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Ssd

Tag: ssd

閃存價格觸底反彈 今年預計增長40%

閃存價格觸底反彈 今年預計增長40%

新年伊始,讓PC用戶們心情復雜的消息傳來,存儲業內人士指出,NAND Flash閃存芯片的價格將在今年提高40%之多。 40%絕對不是一個可以低估的數字,如今七八百就能買到的1TB SSD,可能重新回歸千元以上「站崗「。 本周二,三星電子的DRAM/閃存工廠曾遭遇意外斷電事故。晶圓產線的斷電即便是按秒計,也可能造成N多晶圓被污染而直接報廢。三星給出的說法是預計2~3天完全恢復,外界現在自然將NAND漲價的預判和三星此次「掉閘」聯系起來。 其實不僅僅是閃存,記憶體、MLCC陶瓷電容、LCD液晶面板等主要元器件的漲價聲音日前不絕於耳,進一步為消費者增添不確定性負擔。 從完全的角度來看,對SSD尤其是大容量SSD有剛需的用戶,盡快下手是良策。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新東芝存儲不看好3D XPoint技術 XL-Flash更有性價比

新東芝存儲不看好3D XPoint技術 XL-Flash更有性價比

在近日召開的國際電子設備會議(IEDM)上,東芝存儲發布了基於Twin BiCS技術的閃存產品,並透露了即將推出的XL-Flash技術信息,同時它表示對3D XPoint之類的堆疊類存儲方案的前景並不看好。 至於原因,東芝認為3D XPoint成本太高,在容量/價格比上難以匹敵3D NAND 技術,現在市面上96層堆疊的閃存已經大量涌現,可以在容量上輕松碾壓3D XPoint。 其實對於高端DIY玩家而言,如果追求極致速度和體驗,3D XPoint是不二之選。即便是NAND SSD最強的SLC在4K隨機性能、延遲方面連傲騰的尾燈都看不到,畢竟一個是DRAM,一個是NAND。 目前intel 900P 280GB售價約為1799元,如果市面有SLC SSD產品的話,280GB容量的型號相信也不比傲騰便宜。 說一下XL-Flash,該技術是基於Bics Flash 3D NAND技術和SLC,延遲為當前TLC閃存的1/10,傳輸速度介於DRAM和NAND Flash閃存之間。XL-Flash閃存的單Die容量為128Gb,支持2、4、8個Die封裝,單顆粒容量則可以做到32GB、64GB、128GB三種。 作者:流雲來源:快科技
4款熱門旗艦NVMe SSD橫評 原廠閃存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4款熱門旗艦NVMe SSD橫評 原廠閃存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對於高端NVMe SSD市場來說,各家大廠的爭奪也是異常激烈,每家各顯神通,對產品都有着不同的策略和定位。這給消費者的選購也帶來了一些困惑,官方公布的數據非常接近,但實際性能是不是都一樣? 於是,本期的對比橫評應運而生,我們選擇了4款熱門的高端NVMe SSD進行橫向對比評測,他們分別是:三星970 EVO、東芝RD500、西部數據SN750、英特爾760P,這幾家也都採用了各自的原廠顆粒,而且價格區間也比較接近。我們通過理論測試、應用測試以及極限測試,來還原每款產品的最真實本質,到底哪一款才是滿足你使用需求的那顆菜? 選擇的這4款產品都是目前的熱門產品,但他們卻各有特色,並且為了發揮出產品的最強性能,我們都選擇了1TB容量的版本,這4款產品分別是: 三星970 EVO ,前上一代消費級TLC固態硬盤中的熱點產品,因為產品更新,價格有所回落,與其他固態硬盤價格更為接近。三星這款固態硬盤採用的是64層的V-NAND,總寫入量達到1200TBW,提供5年質保。官方給出的最大連續讀取3500MB/s、連續寫入2500MB/s,隨機4K讀取500K IOPS,隨機4K寫入480K IOPS。 西部數據WD_BLACK SN750,也是市場上關注度較高的SSD產品。它採用自家的3D NAND TLC閃存顆粒和主控,總寫入量達到600TBW,提供5年質保。官方給出的最大連續讀取3470MB/s、連續寫入3000MB/s,隨機4K讀取515K IOPS,隨機4K寫入560K IOPS。 Intel 760P,2018年年初誕生的產品,因為其性能在當時屬於頂尖水準而且價格能夠接受,並且憑借Intel的口碑以及品質也是得到眾多用戶的青睞。它顆粒採用自家的64層3D-NAND閃存顆粒,總寫入量在576TBW,提供5年質保。官方給出的最大連續讀取3230MB/s、連續寫入1625MB/s。隨機4K讀取340K IOPS,隨機4K寫入275 IOPS。 東芝RD500,最近剛剛發售的全新產品,推出後就在網上口碑很好,是PCIe Gen3*4規格的新晉旗艦產品,之前低一個級別的RC500在同類型產品中有着出眾的表現,廣受好評,而作為更高階的RD500。RD500的存儲顆粒以及主控單元依然都是使用的是東芝原廠芯片,採用96層3D BiCS FLASH技術。總寫入量600TBW,提供5年質保。官方給出的最大連續讀取3400MB/s、連續寫入3200MB/s。隨機4K讀取640K IOPS,隨機4K寫入600K IOPS。 測試方向&測試平台 針對不同固態硬盤的性能差異,我們主要通過理論性能測試、實際使用測試,極限讀寫測試,溫度這四個方面,對4款固態硬盤的進行全面考量。 為了保證這里橫評的4款固態硬盤可以說代表了當前市場上最強的固態硬盤,測試平台不能太差,因此選擇i9 9900K搭配華碩M11H作為測試平台上,具體配置如下。 理論性能測試 常規跑分測試 首先是使用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這兩款軟件,在默認設置下對固態硬盤的最大連續讀寫、4K隨機讀寫進行測試。 首先從AS SSD Benchmark得分而言,RD500獲得了最高的分數,主要強在它的4K-64性能,分數達到了6475分,幾乎高出了第二名的SN750 1000分,970 EVO第三,760P最後。 而在使用CrystalDiskMark這款軟件進行測試後,測試的結果基本類似。在順序讀寫上,只有Intel...

想PCI-E 4.0總線普及,還得等到Intel提供支持才行

盡管AMD今年推出了Zen 2架構處理器和X570主板把PCI-E 4.0推向了消費級市場,新的總線速度比上代要快一倍,但是新的PCI-E總線離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至少得等到Intel那邊支持才行。 今年7月7日AMD發布了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和X570支持PCI-E 4.0,而他們家的顯卡其實早在Radeon 7的時候就支持了,群聯也在AMD推出新銳龍處理器的時候拿出了支持PCI-E 4.0的E16主控,但這些已經是現在能買到支持PCI-E 4.0總線的全部東西了。 其實Marvell和慧榮也在今年下半年發布了支持PCI-E 4.0的主控方案,在8月份慧榮發布了兩款PCI-E 4.0 SSD主控,一款針對高端消費市場,而另一款則是入門級產品,都支持96層的3D TLC/QLC快閃記憶體,這兩款主控採用12nm工藝製造,發熱應該會比群聯現在的E16低不少,明年他們還會推出企業級SSD用的PCI-E 4.0主控。 Digitimes表示業內人士認為PCI-E 4.0要流行起來,至少等到Intel發布支持的CPU時才行,而10nm的Tiger Lake處理器會增加對PCI-E 4.0的支持,這款處理器最早會在2020年到2021年進入消費級市場,接替現有的Ice Lake處理器,預計2021年到2022年PCI-E 4.0 SSD的需求會快速增長。 ...

OWC推出Accelsior 4M2 SSD:四路M.2,總讀寫速度6000MB/s

持續寫入性能6775MB/s、持續讀寫性能6318MB/s,OWC推出了「他們有史以來最快的SSD」 Accelsior 4M2。這款高端固態硬碟結合了多路M.2接口,可提供最高達8TB的存儲容量,簡直就是蘋果家新Mac Pro的最佳存儲伴侶。 OWC Accelsior 4M2 SSD使用了祥碩ASM2824 PCIe 3.0 x4橋接晶片,轉接出4個M.2-2280插槽,本體為4個OWC Aura P12 M.2-2280,群聯PS5012-E12主控,支持SLC緩存,板載DRAM緩存以及東芝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提供1TB、2TB、4TB以及8TB幾種規格。 經原廠調教,OWC Accelsior 4M2 SSD的持續寫入性能能夠達到6775MB/s、持續讀寫性能能夠達到6318MB/s。為了保證SSD的穩定運行,Accelsior 4M2還「標配」了一個比較大的散熱片,來帶走四個OWC Aura P12 M.2-2280硬碟產生的大量熱量。 截圖自anandtech 與其他高端OWC SSD一樣,Accelsior 4M2可以與OWC的SoftRAID軟體搭配使用,該軟體支持各種RAID模式(RAID 0,RAID 1,JBOD等)。此外,這款SSD也可以在PC中使用。但是需要藉助其他RAID軟體,然後當成普通的PCIe SSD擴展卡來使用。 OWC將在12月30日這一周開始銷售Accelsior...
NVMe SSD高速傳輸的背後 原理竟然是這樣

NVMe SSD高速傳輸的背後 原理竟然是這樣

閃存技術發展到如今,想必大家對固態硬盤已經足夠熟悉,固態硬盤發展到今天各類別的定位差已經十分明顯。 市面上主流的消費級基本有大容量主打性價比的SATA、mSATA SSD,以及主打高性能的NVMe M.2 SSD。 大約從2015年開始,NVMe這個詞開始被各大科技媒體重視起來,也正是從這個時間開始有更多的台式機主板、筆記本電腦開始搭載支持PCI-E總線標準的M.2插槽,這就讓讀寫更高速的NVMe M.2 SSD有了用武之地。 隨着個人存儲數據量的不斷增加,傳統AHCI標準的SATA SSD已經跟不上消費者的性能需求,高端SSD領域幾乎已經成為了走PCI-E通道的M.2 NVMe SSD的天下。 那麼什麼是NVMe呢,它對於使用它的SSD有哪些優勢呢? NVMe為何能夠如此之快 NVMe是一項相對較新的存儲技術,專為SSD而生,早在2011年就已經出現1.0版本。 它與傳統的SATA SSD相比最直觀的提升就是性能翻倍。那NVMe是如何實現如此巨大的性能提升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科普。 走SATA的SSD會被連接到南橋的SATA port上,因為其僅支持傳統的AHCI協議。 我們要知道AHCI只有1個命令隊列,如果此時有大量的文件操作需求,便會出現擁堵的現象。 而支持NVMe傳輸協議的SSD直接走PCIe,並且NVMe的隊列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五位數,它讓電腦和固態硬盤之間的通路大大增加,因此能夠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大大降低了延遲,進而實現了數倍於SATA SSD的性能。 NVMe優勢所在 低延時 NVMe標準與AHCI標準相比首先就是更低的延時。 因為這個標準是面向PCI-E SSD而生的,因此可以與CPU直連從而免去了AHCI與SAS接口的外置控制器(PCH)與CPU通信所帶來的延時。 在調用方式上,NVMe並不需要讀取寄存器,而AHCI則需要讀取4次,所以進一步降低延時。 高IOPS 由於傳統的AHCI設置原因,所以IOPS性能不高。而NVMe SSD隊列深度一般可以提升到64000以上,所以IOPS能力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低功耗 NVMe加入了自動功耗狀態切換和動態能耗管理功能,在Power State 0狀態下你的SSD閒置時間達到50ms後便可以切換到Power State 1狀態,在Power State 1狀態下閒置時間達到500ms後,進入功耗更低的Power State 2狀態。 所以,與現在主流的AHCI SSD相比,NVMe在功耗方面的優勢也十分明顯。 未來發展趨勢 在NVMe傳輸協議沒有普及前,市場上就出現了PCIe通道的M.2接口形態的固態銀盤,但受限於傳輸協議的原因,僅可以實現SATA SSD 6Gbps的性能。 而低延時的NVMe加上無延時的PCIe通道背書,可以直接連接CPU提高通道帶寬,能夠讓固態硬盤的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所以NVMe協議的M.2 SSD未來勢必穩坐高性能SSD的寶座。 來源:快科技
從速度和通道說起 PCIe 4.0 SSD前途光明

