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科學探索

Tag: 科學探索

6972530243_57b3c65c14_b.jpg

溜冰如此好玩 可你知道冰為何那麼滑溜嗎?

每到冬季,冰上運動就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冰的低摩擦力幾乎令人感覺不到阻力,速滑運動員在冰面上的時速可達56公里,花樣滑冰運動員能做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冰上舞蹈動作,20公斤重的冰壺也能按照預定軌跡快速滑行。但在過去20多年時間里,科學家們始終在努力尋找幾個問題的答案:冰為何如此滑溜?為何溜冰鞋能在冰面上滑得如此流暢?為何人在冰上如此容易滑倒? 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冰上溜冰出奇地難學。當刀刃穿過冰層時,你看不到下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刀刃遮住了視線,溜冰鞋滑過的冰層在顯微鏡下顯得非常稀薄。 所以,科學家必須依靠他們的物理和化學知識來解釋上述問題。他們提出了幾個假設,每個假設都闡明了冰的迷人性質。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到底什麼是冰? 對於宇宙中的大多數物質來說,固態比液態密度更高。當某種物質冷卻到足以形成固態時,它的分子就會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但冰卻是不同的。當它降到零攝氏度以下時,水分子同樣也會凍結,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特殊氫鍵會迫使水分子之間增加空間。 圖3:左圖中的液態水分子顯得雜亂而稠密,而右邊的冰分子則顯得有序而分散 事實證明,你可以對冰進行「微調」,以使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受益。奧林匹克冰場中使用的冰塊是純淨水所制,純淨水被均勻分層地噴灑在溜冰場上,以創造出沒有任何瑕疵的冰面。 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所用冰的厚度和溫度取決於體育運動的種類。花樣滑冰運動員喜歡將冰設置在接近熔點(零下3.9攝氏度)的位置,以獲得額外的抓地力和控制力。而曲棍球運動員喜歡更冷、更硬的冰面,以便他們能在冰層上快速移動。 固態冰實際上比液態水密度低,這就是冰山漂浮在海洋中的原因。對於科學家來說,這是一條線索,可以解釋為什麼冰是如此的滑。 假設一:壓力融化冰。這基本上是錯誤的,但仍然很有趣。 自19世紀以來,對於「冰為何光滑」這個問題,最常見的答案始終是「冰在壓力下會融化」。這個想法來自詹姆斯·湯普森(James Thompson),他在19世紀50年代提出了一個數學模型,描述了冰的一種非常奇怪的性質:即在高壓下,冰會變成水。這是因為,固態冰的密度比水小。如果你擠壓冰,它就會變得不穩定並融化。 你可以用非常簡單的實驗來證明這個效果。取一段鐵絲,並在其兩端加上重量,然後把鐵絲平鋪在塊冰上。鐵絲的壓力會穿過冰切出干淨的線條,而當鐵絲穿過後,冰面會再次凍結,這一過程被稱為「再膨脹」。人們很容易認為這就是溜冰鞋的工作原理:溜冰鞋下薄薄的刀刃施加的壓力足以融化冰,以減少摩擦並允許滑行。 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理論化學教授大衛·利默(David Limmer)表示:「問題在於,你必須是個體型非常龐大的人,才能在任何合理的溫度下充分融化冰塊。」體重68公斤的人站在刀刃上,只會將冰的熔點從零攝氏度降至零下0.02攝氏度左右,而花樣滑冰場的冰通常保持在零下4.44攝氏度左右。簡單地說:滑冰運動員不能施加足夠的壓力來融化冰。 利默解釋稱:「因此,雖然這個想法基本上是正確的,即你可以通過加壓來融化冰,但這些數字根本沒有意義。」此外,壓力融化冰不是瞬間發生的。退休的理論物理學教授漢斯·范·萊文(Hans Van Leeuwen)最近發表關於溜冰的數學解釋說:「當滑冰者在冰面上的某一點上只滯留了1毫秒的時間,他不太可能通過壓力融化一層水。」 假設二:摩擦融化冰。溫度越來越高,但這並不能解釋一切。 所以刀刃對冰的壓力不能解釋溜冰鞋滑行的原因。那摩擦呢?溜冰鞋在冰面上的滑行運動是否能產生足夠的熱量來融化冰?這肯定是答案的一部分,但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冰從開始就這麼滑。任何走在光滑人行道上的人都知道,你的腳一碰到冰就會滑倒。沒有足夠的時間產生熔化水膜所需的摩擦力。 對此利默解釋說,在滑冰問題上,摩擦「是一種二級效應」。摩擦幫助我們理解為何溜冰鞋在移動時滑行得越來越快,而不是為何溜冰鞋一開始就可以開始滑行。 假設三:冰上有稀薄的液態水層,這才是關鍵。 在詹姆斯·湯普森(James Thompson)解釋為何壓力會融化冰幾年前,物理學家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就發現了冰的另一個令人着迷的特性:冰表面有薄薄的液態水層。他的實驗很簡單,你甚至可以在家里做。 把兩個冰塊放在冰箱里,在它們的任何部分加熱到熔點之前,迅速把它們疊在一起。幾個小時後,你會發現它們已經牢牢粘在一起了。法拉第(正確地)猜測,冰塊之所以粘在一起,是因為它們周圍有一層液體。當這些液體層相遇時,它們就會凍結在一起。 這種非常薄的液體層也使冰變得格外光滑。但是法拉第當時無法證明他的假設,原子和分子科學也還不能幫助做出解釋。 直到1987年,科學家用X射線成像證實了這個「准液態」層的存在。它非常薄,最佳估計發現,在零下1攝氏度時,它的厚度在1納米到94納米之間,比細菌小1000倍。最近,科學家們用極其靈敏的顯微鏡觀察到了液體表面。 這張圖表顯示了在分子尺度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當水被凍結時,單個水分子通過氫鍵相互吸引,彼此保持在晶體結構中。但是表面上的分子可以附着的其他分子較少,這使得它們變得更無組織性,最終使冰變得很滑。 那麼,當鋁或鋼製成的溜冰鞋接觸到冰時會發生什麼呢? 理論物理學教授漢斯·范·萊文(Hans Van Leeuwen)解釋說,溜冰鞋之所以能夠在冰面上瞬間移動,是因為冰的表面有液態層存在。隨着刀刃在冰中移動的速度越來越快,產生了更多的摩擦,從而融化了更多的水。當滑冰者向前推進時,使其變形。這會導致更多的冰熔化。所有這些都使滑冰者能夠像在薄薄的水膜上滑行。而且,這一切都發生在一瞬間。 再強調下,這個過程很難在實驗中親眼目睹。萊文表示:「水層的厚度如此之薄,以至於你無法將其與冰層區分開來。」因此,這只是目前的一個假設。 但有趣的是,萊文估計,在零下30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下滑冰是非常困難的,盡管冰上仍然有很薄的液體層,但要產生足夠的熱量來融化其他的冰,需要太多的摩擦。而且,在這個溫度以下,冰面上的微小液態層變得越來越難探測,就像在礫石上滑冰一樣。不過,在這個世界上,誰會選擇在零下30攝氏度的地方溜冰呢? 雖然冰如此滑的原因找到了,但許多人想知道:我們還能在什麼地方滑冰?正如利默解釋的那樣,「基本上所有的固體在接近它們熔化溫度」時,表面都會形成非常稀薄的液態層。水銀在零下39攝氏度時會結冰,但要使水銀溜冰場保持如此低的溫度,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另外,水銀是一種很強的神經毒素。 鎵呢?這是一種熔點在29.8攝氏度的金屬,對於溜冰場來說有點兒熱。但是想像一下,滑冰者在銀鏡般的鎵表面上做舞蹈運動的場景。利默說:「這聽起來是個好主意,只要確保你的溜冰鞋不是鋁制的就行!因為當鋁與鎵相互作用時,它會變得非常脆。」 雖然固態鎵在其熔點附近會變得更滑,但它是否足夠滑,甚至可以溜冰呢?或許只有真正試驗過才能找出真相。 來源:cnBeta
artificial-leaf-realworld-1.jpg

為現實世界准備的人造樹葉可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

植物能將陽光,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能量。在過去的幾年里,科學家試圖用人造樹葉來模仿這一過程,但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現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可以在現實世界環境中工作的新版本人造樹葉,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和合成燃料。 2011年,哈佛大學首次創造出人造樹葉,利用陽光將水分解成可收獲的氫氣和氧氣。此後的其他版本使用了類似的技術來製造電力、液體燃料,肥料甚至藥物。目前,最有希望的人造樹葉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做得不錯,但僅限於實驗室條件下。 「到目前為止,所有在實驗室測試的人造樹葉設計都使用加壓罐中的二氧化碳,」該研究的通訊作者Meenesh Singh表示。「為了在現實世界中成功實施,這些設備需要能夠從更稀釋的來源中吸收二氧化碳,例如空氣和煙氣,這是燃煤發電廠釋放的氣體。」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新的人造葉子設計就是為現實世界准備的。這種人造樹葉聽起來非常簡單 - 它基本上是一個普通的老式人工光合作用單元,包裹在一個新的透明膠囊中。該外層是由季銨樹脂製成的半透膜,並且充滿水。 這個想法是,當太陽照射到設備上時,水會通過這些孔慢慢蒸發掉。取而代之的是,二氧化碳從外部被選擇性地吸入。反過來,該氣體通過內部的人工光合作用單元轉化為一氧化碳。從那里,可以捕獲一氧化碳並用於各種目的,例如製造合成燃料。氧氣也是副產品,也可以像天然植物一樣收集或釋放回室外空氣中。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設計在此過程中的效率將比天然樹葉高10倍。如果將它們聚集在一個地方,就可以產生相當數量的燃料,並且可以很好地淨化周圍的空氣。該團隊計算出,在一天內,360片人造樹葉 - 每片長170厘米,寬20厘米(67 x 7.9英吋) - 能夠產生半噸一氧化碳,並將10%的二氧化碳排出到裝備周圍約100米(328英呎處)。 「通過將傳統的人造樹葉技術包裹在這種特殊的膜內,整個裝置能夠在外面發揮作用,就像天然樹葉一樣,」 Singh表示。「我們的概念設計使用現成的材料和技術,這些材料和技術結合在一起可以生產出可以在實驗室外部署的人造葉片,它可以在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可持續化學與工程》期刊上。 來源:cnBeta
1200px-Stonehenge2007_07_30.jpg

巨石陣之謎將被解?新研究表明可能為古代法國人所建

位於英國威爾特郡的巨石陣究竟如何被建造的,一直困擾着人們。一項11日發表的新研究表明,巨石陣可能在7000年前由法國的狩獵「部落」( hunter gatherer society)所建。 資料圖:英國巨石陣 「今日俄羅斯」(RT)13日報導稱,該研究於11日被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研究表明,7000年前,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的一個狩獵「部落」創造了這個標志性的石環。 接下來的1000年里,這些人通過環歐洲的海路傳播他們的巨石文化。研究表明,當時的人們擁有的航海技能比以前人們所知要更先進。 RT稱,該研究的作者是斯德哥爾摩大學的貝蒂娜•舒爾茨•保爾松。她花了10年時間,研究了歐洲各地2410多個歷史遺跡,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對埋在遺跡中的人類遺骸進行了年代測定,並製作了一份「巨石演化」的考古學時間表。 對於保爾松的研究,另一位研究巨石陣的專家皮爾遜表示支持。對《科學》雜誌稱,「這絕對可以證明,布列塔尼就是歐洲巨石現象的起源地。」 來源:cnBeta
@28O]SEDTPS4VLSL4_%NSER.png

[圖]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師在肯尼亞拍攝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黑豹照片

