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華人國學

華人國學

2019全國圍棋定段賽日照打響

8月11日,2019全國圍棋定段賽於山東·日照市打響,今年共587人參加一年一度的圍棋高考,競爭相當激烈。 圍棋定段賽分為青少年男子組,青少年女子組,成年男子組,成年女子組四個組別進行,其中成年男女組要根據參賽人數確定職業段位授予名額,理論上最多可以產生44位新職業初段。 首輪對陣如下: A組: B組: 賽場圖片: 裁判長史占春老師 裁判長史占春老師和副裁判長韓雨虹(右)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網格本」歸來 第四期——《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插畫,古斯塔夫·多雷繪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堂吉訶德》。本書的作者是塞萬提斯(1547-1616),西班牙偉大的小說家、戲劇家和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伽拉苔亞》《堂吉訶德》《貝雪萊斯和西吉斯蒙達歷險記》,以及短篇小說集《警世典範小說集》。 本書的譯者是楊絳先生(1911—2016),江蘇無錫人。作家、翻譯家。早年留學歐洲,1938年回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教授。1952年調至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創作有散文《幹校六記》《我們仨》,長篇小說《洗澡》等;譯作有西班牙流浪漢小說《小癩子》、薩勒日的《吉爾·布拉斯》,以及柏拉圖的《斐多》等。有《楊絳全集》(九卷)行世。 (點擊上圖可購買本書)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最傑出的小說,被譽為西方現代小說奠基之作。上卷講述了五十多歲的拉·曼卻窮鄉紳吉哈達讀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封 「堂吉訶德」,拼湊了一副盔甲,牽着一匹瘦馬,帶着胖隨從桑丘·潘沙共同踏上騎士的行俠仗義之路。他們一路上經歷了各種荒唐可笑的蠢事。下卷是堂吉訶德和桑丘繼續出遊,又鬧出了一堆笑話,最終他被鄰居所扮的騎士打敗。作品描述了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西班牙社會無比廣闊的生活畫面。 1605年出版的《堂吉訶德》西語版 楊絳先生把《堂吉訶德》稱為自己「最喜歡的世界文學名著」,她前後花了二十年翻譯這部作品,此後又不斷修訂譯本。在《堂吉訶德》的譯本序中,她寫下了對堂吉訶德和塞萬提斯的理解。 譯本序(節選) 也許塞萬提斯在賦予堂吉訶德血肉生命的時候,把自己品性、思想、情感分了些給他。這並不是說塞萬提斯按着自己的形象創造堂吉訶德。他在創造這個人物的時候,是否有意識地從自己身上取材,還是只順手把自己現有的給了創造的人物,我們也無從斷言。我們只能說,堂吉訶德有些品質是塞萬提斯本人的品質。 譬如塞萬提斯曾在基督教國家聯合艦隊重創土耳其人的雷邦多戰役里充當一名小兵。當時他已經病了好多天,但是他奮勇當先,第一個跳上敵艦,受了三處傷,殘廢了一隻左手。《堂吉訶德》里寫堂吉訶德看見三四十架風車,以為是巨人,獨自一人沖殺上去拚命。盡管場合不同,兩人卻是同樣的奮不顧身。又譬如塞萬提斯被土耳其海盜俘虜,在阿爾及爾做了五年奴隸。他的主人是殺人不眨眼的魔君,常把奴隸割鼻子、割耳朵或活活地剝皮。塞萬提斯曾四次帶着俘虜一起逃亡,每次事敗,他總把全部罪責獨自承當,拼着抽筋剝皮,不肯供出同謀。他的主人懾於他的氣魄,竟沒有凌辱他。塞萬提斯的膽量,和堂吉訶德向獅子挑戰的膽量,正也相似。可以說,沒有作者這種英雄胸懷,寫不出堂吉訶德這種英雄氣概。塞萬提斯在這部小說里時時稱頌兵士的美德,如勇敢、堅毅、吃苦、耐勞等等,這也都是騎士的美德,都是他所熟悉的道德和修養,也是他和堂吉訶德共有的品質。 塞萬提斯有時把自己的識見分給了堂吉訶德。小說里再三說到堂吉訶德只要不涉及騎士道,他的頭腦很清楚,識見很高明。塞萬提斯偶爾喜歡在小說里發發議論,常借小說里的人物作自己的傳聲筒。例如神父對騎士小說的「裁判」,教長對騎士小說的批評,以及史詩可用散文寫的這點見解,教長對於戲劇的一套理論,分明都是作者本人的意見。但神父和教長都不是小說里主要的角色,不常出場。堂吉訶德只要不議論騎士道,不模仿騎士小說,他就不是瘋人,借他的嘴來發議論就更為方便。例如堂吉訶德論教育子女以及論詩和詩人,論翻譯,論武職的可貴、當兵的艱苦,以及隨口的談論,如說打仗受傷只有體面並不丟臉,鄙夫不指地位卑微的人,王公貴人而沒有知識都是凡夫俗子,等等,都像塞萬提斯本人的話。堂吉訶德拾了他的唾餘,就表現為很有識見的人。 也許塞萬提斯把自己的情感也分了一些給堂吉訶德。塞萬提斯一生困頓。《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以後,他還只是個又老又窮的軍士和小鄉紳。塞萬提斯曾假借堂吉訶德的話說:「這個世界專壓抑才子和傑作。」他在《巴拿索神山瞻禮記》里寫詩神阿波羅為每個詩人備有座位,單單塞萬提斯沒有,只好站着。詩神叫他把大衣疊起,坐在上面。塞萬提斯回答說:「您大概沒注意,我沒有大衣。」他不但沒有座位,連大衣都沒有一件。這正是海涅說的:「詩人在作品里吐露了隱衷。」塞萬提斯或許覺得自己一生追求理想,原來只是堂吉訶德式的幻想;他滿腔熱忱,原來只是堂吉訶德一般的瘋狂。堂吉訶德從不喪氣,可是到頭來只得自認失敗,他那時的失望和傷感,恐怕只有像堂吉訶德一般受盡挫折的塞萬提斯才能為他描摹。 堂吉訶德的侍從桑丘,也是逐漸充實的。我們最初只看到他傻,漸漸看出他痴中有黠。可是他受到主人的恩惠感激不忘,明知跟着個瘋子不免吃虧倒霉,還是一片忠心,不肯背離主人。我們通常把桑丘說成堂吉訶德的陪襯,其實桑丘不僅陪,不僅襯,他是堂吉訶德的對照,好比兩鏡相對,彼此交映出無限深度。堂吉訶德抱着偉大的理想,一心想濟世救人,一眼只望着遙遠的過去和未來,竟看不見現實世界,也忘掉了自己是血肉之軀。桑丘念念只在一身一家的溫飽,一切從經驗出發,壓根兒不懂什麼理想。這樣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只為貪圖做官發財,會給眼望雲天的幻想者所煽動,跟出去一同冒險。他們盡管日常相處而互相影響,性格還是迥不相同。堂吉訶德從理想方面,桑丘從現實方面,兩兩相照,他們的言行,都增添了意義,平凡的事物就此變得新穎有趣。堂吉訶德的所作所為固然滑稽,卻不如他和桑丘主僕倆的對話奇妙逗趣而耐人尋味。 《堂吉訶德》里歷次的冒險,無非叫我們在意想不到的境地,看到堂吉訶德一些新的品質,從他的行為舉動,尤其和桑丘的談論里,表現出他的奇情異想,由此顯出他性格上意想不到的方面。我們對堂吉訶德已經認識漸深,他的勇敢、堅忍等等美德使人敬重,他的學識使人欽佩,他受到挫折也博得同情。作者在故事的第一部里,有時把堂吉訶德作弄得很粗暴,但他的嘲笑,隨着故事的進展,愈變愈溫和。 堂吉訶德究竟是可笑的瘋子,還是可悲的英雄呢?從他主觀出發,可說他是個悲劇的主角。但主觀上的悲劇主角,客觀上仍然可以是滑稽的鬧劇角色。塞萬提斯能設身處地,寫出他的可悲,同時又客觀地批判他,寫出他的可笑。堂吉訶德能逗人放懷大笑,但我們笑後回味,會嘗到眼淚的酸辛。作者嘲笑堂吉訶德,也仿佛在嘲笑自己。 作者已把堂吉訶德寫成有血有肉的活人。堂吉訶德確是個古怪的瘋子,可是我們會看到許多人和他同樣的瘋,或自己覺得和他有相像之處;正如桑丘是個少見的傻子,而我們會看到許多人和他同樣的傻,或自己承認和他有相像之處。堂吉訶德不是怪物,卻是典型人物;他的古怪只增進了他性格的鮮明生動。 我們看一個具體的活人,不易看得全,也不能看得死,更不能用簡單的公式來概括。對堂吉訶德正也如此。這也許說明為什麼《堂吉訶德》出版近四百年了,還不斷地有人在捉摸這部小說里人物的性格。 馬德里西班牙廣場上的塞萬提斯、堂吉訶德和桑丘雕塑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愛特周刊 藝術,帶給孩子的樂趣

有人說,美國的小學生二年級也不怎麼識字,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拿來玩,瑞典的小學生三年級前幾乎沒有文化課,都是拿來弄美術、音樂之類,文化課在整個小學階段無足輕重。 可是他們的科學文化並不落後,瑞典是全世界人均發明專利最多的國家,是全球富裕的地區之一。美國也是公認的科技文化經濟強國,雖然這樣說有點極端,但確實反映了藝術教育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人家的教育顯然側重創造力的培養,他們創造力如此強大與中小學階段的重視美育是分不開的。美國的中小學校是非常重視美育的,但並不是要培養很多藝術家,而是要「借雞生蛋」,是要借美術教育之名,讓孩子更健康,更有活力。也就是說小孩子學繪畫其意義應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繪畫技術本身。 《留聲機》:王梓(7歲) 01 藝術是滋潤人生旅途的潤滑劑 人生是一次漫長旅程,而藝術則是必不可少的潤滑劑,沒有藝術的滋潤,這旅途就會更象是流放,步履沉重,節奏單調。藝術化人生旅途充滿歌聲和浪漫。人生猶如一場盛宴,但是這場盛宴是有級別的,缺少藝術這道菜,這宴席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美的。 紐約是世界上繁忙、生活節奏快的地方,也是人精神壓力大的地方。但是紐約遍地都是藝術館,歌劇院,而且場場爆滿,夜夜笙歌。那里人生活的高速運轉少不了藝術的滋潤,人們常常要依賴藝術,在藝術中釋放精神的壓力,尋求精神的慰籍,找到靈魂的家園,獲取生活的動力,啟迪創造的靈感。當我們有了同樣的需要,我們找誰去? 《月下靜夜》:潘茗(9歲) 02 繪畫是培養人格、志趣必不可少的 教書育人,育人是關鍵,要育成什麼樣的人?要育「真人」。藝術貴在「真」字。常說藝術家有個性,除了做事與人常有不同,重要的是講做「真人」。人在藝術的王國里暢游,體味着生命的幸福,享受着創造的快樂,自然不會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更不屑於與假丑惡為伍。這是培養健全人格,提升人格魅力,拓展視野,開闊心胸的途徑。也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經濟有效的途徑。 《尋寶圖》:李明昊(8歲) 03 美術教育是培養形象思維的有效手段 人的思維分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智力發展只有兩種思維均衡發展才是好的。也就是說少兒學習必須促進智力平衡發展。但是如果孩子學到的是模仿老師傳授的繪畫技術,學到的是描摹對象的能力,這屬於邏輯思維的范疇。 不給小孩子機會去自由想象,他的想象力就不會因為學美術而獲得提高,他的形象思維就不會因此獲得發展。因此如果少兒學習美術僅限於所謂的基本功,也就是規范技術的掌握,那麼他就會丟掉發展形象思維這個更寶貴的機會。這個機會每個人僅此一次,永不再來。 《十里桃花》:范艾迪(9歲) 04 繪畫是培養好奇心的有效途徑 喜歡繪畫的人普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他們喜歡關注常人不屑於關注的事物,而且常常涉獵面很廣,旅遊、探險、考古、攝影、民俗、各門類藝術等等,從工作到生活各個方面。 這些連帶的豐富的興趣愛好不但可以極大的豐富一個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同時也拓展了一個人的發展空間,增強人的社會競爭力。因此,美術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一個切入點,以點帶面,培養一個人廣泛的興趣。 好奇心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動力,一個人好奇心沒有了,他的心就老了,他就不可能再有什麼長進,他的言談舉止將俗不可奈。繪畫無疑是培養兒童好奇心的有效途徑,也是保持人的童心和青春活力的有效途徑。 《海鮮面》:黃文可(9歲) 05 繪畫對少兒具有娛樂功能 娛樂是小孩子的天性,也是他的權利。沒有足夠的娛樂,小孩身心不可能健康發展。繪畫是他們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同時也是安全、經濟、高尚、對身心健康有利的娛樂。 06 繪畫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發散思維 培養學生,一個問題想出多個解決方法,而且是具有獨創價值的方法,這才是好的教育,也是教育的目的。而美術能簡單有效的完成這個使命,一張紙、一支筆而已。 《靜物》:劉俊傑(10歲) 美術教育如何做才能起到以上作用? 「美國老師從來不擔心學生畫出藍月亮,怕的是他們畫的月亮與天上的月亮一模一樣。」這是詹華如《美國教育為什麼有後勁》中說的。 很顯然,他們的美術教育不是簡單的技術傳授,而是相反,被當作突破規范思維的訓練手段。結果是,他們掙脫了思維的枷鎖。兒童教育的關鍵是老師和家長,關鍵的關鍵是老師和家長是否認識到啟蒙教育的方向性。 尤其是啟蒙老師,如果啟蒙的時候搞錯了,以後九頭牛也拉不回。所以各位家長,老師,千萬不要只看眼前,千萬不要把美術學習當規范技法來整。否則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而對於家長來說,需要抓住孩子的成長關鍵期,選擇專業的藝術教育品牌,美術教育舉足輕重,時機錯過,永不再來。但是,在教學方法上也是有講究的,方法不同,側重點不同,其結果也是完全不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跨越「鴻溝」,走近烈火英雄

電影《烈火英雄》的熱映,再度引起全民對消防員這個群體和消防職業的關注。 消防是當下最危險的行業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業,但很多人對其了解還是淺顯而情緒化的。關於消防的話題,常會跟隨着嚴重事故和熱點報道而爆發,往往又迅速被其他信息淹沒,很難形成有益於這個行業的實質影響力,甚至不能長效地給大眾以安全方面的科普和警示。 隔着閃爍的手機屏幕或電視熒幕,那些危險的畫面和英雄的身影雖然會讓人緊張、同情、感激,但同時觀者所身處的環境卻是安全而疏遠的,這就形成一種短暫的情緒變化和難以感同身受的悖論。 長篇小說《第一信號》,一定程度上彌合了熒幕與現實之間的這條「鴻溝」。作品從虛構的「高照市」的兩場大火寫起,以真實的現場感和極強的故事性,有效地拉近了消防與大眾之間的距離。 在極端殘酷的火災、爆炸、地震等現實地基之上,《第一信號》艱難地構築了一個關於消防員的愛與成長的故事框架。小說的故事主線非常明晰:家境優越的少年顧小雪原本是有點叛逆的高中生,母親是副市長、父親是消防大隊長的家庭背景,讓他有優質的物質環境並受到各種關注。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吞噬了正在舉辦活動高照大劇院,也吞噬了與他「青梅竹馬」的姑娘盛魚,同時摧毀了他的家庭。母親在大火中逃生,被燒得面目全非,又因為一句似真似假的傳言而身敗名裂,父親也因為在救災現場的不冷靜表現而被片面地誇大、曝光,繼而引發一連串的事故而離開了消防隊。家庭破裂、戀人去世、前途未卜、社會名譽損毀……所有的矛盾在故事的開端就集中爆發。 為了寫這部作品,作者彭海燕曾經跟隨消防隊員實地采訪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對消防員的工作和生活有了切身的體會,而這些零距離的觀察和體驗都成為小說中的絕佳素材。因此,即使敘述選用了傳統的全知視角,小說的細節依舊展現出極強的真實性和沖擊力。 故事的時間軸被精心剪輯和編排,這無疑豐富了敘事的層次,也增加了故事的懸念。書中所寫的三次大的救災行動,分別是顧小雪成長的三個主要節點:第一次大劇院失火事件,讓十幾歲的他轉瞬間一無所有,並且背上了沉重的「罪責」和心理包袱,這是他從自我意識到家庭意識的轉變;第二次定安樓大火後塌陷,讓他幾乎喪命,而火災背後的「人禍」牽引出更多的隱情,人性的復雜面讓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第三次是地震中的救災行動,與前面的行動不同,這里少了個人的因素,更帶有國家層面的意義。作者刻意從其中第二次——「定安樓大火」的救災行動寫起,不僅是出於可讀性的考慮,更是因為它標志着顧小雪在精神層面有了更接近於職業道德的自覺意識。從這里,顧小雪從「替母贖罪」的家庭意識中走出來,他開始有了職業的使命感。 可以說,這是一部行業小說,也是一部成長小說。多重的衝突進一步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和主人公的成長。隨着顧小雪變為顧小鱈(他在女友去世後改了名字),從一個叛逆、不羈又有些蠻橫自私的少年成長為一個甘願在罵聲中赴險救人的合格消防員,讀者在大量的倒敘、插敘中,還原了完整的故事脈絡和人物關系,也見證了他成長、成熟的整個過程。但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小說的現實意義大打折扣。《第一信號》在這條主線之外,還布設了多條並行的副線。顧如鐵職業生涯的裂變,劉燕子災難前後兩段天壤之別的人生經歷,何小雨的成長等……這些副線次第發力,幾乎全方位地將現實社會中關於消防的全景展示了出來。 在令人目眩的商業和金錢世界里迷失了道德和本性的人,最終受到了相應的制裁,但傷痛不是某個個體所造成的,也不是懲治某個人就可以撫慰的。作者着意營造了一個較為圓滿溫馨的結局,但同時也把刻骨銘心的傷痛記憶留了下來。從社會層面來講,這不失為一部頗具教育意義和警示作用的作品。 消防與社會的方方面面有着非常密切的關系,但在作家的藝術創作中,還是將主要人物生死、命運起伏等設定為與個人的選擇息息相關。社會的壓力和塑造是外部因素,小說寫的是英雄,這英雄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職業塑造的,也不是社會造就的,他是鮮活的、有情感、有私慾、有缺點、有成長的生命。很少有專門寫消防員生活的文學作品,而彭海燕的文字,忠於消防員的情感,又透過消防員的眼睛,將人性的弱點和職業的崇高感刻畫得如此生動具體。在「救火英雄」的巨大而閃亮的光環下,她還原了消防員作為人類個體的情感、脆弱,從而以更接近讀者的切身體驗而賦予主人公以更強烈的英雄氣概和精神層面的影響力。 回到生活中,或許很多人對消防行業的情感是有些復雜的。因為職業的特殊性,消防員總是和不期而至的災難同時出現於人們的視野中,消防車急促的警笛聲帶給人的第一感覺或許不是安全,而是災難臨近的恐懼。出於對安全的渴求,人們依賴消防員,但潛意識中又因對災難的恐懼而希望遠離他們,也就導致了更多的誤解和冷漠。這種情況亟待改變。 去年,消防隊伍經歷了重大的改革,由原來的公安系統移交應急管理部,這標志着消防員的職業化正式開啟,也是對消防員進行保障制度建設的開始。《第一信號》里顧小雪劫後餘生,換上「火焰藍」新制服的時候,故事已經接近尾聲。作者給讀者們留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也預示着消防這個光榮職業的變革與前行。 希望當人們再看到「逆火而行」「負重前行」之類的詞語時,不會再把救火英雄看作是遙遠的精神符號,而是切實地感受到他們的愛與痛、脆弱與付出,並對這份職業產生由衷的信任與尊重。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副刊》 圖片為電影《烈火英雄》劇照 《第一信號》 彭海燕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8年12月 平庸的人只有一條命,性命; 優秀的人兩條命,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作者簡介 彭海燕,中國作協會員、湖南省作協全委會委員、長沙市作協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理事。著有長篇小說《愛不起》《雷鋒》《紅裙》,中篇小說《老灰塵》,影視作品《大提速》《婆媳一本經》《青春雷鋒》《狃花女》《正正的世界》等。曾獲全國改革題材優秀電視紀錄片獎、湖南省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獎、澳大利亞AFFA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等。 內容梗概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讓十八歲的顧小雪失去了摯愛,也摧毀了他原本優渥的家庭。人生驟然觸底之後,需要重建的不僅是心態,更是消防服下一個無名英雄的勇氣和擔當。 當救災的第一信號響起,人的脆弱、堅強、卑微、崇高都熱鬧登場。警鈴聲中,唯有大愛能在性命里催生使命。 不論是面對火災、洪災、地震等大災,還是面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意外險境,他們總是搶在第一線與災難搏鬥,救人於危難之中。他們就是消防戰士!是守衛在我們身邊的戰鬥英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如何提升心性?

編者按:根據孔子第75世孫孔海欽教授講座音頻整理,內容:《千字文》。 【原文內容】 容止若思,言辭安定。篤初誠美,慎終宜令。 榮業所基,籍甚無竟。學優登仕,攝職從政。 【孔老師解讀】 「容止若思,言辭安定。」「容止」,就是容貌和舉止。《禮記·曲禮》的開篇:「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君子在行禮的時候,要懷有誠敬之心。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坐、立、站、行、蹲、談吐,都要嚴肅、莊重,好像在思考問題一樣。說話的時候,安定沉穩,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孝經》說:「容止可觀,進退可度。」古人對容貌舉止的重視,在《千字文》前面已學過「形端表正」。就是一個人的形象、說話和行動,都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氣質、修養、家庭背景和所受過的教育等。君子有德行,必行於外。 「言辭安定」,是表象,是由內在決定的。有的人是偽裝的,也有的人是很自然流露的。在人生的過程中,有的人得到也好,失去也好。得之無喜色,失之無慍色;而有的人得到的時候,就會興高采烈;失去的時候,就會暴跳如雷。這就檢驗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君子面對失去的東西,失去就失去了。而小人恰恰相反,想得到而沒有得到,就認為這是應該得的。有錯的時候,都是別人的錯。想得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滿臉堆笑,所以古人有講「笑面虎」,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因此,「敬」很重要,要懷有一顆真誠敬重之心,否則就很難做到「容止若思,言辭安定」。即使表面做到了,那也是虛偽的,假惺惺的。所以《孝經》說:「禮者,敬而已矣」。「禮」就是「敬」,所以叫敬禮、禮敬。 「篤初誠美」,就是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情的開頭。萬事開頭難,開頭的時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可能出現。若遇問題不以怨恨之心去解決,就不會敗事;若聽之任之,放任自由,怨恨深深,那這個團隊就走到盡頭了。《詩經·大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尚書》講 「慎終於始」。每一個階段,都是終,也都是始。有成就,就是終,也是始;出現了一個問題,是終,也是始,關鍵看人怎麼解決。 「慎終宜令。」令,美好,應事先謹慎地想到每一件事情的結果。要想擁有美好的未來,就應該做好應對當下困難的准備,享受當下的美好,才有可能享受未來的美好。更年期出現郁悶、抑鬱、彷徨,就是沒有做到「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對於人生都要有所預測、准備。在這方面,君子是化解,小人是糾結。心一糾結,便沒有辦法化解矛盾,所以就生心病。有目標就要有毅力,只要目標是對的,行事的人也是合適的,那就協調好一個團隊,往前行,不計前嫌。就如挖井,不斷地挖,總會挖到井。若挖着挖着放棄了,就會功虧一簣,井成了一口廢井。 既要做好開始,也要做好應對從開始到結局的每一個困難和問題的准備。解決當下的困難和問題,就有未來;放棄當下的困難和問題,就沒有未來。如果人和人之間相處,能善於溝通、交流、協和,就有未來;如果在一起看法不同,做事方法不同,就怨恨、吵鬧、打架,甚至出現更嚴重的問題,那合作就終止。君子不會把時間花在過去,而是把精力放在未來。所以君子有未來。小人則把精力放在當下與過去,所以沒有未來。 「榮業所基,籍甚無竟。」「業」涉及面很廣,有工業、農業,各行各業。學生有學業、作業。社會上有不同行業不同職業,有志向的人想做的大事業。像佛教當中講的各種業,有善業、惡業、業根、業障、業報等,都叫做「業」的范疇。儒家所講的「榮業」,就是為國、為民、為社會做好事,得到大家的認可,使我們祖先的德,能夠光芒四射,能夠照耀未來,能夠把當下的人引向幸福,光大門庭。 榮業的人員都具備有「景行(háng)維賢,克念作聖;孝當竭力,忠則盡命;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的品德。一個人有品德,才有未來;沒有品德,就沒有未來。什麼是品德?遇到困難和問題,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不責怪別人,互相擔當,這樣的事業,才會「籍甚」。「籍甚」,就是盛大的意思。「竟」,是結束的意思,上面是音,下面是人,好像音樂終止了。 「榮業所基,籍甚無竟」,就可以理解為:優秀的品德,是從事榮業的基礎,具備了優秀品德的人,就會有盛大的名聲,遠播四方,沒有止境。 一個名聲越大的人,往往也是遇到過很大困難的人。好比有神就有鬼,有佛就有魔。神名氣越大,遇到的鬼也越多、越大;魔越大,被佛降伏了,這個佛也就越大。所以有佛,一定就有魔;有神,一定就有鬼。我們要去向神學習,向佛學習,學那種博大的胸襟,廣闊的胸懷,看未來,不計較。所以,我們要向神、佛、聖賢學習,學習這種擔當的精神,學習這種反思的精神。 「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子夏,小孔子四十四歲。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就是在工作之餘,有剩餘的時間,就要去學習;「學而優則仕」,就是學習有精力了,就要去做事情,就要去做官。 人的一生,不斷有理論的積累,也不斷有實踐的總結。所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是君子,是每一個成長的人,成功的人,不斷成熟的人,所走的良性循環的路。有的人學而不仕,有的人仕而不學。有的人學一半去做事,就畫地為牢;有的人仕而不學,這也是畫地為牢。孔子講「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個人到了四十歲五十歲還乏善可陳,還在拚命追求利益,還在抱怨責怪別人,那就不值得敬畏了。我們一起學習,提升自己,使眼光更遠,心胸更大,更能夠包容別人、體恤別人,學習才有意義。如果學習了,心性不提高,心地不善良,學再多也沒用。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競爭激烈,競相招攬人才,養士之風非常盛行。但是,養士沒有形成制度,每個人都用各自的方式來養士。到了漢朝,開始有察舉制度,由各個郡、國考察人才,並定期向中央、朝廷舉薦孝廉賢能的人。到了隋朝,公元605年,就創立了國家統一設置選拔官吏的科舉考試制度。科舉考試制度,是各科來舉薦。科舉,是很多學科,一並推舉,這就是學優則仕的制度,一直延續到宋元明清,整整一千三百年。所以,我們國家為什麼能夠長盛久安,能夠延續幾千年,人才制度特別重要,得人才者得天下。 「攝職從政。」「攝職」是指代理、兼職,或是代理更大的職位。「攝政」不是「攝職」,是專門指替皇帝聽政。古代皇帝家族,傳子不傳賢,才有歷代帝王昏庸和暴君的出現。傳子不傳賢,有聖人也無用武之地,因為聖人失去了位置。縱觀歷史,我們得到一個深刻的教訓:聖賢君子治國,國家強盛發達;小人奸臣治國,國家就禮崩樂壞,發生戰爭甚至敗亡。學優則仕,仕優則學,關乎到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哪一個時期做好了學優則仕,哪一個時期就興旺發達。我們看問題,要心不偏地去看問題,善則善之,不善改之。以這樣的歷史觀,我們就能夠釋懷,關鍵是我們這一代人,怎樣通過博學,把古代的、傳統的這些經驗教訓,傳承下來,繼往開來。 閒暇之餘,群中好友,多多學習,讓眼光更遠,心胸更大,更容易包容別人、體恤別人,提升我們的心性。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國學
rmrbhwb2019080211p43_b.jpg

看動畫片、追電視劇,這樣學中文靠譜嗎?

摘要:觀看中文影視作品的順序應當是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同時,也應將個人興趣納入考量。 圖片來源:中國僑網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於7月1日起陸續登陸多個海外播出平台,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獲得好評,在Viki、亞馬遜和油管(YouTube)以「付費內容」形式上線北美,引起海外觀眾的贊譽。其中不少海外觀眾將這部蘊含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電視劇作為學習中文的視聽素材。 通過影視劇提升中文水平,是不少外國漢語學習者選擇的方法之一,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中國影視劇?會是學習中文的捷徑嗎?讓我們聽聽學習者和中文老師怎麼說—— 通過動畫片學習中文 幾內亞小伙王熠宸在浙江理工大學讀研二。從小就喜歡看中國功夫片的他,對中國文化以及中華飲食抱有濃厚的興趣。他從一些影片和資料中了解到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從2013年開始學習中文,經過幾年的學習,成功到中國留學。 在一些外國漢語學習者來看,中文學起來很難,尤其是漢字復雜的筆畫和同字多義常常使得他們頭疼不已。但對王熠宸來說,學習中文之路並不艱難,如今他已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朋友們交流。 王熠宸跟筆者分享了他學習中文的兩個方法:一是多和當地人對話,比如可以找學校里的中國同學還有校外的好友練習;二是通過看一些中國的電影和電視劇積累字詞。「我用過的最好的學習方法是看中國動畫片,比如《熊出沒》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他說。 盡管已經能熟練地在日常生活中用中文與人交流,王熠宸仍在通過看一些字詞更多、理解起來更難的中國電視劇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他說:「最近我在追《長安十二時辰》《帶着爸爸去留學》《我要和你在一起》等多部不同題材的劇集,通過這些影視作品,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歷史、社會和文化,以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 「視聽法」調動學生感官 剛剛從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畢業的研究生王碧瑩對於對外漢語教育有自己的心得。2017年夏天,那時剛完成研一課程的她投入到了對外漢語的教學實踐當中。在她帶的第一屆學生當中,王碧瑩使用「視聽法」來進行漢語教學。據她介紹,「視聽法」是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喜好、需求和實際漢語水平播放一些符合學生水平的視頻資料,如一些電影、電視劇或是動畫片來促進學生的學習。「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能夠調動學生的感官,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所以一些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運用『視聽法』來教學。」王碧瑩介紹道。 在王碧瑩看來,用「視聽法」進行教學,與學生共同討論視頻中的一個情節,不僅能讓學生了解中國文化,也讓老師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次精讀課上,王碧瑩為學生講解課文《面子文化》(對外漢語教材《拾級漢語》8級精讀課本中的一篇)。當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中國的「面子文化」,她播放了一段小品——郭冬臨和牛莉表演的《人到禮到》。播放完畢,王碧瑩和學生就視頻里「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句話討論了約半節課,「我發現其實其他國家也有『要面子』這樣的現象,這種文化的碰撞很有意思」。 選擇影視劇應由簡入繁 在筆者采訪中,幾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老師表示,採取觀看中文影視作品這一方式可以使外國漢語學習者了解中華文化,從而更好地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也要考慮學生的中文水平和接受程度。 「影視劇是不錯的學習方式,但需要一定的語言基礎。就像我們中國人看美劇一樣,看中文電影、電視劇對漢語學習很有幫助,但是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會影響學習效果。」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近兩年的代秀(化名)說。 目前在廣西大學讀中文語言班的俄羅斯留學生德米表示,通過中國的電影電視劇學中文對他來說比較難:「需要再學一段時間漢語,藉助這種方式學中文才會有更多的收獲。」 相關專家表示,觀看中文影視作品的順序應當是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同時,也應將個人興趣納入考量。(吳思穎)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人民日報海外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耶穌如何叫板孔老夫子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耶穌說:「己所欲,施於人」。這兩種說法有多大的差別呢? 用白話來說,孔子說的就是:你們不願意別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不要怎麼待別人。而耶穌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顏淵篇第二章》,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也成為了儒家的一種行為准則。它的意思就是,你要求別人做什麼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麼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這可以說是中國人的核心道德觀念。我們很多的人生哲理都是從這出來的: 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中庸之道 - 不要做英雄,也不要做壞人 這種行為准則有什麼問題嗎? 首先,這是一個被動的道德觀。說白了就是別做壞人。 為什麼別做壞人? 因為壞人會遭報應(別人對你不利的行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潛台詞就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要怎麼對待你自己。所以是為了自己的好處,才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強加於別人。不然別人會報復你。 比如,你不喜歡別人打你,所以你也不要打人。潛台詞就是:你打人,別人也會打你。你不打別人,別人也不會打你。 這種思維還會產生另一個隱患,就是假如別人對你不好,你要去報復。 多戈:我記得我以前看的電影里的台詞說:我忍,我忍,我已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因為我們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就使我們成為在社會上有家教,有教養的人。在表面上看是有禮貌,很低調,不做壞事的「好人」。但不做壞事就是好人嗎? 其實這種教育很危險,因為這種理念只注重人外在的言行舉止,但核心的動機卻是自私的。不做壞事是為了自己好。 聖經中也有這樣一群人叫法利賽人。他們是教以色列人法律的,他們精通法律。但耶穌卻說他們是假冒為善,徒有外表,而內心卻是驕傲惡毒的。這里我們要看清楚,法利賽人沒有傷害任何人,沒有做任何犯法的事。他們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正人君子。但耶穌卻痛斥他們,因為他們心里沒有愛。 己所欲,施於人 耶穌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就是我們前文所說的說:己所欲,施於人。 這是一個主動的道德觀。勿施於人是不做,而施於人是去做。聽起來沒大差別,但實際上是天壤之別。 愛人如己 「己所欲,施於人」的潛台詞是:你要愛人如己。 人一般都是對自己比對別人好。而耶穌的教導是讓我們對別人像對自己一樣好。 人怎樣才能做到呢?人需要愛心才能做到。當人沒有愛心的時候,是不會去施於人的。 這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道德觀,因為愛是主動的。沒有人可以被動的去愛。愛是要付出行動的。愛是對人內心的要求。 一個偽君子和一個有愛心的人,哪個更有道德呢? 己所欲,施於人 = 多管閒事? 但是有的時候你喜歡的是別人不喜歡的,你難道要把別人不喜歡的強加於別人嗎? 現在我們就討論到了一個「己所欲,勿施於人」的概念。說白了就是別多管閒事。 為什麼我們不要多管閒事呢?因為多管閒事會給自己惹麻煩。 我們也有很多人生哲理是出於不要多管閒事的,比如: 不做出頭鳥 明哲保身 自掃門前雪 我走我的陽關道,你過你的獨木橋 我們井水不犯河水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乍聽似乎很明智,但這其實也是非常自私的思維模式。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都是勿施於人,不要做。否則對自己沒有好處。 的確,我們帶着愛人的動機做事,會有幫倒忙的時候。但這其實是一個自私的藉口。當我們以愛為動機去幫助別人的時候,如果幫了倒忙,我們下次避免這種情況就是了。 如果我很喜歡吃肯德基,我給你吃肯德基,結果發現你是吃素的,下次我就給你買素食就好了。我也可以先問問,我再去給你買你喜歡的。 我們不能因為有幫倒忙的可能就完全不幫忙。 不施於人=施於人冷漠 多戈: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落水了,我們要不要去救呢? 小鳳:不會游泳就不救了。 多戈:對,當然如果我們會游泳我們應該去救。但如果我們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所欲,勿施於人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的話,我們都是勿施於人,就別忙了嘛。走在大馬路上,有老人摔跤了,我們要不要去扶呢? 小鳳:不要,碰瓷兒。 多戈:是啊,這確實是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很多人恩將仇報。 小鳳:是,沒錯。 多戈: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中國人不喜歡多管閒事。有時候愛是需要付上代價的。 耶穌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育出的下一代就是不願意為愛付代價的下一代。所以如果我們用勿施於人的思維模式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的話,我們教育出來的就是自私自利,沒有愛心的下一代。 不施於人的核心原因是自己,自己是最終受益者,而不是他人。這其實是自私的,是不道德的。而施於人的核心是他人,他人是最終受益者,而不是自己。出於愛心的才是真正的道德,因為道德的核心就是愛。 有一種社會現象叫: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產物。我們太過小心,太怕傷害到別人,太怕給別人添麻煩,最後就乾脆連理都不理別人,避免一切的傷害。 如果我們在婚姻中,夫妻二人也為了避免對彼此造成任何傷害,就不說話,不為彼此做事,這日子還能過嗎?這不就是冷暴力嗎? 所以,我們不能自欺。不施於人其實就是施於人冷漠。有一個哈佛大學長達75年的幸福感研究,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人幸福的核心就是關系。人需要愛與被愛,需要與人建立起愛的關系,這才是人最大的需要。不是事業,不是物質的豐富。所以,冷漠才是這世界上最大的不道德,因為冷漠就剝奪了人的幸福。 中西方哲學理論和樸素的生活哲理都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相處,常常需要自省,以己度人,才能達到關系的和諧。但倘若我們只是以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為處事的准則,那麼我們與人建立起來的看似和睦的關系,或許會不堪一擊,或許是粉飾太平。 更糟糕的是,這樣的關系缺乏愛的滋養,讓人找不到真正的信任、關懷、支持、理解,也就失去了幸福和希望。要想找回每個人心中都渴慕的愛,不能只被動地包裹好自己,而要主動去愛,正如耶穌說的,你們要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主動地「愛人」,而不是被動地「愛己」,才有可能建立起穩固、真實、溫暖、有愛的關系。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印象