從速度和通道說起 PCIe 4.0 SSD前途光明

無論承認與否,2019年對於整個DIY硬件行業來說,都是充滿驚喜和極具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AMD推出了全新的銳龍處理器和X570芯片組,讓PCIe 4.0 得以投入實用。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基於PCIe 4.0 的全新高速帶寬,未來DIY硬件的性能將會迎來爆炸式增長。 可喜的是,這種變化正在加速來臨,與X570芯片組同時間誕生的PCIe 4.0 SSD,已經提前讓我們見識到了PCIe 4.0 的威力。 不難想象,PCIe4.0將是DIY硬件廠商、尤其是存儲廠商着重開辟的新藍海。 為什麼這麼說?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PCIe 4.0究竟是什麼?它和PCIe 3.0有什麼區別? 從PCIe 1.0到2017年發布、但還沒有應用的PCIe 5.0,一共經歷了五代。 傳輸速率上,PCIe 4.0 的傳輸速率為16GT/s,比3.0 翻了一倍,雙向傳輸速度可達到64GB/s。 換一張圖,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比較PCIe 3.0和PCIe 4.0的速度差距。 註:PCIe通道可以同時進行雙向傳輸,故以上數據為PCIe通道單向傳輸速度,雙向傳輸需*2。 為什麼說PCIe 4.0是SSD發展的新藍海 目前,PCIe 3.0 X 16通道的速度高達32GB/s,這個速度應付當下的顯卡帶寬完全綽綽有餘。 那麼對於硬件廠商來說,為什麼還要着力發展PCIe 4.0呢?其中的原因,與傳輸通道和通道速度緊密關聯。 1、接口與傳輸通道的限制 SSD尚未誕生時,機械硬盤是市場的絕對主力,即使在當下,它也還是大容量存儲的首選。 不過由於結構的限制,機械硬盤的速度難以取得突破。目前性能較好一點的機械硬盤,連續讀寫速度一般在250/150MB/s左右。 而同樣採用SATA接口的SATA SSD,連續讀寫可達500MB/s,隨機讀寫更遠高於前者。   不過受接口和傳輸通道的限制,SATA...
閃存合約價或在明年Q1上漲15% 轉向賣方市場

閃存合約價或在明年Q1上漲15% 轉向賣方市場

熊市了快兩年,存儲廠商們干預市場的情緒有些按捺不住。 消息稱,NAND Flash存儲芯片的合約價將在明年一季度上漲10%~15%,這可能會反應到具體的SSD、U盤、移動硬盤等產品上,也可能波及筆記本、台式整機、汽車等領域。 出現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原廠顆粒商有意控制出貨,但市場需求尤其是數據中心存儲量需求卻在快速爬升。 早先報道稱,DRAM記憶體最快明年第二季度開始價格異動,結束跌跌不休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西數CFO日前在參加巴克萊全球技術大會時也給出了預測,他認為半導體行業將在今年底實現供需平衡,而2020年記憶體的產能只會增長30%,但是需求會增長35%,供不應求的情況將推動記憶體價格上漲。 考慮到最近關於SSD/記憶體的消息越來越多,以「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邏輯,建議剛需消費結束觀望、盡快入手。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NVMe/SATA SSD有什麼不一樣?萌新怎麼選

NVMe/SATA SSD有什麼不一樣?萌新怎麼選

隨着NAND技術的升級迭代,堆棧層數不斷提高使得SSD單位容量成本不斷下降,消費級市場基本已經成為了SSD的天下。 目前主流的SSD大致有兩種接口,分別是M.2和SATA兩種類型。 NVMe/SATA有什麼區別 SATA接口的SSD執行的AHCI協議標準,是目前較為成熟、常見的SSD接口。 採用SATA接口的SSD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低,較為適合入門級以及對SSD性能要求較低的用戶群體,傳輸帶寬限制為6Gbps,採用AHCI協議。 M.2接口分為NVMe協議以及AHCI協議,根據協議不同M.2接口的SSD在性能上也會有着一些差異,NVMe協議最高理論速度為32Gbps。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對SATA SSD來說來說使用AHCI協議是正確的選擇,以此可以獲得更好的性能和價格。 而隨着閃存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採用AHCI協議的SATA SSD性能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性能需求,所以NVMe協議標準的M.2 SSD應運而生。 NVMe SSD有什麼優勢 NVMe與AHCI一樣都是邏輯設備接口標準,全稱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它在設計之初就有充分利用到PCI-E SSD的低延時以及並行性,還有當代處理器、平台與應用的並行性。 相對於AHCI標準的SATA或者M.2 SSD來說,NVMe協議標準可以帶來多方面的性能提升。 作為時下最新的傳輸協議,NVMe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首先是延時更低;還有就是更大的iops以及更低的功耗和更廣的驅動實用性。 所以我們看到,SATA 6Gbps和AHCI已經逐漸成為存儲設備發展瓶頸,而NVMe標準的存儲產品也開始不斷占領高性能市場。 小白怎麼買? NVMe本質上就是在SSD和計算機之間建議多個數據傳輸通道,所以數據傳輸效率自然要比SATA接口的AHCI SSD呈現倍數級的提升。 相信到這里我們已經對SATA SSD和NVMe SSD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 主流的SATA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實際速度最大為560MB/s左右;採用了NVMe協議的M.2固態硬盤讀取速度可以達到3.5GB/s左右,平均傳統SATA固態硬盤的6倍!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二者在性能方面的差距十分明顯,對於SSD有高性能需求的消費者可以考慮採用NVMe協議的M.2 SSD,對SSD性能需求較低的大家選擇SATA SSD即可。 來源:快科技
SSD硬盤最大的擔憂沒了 Silicon Power日本提供數據恢復服務

SSD硬盤最大的擔憂沒了 Silicon Power日本提供數據恢復服務

硬盤有價 數據無價——這句話大家都懂得,再貴的硬盤也比不上存儲的數據重要,尤其是對商業公司來說。SSD硬盤有個致命問題就是一旦遇到問題,數據恢復很難,這點不如HDD硬盤。針對這一點,Silicon Power日本提供了買SSD送數據恢復服務的政策。 Silicon Power日本日前宣布,只要購買該公司的2.5寸或者PCIe SSD硬盤,一年內如果出現問題,消費者就可以免費獲得一次數據恢復服務,這個政策是跟日本最大的數據恢復公司DDS合作的,後者連續11年位列日本數據服務營收第一,數據恢復成功率極高,95.2%的硬盤數據可以恢復,80%的案例可以在48小時內解決。 Silicon Power日本公司這種合作倒是值得推廣,通常來說數據恢復收費極高,畢竟這種事都是開張吃三年,而現在的合作讓購買SSD硬盤的客戶有了一次免費復活的機會(雖然不能100%保證恢復),不過代價就是這個合作的成本是攤到了所有SSD硬盤,Silicon Power的上述硬盤售價不低。 根據價格來看,256GB的2.5寸版售價4880日元,PCIe版售價6990日元,分別折合311、446元,其他還有512GB、1TB及2TB可選,總計有8款型號。 文章糾錯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雷克沙展示速度超7.5GB/s的PCI-E 4.0 SSD,採用12nm定製主控

上星期雷克沙邀請了一些外國媒體去到他們位於中山的江波龍總部進行參觀,並且展示了他們那塊還沒正式發布的M.2 PCI-E 4.0 x4的SSD,其實這款SSD早在今年9月份的2019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峰會上有展示,現在有了更多的性能數據。 TheSSDReview其實有詳細記錄這次參觀的行程,不過我只對雷克沙這款新SSD感興趣,它並不是使用現在PCI-E 4.0 SSD上使用的群聯E16主控,而是江波龍定製的一款12nm主控,發熱量大幅降低,所以使用很薄的散熱片就可以了,當時說傳輸速度能達到7500MB/s。 CDM的測試結果其實還沒達到他們宣傳的程度,不過這款產品要到2020年第二季度才推出,現在雷克沙還有不少時間對它的固件進行打磨,目前只知道這款SSD支持NVMe 1.4,並且擁有LDPC糾錯,主控是什麼還不太清楚,快閃記憶體是96層堆疊的3D TLC。 IOMeter上的速度其實已經突破7.5GB/s的,但應該是較高隊列和線程情況下得出的結果。 ...
降幅給力 HOF PRO M.2 1TB雙十二到手1899元

降幅給力 HOF PRO M.2 1TB雙十二到手1899元

雙12,又一次大促來了。影馳宣布HOF PRO M.2 PCIe4.0 SSD 1TB雙十二滿減到手僅需1899元。 要知道,這款SSD今年7月發布時售價2999元,此次直接降了1100元,相當於原價的6折多一些。 HOF PRO M.2採用定製的純白色PCB,散熱方面採用全尺寸鋁材+銅管+高強度硅膠的組合,有效覆蓋全部發熱部件,直觸高效散熱。 基於群聯PS5016-E16主控,HOF PRO M.2支持PCIe 4.0,在這個全新通道下,其連續讀寫速度高達5000/4400MB/s,4K隨機讀寫達到了750/700K IOPS,接近SATA SSD的10倍。 PS5016-E16主控為HOF PRO M.2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其內部集合第四代LDPC糾錯機制,有效保護數據完整,增加SSD的使用壽命。 該SSD採用了東芝3D TLC閃存顆粒,高密度和高容量的垂直堆疊3D結構搭配主控LDPC糾錯機制,大幅提高數據傳輸的穩定性。 除此之外,E16還具有智能溫控機制,能夠根據SSD表面溫度變化自主調整讀寫狀態,使數據傳輸更穩定、更安全。 文章糾錯 作者:隨心來源:快科技

