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Singlish歡樂好多啦。

前一陣,《鬥陣特攻》推出了一個新英雄:回聲。

鬥陣特攻英雄的配音,一般都會帶有一些地域特色,比如小美會用中文說「凍住不許走」,半藏會「竜が我が敵を食らう」。

按照設定,回聲是新加坡科學家廖米娜設計的人工智慧,所以也會說一些帶有新加坡特色的詞匯。比如「Can or not」(行不行)和「Jialat」(食力,閩南語,在新加坡方言中大體是「麻煩」、「拉跨」的意思)。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沒想到,新加坡網友對這個設計並不太買帳。他們覺得,回聲的配音沒有抓住新加坡英語的精髓,遠沒有半藏和小美那麼走心。特別是那句「食力」,聽起來太「食力」了,一股老外假扮老鐵的腔調。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按新加坡網友的意思,「回聲」的新加坡口音大概和GTA5里面「陳陶」的中文口音一個水平——太過「國際范兒」(注意字幕)

於是有人專門製作了一個對照版視頻,想讓暴雪了解一下,真正的新加坡回聲,說話應該是什麼腔調:

在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正確版」回聲的時候,心中猶如萬馬奔騰。說實話,原版的倫敦腔回聲顯然發音更准確,更接近一般人的審美。

但是, 「真正的新加坡回聲」卻又著實勾起了我的興趣。這種拖泥帶水的鼻音和抑揚頓挫的音調,有一種莫名的熟悉的感覺,讓我想起了當年認識的一個廣東姑娘每天早自習背單詞,很努力卻又怎麼都找不准發音的樣子。

我專門跑去研究了一下,發現我對新加坡口音的這種莫名的熟悉感,並不是沒有來由。

新加坡人把這種說話習慣叫做「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跟我們熟悉的「Chinglish」(中式英語)類似,原本是新加坡人對自己語言習慣的自嘲。比如說新加坡人有個口癖叫「啦(LA)」,不管說什麼都要在結尾「啦」一下。

這個口癖放在中文里其實還好,但是放到英文里,一開口「How are you」或者「Very good」,突然就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來買個飲料

這種「Singlish」,中英夾雜,腔調奇特。雖然詞匯以英語為主,但是語法句型完全跟著中文的結構走。

比如說新加坡人問「現在幾點」,不會正經地說 「What time is it」,而是會問「Now(現在) what(什麼) time(時間)」,乍一聽有點長城上向你兜售文化衫的小販那味。

另外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can(行)」這個詞的用法。在英語里,這個詞其實有些過於正式,更多是以「Could」,「Would」這樣的替代形式出現。但是到了Singlish里面,就完全當成中文里的「行」來用了,非常高頻,甚至還能配合不同的語氣助詞,表達廣泛的含義:

Singlish 讀法 意思 對應英文
Can lah 砍啦 Yes
Can leh 砍咧 當然行 Yes, of course
Can lor 砍咯 我看行 I think so
Can hah? 砍哈? 你確定行? Are you sure?
Can hor 砍厚 你覺得行對吧 You are sure then
Can can 砍砍 行行行 Confirm
Can gua 砍呱 可能吧 Maybe
Can liao 砍了 搞定了 Done
Can liao la 砍了啦 都說搞定了 OK, enough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那你贏了咯

除了西詞中用,Singlish里面還有大量的閩南語口頭禪,特別是跟髒話相關的詞匯。既有臭名昭著,一聽就懂的「甘霖良」和「臭機掰」,也有地域特色更強一點的「我老」(我爹)和「林北」(您爹)。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別機掰這機掰那,機掰給我看

除了單純的借用,還有一些混合多種語言的復合詞。比如 「小丁丁」,在新加坡就有一個源自馬來語和英語的俗名「Kukubird」。雖然我不知道這個詞是怎麼變成這樣的,也不知道Kuku到底什麼意思,但是看起來莫名地就很有道理。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前陣子挺火的新加坡「祖安賣魚哥」王雷,靠著豐富的詞匯量征服了網友

種種一切,使得新加坡人在說「英語」的時候,並不能讓人第一時間聽出來那是英語,更像是一種夾著英文詞和普通話的粵閩方言。新加坡人的日常對話,總讓我想起趙本山在春晚小品里面的金句:「哈嘍啊,飯已OK啦,下來米西吧」。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英語:你怎麼撞我,你眼瞎了嗎? 新加坡英語:我的媽哎你的eye被stamp(戳)啦?

「Singlish」的誕生,和新加坡特殊的歷史文化有深刻的聯系。1819年,英國為了維護中國和印度間的鴉片和香料貿易,在荷蘭殖民的馬來西亞找了一個不到千人定居的小島,發展成中印航線上重要的中轉站。到了1871年,島上已經有了十萬居民,其中一多半是隨著貿易航線而來的廣東、福建潮汕人為主的中國移民。

盡管華人是新加坡的第一大民族,但是英國人創辦的免費公立學校卻以馬來語教學。因此,新加坡華人開辦了各種自己的宗族學校。到了1919年前後,又出現了一批以南洋華僑中學、南洋工商補習學校為代表的現代「華校」。這些華校前後有200多所,一直延續到60年代,維持了中文在新加坡的重要地位。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新加坡建國後,英語成為官方力主推進的語言,許多華校以「特選學校」的身份進入公立教育系統,改為實行雙語教學。有些研究認為,從新加坡的教育系統出來,幾乎人人都會兩門語言。這種教育體系極大加速了語言間的融合,也促成了特殊的中英夾雜的「Singlish」的誕生。

新加坡人對「Singlish」的態度,早年還是挺復雜的。很多老一輩新加坡人都覺得 「Singlish」中文不像中文,英文不像英文,不成體統。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詞匯,叫做「阿明阿蓮」,用來指代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說話土不土洋不洋的社會中下層。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新加坡明星莊米雪演繹的「阿蓮」形象,附庸風雅,把小白菜叫做「Small white veggie」

然而從實用主義的角度講, 「Singlish」雖然語法亂來,但是跟英語母語的人交流的時候,能夠足夠准確地傳達彼此的意思。新加坡人說的中文,雖然口音很重,中國人也能聽得懂。語言上的優勢,讓新加坡很容易融入到各種貿易、科技、文化體系中,保持了50多年的經濟增長,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和地區之一。

而且這種交融型的語言還是挺有洗腦效果的。就像一個大學宿舍,只要有一個東北人,整個宿舍說話就容易帶上大碴子味。不管是誰去了新加坡,難免都會沾染一點Singlish的氣息。不管你是中國人,英國人,美國人,還是來自世界的什麼地方,在新加坡住上一陣,說起話自然就是那腔調了。

對於大部分當代的新加坡人來說,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聽著「Singlish」,說著「Singlish」,這就是他們最親切的鄉音。從YouTuber到楊紫瓊,一提起Singlish,就都會會心一笑,告訴你,他們也覺得在「OK啦」或者「How are you啦」挺土挺滑稽的,但是聽見了就覺是家的味道。

新加坡人覺得鬥陣特攻新英雄太洋氣,連他們的家鄉話都不會說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