X10Pro卻是讓我眼前一亮的移動電源產品,不是最大卻剛好合適的10000mAh容量,不是最快卻剛好夠用的22.5W閃充,Type-C雙向快充,卡片般大小的精緻小巧機身,足夠簡潔的大顯示屏,都正中我的胃口。 開箱 不得不說,台電的產品做的是十分精緻的,這樣的感受從包裝就能夠看得出,台電X10Pro移動電源的外殼採用抽拉式設計,整體質感較好,紙質很厚,正面logo等多處突出部分採用類似鎏金工藝,看上去很有質感,包裝標註了產品的特色信息:卡片大小、智能快充數顯屏、支持22.5W閃充輸出、1000mAh容量、直接登機等。 背部則為更為詳細的產品信息及廠商信息。 包裝整體包括:移動電源、USB A-C充電線、使用說明書及溫馨提示。 拿出電源,可以見到全金屬機身,顏色為深藍色,很深邃穩重,我很喜歡這個顏色,右邊有一個顯示屏,下方標註了產品logo及閃充標誌。 背部標註了電源的具體信息,可以看出: 輸入Type-C :DC5V-2.4A/9V-2A 輸出Type-C :DC5V-3A/9V-2A/12V-1.5A 輸出 USB-A :DC4.5-5A/5V-4.5A/9V-2A/12V-1.5A 總輸出:5V-3A(Max) 顯示屏顯示當前電量。 放大後的細節展示,進行充電激活快充後,會顯示綠色閃電標誌。 從側面可以看出,機身中部的塑料線條圍繞一圈,將電源分為三個部分,為電源增色不少,比整體金屬更具質感。 側面共有兩個接口一個按鍵,C口支持18W雙向快充,A口為22.5W單向輸出,最右邊的閃電部分則為充電按鈕。 查看接口內部為閃充代表色桔色,插入拔出時阻尼感合適,滿滿的幸福感。 大小方面,則是此電源最大的優勢,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在容量和速度都夠用的條件下,該電源的體積則頗為滿意,剛好一隻手拿下,整機重量183g,放在褲兜里都可以。 隨意拿一張銀行卡對比,只是比銀行卡大一圈,但是由於機身四周全是圓弧設計,所以握持時這樣的感覺並沒有肉眼看上去明顯。 全圓弧機身,非常利於握持。 由於手邊沒有一元硬幣,拿更小一圈的一毛硬幣對比,在一毛硬幣面前依舊非常薄,只有14mm,小巧的機身十分討巧。 和小編手邊16000mAh的電源進行對比,感覺少6000mAh非常值得,經過測量,整機66x14x105mm,小的一度讓我以為它只有5000mAh。 Type-C協議檢測,顯示支持蘋果2.4A、三星5V/2A、QC2.0/3.0/4.0+、三星AFC 9V/12V、華為FCP、SCP,PD3.0,基本涵蓋大部分快充。 USB-A口輸出協議檢測,支持的協議如下:蘋果2.4A、三星5V/2A AFC 9V/12V、QC2.0/3.0、華為FCP 、SCP,與Type-C有一定區別,但在實際使用時並無太大影響,依舊支持各大主流快充協議。 總結 台電X10Pro也許從單純的參數上並不能獲得異常出重的表現,剛剛好合適的10000mAh容量,剛剛好夠用的22.5W閃充,剛剛好該有的Type-C雙向快充,但是,非常出色的手感和卡片般大小的機身,讓它格外耀眼,對於我們大多數用戶來說,移動電源的最佳場景,就是不用時隨手揣在褲兜里,沒有任何的負重感,想用時掏出來,而速度和容量又能夠滿足需求,就夠了。只能說,此次台電發佈的新品,精準的定位到了目標市場,給產品經理點讚!這也是我近期N多個電源中使用率最高的充電電源,沒有之一! 來源:kknews1萬毫安卡片大小!台電X10Pro移動電源測評
研發中心的鉛基陽極將鋰電池儲能能力提高一倍

研發中心的鉛基陽極將鋰電池儲能能力提高一倍

當涉及到擴展當今鋰離子電池的功能時,各種替代材料都擺在了桌面上,從鹽,到硅,再到微波塑料。由於在電池系統中的豐富性、低成本和熟悉性,鉛是一個具有足夠吸引力的選擇,科學家們剛剛證明了這種材料如何構成一種新型鋰電池陽極的基礎,從而提供更大的存儲容量。 ...
EVGA發布SuperNova 1300 M1挖礦電源:支持6顯卡供電

EVGA發布SuperNova 1300 M1挖礦電源:支持6顯卡供電

<p EVGA 宣布推出 SuperNova 1300 M1 電源,該電源是專門為用於挖掘加密貨幣的計算機而設計。 <p顧名思義,該電源功率為 1300 W,這使得其可以在性能非常高的系統中使用,且已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 <p在供電設計方面,該電源使用了完全模塊化的電纜系統,可以為最多 6 個用於采礦的圖形加速器提供必要的電能。 <p其他方面,該電源使用搭載雙列球軸承的 135 毫米風扇,支持 UVP(欠壓保護)、OVP(過壓保護)、OPP(過功率保護)、OCP(過載保護)、OTP(過熱保護)和 SCP(短路保護)。 <pEVGA SuperNova 1300 M1 的售價為 3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Thermaltake推出Toughpower SFX Gold系列電源,小型機箱愛好者之選

Thermaltake(曜越)推出80 PLUS金牌認證的新產品,是Thermaltake之前SFX規格系列電源的升級版本,主要針對使用Mini ITX機箱或其他緊湊型機箱的用戶。同時還並配有ATX支架,可以作為超小型ATX電源使用。 Toughpower SFX Gold系列電源採用了直徑90mm的超靜音液壓軸承散熱風扇,相比舊款,吸氣量更大更有利於電源降溫。而且還是溫控零轉速智能風扇,當負載較低時,風扇會停止轉動。此外,憑借優質的元器件和最新的技術,無論是+12V/5V/V3.3都可以將輸出的誤差范圍控制在±2%以下。在0%至100%負載情況下,+12V、+5V或+3.3V的紋波均低於30mV,以確保關鍵性能部件能更長時間地穩定運行。+12V採用了簡單實用的單軌設計,採用了日本廠商生產的優質105°C/221°F電容,極大地提高了耐用性,以保持可靠和穩定。 電源提供了一個ATX 24Pin,一個CPU 4+4Pin,兩個PCI-Express 6+2Pin,兩個4Pin電源接口,還有三個SATA電源接口,甚至還有一個FDD接口。全模組化的黑色線材為扁平化設計,便於走線操作,減少線材雜亂的情況,增加機箱內部空氣的流通。此外,還採用了主動式PFC,提高了功率因數,MTBF至少為10萬小時,產品質保期為7年。Toughpower SFX Gold系列電源外形尺寸為寬125mm,深100mm,高63.5mm,重量為840-855g。 Toughpower SFX Gold系列電源共有三種型號,分別為450W、550W、650W,可以滿足一般用戶的日常需求了。 來源:超能網

銀欣推出ET500-ARGB,經濟實惠的炫彩電源

近日銀欣為其電源產品線增加了一個新選擇,推出了ET500-ARGB電源。這款電源比較炫酷的一點是整合了一個120mm的ARGB風扇,可以根據電源負載的不同而調整轉速。ET500-ARGB電源同時提供了17種不同的燈光效果,只需要出動電源背板上的控制按鈕,就可以進行燈光循環。 ET500-ARGB電源具有500W的輸出動力,同類電源里領先的+12V單軌設計,具有80 PLUS銅牌認證。作為經濟型電源,所以線材並沒有採用模組化設計,但所有線材都使用了扁平化的設計,便於用戶打理線材。這款電源提供了一個ATX 24Pin,一個CPU 8Pin,一個CPU 4+4Pin,兩個PCI-Express 6+2Pin,三個4Pin電源接口,還有四個SATA電源接口,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還是夠用的。還配有ARGB的連接線,用戶可以通過+5V ARGB連接線與ARGB主板,或其他ARGB設備配合使用。 ET500-ARGB電源具有了最常見的保護功能(電流過載保護、電壓過載保護、功率過載保護、短路保護和過熱保護),以及主動式PFC電路(滿載PF值>0.9)。電源的尺寸的是寬150mm、深140mm、高86mm、重量為1.37Kg。據銀欣介紹,這款電源可以在工作溫度為40℃的環境里,實現24*7連續輸出。 目前銀欣還沒有公布這款電源的價格,由於定位是經濟型產品,價格估計會比較實惠。現在市面上各種電腦配件都有炫光的效果,相比起來類似這種ARGB燈效的電源是比較少的,可能會受到一些喜歡與眾不同燈效的用戶喜歡。 來源:超能網

