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前燕為什麼沒有趁前秦內亂消滅前秦,反而為前秦所滅?

十六國時期前燕為什麼沒有趁前秦內亂消滅前秦,反而為前秦所滅?

十六國時期,在前趙、後趙政權滅亡後,中國北方被前燕和前秦瓜分,與偏居東南的東晉形成了短暫的三足鼎立局面。

公元367年前秦發生了五公之亂,就是苻堅家的五個王公帶頭起兵反對苻堅,要推翻苻堅的統治,而此時前秦與前燕的實力對比來看,前秦要弱於前燕的。所以前燕的很多人向前燕朝廷建議,「趁你病要你命」一舉消滅前秦,但是當時前燕執政的慕容評沒有同意。很多人認為前燕因為慕容評的軟弱無能,從而錯失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最後卻被前秦消滅。

其實,慕容評無能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最關鍵的是前燕統治的混亂。前燕由遼東小地方一下子統治了中原地區,國土、人口劇增,又沒有形成與之配套的制度,導致貴戚、大臣把大量的土地、人口據為己有,使國家的財產反而不如個人的財產多,雖然慕容評之前的執政者慕容恪,靠個人能力維持了前燕的臉面,但是到這個時候前燕已經積重難返了。

反觀前秦,之所以會發生五公之亂,就是因為苻堅排除各方阻力,任用王猛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而引發了貴戚們的反抗。但是苻堅在關中地區的統治,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擁護,可謂政治清明,國家正在往上走的過程中。

以我來看,前秦發生五公之亂時,多虧慕容評沒有對前秦發動戰爭,否則前燕滅亡得更早,所以與其說慕容評錯失了良機,倒不如說慕容評讓前燕苟延殘喘了幾年的時光。

來源:kknews十六國時期前燕為什麼沒有趁前秦內亂消滅前秦,反而為前秦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