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勵志 Page 42

勵志

2019大實話,送給辛苦的自己

......................................................................................................... 人這一輩子 無非就是個過程 榮華花間露 富貴草上霜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得意些什麼失意些什麼 ......................................................................................................... .........................................................................................................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如行雲般自在 像流水般灑脫 才是人生該有的態度 ......................................................................................................... ......................................................................................................... ......................................................................................................... ......................................................................................................... ......................................................................................................... 這篇文章太好了! 願收到的你一生幸福,再無煩惱!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經典勵志美文

●家,平淡就是幸福

.............................................................................. 家,不是戰場, 不需要搖旗吶喊,論誰勝敗; 家,不是棋盤, 不需要小心翼翼,處處提防。 .............................................................................. 家,是溫暖的港灣, 不管你在何方, 都會堅定不移的等着你歸來。 .............................................................................. .............................................................................. 家,是安心的所在, 不管你多疲憊, 她都會笑臉相迎的為你解難。 .............................................................................. 家,是夫妻共同的資產, 有苦辣酸甜的賬單, 有信誓旦旦的諾言, 是兩個人一起編織的愛的搖籃。 .............................................................................. 房子不是家,別墅不是家, 真正的家是: 有最愛的伴侶,有可愛的孩子, 一家人其樂融融,朝夕相伴。 房子再大,沒有伴侶,沒有孩子, 也只是空房一座罷了。 家,很普通, 伴侶、孩子、父母, 家,很平淡, 生活、工作、吃飯。 但只要, 每天看到家人的笑臉, 每天聽到親人的暖言, 就是幸福。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可講理; 家,是放鬆的地方,不可吵鬧; 家,是安心的歸宿,不可囂張; 家,是感情的寄託,不可欺騙。 家要溫暖,而不是冷言冷臉; 家要陪伴,而不是親人離散。 轟轟烈烈是落幕前的繁華, 平平淡淡是幸福中的體現。 家,平平淡淡就好, 不一定要名車豪宅,只要家人健在; 不一定得大富大貴,只要親人平安。 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最貴的財富, 其實一直都在你面前,那就是: 睜眼閉眼,看到家人的臉; 年復一年,親人常伴身邊。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經典勵志美文

在歲月中,靜養自己……

有修養的人,不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個善於原諒的人,一個堅守真實的人,一個嚴格自律的人,一個講究心靜的人。 倘若愛人,必先自愛。 有時候,我們花了許多力氣來讓別人喜歡我們。而事實上,如果不修養自己,別人亦不會愛你。懂得修養,才能活出精彩。 感恩 人生,懂得感恩。豐子愷有這樣的金玉良言: 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 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感恩,不一定是感謝大恩大德,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善良的人性美。心存感恩,生活中才會少了許多怨氣和煩惱。 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的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感恩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 寬容 人之所以快樂,並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他:「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寬容的心態讓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晴天。 上善若水。其實,每一個人都持有自身善柔的活水,那就是自己寬容的真性真情,是我們天生具備的能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真實 某部小說里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終此一生 就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 找到真正的自己 什麼是真實?就是不撒謊、不做作、不違背良心,純乎心性而行。 不作假,對自己的優點缺點一目瞭然,所以能不自負也不自卑;不作非分之想,所以能安貧於道,知足常樂;不違背良心,所以心無罣礙,日日安好。 莊子的《逍遙游》中有這麼一段話: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內外之分 辨乎榮辱之境地 斯已矣 所有人都稱贊他,他卻並不因此而更加奮勉,所有的人都責難他,他也並不因此而更為沮喪。他能認清自我與外物的分際,辨明榮辱的界限,如此而已。 這大概就是對做真實的自己,最好的詮釋。 自律 自律使我們與眾不同,自律令我們活得更高級。也正是自律,使我們獲得更自由的人生。 不管環境多麼縱容你,你都要對自己有要求,保持一種自律的氣質。千萬不要放縱自己,為自己找藉口。 或許它暫時不能改變你的現狀,但假以時日,它回饋給你的一定讓你驚喜。對自己有要求的人,總不會過得太差。 「不妄沒於勢力,不誘惑於事態,心有長城,能擋狂瀾萬丈。」所謂自律,是源於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關愛,源於一種道德良知。 記住,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心靜 所謂心靜,就是不傾慕權勢顯赫,不奢求榮華富貴,來去無執,得失隨緣。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 人世喧囂,名利來往,放下浮躁,心靜自安。人生難得一心靜,只有寵辱不驚,方能心態平和、怡然自得,只有去留無意,方能豁達樂觀、淡看風雲。 蘇軾在《定風波》中說道: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靜,是一顆平常心,是一種氣度,是一種境界。 心靜,就是要做一個身置閒處,心安靜中的人。心不動,才能堅守節操;心不動,才能守護真我。 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內心。心靜了,自然就看清了。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南山一號

選擇捷徑是人的本性

世間萬物都會消失 作者:馬可•奧勒留 何懷宏譯 比如以韋伯大帝時代為例,你可以看到的是人們結婚生子、染疾病危、連年征戰、大擺筵席、貿易買賣、辛勤耕作、阿諛奉承、傲慢不遜、猜忌狐疑、圖謀不軌、置人於死地、憤世嫉俗、相戀相愛、斂財聚富、執政一方乃至皇權在身等的眾生相。現如今,所有這些都不復存在。回到圖拉真的那個時代,世界同樣是這樣的場景,他們的生命也已經結束。若用同樣目光去考察的話,在世界歷史的其他民族和時代紀元當中,有多少人都在艱苦卓絕的奮鬥之後迅速隕落,最終在死後被分解為大自然的基本元素。但是,你首先要關心的是你身邊的人,他們不但因為忙碌於瑣事而誤入歧途,而且把依照慣例本性應該做的事拋諸腦後。此外,這些人還執迷不悟、樂此不疲。所以,必須要牢記的是:對每件事的精力分配要做到與其價值相符,而且在比例上要適當。如果你把精力都放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的話,那麼你就無法辦好正經事,也會對自己不滿意。 先前異常熟識的言辭到如今都成了老古董。那些曾經聲名顯赫的人也不過如此。卡米勒斯、愷撒、沃勒塞斯、利奧拉圖斯以及後來的西皮奧、加圖,接着是奧古斯都,還有哈德良和安東尼等均屬此例。所有一切都會成為過往雲煙,最多留下一個故事傳說,但也已幾近遺忘,最終難逃完全被湮沒的結局。這里我所舉例的,都是曾經光芒萬丈的奇人異士。其他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斷氣之後便已無人再提起他們了。綜上所述,究竟有沒有永恆紀念呢?根本就沒有。那這一否定回答帶給我們的沉重痛苦應如何處置呢?答案只有一個,你要做到思想公正、行為友善、不打誑語並欣然接受一切事物,將其視為一種必然和慣例,並且來自完全一樣的原理法則和淵源。   把你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給克洛索吧,她是命運女神之一,讓她隨心所欲地來編織你的命運紗線。   不論是對記憶的人還是對被記憶的而言,一切都只存在一天。 要堅持不懈地觀察因變化而生的萬物,習慣接受這樣的觀點,即喜歡改變已有事物是宇宙的唯一本性所為,宇宙還會創造出與其一樣的新事物。因為現在以某種形式而存在的事物,就是未來即將被塑造出來的事物的種子。別以為只有那些被撒進土地和子宮的東西才是「種子」,那是鄉巴佬腦子里的粗陋看法。   雖然你即將面臨死亡,但你依然沒有做到內心的單純,心靈也受到凡塵俗世的紛擾,還會因為心外事物而受到傷害,而且你也沒有做到用和善的態度去對待一切;最後,你也沒有把智慧用於符合正義的行為上。   深入觀察每個人心中的做事原則,就算是那些腦子很聰明的人也不例外,瞭解他們在逃避什麼,又在追求什麼。 你覺得是惡的東西並不一定被別人的思想原則所接受,這種惡的觀念也與你肉體軀殼的變化無關。那麼它究竟在哪里呢?其實它就在你身體的某個部分,是這個身體部分的力量讓你產生了是非善惡的觀念。你只要讓這一力量不再形成如此的觀念與看法,那就萬事大吉了。如果最接近於它的可憐軀體被焚燬,充滿膿水和腐敗之物,但是,你對這些事物的既成意見仍應該保持平靜。換言之,讓它做出如下的判斷:公平發生在好人和壞人身上的事,無所謂好或者壞。原因就是,公平發生在依循自然本性而生活之人以及不依循自然而生活之人身上的事,既沒有違背了自然法則,也不是遵守了自然法則。要堅信不疑地把宇宙視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實體。它既有一具軀體,又有一個靈魂;去洞悉全部事物是如何指向同一個觀念的,又如何與宇宙生命體的觀念聯繫到一起;觀察所有這些事物如何做出同一個動作;觀察所有這些事物又如何成為業已存在事物的共同促成因素;觀察命運之網的紋路是如何綿綿不斷地編織出來。   如愛比克泰德曾經提到的那樣,你只不過是帶着一具臭皮囊的靈魂而已。   事物有所變化並非惡,在變化後依然保持本色亦非善。   時間就像一條河,里面的激流仿若是世間發生的大小事件;因為就在某個事物被瞥到的時候,已被另一事物匆匆帶過並替代了它原有的位置,而且再過一會兒的工夫,這一新的事物照樣也被帶走不誤。 每件也已發生的事情我們都很熟悉,它們就像春天的玫瑰、秋天的果實一樣輪回出現;而對那些傻瓜而言,讓他們熟悉的則是疾病、死亡、誹謗中傷、背信棄義,以及時而讓他們活蹦亂跳,時而惱羞成怒的事情。   隨後而來的一系列事情,總能恰到好處地與已經逝去的東西完全吻合;因為這一屬於新系列的事物並非一堆雜亂無章的簡單羅列,不僅僅只有一種必要的先後次序,而是有着符合理性的內在聯系:存在於世上的萬事萬物皆被和諧地安排在一起。同樣的,存在於世上的事物,不但體現出前後的連貫性,而且在相互的關系上還另有玄妙的聯系。   始終不忘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土可成水,水可成氣,氣可成火,反之亦同。想想那種不知道自己人生之路通往何方的人吧,他們與時常在一起進行懇切交談的知己爭論着支配宇宙的理性究竟為何,這些人也不忘討論他們每天遇到但卻依然陌生的事物。再反省一下,我們都不能在昏昏欲睡的狀態下發表談話或做出行為,雖然即使在睡夢中我們好像也是可以說話和行動的;我們不應該像那些從父母處學到一切的小孩那樣,辦事不經大腦,說話如同鸚鵡學舌。 假如神靈對你說你將在明天或後天去世,那麼你肯定不會去繼續追問究竟是後天還是明天了。如果你真的問了,那麼證明你是世界上最卑鄙無恥的傢伙。因為這個時候的明天或者後天的差別是如此之小!所以,即使你能長命百歲又能如何,還是別把它當做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吧。   想一下,有多少醫生一輩子都眉頭緊鎖面對病人,之後自己也踏上歸西的路;有多少占卜師,在提前預言了他人之死後,自己也難逃暴卒的命運;有多少哲人,在探討了一輩子的生與死之後,悄然離世;有多少英雄,在奪去了千百人首級之後,自己的性命也被死神帶走了;有多少暴君,在草菅人命並把自己當做不死之軀的唯我獨尊者之後,同樣難逃一死;還有多少城市也歸於消滅了啊,赫利斯、龐貝、赫庫萊尼恩以及其他數不勝數的名人之城皆屬此例。你可以把你所知道的人隨便地加入進去,一個接着一個。今天是你給別人送終,明天可能就是別人給你送終。世間事,不過白駒過隙。結論就是,心中時常留意,凡世間人,朝生而暮死,人生之渺小如此也,昨日的鼻涕蟲小孩明天可能就是干癟老頭子甚至是一捧骨灰。還是遵循自然法則來度過我們短暫的一生吧,儘量在人生旅途達到終點時死而瞑目。把自己當做是一顆業已成熟的橄欖,只是從枝頭自然墜落而已,對生養之自然母親心存感激之情,而對樹葉所生長於其上的樹枝,也別忘說聲謝謝。   學習海角的精神吧,要在海浪的不斷拍打中保持傲然挺立的姿態,讓周圍暴虐的海水為之折服。 為什麼這種事情偏偏降臨到我的身上,我真的是不幸啊。但事情並非如此。其實我很幸福,盡管這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但我可以不受痛苦的折磨繼續瀟灑下去。我既沒有被現狀擊潰,也沒有被未來嚇倒。雖然這種事情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這種情況下達到不受痛苦折磨的境界。那麼,為什麼這種莫大的不幸不是一種幸運呢?你會把這種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偏離人本性的事情稱為不幸嗎?如果一件事物與人之本性的意願並不相抗衡的話,那麼你還會認為這件事是對人之本性的背離嗎?噢,你非常瞭解自然的意志。那麼,這件業已發生的事情是否讓你不再踐行正直、寬容、溫和、謹慎以及安全可靠的深明大義,並以此來防止草率的決斷和謬誤?是否讓你不再抱有謙虛和自由的態度,甚至是其他一切?那麼,在你困惑應否採用這一原則時都要想起這一點,即:這根本就不是什麼不幸,昂頭挺胸面對它,因為它是大幸。   我們必須對那些頑強堅持生活的人進行考察與審視,這有利於我們樹立起鄙視死亡的態度,雖然這樣做顯得很土。與那些早逝者相比,他們有什麼更多的收獲呢?克迪斯亞盧斯、費比烏斯、尤利安、雷必達以及其他名人,現在正躺在自己的墳墓里面。雖然他們曾經埋葬過很多人,最終自己也被別人埋葬。生死之間時日無多,試想一下,在我們憑藉著如此脆弱的軀體並千辛萬苦熬過來的短暫人生之中,有着多少的磨難,而我們所碰到的又是什麼樣的人啊!因此,不要覺得生命有着多大的價值。無論是在你之前的無限時空,還是在你之後的無限時空,在這無限時空面前,你活了三日與活了三代又有何區別呢? 要堅持走捷徑,因為選擇捷徑是人的本性: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最可靠的理性。這一方法可以把人從糾紛、衝突以及各種詭計和賣弄虛名中解脫出來。 文章選自馬可•奧勒留著《沉思錄》何懷宏譯 ——END——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心宜善