銀欣發布Nightjar NJ700 Fanless電源:大功率700W的0分貝靜音體驗

知名高端機電廠商銀欣推出了Nightjar系列的新款電源,該電源具有700W的最高輸出功率,型號命名為NJ700,最大的特色便是具備無風扇設計,即便在高壓力下的負載工作也能確保安靜運行。NJ700具有白色的外觀方案,全模組接口,通過了80 PLUS Titanium與Cybernetics Titanium等級認證。銀欣目前尚未公布NJ700的售價以及發售日期。通常無風扇電源是通過使用更高功率規格的用料設計限制輸出以控制溫度表現,因此價格都不會便宜。 Nightjar系列電源均為無風扇設計,可以確保電源在任何工況下都具備0分貝的噪音水準。全模組化的設計,也避免了主機內大量線纜的混亂情況,增強機箱內氣流的流通。電源外殼也為鏤空設計,增強電源依靠自然對流的散熱能力。全日系電容的使用,能夠確保高功率/高溫下的可靠輸出。 Nightjar NJ700在工作負載為50%時,轉化效率可高達94%;100%負載下,NJ700仍將至少具有90%的效率。它採用+12 V單軌設計,±2%電壓調節和紋波抑制。NJ700提供了完整的模塊化線材接口,可用於性能強大的遊戲PC。連接器包括一個24針主板供電,兩組4+4針CPU供電,四個6+2針PCIe供電,十二個SATA電源以及少數4PIN供電。NJ700為主動式PFC設計,並提供過壓/欠壓,過載,過熱和短路保護。如果能夠順利上市,Nightjar NJ700應當是目前市售最大瓦數的全被動散熱的電源了,想要組建一台超靜音主機的用戶可以關注此款新品。 來源:超能網

山建教授發明海參捕撈「神器」,帶人工智慧的「章魚」專門逮海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海參怎麼捕撈?身著潛水衣的「猛子」們一次次潛入海底,將一隻只海參帶出海面,這是當前海參捕撈最常見的景象。但在山東建築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於復生教授帶著團隊發明了一個全身帶著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專門下水撈海參,不久的將來,這個外形和章魚有幾分相似的機器人或許會代替那些被稱作「猛子」的海參捕撈者下海捉海參。 這個機器人可在海里游 戴著「黃帽子」,帽子底下是各種管線,透過透明的外殼,這個半個冰箱大小的裝置乍看上去頗有幾分機器「章魚」的模樣。這便是於復生教授團隊研發的新一代「主從控制式海參捕撈機器人」,2018年獲得山東省重點研發計畫(公益類)項目立項,期間雖因疫情略有耽擱,但到2020年下半年,於復生團隊的這個海參捕撈機器人還是給眾人帶來一次次的驚喜。 「看著笨笨的,但在海里『游』起來十分自如。」對於青島墓海人生態養殖有限公司養殖工程師唐保成來說,這個機器人去年11月份在黃島進行的海參捕撈實驗讓他印象深刻。「如今的海參捕撈幾乎完全靠人工,但這個機器人的實驗,看上去能解決大問題。」 其實在去黃海的海洋牧場之前,這個機器人早已經在濟南的鵲山水庫小試身手,一根線纜連到船上作為電源,這個在水下的機器人自己看路、自己調整姿態、自己尋找目標進行捕撈,工作做得「得心應手」。 「通過智能定位等系統,這個機器人可以自主遊動,效率也值得期待。」於復生介紹,其實海底養殖的機械化捕撈一直是個難題,都是靠人潛水捕撈,之前也曾有多家單位相繼做過機械化捕撈的研發,但至今沒有一個能得到養殖戶們的認可,2012年,於復生從養殖海參的同學那產生了研發個海參捕撈機器人的想法,期間陸陸續續有幾個不太成功的嘗試,但從2018年以後,他認真了。「這個算是第四版了,通過實驗來看,技術也挺成熟了。」 包含多項高科技,已申請十幾項專利 前不久,於復生團隊的「主從控制式海參捕撈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驗收,這個其貌不揚的機器人也獲得了各位知名專家的認可。「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收穫機,儘管外形還不甚完美,但它從里到外都帶著人工智慧的技術植入。」於復生說,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機器人的機器視覺、智能導航以及自動拾取的技術。 在這個機器「章魚」的上上下下有六個攝像頭,這便是它的眼睛,「通過系統集成,它可以自動識別圖像,做出判斷,並且可以把圖像實時傳到船上的電腦,與人共賞『海底風景』。」於復生介紹,這個視覺系統,再配上他們自主設計的獨特的自動拾取技術,便是這個機器人最核心功能了,既可以自主捕撈,也可以在人的「指揮」工作。 海底水流、地理狀況複雜,即便熟練的老「猛子」,每年也都會有在海底發生意外的情況,所以要想機器人好好幹活,也得保證它的安全。「這個就是靠著智能導航系統和特殊的行駛技術了,機器人的智能導航系統中既有北斗和GPS導航、陀螺儀,也有團隊自主編寫的導航算法,可以保證在捕撈海域既不重複工作,也不遺漏,成熟又獨特的海底行駛方式,也讓它能更自如的應對海底複雜狀況。」於復生介紹。 至今,於復生團隊的海參捕撈機器人已經累計申請了8項發明專利,10實用新型專利已經獲得授權。「團隊成員分工合作,兩年來,研發過程其實也算十分順利。」於復生介紹。 養殖戶甚期待,已有多家機構要合作 在11月份於黃島的海洋牧場進行的捕撈實驗現場,不少海參養殖戶聞風而來,圍觀這個頗為新奇的機器人。「如果真能生產出來,大家對這個機器人的期待還是非常大的。」唐保成介紹,從事海參養殖行業十四五年,他眼看著「猛子」們的年齡越來越大,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這活又苦又累,如今年齡低於50歲的海參捕撈人都不多見了。」 當機器人帶著捕獲的海參出海後,海參養殖戶們在朋友圈中轉發的機器人照片也一下子火了。兩個月來,已經有七八個機構聯繫到於復生,想合作把這個機器人實現產業化。 「還有養殖戶打來電話,諮詢這個機器人能不能捕撈蟶子,但它的機結構設計確實沒法捕撈蟶子,不過稍加改造後,捕撈海膽是可以的。」雖預想過它的市場前景,但於復生沒想到大家的需求這麼迫切。 於復生介紹,雖然這個海參捕撈機器人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但如今的試驗形態還稍顯粗糙,下一步的任務就是做進一步的改良,改良後的形態可能更像一隻章魚,然後就是計畫把它整合到海收船上,提高捕撈效率,個別位置的材料和部件也需要進一步優化。「如果順利,這個機器人2021年就能真正在海參捕撈中與漁民見面了。」於復生說。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來源:kknews山建教授發明海參捕撈「神器」,帶人工智慧的「章魚」專門逮海參

超能課堂(260):PC電源的額定功率是如何制定的?

