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硬件 顯卡 Page 192

顯卡

INNO 3D iChill GTX 780 Ti Accelero Hybrid 評測顯卡

序言         Inno3D(映眾)作為老牌的NVIDIA核心AIC,近幾年以公版設計的板卡+暴力的散熱+親民的價格為玩家們所接受。然而作為一家比較純粹的顯卡廠商,在PC DIY市場越來越難做的當下唯有選擇在瞄準高端市場推出一些有特色且與品牌形象相稱的產品,而採用了一體化水冷+風冷的混合式散熱設計的Inno 3D iChiLL GeForce GTX 780 Ti Black Accelero Hybrid(映眾 GTX 780 Ti冰龍黑金版)就是這樣的產物了。 產品規格         在「黑泰坦「正式發佈之前,GeForce GTX 780 Ti的核心是NVIDIA桌面顯卡中最為高級且完整的一款(當然黑泰坦與之相比主要也就是頻率差異)。         也許是仗着散熱的優勢,iChill GTX 780 Ti Accelero Hybrid的核心與加速頻率相比公版直接提高到了1085MHz和1150MHz,大約24%的提升,顯存頻率也大膽地提高到了7280MHz,給人一種「官方逼死同人」的感覺。 GPU-Z 0.7.7的信息圖。   包裝和附件 iChill GTX 780 Ti Accelero...

ASUS ROG POSEIDON GTX780 評測顯卡

序言         對於如今的高端非公版顯卡而言,採用三風扇散熱器或許是最為常見的了。這種提高散熱性能方式盡管無腦粗暴,但是收效明顯,無論是從實測的性能表現還是為觀眾的視覺印象需要來看都能夠很好完成任務,因此廣受廠商歡迎。而在「御三家「之中,最先靠三風扇嘗到甜頭的便是Gigabyte,其三風扇散熱的效能在很多媒體的測試中都名列前茅。如今MSI的旗艦也不免俗的加入了三風扇一行列。雷同且簡單的做法對於玩家中的挑剔者而言多少有些掃興。而對於改善高端顯卡散熱表現的方法上問題,「御三家」之中的最後一家似乎另有想法,並且已經把這種想法帶到了這款ROG Poseidon Platinum GTX 780之中。 產品規格         ASUS ROG Poseidon Platinum GTX 780,型號名POSEIDON-GTX780-P-3GD5,採用了單顆NVIDIA GeForce GTX 780芯片與3GB GDDR5顯存的組合。GTX 780是繼GTX Titan之後第二款採用GK110的GPU,相比完整GK110的15組SMX縮減到了12組。為了彌補劣勢ASUS ROG Poseidon...

ASUS ROG MARS 760 評測顯卡

序言         說到頂級顯卡,ASUS ROG的戰神系列卡(MARS和ARES)是一個絕不會被忽視的名字。同以戰神之名命名的ARES和MARS顯卡分別對應採用AMD與NVIDIA的GPU,後者更以其多詞義更多被解讀作「火星卡「而廣為流傳。2013年年初我們已經看到了基於AMD Radeon HD 7990的ARES 2,豪華的大號PCB與風水冷混合的散熱器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早在Computex 2012上就展出的基於雙完整GK104芯片(GeForce GTX 680)的MARS III卻遲遲不見蹤影,甚至最終我們知道由於來自NVIDIA的不可抗力,這款已經超越了隨後才被NVIDIA官方所發佈的「一發就可以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的690戰術核顯卡」的MARS III不幸流產。時隔一年多,正當人們都快要放棄對NVIDIA 這一代代號為Kepler的芯片所製造的MARS顯卡的等待時,ASUS卻推出了一款基於名為MARS 760的顯卡,而從這個名字中就能知道它會是一款基於時下熱門主流遊戲GPU之一的NVIDIA GeForce GTX 760的顯卡。 產品規格         雙GPU是戰神系列的一貫特點。MARS 760並不是一塊恐怖的超頻版單芯片GeForce GTX...

迪蘭 DEVIL R270X 評測顯卡

序言         在AMD推出新的R系列GPU之後,各大A卡廠商也紛紛升級自己的產品線,不過除了R290為新GPU之外,其它型號只是原來HD7000系列的GPU提升下頻率舊瓶新裝.今天要為大家評測的是迪蘭定位高端的DEVIL系列新產品R270X. 產品規格         雖然R270X也是基於HD7870的核心,但是核心和顯存頻率都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外加迪蘭的DEVIL繼續壓榨核心潛力,默認出廠就已經達到了1180/5600MHz,其它規格和原先HD7870保持一致. DEVIL R270X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外包裝風格保持和原先DEVIL HD7870高度地一致,只是下面的型號變了. 附件里依然贈送了一塊DEVIL主題的鼠標墊 鼠標墊看似是布墊,但其實是塑料墊,塑料表面背部加上了橡膠防滑墊 鼠標墊厚度很厚實 看到產品仔細對比才發現,其實沒有變化的不只是包裝,產品也沒有變化.. 視頻輸出接口為雙Mini DP+HDMI+雙DVI 紅黑配色加上金屬散熱器外殼,這個DEVIL系列的產品質感還是不錯的 三風扇的散熱器並不是完全相同的風扇規格,中間那枚為9cm,左右兩個為8cm 顯卡的背部有金屬背板,背板表面有經過磨砂處理 散熱器解析 接下去介紹散熱器的部分. 這個散熱器的規模我們一看就應該猜得到,絕非善類 散熱塊一共有2個區域,中間通過熱管串聯起來,較大的區域連接着接觸GPU DIE的純銅底座 另外個區域則是通過2根熱管導熱實現散熱面積的增加,並且也利用上了PCB原本長度的每一寸空間 4根6mm的熱管 我想說這樣的散熱器對於HD7950應該也絕對夠了 金屬背板是直接固定在PCB上,從而可以幫助PCB不會受重變形 PCB解析 供電部分的Mos有用獨立的散熱片幫助散熱. 帶有EMI防磁金屬屏蔽照的DVI接口 DEVIL HD7870採用了7+1+1相供電 原本只用在HD7900原廠卡上的金屬Mos如今也被搬到了HD7870上來用,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迪蘭想要打造DEVIL為高端品牌的決心 核心供電PWM芯片來自CHL8228G R270X核心特寫 顯存顆粒來自ELPIDA 後面的1+1相供電,採用了等同核心供電的奢華用料 雙6pin外接供電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4770K 3.50GHz (100x35) 散熱器     Thermalright Archon 主板    ...

ASUS GTX 760 DC Mini 簡測顯卡

序言         藉著全球Mini-ITX火爆的人氣,ASUS順勢推出的GTX 670 DC Mini也獲得了用戶一致的認可,究其原因,還是在板卡同質化嚴重的時代里用戶需要細化分的,針對性更強的有個性的產品.在NVIDIA推出700系列GPU之後,ASUS也推出了GTX 760 DC Mini,考慮到產品本身差異並不大的緣故就做個簡測,也不分頁了. 產品規格         GTX 760的規格本身是比GTX 670略低一些,但核心頻率經過了提升,新一代的GTX 760 Mini核心頻率為1006MHz,顯存頻率為6008MHz,Boost頻率為1072MHz,其它規格與GTX 670相同 GTX 760 DC Mini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產品的外包裝 產品本體,和上一代完全一樣,因為模具並沒有進行變化 全長依然還是17cm,大概也就一隻手掌的長度 顯卡背部一覽,沒有金屬背板不夠高檔洋氣上檔次啊 視頻輸出接口為DP+HDMI+雙DVI 風扇還是那個渦輪+普通風扇的結合體 PCB背部的Direct Power,為了讓核心與PCB的接觸面積增加,接觸面積增加了電阻值就會降低 散熱器解析 散熱器和PCB都與原來的GTX...

ASUS GTX780-DC2OC-3GD5 評測顯卡

序言         非公版顯卡發展至今,散熱器從一個風扇,到兩個風扇,再到現在三個風扇,PCB和供電從縮水,到不縮水,再到現在狂堆料,似乎這一切的演變都在套着某種規律循序漸進而已,看不到太多的亮點,直到之前ASUS推出了GTX 670 Mini.         GTX 670 Mini就是完完全全根據用戶的特殊需求來量身定製的一款產品,沒有很多的風扇,沒有誇張的堆料,有的只是為了滿足客戶嚴苛的需求來有依據地進行設計.不過我們今天要測試的並不是新的GTX 760 Mini,而是在GTX 670 Mini上首次使用的3D式風扇套用到其它顯卡散熱器上的延續性產品 產品規格         規格上OC版的GTX 780 DC2主要是核心頻率出廠就得到了提升為889MHz,核心Boost頻率為941MHz.其它規格均與公版相同. ASUS GTX...

迪蘭 DEVIL HD7870 評測顯卡

序言         如果說如今除了老牌顯卡廠商ASUS,MSI,GIGA之外還想要找出哪家的產品具有用戶關注度的話,我想這個就非迪蘭DEVIL莫屬不可了.不過剛開始迪蘭為了打造高端的DEVIL品牌形象與地位,幾次產品都讓人有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感覺,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採用的GPU都是AMD的頂級型號的緣故,不過這一次,DEVIL終於放下了高傲的姿態,首次使用了主流高端GPU HD7870,擁有了親民定位的DEVIL系列又將演繹怎樣的品牌形象呢? 產品規格         HD7870早已不是什麼新的GPU了,所以規格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DEVIL HD7870的核心頻率出廠就預設在了1100MHz,顯存頻率則是5000MHz,不過較高的頻率並沒有使用額外的外接供電,而是和公版HD7870相同的雙6pin. DEVIL HD7870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我發現個現象,那就是這年頭你要是做高端PC配件的,想要樹立良好品牌口碑的,不用紅黑配色你絕對不好意思告訴人家你是"高端品牌"... DEVIL的印記式樣Logo 以前的DEVIL系列都會贈送價格昂貴的進口螺絲工具作為贈品,這次贈送的是一張鼠標墊 反面是防滑橡膠,厚度還蠻厚的 看上去以為是布墊,其實不是,表面是一層薄薄的樹脂材質,所以這是樹脂墊 雖然這只是HD7870芯片,但三風扇看上去絕對沒有"屌絲"的感覺,相反,我覺得可以稱之為"高端,洋氣,上檔次"~ PCB背部必須得有金屬背板,這也是"高端,洋氣,上檔次"所必需的工具 視頻輸出接口為雙Mini DP+HDMI+雙DVI 粗看可能看不出來,仔細對比會發現三枚風扇其實並不是一個尺寸的,中間那枚為9cm,左右兩枚為8cm 換個角度來看兩種不同尺寸的風扇葉也有不同的造型 全金屬散熱器外殼外加一抹紅質感是可以認可的 金屬背板採用的是磨砂的表面處理方式,質感和手感都還不錯 散熱器解析 接下去介紹散熱器的部分. 這個散熱器的規模我們一看就應該猜得到,絕非善類 散熱塊一共有2個區域,中間通過熱管串聯起來,較大的區域連接着接觸GPU DIE的純銅底座 另外個區域則是通過2根熱管導熱實現散熱面積的增加,並且也利用上了PCB原本長度的每一寸空間 4根6mm的熱管 我想說這樣的散熱器對於HD7950應該也絕對夠了 金屬背板是直接固定在PCB上,從而可以幫助PCB不會受重變形 PCB解析 供電部分的Mos有用獨立的散熱片幫助散熱. 帶有EMI防磁金屬屏蔽照的DVI接口 DEVIL HD7870採用了7+1+1相供電 原本只用在HD7900原廠卡上的金屬Mos如今也被搬到了HD7870上來用,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迪蘭想要打造DEVIL為高端品牌的決心 核心供電PWM芯片來自CHL8228G HD7870核心特寫 顯存顆粒來自ELPIDA 後面的1+1相供電,採用了等同核心供電的奢華用料 雙6pin外接供電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Thermalright Archon 主板  ...