你的情緒里,藏着你的福氣

奧里森·馬登說過: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如果你不能控制情緒,那麼也不能掌控生活。 2個月前,約許久未見的朋友佳佳見面,一見面嚇了我一跳。才32歲的她,看起來毫無精神,只能勉強靠着口紅提升氣色。 喝了幾口飲料,佳佳長嘆一聲:「唉,感覺自己要撐不下去了。」 原來佳佳部門空降了一個領導,跟她八字不合。 對業務不熟悉瞎指揮不說,還要把本不是佳佳的工作也讓她做,惹得佳佳一肚子的氣。 職場失意,家里也不順心。常常焦頭爛額地回到家,發現—— 孩子作業沒做完,家里還亂七八糟。 所以免不了會跟老公大吵一架,導致夫妻關系岌岌可危。 覺得哪里都不讓自己省心的佳佳,在這種情況下,哪里能有什麼好精神? 作為多年的朋友,我最瞭解她不過,太好強。 她從不肯落在人後,就像工作,孩子學習什麼的,只要稍微沒達到標準,就會特別生氣。 上大學的時候一個組協作,我就沒少受她的「精神壓力」。 沒想到工作了這麼久,情況愈演愈烈了。 我問佳佳,你跟領導談過這些事嗎? 她搖了搖頭,又不服氣地說:「說了也白說,就是看我不順眼。」 於是,我給她推薦了一本書《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 這本聽起來雞湯的書,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埃利斯的經典之作,對我自己幫助很大,我希望佳佳也能有所啟發。 我告訴她,回去先研究一下這本書,看看自己能做什麼。 一個星期之後,佳佳主動給我打了電話,說是自己想多了。 對應着書里提出的ABC理論,她發現是自己先入為主地覺得空降領導占了她的位置,那麼對應的C處做出的反應當然會比較激動。 她又心平氣和地找領導談了工作多的問題,領導告訴她: 其實來之前,就瞭解過她工作很努力,所以想要她帶部門即將成立的新業務線,工作就多了些,但是已經在協調其餘的同事了。 當A事件產生時,你的B思考方式決定了你在C處做出的情感和行為反應,決定了你是否會被A牽着鼻子走。 根據書中解決問題的4個步驟,佳佳對應着圓滿地解決了這次危機。 職場上的危機解決了,家里的問題也得提上日程。 在耐心跟老公溝通了之後,她發現,其實老公不是什麼都沒做,他也輔導孩子功課了,也做家務了,只是做的不太好。 但是她一吵架,老公的倔脾氣就上來了,連解釋也不肯。 佳佳誠懇地跟老公道歉,老公傲嬌地說:「哼,我當然不會跟你計較。」 不一會,佳佳聽見老公在廚房里唱起了歌。 1個月後,佳佳發了一條朋友圈:感謝,終於回到正軌,原來一切都很可愛。 配圖是她的本月業績評分A+的照片,還有老公送的一條項鏈。 現代人隨着生活的節奏變化,漸漸陷入了一種困境: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一句話,一件小事,都會引起情緒上的大起大落。 生活里像佳佳這樣的人,真不在少數,因為沒辦法掌控情緒,吃了不少虧。 閨蜜大倩,明明很愛自己的男朋友,卻因為脾氣沖動,常常和對方吵架。 每次都暗自後悔說脾氣暴躁,下次卻依然改不了,最嚴重的時候氣得男朋友說了分手; 鄰居花姐,是個任勞任怨的好媽媽,但是就是對待孩子沒什麼耐心,說了幾次不聽就火冒三丈,常常把孩子凶得嚎啕大哭,最後她也跟着哭; 同事小琦,過於敏感,連老公說話少了點,都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常常疑神疑鬼,讓老公心累得不行; ...... 在《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這本書里,作者把這些情緒分為了4種過分情緒。 過分煩躁:不能有效地處理人和事 過分生氣:把事情搞砸 過分抑鬱:把自己弄得抑鬱寡歡 過分內疚:容易被其他人操控 想一想,你有沒有深陷過其中的某種或者某幾種的情緒不可自拔? 這些情況,其實都會讓我們做出錯誤決定。 很多讓你生氣或者難過的事,其實隔幾天後或者睡一覺起來想,就會覺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往往就是那瞬間的情緒,我們根本控制不了。 一旦情緒失控,我們就會被某個人或某件事牽着鼻子走。 這樣慢慢累積,那麼正常軌跡的生活,就會慢慢偏航。 就像佳佳,她本是眾人羨慕的對象,卻因為自己給的束縛,讓自己愈加疲憊。 生活中,我們不可能沒有情緒,無法抑制情緒的產生,但我們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控制它的方法。 正如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在一次演講中說過的一句話: 「人生最好的時光就是當你認清,你所有的問題都是由你而生,你不會遷怒於你的母親,不會怪罪於整個大環境,也不會歸咎於國家總統。 只有你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如果你也: 深陷各種情緒無法自拔 明知自己脾氣暴躁不知如何改變 總替別人承擔問題,卻不斷地壓抑自己 ......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有書

看了這張圖,讓我們開始奮鬥吧……

入夜的寒冬,外賣小哥楊朋朋從山東濰坊市奎文區一家商舖取上外賣放入保溫箱,伴着霓虹,駛向下一個目的地。 每次送單,楊朋朋都要在外包裝上貼上一個圓形的標簽,上面寫着:「我是聽障人士,如給您造成不便,請諒解,謝謝您!祝您生活愉快」。這段話也寫在他隨身佩戴的一張卡片上。 6歲時的一場病讓他陷入無聲世界 楊朋朋今年32歲,6歲那年他生了一場病,病好了,卻聽不見了,聽不見後慢慢也就發不出聲音。父母帶着他求醫問藥,西醫、中醫、用銀針扎耳朵,但楊朋朋的世界還是寂靜一片。 成年後,楊朋朋做了很多工作,最後他考了駕照,成了一名教練,專門給學車的聾人上課,有外地的聾人慕名來找他學車。 從他們那里,楊朋朋第一次知道,原來在外地早已有聾人做了跑腿小哥,也就是人們常稱的騎手。楊朋朋打聽到一個即時物流平台可以招聾啞騎手,他下載了APP,遞交資料,通過了審核和培訓考試,最終成為騎手大軍中的一員。 聾啞騎手經常「有苦說不出」 做騎手,免不了辛苦,對於聾啞人,其中的難處還要加上幾分。聽不見說不出是最大的障礙,地址有時候不准,小區有時候宛如迷宮,他們沒法打電話問,只能幹着急。 有時給顧客發短信,但並非每個顧客都會體諒他們,楊朋朋展示了一條收到的回信,對方不耐煩地說,「發短信也是要錢的。」 楊朋朋記得,一天夜里他冒着大雨送單,電動車卻在半路熄火了。他打不了電話,雨又把手機打濕了。等他騎着自行車濕淋淋的站到收貨人面前,還沒來得及用手勢表示抱歉,對方「砰」一聲關上了門。 騎着自行車回到出發的地方,推着熄火的電動車往家走,他的手機上傳來新的信息,他被顧客投訴超時了——只要遇到投訴,這些聾啞騎手就會陷入「有苦說不出」的境地。收到投訴後,客服人員通常會打來電話核實原因,他們一樣接不了電話,只好眼看着投訴過了申訴期。 逐夢的道路上 楊朋朋並不孤單 楊朋朋也想過要放棄,但因為一位小女孩曾向他鞠躬致謝,讓他堅定了逐夢的腳步。 平台瞭解到這個群體,給他們准備了專門的工作牌,印上騎手的日常用語,方便和商家、用戶溝通,甚至在迷路時,向路人求助。 逐夢的道路上,楊朋朋並不孤單,在他身邊聚集了大學生王樹林、單親媽媽高利等30多個「無聲騎手」。他們奔波在山東省濰坊市的大街小巷,通過物流平台,為市民配送餐飲、藥品和鮮花等,自強自立,實現自身價值,並感受着這座城市帶來的溫暖。 一部手機,一台電動車,一單單送貨。讓聽障人士接觸了平時不會接觸的人,看到了平時不會注意的風景,感受到了社會跳動的脈搏。 他們沒有自怨自艾,其間的人情冷暖,艱難挫折只會讓他們活得更有尊嚴。他們對辛苦甘之如飴,對未來有着希望,這希望以腳踏實地的方式出現就像他們送貨時走下的路。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央視新聞

男人越愛你,就越不理你

- 01 - 那天早上,突然收到小夢給我的微信,她問我:「如果一個男人很愛一個女生,是不是就會變得害怕主動,會刻意高冷,因為太在乎,所以冷暴力,所以總是假裝無所謂,總是不理你?」 小夢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朋友凌音曾經的一段戀愛經歷。 凌音和小安談戀愛時,主動的一方永遠都是凌音,小安從來都是被動接受和回應。 兩人無論微信還是電話聊天,永遠都是凌音在主動找話題,然後凌音問什麼小安就答什麼,如果凌音不找他,小安就永遠都不會有想凌音的意思。 為了這事凌音努力和小安溝通,希望彼此都能為感情做些努力,然而小安卻回覆說:「你知道的,戀愛這種事,我向來不習慣主動,我的性格就是這樣比較冷漠,你難道不瞭解?」 而那段時間,凌音剛好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說「男人越深愛一個人,就越不敢靠近,因為害怕失去」,凌音覺得,可能小安就是這樣的人吧,之所以高冷被動忽冷忽熱,大概是愛自己很深。 這麼一想,凌音突然就釋懷了,她自問:主動也沒什麼呀,只要能和小安相愛不就夠了嗎? 可主動久了會累,心痛久了會碎,再深愛一個人,也做不到永遠主動的吧。 凌音終究還是覺得心累,因為她發現,小安除了對她高冷和不理不睬,但對身邊的朋友卻都很熱情,並不是他所說的那種性格冷漠、不近人情。 女人的直覺和第六感向來很準。 某天凌音和小安吃飯,凌音因為內心的疑惑,趁着小安上洗手間的間隙里,偷偷查看了小安的手機。 打開微信的那一刻,凌音覺得天塌了,每次小安說在忙、或者不理會自己時,其實小安都在和別的女生聊天,或者給別的女生點贊。 那天,凌音突然懂了,他不是高冷,只是暖的不是自己。 男人越愛你,就越不理會你?分明是扯淡! 他不是高冷,不是沒時間,也不是受過情傷,更不是家庭教育失敗,他不理你,就只是不想理你,不在乎你,不愛你。 傻姑娘啊,哪有人深愛你,卻捨得讓你傷心落寞,讓你患得患失? - 02 - 真正愛你的男人,也許曾經是真的很高冷,但在愛上你的那一刻,你就已經融化了他內心的所有冰僵。 我的朋友林野,是我們幾個好友公認的高冷水瓶王子,除了在我們幾個面前有點溫度,其餘時候,無論工作生活,對身邊人,他永遠都是一副死人面孔,永遠不苟言笑。 同事和普通朋友見了他,都會主動退避三舍,因為跟他待一起實在是壓抑和痛苦。 這樣不苟言笑的林野,我們都以為他會注孤生,結果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先戀愛了,而且據說特別的粘人和主動。 後來我們幾個牆裂要求林野請吃飯,林野果真帶着女朋友來赴約了,讓我們真正見識了高冷王子的主動、粘人。 從進場到吃飯到散場,林野視線就從未離開女友:到場時,給女友拉好凳子看着她坐下;上菜後,給女友夾菜、盛湯,還囑咐女友別燙着;走路時,主動牽着女友的手,說怕她跟丟。 以前林野開車,都是他好基友坐副駕駛,結果那天林野洋洋得意說:我林野車子的副駕駛,從此只專屬我女朋友,你們坐後邊吧。 我們幾個朋友不禁玩笑感嘆:這哪是請吃飯啊,這分明就是大型虐狗現場啊,傳說中的高冷水瓶王子,大概是變性了吧,談個戀愛而已,得意忘形得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世風日下哎。 在林野戀愛前,我也一直深信水瓶座就是高冷王子本王,冷漠、目中無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恃清高。 如今看了林野戀愛的樣子,我才明白,其實並不是水瓶座的男生就高冷,只是還未真正愛上一個人。 而那些所謂的高冷和被動,其實不是他本身性格問題,只是你沒能讓他重視和在乎而已。 一個男人如果真心愛你,不可能總是擺着高冷姿態,畢竟他和你談戀愛,是為了彼此溫暖,而不是為了讓你心寒。 - 03 - 在愛情里,沒有誰規定誰必須是主動那一方,如果相愛,深愛的那個,難免要為對方做些讓步,付出得更多點,但永遠都是你主動,他卻還不冷不熱,對你愛搭不理,那隻能說明,他其實沒那麼愛你。 感情是需要彼此雙方一起共同努力和經營的,任何一方的懈怠,都會導致感情走向分崩離析。 愛情不是買賣,不是你得到了,就可以永遠擁有,人心都是肉長的,真心換真心,是冷是暖,其實心里都清楚。 一個人能夠一直主動聯系你,給你關心,對你噓寒問暖,那她是真的在乎你,也是真的希望你能夠多為彼此的感情努力。 別把對你好的人弄丟了,別冷漠一顆熱情待你的心,冷暴力真的解決不了問題,卻最傷人心。如果不愛,就請直接說明。 要知道風水輪流轉,你如今對她冷漠,將來也會有人以你之道還治你之身,今天你對愛你的她愛搭不理,明天的她或許你還高攀不起。 世間感情興亡,冷暴力有責,拒絕冷暴力,從你我做起!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一星期一本書
用這一個比率,幫你找到最佳的另一半

用這一個比率,幫你找到最佳的另一半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巴比龍》,由帥哥查理·漢納姆出演。故事講得是,江湖人稱「巴比龍」的亨利被人誣陷殺人,關入惡魔島。他在監獄里嚮往自由,十幾年里不斷越獄的故事。 電影開頭有個情節,亨利是盜竊高手,剛剛做了筆大「買賣」的他和女友談到未來,女友希望他們馬上遠走高飛,亨利卻說等他再掙最後一筆錢。話音剛落,警察破門而入,以殺人嫌疑將其逮捕。 這樣的電影情節我們見過太多,貪污者總想收最後一次錢,結果被人發現;走私者說最後一次出海,結果死在海上;殺手參加最後一次行動,結果被殺;搶劫者想撈最後一票,結果入獄。 不僅旁門左道的下場如此,現實生活中我們做選擇也是這樣: 一件有收益也有風險的事情,會讓我們難以確定何時收手,結果最終造成巨大的損失。炒股的人,在股票不斷創新高時買入,他知道有風險,但是看到有如此多的買入者,有層出不窮的好消息,這讓他幻想可以再賺十個點出局。結果通常是爆出黑天鵝事件,趨勢逆轉,股票連續跌停套牢了絕大多數人。 再比如比特幣,去年最高曾經達到1.9萬美元,現在價格卻在3千美元徘徊,暴跌了84%,有多少人會理智選擇在暴跌前出局? 你會說,這些事情當然要看運氣,我們怎麼可能猜到最後的結局? 不錯,我們的確不用猜。聰明的數學家給出了一套算法,用在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茫然無措、不知如何下手時做選擇,這套算法能讓我們得到一個相對較好的結果,這就是「37%原則」。 J.P.摩根說,人生最重要的投資是你的伴侶。那麼在這方面,該算法如何指導年輕人選伴侶呢? 數學家這樣假設,一位年輕人22歲,他計畫35歲之前完成婚姻大事,假定他心儀的女孩不會等他,雙方一旦錯過,年輕人就只能順延着往後選。 生活中的復雜問題,就通過如此假設,變得可以適用「37%原則」。 1、年輕人可以選擇的時間是:35-22=13年;2、37%的對應年齡是:13×37%=4.81年,4.81+22≈26.81歲。這就是說,一個年輕人,理論上講,應該在27歲前的5年里,盡可能多地接觸優秀的女生,這樣的接觸有助於發現你的「異性緣」實力,讓你知道你能接觸到的、女孩子的最高水準(假設為A水準)。 按「37%原則」,在27~35歲的8年里,如果你發現有超過A水準的女生,你應該果斷出擊,爭取和她共結連理。 當然,如果你的條件不夠好,追求失敗的概率比較大,你可能需要調低這個比例,比如30%;反之,你人長得帥,家庭條件也可以,那就不妨調高到50%。 無論怎麼變,你始終需要關注A水準,以及在接近37%的時間點做選擇,只要掌握這兩個原則,你的選擇結果就是中上水平。馬庫拉是最早投資蘋果公司的人,他最初入股9.1萬美元,後來又以其信用幫助蘋果從銀行借了25萬美元的貸款。他最高擁有超過10%的蘋果股份,如果他將這些股份留到今天的話大概是900億美元,而他實際在10億美元就出了局。 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相對於未來收益900億,他在10億美元出局讓人感覺虧大了。 我沒能查到馬庫拉在蘋果投資的更詳細資料,但是我通過搜索發現了以下情況: 1、馬庫拉1997年離開蘋果,他很有可能在這一年清空了蘋果股權;2、1997年的蘋果市值為30億美元,處於最艱難的時期。 (左:喬布斯,右:馬庫拉) 因此,我不妨大膽推測下這一年發生了什麼: 1997年蘋果面臨最艱難的日子,喬布斯回歸,馬庫拉與喬布斯不合,馬庫拉預計未來數年,蘋果可能走下坡路,其最高市值不會超過當下的30億美元,因此他清空蘋果股權,獲利10億美元出局。 10億正好是當時蘋果價值30億的33%,因為對蘋果的悲觀,馬庫拉很有可能把「37%原則」的比例下調為33%。 由此來看,馬庫拉不是愚蠢、不是虧了,反而是在蘋果最危險的時候做出了最理智的選擇。 再看文章開頭的「巴比龍」亨利,他在被捕前對女友說這是最後一次出手。假如他一共做了100次案子(包括這最後一次),理論上來說,他應該在第37次左右就遠走高飛,這樣既有收益又比較安全。而他在第99次作案後還心存僥幸,顯然從數學理論上來說他就犯了大錯。 當然,人生沒有最優解。 愛一個人,也許你會在十幾歲時怦然心動,也許你會在三四十歲時一見鍾情,抑或是五六十歲時眾里尋他千百度。投資也不是37%就一定正確,誰會知道喬布斯1997年回歸蘋果後,蘋果股價一飛沖天,最後達到萬億市值。至於黑道的貪婪與恐懼,也不是用一個公式可以簡單概括的。但是,有一個認知是:數學很可能是這個宇宙的終極真理。它不光適用於我們的文明,也可能適用於這個宇宙。 我們懂一點數學知識,其實是掌握了應對復雜系統、應付不確定未來的一種算法、一種工具,這些認知能夠讓你少些糾結,多些理性,提高我們把事做好的概率。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堅持做點事

