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科研

Tag: 科研

山東大學科研團隊在2014年觀測數據中發現空間颶風

山東大學科研團隊在2014年觀測數據中發現空間颶風

科學家近日證實,首次觀測到地球高層大氣中的空間颶風。衛星在2014年8月進行了觀測,但最近才被中國山東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發現。觀測結果證實了空間颶風的存在,並揭示了行星與空間的關系。衛星拍攝的數據使科學家們現在能夠製作出1000公里寬的等離子體漩渦團的3D圖像,該漩渦團在北極上空700公里處延伸。 太空颶風下的是「原子雨」而不是水,研究人員表示,它在很多方面與發生在地球低層大氣中的颶風非常相似。研究人員認為,太空颶風是由於太陽風能量和帶電粒子異常巨大和快速地轉移到地球上層大氣而產生的。 雖然這是第一次觀測到太空颶風,但由於宇宙中到處都存在行星大氣中的等離子體和磁場,所以太空颶風很可能是一種普遍現象。有趣的是,在火星、木星和土星的低層大氣中也觀測到了颶風,在其他行星的上層大氣中的空間颶風以前還沒有被發現。 在地球大氣層中觀測到的空間颶風呈逆時針方向旋轉,並有螺旋臂。它持續了近8個小時才破裂。科學分析使用了來自衛星、雷達和其他來源的數據,以保持一致性,並建立起一幅發生的畫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發展的機制。 空間颶風發生在地磁活動較低的時期,這表明它們在太陽系和整個宇宙中可能比較常見。這一發現凸顯了學習和監測空間天氣的重要性,因為風暴可能會擾亂在軌的GPS衛星。 來源:cnBeta
科研人員開發出新型催化劑 使苯乙烯製造更便宜、更環保

科研人員開發出新型催化劑 使苯乙烯製造更便宜、更環保

據外媒報道,化學工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催化劑,可顯著提高苯乙烯製造的產量,同時減少能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苯乙烯是一種合成化學品,可用於製造各種塑料、樹脂和其他材料,」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化學工程教授李凡星說。「由於它的使用如此廣泛,我們很高興我們能夠開發出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技術,並將減少苯乙烯製造對環境的影響。」 據行業估計,到2023年,製造商每年生產的苯乙烯將超過3300萬噸。 傳統的苯乙烯生產技術的單程產率約為54%。而使用這種新型催化劑,研究人員能夠實現91%的單程產率。轉化過程在500-600攝氏度的溫度下進行--與傳統的苯乙烯製造工藝的溫度范圍相同。然而,兩者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目前的技術需要向發生轉化的反應器注入非常大的蒸汽,」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博士後學者、該工作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雲飛說。「我們的技術不需要蒸汽。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極大地減少了執行轉換所需的能量。」具體來說,採用新催化劑的轉換過程使用的能源減少了82%--並減少了79%的二氧化碳排放。 「這些進步是通過催化劑本身的工程設計來實現的,」論文的共同主要作者、昆明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祝星教授說。「新的氧化還原催化劑有一個鉀鐵氧體表面作為催化相,一個混合鈣錳氧化物核心作為晶格儲氧。」祝星作為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訪問學者參與了該項目。 「為了採用新的催化劑,苯乙烯製造商將需要採用與他們目前使用的不同風格的反應器,」李凡星說。「他們將需要類似CATOFIN®反應器的東西。但這些反應器已經在其他工業應用中得到廣泛使用。而新工藝帶來的成本節約應該是很可觀的。」 這項研究是在美國能源部的支持下完成的,在RAPID子項下獲得了DE-EE0007888-05-6的支持;在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下,獲得了編號為1923468的資助;以及獲得了北卡羅來納州的凱南工程、技術和科學研究所的支持。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研究人員已經獲得了新技術的專利。 來源:cnBeta
科研人員設計出LoadRunners 用於自動加快貨物通過倉庫的速度

科研人員設計出LoadRunners 用於自動加快貨物通過倉庫的速度

據外媒報道,由於當前的流行病,人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網上購物。這意味着配送倉庫已經成為非常繁忙的地方,需要快速而安全地運輸貨物,這就是LoadRunner的作用。LoadRunner由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所的工程師開發,是一種扁平的、有輪子的、全向的、自主的機器人車輛,其行進速度可達每秒10米(33英尺)。 每台設備由四台電動馬達驅動,可承載最大30公斤(66磅)的有效載荷,通過車載光學攝像頭在倉庫中導航,攝像頭可發現建築物內的已知地標。當LoadRunner到達目的地時,它會以這樣的方式制動,使貨物從車上滑落到交付平台上。 由於多輛LoadRunner可能同時在一個倉庫內飛馳,它們通過5G相互通信,以協作群的形式運行,避免了碰撞。這種「蜂群」行為還允許兩輛或更多的車輛一起工作,攜帶的貨物太大或太重,一輛LoadRunner無法單獨管理。 在最近對該技術的實際測試中,一組約60輛LoadRunner成功地每小時處理了13000個包裹。弗勞恩霍夫目前正在開發該車的戶外版本,可用於在倉庫之間搬運貨物,甚至在機場拖動行李車等應用。 來源:cnBeta
鼻子里噴一下就有望產生保護?新型新冠疫苗彰顯積極結果

科研發現腸道樣品新冠病毒多樣性高於呼吸道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23日發布消息稱,該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與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合作,發現新冠肺炎病人個體不同時間點及不同生理部位(呼吸道、消化道)病毒准種變異進化特徵,為新冠病毒的進化和突變毒株的出現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 ...
俄批准與中國合建月球科研站計劃 曾拒絕美國合作方案

俄批准與中國合建月球科研站計劃 曾拒絕美國合作方案

據埃菲社莫斯科2月12日報道,俄羅斯政府2月12日批准了與中國合作建設月球科研站的計劃。此前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曾拒絕了美國提出的合作方案。據當地媒體報道,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已得到米哈伊爾·米舒斯京總理的批准,即將與北京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 ...