Sapphire HD7950 MAC Edition 評測顯卡

序言         當商品的黃金銷量年代過去之後,廠商一定會做細分化產品來不斷迎合逐漸失去的消費者們,GPU也是如此,不過通過Apple官方認證可以用於Mac系統的顯卡還真不多見,至少在我玩PC以來這還是頭一回. 產品規格         規格也沒什麼好多介紹的,與HD7950公版完全一致. HD7950 MAC Edition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產品的外盒包裝. 附件里轉接6pin供電線,另外一頭是小6pin,應該是給Mac Pro准備的吧? Mini DP轉接DP的轉接頭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片卡的時候,就感覺好久沒有見過那麼漂亮的顯卡了,但為何這種產品會因為For Mac而出現?PC用戶難道就不應該獲得等同的待遇麼? 顯卡背面可以看到採用了黑色的PCB 視頻輸出接口為雙Mini DP+HDMI+DVI,完全占用了一根PCI擴展槽可以更好地讓OTES散熱器向外出熱風 白色半透明的散熱器外殼完全延續了Mac的工業設計風格 使用了離心風扇的OTES散熱器,大家現在知道為何公版都會用OTES散熱器了麼?如果因為顯卡熱量影響機箱內部其它部件正常工作那這產品就可以不用賣了,所以公版會極為謹慎寧願犧牲點靜音而使用OTES散熱器.PS,風扇的貼紙質感很好 散熱器頂部的藍寶石Logo 散熱器解析 散熱器拆開會發現套用的其實就是公版HD7970. 藍寶只是重新修改了外殼,里面完全一致 碩大的散熱鰭片 OTES散熱器看着就來感 這可不是單純的純銅底座,而是一塊很大面積的均熱板,所以正面鰭片可以不使用熱管來做導熱 PCB解析 拆開散熱器看到PCB的那一刻我又驚喜了,這不就是HD7970的PCB麼?一樣樣的~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吧 原廠HD7970的PCB 事實上正因為HD7950從來沒出現過原廠卡,最早上市的就是各家廠商自己的公版或者非公,如此一來今時今日能突然冒出來一張披着HD7950馬甲但PCB和散熱器皆完全沿用了HD7970讓喜歡原廠范的用戶必然喜出望外.下面就不再熬述了,大家自己看圖吧 雙6pin外接供電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Thermalright Archon 主板  ...

ASUS GTX 670 DC Mini 評測顯卡

序言         不知從何時開啟,"堆料"成為廠商宣傳自己產品的一個重要噱頭,而用戶評定一款產品的好與壞最重要的標準也是堆料,就拿顯卡來說好了,散熱器不堆3個風扇不叫高端,2個那是剛剛及格而已;散熱器外殼不用金屬的那就偷工減料,金屬的還得陽極才顯得有身價;核心供電必須多,一字排開寬度不夠沒關系拉高PCB高度繼續堆;外接供電口也得多,雙8pin只是起步3個8pin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究其原因,說到底還是因為廠商之間產品的同質化嚴重,導致競爭的單一化與死循環,那麼我又要反問了,怎樣的產品才能算得上是不盲目堆料,但又具備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呢?產品規格         GTX 670 DC Mini是ASUS針對近期Mini-ITX較為火爆所針對性推出的一款顯卡,簡單來說賣點那就是短,可以兼容很多Mini-ITX機箱,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ASUS到底如何把這款產品做到如此短小身材的呢?這才是今天評測的最大看點.首先來看看規格,頻率方面核心頻率從默認的915MHz出廠預超頻至928MHz,看來ASUS的研發是對自己的產品信心十足,哪怕一點都要給超一些才算是"合格的產品"...顯存頻率不變,外接供電變成了單8pin. GTX 670 DC Mini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ASUS GTX 670 DC Mini外盒包裝,這次連包裝都很小尺寸... 這是DirectCU第一代Mini產品,如果成功相信將來這個系列會一直延續下去 小麼?全長17cm,注意PCI-E的寬度對比下PCB全長就知道這卡到底有多短小了.. 沒有多風扇,沒有金屬外殼,沒有占用3 Slot的PCI插槽位,如果我不告訴你這是一張基於GTX 670核心的顯卡,沒准你會以為是一張屌爆了的網卡? 顯卡背部PCB,大家可以去對比下GTX 670的原廠卡,ASUS主要還是在GTX 670原廠卡基礎上進行了改良,但是這個改良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我們接着往下看 視頻輸出接口為DP+HDMI+雙DVI 雖然散熱器的外殼看似全封閉式的,但其實並不是 注意這枚風扇,這次散熱器的核心改良這顆風扇功不可沒,稍後再給大家詳細介紹 PCB背部的Direct Power,為了讓核心與PCB的接觸面積增加,接觸面積增加了電阻值就會降低 散熱器解析 剛剛我們提到了這款產品的PCB其實與GTX...

迪蘭 HD7870 酷能+ Extreme顯卡

序言         一開始我以為上半年不會再有新顯卡測試了,直到AMD發佈了HD7790,我看到了一絲希望...可後來當大陸AMD宣佈不在中國區發售HD7790,只因怕影響了HD7850的銷量,我想"好吧,反正我也打算好了上半年封關不測顯卡的.",可到頭來,迪蘭拿出來個妖孽,說是性價比可以逆天...一聽足以"逆天",我的興趣就來了~產品規格         說到這款產品的規格,雖然產品命名是HD7870,但實際上使用的是Tahiti的核心,也就是和HD7900屬於一個級別.從核心規格來看,SP繼續閹割到了1536,位寬也閹割到了256bit,但核心頻率高達975MHz,顯存頻率也有6000MHz,所以簡單來定義就是各方面規格都高於HD7870,核心與顯存頻率極為接近,那麼必然地性能也就肯定超越HD7870了. GPU-Z的截圖: 產品解析 聽說這款產品在大陸屬於京東獨家銷售產品. 產品正面一覽圖 產品背面一覽圖,居然用了黑色的PCB 視頻輸出接口:Mini DP x2+HDMI+DVI 位於散熱器中間的9cm風扇,扇葉厚實保證了低轉速下的風量 散熱器尾部的產品型號名 散熱器頂部有裸露的熱管 散熱器解析 接下去給大家介紹散熱器. 散熱器使用了HDT技術,左右兩根6mm熱管,中間一根8mm熱管 鰭片和熱管均沒有鍍鎳 6mm的熱管折彎了2次盡可能地增加了導熱面積,而8mm的熱管只折彎了一次 PCB解析 脫掉褲子,我發現這塊PCB的用料還算小有驚喜. 視頻輸出接口DVI並沒有採用EMI防磁金屬屏蔽接口 和HD7800系列一樣核心供電位於PCB的左側,但是我發現用料倒是採用了純數字供電 重點來了,HD7900的核心 顯存來自Hynix,雖然因為位寬閹割只剩下了2GB顯存,不過一般情況下也夠用了 顯存和VDDC供電各為1相 雙6pin外接供電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Thermalright Archon 主板     ASUS Rampage IV...

Sapphire HD7870 Toxic 評測顯卡

序言         當我們朝思暮想等待AMD升級推出HD8000系列的時候,延遲的消息以及NVIDIA發佈的Titan都無疑給AMD的近況雪上加霜.既然在HD8000系列出來之前還有一段真空期,主流產品當然還是要繼續賣的,這事第一AIB,或者說AMD的"內側袋"合作夥伴藍寶石,推出了自己最高端的Toxic毒藥系列新品,基於HD7870. 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HD7870 Toxic唯一的亮點就是頻率,在原先1GHz的HD7870基礎上繼續壓榨到了1.1GHz,但顯存頻率並未變,外接供電採用了6+8pin. HD7870 Toxic GPU-Z截圖: 產品解析 Toxic系列的包裝總是能看到藍寶石標簽式風格的黑藍配色. 當我還滿腹期待地希望這次HD7870的Toxic能是OTES散熱器,結果,看到真相的我眼淚立刻留下來~ PCB背部有金屬背板 視頻輸出接口有DP+HDMI+雙DVI 9cm的雙風扇散熱器,其實沒太多意思,N多廠商早就做爛了,有本事你敢做雙12cm的給我瞧瞧麼? 外露的熱管,銅管原色,細節實在讓人不以為然這是高端系列啊 當其它廠商都把自加Logo換成各種發光或者哪怕是金屬材質的時候,藍寶還只是貼了一張貼紙,而且還貼得東倒西歪 散熱器解析 如果你以為我對這款產品的散熱器部分吐槽已經結束了的話,sorry,其實這才剛剛開始~ 散熱器一覽 鰭片密度很高,主要是為了提高效能 純銅的底座,熱管銲接的焊劑很不均勻 8mm x2 + 6mm x3的熱管組成的導熱規模到是真不小了.. PCB解析 在吐槽完不夠檔次的散熱器之後,其實這塊卡的精華在於這張用料十足的PCB.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供電部分有獨立的散熱片.而我們看不到的,則是這張PCB使用了12層板~ 哪怕是顯存供電部分一樣也有,這是為什麼呢? 拆開散熱片才發現,原來這張HD7870幾乎是套用了HD7900才會使用的上等用料 看到金屬Mos沒有? 如果我們不說這塊卡的型號,只看這張圖,相信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是某張HD7900.供電相數為6+2相 帶有EMI防磁金屬屏蔽照的DVI接口 HD7800的GPU核心 很漂亮的雙BIOS開關 顯存來自ELPIDA 藍寶定製的電感以及只有在高端HD7900的PCB上才會出現的金屬Mos 6+8的外接供電,HD7870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極致了~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Thermalright...

ASUS ROG Ares II 風冷超頻實測顯卡

        我算是復活麼?好吧,既然還活着,小弟就趕緊給大家帶來ARES2 CF的評測。很抱歉的一件事情,由於時間問題(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新年),學校放假,原本答應輪子的CPU液氮無法實現。。。在此小弟說一聲SORRY。        做為現今地球上最強大的單卡,尤其是目前地球上最貴的遊戲卡,而且全球限量999片。小弟一下能擁有2P~~請問,可以3P麼???屌絲的身份,一下變成擁有2P ARES2的高富帥!!整個春節都是雞凍不已!!!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還病着,惱人的咳嗽已經一週了,還在狂咳不已,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小弟已經感覺快沒這本錢了。。。嗯哼,這是真的:(         先用一段簡短的視頻來開箱~~~~包裝真的很大個!!!!!!感謝聯邦快遞和順豐叔叔能在春節前把這兩片卡送到,謝謝,祝你們新春快樂。         那天有好友來小弟家做客,剛好看到我在搞視頻,他和我說,魚,你有兩片ares2,為什麼只有一片開箱文,另外一片為什麼要藏起來?!於是聽了朋友的建議,補上如下一段開箱文,HOHO~~ 測試平台如下: 功耗那麼大的平台,不知道這顆P1000是否能帶動啊。。。         好了,開箱文到此over,開始准備我所玩過的最貴的一片顯卡平台搭建工作。可惡的假期,沒有液氮可以用,小弟只能說盡可能的去提升手里這套3770K和M5E的風冷效能極限。比如說CPU空冷走5G走完所有的3D mark及遊戲測試,2400C9的記憶體再加壓之後暴走2666C9...