《九州縹緲錄》原著中的蘇瞬卿與息衍

電視劇《九州縹緲錄》開播至今,受關注度很高,劇中阿蘇勒、姬野、羽然的鐵三角關系未來會如何發展,息衍與蘇尚宮(蘇瞬卿)的關系走勢如何,都頗為引人關注。昨天,騰訊視頻對會員已更新到第16集,蘇瞬卿與息衍的關系似乎驟然被劃上句號,引人唏噓,「蘇瞬卿下線」甚至還上了熱搜。 原著中,寫蘇瞬卿與息衍的直接接觸極少,但江南在短暫的對話中,暗藏了豐厚的信息。原著隱而不露,也便給影視劇的豐富、擴展留下了極大的空間。就目前的劇情推進而言,圍繞蘇、息二人展開的復雜的情感線,成為全劇的動人一筆。今天我們分享的,便正是原著中描述蘇、息二人相見的一幕。蘇瞬卿的驟然下線,也果然應了原著中息衍將軍那句: 「弦斷了……下次下雨的時候,還有誰會聽我彈琴?」 《九州縹緲錄》(節選) 文 | 江南 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從長街的盡頭傳來,一時把歡呼聲和笑聲都壓了下去。空氣中彌漫着爆燒竹節的氣味,但是並不難聞,反是在嚴冬的天氣里有股讓人舒服的暖意。街面上人影稀疏,大家大戶在自家門口散的迎春紙花飄得滿地都是,被風吹得翻飛。偶爾有衣着華貴的男女相擁於馬車上,車前點着油燈,銅鈴叮當作響。 這是春節的夜晚,平時夜半縱酒的富豪們都縮在了家里,烤火炙肉,等着文廟的鍾聲迎春。體面的酒樓也早早地封了門面,掛上了迎春的喜花,反而是這間小酒肆里面熱鬧非凡,它的門口掛了塊簡單的木牌,上面寫着「燙沽亭」三個字。是個最好的白酒也只賣一個銀毫一壺的小店,但是來飲酒的酒客們也不在意,常客都是離家來南淮做小買賣和做手藝的異鄉人,口袋里略略有些閒錢,可是不多,喜歡這里的簡單和干淨,都是白木的原色桌椅。春節的時候還滯留在南淮,多半都是因為沒有賺到錢,無顏回家去見親人,正好聚在一起。 中間最大的一桌上幾個商人似乎還稍微富有的模樣,叫了一大幫人,為酒肆里所有人叫了一壺白酒。場面頓時就沸騰起來,一個做皮匠的老人拉起隨身的箜篌來,年輕的販絲綢的女孩拿出隨身的綢子編了大大的紅色喜花掛在門上,掌櫃的也獨身無家,趁着熱鬧在中間架起大鍋現煮羊肉和魚丸,鮮香的辣味把每個人的酒性都激發出來,商人們似乎是來自遙遠的瀾州八松,喝到半醉,熱得敞開衣襟拍着肚皮唱起難懂的晉北歌謠,人聲鼎沸。 喧鬧中一個黑衣的酒客一直坐在窗邊的小桌旁,帶着笑看着這一切,津津有味。進來的時候他對掌櫃說等一個朋友,可是他對面一直是空着的。 門口的棉簾子一動,冷冷的風攜着暗香進來。場面稍微冷了一下,所有人都詫異地看着這個宮衣高髻的華貴女人,女人並不說話,只是低頭坐在了黑衣酒客的對面。誰也不好意思再盯着看了,於是說笑的說笑,彈箜篌的彈箜篌,繼續熱鬧着。 「她安靜地站在那里,像是一幅工筆的仕女古畫,蒼蒼然的華麗。」——小說《九州縹緲錄》中的蘇瞬卿 「很久不見。」 「很久不見。」 「你清減了。」 「你也是啊。」 「除夕之夜,突然地約你出來,很是冒昧。又只能在這樣的小鋪子里湊合,不過他們的白酒釀得很好,可以嘗嘗。」 女人輕輕地笑,「我知道將軍喜歡在小鋪子里喝酒。除夕之夜也沒什麼,國主開恩,多數家在南淮的女官都回家暫住,我一個人在宮里,也沒有什麼事可做。」 「幽隱還好麼?」 女人猶豫了一刻,「……並不像他的父親。」 她端起面前的酒杯,卻被息衍按住了。 「酒涼了,我給你換一杯,」息衍拿過她的杯子,就着酒液涮了涮,把冷酒瀝進桌上的瓷海里,提起溫在熱水里的錫壺,為她重新斟滿。 鋪子小,白瓷的杯子卻很大,方方正正,托在女人纖細的手掌里。她低頭嗅了嗅酒香,卻不飲。酒香被熱度蒸了出來,悄無聲息地彌漫,雜着女人身上的花香,微微的有幾分濕潤的意思,像是在紫琳秋的花圃里下了一場清淡的酒雨。 旁邊幾桌上的笑聲和說話聲依舊傳來,卻像是被隔在一重簾幕外。 「有風塘的花都謝了,我伺弄了一整個秋天呢。」 「那幾盆紫琳秋,現在放在暖閣里,可是漸漸看着也不行了。」女人輕聲說。 兩人間重又沉默起來,靜得有些發澀。 隔了許久,息衍終於笑了起來,「如今也沒什麼話好說了,直說我的來意吧。」 「嗯。」女人點頭。 「前天深夜,又有七個人在城南被殺,被人吊死在樹上。你不會告訴我,這些跟你都沒有關系吧?」息衍壓低了聲音。 女人點了點頭,「他們想要那柄劍。」 「明昌縣侯梁秋頌現在是淳國事實上的主人,以他的性格,他想要什麼一定會全力以赴。不過這畢竟是下唐的國境,他還不敢過於囂張,你是不是太過緊張了?梁秋頌離那柄劍,還遠着呢。」 「我擔心的並不是梁秋頌,而是這柄劍的消息終於外傳了。以前只有你我知道的時候,我想過要殺了你,然後這個秘密就由我帶到墳墓里,留着到一千年之後,再有人去拔那柄劍。」女人輕輕抬起頭看着息衍。 息衍和她對視着。說是這麼說,那雙美麗的眼睛里卻沒有殺氣,清亮亮的眼底仿佛沉澱着一層水光。 「藏不住的終究都藏不住,你知道那柄劍在河洛文中的名字麼?西切爾根杜拉貢,地獄的噬魂龍之劍,它是魂印之術鍛造的武器,就算沒有人知道它在哪里,它自己的力量也會和同一爐鐵水鑄造的其他武器共鳴。」息衍撫摩着自己腰間形制特別的古劍。 「我能做到的,只是守護它更多一日而已,我知道自己沒法一輩子保守這個秘密,」女人搖頭,「否則我也許真的會殺了你。」 息衍苦笑,「總之,前後你已經殺了兩撥淳國斥候。梁秋頌雖然不是武士,卻並不是軟弱的人,新的風虎還是會不斷地來。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他們沒有找上你,你不要去招惹他們。你總會激怒明昌侯或者國主,到時候誰也幫不了你。」 女人沉默了一刻,「謝謝將軍,我知道了。」 「最後一件事,有個我沒有想到的客人,蒼溟之鷹,他已經到了南淮。他為了什麼而來我想你應該清楚,我可以容忍你,蒼溟之鷹卻不會,那柄劍最終還是天驅的聖物,他是一定會取回的。」 「你告訴他關於我的事了麼?」 「還沒有,我信守對你的承諾,」息衍輕輕地嘆了口氣,「我只怕,很快這個承諾我就不能實現了。」 「那樣也好啊,他們把我所有東西都拿走,我就沒有必要留在南淮了。將軍知道的,我這樣的人,本來就該在四處像孤魂那樣游盪,只是不小心走進了這個牢籠。」 「牢籠麼?」 「牢籠……其實我想離開這里,真的已經很久了,想回北方去……」 她把白瓷杯攏在兩手間輕輕地搓着,低頭看着杯中清澈的酒液,溫熱的酒杯暖着她的手,她露出淡淡的笑容。只是短短的一瞬間,她明艷的臉上露出了少女般的神情,委婉得像是一朵嫩黃的迎春,像是很多很多的事一瞬間在她心頭涌動起來。 息衍忽然很想知道她在想什麼,可是無從去問。 「難怪將軍喜歡在這種小鋪子里喝酒,想不到這種白酒溫熱之後這麼好喝。」她這麼說着,並沒有抬頭。 她把杯底的酒飲盡了,臉上微微有些紅潤了。 「還要一杯麼?」 「不了,」她起身,「我要走啦,宮里進出都有些不方便。」 「我送你麼?」 「不必了,」她低頭行禮,「今後如果沒有別的事,我還是避免跟將軍見面吧。很濃的烏雲已經在南淮城上匯集了,一旦烏雲崩塌,沒有必要累及將軍。」 「看來這個除夕夜只好在這里喝寡酒了,我本來想很久不見,當有很多可說,今夜也就沒有安排什麼別的事情去做。」息衍笑了笑,舉杯。 女人在門口微微停了一步,望着人來人往燈火流溢的紫梁街,露出一點笑容,似乎漫不經心地說:「其實這是我來南淮之後第一次看見街頭的新春,那麼熱鬧,真好啊。」 「你的傷好了麼?別再用那種藥了。」 「這是個詛咒啊,一輩子的。」 她提起裙角,出門去了。 簾子一落下,那些還在談天說地的、獨自唱歌的、彈箜篌的忽然都湊了過來,一個個探長了脖子,從簾子的一道縫隙去看女人的背影。反而是把息衍擋在了一邊。 「真是美人啊,你都不留一下?」販綢緞的女孩已經滿面酒色,拍着息衍的肩膀,「人家深夜來看你,就是有意啊。」 「對對對,」老皮匠湊了過來,噴着酒氣,山羊鬍子急顫,「春宵一刻……值……值……」 息衍目瞪口呆。 「值千金!」刻石的小伙子大聲地說。 「貪色!」息衍忽地大笑起來,轉身一把扯過老皮匠手里那張豎箜篌,一手從腰間抽出了煙杆。他旋身坐在老琴師的椅子上,架起一條腿,在膝蓋上立起了箜篌。箜篌的聲音淳厚,煙杆撥着琴弦卻有一股跳盪飛揚的意味。琴聲在夜色中忽地炸開,似乎桌上的燭火都被壓了下去。 那是一首宛州鄉下的小調《圓仔花》,在南淮城里人人會唱。人們的心思都被琴聲吸引過去,而息衍一襲文士的長衣,彈起箜篌的瞬間就驟然變成了一個鄉村野店里的酒徒,神采飛揚,眉目中滿是狂浪不羈的味道。 他眼神到處,旁邊幾桌的女人都有些羞赧地低下頭去。 息衍更笑,煙杆的挑撥比琴師老皮匠的輪指更快幾分,仿佛千千萬萬的銅鈿落在石地上,又似一場忽如其來的鄉間急雨。人們恍然以為不是身在下唐國的都城,而是在鄉野的祠堂邊,春祭的大典後,男男女女雜坐在一張蓆子上,彼此拍着肩頭偎依在一起,慢慢地天地間都是酒香。 「看看,看!」老皮匠興奮地指着窗外。 本來蒙着一層微光的窗紙上,忽然多了一個人的剪影。她靜靜地站在那里,像是就貼在窗紙上,又像是隔得很遠很遠。頭頂那支釵子在琴聲激揚中輕輕地顫着。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喝起彩來。 息衍卻不看,只是自顧自地彈琴。 他忽地曼聲長吟: 「廟堂既高,簫鼓老也,燭淚堆紅,幾人歌吹?」 琴聲驟然間變了,從鄉野驟然回到了燭影搖紅的宮殿,柔靡中層層的華麗展開,就像是千瓣的金花層層綻放。 「人壽百年爾,誰得死其所? 有生當醉飲,借月照華庭。 我不見萬古英雄曾拔劍,鐵笛高吹龍夜吟; 我不見千載胭脂淚色緋,刺得龍血畫眉紅。 ……」 息衍放聲長歌,聲震屋宇,萬千急弦,都是他的得意他的抱負他的縱橫。儼然又是十五年前帝都太清宮前值守的少年金吾衛,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帶着烈酒登高遠望,拔刀擊柱,和朋友們一起爛醉如泥。當時想必也有紅袖的歌女跟着這些目中無人的年輕人一起拍手,眉間眼角都是戀戀與痴迷。 弦聲已經拔到極高處,嘣的一聲!所有的聲音忽然都黯然下去,只餘下殘破的餘音。息衍微微地愣了一下,低頭看去,箜篌的弦竟然一次斷了三根,他的煙杆空懸在那里。 「弦斷了……天氣真乾燥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他放下箜篌,怔怔地望着窗格外的夜色,「下次下雨的時候,還有誰會聽我彈琴?」 沒有回答,窗上那個剪影已經不在了。 推薦閱讀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展翼詩歌的翅膀——讀《蘭溪歷代詩詞》

沈文華 七月,對於蘭溪詩歌來說,是值得記錄的。 羅加先生編撰的《蘭溪歷代詩詞》耗時一年余終於出版。全書共收集了蘭溪從唐代到近代的443位詩人的詩作3545首,其中本地鄉賢的作者有251人計2535首詩詞,外埠賢達作者有177人計412首詩詞,集句詩192首,詠史詩203首,八景詩作者有15人計203首。 中國是詩歌大國,詩意的生活方式曾深深植根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翻開中國文學史,我們不難發現,詩歌與民族命運息息相關。蘭溪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錢塘江中上游,金衢盆地北緣,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之稱。蘭溪是富於詩情畫意的江南古城,從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建縣以來已有1300多年,一直人煙輻輳,商賈雲集。明清時期,成為錢塘江中上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最繁華的商埠。蘭溪氣候宜人,山川秀麗,風光旖旎,境內有「三江兩山雙洲八景」。蘭溪吳越文化積淀深厚,人才薈萃,名人輩出,自隋唐開舉至清末舉廢,蘭溪入取進士、舉人、貢生1269人。歷史文化名人有貫休、金履祥、柳貫、范俊、范鍾、趙志皋、唐汝楫、舒元輿、胡應麟、倪仁吉、范處義、李漁、劉焜、曹聚仁、郎靜山等。古代書院始於五代而盛於宋,有20處之多。故而,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名詩佳詞。 《蘭溪歷代詩詞》就是一本蘭溪古代豐富的詩歌遺產。它着眼於全方位,多層次地介紹蘭溪詩歌的歷代著名詩人及釋讀相關的文化知識,也為詩學研究者及愛好者提供了一本融可讀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詩詞普及讀本。因而,「蘭溪歷代詩詞」逐漸會成為蘭溪傳統文化中最受人關注和喜愛的部分之一,並也是外地人了解和研究蘭溪文化,流連咀嚼、體味蘭江古老小城悠遠歷史和燦爛文明的津梁。 縱覽此書三千多首詩詞,具有鮮明的愛家鄉愛安定生活的共性內容。熱愛家鄉,這是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階級的人們所共同的思想感情。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古今中外都可以見到不少謳歌家鄉的作品。《蘭溪歷代詩詞》也注重收集這方面的作品。書中收集的潘槱(1151-)描敘蘭溪城南桃花塢的「桃花塢八景」,唐龍(1477-1546)「蘭溪八景」,江伯容(1508-)「和徐伯陽蘭溪雜詠(二十八首)」,胡應麟(1551-1602)「蘭江竹枝詞(十二首)」等作品,皆是描寫古代蘭溪風貌的佳作。尤其是唐龍的「蘭溪八景」中的一景「蘭陰春馥」,「丹嶂陰茫長谷雪,翠嵐光滴大江流。蘭花十里照春水,山鳥無聲香自幽。」以及外埠賢達戴淑倫(732-789)的「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蘭溪棹歌)和郁達夫(1896-1945)的「紅葉清溪水急流,蘭江風物最宜秋。月明洲畔琵琶響,絕似潯陽夜泊舟。」(題蘭溪棲真寺壁)都是千百年來傳誦的詩歌。再如「荷鋤書圖煙中雨,秉耒時耕隴上秋」(舒元輿791-835);「山花雨打盡,滿地如爛錦。」(貫休823-912);「蘭陵山下翠煙浮,溪水潺潺湲九曲流。」(郭儼);「層巔陟岹嶢,前轉息東峰。」(吳師道1283-1344);「郁蔥紫氣自南來,曉映情巒錦嶂開。」(趙志皋1524-1601);「性嗜酸甜似小兒,楊家有果最相宜。紅肌生粟初圓日,紫暈含漿爛熟時。」(李漁1611-1680)。這些名詩佳詞所蘊含的意境與人生的智慧,對於熟悉蘭溪的讀者,固然能喚醒對迷人景物的親切的審美經驗,產生了藝術魅力。對沒有到過蘭溪的讀者,也提供了十分令人嚮往的詩的境界,同樣會產生藝術魅力。通過蘭溪美麗自然景物的描敘而觸發讀者與詩人熱愛家鄉和安居樂業的情愫。 羅加先生是一位退休醫務工作者。他愛好寫作,曾在報刊雜誌發表200餘萬字的科普文章。他也是蘭溪歷代詩詞的愛好者,憑着執着和探究精神對蘭溪古代詩詞的收集作不懈的努力。365個春夏秋冬日,逆境中堅守自我,順境中全身心投入,現顯了安業樂道,隱忍朴實,獨立卓絕的文人氣度,終於主編眾籌出版了這本46.8萬字,厚達700頁的《蘭溪古代詩詞》。本書具有六大特點,一是對詩的作者盡量予以「人物簡介」和「人物介紹」,因詩而存人,因人而存詩。二是排拒個人偏向和主觀色彩。凡詩人涉及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均在「簡介」和「介紹」中提供歷史資料並注意翔實可靠。三是詩文後使用了較多的「導讀」、「編者按」、「背景資料」、「背景」、「注」、「自注」、「原注」、「錄注」、「備注」、「說明」、「解釋」、「注釋」、「自跋」、「留存」、「翻譯」等令人可圈可點,也是一份可貴的詩文化史料,有待讀者深入品讀和探究。四是對重要詩人的作品、流派和評價成果,議論裁斷唯以史料允協為務。五是填補以往「蘭溪古詩詞選」的空白,以詩記人。如元代文學家曹伯啟,至元二十五年任蘭溪主簿,本詩集是首次搜錄到他的詩作。六是着意收集入編詩人之間的往來吟詠,以供閱讀者了解詩人的生平和為人為事及所處的時代背景。值得稱道的是,任何對古代詩詞的發展歷史的研究和總結,都只是一種受古詩輝煌成就的吸引,意在契近其價值本體的階段性行為。年近古稀的羅加先生傾力編撰完成《蘭溪歷代詩詞》厚著,「夜深更炳燭,相對如夢寐。」不失為一種甘苦與奉獻。 當然,憑作者個人的單薄之力,對蘭溪古代詩詞的探究畢竟有限。一者,基於古代相關史料的豐富程度和個人掌握資料的匱乏,探究工作永遠不會終結;二者,這類編撰本身,也有懶研究的深入而獲得新的契入點和突破。正如作者在「後記」中所言,「會傾聽讀者的反饋,繼續收集、修改和完善資料。」 《蘭溪歷代詩詞》的出版,集中展示了一千多年間的四百多位歷代詩人對蘭溪詠史明志、詠景抒情、詠物言志的精粹之作,給平靜的古城詩壇激起了一波漣漪。這些詩歌傳統中那種追求寧靜、淡泊、曠達的主題彰顯,猶如展翼詩歌的翅膀,穿越時空,帶給閱讀者審美後的藍天雨露,並滋養心靈的成長……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映天聯媒

元曲極簡史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

比起全唐詩、全宋詞來,全元曲可是夠客氣的,《全元散曲》也就收了——嗯,總共三千八百五十三篇……一天讀個一篇的話,讀個十年也就差不多了吧。 這你還覺得吃不消? 好吧,那就給它極簡成……16首吧! 元 錢選 山居圖(局部) 就如同宋詞不是從公元960年開始的,元曲也不是從公元1271年開始的。至少在宋仁宗末年,就出現了萌芽期的「叫果子」「貨郎歌」,當然文學意義上的元曲,還要晚些開始。 它開始於金詞。 開始於一個你們都知道的人—— 寫「問世間,情為何物」的元好問。 元好問是變金詞為散曲的第一人。 1 元好問 公元1190年,元好問出生。他七歲能詩,被稱為"神童" 。二十八歲,寫出《論詩三十首》。二十九歲,禮部尚書趙秉文看過元好問的《元魯縣琴台》詩後,驚為天人:」杜甫以後,還沒有人寫得這樣好!「——於是「元才子」一下子紅了。 元好問豪邁地收下了所有的贊美。 他內心里覺得他是可以和蘇軾、辛棄疾比肩的,當他的友人問他:「宋詞要數蘇東坡第一,以後便算辛稼軒,你自認為比秦、晁、晏、賀如何呢?」 元好問的反應很有趣——大笑,拍着友人的背說:「那知許事,且啖蛤蜊。」 你是不是恍惚看到了一點東坡先生的影子? 元好問生於金國官宦之家,少年博通經史,青年沉浮仕途,中年遭遇亡國之禍,一生的起落之間,性情仿佛蘇東坡,深沉不減辛稼軒,元曲在他手上草創而成,實是意料中事。 公元1231年,元好問寫成他的第一首散曲《三奠子》。 但他最有名的散曲,當然是萬人傳誦的《驟雨打新荷》。   【驟雨打新荷】 元好問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 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 老燕攜雛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 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 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 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聽起來是不是,蠻像詞的? ……這其中緣故,且聽道來。 《三奠子》和《驟雨打新荷》都是自度散曲。起初,文人的自度散曲本質就是詞,寫法也是詞,不同於宋詞的是它的曲調,配的是北曲的宮調。所以散曲也稱為北曲。《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里說: 自宋趙彥肅以句字配協律呂,遂有曲譜。至元代,如《驟雨打新荷》之類,則愈出愈新。 隱隱地也指出《驟雨打新荷》是元散曲的開山之曲。 《驟雨打新荷》原名《小聖樂》,問世以後,「名姬多歌之」。因為里面「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的句子太好聽了,人們多稱之為《驟雨打新荷》,原名反而埋沒了。 元好問留下散曲十四首。比起他的詩來,想是連個零頭都算不上——身為金元第一詩人,元好問一生留下1388首詩(據說他寫了5000多首),其中尤以喪亂詩聞名。 他是金國人。金人在靖康二年亡了北宋,然而自己也沒有逃過亡國的命運。 公元1233年。南宋、蒙古、金三國鼎立的局面轟然瓦解。就在南宋的理宗日夕親政、勵精圖治、決心打過淮河去的那一年,蒙古兵攻破金國汴京城。元好問抱着同是神童的白樸輾轉於兵亂中。 2 白樸 白樸那年也是七歲。 白樸的父親白華與元好問父子是世交,元好問曾經說「元白通家舊」,他又特別器重白樸,贊他「諸郎獨汝賢」。 城破的時候,白華不在城中——蒙古兵攻城的前一年,白華將家小留在汴京城中,隻身隨金哀宗渡河北上。 一城大亂中,白樸一家走失,幸好元好問尚在城中,把白樸姐弟收留起來,竭力安頓。其時瘟疫蔓延,白樸不幸染了瘟疫,元好問晝夜將他抱在懷里,到了第六天,小白樸竟然奇跡般地出汗而愈。 五年後,元好問訪到在真定落腳的白華,將白樸姐弟送還。白華喜不自勝,感慨「燈前兒女,飄盪喜生還」。 然而這段飄盪的生涯從此在白樸心里烙下了痕跡。成年以後,他仍然走不出亡國奔命的幼年陰影。 三十六歲那年,他在多次拒絕師友的薦舉後,自覺不便在真定久留,便棄家南遊,表示與元朝廷永無緣份。 從此到死,除了短暫地回過幾次真定,白樸幾乎都在四處漫遊。他風塵僕僕地到過漢口,到過巴陵,到過淮揚……仿佛塵世的風景,能抹去他的哀傷。 【天淨沙·冬】 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亡國才子他鄉老。一直到八十多歲,還有人在揚州見過他。後來就再也沒有了他的消息。 在漫遊中,白樸寫完了《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東牆記》《裴少俊牆頭馬上》諸本雜劇,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列為元雜劇四大家。 白樸和關漢卿都是金的遺民。白樸定居真定以後不久,關漢卿也暫時隱居於真定附近的古祁州伍仁村。但關漢卿天性不甘寂寞,終老於鄉村不是他的風格。 公元1235年,元太宗窩闊台在燕京置版籍,核定人口。 公元1238年,燕京建書院。 公元1241年,燕京設斷事官,建燕京行中書省。 這個離真定不遠的金國故都,正在蓬蓬勃勃地重建繁華,也正在誘惑着關漢卿前去投奔。 3 關漢卿 關漢卿曾是金國太醫院尹。金亡以後,關氏一家可能都在安國縣伍仁村安身,如今伍仁村鎮周圍仍有關氏祖父、叔父的事跡流傳,或者伍仁村就是關氏祖居也有可能。 伍仁村是否盛產伍仁月餅我們不曉得,但是安國縣盛產藥材是出了名的,也是藥材集散地,歷代太醫院都賴此地進貢藥材,也許是關漢卿當藥官的時候常來這里,也許是關家與皇家的醫療醫藥本來就頗有淵源——它安置了亡國遺民關漢卿的身,卻拘不住他那顆活蹦亂跳的心。 至少在燕京重新繁華以後,關漢卿就遷居過去了——何等如魚得水! 【四塊玉  閒適】 關漢卿 適意行,安心坐,渴時飲飢時餐醉時歌,困來時就向莎茵臥。 日月長,天地闊,閒快活! 舊酒投,新醅潑,老瓦盆邊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閒吟和。 他出一對雞,我出一個鵝,閒快活! 意馬收,心猿鎖,跳出紅塵惡風波,槐陰午夢誰驚破? 離了利名場,鑽入安樂窩,閒快活! 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閒將往事思量過。 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麼? 這新鮮熱辣的聲口,是彼時散曲的真正樣子,也是和散曲一樣俗的「大俗人」關漢卿的快活人生。 關漢卿肆意歡縱——「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台柳」,立志做「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他可能自己都沒有想到,隨着雜劇在燕京的形成、興起和繁榮,日後雜劇在他手中搓圓捏扁,任意揮灑,他這麼玩着,竟然玩成了一個元朝雜劇之父。 但雜居史不讓他專美於前。當這個「普天下的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滿燕京招搖的時候,有個將和他齊名於雜劇史的小毛頭悄悄出生了。 4 王實甫 王實甫的父親王逖勛是有着累累軍功的一代猛將,他跟隨成吉思汗西征,一直當到太原郡侯,發跡後遷居到燕京,王實甫就出生在燕京。 【十二月過堯民歌  別情】 王實甫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 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 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 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 軍人家庭出身的他何時愛上寫曲已不可知了,總之,天才一出手,世人總要懵三懵的——他的《西廂記》沒有人不知道,幾百年過去不曉得養活了多少人…… 據說王實甫出生於公元1260年。那時候,大元帝國,還沒有成形哩。 公元1271年,在劉秉忠的建議下,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蒙古更名為"大元",這就是元王朝命名的由來。 劉秉忠何許人也? 5 劉秉忠 四十八歲以前,他不叫劉秉忠,叫「聰師父」,是個僧人。 他曾是個金國人,也曾是個神童(仿佛亂世的神童會特別多些),八歲能日誦古文數百言,十三歲在帥府做人質,十七歲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 不願意淪為書記小吏的他,眼看「大丈夫生不逢時」,決定「隱退以待時而起」,於是棄官隱居於武安山中。若干年後,被天寧寺虛照禪師收為徒弟。又若干年後,雲游雲中府,留居南堂寺。 忽必烈即位之前,禪宗高僧海雲禪師奉召,路過雲中,順便把他帶上了。這一帶,就把他帶到了元世祖身邊,君臣相伴數十年。 這數十年里,他成了忽必烈的「諸葛亮」。忽必烈每逢打仗、行軍、用人,都要叫他占卜。君臣二人日以繼夜地占卜、策劃,中原儒教文化經由他的口,汩汩流入忽必烈的心中。 聰師父四十八歲那年,忽必烈採納了大臣的建議,賜他高官厚祿及美妻,他這才算是脫下僧服,正式還俗,改名劉秉忠。 或許,他只是順應了忽必烈的心願,其實穿着僧服還是官服,於他都是一樣。他仍舊閒雲野鶴,慣常地讀書、作詩、寫詞、飲酒、彈阮式古琴、寫二王書法。 他手握重兵的先祖們曾歷仕遼、金、蒙古,他冷眼旁觀,只覺一切都是空。尤其是後來他精通占卜陰陽術以後,早慣了天命輪回、四大皆空。 【南呂 干荷葉】 劉秉忠 干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盪。 減了清香,越添黃。 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 人世間的繁華相替,榮辱變遷,就象這荷葉的榮枯,何時消停過?總是你去了我來,我走了他到。 公元1274年,劉秉忠忽然無病而逝。忽必烈失去了他最重要的謀臣。 公元1275年,正當壯年的姚燧走入仕途,逐漸成為重臣。 6 姚燧 早在劉秉忠建議定國號的那一年,姚燧的師父許衡被任命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忽必烈親自挑選蒙古子弟交給他教育。許衡奏召十二弟子為伴讀,姚燧就是其中的一名伴讀郎。 姚燧的祖先在遼金兩代做過高官,撫養他長大的伯父姚樞是著名的漢族儒臣,他十三歲在伯父家中見過許衡,十八歲正式拜師學習理學。 顯赫的家族、耀眼的師門、天賦的才氣,使得他似乎不需什麼力氣就能贏得高官厚祿。然而,宦海沉浮,他也體驗着這仕途的變幻莫測: 【中呂  陽春曲】  姚燧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有人問我事如何? 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沒有誰能逃過風波重重的人生,縱然是事事如意的人生贏家; 也沒有王朝能逃過改朝換代的命運,縱然曾流光溢彩、輝煌燦爛! 公元1279年。金國降將張弘范指揮元軍在崖山消滅了南宋最後的抵抗力量,南宋丞相陸秀夫背着八歲的幼帝趙昺投海殉國,南宋滅亡,元朝一統。 這以後,元朝的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隨之南移的,是大批士人、藝人。同時,亡國的憤慨和仕途的無望,在江南催生了一批新的浪子。 在這滾滾人流中,與諸才子交好、色藝雙絕的雜劇演員珠簾秀從洛陽啟程南下了。 7 珠簾秀 珠簾秀,又喚作朱簾秀,姓朱,行第四。大抵她是洛陽人,王惲稱為」洛姝「。 據說她的演技為當世第一。元末夏庭芝編《青樓集》,說她「雜劇為當今獨步,駕頭(類似老生)、花旦(類似青衣)、軟末泥(類似小生)等悉造其妙」,可見其風頭。 對了,《朱氏詩卷序》是珠簾秀的詩集……她不但能演戲,而且能寫詩寫曲。 相傳她最著名的緋聞男友就是關漢卿。關漢卿的確給她寫過《一枝花·贈珠簾秀》,寫得非常美——「拂苔痕滿砌榆錢,惹揚花飛點如綿。愁的是抹迴廊暮雨蕭蕭,恨的是篩曲檻西風剪剪……十里揚州風物妍,出落着神仙」! 不過據考證,三十歲的名伶和八十歲的浪子這一段緋聞,並不存在。真正和珠簾秀繾綣難舍的是盧摯。 盧摯給珠簾秀寫詞:「系行舟誰遣卿卿,愛林下風姿,雲外歌聲」,珠簾秀也不含糊地熱烈回應—— 【雙調  壽陽曲  答盧疏齋】 珠簾秀 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可惜這樣高調秀恩愛的,總是沒結果的…… 珠簾秀晚年定居杭州,嫁與道士洪丹谷。死前,洪丹谷為她作歌:「二十年前我共伊,只因彼此太痴迷,忽然四大相離後,你是何人我是誰?」 珠簾秀一笑而逝。 所有的因緣際會,哪個不是「只因彼此太痴迷」呢? 若盧摯當時在場,他是否也會想起—— 公元1303年,在揚州,他與樂府名伶珠簾秀的那場初相見。 8 盧摯 盧摯與珠簾秀註定不會有結果。 這位大德八年成為「玉堂人物」的高官,此前的名望已經很響亮:他曾以成宗侍從、漢人名儒、文翰清望之臣的身份,到湖廣行省代祀。 年輕時候,盧摯因父親的緣故由諸生入朝充禿魯花,再憑自己「國手棋」的本領被忽必烈擢為侍從,然後步步高升。 他文才既一流,官運又亨通,漸漸升到了文人最高職的正二品翰林學士承旨——文人所求,不過如此。但他卻想辭職。 大約在大德九年年底,盧摯憤而離朝,外任憲使,寫下「為功名枉爭閒氣」「煉成腹內丹,潑煞心頭火」這些激烈的句子。 【雙調 沉醉東風 秋景掛絕壁】 盧摯 南柯夢清香畫戟,北邙山壞冢殘碑。 風雲變古今,日月搬興廢,為功名枉爭閒氣, 相位顯官高待則甚底,也不入麒麟畫里。 大德十年以後,盧摯任浙西廉訪史,長期居留江南,和江南一帶的士子們結社、吟唱、悠遊山水,他的心境才漸漸平靜下來。 那大概是公元1306年-1307年左右。   其時,馬致遠亦在杭州任江浙行省務官,與盧摯交往密切,時有酬唱。 9 馬致遠 馬致遠是大都人。他年輕時熱衷功名,滿懷着「太平時龍虎風雲會」的渴望。他有馳騎燕趙的雄心,也曾刻苦學習六藝,更曾付出「寫詩曾獻上龍樓」的實際行動。 但偏偏命運與他作對,盧摯如探囊取物的清貴,到他這里卻難似登天。他一生與榮華富貴無緣,卻陰差陽錯的,被後人稱為曲狀元、曲仙,與詩仙李白、詞仙蘇軾同列。 「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後,他懷着對時政的不滿歸隱田園,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許為「林間友」「世外客」,死後葬於祖塋。 他最著名的《天淨沙·秋思》大抵就寫於他五十歲歸園田居時。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盧摯結交的士子還有張可久。 10 張可久 盧摯在揚州結識珠簾秀的同一年,也在吳淞結識了張可久,那時候張可久應該才二十啷當歲,但已經嶄露頭角了。 他在至大、延祐年間就居住在杭州,並在這里購置了房產,參加詩社的活動也早,與劉致、姚燧、貫雲石、盧摯、薛昂夫等都有密切的交往。 他的散曲,寫得極雅。他寫山中事,是「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寫少女的情,是「掩霜紈遞將詩半篇,怕簾外賣花人見」,他寫生民塗炭,也只是這樣一聲文雅的嘆息: 【賣花聲  懷古】 張可久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他的散曲編為《小山樂府》,讓人想起另一個小山來——也是那樣的雅致、清麗。他一生只作散曲,不寫雜劇。 也許是他覺得雜劇太俗。貫雲石在《小山樂府》的序文里說:小山以儒家,讀書萬卷——他是懂他的。 公元1314年,貫雲石和張可久,相識於錢塘觀潮時。 11 貫雲石 那年,貫雲石稱病歸江南,賣藥隱居錢塘市中。 貫雲石是他的漢名,他的全名,叫作貫小雲石海涯。貫小雲石海涯生於貴族之家,他的師父,是名滿天下的一代碩儒姚燧。 二十歲的時候,貫小雲石海涯承襲父爵,出任兩淮萬戶達魯花赤(這是一個擁有實際兵權的三品要職)。不久,又出鎮永州。這位年方弱冠的少年將軍,管轄着十一萬戶百姓,統率着七千將士。而且,他文武雙全——公務之暇,他最愛寫詩作曲,投壺雅歌。 看起來多麼美好。可是私底下,他矛盾又苦悶——他想要建功立業,也想要自由閒適,魚與熊掌,如何取捨? 掙扎了九年,二十九歲那年,他終於決定將官職軍權讓給弟弟忽都海涯,自己賣藥錢塘市中。 他只賣一種藥,叫做「第一人間快活丸」,有人買,他就攤開兩手大笑……買主也就恍然大悟,笑着走了。 他三十九歲就死了,也許不是死了,是終於擺脫了最後的、皮囊的羈絆吧。這樣的人,是應該回到天上去的。 【殿前歡  暢幽哉】 貫雲石 暢幽哉,春風無處不樓台。 一時懷抱俱無奈,總對天開。 就淵明歸去來,怕鶴怨山禽怪,問甚功名在? 酸齋是我,我是酸齋。 他母親懷他的時候,曾夢見有耀目的星星入懷,他出生的時候,神彩秀異非同凡人,他卓絕的一生,剛好處於元曲的黃金時代。他以通脫豪爽的風格闖入了散曲陣地,猶如天馬奔馳,贏得世人陣陣叫好。王世貞《曲藻》序里,將他稱為中華文化史上"擅一代之長"的傑出人物——他最終成了酸齋,貫雲石。 酸齋是人間的傳奇。 但竟然還有個甜齋。 甜齋便是嗜甜的徐再思。 12 徐再思 每個人要的東西都不一樣。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仿佛便是酸齋和甜齋。 為追求功名,甜齋離開家鄉,在太湖一帶漂泊十年之久。但他終生也沒有能走進仕途。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那些為生活所折磨,厭倦於跟人們交往的人,是會以雙倍的力量眷戀着自然的」。 此話何其驚人!但細想來,卻真的如此。 有別於唐詩的激昂奮進,有別於宋詞的清雅宛轉,元散曲中滿布着嘆世之作:沉淪,幻滅,虛無,冷漠。 張可久如此,徐再思如此,喬吉也如此。 差不多就在貫雲石、張可久相識的那一年,喬吉也南下游歷。 13 喬吉 喬吉也是一生未仕。鍾嗣成在《錄鬼簿》中說他「美姿容,善詞章」,又作吊詞道:「平生湖海少知音,幾曲宮商大用心。百年光景還爭甚?空贏得,雪鬢侵,跨仙禽,路繞雲深。」 再看看喬吉的自述,他那不得志的一生仿佛便在眼前。 【正宮  綠幺遍  自述】 喬吉 不占龍頭選,不入名賢傳。 時時酒聖,處處詩禪,煙霞狀元,江湖醉仙,笑談便是編修院。 留連,批風抹月四十年。 他一生相當多的時間是在當度曲清客、陪酒侍宴中度過,浪遊江湖,走遍各地,和公卿、名妓、文士交往。 喬吉有三部雜劇傳世——《杜牧之詩酒揚州夢》《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玉簫女兩世姻緣》,無一例外地,都是大元才子們「爭不得也」背後刻骨的荒涼。 何況兵燹、飢謹和疾瘟接踵而來! 公元1329年,關中大旱。據《元史  五行志》載,大旱災甚至不斷向東、向南蔓延開去: 二年夏,真定、河間、大名、廣平等四州四十一縣旱;峽州二縣旱;八月,浙西湖州、江東池州、饒州旱,十二月冀寧路旱。 那年的關中山路上,匆匆路過一個七十歲的老者,他剛剛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負責賑災。 14 張養浩 此前,張養浩已經三拒朝廷的召請了。 他和盧摯一樣,為了避禍,不惜隱遁在家中,但為了救災,他慨然登車,馬不停蹄地去上任了。 他途經洛陽、澠池、潼關,直達長安,一路行去,眼見災民的痛苦掙扎,感慨中寫了數首懷古散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庸在《射鵰英雄里》讓樵夫唱出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養浩何嘗不是個才子型的人呢? 十九歲時,他寫出《白雲樓賦》,得才名於縉紳之間。 他還有個可愛的愛好——他愛奇石,貯有奇石十,有鳳翥石、蛟龍石、四靈石、碧虛仙人石、殷園石、豸冠石、凝雲石、蒼雲石……每次飲酒必然給奇石上座,呼之為石友。 但他終於因為救災,先是散盡家財,後又盡心竭力,最後因過分操勞,死於關中。 張養浩的盡心竭力沒有能挽留這個王朝更多的時間。 公元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郭子興、徐壽輝、彭瑩玉等人揭竿起義,揭開了大元滅亡的序幕。 公元1356年,因為戰亂,杭州陷於兵火達十年之久。 先是張士德(張士誠弟)攻陷杭州,不久被元兵奪回。七年後楊士誠舊部又再奪回。三年後朱元璋派常遇春、李文忠再攻打杭州…… 在這樣的漫天兵火中,湯式眼見昔日的繁華盪然無存。 15 湯式 【天香引  西湖感舊】 湯式 問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問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樓,春風綺羅; 今日個,兩三個打魚船,落日滄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湯式是象山人,曾做過小吏。他生在從元入明的時代,眼見了元的衰敗、明的興起。 戰火仍在燃燒。公元1367年,朱元璋陸續擊敗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其它南方起義軍和南方大元勢力後,開始北伐。 其時,倪瓚避兵泖上。  16 倪瓚 難以想象一個生有潔癖的人,是如何在這亂世的醃臢里活下來的。 他見不得污穢,尋常如廁是一座鋪有鵝毛的空中樓閣;植在院子里的梧桐樹每片葉子都要擦洗;有客人生得粗魯,他會憤怒地呼過去一巴掌…… 在這亂世中,他不隱也不仕,別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 【折桂令  擬張鳴善】 倪瓚 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 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侯門深何須刺謁?白雲自可怡悅。 到如今世事難說,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 倪瓚畫畫,只畫天地,從來不畫人。他說,天地間哪有一個英雄,哪有一個豪傑? 是啊,張養浩也曾經說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與天地相比,人類的興亡更替何等渺小?人世間的所謂英雄豪傑,何等虛無模糊? 可這渺小的興亡更替,仍在代代不倦地繼續着。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徐達率軍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亡。 元亡後,倪瓚在畫上題詩書款,只寫甲子紀年,不用洪武紀年。又作《題彥真屋》詩雲: "只傍清水不染塵",表示決不做新朝的官。 倪瓚死於公元1374年。為大元定下國號的劉秉忠死於公元1274年。 100年間,天地已變。又似乎從未改變…… 元 倪瓚 容膝齋圖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大約是「成難」這個名字的蠱惑,她寫出了「普通人的想要而不得」

