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酷睿

Tag: 酷睿

Intel 12代酷睿原裝散熱器定了:自帶藍色燈帶

早在9月份,Intel 12代酷睿發布之前,就有消息稱,這一次會升級原裝散熱器,並給出了三種方案。 不過,首發的六款型號都是125W K/KF系列,它們都沒有自帶散熱器,要等後續的65W標準版。 現在,我們第一次看到了12代酷睿新款原裝散熱器的定妝照,正是此前曝光的三款之一,名字叫做Laminar RM1。 整體設計風格和現在神似,依然是下壓式風扇,周邊一圈鰭片,但增加了一圈藍色的LED燈帶,這也是Intel原裝散熱器第一次亮起來。 不過,目前尚未有任何具體的規格細節。 Intel有望在下月初的CES 2022期間發布更多型號的12代酷睿,包括65W、35W的標準版、節能版,新款散熱器也會同步登場。 來源:快科技

PC變天了 干同一件事 M1 Max速度是酷睿i7的4.8倍

盡管高通和微軟早於蘋果進行了ARM PC的嘗試,但因為應用優化不充分、編譯效率低等問題,並沒有在市場掀起波浪。反而,後起之秀蘋果憑借M1以及在軟硬體一體化上的優勢,一鳴驚人。 日前,Stephen Shanklan升級了一台M1 Max+32GB記憶體中配版16寸新MacBook Pro,他很好奇自己的錢花的值不值,於是第一時間拿出來和2年前的16寸MBP(6核酷睿i7)做對比。 首先從體驗上,Shanklan感覺無論是加載網頁、滑動瀏覽、TouchID解鎖等都有著明顯速度提升。 接著是自己常用的後期照片軟體Adobe Lightroom,以合成6張3000萬像素RAW照片為例,M1 Max MBP用時14秒,i7 MBP用時67秒,速度差了4.8倍。即便是差距最小的一項測試(合成3張3000萬像素RAW到HDR),M1 Max為12秒,i7為22秒,後者用時是前者1.9倍。 盡管i7版MBP已經面世兩年,但Adobe Lightroom在M1 Max問世後快速就進行了優化,包括適配其統一記憶體架構(減少CPUGPU對調用數據的重復復制)以及釋放AI單元算力等。 一番測試後Shanklan認為自己花費3500美元(約合2.2萬元)購置新MBP物有所值,老i7最終折抵了1350美元。 來源:快科技

「4nm」酷睿用上大小核+小芯架構 Intel:靈活搭配滿足定製需求

Intel的12代酷睿Alder Lake首次用上了大小核架構,這還是x86桌面處理器的頭一次,實際表現大家也看到了,大核心的單核性能強大,小核心表現也很不錯,能效比極高。 12代酷睿的架構設計只是個開始,Intel過去幾年一直堅持原生多核架構,所以CPU核心擴展數量不容易,這方面AMD的銳龍採用了小晶片設計,每組CCD有8個核心,可以輕松堆出16核、32核及64核處理器。 Intel接下來也會跟進,2023年才上市的14代酷睿Meteor Lake不僅會用上大小核CPU架構,還會上馬小晶片設計,也會集成不同工藝的IP核心。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CPU計算模塊的核心是Intel 4工藝,也就是之前的7nm EUV工藝,年中時候已經完成晶片「Tape-in」,現在應該流片成功了。 Meteor Lake的GPU模塊傳聞是台積電的3nm工藝,目前雙方還在洽談中,CEO基辛格下周拜會台積電高層,不出意外的話可以定下來。 其他模塊,如IO單元之類的還沒信息,大機率不會上馬很先進的工藝,Intel 7工藝就不錯了。 對於Intel的這一轉變,Intel副總裁Sandra Rivera在瑞銀大會上表示,大小核以及小晶片技術的加入,使得Intel能夠更靈活地滿足客戶需求,提供更豐富的定製產品。 來源:快科技
加速購買EUV光刻機 外媒 三星尋求加快5nm及3nm芯片製程工藝研發

消息稱Intel CEO基辛格下周訪問台積電:有望敲定3nm晶片合作

Intel CEO基辛格最近一段時間對台積電很不客氣,一方面是批評他們成本低是因為有地方部門的高額補貼,另一方面又喊話美國政府不應該補貼台積電。不過在嘴炮的同時,Intel於台積電的合作也沒少,下周就要擺放台積電面談代工合作。 據報導,基辛格預計下周會訪問台灣及馬來西亞,其中主要目的就是拜會台積電高層。 這一消息傳聞已久,不過Intel及台積電都沒有證實,台積電方面甚至表態稱不予置評。 據悉,基辛格此行主要是跟台積電的3nm工藝合作有關,該工藝將在2022年Q3季度量產,不過大規模出貨要到2023年。 首發台積電3nm的主要是蘋果,Intel同樣也需要3nm工藝,其14代酷睿Meteor lake的GPU核心據說會採用台積電3nm工藝,此次拜會台積電高層就是確保3nm工藝分配,避免被蘋果產能擠占。 來源:快科技

Intel 12代酷睿生產力測試視頻:不只是頂級遊戲處理器

11月4日,Intel 12代酷睿正式解禁上市,帶來全新工藝、全新混合架構,i9-12900K也在上代i9-11900K的基礎上,再次拿下了最強遊戲處理器的稱號。 視頻 今天我們來看看12代酷睿的另一面,也就是內容創作生產力,因為它採用了性能核(P核) + 能效核(E核)的混合架構設計,單核性能、多核性能都突飛猛進,尤其是能效核大大提升了多核性能,這正是生產力最需要的。 我們這次主要考察的是i9-12900K、i5-12600K兩顆處理器,分別對比上代的i9-11900K、i5-11600K,與之搭配顯卡是華碩RTX 3080 Ti,記憶體是兩條芝奇16GB DDR5-5200。 測試軟體我們選擇了常見的各種渲染工具、視頻剪輯工具以及PugetBench全家桶,最後也會順便再看看一些遊戲測試。 由於核心數量更多,12900K只用了530秒就跑完了測試,比11900K要快了54%。而12600K用時824秒,已經和11900K沒有太大的差別。 V-ray這一項限時在1分鍾內跑完,12900K得分比11900K高了67%,12600K比起i5-11600K,領先幅度為38%。 接下來再來看看X265的轉碼效率,12900K比11900K快了65%。對於剪輯師來說,4K電影的轉碼是一項非常耗時的工作,採用12代酷睿處理器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最後一項是CineBench R20和R23,它們都是典型的渲染性能考察工具,大家自己看圖就知道12代酷睿有多厲害了。 看完了渲染性能測試,那麼12代酷睿在日常工作以及視頻剪輯方面,它的表現會怎麼樣呢? 首先是CrossMark,這款軟體可能大多數同學都比較陌生,它是BAPCo組織開發的基準測試軟體,能夠測試電腦的創造力、生產力和響應速度,結果能很好得反映電腦對於日常事務的處理效率。 從測試的結果來看,12600K相比於11600K領先了超過15%,而12900K對比11900K的進步幅度更是超過21%。 AE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Adobe家族最權威的視頻特效軟體,AE對多核CPU的應用不是太友好,但即便如此12900K也比11900K快了18%,12600K總體比11600K高了15% Lightroom是一款和Photoshop比較類似的圖片處理軟體,但是更加專注於批量照片後期處理。而這次12代酷睿就表現好很多,12900K比11900K快了差不多1/3,12600K比起11600K要快了25%。 Photoshop應該就不用多說了,看總分的話,12900K比11900K要快26%,12600K也比11600K快了16%。 最後一項是Premiere,它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視頻編輯軟體,12900K總得分比11900K高了35%。12600K比11600K快了將近23%。 遊戲性能我們就不一一表述了,大家自行來看。總的來說,12900K是無可爭議的超強遊戲處理器。對比11900K 8%的領先幅度看起來不算多,但主要是因為RTX 3080 Ti這樣的高端顯卡也已經餵不飽12900K了。 當然,最大的驚喜還是12600K,它的遊戲性能非常接近i9-11900K,相信絕對會在主流玩家中火爆。 從幾輪的測試結果來看,生產力方面,16核的i9-12900K生產力渲染性能是最強的,而i5-12600K只有10個核心,但它的表現也可以媲美上代旗艦i9-11900K。遊戲表現方面,i9-12900K無疑是最強的遊戲處理器,而它在所有的遊戲測試中的表現也是最好的。 至於i5-12600K,在多數單機遊戲中要稍微落後於i9-11900K,而在《絕對武力全球攻勢》、《坦克世界》這樣的網游中又強那麼一點,而且別忘了它是主流型號,已經不遜於上代旗艦型號了。 可以說,現在的新一代酷睿,已經不只是超強的遊戲處理器了! 來源:快科技

發售僅兩年 Intel退役10代酷睿H處理器:12代酷睿版即將發布

14nm工藝的酷睿處理器一度是Intel的主力,現在隨著12代酷睿的上市,14nm處理器逐漸要退市了,其中10代酷睿H移動版處理器現在也大量退役,上市不過兩年時間。 Intel日前發布通知,宣布了10代酷睿筆記本處理器的退市計劃,涉及的型號包括酷睿 i5-10200H、i5-10300H、i5-10500H、i7-10750H、i7-10870H 和 i9-10980HK等,明年4月1日是最後的訂單日,9月30日是最後的發貨日。 酷睿 i5-10400H、i7-10850H、i7-10875H、i9-10885H、至強 W-10855M 和至強 W-10885M系列則是2022年7月1日可訂購,2023年1月27日前發貨。 這些處理器主要是14nm工藝的Comet Lake-H系列,實際上部分型號還是當前遊戲本的主力,發布時間也不過兩年,現在就退役了。 今年初Intel已經退役了Comet Lake-U、Ice Lake-U低功耗系列處理器,現在這一批退役後,14nm在移動平台幾乎銷聲匿跡了。 Intel清退14nm釘子戶,主要原因還是新一代處理器已經成為主力,筆記本上11代酷睿TGL系列遍地開花,明年1月份的CES展會上,Intel又要推出12代酷睿Alder Lake的移動版了。 這一代CPU工藝、架構和桌面版相同,採用BGA Type 3封裝,尺寸為50×25×1.3毫米,內部集成最多6個P核、8個E核,總計14核心20線程,同時整合96單元的Xe核顯。 此前Intel表示12代酷睿移動版已經發貨給客戶,顯然新一代筆記本上市也不遠了。 來源:快科技