NVIDIA GTX Titan 評測顯卡

序言         最近是不是顯卡評測越來越少見了?按理說以前這時候應該是一年一度顯卡更新的時刻,而我也絕對是測完了AMD新卡接着測NVIDIA的新卡忙着忙那的,但今年,當AMD公開宣稱新品延期的消息傳開後,GPU愛好者們不禁要問:"是不是GPU的輝煌年代已經過去?新品換代的週期又要被繼續拉長?"為什麼會用"又"?老玩家應該還記得當年NVIDIA就是靠着半年一次產品更新節奏從而活活拖垮了VOODOO,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而後的ATI R600失利延期發佈,緊接着公司被AMD收購,自此,GPU進入到了一年一次更新的速度.我個人覺得從玩家和市場角度來看,NVIDIA靠着半年一次升級搞定VOODOOO收購之可以視為GPU 1.0時代,而後ATI R600慘被被AMD收購可以視為GPU 2.0時代,毫無疑問2.0時代的關注度最廣,人氣最旺,而當下,從一年到一年半的更新演變,沒准恰逢GPU 2.0到3.0時代的蛻變,而這個蛻變的代表,也許正是今天要給大家測試的GTX Titan... 規格解析         要給大家介紹Titan的架構之前,還得從2012年5月18日發佈的Tesla K20/K20X開始說起.那是在基於GK104的GTX 680發佈上市並沒多久之後,NVIDIA發佈了旗下專業領域Tesla系列的最新產品K20/K20X,這兩款產品基於的GPU為GK110,其實只要關注GPU動態的玩家們那個時候就已經意會到了: NVIDIA把最高級別的GPU僅僅用在了專業卡上,沒有民用市場的份!下圖便是Tesla K20X.         所以現在再拿出這段"老黃歷"來分析大家就會很快覺悟: 事實上那個時候,當玩家還在為GTX...

迪蘭 HD7850 酷能+ 2G DC 評測顯卡

序言         HD7850作為目前AMD顯卡市場主力銷售產品,各家品牌都用自己最大的實力來盡可能地討好消費者掏錢購買,老牌AIB廠商迪蘭也已經推出好好幾個版本的HD7800系列,不過就在大家都認為HD7800已經不會再有什麼新花樣的時候,迪蘭推出了酷能+ DC版.         酷能+ DC版首批上市的共有3個型號,除了下面兩款HD7700外,最高端的就是本評測的HD7850了 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針對此前HD7850橫測的對比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酷能+ DC版擁有910MHz的出廠預超頻頻率,顯存頻率為4800MHz,單個外接6pin供電. CPU-Z截圖: 產品解析 產品外盒. 從散熱器可以看出這一次迪蘭也跟上了大部隊開始玩起來了Dual Fan的cooler PCB延續了迪蘭最喜歡的紅色 視頻輸出接口為DP+HDMI+DVI DC系列翻譯過來就是雙倍散熱(Dual Cool),其實也就是雙風扇的含義,兩枚風扇尺寸為8cm 散熱器解析 散熱器的黑色塑料外殼要比以往的迪蘭產品質感好一些,但就美學設計而言依然很難和其它品牌的雙風扇散熱器競爭. 拆開散熱器 散熱器使用了純銅的底座 三根壓扁的6mm熱管貫穿整個散熱器底座 鰭片規模和間隙中規中矩,從這架勢來看就能猜到這款散熱器的效能絕不會低 PCB解析 PCB部分迪蘭即沒有堆料也沒有縮水,首先是視頻輸出接口,可惜DVI並沒有採用了EMI防磁金屬屏蔽罩. 4相核心供電 HD7800的核心和三星顯存 1+1相顯存與VDDC供電系統,單6pin外接供電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

ASUS ROG MATRIX 7970 評測顯卡

序言         按理說HD7970發佈上市都快滿一年了吧,別說時間跨度都已經那麼長了,等到明年年初HD8000系列都要來了,可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先有藍寶石的Toxic,現在又迎來了ASUS的Matrix,我絞盡了腦汁,能想到唯一符合邏輯的解釋恐怕只有"聖誕節"了,各大廠商都在聖誕節前推出重磅炸 彈以迎接一年之中中高端產品的銷售高峰. 產品規格         既然兩款產品的上市日期十分相近,所以此次評測中難免要講Toxic和Matrix進行一番對比.首先頻率上,兩款產品均為1050MHz基礎出場頻率,然後Boost到1100MHz,顯存頻率因為Toxic擁有6GB顯存,所以頻率很難有重大突破,這方面Maxtrix毫無鴨梨地表示6600MHz非常easy...當然,唯一的不足就是顯存依然保持3GB容量了. MATRIX 7970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符合ROG風格的外包裝盒. 兩個比較特殊的附件,左側是VGA Hotwire的連接線,右側則是提供上LN2超頻時幫助供電散熱的散熱塊 拿到產品第一眼就感覺似曾相似,後經過查找數據才發現其實我並沒有記錯 讓我們隆重請出MATRIX GTX580~是不是散熱器完全一樣? 顯卡背部擁有金屬背板 這款散熱器的外殼並不是金屬材質,可能正因為塑料模具不想輕易舍棄的緣故,才會讓隔代的產品共用相同的外殼 視頻輸出接口為DPx4和DVIx2,可支持6屏輸出 龐大的散熱器占用了PCI三槽 雙10cm標準厚度的風扇,地球人顫抖吧.. 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每代Matrix都有,可根據負載實際情況顯示不同顏色的指示燈 全鋁材質黑色陽極的金屬背板 散熱器解析 不要以為散熱器外殼一樣里面也就完全相同,事實並非如此哦. 散熱器內部的散熱塊,注意接觸部分 ASUS大肆推薦的HDT(熱管直觸)居然這次沒有使用,要知道上一代Matrix GTX580還是使用的熱管直觸 5根8mm熱管壓扁後穿入純銅的底座中,這個散熱器的效率絕對不容小視 熱管和鰭片都沒有鍍鎳 PCB解析 PCB方面首先是所有發熱體都被覆蓋的一體式金屬板. 供電部分剛剛提到可以通過替換散熱部件來滿足LN2極限超頻玩家 正反面的兩塊金屬板通過螺絲緊緊地夾住PCB Matrix的用料向來對得起觀眾 兩個被抬高的DVI接口,下面是一整排的DP 雙BIOS切換開關,此次兩個BIOS的區別在於6屏的支持與否,因為支持了6屏後無法實現2560x1600(1440)的雙屏輸出 總共20相的供電,我就不跟大家一一細數了...大家只要知道是16相的核心供電+2相顯存供電+2相VDDC供電即可 Hynix的顯存 HD7970的GPU特寫 核心16相供電的PWM芯片 直接用按鍵來實現超頻的功能,最右側是風扇100%旋轉按鈕 雙8pin外接供電 位於PCB背部的iROG芯片 用於實時電壓測量的測點 VGA Hotware的數據線連接點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Thermalright Archon 主板  ...

PowerColor DEVIL13 HD7990 評測顯卡

序言         如果你是一位顯卡老玩家,應該會記得X2(雙芯)顯卡是在一個怎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在那個年代里AMD和NVIDIA廝殺得你死我活,市場吞吐量也遠高於現在,更別提那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整個PC衰敗開始之前.其實早在X2出現之時,我也給大家忠告過非極端和跑分玩家盡可能選擇雙卡而不是單卡X2,因為各種返修率及發熱量都足以證明X2並非誰都可以駕馭得好.時隔今日,當NVIDIA最近一次宣佈X2產品:GTX 690的時候,全球僅存的PC DIY用戶似乎也已經對任何X2產品提不起興趣,這也直接導致了AMD宣佈官方不再推出HD7990原廠卡,而是將該卡的規格下放給下游合作廠商借用第三方之力來還擊GTX 690. 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我們可以看到,作為DEVIL13系列,該卡不但擁有HD7970相同性能的核心/顯存頻率,同時PowerColor還額外提供了OC到1000MHz的核心頻率BIOS,當然,為了滿足這塊卡的正常運行,3x8pin已經在暗示用戶請先准備好伺候得了該卡的電源吧~ 925MHz版BIOS的GPU-Z截圖: 1000MHz版BIOS的GPU-Z截圖: 包裝和附件 本來DEVIL13作為目前PowerColor的旗艦高端系列擁有非常精美的外盒包裝,無奈拿到的卡已經被一家媒體評測的時候蹂躪過,所以大家也就只能將就看了...例如外盒原本應該有個很大的火漆蠟印章,如今卻被調包換成了2快透明膠帶... 整個外盒設計的就像是一個抽屜,我覺得如果採用了木質的外盒那麼整個質感還會繼續提高,當然,這個假設是基於該卡只賣19999元一片,並且全球限量的前提下,你們應該知道我在暗示些什麼~ 附件里包含了一個顯卡千斤頂及一套德國原裝Wiha工具 右邊就是各種線材類的附件了 每一次打開包裝都可以在細節上發現新的亮點~ Wiha的螺絲套裝,德國原產,這一套價格不菲 好在這套附件並沒有被破壞~ 歐洲中世紀書信密封用的火漆蠟印章,這都是純手工貨 同樣一張燙金(銀粉)印刷的產品介紹頁面,似乎已經被從包裝盒上撕下,我也不想罵媒體的小編們,都是被媒體壓榨的工具,但此時此刻看到如此精美的包裝殘缺成如此地步真心有些無奈~ 產品解析 如今板卡廠商里,先有ASUS ROG的紅黑配色,後又有EVGA的紅黑配色,說實話DEVIL13的風格多多少少會讓人有"撞衫"的感覺. 亞光磨砂質感的金屬背板 理所當然占用三根PCI插槽,視頻輸出接口為雙DP+HDMI+雙DVI.中間那個是雙BIOS切換按鍵,說實話直到這個按鍵出現為止,評測還是非常順利的.. PowerColor使用了雙層的鋁合金散熱器外殼,兩者之間通過同樣黑化的六角鉚釘來固定,質感相當不錯.(請無視側面一排的十字螺絲) 為瞭解決龐大的散熱難題,該卡使用了兩個92mm和一個80mm風扇,中間80mm為標準的25mm厚度尺寸,兩側的92mm風扇稍薄一些 散熱器解析 散熱器的拆解並沒有什麼難題. 看似獨立但其實依然是一體式的雙底座散熱器 每一個GPU都擁有一個獨立的純銅底座,每一個底座擁有5條熱管 兩個GPU的散熱塊並不完全對稱,熱管的彎曲方法也完全不同 PCB解析 因為沒有公版PCB的案例可供參考,所有顯卡廠商只能自己來Layout,所以某種程度而言這次的HD7990一方面可以看出廠商和AMD之間的合作親密程度,另一方面則是體現PCB Layout的功底. 曾經在上一代HD6970 DEVIL13中已經犯過的錯誤,這一次PowerColor繼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那個BIOS切換按鍵除了質感掉價外,藏在散熱器里面的走線更加掉價,當然,畢竟人家也沒有想過要賣19999元一片,所以大家理解萬歲吧~ 這里原則上是有電壓的測量點,但測點的確是有了,可沒有任何說明解釋來告訴我們區分它們.. 整體12+2+2相供電,其中包含了12相核心供電,2相顯存供電及2相VDDC供電 兩顆PWM芯片CHL8228G 負責PCI-E Lan分配的PLX8747芯片 兩顆HD7970芯片 令人發指的3x8pin外接供電 PCB背面一覽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Thermalright...