PCMark 10新增存儲測試,可以更好的反映SSD性能差異

PCMark 10是UL Benchmarks最新的整機系統測試工具,不過它剛推出的時候遠沒有前代PCMark 8那麼完善,只有三個負載不同的整機測試,後來才陸續追加測試讓它逐漸完善,現在PCMark 10推出了獨立的存儲測試,和以前版本的PCMark存儲測試不同,之前的PCMark存儲測試製作的時候是基於HDD機械硬碟的,所以測試很難反映SSD的性能差異,現在SSD已經成了最為常見的存儲盤,SATA SSD、PCI-E 4.0 NVMe SSD和Inetl傲騰這些設備之間存儲巨大差異,新的PCMark 10存儲測試就能很好的反映他們的差異。 PCMark 10存儲測試包括四個存儲基準測試,這些基準測試來自流行應用程式和常見任務的相關實際硬碟軌跡跟蹤,可以全面而且反映現在最新存儲設備的性能,包括Windows 10啟動、應用程式/遊戲啟動、復制多個大文和許多小文件、Office和Adobe應用程式運作時的硬碟軌跡等。 測試完成後PCMark 10存儲基準測試會計算得出總分、傳輸帶寬和平均訪問時間,可以在PCMark 10軟體內進行四個測試結果的比較,這樣可以很方便的對比硬碟的性能,或者把結果導出到Excel中進行全面分析。 四個基準測試分別為: 完整基準測試:使用了一系列來自流行應用程式和常見任務的真實的硬碟軌跡,以全面測試最快的現代驅動器的性能,總寫入量204GB。 快速基準測試:是一種較短的測試,它使用一組較少的、對實際要求不高的負載,這套負載是為無法運行完整系統驅動器基準測試的容量較小的硬碟而設計的,總寫入量23GB。 數據盤基準測試:這是旨在測試用於存儲文件而不是應用程式的磁碟測試,也可以將此測試NAS驅動器、U盤、存儲卡和其他外部存儲設備,總寫入量15GB。 性能一致性測試:性能一致性測試是一項運行時間較長的測試,需要承受較重的連續負載,會出示針對專業用戶的深入報告,顯示驅動器的性能在不同條件下如何變化,會寫入三倍於磁碟容量的數據,最大23TB。 具體測試記憶體可查閱《PCMark 10技術指南》 ...
浦科特M9PeGN SSD上手 東芝閃存 性能穩定

浦科特M9PeGN SSD上手 東芝閃存 性能穩定

浦科特的固態硬盤在業界一直以性能穩定而出名,近年來隨着SSD市場的急速升級迭代,M.2 NVMe SSD已經徹底把SATA SSD壓到入門級市場,容量也開始逐漸升級到以512GB為主流。 隨着消費者對高性能SSD的需求越來越高,存儲廠商開始不斷在M.2 NVMe SSD領域開始發力。 我們今天給大家M9P Plus M.2系列SSD 512GB版本,採用了鎧俠(東芝)96層堆棧式3D閃存、Marvell主控芯片以及南亞科的緩存顆粒,整體硬件素質十分不錯,具體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評測吧。 基本信息 我們知道SSD是由閃存芯片、主控芯片、緩存芯片、PCB板等組成,而NAND閃存芯片是固態硬盤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閃存芯片這個概念正是由鎧俠提出。 閃存芯片從最初的SLC閃存發展到了MLC閃存再到如今最主流的TLC閃存以及尚未大范圍普及的QLC閃存。 浦科特M9P Plus M.2 512GB作為浦科特的旗艦系列產品,整體用料十分到位。 本體並無搭載物理散熱片,所以占用空間較小,這就使得它適用性更為廣泛一些,並且在包裝盒內附有一顆安裝螺絲。 M9P Plus M.2 SSD在主控芯片的選擇上採用的主流的Marvell 88SS1092主控,這顆主控在浦科特的多款產品上面都有使用整體方案已經十分成熟,緩存來自南亞,所以性能發揮極其穩定。 性能測試 順序讀寫 我們首先選用CrystalDiskMark對這款浦科特的SSD的持續讀寫速度進行測試,它涵蓋了連續讀寫、512KB和4KB數據包隨機讀寫性能,以及隊列深度(Queue Depth)為32的情況下的4K隨機性能。 隊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盤能夠同時激活的最大IO值,隊列深度越大,實際性能也會越高。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浦科特的這款SSD順序讀取速度輕松達到了3448.7MB/s,寫入也達到了2248.9MB/s,這樣的表現在NVMe M.2 SSD領域可以妥妥的步入第一梯隊的水準,這也足以可見SSD的實力所在。 文檔讀寫 在ATTO測試中,由於測試衡量維度數據變成實際應用文檔類文件的大小,所以測試成績更符合我們日常的使用場景,測試成績也就比較有參考意義。 在ATTO測試中,浦科特 M9P Plus M.2 SSD的讀寫成績依舊延續了之前的表現水平,達到了3340MB/s、2250MB/s,整體發揮依舊十分穩定,已經足以可見其在日常真實使用場景下的優秀表現。 4K隨機 4k性能的高低,決定了產品在日常復雜的應用場景中的實際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出產品的實際性能,我們一般使用AS SSD Benchmak進行測試。 AS SSD測試 AS SSD測試 我們可以看到,在4K測試中此款浦科特...
升級版西數藍盤SN550開賣 1TB只要829元 2.4GB/s速度

升級版西數藍盤SN550開賣 1TB只要829元 2.4GB/s速度

不論是HDD硬盤還是SSD硬盤,顏色狂魔西數的藍盤系列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昨天西數推出了SN500藍盤的升級版——SN550系列藍盤SSD,今天就正式開賣了,250GB、500GB、1TB分別售價299、469、829元。 SN550系列的藍盤主要是升級了新的自研主控芯片及閃存,改進散熱設計、最大1TB容量、PCIe通道翻倍等。 根據官方信息,SN550從之前SN500的64層3D TLC閃存升級到了96層3D TLC,同時換裝西數自研新主控,PCIe 3.0通道從x2增加到x4,而且主控與閃存間隔開來,提升了散熱效率。 得益於主控、閃存及PCIe通道的升級,SN550藍盤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最高連續讀取速度從SN500的1700MB/s提高到2400MB/s,連續寫入速度最高提升到了1950MB/s(1TB版),500GB版也從1450MB/s提升到了1750MB/s,不過250GB版寫入速度從1300MB/s降至950MB/s,這個要注意下。 SN550系列藍盤SSD今天也正式開始預約了,250GB、500GB、1TB分別售價299、469、829元,相比SN500系列的250GB、500GB版售價359、529元有所降低,總體來說性價比還是增加了。 文章糾錯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西數發布新款NVMe藍盤SN550 最高1TB容量、速度提至2.4GB/s

西數發布新款NVMe藍盤SN550 最高1TB容量、速度提至2.4GB/s

今晚,西部數據宣布推出SSD新品,SN550,簡單來說就是對現款NVMe藍盤的升級。 升級點主要體現在,新的自研主控芯片,新的散熱設計、最大1TB容量、更多的PCIe通道等。 具體來說,SN550換裝西數自研新主控,PCIe 3.0通道從x2增加到x4,官方給出理論最高連續讀取速度從SN500的1700MB/s提高到2400MB/s。 散熱方面,96層TLC閃存不再和主控芯片「緊急集合」,而是分置兩端,散熱表現更優異。 可靠性方面,250GB、500GB、1TB都能實現每日全盤寫入0.3次,和SN500一致,提供5年質保。 SN550的海外價格是,250GB 55美元(約合387元),500GB 65美元,1TB 100美元。目前,SN500 250GB的國行價格為329元。 文章糾錯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東芝RD500 M.2 1TB上手 高端固態的又一顆新星