超級英雄電影《黑豹》最近因參與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爭奪而引起關注,但本週其現實生活中的對手成為了各大新聞網站的頭條。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師Will Burrard-Lucas在肯尼亞Laikipia荒野營捕捉到了同樣難以捉摸的黑豹的照片(以及來自聖地亞哥動物園的攝像機拍攝的黑豹視頻)。 「我們正在錄制同一頭黑豹,」Burrard-Lucas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CNET記者。「(動物園和我)在我們各自的努力導致我們捕獲同一頭黑豹的圖像之前並沒有意識到對方。」Burrard-Lucas在肯尼亞的Laikipia荒野營地用Camtraptions相機陷阱拍攝這只動物。 關於這頭黑豹是雌性還是雄性有一些不同的報導,但Burrard-Lucas表示他的照片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這是頭雄性黑豹! 「我知道我所有的圖像都顯示出同樣的豹子,它是一頭大約兩歲的年輕雄性黑豹,」他表示。「(動物園)因為它的體型猜測它是一頭雌性黑豹,他們沒有任何背景的特寫照片進行確定。我的圖像是高清晰度的,(我是)100%確定在我的照片中的黑豹是雄性。」 Burrard-Lucas是Camtraptions的創始人,Camtraptions是一家專門從事遠程和相機陷阱攝影產品的公司,並使用Camtraptions Camera Trap拍攝他的照片。 在一篇Blog網誌文章中,他指出自己從小就對黑豹的故事着迷。 「對我來說,沒有動物被籠罩在更神秘的地方,沒有動物比它更難以捉摸,沒有動物比它更美麗,」他寫道。九月份他很幸運地在印度的卡比尼森林中遠距離發現了一頭黑豹,但在肯尼亞之旅中設置了相機陷阱。 Burrard-Lucas意外拍攝到的花豹 「每個陷阱都由一個Camtraptions運動傳感器組成,可以無線觸發高質量的數碼單反相機或無反光鏡相機以及兩到三次閃光,」他表示。「為了拍攝這種難以捉摸的動物,我將這些攝像機一次放在路徑上幾天甚至幾週。」 他發佈了幕後視頻以展示它是如何運作的。 肯尼亞Laikipia荒野營的所有者Steve和Annabelle Carey以及他們的鄰居Luisa Ancilotto為他提供了幫助。「黑豹是標志性的生物,但野生黑豹的圖像很少,」Burrard-Lucas說道。「這不僅僅是因為豹子非常隱秘,很難看到,而且因為只有極少數的豹子是黑色的。」 在關於同一動物的視頻圖像的聲明中,聖地亞哥動物園指出,我們稱之為黑豹的動物,其毛色漆黑是黑化症所致,這是一種產生過多色素的基因突變,這使得它們的毛色在白天看起來完全是黑色的。「紅外圖像揭示了豹子在夜間的標志性黑色空心圖案,」動物園的聲明指出。 當Burrard-Lucas在他的任務中早期檢查相機時,他認為他只拍攝了鬣狗的照片 - 直到他到達最後一個相機相機,並看到罕見的黑豹出現。 Burrard-Lucas指出,他並沒有聲稱這些是非洲黑豹的第一張照片。「但我相信它們是第一批高質量的相機陷阱照片,」他表示。 有些人擔心共享圖像會導致動物成為獵人的目標。Burrard-Lucas稱這是一個「有效的擔憂」,但他指出,肯尼亞的獎杯狩獵是非法的。 「我認為促進旅遊業的好處遠大於風險,因此我已經說明了這個位置,」他在Blog網誌文章的更新中說道  。「旅遊業為這些地方帶來了寶貴的收入,而且往往是保護工作的重要資金來源。」 「我真的不敢相信,」他在幕後視頻中說道。「這是我認為我拍過的最令人驚嘆的大型動物。」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 黑猩猩使用手勢進行「說話」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們發現,黑猩猩和人類一樣,使用手勢進行「說話」。科學家記錄靈長類動物使用手勢的方式,發現它們使用手勢就像人類使用語言一樣。黑猩猩缺乏說話的能力,但可以通過做手勢來交流。科學家分析了2000例58個不同類型的「玩」手勢的例子。 研究表明,黑猩猩的手語是交流的方式。科學家們瞭解到,靈長類動物使用的手勢遵循人類語言固有的一些規則。一個是Zipf的縮略語定律,即常用的單詞往往更短。另一個是Menzerath定律,即較大的語言結構是由較短的部分組成的,比如口語中的音節。專家們是在研究了生活在烏干達布東戈森林保護區的野生黑猩猩的視頻後發現這一規律的。 這項研究發現,黑猩猩的手勢是由語言規律支撐的,這些規律類似於人類語言中所見的規律。來自英國羅漢普頓大學的研究小組重點研究了兩條已知適用於人類語言的特殊規則。他們發現動物遵循這些規則,正如兩種語言法則所預言的那樣。使用頻率較高的手勢持續時間較短,而較長的短語由較短的手勢「音節」構成。 首席研究員Raphaela Heesen說:「當然,靈長類動物的手勢交流與人類語言有很大不同,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兩個系統的基礎是相同的數學原理。我們希望我們的工作將為類似的研究鋪平道路,看看這些規律在動物王國中的廣泛程度。」 除了用手和腳的手勢外,黑猩猩還用噪音、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進行交流。去年9月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黑猩猩和人類蹣跚學步的孩子使用類似的沖壓、指尖和拍手策略來吸引人們的注意。 來源:cnBeta
Megalodon-tooth-1280x720.jpg

研究人員稱巨型鯊魚之間的競爭可能導致巨齒鯊的滅絕

新的研究表明,史前生物巨齒鯊(學名為Otodus megalodon)的滅絕時間比科學家最初認為的更早。這一新發現將巨齒鯊的滅絕日期提前了大約一百萬年,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轉變。最重要的是,這項研究可能會揭示為什麼巨齒鯊最初滅絕的原因。 這種巨型鯊魚能長到50英呎(約15米)。巨齒鯊最初被認為已經在大約260萬年前滅絕,科學家通過查看化石數據得出了這個結論。然而,新的研究使得一些化石數據受到質疑,這表明巨齒鯊的滅絕時間比最初認為的要早。 這項研究是由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學院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Robert Boessenecker領導的科學家團隊進行,研究成果收集在週三發表在《Peerj》的一篇論文中。Boessenecker和他的團隊研究了加利福尼亞州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的巨齒鯊化石記錄,發現巨齒鯊在大約360萬年前的上新世時代滅絕。後來發現的其他化石被發現「顯示出重新加工或缺乏可靠來源的明顯證據」。 「我們使用了與早期研究人員相同的全球數據集,但徹底審查了每一個化石,並發現大多數日期都有幾個問題 - 日期過早或不精確的化石,被錯誤識別的化石,或者經過精煉的舊日期通過改進地質; 我們現在知道標本更年輕,「Boessenecker在一份聲明中說。 Boessenecker和他的團隊也在論文中推測了巨齒鯊滅絕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涼爽的海洋可能導致巨齒鯊的食物短缺,此外還有Carcharodon carcharias的崛起- 現代大白鯊。Carcharodon carcharias有鋸齒狀牙齒,當捕食獵物時可能使它們比巨齒鯊有優勢。 來源:cnBeta

陳小平20年前「瘧療」艾滋 美國合作者被查

春節前夕,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原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小平在中科院SELF論壇的一場公開演講里,對外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利用瘧原蟲治療晚期癌症患者。 這一尚無充分證據和足夠數量證實該方法有效的「個案」在網絡上引發持續關注,相關治療醫療志願者報名火爆,同時也不乏有業內人士質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治療晚期癌症,並非病原生物學專業出身的陳小平瘧原蟲(間日瘧原蟲)進行臨床試驗的首次應用。實際上,早在20多年前,陳小平就利用瘧原蟲治療艾滋病患者,其1998年博士畢業時的論文題目即為《瘧原蟲與HIV的相互作用和關系:Ⅰ.瘧疾療法治療HIV感染的Ⅰ期研究Ⅱ.HIV/AID患者干擾血源間日瘧的臨床反應、T細胞亞群和CD4細胞凋亡改變》。 陳小平在論文中稱這種療法為「瘧療」。其博士導師為中山醫科大學從事寄生蟲學研究的陳觀今教授。博士論文的指導小組中還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John L. Fahey、美國辛辛那提Heimlich研究所教授Henry J. Heimlich。 博士論文顯示,通過19例的研究觀初步證明,瘧疾療法治療HIV/AIDS是安全的。未來的研究包括建立SIV(猴免疫缺陷病毒)和猴瘧混合感染的動物模型,擴大臨床試驗、已申報100例設對照組的Ⅱ期臨床試驗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陳小平博士畢業5年後,他們當年的研究內容在美國引發了波瀾,並導致Fahey等人於2002年年底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調查,並於2003年初再度重啟調查。《紐約時報》在2003年3月的一篇報導中稱,「一些醫療專家嚴厲譴責在中國進行人體試驗,而在美國,這樣的試驗是不可想象的。」 陳小平20年前的「瘧療」治艾滋病至今沒有成為主流。20年後,他試圖用同樣的方法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看到更好的結果,並且還搭載了風頭正勁的免疫療法。 19例「瘧療」艾滋病,「可證明安全性」 通過注射感染瘧疾、誘導持續性高燒,這種被通俗地稱為「以毒攻毒」的療法在20世紀初由一位奧地利醫生「發揚光大」。 彼時青黴素尚未發現,醫生對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梅毒束手無策,而晚期梅毒患者會導致神經性梅毒,典型表現及為麻痹性痴呆,患者因此難以避免死亡的結局。1917年,奧地利醫生Julius Wagner-Jauregg通過直接向患者注射來自瘧疾感染患者的血液,人為製造瘧疾感染,結果發現瘧疾對晚期梅毒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雖然其作用機制並不明確,但1927年諾貝爾醫學獎仍授予了這位奧地利人,表彰其「發現了瘧疾在治療麻痹性痴呆中的治療價值」。 陳小平試圖效仿Wagner-Jauregg。他在博士論文中提到,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的HIV/AIDS就像當年的神經性梅毒一樣被列為「不治之症」。陳小平等人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下」,開始嘗試瘧疾療法治療HIV/AIDS感染的Ⅰ期研究,開展地點在廣州。 Ⅰ期研究共選擇了8例男性患者,年齡分別為23、40、34、29、27、31、33和31歲。每個HIV陽性患者均經靜脈注射間日瘧現症病人全血10毫升(瘧原蟲總數約1000萬至1600萬)以誘發人工間日瘧。瘧疾高熱陣法10-20次後用抗瘧藥物氯喹中止(治癒)瘧疾。患者在治療及以後的隨訪期間均不接受任何抗HIV或抗艾滋藥物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陳小平在論文中還提到一個細節,他當時所在的團隊最初於1992年提出瘧疾療法治療HIV/AIDS,受到許多美國醫生和中國醫生反對。理由或包括很多資料表明,瘧疾感染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多種免疫因子,而其中許多因子的增高對HIV患者和AIDS病人不利,例如促進HIV的復制。 但陳小平當時提出一種假說,認為所有這些有害因子在瘧疾發病期確實會明顯增高(基於過去對瘧疾的認識),但在中止(治癒)瘧疾後由於免疫系統的反饋機制,這些因子會迅速恢復到瘧療前的基線水平甚至更低。 基於陳小平的這種假說,「最後學術委員會和上級主管部門才正式批准我們開展Ⅰ期研究」。 除上述Ⅰ期研究之外, 另外還有10名男性、1名女性參與了另一項實驗,探討「究竟是瘧疾感染的直接作用還是中止瘧疾後的續發反應或反饋機制其作用」。操作類似,HIV陽性患者和艾滋病人經靜脈注射間日瘧現症病人全血10毫升(瘧原蟲總數約1000萬)以誘發人工間日瘧。瘧疾高熱陣法10次後用氯喹中止(治癒)瘧疾。 陳小平博士論文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通過19例HIV/AIDS患者人工感染間日瘧原蟲(和此次治療癌症一樣)的研究初步證實:第一,瘧疾療法治療HIV/AIDS是安全的。第二,它可能改善HIV/AIDS患者的免疫學指標但不能殺滅HIV。 值得注意的是,陳小平等人彼時做的臨床試驗,並非是在基礎研究基本清晰的情況下展開,更多的是驗證一種假設。他提到,「將在下一步更深入的免疫學、病毒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以及臨床觀察中得以證實或推翻」。 此外,他在撰寫博士論文時已申請100例Ⅱ期臨床研究(設對照組),並表示,「Ⅰ期研究的資助者已表示在第Ⅱ部分研究結束並取得與第Ⅰ部分研究相似或相同的結果時即批准資助Ⅱ期臨床研究。」 澎湃新聞注意到,陳小平研究團隊仍在進行艾滋病相關的研究,不過均為基礎研究。2014年12月,研究團隊還在逆轉錄病毒學期刊Retrovirology發表成果,在對瘧疾和艾滋病相互關系的研究中,建立了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瘧原蟲共感染的恆河猴模型,以模擬人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和瘧原蟲的共感染。 陳小平當時對媒體表示,一些HIV陽性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的前提下,如同時感染了瘧疾,可能會獲得一些病毒學上的益處。但同時提醒,由於研究還在進行中,因此並不提倡鼓勵艾滋病患者故意感染瘧原蟲。 2017年6月,陳小平研究團隊在基因治療領域期刊Human Gene Therapy發表論文,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人原代CD4+T細胞的兩個重要受體CXCR4和CCR5基因雙敲除,證明雙敲除的CD4+T細胞可以同時抵禦X4-嗜性和R5-嗜性的HIV-1病毒株感染。該研究指向基於T細胞的艾滋病基因治療。 美國合作者被校方調查 那麼,資助方究竟是誰? 陳小平的這篇博士論文也有相應的線索。論文致謝部分提到,Heimlich「給予本研究的大部分經費資助和其他的幫助」,Fahey「無償提供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實驗研究的全部經費資助和給予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此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Najib Aziz博士、Pari Nishanian博士和Hripi Nishanian女士「在我做實驗時給予許多方便和幫助」。 而該研究的得以展開,時任廣州市衛生防疫站站長肖斌權或起到關鍵作用。陳小平在致謝中表示,「最後,特別份量的感謝要給予廣州市衛生防疫站站長肖斌權教授,因為本課題在多次論證會上得以通過,肖教授的努力和支持起關鍵性作用」。 綜合時間軸來看,陳小平和Heimlich最晚在1992年就已達成合作意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提出之初就遭到多名中國和美國醫生反對的研究,在陳小平博士畢業5年後,在美國再度引發波瀾。 《辛辛那提問詢報》(Cincinnati Enquirer)在2003年2月發表了一篇文章,Heimlic描述了他在中國的工作,並提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Fahey也參與其中。而據《紐約時報》2013年3月的一篇報導,陳小平的這項研究是應Heimlich的要求在中國展開,研究持續時間為1993年至1996年。 Henry J. Heimlich 已於2016年12月去世的Heimlic是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又稱「海氏急救法」)的發明者。1974年,時年54歲的Heimlic將一套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氣流沖出異物的方法用於異物卡喉等氣道堵塞情況下的急救。1985年,美國公共衛生部將「海姆立克急救法」稱為最佳急救法,目前也是全世界搶救氣管異物患者的標準方法。 然而,Heimlic也是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爭議點之一即包括瘧疾療法。他認為,誘發瘧疾高熱可以刺激免疫系統對抗艾滋病、萊姆病和癌症。上世紀90年代初,他在好萊塢舉辦了籌款晚會,從電影明星和經紀人那里籌集了數萬美元,用於治療瘧疾和艾滋病。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反對瘧疾療法,一些醫學專家也曾嚴厲批評他在中國進行人體試驗。注意到Heimlic鼓勵用瘧疾治療艾滋病和萊姆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官員在1993年4月曾發佈一份備忘錄,稱這種做法「不合理」。當時的報導則提到,在美國,這樣的試驗是不可想象的。 談及此前他資助的在中國展開的這項研究,Heimlic在2003年2月21日表示,在他2001年最後一次與中國同事接觸時,有一人死於與艾滋病無關的疾病,其他人還活着。 但科學界對研究結果並不認可。前艾滋病研究員Peter Lurie博士表示, 「不足以說明任何問題」,並表示Heimlic利用人體受試者來檢驗他的理論假設的做法「令人無法容忍」。 時任芝加哥大學醫院臨床醫學倫理中心主任Mark Siegler博士說,「50年前,美國曾向患者注射一種危險的疾病來對抗另一種疾病,但現在這種做法不會被容忍。」 多位知名的艾滋病研究人員表示,Heimlic的假設是沒有任何科學意義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非洲人就是同時患有艾滋病和瘧疾。「沒有任何理由認為瘧疾會抑制艾滋病病毒。」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啟動兩次調查後,在2003年4月表示,確認一名研究人員違反了聯邦法規,參與了一項有爭議的醫學研究。這名研究人員就是Fahey,其間接參與了在中國展開的實驗。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機構審查委員會負責對涉及人體的醫學實驗進行審查。該委員會發表的一份聲明提到,Fahey沒有直接參與有爭議的試驗,而是在未經審查委員會必要許可的情況下,對一名中國科學家帶來的數據和生物樣本進行了評估。調查還認為,該校另一名接受調查的研究人員Aziz沒有違反規定,「在Fahey博士的管轄范圍內工作」。 Fahey則在隨後的一份聲明中說,他「對這件事造成的誤解感到遺憾」。他說,他在1997年間接參與了所謂的瘧疾治療研究,當時他正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負責培訓中國科學家陳小平。陳小平作為訪問學者培訓期為三個月。當時,陳小平正在檢測幾年前從他在接受瘧疾治療的中國艾滋病患者身上採集的血清。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當時還重申, 「從來沒有批准過任何與艾滋病病毒的瘧疾治療研究有關的研究」。 不過,就在Fahey接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調查期間,Heimlic還宣佈,他正在與醫生合作,開始在五個非洲國家對這種療法進行人體試驗。他稱「不知道Fahey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工作中是否遵循了正確的程序,這是Fahey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之間的事」。 陳小平的官網簡歷顯示,1980年畢業於廣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後,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做了5年感染科醫師、助教。1985年-1988年為中山醫科大學傳染病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獲醫學碩士學位;1995年-1998年為中山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醫學理學博士學位。期間於1997在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做訪問學者。 陳小平1997年參加的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福格蒂艾滋病國際培訓與研究項目,該項目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訪問學者提供艾滋病控制方面的培訓。 來源:cnBeta
20181117%2F10.1002_admi.201801424.jpg