Intel 12代酷睿凌亂:i7隻有10核心、i5卻有12核心

Intel將在下個月的CES 2022上正式發布Alder Lake-P 12代酷睿移動版處理器,我們也陸續見過多款型號,今天又看到了i7-12650H。 GeekBench 5檢測它擁有10核心16線程,包括6個大核心、4個小核心,二級緩存2.5MB,三級緩存24MB,頻率2.7-3.5GHz(不一定精準)。 有什麼特殊的呢?之前見過的i9-12900HK、i7-12800H、i7-12700H都是14核心20線程,包括6個大核心、8個小核心,它砍掉一半小核心。 而在它之下還有個i5-12500H,卻有更多的12個核心,只不過因為大核心僅4個,小核心為8個,它的線程總數為16個。 這就出現了凌亂的一幕:i7的核心數比i5還要少,線程數又一樣。 當然,i7-12650H的大核心更多,在高負載復雜任務中的表現肯定會更好一些。 另外,它集成了Xe LP核芯顯卡,64個執行單元,性能基本和GTX 760、RX 550一個檔次。 來源:快科技

Intel 12代酷睿處理器全曝光:從2核賽揚到16核i9

10月底Intel發布了多款12代酷睿處理器,包括i5-12600KF、i5-12600K等6款處理器,這兩款處理器也被稱為當代最香處理器,如今12代酷睿桌面級處理器的首發全部型號已被曝光。 從曝光的信息來看,包括已經發布的6款在內,12代酷睿桌面級處理器一共有28款,其中包括入門級的雙核G6900T以及16核的i9-12900K。 根據爆料,12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中,除了i7之外的非K型號,i5、i3以及奔騰、賽揚都沒有小核心,而且從跑分成績來看,新款i3和i5處理器的跑分較上代都有大幅提升。 以下是媒體匯總的各型號規格: i3-12100:4 大核 + 0 小核,3.3- 4.3GHz,12MB 三級緩存 i3-12300:4 大核 + 0 小核,??- 4.4GHz, ?? MB 三級緩存 i5-12400/F:6 大核 + 0 小核,2.5-4.4GHz,18MB 三級緩存 i5-12500:6 大核 + 0 小核,3.0-4.6GHz,18MB...

酷冷至尊炎神P360上手:i9-12900K火力全開的制勝秘訣

距離Intel 12代酷睿推出也有一段時間了,在新一代混合架構加持下的i9-12900K性能提升之大,在之前的首發評測中也是有目共睹,同是125W的功耗下,i9-12900K相比上一代i9性能提升30%。 不過Intel今年在12代酷睿的功耗方面提出了兩個新概念:MTP(Maximum Turbo Power)和PBP(Processor Base Power),也就是「最大加速功率」和「處理器基礎功率」。 通俗來講,如果要保證處理器的基礎運行效能的話,主板就要給處理器提供最基本的功率,但要想處理器「火力全開」的話,就必須要達到「最大加速功率」才行,而i9-12900K的MTP達到241W,這也就意味著需要一個出色的散熱器為其「保駕護航」。 因此不少散熱器廠商推出了專為適配12代酷睿處理器的散熱器,其中包括咱們的「酷媽」——CoolMaster酷冷至尊,近日正式推出了炎神P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主打出眾顏值+高散熱效能,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款散熱器的實際表現如何吧。 開箱賞析 酷冷至尊炎神P360的包裝採用了酷冷至尊標志性的紫色,包裝盒左上角貼有INTEL官方認證「黃金搭配」標簽,就能看出這是一款專為Intel 12代酷睿適配的水冷散熱器。 酷冷至尊Logo上方的彩虹紋路,以及產品圖的RGB燈光效果已經突出了產品支持RGB燈效的特性,右下角的小標簽則是提示用戶盒子里包含了ARGB控制器。 打開包裝盒之後,就能見到散熱器本體的真面目了,可以看到包裝內採用了厚實的紙皮內襯保護,並且冷排、風扇、水冷頭等配件均進行了防塵保護。 酷冷至尊炎神P360隨盒配備了Intel和AMD兩大主流平台的扣具、螺絲、螺柱,還有冷排風扇固定螺絲、風扇接針、高導熱係數矽脂,以及ARGB控制器、RGB接針、轉接線等配件。 既然是為12代酷睿進行適配,包裝內自然包含了最新的Socket LGA-1700平台扣具套裝,如果組裝12代酷睿的新機,所需的配件包括以下的扣具底座、冷頭固定支架、Intel平台專用的螺柱螺帽、以及四顆固定冷頭的螺絲,配合矽脂進行安裝。  產品賞析:冷頭精緻CD紋路,吸睛十足 作為與CPU進行接觸導熱與熱交換的「關鍵部位」,冷頭內置的水泵,以及與CPU頂蓋接觸的底面,對散熱器的整體效能擁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酷冷至尊炎神P360的冷頭配備了純銅底座,底面光滑平整,同時酷冷至尊這次對銅底面積進行了加大,因為12代採用了大小核混合架構,大面積銅底能使冷頭與CPU頂蓋充分貼合,使得熱量傳導更加均勻,避免熱量傳導不均產生積熱現象。 同時,冷頭內置的腔體也採用了雙腔體設計,官方宣稱系統流量提升了將近34%,帶來了更好的熱交換效果,同時,內置的陶瓷軸心能夠減少水泵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還能夠提升冷頭使用壽命,帶來既安靜又強勁的散熱體驗。 除了加大的銅底和全新的雙腔體設計之外,酷冷至尊炎神P360上蓋採用了奈米壓印花紋工藝,迎著光線會有一個相當精緻的CD紋路,周圍的二代ARGB環繞式燈效和中間的酷冷logo則是點綴其中。 360規格的冷排,厚度為27.2mm,具有較好的兼容性,冷排內擁有13條水路,鰭片部分採用了高密度的弓字型設計,在不改變水排外觀尺寸的前提下,可以增加水道寬度並降低流動阻力。 同時,這種設計能夠有效增加散熱面積,增加空氣流動性,帶來了更好的散熱效能。 為了提升水冷管在多次纏繞或彎曲後的耐用性,酷冷至尊炎神P360採用了EPDM高壽命橡膠材質水冷管,具備耐腐蝕、抗氧化的特點。同時,這種材質可以減少水冷液的蒸發率,大幅延長使用壽命。 配備了第二代ARGB燈效的120mm高性能風扇,扇葉採用了連葉設計,結合ORBS風扇軸承,帶來更強勁的72.3CFM風量和2.96mmH2O風壓,同時還能保證低噪音的使用體驗,噪音值最大僅為32dB,pwm轉速控制可在0-2300rpm區間。 為了減少風扇轉動時產生共振引起較大的噪音,三把散熱風扇在螺絲孔處都配備了防震腳墊。 上手體驗 我們使用微星MEG Z690 UNIFY+Intel i9-12900K處理器作為體驗測試平台(AMD平台安裝方式同理),機箱為酷冷至尊HAF500黑色款中塔機箱,兼容安裝360水冷散熱器。 首先在主板上對好扣具位置,然後安裝相應的螺柱。 在CPU頂蓋塗上附贈的矽脂,矽脂質地比較順滑,感覺還是非常好塗的。 在水冷頭上安裝固定冷頭的支架,用四顆螺絲固定即可。 最後安裝冷頭,安裝冷頭還是比較輕松的,直接將冷頭和支架固定在扣具上,擰上螺帽即可。 得益於較大的銅底,冷頭能夠較好的貼合CPU頂蓋,同時你可以根據冷排的安裝位置調整水冷管的方向。 兼容性方面同樣沒有問題,冷頭的實際大小基本在扣具的覆蓋范圍內,不會對記憶體、供電馬甲產生位置衝突,造成安裝不便。 啟用RGB燈效同樣非常簡單,附贈的ARGB控制器與主板的ARGB接口連接,然後將冷頭、風扇的ARGB接針連接到控制器上,就能夠啟用RGB燈效了。 酷冷至尊炎神P360支持各大主流廠商的RGB燈效,你不僅可以使用自帶的MasterPlus軟體控制燈效,你也可以使用板廠自帶的燈效調節軟體進行RGB同步調節。 散熱效能測試 我們使用PCMARK 10 EXTEND進行日用模擬的散熱效能測試,可以看到在測試的過程中,CPU核心溫度基本上處於30度左右,封裝區域基本處於38度左右,散熱表現相當不錯,在測試完成之後,CPU的溫度很快就回落到30度以下,這說明散熱器的導熱效率比較高,能快速地將熱量導出。 接下來是OCCT軟體的CPU壓力測試,在經過將近一小時的測試後,CPU封裝溫度保持在71度,核心方面的溫度則是在60度-70度附近。  最後我們使用AIDA 64進行Stress FPU滿負載測試,由於微星的BIOS在自動模式下電壓設定比較高,性能釋放上也較為激進,在開啟FPU烤機之後,i9-12900K處理器的功耗已經達到了260W,功耗處於一個較高值,而在炎神P360一體式水冷的作用下,CPU的性能核心基本上在90度左右,而能效核心在76度左右,溫度控制相當不錯。 總結 如今想要讓12代i9火力全開,一個頂級的水冷散熱器已經是必不可少了,而今天評測的這款酷冷至尊炎神P360,配備了雙腔體設計和大面積銅底的冷頭,以及高性能風扇和經過巧妙設計的冷排,為CPU溫度控制保駕護航。 其次在外觀方面,在全新的工藝和燈效加持下,散熱器的冷頭擁有出眾的顏值和炫酷的RGB燈光效果。 在實際上手體驗中,酷冷至尊炎神P360不僅對12代擁有很好的適配兼容性,同時對於高功耗、高負載下的i9-12900K處理器也能達到很好的壓制效果,對於CPU穩定運行、持續發揮高性能起到了關鍵作用,是高性能電腦散熱器的優質選擇。 來源:快科技

