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特效」成形記——大衛林奇《沙丘》特效製作秘辛

主要參考資料:電影特效雜誌《Cinefex》 第17期

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小說問世之後,成為1960年代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的經典小說,但這部小說的首次改編電影卻拍成了被美國評論界譽為「一毛特效」的大爛片。筆者從故紙堆里淘來一堆東西,今天就要把這部「一毛特效巨作」細說端詳。

在米歇爾·賽杜製片、佐杜洛夫斯基導演的第一版《沙丘》流產之後,義大利製片人迪諾勞倫蒂斯從賽杜手中買下了電影改編版權。迪諾起初找到雷德利·斯科特。雷德利·斯科特拉來Rudy Wurlitzer和他一起編劇、佐杜劇組的H.R吉格負責概念設計。斯科特和Wurlitzer聯合創作的劇本里頗有些驚人的創意:政治元素被強化,以弗里曼人影射當代社會的城市貧民階層;保羅染指了傑西卡——阿麗亞成了保羅的女兒!

雷德利斯科特做出的預算案是5000萬美元。環球影業拒絕了,他們表示太貴。但大衛·林奇版的造價是5000萬製片加2600萬宣發,一點不便宜。

迪諾·勞倫蒂斯的女兒拉斐拉·勞倫蒂斯在看到大衛林奇的《象人》後,認定大衛林奇就是「真命天子」,最後說動了大衛·林奇。大衛此前一直在籌備「搖滾風+巴洛克風」的故事片《羅尼火箭》,結果遲遲不能開拍(據說是2022公映)。林奇臨時通讀了一遍《沙丘》原著,並將其與《星球大戰》做了比較,他認為《星戰》流於表面,而《沙丘》的深度和人物塑造更好。林奇開始執筆寫劇本,為了搞清楚細節問題,還住到赫伯特家里一個星期去請教。

在起始階段,林奇不打算繪制分鏡圖稿(故事板),而故事板對於特效大片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砍掉故事板是對特效製作不重視的表現,最後拉斐拉·勞倫蒂斯勸著林奇同意繪制分鏡稿。在進行概念設計時,大衛·林奇與設計組合作愉快,進展順利。但在設計撲翼機時,由於沒有把握通過定格動畫或模型手段呈現出可信的效果,最終選擇砍掉了撲翼機的設定。大衛·林奇自己想出一套設定,說電影里的撲翼飛機是用磁墊產生反重力場而起飛的…..

「一毛特效」成形記——大衛林奇《沙丘》特效製作秘辛

「一毛特效」成形記——大衛林奇《沙丘》特效製作秘辛

至此,《沙丘》劇組的前期特效籌備工作都還算順利,但當全劇組於1982年9月移師墨西哥開拍時,災難才正式開始。

製片人貪便宜錯選拍攝地,特效組的災難開始了

當年墨西哥經濟不振,百業蕭條。製片方選定墨西哥拍戲,是因為在此時的墨西哥,一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兩美元。然而他們忘了,一個經濟蕭條的國家是無法維持電影大片產出的基礎設施的。至於為什麼要省錢,我們不得而知。雖然電影業內常說:「投資人開著奔馳進去、騎著自行車出來;製片人和編導開著奧拓進去,開著寶馬車出來」,不過,我個人還是願意善良一點,相信製片人是好意。

製片方在考察一堆好萊塢特效公司之後,選定了當時與ILM並駕齊驅的一線特效公司Apogee。《星球大戰》的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開發者John Dykstra執掌特效製作。John帶了一部分人馬在墨西哥做了三個月籌備,擬定了所有特效鏡頭的製作方案。

在1977年之前,使用光學合成的鏡頭中,機位和前景物體的運動都是嚴格受限的,因為攝影機是靠人手推動或機械傳動,不僅可動方向有限,而且無法高精度地重現運動軌跡,導致後期製作時無法製作出高精度的合成遮罩。John Dykstra開發的影壇第一套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通過計算機控制步進電機,進而驅動攝影機運動,不僅解放了機位,還提高了合成精度,從而使得高精度的運動機位合成鏡頭成為可能。在21世紀的今天,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不僅應用於模型拍攝,更廣泛應用在影視制播的各個環節。

在前數位化時代,模型爆破特效、定格動畫特效都需要反復測試推敲,穩定的環境必不可少,尤其是當時最尖端的特效拍攝設備——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更是需要穩定的電力供應。而當時墨西哥的電力供應非常不穩定,一分鍾之內,電網電壓能從90伏直升140伏然後歸零。John Dykstra等人在墨西哥製片廠進行了沙蟲鏡頭的測試之後,向製片人提出:應該回到洛杉磯,製作微縮模型和光學特效。勞倫蒂斯父女堅持,特效團隊必須在墨西哥完成微縮模型鏡頭的製作和拍攝。最終,John Dykstra不願在自己的履歷表上留下黑歷史,決定撤出《沙丘》項目。

除了John Dysktra,Apogee在美國本部還有好多特效巨擘,比如該公司總工程師Douglas Trumbull——當時全世界最好的特效專家之一,《2001太空漫遊》和《銀翼殺手》的特效總監。又比如剛剛做完《007外傳之巡弋飛彈》特效的一組高級人才,隨著Apogee的退出,劇組永遠失去了與這些名家合作的機會。