Sapphire HD7970 Toxic 評測顯卡

序言         HD7970作為AMD目前最強的GPU,雖然在GTX 680發佈後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性能上的打壓,但面對NVIDIA通過GPU Boots來實現性能超越的結果顯然AMD的合作夥伴們並不服氣,其中就包括AMD全球第一合作夥伴藍寶石.我們都知道藍寶石的Toxic(毒藥)系列向來都是劍指同類產品中性能王座的地位,於是HD7970的Toxic版再次肩負整個HD7970中最強性能的重任,不僅僅要橫掃目前所有已上市的各家HD7970超頻版性能,還要同時爭取圍剿GTX 680公版及超頻版,結果會是如何?不管怎樣,註定了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產品規格         咋一看HD7970 Toxic的規格,各種碉堡,首先是雙BIOS,低頻版的核心頻率就達到了1050MHz,低麼?相對而言的低~這是因為高頻率更是達到了極為誇張的1100MHz,顯存都被從5500MHz提升到了6000MHz,別看只是小小的500MHz提升,這絕對在以前是可以用"罕見"二字來形容的,原因是顯卡的顯存供電是受GPU的限制,非公再如何堆料也不可能通過狂加顯存電壓來實現頻率的提升,GPU內部的顯存控制單元會出現瓶頸,所以我們看到大量的非公,哪怕核心頻率超再高,顯存頻率都不會比公版有較大的提升,包括PCB上的堆料,核心供電相數再多,顯存供電相數始終保持不變.但逆天的藍寶石居然將HD7970的顯存頻率超頻至了6000MHz,並且這一切還是基於翻倍的6GB超大容量顯存,瞬間其它廠商的所謂超公版HD7970都變成了水槍毫無戰鬥能力值~ 產品解析 藍寶石HD7970 Toxic的產品包裝圖. 產品外觀設計得非常"科幻" 背部使用了金屬背板幫助6GB顯存實現被動散熱 視頻輸出接口為雙Mini DP+HDMI+雙DVI 風扇使用了9cm非薄性風扇,風量相信不會低 散熱器要有多"科幻"就有多"科幻",甚至為了迎合科幻的風格還刻意裝上了毫無意義的藍色透明塑料裝飾物,本來我還以為會發光神馬的,後來上機才證明我是錯的,顯然我被這科幻的外形被迷幻到了~ 散熱器解析 拆開散熱器之後先給大家針對散熱器來做用料的分析. 散熱器的塊頭很大,鰭片密密麻麻的,看來被超出翔的HD7970發熱絕對不低 先來看看底座部分,大家千萬別被周圍幫助顯存散熱的鋁塊所迷惑到,事實上這款散熱器使用了純銅的均熱版,在細縫中間我們可以看到均熱版的象徵:熱管的尾巴 貫穿均熱版的是2根8mm+2根6mm熱管,熱管都有被經過壓扁.這里我們還可以看到整個底部的均熱版尺寸很大,幾乎是和顯存散熱的底座相同的寬度 鋁片和熱管都經過了表面鍍鎳處理,注意鰭片的間隙,這款散熱器絕對是暴力型的,風扇必須高速才會吹透這些鰭片,同時更多數量的鰭片才會增加整個散熱器的散熱面積以應付更高的GPU發熱 PCB解析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PCB的解析,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顯存有散熱底座外,PCB上的所有Mosfet發熱也得到了單獨的散熱片照顧. 單獨覆蓋在核心供電部分的散熱片 顯存部分的散熱片 拆光散熱片及背板 完整的PCB一覽圖 帶有EMI防磁金屬屏蔽罩的DVI輸出接口 2相顯存供電,港商是不會玩並路來對外號稱翻倍的供電相數的 雙BIOS切換開關,物料件做的不錯.按下後Logo處會泛出藍光,以表明正在使用高頻版BIOS 應該是經過特挑的HD7970核心 來自Hynix的顯存顆粒,總計6GB的超大容量顯存讓多屏遊戲玩家完全不用擔心顯存被遊戲爆出翔的可能性~ 8相核心供電,相對於台系喜歡玩相數的手法,藍寶石是通過每一路使用3顆Mosfet的方法來串聯更多的原件實現每一路所通過的電流量上限,Mosfet使用的是CopperMos,即金屬蓋Mos 來自藍寶石獨家定製的黑鑽電感,有趣的是該電感貫穿了PCB的正反面,所以PCB電感位是鏤空的設計.下圖中PCB的正反面其實是一顆電感~ 核心供電PWM芯片來自CHL 8228G 為了滿足這一怪獸的性能表現,雙8pin外接供電在所難免啊~ PCB的背部一覽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Thermalright...

ASUS GTX660-DC2T-2GD5 評測顯卡

序言         遊戲玩家,或者說是N卡的忠實用戶們,在苦苦等待了2012年大半年後,終於迎來了NVIDIA主流性能級的GPU,代號GK106.和AMD早早便按部就班地佈局完整個HD7000系列不同的是,NVIDIA為了避開TSMC 28nm的良品率低谷階段,2012年的前9個月都只用了一款GK104來消磨用戶的忍耐度,畢竟不管NVIDIA如何動刀閹割,3000元以上售價的顯卡始終不可能成為市場的主流,哪怕是最後再次慘遭閹割的GTX 660 Ti,也因為售價原因不被市場所認可.所以NVIDIA其實也很明白,GK104的成本拿來和AMD的HD7800系列對抗從利潤率上來分析顯然是不明智的,最終NVIDIA今年在消磨完9個月光陰之後拿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GK106,而第一款產品便是GTX 660.產品規格         GK106的規格略小於GTX 660 Ti,其中CUDA數量為960個,位寬為192bit,顯存為2GB,外接供電為6pin,雖然硬件規格上略遜色於GTX 660 Ti,但由於DIE從294mm2縮小到221mm2的緣故,GPU的發熱同時也得到了縮小,所以GTX 660的初始頻率可以比GTX 660 Ti飆升的更高,也不用擔心供電會與後者看齊.此次評測使用了ASUS提供的高頻版GTX 660 DC2T,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被進一步提升到了更高水平. ASUS GTX660-DC2T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ASUS GTX660-DC2T的產品包裝盒. 可能大家對於這個外觀已經看得過多有點膩煩了,但大家還是忍一下就當初次見面吧~ PCB背部有四顆顯存 視頻輸出為DP+HDMI+雙DVI 雙8cm風扇,金屬外殼 散熱器解析 這款散熱器大家應該也很熟悉了,和此前評測的GTX...

ASUS GTX660 TI-DC2T-2GD5 評測顯卡

序言         如果還有印象的朋友,應該記得在2012年初AMD剛剛開始鋪貨28nm顯卡的同時出現過這樣一條新聞,大致意思是:TSMC的28nm良品率很低,產能恢復正常要等到今年Q3.這一條非常簡單的新聞足以解釋為何整個上半年NVIDIA都沒有拿出真正跑量的28nm,足以解釋為何NVIDIA的GK104一直處於缺貨供不應求的狀態,足以解釋直到現在NVIDIA才會要發佈GTX 660/650這兩款基於28nm真正有量的產品.GPU全球的不景氣大家都有目共睹,就在前不久還有一個新聞說2012年上半年獨顯GPU的出貨量下滑了7%.綜上所述,反正NVIDIA已經逐步把研發和推廣的方向在向移動產業Tegra轉移,任由AMD HD7000系列如何部署如何熱銷,其實NVIDIA很清楚一代產品的銷量好與差根本決定不了未來廠商之間競爭的勝負,盡快通過開拓新的市場才是將公司將股東們穩住的最好方法.         說了一堆廢話,反正GTX 660 Ti只是另外一個GK104的的產物,大家只要記住一點:2012年的1~8月,NVIDIA只在賣GK104而已,區別在於動刀閹割的輕重不同 產品規格         大家應該已經看了不少官方頻率的GTX 660 Ti評測,所以今天直接給大家帶來的是出廠預超頻的ASUS GTX660 TI-DC2T,規格中我們可以看到GTX 660 Ti相比GTX 670就是在位寬上不同而已,從256bit閹割到了192bit,其它頻率均與GTX...

AMD PowerTune 評測顯卡

序言         NVIDIA自從上一代產品開始引入功耗保護措施之後,顯卡的極限功耗被BIOS及硬件雙管齊下,拋開產品技術層面上的影響,就用戶產品實際使用面而言,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功耗被限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當然是件好事.於是到了這一代6系列,NVIDIA進一步將自己的功耗設定升級,最為重大的改變是加入了"GPU Boost"功能,即動態頻率調整,從而原先只是功耗的限制如今還允許GPU自動偵測負載情況進行一定范圍內的頻率提升,這樣的結果是NVIDIA通過"隱形"的殺手鐧將競爭對手AMD的同級別產品硬生生地在性能上拉下了幾個%的比例差距.         NVIDIA在上半年通過GTX 680/670這兩款幾乎沒有產量的產品並未對AMD起到太大的威脅和牽制,直到TSMC在Q3季度28nm的產能和良品率逐漸恢復,NVIDIA終於拿出了主流產品GTX 660 Ti,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原本產品定位和HD7870相同的GTX 660 Ti通過GPU Boost的幫助成功地影響到了HD7950的地位,此後AMD同樣進行了還擊,先是HD7800~7950的降價,另外就是本次評測的重點:PowerTune         PowerTune目前為止只推出了HD7950的支持,用戶只需通過升級顯卡的BIOS既能實現支持動作,今後廠商會陸續推出旗下產品的相關BIOS,目前第一個拿出升級版BIOS的廠商為藍寶石,產品型號為FleX HD7950 產品規格        ...

MSI N680GTX Lightning 評測顯卡

序言         當MSI發佈HD7970 Lightning的同時大家便開始了對於GTX 680 Lightning的等待,終於,在隨後的2個月時間,MSI拿出了翹首以盼的GTX 680閃電版,是重新奠定旗艦產品的根基,還是鞏固MSI顯卡的江湖地位,又或者是用堆料來繼續譜寫顯卡的"用料史",讓我們用客觀的評判標準來審視GTX 680 Lightning.產品規格         從產品規格而言,GTX 680 Lightning並沒有為我們帶來驚喜的翻倍顯存,也沒有帶來驚喜的高出場核心頻率,1110MHz的核心頻率甚至還不如此前測試的ASUS GTX680 DirectCU II TOP版(1137MHz),那麼此次GTX 680閃電的賣點又在哪里呢?至少規格上並沒有太多吸引眼球的地方. N680GTX Lightning GPU-Z截圖: 產品解析 N680GTX Lightning的外包裝,紅色意為AMD顯卡的Lightning,而綠色則就是NVIDIA顯卡的Lightning版. 產品外光跟HD7970...

