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題圖 / CaesarZX

《模擬煉油廠》不是那種足以在遊戲史上留下姓名的遊戲,確切來說,它也確實沒有留下姓名。

上世紀90年代,Maxis的首部作品《模擬城市》大獲成功,並相繼衍生出《模擬地球》《模擬生命》等諸多模擬類遊戲。可不論哪個百科,翻遍Maxis的作品發售年表,你都沒法找到《模擬煉油廠》的名字。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很少有人知道,名不見經傳的《模擬煉油廠》其實由Maxis於1992年年底推出,更少有人知道,這款不像遊戲的遊戲,是如何立項開發,然後被遺忘,最終又在時隔28年後被找回的。

故事得從1989年發行的《模擬城市》開始說起。

就商業成績而言,《模擬城市》兩年內銷量超過500萬,讓Maxis賺得盆滿缽滿,公司規模擴大了將近3倍。

就影響力而言,作為Maxis的首部作品,《模擬城市》改變了公眾對模擬遊戲的看法。舉個例子,1990年,羅德島普羅維登的幾位市長候選人參加了一項競選活動,活動內容竟然是讓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玩《模擬城市》,藉以考察他們的行政能力。

在彼時,不少人都認為Maxis已經具備精準模擬現實世界的能力,並希望他們能夠更進一步,做出更多更真實的「模擬XXX」。

於是,萬眾期待之下,資金充裕的Maxis決定嘗試一二,而他們最終敲定的合作夥伴,則是聲名不顯的Delta Logic。

Delta Logic的創始人是約翰·海爾斯(John Hiles)。他自學編程,曾參與NASA的「天空實驗室計劃」,後來又在矽谷的科技行業做過一陣子高管——直到公司沒法再滿足他的「野心」。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彼時的海爾斯醉心於「基於主體的模型」,即一種由下而上的、模擬復雜行為的方式:

我們可以想出一個復雜的公式來模擬飛來飛去的鳥群,或者我們也可以讓每隻鳥『思考』,再將這些鳥聚到一起,從而研究它們更為廣泛的行為模式。 如果用同樣的方法來模擬一家公司、一個市場乃至於一個國家,那麼我們將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為了把自己的「設想」變為實打實的產品,海爾斯與Maxis一拍即合,而他主導製作的第一款遊戲,叫作《模擬煉油廠》。

為什麼要選「煉油廠」作題材很好解釋——煉油工序十分復雜,知名跨國能源企業雪佛龍出了大把銀子,希望Maxis製作一款類似《模擬城市》的遊戲,幫助其員工理解煉油廠的運作方式。

當然,雪佛龍並不指望這款遊戲能教會員工如何煉油。他們只希望員工能藉此理解整座煉油廠是由不同部門組成的,任何一個關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可怕的連鎖效應。這能讓員工更加重視手頭的工作,也有助於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

接下項目之後,海爾斯十分乾脆地來到了雪佛龍煉油廠進行實地考察。結合在煉油廠的親身體會、雪佛龍提供的煉油化學公式,以及Maxis送來的《Sim Farm》(與《Farming Simulator》都譯作《模擬農場》,但並非同一遊戲)原始碼,他很快就完成了《模擬煉油廠》的製作。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在這款遊戲中,想要最大限度提高煉油廠的長期盈利能力,玩家必須在了解煉油廠運作方式的前提下權衡利弊做出抉擇——為了賺錢大肆生產燃料油,價格更高的汽油和噴氣燃料的產量就會降低;為了省錢剋扣維護費用,等到煉油廠停工整頓則會虧損更多的錢。

如果在生產環節操作不當,整座煉油廠甚至可能會因此爆炸……

1992年10月,剛從Maxis手中得到這款遊戲時,雪佛龍是十分滿意的。據煉油廠反饋,組織員工玩過遊戲之後,營銷和財務部門之間的溝通得到了「極大改善」。雪佛龍的一位培訓專家甚至表示,向員工灌輸信息並無作用,他們只會想著手頭的活兒,只有玩過遊戲,他們才能搞清楚不同系統之間的聯系。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可惜的是,這也就是《模擬煉油廠》全部的輝煌了。一方面來講,這款遊戲只是一個「試點項目」,整體來說並不成熟,另一方面來講,雪佛龍當時正處於裁員狀態,在此時於公司內部推行一款電腦遊戲幾無可能。

於是,隨著雪佛龍的放棄,《模擬煉油廠》被遺棄了。它默默地降生,默默地離去,就像從未存在過一樣。

在這之後,海爾斯陸續接手了不少諸如此類的項目,遊戲的方向也從電廠、軍事基地的教學培訓上升到了對國家醫療系統的思考討論。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模擬醫療》打出的旗號是「民主與社會模擬遊戲」

在功能遊戲概念尚且模糊的彼時,海爾斯的行為理念無疑是離經叛道的。隨著遊戲越來越嚴肅,他與Maxis之間的裂痕也越來越大。1994年,「失去商業價值」的海爾斯結束了和Maxis的合作。

不再嘗試功能遊戲的Maxis在此之後塑造出了《模擬人生》這一頂級IP,而海爾斯則繼續他的功能遊戲製作——遺憾的是,直至2016年海爾斯因病逝世,仍很少有人聽說過他的作品。

2020年5月19日,一位記者在歷經多方采訪之後,整理並發布了一篇以海爾斯為主角的報導《當模擬城市變得嚴肅:有關Maxis商業模擬部門和模擬煉油廠的故事》,事無巨細地講述了海爾斯的遊戲開發經歷。

報導發出後第二天,媒體Ars Technica轉載了這篇文章。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再一天過去,一名用戶在Ars Technica的評論區留言,稱自己將文章分享給了一位曾於90年代在雪佛龍工作的工程師,而該工程師翻出了一片保存有當年《模擬煉油廠》的3.5英寸軟盤。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半個月後,經過溝通,《模擬煉油廠》於6月5日被上傳至網際網路檔案館,永遠地留存了下來。

【白夜談】 找回一個28年前的遊戲

時隔28年,在功能遊戲的概念日益流行的潮流之中,海爾斯似乎終於留下了一個為時過早卻又姍姍來遲的痕跡。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