科學家研發出由植物和粘土製成的環保型阻燃塗層

鑒於它們適用於家具和家居保溫等物品,如果阻燃塗層不會散發有毒煙霧,那將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德克薩斯A&M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由天然可再生材料製成的無毒替代品的原因。新塗層由Jaime Grunlan博士領導的團隊與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的科學家共同研發。 作為水基溶液應用於多層,它結合了從植物細胞壁獲得的纖維素納米纖維(微纖維),以及蛭石粘土的納米片。當溶液乾燥時,它變成薄的透明薄膜,其中纖維和薄片堆疊在一起形成磚牆狀結構。這可以作為不易燃、不透氧的屏障,最大限度地減少可以到達下面材料的熱量。 在實驗室測試中,柔性塗層應用於聚氨酯泡沫,這種泡沫通常用於家具墊。當聚氨酯隨後暴露於丁烷火炬的火焰時,只有泡沫的表面受到影響,其餘部分沒有受到影響。相比之下,當未塗覆的泡沫樣品被焚燒時,它們立即熔化。 「塗層的納米棒壁結構降低了下面泡沫所經歷的溫度,從而延遲了燃燒,」Grunlan表示。「這種塗層還有助於促進絕緣炭的形成,並減少燃燒煙霧的釋放。」 研究人員現在正在改進這項技術,並正在研究以商業規模生產塗層的方法。 有關該研究的論文最近發表在《先進材料界面》(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雜誌上。 來源:cnBeta

關於機遇號火星車的六個科學事實

據媒體報導,經過15年,美國宇航局「機遇號」火星車現已結束使命,現已確定無法通信聯繫到機遇號火星車,以下是我們需要知道關於機遇號的六個科學事實。(1)機遇號火星探測任務包括兩個相同、高爾夫球車大小的太陽能探測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勇氣號於2004年1月4日在古謝夫隕坑着陸,機遇號於2004年1月24日在梅里迪亞尼平原一側着陸。 1、機遇號有個「雙胞胎」。這兩個火星車都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操控的。 2、這兩個火星車的發現表明,火星遠古時期可能存在潮濕溫暖環境,可能適宜生命生存。 這兩個火星車的發現表明,火星遠古時期可能存在潮濕溫暖環境,可能適宜生命生存。 在這兩個火星車的科學發現中,最重要的是火星遠古時期可能更加濕潤、溫暖。當生命第一次出現在地球上時,這些條件可以作為火星生命的搖籃。 機遇號為這個科學結論提供了幾個關鍵發現,它是第一個在地球之外行星上識別和描繪沉積岩特徵。該火星車測量結果顯示,這些沉積岩是遠古時期短暫鹽湖中形成的。同時,機遇號還發現一些被稱為「藍莓」的赤鐵礦小球,它們是在酸性地下水上升的後期形成的。一旦機遇號抵達奮進隕坑邊緣,就會發現礦石膏白色紋理,這是水穿過地下裂縫的一個明顯跡象。 該探測器還在奮進隕坑的岩石中發現火星遠古時期存在水的更令人信服的證據——具有中等pH值(酸鹼度適中)的粘土礦物質。在機遇號所有的勘測地點,奮進隕坑的環境是最適宜的。 3、機遇號是一個紀錄保持者。 機遇號是一個紀錄保持者。 機遇號在火星表面工作的時間比其它任何探測器都長,超過了14年,之前研究人員認為它和勇氣號火星車的壽命僅有90天時間。 在機遇號登陸火星期間,它共行駛了45.16公里,刷新2014年另一顆星球上探測器行駛時間最長記錄。 4、機遇號應對諸多挑戰。 機遇號應對諸多挑戰。 機遇號任務很簡單,設計工程師需要應對許多挑戰。例如:該火星車右前輪有時會比其他車輪產生更多的電流,因此工程師經常讓火星車「倒車」行駛,從而延長右前輪壽命。 火星地形很危險,當機遇號在伊格爾隕坑着陸之後,它的車輪曾在鬆散斜坡上打滑。2005年4月26日,機遇號車輪在煉獄沙丘陷入一個松軟的波浪沙地,在其中陷入幾週時間。噴氣推進實驗室在一個類似火星地形的水箱中進行了大量測試之後,研究人員終於能夠小心翼翼地從沙地中行駛出來。此外,機遇號還遭遇了兩個威脅性沙塵暴,陽光無法照射到它的太陽能電池板,它在2007年一場沙塵暴中倖存下來,因為它的活躍度最小化,並在天氣晴朗時保持充足電量來恢復。但是它卻未能在2018年一場大型沙塵暴中倖存下來,當時的沙塵暴使機遇號一個月未獲得太陽光照射。 5、機遇號和勇氣號向我們展示了火星的美麗。 機遇號和勇氣號向我們展示了火星的美麗。 這兩個火星車是狂熱的紀錄片拍攝者,它們讓我們從人類的角度瞭解火星,向地面傳送了34.2萬張原始圖像,這些圖像迅速發佈在互聯網上供大家欣賞,讓人們有機會目睹火星的真實美麗景象,同時,這兩個火星車還拍攝了31張精美的360度全景圖。 6、機遇號和勇敢號的故事仍未結束,它們的經驗教訓在當前和未來火星任務中依然存在。 機遇號和勇敢號的故事仍未結束,它們的經驗教訓在當前和未來火星任務中依然存在。 這兩個火星車的勘測探索有助於推動美國宇航局火星計畫的發展,為軌道飛行器和新型探測車提供支持。它們還向我們展示了火星探測器如何可靠地與地球通信聯系,如何利用3D視覺導航火星地形,以及如何自動科學觀測。在未來幾年里,科學家將繼續從火星探測車的數據中獲得新的發現。 來源:cnBeta
T@A(8115BRL21APWLBJZ)A7.png

NASA SPHEREx任務將研究早期宇宙的「指紋」

據媒體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選擇了該太空機構探索計畫的下一個任務。這項任務被稱為宇宙歷史分光光度計、再電離紀元和冰層探測器(SPHEREx),將使用光學和近紅外光探測數億個星系。它的「眼睛」可以追溯到100億年前,但也讓研究人員回答有關離銀河系更近的恆星的問題。 SPHEREx將放置一個宇宙「放大鏡」,尋找生命必需的成分:水和有機分子。「這項神奇的任務將成為天文學家獨特數據的寶庫,」  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Thomas Zurbuchen表示。 SPHEREx將能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在96種不同的色帶中創造出天空的恆星地圖 - 用於未來的NASA任務,如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提供新的目標,以便進一步研究。每六個月,它將「使用使用自地球衛星和火星太空船的技術對整個天空進行測量」。 SPHEREx預計將於2023年發射,由加州理工學院的James Bock、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Ball Aerospace和韓國天文學與空間科學研究所合作。該任務正在與Arcus衛星爭奪探索者項目資金。Arcus衛星是一個高分辨率的X射線天文台,它將研究星系和星系團,由史密森天體物理天文台提出。在其60年的歷史中,該計畫已啟動了90多個任務。 來源:cnBeta
P91$C)Q%Y]9T0PXH9OBD6)O.png

新研究稱青少年使用大麻可能會增加他們成年後患抑鬱症的風險

據媒體The Verge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青少年使用大麻可能會增加他們成年後患抑鬱症的風險,這增加了對大麻影響健康的爭論。大麻是最受美國青少年歡迎的藥物。然而,即使對大麻合法化的支持增加,也有人強調大麻對心理健康的不利方面和潛在危險。 根據週三發表在《JAMA Psychiatr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來自麥吉爾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1項涉及近24,000名青少年的研究。他們發現,在18歲之前如果每週使用大麻,可能會使他們在成年後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37%,即使考慮到某人現有的心理健康問題。事實上,研究人員估計,美國大約有40萬例抑鬱症可能與青少年時期使用大麻有關。 結果還表明,使用大麻的青少年嘗試自殺的可能性是未使用大麻的青少年的三倍,盡管這一發現並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不過研究人員僅僅根據11項研究得出這個結論。研究人員篩選了超過4000篇論文,然後發現了一些專門追蹤大麻使用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章。此外,這些研究沒有提供關於青少年吸食大麻的程度或效力的信息。考慮到受試者是幾十年前的青少年,當大麻的效力低得多時,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漏。 「結果必須謹慎解釋,因為它基於極少數已發表的研究,但信號非常強烈,」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李國華(音譯)表示,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對公共政策和心理健康研究的影響是深刻的,」他補充說,因為大麻是如此常見,大約20%的美國高中畢業生在每月至少使用一次這種藥物。 由於大麻合法化在美國繼續蔓延,該研究為選民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多信息。目前,有33個州將醫用大麻合法化,10個州批准了休閒大麻,許多政治家已經出面贊成合法化。「這將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學習時間才能全面瞭解大麻合法化和人口健康的影響,」李國華表示。「我認為保護兒童和青少年並監測這些影響非常重要。」 來源:cnBeta
Opportunity snapped this mosaic in 2014 after winds cleaned dust off its solar panels.jpg

NASA放棄喚醒機遇號火星車 網友紛紛表示悼念

經歷了一場讓太陽能電池板「窒息」的火星沙塵暴之後,美國宇航局(NASA)在本週三宣佈放棄機遇號火星車,其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的探索項目已正式結束。過去八個月,該機構一直試圖與機遇號重新取得聯系,但均以失敗告終。科學家們猜測,太陽能電池板上覆蓋的灰塵,已經讓該探測器沒有再被喚醒的可能。 2014 資料圖:大風吹落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NASA / JPL-Caltech) 盡管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備,網友們還是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了哀悼,情緒脆弱的人都要哭出來了。 網友 StillMe(@dutchess_becky)發表了一段特殊的悼詞,將「Godspeed Oppy」翻譯成了二進制字符串。 NASA 軟件工程師 Kevin M.Gill 分享了一張照片,展示了機遇號火星車留下的車輪印記。 平面設計師 Dan Mason 用《不要踏入靜謐的良夜》一詩,來紀念機遇號的 15 週年(最初任務目標僅 90 天)。 在《星際迷航》中飾演蘇魯的 George Takei,期望人類有天能踏上火星,將機遇號再次救醒。 藝術家 Abby Garrett 創作了一幅插圖,提醒我們機遇號和它的大家們,都在等待着我們的再次拜訪。 XKCD Comic 分享了這部漫畫,感謝機遇號給人類帶來的新發現。 Jocelyn...
6b1533ec9d5a492.png