HIS 7970 IceQ X² Turbo 評測顯卡

序言         通過前幾次HIS的評測我們已經瞭解到,這是一家以散熱器為產品賣點,不浮誇,不堆料的港商品牌.我們都知道HIS最擅長的非公版散熱器是OTES,但是在高端顯卡TDP一代產品高於一代的趨勢之下,OTES還想要做到不錯的散熱效能及很好的靜音效果顯然已經不是民用消費群體所能承受的研發與製造成本,故,HIS也開始在高端產品上尋求新的突破口,推出了IceQ X2系列,在台商都已經把開放式散熱器玩到我測得都想要吐的時代里,HIS的開放式散熱器又會有怎樣的作為呢?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上,HD7970 IceQ X2其實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使用AMD公版頻率的普通版,另一個則是出場預超頻的Turbo版.此次評測試用的便是核心頻率達到1050MHz的Turbo版,這一頻率已經直逼MSI的Lightning. HIS HD7970 IceQ X2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產品包裝盒. 與大部分雙風扇散熱器一樣,HIS依然脫離不了相對"俗套"的外形,畢竟在我看來雙風扇這幾年里已經被台商們玩到爛了,比如說金屬的外殼,比如說風扇葉片上來一點變形吹噓幾個賣點等等,說到底到底散熱器的效能好與壞跟一個外殼的變化相差幾多?看的還是內在散熱塊的架構與做工 港商和台商在產品上的差異我之前也已經提過,港商更加接近歐美風格,實用至上,所以哪怕這是一塊HIS的旗艦系列,我們也看不到豪華的金屬背板,也別指望在PCB上看到任何堆料之處,如果這不符合你的胃口,我建議評測你都不用再看下去了,去玩台系的重口味吧~ 因為PCB尾部散熱器長出不少,所以特意給大家量了一下整卡的長度,約30cm~ 視頻輸出接口,雙MINI DP+HDMI+DVI 散熱器外殼上的IceQ X2系列名,這款散熱器的外殼也是金屬材質 風扇使用的是9cm規格,扇葉有波浪形的切口,相信也是為了打薄扇葉以降低風阻系數及噪音 散熱器解析 散熱器解析絕對是本產品的測試重點,拆下散熱器後我們看到整張PCB有一塊絕大的鋁塊所覆蓋方便被動散熱. 第一眼看到散熱器內部工藝的時候我就知道這貨應該是出自大廠 一個小小的細節,雙風扇的導線經過了多一層的包囊 鰭片和熱管之間使用了回流焊技術 碩大的純銅銅底底座,熱管銲接在中間 5根熱管,其中3根為6mm,2根為8mm 散熱片的密度非常高,加上散熱器本身的規模巨大,所以整個散熱器的散熱面積不小 PCB解析 這塊覆蓋在PCB上的散熱片同時也和PCI擋板固定,所以不用擔心PCB會變形的問題. 下面的PCB部分就不用給大家浪費口舌多解釋了,完完全全的公版結構,哪怕連元件都和公版一樣 公版HD7970漏焊一相的供電被HIS補全了.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

ASUS GTX680 DirectCU II TOP 液氮超頻實測顯卡

Chiphell液氮超頻磚家"冷水魚"又出場"顯擺"了~         早在R4E誕生之際,在主板右下角就出現一塊VGA Hotwire區域,但在當時,並沒有卡可以實現這個功能,隨着NV 6系的非公上市銷售,但NV對6系的卡限制頗多,R4E上的VGA Hotwire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今天小弟就給大家帶來華碩最新的非公GTX 680 DC2T的極限之旅體驗。         產品規格上GTX680 DirectCU II TOP一直是僅次於ROG系列的次旗艦級顯卡,但不代表不能超頻!這片卡外接供電從公版的6+6擴展為6+8,整張卡採用了8+1相供電,另外powerlimit也擴展到159%,相當贊哦~!         先用一段視頻簡單介紹一下該卡的規格:         這次不同往日,以往的紙巾,一直感覺不適合走顯卡,所以在一位HK友人和廣州友人的提議下,開始使用橡皮泥。超級無敵好用,絲毫不用擔心顯卡的穩定性。 平台介紹 極限超頻,電源一定不能拖後腿,所以這次繼續用海韻的X1250做為主機電源。 介紹到此over,開始動工~有了橡皮泥的助陣,再也不用擔心量大而引起的側漏~真正做到了杜絕側漏~ 整張顯卡的保溫已經做好了,在顯卡PCB右側靠中間位置的VGA...

ASUS GTX670-DC2T-2GD5 評測顯卡

序言         這陣子評測有點少首先跟大家道個歉,主要是一方面歐洲盃大家都在熬夜觀看我也不例外,其次就是突然間想把更多時間放在家庭上評測這方面不再保量還是抓重點推薦的產品用心好好做內容為主.          NVIDIA的GTX 670發佈之後迅速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追捧,作為一款GK104閹割後的產品,NVIDIA做大了最小程度的性能下降,但售價上足足優惠了1/3,所以這陣子GTX 670想要不火我看都難.但看完原廠卡拆解後想必大家對原廠卡的用料實在是提不起精神,也是我找來了一些值得推薦的非公版GTX 670給大家,包括今天測試的這款 產品規格         NVIDIA的GTX 670在規格上Shaders單元(NVIDIA自稱CUDA)從1536個減少到1344,隨後核心頻率下降到915MHz,其它規格均與GTX 680相同.而本次測試重點的ASUS GTX670-DC2T-2GD5核心頻率達到了1058MHz,已經超過了GTX 680,這將會有怎樣的逆天表現呢? ASUS GTX670-DC2T-2GD5 GPU-Z截圖: 產品解析 在看過NVIDIA GTX 670原廠卡之後,相信大家都不會對這種"殘次品"存在任何購買欲,那麼讓我們來看看ASUS是如何進化GTX...

ASUS GTX680 DirectCU II TOP 評測顯卡

序言         上次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MSI N680GTX Twin Frozr,今天要評測的則是名副其實的"非公版"GTX 680,來自ASUS的GTX680 DirectCU II TOP.評測開始之前先要聲明一下:如果大家不喜歡ASUS的三插槽散熱器,那麼請自覺離開此評測,我能做到的是告訴大家三插槽顯卡到底是否強過別家雙插槽散熱器,但是我不能做到的是將三插槽變成雙插槽~. 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上GTX680 DirectCU II TOP的亮點在於出廠預設頻率很高,達到了核心默認頻率1137MHz,而動態頻率也相應提高到了1202MHz.不過在我看來這些頻率依然都只是"小兒科",因為ASUS在供電上下的功夫,以及外接供電上的擴容(6+8),我們有理由相信GTX680 DirectCU II TOP可挖掘的潛力應該更多. GTX680-DC2T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GTX680 DirectCU II...

MSI R7970 Lightning 液氮超頻實測顯卡

Chiphell液氮超頻磚家"冷水魚"又出場"顯擺"了~         MSI Lightning系列顯卡是專為超頻玩家打破世界紀錄而研發的產品,可以說lightning R7970是這兩個月來,玩家極期待的一款顯卡,時至今日,新一代的的R7970 lightning震撼來襲,其搭載AMD最新的28nm製程GPu,並支援PCIE 3.0,並擁有獨家的unlocked digital power架構,unlocked bios可以輕松破解CCC與power tune的省電機制與負載上限,以提高超頻能力,數字供電則可以更穩定、更精確的控制顯卡電壓,強化電源設計則包含了14相GPU、兩相顯存供電,結合閃電 power layer的pcb設計與雙8pin電源,這意味着可為超頻提供充足和穩定的電力,還有一項業界首創的設計-GPU Reactor,它是個搭載鉭電容的小型擴充電路板,可減少雜訊、提供給gpu更純淨的供電,藉以獲得最佳的超頻穩定度。進化過的軍規第三代用料提供消費者更好的品質與穩定度,微型R7970 lighting是第一章搭載結合視覺與新材料的六星級軍規顯卡,包括copperMOS,金色固態電感、鉭電容。 小弟就用液氮模式一探這片所謂的地球最奢華的單核心單卡能有怎樣的實力。 再上一段lightning 7970顯卡技術講解: 欲善其事,必先善其器,小弟最近重金從祖國寶島台灣購買了一支CPU銅柱及GPU銅柱。周身鍍鎳處理。外觀極其YY,效能通過小弟的實際測試也是倍倍棒~ 拆解完畢之後,先把平台搭建起來張養眼秀~~CPU炮和顯卡炮都已經電鍍了,作用無非就是為了防氧化導致效能降低,看上去也更YY一點哦~! 平台介紹: 好了,到這里,簡單的介紹也到此結束,GPU和CPU同時上炮的難度無疑比CPU單上炮難度更大,GPU的電子元器件更加嬌嫩,好比那什麼~嗯哼,大家都懂的,所以要格外小心對待。 顯卡走極限,難度真的超大,未知因素同樣比單走CPU多很多。包括OCP,OVP,還有coolbug等等,所以保溫一定要做到杜絕側漏~ 這種藍色布真的超級無敵好用,在這里墊上一層,在整套測試跑完之後,主機板上完全無水狀態(不過也和溫度有關) 只要留出一根PCIE就好啦~ 好了,平台搭建完畢,准備開擼~ 開炮之前首先向大家說聲sorry,不知因何原因,溫度表其中一根測溫線斷裂,所以只能測CPU和GPU其中一組溫度,小弟在這里當然必須得留給GPU,所以CPU一直跑一個日常使用率極高的頻率:4.6G去完成這次液氮之旅。 LN2走起~雙管齊下~~ 一點一點嘗試,基本盤1400走起,顯存沒超,驅動設置默認。 1450走3DMARK11_P,顯存同樣沒超。 Gpuvoltage設定在1.5V時,loadvoltage停留在1.487V,溫度在-75左右,可以順利走完1500MHz。 http://3dmark.com/3dm11/3345127 1500_X 不過只保留了認證link……         這片7970在1.5V,溫度在零下75左右時,核心最高只能順利走完1500MHz,並且只能走3DMARK11-X模式。P模式可以順利走完GT4,但在GT1時,走到第20s左右,出現OVP現象。溫度再往下砸時,從-75到-80到-85-90~~-120,每5度為一檔,電壓從1.55V開始設到1.65V,每0.05V一個檔位,可是頻率始終沒有辦法再提升。始終有OVP現象存在。 提升顯存,先提升至大眾水準,1575,此時3DMARK11_P得分突破1W1大關,相比顯存默認提升了接近500多分。 在把顯存提升到1800MHz,等效7200MHz時,X模式終破4K。 小魚結語:不管是風冷還是液氮,顯卡真的要挑…… 全文完,謝謝觀賞。 畫外篇:3小時用完了接近30L液氮,一開始始終在試溫度,再後來又試OVP保護。有問過MSI的RD,為何會有OVP保護,RD說,反應堆。可是小弟有接啊。。。。RD說或許是BIOS。。。。。 總之,不管怎樣,現在堆料最強,配色最YY,玩家最期盼非MSI的Llightning 7970莫屬。 MSI R7970...