曾經有人問我某個電源為什麼會是這個額定功率,我一時間確實不知道從何說起。因為如果你問我這個電源憑什麼可以達到這個功率,我完全可以跟你聊上一段時間,給你好好講講電源的用料和結構,以及其設計上的優勢。但是某個電源為什麼是這樣的額定功率,這點還真的不是硬體技術上的事情。那麼一款電源的額定功率是怎麼來的呢?這里我就要給大家講講故事了。 電源的額定功率與用料規模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這點我想大家都可以明白,但是在電源用料規模與額定功率的先後關繫上,從電源產品設計的角度出發,確實是「額定功率決定用料規模」,因為你首先得確定要推出一款怎樣的電源產品,才能進一步去確定其具體設計。因此在邏輯關系上說,PC電源產品的額定功率更多地是人為制定的,是因為需要達到這樣的輸出功率,才決定了電源必須用這樣的結構和用料,而並非因為電源採用了這樣的用料和結構,所以其能夠實現這樣的輸出功率。 然而PC電源的輸出規格並非只有「額定功率」這一個項目,從電源銘牌上我們可以看到,PC電源的輸出有+12V、+5V、+3.3V與-12V四種電壓,其中+5V還有常規輸出以及待機輸出兩種規格,每一路輸出都有各自的功率上限,雖然最終都匯聚成「額定功率」這一個項目,但是「額定功率」相同的電源,他們的實際輸出規格卻大不相同。因此與其摸清電源額定功率與用料規模的先後關系,電源銘牌上的各個輸出參數如何組成「額定功率」這點其實更值得在意。 電源的額定功率是如何組成的? PC電源的額定功率實際上是由各路輸出組成的,並非單一的輸出規格。一般來說電源的額定功率是由+12V輸出功率、+5V與+3.3V聯合輸出功率、-12V輸出功率以及+5V待機功率四個項目組成,而且這四個項目的功率之和應該要大於等於電源標注的額定功率,如果這四個項目的總和小於標注的額定功率,那麼這款電源所標注的額定功率就是錯誤的。 <p 我們以上圖為例進行說明,這款電源的+12V輸出為額定523W功率,+5V與+3.3V聯合輸出為130W,-12V為3.6W,+5V待機為15W,因此其輸出功率總和為523+130+3.6+15=671.6W,大於其標注的600W額定功率,這樣標注是符合相關要求的,屬於正規的600W功率電源。 不過如果大家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同樣是600W功率電源,有部分產品的+12V輸出占比不到90%,而有一些產品單單是+12V輸出就已經持平電源的額定功率,那麼這是否說明後者會是更加良心的產品呢?其實這更多地只是代表了兩款電源的硬體結構不一樣,並不能直接代表兩者的性能優劣。一般來說,如果一款電源的+12V輸出功率與總額定功率基本持平,那說明了其+5V與+3.3V大機率是採用了DC-DC設計,是直接從+12V上取電降壓而來;而像前一款電源那樣,+12V輸出功率占比不到90%的,大多是+5V與+3.3V為獨立降壓,並不是直接從+12V取電。這兩種設計都符合相關的設計規范,並不能直接用來判斷電源性能的優劣。 但是從客觀角度來說,+5V與+3.3V採用DC-DC電路從+12V取電降壓的設計,確實更有利於提升電源的性能,也更符合PC電源的發展潮流。因此現在的主流電源大都已經採用了類似的結構,然而前一種電源的設計雖然已經略顯過時,但並未被完全淘汰,在入門級的平台上使用還是足夠的,如果用心調校同樣可以做出性能很不錯的產品,只是難度會比較大,與其在調校方面花時間和金錢,還不如直接換用DC-DC方案,更容易獲得性能更高的產品。 +5V與+3.3V的聯合輸出功率是什麼? 現在我們已經大體上已經了解了PC電源的額定功率是怎麼制定的,但是有一些細節部分還需要再理清一下,例如為什麼+5V和+3.3V會有「聯合輸出功率」這樣的設定。其實這個設定有點像是「歷史遺留問題」,是因為早期的相關規范要求而保留下來的設定,在今天雖然還有參考價值,但遠不如以前那麼高。 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PC電源不僅要註明其額定功率,每一路輸出的相應功率或電流上限也是明確標注的,其中+5V與+3.3V不僅有各自的輸出功率上限,他們還存在一個聯合輸出的功率上限,原則上+5V與+3.3V的實際輸出功率總和不得大於聯合輸出功率。之所以有這樣的一個參數,是因為早期PC電源中的+3.3V是從+5V降壓而來的,因此+3.3V對外輸出功率越高,+5V的對外輸出功率就會相應地降低,因此需要標注聯合功率參數,以供用戶參考使用。 不過現在大多數PC電源的+5V與+3.3V都已經改用了獨立輸出設計,實際輸出功率是大於標注的聯合輸出功率的,然而PC電源上的+5V與+3.3V仍然標注有聯合輸出功率這樣的參數。這里除了是繼續給用戶作為參考數據之外,還涉及到電源測試以及相關認證的需求,例如80Plus的認證是按照銘牌參數進行測試的,+5V與+3.3V的加載比例除了參考各自的輸出上限外,還要參考聯合輸出功率的設定。一般來說,PC電源的+12V輸出比例越高,就越有利於提升其轉換效率,因此即便現在PC電源的+5V與+3.3V的實際輸出能力已經遠大於其聯合輸出功率,廠商還是會將這兩路的輸出限定在合適的范圍內,這樣做測試和認證的時候,就更容易獲得較好的成績。 為什麼現在幾乎看不到900W/950W的電源? 仔細觀察今天市場上的電源產品,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規律,從300W的電源產品開始,基本上每隔50W都會有相應的產品,而且可選數量都非常可觀。然而850W之後的電源產品就直接跳到1000W,在900W和950W上幾乎沒有可選產品,是因為900W和950W的電源有什麼開發難度,所以才沒有對應的產品嗎? 實際上這里面並不涉及硬體技術問題,因為能夠做1000W的電源,就必然可以往下做低瓦數的產品,之所以不做更多地是因為市場需求和生產成本的關系。實際上900W和950W的電源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如果你仔細搜索一下就會看到相應的產品。但是900W和950W級別的電源在生產成本和售價上並不低於1000W級別的產品,而且也不像850W產品那樣,可以在115V環境中也繼續使用C14輸入接口,大多數900W和950W的電源要在115V下必須使用C20型輸入接口,這就使得900W和950W產品的定位非常尷尬,還不如降低為850W款式使其通用性增強,又或者是強化為1000W或以上功率的產品,贏得更多玩家的關注。 900W/950W電源原則上必須使用C20輸入接口 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我們幾乎看不到900W或950W電源的原因,當然這未必是唯一的原因,但無論如何都不會是硬體技術上的事情。正如電源產品是先確定額定功率再決定用料規模一個道理,產品規格的制定是各個廠商根據市場需求而決定的,而不是憑空做了一個電源方案之後再去確認其額定功率。因此如果你問我某個電源憑什麼可以達到這個功率,我會跟你討論電源用料和架構,但是如果你問我某個電源為什麼是這個功率,我會告訴你沒有為什麼,這真的就是廠商自己覺得要有這個功率。 來源:超能網

家裝電線用單股硬線還是多股軟線?4點問題弄清楚就知道怎麼選了

大家好,我是專注家居和裝修知識分享的家居雜壇。喜歡的就點擊一下關注吧! 對於家庭裝修,現階段我們大多數首先做的是電路改造。而在電路改造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電線的選擇,特別是很多的家庭把原有的電線都更換掉了,這時就需要選擇大量的電線。可是對於家庭使用的電線,我們如何選擇呢?因為電線有很多種類型,要選擇合適的。家居雜壇以下面的問題為例來給大家解答家用電線選擇的問題。 家里裝修,使用單股銅芯電線好還是用多股銅芯電線好? 關於家里裝修時是使用單股的銅芯電線好還是使用多股的銅芯電線好,這個問題就是問我們家用的電線線芯選擇問題。單股銅芯電線就是指電線的線芯是一根銅絲組成的,而多股銅芯電線的線芯是由很多根細銅絲纏繞以後組成的電線的線芯。對於這兩種電線,我們如何選擇呢?為此,我們首先來簡單的瞭解一下兩種電線的不同特點。 單股銅芯電線和多股銅芯電線的各自特性有哪些? 對於家用電線的特性,我們主要從電線本身的結構,電線的載流量以及電線的機械受力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因為這三個方面就組成了電線所有的工作特性。具體的情況分別如下兩點。 ⑴:單股銅芯電線的特性,包含一下兩點。①、單股銅芯電線的組成是由內部的一根銅線,然後外部的絕緣層所取組成。所以我們斷開電線以後,就是看到的里面有一根銅線,外面的是對應的絕緣層。②、單股銅芯電線的載流量要比多股銅芯電線稍微的低一些。例如2.5平方的銅芯電線,單股的載流量可能是15安左右,多股銅芯線大概達到17,18安。③、單股銅芯電線由於內部是一根銅線,所以它的機械受力性能要比多股銅芯電線好。 ⑵:多股銅芯電線的特性,包含了以下三點。①、多股銅芯電線的組成也是由內部的線芯和外部的絕緣層所組成。我們斷開電線以後。發現內部是多根銅絲纏繞而成的線芯,外部是絕緣層。②、多股銅芯電線的安全載流量比同型號的單股銅芯電線的載流量高一到兩安。③、多股銅芯電線由於內部是細銅絲,所以在受機械拉力的時候是不如單股銅芯電線的,容易出現銅絲被拉斷的情況。 家用電線選擇單股銅芯電線好還是選擇多股銅芯電線好? 如果我們是家庭中內部的電路,也就是我們最常用的插座的電線,照明的電線,空調的電源線等等,那麼這時個人給出的建議就是選擇單股的銅芯電線。而不建議大家選擇多股的銅芯電線。個人給出的原因主要如下四點。 ①:因為現階段的家庭電路幾乎都是暗埋安裝的。所謂的暗埋安裝就是把電線的線管埋在牆里或者是地面里,之後我們要通過線管來進行穿線的。大家都知道在穿線的時候必須要使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電線拽過去。所以就需要考慮電線的機械抗拉能力。在這個方面,單股銅芯電線要好於多股銅芯電線。所以個人建議大家選擇單股的銅芯電線。 ②:單股銅芯電線在電線做接頭時更加可靠。對於電線的接頭,基本上都是採取的纏繞的方法。也就是把線芯纏繞在一起做電線的連接。對於單股銅芯電線,我們只需要把兩根銅芯進行纏繞,這樣可以纏繞的很結實。對於多國股的銅芯電線,大家就會發現在纏繞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銅絲的分散而纏繞的不牢固。所以對於電線的接頭都要求涮錫處理,也是為了防止這種問題。 ③:我們在選擇電線的時候,同樣還要考慮電線的費用。對於單股銅芯電線和多股銅芯電線而言,如果是同型號的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一盤2.5平方的單股銅線,長度是接近100m,它的價格可能是150元左右。而對於是多股的銅芯電線的話,同樣2.5平方的一盤的價格可能會接近200元左右。所以這個費用在家庭裝的差異還是很大的。 ④:家庭的用電量都不是很大,所以我們也不需要考慮電線載流量差異的問題。因為家庭中的電器基本上也就是3000瓦左右,最小的也就是幾十瓦幾瓦,不會有特別大的電器。所以對於這些電器而言,我們單股銅芯的電線的安全載流量是完全滿足使用要求的。並不會因為我們選擇了多國股的銅芯電線就可以負載更大的電器。 注意問題:①、對於電線明裝時,如果我們不在乎費用的話,那麼個人建議大家就選擇多股的銅芯電線。因為多股的銅芯電線畢竟安裝起來比較簡單。②、對於多股銅芯電線的連接,大家一定要注意。因為多股銅芯電線的接頭容易出現鬆動而導致虛接、短路等情況,所以也一定要做好可靠的纏繞處理。所以在規範上規定要涮錫進行處理。 結束語 對於家庭中電路改造,如果我們選擇電線,那麼個人給出的觀點就是首選的還是單股的銅芯電線。因為單股銅芯電線無論是機械性能還是其載流量等等,都是完全滿足家庭使用需要的。另外,如果是家里是明裝的電路,這時為了安裝起來比較簡單的話可以選擇多股的銅芯電線。因為明裝的時候大多使用線槽,所以在線槽內布軟線是最合適的。 【個人原創,頭條首發,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即刪!】 來源:kknews家裝電線用單股硬線還是多股軟線?4點問題弄清楚就知道怎麼選了