危險的脂肪:大腹便便或許會威脅你的大腦健康

2月14日消息,據媒體報導,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腹部脂肪會對心髒特別不利,但近日一項新研究指出,肥胖的肚子還可能對大腦有害。 這項來自英國拉夫堡大學的研究發現,與健康體重的人相比,身體肥胖且腰臀比(腰圍與臀圍的比例,可以作為衡量腹部脂肪的指標)較高的人具有略低的平均腦體積。具體而言,腹部脂肪與較小的大腦灰質體積存在關聯。灰質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和微血管組成。 研究第一作者、拉夫堡大學體育、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的馬克·哈默(Mark Hamer)教授說:「我們的研究調查了大量人群,發現肥胖尤其是身體中部的肥胖,可能與大腦萎縮存在關聯。」 較低的大腦體積,或者腦萎縮,可能會引起記憶力下降和痴呆的風險增加。這項新研究的結果發表在1月9日的《神經病學》(Neurology)期刊上,指出肥胖(通過身高體重指數來測量)和較高的腰臀比可能是大腦萎縮的風險因子之一。 然而,該研究只發現了腹部脂肪和較低的大腦體積之間存在關聯,並不能證明腰腹部脂肪過多真的會導致大腦萎縮。也有一種可能是,某些大腦區域灰質體積較小的人患肥胖症的風險更高。科學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弄清楚這種關聯背後的原因。 危險的脂肪 腹部脂肪又被稱為內髒脂肪,是儲存在腹腔深處的脂肪。與皮下脂肪不同,腹部脂肪與更高的健康風險有關。此前的研究中已經表明,腹部脂肪與心髒疾病(包括心髒病發作和中風)、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過早死亡的較高風險有關。 之前的一些研究還發現,腹部脂肪或高腰臀比與較低的大腦體積存在關聯,但這些研究往往規模很小,而且沒有考慮身高體重指數(BMI)和腰臀比的綜合效應。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9600個生活在英國的人的信息,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5歲。研究人員測量了他們的BMI和腰臀比,並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檢查,以確定他們的大腦體積。 該研究發現,相比BMI較高(但腰臀比不高)和健康體重的人,BMI和腰臀比都較高的人具有最小的大腦體積。具體而言,BMI和腰臀比都比較高的人平均灰質體積為786立方厘米,而BMI較高但腰臀比正常的人則為793立方厘米,健康體重的人是798立方厘米。在研究人員考慮了其他影響大腦體積的因素,包括年齡、吸菸和高血壓等之後,研究結果依然成立。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該研究並未分析內髒脂肪與大腦萎縮之間關聯的潛在機制,但有一種假說認為,這類脂肪可能會產生在腦萎縮中起作用的刺激物質。紐約林諾克斯山醫院(Lenox Hill Hospital)的Gayatri Devi並未參與該研究,她對研究結果表示認同。「大腦灰質縮小……似乎與肥胖和內髒脂肪的增加有關,」她說,「這一切都表明良好的整體健康狀況對於保持大腦健康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也指出,該研究的侷限之一是,同意參與研究的人往往比不想參加的人更健康,因此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整個人群。(任天) 來源:cnBeta

塑料垃圾氾濫?可持續性生物塑料的時代即將來臨

目前,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最新一項研究描述了製造生物塑料聚合物的工藝技術,令人感興趣的是,該過程不需要土地和淡水。世界上許多地區都缺少這些資源,該聚合物源自以海藻為食的微生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夠產生零毒性垃圾,並且可以回收成為有機廢物。 這項發明是特拉維夫大學環境和地球科學分院亞歷山大·古爾伯格(Alexander Golberg)博士和化學學院邁克爾·古辛(Michael Gozin)教授的合作成果,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生物資源技術》雜誌上。 古爾伯格博士說:「塑料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腐爛,因此瓶子、包裝和塑料袋在海洋中會形成『塑料大陸』,危及海洋生物,污染海洋環境。同時,塑料也是石油製品,製造塑料是一個工業製造過程,副產品是釋放化學污染物。」 依據聯合國的數據,當前塑料占海洋所有污染物總量的90%,但是幾乎沒有任何環保替代物。古爾伯格博士說:「塑料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腐爛,因此瓶子、包裝和塑料袋在海洋中會形成『塑料大陸』,危及海洋生物,污染海洋環境。同時,塑料也是石油製品,製造塑料是一個工業製造過程,副產品是釋放化學污染物。」 解決塑料垃圾氾濫的一種解決辦法是生物塑料,它不使用石油,並且降解速度非常快。但是生物塑料也有環境代價,培育這些植物或者細菌需要肥沃的土壤和淡水,然而以色列並不具備這樣的資源。 古爾伯格博士稱,我們的最新技術是從海洋微生物中製造「塑料」,這些微生物可以完全回收成為有機廢物。研究人員利用海藻為食的微生物生產一種生物塑料聚合物——聚羥基脂肪酸脂(PHA),我們的原材料是海洋中培育的多細胞海藻。這些海藻被單細胞微生物吃掉,單細胞微生物也生長在鹹水中,產生一種用於製造生物塑料的聚合物。 目前已有工廠商業批量生產這種生物塑料,但是他們的工廠需要農業用地和淡水。我們提議這種加工過程將使以色列、中國和印度等淡水資源短缺的國家能夠從石油塑料業轉向生物降解塑料業。 依據古爾伯格博士的觀點,這項最新研究將徹底改變世界上清潔海洋的努力,不影響耕地,也不使用淡水。化石來源的塑料是海洋中污染最嚴重的因素之一,我們已經證明完全基於海洋資源生產生物塑料是可能的,這一過程對環境和居民都是友好的。 他總結稱,我們正在進行基礎性研究,從而找到最適合生產不同屬性生物塑料聚合物的細菌和藻類。 來源:cnBeta
1.png

新發現的岩本彗星近距離飛掠地球 下一次觀測時間將是3390年

據媒體CNET報導,當一顆彗星靠近地球附近時,通常有很多預先通知,但是岩本彗星(也稱為C / 2018 Y1)僅在12月被發現。 岩本彗星以每小時147,948英里(238,099公里/小時)的速度飛行,並且有一個高度橢圓的軌道,環繞太陽一圈需要1371年。 岩本彗星本週將到達離地球最近的點,但直到大約3390年才返回。  幸運的是,這顆綠色、發光的彗星足夠明亮,可以用雙筒望遠鏡或小型望遠鏡觀察。彗星將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13日經過一個壯觀的螺旋星系NGC 2903附近。 民眾可以通過The Sky Live可以更準確地瞭解尋找岩本彗星的位置和時間。虛擬望遠鏡項目和天文學家Gianluca Masi將於當地時間週三下午1點開始進行網絡直播。 來源:cnBeta
DzRIaQEVAAAV728.jpg

15年探索路畫上句點:NASA宣佈機遇號火星車任務結束

有開始,就會有結束。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早就知道這一天必然會到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但當消息真正傳來的時候,仍然難免失落。就在今天凌晨3點多,美國宇航局宣佈,行星探索領域的里程碑,迄今最為長壽的火星車「機遇號」,可能已經永遠陷入了沉睡,無法再次甦醒了。這位火星老兵已經在這顆紅色星球上行駛工作了15年之久,幫助我們極大增加了對於火星的認識。 在2018年6月份,機遇號遭遇一次全球規模的劇烈火星沙塵暴,受其影響,機遇號停止了與地球之間的通訊聯絡。在那之後,科學家們進行了超過1000次恢復聯系的嘗試,但均沒有得到回應。昨天,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太空飛行控制中心的工程師們進行了最後一次通訊聯絡嘗試,仍然杳無音信。地球最後一次聽到來自機遇號的呼叫信號是在2018年的6月10日。 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坦(Jim Bridenstine)表示:「正是因為有了像機遇號這樣的先行者,未來人類宇航員踏足火星才將成為現實的可能。」他說:「當那樣一天真的來臨時,人類踏足火星所留下的第一個腳印,其中一部分將屬於那些為機遇號項目心情工作的人們,以及他們所製造的那輛在火星上披荊斬棘,一路前行,為科學發現做出重大貢獻的小小火星車。」 根據最初指標,機遇號火星車的設計壽命僅有90天,行駛距離是1公里。但最終,機遇號極大地超越了這個指標值,其科學價值和耐久力遠遠超過了哪怕最樂觀人士的想象。機遇號的壽命比設計壽命長了60倍,其總的行駛距離是45公里,是設計的45倍。 美國宇航局總部科學任務委員會的副主任托馬斯·祖布岑(Thomas Zurbuchen)博士表示:「10多年來,機遇號一直是行星科學探索領域的一個像徵,不斷高速我們有關火星潮濕的過去,潛在宜居環境以及火星荒蕪地貌的全新知識。」他說:「不論我們此刻正在經歷何種關於失去的痛苦,但令人欣慰的一點是,繼承機遇號遺志的新一代火星着陸器,包括好奇號火星車以及洞察號着陸器已經在火星表面,繼續我們的發現之旅。而在美國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無塵室之中,新一代的2020火星車也正在加緊研製。」 美國時間週二,通過設在美國加州的NASA深空網70米天線,工程師們最後一次進行了恢復聯系的嘗試,從而結束了長達8個多月,旨在通過各種途徑恢復與機遇號火星車取得聯系的嘗試努力。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漫遊車項目經理約翰·卡拉斯(John Callas)表示:「我們已經嘗試了每一種可能的工程學方法來恢復機遇號,我們現在判讀機遇號恢復聯系的可能性已經極其微小,不再適合進行進一步的嘗試。」 經過7個月的太空飛行之後,機遇號火星車於2004年1月24日降落到火星子午線平原上。它的姊妹火星車勇氣號比它的着陸時間早大約20天,降落地點位於火星的另一側。在2011年5月份停止工作時,勇氣號一共行駛了大約8公里。 從機遇號火星車着陸的第一天開始,一個由工程師,火星車駕駛員和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便開始緊密合作,通過細致規劃路徑,保障機遇號安全地從一個考察地點前往下一個地點。他們為這輛174公斤重的小車繪制細致的周邊地形圖,以便確保其能夠安全地穿越礫石遍佈的崎嶇地形,有時候它甚至需要在碎石堆上行駛,或者在斜坡上攀爬。最終,機遇號抵達了它最終停止工作時所在的「永恆谷地」(Perseverance Valley)。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主任米歇爾·沃特金斯(Michael Watkins)表示:「作為機遇號火星車的最後歸宿所在,我想不到還有哪里是比永恆谷地更好的選項。」他說:「這輛小車所達成的各項記錄,科學發現和韌性,正是人類奉獻,頑強和持久精神的最好像徵。」 來源:cnBeta
X]{BXY[FM3R$0E$DV`NPV0J.png

NASA InSight探測器將「鼴鼠」熱探測器放置在火星上

據媒體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InSight探測器現在已經從其待辦事項清單中刪除了一項重大任務。週二,InSight探測器成功地將熱探測器放置在塵土飛揚的火星表面上。 這個熱探測器被稱為熱流和物理性能探頭(簡稱HP3),會像一個機器人鼴鼠一樣行動,並希望將探頭鑽入地下16英呎(5米)處。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開發了這種探測器,並將其稱為「鼴鼠」(Mole)。 NASA在Twitter上發佈了移動「鼴鼠」的過程,其中包括用機器臂末端的InSight爪抓住儀器。GIF顯示機器臂將探頭放置在地震計所在的位置附近。 「鼴鼠」將測量從火星內部發出的熱量,以幫助科學家確定熱量的來源以及火星與地球的相似之處。InSight探測器還在使用其地震儀監測地震,這是其瞭解岩石行星形成的更多任務的一部分。熱流探測器將在未來幾週內開展鑽探任務。 「我們希望鼴鼠在鑽入地下的過程中不會遇到任何大石塊,」 來自DLR行星研究所的「鼴鼠」項目首席研究員Tilman Spohn 說道。 來源:cnBeta
QQ圖片20190214003456.png

經過八個月的無線電靜默 NASA宣佈機遇號探測器任務結束

在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試圖與沉默的機遇號探測器重新建立聯系之後,美國宇航局終於告別了機遇號探測器。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一組工程師昨晚向機遇號探測器發出了最後一個無線電指令,但沒有收到回應。現在,美國航天局將停止與機遇號進行通信嘗試,從而宣告機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15年任務正式結束。 自2018年6月,一場巨大的沙塵暴席捲火星天空,遮住了太陽之後,機遇號就一直保持無線電沉默。這場風暴是美國宇航局所見過的最厚的火星風暴之一,使得機遇號的太陽能電池板無法保持供電。結果,機遇號內部電池耗盡,機遇號進入休眠模式。沙塵暴過後,機遇號任務小組滿懷希望,他們希望能再次喚醒機遇號。他們認為,一旦光線再次照射到機遇號的太陽能電池板上,它就可以獲得足夠的能量打開電源,並與地球建立無線電聯系。但自從6月10日機遇號發回最後一條信息之後,持續的靜默表明機遇號電池幾乎耗盡。 該小組已經嘗試了各種可能的方法,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深空網絡(地球上一系列用於與太陽系深處航天器通信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再次聯系機遇號。但沒有成功。一種理論認為,沙塵暴在太陽能電池板上留下了一層灰塵,進一步阻止了它接受陽光。然而,NASA仍然充滿希望,因為11月至1月被認為是火星上特別多風的季節,工程師們希望強大的陣風能夠吹走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現在,隨着火星車即將進入火星冬季,機遇號幾乎可以肯定已經壽終正寢。 來源:cnBeta
]YI7M03_2{7`M}WI4Z_QKBJ.png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可淨化室內霧霾的「智能窗紗」