日前,由《雨花》雜誌社主辦的「湯成難小說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湯成難,1979年生,自2010年起開始短篇小說創作,曾獲第五屆紫金山文學獎、首屆《黃河文學》雙年獎短篇小說獎。小說關注孤獨、土地、人的苦難和命運。 今年起,《雨花》雜誌開設「綻放」欄目,推介當下具有相當創作實力、廣闊創作前景的青年作家,湯成難即是開欄作家。 「湯成難的小說關注的是普通人——想做成自己想要的那樣、卻又做不成的人。」 評論家何平日前在《雨花》雜誌「湯成難小說研討會」上的這個論斷,很大程度上或許可以概括這位青年寫作者的風格。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湯成難作為一個「時代的記錄官」的角色得以成立,「普通人想做成自己想做的人而不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典型狀態,湯成難的小說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學。」 湯成難小說總是在關注人生的「難」,這和「成難」這個名字的蠱惑有無相關,她自己也難以說清。 我既有悲觀也有樂觀,准確地說,是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寫作者。這也是我對生活的態度。 湯成難 這也許是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汪興國讀湯成難的小說產生了「感傷」的一個原因,「她的小說沒有離奇的戲劇化情節,但恰恰是日常的場景描述,讓人感傷。她的小說有現實的背景,在人物命運底色中,能夠清晰地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現實生活的影子。」 江蘇省作協黨組成員、《鍾山》雜誌主編賈夢瑋對湯成難的印象是「樸素」,因為她常常表達一個時代特別是一代中國人的「難」,但又有節制。「她在某種意義上回歸了以小人物為主人公的小說,總體流露的文學氣質是作者的人文情懷,或者說是她對人物文學意義上的愛。即使描寫艱難、寒冷,也能感覺到作品的溫暖。」 湯成難小說集《一棵大樹要飛》《J先生》 湯成難寫人的孤獨,在《軟座包廂》這篇小說里,在高鐵這種具有現代性意味的象徵和引喻空間里,湯成難思考了現代人無法言說的生存與精神的孤獨狀態。評論家王春林剖析小說里現代空間中人的存在狀態,「小說一方面講一個生命垂危的患癌女孩孤獨淒涼的生命盡頭的故事,一方面則是另一女孩在旅途中整夜失眠、焦慮、頭疼、絕望,打電話傾訴自己的精神官能症,但小說結尾處卻發現,講了一路電話的女孩,手機和耳機並沒有連接在一起,它像一根茫茫然無措卻在不停攀登的藤蔓一樣空懸着,典型的言有盡、意無窮,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 評論家郭艷認為湯成難的小說有幾個特點:首先是一個現代個體的獨立視角,但卻有着寫實的體貼和寬厚;其次是一個人的行走,卻時時回望時代特定群體的生存狀態。「這讓湯成難的寫作呈現了對於常識性的深度理解,包括對人的情感、人性復雜性的多維度理解,從而達成了和當下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價值理念的理解與和解。」 一個遠觀的視角和邊緣的書寫對象,不特別依賴故事而側重於心理情緒的細節描述以及關鍵場景的設置把控,克製冷靜、具有把控力的語言,評論家崔慶蕾概括湯成難小說的幾個風格表徵。所謂邊緣的書寫對象,評論家張光芒指出她常常描寫的一類人物:具有身體殘疾的人,以此來映照人性上的殘缺,兩者在小說中相互作用。 評論家傅元峰則認為,湯成難筆下呈現出廢墟感,她以極快的速度讓時間堆積起來,然後又消失掉,從而呈現出荒謬。「她習慣於撥快生命的、人世的鍾表,即使在非常短促的篇幅中,也可以看到生命的快進模式,這呈現出她對於基於時間線性敘述的一種調整,這種調整使她的小說呈現出一種現代意味。」 湯成難小說中的很多人物都有一種人生路徑,由鄉鎮而至城市的。湯成難說自己喜歡鄉村卻並不反感城市,但她筆下的二者,卻常常有一種間離,「鄉村不過是現代的他者,與現代隔着玻璃般的屏障,農民是現代語境中的失語者,有着難以言說的無奈和孤獨,我希望我的小說能表達出現代性的快速入侵對鄉村的傷害。」 評論家張謙峰認為,湯成難的小說表現地域的氣息、文化氛圍、時代感知,不選擇大的城市,往往也是城市比較邊緣的地方,比如工地、甚至是移動的空間。這種地域的選擇,是想要表現在這種時代的變遷中人的感知。這也是評論家徐剛所謂的「對城市生活的陌生性非常敏感」,正是因為這種敏感、對城市生活的好奇,才會對城市生活的荒謬性有足夠的警惕。而湯成難的鄉村,如評論家陳進武所言,「湯成難的鄉村不是當下的鄉村,而是記憶中的鄉村。也就是說,如果她站在當下看待流動的城市的話,對於鄉村則是拉開一定距離去關照的。」 湯成難在有些小說中,設置了「虛構中的虛構」敘述方式,造成經驗與具體描述經驗的離間效果。評論家方岩認為,這其中有頗多可玩味的東西。「這涉及到作家對於現實經驗的自我反省的問題,我們創造的虛構人物在多大程度上能和現實發生一種密切的互文關系,作家面對現實的種種經驗,失語了怎麼辦?這其中敘述的層次和結構,造成了小說的張力。」 評論家韓松剛則對湯成難小說中強烈的行動意識或者說無意識進行了分析,「在小說空間、視角和對話中,小說人物的行為具有開放意義。她想要實現把人或者人性從各種各樣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目的,但是這個目的可能沒有完成,也就造成了小說文本的未完成性。」評論家黃玲則對湯成難的小說寫作提出了一點建議,「當她所有的小說放到一起時,就顯得有點單一,不夠復雜豐富,表現的生活也不夠開闊。寫得也有點拘謹,可能跟她對小說的看重有關。」 這大約因為湯成難小說有一種「內傾性」。她期待自己的寫作,在內傾和外傾之間尋求到一種豐富,「如果『內傾』的反面是外傾,那麼,它們之間一定是相互的,看似自我隔離或退縮,實則是探究和審視,外部的龐雜和多變,才能使得內傾更具有力量感和豐富性。」她正在每一次的寫作中做出調整,「就像我開車不喜歡設置定速巡航,那樣會失去駕駛的樂趣,熟極而流也即意味着樂趣的喪失。」 作品選讀 刊於《雨花》雜誌2019年第1期 《奔跑的稻田》節選 父親在他五十歲那年決定出一趟遠門,這個「遠」不是地理上的,而是時間上的,一年,兩年,或許很多年……他也說不清楚。總之父親宣布這個決定的時候,引起母親以及我們的一陣鬨笑。那時候我們一家人正圍着桌子吃晚飯,桌子中央擱着一盞火油燈,突然的笑聲使得火苗不住地搖晃起來,將投射在牆上的影子變得忽大忽小,影子里父親的腦袋很大,像扣着一頂簸箕,仿佛正在表演滑稽劇。我們之所以對父親的話發出不懷好意的笑,是因為父親既不像村里的王富貴、王富全會點木匠活,可以到城里面幫人家打打家具;也不像修鞋匠楊瘸子可以去上海給城里人修修鞋。我的父親只是個農民,除了老老實實種地,他沒有其他手藝。 我要到外面種稻去,父親突然對我們說。 電燈就是這個時候亮的,來電了,屋內亮堂了起來,影子縮到腳下去了。我們沒有心思聽父親關於種地的話題,我們要看電視劇,哪怕電視劇已經結束,看看屏幕上的雪花也比父親的話要有意思得多。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是把父親關於去外地種地的事當做一個笑話來看待的,直到半個月前父親背着大半麻袋稻種離開村子,我們才對此信以為真。父親沿着一條田埂向前走着,我跟在他後面,或者說,我要送一送他。田埂很窄,父親走得如魚得水,這得益於他幾十年來的農民經驗——他的腳下像生了粘液一樣,穩穩地吸附在地上。而我呢,每走幾步就從田埂上滑下去,一屁股坐在泥土里。 為什麼不去大路上坐車呢?我問。 只有去城里才需要坐車,父親回答我。 父親的回答讓人沮喪,然後我繼續問道,那你要去哪里呢? 外地,他回答得很乾脆。 可是,外地在什麼地方呢—— 唔,父親絲毫沒有放慢腳步,騰出一隻手向前指了指,唔,外地就在遠處吧。 父親像在說繞口令。 我停了下來,感覺再也走不動了。 父親叫我回去,你的腿太不經走了。等着吧,我會給你們寫信的,父親說。 我站在田野里看父親的背影越來越小,小得仿佛鑽進了天地之間的縫隙里似的。這一年,我還在讀小學,對離別缺乏一定的感知能力,我只是覺得父親走起路來有意思極了,我想起剛剛學會的一個成語,搖頭擺尾,並用它造了個句——父親搖頭擺尾地走遠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十里桃花香,不負如來不負卿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輕推窗欞,桃香襲來。 通幽曲徑的漫山桃花源,踏香落花得風姿綽約撩人心扉。坡面上的花梯層層疊疊,貫滿了清香,粉蝶紅飾中招惹着蜜蜂邀約,傳遞着香徹激情的生命的延續。 一染桃花的春色,風情萬種。一場草長鶯飛追尋着粉桃柳絮的飄逸,淺香盈盈。和風輕輕的陌上,細雨初晴。 窗外,香襲而醉,香依而眠,香沁而暖。 幾株青翠嫣紅的桃樹,蔓延着滿山遍野的花香。百里一條香帶,清香飄動。圓冠樹頂點點粉紅,春草茵綠溫情嫣笑。 輕風吹來,陣陣桃花香。一章情詩的桃瓣縷出了生命之源的敬佩,一朵朵、一簇簇,由下往上鋪滿了枝頭、放飛着桃源世紀深處的流年清歡。 站在桃花樹下,就置身了桃花香襲的包圍中。頭頂是桃紅芬芳,一地落葉更香。拾起片片粉紅的桃葉,溫暖着一春嬌綠的微笑,星光下斑斕着人間四月天。 桃源春雨,朝霞雲彩,黃杏白梨。一綿綿的桃花香,繁華着大善大愛的人間天堂,溢出了感動人世情緣的春色滿園。 不盡的春思,落滿了桃花源的一行行心詩。橫豎斜飛揚,撇捺直柳林。似衣闕飄逸的倩影,重走着宋詞落幛的樂響,再奏着唐宗拍戟的輝煌。 一程山巒,一路水流。飄泊着桃花的瓣瓣粉蝶,隨山隨水靜思百長,歷經滄桑。綿綿春雨寒涼,蕭瑟和鳴花香。許是夜雨牽手雨情,月下一燭紅塵。 雲帆過盡,清雨暗香。一柔軟雨的長巷,撒落了四溢青光。許是長夜藍枕的溫柔,呢喃細語的春光。許是倘佯香風吹拂的春暖花開,春綠落花的浮動。 心中桃花源,處處桃花香。 窗外,花香陣陣。河邊,微笑心靈。桃源放飛了漫山的心思,盈香了洞天,雲淡了風輕。夜幕下,看不見了桃花源,卻聞到了桃花的濃濃的清香。 淺行中,看西下月沉的灰灰的夕陽,擁如痴如醉桃花源,聞香,遐想……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米芾《伯修帖》,一任感情流淌,不受絲毫世俗束縛

米芾《伯修帖》,又稱《致伯修老兄尺牘》,紙本,縱25.4厘米。橫43.2厘米,為翰牘九帖之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該帖字多倚側,多沉厚之筆,寫得較為隨意,但無錯亂與漂浮之感。 米芾作書是出自真性情,所以他對流俗的做法深惡痛絕,對那些出於功利目的學書的人不屑一顧。他在《書史》中雲:本朝太宗,挺生五代文物已盡之間,天縱好古之性,真造八法,草入三味,行書無對,飛白入神。一時公卿以上之所好,遂悉學鍾、王、至李宗諤,主文既久,士子始皆學其書,肥褊樸拙,是時不騰錄,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趣時貴書矣。宋宣獻公綬作參政,傾朝學之,號曰「朝體」;韓忠獻公琦好顏書,士俗皆學顏書;及蔡襄貴,士庶又皆學之;王文公安石作相,士俗亦皆學其體。自此古法不講。 像這樣媚上的流俗、「趣時貴書」以求晉身的做法,同米芾主張的任真自然是截然相反的,所以他非常反感。米芾的字被稱作「集古字」,他是追慕晉人,集古出新,不蹈流俗,不學權貴,乃是其真性情的一種反映。 因米芾過於注重在書法中展現個性,所以他雖追慕晉人的蕭散平淡,但自己的字中卻恰恰缺乏「平淡」。黃庭堅在《跋米元章書》中評道:「余嘗評米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所當穿徹。書家筆勢,亦窮於此。然似仲由未見孔子時風氣耳。」從山谷的評價中可以看出米芾書的鮮明個性,甚至無以復加,「書家筆勢,亦窮於此」,米芾真正把書法當作了渲瀉情感的工具,一任感情流淌,不受絲毫世俗束縛。「似仲由未見孔子時風氣耳」,甚至有點兒猛沖猛打、莽撞的意味,這就是真實的、任性而為的米芾。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品讀經典

從小說、書畫到兒童文學,作家荊歌的「跨界」又有新動向

作家麥家曾視荊歌為小說創作上的知己,未曾謀面時,就通過荊歌靈通的文字喜歡上了他,並坦言有次參加文學活動,大老遠地「拋妻棄子」赴會,就是為了見到荊歌。 隔了幾年,他又見荊歌,發現此兄沉浸於書畫世界中不可自拔,自認:戀上書畫,每天握毛筆,在宣紙上作法,業余才寫小說。麥家聽了,心底頓時湧起一股驚慌失措的快樂,少了個競爭對手,「我一直憋着勁想趕超老兄,趕得跌跌撞撞,超得累死累活,恨不得他摔跟頭,沒想到他中了邪,歇下來看風景了。哈哈,這不是天賜良機嘛」。話雖多半是玩笑諧趣,卻道出了許多友人對荊歌的印象:士別三日,也許別人還是老樣子,但荊歌絕對會讓你出乎意料。 這不,最近,荊歌突然推出了一組兒童文學作品,讓他的摯交好友們又「嚇了一跳」—— 荊歌的兒童文學「攻略」 朱永新 |文 五月份的時候,突然收到老朋友荊歌的來信。他告訴我,現在主攻兒童文學,已經在江蘇少兒社出版和即將出版四部,還有七部即將在中少社出版。 我好驚訝。荊歌是我非常喜歡的「60後」作家。我在蘇州擔任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長時,與蘇州的文化人交往甚多,他們也視我為同道中人。 到北京工作後,和他們的聯系雖然少了,但是一直想念着他們,也關注着他們的新作品。這些年荊歌的作品少了一些。大家告訴我,荊歌玩書畫去了。我一開始還感到可惜,但是沒想到,人家還真的玩出了名堂,把書法寫得有模有樣。在杭州、蘇州、寧波、成都等地舉辦了個人書畫展,還出版了《荊歌寫字》,甚至被認為是當代江南才子型文人書畫的代表人物。 ■ 荊歌書畫作品 再後來,蘇州的朋友告訴我,荊歌玩收藏去了。沒想到,人家玩收藏又玩得溜溜轉,在業界也聲名鵲起,儼然成為專家級的藏家,而且一口氣出版了三本關於收藏文化的隨筆。 這一次,荊歌又開始玩兒童文學了。而且,不是小打小鬧的玩,而且是「專攻」式的玩。很快,我就讀到了他的《詩巷不憂傷》。這是他的第一本兒童文學。 《詩巷不憂傷》荊歌/著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3月版 核 雕 我是在從北京到廣州的飛機上一口氣讀完這本小說的。作為在蘇州生活了30年的人,我自然不僅僅把它當做兒童文學來看。我覺得,這是一本關於蘇州、關於江南文化的兒童文學。除了書法,核雕,這本書中還有蘇州園林,還有蘇州美食(朱鴻興面,生煎包等),蘇州的民居,蘇州的小巷等等。甚至,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腦海中浮現的是許多蘇州的人、事、景。 讀陶老師,我眼前出現的是蘇州雜誌社的陶文瑜主編。他也是一位書法造詣很深的作家,尤其是他的小字小畫,極具品味。他曾經送我一本冊頁,我至今視為珍寶收藏着。讀書法家協會華主席,蘇州書協以前真的有一位主席叫華人德,這位北京大學圖書館專業出身的書法家,字里透出的文人味很重。蘇州的那條詩巷與園林,與葉聖陶故居的園子,也是好生相像。而我蘇州住所的附近,還真的也有一條名叫詩巷的巷子。 這是一部講述一群在江南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中成長的孩子們的故事。這些孩子雖然家庭背景不同,父母職業各異,但是都很善良天真,有着純潔美好的友誼。無論是范靜靜偷偷把家中的核雕送給易凡,還是顏文軍為了給易凡拿食物而被汽車撞傷,或者是范靜靜送小貓給曾經被老鼠咬過耳朵的小蝌蚪,孩子們身上體現了人性的美好和童心的美麗。 寫完這些字的時候,又收到荊歌兄的來信。他在信中驕傲地告訴我,他的另外一本《小米蘭》也剛剛出版,正在寄我的途中。接下來,應該是他的「江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了。我們都期待着。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觀點 | 中鋒用筆的基本功可檢驗書家功底

■日月有常 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 萬姓允誠 於予論樂 配天之靈 遷於賢善 莫不咸聽 ■黨禺 ( 廣東文史館館員 ) 書法是一門抽象藝術 , 學習有一定難度 , 因此王羲之在其《書論 ( 傳 ) 》中有這樣一句話 :" 夫書者 , 玄妙之伎也 ,...

【悅讀周刊】《容齋隨筆》的隨筆

陶淵明 陶淵明高簡閒靖,為晉、宋第一輩人。語其飢則簞瓢屢空,缾無儲粟;其寒則裋褐穿結,絺綌冬陳;其居則環堵蕭然,風日不蔽。窮困之狀,可謂至矣。讀其《與子儼等疏》雲:" 恨室無萊婦,抱茲苦心。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管仲、鮑叔,分財無猜,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 然則猶有庶子也。《責子》詩雲:" 雍、端年十三。" 此兩人必異母爾。淵明在彭澤,悉令公田種秫,曰:" 吾常得醉於酒足矣。" 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其自敘亦雲:" 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猶望一稔而逝,然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即自免去職。所謂秫粳,蓋未嘗得顆粒到口也,悲夫!(《隨筆》卷八) 陶淵明 " 窮困之狀,可謂至矣 " 不是洪邁說的,來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 陶淵明很 " 裝 ",但是裝得挺可愛,裝得非常文藝,以致沒有人忍心戳穿他,包括洪邁。但他不動聲色地陳述了一個事實,自己並無結論。" 然則猶有庶子也。" 兩個孩子都是十三歲,可見不是一個老婆所生。 唐詩戲語 士人於棋酒間,好稱引戲語,以助譚笑,大抵皆唐人詩,後生多不知所從出,漫識所記憶者於此。" 公道世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杜牧《送隱者》詩也。"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李涉詩也。" 只恐為僧僧不了,為僧得了盡輸僧...

如何做到忠孝,快來看看

【經典原文】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夙興溫凊。似蘭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孔老師素講】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這一講主要是談忠孝精神。在中國歷史上忠孝是統一的、合一的,不是現在一些人說的忠孝難以統一,難以兩全,實際上忠孝是一體的。「資父」就是孝順父母,奉養父母。不僅要資父母財錢,還要資父母心志。既能夠安排其生活,又能夠安排其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老有所趣,老有所值。對父親的孝曰「嚴」,嚴是嚴肅、嚴格。嚴更重要的是仰望、崇敬父母,這才是對父母的孝,所以「孝當竭力」。 事君和奉君應當要「敬」。「敬」是一個人成長和被重用的基礎。只有敬,才有機會為社會服務。敬畏天命,天就會給你順境,敬畏天,天就會保佑你;敬畏君,君就會給你機會;敬畏老師,老師就會給你智慧;敬畏合作的人,合作的人就會給你力量。敬畏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 中國歷史上的很多事情,也會出現反面的情況。那反面的是什麼?就是毀父、無父,把父母的名聲給毀壞了,把祖先的名聲給毀壞了。所以一個最壞的人就是沒把家庭建設好。「父不父,子不子」,父母不像父母,子女不像子女,丈夫不像個丈夫,兄弟不像兄弟,姐妹不像姐妹。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的人身修好了,家卻沒有治理好,所以很難治國平天下。大家有沒有發現周圍的這些現象:家庭不和諧,夫妻關系不融洽,父母沒有相處好,兒女沒有教育好,自己忙賺錢、忙事務、忙遊玩,這些人都叫做「父不父」。一朝勐回頭才發現,沒有機會管教好孩子,孩子叛逆難以教化。在家庭當中,這種現象,現在頗多。而在單位「事君」也是這樣。一些領導任由部下,用則用,不用立馬炒魷魚。員工也是如此,領導對我好,有機會就做,沒機會馬上炒領導的魷魚。這個社會的發展應該在這兩句話上,即中華民族的忠孝精神,忠孝精神做好了,我們的社會、家庭就會和諧、美滿。 做好忠孝的精神,就是倡導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常。這「五常」做好了,就像《易經·家人卦》中說:「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六二與九五居中得正而有應,男女匹配此二爻,則各得其正位。」就家庭成員的責任而言,父母承擔執行家規和教養子女之責,故有嚴君之稱。「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是各守其位,各盡其份,則家道正大,家人同樂,治家有方。這些都是儒家經典所倡導的忠孝精神。儒家的「四書五經」都是在倡導着我們社會的正能量,所以儒家文化有強大的生命力。 「臨深履薄,夙興溫凊。」「臨深履薄」是從《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簡化提煉而來。常讀經典的人,才有辦法總結提煉經典,使之生活化和詞組化,才能臨深履薄出來。如果《千字文》的作者沒有讀《詩經》,就不會寫出「臨深履薄」四個字,所以閱讀非常重要。深閱讀經典,寫作時就能提煉出成語和精神。深閱讀現代文,我們總結出來的便是口語化的。什麼是口語化?就是當代化,留不了歷史。什麼叫文學化、文言文化?來自於歷史,就會流傳給未來,可以留給歷史;來源於當下,也就是消耗於當下,就不會留給歷史。所以我們一個人要讀書,要深讀,才有辦法使我們的精神得以永續。 「似蘭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淵澄取映。」這四句話就是講君子的四個德性,像蘭花、松柏、川流、淵澄一樣。蘭花是中國的香草,是文人當中很喜歡的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離騷》曰:「紉秋蘭,以為佩。」就是把秋天開花的蘭花,連措在衣袋上,作為飾物修飾。有的插在頭發上,高潔芬芳,就好像守身如玉一樣,暗香遠播,這樣的人格品質就是中庸之道。為什麼文人墨客很喜歡蘭花的品德?「不以無人而不芳」。你見我,我開花;不見我,我也開花。你見我,我有香;你不見我,我也有香。看不看花,聞不聞香,是你自己人的事,與我蘭花無關。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也就是士階層的品德。 「如松之盛。」《論語》當中講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柏頑強的生命力,頂天立地,長青不老,象徵着君子的德性影響深遠,百世流芳。要像松樹一樣能夠經得起寒冷、寒凍,這樣才能夠體現出他頑強的生命力。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這樣,要如松之盛,才有過冬迎春的機會。 「川流不息。」就如《中庸》里講的「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小德像流水一樣傳播;大德博大寬厚,純朴深沉,可以化育萬物,如聖人的德性像天一樣廣大無邊,像淵一樣深不可測。 」淵澄取映。」淵就是回,顏淵,顏回,我們取的字,有時候是遞進的意思,回成其意,回能夠看得到的是通透、透底,似清水一般。川流,雖然源源不斷,不論經過山川,不論經過河海,最後歸於淵澄取映。 哪一些人,如蘭花一樣可愛;哪一些人,如松樹一樣堅強;哪一些人,如川流不息一樣源遠流長;哪一些人,如淵澄取映一樣清澈透頂,晶瑩剃透,百世流芳。我們學着可以對照自己的言行,對話父母,對話老師,對話蘭、松、川、淵、澄進行思考。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國學

逛花市的時光,歲月靜好

這正是逛花市的樂趣之一,忽然就遇見了美麗的景色,藤本月季是如此,繡球也是如此。 去王四營橋東的盛華宏林批發市場買花,這大約屬於東六環外了。前兩年我通常去離家不遠的星火西路鮮花批發市場買花,雖然一年也去不了幾次,但想到離家不遠處有這麼大一個花市,心里就覺得很安穩。然而去年春天,它被拆掉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買過花。 下半年,我在網上聽說星火西路花卉市場原先的生意分成了兩撥,一撥搬到了王四營橋東,一撥搬到了東風花卉市場。拖了很久,終於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去了更方便一些的王四營橋東。 出乎意料地遠和荒涼。 北京的冬天原本蕭瑟,從我所在的東五環往外去,越來越偏僻,地名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氣質的變化:東柳、咸寧侯、何家墳……窗外漸漸變成平房,間或光禿禿的大樹,遠處不知拆平後作何用處的工地,這時候正停工,覆着翠綠塑料編織布,吊車的鐵臂懸停其中。暖氣煙囪吐出巨大的白色煙雲,一切看起來皆有入骨的荒涼。到王四營橋東,兩邊樓房忽然又多起來,的確是這一帶集市的所在。 盛華宏林批發市場很大,花卉區在里面。白熾燈慘淡燈光下,幾乎所有攤位前都門可羅雀,只有寥寥幾人在逛。從前星火西路花卉市場那種熱火朝天的景象不可復睹了。 第二次去已是今年牡丹盛開的時節 花市中頗多賣牡丹的,挑了濃紫一束,花碗繁復可愛。 畢竟是春天了,花市的氣氛稍稍活轉,雖然仍是冷清,但沒有了冬天那種淒涼的氣氛,正如來的公交車上,看到窗外新發的綠色,也不再感覺一路荒涼得使人心驚,雖然仍是遙遠。也是這次,發現了賣盆栽的店,繡球正着花苞,並有常見的綠植,虎皮蘭、綠蘿之類。但因買了太多鮮切花,已然拿不動了。 這次到盛華宏林,我直奔盆栽區。種在小盆里一米來高的羽毛楓(羽毛槭),筆直的主幹上毛松松的葉子,惹人喜愛。很想搬一盆回去,但想到家里實在沒有什麼能照到陽光的地方,只好按捺下來。往里,品種越發多起來,許多觀葉植物,小葉梔子開着花,清香使人眷念。有的攤位里還有很大的藤本月季,攀在竹竿上,花球密密團團。 繡球比上一次來時看到的開得更大、更多,幾乎每一盆都是簇擁着滿頭碩大的花球,紅藍皆有。這正是逛花市的樂趣之一,忽然就遇見了美麗的景色,藤本月季是如此,繡球也是如此。 我曾在朋友照片的慫恿下,在網上下單了一盆無盡夏繡球花,想多開一點花,特意買了兩加侖的。滿懷期待等到,結果只有極小一枝花苞。失望之餘,仍然珍重,然而就連這一枝小花苞,也在第三天被小孩一把揪掉了。等了幾天,新的花苞並無萌生的跡象,對繡球的渴望卻並不冷卻,反而愈加熾熱,總想在花市搬一盆回來。 我在遇到的第一家賣繡球的店里買了一盆淡藍色的,六枝莖稈上每一枝都頂了一個花球,正在盛開。花球過於沉重,店家不得不用繩子將花稈向中心捆了起來。這樣一盆繡球花,只要50元,比我在網上買的那一枝花苞的繡球貴兩塊錢而已。 在鮮切花區看到一米多高的太平花,開滿密密麻麻粉色鍾形花的蝟實,還有細密潔白的山楂花。大棵枝葉浸在大筒中,是這季節獨有的、充滿本土色彩的高大插花,雖然買不了,然而看到這樣新的、豐富的東西出現在這里,心里總有些感動。在強力的干涉下,它還是在緩慢地,甚至可以說是頑強地恢復着生命力,就如同仍然不是很多,但終究比往日多了一點點的人流一樣。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相思盡染,一縷墨香落成詩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展白綾丈宣,蘸一池墨軒,潑灑韻香,月光下飄盪着清雅芳芳。 臨一窗輕風,擠進綠葉菁翠,散發着悠悠柔柔的縷縷秋香。依窗微笑絲雲,帖潤着彎彎曲曲的嫣紅葉眉。硃砂的羞澀約會了唇紅齒白的綿柔,傾聽一檐燕歸的嘰喳情話。 相俯的含情,脈脈着銀月絲雨,流影在長長的青石板上,如綴珠光。盈繞的婉笛,作響清音潺潺,流水淺淺,泛着一曲消瘦的靜月,朦朧着情海秋棠。 凝眸一點回首,潮湧着心墨似海的蒼穹,青燈照顏疏影星光,繁華落盡里終是凋零如水,冷霜如凝。寫一程山畫一程水,溫馨中拾幾片枝葉,相逢一方盈香的年華,感動靜謐。 梨花飄遠了寒冷,帶雨撐起了殘月。 風吹雲過,星移鬥轉。千回恍惚的夢境里,無言結局、無奈嘆息。歲月刻下了多少人間的風花雪月,年輪篆章了多少人間的酸甜苦辣。不知道當初為什麼,也不知道到頭來又為了什麼。 一把油紙傘,相伴雨季,走過年華。總有一天留不住同行的朋友,總會在某個碼頭分手。紅塵路上,牽過衣裙,彈琴霓裳。隔河兩望,如臨三秋。空望穹頂之下的灰雨,到底還是淋濕了曾經的誓言,凍僵了曾經溫柔。千帆過盡,回想那份枕嵐呢喃,飄遠了夢想,留下了滿目滄涼。 也許,有一朵花更紅更艷,有一株梧桐更粗更高。盡管五更落玉鳳凰,傳奇着錦秀幛幔的情人。飄飄落落浮雲,起起落落人生,誰的傘會撐起夜的夢鄉,誰的酒會飲醉誰的念想。 幾縷暗香,幾點凝煙。一闕曾經的詩行,字里行間染着躲躲閃閃。過往雲煙後花落庭前,一巷盡頭又是丁香花開。 青梅舊往,風月無常。曾經的邂逅,記錄下幾頁文字。擱淺着昨日的炊煙,裊裊中,漸漸模糊了視線,風幹了雨和淚。 臨窗一桌宴席酒肉香,推窗一片杯盞咫尺荒。每個人都在演繹着舞台戲,都在硯墨丹青痕跡,或者微笑,或者淚灑。一縷暗香里舒影了歲月的容顏,關窗推窗就是在書寫着歲月的每一天。 一卷素箋,落滿了長長的相思。殘花丁香里,臨窗一縷墨香。 關窗有愛,推窗送情。不負曾經的深深依戀,雨巷里種滿了相思。依窗相守着明天,一襲花衣霓裳,伴着深巷花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陸建德 莎士比亞筆下的女性形象

