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生活簡單者順應天道,處事複雜者負累更深

《莊子》:生活簡單者順應天道,處事複雜者負累更深

一、

人生越是精於機巧,結果越顯得笨拙,若是能放棄主觀手段,選擇順其自然,最後反而符合天道。

世人總在有意無意之間,將自己投入紛繁複雜的境界之中,或者用複雜的手段來偽裝自己,但是對於人生來說,越是有意使用這樣的手段讓自己顯得更高明,最後越會在無意之間因為意念驅使,而讓自己變得複雜。

真正能讓一個人生活更好的狀態,並不是越加複雜的生活,而是去繁就簡的人生態度。

生活簡單者則能順應天道,處事複雜之人負累更深。

人生平常心就是道,能夠順應自然則一切順遂,因為他摻雜的主觀智巧不多,能夠在更大程度上保全自己純粹的本性,這樣的內心反而多一些靈性。

在《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顏淵問孔子說:「我曾經在觴深這條淵中渡水的時候,看到一個擺渡的人,感覺他的技巧非常奇妙,我就問他『劃船能不能學會』?他說『能,會游泳的人學幾次就會了,如果會潛水沒有見過船也一看就會』,我再問他的時候,他就不說什麼了,這是什麼道理呢?」

《莊子》:生活簡單者順應天道,處事複雜者負累更深

孔子聽了就說:「善於游水的人,之所以能很快的學會劃船,就是因為他對水熟悉,甚至到了忘記水的地步,要是會潛水的人,即使從來沒有見過船,劃船的時候也像上坡倒車一樣簡單。無論是前進還是撤退,即便有危險,在他面前都不會產生影響,這樣的心態到哪里不是自由自在的呢?

就好像一個人用瓦片做賭注,心里就會輕鬆,反而容易中;用銀鉤做賭注,心里有一些負擔,就容易輸;如果用黃金去做賭注,心緒紊亂,甚至舉措都失常。就好像人使用技巧的道理一樣,表現拘謹,都是因為他重視外物的緣故。」

在這個故事中,莊子借孔子與顏淵兩個人關於劃船的對話,講述了心態與技巧的道理,從正反兩個角度說明外物對人精神產生的影響,以及對人生心性造成的傷害。

善游者忘水,神情專一,所以進退無礙,即便學會劃船也是片刻之間的事情,但是心被外物所累,有了牽掛之後,反而會失去了那份靈性。

一個人只有忘掉精神上的負擔行事,才可以更加順遂,也更容易成功,因為他的內心沒有負擔,反之,如果心中摻雜了過多的念頭,讓本來純粹的本性變得如一團亂麻,這樣的人生必然會帶著更加笨拙。

《莊子》:生活簡單者順應天道,處事複雜者負累更深

二、

平常心即是道,去除繁雜便是平常。

南懷瑾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能將「絕學棄智」的觀念歸納到生命理想之中,就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見」是一個人的見地,是思想的節儉,「素」是內心的純凈的磊落,「朴」則是未經雕琢的本來面目。

而「見素抱樸」就是聖人所提倡脫離凡俗的沉靜本性,收斂繁雜,一切出自天成,沒有後天人工刻意雕琢,更沒有自己主觀紛繁複雜的機心,這便是生命最好的狀態。

就好像李白說的那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道德經》之中便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就是說:只要能夠呈現純真的本質,減少私心,減少慾望,人生便沒有憂患。

世人都以機巧之心為榮,所以聽到「絕聖棄智」這句話的時候,都會非常疑惑的問道:聰明和巧辯不都是人人嚮往的嗎?為什麼要拋棄呢?

因為智慧是好東西,但是在人的主觀偏見的蠱惑下,聰明也會走向歧途。

就好像很多人在貪慾的驅使下,總會拿著聰明耍盡手段,一個人在意識偏見的影響下,也會讓本來簡單的事物變得更加複雜。

任何事物都有利害兩方面的影響,就好像智慧一樣,智慧本身是一個優勢,人類也是因智慧而使自身地位高於其他生物,但是當智慧存在的那一刻,也將自己帶入了紛繁複雜的深淵之中。

所以聰明是一種優勢,但是殊不知這種表面的優勢可以使人成功,同時也可以使人沉入深淵,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莊子》:生活簡單者順應天道,處事複雜者負累更深

蘇軾在《洗兒》一詩之中便說到: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軾用他的文采照亮了歷史,但同時,他的人生也因聰明產生的負累而刻骨銘心,所以當他的小兒子出生的時候,就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愚笨一點,以此避開各種災難。

可見機心不如愚鈍,即便用盡手段,也不如順其自然。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來源:kknews《莊子》:生活簡單者順應天道,處事複雜者負累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