根據發表在 iScience 期刊上的論文,中科大俞書宏教授團隊通過「浸染自組裝」方法,研製出一種制備速度快、成本低廉的「智能窗紗」材料,對室內空氣的淨化效率最高可達 99.65%,能在 50 秒內將空氣中的 PM2.5 濃度從「嚴重污染」淨化至「優」。 制備約 7.5 平方米的「智能窗紗」成本僅需約 100 元。這種材料不僅能夠和熱致變色染料相結合,改變室內的光照強度,還能作為高效的霧霾收集器淨化室內空氣。 同時,這種「智能窗紗」在淨化霧霾之後,只需在乙醇中浸泡 20 分鍾,就可以清洗干淨並再次使用。經過上百次的重復循環,其淨化效率依然保持穩定。                      來源:cnBeta
van-allen-1280x720.jpg

NASA宣佈范艾倫探測器進入輻射帶探測的最後階段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佈,繞地球軌道運行了六年多的2個范艾倫探測器進入了最後探索階段。自2012年發射以來,這2個探測器一直在探索地球的輻射帶。在這個任務中過程當中,范艾倫探測器證實了相關科學理論,並向科學家揭示了新的結構和過程。 最後一階段的探索於2019年2月12日開始,范艾倫雙探測器當中的一個探測器開始了一系列軌道下降操作,將軌道最低點從大約375英里下降到距離地球只有190英里。軌道的最低點叫做近地點。這個探測器大約15年後最終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現在任務的目標是利用空氣阻力將衛星帶入大氣層,最終燃燒殆盡而不是成為太空碎片。 3月份,第二個范艾倫探測器將開始軌道下降。目前,探測器在地球輻射帶的軌道上運行,這個區域充滿了快速移動的粒子,這些粒子會干擾衛星電子設備,並對通過它們的宇航員構成威脅。輻射帶的大小和形狀隨太陽活動而變化。 范艾倫探測器向研究人員發回有用數據的時間比預期的2年要長得多。之前沒有任何航天器能在危險輻射帶中運行超過兩年,但這2個探測器已經打破了記錄,即在沒有事故的情況下運行達到將近7年。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明可穿戴體熱發電機:可為智能穿戴設備充電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研究出一種可以從體熱中獲取電力的非插入型可穿戴設備,該設備的底座無毒且無過敏物質,由普通的舊棉織物製成。而在這種棉織物腕帶上,塗有一種特殊塗層,可收集體溫「發電」,理論上面料的一端接觸人的皮膚,而另一端暴露於空氣中,兩端之間溫差越大則電輸出越大。 研究人員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的化學副教授Trisha Andrew稱:「塗層是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團隊之前曾用其它成分製成同樣原理的能量收集裝置,可惜具有毒性。 同時人的汗水可提高導電性,該技術適合作為電池的穩定涓流充電器,而電池反過來為一個可穿戴設備供電,例如健身追蹤器和醫療監視器等,尤其是對於當下流行的為運動鍛鍊打造的可穿戴設備,這一技術或許能解決它的充電問題。 該研究成果被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期刊上,研究團隊表示已為該技術申請專利,目前正在考慮將這一技術用於未來可穿戴產品的充電。 來源:cnBeta
OCE-Gender-Fig1.png

美國國家專利局:女性發明家參與量提升 但遠不能獨當一面

週一,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發佈一份最新報告《進步與潛力:美國專利之女性發明人概況》,更多的女性參與申請專利,但在主導性和代表性有方面追趕男性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有一位女性發明者的發明專利申請比例從1980年代的7%上升到2016年的21%,但在2016年所有專利發明者中的女性占比僅為12%。 「在這些群體中,利用未充分開發的人才對刺激創新和推動發明增速具有重要意義,」 該報告稱的發佈恰逢婦女和女童參與科學國際日。 婦女和女孩在科學和技術界發揮着關鍵作用,應加強她們的參與 在討論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缺乏女性的參與時,女性發明者比例較低也成為了一個切入角度。 2018年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計算機和數學工作女性占25.6%,建築和工程工作女性占比15.9%。研究顯示,有色人種女性的比例往往更低。美國專利商標局發現,盡管STEM工作中女性的就業人數有所增加,但這並未導致女性獲取專利數量的大幅增加。 美國專利商標局尚未就為何造成這一情況的置評請求做出回應,但該報告稱,可能有一些阻礙因素對婦女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響。例如,該報告稱女性科學家可能在獲取資金方面遇到更多麻煩,或者在參與科研時無法獲得與男性相同的網絡。 該報告還發現,女性成為授予專利的個人發明者可能性更低,相比男性,更可能在混合性別團隊中參與工作。 來源:cnBeta
tuber.png

距今21億年的化石發現揭示已知最古老的可自主運動生物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篇最新論文,一組國際計科研團隊公佈了一項重大的生物學發現,他們在非洲加蓬弗朗斯維爾盆地發現的一個保留着管狀化石痕跡的沉積岩,通過分析發現這塊沉積岩約有21億年的歷史,其管狀結構是古生物活動的化石痕跡,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自運動生物的證據。 此前科學家們估計,生物能自主運動發生在5.7億年前,而新發現則將其推前了15.3億年。 法國普瓦捷大學和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使用X射線顯微斷層成像技術分析化石。 「這種現象背後的有機體在尋找淺海界面上,由藍藻產生的營養物質和氧氣,這是合理的,」該論文的共同作者Ernest Chi Fru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 盡管尚難以確定這些生物體的確切形態,不過猜測它們像移動的變形蟲,在食物資源稀缺時「抱成一團」,尋找藍藻產生的營養物質和氧氣。這種生物生活在含氧的淺海環境中,當時大氣中氧氣量達到了高峰。 「這些結果引發了許多關於地球生命歷史,生物體如何以及何時開始自主運動的迷人問題。這是一種原始的生物學創新,是我們今天在我們身邊看到的更完美的運動形式的前奏,或者這僅僅是一個短暫的實驗?」 PNAS論文鏈接 來源:cnBeta
mars-magma-1.jpg

火星液態湖可能是紅色星球上火山活動仍然活躍的證據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去年美國宇航局(NASA)宣佈了關於火星的一些重大消息 - 在火星南極的冰層下面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液態湖。在此基礎上,一項新的研究現在已經研究了這個液態湖的形成,並得出結論稱必須有一個地下熱源供液態水匯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火星最近可能出現火山活動,甚至可能在現在仍然活躍。 科學家此前利用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上的雷達儀器發現,液態湖泊位於位於火星表面下1.5公里處,大約20公里寬。大量的鈉、鎂和鈣鹽被認為溶解在其中,使其在遠低於水的通常結冰點的溫度下保持液態。 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單靠鹽等不能形成這個液態湖 - 首先必須有一些熱源來形成湖泊。幾十年的觀察表明,火星上火山活動曾經非常活躍,但人們普遍認為它在過去的幾百萬年里相當平靜。對於現在仍然存在的這個湖泊,研究人員計算出在過去30萬年左右的時間內必定會有火山活動,岩漿收集在距離地表約10公里(6.2英里)處。從最近的活動來看,從地質學的角度講,火山活動現在仍然有可能發生。 「這意味着今天火星內部仍然存在活躍的岩漿室形成,而且內部不僅僅是一個寒冷、沉寂的地方,」該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Ali Bransom表示。 當然,該團隊承認湖泊的最初發現可能是數據錯誤的結果,因此可能根本沒有水。但是對於新的工作,研究人員開始假設存在,然後確定其存在所必需的條件。如果火星上有水,它可能有助於減少未來宇航員需要攜帶的資源,並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火星或任何其他星球上外星生命機會的理解。 「我們認為,如果有任何生命,它可能必須在地下受輻射保護,」Bransom稱。「如果今天仍有活躍的岩漿過程,也許它們在最近的過程中更為常見,並且可以提供更廣泛的基礎熔化。這可以為液態水提供更有利的環境,從而可能提供生命。」 該研究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上。 來源:cnBeta
comet-Iwamoto-orbit-inner-solar-system-e1545820277364.jpg

​千年一見的彗星本週將劃過北美夜空

美國航天局「地平線」數據庫顯示,一顆藍綠色的彗星本週正在掠近地球,盡管肉眼看不到,但在北美地區藉助雙筒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就可在夜空中觀測到它。 這顆被稱作「岩本」的彗星將在獅子座附近劃過夜空,它是一顆含冰天體,以高度橢圓軌道環繞太陽運行,它環繞一圈需要1371年,因此下一次觀測時間將是3390年。觀測到這顆彗星的最佳時間是美國當地時間12日夜間和13日夜間。 美航天局說,彗星「岩本」會在美國東部時間12日下午3點10分到達離地球最近的點,但依然相隔4500萬千米,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目前該天體相對於地球的運行速度是每小時23.8萬千米,是地球公轉速度的2倍還多。 這顆彗星是日本天文愛好者岩本雅之在去年12月發現的。它來自太陽系中的「遠郊區」,屬於「極遠海王星外天體」,與太陽的距離是冥王星與太陽距離的5倍還多。 來源:cnBeta
pia23056.jpg

沙丘覆蓋火山岩床 成就火星一處酷炫景點

如果你已經看膩了地球上的地質景觀,那麼不妨將眼光瞄向我們在太陽系中的近鄰 —— 火星。近日,美國宇航局分享了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一張驚艷照片,展示了一座被沙丘覆蓋的火山岩床。軌道偵察器內置的 HiRISE 相機,為我們記錄下了這獨特的一幕。據悉,該沙丘名叫「Barchan Dunes」,在地球上也有類似的特徵。 NASA 簡要說明了它們的形成方式:「由沙丘的方向可知,這里盛行從東到西(由右至左)的風。風不斷將沙粒向吹到沙丘的斜坡上方,延綿的小漣漪就是由這種運動引起的」。 當沙粒到達沙丘的頂部時,會沿着更陡峭和較短斜坡落下,因此看不到漣漪狀。日復一日的這種運動,最終將沙丘緩慢地推移到了更遠的地方。 據悉,展示該區域(Nili Patera)最新狀況的原圖中的每個像素,約為 10 英吋的比例。除了視覺效果比較吸引人,這類照片還能夠讓科學家們對火星天氣有着更加深入的瞭解。 在將人類宇航員送往火星之前,科學家可藉此瞭解火星的風向和其它天氣事件,推算它們是如何侵蝕和影響這顆紅色星球的地表的。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是 NASA 探測器中的明星一員,迄今已經完成了整整十年的主要任務。其於 2005 年發射升空,原計畫僅服役兩年,但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期。 來源:cnBeta
drought.0.jpg

[圖]交互地區看北美地區未來60年的氣候變化

最新上線的交互地圖能夠讓你看到未來60年北美各大城市的氣候變換,總體來看前景都令人擔憂。受到氣溫上升、降水量變化等影響,未來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Charlotte)的氣候變得更像今天佛羅里達州的塔拉哈西(Tallahassee)。 Photo: NOAA 伴隨着這張交互地圖,今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還發表了一項研究,預測北美540個城市的未來氣候。舊金山的溫度要比現在升高6.9華氏度,比現在乾燥40%。該論文的兩位作家之一,來自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生態學家Matthew Fitzpatrick表示氣候變化將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Fitzpatrick向媒體The Verge表示:「數據往往是非常枯燥的。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將這些抽象的、描述性的未來預測轉換成為更本地化、更貼切個人經歷的事物。」 來源:cnBeta
welding-aa7075-aluminum-alloy-1.jpg

新的銲接工藝使輕質鋁合金可被銲接

AA7075開發於20世紀40年代,是一種幾乎與鋼一樣堅固的鋁合金,但它的重量只有鋼的三分之一。不幸的是,它的使用受到限制,因為它的部件不能牢固地銲接在一起。然而,由於使用了碳化鈦納米顆粒,這一情況將發生變化。 銲接7075的問題在於,當金屬被加熱至熔化狀態時,組成這種鋁合金的鋁、鋅、鎂和銅流動不均勻。該現象被稱為相分離,並且由此,沿着焊縫的長度形成裂縫。 在李曉春(音譯)教授的帶領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Samueli工程學院的一個團隊着手解決這個問題。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製造了由7075製成的細棒,其中注入了微小的碳化鈦顆粒。然後將這些細棒置於較大的鋁合金片之間,這些鋁合金片即將連接,起到填料的作用。當細棒和相鄰材料隨後在電弧銲接過程中熔化時,納米顆粒消除了不均勻的流動問題。 「納米粒子使液態金屬中的元素更均勻地固化在一起,從而防止相分離,」李曉春教授表示。「相分離通常會在冷卻過程中阻止液態金屬流動,從而在沒有液體填充的情況下引起收縮和裂縫。由於金屬在加入納米顆粒後凝固更均勻,因此液態金屬在凝固過程中流動性更好,因此不會因偏析而開裂。」 生產出的銲接接頭的抗拉強度高達392兆帕斯卡 - 相比之下,常用的6061鋁合金銲接接頭的抗拉強度僅為186兆帕斯卡。 「新技術只是一個簡單的轉折,但它可以允許這種高強度鋁合金廣泛用於大規模生產的產品,如汽車或自行車,其中零件經常組裝在一起,」李曉春說。「公司可以使用他們已經擁有的相同工藝和設備將這種超強鋁合金納入其製造工藝中,他們的產品可以更輕、更節能,同時仍能保持其強度。」 事實上,李曉春和他的團隊已經與一家自行車製造商合作,該製造商有興趣利用這項技術製造7075自行車車身。 研究人員最近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項研究的論文。 來源:cnBeta