真心霸氣了!中俄馬上要合作干件大事:建設一個月球科研站

作者:司馬南頻道 曉觀 據埃菲社莫斯科2月12日報導,俄羅斯政府2月12日批准了與中國合作建設月球科研站的計畫。此前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曾拒絕了美國提出的合作方案。另據當地媒體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已得到米哈伊爾·米舒斯京總理的批准,即將與北京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曾與中國國家航天局簽署航天合作文件,以期對月球和宇宙空間進行科學探索。 中俄合作進行太空探索,要建設月球科研站。可以說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和組織,沒有做到過的事情。美國曾經送人登月,但並未建設月球科研站,美國除了帶回一些月球產品,在月球表面上留下國旗之外,並沒有太過深入地對月球進行探索。隨著美國登月計畫的停止,美國對月球的探索也停了下來。現在提到月球探索,美國人也只能追憶其往昔的輝煌了。現在中俄要啟動,建立月球科研站計畫,這明顯是要超越美國載人登月這樣的太空探索成績。取得探月方面的領先地位。畢竟,太空領域的發展,關乎一個國家實力的強弱。大家都熟悉的導航系統,便是對太空探索的一種實踐。現在各種人造衛星都在天空中漂浮著,應用於全球的各行各業。 最為重要的是,想要成為軍事大國、強國,就離不開對太空的探索和發展。導航系統對於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來說,代表著什麼,相信不用詳細來介紹了。各種目標的定位打擊,都需要用到這種能力。而超遠程的洲際飛彈其實也可以算作是對太空探索的一種方式的運用。畢竟各種太空飛行器的發射,都需要用到運載火箭,這種火箭換一種方式,換成可以打擊目標的彈頭,就是一種洲際飛彈。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軍事大國,也都非常重視太空的探索,國際空間站的建立便是一種明證。沒有那個國家不願意參與國際空間站計畫的。 所以說此次中俄合作探索太空,是關乎國家安全的重大項目。也能夠在未來太空領域的激烈競爭中讓中俄兩國保持應有的優勢。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主要繼承國,在太空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美國不相上下,擁有強大的技術力量。中國作為太空領域的後來者,擁有後發優勢,現在對太空領域的探索和相關行業的發展,僅次於美俄兩國。俄羅斯目前航空航天行業欠缺的並不是技術,缺的是資金和發展。反觀中國,資金雄厚,技術積累還有所不足。兩國之間的合作,可以做到優勢互補,能夠達到一加一等於三的發展效果。一旦,中俄兩國的月球科研站順利建立,在探索月球的步伐上,必將領先整個世界,屆時太空領域的第一把交椅中國也不是不能坐。 現在地球上已經沒有了無主之地,地球表面的資源幾乎已經被世界各國瓜分完畢。未來世界各國的競爭必然會逐漸轉向太空,太空領域的資源爭奪必然會成為焦點。可以說誰能掌控太空,誰就可以掌控未來。中國一直以來的太空探索走的都是自力更生的道路,國際間的合作幾乎被美國等西方國家牢牢限制,就是當年的國際空間站,中國都被排斥在外。這些無不證明著,太空領域的發展代表著各國尖端科技的發展。要不然他們不會對中國如此嚴防死守。 現在中國和俄羅斯達成了航天行業的合作,中國憑藉多年來的摸索,再加上和老牌航天強國的技術支持。中國航天必然會更進一步,中國可能會因此縮短我們載人登月的進程。也可能會因此在航天領域取得一定的大跨步式的發展。屆時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也必然會反哺中國其餘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軍事領域的發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是要堅持我們獨立自主發展航天事業的道路,國外的合作和技術支持為輔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強大。 來源:kknews真心霸氣了!中俄馬上要合作幹件大事:建設一個月球科研站

量子通訊獲重大進展:無人機組網成為可能,南大科研團隊立功

量子計算、通訊、加密——這些技術名詞聽起來還很高大上,離進入平常百姓的生活還很遠。 不過,藉助無人機的力量,最近量子通訊移動組網方面取得一次關鍵進展。而獲得這個進展的主角是一所國內大學科研團隊——南京大學團隊。該團隊首次使用光學中繼,減少信號損耗,還將中繼節點放到了載荷只有幾千克的小型無人機上。 ...

《華彩少年》開播!清華學霸放棄科研當歌手,被4位上線官批評

從傳出央視要做選秀節目《華彩少年》之初,大家就很期待,畢竟央視做的選秀,跟一般的視頻平台還是很不一樣的,而且選出來的組合出道首秀就是春晚,昨天該節目開播,大家都說有種在看《青歌賽》《星光大道》的感覺! 而且雖然都是選秀,但《華彩少年》是全自動選秀,不用觀眾打投,現在結果也選得差不多了,選手們的學歷也都很高,因為《華彩少年》要組的是一個國風少年組合,選手們表演的也都是跟國風有關的舞蹈、歌曲,然後進行創新,正能量滿滿。 節目的4位上線官是董藝、楊冪、甄子丹和王佩瑜,但他們4位中除了王佩瑜,其他都不是專業的音樂、舞蹈、戲曲專業出身,不過王佩瑜老師真的很厲害,她是專業的京劇演員,頭頂著一大堆的光環,她在節目里的點評也是一針見血,非常的有魅力,首期4位上線官們對選手進行摸底考核,根據他們的專業表現進行投票。 黃子弘凡是第一位上場表演的選手,他也是首位獲得4票的少年,他畢業於伯克利,之前還參加過《聲入人心》,田軒寧是楊冪公司旗下新人,她表演的民族舞也獲得了4票。 卞子嚴在節目里也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非常契合這檔節目的主題,他創作的國風歌曲《贈汪倫》非常好聽,性格也很可愛,有種意氣風發的少年感,他是從深山里走出來的孩子,曾以安徽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川音,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少年。 不過節目里有一位清華研究生畢業的學霸潘超,引起了4位上線官的一致反對和質疑,因為他的學歷實在是太優秀了,他是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碩士,是被保送讀的清華研究生,他發表過6篇論文被SCI收錄,連續三年拿到了國家獎學金,但他畢業後卻選擇當了一名職業歌手,放棄了原來的專業和學術研究,上線官們都很替他覺得可惜。 王佩瑜老師更是直呼她很心痛,因為清華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最高學府,他有那麼好的機會接受了最系統完整的教育,在自己的專業上也有不小的造詣,卻轉行當了歌手,而且王佩瑜老師也直言他並不具備當職業歌手的條件。 其他幾位上線官和她的觀點一樣,甄子丹更是批評他太自我了,以他的能力本來可以為全世界做出很多貢獻,而且他也不覺得潘超的唱功達到那種,大家覺得他不去當歌手太可惜了的水平,他當天的表演也有失誤的地方,所以他覺得潘超這個選擇對不起了很多人,他同樣為他的選擇感到心疼。 上線官們都覺得他可以把唱歌當成自己的愛好,沒必要非要做職業,但潘超表示,他很幸運能夠進入到清華學習,但他當時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是覺得成績好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可,等他真正進到清華後,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快樂,甚至有點焦慮,而音樂是他疏解的窗口,所以現在他當了一名歌手。 但他的說法依舊沒能說服上線官們,畢竟他放棄的機會太過難得,楊冪也問他家人支持他的決定嗎?他說媽媽不太同意,楊冪也稱「我要是你媽,我也不支持你」,甄子丹也痛惜的表示「我同意你媽」。 節目播出後關於潘超的選擇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網友覺得上線官們是在道德綁架,他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當然也有人覺得他是在浪費社會資源,因為國家培養一個研究生很不容易,再加上他的唱功也沒有好到無可挑剔的地步,潘超在台上也被上線官們說得很慚愧,還頻頻擦汗,但他的情商很高,說話不卑不亢,應對得挺好的。 而且《華彩少年》不是潘超上的第一檔節目,他之前也參加過《最強大腦》《我是演說家》,也是清華十佳歌手,參加過很多次校園比賽,他在《華彩少年》舞台表演的《棟樑》也是他自己參與作詞的,文學功底很強。 他外形條件也不差,長得還有點像龔俊,他也已經簽了經紀公司,好像有點難以回頭了,而且他不是專業學唱歌的,或許通過努力,他也能成為一名很優秀的歌手,畢竟北大的李丞汐也參加了《創3》,希望他以後能夠做出點成績讓大家看到。 來源:kknews《華彩少年》開播!清華學霸放棄科研當歌手,被4位上線官批評