技嘉推出P1000GM電源,體積雖小能量大

技嘉宣布推出最新的緊湊型電源:P1000GM。這是一款額定功率1000W的80 PLUS金牌認證電源,採用全模塊化和單路12V輸出,可以滿足高端遊戲玩家和超頻玩家的需求,也簡化了安裝步驟節省了時間。同時還採用了高品質的材料,加上各種OVP/OPP/SCP/UVP/OCP/OTP電流電壓保護措施和智能靜音風扇,並提供長達10年的質保。 新一代顯卡和高端CPU對電源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高端遊戲玩家和超頻玩家的需求,實現更好的供電效率同時提供穩定的供電,技嘉推出了這款P1000GM電源。除了可以滿足高端主機的供電需求,讓遊戲玩家可以盡情享受遊戲的樂趣,全模塊化設計能讓主機內部更加干淨,散熱效果更好。 P1000GM提供了6個6+2Pin的電源接口,支持高功耗顯卡。此外,還提供了兩個4+4Pin的CPU輔助供電接口,全面支持各種中高端主板。單路12V輸出的設計可以讓用戶在使用時無需擔心功率的分配問題。技嘉還對電路設計進行了優化改進,使原本長度為16cm甚至18cm的1000W電源可以大大縮減到14cm,讓小機箱也能享受到高性能。作為一款通過了80 PLUS金牌認證的電源,可以提供90%以上的供電效率,120mm液壓軸承風扇的壽命是普通產品的1.4倍。在待機模式下或功耗低於20%時,風扇會停止轉動,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為了滿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技嘉還將提供P850GM、P750GM兩款80 PLUS黃金認證的電源,以及P650B、P550B、P450B三款80 PLUS銅牌認證的電源,這些新一代的電源都擁有相對小巧的體積。 來源:超能網

蘋果未來或會採用GaN充電器,更小更省電

使用GaN(氮化鎵)技術的充電器有一個非常好的優點,就是它們可以設計得很緊湊,非常便於攜帶。近日有消息稱,GaN技術的充電器得到了蘋果的青睞,可能會在未來的產品中廣泛地使用它。 來自DigiTimes的報導指出,Navitas半導體預計將在2021年獲得蘋果基於氮化鎵技術的充電器訂單。作為長期合作夥伴,台積電可能會向蘋果的供應商提供氮化鎵晶片。去年曾經有消息指,蘋果計劃推出一款65W的GaN充電器,並打算在2020年發布,不過最終這個計劃沒有實現。遺憾的是,報告中並沒有提到蘋果是否計劃在今年發布GaN USB-C充電器。不過許多第三方和知名品牌,比如Anker、貝爾金、AUKEY等都已經湧入了這個市場,推出了各種不同版本的GaN充電器。事實上用起來沒什麼所謂,除了沒有蘋果品牌標志,只要不太在意這點就行。 此外,報告里也沒有提到蘋果的銷售方案,是將充電器獨立包裝銷售,還是會與未來某些產品捆綁銷售。由於蘋果已經在iPhone上不再附送充電器,雖然蘋果自己也有充電器售賣,但也為第三方品牌打開了市場。未來蘋果也有可能在iPad系列上採取同樣的做法,不再附送充電器,剩下的就是Macbook系列了。對於筆記本電腦的用戶來說,一些設計更為緊湊的充電器對於平常攜帶會更加方便。 來源:超能網

Cybenetics推出簡易電源效率徽章,連噪音分級都一目瞭然

近日,Cybenetics電源評級系統推出了一個新的認證徽章系列,讓用戶在做出購買選擇的時候,更好地去判斷和衡量一個電腦電源的效率和噪音。 據TechPowerup報導,與競爭對手的電源認證服務不同,Cybenetics並不只是用簡單粗暴的12V效率來衡量一個電源的質量,而是考慮到不同電壓間的效率、功率、損耗等因素,從而更全面地衡量一個電源真正的效率。Cybenetics還提供了一個衡量電源噪音輸出的標識程序,讓用戶知道一款電源並沒有為了追求功耗效率而在噪音上偷工減料,並且在使用靜音風扇的同時有足夠好的散熱設計。 Cybenetics效率標識等級也熟悉的80 Plus有點類似,就像識別貴金屬和寶石,就像比賽獎牌一樣。它從 "Standard"開始,接著是"Bronze" "Silver" "Gold" "Platinum" "Titanium"和"Diamond" ,表格里顯示了獲得這些資格所需要的條件。需要注意的是,分級系統考慮到了輸入交流電壓(110~120V或220~240V交流電),每種輸入電壓類型有不同的參數。對於同時支持110V和220V交流輸入(自動切換)的電源,很可能會帶有兩種效率標識。噪音輸出是一個比較通用的等級,完全取決於電源的靜音程度。 自成立以來,Cybenetics測試和認證了770多個型號的電源,並且正在測試更多的型號。 如果在過往有留意我們新聞的朋友應該知道,去年就有消息指80 Plus提高了測試和授權費用,甚至已經影響到電源的價格了。作為消費者,多一個選擇不是壞事。 來源:超能網

為主流級市場而戰的特種部隊,華碩TUF GAMING突擊手750W電源實物圖賞

華碩ROG玩家國度旗下的雷神、雷鷹以及雪鷹三個系列的電源憑借顏值以及性能上的優勢收獲了大量玩家的眼球,堪稱是很多PC玩家特別是ROG玩家國度粉絲的裝機首選。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三款電源都是定位高端的產品,售價上同樣是處於比較高的行列,雖然討人喜歡,但是真正能夠體驗到產品優勢的玩家還是少數,如果華碩希望自己的電源產品線可以得到更多玩家的認可,那麼向下潛入到主流級市場就是必然的發展方向,因此華碩的TUF GAMING系列電源產品就是為此而生。 華碩TUF GAMING系列電源又稱為突擊手系列電源,其主要面向主流級市場推出,目前有450W/550W/650W/750W共計四款產品,均為80Plus銅牌認證的原生直出線材設計電源,我們今天要看的就是其750W款式,市場定價為人民幣699元,可享受6年換新的質保服務。 TUF GAMING突擊手750W電源長度為15cm,原生直出線材設計,配置有應用在ROG雷神/雷鷹/雪鷹電源上的135mm直徑Axial-Tech軸流風扇。此款風扇採用雙滾珠軸承,扇葉末端帶有風扇環,可以形成比普通扇葉更高且更具導向性的風量和風壓,增強電源的散熱能力。同時風扇也支持0dB Fan智能停轉技術,可在輸出不超過30%額定功率的條件下停轉風扇,將運行噪音降到最低。 電源的線材全部採用編織網包線設計,在裝機理線時可以更加方便。同時電源提供的供電接口比較豐富,共計提供有1個24pin主供電接口、2個4+4pin CPU接口、4個6+2pin PCI-E供電接口、5個SATA供電接口和4個D型4pin供電接口,可以滿足當前主流平台的供電需求。 在輸出規格方面,電源採用的是單路+12V輸出設計,其中+12V額定輸出電流最高為62A,相當於744W輸出功率;+5V與+3.3V額定輸出電流均為25A,聯合輸出功率為130W;+5V待機額定輸出為3A,相當於15W功率。 電源採用135mm直徑的Axial-Tech軸流風扇 AC輸入接口帶有獨立開關 內部結構方面,雖然TUF GAMING突擊手750W電源只是一款80Plus銅牌認證產品,但是其仍然採用了在多數80Plus金牌電源身上都有在使用的主動式PFC+半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結構,做工用料都非常扎實。 電源配置有兩個智寶TEAPO的270μF/450V/105℃電解電容,相當於總容量540μF 電源具備完整的EMI線路,其中一級EMI採用了獨立PCB 電源的一次側與二次側均配置有獨立散熱片 電源的+5V與+3.3V採用DC-DC輸出設計 <p 來源:超能網