黔驢技窮?NASA週三或官宣放棄機遇號火星車

美國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計畫在當地時間星期三舉行新聞發佈會,屆時將會公佈最後嘗試聯系機遇號火星車的結果。自2004年以來,機遇號火星車一直在火星上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NASA發佈的機遇號火星車渲染圖 去年6月,火星上爆發大規模沙塵暴,NASA與機遇號失去聯系,隨着時間推移,聯繫到機遇號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由於機遇號由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如果電池板蒙上大量灰塵,它就無法再為其電池充電和運行。 機遇號最初的目標是在火星地表活動90天,行駛700碼(640米)。它實際在火星上活動逾14年,超過最初計畫的逾50倍。 天文社區推測,在星期二晚上進行最後一次嘗試時,NASA仍將無法喚醒機遇號。 天體物理學家格瑪·拉溫德(Gemma Lavender)發表推文稱,「我們可能要向好奇號火星車說再見了。」 有關放棄機遇號火星車的想法得到了下述事實的印證: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將與「火星車」任務領導層和一名「火星2020」火星車團隊工程師出席發佈會,預計他將宣佈由新一代火星車「繼承機遇號的遺志」。 雖然在NASA星期三發佈會前我們還不能確定機遇號的命運,但從目前的跡象來看它的前景似乎不妙。 來源:cnBeta
1.jpg

TESS望遠鏡發現奇特「迷你海王星」 質量是地球23倍

2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於搜尋行星的新型太空望遠鏡又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這是該任務自2018年4月18日發射以來確認的第3顆系外行星。 利用TESS前三個月的觀測數據,科學家確認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HD 21749b。這是一顆「迷你海王星」,其大小是地球的3倍,質量卻是地球的23倍。它距離地球約53光年,圍繞的母恆星大小與太陽相仿。 TESS衛星將在為期兩年的主任務期中覆蓋整個天空。目前該任務已經在鄰近恆星系中發現了3顆相對較小的系外行星。 NASA科學家在1月7日宣佈,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簡稱TESS)發現了一顆圍繞恆星HD 21749運行的行星。該恆星距離地球約53光年,位於星光黯淡的網罟座(Reticulum)。 如果以太陽系的標準來看,這顆新發現的行星相當古怪。它是一顆「迷你海王星」(sub-Neptune或mini-Neptune,指實際質量低於太陽系的天王星和海王星,但特徵卻和海王星相當類似的系外行星),大小是地球的3倍,這意味着它很可能是氣體行星,而非像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該行星被稱為HD 21749b,其密度可能比我們已知的其他氣體行星更高,因為它的質量是地球的23倍。 「我們認為這顆行星的氣體組成不會像海王星或天王星一樣,它們主要由氫氣組成,而且相當蓬鬆,」發現團隊負責人、麻省理工學院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者戴安娜·德拉戈米爾(Diana Dragomir)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顆行星很可能具有和水一樣的密度,或者一個很厚的大氣層。」 恆星HD 21749的亮度與太陽相仿,HD 21749b圍繞其運轉一週的時間是36地球日。發現團隊表示,這顆系外行星的表面溫度平均約為150攝氏度。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該恆星系統中另一顆較小行星的線索。這顆潛在的行星軌道週期約為7.8地球日。如果能夠證實,這將是TESS發現的第一顆大小大致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 TESS於2018年4月發射到地球軌道,其主要任務是搜尋地球附近300光年內的恆星是否有行星存在。與NASA不久前燃料耗盡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約70%的已知系外行星)類似,TESS也是利用凌日法來搜尋系外行星。換句話說,它會搜尋行星從母恆星前方經過時引起的細微的恆星亮度下降。 在搜尋過程中,TESS將天空劃分成互相重疊的區域,一次對每個區域進行27天的研究。在為期兩年的主要任務結束時,TESS將覆蓋整個天空。相比之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主任務中只持續觀察了一小片區域,同時監視大約15萬顆相對遙遠的恆星。 焦點的轉移使TESS很難尋找那些遠離母恆星、軌道週期很長的行星。事實上,HD 21749b對TESS來說就非常遙遠;該任務發現的另外兩顆行星,Pi Mensae b和LHS 3844b,其軌道週期分別是11小時和6.3天。 「對於一顆如此亮度的恆星來說,這是最涼爽的一顆小型行星,」德拉戈米爾說道。「我們對熱行星的大氣層瞭解很多,但由於很難找到軌道距離恆星較遠,因而也較涼爽的小型行星,我們對這些更小、更冷的行星還無法瞭解更多,」她補充道,「但是這一次,我們很幸運地發現了這一顆,現在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它了。」 發現團隊最初是在TESS的「扇區1」數據中發現了來自HD 21749恆星系的信號。研究人員一開始不知道這個耐人尋味的信號究竟是由行星產生的,還是母恆星活動的變化引起的,於是德拉戈米爾和同事們分析了另一個儀器——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Planet Searcher ,簡稱HARPS)的觀察數據。該儀器安裝在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的ESO 3.6米望遠鏡上。 HARPS發現行星的方法主要是檢測恆星回應行星引力牽拉作用的微小速度變化。十年前,另一組天文學家已經利用HARPS對HD 21749系統進行了研究。他們也發現了一個信號,但還無法確定是否來自行星。 在HARPS數據中,德拉戈米爾及其團隊發現,HD 21749系統的信號每36天重復一次。他們認為應該可以在TESS的「扇區3」數據中再次發現這一信號。結果證實了他們的推斷。研究團隊分析的TESS數據是在2018年7月25日至10月14日收集的。 德拉戈米爾和她的團隊還利用了Planet...
climate.png

互動地圖直觀展示如不控制全球變暖 60年後你的居住地氣候會如何

盡管已經有無數科學事實和證據表明全球正發生氣候變暖及其嚴重後果,人們對於全球氣候變暖仍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或深刻的印象,不少人通常混淆天氣和氣候變化的概念。一項細致的研究根據數據及變暖趨勢,通過視覺化互動地圖模擬了北美各地區當前與60年後的的氣候變化情況。 這份北美氣候變化互動地圖的概念很簡單,你只需要點擊地圖上你所處的居住地,就能夠看到一根兩地間的連線產生,指示如果碳排放水平仍然持續升高,2080年你的居住地的氣候最相近的地區,連線的末端指向的地點會標出相近地區的氣候狀況。 如更暖的平均氣溫和更乾燥的冬季等,比如例子中你目前居住在美國德州的休斯頓,根據目前的氣候變暖趨勢60年後,休斯頓會變得和現在的墨西哥曼特城一樣,平均氣溫高出休斯頓8.6攝氏度,冬季乾燥度提升84.3% 互動地圖 這份地圖研究依靠非常可靠的過去27年的氣候觀察數據生成,涵蓋了北美大部分居住地點。發表於Nature的最新論文詳細解釋了這份地圖背後氣候數據的採集,預測模型的建立等。 研究論文 來源:cnBeta
new-tarantula-horn-back-1.jpg

科學家發現新品種狼蛛 其背上有一個神秘的角

很多時候,當發現新物種時,科學家們只能欣賞它們與眾不同的特徵。然而,新品種狼蛛Ceratogyrus attonitifer tarantula的情況並非如此- 它的背上有一個長而柔軟的角,沒有人知道它為什麼存在。 科學家最初是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在安哥拉中部的miombo樹林中收集了幾個雌性標本時發現了C.attonitifer物種,其作為現有狒狒蜘蛛家族的成員。參加《國家地理》奧卡萬戈荒野項目的科學家收集了這些標本,該項目旨在探索非洲奧卡萬戈三角洲的生物多樣性。 雖然其他一些狒狒蜘蛛也有「背角」,但其比新物種C.attonitifer的更硬和更短。在所有情況下,結構的目的仍然未知。 然而,多虧了當地土著居民提供的信息,科學家們對C. attonitifer 的行為有所瞭解。該地區的部落被稱為「chandachuly」,土著居民稱這種蜘蛛主要以捕食昆蟲為主。此外,據報導,這種蜘蛛的毒液對人類沒有危害,盡管叮咬後可能會被感染致死。 科學家最近在《非洲無脊椎動物》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一發現的論文。 來源:cnBeta
UYTCIPX{OIU@33@9XA}}16G.png

史前人類為什麼要在頭骨上鑽孔?

2月12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早在幾千年前,許多地方的人類就已經進行了所謂「頭部穿孔」(又稱顱骨穿孔術或環鋸術)的手術。 事實上,在人類史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世界各地的人都曾實踐過頭部穿孔術。手術過程相當粗暴,包括用鋒利的工具在頭蓋骨上鑽出或挖出一個孔洞。迄今為止,世界各地的考古遺址出土了數千個帶有鑽孔痕跡的頭骨。很顯然,這種手術在古人生活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科學家仍然沒有完全弄清楚我們的祖先為什麼要這麼做。 研究者在關於20世紀非洲和波利尼西亞頭部穿孔手術的人類學報告中指出,至少在這些地方,在頭骨上鑽孔是為了治療疼痛,比如由顱骨創傷或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疼痛。在史前時代,頭部穿孔可能也具有類似的目的。許多穿孔的頭骨顯示出顱骨損傷或神經系統疾病的跡象,並且通常就在孔洞所在的位置。 不過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懷疑,古人之所以進行頭部穿孔,除了作為治療手段之外,還可能有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原因:作為某種儀式的一部分。頭部穿孔最早的明確證據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在古希臘、北美洲和南美洲、非洲、波利尼西亞和遠東地區,人們都實施過這樣的手術,並且很可能是獨立發展出來的。 中世紀末期,大多數文化都拋棄了頭部穿孔,但直到20世紀初,這種做法仍然可以在非洲和波利尼西亞的一些偏遠地區見到。有關頭部穿孔的科學研究最早發表於19世紀,自此之後,學者們一直在爭論,古代人類之所以時不時地在頭骨上鑽孔,目的是否是為了讓靈魂進入或離開身體,或者作為某種啟蒙儀式的一部分。 然而,這些都很難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我們幾乎不可能完全排除出於醫學原因而鑽孔的可能性,因為一些腦部疾病並不會在顱骨上留下痕跡。不過,在俄羅斯的一個偏遠角落,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最可能說明頭部穿孔具有儀式性質的證據。 故事開始於1997年。考古學家在俄羅斯南部、靠近黑海北岸的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附近挖掘一個史前墓葬遺址。該遺址保留着35個人的骨骼遺骸,分佈在20個獨立的墳墓里。根據墓葬的風格,考古學家認為這些人生活在大約公元前5000年到3000年之間,這一時期被稱為銅石並用時代或「銅器時代」。 在其中一個墳墓中,考古學家發現了5名成年人的骨骼,包括兩名女性和三名男性,以及一個一到兩歲的嬰兒,和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在同一個墓葬里發現多具骸骨並不出奇,令考古學家驚奇的是他們的頭骨:兩名女性、兩名男性和那個女孩的頭骨上都有鑽孔的痕跡。每個頭骨上都有一個寬約幾厘米的孔洞,大致呈橢圓形,邊緣有刮痕。第三名男子的頭骨上有一個凹陷,也顯示出被鑿刻的痕跡,但還不是真正的孔洞。只有嬰兒的頭骨是完整無缺的。 分析墓葬內容物的工作落在了俄羅斯南聯邦大學的人類學家埃琳娜·巴蒂瓦(Elena Batieva)身上。她立即意識到,這些孔洞是頭部穿孔,並且有着很不尋常的意義。 這些頭部穿孔幾乎都位於同一個位置:頂孔矢狀縫交點(obelion)。該位置位於顱骨頂端,朝向後方,大致相當於許多女生扎高馬尾辮的位置。 在目前所有頭部穿孔術的記錄中,只有不到1%是位於頂孔矢狀縫交點。更重要的是,據巴蒂瓦所知,這種頭部穿孔術在古俄羅斯更不常見。當時她只知道另一例在該位置開孔的記錄:一個出土於1974年的頭骨,地點與她正在挖掘的遺址非常接近。 很顯然,即使發現一個在頂孔矢狀縫交點鑽孔的頭骨都已經足夠驚人,而在巴蒂瓦眼前有5個這樣的頭骨。他們都安葬於同一個墳墓,這種情況是前所未見的。 在頂孔矢狀縫交點鑽孔很不常見,原因很簡單:這麼做太危險了。這個點位於上矢狀竇的正上方,而上矢狀竇恰恰是收集大腦主要流出靜脈的血液的地方。在這一位置打開頭骨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大出血,甚至死亡。 因此,俄羅斯銅器時代的居民必須有充分的理由來進行這樣的頭部穿孔術。然而,沒有一個頭骨顯示出任何受傷或患病的跡象。換句話說,似乎這些人是在健康的情況下進行的頭部穿孔,這是否可以作為某種儀式的證據? 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猜測,但巴蒂瓦不得不暫時擱置這一研究。她還有來自俄羅斯南部的許多骸骨需要分析,不能僅僅因為幾個十分神秘的頭骨就改變研究方向。在放棄之前,巴蒂瓦決定再嘗試一下,她檢索了俄羅斯未發表的考古記錄,看看有沒有同樣在頂孔矢狀縫交點鑽孔的頭骨。 令人驚訝的是,她查到了兩個類似的記錄。兩名年輕女性的頭骨上都具有在頂孔矢狀縫交點鑽孔的痕跡,二者分別發現於1980年和1992年。兩個頭骨的出土地點都與頓河畔羅斯托夫距離不到50公里,並且都沒有任何出於醫學原因在頭部鑽孔的跡象。 於是,巴蒂瓦一共發現了8個不尋常的頭骨,都出現在俄羅斯南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而且很有可能屬於同一個時代。十年之後,考古學家獲得了更多類似的發現。 2011年,一支國際考古學家團隊分析了137具人類骸骨。這些骨骼來自三個獨立的銅器時代遺址,發掘地點位於俄羅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在頓河畔羅斯托夫東南約500公里,靠近現在的格魯吉亞邊界。 考古學家並沒有想到會發現頭部穿孔的頭骨。他們原本是為了研究該地區史前居民的健康情況,但在137個頭骨中,他們發現有9個具有明顯的孔洞,其中5個頭骨堪稱是頭部穿孔術的標準範本。這些孔洞位於頭骨前部和側面的不同位置,所有頭骨都顯示出遭受過物理創傷的跡象,表明進行頭部穿孔的目的是為了治療病痛。 但是,另外4個頭部穿孔的頭骨上沒有顯示出任何損傷或疾病的跡象。此外,這4個頭骨的孔洞位置都正好位於頂孔矢狀縫交點。 湊巧的是,其中一位研究者,來自德國考古學研究所(DAI)的人類學家茱莉亞·格雷斯基(Julia Gresky)剛好讀過巴蒂瓦的論文,該論文詳細描述了頓河畔羅斯托夫地區非同尋常的穿孔頭骨。 於是,格雷斯基、巴蒂瓦和其他考古學家展開聯合研究,對俄羅斯南部發現的12個在頂孔矢狀縫交點鑽孔的頭骨進行了描述。他們的研究發表在2016年4月的《美國體質人類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上。 無論在哪里發現這12個頭骨,對於考古學和人類學而言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何況它們都是在俄羅斯南部的同一個區域中發現的,意味着它們之間似乎有可能建立聯系。如果沒有聯系,那在小范圍區域內同時發現這麼多同類頭骨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格雷斯基、巴蒂瓦和同事們認為,這些不尋常的穿孔頭骨集中出現,意味着俄羅斯南部可能是曾是某種儀式性頭部穿孔術的中心。當然,要證明這個觀點還很困難。 俄羅斯科學院的瑪利亞·梅德尼科瓦(Maria Mednikova)是研究古俄羅斯頭部穿孔的專家。她認為,在頭蓋骨上危險的特定位置進行頭部穿孔,目的是為了實現某種「轉變」。她推測,史前人類可能認為,通過在這些位置鑽孔,他們就可以獲得普通人沒有的獨特技能。 這12個明顯健康的人為什麼會以如此不尋常和危險的方式「被頭部穿孔」?我們只能猜測。不過,根據這些孔洞本身,我們可以推測出這些人在實施了頭部穿孔術之後的命運。 這些頭骨中,有一個屬於一位年齡在25歲以下的女性,她被埋葬在頓河畔羅斯托夫附近的一處遺址。頭骨上的孔洞沒有癒合的跡象,表明她是在鑽孔過程中,或者是不久之後就死去的。然而,其他頭骨的主人似乎在手術中存活了下來。他們的頭骨孔洞邊緣顯示出骨骼癒合的跡象,當然,這一骨骼永遠無法完全癒合並重新覆蓋孔洞。 12個頭骨中有3個在孔洞周圍顯示出輕微的癒合跡象,表明其主人只在手術後存活了2到8周時間。三個死者中有兩名年齡在20歲到35歲之間的女性,另一個年齡較大,在50歲到70歲之間,性別無法確定。 另外8個頭骨顯示出更長的癒合時間。根據我們今天對骨骼癒合的瞭解,這些人可能在手術之後存活了至少4年時間。這8位倖存者包括了巴蒂瓦在頓河畔羅斯托夫附近大型墓葬中發掘的5具遺骸,正是他們非同尋常的頭骨在20年前首次吸引了巴蒂瓦的注意。 這5個人,兩個男性,兩個女性和一個青春期女孩,都在頂孔矢狀縫交點鑽孔後存活了許多年。根據對女孩的骨骼分析,她的年齡在14歲到16歲之間,接受頭部穿孔術時年齡不到12歲,甚至更年輕。 當然,這12個人也有可能遭受過疾病或頭部創傷。如果是這樣,那麼頭部穿孔術至少在其中8人身上是有效的。也有可能巴蒂瓦和她的同事們是對的,這些人的頭部穿孔或許有着某種儀式性的目的。如果真的如此,那我們只能猜測他們在手術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 在18世紀的歐洲,頭部穿孔是一種民間療法,用來治療精神病或其他與大腦有關的病變。由於缺乏科學依據,這項手術逐漸被現代醫學鄙棄。時至今日,開顱手術已經成為顱骨外科手術的一種,但仍然具有高風險性,主要用於搶救腦外傷的病人,以及一些特殊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和癲癇的患者。至於史前人類為什麼要進行頭部穿孔手術,還有待人類學家進一步的研究。(任天) 來源:cnBeta
coral-1169661_960_720.jpg

