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說起非遺,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非遺技藝,一雙巧手,幾經傳承,製作出傳奇作品。其實,非遺不僅僅是傳統技藝,比如通州船工號子、里二泗小車會、大運河傳說、大辛莊剪紙等,如今,這些都已列入通州的非遺名錄中。而今天,咱們說的也是非遺,但與這些非遺不同,這些非遺都能吃!

對於食物的記憶總是綿長的,而對於美食的靈魂傳承,往往來自於對家鄉的文化和情感的寄託,這些歷經歲月沉澱下來的美味,成就了如今的「非遺」美食。大運河邊上的通州,更是因為運河,讓這里留下了太多的美食,比如咱們的通州三寶。

很多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寶,萬通的醬豆腐(如今已改名「仙源」)、小樓的燒鯰魚、大順齋糖火燒,它們曾經是通州的美食符號,如今也成為了通州非遺中不可缺少的技藝。

曾經的萬通醬豆腐,如今的仙源腐乳

色澤鮮紅的紅色醬豆腐塊,精美熟悉的小四方玻璃罐,一打開後香味撲鼻,這就是仙源腐乳給人的第一印象,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它的口感,入口醇香、鮮咸適中,小編相信,只要你吃過仙源腐乳,絕對吃不慣其他家的。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其實與仙源腐乳延綿醇香的口感一樣,它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在1918年,祖居通州的馬兆豐先生創辦了「萬通醬園」,生產經營各種醬菜。因為在運河邊的緣故,南來北往的人很多,馬老先生就想到了將南方的豆腐運輸到通州,製作成醬豆腐,這樣保存的時間更長,也符合了南北方的口味。

於是,運河上便多了一條裝載著豆腐的小船。從紹興出發,沿著大運河一直運送到最北端的通州,歷時二十多天,而豆腐就是在這二十多天里自然發酵。當這些自然發酵的豆腐再加工後,就變成了萬通醬豆腐,成為了京東一絕!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據說當年萬通醬園就在通州區最繁華的閘橋77號,也就是通州舊城南大街北口,回民胡同西口北拐角,三間門臉,坐東面西,質樸莊重。改革開放後,萬通醬園變成了通州釀造廠,前店後廠的經營方式,每天都有很多人拿著大碗或拎著壺,到這里排隊買黃豆醬、買醬豆腐、或者買醬油、醋等。成為了當時通州一道獨特的風景~

幾經變化,當萬通醬園想要繼續使用「萬通」這個老名號的時候,卻發現這個名號早已被其他廠商提前註冊,於是,便有了如今的「仙源」,廠址也搬到了通州區漷縣鎮。如今,漷縣廠區只生產仙源醬,其他產品均搬到河北涿鹿的新廠區進行加工。在仙源的新廠區內,有著國內最先進的設備,更科學、更衛生、更環保。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那麼作為通州百姓最愛的日常飲食必備品之一,這仙源腐乳的秘訣到底在哪里呢?根據通州文史專家楊家毅先生所著《中倉》一書中記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製作精益求精,產品質量有保證。首先是原料來源十分嚴格。萬通醬豆腐所需的豆腐來自浙江紹興「惟和腐乳廠」,醬豆腐坯料分為太方、大方、門丁大小三種,萬通採購的是太方塊。原料為黃豆、蠶豆各半。醬豆腐坯料在紹興裝壇,裝船運至杭州碼頭,然後經京杭大運河運往通州。在鼎盛時兩隻大船,每年來回4次,每船裝500個罈子,每個罈子裝100塊豆腐。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如今,仙源在傳統的製作基礎上,使用了「通風制曲」新工藝與「仙源腐乳」1號湯料,縮短了腐乳生產週期。雖然已經做了102年的醬豆腐,但它的味道依舊沒有改變,一口下去,依舊是滿口醇香~

仙源餐桌食品店NO.3

地址:通州區玉橋街道玉橋西里中街34號

乘車路線:806路/通45路梨園東里站,589路玉橋西路南口

到通州,一定要吃的小樓燒鯰魚

在通州,說起小樓飯店,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里的燒鯰魚更是每桌必點菜系!小樓飯店是著名的清真老字號,坐落在通州鎮南大街,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其實,除了「小樓燒鯰魚」,小樓三焦:焦溜鯰魚、焦溜肉片、焦溜餎餷,都被記入《北京清真菜》等文獻,在京城乃至全國都有非常大的名氣。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對於燒鯰魚的做法,更是精細!一條鯰魚去頭尾留中段,或連刀,或切塊,純綠豆澱粉裹底香油紅燒,三燉三烤急火文火反覆過油,這油是用胡椒焙過的,這樣就可以去掉鯰魚的土腥味兒,再倒入輔料後勾芡出鍋。這道紅燒鯰魚色澤金黃,外焦里嫩,口味咸香。創造這道菜的人名為李振榮,當燒鯰魚成名後,他又不斷翻新,推出了熘鯰魚片,連刀燒魚一系列以鯰魚為主的菜餚,使小樓燒鯰魚與大順齋糖火燒,萬通醬豆腐並稱為「通州三寶」。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小樓三焦之焦溜餎餷