「軟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哈姆萊特》 文藝復興時期,女人被認為是軟弱的,女人似乎天生就應該這樣。 但是卻有那麼一群女人,她們不畏父權和政權的威逼,認為門第、等級和金錢都不是愛情的基礎,敢於沖破封建的樊籠,追求個性解放和婚姻自主。 《哈姆萊特》 《羅密歐與朱麗葉》 悲劇色彩的女主人公 喜劇色彩的女主人公 《威尼斯商人》 《無事生非》 翻看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著作,女性往往比男子聰明機智得多,他們面對困難挫折不畏懼,不氣餒,且鎮定自若,機智老練。 莎士比亞同樣創造了眾多熠熠閃光的女性人物,她們有着豐富的精神世界和出色的行動能力,絲毫不比男性遜色。他筆下的女性豐富了世界文學的人物畫廊,她們不僅屬於英國,更屬於全人類。 莎士比亞是全世界戲劇迷的偶像。他的讀者年齡下至幾歲幼童,上至耄耋老者,覆蓋階層既有平民、販夫走卒,也有赫赫有名的作家等。 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1616年)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莎劇中女性的群像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瑰寶,中國讀者可以通過閱讀代表作《哈姆萊特》以及其他更多莎士比亞的作品,在深入了解劇本內容的同時培養一種比較的意識,以便於認識中國女性在傳統文學中的地位和形象。 在這鳥語蟬鳴的季節,讓我們一起博覽世界文學,品讀中外經典,隨歷史長河逆流而上,聆聽佳作賞析,感知中外文學的淵源與異同,追尋古今中外經典文學之路,相約閱讀文學經典·第二季,開啟世界文學之旅吧! 【閱讀文學經典】第二季 第二講 莎士比亞筆下的女性形象 嘉賓:陸建德 外國文學專家,先後就職於中國社科院外文所和文學所,曾任《文學評論》主編。 時間:2019年7月13日(周六)14:00 地點:首圖B座四層第一影院 主辦:首都圖書館 人民文學出版社 咨詢電話:67358114-6210 預約方式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推薦書目 《莎士比亞喜劇五種》 《莎士比亞悲劇五種》 《莎士比亞全集》 《莎士比亞植物志》 同期展覽 為了讓讀者更直觀的了解世界文學,品讀經典,除了系列講座,還將舉辦同名展覽。展覽將展出各個時期20餘種不同版本的圖書及百餘張插畫作品,呈現經典流傳的軌跡和不同時代的審美特色。展覽作為講座延伸,將讓讀者更深刻的了解作品背景以及作家生平。 插畫作品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形不正者,德不來

編者按:根據孔子第75世孫孔海欽教授講座音頻整理,內容:《千字文》。 【經典原文】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傳聲,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孔老師素講】 「德建名立。」一個人立德立功立言,才能夠流傳歷史。中國的讀書人,以前叫士大夫,他們追求的是名。一個注重名節、名望、名譽的人,可以拋棄一切的利益,甚至生命,成就自己,千古留名,這是中國的士階層所追求的。所以好名的人,他可以放棄所有的利益,不注重名的人為了利益可以放棄名。 在古代,因為名而讓天下人知的,如泰伯、伯夷、叔齊等。名為什麼要立,為立名就要放棄能夠影響立名的事情和利益。棄名的人就一定也不要德。所以,不注重自己的名,也不會注重自己的德;不注重自己的德也不會注重別人的利益。所以一個尊貴的人,是注重名氣、名望、名譽的人;一個追求利益的人,他就不會去追求名。 在現實生活當中,名就是一個人的臉,名不要的人就是不要臉的人,不要臉的人就是不要德的人,不要德的人就是只求利益的人。《管子·心術下》第三十七:「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飾德,萬物畢得。」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的形象如果不端正,是由於他沒有培養好德行;他的思想不專一,是因為他沒有治理好自己的內心。端正形貌,整飭內德,萬物都被掌握把控。為什麼有的人利慾薰心,為什麼有的人會不擇手段來獲取自己的利益?是因為心沒有治好,一心總想快點賺錢,快點得名,快點得利,而沒有考慮到,凡事都有一個過程,所以德建名才能立。 名有實名和虛名之分,實名是明制守規,是通過自己所積的德立的名,靠自己的學問、貢獻、付出積累起來的名,得到人的認可。這叫實名。如果是虛名,那就會遭到禍害,圖虛名者招實禍。 《禮記·玉藻》:「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坐如屍」,這些都是「形端表正」的表現。一個人走路穩定,走路穩重,舉手恭敬,眼睛不斜視,嘴巴不亂說,不打咳嗽,打噴嚏,在公共的場合不做這一些事情,不搖頭晃腦,屏住自己的氣息,站有站相,立有立相,坐有坐相,和顏悅色,這些都叫形端表正。 在科舉過程中,尤其是唐朝時期,科舉考結束以後還要面試。面試,主要是考察「身言書判」四個方面:「身」就是身體儀表儀容,要相貌堂堂;「言」就是言語,要做到說話一個字不重復,一個字不多餘,干淨利索,有言語的藝術;「書」就是書法好,一個人字寫不好就很難內心端正,字寫不好,很難顯得有水平,有文化;「判」就是寫判詞的水平,也包括對事情的判斷力,對一件事情的過程,懂得評判。一個人有沒有智慧,就看對是非的判斷能力,是非的判斷能力不是以合乎自己的利益為准,而是以合乎於道義和規律規矩為准,合乎於道義和規律規矩就是「是」;不合乎於道義和規律規矩就是「非」;所以一個人能否做到「身言書判」,就是考驗一個人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的事。 「空谷傳聲,虛堂習聽。」空谷就是形成於兩座山之間的一個地帶,一個區域。小時候經常在鄉下居住,一到山上曠野之中,就在空谷當中對歌。在少數民族地區,山山相間之間可以互相對歌。這是一種情趣。為什麼山距離那麼遠,對歌會聽得到呢,這就是「空谷傳聲」,隔山對歌。有空間才能夠傳聲,空間非常重要。一個人心地的空間大,胸懷就廣大;一個人心地的空間小,遇到問題就長茅草。不舒服,郁悶、痛苦、寂寞、彷徨、悲傷,茅草長出來了,這就叫「茅塞」,其心路被茅草堵塞了。打開茅塞,便是「茅塞頓開」。可見,給自己的空間、山谷非常重要。只有擁有自己的山谷、空間才能夠使自己的聲音傳出去。 「虛堂習聽。」自然界傳聲主要靠空谷,家道家風家訓的傳承靠虛堂。虛堂以前叫「明堂」,「明堂」就是自己家的客廳。家族在這個「明堂」里頒布家族的重大事宜和家訓、家教、家道的傳承。在單位的「明堂」、虛堂叫着會議室、禮堂。「習」是實踐、踐行。「虛堂習聽」在虛堂上一定要善於傾聽。工作也好,家庭也好,都必須善於傾聽正能量的話。一個人所有的煩惱,就是背離了「明堂」的祖訓,背離了會議室、禮堂公布的法律法規的傳承。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易經·系辭》當中講:「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如果不長期積累善、德,不能成名,所以成名實際上就是積善;為什麼有的人會滅身呢?因為積惡的東西、積殃的東西積多了,只要惡不積就不足以滅身。 有的人為什麼有禍呢?禍因惡積。有的小惡,積多了,就變成大惡。有的人認為沒得到利益,就去傷害別人,這是惡。有的人認為利益得少了,別人得多了,就去傷害別人,這也是惡,就是傷天害理。傷天,就是損傷了天理良知;害理,就是傷害了道理。用違法的方式去傷害別人而得到,這叫做禍,這些事做多了,就叫做積殃。有的人為什麼事業很順利,家庭沒有變故,愛情、婚姻、父母子女教育都非常好呢,因為「福緣善慶」。 一個人所有的煩惱,就是背離了家德家風、家訓家規和明堂的祖訓,背離了在單位會議室所做的決定而造成的。會議室研究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大家的共識。按照規矩做事、做人,就不會有禍。遵守法律和制度,就會得福。福,不是修來的,而是遵守法律,貢獻社會來的。貢獻越多,不求回報,福就越多。 一切的機遇都含有福和禍,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當中說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要善於化禍為福,轉危為安,不要得福而忘乎所以,因禍而自暴自棄。 「尺璧非寶,寸陰是競。」璧是一種玉器,直徑有一尺,即三十厘米多的圓形的玉,價值連城。君子比德於玉。玉,是寶,但比玉更有價值的是時間。《淮南子·原道訓》曰:「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寸陰,就是「一寸光陰」。表示時間很短。競,是比賽爭勝的意思。寸陰是競,就是珍惜時間。 古人為什麼會用「一寸」形容光陰呢?以前古人做了一個人形的木頭架子,當太陽光慢慢偏移了中午的時候,這木頭架子的影子就越變越長越變越長,即代表着時光流逝,光陰一寸一寸的流逝掉了。所以「寸陰是競」就是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即使是一點點時間,也要把它看得非常寶貴。有時候我們學習知識,就是在一分鍾兩分鍾當中獲得的,感悟到生命的意義。 在珍惜時間方面,有大量的論述,像《論語·陽貨》當中說:「日月逝矣,歲不我與」。陶侃曰:「大禹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凡俗,當惜分陰。」陶淵明詩雲:「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李大釗說:「浪費了時間,就是犧牲了生命。」魯迅說:「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所以,我們不要去浪費別人的時間,不把自己最寶貴的最珍貴的時間,陪別人度過無用的時光。 《詩經·車鄰》雲:「今者不樂,逝者其耋。」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不樂於做好事,不樂意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去學習,去做一些事情,那我們將逝去時間,很快就到了八十歲,成為耄耋老人。雷鋒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愛因斯坦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在業余時間。業余時間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廢掉一個人。」不論是老人、小孩,還是中年人,去了一天,就少了一天。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時間,「尺璧非寶,寸陰是競!」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珍惜時間的人。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這人就長壽,就是一個富有的人。一個人最大的奢侈,就是浪費時間,為了尺璧之寶而浪費寸陰,都是不值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國學

王爺三次謀反皆失敗,皇帝每次都原諒他,他卻說 我沒臉活了

古語說得好,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無論一個人的脾氣有多好,當被逼到一定程度,會毫不猶豫進行反擊。在評價古代帝王時,經常用到「明君」二字,配得上明君稱號的皇帝,未必具備超強的治國才能,但必然擁有寬廣的胸襟,哪怕大臣犯錯,也不會採取過激手段,能夠容忍常人不能容忍之事,仁慈的性格比較突出。 歷史上明君不少,比如漢文帝劉恆,周亞夫當着他的面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漢文帝不僅沒有懲罰周亞夫,反而予以提拔重用。北宋的宋仁宗,也是出了名的明君,所以朝堂上才出現包拯這樣的名臣。東漢時期的漢明帝劉莊,就是一位非常仁慈的皇帝,弟弟三次密謀造反,大臣紛紛建議初次,漢明帝卻選擇原諒。 劉秀共有十一個兒子,漢明帝劉莊排行老四,山陽王劉荊排行老九。劉荊長大後先被封為山陽公,沒過多久又晉封山陽王,他並不甘心當王爺,一直覬覦皇位。光武帝駕崩後,太子劉莊繼位,劉荊心里非常不服氣,認為自己才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皇子,開始密謀造反。 劉荊並非一無是處,反而能力十分出眾,史書稱他「有才能而喜文法」。劉荊很聰明,知道自己實力有限,如果直接跟哥哥漢明帝叫板,無異於以卵擊石,一點勝算都沒有。於是,他冒充大鴻臚郭況,給大哥劉疆飛鴿傳書,目的相當明確,蠱惑劉疆跟着他謀反。 劉疆身為光武帝的長子,而且之前還是太子,母親郭聖通被廢之後,劉疆看出父親的意思,主動提出讓弟弟劉莊做太子。劉秀對陰麗華一往情深,將她封為新皇后,愛屋及烏,廢劉疆為東海王,另外立劉莊為太子。所以,劉荊認為劉疆心里裝着怨恨,隨便忽悠一下就行,若得到劉疆的支持,成功的幾率會增加不少。 人算不如天算,劉荊失算了,廢太子劉疆根本沒有異心,為表忠心,劉疆直接把信件火速送到漢明帝手中。只用了幾天時間,漢明帝調查清楚,劉荊准備謀反的事情暴露。在古代,無論是誰謀反,皇帝都不會心軟,親兄弟也不放過,歷史上因謀反被處死的王爺、皇子不勝枚舉。 天性仁慈的漢明帝,念及劉荊是自己的親弟弟,畢竟血濃於水,告訴知情的幾個大臣不要聲張,原諒了劉荊的不臣之舉,甚至連責怪的話都沒說,僅在劉荊身邊秘密安插幾個親信,一方面為了監視劉荊,另一方面是一種警告。第一次謀反失敗後,劉荊仍不死心,並變本加厲,偷偷擴充實力,准備趁外地入侵之際再次動手。 劉荊的一舉一動都在漢明帝掌控之中,沒等動手就被發現,第二次謀反計劃胎死腹中。大臣們勸漢明帝不能心軟,畢竟劉荊太過分,理應將他處死,漢明帝還是原諒了弟弟劉荊,把他改封為廣陵王,當作小小的懲罰。按照常理來說,劉荊應該像驚弓之鳥,不敢再有其他想法,好好當他的王爺。 只可惜,劉荊不懂得感恩,盡管漢明帝兩次網開一面,卻沒有讓劉荊真心悔改。到了新的封地,劉荊又開始琢磨謀反計劃,找來一位名氣挺大的相士,直言不諱問道:「大師,如果我起兵的話,勝算大不大?」相士驚呆了,猜出劉荊的計劃,連夜稟報給漢明帝。這已經是劉荊第三次要謀反了,漢明帝依舊原諒他,僅削減了他身邊衛隊的數量,可謂是仁至義盡,若換成別的皇帝,劉荊有十條命也保不住。 衛隊被削減之後,劉荊徹底失去謀反的實力,但他轉變了方式,找巫師詛咒哥哥漢明帝,希望他早點駕崩。沒過多久,劉荊的行為又被發現,雖然漢明帝還是放過了這個不爭氣的弟弟,但劉荊徹底崩潰了,怒喊道:我的人生太失敗,不想活了!然後再絕望中自我了斷,他這一生也挺悲哀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微信搜狗歷史

白居易和劉禹錫,為何能成「史上10對友誼最深文人」之首?

1 有空琢磨一下古人之間的關系,挺有意思。 比如唐朝那些詩人們,成就不一,性格各異,有的還很古怪,他們的關系,夠寫1000篇論文,而且很多人愛看。 比如天皇巨星李白和王維,為何老死不相往來?杜甫和李白多次交集,為何一個有情,一個無意?邊塞聖手高適和岑參,到底哪個更鐵血、武藝更高強?「郊寒島瘦」的孟郊和賈島,到底是怎樣比慘的? 2 今天要說的這對CP,是同齡的白居易和劉禹錫(都生於公元772年)。 關注他們是有原因的,之前囚徒看過一個排行榜——「歷史上十對友誼最深的文人」,白居易和劉禹錫出人意料排在第一。 這就耐人尋味了,因為他們初次見面時,都已經55歲,典型的夕陽之交。此前,他們互相仰慕,算是神交已久的筆友,經常@彼此。 他們有太多理由早些認識—— 同為河南人,他們的老家相距離不過100多里地;他們都反對空洞浮誇,主張文學革新;他們都看不慣中唐時期官場的種種萎靡、不思進取。 照說,這麼相似的人,很容易聚在一起,可是文人圈數不清的論壇,更多的酒局,從未見他們同框。 3 公元826年,他們終於在揚州見面了,為那場酒局買單的,是時任淮南節度使的王播。 當時,劉禹錫剛由安徽和州刺史罷歸洛陽,白居易也因病不再擔任蘇州刺史。 那是個奇怪的場景,在揚州CBD的小酒館,兩個鬍子花白的老人,久久地擁抱在一起,雖然都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卻一個比一個孤獨。 此前他們各有知己,元稹是白居易不可磨滅的回憶,柳宗元是劉禹錫午夜夢回的經常,白居易為了紀念元稹,寫下讓無數人哭鼻子的「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劉禹錫用20多年時間給柳宗元出了一本詩集,名為《柳河東全集》,以報答柳兄弟「以播易柳」的深情。 失去知已的他們,就像折翅的天使,在人間苟活。 他們原本以為,大半生的酸甜苦辣過後,這輩子再無機會相見,可是老天的安排總是出人意料。 就是那次初見,再次激發了劉禹錫的小宇宙,寫出了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標紅的那14個字,更是千古金句,意思是,時間會證明,新生勢力銳不可當。 最好的年華,轉眼已經消逝無影,當然是有些不甘心的,那些年,有太多的遺憾和惆悵。 還有很多美景沒來得及飽眼福,還有很多佳人等着去相識,好像一切冥冥中早已註定,相似的人,遲早都會相見。 4 劉禹錫被貶23年,工作崗位都是刺史、司馬那樣的閒差,總之,很多人不希望他幹事。 相比之下,白居易要順利得多。 白老師的坎坷主要在少兒時期,由於家里窮,他無書可讀,但他的精神世界,很早就迸發出可怕的力量,據說為了練習口才,一直練得口舌生瘡,為了練習書法,手上起繭,年紀輕輕就白發畢現。 16歲後,他進入人生的快車道,當時他隨手寫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徹底征服了之前低估他的大咖顧況,當時李白杜甫逝去不久,大唐人民情緒低沉之時,滿心期盼:到底誰是下一個李杜? 白居易被很多人看好,包括當時連續幾任皇帝。 他果然沒有讓人失望,在堅持推動」新樂府運動「同時,他培養大量弟子,成為大唐詩壇盟主,政治上,雙魚座的白居易更懂迂迴,不像劉禹錫那麼倔強,因此獲得了更多發展機會,包括在皇帝身邊當差。 雖然只是皇帝起居言談的記錄官。 5 在揚州的余暉中,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以文字和酒互相安慰着彼此。 很顯然,當世不會再有任何一個人,能像他們那樣懂得對方。 生命最後10多年,白居易、劉禹錫,還有酒,成了打不垮、驅不散的「鐵三角」,其實,白劉兩人就是兩壇老酒。 年紀越大,白居易越喜歡來兩杯,他把自己的號改成了「醉吟先生」,酒後,他們愛在洛陽城內外閒逛,寺廟、山丘、泉石,處處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當然免不了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寫詩,來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白居易很有心,將自己和老劉的130多首唱和詩編成了《劉白唱和集》,此集一出,天下手抄本橫行,是在這本集子里,他首次提出,要組成大唐詩詞「劉白」戰隊。 6 公元842年夏天,比白居易晚出生幾天的劉禹錫走了,白居易非常傷心,為這位晚年知音寫了一首悼亡詩—— 《哭劉尚書夢得》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閒日,一死一生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游。 其實在寫這首詩的時候,白居易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4年後他也因病去世。 從此,詩豪和詩魔的時代結束了。 生命的最後階段,他們共同在孤獨中尋找溫暖,並且將這種感覺傳遞給廣大讀者,如果要在他們的詩作中找佐證,估計是下面這兩句(都很有名),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一生已過,原諒,是世界最高境界的詞匯;懂得,是人生最難抵達的狀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微信搜狗歷史

透過莫里哀看現代《偽君子》

莫里哀(1622-1673),法國作家 提到莫里哀,人們總是先想到《無病呻吟》《偽君子》《慳吝人》等傑作。其實,除了作家的身份,這位戲劇天才同時也是演員、戲劇活動家,他還創建了古典主義喜劇和法國芭蕾舞喜劇。他的作品從17世紀流傳至今,無數次被搬上舞台,被重新解讀和演繹,經久不衰。其中,《偽君子》不僅是戲劇史上的巔峰之作,同時也開啟了莫里哀以手中之筆批判社會現實問題、反封建反宗教統治的全盛時期。 《偽君子》何以成為戲劇舞台上的常青藤?對於當下社會,《偽君子》有着怎樣的現實意義?由「立陶宛鬼才國寶級導演」詮釋的新版《偽君子》如何在經典的光環中尋求突破,實現面向當下的舞台語言表達?北京大學外語學院法語系副教授羅湉、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教授彭濤、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沈林將從文學創作、作品內涵、舞台呈現等多個角度,帶你全方位看透《偽君子》。 活動名稱 透過莫里哀看現代《偽君子》 時間 2019年6月23日(周日)15:30~17:00 地點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嘉賓介紹 沈林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英國伯明翰大學莎士比亞學院碩士、博士。研究領域: 莎士比亞、跨文化演出、當代西方戲劇藝術。曾在華盛頓特區莎士比亞圖書館、奧地利薩爾斯堡論壇、加利福利亞大學、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哥本哈根大學、維也納大學、捷克查理皇帝大學、格魯吉亞巴托米藝術大學暨伊利亞國立大學、西班牙哥利納達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戲劇研究所講學暨開展合作研究。並應邀前往芬蘭、俄、日、英、法、德、意、西、捷、保、匈、波、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埃及、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國,觀摩戲劇節並擔任評委。 參與創作的舞台作品有:《陽台》《愛情螞蟻》《盜版浮士德》《格瓦拉》《北京好人》《末路英雄》。 彭濤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中國中心理事長。 1987年進入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學習。1988年至1994年在俄羅斯戲劇研究院學習(前蘇聯盧那察爾斯基國立戲劇學院),師從著名戲劇評論家克雷莫娃先生,獲藝術學碩士學位。自1994年至今,任教於戲劇文學系。 曾經從事戲劇影視創作,話劇《花房姑娘》1998年由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首演於北京。同年獲北京市建國五十周年文藝作品徵集活動優秀獎。創作了一系列電影電視作品,代表作品: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將愛情進行到底》(與刁奕男、霍昕合作)。 新一代俄羅斯戲劇專家,在契訶夫戲劇研究領域頗有建樹。發表有學術論文《談「三姐妹」》、《談「海鷗」》、《談「櫻桃園」》、《現代舞台上的契訶夫演劇》等。 羅湉 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大學外語學院法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戲劇史與中法文化關系。主要作品包括論著《十八世紀法國戲劇中的中國形象研究》,譯著《紀德評傳》《愛情評說》,編著《新中國外國文學60年口述史》《歐美戲劇文學與文化》等。 《偽君子》講述了偽裝聖潔的教會騙子答爾丟夫混進富商奧爾貢家中,企圖勾引其妻子,奪取其家財,最後真相敗露,答爾丟夫鋃鐺入獄,奧爾貢幡然醒悟,一家人皆大歡喜的故事。 今年7月,《偽君子》作為第八屆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劇目,將首度亮相北京。無論你此前是否看過《偽君子》,相信奧斯卡導演的版本,一定會帶給你耳目一新的體驗。 用現代視角重新解讀莫里哀的喜劇經典 一般我們說起偽君子答爾丟夫,會認為他假扮成一個虔誠的宗教聖人,在莫里哀的時代,他們信奉的是教會,帶着很濃的當時時代的特色,而現在,《偽君子》的故事是不是還有現實意義呢?事實上,拋開宗教本身,其實答爾丟夫本身帶着一個「信仰」的標簽,這種「信仰」在莫里哀時代是教會;在蘇聯時代是政黨;而現在可能是民眾追隨的財富象徵:銀行、政治等等。 《偽君子》劇照 攝影/D.Matvejev 在導演看來,偽君子答爾丟夫是現代社會的「英雄人物」。他是一個完美的不道德的墨守成規者、社會攀登者和實用主義者,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當然,在這部劇中,他並沒有假裝成一個虔誠的教徒。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出色的公共關系專家,他深知沒有比道德更好的工具,為他冷嘲熱諷地利用來蒙騙容易上當的傻瓜。對他來說,虛偽和謊言只不過是塑造形象的工具,而他以犧牲他人為代價獲得財富的能力,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他比別人更強大和優越的證明。 《偽君子》劇照 攝影/D.Matvejev 作為道德戲劇、政治諷刺劇、社會滑稽戲的集大成者,莫里哀在《偽君子》中期望摘下宗教的假面具。而奧斯卡·科索諾瓦斯則希望抨擊我們當代被金錢、政治標語、作秀、墮落所腐壞的資本主義社會。 立陶宛鬼才國寶級導演親自操刀 導演奧斯卡·科索諾瓦斯1969 年出生於維爾紐斯,1993 年畢業於立陶宛音樂戲劇學院導演專業,學生時期便開始在立陶宛國家話劇院擔任導演,他的戲劇語言獨樹一幟。1999 年,30歲的科索諾瓦斯成立OKT劇院,後被命名為維爾紐斯城市劇院。 作為國際各大藝術節的寵兒,從上個世紀90年代,奧斯卡·科索諾瓦斯執導的劇目就開始被世界上最重要的戲劇節之一阿維尼翁戲劇節邀約,《偽君子》是他第七部受邀參加阿維尼翁戲劇節的作品。在中國,他的作品同樣受到歡迎,《哈姆雷特》被評價為「零差評神作」,《海鷗》更成為烏鎮戲劇節爆款劇目,創下開票一小時內3場全部售罄的記錄。 奧斯卡認為《偽君子》入選阿維尼翁的原因是因為對該劇本的全新詮釋。「阿維尼翁藝術節的選戲的標準一直是創新、關注當下和品質。通常莫里哀的《偽君子》是通過宗教的角度進行詮釋。 答爾丟夫總是壞人,而奧爾貢總是好人。在我的這部作品中,他們都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家。對他們來說,道德只是公關。社交網絡成為他們決鬥的舞台。當然,在法國,莫里哀的劇目經常被上演,但《偽君子》是阿維尼翁的一位難得的訪客,因為很難找到詮釋這出戲的新方法。法國人理解並欣賞它。 」 《偽君子》劇照 攝影/D.Matvejev 導演將「我是偽君子」定義為一種病症,它由資本主義政治背景引發,在社會大眾中廣泛傳播。因此,偽君子的概念並不僅僅體現在答爾丟夫嘲笑奧爾貢的時候,還存在於演出本身的形式里,當演員直接傳達給觀眾的時候。由維斯塔·格拉斯塔設計的綠色的迷宮圈創造出一種環繞式的戲劇氛圍,讓導演以及演員的想法很好地融入了這部劇中。 把「凡爾賽花園」搬上舞台 以寬敞的綠色的迷宮作為舞台設計,是《偽君子》的一大亮點。這一設計從凡爾賽宮花園得到靈感,象徵着奧爾貢的精神失常,他讓答爾丟夫成為他意識的主導。 《偽君子》劇照 攝影/D.Matvejev 迷宮般的植物也代表着現代資產階級錯綜復雜的內部關系,舞台上的真假是非讓人分不清這是在劇院還是在現實。這部莫里哀的戲劇表面上一幕社交鬧劇,但也包含了政治諷刺的意味,導演奧斯卡·科索諾瓦斯毫不容情地嘲諷了為金錢名利而操縱宣傳的腐敗的資本主義社會現象。台前幕後,我們原本的真實在受到注視的情況下往往會被擊打、被收斂。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百科

來自川端康成筆下「雪國」的藝術節,如何與我們江南文化融生萬物

文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 便是雪國,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作家川端康成在小說《雪國》里描述的那個唯美的鄉村世界,就是新潟縣。 從重要的糧倉基地到遭遇鄉村凋零危機,再到20年前舉辦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這個地方如今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戶外藝術節舉辦地,藝術節期間吸引全球50餘萬人前往。 就在前不久的五月底,浙江桐廬縣舉辦了大地藝術節發布儀式,正式與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聯合,引入後者模式,探索江南鄉村文化的新活態。 ■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圖使用中國藝術家馬岩松作品《光之隧道》(上);桐廬大地藝術節發布現場(下) 許多人對此持有謹慎的觀察態度,畢竟,當下許多藝術節輪流於各地舉辦,並無深度結合,近年也出現過一些自發的藝術激活鄉村計劃,不夠成熟的理念與實踐甚至引發當地人的誤解,如今,「進口」的大地藝術節,又是否能打開新的局面? 這個節日與藝術無關,而與當地歷史和生活息息相關 這一切,都需要從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創辦前的日本鄉村危機說起。 越後妻有是日本新潟縣南部一片覆蓋幾十個鄉村大約760平方公里大小區域的統稱。「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作家川端康成在小說《雪國》里描述的那個唯美的鄉村世界,就是新潟縣。 新潟縣所在的地區歷史上是日本重要的糧食產地,平原遼闊,森林茂密,麥浪一望無際,直到今天還有以「越光米」為代表的品牌深受大眾歡迎。據19世紀初的人口統計,新潟縣地區人口為145萬,是當時東京府人口的兩倍之多,繁盛的鄉村人口讓這片土地上錯落着大量農宅、糧食加工廠、基礎教育機構等建築,如果要選出一個地方來代表日本的農耕文化,新潟縣獨一無二。 然而還未等當地人反應過來,現代化進程已進入了日本,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日本的工業化浪潮迅速在沿海大城市集聚,新潟縣這樣曾經的重要區域淪為了現代都市的邊緣補給基地,「二戰」之後,東京超級都市圈的擴展進一步將這些地方的年輕人如「虹吸效應」一般帶往城市,隨之,鄉村老齡化、代際斷層、產業凋零、房屋空置、學校關閉。 ■ 越後妻有地區風景,官網圖 鄉村如何在城市現代化浪潮中獲得新生,在日本是一個幾十年來被探討的社會議題,最終總是需要落回到兩個問題上: ■ 一是如何讓鄉村文明以新的方式為現代人傳遞情感、講述故事; ■ 二是如何以成熟的產業鏈吸引年輕群體回歸鄉村,充實當地活力。 而新潟縣的危機在2000年終於遇到了轉機。 ■ 每年主題緊扣環境與自然,2018年主題「地球環境時代的美術」 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受邀決定在越後妻有地區發起大地藝術節,這個全世界最大型的戶外藝術節並無同類經驗可借鑒,只能憑自己探索新的模式,北川富朗和團隊廣泛邀請全世界各地知名藝術家來越後妻有地區創作,提供空屋、土地,引薦當地民間手工藝,要求只有一個,「這不是一個有關藝術的節日,藝術只是一個催化劑,是用來呈現當地歷史和人的生活方式」。這讓前來參與的藝術家們首先意識到,自己的作品不是因為這里有一片閒置地方來安置,也不是讓鄉村為藝術服務,而是深入了解這里的鄉村文化、農耕文化,讓「藝術節只屬於那片土地、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 從2000年創辦,每三年一屆,到去年已舉辦了七屆的大地藝術節,先後在越後妻有地區展出了600多個藝術作品,最終200餘件被公認是與當地環境協調的好作品而永久性保留。首屆藝術節上,來自前南斯拉夫藝術家瑪琳娜·阿巴拉莫維奇創作的《夢之家》,至今仍是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這棟超過100年歷史的兩層木屋被改造為民宿,其中4個房間分別被染成紅、青、綠、紫色,房間里沒有桌椅床鋪,僅有一個木盒子,入住者可以穿着同色連體睡衣在里面過夜,翌日記下自己的夢境,是為《夢之書》。這樣一本匯集許多普通遊客夢境的《夢之書》,已於2012年出版,出現在日本最大的連鎖書店紀伊國書屋書架上。 ■ 散落在田間的作品 而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椿的作品《家的記憶》則將一棟空屋用密密麻麻的黑紗線交織起來,角落里的書、家具無不被黑網網住,以此提醒觀眾被遺忘的家園記憶。針對新潟縣曾經發達的紡織業歷史,墨西哥藝術家達米安·奧爾特加選擇了一個廠房,讓無數條白絲線從天花板垂下,絲線上的結組成六角形,變成雪花結晶體的形狀,這個結合了棉花與「雪國」意象的作品《雲之經線》,已是觀眾必看的作品之一了。 ■「光之館」,將傳統的日本家屋形象與自然光線美妙融合,官網圖 當然,還有許多作品是富有童趣的,即便是一家三口來觀看也能夠感受到藝術講述的情感與故事,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在越後妻有創作了「光之館」,以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贊》為構思,將傳統的日本家屋形象與自然光線美妙融合。草間彌生的《花開妻有》以一朵盛開的波點大花寄寓了將這個地區及植物的活力延續下去的希望。還有以實體繪本形式歌頌農耕生活的作品,俄羅斯藝術家夫婦伊利亞與艾米利亞·卡巴科夫創作的《梯田》,直接將農民耕作的形象放置在了梯田中,在農田里樹起了彩色的農民雕塑,呈現出犁田、播種、插秧、割稻等動作狀態。從觀展台看過去,宛如一頁頁農耕主題的繪本畫面。 ■《梯田》的創作過程,藝術家與農田主人經歷許多磋商 參與藝術節的藝術家群體中,多位中國藝術家留下了精彩作品,藝術家蔡國強在2015年創作了大型裝置「蓬萊山」,這個源自中國神話故事的作品,使用了近1000件由稻草製作而成的草船、飛機等作品,從里山美術館空中垂吊下來,這些作品是蔡國強邀請當地的孩子們在當地編草藝術大師指導下完成的,它們圍成的圓圈,恰好形成了一條龍的造型,這也在喻指歷史上秦代徐福東渡尋仙最終定居日本的傳說。 ■ 蔡國強 蓬萊山,官網圖 藝術家馬岩松獲邀參與大地藝術節之後感受到:「大地藝術必須長在特定的環境中,有所針對。」去年他創作的《光之隧道》以金木水火土意象改造了一段當地觀光隧道,遊客行走其中,會引發古典與現代、人與自然、張揚與隱身等多重關系的思考。此外,諸如鄔建安的《五百筆》、幾米的《Kiss&Goodbye》等作品也都頗有亮點。 ■ 馬岩松改造的隧道是當地1996年專為游覽「清津峽」建造,演員福山雅治已「打卡」 正如蔡國強作品里能看到當地人的參與製作,這是北川富朗團隊非常重視的部分,在藝術節融入當地的理念倡導下,藝術節的組織運營由本地居民與世界各地義工組成,藝術家的大多數作品致力於展現當地的歷史生活,製作過程中聘用當地工匠,在藝術衍生品開發上與當地傳統手工藝結合,如草間彌生作品的圖案形象被加入到當地手工藝品的包裝上,大受遊客歡迎。每年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衍生出的食品與手工藝品還會在東京商場舉辦展銷會。這些舉措最終讓每一屆藝術節為新潟縣創造出大約50億日元的經濟效益,而前來藝術節的遊客人數,也從第一屆的16萬增長到了第七屆的50萬。最重要的核心在於,藝術節每年緊緊圍繞藝術與自然主題,開發與保護並行,並為當地民眾帶來就業與經濟利益,越後妻有地區的民眾也從創辦初的懷疑到如今與之產生信賴互助的聯結。 ■ 村民與作品,官網圖 即使當地民眾並不很懂藝術作品,但能感受到的是作品中對當地風物的尊重,對日常生活的藝術趣味化,就像北川富朗形容說,如果一件作品能讓村里的老人為之一笑,那它就是值得出現在越後妻有的。 振興鄉村、呈現江南文化是「中國版」的核心方向 如今大地藝術節移植進入浙江桐廬縣,不僅因為桐廬自古受江南文人喜愛,諸多風景被畫入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中,有着典型江南鄉村文化的氣韻,也因為桐廬的鄉村自身處於轉型時期,在多番考察藝術節情況後,看到了雙方合作的可能,並且提出了「鄉村振興是桐廬大地藝術節的唯一命題」基礎理念。 與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相同的是,桐廬大地藝術節也是每三年舉辦一屆,今年將逐步開展全球藝術家公募、藝術節視覺形象發布、社會協同項目合作、藝術家駐地創作等多個步驟,將於明年秋季迎來首屆。 ■ 桐廬新合索麵、鍾氏傳人升掛項目燈籠,主辦方圖 桐廬有豐富的農產品與手工藝,但都缺乏品牌度,而這恰恰需要通過藝術節的運作來向外傳遞,同時背靠浙江與江南深厚的人文歷史,這是桐廬大地藝術節本土化的關鍵特徵,也是邀請全球藝術家創作的核心背景。事實上,為了體現桐廬對大地藝術節的期待,發布會就選在了桐廬縣最偏遠的新合鄉一處古村老屋鍾氏大屋「三星堂」舉辦,並啟動第一個藝術項目「桐廬新合鄉鍾氏大屋活態保護與利用創新方案設計大賽」。同時,青年藝術與青年創業也是藝術節重視的方向,桐廬大地藝術節與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達成合作,決定共同設立「藝術創生學研基地」,為促進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提供共生與創生土壤。 發布會上,北川富朗與多位參與過大地藝術節的中國藝術家對話,探討藝術節在中國的落地發展,北川富朗非常強調大地藝術節是藝術家與當地人共同創作的結果: 「藝術家獨到的眼光和外來者的身份便於幫助他們發現當地有趣的文化特質,發掘閃亮的鄉土內涵,這是最具價值的。而在這一過程中,其作品的調研、製作、展示又離不開土地所有者的授權和溝通,在這樣的對話中,藝術家和當地居民不斷完善作品的解讀和深意,彼此理解並達到最終共識,令居民更加開放而自信的認識自己的家鄉。」 對藝術家而言,這種打破慣性思維的創作也帶來更廣闊的啟發,藝術家朱哲琴與鄔建安都表示,藝術從城市走向鄉村,重新定義了人與藝術之間的關系,也在把藝術拉回本質。 一個國際性的藝術節的成功,來自舉辦地的特質,也在於它內部的異質化,桐廬縣下面有200多個鄉村,如何在藝術創作與開發過程中,做到發揮自身特長,避免同質化,無疑是一個近在眼前的挑戰。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的做法是通過舊宅、校舍、廠房、溪流、峽谷、森林以及手工藝來區分,但依然會有遊客在選擇游覽時發現部分村莊的形態與藝術作品形式是趨同的。 ■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2019年主題為「巡遊瀨戶內海的島嶼、藝術和四季」(右)、直島南瓜,本文作者攝(左) 另一個可供借鑒的例子同樣是來自北川富朗團隊打造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節,這個藝術節是在借鑒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的成功經驗後於2010年創辦,聚焦港口、水鎮和島嶼文化,在瀨戶內海數百座島嶼中選擇了12座島嶼舉辦藝術活動,不同島嶼也孵化出了不同特質。 直島是以安藤忠雄設計的收藏有4幅莫奈《睡蓮》作品的地中美術館知名,同時島上還有草間彌生兩個向海而望的紅黃南瓜裝置;豐島則以一個「水」主題的美術館與心跳博物館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小豆島不僅是動漫《魔女宅急便》的取景地,同時也有着濃郁的民間信仰文化,藝術家朱哲琴就是因為看到島上眾多廟宇建築而受啟發為2019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創作了作品《鍾舍》。 ■ 直島地中美術館、豐島美術館,官網圖 當遊客行走在這些島嶼上,似乎再難想到半個多世紀前,這里還是化學工業、捕撈業的重要基地。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為桐廬展現成功經驗的同時,也反饋了一些不夠完美的缺憾之處,這些都足以為桐廬舉辦大地藝術節提供更多探討空間。而答案或許依然聚焦在如何深挖江南文化,在距離桐廬百公里不到的杭州,有一座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那里常年舉辦江南民藝主題展覽,先後舉辦過「江南鄉村工藝」「東方竹」「剪紙」等高水準展覽,展現了江南民藝從實用器到藝術品的歷史演變過程。相信其中不少藝術元素,會創新呈現於明年的桐廬大地藝術節藝術作品上。這些都讓外界期許着一種最好的文化活態,便是讓現代人重新將民藝、鄉村視為一種內化的、自在的生活方式。 ■ 民藝博物館「東方竹——亞洲竹生活藝術展」,博物館圖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百科

