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牧民監測員與野生動物「不被打擾的相聚」

中新社西寧3月10日電 題:三江源牧民監測員與野生動物「不被打擾的相聚」

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

在過去的6年間,牧民監測員當珍文德利用紅外相機拍下大量雪豹、金錢豹、白唇鹿在內的三江源頭「神奇動物」,對此他笑稱其為「不被打擾的相聚」。

三江源牧民監測員與野生動物「不被打擾的相聚」資料圖:紅外相機捕捉到的雪豹畫面。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供圖

當珍文德是青海省玉樹市哈秀鄉雲塔村村民,2012年12月他與本村14名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拿起紅外相機、GPS和望遠鏡,成為三江源首批牧民監測員。

「我們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這里(三江源)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像自己的家人。」當珍文德說,「放牧時會避開野生動物多的地方,這些地方也就成了布設紅外相機最好的位置。」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玉樹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此間地貌涵蓋高山、湖泊、灌叢、草原、林區等。

「由於野生動物棲息地大都位於高海拔偏遠區域,氣候和交通條件都很不好,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本很高,且很難建立長期監測體系。」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需要積累本底數據,建立長期監測體系,最好的方法就是培訓本地牧民。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林業局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今,通過與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組織合作,三江源玉樹地區紅外相機總監測面積近8000平方公里,6年內共拍攝60多萬次野生動物影像資料,其中雪豹、金錢豹等珍稀物種的影像資料萬余張。

「紅外相機的放置位置是由牧民監測員自己來決定,因為他們最瞭解野生動物活動路徑、區域和時間,科學指導需要和本土知識進行融合。」北京大學自然保護和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博士肖凌雲說。

趙翔坦言,「牧民與科學家放置的紅外相機,在捕捉記錄一個區域的野生動物種類的速度上基本一致。」

以青海玉樹市雲塔為起點,如今在三江源地區已有264名牧民監測員「上崗」,負責505多台紅外相機影像資料收集,近年來牧民監測員相繼利用紅外相機捕捉到全球首個雪豹求偶交配、金錢豹帶崽等畫面。

「村里的監測員會定期將所有的監測數據反饋給科研人員,同時科研人員分析出背後的生態問題並指導相關的保護行動。」令當珍文德自豪的是,他利用紅外相機所捕捉到的珍稀野生動物影像還會出現在媒體報導中,「很多動物在紅外相機前還會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2019年初青海省官方發佈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報》顯示,當地目前共監測到獸類62種,鳥類196種,是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少有的大型珍稀物種主要集中分佈區之一。

玉樹州林業局局長昂江多傑表示,目前從社區培訓、紅外相機布設、數據庫建立到後台分析,已在三江源地區建立起一整套規范流程,藉助牧民的主體力量,在有序擴大社會力量參與的基礎上,正日益完善三江源這一中華水塔的生物多樣性數據。另一方面,牧民拿起監測設備參與到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之中,正在逐步實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氛圍。(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