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萬畝「藍寶石」帶來致富新希望

高山萬畝「藍寶石」帶來致富新希望

■航拍下的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新拉村藍莓基地。 受訪者供圖

廣東中山和雲南昭通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新快報訊 記者彭程報導 盛夏時節,烏蒙大地山巒疊翠,萬物競綠。在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新拉村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藍莓基地里的萬畝藍莓果樹第一次掛果收成,一顆顆烏黑透亮的「藍寶石 」掛滿枝頭,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帶來希望。

2016年9月,廣東省中山市與雲南省昭通市結對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其中,中山市小欖組團對口幫扶昭通市永善縣。作為國家深度貧困縣,永善共有141個貧困村(其中74個為深度貧困村)。中山市小欖組團結合當地資源,創新產業扶貧思路,增強扶貧協作「造血功能」,最終幫助永善於今年5月脫貧摘帽。

引進企業種藍莓 農民變「股東」

「永善縣地處金沙江畔,氣候濕潤、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沒有污染,土壤十分適宜種植藍莓。」在新拉村藍莓基地里,廣東省第六扶貧協作工作組組員、中山市扶貧幹部,永善縣委常委、副縣長湯如烈介紹,2017年4月,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契機,引進一家上海企業入駐永善開始藍莓種植,截至目前已投資0.58億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建成了1.2萬畝的「雲端藍莓基地」。2018年,中山市投入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1018.8萬元,折股量化給25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組建專業合作社與該企業合作,每戶貧困戶不用出一分錢就擁有了公司4000元的股份。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吸納群眾務工等方式,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助力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致富,最終實現「一地生四金」,即土地流轉有租金、務工收入有薪金、入股分紅有股金、集體有收益金。

「藍莓種植一般是在第四年開始掛果,第五年迎來豐產,第一批種下的藍莓今年開始掛果。」湯如烈欣喜地說,今年藍莓產量預計有二十多噸,明年將增至數百噸,到了後年盛果期,預計收成可達幾千噸。

「國資+民企」改造竹筍加工產業

代正春去年從雲南工業技師學院畢業,在永善的雲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已有小半年時間。此前,她在寧波工作了3個多月。如今,她在家門口工作,每月收入有3000元至4000元,還方便照顧家庭,這讓她打消了再去寧波發展的念頭。

當地人能得到這些就近就業的機會,得益於中山市小欖組團的另一個產業發力點——以「國有資本+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的創新模式,改造當地竹筍加工產業。湯如烈告訴新快報記者,永善縣擁有優質豐富的竹筍,特別是享有「筍中珍品」的筇竹,國內僅永善及周邊區域出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中山市小欖組團和永善縣兩地充分利用竹筍資源,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發展壯大永善縣竹產業。

在中山小欖組團鎮區和永善縣委縣政府的推動下,永善縣於2018年引進了國有企業廣東中山中匯集團,通過重組方式與昭通市開投公司以及當地民企雲南菜人家共同投資1億元,打造雲南省首個全生態鏈混合所有制東西扶貧產業協作項目。

湯如烈表示,該項目通過下游的竹筍加工產業帶動上游群眾種竹、采竹,截至目前永善已有超過2萬人共種植10萬畝方竹,同時配套2000畝小米椒種植,輻射帶動永善、鹽津、大關等縣62個村級集體經濟和專業合作社。這種下游反哺上游的方式,不但解決就地就近就業500人,同時預計今年將有近1億元的產值,帶動1200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真正實現改造一家企業、發展一個產業、帶富一方農民、綠化一片群山。

來源:kknews高山萬畝「藍寶石」帶來致富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