唐穎《家餚》 記得這十四道家常味覺,「日常」便可淡化任何傷痕

每個人的記憶深處一定有一道令人回味的「家餚」。 食物背後,隨之涌來對時代和家人的記憶。 今天要打開的是老上海的「味道」和「情調」。 ■ 上海傳統美食,「上海發布」圖 一貫書寫上海的作家唐穎長篇新作《家餚》近期問世,《家餚》以家族小說的筆法書寫一個家族的家長里短,寫出了一部新老上海的食色錄。與上一部作品《上東城晚宴》從標題開始都已經十分相似,不同的是上東城晚宴的地點在紐約,家餚的故事幾乎都在上海展開。 ■ 作家 唐穎 《家餚》中關於飲食描寫依舊有很多,比如醬鴨蹄髈紅燒肉,以及青團年糕芝麻湯圓等,小說特別寫到在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上海人仍然要半夜去菜場排隊買食材,費時費力地精心製作家餚,特別是過年的禮數更多更繁瑣,卻年年如此不敢懈怠,飲食已經充滿儀式感,這種飲食文化也成為上海的底色之一,由此顯現出唐穎小說的市井氣息。 唐穎說,《家餚》讓她從「文藝」進入了「日常」。 在這部小說中,我刻畫的老一代上海人,其中幾位可說是離經叛道! 很久以來,我一直記掛着寫寫他們,卻又拖延着,我的疑惑是,今天的讀者是否有興趣?終究我還是在顧忌讀者的感受。然而,另一種聲音一直在敦促我,那算不算作家的良心呢?仿佛不去寫他們,有點對不起自己的作家生涯。 小說里的食譜,是多年前憑票證購買食物年代的食譜,便有了歷史氣息。這些食譜來自不同的家庭成員,攜帶了敘述人的情緒和當年的場景,是非常個人化的食譜。從小說結構來說,章節前的食譜成就了小說的形式感,最初構思時的就有這樣的安排。 書中插圖,羅希賢 繪 小說里詳細描寫了十四道家常菜,隨便摘兩個食譜出來,就是許多人的味覺記憶: 每隻粽子放兩塊肉。鮮肉粽的口感,除了肉質好肥瘦搭配鹹淡適中之外,關鍵是,粽子要扎得緊肉汁才不會逃走,煮得透,糯米的糯才會煮出來,粽葉的香才會深深滲進米粒,包裹住的美味才會有沖擊力!喔,美味的沖擊力像一陣浪頭打來,從頭蓋到臉,窒息一般的快感。 媽包完粽子已是深夜,一鍋粽子通常從夜深煮到清晨,煤氣火開到最小。回想起來真是危險,萬一煤氣火滅了怎麼辦?原來,我們曾經每年都在冒着風險過端午節。 煮綠豆湯要當心綠豆不能糊,湯一滾就放冰糖,綠豆開花時立刻關火,開蓋,將綠豆湯連鍋子一起浸在冷水盆里,換兩次水,湯涼得快,湯里的豆就不會糊,這時才放一點糖桂花。 從食物入手,看見人物命運的韌性和頑強。《家餚》里走出的「上海一家門」,是兩代普通的上海人,歷史留下的傷痛在後代身上蔓延,看似無解,但親情力量仍無處不在,就像一道道家餚,雖然普通,總是入味。 或許這就是唐穎所說的,面對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她要努力「擺脫庸常和老套」,直抵生活的里子。 選讀 《家餚》唐穎/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年5月版 他們是在元鳳的葬禮上獲知元鴻已經去世,一年前他的大殮,親戚們都缺席。當時元鳳元英兩家都沒有得到消息,元鴻的家人沒有通知他們。這個消息是在元鳳葬禮開始之前的殯儀廳門口傳開的。殯儀廳里前一場葬禮還未結束,別人家哭聲起起落落,高亢時竟像歌唱。廳門外卻有派對氣氛,親眷們互相招呼寒暄聊起天,一半以上是陌生人,從容美的視角看過去。她聽見元英聲音清亮,在幫剛成鰥夫的元鳳丈夫招呼倪家這邊的親眷。 元鳳的女兒晶晶把容美拉到一邊問:「我在國外不知道,你們在一個城市怎麼也不知道?他到底也是我們的親舅舅,我媽和你媽的大哥,倪家的長子……倪家的人都這麼冷漠嗎?」 她的目光打量着容美身後四周那些親戚,仿佛在責問他們。「你姐姐她……好嗎?」她突兀地毫無預兆地轉了話題。 「還好……她就這樣……」容美敷衍。 「這樣?」晶晶追問,「這樣是怎樣呢?」 容美一愣,她一時無法應付晶晶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着。容美很久不和親戚們聚會,久得都忘了必須預先准備一套說辭。 晶晶詢問地看着容美,目光銳利,她比容美年長三歲,容美不敢太敷衍她。 「其實,我也不清楚,都忙,各忙各的……」 正好有親戚經過,容美藉故轉身去招呼。 「再忙也不至於不和家人聯系……」晶晶不客氣地在容美身後追上一句,也許還包含對她母親元英的不滿,元鳳臨終前,元英甚至不知自己的親姐姐被送進重症病房。 前一場大殮結束時,容美已和元英匆匆交換元鴻去世的消息。「我們不知道,他們沒有通知我們!」元英語氣里的「我們」和「他們」有種強調,沒好氣的,那是她一貫的態度,對於娘家人,就從來沒有好氣。 元英沒有像往常那樣嘮嘮叨叨抱怨不止,她有些失神,眸子空洞地望着某處。 「有時候,命運就像一部脫軌的列車,沒有誰可以阻止。」容美有一次在夢里對元英說出一句非常書面語的話,把她自己給驚醒了。醒來後她在回想,這麼抽象的話是從哪里聽來的? 可是對於元英,一切都是具體的:時間地點事件,變化應該是看得到的東西,有因才有果。他們這代人喜歡用「改正」「撥亂返正」這類詞,「正」成了一種信仰,她和他們是「正」的教徒。所以,元英總是不由自主要去尋找「錯」的根源,元鴻的一生走在錯路上,容智的人生也是錯誤的,怎麼會呢?且不說元鴻,就說容智吧,她是在自己嚴格管教下成長,為什麼她會錯成這樣?元英百思不得其解。 坐了十五年牢的長兄元鴻,是元英教育自己女兒們的反面教材。元英的結論是,不孝順父母,對妹妹們不負責任,和女人們的關系亂……總之,不好好做人,現世報!雖然,認識元鴻的人都知道,他進監獄好像跟他的為人沒有直接聯系。 在元鳳大殮後的「豆腐羹飯」酒席上,元鴻的部分家人和元英家人坐一張圓台面。 「我們不知道,沒有人通知我們!」元英重復着這句話,像是責備元鴻家人,但語氣疲憊,絕望產生的無力感,似乎元鴻的去世讓她渴望改變的某些現實被永遠定格。 元英用手肘推推容先生,讓他也表示些什麼,但容先生有聽力障礙,他並不清楚目前圓檯面上的風波。 「媽關照不要通知,爹爹活着沒給大家帶來什麼好事,走了就走了,不要再給親眷們添麻煩了。」芸姐姐帶着歉意回答。 元英愣住了,片刻後才好像緩過來。 「小阿嫂中風我也是剛剛知道,說是住在養老院?」 她臉對着芸姐姐眼簾半垂,責備意味甚濃。元英口中的小阿嫂是元鴻的第二房太太,芸姐姐的母親,容美和容智喚她小舅媽,背後卻直呼她的名字寶珠,寶珠與元鴻同齡,也有八十多了。 「芸囡記着把養老院的地址寫給我,我會去看小阿嫂的!」元英語氣鄭重,像承諾一件大事。 「媽要面子,中風樣子難看,慢慢在恢復,恢復得好看一點,孃孃再去看。」芸姐姐的回答讓圓台面一時靜默,接着冒出一股熱氣,一條清蒸鰣魚披着金燦燦的鱗片被端上桌。 「孃孃吃魚,姑父吃魚……」芸姐姐起身給元英夫婦各夾一塊帶鱗片的魚肉。魚類中只有鰣魚的鱗片在清蒸時仍然保留。 「骨刺多的魚最鮮,媽最歡喜。」芸姐姐給親眷們夾着魚一邊絮叨,「以前看不到鰣魚,只有刀魚鯗魚,有鰣魚吃了,刀魚鯗魚反而值錢了。」 不知為何,這家常話在容美耳朵聽來好像也夾帶了魚刺似的,她瞥了元英一眼。 「咪豆……」 筷子在分割魚肉的芸姐姐喚起容美的小名,容美倏地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被這聲「咪豆」。 容美不足月出生,在醫院保暖箱躺了兩個月,年幼時身形比同齡孩子瘦小。容智常用「咪咪哚哚」(微小)來形容容美的小,給容美起了「咪豆」的昵稱。 發育後的容美個子超過了容智,容智仍然喚容美「咪豆」。容智比容美年長八歲,率真不羈的個性讓妹妹崇拜,自從她遠離,容美覺得自己的人生也變得黯淡。 容美對芸姐姐心懷內疚,為了自己和她疏遠。曾經,有個重要時刻,芸姐姐出現在她和容智的身邊。 元鴻刑滿釋放回上海探親之前,她們並不認識芸姐姐。 這個叫元鴻的舅舅仿佛從天而降,寶珠和芸姐姐也隨之出現,因為元鴻刑滿後第一次回滬探親住到了寶珠家。那段時間,容美和容智處於興奮狀態,和父母態度相反,她們喜愛人來客往,盼望擺開圓台面觥籌交錯每天有家宴,就像回到過年的景象。 元鴻回上海只住十天就離開,但為她們留下了寶珠和芸姐姐。寶珠和芸姐姐一直住上海,但元鴻出現之前,她們仿佛不存在。 芸姐姐在表姐妹中閃亮耀眼,她亭亭玉立長辮子拖到腰間,穿洗得發白的藍布工裝褲,像宣傳畫上帥氣的年輕女工,雖然她上班的小廠隸屬街道,被稱為「里弄加工廠」。 芸姐姐和容智才見上面便一拍即合,進入交心的話題。芸姐姐把她的秘密戀情告訴容智,她們成了最要好的表姐妹。 後來的某一天容美突然意識到,容智和芸姐姐親是因為知成表哥的緣故,芸姐姐和知成表哥不是同父異母嗎? 芸姐姐的外表和她同父異母哥哥並不相像,她眸大臉圓漂亮得明朗。知成是細長眼高鼻樑,英俊得有幾分陰柔。 對着芸姐姐,容美在想知成表哥,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父親去世?深夜綠瑩瑩的台燈光,知成表哥決絕的聲音……元英經常抱怨說元鴻是壞榜樣。那麼,知成算不算壞榜樣呢?他和倪家斷絕關系,他是否明白他傷害的不只是倪家人? 「咪豆你好意思嗎,結婚喜糖我都沒吃到!」芸姐姐笑說卻有責備的意思,「你的老公我還沒有見過呢!」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百科

