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今年7月,經歷了三個月的居家後,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單板經驗的我(滑雪我雙板),即便是知道滑板會不可避免地摔跤,還是掉進了陸沖的坑。

作為一個純純地器材黨,折騰是不可避免的道路。4個月的折騰,前後也經歷了8塊板,有整板,有DIY,有進口也有,看到了良心商家,也觀摩了喪心網紅,也體驗了雙11的瘋狂。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精神,我也鬥膽在這里和大家分享關於我理解的陸沖的點滴。

首先先把一些免責的話說在前面:

  • 陸沖還在屬於流量密碼的階段,文中的一些主觀感受可能會觸及一些朋友的神經。我本人沒什麼流量,只是分享自己的感覺。
  • 滑板是一個個性化非常強的項目,我覺得好用的東西,可能在你這里不一定好用。每個人滑板的目的、動作、甚至是場地條件,都可能影響你裝備的選擇。
  • 文中沒有恰飯,文中所有的「實拍裝備」都是自費購買。截圖我盡量找官網或者官方旗艦店的截圖,盡量避免一些魚龍混雜的情況出現。
  • 還是那句話,我的分享僅僅是我的,我也仍舊在不斷學習中,與大家共同探討。

陸地沖浪板,原本是為在沒有風浪的季節,給沖浪滑手模擬訓練動作發明的。這幾年疫情肆虐,限制了好多沖浪、滑雪的出行,逐漸在國流行。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和傳統的滑板不同,陸沖的滑行並非主要靠蹬地,而是主要靠身體的扭轉帶動跨部和腳踝,給板橋一定壓力,壓力在釋放時,輪橋會產生前進的動力。

但是陸沖板絕對不是網上某些商家宣傳的「免蹬板」,反而在陸沖練習步驟中,蹬板起步和蹬板滑行是非常重要的。

驅動方式和目的的不同,造就了陸沖板的橋異常靈活。板的前/後刃都被輕易地下壓和回彈,以迅速提供驅動力,並且能被下壓到非常夸張的角度,以做出半徑更小,更靈活的動作。當前,陸沖板的橋結構有三種主要類型:PU橋,彈簧橋,和機械橋。

PU橋:

由板端和陸端兩個PU夾住輪軸,在擠壓PU後,PU會給輪軸反彈力驅動滑板。不同硬度的PU會有不同腳感。PU硬度通常由XXa(XX是數字)表示,比如78a,85a,92a等等。數字越大,PU越硬。軟的PU讓板子更靈活,適合做動作;硬的PU讓板子更穩定,也會有更大的彈力和加速,適合刷街代步。PU橋的代表是發明陸沖板的Carver,他家的CX4PU橋已經成為PU橋的標杆,是市面上大多數PU仿橋的模仿對象。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彈簧橋:

在橋上以彈簧代替PU,用彈簧彈力驅動滑板,是彈簧橋的基本邏輯。但與千篇一律的PU橋不同,各家的彈簧橋是百花起放。但我覺得總體還是分為三個類型的:單彈簧,單扭簧和多彈簧。

  • 單彈簧:橋中有一根彈簧作為中心,拉伸和擠壓彈簧並提供驅動力。單彈簧的伸縮幅度有限,因此相較於扭簧,他們更加穩定,且由於彈簧是水平放置,所以單彈簧的橋可以做得更矮。可以調整彈簧的松緊或者更換軟硬不同的彈簧,調整橋的靈活程度。這類橋的代表是Carver的C7和Slide的Slide3.0。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 單扭簧:橋中有一個圓的盒子,內部豎放一根較粗的彈簧,一端卡在基座里,一端可以被左右扭轉,以扭轉帶來的回彈力提供驅動力。扭簧可以帶來非常大的扭轉角度和驅動力,因此用扭簧的陸沖板通常比較靈活,且豎放彈簧需要一定的空間,因此這類橋通常比較高,通常後橋都要用3cm左右的墊片,才能與前橋找平,在橋段還要加一組一般的滑板橋。如果要調整此類橋的靈活程度,一般都是拆開換不同力度的彈簧。大名鼎鼎的YOW和Smoothstar,還有Wooddetail等,都用的是此類橋。結構可以參考這里:https://yowsurf.com/zh-hans/yow%e7%b3%bb%e7%bb%9f/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 多彈簧橋:由兩個或以上的彈簧拉住底座,滑行時不同彈簧給橋不同的彈力以提供驅動力。這類橋通常更加靈活,甚至可以360度旋轉。這類橋我體驗得不多。比較有名的是前橋可以360度旋轉的Swelltech,和有8個彈簧驅動的SpiceSkate的Okto系統。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機械橋:

最近才出現的僅靠兩個力臂驅動的橋。沒有PU或這彈簧提供彈力,完全靠滑手的扭動帶動滑板。帶來的感受是異常穩定,驅動較難,但啟動後又比較靈活,可以理解是「全手動版」。機械橋只有一家人家做,德國的Curfborad,號稱永久免維護。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上文已經提到了一些品牌,那下面就來說說各個品牌的感受吧。

