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朱翰昆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沮漳河入江口

《左傳•哀公六年》楚昭王說:「江漢沮漳,楚之望也」。楚昭王有病禱之,卜者言:「河為崇」;當祭之而解。昭王認為河在北方非楚望祭之地,指出江漢沮漳才是楚國望祭的水道。

《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說:「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明白無誤地吿訴我們:荊山沮漳是楚國的發祥地,江漢是楚國後來強大發展的基礎,它們都是楚文化的中心。特別是荊山之陽,沮漳河的兩岸,是自有楚至項襄王東遷於陳以前七百年間楚文化誕生的搖籃。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沮水漳水南齊以前各行其道,南齊以後在中游合流為一,但在歷史上,其下游時合時分以迄於今。長江中游在湖北省中部與漢水沖積成為一片江漢平原,平原的西北部即是荊山。

在荊山山地的南麓發源著兩條河流,就是沮水和漳水,南北朝以前兩河下游卻各行其道:一南下入江,一折向東北流入漢。班固《漢書•地理志》寫得很清楚:「《禹貢》南條荊山在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陽(楊)水,陽(楊)水入沔行六百里。」這點在西晉杜預注《左傳》和南朝盛弘之《荊州記》也記述得明白:《荊州記》:昭王十年吳伐楚,通漳水灌紀南城,言漳而不言沮;杜注《左傳》,吳師入郢,楚子(昭王)涉濉(沮)濟江入於雲中,言沮而不言漳。可知原來二水各自成系,未曾相合,舍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則合二為一,可見沮漳二水匯為一水當在《荊州記》寫成以後,《水經注》寫作之前。因何緣故匯合,目前,尚未發現古籍記錄,作於戰國末的《山海經》中已相匯合,恐系後人所改。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建國以來季家湖楚城發現後,許多學者前往勘察,發現當陽沮漳二水在漢代鳥扶邑今天的河溶鎮兩河口一帶並為一條河流,在匯合後的一段,兩側俱為一連串自北而南的湖、港、沖、窪之地,因此考慮到《漢書地理志》《荊州記》和《左傳》杜注所記,必為當時河流地貌實況。如沮漳河兩岸西去數里,自北面胡場白龍村與兩河火星村向南,經草埠湖農場一二三分場,有瓦窯沖、土地沖、詹家沖、新場河、鄭家塌、青台寺湖、楚家湖、鄭家湖、小垸湖、陳家湖、蔡湖子、白鶴埫、王家湖、南湖、袁家湖、高家湖、季家湖、方家洲子、百畝大堰(九口堰)、瓦窯湖等一連串二十個沖、湖、河、埫、堰、塌之地,顯為古代沮水河道遺蹟。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季家湖楚城遺址。周新仕攝

沮漳河東岸五六里內自北面官壋民豐村民新村以南經河溶鎮所屬各村和草埠湖農場五分場四分場,有三星寺水庫、白鶴垸子、莫家湖、鷹落湖(煙沉湖)、朱家湖、趙家湖、螺螄港、鼓架沖、田湖子、木閘湖、開源湖、垸子湖等一連串12個水庫。湖、港、垸、沖、低洼之地。分明為漳河古代原河道遺蹟。這兩水中部一段因為接近,又流行於低平原之上,夏季兩水泛濫,結果南北朝中期兩水改道匯合到一處,成為沮漳河,流行於枝江和江陵界上,後轉入江陵折向東南流入長江。

後世為了軍事防禦或通航、灌溉需要,三國孫吳、五代南平、南宋之世,又曾在江陵柳港幾度掘開一口,引一支水循東北陽(楊)水故道分流入漢,明崇禎二年打起劉家堤頭,堵死分流口道,從此沮漳河獨流入江。新中國建立後,又在柳港南荊江大堤下建一萬城閘,來調節江漢間的洪水,並起自流灌溉下游萬頃良田的作用。沮漳兩河古道之間在今當陽東南相距有一定里程(10一15公里),西周東周時期在其間自南而北築起楚城(丹陽)、糜城和麥城,還有昭丘(楚昭王墓),成為楚古都丹陽畿內之地。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古糜城遺址。周新仕攝

漳水在古代入江陵後經菱角湖入陽(楊)水,順八嶺山西麓經楊溴橋(今丁家咀水庫),改向東南流,行於太湖農場(古枚回洲,今遺梅槐橋一名)北中南三渠,至江陵城西南秘師橋後分為二支:一支繼續東行經荊沙之間的南湖、北湖、(包括文湖、天井淵)椒茨淵(今分為江津湖、張家淵、李家淵和已填平的東西洪家垸五部分)太師淵、巢婆淵(沙棉生活區)刀杷塘(一度名冷凍塘)鍋底淵(均於1987年填平為江律東路段)葉家淵、范家淵、木城淵(已填平在大堤外,為《鄂君啟節》中的木關和六朝時的豫章口)入江,此為古代長江在百里洲以下所分北江故道遺留下的痕跡;另一支繞江陵城西北流干紀南城和郢城南入海子湖,會自西北來的龍陂水(今名龍會橋河《水經注》也稱之為楊水)赤湖(今廟湖為其餘水,又有離湖之稱)東經瓦子湖(長湖)入漢。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荊州長湖

