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文/浪味仙

在文學作品中,科幻一直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題材和門類,它一向與現實中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連,關乎人類對未來的想像和探索,而人類的想像力又總是推動著文化的變更和社會的發展。科幻作家對科技發展的覺察產生了很多經典的科幻概念,比如機器人、宇宙飛船等等,這些在科幻小說中出現的新鮮事物,反過來激勵著人們將其變為現實。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當科幻文學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時,科幻作家們開始向主流文學靠攏,開始從過去的技術本位,擴展到關注心理、社會和政治層面,從單講故事轉向文學雕琢,希望藉此提升科幻的文學地位,形成了一場「科幻新浪潮運動」。但是很快到了20世紀70年代,哲理晦澀、情節破碎的新浪潮科幻就走到了盡頭,不注重科技內涵更是抹殺了科幻小說的獨特性。讀者對科幻小說的現狀日益不滿;一部分科幻作家更是不甘於這種現狀,期望回歸到早期的硬科幻風格。他們把目光投向當時身邊已經發展起來的一系列新科學,如控制論、資訊理論、計算機與網絡、生物工程等,創作出了大量風格獨特的作品,不僅給讀者帶來莫大的精神享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計算機在未來的發展(如虛擬技術),這就是「賽博朋克科幻」。

「賽博朋克」一詞最早出現在布魯斯·貝斯克於1983年發表的一篇短篇小說《賽博朋克》中,後來,編輯了不少科幻文集的科幻作家加德納·杜佐伊斯借用了「賽博朋克」這個術語,用來形容20世紀80年代新興的一批怪誕、硬朗的科幻作家,讓「賽博朋克」這個詞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這些新興作家是在目標與審美上具有相似性的一群人,他們筆下描寫硬核的高科技,關注反主流文化、社會邊緣人物,奇特地將「高科技」與「低生活」結合起來,形成了「賽博朋克文學流派」。賽博朋克文學關注與傳統科幻不同的「近未來」,小說中的先進技術就在人們的身邊,電腦、信息網絡、媒體文化滲透進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賽博朋克不再關注外太空旅行,而是「向內探索」,探討現實中的義肢和生物技術植入物等等,著眼於技術對人的影響。這場文學運動勢不可擋,它匯集80年代的文化浪潮,成為「在技術和聯網計算機同思維拓展、迷幻劑、音樂、時尚相遇的古怪交叉口,涌現出的一整個亞文化」。賽博朋克文化延伸到整個社會,這是此前各種科幻流派都沒有出現過的現象。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如果說布魯斯·貝斯克給予了這個獨特的科幻文類名字,那麼,打造了賽博朋克軀體的就要不得不提到科幻大師威廉·吉布森了。吉布森的小說真正革新了科幻文學,它使賽博空間、上網沖浪、ICE、腦後插管、神經植入物等詞成為流行語,並推廣了網絡意識、虛擬交互、矩陣等概念。他的作品催生了電影《黑客帝國》,影響了日本賽博朋克的發展,是當之無愧的賽博朋克之父。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吉布森的身世坎坷,經歷豐富,從小便大量吸收文學的養分,SAT寫作得了148分(150分滿分),是個忠實的朋克音樂愛好者,投身於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和朋克運動,站邊反主流文化……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賽博朋克因子」出現,他似乎是那個註定會脫穎而出的賽博朋克天才型作家。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1948年,威廉·吉布森出生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童年時他經常搬家,但大部分時間是在維吉尼亞州的小鎮威斯維爾度過的。在六歲時,吉布森的父親意外去世,此後他和母親搬回威斯維爾,後來他回憶道:正是這種突然被放逐到過去的經歷,開啟了他與科幻小說的關系。吉布森沒有父親,也很安靜,經常一個人待著,他通過閱讀科幻小說——H.G.威爾斯、羅伯特·海因萊因、雷·布拉德伯里等等——來尋求庇護,十二歲時,他非常渴望成為一名科幻作家;在大把的時間里,他都待在自己房間里聽唱片、讀書。母親擔心他發展出「內向,超愛讀書」的洛夫克拉夫特式性格,將吉布森送到亞利桑那州的男子寄宿學校上學,十五歲的他開始讀「垮掉的一代」,接觸到了艾倫·金斯堡、傑克·凱魯亞克、威廉·巴勒斯的作品,巴勒斯對吉布森的影響尤其深遠,使他對科幻文學大為改觀。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十八歲時,吉布森的母親因病去世,他高中沒有畢業就離開了學校。1967年,他移居加拿大,做過大麻主題周邊店的管理員等各種各樣的工作,閱讀後現代主義小說家托馬斯·品欽、阿根廷文豪博爾赫斯的作品,觀看朋克表演。到了1970年代,吉布森很大程度上靠在救世軍舊貨店里搜羅低價工藝品,再高價賣給專門經銷商為生。