Apogee留下了全套特效設計方案、一套先進的投影藍幕系統,和部分微縮模型。勞倫蒂斯的人馬望著這些東西一籌莫展。二線特效公司Ver Deer Veer Photo Effects被請來救場。Ver Deer Veer Photo Effects雖然參與過星戰,但只做過次要鏡頭。Ver Deer Veer一接到要求就滿口答應,整個公司開到了墨西哥。

Ver Deer Veer Photo Effects做不了大量微縮模型,微縮模型團隊需要另行招募。在一些參加過007電影和《埃及艷後》等巨片的模型巨匠(美國、英國和西班牙的電影模型高手)主持下,幾十號人馬用了兩個月時間趕出了原定六個月幹完的活兒。

當年很多特效鏡頭需要用到畫師用水彩手工繪制的接景圖,接景圖部分由劇組從英國請來的影壇巨匠阿爾伯特惠特洛克繪制並負責光學合成,每一張接景圖都分外逼真。而且光學合成的圖像損耗都被控制住了。

Ver Deer Veer到了墨西哥之後,花了三個月時間對Apogee留下的設計方案進行檢討,並對一些方案進行了改動,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把用於拍攝光學合成素材的膠片進行降級:從畫質較好的VistaVision 35毫米膠片降到了畫質普通的35毫米四格膠片。特效總監的理由是」喜歡「——眾所周知,前數字時代,光學合成的層次越多,畫質越劣化,因此原始底片畫質越高越好,所以VistaVision底片在1980年代-1990年代的好萊塢大受歡迎。

Ver Deer Veer的工作組,由於工期超緊,不得不飛速趕活。微縮模型拍攝組經常是一邊拍這個鏡頭一邊給另外幾個鏡頭布光。Ver Deer Veer自己也帶了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但日期過緊,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剛運到片場,還沒能接上計算機,就被迫開工拍攝。各種動作的所有計算都必須首先由操作員用手持計算器來計算,然後將方程式手動輸入步進電機,每個電機由一個分度器驅動。由此得出每個鏡頭的機位移動距離。這樣一來反而拉長了飛行器飛行等鏡頭的製作工期。

Ver Deer Veer的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可以五軸運動,但在不接入PC的情況下,僅憑自身的機電控制,只能做到左右橫搖、傾斜拍攝和跟拍,無法做出快速的縱深機位運動——這樣一來,就和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東寶、大映特攝電影沒什麼區別了。在完成了若干鏡頭之後,特效總監Barry Nolan為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接上了一台64K記憶體、兩個軟碟機的PC,總算告別了「人肉控制」。

有些特效鏡頭到上映都沒做完,比如說導航員帶領飛船實現空間折疊一幕,用了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跟拍、光學合成、特效作畫。大衛·林奇始終說不清楚這一幕自己想要什麼效果,反復要求修改,最後上映時候是半成品狀態。

大衛·林奇刻意追求一種單色風格,於是用一種Lightflex照明系統來拍文戲,簡而言之就是便於調節的柔光燈,企圖削弱彩色畫面的絢麗程度。但是Lightflex系統沒能用到藍幕戲份上,特效公司在後期製作時被迫對特效畫面進行閃光處理,讓特效畫面發灰,以此來與文戲部分銜接。

沙蟲做了十幾條,大多數是用機械裝置操控的鋼絲拉動,也有滑軌推動的。沙子是微型空心玻璃球和富勒土(遠處是真正的沙子)。當沙蟲露出沙漠表面時,工作人員用軟管吹動玻璃球和富勒土來模擬沙塵擾動。

「一毛特效」成形記——大衛林奇《沙丘》特效製作秘辛

在拍攝過程中,墨西哥政府有待提高的公共服務水平也干擾了拍攝工作。先是墨西哥海關強行扣下所有劇組帶入的設備物資,收了一大筆費用後才放行。然後是當地消防部門登場了。

APOGEE公司留給他們一套先進的正投藍幕系統:BLUE MAX,該系統由投影儀、專用燈具、眾多濾鏡和光學儀器組成,利用投影儀在幕布上投出巨大藍幕(藍光頻譜很窄),再利用一套類似鈉光合成法的流程,在黑白底片上製作出高品質的摳像遮罩。由於投影儀的特性,演員或模型身上的威亞也會被打上一層藍光。後期摳像時,可以不用另行手工繪制遮罩,直接連藍幕一起摳掉。同時,投影儀的高亮度投影可以使藍色更鮮明,摳像效果更干淨。但在拍攝過程中,一台燈具起火,點燃了投影專用幕布,墨西哥消防隊沖進來滅火,結果把投影儀等所有器材都弄壞了,直接物質損失估計為5萬美元。用不了先進的正投藍幕,攝影棚又被其他劇組占了,劇組只好倒退回彩色電影初期的露天藍幕,用三天時間把原來打算用先進設備拍幾個禮拜的藍幕場景趕拍完畢。

光學後期製作在美國完成。全片臭名昭著的」真人版我的世界「——方塊式防護罩鏡頭,是先在墨西哥拍好打鬥之後,由動畫組用鉛筆線稿和轉描機畫好遮罩位置,然後在電腦控制的光學印片機里印出偽3D效果。一開始的PPT簡報,則是考慮路人觀眾,在後期製作時臨時追加的。

影片出爐,票房不佳,特效惡評如潮,「一毛錢商店里淘出來的」、「高中生在車庫里造出來的」。但特效團隊在接受CINEFEX采訪時還在挽尊,CINEFEX雜誌也在用50頁的篇幅替他們挽尊:他(我)們盡力了,真的,他(我)們盡力了。

(全文完)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