曾經的小樓與古老的通州城渾為一體,構成了時代的韻味。在漕運興盛的清代,小樓即是漕商聚會議事的固定場所。如果您想看看小樓當年的模樣,據說八一電影製片廠1960年曾來通州城采景拍攝故事片《野火春風鬥古城》,那里有幾場戲就是在小樓拍攝的。

如今的小樓飯店依舊坐落在南大街上,成為通州的地標性建築之一,繼續傳承著燒鯰魚的技藝,接待南來北往的賓客~

小樓飯店地址:通州區南大街12號

電話:010-69553752

一口軟綿甜香,不愧是流傳百年的大順齋糖火燒

北京小吃種類多樣,樣樣兒精緻,估計只有這糖火燒算是其中最丑的了,但是包子有肉不在褶兒上,醜醜的糖火燒更是讓眾多通州人魂牽夢繞!說起糖火燒,作為「通州三寶」之一的大順齋糖火燒絕對一絕!不論什麼時候吃,你都會被它的味道驚艷!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與其他糖火燒不同,大順齋的糖火燒口感更加酥鬆綿軟,而且甜度適中,老幼皆宜!您肯定不知道,大順齋糖火燒如今依舊是手工製作!在製作材料上也非常講究,面必須是純凈的標準粉,油必須是通州小磨香油,桂花一定要用天津的甜桂花,紅糖和芝麻醬也都經過精選,由人專門供應。也正是因為如此考究的製作,大順齋的糖火燒在2016年榮獲了「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要說這大順齋的歷史,那更是悠久,與咱通州的漕運也密不可分。相傳早在明朝崇禎皇帝30年,也就是公元1637年,位於京杭大運河北段的古鎮通州,和往日一樣,迎來了一隻只運糧漕船,其中一隻船上走下一家人,打頭的漢子,便是一家之主劉大順。這個來自南京上元的回民小販,看中了這里的繁華,便落下腳來。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劉大順開始挑擔在岸邊沿街叫賣鹵火燒,誰知剛到此處水土不服,全家人都鬧肚子,他便將自帶的麻醬、紅糖合在一起自做火燒吃,用於溫肚止腹瀉之用,在製作時又添加了點桂花之類的佐料,烤製出的味道格外香甜,由此有了糖火燒的誕生!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從此,他經常往返江南,自採紅糖、桂花和芝麻醬,糖火燒簡直太火爆了,可比在南京城的業績翻了幾番,一年下來有了些本錢後,便在城內安家,內置下了兩間門臉落戶通州。老婆掌櫃,他和兒子製作,取名「大順齋」,一來啟用劉家字號,二求買賣順利。後來,果然如名字一般,大順齋一直興盛至今!

如今,在通州內的主要繁華街道上還是可以看到大順齋的影子,經常有老人來到這里買上幾塊糖火燒,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在回味兒時的味道!

大順齋食品工廠地址:通州區通胡大街15號院1號

大順齋食品店(新華東街店)地址:通州區新華東街238號

每年每家每戶必備的過年食品——庸禾坊餎餷餄

在通州能吃的非遺中,這個應該是每家每戶最常見的一種,因為每逢過年,家里都會製作,它就是餎餷餄!作為通州特有的美食,相信沒有比它更能喚起鄉愁的了~雖然通州基本家家戶戶都會製作,但只有庸禾坊餎餷餄成為了通州非遺。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之所以庸禾坊餎餷餄能數百年來持續不斷延綿至今,主要還是因為它製作工藝的代代相傳。餎餷餄主要原材料為綠豆、植物油。製作工序較多,包括選豆、破瓣兒、泡豆、淘皮、磨漿、攤制、捲裹、切卷、油炸、保存九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特殊的講究,只有人和使用工具的完美配合,製作出來的餎餷餄味道與質量才會地道,滿足餎餷餄應有的薄、香、酥、脆等特點。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而對於餎餷餄來歷那更是眾說紛紜,起源絕對是通州本地,始於通州運河文化,相傳京杭大運河通航後,許多京東百姓便以漕運為生,成了船工縴夫。這些船工路過山東時往往從山東帶回著名的山東煎餅作為乾糧,但船至通州,走過了幾百里的水路,空氣潮濕,煎餅變皮變軟,往往變得難以下嚥。船工都不富裕,不願糟蹋糧食,於是有人便將不忍丟棄的煎餅捲成卷切成段下油鍋炸酥,經過這麼一番再加工,本來難以入口的老煎餅竟變得又香又脆,而且更耐儲藏,久放而不變質,這就成了餎餷餄。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如今,庸禾坊的餎餷餄已經變得更具規模化、正規化,每一步都更加的科學、嚴謹。如果你的年夜飯中正好缺少這麼一道美食,那就可以選擇正宗非遺技藝庸禾坊餎餷餄,看看還是不是當年小時候的那個味兒~

淘寶購買地址(掃瞄下方二維碼進入)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

地址:通州區永樂開發區恆業七街6號及6號院25號樓102

乘車方式:805路三垡南口站下

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來源:kknews這些可以吃的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吃過才能算是老通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