1200 年我們沒讀懂為什麼說孟浩然的千古名作《春曉》,實際上是一首微型《離騷》

唐代孟浩然的《春曉》是公認的千古名作,後人評價甚高,但這些評價,或空洞浮泛,或不着邊際,或語焉不詳,或皮相之談,真正靈犀契悟者尚未之見。 就"象"解"象"的《春曉》賞析 南宋劉辰翁評、明李夢陽參、明末吳興凌濛初朱墨套印本《孟浩然詩集》卷下的《春曉》,字字都加了紅圈,眉批雲:"風流閒美,正不在多。"明李攀龍選編,凌瑞森、凌南榮集評,明萬歷凌氏朱墨套印本《唐詩廣選》(卷六)的《春曉》,"花落知多少"加了紅圈,其他三句都加點。除了劉會孟(劉辰翁字)的眉批之外,詩的末尾還有明代顧璘(華玉)的評語:"此篇真景實情,人說不到。高興奇語,唯吾孟公。"圈點只能說明精彩與重要,但不能表達具體信息,而"風流閒美"也只是個抽象的標簽。"正不在多"語意不清,如果是指字數不多,那所有的五言絕句字數都一樣,等於廢話;如果是說"風流閒美"不多,那更不對,因為"風流閒美"的韻味是通篇表現出來的,而不是哪個字或哪幾個字的特殊表現。"此篇真景實情",不言自明。"高興"當指高雅的興致,很多詩人作詩都有高雅的興致,並非孟氏所獨有;"奇語"更不貼切,因為這四句中看不出有什麼奇特之語,如果一定要說"奇",充其量也只能說是通篇的平中見奇。 明唐汝詢選釋、清吳昌祺評定《刪訂唐詩解》(卷十一)孟浩然《春曉》眉批:"追憶夜雨,有不忍起看之意。"詩下評雲:"下聯有惜春意,非妙悟者不能道。"明周珽輯《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卷之四十八盛唐五言絕句)周珽曰:"曉景喧媚,莫卜夜無寂寞。惜春心緒,有說不出之妙。"因風雨落花而惜春傷春,不過老生常談,"非妙悟者"亦能道之,哪里有什麼"說不出之妙"? 明鍾惺、譚元春選《唐詩歸》第十卷孟浩然《春曉》鍾惺評雲:"通是猜境,妙!妙!"通過"夜來風雨聲"而猜出"花落知多少",並不是什麼復雜的推理,常識而已,何"妙!妙!"之有? 金性堯先生《唐詩三百首新注》"說明"雲:"一場風雨,不知道給春花帶來多少災難。幸喜天已晴了,處處都有鳥兒們在啼唱。字數不多,語言淺明,含義卻曲折深遠。這就是好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311頁)"字數不多,語言淺明",盡人皆知,似不必言說。"曲折深遠"倒是需要解析,但卻語焉不詳。 北京大學陳貽焮教授的《孟浩然詩選》,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孟浩然詩選注本,注釋雲:"這詩寫春朝初醒時的情趣。"(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46頁)周振甫、冀勤先生編著的《錢鍾書讀本》,認為《春曉》"這詩里含有一夜不睡的意思,從『夜來風雨聲』里透露出來。這里又含有破曉時入睡的意思,所以稱『不覺曉』,這跟『處處聞啼鳥』有關,因『聞啼鳥』知天已放晴,所以安然入睡。從不睡到入睡,正透露出詩人對花事的關心。這些心情的變化,都不加點明,是用形象思維的寫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年8月第1版第359頁)袁行霈先生等注釋的《林庚推薦唐詩》題解雲:"這詩寫春天早晨初醒的情趣。"(廣陵書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36頁)袁行霈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作品選注》第二卷題解雲:"詩抒惜春之情,自然天成,意味雋永。" (中華書局2007年6月第1版第268頁)北京師范大學郭預衡教授主編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題解雲:"四句小詩生動展示了詩人心理活動的產生和變化,表達了他的惜春愛花之心。風韻天成,情愫深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26頁)北京大學褚斌傑教授主編的《中國歷代詩詞精品鑒賞》(中冊)賞析雲:"這首精美的小詩只截取了春睡初醒時的一個片段,通過這一刻的所聞所感,表現了春天給予詩人的清新感受。"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63頁)這些解析均局限於詩的字面意思,不免"就象說象"。如果《春曉》的意境僅此而已,那它只能算是一首不錯的寫景小詩,絕對算不上千古名篇。 "言不盡意"與"假象盡辭" 清袁枚《續詩品·神悟》有雲:"鳥啼花落,皆與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飄風。"這是頗有見地的,他似乎已經覺察到了《春曉》確有通神之妙,只是尚未領悟:"首句起,次句即景以承之。三句轉,四句含有惜春之意。"(《詩學全書》卷四)平平而已,且充斥着學究氣。 中國古代詩學最早的經典理論是今文《尚書·堯典》(古文《尚書·舜典》)中的"詩言志",清初著名文學家王士禎稱之為"千古言詩之妙諦真詮"(《師友詩傳錄》);朱自清先生認為"詩言志"乃中國詩學"開山的綱領"(《詩言志辨·序》)。"志"即"意",就是情志、懷抱,"詩言志"就是作詩要抒發詩人的情志、懷抱。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大都是聖賢抒發情志、懷抱的作品。正如西漢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說:"《詩》三百篇,大氐(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詩言志"的方法有賦、比、興三種:"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宋朱熹《詩集傳》)賦就是直說,如杜甫的《石壕吏》、李紳的《憫農》、白居易的《觀刈麥》等,通篇都是直說。因為這些關心民生疾苦的詩是寫給普通百姓看的,只有通俗易懂才能廣泛流傳,自然宜於用賦體。但詩人之"志"有時不便直說,有時受到語言和詩體格律等限制而"言不盡意",詩人便通過形象用比、興的方法來"言志",因為形象大於思想。 這種方法,早在上古時代就已經運用了,中國最古老的文獻典籍《易》就是用最簡單的兩個符號作為卦象來表現義理的,最初的八卦只有卦象,沒有卦辭:"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義),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系辭下》)夏朝的《連山》、殷商的《歸藏》和西周的《周易》雖然有了卦爻辭(有學者認為《連山》《歸藏》也沒有卦爻辭),但這卦爻辭也是借形象以喻征,而很少直說。《易·系辭上》雲:"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意思是說,天道幽深精微,聖人雖然有所領悟,但卻很難用語言文字來表述清楚,正老子所謂:"道可道,非恆道。"只有憑借 "象",採用比擬、象徵等手法才能傳達。 詩人作詩在"言不盡意"或不便直言盡意時,也會"假(借)象盡辭",以比、興的手法來言志,從而達到其"稱名也小,取類也大"(《文心雕龍·比興》)"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文心雕龍·宗經》)的表述效果。 "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人之"志"絕不在"鸛雀樓"。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詩人說"仆廬山詩盡於此矣"(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可見其"志"絕不在"廬山",而是別有哲理禪意。故黃山谷(庭堅)曰:"此老於《般若》,橫說豎說,了無剩語。非筆端有口,安能吐此不傳之妙哉?"(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七)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經過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今日始知高處險,不如歸臥舊林邱。"(宋·鄭清之《詠六和塔》)"二詩皆自喻,荊公(王安石)作於未大用前,安晚(鄭清之別號安晚)作於既大用後,然卒皆如其意,不徒作也。"(明·瞿佑《歸田詩話》卷上)王安石未做宰相之前胸襟已十分了得,鄭清之做了宰相之後"始知高處險",都是意在象外。 南宋詩論家、詩人嚴羽說:"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滄浪詩話·詩辨·五》)他還提出了作詩的"六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音韻忌散緩,亦忌迫促。"(《滄浪詩話·詩法·十一》)跟嚴羽同時代的詩論家、詩人劉辰翁說:"詩欲離欲近。夫欲離欲近,如水中月,如鏡中花,謂之真不可,謂之非真亦不可。謂之真,即不可索;謂之非真,無復真者。"(元·揭傒斯《傅與礪詩集序》引,見嘉業堂叢書本《傅與礪詩文集》卷首)"水中月"不在水中而在天上,故不可於水中求之;"鏡中花"不在鏡中而在鏡外,故不可於鏡中求之。這樣看來,你既不能說"水中月""鏡中花"是真的,也不能說"水中月""鏡中花"不是真的:說它是真的,卻不可求索;說它不是真的,那除此之外卻再也沒有其他真的了。詩的"象外之意"也是如此,讀者如果以"象"為"意",就"象"解"象",只從詩的字面去理解,那就是水中撈月,鏡中摘花,去詩人之"意"遠矣,因為詩人的"意"在象外呢。 再譬如陳子昂和張九齡的"感遇詩":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二)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一) 表面上看,兩首詩都是寫花草,實際卻另有寄寓,前者抒發懷才不遇的惆悵,後者抒發不汲汲於富貴的高潔,都是用比、興手法來表述"象外之意"的。如果以為這兩首詩都是描寫花草的,那與詩人之"意"就大相徑庭了!為什麼沒人認為這兩首隻是描寫花草的呢?這是因為芳草之"象"為人們所熟知,《詩經》《楚辭》中早已有之,"象"與"意"的關系比較緊密直接,讀者一眼就看出來了。而孟浩然《春曉》"象"與"意"的關系曲折隱晦,且這"象"本身又寫得極美,因此讀者就很容易忽略其"象外之意"。 《春曉》一詩的"象外之意" 清吳昌祺在《刪訂唐詩解·自序》中說:"文多直而顯,詩多曲而隱。凡牢愁鬱悒、怨憤哀思,欲言而不敢明言者,一寓之於詩。後之人因其詞尋其義,或遂志而求,或論世而考,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者弗喻也。"譬如唐代詩豪劉禹錫的兩首玄都觀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玄都觀桃花》) 倘若不了解詩人兩次被貶二十三年的身世遭際,不知道這兩首詩的寫作背景,不能"遂志而求""論世而考",那就會錯誤地認為這是兩首普通的觀景詩而看不出它的"象外之意"。要想揭示孟浩然《春曉》的"象外之意",自然也須"遂志而求","論世而考"。 據《新唐書》卷二百三《文藝下·孟浩然傳》載: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人。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隱鹿門山。年四十,乃游京師。嘗於太學賦詩,一座嗟伏,無敢抗。張九齡、王維雅稱道之。維私邀入內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喜曰:"朕聞其人而未見也,何懼而匿?"詔浩然出。帝問其詩,浩然再拜,自誦所為,至"不才明主棄"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 孟浩然邂逅玄宗的故事,最早見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無官受黜》: 襄陽詩人孟浩然,開元中頗為王右丞所知。句有"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者,右丞吟詠之,常擊節不已。維待詔金鑾殿,一旦,召之商較《風》《雅》,忽遇上幸維所,浩然錯愕伏床下,維不敢隱,因之奏聞。上欣然曰:"朕素聞其人。"因得詔見。上曰:"卿將得詩來耶?"浩然奏曰:"臣偶不齎所業。"上即命吟。浩然奉詔,拜舞念詩曰:"北闕休上書,南山歸臥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上聞之憮然曰:"朕未曾棄人,自是卿不求進,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歸南山。終身不仕。 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宋佚名《漫叟詩話》、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卷二十六)、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二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等,均有載錄,文字小異。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十三"孟浩然"條)所載與《唐摭言》不同,是唐玄宗因張說的引薦而召見孟浩然: 明皇以張說之薦召浩然,令誦所作。乃誦:"北闕休上書,南山歸弊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帝曰:"卿不求朕,豈朕棄卿?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岳陽城。』"因是故棄。 孟浩然所誦的這首詩,題目為《歲暮歸南山》,一作《歸故園作》《歸終南山》《歲暮歸終南山》《歲晚歸南山》。"歲暮",就是一年將盡的時候,這里指農歷的歲末。南山,劉逸生先生主編的《孟浩然韋應物詩選》注為:"終南山,即陝西南部的秦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3年6月第一版第109頁)不確,詩題的"南山"與"南山歸弊廬"的"南山"同,當指作者居住的襄陽澗南園南邊的峴山,在今湖北省襄陽市,緊鄰中心城區,由羊祜山、虎頭山、琵琶山、真武山、鳳凰山等二十多座山組成。這首詩的意思是說:"不用再到北闕向朝廷上書獻策,還是回到襄陽南山下家園的破屋。自己沒有才能,理當被聖明的君主遺棄;身體多病,自然就被老朋友疏遠。頭上的白發正在催人變老,新年的春天正在逼走舊年。長懷愁緒徹夜不眠,睜眼看着從松枝間透過的月光瀉入我這空虛的窗子。"古代皇帝宮殿的大門外,左右各置一台,台上有樓觀,稱為"闕"。《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唐顏師古注曰:"未央殿雖南向,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漢代尚書奏事和群臣謁見都在北闕,後因用作朝廷的代稱。 王仲鏞先生《唐詩紀事校箋》認為"此事不足信",因為"浩然曾與張九齡交往而未及見張說"(巴蜀書社1989年8月第一版上冊第六一三頁)。其實不然,張說於開元三年(715)春自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刺史徙岳州(今湖南省岳陽市)刺史,第二年秋八月,孟浩然即由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南下岳州,作《臨洞庭》一詩投刺張說,希求汲引: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此詩詩題一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全唐詩》卷一六〇),又作《望洞庭湖上張丞相》(《文苑英華》卷二五〇)。元代方回編選的《瀛奎律髓》卷一此詩題下注雲:"一作《岳陽樓》。"清代紀昀(曉嵐)《瀛奎律髓勘誤》批註雲:"此襄陽求薦之作,原題下有『獻張相公』四字。"這里的"張丞相""張相公",指的都是張說。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四九《孟浩然集四卷》之"提要"雲:"《臨洞庭》詩舊本題下有『獻張相公』四字,見方回《瀛奎律髓》,此本亦無之,顯然為明代重刻有所移改,至序中『丞相范陽張九齡等與浩然為忘形之交』語。考《唐書》,張說嘗謫岳州司馬,集中稱張相公、張丞相者凡五首,皆為說作,若九齡則籍隸嶺南,以曲江著號,安得署曰范陽?亦明人以意妄改也。以今世所行別無他本,姑仍其舊錄之,而附訂其舛互如右。"開元六年(718),孟浩然還作了《荊門上張丞相》一詩,再次企求張說汲引,可見孟浩然並非"未及見張說",只是當時張說被貶外放,還不便舉薦孟浩然。 開元九年(721)九月,詔拜張說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四十四《張說同三品制》)。開元十一年(723)二月,詔拜張說"兼中書令"(《唐大詔令集》卷四十四《張說兼中書令制》);四月,詔拜張說為"中書令",吏部尚書、中山公王晙(jùn)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唐大詔令集》卷四十五《張說中書令王晙同三品制》)。 王輝斌教授在《孟浩然新論·孟浩然年譜》開元十一年下認為,《舊唐書》和《新唐書》關於張說正式任中書令的時間有矛盾: 《舊唐書·玄宗紀》於開元十一年內雲:"三月癸亥,張說正除中書令。"(《新唐書·宰相表》同,唯作"四月甲子") (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18頁) 一個是"三月",一個是"四月",怎麼會差一個月呢?查百衲本二十四史《舊唐書》卷八《本紀第八·玄宗上》開元十一年:"夏四月丙辰,遷祔中宗神主於太廟。癸亥,張說正除中書令,吏部尚書、中山公王晙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新唐書》卷六十二《表第二·宰相中》開元十一年癸亥:"四月甲子,閱為中書令,吏部尚書王晙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原來是王輝斌教授將《舊唐書》"夏四月……癸亥"誤作"三月癸亥",這樣一來兩唐書就差了一個月。"夏四月……癸亥"是農歷四月二十九日,"四月甲子"是四月三十日,兩者只差一天而已。 唐代設"中書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新唐書》卷四十七《百官志》二)。此時位高權重的天子近臣張說,舉薦孟浩然自是再合適不過了。這年冬十一月,孟浩然便從襄陽啟程趕赴長安,途中遇雪,作《赴命途中遇雪》詩,詩題中的"赴命" 應該就是因張說之薦赴唐玄宗徵召之命,這是既合情理,又合邏輯的。 《唐摭言》和《新唐書》說孟浩然因王維私邀入"內署",邂逅玄宗,藏匿床下。但據史料記載,王維"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王維》,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誤作"十九年"),"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中·王維》)。唐太常寺有太樂署,設太樂令一人,從七品下,掌管國家祭祀享宴所用樂舞;太樂丞一人,從八品下,相當於太樂令的副手。不久,王維"為伶人舞《黃獅子》,坐出官。《黃師子》者,非一人不舞也"(《太平廣記》卷一七九《貢舉二·王維》引《集異記》)。《黃獅子》是一種特殊的舞蹈,只能舞給皇帝欣賞,皇帝不在場是不能為別人舞的。王維"為伶人舞《黃獅子》",事發後被貶出京師,為濟州(治所在今山東茌平西南)司倉參軍,直到開元十四年(726)春才離開濟州。孟浩然"赴命"來長安時,王維仍然被貶在濟州,並不在"內署",當然更不可能私邀孟浩然入"內署"。 另據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載,孟浩然是由於李白的引薦而被唐玄宗召見的: 唐襄陽孟浩然與李太白交遊。玄宗征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對,因從容說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見(現)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賜對,俾口進佳句,孟浩然誦詩曰:"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悅,乃曰:"未曾見浩然進書,朝廷退黜,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岳陽城?』"緣是不降恩澤,終於布衣而已。 李白於開元十二年(724)秋才離家遠游:"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歷成都、峨眉,然後乘船東下至渝州:"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而李白"入翰林"則是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秋,這不僅與孟浩然三次到長安的時間不吻合,而且此時的孟浩然已經病故兩年了。 孟浩然這次"赴命"來長安之後,又兩次入長安,都是為了"干仕"(謀求官職)。一次是開元十六年(728)秋應進士第,另一次是開元二十二年(734)春夏。孟浩然應試進士可能與見玄宗一事有關,因為玄宗聽了孟浩然的誦詩之後憮然曰:"朕未曾棄人,自是卿不求進,奈何反有此作?"(《唐摭言》卷十一)我這個皇帝從來沒拋棄過人才,你自己不來京城應試,怎麼反倒作詩說我拋棄你呢?孟浩然"紅顏棄軒冕"(李白《贈孟浩然》),從年輕時就不追求功名利祿,被玄宗這麼一說,也許就產生了爭這口氣的應試念頭:皇帝你以為我沒有才能不敢來應科考嗎?我只是不屑科考而已。既然皇帝你這麼說,那我就考給你看。 孟浩然是戰國時最偉大的儒家大師、亞聖孟子的第三十三代孫,家學淵源甚深,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勤奮用功,因此頗為自負:"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詩禮襲遺訓,趨庭沾末躬。晝夜常自強,詞翰頗亦工。"(《書懷貽京邑同好》)"少年舞文墨,屬意在章句。"(《南陽北阻雪》) 唐代科考的內容一般包括明經、詞(詩)賦和策論,明經科是考察對儒家經典的記誦和基本經義;策論是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詞(詩)賦則最見功力,也最受重視。前朝隋煬帝置明經、進士二科,以經義取者為明經,以詩賦取者為進士,唐代科舉因仍隋代。孟浩然最擅長詩賦,因此,考進士不過是小菜一碟。可是: 開元十六年十二月,國子祭酒楊瑒奏:"今之明經,習《左氏》者十無一二,恐《左氏》之學廢。又《周禮》《儀禮》《公羊》《穀梁》,亦請量加優獎。"遂下制,明經習《左氏》及通《周禮》等四經者,出身免任散官。(宋·王溥《唐會要》卷七十五) 開元十七年(729)正月的這次禮部試,並沒有考詞賦,二月放榜,孟浩然名落孫山。他苦悶彷徨,逗留京師,結識了王維、鄭清之和張九齡等人。第二年秋末冬初,孟浩然離開長安回襄陽,臨行前作《留別王維》一詩,王維賦《送孟六歸襄陽》詩送別。 開元十八年(730)春,孟浩然專程到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拜訪洪州刺史張九齡,希望得到他的舉薦。孟浩然在南昌還寫下了著名的求薦詩《自潯陽泛舟經明海》: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鄉。 舟子乘利涉,往來至潯陽。 因之泛五湖,流浪經三湘。 觀濤壯枚發,吊屈痛沉湘。 魏闕心恆在,金門詔不忘。 遙憐上林雁,冰泮也迴翔。 詩人說,長江在潯陽(今江西九江市)分為九條支流,水勢浩渺,這一帶就成了水鄉。船夫乘着水勢劃船,來來往往都在潯陽城下逗留。我就借着這便利的條件,泛舟漫遊五湖三湘(五湖,指湖南、湖北一帶的湖泊。三湘,泛指洞庭湖和湘江流域)。觀賞波濤,感嘆枚乘《七發》的壯美;憑吊屈原,哀痛他自沉湘江。到朝廷做官之心一直存有,在金馬門等待天子詔命的想法不能忘卻。我遠遠地羨慕那上林苑的大雁,它們在春暖冰消的時候就可以飛回北方,而我卻一直浪跡江湖,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魏闕,也稱象魏,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是懸掛法律、昭示教令的地方,後借指朝廷。金門,指漢代的宮門金馬門,漢武帝曾經為自己的大宛馬鑄了一尊銅像,擺放在魯班門外,魯班門便改稱金馬門。金門詔,即金門待詔,漢武帝時的東方朔、主父偃和漢景帝時的嚴安等,都曾待詔於金馬門,不久便被朝廷重用。漢代徵召的士子還沒有被授予正式官職的,均待詔公車(在公車官署隨時准備皇帝召喚。公車:漢代以公家車馬遞送應舉的人,後稱舉人為公車),其中特異者待詔金馬門,以備顧問。後來待詔就成了官名,唐代有翰林待詔,負責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等事,後改為翰林供奉。 張九齡很欣賞孟浩然的才華,表示將來有機會便舉薦孟浩然。 開元十九年(731)三月,張九齡被召回京都長安,擢升為秘書少監兼集賢院學士,孟浩然便趕赴長安拜見張九齡。可是,孟浩然剛到長安,張九齡的母親就去世了。按照當時的規定,父母死後,子女要守喪,三年內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應考,張九齡便回鄉丁憂。朝里有人好做官,沒有了張九齡,孟浩然的求仕之路就斷了,在長安待下去也沒有出路,於是只能回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索寞,還掩故園扉。 (《留別王侍御維》) 臨行前,東京洛陽的幾位朋友為孟浩然餞行,孟浩然在《東京留別諸公》一詩中大放厥詞:"拂衣從此去,高步躡華嵩。"他對仕途已經徹底厭倦了。 開元二十一年(733)十二月十四日,丁憂未滿的張九齡被起用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九齡《曲江張先生文集》附錄《誥命》)。次年(734)五月,擢為中書令。張九齡了解孟浩然的性格,既然他決意"拂衣從此去",當然也就不便再舉薦了。 開元二十三年(735)春正月,玄宗下詔,網羅天下遺賢:"其才有霸王之略、學究天人之際及堪將帥牧宰者,令五品已上清官及刺史各舉一人。"(《舊唐書》卷八《本紀第八·玄宗上》)並在十道設"采訪使"一職,當時的襄州刺史韓朝宗兼任山南東道采訪使,他"約浩然偕至京師,欲薦諸朝。會故人至,劇飲歡甚,或曰:『君與韓公有期。』浩然叱曰:『業已飲,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辭行,浩然不悔也。"(《新唐書》卷二百三《文藝下·孟浩然傳》) 這段故事最早見於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山南采訪使、本郡守昌黎韓朝宗謂:"浩然間代清律,置諸周行,必詠穆如之頌。"因入奏,與偕行,先揚於朝,與期約日引謁。及期,浩然會寮友,文酒講好甚適。或曰:"子與韓公豫諾而忘之,無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仆已飲矣,身行樂耳,遑恤其它。"遂畢席不赴,由是閒罷,既而浩然亦不之悔也,其好樂忘名如此。 由於韓朝宗喜歡獎掖後進,因此當時的賢才士子都紛紛投其門下。李白也來到襄陽拜謁韓朝宗,並寫了著名的《與韓荊州書》,開首便道: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白得脫穎而出,即其人焉。 可是韓朝宗卻並沒有舉薦李白,而是要舉薦孟浩然。李白非常抑鬱,便來看望孟浩然,也是為孟浩然餞行。而孟浩然卻因為老朋友來訪,酒喝得特別高興,話也談得投機,便放棄了進京做官的機會,而且並不後悔。 這也許就是令李白稱道的:"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贈孟浩然》)古人把剛剛釀好還沒有過濾的酒叫濁酒,把濾過的酒叫清酒,詩人每稱濁酒為賢人,稱清酒為聖人。人喝酒喝醉了叫"中酒",喝清酒喝醉了就叫"中聖"。李白說,孟浩然很喜歡喝酒,每當明月如鏡時他便常常飲清酒賞月,以至於頻頻醉酒。"迷花不事君"是說孟浩然喜歡欣賞春花,因迷戀萬紫千紅的花朵而不肯做官去侍奉國君。 有人為孟浩然因好酒貪杯而誤了一生的仕途深感遺憾,其實孟浩然對"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的玄宗已經失去信心,他已然覺察到大唐正處在由盛而衰的轉捩點上。玄宗雖然名義上到處網羅賢才,其實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而且他也不具備研判賢愚忠奸的能力。盛唐用人取士非常重視詩賦才華,但玄宗對於詩賦也不過是附庸風雅,並無真正的文學鑒賞力。孟浩然為玄宗所誦的《歲暮歸南山》,是一首很出色的詩,後人評價甚高。宋末元初詩論家方回評曰:"八句皆超絕塵表。"(《瀛奎律髓》卷二十三)明程元初《盛唐風緒箋》引徐充語稱其"格調高遠可取",明許學夷《詩源辨體》贊之"一氣渾成"。明代周珽輯《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卷三十《盛唐五言律詩上》周珽雲:"三、四二語不朽,識力名言,真投之天地劫火中,亦可歷劫不變。"明末清初學者馮舒評"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二句雲:"一生失意之詩,千古得意之句。"清代《四庫全書》總纂紀曉嵐《瀛奎律髓勘誤》雲:"三、四句亦盡和平,不幸而遇明皇爾。或以為怨怒太甚,不及老杜『官應老病休』句之溫厚,則是以成敗論人也。結句亦前人所稱,意境殊為深妙。然『永懷愁不寐』句,尤見纏綿篤摯,得詩人風旨。"而玄宗非但不賞識,竟然還發了一通無名之火:"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新唐書》卷二百三《文藝下·孟浩然傳》)"朕未曾棄人,自是卿不求進,奈何反有此作?"(《唐摭言》卷十一) 其實,"不才明主棄"乃自謙之詞,何"誣"之有?且當時朝廷用人並非科舉一途,你玄宗屢次下詔網羅人才,僅舉薦一項就任用了不少人。現在孟浩然被舉薦了,你卻責怪他"不求仕","不求進",不來科舉,這是什麼思維邏輯?如果賢才都來科舉"求仕""求進",那還用得着網羅舉薦嗎?玄宗還說:"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岳陽城?』"你唐玄宗有沒有點基本的鑒賞能力啊?"氣蒸雲夢澤"那是呈給張說的求薦詩,故有"欲濟無舟楫"之句。現在是為聖上誦詩,如果還表達求薦之意,那孟浩然想求皇上把自己舉薦給誰呢?他腦袋不是進水了嗎? 侍奉玄宗這樣的主兒,到底有什麼價值呢? 當年,孔子的學生原憲問孔子什麼是"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論語·憲問第十四》)南宋朱熹似乎並沒有讀懂這段話的意思,於是作了曲解:"邦無道,固不當受祿。若有道,如何也不可受祿?當時未見得意思,也須著較量。蓋邦無道而受祿,固不可;有道而苟祿,亦不可。"(《朱子語類·卷四十四·論語二十六》)"邦有道不能有為,邦無道不能獨善,而但知食祿,皆可恥也。"(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七)其實,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不管國家"有道"還是"無道"都去做官拿俸祿(意在偏指"邦無道,谷"),這就是恥辱。因為"邦無道"的時候去做官,如果與無道昏君同流合污、隨波逐流,那就是助紂為虐之恥;如果堅守正道、犯顏強諫,那就會自取其辱,輕則被貶,重則會遭殺身之禍。侍奉這樣的昏君,正如屈原侍奉楚懷王,結果只能是"懷沙"而已。 後來發生在玄宗朝的一系列事情,都印證了孟浩然的先見預判。 開元二十四年(736)四月,安祿山因干犯軍法,被押解到了長安,奏請朝廷判決。此前安祿山入京朝見時曾拜見過張九齡,張九齡一眼就看出此人乃奸詐之徒,斷定他日後必會作亂。因此就在奏文上批示將安祿山斬首,以絕後患。可是唐玄宗不但沒有批准斬殺安祿山的奏文,而且還說張九齡你不要"誤害忠良",不加任何處罰就把安祿山釋放了。後又任命安祿山為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此後便可到朝廷上奏議事,與楊貴妃關系曖昧,唐玄宗對他卻更加寵信,還認他為干兒子,這簡直就是引狼入室、"認賊作子"。 開元二十三年(735),受寵的武惠妃想要立兒子壽王李瑁為太子,便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謀反,玄宗大怒,"以語宰相,欲皆廢之"。張九齡極力反對:"陛下奈何一旦以無根之語,喜怒之際,盡廢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輕搖。……陛下必欲為此,臣不敢奉詔。"玄宗不悅。而李林甫卻私下對貴幸宦官說:"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李林甫雖無學術,但卻巧伺上意,又是李唐宗親(玄宗的遠房叔叔),自任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班子成員)以來,整天想着如何中傷張九齡。玄宗認為李林甫最能體諒自己,便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十一月將張九齡罷相,"即日林甫代九齡為中書、集賢殿大學士、修國史"(《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李林甫》)。開元二十五年(737)四月,武惠妃親生女咸宜公主的駙馬楊洄又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等人暗中策劃謀反,玄宗召宰相商量此事。李林甫說:"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參與)。"玄宗便將這三個兒子貶為庶人,後又在同一天里將他們賜死。武惠妃自從害死了玄宗的三個兒子之後,多次見到他們的鬼魂,十二月丙午(初七)驚懼而死。玄宗想立年長的兒子忠王李璵為太子,而李林甫卻多次勸玄宗立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猶豫歲餘不決",寢食難安。高力士勸玄宗說:"但推長而立,誰敢復爭!"於是立李璵為太子。 太子的問題解決了,玄宗又開始"思傾國"了,可是尋尋覓覓仍是"御宇多年求不得",看來看去看中了一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楊玉環——白居易很懂得"為尊者諱",其實楊玉環就是壽王李瑁的妃子,也就是玄宗的親兒媳婦,只是這真實的歷史不能說破。玄宗將楊玉環納為貴妃後,便"從此君王不早朝"了。 玄宗自詡"朕未曾棄人",實則"棄人"多矣,僅因詩而"棄"者就不止孟浩然一人。 張九齡罷相之後,左相李適之便成了李林甫的心腹之患。李適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孫,與玄宗的宗親關系比李林甫還要近,李林甫便暗中算計李適之: 李適之性疏率,李林甫嘗謂適之曰:"華山有金礦,采之可以富國,主上未之知也。"他日,適之因奏事言之。上以問林甫,對曰:"臣久知之,但華山陛下本命,王氣所在,鑿之非宜,故不敢言。"上以林甫為愛己,薄適之慮事不熟,謂曰:"自今奏事,宜先與林甫議之,無得輕脫。"適之由是束手矣。(《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五) 天寶五載(746),李適之罷相,改授太子少保。閒散下來的李適之在與好友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書韋堅、戶部尚書裴寬、京兆尹韓朝宗等人飲宴時作詩自遣: 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詩不過是說現在清閒了,上門的人少了,可是李林甫卻向玄宗進讒,說他們結黨營私。玄宗便將這些人全部貶官流放,李適之也被貶為宜春太守。李林甫又令御史羅希奭羅織罪名,將皇甫惟明、韋堅等人害死於貶所,而且還殺了韋堅的幾個弟弟和兒子韋諒。裴寬是韋堅的親戚,貶為安陸別駕。不久,羅希奭前往宜春,李適之驚恐不已,服毒自盡。李林甫又讓羅希奭殺裴寬,裴寬叩頭祈哀得免一死。韓朝宗被貶為高平太守,再貶為吳興別駕,死於任上。 李林甫在立太子的問題上未合聖意,畏懼禍患及身,便極力阻止太子身邊官員的升遷,降低他們的待遇。據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閩中進士》所載,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薛令之慨嘆生活清苦,抱怨禮遇太薄,以詩自悼,並將詩寫在了牆上: 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 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 只可謀朝夕,何由保歲寒? 玄宗見到這首詩後,索筆判之曰: 啄木嘴距長,鳳皇羽毛短。 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薛令之便稱病棄官,徒步歸鄉里。玄宗這位盛唐君王,揮霍無度,對安祿山等寵臣賞賜無算,卻對太子的老師如此刻薄!正如宋陳岩肖所說:明皇"褊而不容,本無人君之量",且"信讒好佞"(《 庚溪詩話》卷下)。最終導致"安史之亂",兩京失守,楊玉環被縊死,玄宗逃亡巴蜀,帝位被迫讓給太子,國家從此一蹶不振,盛唐不盛矣。 唐憲宗時的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崔群論曰:玄宗"安於逸樂,遠正士,昵小人,故宇文融以言利進,李林甫、楊國忠怙寵朋邪,則天寶為亂。""世謂祿山反,為治亂分時。臣謂罷張九齡,相林甫,則治亂固已分矣。"(《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五《崔群傳》)論述固然精當,但都是事後諸葛,而孟浩然卻早有先見之明。當年,韓朝宗擔任按察使時,發現通州刺史李適之很有能力,便特別寫信推薦他,升任秦州都督。試想:被韓朝宗舉薦的李適之官至左相,且系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孫,下場尚且如此悲慘,而韓朝宗本人也被貶為從四品下的"別駕"死於貶所,倘若孟浩然隨韓朝宗赴京,即使被玄宗任用,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開元二十五年(737)四月辛酉(十七),察御史周子諒因彈劾牛仙客非才,觸怒玄宗。玄宗"命左右㩧(bó,擊)於殿庭,絕而復蘇;仍杖之朝堂,流州,至藍田而死。李林甫言:『子諒,張九齡所薦也。』甲子(四月二十),貶九齡荊州長史。"(《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四)周子諒是張九齡舉薦的,因此坐"舉非其人"之罪。五月初八,張九齡到達荊州任上之後,便將孟浩然引入幕中:"署為從事,與之唱和。"(《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傳·孟浩然傳》) 孟浩然之所以進入張九齡幕府為從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為生活所迫。孟浩然的物質生活條件比較差,這從他三十歲時寫的《書懷貽京邑故人》詩中便已可見:"慈親向羸老,喜懼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簞瓢夕屢空。"父母漸漸衰老了,可是自己不僅沒有什麼美味給他們吃,就連基本的食物也不充足。"喜懼在深衷"就是內心喜懼參半,典出《論語·里仁第四》:"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的年齡不能不記着,一則為父母年高長壽而喜樂,一則為父母身體衰老而憂懼。"簞瓢屢空",典出《論語·雍也第六》:"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稱贊顏回是賢人,家里只有一隻盛飯的竹筐和一個喝水的葫蘆瓢,居住在簡陋的巷子里,別人忍受不了那樣的艱苦,而顏回卻不因此改變自己的樂趣。晉代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引用這個典故時又進了一層:"簞瓢屢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不僅窮得只有飯筐水瓢,而且這飯筐水瓢還常常是空的,盡管如此,他仍然安貧樂道。孟浩然說,自己這樣生活艱苦也就罷了,可是讓年邁體衰的父母過這樣的日子那就是不孝了。因此他說:"執鞭慕夫子,捧檄懷毛公。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當塗訴知已,投刺匪求蒙。" "執鞭慕夫子",典出《論語·述而第七》:"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東漢鄭玄解釋說:"富貴不可求而得之,當修德以得之。若於道可求者,雖執鞭之賤職,我亦為之。"(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註疏解經》第七卷)這個解說有兩個問題,一是將"富"解作富貴,則《論語》原文或作"富貴而可求也",因為"富"和"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富是錢財多,貴是地位高。如果原文只有"富"沒有"貴",鄭玄不當增字解經。二是將"雖執鞭之士"解作"雖執鞭之賤職",則《論語》原文或作"雖執鞭之事",因為"士"不能解作"職",只有"事"才能解作"職",即"職事"。西漢桓寬《鹽鐵論》卷四《貧富第十七》、唐李宗閔《隨論下篇》、宋林希逸《莊子口義》卷六(《外篇秋水第十七》)、明王守仁《田州石刻》(《王陽明集》卷二十五外集七)、《永樂大典》卷一萬三千一百三十九宋張師正《括異志》等,均引作"雖執鞭之事"(今本《括異志》卷五作"雖執鞭之士")。 關於"執鞭之士"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一是為國君駕車的人。南朝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卷四引晉代袁喬注雲:"執鞭,君之御士,亦有祿位於朝也。"《漢語大詞典》持此說,將"執鞭"解作"持鞭駕車"。二是為君王出行時執鞭開道的人。《周禮·秋官司寇第五》:"條狼氏掌執鞭以趨辟(避)。王(周天子)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公爵國君)則六人,侯(侯爵國君)、伯(伯爵國君)則四人,子(子爵國君)、男(男爵國君)則二人。"明陳士元《論語類考》(卷五)持此說。三是執鞭為集市守門的人。《周禮·地官司徒第二》:"凡市入,則胥(吏)執鞭度(杖)守門。"清錢坫《論語後錄》(卷二)說:"以求富之言例之,或從《地官》為長。"楊伯峻先生《論語譯注》沿襲此說,將"執鞭之士"譯為"市場的守門卒"。其實,孔子所說的"執鞭之士",可以是這三種"執鞭"的任何一種,不必拘於哪一種,因為這些都是卑賤的職事。孔子的意思是說,財富如果可以求得,即便是"執鞭"這樣的下賤職事,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得,那就從事我所喜好的。孟浩然說自己很敬仰孔子的這種求富的態度,既然孔子都可以為了求得財富而"執鞭",那我為了求得財富贍養父母而干仕謀官有何不可? "捧檄懷毛公",典出《後漢書》卷三十九《劉趙淳於江劉周趙列傳·序》。漢光武帝中興的時候,有個廬江人毛義,字少節,家里貧窮,以孝行著稱。南陽人張奉因仰慕他的名聲便去拜訪他。剛剛坐定,郡府徵召的文書恰好到達,讓毛義去做縣令。毛義就捧着文書進入內室,表現出喜悅之情。張奉是個志向氣節高尚的人,心里鄙視毛義這種見祿而喜的樣子,悔恨自己不該來拜訪他,便堅決告辭離去。等到毛義母親去世的時候,毛義便辭官守孝。公府多次徵召,他才去做縣令。後來又被選拔舉薦為"賢良文學",官府屢次派公車徵召,毛義都沒有去就任。張奉感嘆道:"賢人真是深不可測。毛義先前接到官府徵召的文書便表現出喜悅之情,那是為了贍養父母才降志屈尊任官的。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因為家里貧窮父母年老,做官便不挑選官職』的人。"孟浩然說,自己也像毛義一樣,是因為家里貧窮父母年老才謀求做官的。況且我的知己好友已經做官當政,我當然要彈冠相慶了,怎麼還能固守貧窮呢?"匪求蒙",典出《周易·蒙》"匪我求童蒙",不是我請教蒙昧愚蠢的人。孟浩然用這個典故說明自己只乞求當政的知己,而不向不知己的人投名片,即不乞求不知己的人。孟浩然三十歲的時候生活就如此貧困,晚年又體弱多病,生活更加貧困不堪,杜甫在《遣興五首》(其五)的詩中感嘆道:"吾憐孟浩然,裋褐即長夜。"孟浩然窮得連被子都沒有,只能披着一件粗布短襖度過那寒冷漫長的冬夜。在這種極度貧困的情況下,知己老友張九齡聘他到幕府為從事,他也就貧不擇官了。 孟浩然進入張九齡幕府,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求仕之心未泯。封建時代的士子多以濟世之才自負,當君主昏庸無道時,他們認為是奸臣熒惑所致。這時他們往往不是選擇退隱迴避,而是以"板盪誠臣"自許,不顧安危地去匡君輔國,因為這是忠臣的天職。正如屈原《離騷》所雲: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那些結黨營私的小人都在貪圖享樂、苟且偷安,國家政治昏暗、前途渺茫、險阻重重。我屈原難道害怕自身遭受災殃嗎?我是擔心君主的車子傾覆。因此我匆忙地在君主的車子前後奔波,為的是讓君主能夠趕上聖明先王的步伐。君主卻不能體察我的一片忠心,反而聽信讒言對我發怒。我明知道忠言會招來災禍,但卻不忍心放棄。我指着上天讓它作見證,我的一片忠心完全是為了君主的緣故。 孟浩然對唐玄宗,也有屈原對楚懷王那樣的忠誠和情懷,他也想實現自己匡君報國之志。當時唐朝宰輔大臣的升升降降也是常事,宰相一般三五年就會更替,張九齡雖然被貶謫,但說不定哪天又會官復原職。到那時,他幕府中身邊的人就會跟着升遷,這對晚年的孟浩然來講可能是最後的機會,當然不容錯過。 來到張九齡的幕府做從事之後,孟浩然對朝廷的內幕了解得更多更透了。玄宗年事已高,將政事都交給了李林甫,且"任之不疑,林甫善養君欲,自是帝深居燕適,沉蠱衽席"(《新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性陰密,忍誅殺",排斥異己,貶抑文士,重用武將,凡是有可能晉升宰相的職位,都由武將充任。因為武將沒有文化,大多不識字,當然也就不可能擢升為宰相,李林甫的相位也就不會動搖。這樣一來,張九齡的復起當然也就無望了。且張九齡早已勘破世事,萌生了隱退的念頭。孟浩然的理想再次破滅了,於是提出辭職,張九齡再三挽留。 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初,沔州(今湖北漢陽縣)刺史兼山南東道采訪使宋鼎來荊州公幹,順便看望張九齡和孟浩然。宋鼎曾任襄州刺史,與孟浩然是好友。孟浩然陪同宋鼎登覽新建的荊州城北門樓,宋鼎賦詩(今不傳),孟浩然賡和作《和宋太史北樓新亭》詩,藉以表達辭職的意願,亦有請求宋鼎為自己關說之意: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誰謂山林近,坐為符竹拘。 麗譙非改作,軒檻是新圖。遠水自嶓冢,長雲吞具區。 願隨江燕賀,羞逐府僚趨。欲識狂歌者,丘園一豎儒。 詩人說,返回家鄉耕種隱居的意願未能實現,我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惆悵地登上城牆的譙樓。誰說隱居的山林很近呢?我卻被留在刺史幕府中為公務所拘羈,不得脫身進入山林隱居。"符竹",即竹使符,共五枚竹箭,長五寸,上面鐫刻篆書,剖為兩半,一半交給赴任的郡守,一半留在朝廷,朝廷發兵派遣使者的時候,帶着一半符竹,與郡守的另一半符竹合符之後,才能聽受使命,跟虎符的作用類似,後以"符竹"指代郡守的職權。壯麗的譙樓不是原有譙樓的修葺,而是重新建造的,欄杆上都繪了新的圖畫。漢水從遠遠的嶓(bō)冢山流出,濃雲連綿不斷吞沒了太湖。我寧願隨着江上的燕雀來慶賀,卻羞於跟在幕府臣僚後面恭謹地小步奔走。要知道披發狂歌的人,是在家園隱居的迂腐儒生。"狂歌客",縱情放歌的人,這里也是作者自況。《後漢書》卷五十三《申屠列傳》:"昔人之隱,遭時則放聲滅跡,巢棲茹薇。其不遇也,則裸身大笑,被發狂歌。"古人隱居,遇到好時勢,就舍棄名聲,隱遁行跡棲居在巢穴中,採食野菜充飢。如果遇不到好時勢,就赤裸着身子大笑,披散着頭發狂歌。 張九齡見孟浩然去意已決,不便再強留。於是,孟浩然又回到了瓮牖繩樞、室如懸磬的家,成了率意"狂歌"的"丘園一豎儒"。 夜已經很深了,孟浩然披裹着粗布短襖靠在屋角的床頭上,久久不能入睡。這時,外面颳起了風,下起了雨,風雨吹打着窗戶,寒意更重了。與此相似的境況,南唐李後主李煜在《浪淘沙》中嘆曰:"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奈五更寒。"可是,孟浩然的門窗上哪有什麼"簾"?床上哪有什麼"衾"?別說"羅衾"了,就連杜甫家里"布衾多年冷似鐵"的"布衾"都沒有。與此相似的境況,南宋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嘆曰:"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可是,孟浩然又哪里去尋什麼"淡酒"?然而,此時的孟浩然思考的卻不是自身的寒冷,也不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空想,而是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屈原的《離騷》,斷斷續續地縈繞在他的腦際: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日月運轉迅速不停,春秋變換循環替更。想到草木凋零,更擔心國君衰邁,不能振興。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昔日夏禹、商湯和周文王的品德之所以純潔完美,是因為有眾多的賢人在他們的周圍輔佐,並非只任用少數幾個人。就像各種香草繁茂地生長在園圃中,並不是只種植蕙和茝(chǎi)。 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希望香草都能生長茂盛,等到花兒盛開時我也能被收取。即使我自己枯萎凋謝也沒什麼值得憂傷,令人痛心的是眾多香草的花朵都被風雨摧殘糟蹋——眾多的人才被貶被殺,國祚堪憂。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長長嘆息止不住淚水潸然,可憐人民多災多難,生活艱難。 已矣哉! 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算了吧!既然國家沒有人賞識我,我又何必懷念國都呢!既然理想的政治沒有人可以協商,我就要追隨彭咸那樣的歸宿——殷商大夫彭咸,因直諫不聽,便投水而死。 這時,一位高冠陸離的老者從孟浩然得眼前飄然而過,孟浩然定睛一看,不覺詫異道:"這不是屈原嗎?"於是追隨而去。可是,無論怎麼追,屈原總是在前面的不遠處。孟浩然緊追不舍,一直追到汨羅江邊,屈原不見了。孟浩然正要跳江,一群小鳥忽然迎面飛來異口同聲地啼叫: "不要跳!不要跳!" 孟浩然便收住了腳步,這時另一群小鳥又飛過來啼叫: "怕死鬼!怕死鬼!" 孟浩然心想:"說我是怕死鬼?笑話!我孟浩然倘能追隨屈原而死,雖死猶榮!"於是,縱身跳入汨羅江:"哇!好冷啊!" 原來是南柯一夢。天已經亮了,鳥兒仍在四處啼叫。孟浩然隨口吟道: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明人徐學夷在《詩源辨體》(卷十六第十二條)說:"浩然五言律詩興象玲瓏,風神超邁","乃盛唐最上乘"。其實,不惟五律,五絕的《春曉》同樣是"興象玲瓏,風神超邁",同樣是"盛唐最上乘"。這里的"風雨""花落",都是興象,既是自然的"風雨""花落",更是社會政治的"風雨""花落"。"花落知多少"與《離騷》的"哀眾芳之污穢",有同工異曲之妙,但又不像《離騷》的沉鬱悲戚,而是以清雅超絕寫悲戚之情,這是借鑒了《詩經》以樂寫哀的筆法。 《詩經·小雅·採薇》,是戍卒在戰後歸家途中寫的詩,末章撫今追昔,悲喜交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人以春天楊柳依依的樂景,寫當時拋家出征的生離死別;以冬天雨雪霏霏的哀景,寫如今僥幸生還的無比喜悅。清王夫之《薑齋詩話》說這幾句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當我們了解了孟浩然的生活閱歷、思想歷程和《春曉》的寫作背景之後,再來讀這首詩,一定也會倍增哀痛的。 孟浩然的家鄉襄陽,屬古代楚國,而屈原則是楚國人的驕傲,當然也是孟浩然的驕傲。而屈原的學生、楚辭大家宋玉的故鄉鄢(今湖北襄陽宜城)是楚國的皇城,距離孟浩然的祖宅澗南園不過六七十里。孟浩然二十多歲的時候,就經常與襄陽的士子們舉行詩會,大家的理想就是再現"屈宋英聲"。因此,孟浩然的思想和操行都有屈原的影子,他的詩作也深受楚辭特別是《離騷》的影響。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孟浩然確是襄陽的小屈原,而《春曉》便是一首微型的《離騷》。 作者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傳統文化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文史學者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上觀新聞

人的一生是一場修行,重在修心

編者按:根據孔子第75世孫孔海欽教授講座音頻整理,內容:《千字文》。 【經典原文】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墨悲絲染,詩贊羔羊。景行維賢,克念作聖。 【孔老師素講】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談彼短」,很多人都會犯這個錯誤。《論語》有記載:「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意思是說,有一次子貢議論別人,孔子就批評他:「子貢啊!你有賢德嗎?我是沒有這個閒暇的時間。為什麼我們不要去議論別人的短處呢?」 《弟子規》言:「揚人惡,即是惡。」如果我們為這個人好,就當面指正他,幫助他改正不足。如果把別人的不足廣為宣傳,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展示自己是正確的,或者是妒忌,或者心虛自己不好學,怕別人比自己高,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短處相比,這樣的人一般少有道德,少有仁德之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看別人的短處,是為了修改自己的短處;看別人的長處,是為了讓自己效法,以別人之長補己之短。 「信使可覆,器欲難量。」「信」,自信、誠信。誠信於什麼?不僅僅要誠信自己說的話,更要誠信於道義。我們說出去的話如果合乎於道義,那就去踐行;如果說的不合乎於道義,那就不必踐行。孟子說:「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這也是誠信的。 誠信並不是僅僅指說的話去做,這樣理解太淺。它還指該做的事要努力完成。哪怕說我們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也要做,如果不做就叫做不誠信。 為什麼這樣說呢?「君仁臣忠」,君就要有仁德,能引領國家,引領單位走向未來,這就是誠信。誠信於「君」這個位置所賦予的職能。作為「臣」要盡忠於國家的利益,這就是誠信。誠信於法律職責,規章制度,不需要說一句話。這樣的誠信,才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氣度、氣量、大氣。他到底有多高的境界,有多少的責任,就能夠體現出他誠信所覆蓋的地方,所覆蓋的范圍有多廣。 一個人,盡到范圍更大的誠信和責任,就說明說這個人影響有多大。一個人,能夠包容別人多少的短處,說明這個人就有多大的偉大。一個人,無法包容別人的短處,是沒有氣量的表現,特別是心胸狹窄,尤其是政治觀點不同、利益不同、看法不同的時候,無法來包容別人。自己認為別人短,自己認為別人錯,到底是不是真短真錯呢?有的人認為現在這件事是對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證明這件事是錯的。那我們如何對待?是議論他、包容他,還是穿越未來。人由於時代的條件限制,看問題的條件限制,還有自己素養的限制,以及氣度氣量胸懷責任的限制,所以看到別人的短不一定是短,看到社會的短,也不一定是短,而或許正是真理。所以我們沒必要去談論別人太多的短處,更重要的怎麼樣去弘揚自己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短處,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 白色的絲綢放在染缸里染,就被染成白色,紅色的絲綢被染成紅色,黃色的絲綢就被染成黃色。所以墨家的創始人墨翟悲嘆白絲染色。人心被染。人心就如同這絲綢,放到染缸里去,染什麼顏色,就變為什麼顏色,永遠很難洗掉。 我們每個人內心的底色一開始都是潔白的,純紅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白底的紅心,是為初心,純粹而皎潔、鮮紅而旺盛。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如果我們沒有堅定的修養與信念,就會跟絲綢一樣,一染成色,再難回到原色,回到最初的本我。 隨着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慢慢地,這一顆初心接受了世間諸多美麗的事物,也防不可防地受到了沾染、玷污。塵埃、霧霾,太多世俗的東西使它不再皎潔,不再純粹,不再鮮紅,不再旺盛。《孟子》有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的一生,天文地理、詩書禮樂的學習也好,其他功名利祿的追逐也罷,若心術不正,則萬事如虛如空。按佛家的話來講,人的一生是一場修行,但修行而不修心,枉也,殆也。 如果是君子,就好像玉一樣,你將之染上任何顏色,只要經水一洗,它立即又恢復原來的色彩。君子如玉,不怕染色,不怕磨損,不怕這世間污濁,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君子立於天地,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是為高格。 「詩贊羔羊。」為什麼要「詩贊羔羊」,羔羊就如同思無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以羔羊來體現《詩經》的思想純正。每個人要小心謹慎,不要被不好的習慣沾染。不要把純正的思想的變成偏激的思想,偏激的思想往往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一個人只有始終保持純正的思想,善良的初心,才能做到「景行維賢,克念作聖」。只有賢德的人、聖人,才能夠弘揚大道,崇揚大德。「行」讀作(xíng)就是大德,如果讀作(háng),那就是大道。我們在讀文言文的時候。音讀錯了沒關系,由於語音的改革、漢字拼音的改革造成了讀音的不同。但是不管讀什麼音,我們所解釋的意思不能變,尤其是不能把聖賢的精華,按糟粕來理解。 「克念作聖」,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賢。怎麼樣成為聖賢?第一要克制自己的私慾走正道;第二要努力的學習,知書達禮;第三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境界;第四要不斷的實踐,踐行聖賢之道;第五把聖賢之道,傳給身邊的人,傳給下一代,使聖賢的思想和聖賢的修為,成為我們社會的習慣和未來的方向。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美好。 從「罔談彼短,靡恃己長」到「景行維賢,克念作聖」是一個遞進、發展的過程。從小人到君子,從君子到聖賢,都是我們每一個人修養的過程。看到身邊的小人,盡量幫助他成為君子;看到君子,努力與之同行,談學問道,不斷精進,使自己不斷接近聖賢。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國學