東芝RD500 M.2 1TB上手 高端固態的又一顆新星

前段時間剛好雙十一,各路硬件廠商紛紛發力,各種優惠層出不窮,價格戰打得讓網友紛紛表示「真香「。 東芝恰好在這個時期推出了自家新一代的固態產品RC500及RD500,RC500優秀的性價比表現相信各位也感受到了,那麼作為定位更高端的RD500,其表現究竟如何呢?就讓我們立刻來看一下吧。 東芝RD500的外盒包裝,整體外觀較為簡潔,左側標注顯示該盤為M2 2280的規格並且支持最新的NVMe 1.3協議,底部的標注突出了該盤「專為發燒友和遊戲迷設計」,可見東芝將其定位為中高端系列。 打開包裝之後,可以看到盤體比較小巧,黑白黃的配色顯得整體看上去清晰簡潔,細看還能發現貼紙表面有特殊紋路處理,可見東芝在一些小細節方面也非常用心,不過沒有配置散熱片略顯遺憾。 東芝RD500 M.2 SSD正面 東芝RD500 M.2 SSD背面 東芝RD500 M.2 SSD採用雙面PCB布局設計,整體布局較為緊湊,盤體擁有兩顆來自海力士的緩存顆粒,型號為H5AN4G6NBJR-UHC,單顆256M,兩顆就組成了512M的總緩存容量。 NAND顆粒型號為TH58LJT0T24BS8C,應該是東芝最新的96層堆疊3D TLC BiCS顆粒。 主控為東芝的TC58NC1201GST,由於並未公開詳細規格,所以在這里暫時無法給大家做科普了。 性能測試 SSD測試項目中使用的軟件都是熟悉的那幾款,包括CDM 6.0、AS SSD Benchmark 2.0、Anvil Pro等,具體如下 CrystalDiskInfo信息識別: 通過CrystalDiskInfo軟件可大致了解該SSD的運行狀況,這款東芝RD500 1T M.2 SSD固件為ECFA10.1,走PCIe 3.0 x 4通道,NVMe 1.3標準,待機溫度為53°C,考慮到沒有散熱片,故該溫度還算可以接受的范圍。 CrystalDiskMark測試: CrystalDiskMark分別在1GB及32GB文件測試下的結果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這款東芝RD500 1T M.2 SSD在1G文件的測試中,持續讀寫速度達到了3454MB/s、3131MB/s;在32G文件的測試中持續讀寫速度亦達到了3399MB/s、3125MB/s。可見東芝RD500 1T M.2 SSD在性能上有着不俗的表現。 AS SSD Benchmark測試: AS SSD Benchmark分別在1GB及10GB測試下的結果 在AS SSD Benchmark測試中,這款東芝RD500 1T M.2 SSD在1GB大小下順序讀寫速度為2735.25MB/s、2390.54MB/s,4K隨機讀寫性能為60.89MB/s,147.01MB/s。 放大到10GB大小後順序讀寫速度為2769.04MB/s、2326.04MB/s,4K隨機讀寫性能為49.17MB/s,162.21MB/s,可見從1GB文件放大到10GB文件後連續讀寫速度幾乎保持不變,整體表現不錯。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 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中,這款東芝RD500 1T M.2 SSD順序讀寫成績為2381.40MB/s、2343.25MB/s,4K讀寫成績為47.74MB/s、143.77MB/s。 TxBench測試: 在TxBENCH測試中,這款東芝RD500 1T M.2 SSD順序讀寫成績為3303.427MB/s、3174.651MB/s,4K QD1讀寫成績為49.206MB/s、168.619MB/s,表現正常。 HD Tune Pro大容量壓力測試: HD Tune文件基準測試中我們自定義設定100GB的文件寫入量,足以跨越緩存的臨界值,去掉產品緩存的加速作用從而測算出產品顆粒的真實成績。 在測試中東芝RD500 1T M.2 SSD顆粒的讀取速度基本能夠保持平穩,在40G cache壓榨完之後速度也能保持在1000MB/s左右。 但是在後半段開始出現掉速現象,從CrystalDiskInfo中可以看到此時溫度達到了78度,初步考慮可能是溫度過高導致掉速,故各位在選購此固態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考慮增加散熱片來提升散熱能力。 HD Tune Pro大容量壓力測試: 這里拷貝《刺客信條:奧德賽》的文件夾來測試日常使用時文件傳輸速度。 前面傳輸大文件時,速度能穩定在1.28GB/s,後段小文件變多,傳輸速度波動次數變多,但仍能維持在接近1GB/s的水平。 東芝固態硬盤管理軟件SSD Utility: 值得一提的是,東芝給消費者提供了自家的SSD Utility軟件,該軟件可以在圖形界面下清晰地看到固態硬盤各方面的情況,包括容量情況、健康度、傳感器溫度等等信息,此外消費者還能隨時對固態硬盤的狀態進行調整等一系列功能,小編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建議各位購買後親自體驗一下這個軟件,總體上來說還是非常方便實用的。 總結 東芝RD500 M.2 SSD作為東芝最新推出的新一代固態硬盤,其定位主打中高端。 採用自家最新的主控及96層堆疊TLC閃存顆粒令該固態能達到高達2735.25MB/s、2390.54MB/s的順序讀寫速度以及60.89MB/s,147.01MB/s的4K隨機讀寫速度,使其即使是在同檔次固態中也有不錯的性能表現,而高達40G的模擬SLC緩存則能讓硬盤即使在搬運大容量文件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高速。 除了優秀的性能表現外,最高1TB的容量令它能夠輕松容納目前各種主流大型遊戲,與其搭配的SSD Utility軟件內容清晰簡潔、內部功能實用,能讓用戶隨時掌握固態硬盤的使用情況,長達五年的原廠質保售後也能讓用戶使用無憂。 美中不足的是東芝這款固態並未配置散熱片。在HD Tune Pro壓力測試中也發現了該固態在大量讀寫後會出現過熱掉速現象,而且其待機溫度已經算是略高的水平了。 現在很多主板都會標配SSD散熱片,所以消費者也無需太過擔心東芝RD500的散熱問題,沒有的話去買一塊散熱片,也就幾塊錢的事。 不過如果東芝日後能考慮包裝內附送散熱片的話,想必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查看原文 文章糾錯 來源:快科技
三星中國科普機械硬盤N大硬傷 被SSD取代是遲早的事

三星中國科普機械硬盤N大硬傷 被SSD取代是遲早的事

三星中國今日發文科普機械硬盤的諸多缺點,SSD一哥為了銷量也是挺拼的。 三星在文章中指出,「硬盤慢則電腦慢「,並解釋「記憶體的傳輸性能十分快速,如果硬盤的性能與記憶體差距過大,便會導致記憶體和CPU出現性能空滯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規理解的電腦卡頓,程序加載過慢。」 關於HDD的硬傷,三星列舉了噪音、速度、物理保護和其它四方面,其中其它是指即便誕生這麼多年,HDD在發熱功耗、體積等方面與SSD有着先天性差距,而且時間過長後難免壞道,可靠性也不行。 三星稱,HDD當前的優勢就是性價比,然而隨着閃存的迭代發展,尤其是QLC的到來,開始這一優勢也逐漸消亡。 感興趣的可閱讀原文 文章糾錯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三季度閃存價格跌幅收窄 明年或有新變數

三季度閃存價格跌幅收窄 明年或有新變數

來自DRAMeXchange的統計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閃存的產值環比增加了10%,出貨容量增加了接近15%。 換言之,單位容量的價格在當季依然保持下滑。不過,得益於渠道庫存改善,價格跌幅有所收窄。 出貨量的增長主因除了季節性的需求變化,還與廠商為提前應對美國加稅而有意提高進出口規模有關。 關於本季度閃存芯片的最終走勢,集邦科技的預測是廠商將進一步改善收入和盈利能力,整體較為看好。 其實作為普通消費者,尤其是剛需用戶,想追求所謂的價格最低點並不現實,況且閃存價格波動容易收到突發因素影響,所以感覺SSD、閃存盤價格合理的話,還是早買早享受為好。 文章糾錯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0.67元/GB 東芝RC500上手 不怕大廠有技術 就怕它搞性價比

0.67元/GB 東芝RC500上手 不怕大廠有技術 就怕它搞性價比

東芝作為目前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應該是現在科技樹點得比較多的一間企業了,業務領域廣泛,現在已經從當時的家電巨頭轉型成IT行業先鋒。 而旗下經營存儲系列產品的「東芝存儲「,又以其存儲顆粒最為出名,你能在很多中高端SSD中看見它的身影。 這次評測的RC500,作為東芝的新一系列「遊戲級」SSD,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狗頭保命,真的是0.67元/GB RC500上市當日一大輪優惠促銷活動,只需339元即可拿下。 不過過了雙11和首發,價格就回到449元了,搶到的偷着樂,沒搶到的就呵呵了。 RC500參數 從官方的參數列表中可以獲取到比較多的信息: 我們這次拿到的是500GB的版本,採用了東芝自研96層3D BiCS TLC NAND閃存顆粒,順序讀寫速度為1700MB/s,1600MB/s,IO每秒處理性能為讀290K IOPS,寫390K IOPS。咋一看這數據有點眼熟? 翻回群聯之前公布的E12主控資料,發現該PS5012-E12C主控的官方理論讀寫數據與RC500的比較相似。 聯想到群聯一直與東芝有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款RC500固態的結構很可能是群聯代工主控加上東芝原廠顆粒的設計,而主控原型就是這款E12C。 RC500開箱:幾乎全是原廠貨 RC500本體並沒有附帶散熱片,因為從資料上來看,SSD的讀寫速度不算特別快,所以可以推敲RC500的發熱量應該在可控范圍內,不會出現過熱掉速情況。 盤體正面也是樸素的一張型號貼紙就完事了,紅黑配色的貼紙也有那麼一丟丟電競元素在里面。 固態的閃存顆粒全部分布在正面,後面是沒有東西的,連預留給顆粒的空焊位都沒有,也就難怪這次只有最大500GB的版本了。 緩存顆粒出自海力士,在很多SSD中都能看到它的蹤影,型號為H5AN4G6NBJR-UHC,單顆256M。 東芝主控芯片 主控為東芝的TC58NC1202GST,由於未公開詳細規格,所以這里就無法給大家做科普了,不過在主控旁邊能看到一塊非常細小,印着群聯LOGO的小芯片,PS6102-22,是屬於群聯旗下的一款電源控制芯片。 可以看到元器件之間縫隙中有膠的痕跡,因為該芯片在工作時發熱較大,點膠能有效防止過熱脫焊的現象。 閃存顆粒的外觀就是標準的東芝顆粒樣子了,底部印有編號TH58LJT0T24BS8C,通過科學上網依然無法獲得該型號閃存顆粒的資料。 但我們現在可以找到前一部分編號與之一樣的東芝顆粒TH58LJT0T24BADE,在東芝XG6上使用過,為96層堆疊BiCS閃存顆粒。 上機實測 上機實際有465.76GB可用空間,為換算後的實際容量 官方管理軟件SSD Utility 10月4日更新的版本已經支持新RC與RD系列SSD 東芝官網可以下載SSD管理軟件SSD Utility,可以監控固態硬盤的信息,例如壽命,溫度,固件更新等,同時也是使用安全擦除(Safe Erase)的必須軟件。 CrystalDiskInfo詳細信息 新盤,NVMe 1.3、支持S.M.A.R.T、PCIe 3.0 x 4通道。 TRIM測試 TRIM回收功能會用一個標記來將該區域表示為「已刪除」,而不是真正的擦除數據,創建這個標記比實際刪除這個區域更快。 所以在SSD中也起到減輕掉速的功能,加快寫入速度。 使用的軟件為TRIM Check。 測試開始時軟件會寫入一串數據,頭16字節數據如圖白色標記所示,如果TRIM功能工作,這個字符串將會被填充成一串0。 結果顯示數據被0填充,證明TRIM功能有效 AS SSD Benchmark測試 AS SSD Benchmark自帶多容量測試選項,這里選擇1GB與10GB分別對比。並會對比硬盤空盤與90%容量下讀寫速度的變化。 空盤情況 左為1GB測試,右為10GB測試 空盤下讀寫測試情況對比差距比較明顯:1GB與10GB測試中順序讀寫速度差距很小,與標稱的讀/寫——1700/1600差不多,不過因為官方稱它們的理論讀寫速度是CrystalDiskMark測出來的,所以軟件不同數據有差距很正常。 而隨着容量的變大,4K讀寫與4K-64線程讀寫性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但基本維持在該檔次固態硬盤正常水平之中。 90%滿盤情況 1GB容量測試 10GB容量測試 將SSD容量裝滿至90%時再進行測試,1GB容量與空盤時表現基本一致,而10GB的測試成績較空盤時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由於盤寫滿後模擬出來的SLC緩存也變小了,所以相對於空盤來說滿盤情況下掉速的閾值就會提前。 不過現在TLC SSD掉速都是註定的情況了,RC500掉速後的讀寫速度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日常使用也沒有多大問題。 CrystalDiskMark測試 CrystalDiskMark測試與AS SSD Benchmark基本是一樣的套路,但前者多了32個隊列1線程的測試選項,理論上該選項會比1隊列1線程的跑分要好看點。而且還有32GB的測試容量選項,應該具備寫爆目前很多SSD緩存的能力了。 這里也會對比空盤與滿盤下的讀寫速度情況。 空盤情況 左為1GB測試,右為32GB測試 空盤的順序讀寫32隊列1線程的成績就符合官方數據了,4K讀寫成績也符合預期。 90%滿盤情況 左為1GB測試,右為32GB測試 寫滿盤後,多隊列的順序讀寫能力沒有大幅度下滑,而32GB的單隊列單線程讀取性能與AS SSD Benchmark結果一樣出現下滑。 不過4K讀寫速度倒沒有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有點出乎意料。 URWTEST全盤寫入 URWTEST通過持續向SSD寫入大小2GB的文件來測試其平均寫入速度,並在寫滿後校驗文件,測試讀取速度。 最終得出持續寫入至滿盤的平均速度為679.65MB/s,滿盤讀取速度為965.97MB/s。 因為該項目會持續不斷寫入數據,所以在前面寫爆緩存後就是掉速寫入的過程,對固態的壓力比較大,掉速後能保持將近700MB/s的寫入速度對這款中端固態來說也是比較優秀了。 HDTune文件基準測試 該項目的是為了測出掉速的節點,有傳輸速率圖表,掉速節點顯示得比較直觀。 這里會進行空盤與半盤以上的掉速測試。 空盤寫入文件,寫入至40GB整,SLC緩存寫滿了,寫入速度會從1500MB/s左右掉速到750MB/s左右,但比傳統的SATA固態依舊要快很多,RC500這款採用TLC顆粒固態的掉速范圍也比較正常。 盤空間過半後,模擬SLC緩存也縮減至大約10GB,但掉速後的寫入速度依然維持在750MB/s,對日常使用的影響非常小。 HD Tach完全測試 HD...
惠普企業為部分SAS固態盤發布固件更新 解決通電32768小時掉盤問題