5種無意間會傷害環境的產品:從避孕藥到牛油果

據媒體報導,為了保護脆弱的珊瑚礁,帕勞成為了第一個廣泛禁止使用防曬霜的國家。但是,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這可能是他們第一次聽說該產品的有害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防曬霜中含有的10種化學成分會對海洋生物產生嚴重的毒性,並且使珊瑚更容易白化。不過,防曬霜並不是唯一會對自然界產生不利影響的家用產品。 以下就是另外5種我們經常用到和吃到的產品,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它們也會傷害環境。 研究顯示防曬霜可能會引起珊瑚白化 避孕藥 盡管避孕藥可能起到了減緩人口增長的作用,從而降低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壓力,但2016年瑞典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這類藥物也存在不同尋常的缺點。 瑞典隆德大學的Lina Nikoleris在博士論文中指出,避孕藥中含有的合成雌激素乙炔雌二醇(EE2)正在改變一些魚類的行為和遺傳特徵。當乙炔雌二醇釋放到水中時,會改變鮭魚、鱒魚和擬鯉等魚類的「基因平衡」,這些魚類具有比人類更多的雌激素受體。 研究還發現,乙炔雌二醇會使魚類更難以捕獲到食物。「此前的研究表明,魚類也會出現生殖問題,」Nikoleris女士說,「這可能導致整個魚群完全消失,並對整個生態系統造成影響。」 牛油果 對喜好牛油果的人來說,這是個壞消息。這種經常被人拿來做早餐的食物其實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旨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水足跡網絡」(Water Footprint Network)組織通過計算發現,生產一個牛油果需要大約272升水,如此巨大的耗水量對其生長的地區具有潛在的破壞性影響。 2011年,智利水務局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至少有65個牛油果農場非法將河流和其他水源引入了種植園。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導致乾旱,使當地人必須在喝水和洗澡之間做出選擇。 菠蘿 菠蘿是在超市中很受歡迎的另一種水果。據英國Tesco超市的介紹,菠蘿在2017年超越牛油果成為在英國銷量增長最快的水果。然而,正是這樣的快速增長,使菠蘿種植在世界一些地方對環境產生了不利影響。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菠蘿生產國之一,哥斯達黎加已經有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清除,開辟成菠蘿種植園。哥斯達黎加自然保護聯盟稱,整片森林在一夜之間完全消失,對該國的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菠蘿的生產採用大面積單一種植的模式,並且需要大量農藥,而這些農藥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 洗發水 棕櫚油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而且功能最多的植物油之一,但其廣泛使用也導致了嚴重的森林砍伐問題。 在2018年的一份報告中,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稱,在熱帶森林和泥炭地轉變為棕櫚種植園的過程中,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加速了氣候變化,並且正在摧毀猩猩等物種的棲息地」。 你可能知道棕櫚油在巧克力、人造黃油、冰淇淋、麵包和餅乾等食品中的使用,但很少有人知道許多家用產品中也含有棕櫚油。例如,在洗發水中,棕櫚油被用作一種護發素,幫助保持頭發的天然油脂,避免被化學物質剝離。棕櫚油也存在於口紅、洗滌劑、洗手液和牙膏等產品中。 空氣清新劑 許多報導都指出了空氣污染的危險程度,但你知道空氣清新劑可能就是問題的原因之一嗎? 在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於2016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研究者警告稱,人們不僅需要擔心戶外的空氣污染,也要警惕空氣清新劑等日常家用產品導致的室內空氣質量問題。 空氣清新劑中通常含有一種名為檸檬烯的化學物質。該物質常用來產生柑橘氣味,在食品加工中也會用到。檸檬烯本身不是一種對健康構成重大危害的化學物質,但一旦釋放到空氣中,就會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一項實驗顯示,當檸檬烯與空氣中存在的臭氧發生反應時,會產生甲醛。 每天接觸甲醛可能會導致哮喘和其他疾病的發病率增加。20世紀80年代,研究者發現甲醛和癌症之間存在聯系。自2011年起,甲醛被列為一種已知的人類致癌物。 來源:cnBeta

陳小平招募160名癌症患者參與瘧原蟲治療

春節之前,中科院官方微博發佈消息,在中科院SELF論壇的一場公開演講里,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小平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利用瘧原蟲成功治療晚期癌症患者。並行外界透露了目前尚未正式發表的臨床試驗發現,10名病人中有5人治療效果明顯,其中2人可能被治癒。該消息在網絡上持續刷屏半月有餘。 「瘧原蟲感染治癒晚期癌症」刷屏背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位於廣東省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家公司和該治療的組織發起直接相關。澎湃新聞記者2月12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4樓病區處看到,負責組織徵集臨床試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為廣州中科藍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藍華」), 一名自稱姓童的工作人員在現場負責接待來前來登記的患者或家屬。 中科藍華官網顯示,陳小平為該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CEO)。原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小平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時的課題組研究骨幹之一秦莉為該公司首席技術官(CTO)、CEO助理。2015年畢業於陳小平課題組的博士胡文現為中科藍華基因編輯部項目首席科學家、副研究員。 此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並非陳小平團隊開展瘧原蟲治療晚期癌症的唯一一家醫院。目前至少有三家醫院正在開展或即將開展類似治療,招募患者顯示共計160人,臨床試驗范圍包括晚期肺癌、晚期肝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直腸癌等多個癌種。 6年前創立中科藍華,憧憬納斯達克 工商信息軟件「企查查」顯示,中科藍華於2013年1月成立,注冊資本1900萬元,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柯宗貴,柯宗貴也是上市公司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盾股份」,300297)的最大股東。 藍盾股份則成立於1999年,並於2012年3月15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以安全產品為基礎,覆蓋安全方案、安全服務、安全運營的完整業務生態,為各大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在上海賽博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研究院發佈的《2018全球網絡安全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中,藍盾股份為17家上榜百強的中國企業之一。 中科藍華在官網則介紹稱,成立初期與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GIBH)合作,後購買引進GIBH的技術專利。官網上的一則公司動態提到,2018年5月22日上午,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侯紅明副書記和院地合作處韓青海處長受陳小平邀請蒞臨中科藍華現場指導,侯紅明表示,在國家對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的政策支持下,廣州生物院孵化出的高新技術及各項專利逐步與企業接軌合作,實現除了發表學術論文以外的技術產業化的實棧道路。 中科藍華目前擁有3家全資子公司:廣州藍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耀醫藥」),主要從事癌症免疫治療的宣傳教育與推廣;廣州藍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錦生物」),主要經營癌症的瘧原蟲免疫療法,並將成為臨床研究的CRO公司;廣州藍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亮醫藥」),主要從事新型抗瘧藥的研發。 上述三家子公司分別成立於2015年、2016年、2017年,陳小平均擔任「經理」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藍華還憧憬着去納斯達克上市。2017年10月19日,中科藍華宣佈與上海思科瑞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者為中科藍華注資數千萬元。公司當時即對外透露,中科藍華與鍾南山院士團隊合作,開展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肺癌的臨床試驗。 當時也提到「療效」:在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中觀察到2例顯效,其中1例轉移病灶消失,肺部原發病灶的「偽足」消失,由原來的「螃蟹狀」變為「斑塊狀」,並通過微創手術切除了完整的腫塊。 柯宗貴還對媒體表示,「中科藍華還要在肺、肝等領域繼續做工作,也准備去納斯達克上市。」 3個瘧原蟲治療癌症項目,招募160名患者 針對外界「瘧原蟲治療晚期癌症」的熱議,項目合作的另一方鍾南山院士在2月7日回應稱,該療法仍在實驗中,尚未達到被批准條件性用藥的階段。「現在看起來有一些苗頭,但是下結論太早了。」據鍾南山介紹,該項實驗已經進行了近4年的時間,都用於其他治療方法均無效果,病症處於終末期病人的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除鍾南山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之外,陳小平團隊至少還和另外兩家醫院有瘧原蟲治療癌症方面的合作。 澎湃新聞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官網檢索,中科藍華作為申請人所在單位、研究實施負責單位在該網站預注冊、補注冊了3項瘧原蟲免疫療法的臨床研究,分別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晚期肺癌、晚期乳腺癌和晚期肝癌。陳小平均參與其中,並擔任2個項目的研究負責人。 最早注冊的項目為「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實驗性醫學研究」(注冊號ChiCTR-OIC-16008547,狀態為「預注冊」 ),注冊時間為2016年5月27日,該項目研究負責人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歐陽銘 。澎湃新聞2月12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4樓看到的一塊介紹板中看到,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課題負責人即為鍾南山、陳小平和歐陽銘。 該項目的倫理委員會批件附件顯示,項目於2015年12月21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 批准同意。該研究目的為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血源感染良性間日瘧)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實施地點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招募志願者80人,經費或物資來源顯示自籌。 第二個注冊項目為「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的臨床研究」(注冊號ChiCTR-OIC-17013921,狀態為「補注冊」),注冊時間為2017年12月14日,項目研究負責人為陳小平。該項目由中國注冊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於2017年9月24日批准同意,研究目的為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的安全性;初步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的有效性。 該項目招募患者的癌種包括但不限於結腸癌、乳腺癌、肝癌、肺癌、胃癌等實體腫瘤(鼻咽癌、淋巴癌、宮頸癌、黑色素瘤除外),計畫招募20人,研究實施地點為二甲醫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經費或物資來源為自籌。 最新注冊的項目為「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乳腺癌和晚期肝癌的臨床研究 」(注冊號ChiCTR1800015253,狀態為「預注冊」 ),注冊時間為2018年3月19日,項目研究負責人為陳小平。該項目由雲南昆鋼醫院(雲南省昆明市第四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於2018年2月8日批准同意,研究目的為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乳腺癌和晚期肝癌的安全性; 初步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乳腺癌和晚期肝癌的有效性。 該項目計畫招募60名患者,研究實施地點為三乙醫院雲南昆鋼醫院。經費或物資來源同樣顯示自籌。 上述三個項目實施時間為三年半到四年時間。 此外,澎湃新聞記者在美國臨床試驗數據庫(ClinicalTrials.gov)檢索看到,上述三個項目也同樣在該網站注冊。 就在此前的1月31日,中科藍華在其官網還發佈了一則患者招募信息,稱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肺癌的臨床研究目前已經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鍾南山院士的團隊合作開展,取得了初期研究進展,現擴展到其它癌症中。 臨床試驗地點即為上述三個項目所實施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雲南昆鋼醫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臨床實驗范圍包括晚期肺癌、晚期肝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直腸癌等。 來源:cnBeta
VMNH_megalodon.jpg