千瓦級的雷神之鷹,ROG雷鷹1000W電源實物圖賞

作為PC硬體品牌中的龍頭老大,ROG玩家國度目前涉及的產品早已不止板卡產品,其PC電源和CPU散熱器產品也已經形成規模,其中性能優秀且價格相對親民的ROG STRIX系列電源更是成為很多ROG粉絲的裝機首選。 ROG STRIX系列電源又可以稱之為雷鷹,寓意為「雷神之鷹」,此前其最高功率款式只到750W,後來又追加了850W與1000W的款式,豐富了玩家的選擇。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其1000W款式,也就是ROG雷鷹1000W電源。 ROG雷鷹1000W電源外觀賞析   ROG雷鷹1000W電源的市場售價為1599元,可享受10年質保服務。其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採用全模組線材設計,長度為16cm,本體重量為1.82kg,使用經典的紅黑配色。 ROG雷鷹1000W電源   ROG雷鷹1000W電源的額定功率為1000W,採用的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結構,支持100V到240V交流輸入,+12V為單路輸出設計,額定輸出電流為83A,相當於996W功率;+5V與+3.3V則通過DC to DC從+12V轉出,每路輸出均為最高20A,聯合輸出功率額定為125W。 電源採用全模組接口設計 電源配置有一把135mm直徑的9扇葉風扇進行散熱,支持0 dB Fan低負載風扇自動停轉技術,可在電源輸出功率較低時自動停轉風扇,進一步降低運行噪音。 AC輸入接口則帶有獨立開關,0 dB Fan控制開關也放在這里 ROG雷鷹1000W電源附帶有不少個性化的附件,包括有電源側板磁貼和ROG「敗家之眼」磁貼等,全部都是以黑色為主色調,可以對電源實現一些個性化的裝飾。 電源附帶的磁貼 當然在這個RGB燈光已經成為高端產品標配的時代,ROG雷鷹1000W電源自然也少不了這方面的配置。雖然電源本體確實沒有提供RGB燈效的支持,但是其附送有一塊帶有ROG標志的ARGB燈板,可以與主板實現燈效同步,具體燈效可以參考下圖。 ROG雷鷹1000W電源拆解賞析   ROG雷鷹1000W電源採用的風扇來自EverFlow,型號為FB14025BH,DC12V 0.6A, 雙滾珠軸承,這是一款Axial-Tech軸流風扇,扇葉末端帶有風扇環,可以形成比普通扇葉更高且更具導向性的風量和風壓,增強電源的散熱能力。 ROG雷鷹1000W電源由海韻代工,其架構與海韻Focus+系列電源基本相同,採用的是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設計。   電源擁有完整的一級與二級EMI電路,其中一級EMI位於AC插座上,擁有1個X電容和1對Y電容,其中X電容配置有專用泄放IC晶片,二級EMI則有MOV、保險管、1個X電容、1對Y電容和2個共模電感,MOV與NTC齊全。 主電容來自尼吉康,規格是400V/820μF/105℃ ROG雷鷹1000W電源的整流橋、PFC開關管、PFC二極體、主開關管所用的散熱片是與ROG雷神Thor系列電源同款的ROG Thermal Solution散熱方案,與普通電源中的散熱片相比體積更大,散熱能力更強。 模組接口PCB上有FPCAP與日化的固態電容以及尼吉康的2200μF電解電容為各路輸出進行濾波 來源:超能網

清蜓便攜隨手吸塵器上手:吸力出色還輕便,懶人清潔更輕松

本文作者為體驗師@amazarashi,首發於糖紙眾測,該產品由「小米有品」提供。 對於家居清潔這件事,愛干淨的處女座們肯定會有很多想法,但作為一個打工人我的想法卻很簡單,就是每天下班回家後趕緊躺平,什麼垃圾、什麼灰塵,還是明天再說吧。 其實吧,也不是不想買一個掃地機器人或吸塵器什麼的——曾經我就很想入手戴森的無線吸塵器,但無奈價格太貴,就抱著等等黨的心態結果等到現在;再有一個阻因就是那 4.6 kg 的「可怕重量」。雖然打掃一次還能「自我安慰」當作健身,但內心作為懶癌患者那一面卻時刻「告誡」我買了就很大機率會吃灰。 所以很感謝愛范兒✖️糖紙眾測這次提供的 「清蜓便攜隨手吸塵器」(下文均簡稱「清蜓吸塵器」)評測機會,讓我這個懶人等等黨也能體驗一次來自無線吸塵器的「真香」體驗。 開箱:「米」味十足,調性滿分 既然是體驗,那開箱環節還是循例來一下吧——作為曾經在電商行業打滾的打工人,第一眼看到這款 「清蜓吸塵器」時其實無甚驚喜。 這當然是因為「看」多了,一如小米生態鏈的其他產品,這款清蜓吸塵器同樣是走極簡風的外觀設計,機身配色選擇也是調性十足的「非黑即白」。因此即便是塑料機身,質感這一塊依舊被拿捏得很穩,自然更容易被用戶買單。 再仔細把玩一下,你會發現前段塵杯部分是可以拆卸的,至於後半部分上的電源鍵位置則是考慮到用戶握持手勢才這樣留置,可以說整體設計都兼顧了美觀和人性化。 作為一款主打便攜和隨手用的吸塵器,清蜓吸塵器的「體型」還算小巧,最起碼 560g 的機身和動輒近 5 kg 的戴森相比,清蜓的手持負擔更少。 手把部分正面有防滑凹紋設計,底部半圓柱部分的握持感和玻璃瓶頸差不多,在使用時用拇指就可以完成開機或切換檔位等操作。平日要是看見哪里髒了,直接單手抄起隨手吸一吸,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順手且方便。 除了吸塵器主機外,盒里還有一個寬型吸頭、收納袋以及一根 Type-C 的充電線,加上另贈的毛刷吸頭和長吸頭,讓這款便攜吸塵器能滿足更多使用場景。 吸力測試環節:日常碎屑包搞定 正如買車時會考慮汽車的動力配置,吸力是吸塵器選購的核心要素。 長按電源鍵 2 秒左右開機後,在默認的持久模式下,這款吸塵器可以實現 9000Pa 吸力;短按一下切換至強力模式,吸力可上升到 16800Pa。對比我過往接觸過的同價位級別競品,清蜓的 16800Pa 吸力算是還不錯的水平,日常用來吸毛發、灰塵、固體碎屑等垃圾其實問題不大。 有些朋友可能會對 16800Pa 這個數字沒什麼概念,那麼讓我換個說法吧,實測在強力模式(16800Pa)下我能用它吸起 188g 重的...

Sonnet發布750W電源的雷電3顯卡擴展塢:支持現有最高功耗顯卡

國外廠商Sonnet Technologies今天宣布推出全新的eGPU Breakaway Box 750和eGPU Breakaway Box 750ex,這是該公司屢獲殊榮的雷電3系列擴展塢設備中最新,最高規格的產品。兩款型號均支持全長,全高,雙SLOT的顯卡,並能利用PWM風扇為安裝的顯卡提供高效且靜音的散熱。Sonnet設計的全新擴展塢為其配備了750瓦電源,這些電源能夠支持最高功耗的顯卡。兩款型號主要規格一致,其中eGPU Breakaway Box 750ex添加了用於USB設備和乙太網連接的內置連接集線器。 eGPU擴展塢通過雷電3連接,能夠將功能強大的台式機顯卡或者工作站專業卡繞開PC內置的GPU提供圖形性能,從而提高了PC的圖形性能。Sonnet的eGPU Breakaway Box 750和750ex擴展塢是為需要在與eGPU兼容的筆記本電腦,一體機或小型計算機上運行圖形密集型應用程式的專業人員而設計的,設計著重於強調安靜,可靠的使用體驗。 專業人員使用的大多數程序都依靠GPU來處理數據,但許多主流的PC與筆記本僅配備了集成GPU或低功耗的獨立顯卡,不適合其中的許多任務。通過支持AMD與NVIDIA的GPU,eGPU Breakaway Box大大提高了PC的圖形性能,從而能夠更好的應用於內容創作中的渲染等工作。對於計算機埠不足的用戶,eGPU Breakaway Box 750ex提供了四個附加的USB Type A埠(用於連接滑鼠和鍵盤)和一個用於有線網絡的千兆乙太網埠。 兩款eGPU Breakaway Box擴展塢均配備了當今eGPU系統中最高功率的電源。為顯卡提供足夠的供電,並且支持未來發布的可能更高功耗的顯卡。eGPU Breakaway...