Intel 13代酷睿首次現身:8大核+16小核、32線程

Alder Lake 12代酷睿還在發布中,Raptor Lake 13代酷睿就早已曝料滿天飛,現在第一次出現在了CrossMark測試資料庫中。 CrossMark很快移除了相關信息,不過還是被眼尖的媒體留下了一張截圖: 可以看到,系統被識別為「RPL-S ADP-S DDR5 UDIMM OC CRB」,明顯對應Raptor Lake-S桌面版本。 處理器本身自然沒有型號,只顯示「Genuine Intel 0000」,但能認出有24個物理核心、32個邏輯核心。 這就和之前的傳聞完全相符,13代酷睿會有最多8個大核心、16個小核心,前者支持超線程。 搭配記憶體是DDR5,頻率還是起步的4800MHz,但消息稱會提高到5600MHz,而且繼續兼容DDR4。 13代酷睿有望在明年第四季度發布,繼續採用Intel 7製程工藝,桌面上還是LGA1700接口,除了8+16核心的i9系列,還會有8+8核心的i7系列、6+8的i5系列、4+0的i3系列、2+0的奔騰系列,繼續集成Xe核芯顯卡,最多32單元。 當然也會有移動版,但具體配置不詳。 LGA1700再戰一代 來源:快科技

高通公布驍龍8cx Gen3性能:9瓦媲美22瓦酷睿i5

紙面發布後,高通也在第二天的驍龍技術峰會上公布了驍龍8cx Gen3的細節。 據悉,驍龍8cx Gen 3採用三星5nm LPE製程,CPU架構為4個3.0GHz Prime大核(基於Cortex-X1)和4個2.4GHz能效核(基於Cortex-A78),總緩存14MB,包括8MB L3和6MB系統緩存。 對比8cx Gen2也就是前一代,單核性能提升40%,多核性能提升85%。 既然是面向PC平台的處理器,最大的對手莫過於Intel、AMD代表的x86。事實上,高通也披露了相關成績。 在功耗9W的性能輸出可媲美一顆22W的酷睿i5,或者在同樣標定15W功耗下,能夠比酷睿i5多出25%的性能。 GPU方面,代際性能增加60%,相較於x86競品,每瓦性能提升40%。 不過,上文提到的酷睿i5並沒有明確型號,我們旁徵博引下。 PCworld以PCmark成績天梯估算,驍龍8cx Gen2提升85%後大約能到3508分,比銳龍5 3500U好,但不及酷睿i7-1065G7。這個估算僅供參考,因為高通的85%說的是Geekbench 5多核。 WinCentral以驍龍8cx Gen 3的泄露跑分(1010/5355)比較發現,單核和酷睿i5-10210U媲美,多核甚至在酷睿i7-1165G7之上。 來源:快科技

新一代華為MateBook筆記本曝光:本月發布 無緣12代酷睿

據數碼博主@菊廠影業Fans爆料稱,華為筆記本「疊代」產品預計將於12月發布。 目前不清楚新品華為MateBook隸屬於那個系列,或許是華為MateBook X Pro 2022款,畢竟2021款發布已經快一年了。 如果12月發布,也意味著該系列產品可能無緣英特爾12代酷睿移動處理器,因為後者很可能將於2022年1月份的CES上才會亮相。 今年下半年華為已經推出了數款筆記本電腦,包括華為MateBook B系列、華為MateBook數字系列、華為MateBook E系列等等。 首先是今年8月,華為MateBook B系列更新換代,一口氣發布了四款,包括MateBook B7、MateBook B5、MateBook B3-520、MateBook B3-420。 隨後今年9月,又發布了最新的MateBook 13s、MateBook 14s筆記本,搭載了2K/90Hz觸控屏,配備了英特爾11代酷睿35W H系列處理器。 最新筆記本就在上個月,華為推出了MateBook E二合一平板,是華為首款搭載OLED原色屏的筆記本產品,擁有一塊12.6英寸顯示屏,並且還到了90%的屏占比、P3廣色域、600尼特高亮度、專業級高色准、自然色彩顯示、硬體低藍光等。 來源:快科技

消息稱14代酷睿封裝多種內核:CPU自產、GPU上馬台積電3nm

Intel前不久推出了12代酷睿Alder Lake,明年將推出改進版的13代酷睿Raptor Lake,2023年就有重量級產品14代酷睿Meteor Lake,這代開始會用上3D封裝,其中CPU內核是Intel 4工藝自產,GPU核心則是台積電3nm工藝。 Meteor Lake這一代還是大小核架構,其中性能核升級Redwood Cove,效能核升級Crestmont架構,同時會上Foveros 3D封裝,融合多種IP核心,CPU計算核心會使用Intel 4工藝生產,也就是之前的7nm EUV工藝。 最新爆料稱,除了CPU核心之外,Meteor Lake的GPU核心可能會給台積電代工,用上3nm工藝。 目前台積電已經接了Intel不少GPU晶片的代工,Alchemist系列Xe獨顯使用的是6nm工藝。 除了CPU核心及GPU核心之外,Meteor Lake中還會有連接模塊,這部分也有可能是給台積電代工,不過尚無詳情。 從爆料來看,Meteor Lake的計算模塊的CPU核心是由Intel親自操刀,Intel 4工藝是Intel首次上EUV工藝,這是個高性能節點,Intel需要自己打磨。 GPU、連接等晶片適合堆電晶體密度,可以交給台積電代工,也有助於減輕Intel產能的壓力,這樣的合作模式應該是很有可能的,反正Intel已經把6nm獨顯晶片的訂單交給台積電了。 按照規劃,Meteor Lake將於2023年上市,此前計算模塊的核心已經設計定案,最近還公布了試產的消息。 來源:快科技

Intel 12代酷睿非K系列型號、規格全曝光:沒有小核的i3來了

Intel 12代酷睿首發只有六款K/KF系列解鎖版,以及配套的Z690主板,而接下來,非K系列型號和更平民的B660、H670主板也不遠了。 現在,曝料高手@momomo_us 透露了即將發布的12代酷睿非K系列,一共七款型號。雖然他的曝料很隱晦,但也很容易猜出什麼意思。 i9-12900/F都是8大8小16核心24線程,頻率2.4-5.1GHz,三級緩存30MB。 i7-12700/F 8大4小12核心20線程,頻率2.1-4.9GHz,三級緩存25MB。 i5-12600、i5-12500、i5-12400/F都是只有6個大核心、12線程,不再有小核心,三級緩存均為18MB,頻率分別為3.3-4.8GHz、3.0-4.6GHz、2.5-4.4GHz。 i3-12300、i3-12100都是只有4個大核心、8線程,後者頻率3.3-4.3GHz,三級緩存12MB,而前者只知道加速頻率4.4GHz,猜測基準頻率3.4GHz,三級緩存應該也是12MB。 12代酷睿有兩種不同晶片,i5-12600K及更高使用的是8大+8小原生配置,i5-12600及更低則是6大的原生配置,不喜歡小核的可以等等了。 12代酷睿的兩個版本 來源:快科技

12代酷睿升級LGA1700插槽 網友實際數了一遍:真是1700個針腳

Intel的12代酷睿處理器升級內容很多,除了CPU架構、GPU架構及工藝升級之外,還帶來了全新的LGA1700插槽,針腳比之前的LGA1200多了500個,主要是用於提高支持PCIe 5.0、DDR5及更高供電等等。 問題來了,LGA1700插槽真的是1700個針腳嗎?這事還真有人去核對了,推特網友Olrak較真了一下,他實際數了一下LGA1700插槽的針腳數,得出結論是全新的插槽就是1700個針腳。 當然,他也不可能一一去數,實際上還是用了計算方法,計算了每個區域的針腳數,最後加起來就是總的針腳數了。 為什麼要對這個問題較真?倒也不是因為網友蛋疼,一方面LGA或者之前的Socket插槽的名字及實際數量並不一定都是100%對應的,叫LGA1700也不一定正好是1700個,有可能多,有可能少,以前不是沒有這樣的事,廠商會留有餘地,或者就是為了湊整。 其次,糾結這個問題還跟下一代的13代酷睿有關,之前有消息稱Raptor Lake處理器會變成LGA1800針腳,多出100個,但是現在實際上真的只有1700個,沒有額外的100個空間,所以下代要麼全新設計插槽,要麼就是用LGA1700了。 來源:快科技

不只是頂級遊戲處理器 12代酷睿生產力測試:能效核心顯神威

一、前言:能效核心可給12代酷睿帶來多少生產力? Intel 12代酷睿處理器(Alder Lake)全面升級工藝架構,IPC性能提升19%,這已經足夠讓人驚嘆,更有趣的是還加入了能效核心,多線程性能也隨之水漲船高。 第12代酷睿之強,甚至有點讓人難以相信!就算是中端的i5-12600K處理器,其單核性能和多核性能都有都可以媲美上代頂級處理器。對於Intel的粉絲而言,已經有很多年沒見過如此之大的性能提升了。 在12代酷睿處理器的首發測試中,我們主要測試了i9-12900K、i5-12600K的理論性能以及遊戲性能,生產力方面的測試涉及較少。 本次將會圍繞生產力進行相關測試,項目包括我們常見的各種渲染工具,視頻剪輯工具以及CrossMark & PugetBench全家桶。 來看看加入了能效核心的新一代處理器在生產力方面有多大的進步! 測試平台如下: 本次測試除了考察12代酷睿的i9-12900K、i5-12600K,還加入了上一代對應的i9-11900K、i5-11600K,看看提升有多大。 測試顯卡為華碩TUF RTX3080Ti O12G GAMING,記憶體為芝奇Rjpjaws S5 DDR5-5200 16GB×2。 二、渲染性能測試 1、Blender BenchMark 2.80 Blender 是一款開源的跨平台全能三維動畫製作軟體,提供從建模、動畫、材質、渲染、到音頻處理、視頻剪輯等一系列動畫短片製作解決方案。 而Blender BenchMark則是用來測試CPU/GPU渲染性能的免費程序。 i9-12900K的成績是8分50秒,也就是530秒。 i9-11900K的成績是13分37秒,換算下來就是817秒。 i9-12900K完成測試用時秒,比i9-11900K快了54%,而i5-12600K的渲染性能與i9-11900K基本相同。 2、Corona 1.3 Benchmark Corona Render有著非常優秀的渲染質量和速度,它可以作為一個插件被3Dsmax以及C4D等軟體使用。 i9-12900K的分數為8767297Rays/秒。 i9-11900K的分數為5249486Rays/秒。 i9-12900K的成績一騎絕塵,比i9-11900K快了67%。i5-12600K也比i9-11900K要快了7%左右。 3、V-RAY Benchmark i9-12900K得分為27710。 i9-11900K得分是16733。 i9-12900K同樣也是比i9-11900K快了67%,而i5-12600K則是稍強於i9-11900K,比後者快了3%。 4、X265 FHD Benchmark X265是近年興起的一種高效率視頻編碼,能在保持與X264編碼同等畫質的情況下,將高清視頻的容量降低40%左右。目前以X265編碼為基礎的高清電影已經開始取代X264編碼原有的地位,成為了網絡高清視頻的主流編碼技術。 i9-12900K的轉碼速度比i9-11900K快了65%,i5-12600K比起i9-11900K快了6%左右。 5、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測試中,i9-12900K的渲染速度比i9-11900K快了70%。i5-12600K也比i9-11900K快了8%。 6、CineBench R23 在CineBench...