惠普企業為部分SAS固態盤發布固件更新 解決通電32768小時掉盤問題

惠普企業(HPE)日前確認,部分SAS接口SSD存在嚴重BUG,會在總通電時間累計達到32768小時(3年零270天8小時)後直接掛掉,造成的結果就是盤面存儲內容全部消失,且無法恢復。 雖然惠普方面沒有明確原因,但外界猜測與16位計算系統的整數溢出有關,32768是這套系統能處理的最大負整數,32767是最大正整數。 惠普給出的解決辦法是盡快升級到HPD8版本的固件,部分SSD已經在11月22日收到推送,第二批推送安排在12月9日。 受影響的SSD型號數量有數十款之多,分別是VO0480JFDGT、VO0960JFDGU、VO1920JFDGV、VO3840JFDHA、MO0400JFFCF、MO0800JFFCH、MO1600JFFCK、MO3200JFFCL、VO000480JWDAR、VO000960JWDAT、VO001920JWDAU、VO003840JWDAV、VO007680JWCNK、VO015300JWCNL、VK000960JWSSQ、VK001920JWSSR、VK003840JWSST、VK003840JWSST、VK007680JWSSU、VO015300JWSSV。 文章糾錯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三星透露自家新NVMe SSD將用於2020年新主機PS5

三星透露自家新NVMe SSD將用於2020年新主機PS5

三星暗示可能自家產品可能會用於PS5主機「遊戲革新性改變」SSD。 正如PlayStation 5的首篇細節文章所描述的那樣,新一代的PlayStation主機將於2020年推出,與PS4 Pro相比,它將顯著減少加載時間,這要歸功於一款新的SSD,據稱它的帶寬比現在PC的任何驅動器都要高。 索尼甚至在最近的招聘廣告中將PS5定位為「世界上最快的主機」。 在本月於東京舉行的三星SSD論壇上,這家科技公司透露,它正在開發一款新的NVMe(非易失性記憶體主機控制器接口規范)SSD,將用於2020年推出的一款主機上。旁邊還附有一張包含PlayStation Dualshocker手把的圖片。 三星稱,其SSD將為遊戲主機引入一個新時代,在加載遊戲或啟動硬件時,加載時間將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今年5月,索尼播放了一段比較PS4遊戲《漫威蜘蛛人》加載時間的視頻,該視頻同時運行在PS4 Pro和下一代PlayStation硬件上。在PS4 Pro上加載需要8秒,而在下一代的PlayStation主機上只需要不到1秒。 今年4月,PS5的設計師馬克·塞爾尼(Mark Cerny)稱,這款主機的SSD將「真正改變遊戲規則」。他認為,與其他功能相比,這是「次世代的關鍵」。 然而,《控制》開發商Remedy工作室高管表示,如果PS5遊戲開始使用更多數據,或者開發商沒有針對SSD進行優化,那麼PS5 SSD的速度優勢也可能會被抵消。 技術總監Mika Vehkala向OPM透露,這種情況可能類似於之前的主機過渡中出現的CPU或GPU改進,即開發者需要在更快的幀率和更細致的細節之間做出選擇。 「你可以讓遊戲跑得更快,或者你可以添加更多細節內容,然後以30fps的速度運行;通常開發商選擇了後者,」他說。 「如果遊戲在規模和視覺質量上(和本世代)保持不變,加載時間就幾乎不會被注意到,在PS5遊戲中重新啟動關卡幾乎是瞬間的事情。」 「然而,由於現在做遊戲可以使用更多的數據,也就存在為了節約成本加快開發速度而不做優化的情況,這將導致必須加載更多的數據,導致新作的加載時間與現在差不多。」 微軟也在6月份宣布,下一代Xbox,Project Scarlett,將與《光環:無限》一同在2020年假期季推出。Scarlett也將部署SSD為驅動器。 來源:3DMGAME
PS5 SSD需開發者優化才可發揮讀取速度優勢PS5

PS5 SSD需開發者優化才可發揮讀取速度優勢PS5

關於PS5(和Xbox Scarlett),我們所知道的為數不多的事實之一是,它們都將使用固態硬盤。眾所周知,固態硬盤沒有機械運動部件,這不僅意味着更低的故障幾率,而且讀取速度更快。而且這一速度是質的變化。由於驅動器不再需要物理地尋找數據,所以讀取幾乎是瞬間完成的。 是的,索尼在PS5中充分強調了SSD的潛在好處,從整體上和總體上看,似乎大家有一種期待,那就是以後遊戲加載時間會神奇地全部消失。 但事實並非如此。和其他部分一樣,這取決於開發人員如何選擇使用SSD。如果他們選擇實時傳輸更多密集數據包,或者他們只是並不為SSD優化遊戲,那麼SSD帶來的好處可能就沒這麼明顯。 《控制》開發商Remedy工作室技術總監米卡·維卡拉在接受PlayStation官方雜誌采訪時強調了這一點。雖然這聽起來可能與Remedy之前所說的不一致,但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發言的上下文。 維卡拉表示:「如果遊戲在規模和視覺質量上保持不變,加載時間將變得幾乎不引人注意,(在PS5遊戲中)重新啟動關卡幾乎是瞬間的事情。」 「然而,由於現在做遊戲可以使用更多的數據,也就存在為了節約成本加快開發速度而不做優化的情況,這將導致必須加載更多的數據,導致新作的加載時間與現在差不多。」 考慮到PS5是次世代新主機,這意味着購買的玩家想要通過它玩到更好看的遊戲,而更好看的遊戲需要更密集的數據,需要更多實時數據流,所以最後可能導致加載速度和現在變化不大——特別是那些沒有為SSD做充分優化的作品。 來源:3DMGAME

16英寸MacBook Pro開賣:3-5個工作日發貨,上8TB另加1萬6

前兩天晚上,蘋果就悄悄在其官網上架了那款曝光了許久的16英寸MacBook Pro,除了更大的螢幕之外,也宣告了蝶式鍵盤的終結,回歸剪刀腳鍵盤,還有更快的AMD顯卡。當然了,還有容量超級大的8TB SSD。現在,新款MacBook Pro已經開賣,預計3-5個工作日發貨。各路高手可以出手了,給自己買個性能更加強大的創作設備,單獨上到8TB SSD硬碟,加個16148元就行。 根據蘋果公布的售價,除了1萬6的8TB SSD之外,如果創作者想要升級到那顆可以Turbo Boost到5.0GHz的i9-9980HK,另加1468元,甚至都沒有那款皮革保護套那麼貴;升級到32GB記憶體,另加2936元,所以對於創作者來說,實際上花費在這款產品上的錢應該至少得25000元了吧,16GB記憶體要滿足創作者的需求,應該會顯得相當吃緊。 那麼,22199元買到的高配版本的16英寸MacBook Pro,蘋果給到的是2.3GHz 8核酷睿i9,最高睿頻4.8GHz,16GB 2666MHz DDR4記憶體,AMD Radeon Pro 5500M圖形處理器,配備4GB GDDR6顯存,1TB固態硬碟。要升級到8GB顯存,價格相對來說就顯得相當優惠,加734元就行,這是新款MacBook Pro最便宜的升級項了。 要吐槽接口問題?Phil Schiller稱,關於產品的I/O接口,蘋果其實進行過較為長期的用戶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使用USB-C以及Thunderbolt接口,這些用戶更加傾向於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功率以及更大的充電功率。Phil Schiller認為,最高端的筆記本產品,提供4各USB-C/Thunderbolt就夠了,這已經可以連接足夠多的外設產品。吐槽就說明你還不夠專業。 「全新MacBook Pro高能已就緒,各位程式設計師、影視製作人、攝影師還有各領域高手,就等你出手了。」這里是出手連結。 ...
希捷发布旗下首款PCIe 4.0固态盘酷玩520:东芝96层TLC、最高5GB/s

希捷发布旗下首款PCIe 4.0固态盘酷玩520 东芝96层TLC、最高5GB/s

死守机械硬盘显然非明策,老牌厂商希捷加速在SSD领域布局。 本周,希捷宣布推出FireCuda 520(国内叫酷玩系列)SSD新品,也是希捷旗下首次支持PCIe 4.0(x4通道)。 FireCuda 520采用96层3D TLC闪存,颗粒来自东芝BiCS4。主控是群联PS5016-E16,固件由希捷专属定制。 其它方面,SSD设计为双面M.2 2280形态,支持NVMe 1.3协议。 性能上,连续读取可达5000MB/s、连续写入可达4400MB/s、随机读取为760K IOPS、随机写入为700K IOPS,提供5年质保,每日可全盘写入1次。 价格方面,500GB定价124.99美元(约875元),1TB定价249.99美元(约合1751元),2TB定价429.99美元(约合3012元)。 除了酷玩520,希捷还更新了酷玩510和酷鱼510固态盘,全部换用96层3D TLC闪存,但依然搭配群联E12主控。性能方面未有变化,但酷玩510的最高容量增加为500GB(黑色PCB),酷鱼510则新增1TB。 作者:万南來源:快科技
開發者評價PS5的SSD和CPU:是進化 而不是革命