適應新世代硬體的供電能力,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開箱圖賞

隨著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AMD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以及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的先後登場,PC電源行業也隨之進行了一波升級換代,更多高性能的PC電源紛紛進入市場,適配新世代CPU和顯卡供電需求的同時,也為玩家帶來了更多不同的選擇。在機電行業上耕耘已久的酷冷至尊在這方面可以稱得上是領頭羊,其在早前不僅對旗下的MWE GOLD系列電源進行了升級換代,推出了MWE GOLD V2系列電源,GX GOLD系列電源也同步進行了更新,新款產品也在近期正式上市。 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包裝 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是GX GOLD系列的代表性產品,其額定功率為850W,為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結構,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支持100V到240V交流輸入。其長度為16cm,重量在1.5kg左右,有較好的機箱安裝兼容性。 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 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為單路+12V輸出設計,額定輸出電流均為70.8A,相當於849.6W功率 ,+5V與+3.3V都是通過DC to DC從+12V轉出,聯合輸出功率額定為100W,每路額定為20A電流,+5V待機輸出為3A/15W規格。 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採用全模組接口設計,5組8pin帶4組5pin,使用黑色扁平線材,提供有1個24pin主供電接口、1個4+4pin CPU供電接口、1個8pin CPU供電接口和4個6+2pin PCI-E供電接口,而SATA供電接口為12個,D型4pin供電接口則為4個。所有線材的長度都在600mm以上,完全可以滿足各種機箱的背部理線需求。 酷冷至尊GX850 GOLD電源使用12cm風扇進行散熱 電源AC交流輸入接口配置有獨立開關 酷冷至尊GX GOLD系列電源與同門的MWE GOLD V2系列電源其實是孿生兄弟,兩者的內部結構基本相同,採用都是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設計,模組接口PCB通過線材與主PCB連接的。不過與MWE GOLD V2系列電源不同的是,酷冷至尊GX...
電源挑貴的買就靠譜?教你怎麼選最省錢

電源挑貴的買就靠譜?教你怎麼選最省錢

很多人面對萌新問如何選電源時,會敲出:挑貴的!經驗+3之後,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做可能是在誤導萌新呢? 拋開預算不說,直接買貴的電源真的就靠譜嗎?我們先來看一下價格高的電源都貴在了什麼地方。 用料高端 用料毫無疑問是電源成本的大頭,包括濾波電路、整流橋、變壓器等等,這些元件都需要很高的成本。 而效率越高,性能越強的電源需要更好的元件,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遊戲玩家津津樂道的RGB風扇,全模組線材,這些都是要成本的,當然也會算進電源的價格中。 除了供電之外,有些電源還會提供一些額外功能,比如低負載停轉0噪音,自帶屏幕監控功率,還有通過智能軟件進行各路負載設等等,這些功能也會使電源有更高的價格。 不只是服裝化妝品有品牌溢價,電腦中同樣有品牌溢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信仰」。 一個logo,一個貼紙,甚至一個配色,都能讓電源賣出高價。 所以答案就很明顯了,在額定功率,參數和功能都一樣的情況下,電源挑貴的買確實更靠譜。 但要注意,很多玩家被商家的宣傳蒙蔽了雙眼,去追求一些用不到的功能或溢價,導致花了錢卻沒有享受到更好的性能,這樣是不值的。 最後的結論是,除非錢多不在乎,否則還是建議量力而行,去挑更適合自己的電源,把預算留給其他硬件不香嗎? 來源:快科技

80 Plus提高測試和授權費用,可能會影響電源價格

Plug Load Solutions的80 Plus標志已成為用戶購買電腦電源的一個重要識別方式。作為電腦主機的一個重要部件,一個耐用的電源可以確保使用多年不需要更換,而且現在各種高能耗的的電腦配件更需要可靠的電源提供保障。 80 Plus是以電源效率作為分級單位,總分為6個等級。對用戶來說,這可能比Cybenetics等技術含量高的認證機構進行的分級更容易掌握。據TECHPOWERUP報導,有行業的研究機構調查後發現,Plug Load Solutions已經大幅提高了授權費用,電源廠商可能會將這些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尤其是在一些銷量較低的型號上。 根據80 Plus的授權和認證政策文件,可以了解該認證的成本結構,包括廠商注冊的成本(一次性授權費),以及每台設備的測試費用。這里的 "單位 "指的是一個單獨的SKU,會收取一個固定的費用,不適用於每個銷售單位。Per-SKU則是指每一個細分型號都要單獨做認證,例如海盜船的HX系列是一個型號,而HX750W和HX850W則是細分型號,會被視為兩個單獨的認證。 目前,Plug Load Solutions已經將其每SKU認證價格提高了3倍。對於2021年之後推出的新型號,這意味著一個系列的授權費將增加數萬元美元。如果有廠商推出一個系列450W、550W、650W、750W、850W和1000W共6種額定功率的電源,6個細分型號僅認證費用就需要21000美元。讓人想不到的是,即使是已經通過了80 Plus認證的OEM電源型號,廠商也要支付授權費。這里的 "OEM "指的是CWT、Seasonic、HEC、Fortron等代工生產電源的廠商。如果一個模板型號的650W電源被不同廠商貼牌,就會因為不同貼牌而重復收取授權費用。 ...
80PLUS認證費暴增3.5倍電源大漲價不可避免

80PLUS認證費暴增3.5倍電源大漲價不可避免

電源上的80PLUS認證大家都很熟悉了,包括白牌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鈦金等不同級別,越高級說明電源的轉換效率越高。 當然,這種認證都不是免費的。80PLUS認證項目名為Plug Load Solutions,背後主導的則是一家名為CLEAResult Consulting Inc的公司。 要想拿到80PLUS認證,首先得交一筆5000美元的單次授權費,然後針對不同產品着不同的收費標準,比如115V、115V工業級、230V歐標都是每個型號6000美元,230V數據中心級則是7250美元。 還有一種很普遍的情況,那就是OEM代工廠製造出來電源,其他品牌電源廠商拿走貼上自己的牌子去賣,這中間的認證收費就很有玄機了。 對於這種產品,盡管產品本身完全沒變,但是OEM廠商、品牌廠商都必須走一遍認證流程,還包括一個改名費。 目前,OEM電源貼牌重新認證的費用是1000美元,但是從2021年開始,直接上漲到了3500美元,而且依然是按照每個型號單獨收費。 舉個例子,海盜船發布了550W、650W、750W、850W、1000W、1200W六種功率版本的一個新系列電源,它們都來自代工廠僑威(Channel Well)。 在以前,海盜船要為它們支付6000美元的認證費、5000美元的單次授權費,總計1.1萬美元,而現在,認證費漲到了2.1萬美元,加上單次授權費就是2.6萬美元! 這些費用,無疑會直接計入產品成本,而廠商必然是要把它們收回來的,除了漲價還能怎麼辦? 另外,80PLUS認證報告每修改一處,都需要500美元,而即便是認證完成後將電源發回給廠商,都要收取每台100美元的費用! 作者:上方文Q來源:快科技

消防志願者 入戶送安全

快遞員將貼有消防宣傳常識標籤的快遞送出 「趙大爺,冬季氣候乾燥寒冷,家里用電、用火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你拍九來我拍九,著火快打『119』……」11月17日,樂陵市12名消防志願者來到朱集鎮王清宇村,進村入戶宣傳消防安全常識。 11月以來,我市組織開展「萬名志願者,入戶送安全」消防公益宣傳活動,建成供水、供熱、供電、供氣等相關企業消防志願者服務分隊42支,深入機關、社區、企業、學校、農村等,向市民發放消防宣傳資料,逐戶上門開展防火、報警和撲救初起火災、逃生自救知識宣傳。 8天8000市民成功註冊 11月5日,中國消防志願者註冊管理平台正式上線啟用。「我成為一名正式的德州消防志願者啦! 」「我們學校可以成立消防志願者服務隊嗎? 」一時間,不論是政府公職人員、新聞媒體工作者、企業員工,還是教師、農民,都爭相登錄平台註冊成為消防志願者。 記者在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志願者管理平台後台看到,短短8天,我市消防志願者註冊人數已超過8000人,其中年齡最小的8歲,最大的72歲。 眾多志願者中,在威海工作的德州人馮雪娜特別積極。 11月5日,註冊成為德州消防志願者的她得知德州市將舉行119消防宣傳啟動儀式的消息後,立即跟單位請假,趕回來參加啟動儀式。在活動現場,身穿志願者紅馬甲的她一會發放宣傳資料,一會幫助消防員收拾器材,忙得不亦樂乎。「慶雲縣消防志願服務隊」「德州電力消防志願服務隊」「德州萬達消防志願者服務隊」……如今,一個個消防志願服務組織,一名名消防志願者秉承「傳遞平安、祝福千萬」的消防安全理念,正在積極將所學消防知識傳遞給市民。 快遞包裹「投送」安全常識 「電動車起火燃燒快,不要停在樓道和出口。 」「不用取暖器烘烤衣物,離開時要關閉電源。 」11月19日,家住慶雲縣的趙安娜在寄送快遞時,看到包裹上貼著一張消防安全提示標籤,上面印著消防安全提示宣傳語和漫畫圖片。 這是我市消防救援部門開展「橙色印記·平安快達」公益宣傳行動的創新做法,針對快遞行業快速、高效、普及面廣等特點,他們主動協調聯繫業內知名快遞企業,開創「消防宣傳+快遞」模式,通過上門派送快遞,免費將消防知識送到市民手中,開啟宣傳新模式。 在圓通快遞公司,記者看到很多快遞員正在將印有消防宣傳常識的標籤貼在一個個快遞包裹上,隨後這些包裹將被分發至收件市民手中,同時也將消防安全傳遞到千家萬戶。 市消防救援支隊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利用快遞員通過點到點的宣傳形式,把每個快遞網點變成消防宣傳站,每一名快遞員化身為「消防宣傳公益使者」,由多個點形成消防宣傳網,遍佈縣區、鄉村、街道,將消防安全知識送到千家萬戶。 目前,全市已有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的600餘名快遞小哥參與到消防宣傳公益使者行動隊伍中,已派發消防宣傳貼畫2萬餘份。 行業里走出「平安使者」 史梅是德城區華錦園小區物業主任,是一名消防志願者。「消防安全無小事,既要牢記於心,更要付諸於行」。從事消防志願服務已經5個年頭,每月她都會定期組織物業人員和廣大業主開展消防安全演練,給大家講解培訓家庭消防安全和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有事沒事,她都習慣在小區或者周邊商舖街道上轉一轉,哪里堵塞消防通道了、哪里在樓道停放電動自行車、哪里私拉亂接電線充電了……她都會上前勸導,給人家說明利害關係,慢慢被人稱為「平安使者」。 在工作中她積極探索社區消防宣傳工作的好方法,結合社區網格化管理、社區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強化消防教育培訓,努力將消防知識播撒到社區各個角落,做到防患於「未燃」。「社區孤寡老人是我們消防宣傳的重點人群之一,我們會挨家挨戶入戶宣傳消防安全知識,比如外出買菜時一定要記得關掉火,這樣的注意事項都要一遍一遍地耐心交代。 」史梅說。 在我市,像這樣的消防宣傳使者還有很多,他們身上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有驚人的壯舉,他們始終堅守本職工作,為增強廣大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和火災防控能力,營造和諧、安全的社區氛圍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本報記者劉臻本報通訊員尹岩 來源:kknews消防志願者 入戶送安全