MSI R7970 Lightning 評測顯卡

序言         非公版顯卡里我們最期待誰家的作品?經過上一代產品之後相信不少用戶都會認同一定是MSI的Lightning系列.奢華的PCB用料,極高效能的風冷散熱器,最關鍵的是,不需要花上哪怕是某品牌14999元"無敵"售價的50%既能擁有一片單GPU中的最佳產品,哪怕並不打算購買的用戶也會一同加入到Lightning的關注行列中來,因為曾幾何時Lightning已經成為非公顯卡中的典範,每一次的升級與新作都標識着非公顯卡的又一個新高峰.很榮幸能在第一時間評測到基於HD7970的Lightning,相信這篇評測會從深度上挖掘最新Lightning的一切. 產品規格         R7970 Lightning基於最新AMD旗艦GPU HD7970,核心默認出廠頻率被MSI提升到了1070MHz,還記得前不久測試的迪蘭水冷版HD7970 LCS麼?也只不過是1050MHz而已,看來MSI此次對於HD7970系列的非公產品性能王座有着勢在必得的決心.顯存頻率方面提升並不大,為5600MHz,外接供電為8+8pin. R7970 Lightning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R7970 Lightning的產品外包裝. 附件中包含了一張"軍規"認證證書,以及3個電壓測試用的轉接線 第一眼看到R7970 Lightning一定會疑惑為何MSI會採用自己從未使用過的黑/黃配色?往後看下去我們便會明白 Lightning的PCB背部終於披上了金屬背板 視頻接口方面共有4個Mini DP和2個DVI,因為支持單卡6屏輸出的原因,所以兩個DVI均無法實在2560x1600分辨率的輸出,只能依靠DP口實現,這一點大家需要注意.配合金**風格的第一個標記:鍍金視頻接口 這一代Twin Frozr散熱器被升級到了第四代,具體有哪些改進後面給大家分析 雙風扇尺寸被提升到了10cm,支持開機逆向旋轉功能(將散熱器內部的灰塵向外排出).扇葉邊緣的刀鋒設計有助於降低風切噪音 為了提高散熱性能,PCB背部的金屬擋板在供電部分有開孔設計 這個東西MSI稱之為"鋼鐵之心",聽起來的確有點"鋼鐵俠"的味道,雖然從設計上相信MSI也是奔着這個主題而去,但嚴重的塑料玩具質感破壞了原本Lightning更為注重的金屬味...PS,開機時此處為泛出藍色的LED. 打開塑料玩具我們看到的是一張獨立的PCB,上面排列着8顆鉭電容,從位於GPU背部的設計不難聯想出,該PCB可以為GPU供電提供更高的供電電流,並還能改善核心電流的波紋,其實這些東西難道做不到PCB上面麼?不是不可以,而是說Lightning為了打造產品的賣點故意為之 PCB是可拆卸的設計,擔有人會沒事經常拆卸這塊PCB麼?我只知道鋼鐵俠因為材料原因更換過一次,難道MSI也要玩一下升"鋼鐵之心"來實現更強的超頻性能麼? 鋼鐵之心的開燈圖 散熱器解析 R7970 Lightning的散熱器共有三部分組成,除了散熱器本體和剛剛已經介紹過的金屬背板之外,正面還有一整塊幫助顯存和供電散熱的金屬板. 拆除背板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鋼鐵之心"的發光供電通過一根2pin的電線連接至PCB的尾部,如果不喜歡藍色發光效果的用戶切斷電線即可 正面的金屬板為所有顯存,Mosfet都提供了散熱效果 在解說散熱器之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上一代Lightning所使用的散熱器Twin Frozr III. 這就是Twin Frozr IV的真實面貌,相比前一代,除了剛剛提到的風扇尺寸變成了10cm之外,從散熱塊本體的規模與架構而言,其實變化並不大. 同樣還是5根熱管的設計,兩側為8mm,中間3根為6mm 拆開散熱器外罩繼續深入挖掘 熱管與鰭片之間還是保留了銲接工藝 鰭片穿熱管的部分也有回流焊的小孔 PCB解析 繼續為大家講解PCB部分,大家可以看到當我們拆除散熱器之後,PCB上不少元件使用了金色的元素,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何散熱器的外殼會是黑/黃設計. 加高的PCB是為了核心供電更多地施展空間 PCB背部依然用料滿滿,在核心供電部分加了一排鉭電容濾波 PCB背部核心供電濾波鉭電容的特寫 擁有EMI防磁金屬屏蔽罩的雙DVI接口 1相VDDCI供電,保留了原廠卡的用料 雙BIOS開關,我們注意到PCB上刻着Original和LN2,這表示雙BIOS並非完全相同,LN2是專為液氮超頻玩家所提供的極限超頻BIOS AMD HD7970核心特寫 3GB顯存來自Hynix 核心,顯存,PCI-E電流實時監測接口,通過附件中的轉接線鏈接萬用表便能實現實時監測 R7970 Lightning的重頭戲來了~14相核心供電,金閃閃的供電電感,亮瞎我們的狗眼~ 此次MSI特別定製的"黃金SSC"電感擁有真正的"黃金塗層",優點是可提供更高的工作電流(45A),並且最高電流上限也進一步提升至60A CopperMos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自從上一代Lightning使用了該元件之後這次HD7900的原廠卡也進行了效仿,無論是散熱效果還是電流額度都要超過普通Mosfet PWM芯片來自CHiL的CHL 8228G 2相顯存供電 雙8pin外接供電,與以往顯卡不同的是,此次R7970...

ASUS GTX 680 評測顯卡

序言         在AMD HD7970發佈三個月之後,NVIDIA終於拿出了自己基於TSMC 28nm工藝製程的首款桌面新GPU GK104 (研發代號),對於用戶而言,HD7970幅度並不大的性能提升以及上市後高高在上零售價格讓絕大部分的用戶並沒有立刻想要更新自己產品的沖動,更何況正在關注GPU發展的用戶也很清楚NVIDIA不可能坐等AMD一家霸占高端市場,GK104的問世除了對於用戶來說多一個選購餘地之外,更多的意義在於兩家GPU研發廠商能夠重新回到起跑線為大家提供更為良性的市場發展.本次評測使用的GTX 680源自ASUS,實為NVIDIA原廠卡. GK104架構解析         GTX680的心髒採用了開普勒架構,其設計目標自然是要在前代費米架構的基礎上提升性能和性耗比.開普勒架構或多或少的保持了費米架構的基本組件階層體系,強調快速與並行化的組件負載.如果把這個階層體系比喻成一個弁當飯盒的話,那麼在最上層的則是PCI-E 3.0接口,256-bit位寬的顯存接口及一個高度優化的NVIDIA GigaThread引擎 GK104規格圖: GK104芯片圖:         這個GigaThread引擎下面有四個圖形處理簇(GPC).每一個GPC都是一個自成體系的GPU次級單位,包含了幾乎一切作為一個GPU獨立運作所需的組件.每個GPC擁有一個共享資源和兩個專有資源.其共享資源是一個光柵引擎,用來處理諸如邊緣設置,Z消隱一類的光柵操作;而其專有資源則是兩個得到了高度優化的"新一代流處理器X"(SMX),這就是GPU用來做數字運算的資源了,其高度並行化的設計用以滿足現今各種大型3D應用的高負荷 GK104架構圖: GPC規模圖: "SMX"規模圖:         每一個SMX也進一步擁有自己的共享資源和專有資源.其共享資源「新一代PolyMorph...

ASUS HD7970-DC2T-3GD5評測顯卡

序言         HD7970上市已有兩個月時間,隨着各顯卡廠商的原廠卡下架,又一場非公版之間的大戰已經逐漸拉開了序幕.如果說AMD的GPU壽命週期為一年的話,那麼其中10個月左右用戶都是在非公版中挑選自己理想的產品,所以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里Chiphell將會陸續評測各家自己研發改良的非公版HD7900. 產品規格         我們都知道HD7970的公版核心頻率為925MHz,雖然已經無限接近1GHz的大關,並且之前HD7970的頻率中也已經給大家展示過HD7970的超頻性能非常強勁,但真正的1GHz出廠預設值可以做到的廠商並不多.此次評測的顯卡型號為HD7970-DC2T-3GD5,相比公版HD7970擁有1GHz的核心頻率以及5600MHz的顯存頻率,外接供電為雙8pin. HD7970-DC2T-3GD5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HD7970-DC2T-3GD5的包裝盒. 該卡占用三條PCI Slot,散熱器為全金屬打造,從Direct CU II散熱器型號來看ASUS在新的HD7000系列上還不着急更新自己的非公版顯卡散熱器 HD7970原廠卡沒有金屬背板讓不少玩家覺得不爽,不過事實上因為HD7970原廠卡使用了OTES散熱器,本身散熱器內部就已經安裝有覆蓋整張PCB的散熱板,加之PCB背部也並沒有需要散熱的顯存,綜上所述,HD7970原廠卡不具備金屬背板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不過ASUS在產品的外觀打造上從來就不會吝嗇成本,只要是玩家想要的一定會滿足大家 視頻輸出接口為DPx4+DVIx2,可支持單卡的6屏輸出 為了增加風扇的效能,所以才會把顯卡打造成占用3根PCI Slot,更厚的風扇除了可以提供更大的風量外,還能對整體靜音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幫助,雙風扇的尺寸為10cm 金屬背板的做工無可挑剔 全金屬散熱器外殼經過了磨砂噴漆的表面處理,質感上哪怕只是普通版的ASUS非公顯卡也要追求力壓群雄 PCB解析 拆解散熱器開始給大家分析PCB. 兩個拉高位置的DVI接口下面是一排密密麻麻的DP接口,雙DVI整個龐大的身軀都被防磁EMI金屬屏蔽罩所覆蓋 雙BIOS開關提供了兩個完全一樣的BIOS版本號.VDDCI供電為2相 顯存顆粒來自Hynix 8+2相供電,8相為核心供電,2相為顯存供電,電感採用了ASUS定製的SAP超合金電感 經過ASUS打磨的PWM芯片,規格無法得知 雙8pin外接供電 可支持R4E主板VGA Hotwire功能的顯卡電壓測量點 散熱器解析 雖然ASUS在散熱器的外形上一直很捨得用成本,但以往Chiphell所評測的Direct CU II散熱器內在真的只能說是很一般,這一次是否會有所改善呢? HDT本來所具備的優勢就是低成本與相對而言的高效能(熱管直觸導熱效能方面),但是看到這一幕我真的是震驚了...原來HDT的優勢就是加工工藝簡單,可是為了滿足HD7970下凹的核心,居然在HDT的基礎上刻意做出了跟GPU貼合的外凸效果...看到這樣"化復為簡又由簡變復"的演化過程我的蛋都碎得一地了... 繼續拆我們看到散熱器的外殼和內部支架真的可以說是很給用心了 金屬鋼板支架來固定兩枚風扇 但是與外形和做工成截然相反的是這個始終不變的寒酸散熱器.. 不管是厚度還是製造工藝,我只能說ASUS把散熱器的錢都玩在了外觀上,看不到的就~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3.30GHz (100x33) 散熱器     Thermalright Archon 主板     ASUS...