開發者評價PS5的SSD和CPU:是進化 而不是革命PS5

最近國外遊戲《Eastshade》的開發總監Danny Weinbaum談到了他對PS5主機的看法。 在接受GamingBolt采訪時,Weinbaum這樣評價PS5搭載的固態硬盤SSD。他表示PS5的SSD對於開放世界遊戲所需的流技術非常有幫助,能縮短載入時間,但對遊戲性能(幀數)則沒有太大的影響。 「很多遊戲在記憶體里就已經找到它們所需要的一切了,所以它(SSD)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過對於需要流的開放世界遊戲則是很有幫助。我想說它不會真的太影響遊戲的性能,主要還是縮短載入時間。」 對於PS5搭載的Zen 2 CUP,Weinbaum也有類似的想法。他表示Zen 2 CPU也不會帶來太大的改觀,只能說是一次進化,而不是一個「革命」。 「它(Zen 2 CPU)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只是允許實現更多的繪制調用,我覺得,比如在屏幕上實現更多的目標。它將是一個進化,而不是一次革命。」 此前索尼招聘廣告曾表示PS5將是「世界上最快的遊戲主機」,在被媒體曝光後,又偷偷刪掉了這個描述。 來源:3DMGAME
電腦卡頓?除了換固態硬盤 清灰這條路也很重要

電腦卡頓?除了換固態硬盤 清灰這條路也很重要

最近難得清閒幾日,突發奇想,決定給給許久沒動過的電腦洗了個澡。 當吹風機逼近機箱的的時候,我感覺我看到了沙塵暴,之後就沒有然後了,差點被家里人認為是街頭要飯的,髒的難以想象,不過想到網上看到過因為電腦長時間不清洗出現蟑螂窩的情況,想還是有些後怕。 記得當年剛剛買完電腦之後,那叫一個愛不釋手,經常得摸一摸機箱感受一下手感,而且每逢周末,必定會拿出來大清洗,將機箱風扇,以及桌面上的鍵鼠擦得鋥光瓦亮,一塵不染。 後來也不知什麼時候,我連機箱蓋上的東西都懶得動了,再也沒有出現清灰的念頭,要不是這次突發奇想,我覺得我也可以在機箱里養蟲子了。 對於電腦而言,清灰其實非常有必要,而且電腦性能越差,就越能體會到清灰前後的差距。 在我看來解決很多電腦卡頓的問題,除了換固態硬盤這種花錢的手段,剩下的就只又清灰這一條路可以走。 清灰能夠如此立竿見影的收獲效果,是因為電腦里大量灰塵會影響整機的散熱效果。 讓風扇轉不動,造成高溫以及損害,待機80℃不是夢。 常用的清灰工具是吹風機和刷子,吹風機用來清理大面的髒污,而刷子用來清理細節。 時間上來看,一星期清理一次顯然不科學,十天半個月一次也過於急躁,正常用戶半年到一年清理一次即可,足以讓電腦處於健康狀態。 在給電腦清灰的過程中,切記不要使用水洗的手段,水洗確實能讓你的主機看起來更干淨。 但容易造成各種金屬固件的老化和氧化,反而不利於電腦長時間的使用。 來源:快科技
美光發布當前世界最快SSD X100:9GB/s讀寫速度、Intel傲騰勁敵

美光發布當前世界最快SSD X100 9GB/s讀寫速度、Intel傲騰勁敵

曾經綁在一起開發3D Xpoint存儲芯片的Intel、美光已經分道揚鑣,不過,3年來,Intel推出並成功運作了傲騰(Optane)品牌,美光的QuantX卻銷聲匿跡,難道真的是「為她人做嫁衣「? 沒想到,美光今天推出X100 NVMe企業級SSD產品,直接叫板Intel傲騰,同時也無懼市面上最頂尖的SLC SSD,包括三星Z-Nand、東芝XL -Flash等。 性能方面,美光稱,X100的順序讀寫速度超過9GB/s,QD1隊列深度下的隨機讀速為250萬 IOPS,延遲8μs。 對比傲騰,順序速度落後了50%、隨機讀速僅1/5、延遲也多出2μs。 要是換做普通SSD對比,那X100更坐穩世界最快SSD的名號,延遲是一般閃存的11倍強。 現場展示的X100為半高擴展卡設計,PCIe 3.0 X16接口,板載16顆閃存芯片(第一代還是第二代3D Xpoint並不),外接8Pin供電,可居然是被動散熱。 美光稱年內會向部分客戶發送樣品測試。看來距離最終上市還有一段距離。 實拍: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過去兩月又降10%:中國市場SSD價格還將持續下滑

過去兩月又降10% 中國市場SSD價格還將持續下滑

SSD的價格下跌形式還在繼續,至少在中國市場是這樣。 來自行業分析人士的評論稱,128GB SSD過去兩個月在中國市場的價格下跌了10%,未來形勢依然不夠看好。目前,普通的1TB SSD價格甚至可以不到700塊錢,僅僅是1TB機械硬盤的一半。 不過,隨着成本更低的PLC閃存初露端倪,主控技術的成熟,PLC閃存的量產,未來的PLC閃存SSD的價格將大幅度降低,價格進一步向HDD機械硬盤靠攏,且PLC閃存SSD容量上限也會進一步提升,未來PLC閃存的到來,將會推動SSD的容量向更高的存儲容量上發展。 加之SSD無論是在數據讀寫速度,發熱,噪音、盤身大小和質量等多方面的優勢,那麼HDD被SSD取代從而退出時代的舞台節奏也許會加快。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美國空軍在飛彈發射通訊系統中淘汰8英寸軟盤,改用高安全性SSD

在我們網站編輯室不久前一次大清潔時,整理出了一些3.5英寸軟盤,里面可能是老硬體驅動或者系統啟動盤什麼的,但因為早已沒有軟碟機了,所以就不得而知了,有同事笑言這放在上個世紀的科幻片里面,可是用來啟動宇宙飛船的啊,其實這說得並非沒有事實根據的,甚至現在仍有不少政府、科研和軍事設施仍在使用軟盤系統,比如美國空軍(Air Force)也是直到最近,才在他們飛彈發射的通訊系統中淘汰使用8英寸軟盤,改用高安全性的SSD。 照片來源CBS 60 Minutes 早在2014年美國CBS電視台的60 Minutes節目便披露到,美國空軍仍在他們用來發射核彈頭的Minuteman III洲際飛彈發射系統中,使用古老的IBM Series/1電腦進行通訊控制,這需要用到8英寸軟盤來讀取「Top Secret」的資料,如此重要的國土安全設施之所以還在用這些已在主流市場絕跡的硬體,主要是因為Wyoming US Air Force LLC是早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建設的,這套曾稱為戰略空軍司令部數字網(SACDIN)的系統也就沿用至今,被整合進現有的戰略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SACCS)。 雖然控制中心發言人在當時表示他們曾對通訊系統進行過評估,認為這套老系統是非常安全和有保障的(不聯網、無IP位址,可以避免被黑客入侵),但美國政府問責局在2016年公布,美國國防部仍決定對SACCS進行現代化的數字設備升級,包括升級數字存儲方案、擴展處理器、移動和台式終端等,預計在2017財年年末完成。 據國外網站C4ISRNET報導,到今年6月份,8英寸軟盤的已經全部從美國空軍的飛彈控制中心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SSD(固態硬碟),美國空軍第595戰略通信中隊指揮官Lt. Col. Jason Rossi稱之為「highly secure solid state digital storage solution」,這屬於SACCS的更新計劃中一部分,美國空軍希望新系統可以在各基地之間帶來更快和更大量的通訊交流處理能力,但目前這套系統中仍保留了IBM Series/1電腦,因為它的安全和可靠性還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整套系統也並非完全的數位化。 ...
PS5 SSD將在游戲過程中改進數據加載/釋放

PS5 SSD將在遊戲過程中改進數據加載/釋放PS5

索尼最近宣布PlayStation 5將在2020年的假日推出。正式的發布顯然將在明年進行,但在那之前,我們知道新主機將具有8核AMD Zen 2 CPU,基於硬件的光線追蹤和SSD。我們已經聽說了很多關於SSD的事情——首席架構師Mark Cerny在4月份指出PS5的加載速度將比PS4快19倍。 然而,其他開發者如何看待SSD的潛力呢?僅僅是加載時間變快了嗎?外媒GamingBolt最近采訪了來自Mass Creation工作室的遊戲設計Andrzej Sugier及總監Grzegorz Kurek。該工作室正在製作《Shing!》,這款是一款2.5D的動作遊戲,將於明年推出,登陸Xbox One、PS4、PC和Switch。 「使用標準驅動器只能傳輸這麼多數據。在《Shing!》關卡中我們採用直接加載和釋放的方式來製作遊戲。《Shing!》是一款2.5D的動作遊戲,所以在玩家視角之外我們有選擇性的加載和釋放內容顯得比較簡單。但在玩家操作過程中進行加載和釋放數據就要很小心了。在激烈的戰鬥中,如果加載數據比較多的對象或者敵人就會讓遊戲卡頓,所以我們要避免這一點。」 當然,這也不只是找塊SSD放到主機里這麼簡單的問題,「對於SSD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主機上,驅動器並不只是影響性能,還與主機是如何處理來回傳遞的數據方式有關系。沒有理由在這里討論技術細節,但是這里還是有很多可以聊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在PS4或Xbox上換成SSD也不太會影響加載時間。這種過程可能會在新的平台上得到改進,因此我們可以期待加載時間將會縮短。」 從開發的角度來看,是整個主機的架構促進SSD獲得更好的加載時間。距離Xbox Scarlett和PS5發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到目前為止,它們的硬件似乎很有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請繼續關注更多細節。 來源:3DMGAME
比QLC更不耐用的PLC顆粒被低估了:這些應用領域你想不到