英特爾ATX12VO實物賞析,桌上型電腦電源的未來

有關英特爾最新的ATX12VO電源標準,我們曾在前一段時間的超能課堂(247),以及更早之前對新規范看點,都為大家講解過。 ATX12VO確實有所犧牲,將放棄對老式3.3V和5V的支持,只專注於12V。PCWorld解析了兩塊ATX12VO主板和ATX12VO電源後,認為桌上型電腦電源的未來看起來更加光明。ATX12VO將首先出現在OEM廠商的PC中,但不排除最終推廣到DIY市場的可能性。 是什麼讓ATX12VO具有高能效? ATX12VO更高的效率主要來自於去掉了變壓器和其他PSU部件,去掉3.3V和5V供電是因為它們在閒置期間仍在耗損的電能 。英特爾的早期成果看起來很不錯,通過下圖,可以看到500W ATX12VO 80 Plus Gold與500W ATX 80 Plus Gold和500W ATX Plus Bronze的效率對比。 正如英特爾指出的那樣,即使是價格較高的80 Plus金牌PSU 也不會比成本較低的80 Plus銅牌PSU提高多少效率。相關,80 Plus金牌 ATX12VO單元在閒置負載時的表現卻相當厲害。在直流側負載15W的情況下,ATX12VO可以達到78%的效率,而多軌電源基本為59%。實際可能並不意味著超過5或7W,但由於很多台式機的閒置時間遠遠超過了大量使用的時間,所以一年的時間下來,就能省下不少電。 3.3V和5V電壓不會消失,它們只是搬進了主板。當你看到一個ATX12VO電源旁邊的標準多軌ATX電源的24針主電源接線時,差異就很明顯了,同時主板引出的3.3V和5V接線的線材也細小很多。 接線的簡化也意味著PSU標簽上的數字減少了很多。可以看到下面左邊是小得令人印象深刻的SilverStone Strider SST-ST1200-PTS Platinum 1200W電源,而右邊則是High Power HP1-P650GD-F12S...

英特爾出售電源管理晶片業務,減負持續

據TECHPOWERUP報導,聯發科已經發布公告,將透過其子公司立錡科技收購英特爾旗下Enpirion電源管理晶片產品線,預計總交易金額約85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左右),交易完成日期暫定今年的第四季。 精簡產品線,減少不必要的研發支出,並專注於企業認為現在和未來最重要的市場,英特爾近兩年不斷對自身業務組合進行減負重組。繼去年將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晶片業務出售給蘋果,以及今年將NAND業務出售給SK海力士之後,現在又把電源管理晶片部門Enpirion出售給台灣聯發科旗下的立錡科技,促使英特爾更專注於他們的核心產品線,畢竟在CPU市場上已經落後競爭對手得越來越多了。 事實上8500萬美元的出售價格對於英特爾的規模來說是杯水車薪,有業內人士猜測這是英特爾急需資金,選擇快速兌現的結果。英特爾目前的處境並不樂觀,甚至可以說是四面楚歌,除了主要對手AMD的直接競爭外,連蘋果公司這樣的主要客戶也在近期宣布投資數十億美元,以便在未來將Mac使用的CPU從英特爾的X86架構處理器轉移至自研的ARM架構處理器上。 英特爾的Enpirion主要業務是FPGA電路、SoC、CPU和ASIC打造電源管理晶片,通過這次交易將增強聯發科在業務方面的整體實力,擴大和豐富了業務組合,未來有可能拓展更大規模的市場,同時可以將目光瞄準到企業級客戶身上。 ...

如何初入電動牙刷不踩雷?南卡Shiny電動牙刷

隨著科技改變生活,人們有越來越多產品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其中很不少產品屬於那種讓你「用了就回不去」。 電動牙刷,就是其中一種,下面我將體驗這款南卡Shiny電動牙刷,和大家一起瞭解如何選擇電動牙刷,如今電動牙刷的款式越來越多,價格從幾十塊到上千元都有,著實讓初次選擇電動牙刷的用戶難以抉擇。 首選電動牙刷的原理,就是電機機芯在電的驅動下做高頻旋轉或者振動,電機通過傳動軸帶動刷頭在我們的牙齒表面做旋轉或者上下往復的直線運動,刷頭在高頻運動的同時,會將牙膏和水的混合液體分解成微細的泡沫,泡沫爆裂時產生水流的衝擊力,產生清潔的效果。 刷牙的目地是用手帶動刷頭去除牙齒表面的牙斑菌和牙齒縫隙間、牙齦溝(牙齒和牙齦交界處)的食物殘渣以及牙斑菌。 手動刷牙的頻率是不到200次/min,電動牙刷的振動頻率是8000-40000次/分鐘,兩者的刷頭振動頻率相差了上百倍。所以電動牙刷清潔更徹底,更高效。 更關鍵的是手動刷牙不靠譜,一般人不能保證恆定的速度刷牙,刷牙的力度也是沒大沒小,生氣的時候,還把自己的牙齦刷出血。標準的手動刷牙是美國的巴氏刷牙法,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非常複雜,80%的成年人不能按照巴氏刷牙法堅持一週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電動牙刷我覺得是「用了就回不去」的產品。 電動牙刷按照振動方式分為2種:機械迴旋轉式和聲波振動式。兩種振動方式分別有兩家代表企業,他們是該方式的發明者,歐樂B是機械迴旋轉式,飛利浦是聲波振動式。不過現在這兩種方式很多牌子都做得挺不錯。 總體來說: 1、聲波振動式的對牙齒的損害相對少一些,適合大多數人,或者牙齦比較敏感的用戶; 2、機械迴旋轉式的刷牙更粗暴,清潔程度更乾淨一些,適合牙齒不整齊,經常抽菸、飲茶、咖啡的用戶。新款增加了壓力提醒功能,避免用力過度損害牙齒。 3、機械迴旋轉式還有一個缺點:電機運動負責聲音大,初用的時候會感覺有點吵。 而我們這次體驗的南卡Shiny電動牙刷,採用的就是聲波振動式,振動頻率達到了約32000次/分鐘,還支持IPX7級雙重防水等級,續航達到變態的30天,這1個月的續航,我有點擔心充電線會丟,帶著疑問我來體驗這款產品。 南卡Shiny電動牙刷的外包裝採用特硬工藝銅版紙彩盒,整體設計偏小清新,看得出想主打針對Z時代人群(90~00年) 打開包裝盒,可以看到南卡Shiny電動牙刷 的主體,還有其他配件。 南卡Shiny電動牙刷的全部配件,主體、兩把刷頭、一本說明書、一條無線感應電源線。 南卡Shiny電動牙刷 附贈的刷頭據說是杜邦的刷頭,美國杜邦公司發明了尼龍絲,也就是牙刷刷毛領域的老大,尼龍絲刷毛纖細柔軟、耐磨、不吸水,有很多優良特性。 南卡Shiny電動牙刷 附帶的無線感應充電座好評,現在很多入門級別的電動牙刷,常常把充電做到牙刷底部,充電需要扣出防水塞插USB充電,體驗非常不好。 南卡Shiny電動牙刷 支持5種潔齒模式:標準模式清潔、牙齦敏感模式、強力美白模式、護理按摩模式、表面拋光模式,機身採用正方四角圓潤過度剖面,握持手感還不錯,之前用過完全圓柱形機身的電動牙刷,當你在刷牙一半,牙膏泡沫流到手部的時候,很有可能因為圓柱形的電動牙刷加上震動會從手中滑落。 經過這些天的體驗,南卡Shiny電動牙刷 震動效果很不錯,能夠達到官方描述的效果,機身的設計握持感挺好,不容易使用中滑落,加上防水等級那麼高,使用後清洗很方便,而且一次刷牙時間是2分鐘,劃分成6段震動,分別對應你牙齒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前上、前下,這6個牙齒部分。 雖然南卡Shiny電動牙刷 沒有標榜智能部分,也沒有搭配APP使用,不過實際日常使用中,很少會經常去打開APP看自己刷牙記錄,本來就是一個常規操作,用戶需要的是用的安心,我覺得南卡Shiny電動牙刷 是一款能夠讓首次嘗試電動牙刷的用戶使用得安心。 來源:kknews如何初入電動牙刷不踩雷?南卡Shiny電動牙刷