敦煌古書《金剛經》的修復 時光不能吞噬他們, 歲月亦不能與之為敵

他們不會像我們一般變老, 而我們留下來,慢慢老去; 時光不能吞噬他們, 歲月亦不能與之為敵。 ——勞倫斯·賓雍 (詩人,曾任職英國國家博物館印刷和繪畫部) 對於這段詩文的最好詮釋,莫過於承載着千百年人類文明痕跡的文物。敦煌古書《金剛經》——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印本——已經在倫敦被收藏了整整一個世紀。這部在868 年印刷的中國書籍比歐洲最早的印刷品年長了約六百歲。 在大英博物館內,它不遠處陳列着大約1455 年印刷的古登堡《聖經》(Gutenberg Bible),由於那本古登堡《聖經》頭戴「最古老的印刷書」的桂冠,於是對大多數訪客而言,敦煌古書《金剛經》這部真正最早的印刷品「先驅」,反而遺憾地被忽略了。這部世界上最早的印本其內容是一部佛經(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金剛經》)。這是一部長約5 米的卷軸裝經典,卷首有一幅精美的扉畫,描繪釋迦牟尼佛陀在僧侶和飛天的簇擁中講經說法的場景。 扉畫長28.5厘米,左上角榜書「祗樹給孤獨園」,主題為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向四眾弟子宣說《金剛經》。 雖然這部《金剛經》卷首那幅精美的扉畫非常扣人心弦,但該經的印刷時間這一更為重要的文字,卻出現在卷軸的結尾。在那里有這樣一段重要的題記:「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 二親敬造普施。」咸通九年,即868 年。對王玠其人,我們無從知曉更多的情況,只能推測:他大概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相信誦讀佛典或敬造佛像能夠積累功德,從而讓逝者免除輪回之苦。王玠藉助新興的印刷術,請人印刷並散發成百上千份《金剛經》,希望由此積下極大功德。為了雙親而刻印此經,不過是人們對《金剛經》的寄託之一。另一件(日期無法確定的)寫本,則是寫經人為了讓一頭老牛的靈魂能往生阿彌陀佛淨土(而不是繼續輪回為動物),並期盼能在那里與這頭老牛再度聚首。委託他人印製或是自己印製佛經,就如同念經一樣,是為了廣積功德。 卷軸結尾。 1973 年,包括這部《金剛經》在內的一些文獻由英國國家博物館轉交給了英國國家圖書館。近來,圍繞這部《金剛經》所發生的各種故事比較復雜。早期,英國的修復人員用西方人的眼光來審視它,認為它孱弱而易碎。他們聽取日本修復專家的建議,從背面對這個看似孱弱易碎的經卷進行了托裱。雖然他們滿懷最良好的意願,可這樣做的結果卻事與願違。二十多年前,修復人員最終決定要復原這件世界級瑰寶的原貌。這項工作時至2010年最終完成。如今這部《金剛經》已經恢復到非常接近其當初印製完成時的模樣,其紙質、紙張纖維、造紙工藝,乃至木版的印痕等,都得以纖毫畢現地重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在廣西師大出版社近期引進的《尋蹤敦煌古書》的一書中,英國國家博物館首次公開的修復全過程,圍繞敦煌古書的浮沉命運,向讀者展現一幅歷史深厚、知識廣博的有關文物發掘、保存、修復的畫卷。 《尋蹤敦煌古書〈金剛經〉:世界紀年最早的印本書籍》 吳芳思馬克·伯納德/著 袁玉/譯,崔翔/校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版 節選 斯坦因所拍攝的千佛洞。 斯坦因當時最為關注的,是要讓最好的語言學專家來研究他的中亞發現,以確定這些東西的內容和價值。因而他對這些遺書的保存和修復,或多或少地不是很在意,這也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一個特徵。在他那個時代,郵政服務既快捷又可靠。所以,他經常把一些珍貴的遺書寄給歐洲各地的學者,以便他們空閒時可進行研究。1907年,在牛津的魯道夫·霍恩雷收到過一包遺書的殘片,乃英國駐喀什領事馬繼業寄給西姆拉考古總部的伏戈爾,然後伏戈爾又寄給了霍恩雷。斯坦因也曾在1911年親自把200多種敦煌遺書寄給巴黎的伯希和。這些遺書,承蒙通濟隆公司郵寄,寄送時所用的盒子沒有里襯。 藏品剛運到英國的狀況,最下方的即為這部《金剛經》。攝於1912年。以下插圖均摘自《尋蹤敦煌古書:世界紀年最早的印本書籍》。 用郵寄的方式來寄送珍貴的古籍文獻,這在今天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因為古籍文獻的收藏和保護乃博物館與圖書館工作的重中之重。這部《金剛經》的修復歷史,也反映了自其抵達倫敦的1909年以來的100年中,英國國家博物館與英國國家圖書館對古籍文獻保護態度的不斷變化。 卷首變形及斷裂情況。 查看該《金剛經》早期的照片,很明顯,早在1000多年前被藏入第17窟之前,它就已經破損,而且在它的背面已經粘有裱補紙。現存最早的照片,是收在斯坦因1912年的著作《華夏大漠廢墟記》中的那張。這張圖片顯示,扉畫上有一道延伸穿過整個頁面的嚴重水漬,左面捲起來的部分顯示背面有兩大塊裱補紙。歷經十多年後,斯坦因終於出版了《西域考古圖記》(其間干擾出版的原因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本書的附圖上,那些水漬和修正檔都不太明顯。遺憾的是,從1909年到1960年沒有留下有關修復《金剛經》的任何記錄。所以現在只能通過觀察它的舊照片、察看《金剛經》的原件來推測它的修復過程。 通過傾斜光源,可以看見《金剛經》經卷上清晰的裂紋,這些裂紋最早可能在12世紀以前就產生了。 1914年,作為斯坦因的考古新發現,《金剛經》第一次在英國國家博物館被展出。看來為了籌備這次展覽,對它做過一些修復。為了避免經卷遭受更多的損傷,也可能為了使它更為平整,經卷背面原來的裱補紙很可能被揭下來。這些早期的裱補紙粘貼在破損處,而尤以沿卷軸中段的部位為多。中式卷軸為了存放方便,要將其捲起來,並用一條飄帶(它被固定於卷軸右端的天竿上)纏繞卷軸並將其扎緊。所以,沿着卷軸中段的部位,因飄帶摩擦或綑紮過緊而造成破損就十分常見。唐代對於寫本和文書的裱補有時並不很理想。裱補用的紙張時常與原紙有很大的差異,不少較原紙更為厚重或粗糙。此外,有時還會隨意地使用糨糊甚至其他黏合劑,這樣往往會進一步對已經脆弱的卷子造成更大的破壞。現在我們一般會設法保留卷軸被發現時的狀態,並盡量保留原來的裱補紙,以盡可能地保留卷軸的歷史原貌。而這種方式在早期尚未被認識。當時很可能採取的方法是,將那些古代的不適當裱補視為一種破壞,從而對其進行揭除。 對1平方厘米的多層裱補紙逐一分離。 在《西域考古圖記》中,《金剛經》照片上的那道水漬已不十分顯眼。看來人們曾為清除這條水漬做過努力。可能是採用水洗,即將卷軸浸泡在熱水中,或者更為嚴重的是用漂白劑。中國的佛教典籍,無論是手寫本或印刷品,通常都用黃顏料染過。而上述兩種修復方法,都會給黃色染料帶來有害的後果。這種染料是從黃檗樹皮中提取,給紙染上黃色。這種顏色與佛教有聯系,有很多僧人的袍子就染成這種顏色。不僅如此,它還有強烈的殺蟲效果,可以用來保護古籍不被蟲蛀。這種顏色看上去很深,但很容易在水里稀釋。《金剛經》卷軸的前部分看上去很可能是被水洗或漂白過,使原來的黃色褪色不少。 用修復紙裱補在一小塊缺少的部位。 這張照片攝於何時,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是在1921年之前,或許還可能早至1914年。上面有古代裱補紙的痕跡,同時也還沒有進行托裱。托裱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所有在第17號洞窟中發現的敦煌遺書,無論是寫本還是刊本,初被發現時都沒有托裱。因為它們原本都是「書」和文件,傳統上不會進行托裱。然而一旦這些古代遺書離開其固有的歷史語境,被作為珍貴的古代文物看待,人們往往會對其進行一系列托裱的作業。在日本這種情況尤其普遍。具體來說,其做法包括對其背面進行襯托,並在上下加以精緻的絲綢溜邊。這種做法一般用於繪畫。東亞的繪畫經常被裝裱起來並配以絲綢溜邊。同樣的方法也被推而廣之,用於有價值的古代寫本。例如日本所存的稱德女天皇所刊印的《陀羅尼經》便經過了這樣的處理。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時英國國家博物館的館長以及修復人員,已就敦煌遺書的最佳保存方式達成一致的認識:只要有可能,盡量不要觸動原來的形態。而日本的代表團依然對這種保護敦煌遺書的措施提出批評,認為這些遺書應當被恭敬地裝裱起來。不過,時至今日,英國國家博物館的負責人和修復人員仍舊秉持同樣的共識:敦煌遺書應當被視作一種古籍文獻收藏,而非繪畫,保存它們的方式就是要盡可能地保存其原有的樣式與形態。 手工修補所用到的部分工具。 然而,在20世紀初的幾十年中,托裱此部《金剛經》的決定,亦曾出現在英國國家博物館。這個決定的出發點,可能基於這件卷軸出現了酥、脆等情況,而這種情況,在古代的裱補紙被揭除後,又顯得更加嚴重。由於在揭除古代裱補紙的同時,也造成原紙背後的表層被揭去,從而使原紙更加單薄。而用水洗除水漬的辦法,也可能影響到紙張的質地。對敦煌遺書的修復,還包括曾用較粗硬的馬尼拉紙托裱脆弱的卷軸,或將殘片粘貼到深棕色的糖袋紙上。敦煌遺書在英國國家博物館的時候,絕大多數文書的修復都是由博物館的裝裱處進行,而這里的修復人員,更熟悉歐洲的紙張以及歐洲書籍的裝幀形式。這部《金剛經》可能因卷首精美的扉畫而被單獨挑出來,當作「藝術品」而不是純書籍對待,因而對它的修復方法看起來與其他敦煌遺書有所不同。可能在拍過《西域考古圖記》中那張照片後不久,這一件《金剛經》卷軸被修復人員用優質的日本宣紙加以托裱。 對《金剛經》的托裱看上去十分仔細、小心,對托裱紙應該也曾精心選擇。這次托裱很可能出自一位日本裝裱專家之手,此人曾供職於英國國家博物館,是勞倫斯·賓雍的手下。賓雍自己是個詩人,他最著名的一首詩篇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 他們不會像我們一般變老,而我們留下來,慢慢老去; 時光不能吞噬他們, 歲月亦不能與之為敵。 每當日落與清晨, 我們都想念着他們。 」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文化

淺夏物語,閱盡滄桑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不喜歡想太多,因為我討厭纏在回憶里的時候那種悲傷而又無奈的心情。 房間里,會和往常一樣,放幾首悲傷的音樂,我閉上眼睛慢慢的聽着。這個時候,如果有一杯熱咖啡,我想,會多一些浪漫的氣氛吧。櫥窗上,放着許久未翻閱的書籍,時間一久,上面染上了一層薄薄的塵埃。我輕輕的拿出一本書,拍拍封面上的灰塵,翻開,很有耐性的朗誦起來。 我喜歡這樣,在沒有人的時候用盡量柔和的聲音去朗讀那些文字,讓思緒闖進文字的海洋,情緒交融在書中,蹦出思想的火花。也許是出於習慣,也許為了讓自己不至於太閒,以免對懶散的生活感到尷尬。 行走在慌忙的塵世里,日復一日的過着一樣的生活,我總是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而又不解。我擔憂,我害怕,可是卻找不到原因。合起書,打開窗戶,看夏夜的星星都沉入夢鄉。晚風吹進屋內,掛在牆上的風鈴偶爾碰在一起,發出陣陣清脆的響聲。 突然,一顆流向劃破寂靜的夜空,然後消失不見。深邃的天空,找不到流星劃過的痕跡,潛意識里,想起一句詩來:「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心底,湧出一股酸澀。流星劃過,就像是人生的聚散離合。 有些人,陪你走了一段,然後離開了。走的時候,乾乾淨淨的如同不染纖塵的天空,一絲痕跡也不曾留下。記憶里,卻清晰的有着這一段記憶。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模糊的記憶,讓人迷幻,究竟你是不是真的來過我的世界? 沉睡的星星,輕微的呼吸聲摻雜在夜風里。它們酣眠入夢,如此寧靜祥和。我開始迷戀這種安靜,或許是心太過嘈雜和喧囂了吧。 我時常在想,在這短暫的生命里,究竟有什麼是亘古不變的呢?一開始,我以為是熱情,後來發現,所有的熱情都會慢慢的消退,轉為平靜。我又以為是夢想,可是如今,連我自己也找不到夢想的影子。 夢想啊,你在哪兒呢,在哪個角落看着我?我也曾以為是諾言,然而終究難敵時間的考驗。也許,真正能亘古不變的便是天上酣睡的星辰吧。它們,永遠給世間的人呈現一樣的姿態。可是,這個世界又有什麼是亘古不變的呢?星星也會偏離軌跡呢! 盛夏的晚景,沒有白天的喧鬧,知了也不再聒噪了,叫了一天,肯定累壞了吧。此時的心情,無關風月,無關滄海桑田,是憂郁,或是凌亂。手伸向窗外,茂盛的葉兒觸手可及,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手觸碰到綠葉的時候,綠葉的葉脈微微的輕顫。「你們,是不是感受到了我的心境?」我輕聲說着…… 我記得《蘇菲的世界》里面說: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問候,並結伴同游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地來到世上一般。 是的,就像此時,我和綠葉的共鳴,然後過一段時間,它們都會紛紛飄落,去更遠的地方。而我此時仿佛正在一本正經的說着這件事情,就像是對待悲傷而嚴肅的生命一樣。 我想,一朵花的流年再長,都會有凋落的那一天。只希望這時候,你能不慌不忙的和浮生物語說再見,然後,平靜的投入大地的懷抱,安靜的離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百科

張朝暉(墨語堂)書法作品欣賞

恩師陳奮武先生題寫齋名「墨語堂」 戊戌中秋與恩師陳奮武先生 張朝暉藝術簡歷 張朝暉,1972年出生,福建省平和縣人,師從陳奮武先生。齋名:三思齋、墨語堂,別署嶺下閒人、白水山人。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北蘭亭書友會」會員、「南構字庫張朝暉楷書」創作者、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漳州市詩歌協會副秘書長,民建漳州市委書畫院副秘書長,漳州市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書畫院特聘畫師。書法作品追求「圓融、簡淨、曠達、自然」之風,被中國志願服務基金會、中國作家書畫院、現代詩詞館、福建海絲鍾表博物館、三平寺、周碧初藝術館、吳江靜思園、黃河石林藝術研究院、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澳洲《看中國》報社等有關藝術機構及海內外友人收藏。 中國《收藏界》、《河北當代書畫》、《閩南風》、《海峽導報》、《閩南日報》、《新民晚報》及澳洲《星島日報》、《澳洲新報》、《看中國》等報刊曾作專題介紹或刊發作品。出版個人詩集《異域》、《語言的碎片》。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張朝暉

男人幾乎不可能想象作為父親的感覺,直到他們自己成為父親、開始絮絮叨叨地寫信

與母親相比,父親經常是那個不善言辭的人,或是那個不苟言笑的人。這讓許多人直到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才懂得了「父愛如山」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英國人類學家艾倫•麥克法蘭說, 「萬事非體驗不為真」。我們幾乎不可能想象愛情或飢餓是什麼樣的感覺,除非親身體驗了它。同樣,男人幾乎不可能想象作為父親的感覺,直到他們自己成為父親。 在「父親節」這天,學着用笨拙的方式向父親致敬時,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系獲取了某種新的力量,開始再度生長。這讓我們意識到,節日從不是單向的致意和禮贊,而是情感的重新溝通、再度連結。 但人生本就是一堂永無止盡的課程,不是嗎? 我想給你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 父親節 有一位作家,就這樣在自己從兒子升級為父親之後,陸陸續續、長長短短地寫着給兒子大壯的信。這些信里,濃縮了中年父親的成長經歷和人世經驗,他希望將來有一天,兒子可以透過他的體驗,知道自己並不孤獨,「我們希望你能過一種智識的、審美的、有道德感的生活,同時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這是我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生活」。這就是一位現代爸爸眼中的「美好人生四要素」。 苗煒 起初全是生命的喜悅,後來流露出了一些傷感,一些悲觀。我遇到過一些委屈,也遇到過許多快樂,我沒經過什麼大事,不過看了幾本文學書,我把書本上的經驗和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講給你,像打開積攢多年的寶貝盒子:兒子,過來,不怕你笑話,給你看看。 百年前魯迅先生曾寫道,「這(做父母)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 因為父母要「自己背着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如何做現代父母,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作者在書中寫出了自己的思考。 這樣一本作家苗煒所寫、由三十八封信件集結而成的《給大壯的信》,是父親將人生經驗向兒子娓娓道來的過程,更是一段溝通之旅,讓剛來到世界的孩子、初為父母的年輕人,以及每一位熱愛生活的讀者,都有所准備,明白自己並不孤獨。 節選自 《給大壯的信》 苗煒/著 譯林出版社 2019年5月版 >>>一種特別厲害的寂靜 我很小的時候,坐在自行車後座上,跟着我爸爸去他的學校。路上經過一片水域,就是現在的柳蔭公園,當年覺得那片水很遼闊,對岸都是模糊的,現在看就是一個小池塘。我爸爸的同事親切地稱呼他為「瞎子」,他得了一種病叫「視網膜萎縮」,要用放大鏡看報紙,他還有一種很大的筆記本,在上面寫的字歪歪扭扭。所以,他應該很早就失去了閱讀的樂趣。1975年,社會上在批判《水滸傳》,我爸就讓我媽讀《水滸傳》給他聽,我對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那一段印象最深,街上遇到剛栽的樹苗,就上去試試能不能拔出來。我還看到一本小人書叫《投降派宋江》,扉頁上印着毛主席對《水滸傳》的評價。 那時候家里有一個書架,最上面是四本精裝的《馬克斯恩格斯文選》,白色封皮的《列寧選集》,還有《毛澤東選集》。中間那層有幾本黃黃的《中華活頁文選》,有《紅岩》和《歐陽海之歌》,下面那層有一本《紀念魯迅先生》,還有一本書叫《送瘟神》,我對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了解大多啟蒙自那本《送瘟神》。 後來,能看到的書漸漸多起來,有小人書《西遊記》和《楊家將》。我在鄰居小朋友家里第一次看到《丁丁歷險記》,忘了是哪一個故事了,只記得有船有海,也還記得那個晚上我心中的激盪,似乎第一次明白「世界」這個詞意味着什麼。還有一天早上,剛下過雨,街上濕漉漉的,我爸爸帶着我去書店,預定了一套《七俠五義》。他想讓我多看書,每周,他都會帶我去他那個學校的圖書館,我在里面晃悠半小時,挑三五本書借回家。也就一兩年的光景吧,我走進那個圖書館里,就覺得再沒有什麼書是我想看的。 《千里走單騎》劇照。 兩對父子,隔膜與疏離,溝通與理解,都在他們人生中上演着。 你爺爺不喜歡我看《紅樓夢》和巴金的《家》《春》《秋》,他說那些書看了傷感,會讓人萎靡,那時候說人萎靡,差不多就是經常手淫的意思。可是呢,有一年,他給我買了兩本內部發行的《金瓶梅》,是潔本,放在書架最上面,我翻了翻,比《水滸傳》差遠了。他還給我買過一冊《弈林新編》,是象棋的棋譜,我看了有二十頁,以為自己棋藝精進,就找鄰家一位大哥去下棋,結果被殺得片甲不留。於是我把那本棋譜扔到一邊,你爺爺就念叨,我給你買了《弈林新編》,你也不認真看。那本書定價兩塊一毛五,他以為那麼貴的書就應該像武功秘籍一樣仔細研讀。那時候一塊錢都算是巨款了,所以這一本書要格外珍惜,其實呢,一本書就是一種可能性,你可能對它感興趣,也可能不感興趣,很多的書就是有很多的可能性。 我上了大學,學的是容易讓人萎靡的文學,學校里有一座很大的圖書館,閱覽室里總坐着幾百人在讀書,他們沉浸在書本里,翻動書頁時動一動,像是睡眠的人在兩場夢之間翻一翻身。我們有一門課叫「工具書使用法」,我學不進去,直到有一天,在古龍的小說里看到有一門功夫叫「大悲賦」,同學告訴我,這大悲賦應該是從白行簡的「天地陰陽交證大樂賦」那兒偷來的詞,我們就跑去圖書館三層的古籍閱覽室,翻了好幾本工具書,在《雙梅影暗叢書》中找到了「大樂賦」的原文,我一下掌握了工具書使用法,也知道了前人保留古籍的事跡。 《阿郎的故事》劇照。 再快的飛車手,在面對自己孩子時,都會變得柔軟。 有一年暑假,我跑去西安看我大爺,我大爺是從北京移居西安的,愛吃炸醬面,愛喝茉莉花茶,愛抽煙,每天早上總對我說:「吃飽了飯,喝足了茶,抽兩根煙,再出門轉悠去。」到了晚上,洗完腳,他就說:「看看書再睡覺吧,我那個小書架上,什麼書都有,都分門別類放着呢。」那個小書架只有一米高,分三層,一共就有十幾本書,最上層貼着一個白標簽,寫着「小說」二字,放着兩本《李自成》,中間層貼着「戲劇」標簽,放着《紅燈記》《沙家浜》幾個劇本。我在那個書架前發呆,想着在小說那一層總能補上幾本狄更斯,戲劇那一層可以補上幾本曹禺,我真的佩服我大爺,英國作家吉辛說過,那些收藏了詩歌、文學和歷史,而非自然科學類書籍的書架,屬於敏感而富於想象的聰明人。我大爺肯定是富於想象的人。 吉辛還說,收藏了政治、社會科學、技術和任何現代思想一類書籍的書架,主人的品位就差一些,他受過一些教育,但可能是個粗鄙、奸詐的人。我不太同意吉辛的說法,書架上不能只有文學和歷史,應該有大百科全書,有科學書,有許多畫冊,有一架人類學著作,但的確不應該有商業方面的書籍。每一本書,都暗含着一種可能性。我正在給你堆積可能性。我不能指望着你翻一下《彎曲的旅行》就愛上物理,但家里擺上麗莎•蘭道爾教授的三本書,就像供奉着一個偉大的精神。我們要多供奉一些書,這些書決定你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幾個月,我給你准備的書架上已經有一層繪本了,我從中認識了兩個了不起的作家,一個叫拜倫·巴頓,一個叫艾瑞·卡爾,他們的繪本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樂趣,我會反復講給你聽的。但是我也不喜歡那種一切大道理都在繪本中的宣傳,看這些膚淺的書,是為了盡早讀那些深刻的書。 英國作家斯巴福德寫過一本書叫《小書痴》,開頭是這樣的——母親過去常說,「當你坐在家里看書時,隨便是在哪個角落,我總能感覺得到。因為那時候會有一種特別的寂靜。看書的寂靜。」斯巴福德說,那是一種極其厲害的寂靜,不知怎麼,就能穿過牆壁和天花板,響亮地告訴周圍的人。當那片寂靜飄落下來,蓋過人聲、車聲和狗吠,一道閘門向內打開,向着書中的數據打開,讀書的孩子能聽見屬於文本的那些聲音,穿透那塊由屋中各種真實的細微聲響所組成的布縵。 《喜宴》劇照。 身為「兒子」,是否意味着一輩子綁縛着父輩的道德觀。 我聽到過這種特別厲害的寂靜,是在少年時代的地壇公園里。有那麼一陣子,我總拿着一本我還看不太懂的書,跑到地壇公園,在一棵古樹下坐好,特別用力地去看書,我好像把耳朵關上了,從書本中呼吸,這樣過了很久,好像忽然看懂了,四周靜悄悄的,書本中有很多東西,洶涌而來,咚咚地響着。那感覺真是特別舒服,最近二十多年我也沒停止讀書,但未能再體驗到那種特別厲害的寂靜。現在,我准備好一個寬敞明亮的房間,一張舒服的椅子,我拿起書,手邊有一個筆記本,鋼筆里灌滿墨水,你可以在家里任何一個角落拿起一本書,把那種特別厲害的寂靜帶給我。 >>>Beautiful Boy 你出生前幾天,做了一次B超,我盯着儀器,還是看不出所以然,醫生說,嘿,這孩子是大長腿,大腿骨有7.7厘米,我不知道這數字意味着什麼,卻認定你會長到1米80以上,這足以了卻我的遺憾。不到1米80,就很難說是一個漂亮的男子。對孩子的美貌的期盼,大概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理,我和你媽媽毫不避諱這一點。你生下來之後,我們叫你小黑猴子,你濕疹發作的時候,我們看着你紅腫的臉頰發愁,不過,我們一點兒也不擔心你會不好看。沒過幾個月,你就具備了好看的要素——臉小,面部對稱,高額頭,高鼻樑,瘦,高。 有那麼一段時間,你總嘬我的手指頭,然後,我感覺到你的牙長出來了,你很用力地咬我的手指。媽媽給你准備了牙刷和牙膏,很早就把你按在床上給你刷牙。你也喜歡刷牙,不過更喜歡把草莓味的牙膏吃下去。普林斯頓大學的一位哲學教師寫過一個文章,題目叫《醜人受排擠》。他說,我們今天的文化和古希臘差不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漂亮,雖然還不會給孩子用吸脂術什麼的,但孩子們都會從牙醫那里得到一個禮物,那就是牙箍兒,有了牙箍兒,牙齒才不會鬆散稀落,牙齒好才會有美麗的微笑,而微笑對於今後的人生非常重要。人們會說,牙箍是為了健康,可實際上,牙箍兒就是現代社會的「裹小腳」。 《我的父親,我的兒子》劇照。 與父親的和解,和與兒子的和解,是中年男子難以迴避的人生命題。 我十幾歲的時候,吃了一位親戚從山西帶來的果丹皮,我媽說,那個果丹皮掉色,把我的牙全染黑了,自此之後再也白不了。她老人家這個說法,完全是推卸責任,她沒能好好愛護我的牙齒,沒給我講明白牙齒的重要性。我明白過來後,對自己也不夠負責,有點兒破罐破摔,用煙、茶、碳酸飲料來摧毀牙齒,等我意識到一口爛牙的壞處,去看牙醫,為時已晚。這樣有十來年的光景,我不敢大笑,害怕別人看到我的牙齒,又不自覺地盯着別人的牙齒看,看到糟糕的牙齒,再自憐地想到我的牙,就會想起哲學家尼采的話,「醜陋敗壞我們的精神和能量,讓我們對人類的未來感到悲觀。」這樣的話,政治不正確,大家不願意說出來,一說出來就顯示出了自己的不道德。但是,如果你花上一段時間,長久地注視那些肥胖的人,觀察那些猥瑣的人,看毀壞的牙,看歪斜的臉,你會憤怒和惡心,你真的會對人類感到悲觀。 有一位英國的古典音樂評論家,在紐約看了一出歌劇,歌劇女主角是一個100公斤的胖子,她上台之後,幾乎是站在原地完成了表演。第二天,評論家翻看紐約的報紙,所有的劇評對女主角的體重都避而不談,這就叫政治正確。大家避諱談外貌的問題,但許多領域都存在着相貌的偏見,教師給學生評分的時候會看重相貌,選民投票給政治家、陪審團判定嫌疑犯的時候,相貌都在起作用。找工作的時候,相貌很重要。大人看小孩子的時候,也會偷偷議論這孩子的相貌。這是現實,政治正確還是不如長得正確。 《當幸福來敲門》劇照。 貧窮和困苦不是理由,當你擁有了孩子,總有什麼在照亮你的生命。 古希臘還沒有政治正確這玩意兒。希臘人受美麗外形的影響巨大,並且非常直率地表達他們這種價值觀。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希臘盟軍統帥阿伽門農召集士兵大會,一個名叫特西特斯的士兵站出來發言,公開批評阿伽門農,這位挑戰權威的士兵很快就被奧德修斯揍了一頓,荷馬的描繪中,這個特西特斯羅圈腿、駝背、溜肩、禿頭,荷馬說他是最丑的也是最壞的。在希臘文明中,「美」意味着「高貴」,「丑」是「無恥」的意思。布克哈特在《希臘人與希臘文明》中說,美與精神上的高貴一致,是希臘人一種確定無疑的信仰。他們會給美麗健壯的運動員樹立雕像,紳士會和俊美的年輕男子約會,給後者提供人生經驗,戰俘如果漂亮,就會被釋放。這種對「美」的嘉獎,伴隨着對「丑」的打擊。有故事說,狄馬拉圖斯的醜陋妻子常去美女海倫的塑像前禱告,而海倫塑像前有一位守護者,她要求那些來拜海倫的醜陋者趕緊離開。 我年輕的時候,對西方文明了解不多,對古希臘還欣賞不來。我們穿得樸素,沒什麼化妝品,也不講究發型,都喜歡背誦電影《簡愛》中的一段台詞——「你以為我貧窮、矮小而且不漂亮,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完全一樣!如果上帝賜予我美貌和財富,我也能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現在我難以離開你一樣。上帝沒有給我這些。但我們在精神上是平等的,就好像我們都穿越墳墓,一起站到了上帝的腳下。」認真讀一下簡小姐這番話——她說自己poor and plain,貧窮且相貌平平,不是丑ugly,而是相貌平平。她說,if God had gifted me with wealth and beauty,繼而她憤憤不平地說,上帝沒給我!就我淺薄的經驗來看,世上一些醜陋的人會說自己是相貌平平,世上許多要求平等的人是在要上帝給他財富和美貌。不美和美一樣,既有它的動人之處,又有它的不良習性。它往往容易偽裝成善,或者撕下一切偽裝,露出憤憤不平的猙獰面目。 《大魚》劇照。 故事總有千萬種講述的方式,有的真,有的假。你信哪一個,哪一個就是屬於你的故事。 你爹不算太難看,你媽有個外號叫李天仙,所以你不會難看。我們會照料好你的牙齒,必要的時候帶牙箍,看牙醫,還會讓你鍛煉身體,有漂亮的肌肉,讓你有得體的衣服。我還會提醒你,美與精神上的高貴是一致的,照料好自己的身體,也意味着一個美麗的心靈,不要變丑,不要放縱自己的身體,這樣的自律是高尚的。哲學家尼采是這樣說的,丑是衰退的表徵,枯竭、笨重、衰老、疲憊,每種身不由己,都能引起「丑」這個價值判斷。世上最深刻的憎惡,就是大家都憎惡丑的東西。 還有一位哲學家叫蘇格拉底,長得很難看,他說心靈美更重要,有廣博的內心世界比外貌更有吸引力。他說的也不錯,有許多相貌平平甚至醜陋的人,其精神散發出非凡的魅力。然而,一個漂亮的人,努力一番,也能有美麗的心靈。一個醜陋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成為一個好看的人。我看到過一些漂亮的人,賞心悅目,據說他們不高興的時候,照照鏡子,心情就好起來。我揣摩,這些漂亮的人肯定得到過一些特別的東西,比如說,更多的交配機會,更多的優越感,肯定不止這些,肯定有更為特別的某些快樂,兒子,去找找。 父親節快樂!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百科

董卿 讀懂父親,可能需要我們用掉一生的時間

父親是一個我們一出生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讀懂他,可能需要用掉我們一生的時間。朱自清筆下的背影、莫言心中嚴厲的象徵、賈平凹書里不善言辭的老人都不能盡述。 他仿佛是一首深沉的詩,默默地寫了半輩子,有一天,在不起眼的角落撕下一角泛黃的紙,竟是父親默默藏了一生的愛。 2018年父親節剛過,《朗讀者》第二季第七期就以「父親」為主題與觀眾見面了。 董卿在片頭札記中說到: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這一幕發生在 1917年,那時候朱自清在北京大學讀書,父親到南京浦口火車站去送他。之後數年的時間里,父子倆摩擦不斷,最終失和。直到有一天,已經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朱自清收到了父親從揚州寫來的一封信,信中說: 「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收到了這封信之後,朱自清才提筆寫下了《背影》。後來聽家人說,老父親逐字逐句讀完了《背影》之後,流下了眼淚。 記得,或記不得;說得,或說不得,父親都在那里,那是一個我們一生下來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讀懂他,可能需要我們用掉一生的時間。 在這一期,香港演員惠英紅的訪談讓人記憶深刻。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她是第一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也是第三十六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歲月輪回,她幾十年的從影經歷像是一部傳奇。 惠英紅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沒有看到她第一部電影上映,更沒有看到她拿獎成名。但惠英紅說:「到現在我都覺得他還在。」是父親教她讀書,是父親教她寫字。 訪談中,她講述了一個動人的細節:「我第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爸爸的神牌放在家里,我就把票放在那兒。我說,我當主角了,你今天晚上來看我的首映。」 訪談實錄|朗讀者·惠英紅 董卿:我知道你的祖籍是山東諸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父親帶着你們全家搬到了香港。 惠英紅:對。我以前在家里面看過一張照片,我媽穿着旗袍,戴着珠寶,我爸穿的是西裝,我大姐還騎着腳踏車。我媽說,我爸出生在山東青島的一個大戶人家,從小他去上學的時候都不用走路,是用人背他去的,所以來到香港以後,他不會去管理他的錢,很快錢就給騙光光了。 董卿:你出生之後,在你的記憶里,家里已經很窮了? 惠英紅:那時候很多香港家庭養不起小孩,就送他們去學京劇。我快三歲的時候,我的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被送走了,我在鐵絲網的里面,姐姐他們在外面,我在哭,喊着「不要走!」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里永久都沒辦法消失。 董卿:不管怎樣,去戲班子里面可以有的住有的吃。 惠英紅:對,不會餓死。香港有一次刮台風,把整個香港掃去了差不多一半。我記得我爸和我、我媽、我妹妹四個人抱着能抱的東西去一個樓梯底下,我們就住在樓梯底。 董卿:住了多久? 惠英紅:幾個月吧。有一天一個阿姨路過,覺得我們更難過、更可憐,她就過來跟我媽說:「大姐,我帶着你去灣仔那邊要飯,可能要得比較好。」第二天我跟我妹妹一起,我當時三歲多,我妹妹不到三歲,我們就去灣仔。我們拿着一個紙盒,里面放着口香糖,還有一些筷子,會響的、塑膠的hammer(小錘),就這樣叫賣。幾個月後叫賣的話已經朗朗上口了。 董卿:那樣的日子你過了多久? 惠英紅:十年,整整十年。 董卿:所以那十年你也沒有辦法去讀書啊。 惠英紅:到現在,我一天正規的學都沒上過。我爸爸知道我們沒機會讀書,就會用他的方法教我們。他的中文非常好,他的算術也非常好,他會用一根竹棍寫字:這個是「惠」,是「車」字加一個「心」。他也會教我們下棋,沒有錢買棋盤,他就會在沙子上畫一個棋盤。 董卿:他有沒有覺得對不起你們幾個孩子? 惠英紅:我爸其實不怎麼講話。媽媽帶着我們去要飯的時候,你說一個男人能開心嗎?我跟我爸爸是最好的,因為我爸爸知道我是最辛苦的,也是最孝順的。比如我每次在灣仔賣口香糖都會趕緊,在最短的時間里把我要賣的東西賣完了,那樣就可以拿我自己的時間去玩鞦韆。有一天給我媽看到了,她就打我。我爸其實很怕我媽媽,但他用身子去擋,他要護着我,他就被打得一條條紫紅色的。有時候我覺得我爸跟我的關系像朋友多一點。 董卿:灣仔碼頭的那種生活過了十年之後,你遇到了張徹導演,他希望你能夠去拍電影。 惠英紅:那時候灣仔有一個很大的戲院,有很多首映,很多演員。我看到他們,覺得他們真是天上的明星。張徹導演說,你很上鏡頭,有個角色是穆念慈,另外一個演員不演了,你去演第二女主角。我就這樣去拍了戲。 董卿:這對你來講,真的是一個特別大的人生的轉折。你告訴爸爸了嗎? 惠英紅:我爸爸那時候已經迷迷糊糊了。他得了癌症,很嚴重了。邵氏電影公司讓我去簽長約的時候,給我的錢很少,我媽說不要簽,我爸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醒了,然後說:「不要怕,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對的,我相信你,你去做。」(掌聲) 董卿:你最初進入電影行業做打星其實蠻苦的,你受傷最嚴重的時候會到什麼樣子? 惠英紅:腿斷掉啊。我去到醫院,照 X 光看到腿斷了,沒時間打石膏,直接回去再拍打戲。我沒辦法站,武術指導就把我抱起來,我坐在他們的兩個手之間,上身打,下身的腿沒打石膏,還在搖。那種疼,我的天哪,想起來就害怕。(笑)我爸爸那時候其實病得挺厲害的,我沒有告訴他我受傷了。 董卿:所以他沒有看到你後來成名,更沒有看到你拿獎? 惠英紅:沒有。我第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爸爸的神牌放在家里,我就把票放在那兒。我說,我當主角了,你今天晚上來看我的首映。 董卿:在那個晚上,你是不是覺得他真的在你身邊? 惠英紅:其實到現在我都覺得他還在。說實在的,我沒讀過書,可是我第一天拍戲就要看劇本,那我的字從哪里來?是我父親教的。我父親還對我說:「你要懂讀書,要懂學問。」 董卿:你覺得要是爸爸看到你現在的樣子,他會怎麼說呢? 惠英紅:棒極了。(笑) 董卿:也希望你好好活着,要活出他們沒有活過的樣子,要活出他們希望你活着的樣子。你今天要為大家讀些什麼呢? 惠英紅:讀林少華的《父親的手》,我希望把它獻給我的父親。 打開《朗讀者》第二季同名圖書 閱讀更多精彩 62位朗讀者的珍貴訪談,71篇古今中外經典文本 董卿專為本書讀者錄制「為你朗讀」 「走進朗讀亭」版塊定格真摯心聲 「導演手記」分享幕後故事 全書嵌入AR技術,149張照片鏈接1400分鍾視頻 點擊下方圖片 回顧《朗讀者》往期精彩內容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百科