迪蘭/藍寶 HD7970評測顯卡

序言         時隔五年,Chiphell從2007年1月建站之初,正逢ATI HD2900XT的發佈->失敗->被AMD收購之際,在這五年里,Chiphell自身成長的同時也一直關注着AMD R600架構的演變,終於,五年後的今天AMD推出了以全新一代架構為基礎的HD7970.在深入瞭解新品之前,我覺得有必要簡單總結一下R600的架構演變史. HD2900XT | R600: 80nm 420mm2,ATI不但製造了一顆DIE很大的GPU,還是基於當時幾乎已經被淘汰的80nm製造工藝,更重要的是,事後ATI自己也承認R600的確存在硬件Bug,期間R600還遇到了延期等各種困擾,所以失敗和被收購現在看來也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HD3870 | RV670: 55nm 190mm2,為了挽回R600帶給ATI GPU的巨大創傷,被AMD收購後的ATI開始重新振作自己,一步步地修正R600架構工作,首先要做的當然是排除Bug,所以這一代的RV670我們迎來的只是平平的性能,基於55nm之後因為規模沒有擴張,而DIE的面積也只有190mm2,可以說RV670純粹只是一個過渡性產品 HD4870 | RV770: 55nm 256mm2,到了RV770,雖然TSMC的製造工藝依然停留在55nm,但是依靠RV670的R600架構Bug修正,AMD終於開始正式開始重新佈局R600架構的延伸品,Shaders第一次引來了規模翻倍,從320猛增到800個,以及GDDR5的出現增加了原先R600架構不足的帶寬,RV770絕對是ATI繼R600之後最成功的產品 HD5870 | Cypress: 40nm 334mm2,這一代開始AMD不再延續原來RV開頭的內部產品研發代開,取代代之的是英文單詞,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產品信息的提前泄露,畢竟之前大家可以通過數字的大小來判斷產品的地位.言歸正傳,如果說RV770是AMD挽回敗局的第一步,那麼Cypress絕對可以算得上是AMD給了NVIDIA一個回馬槍.TSMC製造工藝提升到40nm之後,AMD並沒有保守地延續RV770架構規模,Shaders單元引來了第二次規模翻倍,直接從800翻倍到了1600個,毫無疑問這樣的規模翻倍所帶來的性能提升同樣也是巨大的! HD6970...

SAPPHIRE HD6970 Dual Fan評測顯卡

序言         藍寶HD6970非公已經出了幾個版本了?少說也有3~4個了吧,不知道為何在HD6000系列的末期又出了一個新版的HD6970,我想唯一的解釋只有是實驗新散熱器的效能,為未來HD7900的非公版做鋪墊了.新產品的命名為Dual Fan=雙風扇?這也太懶了吧,看看人家ASUS非公顯卡散熱器命名為DirectCU II,MSI則是Twin Frozr III,居然藍寶就用了那麼沒有"文藝氣息"的土鱉名稱作為產品型號,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普通青年"和"文藝青年"的差距麼?吐槽完了還是進入正式的評測環節吧. 產品規格         SAPPHIRE HD6970 Dual Fan的核心/顯存頻率並未做修改,各方面的規格都和HD6970的公版完全一致.不過我們都知道HD6970擁有兩個BIOS,藍寶沒有超頻,但另一個BIOS將核心電壓進行了小幅度的提升,換言之,藍寶留給了大家一個高核心電壓版的BIOS,讓超頻的動作留給用戶自己去摸索. GPU-Z截圖: 產品解析 產品看上去就和他的命名很像:的確是雙風扇沒錯~ 藍寶非公產品慣用的藍色PCB 視頻輸出接口為雙Mini DP+HDMI+雙DVI.PCI擋板經過了藍寶的改良,為的是提升出風口的面積 雙9cm薄型風扇,其實顯卡散熱器做到這個份上堆風扇已經不再是什麼技術含量高的事情了,相信大家看了那麼多Chiphell的顯卡評測也應該看出一點端倪,主要影響散熱效能的還是散熱器內部的製造工藝上,往後看下去就知道該卡的散熱器到底如何了 5根裸露在外的熱管,與其他顯卡不同的是,該卡熱管露在了下方,當顯卡插進主板之後熱管也就眼不見為淨~ 將散熱器拆下之後我們可以看到PCB上有兩塊散熱片 測試了不少非公HD6900,給核心供電Mosfet加裝散熱片的很常見,但給另一個區域顯存供電加裝散熱片的倒是不常見 顯存供電用的散熱片,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BIOS的切換開關 核心供電散熱片.有了這2個散熱片我們給顯卡改換第三方散熱器到是方便了不少 PCB解析 帶有防磁EMI金屬屏蔽罩的視頻輸出接口. 顯存供電保存了原廠數字供電的特點,用料完全沒有縮水 顯存來自Hynix 核心供電由原來的數字供電用料換成TI 59901M DrMOS,該電源驅動IC也是HD6800原廠卡上的元件.CHiL的PWM芯片沒有變化,和原廠卡一樣 當年原廠卡被打磨的8pin外接電源插座如今又出現在了藍寶的非公顯卡上,其實這卡的散熱片完全不觸碰打磨的部位,所以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柏能工廠里的打磨供電元件沒有用完~ 6+8pin外接獨立供電 散熱器解析 剛看到HD6970 Dual Fan散熱器的時候覺得做工很工整,整個散熱器的設計面積利用率也很高. 5根熱管分別為中間3根6mm和兩側的8mm.厚實的銅底與熱管之間使用了銲接工藝,確保最好的導熱效能 拆開散熱器外殼再來深入瞭解下 散熱器外殼使用的塑料材質光澤度很低,應該是使用了回收料含量頗高的塑料顆粒製成,風扇也不是出自大牌之手 散熱器本體的做工到是非常不錯 5根熱管全部使用了回流焊技術,雖然熱管並沒有鍍鎳,但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因為使用的薄型風搧風壓並不大,所以散熱器的鰭片密度一般,以確保低轉速下可以低風壓穿透散熱器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7-950 3.06GHz...

ASUS EAH6850玩爽戰地3顯卡

序言         前幾天ASUS的朋友找我聊事,說希望我幫結合戰地3用他們家的EAH 6850來做個推廣,如果能接下這活就能給Chiphell提供10片顯卡用於拍賣,當然拍賣最後的報酬還是歸ASUS所有,只不過拍低了會員就爽到了.考慮到要做軟性的推廣,沒一點內涵和營養的文章肯定要得罪Chiphell的會員們,就算ASUS能接受我還不答應呢.所以既然要做了,就要做得充實一些,於是我就想到了什麼樣的配置與遊戲畫質設置可以來玩爽BF3. 正版BF3和整機平台         BF3和COD系列目前來說是世界公認兩款最棒的FPS遊戲.和COD不同的是,BF系列吸引人之處在於相對龐大的MAP以及各種載具融入其中的真實戰場感.COD方面單機情節絕對是FPS遊戲中的No.1,而聯機方面我個人覺得比較像是升級版的CS.BF3的單機則就弱了許多,遊戲時間短不說,每一代的情節關聯性以及劇情的串聯也非常一般,但聯機方面才是BF系列的重頭戲,比方說BF3的聯機有純粹單兵廝殺的小場面,也有開着各種飛機大炮扭轉整個戰局的龐大MAP,總之COD好似KFC,MC這樣的快餐食品,BF則就是一道滿漢全席了.要玩爽BF3聯機買正版的覺悟一定要有. 首批上市的HK版BF3 首批都是限量版,可以後續支持DLC擴展包,該DLC擴展包不久前已經開放,如果是首批限量版擁有者直接可以使用新的MAP,武器和成就 看完了今天的主角之一再來看看遊戲的測試平台,因為今天的評測我希望大家能夠輕松一些,所以並沒有啟用Chiphell硬件評測平台,而是拿我自己日用的PC來做為測試對象:一台聯力的臥式機箱,具體配置詳見後頁 內部圖片一張: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 i3-2100 3.10GHz (100x31) 散熱器     Thermalright HR-01 主板     ASUS P8P67-M PRO P67 記憶體     Corsair DDR3 1600...

PowerColor Devil 13 HD6970評測顯卡

序言         好久沒有測試顯卡了,相信大家都在等着下一代GPU的發佈,不過似乎PowerColor並不甘心HD6000系列就就此完結,在明年年初HD7000系列即將到來之際,居然發佈了一款重磅級的(至少是PowerColor自家產品里的重磅級)產品:PowerColor Devil 13 HD6970.大賣是不可能了,畢竟離新GPU上市只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不過就像我之前一直在通過評測跟大家闡述的那樣:PCS水冷系列,PCS Fanless系列等,PowerColor正在通過自己的新品來為自己的品牌形象做出努力.而這一次的Devil 13 HD6970,絕對是PowerColor歷屆產品中最具高端品質的. 產品規格         因為Devil 13 HD6970具有了兩個BIOS,所以產品規格中出現了2個不同的頻率配置,前者是和AMD HD6970默認相同的標準頻率,後者則是通過第二個BIOS提升至的960/5700MHz超高頻率.我不能說960MHz的核心頻率是業界第一,但至少在Chiphell評測的所有HD6970顯卡中,之前最高的也就只有MSI R6970 Lightning的940MHz,這麼說來Devil 13 HD6970的設計初衷就是沖着最強HD6970的目標而來的. 第一個默認頻率的BIOS GPU-Z截圖: 第二個超頻版的BIOS GPU-Z截圖: 包裝和附件 當我將Devil 13...