CARVER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美國廠商,Carver是陸沖板的發明者,對於他們家的印象,絕大多熟都來號稱「宇宙第一PU橋」的CX4系統。穩定、耐用,易維護,多用途,基本上玩陸沖的,都避不開這套系統。

Carver自己的板子有名氣的不多,他們擅長和與一些品牌或者有名的滑手聯名,比如「三條褲子」Santa Cruz;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Carver和SantaCruz的正統聯名,只有以上9塊,有一些商家,隨便拿一塊SantaCruz的板面,裝上Carver的橋和輪子就冒充所謂的聯名款,就號稱聯名款賣高價。注意辨別。

KAI LENNY的簽名款和TAYLOR KNOX 簽名款 Phoenix,這次雙11大賣。還有很多好看的聯名板面,可以去Carver的官網看看。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和Loaded及做Orangatang三方一起推出的Carver x Bolsa,我覺得是動作板中YYDS的存在。

這塊Bolsa是我自己淘到的板面,除了輪子外,基本還原了原廠。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板面的腳窩中等,在做動作時可以協助卡住腳不滑脫,但不至於太難受。高度也配合得剛剛好,在不卡輪子的情況下盡可能低。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而有些特殊的板面總能把我們這些「顏值黨」拿捏得恰到好處。比如這塊Hobo。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Carver自己的板面普遍比較平,沒有很深的腳窩,比較適合新人和刷街黨。

Carver的副牌Triton簡直就是性價比的代名詞。我的入坑版就是Triton的32寸,雖然現在已經拆掉,但是除了板面不同,Triton的其他部分包括橋、輪子等和Carver是一模一樣的,但只有Carver的50%-70%的價格,不香嗎?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YOW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西班牙廠商,YOW是「Your Own Wave」的縮寫,可想而之這個牌子的腳感如何,反正我踩YOW的感覺,始終就兩個:絲滑,靈活。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YOW的滑行感受,用德芙來形容是一點不過分的,絲滑這兩個字始終充滿著腦海。但是YOW並不適合新人,在我看來,如果說踩在CARVER上的感覺是踩在一塊板上,那初踩在YOW上就像踩在一根圓棍上。前後刃非常大的傾斜角度能帶來非常小的轉彎半徑,加上YOW的有些款式採用了長板面短軸距的配置,進一步增加了靈活性。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反正我在這塊SNAPPERS上摔得跤一度讓我對某些動作產生了PTSD。但只要熟練了適應了,YOW可以說是彈簧橋的T0級別的存在。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基本也躲不開的一個品牌,陸沖界有一句名言,詮釋了YOW的地位,那就是「YOW(藥)到病除」。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Slide

西班牙廠商。對,這個牌子就是用滑板里的一個動作來命名的。他們家也只做彈簧橋,和YOW不同,他們單彈簧的設計造就了他們相對穩定的腳感。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很多新人發力尚不到位,但是在Slide上,既能穩穩地踩住,又利用彈簧橋的特點可以輕易地讓板走起來,這也造就了Slide在陸沖界幾乎「XieJiao」的風評。如果有人說Slide不好,基本都會招來一群人的圍攻。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不過在我看來,Slide的定位是異常准確的,抓住了陸沖群體中的80%,才能賣得大賺不是嘛。而且他們也偷偷地利用一些諸如軟硬彈簧、大小輪子等不同的配置,讓不同的板具有不同的特點。倒也算是陸沖界的營銷奇才。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可以讓初學者體會到陸沖的樂趣,也可以用來初步進階,但它一定不是你最後一塊板」算是對Slide比較中肯的評價,反正我的內轉Slide180是在這塊板上完成的,然後就入了YOW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SmoothStar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看Logo下的文字就能知道,這是為最大程度模擬沖浪而生的品牌,板面通常很寬,腳窩很深,甚至部分型號採用了前後不同大小的輪子,加強「浪感」。一個純純動作板的品牌。在很多大神腳下,基本都有一塊Smoothstar的存在,Smoothstar旗下的板子型號不多,比較有名的就是77,小樹,海浪之眼。我在SmoothstarYOW中選擇了後者,但踩過板友的小樹。如果想更加體會「沖浪的感覺」,Smoothstar是不二之選。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剩下的品牌我都比較少的接觸,比如Wooddetail,Swelltech和SpiceSkate,只能簡單聊聊。

Wooddetai(無地兔),結構其實和YOW差不多,也是單扭簧的結構,但是無敵兔的扭簧圈數比YOW的彈簧少,所以它的橋更加矮一些,並且較少的彈簧圈數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彈簧的回彈力,相對YOW來講,更加得穩定。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Swelltech,小眾的極端的存在。用了若干根彈簧拉住支架,同時前橋沒有限位,意味著前橋可以做出極端的旋轉角度。Swelltech對於發力的要求很高,動作不到位時,會覺得這板子根本走不起來,但一旦姿勢准確發力到位了,因為其特殊的設計,靈活性是超越一切的存在。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SpiceSkate,名曰顏值最高的板子,從「x姐姐」的視角可能的確如此。他們最新的Okto系統由8根彈簧組成,理論上講可以得到極其絲滑的滑行感受。同時他們支持更換不同硬度的彈簧套組,來滿足不同的滑板需求。這套設計也得到了「紅點」設計獎項。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Waterborne,水橋。顧名思義,異常靈活的板橋。極端的配置在前橋扭簧的基礎上,後橋裝在四個PU上增加後橋的靈活性。對於滑手的控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後聊聊品牌