科研應該允許失敗,不是每位科學家,都能如願摘取學術的「王冠」

中國的科研,要允許科研人員失敗。 如今,當我們看到科研人員拿下一個個桂冠的時候,我們會歡聲叫好。但是很少人關注科研方面的失敗者。有人覺得這些失敗者,他們沒有什麼貢獻,其實這是大錯特錯。實際上,對於科研人員即便是走了錯誤的道路,也是為成功增加了更多的可能! 因此,我們除了在為成功者歡呼的時候,也應該讓中國科研人員能夠有失敗的資本。然而,當前最難的是,這種失敗並不能成為一種鼓勵,因為人都有惰性,如果失敗能夠拿到高回報,很多人就沒有必要衝擊成功。畢竟成功更不容易。 不過,筆者以為或許,我們或許不能給科研人員失敗者過多的福利,但是也應該鼓勵更多人從事科研,讓科研人員成為一個有保障的群體,這或許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科研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有一個生在農村,年僅16歲就獲得398.5分的高考成績,被哈爾濱工業大學熱處理專業錄取的天才大學生,他叫劉漢清,卻在科研的道路上沒有獲得成功。 原因是他沉迷數學。可能有些覺得這種人才並沒有什麼值得肯定的地方。 然而在當初,劉漢清在哈工大掛科留級,校方的領導卻將他看作是數學人才,對於其痴迷數學的研究給予了很大的寬容度,而且還聯繫了該校相關的專業老師,為其授課,可以說想要培養他。 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劉漢清依然未能完成學業。 即便是如此,劉漢清離開學校的時候,有位看重劉漢清的一位女教授落淚了。而這一點足夠看得出,劉漢清也有許多肯定的地方。相信,如今很多學子也很難能夠讓一位大學教授如此吧! 只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肄業生,卻並沒有因為離開了學校而放棄繼續鑽研學術。即便是回到村里,他依然堅持研究數學,以至於後來村里人還為其申請了低保戶。 曾經網友批評如此有手有腳的人,為什麼不想辦法養活自己。 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他的生命價值就是研究學術。這就如當年的姜子牙一樣,喜歡讀書,而非做生意一樣。其實,對於一些科研人員而言,學術遠比自己生命更有價值。當然,這樣的話,並非誰都能夠明白! 然而,試問居里夫人不知道輻射危害麼?顯然不是,她依然為了科研,甘願冒險。而中國曾經的兩彈元勛也依然如此! 談及劉漢清的確讓人惋惜。時隔多年,還有一些曾經想要幫助他的領導,為他送去一台全新的桌上型電腦,希望能夠幫助他。可以看出,這樣的老領導其實明白,科研人員並非都能夠成功,但是誰也無法否認他們每一個人的價值! 「我心里清楚,此類研究成功機率很小,但我幫助他並沒有以結果為導向。就像是冠軍只有一個,卻依舊有那麼多人去努力。」 這是那位送電腦的老領導給予劉漢清的評價。讓人的確惋惜,劉漢清曾經也發表過論文,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最終沒有能夠一舉成功,也沒有獲得任何榮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確努力過! 或許,對於劉漢清,他當初若沒有追求自己狂熱喜愛的學術方向,或許本本分分學習,也不會成為現在的樣子。可是,作為科研人員,不就應該熱衷於搞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麼? 可見,當初劉漢清選擇的方向並沒有錯!只是無論是數學,還是其他學科,冠軍只有一個,但是默默無聞者卻可能成千上萬。他只是最為「悲劇」的一個罷了! 總之,作為科研人員應該能夠擁有失敗的資本,這或許才能夠讓更多的人從事科研。至少科研不應該成為一個「高風險」行業。或許,也只有這樣,中國的科研才能更加強大! 科研應該允許失敗,不是每位科學家,都能如願摘取學術的「王冠」。 來源:kknews科研應該允許失敗,不是每位科學家,都能如願摘取學術的「王冠」