高頻輕松勝DDR4 芝奇Ripjaws S5焰刃DDR5 5200MHz記憶體評測

一、前言:起步頻率5200MHz的Ripjaws S5 焰刃系列DDR5記憶體 Intel Alder Lake 12代酷睿理器將DDR5記憶體首次帶到了桌面平台,新的時代開啟了。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雖然DDR5記憶體頻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且由於時序太高,導致其延遲也水漲船高,遊戲性能表現實在是令人失望,實際測試DDR5-4800對比當前主流的DDR4-3200提升幅度極為有限,平均只有1%多一點。 和當前市面上普遍頻率為4800MHz的DDR5記憶體不同,芝奇Ripjaws S5 焰刃系列DDR5記憶體的起步頻率就來到了5200MHz,更高的頻率帶來了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延遲。 芝奇Ripjaws S5 焰刃DDR5記憶體採用的是美光ICA45 D8BNJ顆粒,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DDR5 4800MHz記憶體都是採用的這款顆粒。 不過通過更好的PCB及IC用料,Ripjaws S5 焰刃系列在保持時序和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將頻率提升到了5200MHz。 記憶體馬甲採用極粹白配色,記憶體高度只有33mm,幾乎兼容市面上所有的風冷散熱器。 拆開馬甲。 正面8顆美光DDR5顆粒。 另外一面是空的。 來自於美光的DDR5記憶體,顆粒編號為ICA45 D8BNJ。 二、性能測試:輕松超頻到5600MHz 遊戲性能提升4% CPU-Z能檢測到的參數不多,可以看到型號是F5-5200U4040A16G,記憶體顆粒來自於美光,支持XMP 3.0,單條容量16GB。 芝奇Ripjaws S5 焰刃DDR5記憶體只有一組XMP設置,頻率是5200MHz,時序40-40-40-76,電壓1.1V。 理論上,DDR5記憶體可以預存多達五組XMP,其中三組出廠預設不可改動,另外兩組允許玩家修改自定義。 1、記憶體緩存測試 這是在BIOS全默認的情況下測得的數據,此時記憶體頻率為4800MHz,時序為40-40-40-76 CR2,記憶體的讀取、寫入和復制帶寬分別為:75482MB/、68720MB/、68857MB/。而記憶體的延遲則為81.9ns。 直接在BIOS開啟XMP模式,讓芝奇Ripjaws S5 焰刃DDR5記憶體運行在5200MHz頻率,時序依然是40-40-40-76 CR2。 此時的記憶體的讀取、寫入和復制帶寬分別為:77020MB/、73269MB/、71440MB/,而記憶體的延遲則為77.6ns。 雖然讀寫帶寬沒有太大變化,但是記憶體延遲卻從81.9ns降到了77.6ns,降低了5%。 嘗試著超頻,將記憶體電壓設置為1.35V,頻率調到5600MHz,時序40-42-42-82 CR2。 此時記憶體讀取、寫入和復制帶寬分別為:86661MB/、78891MB/、78946MB/,延遲大幅度降到了70.6ns。 其實記憶體還能進一步超頻到5800MHz,只不過很難通過Memtest記憶體穩定性測試了。 2、遊戲測試 首先是默頻,在《戰爭機器5》中,當記憶體頻率為4800MHz,測得的幀率為200FPS。 在XMP設置,也就是5200MHz頻率下,遊戲的幀率提升到了204FPS。 超頻到5600MHz之後,幀率進一步提升到了207FPS。 三、總結:高頻DDR5記憶體才是未來 Intel最新的第12代酷睿處理器雖然獲得了性能上飛躍提升,但是新生的DDR5記憶體無疑是令人失望的,DDR5...

短視頻時代:酷睿i7、蘋果M1到底誰更強?

蘋果M1系列自研處理器自從誕生以來,一直被很多人追捧甚至神話,仿佛有了它,x86什麼的都可以歇菜了。 誠然,無論蘋果A系列還是蘋果M系列,都有其獨到創新之處,很多思路也值得借鑒學習,但它畢竟是蘋果封閉生態下自產自銷的,適合忠實的蘋果用戶,而且是不差錢的蘋果用戶。 對於更廣泛的主流用戶來說,Windows PC依然是首選,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Windows PC依然在不斷革新,無論性能還是設計都更上一層樓,尤其是憑借開放的生態,產品極度豐富,價格也十分靈活。 尤其是這兩年,Intel提出了Evo嚴苛認證,更是在設計、體驗等各個環節,打造出了近乎完美的Windows筆記本。 雖然蘋果已經發布了新一代M1 PRO、M1 MAX,但是對應的MacBook Pro筆記本價格過於高昂,反倒是M1 MacBook Air相對更親民一些。 Intel這邊,12代酷睿移動版尚未到來,輕薄本在11代酷睿的加持下已經空前繁榮,Evo認證產品也越來越多。 今天我們就用一台通過Intel Evo認證、基於11代酷睿的微星尊爵Prestige 14,和配備M1晶片的MacBook Air,簡單較量一下。 微星尊爵Prestige 14是首批通過Intel Evo平台認證的筆記本電腦之一,綜合實力非常出眾,鋁合金材質機身精緻時尚,搭載11代酷睿i7-1195G7處理器,4核心8線程,睿頻最高5.0GHz,還集成銳炬Xe核芯顯卡。 現在是短視頻的時代,一台視頻處理性能強勁的筆記本必不可少,以往這是高端電腦才能勝任的,現在一台主流輕薄本都可以遊刃有餘。 Intel 11代酷睿集成Quick Sync技術,可以支持到最高12-bit 4:4:4 H.265視頻編碼,還支持VP9、AV1等新格式,可以覆蓋絕大多數視頻後期用戶的剪輯需求,而蘋果M1系列還局限在自家的ProRes視頻格式。 我們用知名的跨平台視頻轉碼工具Handbrake來做測試,包括H.264轉碼、H.264轉碼,因為它對硬體優化支持得比較完善,能很好地發揮出CPU的視頻處理性能。 從測試結果來看,i7-1195G7可以調用硬編解碼加速,所以轉碼速度快得多。H.264格式1080p解析度下快了幾乎一倍,4K解析度下也領先多達20%。 H.265格式更是太壤之別,1080p解析度下i7-1195G7領先68%,4K解析度下居然超過了4倍。 蘋果M系列很優秀,MacBook系列也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的優勢,都局限在蘋果自己的小圈子里,並不適合多數人。 如果你是個主流用戶,顯然更需要性能與輕薄兼備的酷睿筆記本,尤其是通過了Intel Evo嚴苛認證的,對付中輕度視頻編輯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而在明年初,Intel將帶來12代酷睿筆記本,更先進的製程工藝,更強的混合架構,對於視頻、照片編輯等工作會更上一個層次。 來源:快科技

一圖看懂Intel未來五年CPU路線圖:17代酷睿要上「2nm」工藝

上月底Intel發布了12代酷睿Alder Lake,升級了大小核CPU架構,工藝也升級到了Intel 7(之前的10nm工藝),從一代開始Intel的CPU工藝也穩定下來了,未來四年中要掌握五代CPU工藝。 伴隨著新工藝出現的還有新一代酷睿,目前官方可確認的酷睿排到了14代——2023年推出的Intel 4工藝的Meteor Lake流星湖,這是Intel首款使用EUV光刻工藝的處理器,還會使用多晶片封裝技術,亮點很多。 再往後呢?爆料挺多,但也很散亂,好在3DCenter網站匯總了一份表格,將Intel到2025/2026年的CPU都標出來了,簡單來看下。 11代、12代酷睿都發布了,沒什麼可說的,接下來就是明年的13代酷睿,代號Raptor Lake,產品系列是酷睿i-13000系列,大核升級為Raptor Cove,最多8核16線程,小核還是gracemont,但從8核增加到16核,總計是16核32線程,核顯升級為Gen 12.2,架構依然是Xe。 其他如DDR5、PCIe 5.0、LGA1700插槽都沒變,明年Q3季度發布。 再往後就是2023年的14代酷睿,代號Raptor Lake,核心數還沒明確說法,製程工藝升級Intel 4,兼容LGA1700,2023年上半年發布。 15代酷睿代號Arrow Lake,這代最大的變化是它可能會使用台積電的3nm工藝代工,首次不是Intel工藝生產,預計2023到2024年問世。 16代酷睿代號Lunar Lake,規格也不太確定,但工藝又回歸Intel 3,核顯升級Gen13,預計2023/2024年問世。 17代酷睿代號Nova Lake,這次變化又大了,工藝會使用Intel 20A,這是Intel在FinFET工藝之後的第一次重大變革,首次進入埃米工藝時代,20A差不多是2nm工藝的水平,不過實際參數還是迷,要等很久才能公布。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唐炯:從4004到12代酷睿 同樣的價格 6933倍的性能