幸有我來,山未孤

山河渺遠,歲月清淺,霓虹燈又映入誰的眉眼。浮生看來尋常,在不知道的地方,卻有着不同的故事在開始,在結尾,在流轉。我渾渾噩噩走過這二十多年,不趕什麼浪潮,也不搭誰的船,我自有我的海。 窗畔惹眉的風,一簾接着一簾;深巷老街的雨,一壇接着一壇。經常會有這樣的夜晚,你獨自守在自己的書桌前,看着窗外風雨交加,甘心在昏暗的燈光下守着自己的繭。 很喜歡豐子愷的畫里題的一句詩:「幸有我來山未孤。」思量了許久之後,我為其續上了一句:「幸君離時月未午。」緣分聚散,彈指流年,當你將時間甘甜苦楚都嘗遍,回首的那一瞬間,才知這是人間。 畢業酒會的那天我沒有飲太多的酒,看着自己的同窗好友在推杯換盞之間淚眼婆娑,相擁而泣。我靜靜的在角落里聽着那首《送別》,腦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浮現起李叔同的那句:「離亭外,一帆風雨,只有人歸去。」 我是個俗人,不會講太多深情的話語。只能在心里對班上每一位同學默默的祝福:「此去經年,你要安靜的優秀,悄無聲息的堅強。以後要開心,要飛揚跋扈,肆意妄為,活出自己的模樣,無人能擋。」細雨潤濕了街道,霓虹燈倒映在路邊的淺水坑里,我醉得很清醒。 記憶被流光沖淡,舊物被塵埃附着,唯有琉璃的心火,照亮這不滅之夜,照亮你前行的路。我懷念曾經走在長江邊上,一個人悄悄的送走斜陽;我懷念曾經路過蘇州園林的小巷,所聞雪里紛飛的梅香;我懷念曾經走過無名的花店窗畔,黃色橘貓曬太陽的疏慵模樣。 我行跡於人間的大街小巷,亦是散落人間的日常。他日若得等閒時光,將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將許久未問候的友再問一道;將念念不諼的景再看一場,而後執一柄傘獨立於風雨搖曳的橋畔,回首一個十年一覺的夢。正如王小波曾說過:「我活在這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若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在佛教的經文中有一個名詞叫做「不退轉」,就是一個人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再也回不去曾經的狀態,做不回那個從前的自己。我喜歡聽歌的時候看評論里的故事,在故事里尋找自己的答案。 很多時候我們迫於塵世種種,哪怕眼睛里的光一點一點的暗淡,嘴角也要一點一點的揚起。這世間總有些人想要將你埋葬,但是你不要忘了自己是顆種子。 總有一天你會不在意漫天的是非,只做自己的真理。塵世的修行會在無形之中為你披上一件僧袍,在你心中的那片海,哪怕外界早已天崩地裂,而你亦可以做到雲淡風輕。 經歷過生命中的滄桑世事,忍受過內心的千結縈牽。願你走出的每一步都能獨自成景。做到滄海無舟我自渡,幸有我來山未孤。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文化

一段紅塵,一方等待

風雨淡看,五月未央。 一路奼紫,嫣紅着一方原野清香。褪去了黃葉的枯桃,飄走了淺淺的絮花,一簾斑駁的流年滴答着思念時光,錚錚的黑夜里吞噬了落散的星辰,敲碎了沉寂歲月的夢想。一串蒼白的記憶輕殤隨風,沉雨落滑,隨流水、隨雨花。 淡着,一墨水淺,半硯心暖。 回望着仲月秋霜,聆聽着細雨呢喃。遠方的暮鼓晨鍾,綿綿幽長,穿透漫山松濤、彌漫重葉梵音。一路滋養的風花雪月,一簾五味的酸甜苦辣。 夢一場四葉草開在心間,種一片菩提樹長在心田。 一縷牽念橫掛着遠方的詩意雨行,幽幽漫漫的豐滿着字里行間。一藏的騁婷,心落的馨香,終把歲月的時光變成了傳說和蒼涼,以一朵雲的姿態行走四方,輕輕的、溫柔的飄過曾經有愛的地方。 細數長卷,抖落滄桑。把前世的記憶埋葬在闌珊處、梧桐下,蒼白着落鳳時的一枕嵐香,輕輕作別飄零的歲月,攜一程心寒,點點滴滴斜移。望着倩影模糊離去,我的夢真的醒了。 在一葉飄浮上錦織大愛善良、美麗芬芳,撿起失落的花瓣,溫情着一壺笑顏,舉杯花開繁華。暢飲花落清香,不依纖塵、不染墨跡。輕夢雖然有點冷,寒春終會過去,金秋的暖陽一定是明媚的希望。 輕擁着戀愛的歲月,獨笛着聲潤的玉音。斷橋謝花,雪梅鋪床。一襲霓裳三江飄來,一身香怡一雙彎眉,兩葉木槳五湖溢出,滿山紅葉一樹秋月。 獨捻深秋,雨染紅塵。歲月中一船花香,深深淺淺的悠悠走在年輪里。 殘月懸掛蒼穹,一盞青燈石板。過往無法回憶不會重來,沒有必要再裝在心里。深凝月半的凋零,幽幽一程山水,伏案成墨丹青。 淺行風吹綠草,茫茫人海中總會有一闕清新的秀眉、一點悠紅的硃砂。彎月依然銀光,總有相伴雨霜。 翻一尺竹箋,展一丈長卷 歲月的桃花源依舊千般嬌柔、萬般熾熱。一腔愛戀,一唇桃紅,齒白間溫情了醉人的春色、滿園春光。 守着一段紅塵,靜謐一方等待。半畝水塘,一支獨蓮。聽雨拂荷、微綻笑靨。 有朝一日,雙槳曳,漁火闌珊。婷玉婉瑩間,一曲流水高山飄來一襲霓裳,肩着一輪月光,帶雨梨花香……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印象

詩人米沃什曾不斷回想,是諾獎還是詩歌,讓自己如獵人一般捕捉世界

在我們不太熟悉的諾獎作家群里,波蘭的切斯瓦夫·米沃什一定有一席之地。 ■ 本報封面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 事實上,在他曾經生活過的波蘭以及巴黎,再到後來在美國大學里教學,他的文學成就只有很少的人了解。獲得諾獎之後,米沃什講過一個小故事用來證明對自己文學創作的不自信—— 1980年10月9日凌晨4點,切斯瓦夫·米沃什的電話響了。打電話來的是一位瑞典記者,他說米沃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不是真的」,米沃什回答道。說完他就掛斷了電話,回去睡覺了。 他在1953年就寫下了代表作《被禁錮的頭腦》,但是很少有作品被翻譯成英文出版,所以在60年代,他成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名斯拉夫語言和文學教授時,只是「一個小院系里不知名的一員」,因為講授有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課程受到學生歡迎。直到1973年,米沃什的精選詩集才以英語出版。1978年《冬天的鍾聲》出版,接着他被授予了諾貝爾文學獎。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烏蘭/易麗君 譯 當年的授獎詞如此說:「米沃什以毫不妥協的敏銳洞察力,揭露了人在激烈衝突的世界中的處境。」 90年代《巴黎評論》雜誌訪問他時特意提到了這種默默無聞的感覺,他說他也許只有十幾個理想讀者存在,但自己清楚自己的價值: 我為一個理想的人而寫作,我想象那是一個變異的自我。對於是否容易理解,我不關心。我會判斷我的詩有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本身是適當的。我遵循我的節奏與秩序的需要,而且,我反對混亂和虛無,為了將多方面的現實盡可能地轉化為一種形式。 米沃什最終欣慰的是,在2004年去世之前,他的詩歌作品被全面出版推向了文學市場,並且被視為是過去一百年來最迷人也最深刻的詩人之一。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版,林洪亮/楊德友/趙剛 譯 詩人布羅茨基說他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或許是最偉大的。」作家約翰•厄普代克說他是「一位就在我們身邊但令我們琢磨不透的巨人。」 想要更好地了解米沃什的人生經歷,他自己寫的自傳和日記是最好的入口。他的回憶錄《米沃什詞典》里,講述了許多自己對波蘭對東歐歷史和現狀的思考。而今天推薦給大家的這本《獵人的一年》,則建立在他在美國生活的思考之上。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李以亮/譯 這本日記記錄了米沃什1987年至1988年一年的生活。貫穿始終的是,米沃什試圖解釋他所成為的這個人與記憶中他曾經所是的那個年輕人之間的斷裂。穿梭在對現在的觀察和對過去的重建之間,他試圖回答一個未被闡明的問題:考慮到他的詩人個性和他的歷史環境,他是否體面地度過了他的一生? 獵人的一年 選讀 「我的確成了一個獵人,盡管是不同意義上的獵人:我狩獵的目標是整個看不見的世界,而且我傾盡一生,在詞語里試圖捕捉這個世界,用詞語擊中它。」 1987年8月1日 無休止的驚訝,每天都是。我開始進入人生的第七十七個年頭。我一遍遍告訴自己這個事實,卻不能讓自己相信這是真的。而且,在我身體里和我周圍發生的一切,並不會發生在別處,而只在這里,在加利福尼亞的伯克利(維爾諾是多麼遙遠)。 一個美麗的夏季,不多的日子有霧,即便有霧時,正午仍很炎熱。露台上,花瘋了一樣盛開:香紫草、半邊蓮、喇叭花、新幾內亞鳳仙花。泡桐樹已開花一個月,並將持續到深秋。我們去年植下的沙棘仍呈鋸齒狀;它被梅花鹿啃過,鄰居矮樹上的花朵也未倖免。 昨晚我們又徒步登上灰熊山頂。汽車停在兩邊路沿,人們喜歡俯瞰海灣開闊的風景,大橋、舊金山、奧克蘭、本地日落出名的色彩,此時尤為柔美,宛如一幅東方的畫,蒙上暗淡的光線。 接着桑拿浴,在夜空下的泳池里游泳,仰泳,仰望星星,盡管總會發生疑問:那是一顆恆星、行星,還是一艘宇宙飛船? ■ 1980年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1987年8月2日 「我不知道伯克利的群山會是我的終點,」我曾在詩里寫道。也許不是,因為只要人還活着,一切就不確定,但看來很可能是我的終點。維爾諾已是亞特蘭蒂斯。我也不能想象生活在波蘭,即便團結工會贏得大選後,在那個相對自由的時期我重訪過那里。巴黎的熟人越來越少,朋友一個一個離世:齊格蒙特·赫茲、神父約瑟夫·薩齊克、科特·耶倫斯基。不管怎樣,無論在哪里,我都是一種離群索居的狀態,如同在這里,我找不到屈尊下到城市里生活的理由。 書和字典。我的人生里有足夠寫一部長篇小說的素材,但我高興於我不寫小說。也許,這是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自負,我認為我的名聲是有限的,僅限於詩的讀者。當然,我不拒絕名聲,如果我的書印數更大;但我珍視鐫刻於我命運里的這份幸運的寧靜:聲名從不巨大,我只擁有恰當的一份。 小說的優點在於描述我們與他人關系的可能性,無須拿手指指着他們;換言之,可以給他們提供足夠的保護。而在寫日記或日誌時,你沒有那種特權;寫日記時,仿佛可以拋開一切顧慮,正如今天很多人所做的那樣。 未經許可,原因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華沙的報紙《政治》(Polityka)發掘並重印了我的《輓歌》,那是我四十年代後期的一篇文章。甚至為《紐約時報》撰稿的華沙記者邁克爾·考夫曼也提到了這篇文章,因為我的文章描述了華沙猶太人聚居區牆壁旁的旋轉飛椅,當然不只這些。於是,該文被看作是由楊·布沃尼斯基的文章發起的一個討論的延續,布沃尼斯基發表了批評波蘭人冷漠的文章。考夫曼從字面上翻譯了「karuzela」這個詞,譯為「旋轉木馬」,意思成了孩子們騎着用來兜圈的木馬,實際上,這個詞應譯為「旋轉飛椅」,它是指夫妻或情侶盪鞦韆的飛椅。但「旋轉飛椅」不太為人所知。 我已經完全忘了這篇文章的存在,重讀它時,好像是別人寫的。另一個證明是,我們對自己行為的好或壞,往往沒有意識,就是說,我們對自己知道得太少,假如沒有最後審判日,無論我們還是別人,都不會知道。在這篇我不特別喜歡的文章中,我所流露出的同情是真實的。 假裝我是自己行為的評判者,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因為我總在思考我的自我意識究竟到達了一個什麼程度。不然,我們如何區分真實的自我評價與痴迷、幻覺、象徵性的行為?我只是確切地知道,內疚的感覺和不斷的自責,是一個極端利己主義者的標志,而一個基本原則是,我們應最大限度地意識到它的誘惑,從而武裝起自己以反對極端的自我中心。 ■1941年,米沃什(中)參與了波蘭地下抵抗納粹的組織 1987年8月9日 到核桃溪去參加艾娃的婚禮,然後出席在丹維爾一個公園里舉行的招待會。1960年,我和楊卡及孩子們一起第一次來到伯克利時,阿爾弗雷德·塔爾斯基驅車帶我們在這個區域看了看,就是從伯克利群山往東的農村——山谷里的栗樹園更高一些的地方,是淺黃色的斜坡,一年四季都被黑色的橡樹遮擋。現在這里已經完全是城市了:綠色樹蔭覆蓋的街道和房屋、草坪、網球場、游泳池、公園。還有地鐵,不過這里的地鐵是在地上,從舊金山一路延伸而來。我不確定我是否全然贊成保存自然因而反對發展。這些地方太荒涼,只有乾枯的雜草和堅硬的橡樹。因為氣候不同於伯克利,海上的霧到達不了那麼遠,天總是藍的,一切都是焦乾的;因此,人總是往有綠色植物的地方跑。 可以說,這里讓我在此生見證了鄉村的終結。在這里發生的,代表了整個地球的一個模式,不是說到處都跟這里一樣,只是說,這里發生的一切是整個地球的一個明確的模式,這還只是考慮到涌現的密集人口。因此,大片分散在遠近地區的房屋用地,還保留了一點鄉村遺跡,卻也人為地維持了某些東西:灌溉系統、樹木、體育空間。耕作是分開的,只是不再有小村落。 我在鄉村度過的童年,迥異於今天的童年。到處是嗡嗡叫的昆蟲,它們叮人,直往人眼睛里鑽。赤腳上滿是傷疤和不斷抓撓後的結痂。蟋蟀在草地上蹦躂,甲殼蟲在身邊競跑;紅螞蟻(數它咬人最厲害)和各種大小的黑螞蟻在成群移動;各種顏色和形狀的毛毛蟲出現在樹葉上、室內、廚房牆壁和某些房間里;蒼蠅呢,飛在擠奶棚的周圍,密密麻麻就像一層黑色的罩子。 玻璃器皿被用作捕蠅陷阱,里面淹死厚厚一層蒼蠅。在我的童年,也使用化學方法對付這個蜂擁的世界。在有大量的鳥類雲集時,就會使用這種方式。今天,食蟲鳥類的日子很不好過,盡管已經少了很多,它們的數量不再讓人驚訝。 ■ 米沃什在立陶宛的童年居所 1987年8月11日 對氣候的敏感可能來源於這樣一個事實:我的生活已經過去了,現在每一天都是珍貴的。在晚年,萊奧波德·斯塔夫寫過一首詩《橋》: 站在一條又寬又急的河流的岸上 我不相信 我會越過那座橋, 細而脆的蘆葦 編成的橋,被固定在樹皮上。我像一隻蝴蝶小心地走過 我像一頭大象沉重地走過,我肯定走得像一個舞者 搖晃得像一個盲人。 我不相信我會越過那座橋,現在,我站在橋的另一邊 我仍然不相信我已越過了它。 我是怎麼做到的?我是如何越過那座橋的呢?盤點自己的人品聽起來可能不真實,對自己進行評判也不合宜。奧斯卡似乎想找出米沃什家族這一邊的遺傳缺點,曾經說:「你知道,就像米沃什家族的人。」意思是:「像個瘋子。」這是他評說他祖父的話,祖父是一個老兵,在奧斯特羅文卡之戰中受了傷,娶了一位意大利歌手;奧斯卡的父親在生命彌留之際,患有臨床妄想症;而他在德魯加的堂兄弟一家,也有不少毛病。沒錯,奧斯卡所言讓我很是震驚,因為它正好擊中我的懷疑:如果不是有特別近的關系,來自切雷加和德魯加兩邊的米沃什族人,為什麼那麼相似呢?會不會是某種先天性的缺陷,在對抗悠久的庫納特家族的強大血統,甚至更為強大的塞茹奇家族的血統? 藝術家和反常之人。因為自浪漫主義之後,我們已習慣這種聯系,甚至與疾病的聯系,托馬斯·曼將它置於他憂慮的中心。可能受到浪漫主義的影響,我想到「替代品」「補償活動」的觀念,但我對於「病天才」真沒有任何同情。誰知道會怎麼樣呢,如果我的雄心壯志沒有被平凡的美德更好地滋養?即使那可能意味着我不會創作任何一部作品。 平庸作為一種理想?因為那樣對自身的存在便沒有內疚之感。在伯克利,當人們稱我為「博士」或「教授」時,我會從中獲得樂趣。有一種屬於一個備受尊敬的大家族的滿足感,但是也不太過分,因為,畢竟,正如萊謝克·柯瓦科夫斯基的劇本《伊甸園酒店》里化身為經理助理的魔鬼所說,「一切都有代價」。 昨晚在倫納德·內森處晚宴,我們在一起討論到,在表達拒絕時如何措辭才好,尤其是在拒絕一個邀請,比如參加個沒有意義的演出,而它的策劃又有着某些國際性的原因。 禮儀要求我們說出為什麼認為。但是人們喜歡花他人的錢去巴黎旅行;如果拒絕,他們更喜歡採取禮貌。 ■ 1981年回到波蘭,受到民眾熱烈歡迎 1987年8月12日 馬萊克准備土壤,然後我們植下了簕杜鵑。它是纖弱而精緻的,不易移植。我去年在芒通老城給內拉買的那株,病了很長一段時間,葉子都掉光了。 所以,我在試圖理解我的生活。必須承認,我對「病天才」的恐懼,以及對與之相關的一切的恐懼,完全是強迫性的,這也解釋了我的許多決定。固執、多疑、小氣、謹慎,是個真正的立陶宛人——我盡可能節約地使用我的資源,因為我相信如果我忘記了自己的弱點,我可能會崩潰。不管怎樣,我的婚姻持續了將近五十年。我選擇楊卡,是為了讓她的眼睛、她的判斷力能夠控制我的行為,盡管我給她帶來過許多痛苦。也許,正因為擔心自己身上那不負責和瘋狂的一面,我給自己施加了太多的懲戒,以使自己總能保持准確、精準、守時,這樣的性格,幾乎無須努力便可成為一個出色的麵包師、科學家或者生意人。 在加利福尼亞,在二十世紀行將結束的時候,我對歐洲的地獄瞭然於胸,就像索爾·貝婁筆下的塞姆勒先生。我對美國詩人們自認為合適的特權,佯狂的特權,也持有某種懷疑。酗酒、吸毒、進精神病院、自殺——這些都被認為是極有才華的人的標志。從埃德加·愛倫·坡開始,美國就一直在推進這樣的情形。這是可能的,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一個浪漫主義的神話,將「異常」視為偉大,而為了「異常」,就從一個放任的社會中尋求新的刺激,現在,這產生了一些真實而非想象的結果。 當羅伯特·洛厄爾住進一所醫院時,我不禁想到,如果有人用皮帶給他裸露的後背十五鞭子,他也許會立即康復。我承認,這是「嫉妒」通過我在說話。如果我不能放縱自己,他為什麼可以自由地放縱自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百科

陰澍雨 十里松風秋月明

陰澍雨沂山風紙本水墨250×125cm 2018年 沂山松風 文 / 陰澍雨 十月秋高時節,我再一次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研究生同學們外出寫生。寫生基地設在沂山的東鎮廟,這里距離臨朐縣城大約50多公里,到沂山的頂峰也還有很遠距離。住在這里沒有更多干擾,除去面對同學們,也就是這山川草木可以交流了。 陰澍雨百木之長紙本水墨250×125cm 2018年 每日寫生教學,到處走走,增加了貼近自然的機會。我曾經數次來到沂山,這里草木豐美,品目繁雜,據說沂山的物種有數千種,如果作為植物的研究學者流連於此,定有很多收獲。我這次的感受與以往大不相同,廟宇的宏闊自然多了崇高與威嚴。我曾經畫過一套組畫《沂山風物》組畫,描繪春末五月沂山的花草。當時去之前想象着山花野卉競相綻放,結果去之後反差很大,除去槐樹花再也尋不得其它的花卉了。於是便有了以野草為對象的《沂山風物》,而這次到沂山更多見的是高大樹木,每天晨起到日落,都與它們生活在一起。 陰澍雨高松出眾木紙本水墨250×125cm 2018年 東鎮廟位於沂山的山腰,如果有攀到頂峰,要走很多的路,即便坐車也要很久。我對於沂山的草木情有獨鍾,於是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廟里,來回走走,看看它們的狀態。東鎮廟院中的古老建築已經不復存在,我們能見到的都是新建成的廟宇。這里有久遠的道教歷史,如今的廟中依然生活着眾多的道士,只不過隨着商業化的到來,他們真正的修行已經無從知曉。隨着每天的香火,看到眾多的信徒雲集於此。凡是吉日必有法事,香火繚繞的大殿中道士們演奏着樂器,唱着歌曲。那歌聲嘹亮,繞梁三日不息。我也聽不出其中的詞語,躲在人群之中偷偷望去,道士們手中拿着小小的歌譜,大抵用了很久,用膠帶紙粘在一起,一篇一篇地翻閱,一首一首地歌唱。我就在道士的歌聲中,尋求着樹木的靈性,不覺之中寫生了三周時間。 ...

中華文明的智慧 什麼樣的「德」「禮」才是真正的「德」「禮」?

編者按:根據孔子第75世孫孔海欽教授講座音頻整理,內容:《千字文》。 【經典原文】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竹,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孔老師素講】 這一部分主要講的是我們中華文明中以德治國、以禮治國的智慧及美景。 「坐朝問道」,就是聖君明王坐在朝廷上與群臣共商國事,一起問道、行道、修道、陳道,帶領人民走正道,使人民都能夠在正道上行走。不斷地問道,不斷的帶領老百姓健康快樂的走在正道上,不至於走向邪道、偏道、旁門左道。 「垂拱平章。」在篆書中「平」與「采」相近,故「采」誤以為是「平」。采,古音讀「pián」。因為歷史原因和文字的改革,現代音和古音相去甚遠,真是一種惋惜,也是一種無奈!古音的韻律和美感,今人難以享受,這種憂思的遺憾,必將枲意後人,終風且曀。在此,「平章」讀「pián zhāng」更准確一點。一指君王禮賢下士,與大臣談學論道,共謀政事,使天下太平;二指一起研究、探討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用自己的良知、道德和治國的專業水平,使社會走向太平。 《尚書•堯典》說:「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平章,就是辨別顯明;百官,即百家姓氏之官。百官明辨是非,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德法兼治,才能九族和睦。 傳統社會中坐朝問道,研究重大的問題,要先到宗廟祠堂太廟去告慰先人,不會違背祖先,不會違背道德良知,來行使國家的權力。 只有做到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整個國家有序地走正道,君臣團結一心,才有辦法做到「愛育黎首 臣伏戎羌」。 「愛育」就是愛護、關愛。「黎首」就是百姓。在春秋之前,老百姓喜歡頭上用黑色的布圍着圍巾,所以叫做黎首。此外,中國人頭發是黑的,所以也叫黎首。總的來講,頭是黑的。 「愛育黎首」。就是愛護、保護、撫育、培育我們的老百姓,使老百姓無訟,和諧美好,相親相愛,幫助弱者,與人友善,使所有的國民都活得有尊嚴,真正做到了「近者悅,遠者來」。如果我們整個華夏都能夠做到這樣,那東西南北的少數民族,夷蠻之地的人民都會來歸順,這就是「臣伏戎羌」。「戎」是東夷西戎的「戎」。西部一帶的少數民族的稱呼,東部是「夷」,所以福建有武夷山。那「羌」呢?就是在西南部一帶的「羌族」。北部少數民族,就是「狄」,南部少數民族就是「蠻」,所以東夷、西戎或者西羌。南蠻、北狄,中間這部分屬於華夏中原一帶,是文明之地。 只要走正道,施行仁政,四方都會來誠服,國家就會越來越大,人口就會越來越多。因為價值觀一樣,就變成「遐邇一體,率賓歸王」。每個部落,每個諸侯國,都會率領自己的部落和人民來投奔華夏。所以中華民族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大,就是一代又一代施行仁政的結果。仁政,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常」已經成為幾千年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倡導「五常」全世界都沒人反對,沒有哪個國家反對,沒有哪個民族反對,因為反對這「五常」,那就不是人,就不是國家,更不是文明的民族。 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是要自信 「仁義禮智信」的核心價值觀。展現出來對我們的同胞、對我們的人類、對我們的朋友都要做到「溫良恭儉讓」。對掠奪我們的敵人,我們要堅定地發起反侵略戰爭,要精忠報國、見危授命、見危致命、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柔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剛的唯君子能好人,能惡人,敢於鬥爭,敢於戰爭,敢於反侵略,敢於保衛自己的國土和同胞,敢於犧牲的精神,使我們的國土和人民保持完整。 在歷史的長河中,雖然分分合合,但中華之心,從未改變。歷史的變遷,分分合合,使中華民族一體化精神更加堅定!再大的風雨,都無法阻擋中華民族勇往直前!歷史到今天,我們要繼續保持中華民族的精神完整、民族完整、國土完整、文化完整、軍事完整、思想體系完整。這是綿延五千多年文明的精神所在。有了這些的民族力量,中華民族還將繼續綿延千年、萬年,生生不息,與日月同行,與山川同在! 能夠綿延五千多年的國度,只有中國。為什麼?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有先進的治國之道,第二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第三有偉大的教育思想,第四是有發達的科學技術,第五有廣袤的肥沃的土地。這五個方面造就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源遠流長。我們的文化自信,是自信我們能夠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尊師重道,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這一切的文化,使我們能夠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在我們中華民族,強調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恭寬信敏惠,德言仁勇。有了這些文化,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夠自信。 「坐朝問道」的「道」就是正道,就是道路的自信。我們的道路是走什麼?義道。我們在老房子當中,中間的門匾寫仁宅,大門是仁宅,右邊是禮門,出來的是義路。每家每戶蓋的房子是仁宅,右邊進去左邊出來,不管是進入宮殿,還是自家庭院,都是一樣的順序。如果是坐北朝南的房子,就從東街迎賓路,走禮門,以禮相待,進入家門。要想知道聖賢思想,就要得其門而入,受到善人思想的影響,受到這個家族的家風家訓的影響,出來的時候從西門出來,這就是義路。來時禮門,離開時一定不是來時的那個人,因為他懂得帶着道走向義路,這就是道義。 我們藉助文化,無處不在教化。我們的教育就是改過遷善,溫故知新,化民成俗。使我們民族很自信於自己的教育,自信於自己的制度。我們的制度是讓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最弱勢的人能夠得到正常的生活,君子、好人能夠得到尊嚴的生活,受到各界的尊重,賢賢易色。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鳳凰在竹林里面歡叫,馬兒在草場上無憂無慮地進食。鳳凰,是吉祥鳥。鳳是雄的,凰是雌的。剛好與平時的認知相反。看到鳥兒歡笑,能跟大自然和諧相處。各種的馬都可以在草場上悠哉地去吃自己的草。這就是啟迪人們:天下太平,沒有戰爭之時,人可以像鳳凰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竹林里謙卑地、謙虛地享受清美的大自然,也可以像白駒一樣在草場上悠哉悠哉地享受生活。這兩句描繪了君王仁政下的美麗圖景。 和平年代,教育最重要。化被(pī)草木,這個字念被(pī),不念被(bèi),就是披及草木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能受到教化,何況人哉!我們的君王,老百姓都能夠把愛灑向草木、自然、山川、河流,都能夠保護它,怎麼不會保護人呢?萬物都有情感,萬物都如同人一樣要得到尊重。這樣的治國之道,這樣的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才能夠賴及萬方。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得到尊重,都能夠得到教育,都能「男有分,女有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樣的社會多麼美好啊! 文明的國家,文明的年代,禮儀之邦。這就是我們可愛的文明古國,泱泱古國。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偉大的祖先傳承下來了生存的條件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傳承了讓子孫後代都能夠有尊嚴生活的智慧,這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使子孫後代不但能生存,還能詩情畫意。 讓我們一起來傳承中華文化,學習中華文化,面對困難與挫折,勇往直前,冷靜從容地用歷史的智慧,來解決當下的問題。展望未來,我們就可以淡定從容,富也罷,窮也罷,我們都快樂啊,得也罷,失也罷,我們都美好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國學

蒲公英的秋,散了夏蓮

在宇生的記憶里,有一個湛藍湛藍的夏天,是那麼的純潔,是那麼清秀,是那麼炙熱,是那麼柔綿。浸潤着他身體里最柔軟的部分,久久不肯離開,已經許多年。 那個夏天,陽光燦爛,潔白如雪的雲朵,宛如一個個仙女,在美麗的蓮城上空悠然的翩翩起舞。清純美麗的蓮花也趕趟兒似的,爭先恐後地盛開了,微風輕輕拂過,芬芳撲鼻,蓮城的大街小巷都沐浴在了這滿城的芬芳馥郁之中。宇生和欣蓮相遇了,欣蓮那宛如蓮花的腰身讓宇生眼前一亮,那溫暖如春的笑臉,暖到了宇生的骨子里;英俊瀟灑的宇生,總是一副正直認真的模樣,着實讓欣蓮的內心砰砰地跳動着。 這是他們最美好的初見,他們很感謝這滿城的蓮花,感謝這醉人的芬芳。從那以後,他們無話不說,毫無顧忌,仿佛八百年前就已經熟識了,他們十分地要好,甚至還多了一些說不清也道不明別樣的感覺,到底是什麼,他們各自也都明白。 每當一有空閒,他們便趁着微風輕拂,楊柳依依,蓮花艷艷之時,去蓮城古樸而美麗的青石小巷里溜達溜達。宇生最喜歡蓮城的清晨了,當太陽穿透白雲,灑下萬道金光的瞬間,天上的那抹藍格外的柔美,仿佛深藏着他多年美好的夢想。每當此時,那蓮花兒的容顏,沾着清晨透亮的露珠,搖搖欲墜,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格外聖潔! 他們與蓮花的緣,溫婉了整個夏天,渲染了美妙的詩箋。他們望着夏藍,聞着花的清香,此時愜意滿懷,心意滿懷,夢意滿懷。清冽的池塘,水光瀲灩,碧綠碧綠的蓮葉,襯托着鮮艷的蓮花,浸潤着他們憧憬未來的心,在他們記憶的扉頁里,悄悄的化成了故事的前言。 美好的時光總是不長久,宇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離開了蓮城,留下孤單的欣蓮一個人在風中等待着。 宇生走後,蓮城的天空還是那麼的藍,蓮城的街,還有芬芳馥郁,白雲還在悠閒的飄移着。欣蓮常常仰望天空,仿佛看着多姿的圖畫。不知不覺,湛藍的天空上,一抹抹飛翔着的白紗旁,增添了幾只大雁,嘰嘰的叫着,有時排成個「人」字,有時排成個「一」字。 「哦,夏天已過,秋天已經來臨了,時間太快了!」欣蓮感嘆道,「也不知道宇生過得怎樣了,也不知道他是否像大雁一樣還會飛回來,好讓我看到他,也讓他看到我,就讓這滿園的蒲公英陪着我一起等吧!」 在欣蓮的季節里,秋的夜空很清澈,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只是多了一絲絲的涼意,宇生有何曾不是這樣的呢?滿園的蒲公英花開了,謝了,又開了,又謝了……這樣過去了好幾年。宇生與欣蓮的聯系也越來越少了。 時過境遷,歲月弄人,他們都因為生活而各自奔波,也各自有了家。欣蓮那溫暖的笑臉,溫柔的舉動,那輕語細言,卻被宇生不斷整理,織編,串聯成了藍色的思念!欣蓮總是用皓潔的月色,將思緒點燃,借着夏夜清柔的風兒,溫婉着宇生的詩篇,字里行間的勾勾畫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那最美的印記,是醉美的流年,順着指尖流淌,相逢的故事漸漸遠,深刻於紙墨之間,卻相隔千里,相見再無緣。夏日的藍,還在時光里眷念,回還,始終不肯離去,這不,又到了夏天,心際的蹁躚,柔美的容顏,還在念着這一切。美好的故事,仿若昨天才發生,仿佛從不曾改變。只是時光太快,他們開始步履蹣跚,已不是少年! 這個夏天,花在風里,香還在風里,念也在風里,那絲溫柔,無以再定格,無法再翩躚。匆匆的雲煙,依舊漸行漸遠,遇見很特別,美妙的感覺!還在夏藍里悠念!他們都已淡然,彼此的內心只是默默地念:願君安好,悠然、愜意,年年月月,月月年年!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化百科
上海文聯微信公眾號截圖

《紅與黑》譯者郝運去世 晚年仍自稱「翻譯匠」

上海文聯微信公眾號6月10日發布訃告,資深翻譯家郝運於2019年6月10日下午在仁濟醫院西院逝世,享年94歲。 上海文聯微信公眾號截圖 郝運,原名郝連棟,法國文學翻譯家。1925年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河北省大成縣(現為天津市靜海區)。 青少年時代,郝運先後在南京、重慶、昆明求學。1946年畢業於昆明中法大學法國文學系,1947年任職於南京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紅十字月刊》。 新中國成立後,他在平明出版社、上海新文藝出版社任編輯,1958年春因肺病復發,向出版社提請辭職獲准,病癒後專職從事法國文學翻譯,翻譯生涯達七十年。 郝運曾譯出《紅與黑》《巴馬修道院》《黑鬱金香》《都德小說選》及合譯《三個火槍手》《莫泊桑中短篇小說全集》等六十多種法國文學名著。 郝運2002年獲上海翻譯家協會頒發的「中國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2015年獲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2016年獲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領導小組頒發的 「2015年度上海文藝家榮譽獎」。 郝運去世後,不少網友在微博留言悼念:「感謝帶來好的翻譯作品,傳播了文化。」 微博截圖 「中國翻譯家要有使命感」 「翻譯就是發現美的過程,譯者與讀者都樂享其中。」晚年,郝運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談起自己眼中的翻譯工作。 在他看來,作為中國翻譯家要有使命感,進行「雙向傳遞」。 「中國與世界相連,中國讀者能讀到外國文學經典,了解外國文學作品,有益於中華文化汲取養分,豐富發展。而中華博大的文化同樣需要傳遞給世界。」 「我不過是個『翻譯匠』」 郝運一輩子與翻譯打交道,翻譯了六十多部書,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法國文學名著。 談及此,郝運曾感嘆,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個性,翻譯也該是如此,關鍵是要深入到原著者的內心,跟着他們塑造的人物不斷轉變自身角色,就像演員一上台就得將自己的個性融入到戲中的人物角色性格,而導演則要把握整部戲的各種人物性格。 不過他也曾謙遜地表示,自己只不過翻譯了屈指可數的幾位法國大作家,「可謂大海滴水、吉光片羽」。 他自稱對「翻譯家」頭銜實在不敢當,不過是個「翻譯匠」。「唯一願望是: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做好翻譯。」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官方微博截圖 「不求大紅大紫,但求溫和清靜」 「一個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翻譯工作者必定是要自我加壓,要為讀者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糧。」 郝運曾這樣回顧自己的一生:「我感到是努力做了,但做得還很不夠。很多前輩,很多同行,他們的工作值得我贊美、學習。我就是向人家學習,取人長補己短,一路這樣走過來的。」 談及後輩,郝運也曾在采訪中表示,中國的翻譯事業需要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同時,他希望「從事這行當的後起之秀能靜得下心」。 「不求大紅大紫,但求溫和清靜,既不抱怨,也不擺功,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乏功。人生難得是心安,心安人才靜。這是我的希望,更是期待!」(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