專業帶頭人薪酬最高!博士及科研人才專場引薦會來了

12月19日,由廣東省人社廳、廣東省教育廳、中山大學聯合主辦,廣東省人才服務局、廣東省高等院校就業指導中心承辦的「2020年博士科研人才供需招聘專場引薦會」在中山大學南校區成功舉辦,活動吸引87家知名企事業單位提供2168個優質崗位,541名博士科研人才進場交流。 87家知名企事業單位高薪攬才 據瞭解,自2017年首屆博士科研人才系列供需招聘專場引薦會舉辦以來,廣東省人社廳始終致力解決博士科研人才供需不平衡、區域分佈不均衡等問題。在經濟「雙循環」背景下,今年市場對創新型科技人才的需求較往年更加旺盛。 本次活動參會單位陣容強大,包括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等14家國家級研究所進場尋覓技術研髮型人才,還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等21家三級甲等醫院進場選聘臨床醫學人才。此外,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共中山市委黨校等17所高等院校,省內共35家上市公司、高新企業攜帶極具吸引力的高薪崗位也進場招才引士。 當時上午10時,招聘會現場已有近400人入場求職。「想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崗位,科研機構、企業都可以,重要的是崗位要與我的研究方向相匹配。」中山大學微生物專業的博士後陳冬妮告訴記者,在待遇薪酬方面,今天用人單位給出的待遇大都符合自己的預期。 為了吸引優秀的人才,不少用人單位的招聘人員不僅起身主動向應聘者介紹單位情況,還在招聘展板直接貼出「博士安家費55萬元」「博士後基本年薪30-45萬元」等待遇。「現在正在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這次需要招聘大量博士、博士後、專職科員人員,以此提升醫院的臨床和科研水平。」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人事部招聘專員李女士告訴記者,今年招聘的人數近70人。 博士及科研人才專業需求最大的是臨床醫學 據介紹,本次活動特設科研成果交流分享區,邀請科研成績突出的博士、博士後人才展示研究成果,供用人單位及學生學習觀摩;同時,用人單位可展示本單位科研立項,研究方向對口的科研人才現場就可以「揭榜掛帥」。參與洽談對接的企事業單位與人才在現場達成初步意向後,也可到分享區進行深入交流研討。現場還設置了政策諮詢區,由人社部門、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為博士、科研人才專業答疑。 為實現用人單位與科研人才的精準對接,此次引薦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活動舉辦前通過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供求信息平台將博士(博士後)研究方向與用人單位需求方向進行數字化模擬匹配,並在活動現場通過人才數據看板發佈分析報告。 什麼崗位薪酬最高?據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供求信息平台的統計,博士及科研人才崗位薪酬排行前三名分別為專業帶頭人、科研管理崗、博士研究生專任教師崗。而博士及科研人才專業需求前十位分別為臨床醫學、免疫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藥物化學、行政管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生物學和腫瘤學。 據廣東省人才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聚集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高端創新人才,省人社廳將建立博士科研人才「線上+線下」精準匹配的長效引才機制,精心打造博士科研人才供需對接精品平台。接下來,將於2021年1月在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舉辦面向三地高校的博士科研人才供需招聘專場引薦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劉春林 通訊員 粵仁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 來源:kknews專業帶頭人薪酬最高!博士及科研人才專場引薦會來了

一個科研項目正在通過推特詞匯來判斷人們的幸福指數

「你幸福嗎?」 這是一個深不可測、無比玄妙的問題。影響「幸福」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是在虛擬世界中,問題會簡單很多。因為它會被類似「飢餓度」、「娛樂值」或者「心情指數」這樣的系統衡量,反饋到玩家的眼里,就是一張張「笑臉」或者「哭臉」。 但是很遺憾,現實中沒有這麼方便的設定,一張微笑的臉蛋除了能代表「你好」,還很有可能暗含「呵呵快滾」的意思,如果沒有學習專門的知識,哪怕是身經百戰的骨幹教師,都有可能鬧出誤會: 現實太復雜! 既然還有如此多單身狗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被搾乾錢包,正說明了想看透一個人的內心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更不用說准確判斷一群人,或者一整個國家的人到底「幸不幸福」了。 不過有這麼一群科研人員,正試圖通過社交網絡來衡量人們的「幸福指數」。 上面這張圖片取自數據網站「hedonometer」,這張統計表記錄了今年1月1日到現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用戶幸福指數」。 根據該圖的信息,可以看到今年的「新年」、「情人節」、「母親節」都是一個階段內人們心情最愉悅的時候;而當「新冠疫情爆發」、「喬治·弗洛伊德身亡」以及「美國總統大選」這些事情發生時,人們的心情值一度跌落到了谷底。 這是美國佛蒙特大學的一個長期研究項目,科研人員們試圖通過分析推特上出現各種關鍵詞語的頻率來推斷當前用戶的整體幸福程度。 這個網站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當推特上頻繁出現一些正面詞語,比如「愛」、「開心」、「健康」、「美麗」時,就會提高系統判斷的幸福值;而一些負面單詞,比如「謀殺」、「死亡」、「災難」、「毒品」則會降低系統的幸福值。 當然,這只是最基本的規則。根據介紹,「hedonometer」網站每天都會在推特的上億條新推文中隨機抽取10%,再對照給定的詞匯表,分析樣本推文究竟是表達積極含義還是消極信息。 如果當天檢測出了更多的積極詞匯,則會提高相應的心情指數,反之亦然,不過想要界定詞匯的真正含義同樣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在雙關語和抽像話氾濫的網絡尤為如此。 該系統的研究人員曾舉過一個例子:「Thirsty」(口渴)是一個不那麼愉快的單詞,但在推特的某個時間段內,更多的人會用這個單詞來表達自己「飢渴」(通常指性方面)的含義,這就會給最終的結果帶來一定的誤差。 所以研究人員需要不斷地修改詞匯表和詞匯的權重,以求反應美國人真實的心情水平。 雖然該系統的准確率有待考證,但我們也能從一些特殊的日子中找到些有趣的信息。比如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選舉時,網站顯示當天推特用戶的幸福值跌到了最低谷: 當天「對抗」、「怨恨」、「種族主義」等關鍵詞的出現頻率大幅提高。 而當四年後,拜登贏得總統選舉時正好相反,當天的幸福值是近一個月來的最高點,出現的關鍵詞變成了「勝利」、「祝賀」、「偉大」(當然我很好奇他們怎麼區分真人用戶和可能存在的Bot)。 如果你對這個「推特幸福指數」網站也感興趣,不妨點擊看看電子遊戲式的情緒量表是如何實現的。 來源:遊研社

