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腎 二)紫癜性腎病的診斷,臨床分型及預後

前言:上一期文章我們介紹了過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腎病,本期繼續深入介紹紫癜腎。

在出現皮下出血、關節痛、腹痛黑便等症狀確診為過敏性紫癜後,過敏性紫癜往往可以自癒,但是需要小心是否導致了併發症——紫癜性腎病。在過敏性紫癜病程6個月內,出現血尿和(或)蛋白尿就可以診斷為紫癜腎。其中血尿和蛋白尿的診斷標準分別為:1、血尿:肉眼血尿1次或一週內3次鏡下紅細胞≥3個/高倍視野(HP)。2、蛋白尿:滿足以下任一項者:①一週內3次尿常規定性示尿蛋白陽性;②24h尿蛋白定量>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值(mg/mg)大於0.2;③1周內3次尿微量白蛋白高於正常值。另外,有極少部分患兒在過敏性紫癜急性病程6個月後,再次出現紫癜復發,同時首次出現血尿和(或)蛋白尿者,應爭取行腎活檢,如為IgA繫膜區沉積為主的繫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仍可診斷為紫癜性腎炎。

一旦診斷為紫癜性腎炎,需要對紫癜腎進行臨床分型,這有利於指導臨床用藥及評估預後,由於紫癜腎的腎穿病理結果類似於IgA腎病的病理改變,所以對於紫癜腎的臨床分型可以參考IgA腎病的臨床分型,分為:1、孤立性血尿型(僅血尿);2、孤立性尿蛋白型(僅蛋白尿);3、血尿和蛋白尿型(血尿+蛋白尿);4、急性腎炎型(一般可自癒);5、腎病綜合徵型(三高一低的臨床表現);6、急進性腎炎型(病情兇險、進展快);7、慢性腎炎型(病情纏綿反覆、遷延難愈)。

現代醫學治療紫癜腎,根據不同的臨床分型,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一般對於孤立性血尿型,可以繼續觀察,定期隨訪;對於出現尿蛋白的患兒,則要積極治療,首選藥物還是激素,當激素控制不佳時可以聯合免疫抑制劑來治療。中醫藥治療,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中醫師有不同的治療觀點和處方用藥,本人治療紫癜腎還是用自己獨特的方藥,堅持自己「清熱解毒、扶正祛邪」的治腎病思路。

來源:kknews(紫癜腎 二)紫癜性腎病的診斷,臨床分型及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