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文章包含劇透內容,請謹慎閱讀

在我們的人生中,很多事物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著變化,比如一個影視形象、一部劇、一個IP或是一個人,但不管時間讓這些事物的外表和形態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他們永遠都會以某一個時間段的形象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對我來說,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007,就是如此。

《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其實丹尼爾·克雷格並不是我最早見過的007。小學時候,爺爺家樓下開了一家音像店,店主經常在店里看各種類型的電影,而我也經常會去蹭電影看,當時店主可能是個007迷,在店里放過好多遍之前的那些007電影,我也跟著看了不少,而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正是皮爾斯·布魯斯南飾演007的階段。

但我對他們都不感冒,在我的印象中,007就是一個油腔滑調的紳士流氓,依靠著各路高科技,在美女香車的環繞中,吃著火鍋唱著歌,就把世界從危機中拯救了出來。

但當2006年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第一部007系列《007 皇家賭場》上映的時候,我幾乎立刻認定,這就是我心中的007了!

丹尼爾·克雷格面相冷酷,沒有了之前幾任007的那種油滑的感覺,動作戲相比之前的007也更加好看。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之前的007們給人的感覺像是鋼鐵俠托尼·史塔克,而丹尼爾·克雷格的007更像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

《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而從角色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他這個版本的007的確是照著布魯斯·韋恩的路子走的。

我們來看這五部曲:《皇家賭場》、《量子危機》、《天幕殺機》、《幽靈黨》、《無暇赴死》,丹尼爾克雷格版007的經歷像極了布魯斯韋恩的身世,在成為頂尖特工之後,他有了摯愛,有了可以託付姓名的上級和同事,還有可以交心的朋友。然而命運的詛咒時刻在折磨著他,愛人、上級與朋友紛紛在他面前死去,不斷地遭遇背叛,這讓他無法再去信任任何人,只能以孤膽英雄的形象去面對這個世界。

而這種孤狼的悲情,恰恰是以往007所不具備的,也成為了丹尼爾·克雷格的007打動全世界觀眾的根本原因。

《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我們再來看這部《無暇赴死》。這部電影的劇情,可以說是延續了《幽靈黨》的糟糕水平,我甚至感覺,這部電影的劇本只有開頭和結尾是編劇寫的,剩下中間的大部分劇情是用AI大數據自動生成的。我們能在里面看到各種好萊塢大片的影子,甚至於就差其中一個角色咵嚓把自己的臉撕下來,然後發現這人是湯姆·克魯斯飾演的特工伊森了。

整部電影中的各種邏輯矛盾和情節bug真的是數不勝數,連最終boss的理由陳述都是那麼古典,讓人感覺是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劇本里直接穿越過來的。

《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雖然整部電影的劇情千瘡百孔,但這兩個半小時的電影時長也並不無聊,因為這部電影的演員們,演技都非常到位(除了新007女士)。

這部電影中有兩個配角讓我非常喜歡。

首先是安娜·德·阿瑪斯飾演的帕洛瑪,她在整部電影中非常亮眼,特別是一口乾了馬提尼的動作,把一個參加工作不久就趕上了大任務的新人的忐忑和緊張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另一方面,她優雅的身段和漂亮的動作以及臨危不亂的思考能力又讓我們難以忘記。但這個角色出場的戲份並不多,不出意外,在以後的007作品中,她會替代菲力克斯經常出現。

《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然後咱們就來說說傑弗里·懷特飾演的CIA特工菲力克斯。在丹尼爾·克雷格首次出演007的時候,傑弗里·懷特也首次在這個系列中出演菲力克斯,從《皇家賭場》走到《無暇赴死》,菲力克斯一直都是007的好夥伴,也是詹姆斯·邦德唯一信任的好朋友,在這一部中詹姆斯·邦德離開人世,而菲力克斯也同樣死去,他倆可以說是真正意義的「同生共死」了。

雖然菲力克斯的戲份也並不太多,但卻貢獻了本片里最好笑的一個笑話。在即將殞命的時候,菲力克斯說:「這感覺就像是我小時候在家鄉捕蝦的感覺」,邦德卻說:「得了吧,你家是密爾沃基的」。看過《阿甘正傳》的都知道,黑人和捕蝦業密集的地方在阿拉巴馬州,跟密爾沃基根本不搭界。

《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這就是職業特工,都快死了也不說實話。或者說,他們已經在自己的特工身份中迷失了,甚至都忘記了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在這一部《無暇赴死》中,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到一點,就是詹姆斯·邦德老了。他的眼神中少了當初的兇狠與果斷,而多了不少柔情與疲憊,孤膽英雄可以有朋友,但不能有家人。有了親情的羈絆,孤膽便無法存在,留給英雄的只有兩條路,那就是退隱和死亡,於是,詹姆斯·邦德為了自己所愛的人,選擇了死亡。

《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而說到為什麼詹姆斯·邦德必須死,我想談談我的理解。

007是一個代號,一個象徵,而詹姆斯·邦德卻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過去,兩者是深深綁定的,但其實從《皇家賭場》開始,片方就在有意無意地將兩者分開,這似乎也是世界影視界敘事的一個大方向。

9.11事件之後,恐怖分子越來越多以獨狼的形式出現,因此在好萊塢等主流電影中,孤膽英雄的形象開始慢慢弱化,變成了與「孤狼恐怖分子」相對的團隊化作戰。時代已經變了,世界不能總靠一個人拯救,屠龍勇士再厲害,也終究有變老變虛弱的那一天,因此屠龍勇士的名號需要與勇士本身剝離,變成一個精神符號,一個可以傳承的衣缽。

最後說說丹尼爾·克雷格。

在影片的最後,當詹姆斯·邦德等待飛彈落下的時候,我一瞬間想到了《金剛狼3》里奄奄一息的老金剛狼。丹尼爾·克雷格和休·傑克曼一樣,都用自己精湛的演技,把那種英雄遲暮的悲壯感演繹到了極致。

《007 無暇赴死》:Time to say goodbye

十五年的時間,詹姆斯·邦德經歷了各種生離死別,最終在愛與疲憊之中,卸下了007的擔子;而丹尼爾·克雷格也在這十五年之間從金發變銀發,卸下了詹姆斯·邦德的擔子。

也許以後,007這個代號會以一個年輕人/女人/黑人/黃種人/穆斯林/機器人的形象出現,但在我心中,007永遠都是丹尼爾·克雷格的樣子。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