一家科研團隊創造了一台沒有電池的Gameboy掌機

GB還能再戰五百年。 UbiComp ,又稱為「國際普適計算聯合會議」,每年世界計算機領域的頂尖專家和學者都會受邀參加這個國際技術會議,分享關於「普適計算」「無線網絡」「物聯網」等方面的知識。 一個由美國西北大學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共同組成的計算機科研團隊也將在這場會議上展示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無需安裝電池的Gameboy遊戲掌機。 上圖便是他們新發明的照片,它的官方名稱為「Engage」。除了外形和原版Gameboy相似外,也可流暢運行過去在Gameboy平台上發佈的任何遊戲,而屏幕外圍和掌機底部一共安裝了8塊太陽能電池板。 根據官方介紹,除了太陽能,玩家在操作遊戲時按下按鈕的力度同樣也能作為掌機動力的來源之一,所以這算是一款「太陽能+動能」混合驅動的遊戲主機。 如果不瞭解這背後的技術細節,多數人可能看到這個產品的第一反應只有:「就這?」 確實,Gameboy本身就已經是一款發售已有三十年歷史的「老古董」,以現在的標準看,它的系統和性能十分落後,而「太陽能」也並非什麼新奇的技術,早已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按理來說,製作一款「太陽能掌機」應該非常容易才對。 但製作這樣一款不需要電池的「太陽能掌機」,已經花費了這個團隊近一年的時間。原因在於這款掌機使用了一個目前新興的技術,叫作「間歇性運算」。 所謂「間歇性運算」,簡單來說就是一項能夠允許電子設備舍棄電池,轉而從外界環境中提取能量的技術,它能讓設備間歇性運行(一般為幾秒鍾),從低功率的輸入源(比如陽光)中獲取能量,且在斷電時保存當時的信息,並在通電後繼續運行。 而在「太陽能掌機」這個項目中,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低能源的情況下實時保存遊戲進度?」 科研人員最終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一種被稱為「MPatch」的檢查點技術——當系統檢測到能量即將耗盡時,它會創建一個檢查點,而這個檢查點只會記錄上一次斷電到現在所更改的數據,並在恢復電源後立即將數據添加到程序中,基本不存在延遲。 通過這項技術,《俄羅斯方塊》也可以在恢復電量後繼續運行 不過,科學家們也並非解決了所有問題,這個「無電池掌機」存在另一個弊端——無法播放音樂。 在沒有電池的情況下,僅靠太陽能和按鍵動能將無法提供維持音樂的電量;而且目前的檢查點技術還無法記錄音樂的播放進度,也就是說每次恢復電源,音樂都會重新播放,這也是官方舍棄音樂功能的主要原因。 另外,雖然這台掌機理論上可以兼容所有的Gameboy遊戲,但如果遇到一些本身遊戲信息較多,而且不需要玩家頻繁點擊按鈕的遊戲(比如《寶可夢》),想要流暢運行也會面臨很大壓力。 但這項產品並不是單純為了遊戲而設計的,根據團隊成員Pawełczak介紹: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盡可能縮短設備斷電和恢復的間隔時間,甚至縮短到玩家意識不到的程度。這項技術一旦在遊戲掌機上實現,便可以應用到更多需要安裝電池的設備上。 負責「太陽能Gameboy」項目的三位科研人員 研究人員希望這台掌機的出現能夠向大家傳遞一個信號,即「免電池的遊戲設備是可行的」並能在更多領域應用該技術。 所以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也許能不再為「電池是什麼垃圾?」而煩惱了。 來源:遊研社

一個科研項目正在收集直播間觀眾的聲音來訓練AI

廢聲再利用。 現代科學研究越來越需要普通人的參與了。 從最基本的志願者,到提供閒置算力的分布式運算項目,現在,連普通人在家宅著玩遊戲發出的聲音,也被科研人員當做研究資源了。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正在收集人們日常生活中家里會出現的聲音數據,以此創建一個開源資料庫,目的是訓練基於家庭場景的人工智慧,比如智能家居的AI或者在家開視頻會議的降噪算法。 而收集這些聲音數據的方法,是在直播平台上直播玩遊戲。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名叫《Rolling Rhapsody》的遊戲,這個遊戲的玩法很像是之前在日本很火的《不要停!八分音符醬♪》,玩家不能用鍵盤或手把操作,而是要對著麥克風發出聲音,用聲音的大小高低來控制遊戲中角色的移動。 在《不要停!八分音符醬♪》中,玩家發出的聲音越大,音符醬跳得越高 就像大多數科研用遊戲一樣,《Rolling Rhapsody》的玩法也不復雜。玩家需要控制一個圓嘟嘟的倉鼠在地圖中滾來滾去,把散落在地下的各種小動物粘到自己身上。玩家可以控制方向,但推動這個倉鼠球的力量則來源於外部輸入的聲音。 和八分音符不同,《Rolling Rhapsody》不是直接從玩家的麥克風那里收集聲音,而是利用專門開發的配套手機APP收集觀眾們在家里的聲音,進行操作。 遊戲配套的手機APP 具體來說,直播者在Twitch上直播這款遊戲時,直播平台會提示觀眾下載APP,然後根據直播者所需的聲音種類將任務下發到APP中,比如「錄5段椅子挪動的聲音」或者「錄1分鍾你看直播時的聲音」。 觀眾打開APP在家里錄制對應的聲音,上傳到伺服器,遊戲中的倉鼠球就會根據所有上傳的聲音總量開始滾動。在直播過程中,還會隨機放出用戶錄制的聲音來炒熱氣氛。 科研團隊博文中放出的運作示意圖 據開發團隊說,一個普通人在10分鍾內就可以錄下500種微波聲音。如果科研人員專門去做,成本問題倒還在其次,最大的麻煩是不夠真實,沒法還原正常人真正在家庭生活會發出的自然聲音。 這種涉及參與者個人隱私的項目,保密性當然非常重要。開發團隊承諾所有聲音都不會帶有個人信息,而且所有參與者在簽完知情同意協議後,還是可以隨時撤銷許可。APP本身也提供了聲音剪輯功能,允許參與者刪除他們不想上傳的聲音片段。 《Rolling Rhapsody》已經在Twitch上進行了五次測試性質的直播,反響不錯。這可能是因為和很多純粹要求參與者奉獻的科研類遊戲不同,直播該遊戲的也是Twitch上的知名主播,觀眾可以單純地當做看主播玩了一個新的休閒遊戲,也可以下載APP和喜歡的主播互動,這些直播形式即使去掉科研成分,也是主播們直播時經常做的。 這個項目是由飛利浦醫療保健公司和博世公司贊助的,感興趣的玩家(或者相關研究者)可以點擊這里前往研究團隊的Blog網誌了解一下。 來源:遊研社