比QLC更不耐用的PLC顆粒被低估了 這些應用領域你想不到

伴隨着近一年來SSD價格大幅的下探,如今的SSD再次成為親民的消費品。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SSD主要是以TLC顆粒為主,QLC顆粒為輔的狀態,兩者在擦寫壽命和穩定性上相比以前的SLC、MLC會差上不少,但價格卻越來越親民,容量也越來越大。 可由於先天體質的問題,目前大部分大家還是十分抗拒QLC SSD的,覺得它並不可靠。 但你知道嗎?當我們還在抗拒QLC的時候,QLC的弟弟PLC卻早已在NAND廠商的密謀之中了。 就在最近,9月19日的深圳「中國閃存市場峰會「上就展示了5bits Cell的SSD顆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LC顆粒。 理論上講,PLC閃存相比QLC閃存的穩定性會更低,可靠性也更差。 但其容量密度卻會更大,價格也會更加的便宜。它又是否能成為壓死機械硬盤的最後一根稻草呢?PLC顆粒又到底是何方神聖?下面,我們一一來解讀。 先來具體了解一下PLC閃存 眾所周知,自NAND Flash發展至今,閃存顆粒已經進行了四次革新。 根據NAND閃存顆粒內部排列的電子單元密度的不同,閃存顆粒有了如今的SLC、MLC、TLC、QLC閃存之分。 其閃存顆粒的存儲密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單位Bit的成本也得到極大降低。 可隨着電子結構層數的增加,閃存寫入時產生的電壓變化也就逐級遞增,其寫入性能和可靠性也在下降。 像QLC閃存每個cell單元可以存儲4位電荷,總共就是有4x4=16組電壓變化,控制起來復雜讓寫入速度變慢,可靠性也更差。 而這次在閃存峰會上所展示的5bit/cell的PLC(Penta-level cell)閃存,其存儲密度比QLC更高,這意味着其對主控、電路設計的要求也更高,PLC閃存需要主控准確控制32路電壓,挑戰可謂是相當大。 具體到指標上來講就是P/E擦寫次數會不斷下降,像最初的SLC閃存的P/E壽命高達1萬到10萬次;而到了MLC閃存時代,其P/E壽命也還有5000~1萬次的壽命。 可到了TLC時代就剩下3000次左右;至於QLC時代就更差了,只有500~1000次。因此正常來講的話,性能&可靠性對比是SLC>MLC>TLC>QLC>PLC。 目前PLC閃存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規格參數與性能體現,不過從如今QLC的情況來看,PLC閃存的情況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QLC SSD的產品性能指標看起來很不錯,可一旦將外置緩存與SLC緩存寫爆,QLC閃存的原始寫入性能實際上連100MB/s都不到,這比HDD硬盤都不如,唯一的優點就是其隨機讀寫性能依然秒殺HDD。 而PLC閃存呢,其先天體質就註定性能只會更加不堪,以後只能像QLC那樣依靠各種緩存技術來提升一下性能。 既然如此,如今的PLC閃存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其開發出來最終又會適合應用在什麼地方呢? PLC閃存存在的意義 進一步取代HDD地位 要知道,從2018年開始QLC閃存就在廠商的推動下,快速進入了市場。但因為其可靠性和性能的問題,大家對QLC閃存的評價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一邊倒。 再加上其價格相比HDD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這使得QLC並沒有像不少人一開始所期待的那樣取代了HDD。 不過PLC閃存的到來將會為存儲市場帶來新的變化,與QLC閃存相比,PLC閃存可以幫助廠商降低25%左右的成本,這意味PLC SSD的價格將進一步向HDD價格靠攏。 同時,PLC閃存可以讓SSD的容量上限再次提高,像如今QLC SSD在消費級市場最大容量也就4TB而已,而PLC閃存的到來,將會推動SSD的容量邁向8TB、16TB的方向。 這些因素都將有利於SSD進一步取代HDD。當然,前提是PLC閃存擦寫次數不會少到使用兩三年就壽終正寢。 服務器領域,高性能大容量 除了對消費級市場產生沖擊以外,PLC閃存的到來對雲服務器硬盤來說也有價值,其不僅能做到小體積超大容量,而且隨機速度也比HDD快,這樣的特性十分適合服務器市場。 像今年早些時候,Intel就發布了利用傲騰+QLC存儲器混搭配的方案,這在雲服務器上就有不錯的運用效果。 最近Google、微軟賣力宣傳它們的雲遊戲平台,已經有成為未來遊戲主舞台的趨勢。 但要承載海量的遊戲庫,需要大容量的存儲介質,且數以千萬計的用戶同時在雲端服務器遊戲,對硬盤的隨機讀寫速度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PLC顆粒雖然長時間的大文件讀寫會出現掉速現象,但只要是不太大的文件讀寫操作,都不會出現寫爆緩存的情況。 低成本穿戴設備,為5G做准備 此外,除了服務器市場以外,穿戴設備設備領域也將有所影響。 我們都知道未來5G將驅動萬物互聯成為現實,而穿戴設備必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隨之帶來的就是大量的數據流。 到時各種穿戴設備可能都得配備一些存儲數據用的ROM,它速度可能不需要有多快,而且也不需要頻繁擦寫,可能一天也就幾MB的數據擦寫而已,而PLC閃存顯然已經能滿足這些需求。 對主控廠商技術要求更高,誰做得好誰更能搶市場 最後,PLC閃存的誕生,對主控性能的要求也更高了。 閃存讀寫速度的降低,變相要求廠商要在固件優化上花更多的功夫,誰做得好,搶占市場時就更有優勢。對群聯、SMI之類的主控廠來說,這或許是進一步搶占更多市場的好機會。 總結: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其實不用太擔心PLC SSD的到來,最先到來的PLC SSD新品最快在2020年末投產,並在2021年實現量產,要買到它還有一段時間。 PLC SSD的實際意義在於,它的「使命」更偏向於取代HDD,未來其他型號顆粒的SSD並不會斷供,在意性能和壽命的消費者還可以繼續選擇TLC SSD與為數不多的MLC SSD。 但如果你本來有計劃多搞一個倉庫盤的話,未來就是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考慮PLC SSD做倉庫盤,單位容量價格很可能會比HDD便宜。 隨着時間推進,HDD也會像磁帶一樣,不會消失,只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 來源:快科技
微軟Surface Laptop 3實機驗證:搭載M.2 2230超迷你SSD

微軟Surface Laptop 3實機驗證 搭載M.2 2230超迷你SSD

國慶長假期間,微軟發布了Surface Laptop 3,目前正接受預訂,10月22日發貨。 這款筆記本已登陸美國Best Buy線下店,國外科技媒體實機驗證後確認,13英寸Surface Laptop 3搭載了一塊超迷你的SSD,即東芝鎧俠BG4 M.2 SSD(KGB40ZNS128G),尺寸為2230,也就是30mm長。 當然,微軟用的應該是東芝給的OEM版。此前這款1TB M.2 2230 SSD實測的連續讀速可以達到1600MB/s,寫速可達400MB/s。雖然對比三星970 Pro差距明顯,但比普通的SATA盤好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店內擺出的15寸Surface Laptop 3,則搭載的是SK海力士的M.2 2230超迷你固態盤,型號HFM256GDGTNG-97A0A。 搞清楚內置SSD的形態,最大的意義在於方便用戶自行DIY升級,畢竟官方提供的128GB改256GB費用不菲。 今年,13寸款配備Intel十代酷睿四核心處理器,15寸款則是AMD銳龍Surface Edition特別版。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金士頓SSD 依然強勢, 2019年上半年出貨量達1330萬

上個月我們報導過金士頓仍然是記憶體條市埸的龍頭老大。而日前, 市埸調研機構TrendFocus的一份數據, 則表明金士頓在SSD市埸的地位也不可小覷。 根據這份數據, 金士頓SSD在2019年上半年的出貨量達到了1330萬塊, 這占了總量的11.3%, 也使得金士頓在SSD市埸的地位僅次於三星及西數, 成為第三大SSD賣家。 該份研究也顯示, 所有類別的SSD出貨量也在穩步上揚。Don Jeanette, TrendFocus的副總裁表示, 「OEM廠家的SSD訂單依舊占據了總出貨量的大部分, 而NVMe PCIe SSD出貨量也有所增加。2019年上半年的NAND出貨量不停上升, 加上其價格降至將近歷史低位, 這大大刺激了SSD的需求。」 「在32年來, 金士頓的記憶體都是最受歡迎的。而近10年來, 不同階層的消費者, 從只想加個SSD來讓自己計算機變快的普通人, 到世上提供雲端運算的大型數據中心, 都會出現金士頓SSD的身影, 這成就需要一整個團隊同心協力來完成。」金士頓的SSD業務經理Ariel Perez表示。 數據同時也顯示, 金士頓在2.5吋OEM廠家定訂SSD這一市埸內, 以27.3%的份額依然遙遙領先著其他廠商。而在10月21日, 金士頓將會推出新一代的KC600 SATA廠家定訂2.5吋SSD。它將加入到UV500、KC2000及A2000 PCIe NVMe...
金士頓上半年累計發貨1330萬塊固態硬盤:2.5寸SSD份額全球第一

金士頓上半年累計發貨1330萬塊固態硬盤 2.5寸SSD份額全球第一

10月7日,金士頓在美國加州噴泉谷宣布,上半年公司出貨了1330萬塊SSD固態硬盤。 這份援引TrendFocus的數據顯示,金士頓已成為三星、西部數據(主要指閃迪)之後全球第三大SSD出貨廠商,份額達到11.3%。 TF副總裁Don Jeanette指出,NAND存儲芯片價格觸底極大拉動了市場對SSD的需求,憑借32年來在存儲領域的耕耘,金士頓取得巨大收獲。 市場細分方面,2.5寸消費級SSD出貨中,金士頓的份額高達27.3%,可謂遙遙領先。 據悉,金士頓將於10月21日推出新款2.5寸消費級固態盤KC600(SATA3),年末還會端出企業級固態盤DC1000M U.2 NVMe。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都是SSD 為何速度差別這麼大?

SSD的壽命要怎麼算?