「30歲,打拚十年,一事無成」 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拚命還

曾經有人對幾百位老人做過一項調查,問題只有一個:你們一生中最後悔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其中有一多半的人回答:「最後悔由於年輕時不努力,而導致後來一事無成。」 最開始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尚且未到中年,還不覺其中深意。 如今看看自己,再看看周圍的人,才明白年輕時不努力的後果,遠比「一事無成」更殘酷。 前半生偷的懶 都變成了後半生埋的坑 前兩天家里年末大掃除,請了一位家政人員上門擦玻璃。 那是一位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大的小夥子,因為之前已經連續跑了好幾家,顯得神色有些疲憊。一雙手也因為長久在低溫天氣里工作,滿是凍瘡。 小夥子很健談,說自己今年35歲,已經在城市里打拚了十年,有女朋友,但因為付不起房子首付遲遲不敢求婚。 問起來到這座城市的原因,小夥子沉默了一下,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他來自一個普通的小縣城,初中時成績很不錯,一直被家人寄予厚望。好不容易考進了省城的高中,一下子就被花花綠綠的世界吸引了。 慢慢的,心思就不在學業上了,每天跟着一幫狐朋狗友曠課玩遊戲。好不容易混到高三畢業,就直接「去了大城市闖盪」。 然而,一個沒學歷、沒特長的年輕人,能在大城市闖盪出什麼呢? 他去過搬磚的工地,去過流水線的工廠,當過服務員,也送過快遞,打拚十年,存款了了。 當年同窗的同學,有的已經當了律師,有的准備出國深造,只有他自己,人到中年,一事無成。 說到這里,小夥子苦笑了一下,說: 「不過後悔也沒什麼用了,我現在再努力,估計也趕不上別人咯。」 聽完這番話,我很感慨。 我身邊也有許多像小夥子一樣的人,讀書的時候不用功、工作的時候不努力,還滿心歡喜得意洋洋,以為自己占到了天大的便宜。 結果再過幾年,眼看着當初那批肯吃苦、肯努力的「傻子」,慢慢在各自的人生里光鮮亮麗,才恍然意識到,原來自己早在不經意間落下了太多。 那些前半生偷的懶,都變成了後半生埋的坑。 咪蒙曾在文章里寫,人生最大的失敗,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本可以努力讀書,本可以考上名校,本可以找到好工作,本可以賺更高的工資,本可以擁有比現在更好的人生…… 你本可以,但你親手放棄了。如今後悔了,卻早已來不及。 年輕時受的苦 比起長大的苦容易多了 前段時間回家,正趕上侄女因為不願上輔導班在鬧脾氣。 我一邊安撫怒氣沖沖的嫂子,一邊把侄女拉到房間里,問她到底怎麼回事。 侄女一臉委屈:「我不想上輔導班,也不想學習,學習又累又煩!」 我笑了笑,告訴她: 「等你長大了,就知道比起生活的苦,學習的苦壓根兒不值一提。」 年少的時候,生活里只有學習這一件事,誤以為每天早起上課、放學做作業已經是天大的辛苦和勞累了。 長大以後才發現,比起壓在頭頂的花銷、繁重折磨的工作、刁鑽奇葩的客戶,學習的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富豪田北辰曾花一個月時間,體驗了香港收入最低人群——清潔工的生活:他每天工作十幾小時,半夜才能睡覺,賺的錢除了吃飯和交房租,所剩無幾。 體驗結束的時候,他感慨: 這個社會是在極嚴厲懲罰不讀書的人!沒有學歷、技術的人,為了活下去,不是住籠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最重要事情是下一頓吃什麼,怎麼會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未來怎麼發展?來來去去都在死胡同!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只有弱者越弱,越來越慘! 深以為然。 當你有條件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努力讀書。那些讀書時受的苦,都是給後半生走向成功鋪的路。 學歷雖然是一張紙,但絕不只是一張紙。同樣的,低學歷意味着成績不好,但絕對不只意味成績不好。 有沒有用功讀書、有沒有少壯努力,過得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你的不上進 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更重要的是,前半生偷的懶不僅僅影響了你,還影響了你的下一代。 作家王耳朵先生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他有一位親戚,年輕時在一家造紙廠上班,待遇不錯,時間一久,就變得有些懶散,還迷上了賭博。 沒過幾年,廠子效益下滑被迫倒閉,他被迫下崗。同事們都轉頭去另謀生計,他非但不找工作,還迷上了傳銷。 在他的影響下,兒子疏於管教,天天打架玩遊戲,勉強畢業後因為學歷太低,根本找不到工作。 和這位親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哥哥。 哥哥為人勤懇優秀,孩子自然也不差,高考考取了一所985高校,畢業後又去美國讀研深造。 這對兄弟倆的故事,讓人不禁感慨:那些不努力的人,不僅自己一事無成,還會讓孩子一生卑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若是連父母都日常偷懶、不想努力,孩子也許就會下意識模仿,慢慢變得懈怠學業、不求上進。 同樣的,當父母認真工作、積極生活,有正確的三觀、良好的教養,孩子自然也會耳濡目染,拚搏進取。 都說這是個「拼爹」的年代,若是父母自己都得過且過,孩子又怎麼能有好的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若是父母都在過着苟且的生活,孩子又如何去追求詩和遠方?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你有什麼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有一個回答是這樣說的: 在人生的前期你越懶得學,懶得做,在人生的後期就會變得越艱難。 不是說什麼東西非學不可,而是在學了之後,你會變得更好,所謂技多不壓身,你多一門本事,以後就少一次求人的屈辱。 你所有偷過的懶,最後都會變成打你的巴掌。 那些偷過的懶、省過的力,當時還以為是占了便宜,等過了幾年才明白,那不過是拿後半生提前抵了債。 人生是守恆的: 年輕時偷的懶,會變成長大後悔的淚; 前半生省的力,會變成後半生疼的疤; 前半生不知道努力,後半生就會變得力不從心。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也從來不缺太痛的領悟。 怕的就是,一部分人早已努力尋求轉變,另一部分人仍深陷其中不覺可悲。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十點讀書

命好的女人,都是這麼修煉而來的

總聽人說:命由天定 以後遇到什麼樣的人 是平凡還是顯赫 人生之路是順暢還是坎坷 都是從一出生就定好了的 但看了一些事,見了一些人之後發現 幸福的女人,身上總有共同的特點 而這些特點並非天生 而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歷練和修煉而成的 她們對待感情 不糾纏拎得起 對待人際關系 不勉強看得開 對待挫折 不抱怨,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所以她們才能活得自信、平和 永遠保持着最佳狀態 今天十點君想和你聊聊 「你有自己的專屬「修煉」秘訣嗎?」 可以在評論區和我分享 願大家都能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樣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十點讀書

後半生,珍惜始終回你微信的人

在生活中,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正在和某個人微信聊天的時候,對方突然就不回信息了,沒有原因,沒有再見,對話戛然而止。 然而,有那麼一些人,無論多忙,他始終都會回你的微信,在屏幕那端好好地和你說聲再見,然後再愉快地結束聊天。 繁華都市,車水馬龍,每個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能夠始終回覆我們微信的人不多,一旦遇上了,餘生一定要好好珍惜。 有一種感情,叫做「始終記得回覆」 小靜是我相識了10年的閨蜜,即使彼此早已結婚生子,我們倆的關系依然像大學那樣親密無間。 除了我倆性格相似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小靜特別會為人着想。 就拿回覆微信這件事來說,不管多忙,她從來沒有漏回過我的微信。 有時候,我看到一篇文章,覺得很不錯,就會隨手發給她說: 我感覺這個文章挺好的,你可以看看哦。 有很多人收到這樣的微信基本上是不回的,頂多是一個表情。 然而,小靜每次都會認真地看完,然後告訴我,她對這篇文章的思考,哪些方面聽聽就好,哪些方面實用性很強,這份在乎和用心讓我特別感動。 即使她在哺乳期,睡眠不夠,她依然會聽你講完最後一句話。 即使你晚上給她發微信,她當天沒有回覆你,依然會在第二天第一時間回覆你。 而且她始終是聊到最後的那個人,就像是我們去別人家吃飯,主人為了不讓客人尷尬,總是自己故意吃到最後。 也許有人會說,我也想回你的微信啊,可是事情太多,真的沒有時間。 對,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很忙,所以那些願意為你有空,願意花時間聽你傾訴的人,始終都記得回你微信的人,才顯得彌足珍貴,他們才是最在乎你的人。 有一種尊重,叫做「收到請回覆」 佳佳是一家公司的市場總監,平時忙到飛起,不是在和老闆開會,就是在和下屬開會。 有時候甚至都沒有時間下樓吃飯,只能讓同事隨便幫她帶些快餐上來湊合一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忙成陀螺的人兒,你和她微信溝通工作,不管什麼事情,她都會回覆你。 你發給她一份已經完成的文件,她會回覆你:好的,收到。 你咨詢她一件事情,即使這件事不歸她管,她也不會置之不理,而是耐心地回覆你:你可以去問一下XX,這件事她比較擅長。 總之,你問她的任何問題,她都會給到你反饋和建議,讓人特別有安全感。 相反,在職場中還有另外一種同事,收到消息很少回覆,即使你已經表明這件事情很重要,要確認每個人都通知到位,收到請回覆,她依然裝作看不見。 你跑去座位上問她,有沒有收到?她說,我看到了。 但是就是不願意在群里回覆一下收到,哪怕她根本就不忙。 即使忙,回覆「收到」這兩個字的時間總還是會有的。 每天都有一堆工作要處理的佳佳,完全可以有理由說,自己忙到沒有時間回覆微信; 然而,她依然在忙碌之中抽出時間來回覆大家的問題,讓同事覺得被尊重,被信賴。 所以,佳佳不僅是辦公室最受歡迎的那個人,也成了升職加薪最快的那個人。 即使後來不在一個公司了,有很多人都和佳佳成了好朋友,因為她會把每個人都放在心上。 有一種幸福,叫做「收到回覆請安心」 大張新交了一個女朋友,兩人總是經常吵架,因為大張經常不回覆女朋友的微信。 剛開始女朋友說了幾次,大張根本沒在意,他就是覺得微信聊天不方便,還不如晚上下班了打個電話省事呢。 幾次未果,女朋友很生氣,專門找大張談論這件事。 女朋友告訴他: 我希望你能及時回覆我的微信,是因為我很在意你。 兩個人在一起,除了生老病死,不就是日常生活這些瑣事嗎? 如果這些小事都沒得聊,那在一起還有什麼意義呢? 自此之後,女朋友的每條微信,大張都會認真回覆。 而且,大張出差的時候,還主動發微信關心女友,提醒她按時吃飯,為她挑選禮物。 因為他知道,這並不會耽誤他多少時間,卻會給女朋友帶來滿滿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需要的時候,你在;我想和你聊天的的時候,你在,這就是幸福。 現在,他們的孩子都快一歲了。 記得在《虎媽貓爸》里面有這樣一個場景: 羅素對初戀情人唐琳說,勝男(羅素老婆)雖然脾氣不好,但是每次吵架後,她都會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是最令他感動的地方。 大張也同樣如此,因為女朋友的一席話,改掉了不回覆信息的習慣。 事情雖然很小,但是我們為愛做出的每一點改變都值得被銘記。 而且,忙碌之餘,我們和相愛的人在微信上聊聊家長里短,也是平淡生活里的一種浪漫吧。 珍惜那個始終記得回覆你的人 始終記得回覆微信,和秒回微信不是一回事。 當我們給對方發微信的時候,可能他剛好在忙,也可能他這會心情不好,很難做到秒回。 但是你知道,不管多晚,他始終會給屏幕那端的你一個答復。 讓我們的等待不會撲空,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被在乎的,讓我們在這個忙碌的世界里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餘生不長,遇到了這樣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有書