臨床醫生考核不能唯科研唯論文

臨床醫生考核不能唯科研唯論文 新華社發 【把脈】 合格或者優秀醫生的標準是什麼?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通常想到的是醫技和醫德。但對於醫生自己而言,可能並非如此。在目前的醫生考核制度里,醫生的考核主要有三個標準:臨床、教學和科研。其中,科研這項考核指標備受爭議。因為,一個臨床能力強、會看病的醫生,如果科研上沒成果,沒有發表論文,很可能就通過不了職稱考核。而有些論文很多的醫生,很可能平時很少上臨床,根本看不好病。對於臨床醫生而言,把科研和論文作為考核中一票否決的指標,是否合適?如何優化臨床醫生的考核評審制度? 目前的衛生技術人才考核制度具有「唯科研、唯論文」的傾向,規定臨床醫生晉升職稱必須要在核心期刊或SCI期刊發表相應數量的論文,導致臨床醫生在科研方面耗費大量精力,忽視了對其臨床醫療醫技水平、實踐操作等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為建設健康中國,需落實和深化臨床醫生的晉升及評審制度改革,但目前尚未建立新的、科學可行的評價體系。 合格的臨床醫生隊伍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堅實的人才保障。為構建基本滿足健康中國建設需要的專業基礎扎實的醫學人才隊伍,國家有關部門在加強醫學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然而,在臨床醫生的考核評估方面,目前仍然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實行的臨床醫生考核和評審制度,過度看重臨床醫生的科研能力,以論文發表數量和科研項目等作為主要評價標準,成為各大醫院互相評比的一個數字和醫院的「政績工程」,忽視了臨床工作能力這一基本功的重要性,從而引發了諸多現實問題。 做科學研究、撰寫和發表論文與臨床工作一樣,都是非常繁重,且需要占據大量精力的任務。這就導致大部分臨床醫生只能二選一,專注於臨床或者科研。在當前的職稱評審制度下,就產生了「主任職稱、住院醫能力」「萬年住院醫」「論文主任」等職稱與能力倒置的奇怪現象。 論文至上的評審制度還導致了另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即學術造假和論文買賣。因缺乏科研平台或臨床工作繁重等現實困境,部分臨床醫生迫於晉升壓力,選擇向中介高價購買論文、篡改數據或付費署名等學術不端行為。2017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團一次性撤銷的涉嫌造假的107篇論文,就涉及了500餘位中國醫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筆者不反對醫生在學科層面上有研究能力,多出成果,多發表好文章。但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其首要任務是集中精力救治病人、服務患者,不可能把精力都花在論文上。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不一定能寫出很好文章,但是寫出好的SCI論文,也未必就是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臨床醫生的考核評審制度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對主要從事臨床實踐的醫生和主要從事科研的醫生,予以區別對待,建立更為科學、可行的評價體系。這不僅有助於遏制學術不端行為,更有助於提升臨床醫生的臨床水平和醫療技術能力,使更多患者從中獲益。 筆者認為,不應該將SCI論文作為臨床醫生考核的硬性指標或唯一標準。不同的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學研究機構,對SCI文章的考核要求也應該區別對待。建議對在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醫生按照其自身意願進行分類,即以臨床為主或以科研為主。對以臨床工作為主的醫生,不再將論文、課題等科研能力作為晉升評審的硬性指標標準,比如只有多少SCI文章才能夠有資格報名,而是將SCI作為一項參考指標。重點評審其臨床工作能力和業績,且對不同級別衛生機構人員提出不同要求。 同時,基於當前醫療大數據平台,建立和完善針對臨床能力的電子化考核評估系統。這一評估系統可以納入臨床醫生接診的所有患者的相關信息,對患病情況、診療經過、診療結果等指標做進一步深入分析,判斷臨床醫生對患者的診療是否合乎規范,並對其診療水平進行評分。 還要設立臨床專家考核委員會,負責臨床醫生的臨床綜合能力和職業道德考評。業務考評主要包括:工作任務完成情況、業務水平和學習培訓情況;職業道德評定主要包括醫德醫風情況。以個人述職、業務水平測試、日常工作和年度考核及職業道德評議等方式進行評定。在這一環節的考核中,需要尤其重視專科醫生的專業能力,如開展的手術類型、手術量和安全性、治療手段創新等指標;對於從事全科醫療工作的醫生,應重點評價其掌握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預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等。 此外,建立患者對醫療機構和臨床醫生的官方評價渠道,並將患者對接診醫生的滿意度作為考核評估的一項參考指標。 (作者:張澍,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光明日報

研究發現 人死後仍會有意識 可以知道自己已死亡

專家們對於人類死亡後會發生什麼一直爭論不斷,比如人死亡後會見到什麼?人們是否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據美國「僑報網」4月18日報導,美國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表明,當人類的心髒停止跳動時,大腦還會繼續運作。換言之,人類的大腦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這個事實。 據報導,該研究表明,當我們死的時候,我們會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因為我們的大腦一直在工作,能讓我們意識到周圍發生了什麼。這意味着人在死亡後,即使是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人還存在意識,但基本被「困」在自己的身體里。 研究顯示,在被救活之前、瀕死之際,心髒驟停的倖存者是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的。有些證據表明,死者甚至可以聽到醫生在宣佈他們已經死亡。試想想,當人們經歷了心髒驟停後,聽到醫生公佈自己的死亡時間,那是什麼感覺?不過這個時間可能很短暫,可能還來不及思考,意識就已經沒有了。所以對於心髒驟停和大腦死亡兩種情況來說,一直有人在爭論如何才算是真正的死亡。而有些科學家則給死亡劃分了階段。 薩姆•帕尼亞(Sam Parnia)博士正在研究人類死亡後的意識,並檢查歐洲和美國的心髒驟停病例。他說,處於死亡第一階段的人可能仍然會經歷某種形式的意識。那些心髒驟停後倖存下來的人後來准確地描述了他們心髒停止跳動後周圍發生的事情。帕尼亞解釋說;「當一個病人被正式宣佈死亡時,都是基於心髒停止跳動的那一刻。從技術上講,這就是死亡時間的計算方法。」 帕尼亞的研究主題是關於心髒驟停後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以及人死後意識是否會繼續,持續多長時間,以提高復蘇的質量,防止在心髒恢復跳動時大腦受傷。然而,他說,當一個人被復蘇時,他們的記憶不會「神奇地增強」。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環球網

想要減肥事半功倍?堅持記錄卡路里攝入量很重要

記錄日常飲食的熱量攝入聽起來又累又麻煩。但事實上,這是一個提高減肥效率的好方法。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援引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記錄自己的卡路里攝入量可以令減肥事半功倍。 在美國佛蒙特大學和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項研究中,142名志願者堅持記錄每天攝入食物的熱量和烹飪方法。24周後,效果最好的參與者們成功減掉了10%的體重,他們第一個月平均每天花費23.2分鍾監測飲食,到第六個月平均每天只需花費14.6分鍾。 研究人員發現,時間花得最多、記得最詳細的人並不是減重最多的人,頻率和規律性才是成功的關鍵。參與研究的讓•哈維(JeanHarvey)表示,那些堅持每天至少記錄3次人是效率最高的。這麼做的關鍵意義在於督促自己堅持減肥。 研究人員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能鼓勵更多的人定期測定熱量攝入,從而更加關注自己的飲食健康。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手機APP已經讓卡路里的記錄變得越來越方便。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環球網

爭議刷屏 腦的死亡到底是什麼?真的復活了嗎?

