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網紅醫生談「情」說「癌」

來,聽網紅醫生談「情」說「癌」

潘戰和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知名自媒體醫療大 V,知名腫瘤科普作者和健康專欄作者,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顧問團專家,國家衛健委 ” 健康中國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圓桌論壇特邀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著有科普專著《談 ” 情 ” 說 ” 癌 “》。

長期從事腫瘤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工作,擅長惡性腫瘤綜合診治、腫瘤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姑息治療等,關注腫瘤預防和早診篩查,熱心腫瘤科普。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的潘戰和是一位很特別的醫生,白天給人看病,晚上提筆寫稿。

雖然生活工作在廈門,但咨詢他的患者卻遍佈全國各地甚至國外。潘戰和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另一個則是國內知名醫療自媒體 ” 腫瘤專科醫生 ” 的創立者和運營者。

擁有 350 萬網絡粉絲

2010 年,潘戰和還是廈門大學附屬中山腫瘤科一名普通的主治醫師。在長期從事腫瘤診療工作的潘戰和看來,癌症並不等於死亡,癌症可防、可治、可控。但他發現,他接觸到的病人及自己身邊的親朋,幾乎都談 ” 癌 ” 色變。於是,他產生了一個想法:既然那麼多人不知道,不如我來告訴他們。

微博賬號 ” 腫瘤專科醫生 ” 就是他邁出的第一步。那時,醫生在線做科普不多見,許多人認為治病救人做課題論文才是他們的 ” 主業 “,在網上寫科普文章,既浪費時間精力,又得不到任何實際好處。

一開始,潘戰和並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是忙里偷閒偶爾發發微博,簡短地寫幾句醫學小知識,當作是工作之外的興趣愛好。不少網友因為他的醫生身份,時常在微博上向他咨詢一些醫學問題。慢慢地,他開始主動寫一些科普文章為大家普及醫學知識,尤其是腫瘤方面的知識。

隨着關注者越來越多,他的微博粉絲數量不斷增加。2015 年,粉絲數量達到 10 萬,此後粉絲數量呈快速增長,而今他坐擁 300 多萬微博粉絲,並在 2016、2017、2018 年連續三年榮獲 ” 微博十大影響力醫療大 V” 稱號。

此外,他的今日頭條同名賬號也擁有 23 萬粉絲,加上一點資訊、公眾號、知乎、丁香醫生等網絡平台賬號,全網粉絲數量超過 350 萬,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文章閱讀量常破 10 萬

作為三甲醫院腫瘤科的臨床醫生,潘戰和通常在每天結束工作回家後,才有時間坐下來撰寫科普文章。看了一整天的病人,回家後還要接着寫稿,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潘戰和靠着自己的興趣和情懷咬牙堅持了下來,基本上每天都會寫一些東西,” 更新 ” 二字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詞語。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長的粉絲也給了他動力,讓他感受到了科普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感受到了大眾對醫學科普知識的渴求。潘戰和認為,普及知識才能減少大眾誤區,而醫學知識的科普需要由真正的專業人士來做,這樣才能讓大眾接收到靠譜的健康信息,而不是謠言。他認為,科普工作的價值絕不低於科研學術。

隨着自媒體的興起,他開始在更多的平台發表他的科普文章、回答讀者提問。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知乎、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台都有這位 ” 腫瘤專科醫生 ” 的身影。他還出版了一本近 30 萬字的科普專著《談 ” 情 ” 說 ” 癌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關於癌症的 ” 故事 “。

去年,他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的一篇名為《癌症發展到晚期,是繼續治療還是放棄回家?醫生說了大實話》的科普文章,成為微信爆款,閱讀量突破了 30 萬,並被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轉載。對此,潘戰和說:” 這篇文章可能恰好觸到了很多人的痛點並引發共鳴。” 其實,像 10 萬 +、30 萬 +、100 萬 + 的爆款科普文,在他的微博、今日頭條等網絡賬號上,更是家常便飯。

一直以來,潘戰和在工作之餘默默堅持科普並回答網友咨詢。他性格低調,最初沒告訴其他人,該上班時上班。因此,盡管他在網絡上很有名氣,坐擁數百萬粉絲,但身邊的同事朋友也是最近幾年才發現他在做自媒體。

潘戰和坦言,這反倒讓他感覺有點不自在。不過,現在的他早已堅定目標,會一直堅持走下去,” 不忘初心,善用指尖力量,堅持科普,傳播正能量 “。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海西晨報·ZAKER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