今天是11月15日,回首50年前的這一天,1971年11月15日,一個改變了半導體行業、改變了整個科技世界的小傢伙誕生了——它就是全球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英特爾4004! 它的出現,不僅標志著英特爾從一家記憶體公司走向一家處理器巨頭,更是成為我們今天科技生活的原點。 傳奇一般的英特爾執行長戈登.摩爾曾將4004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具革新性的產品之一」。 4004誕生的傳奇故事 讓我們把時間的指針再往回撥一些,回到1969年。 當時,一家名為Nippon Calculating Machine Corp.的日本計算器公司與英特爾接洽,要求為其工程原型計算器Busicom 141-PF設計一套新的集成電路。 Federico Faggin、Ted Hoff、Stan Mazor,三位可以載入史冊的英特爾工程師,沒有使用需要12顆定製晶片的原有計劃,最終只用4顆晶片就完成了任務,其中就包括劃時代的英特爾4004。 只有指甲蓋大小的它,集成了2300個電晶體,最大時鍾頻率750KHz,每秒可以運算6萬次。 這些在今天看起來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它卻可以媲美1946年製造、足足占據一個房間的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 並且,英特爾4004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設計,把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和矽柵極技術(SGT)整合到了一個晶片中。 4004就此拉開了英特爾乃至行業技術變革的大幕。在工程師展示中央處理單元的使用方式後,開發人員就建立了一套機制,確保每個人都可以在縮小晶片尺寸、成倍提高計算能力方面發揮作用。 作為共同發明人的Mazor表示:「4004具有重大的革命性意義。英特爾花費了大約五年的時間,指導工程師構建基於微處理器的新產品。最終,英特爾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屢創輝煌。」 從4004到12代酷睿 對於如今高性能處理器的各種參數,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甚至不以為然,但如果對比一下4004,你就會感慨歷史的變化是如此驚人。 4004的製造晶圓直徑還是2英寸(50.8毫米),12代酷睿已達12英寸(300毫米),增加了5倍。 4004的電晶體只有2300個,12代酷睿已達幾十億個。 4004的製造工藝是10微米,12代酷睿已經計劃到Intel 7(可以大概理解為7nm)。 4004的內核/線程只有1/1個,12代酷睿已達16/24個。 4004的頻率只有750KHz,12代酷睿最高已達5.2GHz,提升了6933倍。 4004的封裝針腳只有碩大的16個,12代酷睿已達1700個。 4004當時的價格為30-100美元,以今天的貨幣計算相當於196-654美元,12代酷睿則是264-589美元,基本沒變。 再舉幾個更有沖擊力的例子: 如果摩天大樓的價格以摩爾定律的速度下降,那麼現在買一台PC的錢,你就能買到一座摩天大樓。 如果摩天大樓的高度以摩爾定律的速度增加,那麼現在它將達到珠穆朗瑪峰的35倍。 如果房價下跌也有這樣的速度,那麼現在一顆糖就能換一棟樓! 英特爾唐炯:你的筆記本 就是4004偉大的最好證明 時值英特爾4004處理器誕生50周年之際,快科技特意采訪了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中國零售消費事業部總經理唐炯,一起聊了聊它的歷史意義,以及筆記本的進化。 唐炯感慨道:「英特爾在50年前發布了4004微處理器的時候,可能沒有人意識到它帶來的偉大意義。一項發明的偉大需要時間去證明。正是從這個發明創造開始的不斷進化,深刻改變了世界,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今天我們在一個科技改變生活的年代。大家對各種新發明新技術司空見慣,但有些事過了一些年後,回首去看,才會發現科技的進化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周邊所熟悉的一切。」 唐炯加入英特爾中國已經20多年,參與了大量新產品、新技術的發布與推廣,尤其是筆記本的變化,令他最為感慨,英特爾在其中起到的推動作用也讓他倍感自豪。 唐炯回憶說,加入英特爾後公司給他配的第一台筆記本已經很高級了,但沒有Wi-Fi,這在如今是無法想像的,但當時就是如此,必須找網線插入網口才能聯網,否則就「與世隔絕」。 2003年,英特爾打造了迅馳品牌,要求迅馳筆記本必須配備Wi-Fi,這是非常激進的。為了推廣無線網絡,英特爾甚至免費幫助周邊的咖啡館安裝無線路由器。 另外,當時的筆記本又厚又沉,英特爾就在2013年提出超極本(Ultrabook)標準,要求筆記本最大厚度不得超過20毫米,並帶領行業革新模具、散熱、螢幕等等,才成就了如今輕薄便攜的筆記本,很多廠商甚至自發把厚度標準壓到了18毫米以下。 這幾年,英特爾更是先後打造了雅典娜計劃、Evo嚴苛認證,在性能、續航、連接、喚醒時間等各個方面都對輕薄本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涉及到100多個標準驗證,達不到的就得不到背書。 在采訪的最後,唐炯總結說,Evo認證可以說是另一場進化的起點,而這一場新的進化的原點,應該就是50年前的英特爾4004。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中國零售消費事業部總經理唐炯 來源:快科技

14核酷睿i7-12800H現身跑分:單核比銳龍7 5800H快25%

Intel 12代酷睿Alder Lake處理器目前只推出了6款桌面型號,大家在等待65W以下的版本包括酷睿i3更新的同時,也可以順便期待下移動筆記本版本。 經查,在Geekbench上出現了酷睿i7-12800H的跑分,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12代酷睿移動標壓家族(Alder Lake-P)的其中一款,運行在一台AORUS 15 YE4遊戲本上。 跑分軟體識別出來的參數包括14核20線程、基礎頻率2.8GHz、加速頻率28.3GHz(這個顯然有誤)。 成績方面,單核1654,多核9618,分別比酷睿i7-11800H提高了12%和20%,比AMD銳龍7 5800H提高了25%和37%,單核比銳龍9 5900H還是快了17%。 看來即便是採用異構設計,Intel在筆記本處理器上對AMD的比較優勢仍舊得到了延續。後者要想有所突破,可能要看基於6nm Zen3+的Rembrandt APU表現如何了。 值得一提的是,12代酷睿標壓和AMD銳龍6000移動版APU預計都會在明年一月的CES 2022大展期間隨一眾遊戲本正式發布。 來源:快科技

Intel 13代酷睿支持DLVR調壓技術 功耗可降低25%

Intel的12代酷睿Alder Lake已經發布上市,剩下的主要是市場布局的問題了,下一個新品目標就是13代酷睿,之前泄露的代號為Raptor Lake,會是12代的改良版。最新爆料稱13代酷睿會支持DLVR調壓技術,CPU功耗可降低20-25%,性能提升7%。 小道消息跑得很快的VC網站援引多方爆料稱,Raptor Lake處理器會支持新的電壓調控技術——DLVR數字線性穩壓器,該技術早在2020年1月份就有出現,今年3月份曝光的PPT中也有提到,只不過大家之前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結合Intel的專利說明中的解釋,DLVR可以跟主板上的主調壓器並聯,降低處理器內核的功耗,而且成本較低,復雜度也更低。 大家都知道CPU功耗跟電壓息息相關,CPU/GPU等單元負載升高的時候需要更高的電壓,但輸入電壓超過所需電壓之後也會導致功耗增加,還產生額外的熱量,所以穩定電壓非常重要,DLVR就是可以精確控制電壓的技術。 根據Intel的說法,使用DLVR技術之後,CPU電壓可以降低160mV,對應的就是降低了20-25%的CPU功耗,而21%的電壓下降大約就等效於提升7%的性能了。 總之,從這個爆料來看,明年的13代酷睿Raptor Lake會基於12代酷睿的大小核架構,內核數量不會增加了,但Intel重點會放在架構微調上,改進CPU緩存、LPDDR5X支持等等,新的DLVR技術也可以降低功耗,提升性能及能效。 來源:快科技
i7-11700K PassMark跑分泄露 單核提升15%、力壓銳龍5000

12代酷睿大量新型號曝光:i3走來了

Intel已經上市了6款12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但它們都是尾綴K的不鎖頻型號,熱設計功耗清一色125W。 顯然對於預算有限的朋友來說,還在期待更多i5型號甚至i3、奔騰的登場。 日前,日本裝機站點Dospara以及PC大廠戴爾泄露了幾款12代酷睿新成員的信息,主要都是65W標準功耗的版本。 同時,FanlessTech還拿到了「T」後綴的節能版處理器信息,新聞樂見的i3也來了。 感興趣的不妨來看VCZ的大匯總表格,這幾乎已知目前最齊整的12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家族型號了。 仔細觀察的話,酷睿i3和奔騰單純使用了P核,而沒有E核(能效核),算是比較特別的存在。對於奔騰來說,不知道會不會砍掉對DDR5記憶體、PCIe 5.0等特性的支持。 上市時間方面,只知道節能版據說是明年初。另外,大家還可以期待12代酷睿標壓處理器(移動筆記本平台),12900HK據說首次上馬14核。 來源:快科技
5nm  A14X加持 新MacBook出貨規模大台積電 無壓力

8.5Gbps速率 三星首發14nm LPDDR5X記憶體:或搭配13代酷睿CPU

——LPDDR5X(低功耗雙倍數據速率5X)。 根據三星的介紹,這款LPDDR5X記憶體採用了14nm工藝,功耗減少20%,速率可達8.5Gbps,是比上一代產品LPDDR5的運行速度6.4Gbps約快1.3倍,同時最高容量可達64GB。 這意味著未來的手機記憶體容量可達64GB,都要超過快閃記憶體了,不過實際上不會這麼快,手機今年最大才做到了18GB,明年24GB到32GB,達到64GB容量還得兩三年。 三星這款LPDDR5X記憶體除了手機之外,還有哪些領域可用?官方提到了5G及AI等市場,實際上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筆記本電腦。 Intel在11代酷睿Tiger Lake上支持了LPDDR4X記憶體,12代酷睿Alder Lake支持的是DDR5及LPDDR5,支持LPDDR5X的是明年的13代酷睿Raptor Lake,這是在Alder Lake上的增強升級版。 用過11代酷睿筆記本的玩家可能會注意,使用DDR4-3200記憶體還是LPDDR4X-4266記憶體,核顯的性能差距很大,所以8.5Gbps的LPDDR5X明年要是用於13代酷睿筆記本,那麼對提高Xe核顯的性能很有幫助,搭配這樣的高頻記憶體,13代酷睿又要打一波雞血了。 來源:快科技