圖源:Pixabay.com 「生還是死,這是個問題。」 如今,這個問題貌似更加復雜。 2019年4月18日,《自然》雜誌以封面形式刊登了耶魯大學神經科學系教授Nenad Sestan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他們通過先進的體外灌流技術部分恢復了離體4小時的豬腦的微循環和細胞及分子功能。 圖1.《自然》發表關於腦組織循環和功能重建的最新研究。圖源:nature.com 研究發現了什麼? 在研究中,科研人員一共使用了300頭豬,其中32個豬腦被安置在名為BEx(BrainEx)的復雜裝置上,讓腦子「進水」6小時。當然,這種「水」是由血紅蛋白、抗凝劑等成分組成的無細胞特殊溶液(血液是由血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的有細胞液體),從動脈進,從靜脈出。這個「進水」的過程就是灌流。需要說明的是,灌流組的大腦在實驗前已經處理了4小時,也就是說大腦已經「死亡」4小時。整個實驗用時10小時(圖2)。 圖2. 離體豬腦BEx灌流實驗流程示意圖。圖源:參考文獻1 結果顯示,相比於其他組,經BEx灌流的腦組織的微循環和血管功能能得到很好的重建,整個腦組織保持完整。同時,神經細胞水腫和死亡的比率降低,細胞的數目並沒有明顯下降。單個神經元能對電刺激產生反應,發生自發的突觸電位。 但是,研究人員並沒有觀測到整個大腦的放電活動。另外,BEx灌流組的豬腦能正常消耗葡萄糖和氧氣,保持代謝水平;膠質細胞(大腦中的免疫細胞)的免疫應答水平得到恢復。也就是說,BEx灌流可以使大腦的整體結構完整,部分腦細胞保持正常的生理機能,但目前缺少與大腦意識存在相關的電活動的證據。 「本研究運用BEx技術整個大腦缺氧和缺血狀態下神經生理的恢復過程,為未來研究神經生理學提供了新的工具。可以想象,對該技術的改進可應用於更廣闊對大型哺乳動物腦的相關領域。」論文總結道。 「體外保存部分腦組織的『存活』並不是個新鮮事物,神經科學領域有個常用技術-腦片電生理,就是在體外的腦切片上最大限度的保持細胞的活性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藉此來研究神經細胞的特性和神經微環路,這個技術已經存在數十年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徐敏評論道。「不過該研究在技術上還是推進了一步,它展示了體外完整保存大型動物腦組織的可能。」 徐敏同時指出,「另一方面,也是比較顛覆性的一點,說明傳統意義上的腦死亡之後,甚至比較長的時間之後,還可以部分恢復腦細胞的活性。」 死亡的大腦復活了嗎 這一研究公佈後,一些報導驚呼:豬大腦在死亡4小時候復活了! 「該研究測試了『腦死亡』之後體外保存大腦中細胞的一些性質以及電活動與正常腦組織類似。但是,從文章展示的數據來看,與真正的『再生』還有很大的距離。」徐敏對此評論說。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王曉群主要做大腦研究。他認為,這一研究談不上復活死亡大腦,因為「進水」後的豬腦整體上沒有腦電正常的信號,「整個神經網絡的活動就已經處於靜止狀態了」。 王曉群還指出,在心髒停止跳動以後,身體的氧供應受到影響,細胞就開始死亡。「但大腦是一個復雜的器官,並不是所有的細胞(在心髒停止跳動以後)瞬間都死掉了,而是一個逐漸fade...

誰把昆侖山的這個峽谷變成「地獄之門」

誰把昆侖山的這個峽谷變成「地獄之門」 馬華東攝 秘境追蹤 昆侖山脈,海拔平均5500至6000米,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東至柴達木河上游谷地,全長2500公里。 在古代,昆侖山被尊稱為「萬山之宗」「龍山」。因地處西北,高聳入雲,險峻神秘,久而久之成為孕育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嫦娥奔月》《白蛇傳》《西遊記》等都與昆侖山有關。鬥轉星移,到了科技發達的現代,昆侖山依舊是中國最為神秘的地帶之一。而神秘中的神秘要數被當地人視為禁區的昆侖山「死亡谷」了。 充滿死亡氣息的山谷 昆侖山「死亡谷」,又被稱為那棱格勒峽谷、「地獄之門」。「死亡谷」入口在柴達木盆地西南邊布倫台,整個峽谷位於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地帶,西起庫木庫里沙漠,東到布侖台,全長105公里,寬33公里,海拔3000—4000米。 谷內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牧草繁茂,繁花似錦,在昆侖山區是難得的水草肥美區域。但是相傳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寧願牛羊沒有牧草吃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進入昆侖山那個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這是一個能帶來死亡的恐怖區域。 在這里,茂密的牧草中不知道隱藏了多少動物屍骨,甚至有誤入其中非正常死亡的牧民的骸骨,再加上谷地中隨處可見的倒塌的石屋、荒丘孤墳,更讓這里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谷中發生的離奇事件 1983年,一位牧民入谷尋找丟失的馬匹,幾天之後,馬回來了,牧民卻不見了蹤影。後來他的屍體出現在一座小山上,衣服已經破碎不堪,怒目圓瞪,嘴巴大張,手中還緊握着獵槍,但是身上卻並無傷痕。周圍的草原上也沒有打鬥的跡象。他臉上的恐懼表情似乎昭示着,牧人在死前看到了可怕的東西,在那之後,就很少有人再敢踏入昆侖山「死亡谷」了。 牧民事件發生後不久,1983年7月,有個新疆的地質隊來到「死亡谷」開展科研活動,谷外酷熱難當,「死亡谷」附近卻突然下起了暴風雪。隨着一聲雷響,地質隊的炊事員當場被震暈過去。事後他回憶,當時一聽到雷響,頓時感到全身麻木,兩眼發黑,接着就失去了意識。第二天,地質隊員們出外工作時,驚詫地發現原來地上的黃土已變成了如同灰燼般的顏色。這些離奇的事件,更是給「死亡谷」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死亡原因的科學解釋 幾次到「死亡谷」考察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305項目辦公室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馬華東說,網上把那棱格勒峽谷炒作成「死亡谷」並不科學,該峽谷實際上是當地動物遷徙的一條大通道。峽谷河岸兩側有許多種自然野生動物,每年遷徙的動物中,老弱病殘的會在半途死亡,還有的食草動物會被狼或熊吃掉。年復一年,河谷平原上的動物骸骨自然就越來越多。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見到這麼多骸骨,難免讓人把這里和死亡聯繫起來。 在電腦上打開航磁圖,馬華東說,沿「死亡谷」近東西向帶狀航磁異常明顯,越向西段,磁異常值越高。蟠龍峰磁鐵礦床就位於此帶西段。 有科研小組指出,由於「死亡谷」地理位置極為特殊,海拔很高,夏季這里的氣流很容易被昆侖山脈阻擋,形成局部氣流的涌動,磁異常容易與雲團發生反應,增加了雲團放電的數量和強度,容易聚集閃電甚至雷暴。常年的打雷,使這里很少有高大的樹木存活,由於上空帶電的對流雲或雷雲的影響,這個地區地表的大氣電場增強,經常引起尖端放電現象。馬華東表示,由於雷電多,這里的降水量十分豐富,木草繁茂,又吸引了許多食草動物前來,因此這些動物也成了雷電主要的打擊目標。 馬華東稱,至於人和動物屍體的神秘消失,並不是如網上所說「死亡谷深處沼澤下的暗河是吞噬生命的陷阱,如果人和其它動物踏在沼澤上,立刻會被暗河的極大吸力送入無底深淵。」峽谷內沒有喀斯特地形地貌,何來的暗河之說。屍體消失與沿河谷兩邊串珠狀的湖泊和近百公里的帶狀濕地有關。隨着夏天雨水的增加,沼澤地、濕地水位會升高,從而會把屍體淹沒,造成屍體消失的假象。此外,人和動物在沼澤地上行走,也有可能陷進去被吞沒。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科技日報

