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新 iPad Air,M1 Inside。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而且還是一塊滿血滿核的 M1,與高配 MacBook Air、MacBook Pro 上的那顆一模一樣,此時,丐版 M1 MacBook Air 用戶不知是不是流下了兩行熱淚?

新 iPad Air,iPad Air Outside。

除了 M1,其他基本與上一代 iPad Air 類似,唯二的不同在於前置攝像頭和機身顏色。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同樣的直角邊設計風格,同樣的 1200 萬像素單攝,同樣的四邊等寬邊框,同樣沒有面容 ID,同樣的側邊觸控 ID。

或許蘋果也意識到外觀設計風格過於相似,如同去年青春多彩的 iPad mini,新 iPad Air 也跟了過去。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記得在 iPad mini 的視頻里,我們說「iPad mini 就是一台小 iPad Air」。

到了新一代 iPad Air,iPad mini 反客為主,終於可以喊出「它就是放大了的 iPad mini 了」。

家族化設計,有點妙。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新 iPad Air 前置這枚 1200 萬像素的攝像頭可以說師出 iPad Pro,在 M1 晶片新一代神經網絡引擎加持下,支持人物居中功能。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只不過缺少了原深感攝像頭,也少了動畫表情、擬我表情的功能,因此在上面的 gif 里,你只能看因趕稿而滄桑的我,而不是一個可愛的狗頭。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哦,對於外觀,新 iPad Air 有兩個細微之初,一是背部蘋果 Logo 下,直接印上了 iPad Air 的字樣,以小見大,下一代 iPad Pro 也會如此。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另一個就是,相對於上一代 iPad Air,新 iPad Air 重量平均增加了 3g,不嚴謹的掐指一算,M1 大概比 A14 Bionic 重了 3g,果然是「重量級」晶片。

調侃一下,不要當真。

只不過,印刷字體這個細節,讓我想到了 MacBook 系列,蘋果也在強調 iPad 上的 Air 與 Pro 之分,Air 偏向普通消費者,Pro 便是專業級。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iPad Air 全面對標 MacBook Air,iPad Pro 全面對標 MacBook Pro 了。莫非,下一代 iPad Pro 要用 M1 Pro、M1 Max 移動平台?

正所謂,不管你的下一台電腦是 iPad 還是 Mac,終歸是 M 晶片的。

家族化晶片運用,有點頂。

拿到新 iPad Air 之後,我立刻走了一遍流程,一是 GeekBench,二是米哈游 Bench。

得益於全系滿血版的 M1,CPU 單核為 1679,多核為 7179,GPU 分數則是 21296,幾乎與搭載 M1 晶片的 Mac 平起平坐。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至於其他移動平台的 SoC,新 iPad Air 默秒全。

而在米哈游 Bench《原神》中,特效全開,無論是畫面細節、陰影光效,還是遊戲流暢度,均可以說媲美 3A 級大作了。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此時,我也終於明白什麼叫做完美運行《原神》,幀率不過是眾多指標中的一項而已,畫面渲染精度,畫質的高低同樣很重要。

此前我們在測試 iPad Pro 時,許多遊戲還未能支持 M1 晶片,導致 iPad Pro 在遊戲中表現不佳。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不到兩年,這種情況大大改善,《原神》、《和平精英》、《英雄聯盟》等不少的國民手遊大多做了適配,基本都提供了高刷選項,可惜新 iPad Air 的螢幕依然有著 60Hz 的限制。

看來還是 iPad Pro 更適合遊戲重度玩家,前提是你習慣抱著大屏,或者是個六指玩家。

至於生產力,新 iPad Air 的 USB-C 接口與前代的規格相同,充電、傳輸數據、擴展顯示三合一,只是速度沒有雷靂 4 的 40Gbps 那麼快。

不過換個角度,你也省下了一條雷靂 4 連接線的 949 塊。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當我把前幾年 SD 卡內 283 張 RAW 格式照片存入新 iPad Air,並在 Lightroom 內調整一次性導出,大概用去了 6 分半,幾乎是一秒一張,跟 iPad Pro 一樣的快。

另外,我也用 iMovie 連接了兩部 1080p 50 分鍾的劇集,並原規格導出,最終用去了 17 分鍾。(剪映大概是 12 分鍾。)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其實關於 M1 的性能,我們早在 Mac、iPad Pro 就已見識,它有著極佳的能耗比,也有著足夠高的上限。

使用 iPad Air 的幾天里,對於 M1 的性能釋放,我對它的使用方式可能才是 M1 的使用下限。

如同 MacBook Air 的定位,新 iPad Air 也是 iPad 陣營里所面向普通消費人群的產品,而 M1 晶片的加入,極大的拉長了這兩款產品的生命周期。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時間拉長,再過個三五年,面對著新時代的各種需求,或許 M1 晶片的 iPad Air 會有更大的舞台,和承載更多的需求。

回到當下,同樣內置 M1 晶片,直接拉近了新 iPad Air 與 iPad Pro 的距離,似乎它們的定位有些重合?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明面上來說,基本上就是一塊 Promotion 螢幕的區別,但對於平板來說,一塊螢幕的不同直接影響了二者在你我手中使用的方式。

沒有高刷的新 iPad Air 更適合以內容消費為主的人群,比如我。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新 iPad Air 在我手中像是一個萬金油的存在,刷刷 B 站,聊聊微信,玩玩遊戲,看書閱讀,偶爾呼出備忘錄記錄一番。

我很清楚它的需求,就是填補一些瑣碎的時間,並在一些場景里替代智慧型手機。至於生產力,多用來應急,查資料、碼字等等。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ProMotion 的螢幕的確會帶來絕佳的使用體驗,但在我以內容消費為主的使用方式中,它並非是一項剛需,即使在新 iPad Air 的 60Hz 下,我也很少會有懷念 120Hz 高刷的念頭。

那反過來,支持 ProMotion 的 iPad Pro 更適合偏向創意、創作者使用。高刷螢幕配合 Apple Pencil 會有著細膩的筆觸。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至於攝像頭、面容 ID 亦或者是雷靂接口,則很難去影響到現在的使用方式。

在拿到新 iPad Air 之前,我也很糾結它的定位,以及它到底該如何存在於我的生活、工作之中。

新 iPad Air 體驗:是最便宜的 M1 設備,也是最沒 M1 痕跡的設備

但上手之後,新 iPad Air 幾乎可以無縫融入,但這並非是由於 M1 Inside 的功勞,而是 iPad Air Outside 的形態決定了它依然是一台偏向內容消費居多的設備。

至於生產力,或者准確來說對於創意工作、精準繪畫等需求,新 iPad Air 也可以承擔,但稍微有點超綱。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