巨齒鯊為什麼會滅絕?可能與過高的體溫有關

2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巨齒鯊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史前大型鯊魚,以巨大的牙齒著稱。它們為什麼會滅絕?一項新研究顯示,這可能與它們過高的體溫有關。 巨齒鯊學名為Otodus megalodon (關於巨齒鯊的屬名還存在爭議,目前除Otodus之外,也有作者將其屬名定為Carcharocles、Megaselachus或Procarcharodon等),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巨大的牙齒」。在今天的流行文化和古生物研究中,巨齒鯊仍然有着很高的關注度。這種巨型魚類能長到18米長,血盆大口里長着令人恐懼的牙齒。這些牙齒與大白鯊的牙齒相似,長度可達18厘米,比普通成人的手掌還長。 然而,這些海洋中可怕的大型掠食者卻在大約260萬年前消失了。有研究者認為,由於巨齒鯊主要以鯨類為獵物,而隨着兩極的海水變冷,不適合巨齒鯊生存,而鯨類因此可以躲避巨齒鯊的捕獵,導致巨齒鯊因食物缺乏而滅絕。在新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巨齒鯊的體溫,為它們如何滅絕的問題提供了新的答案。 與今天的一些鯊魚(如大白鯊和尖吻鯖鯊)類似,巨齒鯊也被認為具有體溫調節的能力,即能調節體溫來應對變冷或變暖的海水。這一能力使它們可以在比其他鯊魚更廣闊的海域范圍內捕獵。在12月10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的年會上,研究人員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那麼,巨齒鯊的體溫會與現生的鯊魚相似嗎?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科學家利用地球化學方法分析了巨齒鯊牙齒和現生鯊魚牙齒中稀有的碳和氧同位素。研究者之一、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的環境科學系的助理教授邁克爾·格里菲斯(Michael Griffiths)表示,這些同位素會隨着動物牙齒形成時的體溫差異形成不同的連結。 通過這一方法,研究人員可以估算出這些遠古鯊魚的平均體溫,從而找到可以解釋它們如何滅絕的線索,包括生物學特徵或行為特徵等。格里菲斯等人的初步結果顯示,相對於其他鯊魚,巨齒鯊的體溫相當高。數百萬年前,與巨齒鯊同在海洋中捕獵的大白鯊和尖吻鯖鯊的祖先,其體溫可能在20到30攝氏度之間。相比之下,巨齒鯊的體溫可能高達35到40攝氏度,與鯨類的體溫相當。 格里菲斯表示,為了維持如此高的體溫,巨齒鯊必須具有非常活躍的新陳代謝能力,並且需要經常進食。隨着時間推移,地球氣候開始變暖,巨齒鯊的獵物遷移到了緯度更高、水溫更低的海域。食物減少加上新的競爭者(比如虎鯨)出現,可能就是導致巨齒鯊滅絕的致命組合。 對於身處食物鏈頂端,並且新陳代謝需求龐大的掠食者來說,一旦食物短缺,其生命就非常脆弱。研究作者寫道,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加上演化上的侷限性,可能為這一地球上最大鯊魚物種的滅絕補上了「致命一槍」。 巨齒鯊的形象 與其他鯊魚一樣,巨齒鯊的體內骨骼為軟骨,除牙齒以外很難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來。人類至今尚未發現完整的巨齒鯊化石,無法直接確定其大小和外形,只能通過其牙齒化石與其他鯊魚的比對來進行推測。 目前我們看到的巨齒鯊形象就像是粗壯版的大白鯊。不過,它們的牙齒比大白鯊更鈍、更寬,鰭可能與大白鯊類似,但由於體型原因更加厚實。它們可能具有類似豬眼的眼窩,里面是較小而深陷的眼睛。 另一種對巨齒鯊形象的描繪是類似鯨鯊或姥鯊。它們的尾鰭可能是新月形的,臀鰭和第二背鰭較小,並且可能在尾鰭兩側各有一個尾柄隆起。這種外形在其他大型水生動物身上十分常見,比如鯨類、金槍魚和其他鯊魚,具有減小阻力,提高游泳速度的功能。 不過,根據牙齒形狀推測,巨齒鯊的外形可能更像沙虎鯊(學名:Carcharias taurus)。但有科學家指出,這種情況可能性較低,因為沙虎鯊是一種以「鱒行式」(carangiform)游動的魚類,推進時要求尾部的快速擺動;相比之下,大白鯊是以「鮪行式」(thunniform)游動的魚類,在快速運動中效率最高。(任天) 來源:cnBeta

刷爆朋友圈的北京”鵝毛大雪” 其實只有1毫米而已…

2月12日大年初八,北京出現了今冬第二場雪。與大年初二2月6日的初雪相比,這次降雪更明顯一些,鵝毛大雪洋洋灑灑從天而落,雪景一時間刷爆了許多人的朋友圈。這是一場「認真」的雪,有人稱之為鵝毛大雪,那麼從氣象專業角度來看,這次雪到底算什麼量級的呢?根據北京市氣象局預報,北京這次降雪也只能達到小雪量級,平原地區降水為0~1毫米,山區1~2毫米。 這小小的1毫米降雪何以刷爆朋友圈? 這就引出一個專業的問題:降雪量是如何測量的? 氣象上說的降雪量是指氣象觀測人員用標準容器將12小時或24小時內採集到的雪花化成水後,測量得到的數值,以毫米為單位。 可以看到,某地24小時降水量為0.1~2.4毫米劃定為小雪,1毫米降雪在小雪量級中也只屬於中等水平。 可您可別小瞧這小小的1毫米,1毫米降雨下到地上可能沒什麼感覺,也許有時候地面都不會出現濕滑現象,但1毫米降雪足以讓屋頂見白。 1毫米降雪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 要讓人們直觀地感受這1毫米,我們還要介紹下氣象上的另外一個專業名字「積雪深度」。 通常人們看有沒有下雪,首先是看天空飄沒飄雪花,然後就是看地面等物體上有沒有變白,踩在雪上嘎吱嘎吱響的時候雪有多厚。 積雪深度就是我們通常看到的雪的厚度,是積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通常以毫米為單位,它是一個隨着降雪增加不斷累積變化的數值。 那麼1毫米降雪到底意味着什麼? 通常情況下,1毫米降雪能積多少雪與地面溫度和雪中的含水量等因素關系都很大。如果地面溫度較高,雪落到地面就立馬會融化,也就不能形成積雪。 雪中含水量多少也會直接影響積雪深度。如果含水量大,積雪就相對薄一些,而含水量少,積雪深度就相對深一些。 給我們的直觀感受就是有些雪捧在手里容易捏在一起,堆雪人很容易,而有些雪即使使勁捏也特別容易散,堆雪人相對困難些,這就是跟雪中含水量多少有關。 現在我們假設地面溫度較低,雪落到地面全都積聚起來,那麼1毫米降雪到底能積多少雪? 通常情況下,北方降雪的含水量往往比南方小一些,1毫米降水量,在北方就相當於下了8~10毫米厚的雪,而在南方則相當於下了6~8毫米的雪,北方的雪相較於南方鬆散些。 根據中央氣象台消息,12日00時至12日14時北京市平均降雪量0.5毫米,城區平均0.6毫米,最大降雪量在延慶二海坨3.0毫米。全市平均也只有0.5毫米,但北京很多地方地面已經見白,而且很多地兒積雪都挺厚的了。 主要是因為這次雪比較干,水分含量少,比較蓬鬆,所以積雪效率較高。不信您可以試試,抓一大把雪,在手里捏捏,也就沒剩多少了。 所以不足1毫米的降雪也足以讓大家們競相曬朋友圈了。 來源:cnBeta
solar-wind-energy-harvest-inverted-flags-1.jpg

研究人員研發出可以收集太陽能和風能的旗幟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研製出了一種旗幟,可以同時收獲太陽能和風能。雖然它們目前不足以為房子供電,甚至無法為智能手機之類的產品充電,但是足以為環境傳感器供電。這種能量收集裝置採用倒旗設置,前緣可以自由移動,但後緣是固定的,與政府大樓外風中飄揚的旗幟相反。這種旗幟的主體由壓電條和柔性光伏電池組成,這些壓電條在風中擺動時收集能量,而柔性光伏電池則捕獲太陽能。 在風的作用下,這種旗幟以重復的方式從一邊到另一邊彎曲,也被稱為極限循環振盪,這使得它們非常適採用合壓電材料來變形產生均勻的能量。同時,柔性太陽能電池板帶來了雙重好處,它們作為不穩定物質,在較低的風速下觸發旗幟的拍打運動,當然同時能夠捕獲周圍的光線發電。這些旗幟不會產生太多的電力,但研究小組相信,其中的電力可以用來驅動環境傳感器,監測空氣污染、噪音和城市環境溫度,當然也可以驅動小型便攜式電子設備。 來源:cnBeta

最新研究:用糞便生產磚頭減少碳排放還能隔熱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Australia's RMI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們發現,下水道的污物經過處理後可以廢物利用產生新的用途。這些污物經過脫水、處理和乾燥後,通常一部分會用作肥料或其它用途,但仍有不少會被直接填埋,並未實現完全利用。 不過該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將處理後得到的生物固體做成磚頭是一種可行的、且具有可持續性的處理全球殘余的「生物固體」的方式。 這樣一來在磚塊的生產中僅使用15%的生物固體就能夠減少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同時還能夠滿足磚塊的環保及工程需求,節省生產中所需的黏土。 研究發現當在這些磚塊的生產中摻入10%到25%的生物固體時,磚塊通過了強度測試,生物固體內的重金屬也「融入」到磚塊之中。同時生物固體磚比正常的磚更具有滲透性,這意味着它有更好的隔絕能力,能夠防止熱量流失。 除了磚塊質量滿足要求,生產這類磚塊的燒轉過程所需消耗的能量也更少,不但能夠減少碳排放量,還能省下燃料錢,看似古怪的方法不失為一種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 來源:cnBeta
greening-earth-1.jpg

自2000年以來 中國和印度在「綠化」地球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地球上的人類活動通常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 人們正在將塑料垃圾倒入海洋並以驚人的速度融化冰蓋。但這並不都是壞消息。一項關於衛星數據的新研究表明,在過去20年左右的時間里,地球變得更加「綠色」,其中最大的貢獻者是中國和印度。 對於這項新研究,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檢查了2000年至2017年間NASA衛星收集的遙感數據。有趣的是,地球陸地表面綠葉綠色區域的總量在此期間上升了約5%。這大約是550萬平方公里。研究人員對這中國和印度處於領先感到驚訝。根據該研究,僅中國就占全球植被增加量的25%。 鑒於植物是一個巨大的天然碳匯,地表「綠色」程度增加通常被認為是一件好事。這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在實踐中,不同的植物在碳循環中發揮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增加的綠色植被可能不一定會減緩氣候變化。新的森林有利於碳捕獲,但新的農田往往會在收獲季節將任何捕獲的碳釋放回大氣中。 該團隊表示,中國42%的新綠化來自森林,32%是農田。另一方面,在印度,增加的綠色植物中有82%來自作物,而4.4%來自新森林。當然,更多的農田意味着更多的糧食生產。研究人員表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和印度的穀物、蔬菜和水果產量增加了40%,主要得益於作物輪作,肥料使用量增加和灌溉等方面的改進。 該研究的另一個重大驚喜是,人類活動是造成新綠化覆蓋率大幅增加的原因。事先,研究人員認為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將是最大的影響因素。這些新發現表明,人類土地利用實踐需要包含在未來的地球系統模型中。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