後來他發覺在大學保持好成績可以拿到不菲的獎學金,這比工作掙錢容易得多,於是他入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選修蘇珊·伍德的科幻文學課上,他受到鼓勵:與其寫一篇分析性的論文,不如寫一篇故事,因此他寫下了第一篇科幻小說《全息玫瑰碎片》。1977年,《發掘》雜誌發表了這篇小說,由此,吉布森開啟了自己的寫作生涯。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在此之後,他精心完成了賽博朋克先驅之作《約翰尼的記憶》,從初稿到1981年在《奧秘》雜誌上發表,花費了四年時間。這是在短篇小說《整垮珂蘿米》和《新玫瑰旅館》之前,「蔓生都會」系列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在《整垮珂蘿米》中,威廉·吉布森創造了「賽博空間」。矩陣模擬器上的發光二極體亮著紅光綠光,矩陣在自動臂傑克的意識中展開,網絡牛仔博比在賽博空間盜取數據和金錢,那是在全球資訊網還未發明的1982年。這直接影響了之後計算機與網絡的發展。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1984年是令威廉·吉布森名聲大噪的一年。他憑借首部長篇小說《神經漫遊者》罕見地一舉斬獲星雲獎、雨果獎、菲利普·迪克獎三項大獎,像一顆超新星般震動了科幻文壇。這部作品成為賽博朋克運動的奠基之作,不僅讓威廉·吉布森幾乎以一人之力開啟了賽博朋克運動,更是囊括了賽博朋克的基本設定:賽博空間、網絡牛仔、日本元素、地下世界、違禁藥物、皮夾克、反光太陽鏡、怪異的發型、人體改造和植入物、權力巨大的科技公司、人工智慧,等等,對後世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當時,吉布森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寫的這本書。在發表《整垮珂蘿米》後,科幻編輯、作家泰瑞·卡爾邀請吉布森寫一本書,他幾乎不假思索地答應了,但之後他被一個不確定自己准備好的項目困住了,對這個長篇小說的任務具有「盲目的、本能的恐懼」,他甚至不知道寫一本書的手稿應該有多少頁。他焦慮地意識到自己必須寫出一些東西,每一頁上都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於是他看了看那時寫的故事,試圖找出對他有用的東西。在《約翰尼的記憶》中,他寫了「莫莉」這個角色,在《整垮珂蘿米》中他描繪了賽博空間這個環境,於是他試著把這些元素放在一起。可以說,若沒有早期短篇小說的靈感和積累,就不會有著名的《神經漫遊者》。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1986年,威廉·吉布森的短篇小說集《全息玫瑰碎片》出版,這是在他幾十年筆耕不輟的寫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說集。這本書收錄了從1977年到1986年,他早期發表的十篇短篇傑作,包括處女作《全息玫瑰碎片》,上述的「蔓生都會系列」,與科幻作家麥可·斯萬維克、布魯斯·斯特林、約翰·雪利的合著作品,還有《根斯巴克連續體》《蠻荒之地》《冬季市場》三篇各有特色的名篇佳作。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這些短篇小說展現了威廉·吉布森絕佳的想像力與創作能力,它們預示了這位作家在八十年代科幻文壇光芒四射,給七十年代日漸消沉的新浪潮科幻帶來一記重擊的種種跡象。處女作《全息玫瑰碎片》就像DNA般預示了他未來作品的基本特徵,「典型的吉布森特徵已經成形:將現代流行文化、高科技和先進的文學表現手法融於筆下,共同構成了他作品的復雜屬性」。在長篇作品《神經漫遊者》出現之前,吉布森的才華鋒芒便已淋漓畢現。這本書能夠讓人們看到一位了不起作家驚人的快速成長過程,按布魯斯·斯特林的話來說:這樣的機會實屬罕見。

在閱讀《全息玫瑰碎片》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一邊想像,一邊驚嘆:沒有碰過電腦、用打字機完成創作的吉布森,是通過觀察孩子們在電子遊戲室里玩遊戲的場景,觀察他們躲避和扭曲身體、仿佛在螢幕另一邊的樣子,將這些靈感運用到自己小說中的;他是在全球資訊網還未發明的八十年代初,在便簽本上劃掉信息空間(infospace)和數據空間(dataspace),揣摩創造出了那個螢幕後面空間的新詞匯(cyberspace);他在溫哥華夜晚的大街上,一邊用索尼隨身聽聽著Joy Division,一邊將摩天大樓和貧民窟的感知融合在一起,為我們呈現出他筆下那個迷人的賽博朋克世界。《約翰尼的記憶》中的「賽博海豚」,《空戰遊戲》中撞球桌上的飛機遊戲,《蠻荒之地》中的「操控人—代理人模式」,《冬季市場》中的剪輯夢境……吉布森早期近十年的小說精粹匯集在這本書中,讓我們能夠在飽覽科幻的奇思妙想的同時,一舉見證「賽博朋克之父是如何煉成的」。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購買連結: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全息玫瑰碎片》有聲書:

賽博朋克之父是怎樣煉成的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