知乎熱門 一個人開始成熟的三個跡象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詩人辛棄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喜歡為賦新詞強說愁。 直到自己摸爬滾打,識盡滄桑後,滿腹愁苦,卻只會道一句天涼好個秋。 這種感覺,大概經歷過的人才懂。 一個人涉世越深,就越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的身心,是真的漸漸變老了。 01 關於責任 昨天看《圓桌時光派》,說的是人的初老症:你是從什麼時候感覺自己老了? 馬家輝說,他第一次深刻發覺自己老了,是睡到半夜迷糊看到大媽睡在自己旁邊,被嚇到,後來醒悟過來,啊,原來是自己的老婆。 還有某天在客廳看見一個小大媽坐在沙發上,他才反應過來,那是自己的女兒。 聽起來很搞笑,卻也很現實。 當你看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死板變得圓滑,一個個不復當年勇。 當你看到父母兩鬢的白發越來越多,孩子漸漸脫離自己羽翼闖盪,有了自己的想法時。 你就會清醒意識到,原來自己也不再年輕了。 竇文濤說,其實一個人的老,不是年齡問題,不是生理問題,而是認知問題。 即所謂的責任讓人變老。 讓我很觸動的,是蔣方舟分享在論壇上看到的真實文章: 一個80後遊戲迷,突然發文章鄭重宣佈自己即將永遠告別這款遊戲。 因為自己的女兒發燒去醫院檢查,不幸查出是白血病。雖說不是惡性白血病,但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去照料。 從那一刻起,他決定把遊戲刪了,理由不是沒錢沒時間,而是他發現自己沒辦法在遊戲中逃避自己了。 現實太過現實,以至於他必須回到現實中生活,他不是當初那個可以用遊戲來殺時間,來躲避責任的小孩。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覺得可以逃進很多東西,去延緩「衰老」。 例如逃進叛逆,逃進遊戲,逃進虛無,努力說服自己還有大把青春可以揮霍。 但你開始發現,現實中不僅自己很無力,還有更無力的人要依賴自己,肩負起對他們的責任時。 那一刻,人就失去了年輕的資格,必須學會變老。 02 關於身體機能 現如今,嘆老成為8090後的日常。 「衰老」這個話題,隨着時間的流逝,成為每個人不得不面臨的現實。 那到底什麼叫老了? 或許正如馬家輝說的,就是你越來越清楚自己身體每一個器官在哪里。 在人身體爽朗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知道它們在什麼位置,因為沒必要。 只有你老了病了痛了,就自然而然會知道它們究竟是哪個部位。 如果一個人完全掌握身體器官的所有位置,那就表示你老到一個地步了(醫學生除外)。 所謂成長,其實就是經歷一場不可逆不可抗的變老。 你會一步步發覺,身體機能和思維反應脫節,就像足球運動員,職業生涯高峰期的時候,他能把球變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來去自如,可當他老了,即便想盡全力防守,也真的做不到。 在知乎上看到文章,說三年前做起來輕松自如的瑜伽動作,現在死活做不了,教練過來幫忙都不行。 問大家都是在哪個瞬間,發現自己老了? 最高贊是網友@獨自等待說的:桌上有一隻雞,雞腿已經不屬於我。 太寫實了。 更關鍵的是,肉吃太多,還要擔心自己新陳代謝,能不能跟上脂肪飆升的速度。 說真的,變老這個話題,這兩年我真的異常有感受。 幾乎沒咋思考,就能脫口而出我的答案:當熬夜變成煎熬,而不是享受開始。 擱在以往,那是開開心心熬夜,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 現在不行了,熬夜寫作傷腎傷身,隔天起來,精神恍惚得只能靠咖啡續命。 喝酒放枸杞,蹦迪帶護膝,泡腳撒生薑,成了公司90後的養生日常。 每次開會,同事拉斯都會說你們先別打岔,等我說完,不然我就忘了要說什麼了,同事悅悅經常拿着手機找手機,惹得我們爆笑不已。 只是笑過後,不得不承認,記憶力這東西,真比不上高三那段巔峰時期了。 很多東西,都必須清楚記錄在案,有人到點提醒,才能確保自己不會忘記。 往往這時候,我們總會集體感慨:歲月是把殺豬刀,殺得人老心也老。 特別是一場大病,一場衰老。 腸胃病反反復復,磨得我收斂了口腹之慾,學會對飲食的克制。 去年我就喜歡吃過癮的刺激的,吃撐都是常事,現在主打七八分飽,清淡營養才是正道。 有時候突然反應過來,其實我也才26歲啊。 但你就是覺得自己老了,不是傷春悲秋,就是很簡單的一個事實。 04 關於未來 在微博看到一則段子: 以前女生總說自己喜歡大叔,現在都說喜歡小鮮肉,其實她們的口味一直沒變,變的是她們的年齡。 說白了,就是不再年輕了。 當你聽到自己的身份,從哥哥姐姐變成叔叔阿姨,看着霸占螢屏的明星,從80後變成90後變成00後,你就無限感慨,明明自己還正當壯年,步入成熟,就被歸入初老群體。 那成熟和老是互相矛盾的嗎? 馬家輝說,現在人往往搞不清老和成熟的區別。 所謂成熟,意味着你手上有資源、有地位、有底氣,別人可以仰望,依靠你,這時候你可以感覺老,也可以感覺自己成熟。 可如果你只感覺自己老,實質上是恐懼老,恐懼能力不足,有深深的焦慮。 老不是什麼可怕的事,真正可怕的是,你老了卻不成熟。 記得去年有一個熱門話題,叫「中年人可以隨便罵,反正他們不敢辭職」。 因為他們自己不年輕,上有老下有小,由不得自己任性。 面對很多人事物,他們寧願選擇認慫,因為輸不起。 首先自己的健康不容樂觀,其次家人還需要靠自己來養,更重要的是,關於未來,還有很多計畫還沒實施。 想起某網友的故事: 他40歲被查出癌症,拿着化驗單在走廊哭了很久。他想到了死,可他不敢死,沒資格死。因為家里有妻兒父母需要他撐下去。 當身邊都是依靠你的人,你連恐懼自己的衰老都沒有時間,只能咬着牙勇往直前。 你說他們老了嗎?老了,同時也越發成熟了。 其實每個生命的成長,就是一場持續性陣痛,你年輕可以逃避,一旦意識到衰老後,你就只能成熟。 這不可悲,這是人的生存常態,一如生老病死,是人的正常歸宿。 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里寫到: 「你與親人、友人、熟人、同時代人一起穿過歲月,你看見他們在你的周圍成長和衰老。 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獨中成長和衰老的,你的每一個生命年代僅僅屬於你,你必須獨自承擔歲月在你的心靈上和身體上的刻痕。」 願你認真年輕,也從容老去。 - END -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短文學

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圖 |Pierre-Joseph Redouté 比利時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好的生活狀態無非就是: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活法,但每個人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一個最好的生活狀態。 什麼才是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好的生活狀態無非就是: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我曾問過我的好朋友: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她說: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可以什麼也不用做。 一個多月前,她辭職回了老家,上個週末給我發消息說:「太無聊了,在家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當真的沒事做的時候,她才發現,原來有事可做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我們都聽說過一個詞「閒愁」,這個詞,我是這樣理解的,人一閒下來,就容易胡思亂想,生出各種愁緒,反過來,人一忙起來,哪還有那麼多的心思去憂愁呢? 人總需要做些什麼,才不會覺得心里荒蕪,而能把一件事情做好,那種幸福感是無可比擬的。 在電影《實習生》里,70歲退休的老人本,為了排解自己孤獨的老年生活,重返職場,成為了一名高齡實習生,他交新朋友,學習新技能。 憑着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甚至成了老闆的人生導師,將老年生活過得有聲有色,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 人總需要做些什麼,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雖然做事情有時候會痛苦,但沒事可做卻讓人更痛苦。 能夠有事可做,而且能夠把它做好,能夠體現自己的價值,就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作家雨果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至福,就是確信有人愛你。 愛的確是一個人對抗世界的良藥,也是一個人獲得幸福和快樂的源泉。 週末坐一輛摩的回家,載我的是一位四五十歲的大叔,皮膚曬得黑里透紅,笑起來一口白牙,我一坐上車,他就很開心地和我攀談起來。 我心里奇怪,他每天做這風里來雨里去的工作,那麼辛苦,怎麼還能那麼開心呢? 於是我問他,他笑着回答:今天我生日,一早我兒子和女兒就給我發來生日快樂的祝福和生日紅包,我老婆說等她晚上下班給我做一頓好吃的,被那麼多人惦記着,能不開心嗎? 雖然工作辛苦點兒,但是兒女孝順,家庭和睦,彼此關愛,就是一種幸福。 的確,當一個人被愛着,他的心就好像在發光,即使是做着辛苦的工作,也會覺得很幸福。 圖 |Ivan I. Shishkin 俄 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心里有所期待。 當心里有了期待,平常的日子也有了色彩。 人最幸福的時候,不是獲得幸福的那一刻,而是期待幸福降臨的時候。 就像《小王子》里狐狸對小王子說的一段話:你每天下午四點鍾來,我從三點鍾起就開始覺得幸福,到四點鍾的時候,我會坐立不安。 生活中總是難免有痛苦和缺憾,但因為心里有了對未來的期待,就多了分走出目前面臨的困境和泥潭的力量和勇氣。 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一樣,他被冤入獄幾十年,在監獄中遭受各種欺辱,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心中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他說心里有些東西,是這些圍牆所阻擋不了的,那就是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憑着心中的那份期待,他熬過了監獄里的各種磨難,也將自己從監獄中成功的救贖出來。 生活有時候,就像是一座牢籠,讓我們失去自由,失去尊嚴,遭受各種折磨。 但一旦有了期待,心里就有了熱情和火苗,就不會對生活徹底的絕望,就有了走出困境的力量。 什麼是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有事做,憑自己的能力生存於世,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人愛,讓自己的靈魂有一個歸屬,感受人性的溫暖。有所期待,讓自己對生活保持熱情和希望,充滿向上的力量。 這就是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新華社

她曾得抑鬱症差點自殺 現在我終於懂得,誰才是我最該愛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你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是,生活有時候真的很難。 小時候真傻,總是盼着長大,長大後才知道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復雜的人際交往,會讓一個人變得疲憊不堪。 有時候翻翻後台留言,總能碰見很多粉絲訴說自己的心事,千千萬萬條留言,千千萬萬段故事,千千萬萬種人生。 想安慰一下大家,又不知從何說起,因為生活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最近刷 ins 的時候,偶然看到一組圖片。 做圖片的人是一位與抑鬱症做鬥爭的姑娘,治療疾病的這段時間,她在網上分享了很多人生感悟。 她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感悟激勵別人,教會人們如何去更好地愛自己。 而當你懂得如何愛自己時,快樂就變得很簡單了。 01 關於愛 當你在一段關系中感覺不到愛時, 一定要學會及時抽身, 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 當一個人在一段關系中患得患失時,最大的錯覺就是:其實他(她)還愛着我。 在愛情中,安全感是必備因素,當感情處於升溫期時,兩人往往不會爆發大的矛盾,甜蜜才是生活日常。但當最初的新鮮感過去,有的人開始變得忽冷忽熱,漸漸地,這段感情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你,也再也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了。 及時止損這四個字看着簡單,卻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你要明白,一段健康發展的關系,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讓你失去信心,如果你在一段感情中感到無所適從,及時抽身才是最佳法則,因為一個真正在意你的人,永遠不會把壞情緒留給你。 不要沉浸在過往虛幻的甜蜜中,請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是真愛的愛情,扔掉也不可惜。 別害怕結束一段不健康的關系,愛情如此,友情同樣。 02 關於自我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是自私, 你不需要對此感到愧疚。 大家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自我並不等於自私,因為在很多時候,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實是種自我保護。 為別人考慮是一種善良,但善良並不意味着要放棄自己的權利,被過度消費的善意不要也罷。 在一些特定時刻,你要學會拋掉顧慮,忽略他人的眼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千萬別因為害怕被人聲討就不為自己考慮,你不是一個自私的壞人,不需要感到內疚。 愛自己,是一個人的本能。 03 關於選擇 遠離充滿負能量的人和事, 儘量讓自己置身於那些能給你的生活增加價值的人群中。 生活本身就已經很苦了,如果可以的話,誰願意與一個滿身負能量的人待在一起。 決定勝負,往往是通過一個人的心態,你要和那些積極向上的人做朋友,以陽光的姿態面對生活,而不是纏身於那些消極的事物中,讓糟糕的人和事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想過得快樂,悲觀必須最先被拋棄,如果你覺得周圍哪個人的言行讓你覺得有些糟糕,你不需要放棄他這個朋友,但要學會適當遠離。 要記住,你沒有義務去承受別人的消極,更不需要在他們身上浪費寶貴的時間。 04 關於壓力 哪怕工作壓力再大, 也別忽視自己。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中生存,每個人都不容易,我們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獨自扛起生活的重擔。 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就只能拼盡全力工作。 但是你要記住,壓力人人都有,有些人表面光鮮,並不是因為他沒有壓力,而是因為他懂得調節。 不要因為工作壓力而放棄自己,學會給自己一些釋放空間,看一場電影,做一頓佳餚,讀一本好書,品一杯咖啡……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詩與遠方,要學會在壓力中前行,別讓自己的日子被工作填滿,不要放過任何一個享受生活,放飛自我的機會。 要記住,一個良好的心態,是有錢也買不到的。 05 關於嫉妒 不要嫉妒他人, 要學會慶賀他人的成功。 人總是善妒的,在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時,難免會有些不平衡,這很正常。 然而,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並不會計較他人的得失,反而善於發現別人的閃光點,然後拿自己和他做比較,總結經驗和自身的不足。 沒有人能輕而易舉取得成功,都經歷過坎坷與黑暗。 如果你正在為時運不濟而發愁,試着提升一下自己的硬實力,然後多和優秀的人交往,從他們身上獲得經驗與價值,一步一步進行自我提升。 06 關於心理 如果你有一些心理疾病, 千萬不要以此為恥。 隨着社會壓力增大,抑鬱症這個曾經很小眾的人群,也開始逐漸 " 擴張 "。 如果你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從而發覺自己有些心理問題時,千萬不要自己憋着,及時尋找心理醫生,或其他的解決辦法。 而當我們談到心理問題時,總有人會說風涼話—— " 你怎麼這麼矯情啊?" " 你就是想太多了而已!" 不要在意他人的言論,也不要以此為恥,因為錯的人不是你,心理問題人人都可能碰到,你只需調整自己的狀態,走出牛角尖,在發現前兆時及時止損。 07 關於虛榮 所謂的 " 高富帥 " 和 " 白富美 ", 其實只是商家在利用你的自卑與焦慮, 對你進行商品販賣, 千萬別被消費主義矇蔽了雙眼。 在這個世界上,人最難克服的就是虛榮心和攀比心理,為了不落後於他人,讓自己更有存在感,往往會花錢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 在這個 " 白富美 " 和 " 高富帥 " 盛行的時代,很多人並不想承認自己比別人差。 但你要知道,這兩個詞的本質其實是在販賣焦慮,利用自卑和虛榮向人們輸出一種錯誤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不需要迎合任何人,那些不隨波逐流,敢於做自己的人,才是最美的。 08 關於心境 有些時候, 你只需要把自己藏起來。 一個人的心境是會發生變化的,有時候煩心事太多,樂觀的人也難免會產生情緒。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 什麼都不想說,什麼都不想做,只想一個人呆着,與整個世界隔絕。 這樣的想法有些奇怪吧?但你並不需要感到羞愧,因為每個人都會碰見這樣的時刻。 其實你的狀態完全 ok,只是需要時間來調整、修復自己。 09 關於性別 女人不欠男人什麼, 男人也不欠女人什麼。 女人不欠男人的,不欠他微笑,不欠他對話,更不需要為了他們而改變自己。 男人沒有權利要求女人擁有完美的身材和顏值,女人不需為了迎合男人的目光去做犧牲,因為你不欠他們的。 同樣,男人也不欠女人,你要明白,你的付出與努力,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並不是用來吸引女人目光的工具。 希望最後待在你身邊的人,不是因為你給了她麵包,而是因為你給了她愛情。 10 關於自身 你不需要一直做一個...
混得不好的人,一般都有這2種習慣