消費者選購SSD時總是會去研究他們的耐久度壽命如何,畢竟硬盤掛了真的很麻煩,里面的數據很大概率會全部丟失,然而針對單個硬盤而言,想預測它的壽命是不可能的,無論機械硬盤還是固態硬盤,他們都是一個薛定諤的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可能性會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加,而你的幸運值和電源的穩定性會成為動態變量影響這個結果。 SSD的壽命等於閃存的壽命? 而對於一款產品這個群體而言,大致的平均壽命還是可以推測到的,說到SSD的壽命,首先大家會想到閃存的寫入次數限制,這和閃存的工作原理有關,以浮柵極型NAND閃存為例,閃存是通電與否代表計算機可識別的1、0狀態,加電瞬間會產生強大的電場(大於1000萬 vt/cm),這麼強的電場會破壞隧道氧化層的原子結合,脫離的電子就會上升到浮柵極上以形成電位變化,斷電之後電子還會恢復正常位置,這樣反復的斷電-加壓就形成了不同的電位信號。 加電的過程等同於HDD硬盤的數據寫入操作,它被稱為「Program(編程)「,斷電的過程電位恢復,這相當於HDD硬盤的擦除數據,這里成為「Erase(擦除)」,完整的一次P/E循環就是NAND的寫入循環,從這里也可以看出SSD要想寫入數據就需要恢復默認電位,也就是以「擦除「為前提,這個特性決定了SSD的數據寫入方式,也會帶來其他的一系列問題。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SSD壽命,因為P/E循環次數是有限的,浮柵極不像HDD的GMR(巨磁阻尼)效應那樣是永久的,存在次數限制。而不同類型的閃存P/E次數是不一樣的,傳統的2D SLC閃存P/E次數可達100,000次,而2D MLC則有3000-5000次,企業級的可達10000次,2D TLC則是1000-1500次比較常見,而現在的3D TLC閃存由於使用了不同的工藝,其P/E次數已經能達到3000次,新進的鄙視鏈底端角色3D QLC其實也有1000P/E,壽命其實還是可以的。 而有了閃存的P/E次數和SSD的容量,通過一條公式是可以計算出理想情況下SSD的最大壽命的: SSD壽命=(閃存P/E×SSD閃存容量)÷(寫入放大系數×年數據寫入量) 以一個240GB的3D TLC SSD為例,閃存3000P/E,SSD的閃存容量實際是256GB,寫入放大系數這個其實和主控算法和寫入的數據類型有關的,其實很難說具體數值是多少,這里取5這個較大的值,至於年數據寫入量嘛,這完全取決於個人使用習慣,這里就取2000GB,其實這寫入量已經相當大了,所以: (3000 × 256)÷(5 × 2000)=76.8年 這個SSD能用76年?以閃存的理論壽命來說是對的,然而我剛才也說過這是理論的最大壽命,是在一切都在理想情況下算出來的,而他的最小值呢?其實可以參考廠商為這個SSD的提供的質保市場,多數是三年或者五年,有些高端產品會提供十年質保,他們給出這樣的質保時間就說明這款SSD在這段時間內大概率不會壞掉,畢竟RMA是需要人力物力投入的,SSD在質保期內大面積掛掉這會讓廠商賠相當多的錢,而且對自己的名聲也不是好事情。 另外現在多數廠商還會給出SSD的壽命周期寫入量TBW,有些則是給出每日復寫次數DWPD,後者其實可以換算成TBW,假設廠商為一個512GB的SSD給出的DWPD是1,說明它每天可以寫入自身一次的數據,也就是512GB,質保期5年,所以它的TBW就等於512GB × 365 × 5 ÷ 1024=912.5。 有些人會誤以為這個TBW就是SSD壽命周期可以寫入數據總量,寫這麼多數據後SSD就會掛掉,其實不是的,其實這個數字的意思是你如果在保修期內寫入超過這麼多數據的話就不給你保修了,因為你的寫入操作已經超出了這個SSD正常使用的范疇,其實一般來說這個數字也挺難超過的,能超過這個數的人我倒是挺想知道你平常是怎麼折磨這個SSD的。 當然TBW這個數字不是完全沒有價值的,你可以看作是SSD寫入耐久度的最小值,而你的SSD實際壽命就在TBW值和閃存的理論寫入最大值之間。 然而真相遠沒有這麼簡單 實際上因為閃存壽命耗盡而掛掉的SSD只占少數,大部分SSD都是因為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掛掉的,有些是因為主控燒了,主控比閃存先掛的現象很常見,因為SSD主控的工作溫度大多數都很高,SSD的所有讀寫操作都要經它之手,它的工作壓力其實是最大的,所以突然猝死是相對可能的。 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主控和閃存都安好,然而其他供電元件壞了,SSD上面雖然大家都只關心主控、閃存、緩存這些主要芯片,不過它上面其實還有不少其他芯片和元件的,而這些東西也有可能故障,一旦故障也有可能導致整個SSD癱瘓,特別是電源不穩定時供電元件燒毀的可能性相當大,比如上圖這塊可憐的SSD,不過這種故障其實SSD數據可能還有得救,而閃存或者主控掛了數據就真沒了。 而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故障,廠商通常都會給出一個MTBF故障間的平均時間,意思就是消費者硬盤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間隔時間是多少,通常這個值都比較大,以Intel 760p為例,MTBF是160萬小時,換過來有100多年,所以其實沒有什麼參考價值,說到底還是個隨機事件,被你碰到了算你運氣不好。 所以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SSD是否暴斃其實就是在擲骰子,運氣不好就會掛掉,與其算這個算哪個擔心SSD的壽命,還不如買個性能好的用起來爽一點,真擔心的話就去買個質保長一些的,至少SSD在質保期內掛掉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最後來說下SSD兩種常見的死亡方法,第一種是寫入鎖定,就是主控檢查到你SSD已經不行了,直接不允許寫入任何東西,這種狀況其實是最好的死亡方式,至少你還有拯救數據的機會,而第二種則是毫無徵兆的突然暴斃,這種其實是最常見的,你自己沒有任何拯救數據的機會,而廠家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幫你把數據恢復出來,而找第三方數據恢復服務的話,價格也是極高的,所以,多備份自己的重要數據吧。 來源:快科技
遊民星空

論一塊SSD對於設計師的重要性

  設計師這個職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在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一部分人進行着藝術創作。在我看來,設計師哪怕稱之為藝術家一點也不為過,他們創作就如同古代文人雅士潑墨丹青一般。        對於設計師來說靈感往往是轉瞬而逝,一個好的作品絕對是設計師點滴靈感的匯聚。但如果你的電腦經常出現卡頓、報錯、閃退、藍屏……等問題,再好的靈感遇到此時糟糕的事情都難免會消逝。反之一款適合的電腦配置就可以讓你快速實現你的想法,什麼才是合適的電腦呢?   例如:平面設計師,少用到顯卡但對於核心處理器的要求則是非常的高;比如3D圖形設計師,對於顯卡的需求則會更高,以滿足高負載下3D渲染……但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怎樣的需求都會選擇使用SSD,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傳統的機械硬盤也就是HDD,它主要通過轉筒機械方式進行讀取,以機械部件的驅動,在需要讀寫時通過磁盤高速旋轉,磁頭以這種方式來尋找數據位置,這無疑會產生噪音及更多的功耗,且這種方式速度的制約性非常高。所以想要更快的響應速度,安靜的工作環境,低功耗,那麼SSD則是你不二的選擇。   Adobe Photoshop 對於平面設計來說當然是再熟悉不過的軟件了,用傳統的HDD打開足足用了接近9秒,再看打開圖片傳統HDD代開大約180M的大約用了26s而SSD僅需16S。不僅如此對於在設計中隨時需要加載素材以及進行修改,操作流暢的流暢感是機械硬盤無法比擬的,如若有一款高新能SSD則會讓你時時抓住靈感,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   不僅平面設計,對於3D設計來說一塊SSD也是至關重要的。CINEMA 4D是一款常用的3D設計軟件,製作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步為模型的建立,第二部分為光源的材質的注入,第三部分則是最耗時的渲染。對於第三階段來說,需要把模型或場景輸出成圖像文件、視頻信號或者電影膠片,就必須經過渲染,這個操作除了對CPU核心數量,處理性能極為敏感之外,對記憶體及硬盤的響應速度要求也很高,三者協同才能提高三維做圖最終渲染的速度。   七彩虹這款CN600 256G SSD就是款不錯的選擇 ,在外觀設計上,採用標準M.2接口設計,支持NVMe傳輸協議,最大限度提升產品的讀寫性能;同時在尺寸上也採用業界最為通用的2280設計,即22mm*80mm,以實現更好的兼容性,無論是筆記本還是台式電腦只要你的主板包含M.2接口都可以完美兼容使用。   此款SSD採用慧榮的SM2263XT主控,該主控融合了諸多新技術,支持NVMe 1.3接口協議、M.2 2280規格、PCI-E 3.0 x4系統總線、LDPC ECC糾錯以及HMB緩沖技術等等。HMB解決方案是SM2263XT主推的技術,該方案取消了DRAM緩存,取而代之的是在會在固態讀寫的過程中自動調用記憶體作為SSD的緩存。去掉了DRAM的SM2263XT能節省部分BOM成本,而又不影響硬盤的性能。這種調用緩存的模式可以讓你的電腦無論是電影傳輸、大文件拷貝還是遊戲加載都會有明顯的加速提升。閃存顆粒上,則是採用的原廠3D NAND顆粒,單顆容量128G,單面PCB設計兩顆,總容量256GB。讀取速度可達到1800MB/S,寫入也能達到1170MB/S。   總之,想要加速電腦運行的你,想要提高工作效率的你,想要快速加載的你,這款SSD是不二之選。 來源:遊民星空
Intel推出新一代QLC固態盤665p:96層堆疊、速度提升50%

Intel推出新一代QLC固態盤665p 96層堆疊、速度提升50%

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存儲開放日活動中,Intel首次推出了新款消費級QLC閃存SSD,665p。 雖然主控延續660p的慧榮SM2263四通道,但閃存顆粒升級為96層3D QLC,只是單Die依舊維持1024Gb容量(128GB)。 性能方面,基於CrystalDiskMark 7的現場跑分顯示,1TB 665p的連續寫入速度比1TB 660p提高了40~50%,隨機讀取速度提升了30%,這里的固態盤安裝在華碩筆記本中,而且是預產版固件。不過,本次測試強度較低。 外形方面,665p和660p幾乎完全一致,都是單面標準的M.2 2280。 目前,660p的零售價為109美元,665p預計不會有太大差別,只要買到就是賺。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三星發布用不壞的PCIe 4.0固態硬盤:芯片級錯誤防護、8GB/s

三星發布用不壞的PCIe 4.0固態硬盤 芯片級錯誤防護、8GB/s

三星宣布推出新款PCIe 4.0 SSD PM1733和PM1735,面向OEM大客戶市場,算上所有容量(0.8TB~30.72TB)和板型(2.5寸U.2或擴展卡)的話款式多達19款。 除了得益於PCIe 4.0接口帶來了最高連續寫入3.8GB/s、連續讀取8GB/s、隨機讀取1450K IOPS、隨機寫入260K IOPS的傲人速度,三星對主控軟件算法的優化也達到新高度。 最值得一說的便是芯片故障防護技術(FIP),號稱可以讓SSD永遠不壞、不掉。三星稱,這是存儲行業60年來新的里程碑,即便SSD出現芯片級故障,無需像傳統方案那樣更換整塊SSD,取而代之的激活糾錯算法,把受損數據重定向正常工作區中。 三星舉例,30.72TB的PM1733中512顆NAND芯片中任何一顆出現故障,都不會造成數據損失或者掉盤。 此外,三星還介紹了SSD虛擬化和V-NAND機器學習技術,前者可以把一塊SSD最多劃分成64個小盤,後者則是為提高可靠性。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映泰推出S120系列SATA SSD,價格相當實惠

映泰最為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的是他們的主板產品,不過除了主板外他們還有顯卡、SSD還有各種外設產品,他們自2017年就開始進軍SSD市場,產品線也算全,有SATA接口的S100、G300、G330系列,也有M.2接口的M200和M500系列,近日映泰推出了新的S120系列SSD。 映泰的S120系列應該和原來的S100系列一樣是入門級的產品,不過現在SATA SSD基本都可以劃分去入門級了,容量有128GB、256GB、512GB、1TB四種,性能方面他們的連續讀取速度都是550MB/s,這已經是SATA 6Gbps接口的極限了,SATA SSD做得再好也突破不了接口的極限,128GB/256GB的最大連續寫入速度為520MB/s,而512GB/1TB的則是525MB/s,這肯定是有SLC Cache時的速度。 <p 映泰並沒有透露這款SSD所使用的主控以及快閃記憶體,不過很大機率是3D TLC,映泰為S120系列SSD提供3年質保,現在淘寶上已經可以找到S120的128GB和256GB了,前者125元,後者199元,價格相當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