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文章包含一定程度的劇透內容,請謹慎閱讀

前言

當一個誕生於基督教家庭且哲學出身的導演拍片,他會作出什麼樣的作品?

粗淺地看了一遍影片,私以為《生命之樹》是一部有著塔科夫斯基那般「詩電影」氣質的作品,雖然影片沒有那種戲劇般長度的長鏡頭,但將畫面作為寫作的措辭,以故事作為載體表達個人對宗教與生命思考的特徵依然明顯。

「不要嘗試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這樣的觀影體驗是筆者在塔可夫斯基的電影之外發現的又一部作品(受觀影量限制,可能還有很多具有這樣氣質的電影未被筆者發現)。當觀眾在觀看中丟失了以往觀影使用的技巧,重新建立對電影的理解或許是在觀影後一件相當具有魅力的事情。

下面的內容會從一些細碎的特徵去把握泰倫斯·馬利克是如何藉由電影表達個人的技法特徵並在文末提出一些觀影中產生的疑惑。如有錯誤或意見的相悖,筆者接受大家的一切批評。受限於影片碎片化的特徵與筆者表達能力的不足,很多分析或許需要建立在整體觀看影片的基礎下才能進行,未觀看該片的觀眾可能會有些雲里霧里,也可能會受到筆者的個人觀點對後續觀看影片產生先入為主的一些誤解,在此深表歉意。

作為敘事載體的物象

《生命之樹》作為一部具有意識流特徵的片子,在剪輯上往往不拘於常規的思路,不以物體的相似性和剪輯的無痕為追求,而是竭盡全力地用每一個畫面來表達作者對生命的態度。

影片前半段中對「生命」的影像化描述是極具先鋒性的。長達十餘分鍾的「創世紀」鏡頭以一種全新的角度將基督教中「創世紀」一文進行了頗具特徵性的影像化表達:宇宙大爆炸、熾熱的岩漿、冰冷的流水、微觀的細胞結構、水生的水母、類似恐龍的早期生命。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這一段的敘事作用幾近全無,反更為影片的神秘又蓋上了一層面紗(就像《櫻桃的滋味》片尾的「偽紀錄片」片段一樣,讓觀眾愛憎分明)。但它卻用一種視覺化非語言的形式呈現了作者對生命誕生的看法,激烈的爆炸中產生了火,隨後對立地又出現了水,生命因此誕生。

這也可以看做是電影中主角對自己生命誕生的一種思考表達或其父母間愛情的隱晦象徵。後者類似於將這段鏡頭粗略地理解為王朔筆下「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愛情的具象化(當然這種理解頗具「作者已死」的味道,僅僅是我個人的一種無端聯想)。

如果說庫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遊》中將猿人丟在空中的骨頭和幾千幾萬年後人類的飛船剪輯在一起是一種齊白石畫蝦「去繁存簡」的表達,那麼馬利克的《生命之樹》則是一種張大千畫下山水般的表達。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影片中大量出現的物象,如水、樹木、草叢,都是一種和生命自然而然產生聯想的物象,因此他們的交替出現具有些許隱喻蒙太奇的特徵。

此外,導演在電影中也用寫詩一樣的方式進行了敘事:孩子從水中的房間推開房門游出與角色母親生下孩子進行的蒙太奇剪輯巧妙地將孩子的出生進行了詩意化的影像表達。父親手捧孩子的腳也有著類似的表達。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世俗意義中的電影是「造夢的藝術」,而《生命之樹》這樣的電影則有一種引領觀眾進入導演內心世界的色彩。

手持的攝影,不尋常的拍攝角度,攝像機的「存在感」無時無刻都在向觀眾傳達「你是觀看者」的離間感。雖同是手持風格的攝影,但攝像機不同於「偽紀錄片」那種時時的代入感的製造者(比如《拆彈部隊》、《死亡錄像》),也不是一個從偷窺視角進行拍攝以便讓觀眾時刻有一種自己是趴在角色房間牆上的蒼蠅的偷窺者(比如《錯亂的一代》、HBO電視劇《繼承之戰》),而是一個具有獨立思考性的角色,會有重心地呈現他認為重要的內容,時而弱化影片中的矛盾,時而肆意地讓角色從自己的畫面中出畫而不去追趕。

筆者對拍攝技術的理解有限,只能將影片中出現的種種畫面邊緣畸變等特徵理解為「追求人眼的視覺特徵」,可能會有些謬誤。

《約伯記》——生活和信仰

作品中摻雜導演的個人思想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現象,但摻雜程度達到《生命之樹》這樣極端個人化的影像風格卻是不常見的。電影中時時環繞的宗教音樂與世俗生活的粘合,特別是世俗化的父親在兒子的陪同下身處教堂演奏管風琴一幕更是強化了個人生活與精神信仰間的割裂感。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約伯記》相關在影片的台詞中有著較高的占比,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約伯記》的內容和背景(非傳教作用,僅作為電影理解所需的背景知識介紹)。