混得不好的人,一般都有這2種習慣

01 剛過去不久的情人節,也是演員陳坤兒子17歲的生日。 看到新聞的時候,驚訝於陳坤已經有一個這麼大的兒子。 後來看到陳坤寫給兒子的長文,又為他的拳拳愛子之心所感動。 長文中,最讓我深受觸動的是這句話: 當你學會了用感謝的心態面對你的生活時,你會真正明白那些對你誤解、嘲笑和輕視你的人們,實際上是在用另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在推動你成長。 想起畫家蔡志忠說過: 「如果拿橘子來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會感謝它是大的。」 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 細細想來,陳坤在長文中對兒子提出的3個希望:要有感恩之心、要有正能量、要尊重自己愛自己,也恰好是3種好心態。 好的心態,能給一個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同樣,不好的心態也會廢掉一個人。 02 去年,一部塵封五年的青春片《狗十三》上映了。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小女孩李玩,因為父母離婚對她造成很大打擊。 爸爸的新家讓她成長過程中感受不到溫暖,女主的性格心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電影中多個經典片段都引發了大家的共鳴,很多網友表示,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在電影上映期間,熱搜不斷,其中被大家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近年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 知乎上就有個問題叫: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有個網友回答: 一直不斷告誡自己不能成為父母一樣的人,但後來卻漸漸發現自己在慢慢變成自己討厭的人。我想控制自己的情緒、自救,發現太難。 仿佛,原生家庭給一個人帶來的影響,永遠無法改變,我們面對「原生家庭」,除了束手無策別無他法。 但實際上,原生家庭真沒那麼重要,喜歡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歸因於原生家庭,說到底不過是一種甩鍋行為。 一個人開始廢掉的一種心態,就是習慣推卸責任。 就拿陳坤來說,他出生於農村家庭,小時候全家擠在一個13平的小房子里。 在他7 歲時父母就離異了,從小跟着外婆長大,再加上他家庭貧窮,讓他養成孤獨、敏感、自卑的性格。 陳坤曾自訴,剛成名時,他總會習慣否定自己,失眠、抑鬱,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甚至患上了抑鬱症。 但在後來,陳坤開始積極尋找解救自己的方法,從禪定靜坐到聽佛學佛,再到後來建立「行走的力量」。 慢慢地,他最終走出了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害。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抱怨原生家庭,怪父母沒給自己好的生活,沒給自己提供足夠的愛,沒幫自己養成好的習慣、性格...... 不可否認,今天的我們都跟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但我們的生活狀態,歸根結底取決於自己的心態,說到底,人生的主宰者,只會是你自己。 你總是抱怨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那麼,為什麼不用自己的雙手去重新創造呢? 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能掌控,你的未來,除了你自己,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 03 在網上看了一個故事,說在南美洲有一種鳥叫翠波鳥,每天忙着築巢。 它們體積雖小,卻能造出比自己身體大幾倍的巢穴。 有一位學者為瞭解開這個謎題,就捉來一隻翠波鳥,觀察它築巢的過程。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只翠波鳥只建了一個能容下自己身體大小的房子,就停工了。 於是,學者又捉來一隻翠波鳥,情況驟變,這隻鳥被放進籠子後,沒過多久便開始大力築巢。 之前那隻停止築巢的鳥,也開始瘋狂地「擴建」,於是,兩個巢穴越建越大。 幾天過後,兩隻鳥明顯疲憊不堪,建造速度放慢。 又過了幾天,最早抓來的那一隻竟然死了,而且這隻鳥死後,另外一隻立刻停止了築巢。 學者困惑不已,隨即再次捉來一隻翠波鳥放在籠子里,結果還如前面發生的情況一樣。 經過多次實驗,學者最終找到了翠波鳥巢巨大的原因:攀比。 翠波鳥的攀比心理非常強,要是單隻鳥存在,就只建一個很小的房;但如果有兩隻鳥存在,就會不斷地擴建巢穴,很多翠波鳥其實都是累死的。 聯想現實生活中,多少人因為攀比,活得越來越不快樂? 小時候,家長拿自己和別人家孩子比,比成績、比聽話、比才藝......長大後,我們自己主動和人比,比工作、比婚姻、比房車...... 一個人開始廢掉的另一種心態,就是習慣比較。 蔣勛說,有比較之心其實就是缺乏自信。 有自信的人,他可能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會覺得羨慕、敬佩,進而歡喜贊嘆,但他回過頭來還是很安分地做自己,充分地活在快樂的滿足里。 深以為然。 如今很多人都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比較中,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 攀比心態,讓越來越多人每天充滿焦慮且疲憊地活着,但事實上,正如終身成長詞典詞條《810:社會比較》所說: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不必拿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作比較,也不必自嘆某處總不如人,因為世上沒有完美之人。和高人相比使我們自卑,和俗人相比使我們下流,和庸人相比使我們驕滿。 活在比較的心態里,你很難有真正感到幸福的一天。 就像《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里所說:「與別人相比是沒有意義的,那是一種永無寧日、絕無勝算的自我折磨。」 04 有人說,一個人生命的質量取決於每天的心態,我很贊同。 作為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會遇到無能為力的事,我們無法左右他人,甚至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遭遇。 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態。 作家白落梅說: 人生一局棋,關於輸贏,我們總是無能為力。迷惘之時,多半在局內,當你了悟的時候,人已在局外。若用平和的心態,看凡間一切,簡單明了。若用復雜的心態,看萬丈紅塵,則為世相所迷。 我想,學會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才是成長中最重要的事吧。 與君共勉。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精讀君

如果你也常常心累、委屈,想想這3件事

文 |May · 十點讀書原創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經常感覺特別累或者很委屈嗎? 是否會覺得親人朋友「不懂」自己;工作中不受重視或者很難處理好自己與同事的關系;與另一半相處的時候經常吵架不知道怎麼辦? 如果你經常有這樣的煩惱,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你的「鈍感力」不夠。 那麼,什麼是「鈍感力」呢?渡邊淳一舉了一個很生動形象的例子: 一群人在室外乘涼,露在外面的胳膊被蚊子叮了。 此時小A慌忙進行拍打,趕走了蚊子。由於被叮的地方非常癢,於是他開始抓撓,那里很快就變得紅腫起來,最後甚至轉成濕疹。 與之相反,小B只是輕輕地拍打一下,把蚊子趕走也就算了,被叮的地方好像並不怎麼癢,他一臉毫不在乎的表情。 從被蚊子叮咬皮膚瘙癢的程度來看,我們發現,小A的皮膚敏感、脆弱、容易受傷,小B的皮膚鈍感,相對健康。 再由皮膚這個點推及開來,你會發現,其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是這樣的。 我們對外界的感知能力,就像是我們的皮膚,如果我們對事事都很敏感,就容易什麼事都往心里裝,容易鑽牛角尖,久久不能釋懷,這樣很容易受傷。 但是,如果你有一定的鈍感力,對外界的事情反應不那麼強烈,不管是在工作中、生活中,還是愛情中,你就可以在無形之中規避掉很多傷害。 所以,如果你也常常感到心累和委屈,不妨從這三方面提升自己的鈍感力。 工作中需要鈍感力 說一個小C和小D的故事。 小C和小D是同時進入的公司,但半年後,兩個人的工作能力和薪資待遇卻有了巨大的差距。 小C很聰明,心思細膩,但同時也很多愁善感,常常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搞得自己過得很不開心。 領導開會說了幾句重話,他會覺得領導是在含沙射影指責自己;同事間說了幾句悄悄話,他會以為同事在說他壞話,領導採取了同事的方案沒採取他的,他會認為之領導故意針對他......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小C常常沉浸在這種消極的情緒中,不僅整個人看起來很喪,業務能力也沒有很大的長進。 而與之相反的是小D,被領導批評了,他不會想着會不會丟臉,而是會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同事如果無意中說了不中聽的話,他也就哈哈一笑過去了,從不放在心上。 因為把所有對外界的事情比較鈍感,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如何提升自己上,所以僅入職半年,他的業務能力和薪資待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由此可見,過於敏感未必是好事,有的時候,對無關緊要的事情,反應遲鈍一些,反而更有利於自身的成長。 其實,小c和小d的例子並不罕見,就是現實中的我們。 回顧自身的經歷,是不是也常常會遇到前面所說的情況。那麼,以何種態度去應對遇到的那些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未來能走多遠。 360創始人周鴻禕曾說過一句話:「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遲鈍點,讓自己的心變得粗糙點,能夠承受各種鍛鍊和痛苦。」 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家都很忙,沒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在乎你要輾轉反側地要熬幾個秋,外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 把心變得粗糙一點,不要對事事都那麼敏感,不好的言論,不開心的事情,都過濾掉。 一心朝着認準的目標,心無旁騖地向前走去,就一定會走到春暖花開、燈火通明。 生活中需要鈍感力 你與沒有去細想過,你為什麼會感到不快樂? 其實,我們常常感到不開心,都是因為對眼前的事情太敏感,什麼事都太往心里去,放不過自己。 會因為做錯了一件事耿耿於懷好幾天,覺得自己很傻; 如果有人批評了自己,會深陷在別人的批評之中悶悶不樂; 特別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擔心別人議論自己; 分手了,會不斷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夠好,整個人變得很不自信; ...... 以上這些心理活動,我也曾經都有過,後來,隨着年歲漸長,我逐漸發現: 人生數十載,我們現在所在意的、計較的、已得的、未得的,不過是生命長河里非常短暫的一瞬,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完全不值得我們耿耿於懷。 就好比,現在讓我回想我初中或高中同學的名字或樣貌,除了十分相熟的幾個人,大多都沒有印象了。 更別提當時發生了那些不是很愉快的事情。 你看,人就是這麼健忘,你現在很介意的人或事情,幾年後你早就忘記了,所以完全沒必要因為某個人或者某件事傷心難過很久。 又或者,某個人對你有不好的評價,曾經嘲笑過你,批評過你,這就更不用一直放在心上了。 見過一段特別睿智的對話: 寒山子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如何處之乎?」 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對話很短,卻飽含深意。 不管別人怎麼漫罵、詆毀、嘲笑你,那都是他們的事情。 不在意,不上心,保持鈍感,努力提升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 幾年之後,你通過不斷努力,早已提升了好幾個台階,而那些曾經漫罵、嘲笑你的人,或許還在原地繼續着毫無意思的事情。 我想,若無其事,這才是最有力的報復。 愛情中需要鈍感力 我們都在說,一段感情要想長久,一定要彼此包容和理解。 但是,要如何去更好地包容和理解對方呢,擁有鈍感力就可以了。 比如,渡邊淳一曾說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編輯先生,嚴謹,生活一絲不苟,即便是牙膏管上的指痕,他也要一點點地撫平。 而他的太太卻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每天擠牙膏時隨便一擠,常常會留下許多痕跡。 編輯先生看着這些痕跡,如千萬只螞蟻爬過心扉十分撓心。所以早上即便上班很趕,也會擠出時間來撫平太太留下的指痕。 日積月累之下,自然就爆發了一場夫妻大戰。 這場大戰的導火索,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牙膏管,累積的卻是這對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對彼此的不滿和怨氣。 因為他們彼此的生活觀不同,並且不能很好的包容對方與自己的不同,總是想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標準來生活。 所以,才導致了婚姻生活中長久的不滿和怨氣。 關於什麼是好的婚姻,法國哲學家蒙田曾提過一個很犀利的觀點: 「一個好的婚姻一定是由一個盲人老婆和一個聾子老公組成的。」 意思就是說,在婚姻生活中,如果能保持鈍感力,不要過分在意對方的一言一行,寬容對方的小缺點,不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在對方身上,想來婚姻會更加長久一點。 文章的最後,我給大家整理了擁有鈍感力的五項法則。 1. 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2. 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 3. 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4. 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5. 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往後餘生,告訴自己,得也開心,失也淡定。 從此以後,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看淡身邊很多的人和事。 願大家都能用鈍感力在這個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十點讀書

85歲拿諾獎,入選世界頂尖偉人,比肩愛因斯坦 做減法的人生,到底有多賺?

2019年1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起「20世紀最具標志性人物」票選活動。 隨後在14號公佈的科學家篇名單中,屠呦呦和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圖靈一塊兒成為候選人。 在14日公佈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與居里夫人(Maria-Curie)、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Turing)共同進入候選人名單。 屠呦呦,早就是中國的驕傲。她提取青蒿素,救瘧疾患者於危難。她的發現走向世界,獲得諾貝爾獎。 但這一回,屠呦呦不僅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亞洲唯一入選的科學家,更是整個科學領域唯一在世的候選人。 而屠呦呦似乎對這一切很淡定,有幾回拿獎都沒親臨現場,采訪更是幾乎拒絕,盛名對她的生活似乎也沒有影響,她曾說:「諾獎獎金還不夠在北京買半個客廳。」 她一輩子過得很單純,出不出名並沒有改變什麼,一生只打一份工,一生只愛一個人,一樁科研一個愛人兩個女兒,生活簡到不能再簡。 今天我們就聊聊屠呦呦,她的盛名以及盛名之下的減法人生。 減法人生其一:一生只做一件事 屠呦呦,這個名字為世人熟知,是三年以前的事。 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佈: 千百年來,寄生蟲病一直困擾着人類,並且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寄生蟲疾病對世界貧困人口的影響尤甚。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藥學獲獎者對一些最具危害性的寄生蟲疾病療法上做出來革命性貢獻。其中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有效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那一年,屠呦呦85歲。 那一天之前,諾獎工作人員早就向屠呦呦發出邀約,接電話的是屠呦呦的老伴老李。 老李說:「老太太身體不好,不知道能不能去領獎。」 那一天,屠呦呦還是去了,在老伴的陪伴下,見證了耗了一輩子心力的「孩子」得到世人肯定。 台上十分鍾高光時刻,台下五十年的研究和等待。 屠呦呦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演講 屠呦呦與青蒿素結緣,那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事了。 20世紀60年代初,瘧疾肆虐,全球都沒有控制這個病的辦法,很多生命就此告終。 1967年,國家要集中全國的科技力量,聯合研究對抗瘧疾的新藥。 屠呦呦所在的單位響應號召,對抗瘧疾的523項目啟動,而屠呦呦成為中醫藥協作組的組長。 那一年,屠呦呦39歲。她一副心思全撲在瘧疾藥物的研究上,以至於家庭顧不上。 盡管這樣,研究進展並不順利。屠呦呦帶着一批研究員調查了2000多種中草藥制劑,選擇了其中640種可能治療瘧疾的藥方。最後,從200種草藥中,得到了380種提取物用在小白鼠身上做抗瘧疾檢測。 長達4年的時間,毫無進展。 對於藥物研究,這太正常了,枯燥、寂寞、常常令人絕望。 但屠呦呦沒有放棄,也不知道是什麼支撐了她,但她就是不搗騰點什麼出來誓不罷休。 「東晉葛洪的處方給了我靈感。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點較低的乙醚製取青蒿提取物,並在實驗室中觀察到這種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了100%。這個解決問題的轉折點,是在經歷了第190次失敗之後才出現的。」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發現——中藥的餽贈》中寫道。 就是在這種忘我的研究中,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適合治療瘧疾。 減法人生其二:只會做研究,生活粗線條 人無完人,屠呦呦把大部分精力奉獻給工作,生活中就馬馬虎虎。 屠呦呦一直都不太會照顧自己。 有一回,她找不到身份證,讓同事幫忙找找,同事打開她的箱子,笑噴了。 誰想得到呢?工作上那麼嚴謹的屠大組長,生活里東西放得亂七八糟的。 甚至有人笑說:「能收拾得這麼不妥當,完全不像女生。」 屠呦呦自己也說,要讓身邊的生活瑣事變得井井有條,對於她,真的是太頭疼了。 即使是結婚成家,她還是那個屠大哈,還好她的先生很理解這一點,承包了買菜、買東西等家務,才解放了屠呦呦,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 屠呦呦這個人,人生態度很明確,喜歡的事情全力以赴去做,其他事就馬馬虎虎有個基準線水平就夠。 她在青蒿素的研究上,幾乎耗盡所有精力,把自己當做人肉實驗,以身試毒,一度肝中毒,後來身體一直不太好。 但她也不介意,繼續全力以赴。 她做青蒿素這個項目時,兩個女兒都很小,大的4歲,小的1歲,但為了研究,她割捨母愛,大女兒寄養在托兒所全托班,小女兒送到寧波老爸老媽家。 等到忙碌告一段落,屠呦呦第一時間跑去看女兒。 那時小女兒已經3歲多了,有記憶以來第一次見媽媽,屠呦呦親切地叫着她,小女兒見着她就躲,下意識後退了幾步,聽到爸爸媽媽要把她接回北京,哭着鬧着就是不肯走。 屠呦呦太懊悔了,在女兒不可逆的成長階段里,沒有盡情陪伴。哪個當媽的,不想日日夜夜跟孩子待在一起。 但她沒辦法:「交給你任務,當時對我們來說,就努力工作,把國家任務完成。只要有任務,孩子一扔,就走了。」 減掉生活瑣屑,才有全情投入科研的屠組長。 減掉母女私情,才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屠組長。 粗糙了自己,才有精力去細致每一個實驗、把關每一味中藥。 減法人生其三:不爭名,不奪利,不上位 屠呦呦,這三四年來成了全國無人不曉的大名人。 她人生的高光時刻,從85歲才開始。 但她從二十來歲起,就獻身中藥研究,三十多歲就獻身青蒿素研究。 這中間,漫長的五十年,她有成果,沒認可。 有人調侃:「屠呦呦,你這個三無科學家。」那三無呢?一無博士學位、二無留洋背景、三無院士頭銜。 她讀大學那會兒,時代原因,沒法出國留洋,情理之中。 但手握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醫學創舉,卻沒有院士頭銜,太不可思議了吧? 原因呢?用她周圍的人的話來說:「屠呦呦,太不善交際了。」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連達院士說:「她何止不善交際,還特別愛說真話、不會拍馬屁。在會議上,個別談話也好,她贊同的意見,馬上肯定;不贊同的話,就直言相諫,也不管對方是老朋友還是領導。」 她骨子也不十分介意,她眼里只有科研高低、真理與否。 楊瀾接着問:「您的科研成功70年代就完成了,為什麼40年後才得獎?」 屠呦呦說:「因為諾貝爾獎一直等着我。」 楊瀾問:「您獲得了諾獎,現在可直接晉級院士了,是嗎?」 屠呦呦擺擺手:「不,我現在當上院士,有人會說我被外國人推舉上去的。」 在名利面前,屠呦呦沒那麼着急。 曾經有人說過:「成功這事,你不該去追求它,你得老老實實去追求過程,等你把過程做好了,成功和名利自然而然撲過來。」屠呦呦顯然是這個的踐行者。 減法人生其四:盛名之下,不邀功 在獲諾貝爾獎、被全中國熟知之前,屠呦呦就被國際生物醫學界盯上了。 2011年,屠呦呦獲得拉斯克獎,這是美國最具聲望的生物醫學獎項。 這也算是人生殊榮。但屠呦呦淡泊慣了,盛名來了,她依舊淡泊。 屠呦呦獲獎之後,兩所母校都邀請她出席活動,但她不喜歡這樣的場合,沒去。 她以前就讀的效實中學舉行百年校慶時,碰巧是她獲得拉斯克獎的那一年。她委託北京校友會校友向母校贈書《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並親筆寫上「贈母校惠存」,蓋上她的印章。 這是她一輩子的研究成果著作,最能作為感恩禮物回饋給母校。至於為什麼不出席,她不希望母校校慶的聚光燈落在自己身上。 獲得諾貝爾獎後,屠呦呦還是儘量保持低調。 據說,她住的北京四環某個小區,當時諾獎出來,還沒人知道她就是得主。因為她叮囑親戚朋友還有同事,一定要保持低調,自己平時也跟普通老太太一樣,談最多的就是女兒、孫女,不談科研。 但沒辦法,能在生活圈子隱藏實力,沒法擋得了媒體記者。 打電話來祝賀的,約采訪的,上門來約談的,多得不得了。屠呦呦老伴兒知道她個性,就是不喜歡整這些花邊兒,儘量幫她擋掉:「一大早起來,不知道接了多少電話了」「獲獎和我沒有關系,我不好講」「老太太今天太累了」…… 實在擋不掉的,像一些媒體,屠呦呦只好接受采訪了。 但她屬於很不接記者梗的,很多記者會給她戴高帽,人成功之後,總有人想法設法幫你解釋成功的理由。 屠呦呦就是特別善於戳破人們這些胡里花哨的高帽的:「我覺得也沒必要多說了,確實沒什麼好說的,科研成果是團隊成績,我個人的情況在這兩本書里都講得很清楚了。你們仔細看下這書,上面都寫的有。」 屠呦呦說:「說實在的,我也沒有老是想着得不得獎的問題。榮譽的根本問題是榮譽多了,你的責任也大了。對不對?」 屠呦呦說:「如果我獲獎,能夠作為新的激勵方式,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多做點工作,我會很滿足。」 屠呦呦說:「科研成功能否獲得世界公認,不是靠期待和願景,而是需要創新和發現。」 直至今天,屠呦呦依然很低調,關於青蒿素,她原本可以孵化出無數研究的感人故事,但是很遺憾,她沒有。 她出名之後,有署名屠呦呦的文章流傳甚廣,幫她的人生增光增輝,讓人們對她記憶更深刻,但很遺憾,她公開說那不是她寫的。 關於青蒿,她只說:「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對防治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維護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關於科研,她只說:「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艱苦的努力,要堅持不懈、反復實踐,關鍵是要有信心、有決心來把這個任務完成。科學研究不是為了爭名爭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腳踏實地!」 一個單純到眼里只有手中事的人,拿了諾獎。 一個單純到眼里只有眼前人的人,家庭圓滿。 單純的力量,減法的力量,也是屠呦呦的力量。 參考文獻和新聞來源: 《屠呦呦傳》 《屠呦呦一心工作生活粗線條,家務事丈夫承包》,中國新聞網,http://ent.chinanews.com/cul/2015/12-10/7665482.shtml 《屠呦呦參加諾貝爾頒獎》,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uanti/nobel_tuyouyou/ 《楊瀾對話屠呦呦》,https://www.jianshu.com/p/800fabc9cf0d 《屠呦呦:從三無科學家到諾獎得主》,搜狐新聞,http://news.sohu.com/20151006/n422616177.shtml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十點讀書