功耗241W 酷睿i9-12900K能用280水冷嗎?也不是不行

Intel的12代酷睿Alder Lake已經發布上市了,旗艦酷睿i9-12900K性能很好很強大,遊戲性能領先Zen3架構銳龍最多可達30%以上。不過它的代價也不低,不說處理器+主板+記憶體的價格,光是散熱就考慮下了。 為了提升性能,酷睿i9-12900K這一代在TDP功耗上很激進,PL1就有125W,PL2功耗甚至直接飆到了241W,有些主板甚至直接將PL1功耗就做到了241W,這樣可以釋放更高的性能。 但是這樣做也導致散熱壓力增加,很多人直接考慮上水冷了,140mm這樣的入門級水平肯定不行了,那280mm級別的水冷能不能壓得住酷睿i9-12900K處理器? 日本同行今天用酷睿i9-12900K及海盜船iCUE H115i RGB PRO XT水冷作了測試,PL1功耗直接設定為241W了,對比了安靜及最高轉速下的結果。 首先看安靜模式下的結果,下下圖中藍色的是頻率曲線,橙色的是溫度曲線。 在這個模式下,酷睿i9-12900K的最高溫度達到了92度,倒也沒有觸發100度以上的保護局機制,CPU頻率當然也會降低,部分情況下低於4GHz了。 然後是最高轉速模式,此時最高溫度降低到了86度,降頻情況也有所緩解。 這里是兩種模式下的R23多核性能,基本上沒差別,這倒是說明酷睿i9-12900K的性能還是很穩定的。 簡單來說,酷睿i9-12900K如果按照241W的高性能功耗來跑,對散熱的要求還是很高的,280mm水冷也只能壓得住90度左右的溫度,談不上清涼,不過性能還算穩定。 一句話來說,真要是想用280mm水冷來搭配酷睿i9-12900K,也不是不能用,溫度會高一些罷了。 來源:快科技
礦工盯上RTX 3060游戲本 效率堪比RTX 2080 Super

遊戲本即將大換代 12代酷睿+RTX 3080 Ti性能怪獸現身

一次來自Geekbench的跑分,同時泄露了兩款重磅硬體,分別是酷睿i7-12700H和RTX 3080 Ti。 這意味著,遊戲本產品即將迎來新的性能王者,對於預算充足的消費者來說,顯然應該等待一番。 回到跑分,是一款惠普Omen 17,i7-12700H識別為14核20線程,居然和i9-12900HK一樣。頻率2.45~42GHz,24MB L3,熱設計功耗35~45W。 顯卡方面,RTX 3080 Ti移動版集成58組計算單元,也就是7424個CUDA,比當前RTX 3080多出1280個(20.8%),匹配16GB GDDR6顯存,256bit位寬。 考慮到RTX 3080移動版最大能到150W,RTX 3080 Ti顯然會是有過之無不及。 跑分上,OpenCL中為127392,Vulkan下是90114。 就目前時間窗口來看,12代酷睿標壓處理器和RTX 3080 Ti/3070 Ti移動版預計在明年的CES大展期間發布。 來源:快科技

新一代遊戲本首次亮相:12代酷睿i7-12700H搭檔RTX 3080 Ti

Intel 12代酷睿正在發布,NVIDIA RTX 30系列顯卡正在升級,新一代的遊戲本也即將浮出水面。這不,惠普暗影精靈就按耐不住了。 GeekBench 5檢測信息顯示,惠普這款新的暗影精靈配備了12代酷睿i7-12700H處理器,和更高端的一樣都是6大8小14核心20線程,二級緩存2.5MB,三級緩存24MB,但是頻率更低一些,識別為基準2.5GHz、最高加速4.2GHz。 記憶體搭配32GB,但沒有檢測到DDR4還是DDR5。目測後者機率更高一些。 顯卡方面是新的頂級型號RTX 3080 Ti,但沒有識別出任何規格信息。 根據此前曝料,它採用全新的GA103核心,CUDA核心數一說7680個、一說7424個,頻率最高1395MHz,同時搭配256-bit 16GB GDDR6顯存,最大功耗或在180-200W。 計算跑分有兩個,一是127392,二是90114。不出意外前者是標準版,已經高於桌面版RTX 3080,而後者是Max-Q版本,基本和移動版RTX 3080持平。 明年初的CES 2022又將熱鬧非凡。Intel、AMD、NVIDIA按慣例都會推出新一代移動平台。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成功擊敗蘋果 12代酷睿Alder Lake跑分成績超M1 Max

近日,英特爾發布了旗下首批12代酷睿「Alder Lake」處理器,其中就包含了擁有8個性能核心和8個能效核心的酷睿i9-12900K。 雖然首批12代酷睿處理器理論上是桌面級別的處理器,但是由於蘋果計劃在新的27寸iMac上使用M1 Pro和M1 Max,因此將這兩者進行對比也未嘗不可。 英特爾酷睿i9-12900K的Geekbench 5基準測試的結果顯示,該處理器的多核性能最高評分為26065。 i9-12900K跑分成績 作為對比,M1 Max的多核性能最高評分是12793,M1 Pro則是12590。 這說明i9-12900K的多核心能比M1 Pro和M1 Max快了2倍左右。 不過雖然i9-12900K在性能上勝過了M1 Pro和M1Max,但這也並非沒有代價。 在基本頻率下i9-12900K有著高達125W的功耗,而在睿頻下更是能夠達到241W的功耗。 可以說,i9-12900K的優秀表現是它作為一顆桌面級別處理器以高功率高能耗換來的。 相比之下,蘋果的M1 Pro和M1Max晶片作為搭載在MacBook Pro上的處理器,在能耗上控制的相當出色,並且配合MacBook Pro的設計在散熱上也有著出眾的表現。 據悉,英特爾預計將在 2022 年初發布用於筆記本電腦的第12代酷睿處理器,屆時英特爾與蘋果兩家同屬於移動電腦設備的處理器表現有何差異想必值得期待。 來源:快科技

P核、E核各顯神通:12代酷睿內容創作性能可提升100%

Intel 12代酷睿創新性地採用了性能(P核)+能效核心(E核)的混合架構設計,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實際應用中如何提現其優勢? 根據官方解讀,P核強化了單線程處理能力,在遊戲、生產力創作中都可以提供超強性能,E核則加強了多線程處理能力,可以應對大吞吐量負載,並針對後台應用進行優化。 比如在遊戲場景中,P核可以專注遊戲本身,E核則可以負責直播等後台任務,提高並行效率、整體能效,而在內容創作場景中,設計師往往一方面要應對龐大的圖像、視頻、模型數據量,另一方面要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對單線程、多線程性能都有極高的要求。 對於E核本身的性能,也不用擔心,Intel也公布了同等頻率下的單線程性能對比,E核甚至比Comet Lake-S 10代酷睿還要高出1%,而對比P核也只差了大約27%,完全是主流水準。 為了證明混合架構給內容創作帶來的提升,Intel也進行了一番實地演示。 首先使用分別配備i9-12900K、i9-11900K的電腦,顯卡均為RTX 3080,都運行Adobe Premiere Pro導出4K視頻片段,並同步打開Adobe Lightroom導入一百張相機照片並轉成JPG格式。 然後讓i9-12900K、銳龍9 5950X同時運行基於Adobe Premiere、Lightroom的視頻和照片流負載測試。 可以明顯看到,i9-12900K的處理速度無論比上代還是競品都要快得多,而且P核、E核都分配到了最合適自己的負載,從而大大提升了整體執行效率。 按照Intel的官方數據,在內容創作軟體中,i9-12900K相比上代i9-11900K的性能提升幅度非常兇猛,典型應用至少也有36%,After Effects Pulse測試甚至翻了一番。 可以預料,12代酷睿必將成為設計師的絕佳利器。 來源:快科技

最直觀演示:12代酷睿P核+E核原來這麼智能

Alder Lake 12代酷睿可謂x86架構近年來最大的變革,不但擁有全新工藝、CPU架構、DDR5記憶體、PCIe 5.0總線、封裝接口等等,更是首次在主流消費領域融入了混合架構設計。 它同時集成性能核(P核)、能效核(E核)兩種不同的CPU核心,都是最多8個,彼此搭配,可靈活滿足單線程、多線程、多任務等各種應用場景的需求。 此設計公布以來,大家一直非常關心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E核的性能水平如何,是否可以勝任日常負載,二是兩種核心如何調度分配,執行效率如何,甚至會不會出現「一核有難N核圍觀」「的極端情況。 對於第一個問題,Intel給出了明確數字:同等頻率下的單線程性能,E核甚至比Comet Lake-S 10代酷睿還要高出1%,而對比P核也只差了大約27%,因此完全不必擔心。 而關於兩種核心的設計原理、運行規則、系統優化等話題,Intel此前已經反復講了很多次,尤其是專門設計了「Intel Thread Director」(ITD/線程調度器),從硬體層面進行把控,再結合Windows 11作業系統的線程監控與調度分派,以及軟體端的適配,全方位優化。 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文字畢竟不夠直觀,Intel特意通過一款名為「Intel Thread Director Monitor」(線程調度監視器)的工具進行了一次形象化的演示,一看秒懂。 以酷睿i9-12900K為例,它有8個P核、8個E核,在監控頁面以此列出,最右側則是不同類型的工作負載,可以任意選擇模擬加載,包括默認的高性能負載(DEF)、向量浮點運算指令(VFP)、AVX2/VNNI等AI指令(AI)、後台線程(BG)等等。 首先啟動一些默認高性能負載,它們會被逐個分配到各個P核上,甚至會適時讓一個核心處理兩個線程。 注意,這些負載與核心的分配,並不是手動指定的,而是由ITD將負載信息反饋給作業系統,後者決定給予哪個核心來執行。 然後啟動更高負載和優先級的VFP指令,ITD和Win11立刻將其分配給P核,同時將部分默認負載轉移到E核。 接下來創建AI指令,它被認為更應該優先執行,就加入P核,同時將部分默認負載、VFP指令都放到E核。 最後加入一些後台線程,它們直接就放在了E核上,不會去搶占繁忙的P核。 當然,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得多的多,這里是形象地展示一下運行機制。 在軟硬體調度優化之下,大家不必擔心兩種架構核心的工作安排問題,即便是軟體沒有特殊優化,ITD、Win11也會做好自己的調度,而且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系統、軟體做針對性優化,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Intel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客戶端計算事業部中國業務總經理Sunil Kaimal此前也曾明確表示,從長期來開,Intel會堅定地走混合架構,也會讓所有開發者不論在哪個系統上,都能獲得最好性能。 來源:快科技