這段古楊水又名三湖大港、長谷水、荒谷,為陽(楊)水入沔的下遊河段,也是後來和今天引沮漳河水入漢的通道。其南岸庫堤下有平行分支水道,是溝通楊水和夏水的楊(陽)夏港,又訛作長沙港(今填平作沙市長港路),明清時稱為西荊河,《漢書地理志》所說:「陽水入沔行六百里」,今天實測在250公里左右。

現在的沮漳河上游的沮河和漳河,以西面的沮河源流最長,發源於保康縣境西南近房縣之黑山,《山海經》稱作荊山之首的景山,「沮水之所出也」。沮河流經保康南、南漳西南、遠安西部和當陽西北,至當陽東南兩河口,東會漳河,全長266公里。在遠安當陽境河而寬闊,除夏季外,水流平緩,河床為紅砂和卵石,碧水清澈見底,故又有清溪之稱。自南漳峽口經遠安洋坪以下可通木船。但在夏季降雨量大,山洪暴發,河水陡漲,經常泛濫成災,淹沒城鄉,毀掉田禾房屋,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古代稱之為濉河,取其夏季「暴戾恣睢」之意,有兇惡殘暴之勢。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沮河清溪段。魏勇攝

東支漳河源出南漳縣西南近保康之蓬萊洞山,《山海經》名曰荊山,《水經注》「荊山在景山東一百餘里,新城狋鄉界」。流經南漳東南、遠安東部與荊門界上,當陽東部與荊門界上,南至當陽兩河口與西來之沮河相會,全長199公里。上游一段因地勢險峻,河床窄狹,流速湍急,冬清夏濁,以「清濁為漳」之意,取名漳河。過去在南漳東鞏和當陽觀音寺以下可通木船,自1958年在荊門當陽交界的李家洲,截斷漳河修水庫,大壩下游水位驟減,觀音寺一帶為水庫淹沒,其下至兩河口水路運輸中斷。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漳河水庫攔河築壩工地。

兩河匯合後稱沮漳河,是湖北省長江中游北岸一條僅次於漢水清江的第三長支流,東南經江陵枝江兩縣界上,然後轉入江陵縣西南境,其出口入江之處代有變化,清末在筲箕窪(即東晉至清中葉的馬頭)以西,民國在沙市萬壽塔西,建國後七十年代移到新河口,九十年代準備建荊沙長江公路大橋,又西移至江陵枝江交界處的石套子附近。全長約56—58公里之間,流經江漢平原上舒緩平穩,河床為細沙,木船和機動木船可常年通航,柳港以下還可通小汽船。其下游古楊水改道於關沮口人長湖,1972年又將沙橋門以東改道北流,至鳳凰山與黃甲山之間入海子湖,自萬城閘至入湖口全長30. 5公里。

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

漳河水庫。周新仕攝

作者簡介朱翰昆,生於民國8年7月(1919年8月),湖北省荊州市人。讀私塾6年,先後畢業於縣三小(後改一小)、省八中(後改省江陵中學)、省師範(後改湖北聯中建始師範)、省教育學院國文專修科、國立湖北師範學院國文系。解放後曾在荊州革命幹部學校和省中學師資輪訓部共學習一年半。曾先後在重慶市私立南京東方中學、四川長壽國立第十二中學、湖北宣恩省立建始初中、沙市私立華中中學、公安縣中、南京私立建業中學、江陵縣中、私立武德中學江陵一中、湖北省江陵中學、沙市六中、公安合意民辦學校、沙市財貿幹部學校等充教導主任、班主任,教語文、中外史地、時事政策等課;又曾在農場、畜牧場充醫務室醫生和農村工廠從事生產勞動多年。1986年2月在沙市民政局退休。

1936年秋開始在報刊發表文藝作品和史地論述文章達百餘篇。1942年起開始編寫《先秦史綱》、《中國通史表解》、《安康志略》(記述甘青川三省交界地方當時稱為「河曲藏區」或安木多與喀木「康」的山川民族土司實力狀況)、《下南洋太平洋群島志》(即《傲來國記事》一文詳細的地理、歷史,並附大小地圖30餘幅)、《辭賦通論》(從楚辭、古賦、漢賦、駢賦至唐宋文賦的演進和規律及各自特色)、《開發南洋華僑英雄略》(簡略地記於《鄭和下西洋史話》—書後)等六書,惜在歷次政治運動中散失殆盡,未能出版。晚年參加地方志編寫工作,從1983年起開始在全國(除西藏外)各地大中城市和名勝古蹟風景區漫遊,並作一些走馬觀花的調查。退休以後將近十多年寫作已發表和未發表的文章選編為《鄭和下西洋史話(輯錄)》、《荊楚研究雜記》、《荊沙散記》三書出版發行。

來源:kknews沮漳河:荊楚文化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