終於,我們逃回北上廣深

逃離 不同的城市,氣質不同,向你傳遞的信息不同。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轉載請聯系授權(MFshow) 作者 l 粥左羅 註:大部分時候,本文中的「北上廣深」代指大城市,包含成都、杭州等,也包括紐約、洛杉磯等,因為有的人過完年,回的不是北京,而是紐約,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力。總之,本文說的「北上廣深」是與小城市、縣城、鄉鎮、農村相對應的「大城市」。 假期終於結束,我們逃回北上廣深。對一部分人來說,上班是「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在老家過個春節比上班累多了,心累。 當然北上廣深的吸引力遠不止如此。 人們從A到B,無非是因為那股強大的「推拉力」,一方面是A的「推力」,即A那里有你太多厭倦的東西,另一方面是B的「拉力」,即B那里有太多你渴望的東西。 1 厭倦小地方的死氣沉沉 渴望大城市的蓬勃朝氣 去年自己創業,幾號放假終於可以自己說了算,我們公司1月25號就放假了。回去之後,連我這麼雞血的人都可以自動進入慵懶狀態,不用第二天,當天就能進入狀態。 然後接下來的近20天,都是這種狀態,甚至沒有「改變一下」的意念產生,整個假期里除了每天三四個小時習慣性閱讀,其它什麼都沒做。 這是我每次回老家非常大的一個感觸,好像那樣的環境,人就該那樣。 非常神奇的是,每次只要坐上北上的高鐵,人就開始變得積極起來,開始思考工作,規劃接下來要做的事。尤其是下了高鐵,在車站打車回家或者去公司時,整個人就更加精神起來了,好像大腦運轉得都更快了,以適應這個快節奏和充滿競爭的環境。 這里的「死氣沉沉」和「蓬勃朝氣」,不是說別的,而是說整個人群對學習和成長的渴望。 前天回北京,昨天出門第一個目的地就是書店,人非常多,我非常喜歡那里的氛圍,每個人都在找自己那本書。假期我把《教父》三部曲又刷了一遍,昨天在書店的一個角落里偶遇《教父》原著小說,買完書我去書店的咖啡廳坐下來,感覺工作的狀態又回來了。 這個書店是我除了公司和滑板場最常去的地方,喜歡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那里經常有爸爸媽媽帶着孩子來讀書,咖啡館里,大人看大人的書,小孩看小孩的書,坐在一起和諧自然,那個畫面我很喜歡。 昨天我旁邊坐着一位父親,小女孩坐在他身上看漫畫,我聽到父親跟女兒說:等你再長大一點,就可以不用看小人書了。 這樣的場景,在我們那些小地方,太不典型。小孩子一天就吃吃吃,打遊戲,玩抖音。 為什麼呢?父母都不讀書,你指望小孩學習呢。安心的打一下午遊戲,不吵不鬧,不耽誤大人喝酒打牌吹牛逼,這種小孩子,就是好孩子啊。 小地方的死氣沉沉,和幾代人信奉的「穩定」強相關。 曾經缺什麼,就渴望什麼。 上幾代人缺穩定的工作,缺穩定的收入,缺穩定的吃喝,所以大家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就是:穩定。 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穩定的住所,穩定的人際關系,穩定的價值觀,以及穩定的知識結構。 如果你在大城市里生活,你經常有這樣的感概:XXX這半年變化太大了,他現在怎樣怎樣了。 但在小地方,你在年輕人身上通常看不到這樣的短週期大變化,無論是職業發展上,還是知識結構和認知層次上。事實上,我有不少老同學,老朋友,過去四五年里,我感覺沒有在他們身上看到變化。 2 小地方你要顧忌別人 大城市你可以更在意自己 展開說這一點之前,我先貼一下我之前寫過的關於這個話題很火的一段話。 如果你在一個小地方。 三十歲不結婚,你就是怪物。 結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怪物。 女喜歡女,男喜歡男,你就是怪物。 好好的事業單位不干,你就是怪物。 你大學畢業後不考研,你也是怪物。 你夏天穿個超短裙,你個不要臉怪物。 你花倆月工資紋個花臂,真他媽怪物。 你有錢竟然不買房,你是個傻逼怪物。 說實話,小地方怪物真不多,為什麼? 因為小地方不允許怪物存在啊, 你若是個怪物,你就完蛋了, 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隨時隨地, 為了你好,他們要你變成跟他們一樣的人。 一個人教育你還好, 說不定你還能對抗一下,過過招兒, 但10個人100個人都要教育你時, 孤立無援的你,會徹底崩掉, 每次被教育後你可能都要經歷一個 漫長得像一生一世的難眠之夜。 嘿,如果你是怪物,來大城市吧。 這里的人都很忙,沒時間拯救你, 你唯一需要對抗的就是你自己。 別讓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要毀也要毀在自己手里。 上次寫這段話,我沒有解釋。這篇文章我講一下,其實原因很簡單: 小地方是熟人社會,大城市是陌生人社會。 這句話足以解釋上面的25句話。 我們只有在熟人社會里才會有那麼多要顧忌的東西,在陌生人的環境里,你可以放飛自我,你就算做個傻逼也沒人說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旅行的原因之一。 如何快速講明白一個東西?找到它的最邊界。 我們上面說了,大城市對應的是:小城市、縣城、鄉鎮、農村。 所以,大城市對應的一面的最邊界是:農村。 剛好我就是農村長大的,我給你講幾個熟人社會里令人厭倦的小事,是的,光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足夠讓你厭倦。 我們村,沒有公交車,我每次去泰安高鐵站,都要找村里的專門做開車接送人生意的送我去。之前有一次,我爸竟然還去給人家送了兩盒煙,我超級不理解,我就問「我們付車費,他拉活兒,為什麼還要送禮?」,爸說:咳,不都這樣嘛。 這些在村里拉活兒的,不就是大城市開黑車的麼?但農村人就喜歡送禮。送給誰?送給「有本事「的人。什麼叫有本事?就是你將來」用得着「的人。 我每次聽有人說大城市里沒有人情味,就特來氣,其實農村里更講利益關系,更講赤裸裸的交易。 而且這種講利益都變質了,明明不用搞關系的事,也特麼得搞關系。比如,一個2000人的村子,你進了村委,村里人都」巴結「你,不然不好辦事。 這個打住,接着聊別的。 我特別懂得貴人在一個人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以前,恩記在心上,去年我發展比較順利,春節回家就想給高中幫助我比較大的一家人的孩子包個大紅包,作為感謝。我爸媽知道後馬上說:不行!少給點!(其實我給的不多) 我問為什麼,我媽給我的理由特別荒誕:怕別人笑話! 我就理解不了,就繼續問。她老人家給我講了一個我們村另一個人的故事,那個人在上海混了很多年,終於混的不錯,這幾年回來,也比較會做人,對他們那一家子人(同姓比較近的人)都很好。 如果在大城市,這就是會做人,但在農村,大家背地里笑話你,說你不會過日子,敗家,得瑟...... 我媽說:你給他錢,人家也不說你個好。 我問:我給他錢,大家怎麼會知道? 問完我自己就有答案了,村里人閒的慌,別的不多,但時間多,就愛討論,一件事,你讓一個人知道了,三天內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了。 有個事特逗。 2017年,我推廣課程寫了篇軟文,這篇軟文就傳到了村里去了。那年春節我去我大爺家吃飯,村里一個正讀大專的孩子跑到我大爺家請教我,他學的專業是編程,問我畢業後怎麼整?我說你學編程的跑來找我幹嘛。他說:你不是做編程發達了麼? 哥是做編輯的,硬是被村里一些朋友傳成了做編程的。 說回開始的話題。 我討厭熟人社會,家長里短,人情世故,你要顧忌的東西太多,你活着,但你要在一雙雙眼睛下活着,你要在親朋好友的嘴里活着,在小地方,面子是別人給的,在大城市,尊嚴是自己賺的。 大城市,就是陌生人社會,陌生人社會里你牛逼你就牛逼,你可以蹦蹦跳跳的,放飛就是了,誰管誰啊。 熟人社會講關系,陌生人社會講規則。 熟人社會講人情,陌生人社會講實力。 熟人社會要面子,陌生人社會要舒服。 熟人社會看別人,陌生人社會做自己。 3 小城市,生活同樣充滿艱辛 大城市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物價高——生活壓力大。房貸是一座大山,孩子教育是一座大山,醫療是一座大山。 所以有人就說:還不如在小城市生活的人,有房有車,老婆孩子熱炕頭,小日子舒服的很。 我想問:你對小城市的生活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小城市難道有人給你發房發車麼?小城市難道老婆就包分配麼? 我有很多朋友都生活在小城市,小日子也沒那麼舒服。 小城市房價低,可賺得也少啊,月薪三四千,除去生活費,攢錢買一萬一平的房子。這小日子能容易麼? 小城市消費低,可賺得.....不不不,打住,誰告訴你小城市消費低?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小城市,消費比肩大城市。 生活在小城市的朋友們,一樣的辛苦還房貸,買車是因為大家都買了再不買太沒臉了,一樣的高消費,一樣的工作壓力大,一樣的加班,一樣的為孩子上學操碎了心,一樣大病一場給你一夜幹到解放前。 另外,老婆也不包分配,你該單身還是單身,小地方女孩子的父母,你沒房子,更沒有叫媽的機會。 所以這幾年,一邊是一群人喊逃離北上廣,一邊是有很多逃離北上廣回到小城市生活的人,沒過幾年又逃回了北上廣。 4 偉大城市,吸引有抱負的人 你為什麼留在霧霾嚴重、氣候差的北京? @跋涉光年 說: 黃沙萬里覓封侯。 曾經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拚,即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 上面那7個字就是最好的答案。 偉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負的人。 我身處新媒體行業,想起這個行業的一個朋友,十點讀書的創始人林少。 曾有人問:十點讀書發展過程中,戰略調整和升級的主要節點有哪些? 林少一句話帶過商業模式的升級,卻大篇幅講了另一個重點:公司從廈門搬到了北京。 2017年2月份,我們從廈門來到北京,帶來7個人,之前在廈門我們有20多個人。2017年,北京公司從7個人做到了50多個人。可以說,這給我們公司帶來一次升級,我們從一家廈門的公司,變成一家有全國視野的公司。 我個人的成長也快了很多。我在北京能接觸到各行各業的投資人、精英、大佬,我的認知視野在不斷地被打開。 搬個家就是戰略關鍵節點。誇張麼?一點都不,很真實。 每個對此不敢認同的朋友都會說:在小地方,你一樣可以牛逼,你也一樣可以把公司做得牛逼。 興許他還能給你舉出幾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比如巴菲特。 就像你在職場里遇到的最討厭的人也有朋友一樣,再極端的東西,都有正面案例。 成熟的成年人(有很多人只是生理成年)的知識結構里都有個受用一生的詞:概率。 成功的人生,是因為你一直在做大概率能成的事。 之前我寫文章探討城市對人的影響,里面大概有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工作生活在西藏日喀則,無論你多麼努力,你也幾乎註定成不了馬化騰。 有個讀者憤怒的給我留言:憑什麼瞧不起西藏日喀則? 笨蛋才會讀出這層意思。 我講的是不同城市對人的不同影響。 YC的創始人說,不同的城市,氣質不同,向你傳遞的信息不同。 紐約會告訴你:你應該賺更多的錢。紐約人崇尚財富,即便你是不費吹灰之力繼承來的。它不斷的告訴你,你的錢包應該再鼓一點。我喜歡這種赤裸。 波士頓會告訴你:你應該更聰明。這個哈佛、麻省所在地,會不停的給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暗示,你應該認真讀點好書。 硅谷會告訴你:你應該更強大。這個城市要求「你在乎你是如何影響這個世界的。」 洛杉磯會告訴你:你要出人頭地。 華盛頓會告訴你:你的圈子很重要。 巴黎會告訴你:你做事要有風格。你還要懂點藝術。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他們有什麼話要講給你聽,你不妨自己來聽聽。 城市對一個人是有強大影響力的,每個你有所耳聞的十五世紀意大利畫家都住在佛羅倫薩。其它城市,或許也有很多天賦異稟的傢伙,但很多都沒有被發掘。 你憑什麼覺得你是那個「人定勝天」的個例? 我做新媒體,研究傳播,我自己悟到一條:所有傳播,均需借勢。 我突然想開了:所有成就,也均需借勢。 那些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借了各種各樣的勢。 勢,可以是一個貴人,可以是一個好公司,一個好平台,可以是好的時代機會,行業機會,甚至都可以是一種氛圍。 然而,勢不平均散落在各處,否則那不叫勢。勢大多集中在一起,大城市就是各種勢的集合。 最後借用一句我很喜歡的一段話結束本文: 為什麼候鳥要秋天飛回南方?為什麼江魚產卵要洄游?為什麼非洲角馬要遷徙?它們都吃飽了撐的要去忍受路途遙遠和路上斷糧或被狩獵的風險,不知道呆在原地最輕松嗎? 當然是因為,要去的地方更溫暖,更多水草食物,更適合繁殖啊。 對現在的有夢想的年輕人來說,北上廣就是他們的水草更豐美之地。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笨鳥讀書