曾經看到過新聞,國內的所謂陸沖板的廠商已經有幾千上萬家。單因為滑板的特性:模塊化、易組裝,導致了市面充斥著參差不齊的各種板面。

品牌大多數還是用「仿橋」,真的能「盡可能」自己設計(畢竟CX4已經是行業標杆),並開模製造的企業屈指可數。

對於品牌,真的不太方便多說,基本可以基於一分價錢一分貨的原則來判斷。400左右大多數是玩具,600-800如果不是大品牌促銷,也不用太考慮,盡量還是選擇800以上的,但,都到800了,為何不選Triton呢?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最後一部分,還是分享一些經常被板友問到的問題。但我也不是大神,所以且學且交流。

1、初學者的第一塊板?

其實是靈魂拷問。有沒有板類運動的經驗,預算多少,練動作多還是只是刷刷街?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會影響選擇。就我自己的幾個月的感受來看,一塊CX4的PU橋或者一塊Slide都是可以考慮的。前者對於練習正確發力,練習動作,刷街都是一個好選擇,哪怕後續想換掉,CX4也不會讓你虧掉多少。Slide能更快地走起來,享受陸沖板的快樂,對於成就感的提升是非常快的。

2、PU橋還是彈簧橋?

靈魂拷問2。其實選擇的方式和上面一樣,看你要做什麼,熟練度有多高?如果是刷街,我倒是推薦彈簧橋的,畢竟能省力一些;如果想平地練動作的,軟一些的PU橋和YOW這類扭簧橋都可以的。如果想下碗池或者浪壁的,那PU橋是更好的選擇。

3、我只想買一塊板,選什麼?

在陸沖上,我認為是沒有「一勞永逸」方案的。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熟練程度,都有不同的「頂配」選擇。哪怕真的只有一塊板,也可能會為了不同的滑行目的,更換不同硬度的PU,不同大小、不同硬度的輪子,甚至是不同的橋。一般來說,與其不停更換,還不如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直接多買幾塊。

4、板的長度怎麼選?

身高越高,需要的板越長。一般而言,幼童選擇27-28英寸的兒童版,青少年選擇29-30的板子,165左右可以選擇30-31的板子,175左右選擇32-33的板子,再往上就是33-34英寸的板子了。

但是很容易讓人忽略的一點,是軸距,也就是前後輪軸之間的距離。有些品牌(沒錯就是YOW),同一長度的板面會有不同的軸距。軸距越短,越靈活;反之就越穩定。但這個也要結合滑手的身高綜合判斷。我自己178的身高,通常選擇32-32.5英寸,軸距17英寸的板子。但Bolsa是31的,也有更小的軸距,所以對我而言,Bolsa是一塊動作板。但對我女兒而言,它是一塊刷街板。

5、怎麼選PU的硬度?

主要看體重和目的。大體重需要更大的支撐力,所以需要更硬的PU。我75kg,87-92a的PU都可以選擇。如果練動作,會選擇軟一些的PU,刷街的話需要更加穩定,可以選擇硬一些的PU。新PU通常比較硬,時間長了會踩軟一些。把螺母適當擰緊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PU的硬度,但通常不要過緊,容易把PU弄壞。後橋可以比前橋硬度高一些,增加穩定性。我的Bolsa前橋是OT 85a,後橋OT 89a,動作板,Hobo就是原廠前後89a的硬度了。

6、怎麼選輪子?

按照以下口訣,大輪刷街(70mm 及以上),小輪動作(建議65mm和60mm);光面刷街,磨砂動作;軟輪刷街(82a 以下),硬輪動作。

7、進口還是?

有句話:有錢全進口,沒錢橋進口。相信一句話就夠了。

8、整板還是DIY?

什麼東西玩著玩著,總能開始折騰。陸沖的結構並不復雜,個性化定製的成分相當高,DIY幾乎是玩到後面的必經之路。

不過不建議一開始DIY。陸沖這個東西,還是要自己去體驗過,才會知道自己要什麼。

比如我的小朋友和我說要一塊深腳窩的29寸板,而Triton只有29寸平板的,所以就給她找了一塊定製板面,配上CX4和軟PU,以及65mm的輪子,現在也玩得飛起。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長文 - 關於陸沖的碎碎念

說了這麼多,終於把想說得念叨得7788了。不再耽誤大家的時間,希望大家理性交流。謝謝大家。

最後,允許我紅字提醒一下,玩陸沖,請一定一定一定

戴好護具

身邊摔骨折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