電影中,看似最具有宗教信仰的父親實際上具有被常人稱為「圓滑」的世俗風格,他會在教導孩子餐桌禮儀後自己我行我素,當著孩子的面用小費挑逗服務員、四處遊走兜售自己的專利。實際上。主角的家庭可以稱得上是很典型的美國家庭,軍人退伍的父親、居家的母親以及他們的三個孩子,這里似乎也有作者用這樣的宗教風格電影來對抗「嬉皮士」運動後信仰崩塌的意圖,此處存疑。

連他的孩子都深知父親的虛偽性。那麼約伯是否對應了電影中的角色?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筆者私以為主角的形象具有約伯一定程度的投射,或者說主角在影片中將自我與約伯進行了連接。他的回憶是建立在將近暮年的閒暇時對童年「俄狄浦斯」的回憶與對待死亡和信仰的回憶。在結尾的他腦海中的海灘上他收獲了屬於自己的祝福——與母親的擁抱和對父親一定程度的諒解。他所蒙受的苦難是不得不面對自己苦澀的回憶——在父權控制下精神極度壓抑和母親近乎無條件的愛間的拉扯。他也會有對「死亡」的疑惑——在目睹了游泳的同伴溺亡後,他也會萌生「弒父」的邪念——當主角父親修車時攝像機把畫面持續定格在支撐車輛的千斤頂上已經給予了足夠多的暗示。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他的回憶是意識流的,唯有開篇作為嬰孩成長的蒙太奇具有時間上確切的連續性,但這段記憶也必定是具有主觀性的——嬰孩的記憶必定是藉由他人之口以故事的形式呈現的,因此具有連貫性。而個人的回憶是割裂的,仿佛是石黑一雄筆下的《群山淡影》中主角借他人的故事來講述主角的過往一樣具有一種未知性。

鏡頭的生命力可以看做是來源於主角的回憶態度,從對欲望的隱晦表達可見一斑。起初,角色的暴力被隱藏在父親的語言控制下和給孩子的光線處理上,在他敢於正視記憶後的回憶中,暴力得以確實:孩子無謂地用磚頭砸玻璃,把青蛙綁在火箭上「實驗」,與父母頂嘴……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在角色的腦海中,世界是荒蕪一片的沙漠,但仿佛經人點撥後,他穿過了類似教堂的場地(實際上用穿過並不准確,鏡頭之間並沒有直接的暗示,類似於夢的跳躍性),和不少迷惘的人們一起進入到了沙灘,仿佛一個回頭的浪子,而獎勵他的牛犢便是與父親的和解,與母親的相擁。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生命之樹》:馬利克的「影像化詩歌」

P.S.看到這里的沙灘,迅速聯想到《死亡擱淺》中的「冥灘」,愛看電影的小島是否從這部作品中吸取了些許靈感?

這部電影中,除了主角外的角色幾乎都是沒有弧光可言說的(也可能是受限於我的能力),母親的慈愛與父親「都是為了孩子好」夾雜世俗與宗教矛盾的形象在回環的敘事中不斷得到加強。唯一產生變化的便是主角的心境,並且是通過鏡頭語言暗示而非具體情節的展現。《劇本》一書中,作者對主角的要求是「有明顯的內在欲望和對應的外在行為」。而面對一部非商業甚至在坎城都飽受爭議的影片,將主角的行為放在對記憶的選擇和個人的情感波動上無疑是頗具有先鋒氣質的。

這樣看來,影片的宗教色彩似乎過於濃厚,但以上的解讀也僅僅是基於《約伯記》這一點進行的分析,實際上不少鏡頭的組合也無法用上面的方式合理解釋。這些自娛自樂的分析也僅僅是一種在黑暗中摸索時自我安慰的途徑——當面對一部於我僅能感受不能言說的電影時。

仍存在的疑惑

這部電影的面紗並不會因為以上的一點點分享而被揭下。關於影片的不少內容我也存在一些理解上的不能,下面進行列舉:

受限於音樂教育程度較低,影片中大量投放的音樂風格變化沒有能被我把握,只能些微地感受到情緒的傳達。影片中主角父親從演奏管風琴到演奏鋼琴的變化是否與信仰動搖或其他人物弧光相關,這於我仍是未知。

《生命之樹》的扣題這一點在本文中未詳細涉及,但不少解讀都將題眼中的樹與《創世紀》中亞當夏娃吞下的蘋果進行了聯系,這一點存在一些理解不能,歡迎大佬的撥冗指教。

影片反復出現的一些重復鏡頭——瀑布、向日葵、樹木——只是出於視覺的考慮還是具有一定的暗示人生的循環性?在觀看和查閱已有影評中,暫時未能找到讓我滿意的答卷。

影片中出現的小丑、少數族裔、汽車釋放的煙霧有什麼意指?

後記

在行文中,越是往下寫,越是在感官上認同《2001太空漫遊》作者阿瑟·克拉肯對庫布里克電影的評價:「你若是說自己看懂了《2001太空漫遊》,實際上你就沒有」。出於對神秘主義的下意識排斥和對大師作品的憧憬,在匆忙看過影片後寫下了這些尚不完善甚至可能出現邏輯不自洽、句子有語病的文字。一方面是希望能拋磚引玉,收獲更多觀影者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一方面也是給自己一個交代,至少這樣的作品我嘗試去感受了。

以上,獻給機核的大家。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