所有優秀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深度好文)

點我 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自律的人。 重慶談判中,蔣介石曾對秘書陳佈雷說:「毛澤東不可輕視。他嗜煙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菸後,在同我談話期間,竟絕不抽一支。對他的決心和精神,不可小視!」 自律的人,既可怕,又可敬。如果是夥伴,你要跟他學會律己;如果是對手,你要做好足夠的心理准備。 以前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風流枉少年。直到後來,我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不要做欲望的奴隸,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高級。 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後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01 人為什麼要自律?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別人優秀的樣子,卻往往忽略了他們為此付出了近乎自虐般的努力。 一個自律到骨子里的人,看上去大多是無趣的。 在別人出去玩樂的時候,一個人窩在那里看書;在別人享用着美食的時候,在健身房里揮汗如雨;週末的時光,很多人慵懶地睡到中午,他依舊雷打不動的早起、跑步、看書、工作... 這樣的人,不僅看起來無趣,甚至感覺有自虐傾向,活得一點都不灑脫和自由。 但真實情況是,自律的人比不自律的人要自由得多。 如果你總是隨心所欲,講究及時行樂,不知道努力,別人玩你也玩,別人努力你還在玩,依舊放縱自己。 那麼如此不自律的你,現在看似是自由的,但你會發現自己越活越沒有自由,沒有選擇的資本。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越自律,越有話語權,身體和人生都是如此。 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一個月兩個月也許還是看不出來,但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終將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量變足夠了才可能促成質變。 這就是一個人為什麼要自律的原因,和夢想沾不上邊,就是簡簡單單地為自己以後能真正自由一點,身體和人生都自由一點。 是啊。 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不會把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成長自己。 02 所有優秀 背後都有苦行僧般的自律 說要自律的人很多,可堅持自律的人很少,就像爬一座險峻的高山,越臨近山頂,能夠咬牙堅持往前走的人越少。 好的堅持,本身就是一種自律。 還記得去年的時候,一位名叫沈華的96歲老爺爺走紅網絡,健身26年的他體格健壯,完全不像一個近百歲的老人,大家都喊他「華仔」、「華叔」。 沈老每天的作息時間非常規律,從不超過晚上十點睡覺,早晨四點多就起床活動身體,每天下午到健身房報到。 他的同齡人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沈老說:「現在健身和運動是我最好的朋友」。 七十多歲的沈華最初進健身房,總遭遇很多白眼,很多人都覺得他一把年紀,肯定堅持不了多久,可現實是,很多年輕人只是健身房的過客,沈華卻用二十年變成了為人熟知的「肌肉爺爺」。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從30歲開始寫作,至今已快有40個年頭,創作出了大量的作品,經典又高產。 村上春樹寫作有個習慣,他每天只寫4000字,400字一頁的紙,每天寫到10頁就停下來。 另外,他每天都會拿出一個小時出來跑步,雷打不動,正是這種高度自律,讓他有精力能夠持續產出優秀的作品出來。 商業大佬們的自律性更是可怕,李嘉誠那麼成功的人士,依舊堅持每天晚飯後看英文電視,不僅看,還跟着大聲說出來,怕自己落伍;每天臨睡前堅持看書閱讀。 同李嘉誠一樣自律的商界大佬很多,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幾十年來堅持每週至少看兩本書。 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而那些自律的人,往往連老天爺都不忍心辜負他們。 03 越自律,越優秀 《認知突圍》中有句話說:所有的懶惰、放縱、自製力不足,根源都在於認知能力受限。 越自律,認知能力越強,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樣逐漸拉開的。 一個人的自律中,藏着無限的可能性,你自律的程度,決定着你人生的高度。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怎樣活着,有人認為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沒有問題,但我想告訴你,自律的人生其實更加美好,因為當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兒並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真正能夠登頂遠眺的人,永遠是那些心無旁騖,堅持着往前走的人。 願我們真正成為自律的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沒有近路可走,但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愛上朗讀亭

《簡·愛》 「我養你」,是世界上最毒的情話

文 | 月月 · 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簡·愛》,講述了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平凡女子在磨難中不斷追求獨立與尊嚴,最終與所愛的人結成連理,獲得幸福的故事。 這部作品被譽為英語文學中文字最優美的小說之一,也被許多讀者認為是應當推薦給所有女性的必讀書。 多年以後,勃朗特筆下的女主人公簡·愛,依舊用她那如同閃耀星光般的精神,照耀着現在的我們。 她用她不平凡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女人的幸福,終將要靠自己成全。只有參透《簡·愛》中的人生道理,才能獲得解鎖幸福的密碼。 原生家庭,不是你人生不幸的擋箭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生家庭」一詞在網上名聲大噪。很多人把原生家庭當成自己人生不幸的原因。 成績不好,是因為父母沒文化;性格不好,是因為父母關系不好;工作不好,是因為父母背景不夠…… 但只要讀過《簡·愛》你就會明白,原生家庭不是拒絕成長的藉口。面對不理想的原生家庭,是奮起反抗,還是自甘沉淪,這才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分水嶺。 簡·愛在很小的時候就父母病逝,被好心的舅舅德先生收養,可舅舅不久之後也離開人世。所以對於簡·愛來說,她的原生家庭,來源於舅媽德太太和表哥表姐。 德太太並不喜歡簡·愛,臨終之前她坦白:「我第一眼看到那個孩子就厭惡透了,一個病懨懨、瘦巴巴、哭哭啼啼的小東西。」 因此,簡·愛的童年是悲慘的。在家中,舅媽對她憎恨厭惡,表哥對她蠻橫無理,表姐驕傲冷漠,就連家里的僕人,都可以隨意欺負她。 後來,她被舅媽送到羅沃德慈善學校,受盡摧殘,在那個最需要愛的年紀,她飽受白眼、冷漠,就這樣度過了八年。 面對殘酷的原生家庭,簡·愛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堅強如她,不僅不曾自暴自棄,還這樣說道:「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註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軟弱和愚蠢的表現。」 那些打不倒她的,終將讓她強大。她並沒有把不幸的童年當成自己拒絕成長的藉口,生活的艱辛反而成了她成熟的催化劑。 反觀那些把「原生家庭」掛在嘴邊的成年人,不過只是不敢直面自己失敗的懦夫。 原來,人生的起點固然重要,但努力的過程更加重要。畢竟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強者卻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沒有人愛你的時候,更要學會愛自己 簡·愛的前半生是曲折又悲慘的。童年的時候飽受舅母一家的虐待,少年時候在慈善學校又受盡了摧殘。 之後的簡·愛遇到了高富帥羅切斯特,並憑藉著人格魅力打動了他,本以為守得雲開見月明,終於要迎來人生的轉折點時,卻突然發現羅切斯特還有一個瘋妻子。 簡·愛是驕傲的,於是她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羅切斯特。此時的她不僅要忍受着失戀的痛苦,更要面對生活的窘境。 沒有了經濟的收入,她只能風餐露宿甚至沿街乞討,但只要她願意回頭,回到羅切斯特的身邊,一切優渥的生活唾手可得。 但她沒有。如果她真的回去了,想必羅切斯特不會真正打心底里尊重她、珍惜她。 在最困難的時間里,簡·愛一次都沒有放棄。正如她所說的那樣:「我越是孤獨,越是沒有朋友,越是沒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在沒有人愛她的時候,她更懂得自愛。而一個人也只有學會了自愛,才會值得被愛。 反觀張愛玲曾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後開出花來。」 在愛情里,很多女孩都是盲目的,為了所愛的人甘願放棄底線,放棄自尊,放棄自己。 但這樣的付出,換來的是什麼呢?胡蘭成最後狠心地拋棄了張愛玲,出軌一個19歲的年輕護士。自以為看透了愛情的張愛玲放下了一生的驕傲,最終只是感動了自己。 才知道,愛自己的人,都自帶光芒。所以不要卑微地愛一個人,沒有人會喜歡塵埃里的你。 經濟獨立,是你精神獨立的底氣 讀過《簡·愛》的讀者,都會不由自主地將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簡·愛,與《傲慢與偏見》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進行對比。 她們兩個人同樣自愛,重視尊嚴,但她們對於「獨立意識」的認識卻是不同的。 伊麗莎白雖然認為女性不應當單純地為了金錢而結婚,婚姻應當建立在愛與尊重的基礎上,但另一方面,她又無法擺脫父權制社會加在她身上的鐐銬,不得不在經濟上依附男人。 但簡·愛不同,她認識到精神的獨立必須建立在經濟獨立之上。為了獲得獨立,她選擇成為一名薪水少得可憐且毫無地位的家庭教師。 在羅切斯特要為她購買衣服時,她斷然拒絕,在離開羅切斯特之後,她依舊沒有想過要靠男人獲得生活的保障,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 沒有經濟獨立,精神獨立不過是一種運氣。 就如同《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她拒絕達西的求婚是非常冒險的,對於一個不願意出去工作的女子來說,唯一的出路便是嫁人。 假如她沒有遇到一個懂得欣賞她的男人,她的結局未必不會潦倒。 而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女人把找到一張「長期飯票」當成人生的目標,卻不知道那一句「我養你」是毒藥,女人聽了中毒,男人說完失憶。 你不願意吃奮鬥的苦,就得去吃婚姻里的苦。奮鬥的苦也許只苦半生,婚姻的苦,一苦便是一世。 沒有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就失了根基。請不要忘記,掌心朝上的日子終究是恥辱的,所以,不要在該努力奮鬥的年紀,過早地選擇的安逸。 真正的門當戶對,是精神上的勢均力敵 如果從世俗的角度來看,羅切斯特愛上簡·愛,就如同童話故事一般不切實際。 簡·愛不美,不富有,身份卑微,可卻能讓眼高過頂的羅切斯特不計一切地深愛。 但如果你讀懂《簡·愛》便會明白,簡·愛雖然地位、身份不如羅切斯特,但在精神上卻與他勢均力敵。 在書中,作者通過《簡·愛》之口,說出這樣一段振聾發聵的話: 你以為,因為我貧窮、卑微、矮、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你錯了,我也和你一樣有靈魂,和你一樣的一顆心! 如果上帝曾給我一點兒美麗、豐富財產,我也會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是用我的心靈和你的心靈對話,站在上帝面前,我們是平等的。 一百年前,一位出身低微、追求平等的女性曾發出過這樣的吶喊,可是一百年後的今天,依舊有人叫囂着「女人工作好不如嫁得好」,依然有女德班宣揚「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 他們沒有意識到,只有人格的平等才能換來真誠的愛情,而只有精神上的勢均力敵,才能換得地位的平等與對方真正的尊重。 精神上差距太大的婚姻,相處起來就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其實,愛就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只有棋逢對手,才能酣暢淋漓。 有句名言這樣說道:「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一切歷史都只是螺旋式的輪回。」 簡·愛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是社會物質文明高速發展,貧富差距急劇擴大的時代。 這樣的時代,必然會賦予男人更多的主動權,也使得許多女性為了獲得一樁「好婚姻」而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變得諂媚、取悅,而忘記了自己的成長,人格的獨立。 放在今天來看,《簡·愛》的故事,依舊葆有魅力。它激勵着每個時代的女性,奔跑在爭取獨立自強的道路上,成為了她們成長路上的心靈指引: 每一個女孩,不管身處什麼樣的困境或誘惑,即使身處漫長的黑夜中,都要堅守住自己。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十點讀書

