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英國到底站在哪一邊,為何從譴責日本到突然宣佈中立

中日戰爭不過一年,中國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對中國和日本以後的命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面對當時亞洲兩個重要國家正值開戰之時,英國為什麼坐視不管?而日本甚至在開戰前還擊沉過掛着英國國旗的運兵船,英國向來就特別喜歡插手遠東事務。但對甲午戰爭和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卻出人意料地表現出所謂「中立」,當時英國政府究竟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1840年,英國就通過鴉片戰爭敲開了中的大門,以其工業強國的優勢和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中國攫取了巨大的利益。1893年,中國的進口總值中,有21%是從英國進口的;而中國的出口總值中,也是有20%是出口到英國的。英國同中國有如此重要的貿易往來,英國應該很難容忍其他列強從它口中奪食,所以英國經常在遠東事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甲午戰爭爆發之前,英國甚至還扮演過「戰爭調停者」的角色。

甲午戰爭,英國到底站在哪一邊,為何從譴責日本到突然宣佈中立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現場

甲午戰爭爆發原因之一是朝鮮問題,當時清政府擁有對朝鮮的宗主權,可是隨着日本和歐美列強打破了朝鮮的海禁後,清朝宗主國的地位已日趨動搖了。晚清政府也逐漸認識到了自己在朝鮮的權利岌岌可危,試圖挽救和維持自己在的附屬國朝鮮宗主國地位。而最初英國也為了維持遠東穩定的局勢以確保自己的利益,也選擇支持清政府的立場。

甲午戰爭,英國到底站在哪一邊,為何從譴責日本到突然宣佈中立

朝鮮官員

然而,如果英國支持清政府的立場,那麼英國不得不面對來自日本和沙俄的壓力。沙俄是英國的老對手了,不管在近東還是在遠東地區,兩國也發生過不少矛盾,英國之所以在遠東站在清政府一方,也就是為了抑制沙俄南下擴張,擔心沙俄稱霸亞洲。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也走向了向外擴張的道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占領朝鮮,崛起的日本必將破壞遠東的穩定,也能危及到英國在遠東的地位。因此,當清政府和日本就朝鮮問題發生激烈矛盾的時候,英國曾積極力阻中日之間爆發戰爭。英國雖然表態過會勸阻兩國不要發生衝突,但英國並未考慮採取強硬措向日本施加壓力以阻止其發動戰爭,這就說明英國可能只是口頭上會抗議,並沒有打算出兵施壓。

甲午戰爭,英國到底站在哪一邊,為何從譴責日本到突然宣佈中立

英國不阻止日本,難道是放棄中國抑制沙俄,而是想用日本來抑制沙俄?

其實英國之所以沒有做過多的制止,是不是考慮到了這場戰爭對英俄關系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在後來的日俄戰爭中,俄國吃了很大的虧,當時正是英日同盟。而在甲午戰爭,英國是不是想利用日本來牽制俄國呢?其實也未必是這樣,俄國在近東地區擴張受阻,俄國必然要在遠東地區擴張,對於日本這樣一個新興的國家,俄國也擔心日本通過戰爭崛起,來威脅自己在遠東的勢力,甚至會阻斷自己遠東擴張的計畫,所以每當英國譴責日本要發動戰爭時,俄國也是非常積極響應英國的,畢竟英國、俄國都不希望遠東有個強國出現,此時兩國已站在同一戰線了。如果放棄了中國,很可能會導致又一個強國出現?

甲午戰爭,英國到底站在哪一邊,為何從譴責日本到突然宣佈中立

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敗給了英法聯軍

其實英日兩國已做過約定,日本向英國保證不會干涉英國勢力范圍,也不會爭奪其在華利益

甲午戰爭前夕,英日修訂通商新約,這一次修約的簽訂表明了英國對中日兩國開戰的態度有所轉變。但是英國疑慮並為完全消除,它還一直警告日本要防止俄國趁火打劫,但是當日軍占領漢城王宮時,戰爭已不可避免。英國認為它的經濟利益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英國要求日本要承認這些地區中立化,日本也不想把其他國家牽扯進來,畢竟自己還是一個剛起步的資本主義國家,勢單力薄,於是日本也就答應了英國的要求。隨後,豐島海戰爆發,日本不宣而戰,英國在確保自己在華利益得到保證的前提下,轉而宣佈了「嚴格中立」。

甲午戰爭,英國到底站在哪一邊,為何從譴責日本到突然宣佈中立

甲午海戰

英國在《英日通商航海新約》中獲得了不少利益,而且英國輿論也並不看好日本能戰勝中國,這讓英國認為沒有阻止的必要

英國對日本的妥協還表明,它不願過分得罪日本,英國在日本也有其商業利益。《英日通商航海新約》中,日本在關稅問題上作了讓步,英國商船仍可以進行沿岸貿易,也可進入內地。另一方面,英國國內輿論認為戰爭並不對日本有利,他們還不相信日本能完全戰勝中國。《泰晤士報》發表社論說,「日本取得最初勝利並非沒有理由,但是如果中國動真的,日本最終會為其最初勝利付出高昂代價」。戰爭爆發後,英國輿論認為,中國能夠抵禦日本的。

甲午戰爭,英國到底站在哪一邊,為何從譴責日本到突然宣佈中立

北洋艦隊

總之,英國為維護其在遠東的殖民利益,對中日故爭最初採取極力阻止的立場,但是考慮到多方面的原因,並且日本給出的籌碼高於中國(英日修約,英國依然在日本有不少特權),這讓英國採取了中立的做法,既不損失其在華利益,也避免了和日本發生衝突。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史海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