12代酷睿大戰7nm Zen3 一圖看懂17家媒體遊戲性能評測

昨晚Intel解禁了12代酷睿Alder Lake的性能評測,這一代處理器的升級力度很大,不僅有Intel 7(之前的10nm SF)工藝升級,還升級了Golden Cove核心架構,最多8大8小核心,16核24線程,Xe架構核顯,首發PCIe 5.0、DDR5記憶體等等。 12代酷睿的首發評測昨晚大家也都看到了,不過從各家媒體的評測結果來看,這可能是CPU評測史上分歧最嚴重的一次了,每家網站選擇的主板、系統及評測項目、遊戲設置都不一樣,帶來的結果也是很多不同的。 12代酷睿的性能超越了AMD的Zen3處理器,這個結論基本沒有問題,關鍵是到底能領先多少,特別是在遊戲性能上。 3DCenter網站這次很良心,他們綜合了17家海媒體體/自媒體的評測結果,重點分析了遊戲性能測試,然後做了個匯總,表格如下: 不一一介紹每家網站的測試結果了,總結一個太長不看版:以12代酷睿旗艦酷睿i9-12900K的性能為100%基準,i7-12700K性能是95.8%,i5-12600K是91.5%,這是12代酷睿中的情況。 11代酷睿中,最好的酷睿i9-11900K性能也只有86.6%的水平,i5-11600K更是只有78.1%的綜合性能,現在沒必要再買11代平台了,除非價格優惠很大。 重點是AMD的銳龍5000系列,銳龍9 5950X性能是89.4%,銳龍9 5900X是89.3%,5800X是87.2%,5600X就是83.4%了。 只考慮遊戲性能的話,12900K當然可以輕松淘汰銳龍9 5950X/5900X,性價比最高的當然是12600K,這款CPU非常良心。 當然,以上內容主要是基於遊戲性能的,適合遊戲玩家,也沒有考慮功耗、記憶體及主板配套的問題,真要裝機的話,還要考慮自己的需求和預算。 來源:快科技

Intel 7的怒吼 酷睿i9-12900K/i5-12600K首發評測:ROG MAXIMUS Z690 HERO神奇加成

一、前言:6年磨一劍 「10nm」桌面處理器終於到來 不知道期盼了多少年!如果從2017年的第5代酷睿Broadwell處理器算起,14nm工藝Intel整整堅持使用了6年。 6年的時間,處理器領域早已是滄海桑田。 痴迷於頻率提升是Intel堅持14nm製程工藝的原因之一!今年3月份才發布的i9-11900K更是達到了5.1GHz的恐怖全核頻率,雖然如願從銳龍9 5900X手中奪回了最強遊戲處理器的稱號,但超高功耗也再一次刷新了消費者的認知。當然,散熱器廠商是很開心的! 其實誰都知道,想要降低處理器功耗,拋棄14nm製程工藝、採用更先進的10nm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雖然晚了很多年,但是桌面端的10nm製程工藝終於還是來了! 10月28日,Intel第12代酷睿Alder Lake處理器正式發布。這是第一款採用Intel 7製程工藝的桌面處理器,第11代i9-11900K處理器也就此終結了其短暫的一生。 P.s. Intel 7製程工藝也就是Intel 10nm Enhanced SuperFin,Intel將10nm製程工藝換了一種說法。 Alder Lake處理器首次在主流領域採用了混合架構設計,比如i9-12900K擁有8個性能核(P核) + 8個能效核(E核)。 不過Intel特意強調,即便是E核,其IPC性能也不會弱於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需要注意的是,P核支持超線程,E核則不支持,比如說i9-12900K 8個P核、8個E核,線程總數是24個。 Intel 7製程工藝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塞入更多的電晶體,這也讓Alder Lake處理器擁有了更多的緩存。 Alder Lake處理器的P核每個核心擁有獨立的1.5MB二級緩存,相比之下10代酷睿每核只有0.25MB、11代酷睿每核也就0.5MB。 E核每四個核心一組,共享2MB二級緩存,合計最多4MB。 所有P核、E核共享三級緩存,最多容量30MB,對比11代的16MB幾乎翻了一番。 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容量的大幅度提升,奠定了Alder Lake處理器IPC飛躍提升的基礎。 此外,第12代Alder Lake酷睿處理器同時整合了DDR4與DDR5記憶體控制器,可以支持DDR5-4800、DDR4-3200記憶體。 CPU 的 PCIe 通道也升級至 PCIe 5.0,帶寬相比...

12代酷睿王炸搭檔 微星Z690系列主板發布:堆料夠殘暴

11月2日晚,微星舉辦線上活動,推出Z690系列新品主板。 微星Z690系列主板多達10多款,其中電競主板系列陣容包括MEG, MPG和MAG三大子系列,首發上市的有兩款,至於包括GODLIKE超神在內的更多新品將陸續登場。 據了解,微星Z690系列主板全面CPU升級供電,引入PCIe 5.0技術,其中支持PCIe 5.0的插槽還額外採用4個堅固的固定針腳設計,以更好的支撐顯卡的重量。 所有微星Z690主板的PCB板都升級為伺服器級的PCB板,MEG系列主板更採用了鋁背板來進行散熱並保護PCB。 在主板散熱方面,微星Z690電競主板配備擴展型散熱片,並搭載7W/mk 導熱能力的的導熱墊與熱管,可有效將場效應管和電感產生的熱量傳遞至散熱片上,以降低元器件溫度。 而M.2冰霜鎧甲採用了雙面導熱設計,通過導熱貼與散片的貼合將SSD熱量快速散發,以維持 NVMe SSD不會因為過熱而降速。 此外微星Z690主板將支持全新的DDR5記憶體,標準頻率將從3200MHz升級到4800MHz起步,提升了50%。Z690電競主板配備至少4個Gen4或Gen3的M.2規格插槽,並採用創新的EZ M.2 Clip簡化安裝步驟。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DIY用戶常遇到的兼容性問題,微星提出Powered By MSI概念,使用Powered By MSI產品,大家不再需要擔心兼容性和穩定性風險。 價格上,適逢雙11,微星MPG Z690暗黑DDR5定金99抵1000,到手價3699,曬單贈200元E卡 PRO-Z690-A DDR4定金100抵400,到手1699,曬單贈200元E卡。 來源:快科技

遊戲玩家對自己好一點 雙11酷睿遊戲本推薦:6千到1萬豐儉由人

作為遊戲玩家,應該多久升級一次手中的裝備? 考慮到現在的平台更新換代頻率,兩三年一次換新是比較合適的,但是眼下顯卡市場持續偏離正常軌道,價格居高,貨源奇缺,因此入一台合適的遊戲本,成了很多玩家的共識。 如果你還在使用兩三年前的遊戲本,趁著現在雙十一的機會,可以考慮升級一把了,尤其是最新的11代酷睿高性能移動平台,產品已經極為純熟,升級體驗上一個檔次的同時,產品豐富,價格合適。 11代酷睿H45處理器採用全新的10nm SuperFin電晶體製造工藝,集成Willow Cove CPU架構,多達8核心16線程,單核、雙核都可以加速跑到5.0GHz,性能提升堪比節點跨越。 擴展方面,支持多達20條PCIe 4.0通道,可以最多滿足一塊顯卡加三塊SSD,擴展能力很強大。 此外,11代酷睿H45處理器還支持Wi-Fi 6E高速無線網絡、雷電4高速接口,整體性能再上一個台階。 在這個雙十一期間,11代酷睿遊戲本的價格也有了松動,不少品牌最近還提供了豐富的優惠活動,大家可以關注下這幾款產品,價位覆蓋6000到1萬元,豐儉由人,看自己的預算和需求。 華碩天選2遊戲本:二次元風很誘人TX Boost自動超頻  購買地址: 對遊戲本的顏值很挑剔?那麼華碩天選2遊戲本就有自信了,它沒有採用傳統遊戲本炫酷拉風的RGB燈光或夸張的猛獸機身,而是採用次元感爆棚的魔幻青和神秘冷酷的日蝕灰兩種神仙配色,刷新筆記本顏值。 天選2遊戲本還搭載一塊144Hz IPS電競螢幕,疾速刷新能力讓畫面流暢順滑,配合Adaptive Sync技術,有效消除拖影撕裂和運動模糊,尤其是在FPS、賽車、體育、格鬥等即時類遊戲中,能給予玩家幀幀流暢的出色戰鬥體驗。 性能方面,天選2遊戲本配備了酷睿i5-11400H處理器及RTX 3060光追顯卡,《絕地求生》之類的遊戲也能流暢運行,所以它很適合喜歡玩遊戲但也喜歡二次元的新生代玩家。 戴爾G15遊戲本:硬核風格、專業級3D音效、外星人配件聯動 購買地址: G15遊戲本是戴爾全新設計的外觀,一體成型的高分子聚合物機身,兼顧耐用,不留指紋,整體風格鋒芒畢露,很硬核,特別適合男性玩家,外觀辨識度極佳,個性張揚。 配置上,G15遊戲本使用了8核酷睿i7及RTX 3050的組合,支持120Hz高刷,用於主流的3A遊戲及網游無壓力。 此外,G15遊戲本還強化了音頻系統,支持Nahimic 3D音效,語音清晰,定位精準。 還有就是G15遊戲本還能與老大哥外星人聯動,後者的配件在G15上也能通過AWCC軟體控制,信仰燈什麼的特效照樣可以發揮作用,買不到外星人的戴爾粉絲可以考慮這一款。 神舟戰神Z7遊戲本:144Hz高刷、超高性價比 購買地址: 戰神Z7遊戲本是一款15.6寸的遊戲本,配備了144Hz高刷電競屏,處理器是酷睿i5-11400H,搭配RTX 3050顯卡,應付主流的1080p單機遊戲及網游是綽綽有餘了。 此外,戰神Z7遊戲本還配備了16GB記憶體及512GB SSD硬碟,還有炫彩背光鍵盤,手感不錯,遊戲操作反應靈敏。 更重要的是,戰神Z7遊戲本性價比很高,不到6000塊錢就能買到綜合表現很不錯的遊戲本了,適合對預算要求較高的玩家。 機械革命泰坦X10 Pro遊戲本:2K 165Hz巨屏、暴力熊液態金屬散熱 購買地址: 想要各項規格都很突出的遊戲本?那機械革命泰坦X10 Pro遊戲本會是不錯的選擇,這是一款17.3寸的巨屏遊戲本,2560x1440解析度,支持165Hz高刷,還有100% sRGB色域,配合超窄邊框設計,整體的視覺效果非常贊,沉浸感十足。 配置上,機械革命泰坦X10 Pro遊戲本也幾乎是滿配了,11代酷睿i7-11800H 8核CPU+RTX 3070 8GB光追顯卡+16GB記憶體+512GB SSD硬碟的組合帶動主流3A遊戲的2K 165Hz無壓力,畫質與流暢性兼得。 此外,針對CPU及顯卡的配置,機械革命泰坦X10...