SAPPHIRE HD6950 Toxic評測顯卡

序言         HD6900的AMD原廠卡下市很久了,喜歡原廠卡,或者喜歡OTES散熱器的用戶怎麼辦?買非公的確可以在ASUS,MSI之中選擇到不錯的產品,但OTES的缺乏對於鍾愛者而言何嘗不是一種無奈.直到最近HD6950 Toxic悄然出現,哎喲,披上OTES散熱器的HD6950毒藥碉堡了! 產品規格         看到規格中的880MHz核心頻率相信各位一定會驚訝,這不就是HD6970的頻率麼?這里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一個AMD和AIB之間的小秘密.就以HD6950為例,我們都知道哪怕不把核心電壓提升到6970的相同值一樣可以輕松超頻至880MHz,那麼為何AIB沒有出過880MHz核心頻率的HD6950呢?再去翻翻歷史,看看那些性價比好的頻率高的A卡,藍寶哪一次沒有插上一腳?藍寶之所以從一出道就能打着ATI第一合作夥伴的旗號絕對不是莫須有的事,水很deep,後台很strong,藍寶的A卡資源我們不用再懷疑.         其次,AIB所有新卡老卡的BIOS都必須通過AMD的認證之後才可以使用,大致的流程是這樣的:AMD有個專門驗收產品BIOS的FTP,AIB們將新老顯卡的BIOS上傳至FTP之後等待AMD的審核,只有通過審核的BIOS才可以上市銷售,不然就算是違反了合作條款要受到處罰.一般情況下,審核BIOS最重要的就是看頻率,如果你是要把一個BIOS用在HD6950上面,但是核心頻率達到了HD6970的規格,那麼AMD就會認為你這款產品將會影響到HD6970的銷售,被退回是必然的,可是藍寶,嘿嘿,AMD當然不會在一開始就開放給藍寶HD6970的核心頻率用在HD6950上面,但是現在距離HD6900發佈已有一段時間,年末即將迎來HD7000系列,所以麼,大家這下明白為何HD6950是最晚出現的Toxic系列了麼?至於那個5200MHz顯存頻率,則是故意為之,就是為了讓產品在頻率上和HD6970錯開,不要完全一樣,僅此而已 SAPPHIRE HD6950 Toxic的GPU-Z截圖: 產品解析 首先是產品的包裝圖. 附件中贈送了一根HDMI線是亮點         OTES散熱器因為模具開發成本極高,以及沿用性極差很少被顯卡廠商所採納,通常只有AMD和NVIDIA原廠才會使用.OTES相比開放式的散熱器具備兩大優點: 讓GPU的熱量從PCI擋板處排到機箱外部從而不影響機箱內部的溫度(其他硬件的溫度就不會受到影響); 當雙卡甚至三卡的時候合理設計的OTES散熱器可以做到多卡間相互影響的減少,如果主板可以隔開1~2個PCI位來插雙卡的話效果最佳. 那麼為何藍寶可以一直推出OTES散熱器的高端顯卡呢?原因主要是藍寶的產品供貨商是柏能,而柏能也就是AMD原廠卡的供貨商,柏能手上擁有AMD各型號原廠卡的散熱器模具,藍寶只需要將散熱器的外殼重新開模其他散熱器的套件完全可以使用AMD現成的模具,這樣一來開模成本大大減少,某種程度來說這就是"AMD買的鞭炮,藍寶來放",還是那句話:水很deep,後台很strong~ 從顯卡背部的藍色PCB可以看出該卡位藍寶重新Layout的產物 OTES進風口並沒有任何角度的傾斜,尾部也沒有開孔,這意味着該卡如果用戶要組建雙卡或是多卡的情況下,兩卡之間一定要隔開至少1個PCI檔位,不然風扇被擋的那片卡絕對會悲劇 既然跟大家聊到了OTES散熱器不妨再跟大家多聊一些吧.歷史上早期最有名的OTES散熱器無疑是ATI的X1800XT,這種將離心扇靠近PCI檔位的OTES散熱器主要的特點是效能高,散熱及其暴力,缺點也就是風扇的轉速提升,噪音很大.. 然後再來看看歷史上被非公顯卡使用率最高的第三方OTES散熱器吧,來自AC的Silencer系列,當時這個系列產品非常齊全,橫跨多個ATI和NVIDIA中高端產品,不管是作為OEM還是零售都是當時高端DIY用戶的寵兒.如今的AC,已經淪落到轉行賣各種遙控玩具,山寨遊戲主機還有充電電池的境地了.. 接着是歷史上第三方零售OTES散熱器中性能和靜音最到最佳平衡點的產物,來自TT的AD/ND 1,TT雖說好產品並不多,但是這款神器級的OTES散熱器使用了素質極高的大尺寸(當時而言)離心風扇以及帶有熱管的大面積散熱塊,能把X1900XTX這種當時的發熱怪獸壓制在60攝氏度左右,重點是,此時的噪音你根本就聽不到...PS,為何做OTES的第三方廠商現在都慘不忍睹? 最後,是目前為止OTES最新最合理的改良方式,來自NVIDIA的9800GTX,很多人不理解為何9800GTX的離心扇部分會有傾斜的角度,其實這是為了在多卡使用時為離心扇被其他顯卡擋住時提供更多進風的空間 看這張圖大家就會明白了.可以說OTES散熱器是ATI正式引入到民用顯卡領域,但目前為止真正發揚光大的反倒是NVIDIA 不好意思,剛剛跑題了,還是讓我們繼續瞭解藍寶的HD6950毒藥吧.視頻輸出部分為雙Mini DP+HDMI+雙DVI.注意看PCI擋板,藍寶在Mini DP和HDMI的上方多開了一條孔,這是為了增加OTES出風口風量用的,上方的長方形開孔也要比原廠卡來的更加寬松,目的是減少風阻 PCB解析 將散熱器拆解之後讓我們來看看這塊卡的PCB用料部分縮水程度如何. 從PCB部分而言相比公版藍寶改動的部分並不大,基本上GPU,顯存,核心/顯存供電等位置都遵循了公版PCB的設計思路 帶有EMI防磁金屬屏蔽罩的視頻輸出接口 HD6900核心特寫 與原廠卡完全相同的1相顯存供電 原本原廠卡的連體耦合電感變成了獨立的電感,Mosfet同樣也換成了成本相對更低的芯片,供電相數為6+1相 核心供電PWM芯片依然還是來自CHiL 6+8pin的外接供電,注意右上角,因為沿用了原廠卡的OTES散熱器模具,導致那個角不出現兼容問題還是被人為磨掉了 雙BIOS開關,這個稍後給大家介紹 散熱器解析 拆開散熱器的頂蓋,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散熱器完全和原廠卡一模一樣.風扇只不過更換了一下顏色而已 一樣的均熱板大面積散熱片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ASUS Mars II評測顯卡

序言         當Mars,Ares這類除了ASUS再也沒有其它顯卡廠商敢於挑戰NVIDIA,AMD原廠頂級產品規格的時候,我們都相信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止ASUS的野心了,瞧,耐不住寂寞的ASUS正式全球發佈了新一代巔峰之作:Mars II.在開始介紹Mars II之前,首先讓我們回憶一下Mars和Ares.         在NVIDIA發佈GTX 295之後,我們都知道GTX 295使用的是兩顆在規格上有所閹割的GT200芯片,但是ASUS做了一件就連NVIDIA都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將兩顆完整版的GT200打造出代號為Mars的頂級顯卡,是瘋狂也好,工藝精湛也罷,Mars充分體現了ASUS對於高端顯卡不斷創新自我超越的精神         在Mars之後,因為NVIDIA官方並未推出GTX 480 x2的產品,所以ASUS把產品研發重心轉移到了AMD的HD5970身上,並成功推出了AMD GPU版的Ares,Ares的主要特點是將HD5970兩枚HD5870的核心/顯存頻率由AMD默認的725/4000MHz提升到了與HD5870完全相同的850/4800MHz,並藉此輕松拿下那個時代的顯卡王座         說到這里可能大家已經猜到了Mars...

ASUS MATRIX GTX580評測顯卡

        先行一步上市的MSI Lightning系列雖說已經搶走了高端用戶不少眼球,但是作為板卡界老大ASUS豈能置之不理,當年MATRIX HD5870在Chiphell的團購怎麼說也算是火過一把了,如今ASUS終於亮出看家法寶推出了MATRIX GTX580,兩家巔峰之作將會上演怎樣的好戲呢,各位趕緊搬上椅子拿起花生打開啤酒且聽我慢慢道來吧~ 時隔多年不見的Hell Boy為了迎合黑色的ROG風格決定再次出山.         從產品規格來看,固然MATRIX GTX 580在核心與顯存頻率上已經大幅領先了NVIDIA公版頻率,但對比Lightning還是敗下陣來,好麼,戰鬥還未打響ASUS已自亂陣腳,莫非ASUS因為要保良品率的緣故故意放棄了性能王座?恐怕答案也只有ASUS自己知曉了. MATRIX GTX580的GPU-Z截圖: MATRIX GTX580的包裝,有木有搞錯,這是顯卡還是主板啊!! 老大個包裝打開發現附件真的很少,為撒ROG主題的小飾品只有那個Logo貼呢...我記得以前至少還有個鼠標墊或者CD包來着 因為顯卡占用了3根PCI Slot,所以看上去會顯得額外的飽滿厚實,對於3 PCI Slot的說法之前我已經跟大家闡述過,如果不考慮多卡使用的話,單卡別說是3槽就算是4槽我也舉雙手雙腳擁護,畢竟散熱器的規模越大散熱性能也會隨之提升,這比浪費PCI Slot不去用更加實際 本以為散熱器外殼會採用金屬材質,結果到手一摸發現原來只是塑料件,不理解ASUS普通非公版的GTX 580都用了金屬外殼反而MATRIX變回了塑料...這是玩的哪一出? 再來看看PCB背部會發現一塊無比騷包的金屬背板,細看上面還有蜂窩狀的透氣孔,要耍酷MSI顯然功底不夠啊,一塊背板到現在都沒被玩家們召喚出來 視頻輸出接口為雙DVI+HDMI+DP,那個Safe Mode的按鈕類似ASUS主板上的BIOS清空按鈕,在刷BIOS失敗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該按鈕恢復出廠默認BIOS 型號上雖沒有ROG的命名,不過散熱器上的Logo表示該產品隸屬於ROG系列 雙風扇使用了史無前例的10cm超大尺寸,並且因為是3 PCI...

MSI N580GTX Lightning Xtreme Edition評測顯卡

        MSI N580GTX Lightning發佈之後以其超強的超頻性能及堪稱業界最為奢華的散熱器迅速搶占了非公版顯卡的"一哥"位置,如果硬是要用戶找缺點,大家還會有哪些希望改進的地方呢?金屬背板?當然不是!那是給人裝B用的.其實一些一線顯卡品牌已經悄悄推出了自己的非公版3GB顯存GTX 580,MSI顯卡如此給力豈能視而不見呢,果斷推出3GB顯存的N580GTX Lightning,妥妥的.         規格上N580GTX Lightning Xtreme Edition除了將顯存從1.5GB增加到3GB之外無任何變化,so,大家果斷繼續翻頁看下去吧. MSI N580GTX Lightning Xtreme Edition的GPU-Z截圖: N580GTX Lightning Xtreme Edition的包裝,貌似也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那麼的巨大~ 從顯卡的外觀大家最為驚訝是配色,Twin Frozr III散熱器首次採用了黑色陽極,配以藍色的雙風扇,這個黑/藍配色先不管是否能夠打動用戶的心,因為MSI推出此配色的顯卡是要與其高端主板形成統一風格的目的 PCB背部並沒有顯存,這事因為N580GTX...

ASUS EAH6950 DCII/2DI4S/1GD5評測顯卡

        到底1GB顯存與2GB顯存應該如何選擇?其實大部分用戶,特別是那些"不差錢"的玩家相信還是會選擇2GB顯存,雖然他們也未必知道是否用得滿.話說在NVIDIA推出GTX 560 Ti之後,HD6950便陷入了無窮的尷尬之中,依仗NVIDIA更高的品牌知名和認可度以及GTX 560 Ti在3D遊戲中的優良表現,AMD想要用HD6870去由下至上反擊對方的話,結果只能是用雞蛋砸石頭,那麼HD6950又應該採用何種方式來面對GTX 560 Ti呢?AMD有兩條路可選:1.HD6950 2GB降價,這肯定是AMD不願接受的.2.推出HD6950 1GB顯存版.既然GTX 560 Ti也只有1GB顯存,HD6950通過減少顯存容量的方式實現成本與售價的"雙降"當然是廠商與消費者都願意看到的結果,於是便有了今天的HD6950 1GB產品.因為該產品不會有原廠卡出現,所以評測在眾多已經上市的非公版中挑選了ASUS的EAH6950 DCII/2DI4S/1GD5.         ASUS EAH6950 DCII/2DI4S/1GD5在規格上將核心頻率提高了10MHz( ),而外接供電則改為6+8pin供電以滿足超頻玩家的需求,顯存容量為1GB,其它規格則均與HD6950官方相同. ASUS EAH6950 DCII/2DI4S/1GD5的GPU-Z截圖: ASUS EAH6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