吳京 「謝楠從不叫我老公」

文 |小布丁  《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上映第8天,票房已經高達23.92億。 而本片的主演和投資人吳京,不但成功躋身為電影百億票房的男演員之一,更被人人稱羨的是他的投資眼光和運氣。 在接受采訪時,他被問及,是不是因為他本人是一個科幻迷,所以才投資了這部電影。 沒想到,他卻說,自己並不是一個科幻迷,而他對科幻的關注最開始是來自於他的太太謝楠。 「我對科幻這種題材不是很瞭解,我不是鐵粉。我太太她是科幻迷、是大劉老師的粉。她的人生第一筆稿費,是中學時代她寫的一個關於科幻的短片。」 本來這只是電影采訪中的一個小插曲,沒想到卻被網友真的找到了謝楠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的投稿。 而吳京這番對中國科幻迷的稱贊,好像更是對謝楠暗搓搓地表白: 中國的科幻迷,他們的欣賞水平是世界級的,他們還是那麼寬容地等待着中國的科幻電影,你不覺得他們特別可愛嘛? 《流浪地球》不僅是吳京送給中國科幻迷們的驚喜,更是送給謝楠的禮物。 電影上映後,作為一個科幻迷,謝楠在微博說,等待是有價值的,希望是最珍貴的。 他們兩個人,互相尊重着,並珍重着對方的夢想,一切都很好。 2月14號是謝楠電影上映的日子,吳京在微博幫着宣傳。 早在2012年,謝楠曾說過: 「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當我找到一個人的時候,我能夠特別坦盪地說,我就是因為愛他,不因為他是誰,不因為他有什麼。」 她還有一句更酷的話:「我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當愛情遇到物質時可以理直氣壯。」 所以,她拚命工作,努力掙錢。 從吳京微博的只言片語里,可以看到,謝楠從來都不曾鬆懈過。 生日的時候,還在錄影,吳京只能先自己找地方吃飯。 光棍節的吳京獨自看電影,仿佛談了個假戀愛。 凌晨3點的感恩節,謝楠才收工。 而對於她的事業,吳京從來都是支持。 他說:「我覺得女孩子,尤其有自己的事業是好事。」 舒婷在《致橡樹》中寫下: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的底氣是雖然你很好,可我也不差,你面朝南半球,我面朝北半球,我們分享彼此的見聞,兩個人加起來才是一個世界。 前幾天,有個微博熱搜: #謝楠微博搜老公,吳京微博搜死鬼#,結果謝楠喊的老公是吳昕,而吳京的死鬼卻是段奕宏。 網友評價: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吳京和謝楠兩個人的恩愛,從來不是甜甜膩膩式的,而是充滿了肝膽相照的義氣和相濡以沫的情意。 謝楠對夫妻的定義,是戰友。把後背交給對方的過命感情。過命,不可能不走心。 幾年前,他們在真人秀《出發吧愛情》中贏了比賽,獲得一次共度浪漫之夜的機會。 節目組准備了一個「桃花島」:沙漠、古城、月牙湖。 吳京二話不說先幹了一杯二鍋頭,開口就是:「酒壯慫人膽,今天第一次陪老婆浪漫。」 而他准備的節目是武術表演和詩歌朗誦,還是一首表達雄心壯志、渴求知己和戰友的詩,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要是別人肯定覺得莫名其妙,但謝楠卻感動得不行,甚至當場落淚。 相比於鮮花的浪漫,他們更喜歡一起沉浸在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 謝楠曾說,如果我老公是楊過,我就當郭襄。 因為風陵渡口一見誤終身。 就如同當時十六歲的謝楠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太極宗師》里的吳京,就喜歡上了。 「當時我就在想,怎麼會有長得這麼好看的男生呢?笑起來眼睛一閃一閃的,像兩顆小星星。」 郭襄聽說了神鵰大俠的事跡,後來見到了摘下人皮面具的楊過,從此一輩子都沒有見,但她就是一輩子心里只有楊過。 而吳京在謝楠心中就像楊過一樣,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人。 她說:「像我這樣碌碌無為的人非常羨慕他,能在他邊上表達一下支持好像都沾了光,特別高興。」 你在前線,我在後方,我們一樣相印。 當初兩人結婚的時候,謝楠表白說: 我希望能夠在你很辛苦、很累的時候讓你開心。 在沒有人支持你的時候做你唯一支持你的人。 在全世界都在為你歡呼的時候,我想在角落里默默地為你鼓掌、驕傲就好了。 所以你不用給我承諾太多,你就努力向前衝吧,加油,家里有我。 她也一直都認真履行當初的承諾。 還記得,當年吳京拍《戰狼》,不僅投資找的不順利,身邊朋友也不支持,吳京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拿了出來,還抵押了自己的別墅。 他跟謝楠說,這個要是賠了,我就傾家盪產了。 謝楠說: 老公,如果你的夢想不能實現,我們住那麼好的房子,也會一生遺憾。我還有一個小房子、還可以做主持,電影賠了我養你! 當吳京孤注一擲,向着夢想和未知開戰的時候,謝楠是他的軍旗。 後來,《戰狼2》爆了。 眾人為吳京喝彩時,謝楠卻轉發了幕後花絮,「很多人用爆了形容這部電影,但對於他們來說,對於吳京來說,是270個日夜,是純粹的努力。」 阿德勒手賬中寫道: 幸福婚姻是這樣的:你是我見過最好的人,你是最契合我的人,你是我眼里最優秀的人,你是我的靈魂伴侶,你是能給我保護的人,你是我的知心朋友,你是能分享我一切的人。 你是我肝膽相照的戰友,也是我交付性命的愛人。 我們共同成長,相互照應,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你能托起我的下巴,扳直我的脊樑,令我堅強,並陪伴我左右,共同承受命運。 我們之間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長,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 我們放心地把後背交給對方,並肩走過低谷,攜手走向戰場。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單書

讓人舒服,是最頂級的人格魅力

文 |杯小茶 · 古人說:「真味是淡,至人如常。」真正的高人,不是趾高氣昂、盛氣凌人的,而是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周到體貼、平易近人,相處起來讓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舒服。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讓人舒服,發自內心地體貼他人、為他人着想,真誠地對待他人、包容他人,如春夜的小雨,潤物細無聲。 讓人舒服,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迎合討好,而是長在心底里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教養,更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人格魅力。 為人處世成功的秘訣,是懂得讓人舒服。 越有教養的人 越懂得讓人舒服 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的玉珮上刻着「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是金庸所崇尚的人生境界: 謙遜,溫和,寬宏大量,心里總是裝着別人,就如溫潤的美玉,讓人感到舒服、溫暖,心生美好。 越有教養的人,越懂得讓人舒服。 前幾天,一輛邁巴赫撞了一輛勞斯萊斯,兩輛車都價值不菲,隨便修一下都是不小的費用。 然而雙方沒有惡意攻擊、謾罵、相互推諉,相反,撞車車主立刻下車誠懇地道歉,詢問對方有什麼訴求,讓人一下子火氣消了大半。 接着,雙方互相交換名片,從危機關系轉換為朋友關系,轉危為機,多個朋友多條路。 最後,還真誠地給對方送上一份禮物,禮輕情意重,一場事故和平解決。 《紅樓夢》中有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本事越大的人,對人情世故越通達,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讓人舒服,處處透着教養,能化戾氣為祥和,人生之路必定越走越寬。 讓人舒服 是頂級的人格魅力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日久見人心,當舒服地對待他人成為一種本能,便成為人品。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一個人頂級的人格魅力,不是驚才絕艷,而是將心比心,處處讓人舒服的人品,深深根植於骨子里的溫暖、善良。 這麼多年來,主持人何炅一直是性格好、脾氣好的代表,可以讓所有人都溫暖和舒服。 一次節目里,唐國強一時口誤把「何炅」叫成「何靈」,引得鬨堂大笑。何炅立刻跑出來說: 我和唐國強老師十年前就認識了,他從以前都是叫我何靈,這是我們之間的昵稱,大家別誤會。 瞬間把尷尬化解於無形。 何炅和黃磊一起去買鮑魚,黃磊跟攤主砍價砍到20元三個,何炅心疼攤主做生意不容易,挑了三個最小的鮑魚,還一直向攤主道謝。 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絲毫不端架子。 馬一浮寫過兩句詩:「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越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內心越是悲憫,溫柔地對待身邊的所有人和物,處處讓人感到舒服,如沐春風。 能夠讓人舒服,是因為有足夠的實力,胸中有溝壑,腹里有乾坤,更有菩薩心腸,心中有愛,眼里才會有溫柔。 為人處世,讓別人舒服 《菜根譚》里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讓一步」「寬一分」,其實就是讓別人舒服。 為人處世中,學會讓別人舒服,必定相交滿天下,人生路越走越順,福氣越積越深。 那麼,如何才能讓別人舒服呢? 多念人恩 人有恩於我,我必感念於心,知恩圖報,有恩必報,才能立足於天地,無愧於心。人性最大的惡,便是不知感恩、恩將仇報。 不道是非 不說別人的是非,不揭別人的隱私,不笑話別人的痛苦與不幸,不處處彰顯自己的優越。逢人不說是非事,便是世間無事人。 不究人過 行走於世間,人人都會犯錯,做人要寬宏大量,不斤斤計較他人的過錯,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廣結善緣。 將心比心 與人相處時,能推己及人,為他人着想,設身處地考慮他人的感受。將心比心,才得真心,你若善良待人,別人自然也會以善良回報你;你若對別人溫柔,別人也會以溫柔回應你。 讓人舒服,是為人處世之道,更是頂級的人生智慧。 願你我都能成為讓人舒服的人,胸中有萬千丘壑,心里有萬般溫柔,溫暖地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茶的故事

你善良的樣子,真的很美

生活最好的境界,便是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而唯有善良的人,才能釋放出內心的溫柔和光芒,最美亦最動人。 我們都是塵世的一粒微塵,南來北往也不過是想妥帖地安放自己。 盡管,人生的路會有溝坎;有些事,無能為力;有些人,透着薄涼的苦澀,但是善良的人,會把光陰織成相宜靜好的模樣。 沒有陽光,那就學會在風雨里奔跑;沒有結果,那麼享受過程也是一種修行;沒有看見春天的花朵,那麼就不要錯過冬日的飄雪。 學會接受,懂得改變,看淡離開,人生的悲與喜,都在一念之間。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扇門,推開便是山清水秀與暖暖的陽光,即使依然有些許的憂傷,也會在陽光下開成一朵初生的荷。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溫柔了,好運便會來敲門;你善良了,幸福才會和你白頭到老。 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交加着;生命的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纏繞着;而生存的態度,一定是樸素且善良着。即便落入塵埃,亦會散發自己的光芒,以微笑豁達的心境迎接黎明的到來。 善良的人,不是不計較,只是因為明白,幸福不在於擁有的多少,而是計較的少,退一步海闊天空,笑一笑風恬月朗。 善良的人,懂得萬物皆是美好,而我們也在萬物之中,對自己,對他人都給予最大的尊重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最初來到這塵世,一定是清澈美好的,太多的變化,也是生活給予的無奈。 那麼也請你,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學會堅強與豁達,不被別人的情緒所幹擾,也不糾纏在傷痕纍纍的記憶中。 揮揮手,和舊時光劃個句號,無論人事有多麼復雜,無論工作有多麼忙,也記得要享受生活的美好。 聽一首喜歡的歌曲,看一本心悅的書,和喜歡的人曬曬太陽,聊聊家常,三杯兩盞,還有一顆赤忱溫潤的心,足矣。 幸福的人生,一定是懂得珍惜和互道珍重。你走,我不送;你來,風里雨里我去接你。 學會愛自己,學會擁抱善良,學會和世界溫柔以待,時間是最好的良藥,一切都會釋懷。 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必然是善良的。 他們有着對日常的喜悅,對一花一草一餐一飯的用心,會寬容的看待塵世的不同,接納人間煙火的瑣碎,接受聚散離合的無奈,盡力讓自己的生活精緻而從容。 光陰的巷口,我們都在低眉着自己的山水,最幸福的時光是被人愛着,而最美的時候,一定是來自心底的善良,是抽掉繁雜之後剩下的內心,簡潔、干淨和風骨。 請記得善良,因為這樣的你真的很美!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詩詞天地

人生很難,但願你學會勇敢

網上有一個問題:你什麼時候覺得生活很難? 有一個很短的答案獲得了特別多的贊,猝不及防地戳心了:「離家千里,出了地鐵口,萬家燈火。」 01 和朋友聊天,她說看了自己去年年度賬單,花了不少錢,可是看看銀行卡余額,卻根本沒攢下多少。 她說:「去年年初換了一份新的工作,雖然離住的地方更遠了,但工資也比之前高了不少,那時候想着每個月攢一點,到年底可以攢出輛車的首付,這樣就不用每天早晨都卡着點等公交轉地鐵了。 那時候還想給自己報個舞蹈課,我從小就想學舞蹈,可是家里條件不允許,一直也沒學成,還想過,如果錢有盈餘的話,就租一個離公司近一點的房子,一定要朝南向的,可以曬被子。 但是現在呢,轉眼2019春節都快過完了,我還是每天擠着公交地鐵上下班,回到北向的臥室,重復着麻木的日子。」 她長長嘆了口氣,對我說:「我真的覺得自己已經在用力往前跑了,可是理想的生活還是那麼遠,人生,真的好難啊……」 是啊,人生真的好難,各家有各家的苦,各人有個人的難。 就像劉亮程在《一個人的村莊》中說的: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有人在醫院走廊抱頭痛哭,急需等錢救命; 有人裹着破爛的被子睡在天橋底下,盼着冬天早點過去; 有人已過中年,面對老闆的高聲指責謾罵一聲都不敢吭,因為他一個人肩上擔的是整個家庭的開銷; 有人加班完已是凌晨,吞下幾片胃藥,躺在床上閉着眼睛卻久久睡不着,腦子里想的還是沒完成的銷售業績; 我們都知道生活很難,有不如意、有絕望,甚至很多個時候都忍不住想,要不就放棄算了,但是我們都堅持到了今天。 那些殺不死你的,都在使你變得更加勇敢。 02 前段時間,我接到一個髮小的電話,一個從來都是樂觀陽光的硬漢,聲音哽嚥著問我手里有沒有餘錢,他媽媽突發心髒疾病進了重症監護室,他急匆匆趕回家,現在也只來得及趕緊籌錢准備手術。 我給他轉了錢過去,握着手機站在窗邊,忍不住想起「人生無常」這四個字。 我們總說,要在現有的基礎上追求更好的生活,要讓自己成長的速度快於父母老去的速度,要成熟強大起來,能夠保護自己愛的人。 可是有時候,健康地活着,就已經是很難得了。 你習以為常的,也許反倒是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好在手術順利,昨天他給我打電話,說錢轉給我了,讓我查收一下,聲音里滿是開心。 我問阿姨情況怎麼樣,他說已經沒什麼大礙了,今天就可以回家修養了,特別慶幸自己前段時間完成了一個大項目,獎金正解了燃眉之急。 人生總免不了經歷一些突如其來的苦,但也總有很多恰到好處的甜,低谷過去了,必是新的幸福。 就像我那位朋友,聊天末尾她對我說:「不過我也很知足了,想想最開始一個人在北京打拚的時候,交完房租所剩無幾,連着好幾天吃泡麵。 現在手里有點存款了,也能經常犒勞自己吃頓好的,還能給爸媽買幾件衣服,給家里添置點東西,雖然不能一下子圓滿,但日子也是在變好的,我要繼續努力,繼續加油!」 你看,每一絲善意、每一份付出,都不會白費。 知世故而不世故、看清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的每一個人,終會被溫柔以待。 03 偌大的世界里,芸芸眾生有時候真的如螻蟻一般脆弱,每一個平凡渺小如你我的普通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軌跡上經歷着喜怒悲歡。 但是在日復一日的苦熬中,我們都沒有認輸,我們都堅持着,用力地活着。 《千與千尋》中有一句我很喜歡的台詞,想與你共勉: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我知道一生順遂太難,但願你堅持勇敢。 就算頂風冒雪也不要怕,只要心存善念,勇敢而認真地堅持着,就一定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熠熠生輝的人生。 願你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早日遇到那個命中註定到白首的人; 願你在世事變遷中慢慢成長,在歲月流逝里學會堅強; 願你一生努力,一生勇敢,終有一日,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與想要的生活撞個滿懷。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囧囧

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你是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風水輪流轉,萬事有輪回。 再倒霉的人,也有幸運的時候; 再無能的人,也有有用的一天! 眼睛是用來看人的,不是用來看低人的。 嘴巴是用來說話的,不是用來嘲笑人的。 即便現在應有盡有,風也是會變方向的。 人只有窮一次, 才能看清,誰是真假朋友; 才能明白,誰有真心感情。 人只有敗一次, 才能知道,誰是患難知己; 才能發現,誰是酒肉弟兄? 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你是誰? 跌入低谷你不助,站在頂峰成陌路。 困境中你雪中送炭,風光後我報以恩情。 遇事時你隔岸觀火,成功後分清楚你我。 人心都是相互的: 你對我有情有義,我對你不離不棄。 你對我恩重如山,我把你銘記心間。 你陪我走坎坷路,我陪你闖艱難關。 致那些虛情假意的兄弟, 致那些逢場作戲的朋友: 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你是誰? 難時沒有伸援手,從此以後成陌路!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新華商俱樂部

最難的不是如何抵達,而是出發。

莫頓·亨特說: 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麼漫長。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樣。 不要盲目的把困難放大,把自己放小,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最使人頹廢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喪失。從你邁出的第一步開始,路就已經在你的腳下無限的延伸。 所以,請一定要自信一點,再自信一點。 當你出發了,最難的就已經過去了。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團隊管理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