探訪電腦賣場:顯卡有貨溢價高 12代酷睿無貨

自從黑導購「名聲大振」之後,線下電腦賣場仿佛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玩家購買電腦和配件也不再關注線下,很多DIY玩家提到線下也會嗤之以鼻,不過線下賣場仍然是很多硬體的集散地,甚至你在網上買到的不少硬體也是在這里發貨的。 由於線下賣場的特殊性,很多硬體可以以更優惠的價格購得,10年前火熱的線下賣場逐漸轉型,更多地服務於線上平台以及各地經銷商,在這里也可以探得一些市場動向。 我們在英特爾酷睿12開售和11.11購物節前夕探訪了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的電腦賣場,來看看線下的價格走勢以及DIY市場動向,將不同產品線的信息匯總如下。 顯卡貨源充足溢價仍高 首先自然是大家關注的顯卡。目前線下的30系顯卡供貨充足,且全部為鎖算力版,基本上硬體店鋪和裝機店都有現貨,但是溢價仍然不少。 RTX 3060的價格普遍在4000元左右,包括七彩虹戰斧系列,影馳大將驍將都可以4000元拿下,華碩TUF則需要4200元,相比2499的首發價還有1500元的溢價。 其他30系顯卡的品牌價格類似,這里我們介紹一下不同顯卡的溢價。RTX 3060Ti的價格在4500元左右,溢價仍然達到了1500元。 RTX 3070的價格則在5000元左右,在30系顯卡中算是溢價最少的系列,也有1100元溢價。RTX 3080的價格要高達8000元,溢價超過了2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商鋪可以買到不鎖算力的30系顯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礦卡,但並沒有鎖算力的礦卡,也就是說,目前鎖算力的卡還是比較穩,礦卡的機率很小。 12代酷睿暫時無貨 新發布的12代酷睿性能提升不少,同時價格在11代酷睿的基礎上也有小幅提升,所以也受到很多玩家的關注。 可能是因為只英特爾解鎖了外觀,性能需要11月4日解禁,所以目前線下包括12代酷睿CPU,Z690主板以及DDR5記憶體都沒有現貨。 好消息是,線下預約購買12代酷睿可以享受比線上更低的價格,其中CPU可以優惠的很少,但Z690主板和DDR5記憶體都可以優惠5%-10%不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DDR5記憶體的首發價多在16G套條999元,32G套條1999元,即使線下渠道可以更低的價格拿到,也要比DDR4貴出一倍之多。 記憶體SSD價格平穩 此前有消息猜測12代酷睿的發布會導致DDR4記憶體的庫存積壓,從而導致DDR4記憶體降價,不過從已經發布的主板來看,及時是高端定位的Z690主板,仍然有兼容DDR4記憶體的,目前DDR4記憶體的價格比較平穩。 在玩家比較關注的SSD方面,整體價格沒有出現大的波動,預計線下11.11價格仍然會保持平穩,線上可能會有新低價,是一個好的入手時機。 和想像中的門可羅雀不同,線下賣場雖然沒有十年前火爆,但整體的人氣還是不少的,我們瀏覽了包括不同品類的硬體店和裝機店,既能看到咨詢和購買的玩家,也有經銷商在商談貨價,還有現場攢機的店主。 總得來說,這次顯卡的探訪還是讓我們收獲頗多。最後我們也提醒各位玩家,雖然線下渠道有價格優勢,但如果不熟悉硬體,建議還是不要輕易前往線下賣場。 來源:快科技

梅捷Z690主板發布:頂級供電/散熱加持 12代酷睿黃金搭檔

隨著Intel 12代酷睿的發布,DIY圈子的「老朋友」、有著36年歷史的梅捷也攜Z690主板登場,並正式更換主板系列名。 其中旗艦系列為Legend(紀念版),中端系列為SAGA(傳承版),入門系列為Classic(經典版)。 具體型號方面,首發款SY-Legend Z690 WiFi採用暗黑色設計,ATX尺寸,供電採用19+1相,RAA229131 PWM晶片搭配90A 直出ISL99390 Dr.MOS,確保新酷睿i9性能潛力釋放。 散熱上,銅管連接,M.2插槽和PCH部分配備帶點狀LOGO燈設計的RGB散熱裝甲,進一步提升穩定性。背板採用合金強化,改良耐用性。 接口插槽方面,2條合金PCIe顯卡插槽,靠近CPU的那條更是PCIe 5.0,另有3條PCIe x1。4條DDR5,3個M.2(都是PCIe 4.0 x4,其一為CPU直連),4個SATA接口,還提供雙2.5G有線網口(RT8125B),AX211 Wi-Fi 6E無線網卡等。 I/O部分提供9個USB 3.2接口,其中8個為Type-A,1個為Type-C;DP+HDMI視頻輸出接口各一個。 個性化方面,除了LOGO點陣燈,還有RGB燈效切換按鍵、2個ARGB插針、1個RGB插針實現聯動效果等。為了確保安全便捷使用,主板還有CLR_CMOS實體按鍵、Flash Bios按鈕(免安裝CPU記憶體等更新BIOS)、數顯Debug燈+傳統Debug燈組合判斷故障等。 來源:快科技

銘瑄Z690系列主板發布:豪華堆料、12代酷睿性能全開

隨著12代酷睿桌面處理器的解禁,配套的Z690主板也隆重登場。 銘瑄Z690系列首發為3款電競之心,分別是銘瑄MS-iCraft Z690 WiFi電競之心、銘瑄MS-iCraft Z690M WiFi電競之心、銘瑄MS-iCraft Z690 ITX WIFI電競之心,從名字就可以知道,板型覆蓋大中小。 參數方面,以旗艦產品MS-iCraft Z690 WiFi電競之心ATX為例,供電採用19+1相直出Dr.Mos設計,單顆即可承載90A電流的經典ISL99390,搭配新款高規RAA229131數字供電PWM晶片。供電上去了,散熱自然不能落後,大面積散熱裝甲通過6MM高性能鍍鎳熱管進行連接。 其它方面,DDR5記憶體採用SMT雙強化工藝,搭配PCIe5.0 全長SMT合金裝甲強化接口等。 ITX小板用料同樣厚道,9相直出90A Dr.Mos供電,內部設置雙滾珠智能啟停風扇,搭配6MM鍍鎳高規格熱管,實測散熱良好可穩定超頻至5.6GHz高頻。 此外,還有強化SMT工藝DDR5雙記憶體接口,10層PCB大幅強化布線,支持雙PCIe 4.0速率M.2接口,雙2.5G接口等。 至於最主流的MATX,16+2+1相數字供電搭配MP2960數字供電PWM晶片,DDR4強化鍍金接口,板載Clr CMOS、RGB、開機&重啟按鍵搭配集中式Debug偵錯燈等。 來源:快科技

Inte 12代酷睿座駕 技嘉Z690 AORUS MASTER主板圖賞

10月28日,Intel正式發布12代酷睿,更換了新接口LGA1700、支持新記憶體DDR5。 與此同時,晶片組主板也進入600系列,首發自然是旗艦Z690主板。 技嘉Z690 AORUS MASTER主板已經來到了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Z690主板針腳改為LGA1700,均不支持前代產品,而且散熱器安裝孔改變,需要使用專用的新扣具;記憶體支持DDR5/DDR4隻能二選一使用。 為了確保英特爾新代CPU的睿頻和超頻性能, 技嘉Z690系列主板進行了大量定製設計並採用高品質的零部件。 技嘉Z690 AORUS MASTER主板採用高達20+1+2相供電,105A智能DrMOS,所有ATX主板供電16+。 DDR5專屬設計:SMD貼片封裝DDR5記憶體,記憶體布線遮罩設計,DDR5自動超頻DDR5 XMP超頻XMP 3.0預設文件。 技嘉第三代散熱片陣列通過使用延展式散熱片來填充可用空間並大幅增加表面積。鰭片式散熱片的表面積大於2個全尺寸ATX主板PCB,因此有效提高了散熱性能。 技嘉Z690主板已為PCI-E 5.0設備進行了大量定製設計。針對其帶寬將是當前PCI-E 4.0設備的兩倍,為了在高傳輸速度下保持良好的信號完整性,技嘉主板專門採用定製的低阻抗PCB。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12代酷睿i9 12900K首個遊戲性能測試曝光

英特爾計劃在明天正式公布其新的Alder Lake 12代酷睿CPU,現在i9 12900K的首個遊戲基準測試信息已經在網上泄露。 這些基準測試信息直接來自英特爾,所以最好對其持保留態度。畢竟最好還是等待科技網站的第三方基準測試。 英特爾聲稱在測試的大多數遊戲中,i9 12900K都比AMD Ryzen 9 5950X更快。之所以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這款新CPU與《末日之戰:復刻版》中的AMD CPU不相上下。不僅如此,12900K在《古墓奇兵:暗影》中似乎略慢一些。這也是罕見的官方第一方圖表(來自英特爾或AMD),顯示自家CPU沒有贏得所有測試。 我們還可以看到,主要使用單核/線程的遊戲在i9 12900K上運行得更好。畢竟《帝國時代4》和《孤島驚魂6》是兩款嚴重依賴於單個CPU核心/線程的遊戲。下方還有所有Alder Lake CPU的官方建議零售價。 來源:3DMGAME

還沒發布 12代酷睿首波產品已售出 酷睿i9旗艦直奔4000

Intel這個月底才發布12代酷睿處理器,代號Alder Lake,然而部分商家已經提前偷跑,甚至首批產品已經賣出去了,其中酷睿i9-12900K售價610美元,將近4000元人民幣。 有網友已經在網上曬出了到手的12代酷睿處理器,最吸引人的當然是旗艦級的酷睿i9-12900K,包裝也非常齊全,不像是ES版流出的,但他沒有透露哪個商家出售的,畢竟這是違反NDA的,商家萬一被查出來,後果很嚴重。 至於售價,這個網友以61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兩個酷睿i9-12900K,考慮到這應該是不含稅的,今年的12代酷睿價格估計會整體上漲一些,畢竟是8大8小的16核處理器了。 根據最新曝料,Intel將在10月28日0點正式宣布12代酷睿處理器、Z690晶片組,並接受預訂,主板廠商也可以開始宣傳新品,包括外觀、功能。 11月4日21點,性能評測正式解禁,同步上市開賣。 12代酷睿處理器首發六款型號,都是K/KF系列,具體包括i9-12900K、i9-12900KF、i7-12700K、i7-12700KF、i5-12600K、i5-12600KF。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