雙11精選:酷冷金牌全模組電源,飛利浦大屏遊戲顯示器

雙11就快到了,估計不少大家經過這段時間的連續奮戰,已經將不少心儀之物放進了購物車。既然11號還沒到,我們仍然會為大家不斷搜索,看看有什麼好物品被忽略,錯過黃金機會,也是對這個每年購物盛宴的查漏補缺。今天小編看了一下,順便推薦幾款。 酷冷至尊 V750 GOLD 電源 預售地址:點此前往>>> 酷冷至尊在業界的品質毋庸置疑,V750這款支持的功率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發燒友對高端電腦的需求,同時擁有金牌80Plus、全日系電容、全模組等高端電源具備的規格,還貼心地加入了顯卡加強線纜等實用設計,加上10年保修3年免修的質保,絕對是發燒友的好選擇。 酷冷至尊 GX550 電源 預售地址:點此前往>>> 如果你覺得V750太高端,可以看看GX550,這款電源的配置已經能滿足一般消費者的要求。全日系電源以及SRC+DC2DC架構讓電源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5年質保,保證物有所值。 飛利浦 325M1RZ 顯示器 預售地址:點此前往>>> 飛利浦顯示器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持續發力,推出了很多款性價比很高的實用性產品,今天推薦的這款尺寸是31.5英寸,2K解析度,帶HDR400,同時具備165Hz和1ms的遊戲參數的遊戲顯示器,滿足大家在大螢幕打遊戲的需求。而且還配有飛利浦獨家的流光溢彩功能,讓桌面看起來更亮麗。 希捷 2TB Backup Plus 2.5英寸移動硬碟 預售地址:點此前往>>> 現在不少大家使用的筆記本電腦一般是256GB或512GB,如果需要放置大量文件,例如視頻/音頻可能就不夠了。小編看到希捷這款外形非常有個性的移動硬碟,顏值槓槓的。放在桌面上可以當「藝術品」。如果不介意是否輕薄,還有4TB和5TB容量可以選擇。 瑞視達T1手機投影儀 預售地址:點此前往>>> 可能很多大家想有更大的顯示效果,而且布置更靈活,例如可以躺在床上看電影電視劇,但是不想有太高的花費。可以試試這款手機投影儀,可以滿足一般的需要,最重要的是現在只要99元還送幕布。不過是第三方店鋪,雖然評價不錯,價格也比自營超值很多,但如果有大家在意是否是自營,記得留意。 ...
拒絕套路簡單粗暴 酷冷至尊雙11直接低價發車

拒絕套路簡單粗暴 酷冷至尊雙11直接低價發車

一年又一年,雙11活動越來越熱鬧,規模越來越大,但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累覺不愛,實在無法忍受從平台到商家的各種套路、各種算計,經常辛辛苦苦下來省不了幾個錢,有時候還會多花冤枉錢。 其實,不玩套路、簡單直接的也經常有,比如機電大廠酷冷至尊,這幾年在618、雙11等活動中都是堅持直接降價、秒殺,買就完了。 今天是酷冷至尊京東品牌日,一起來看下有哪些不能再錯過的優惠。 酷冷至尊京東主會場: 酷冷至尊天貓主會場: 在酷冷至尊的活動頁面,任何產品都無需預約,點擊購買,即可參與品牌日的低價直降秒殺活動,然後坐等收貨就行了。 酷冷至尊V750金牌全模組電源:原價849元,活動價699元 全模組設計,帶來豐富的個性化定製線空間、方便的安裝體驗,一線大廠用料,16AWG顯卡電源線,還能通過Hybird功能實現一鍵靜音,並提供三年換新、十年質保的售後策略,升級電腦時也可以繼續使用這個「傳家寶」,給其他配件留下預算空間。 購買鏈接: 酷冷至尊GX550電源:原價399元,活動價349元 扁平設計,寬幅電壓,單路12V輸出,負載效率達到89%,80PLUS銅牌認證,SRC+DC2DC架構,全日系電容,五年質保。 購買鏈接: 酷冷至尊旋風520中塔機箱:原價299元,活動價249元 更好的通風設計,改良設計的前面板,支持ATX主板,具備前鏡面板、玻璃側板、獨立電源倉。  購買鏈接: 酷冷至尊冰神B360 ARGB水冷散熱器:原價599元,活動價529元 全系兼容Intel 115x/1200/2066、AMD AM4主流和高端平台,新升級雙腔水冷頭,冷卻鰭片面積更大,風扇散熱更高效,另有ARGB燈珠、雙腔水泵、低阻冷排。 購買鏈接:) 除了以上的明星產品,酷冷至尊京東自營旗艦店還有更多優惠,不需要等到11月11日、不用熬夜補款就能享受。 作者:上方文Q來源:快科技

銀欣發布全球首款1000W SFX-L電源:把RTX 3090塞進ITX主機不是夢

相比我們平常使用的ATX電源,SFX是一種縮小了三圍尺寸(還進一步細分為SFX與SFX-L兩種尺寸),以便能夠被各種Mini-ITX機箱所容納的電源規格。隨著ITX平台這幾年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端玩家,也開始熱衷於將平常中塔的高性能配置移植到迷你機種之中,所以對電源性能的硬性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在此之前,SFX電源的功率一般為350W到750W,直到今年由酷冷至尊發布了V SFX系列850W打破記錄。 隨著近期RTX 30系列顯卡、Zen 3處理器、RX 6000系列顯卡的集中發布,硬體性能也再次迎來突破。銀欣這家老牌的高端機電廠商也將正式推出全球首款1000W功率的SST-SX1000-LPT SDX電源,以滿足高端ITX玩家對於電源的高需求。 SST-SX1000-LPT SFX經過了80 PLUS白金認證,全模組接口,尺寸為SFX-L規格,其中+12V可以輸出83.3A電流,在20%-100%的負載下,SST-SX1000-LPT可以實現90%的轉換效率。同時,電源還採用了SFX少見的120mm風扇,在200W負載以下可以停轉保持靜音,300W-700W功耗區間則維持在900RPM低速散熱,超過800W負載時,風扇將達到全速區間的1400-1750RPM。由於這是一個極小體積的電源產生的最大功率,所以在接近滿載運行的時候,高轉數的風扇還是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工作噪音。 總體而言,銀欣SST-SX1000-LPT是為目前最頂級的ITX主機提供的最佳電源解決方案。隨著高端硬體系統功耗的持續上升,原有的常見功率電源已經無法滿足新的平台,1000W則會讓整機系統保留留更多餘量,特別是滿足高性能硬體組合的峰值功耗需求。 ...
RTX 3090裝機後 電源、顯卡同時燒毀 廠商回應 高度重視、已返廠測試

RTX 3090裝機後 電源、顯卡同時燒毀 廠商回應 高度重視、已返廠測試

繼發售之初的「電容門「後,RTX 3090的「炸機」事件涌現出來。 對此,振華電源今天下午在官方微信刊登《關於振華電源與NV RTX30系列顯卡異常通知》(截稿前已刪除)。 《通知》中提到,近期收到消費者反饋,RTX 3090顯卡使用振華電源裝機後,出現顯卡和電源同時燒毀的異常反饋。關於此事振華團隊高度重視,已安排返廠測試,待產品檢測分析完成後,及時提出相關說明及後續處理辦法。 由於原《通知》已被刪,還不清楚是措辭還是事件本身回溯有什麼問題。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NGA、CHH論壇上,關於RTX 3090「炸機「的案例似乎不止一起,出問題的甚至還有海盜船、海韻電源,顯卡品牌則包括但不限於EVGA等,所以到底根源在哪兒,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電源#振華#RTX 3090 責任編輯:萬南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