為何越吃越想吃?歐洲研究稱油膩飲食影響人體食慾控制

眾所周知,過於油膩的飲食有損健康,但為什麼人們還會忍不住想吃呢?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援引最新研究結果稱,油膩飲食會使控制食慾的酶失去活性,讓人們越吃越停不下來。 比利時和法國的研究人員認為,吃東西的時候,腸道會產生一種簡稱「NAPE-PDL」的酶,將飽腹信號傳遞給大腦,激活下丘腦的厭食神經元,告訴身體停止攝入食物。但在持續攝入高脂肪食物的情況下,NAPE-PDL酶的活性下降,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信息無法傳遞,食慾控制因此受到影響。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研究人員分別給正常小鼠和缺乏NAPE-PDL酶的小鼠餵食相同高脂肪食物,發現缺乏NAPE-PDL酶的小鼠無法停止進食,吃得比正常小鼠多而變得更加肥胖。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超重或肥胖的人可能患有NAPE-PDL酶功能障礙。比利時法語魯汶大學教授帕特里斯•卡尼(PatriceCani)表示,這雖然不能完全阻止超重或肥胖的人進食,但是解釋了為什麼他們總是感到飢餓,並有助於尋找解決方案。 的確,這一發現為治療肥胖提供了新思路:通過防止酶活性降低、激發酶活性、或者補充酶產生的分子來降低食慾。比如,有研究發現,一種名叫阿克曼菌(Akkermansia)的細菌不需要酶就可以幫助恢復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信息傳遞。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環球網

原來這就是著名的傷痕實驗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他們向參與其中的志願者宣稱,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人。 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里,由好萊塢的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志願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 關鍵的是最後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 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着他們的臉看!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 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嗎? 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 一個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就有什麼樣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來,一個人若是長期抱怨自己的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那就說明,真正出問題的,正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他對自我的認知出了偏差。 這個時候,需要改變的,正是自己的內心;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必然隨之好轉。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我們往往花大力氣去瞭解別人,認識別人,卻很少花精力去瞭解自己,認識自己。我們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樣的,只能通過鏡子、照片。 同理我們一般也是透過別人的眼光來認識自己,每一個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樣的,100個人眼里就有100個你,1000個人眼里就有一千個你。 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聰明的、可惡的、愚蠢的、忠誠的、虛偽的、背叛的,不勝列舉。 那麼真實的你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傷痕實驗」明確的告訴我們答案: 內心,一個內心煩躁的人縱然身處幽靜也是狂躁不安的,一個內心清淨的人雖然深處鬧市,他的世界還是清淨的。 無論是追求幸福、寧靜、安全……都到你內心去尋找吧,那里有無窮無盡的資源和能量。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五道口讀書
資料圖:當地時間9月16日,第184屆德國慕尼黑啤酒節開幕,這一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節將從9月16日持續至10月3日。圖為慕尼黑啤酒節女服務員為食客端啤酒。

科學家 實驗證明「幸福激素」可抑制飲酒欲望

據日媒報導,近日,美國科學家們在老鼠身上開展實驗後發現,被稱為「幸福激素」的催產素不僅能阻止酒精影響人類大腦,還能抑制「再來一杯」的欲望。 據報導,Bethesda國家藥物依賴研究所(美國)的托斯塔爾(Brendan Tunstall)和他的同事解釋了催產素如何影響飲酒者的大腦,並通過實驗證實催產素可以幫助飲酒者放下再飲的欲望。 資料圖:慕尼黑啤酒節。 在實驗中,科學家們培養了一組特殊的「酒鬼小鼠」,這些小鼠生活的籠子里有取之不盡的酒水和特殊的酒香。幾週之後,這些小鼠開始喝酒上癮,它們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壓下籠子里的小桿,以獲得更多的酒。 之後,科學家們向小鼠鼻中、腹中或直接向腦中注入小劑量或大劑量催產素或類似合成物,試驗這些對小鼠行為模式的影響。 結果表明,以任何方式進入"酒鬼小鼠"體內的催產素,哪怕非常少量,也足以使它們停止無休止的壓桿行為,它們喝的酒也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二,而小鼠的行為也恢復得跟非飲酒對照組的小鼠一樣。 科學家們稱:「與我們很多同行不同,我們不僅證實催產素能抑制酒精作用,還證實它能抑制老鼠想要再飲的想法,這說明,該激素能用於治療中度或嚴重酗酒。」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了催產素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作用,過去他們認為,催產素只負責對異性的感受和在女性身體里開啟「生產計畫」。 具體而言,科學家們發現,體內的催產素會影響人的信任,使人們團結起來,對外更有敵意,還能開啟男性大腦里的「生產計畫」,以及通過數十種其他方式影響我們的大腦和身體。 科學家們的實驗結果發表在《PLoS生物學》雜誌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微信圖片_20190403174626.png

世界上最昂貴的石頭之玻璃隕石

隕石沖擊玻璃是隕石墜落地表後,產生的高溫融化地表礦物,冷卻後的產物,屬於二次衍生物,它本質上是地表的二氧化硅並非地外的隕石。     在70年代「隕石」這個名詞對很多人士來說還很陌生,誰也不會說收藏這些黑漆漆的破石頭,但是在歐洲自古以來都有收藏隕石的愛好,隨着綜合國力的增加,國內的科研技術的逐步提升,隕石也成為了一個科研熱門,隨之收藏界對於隕石也掀起了一場隕石熱。現在科學研究證明,玻璃隕石是某種石隕石降落過程中融化的液質冷卻後的產物。玻璃隕石的母石為淡綠色和黑色兩種,因此,玻璃隕石的降落都是與母石共同進行的。 隕石沖擊玻璃多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質體,通常無磁性,顏色為墨綠色、綠色,淡綠色,棕色,褐色,深褐色,還有少見的硃砂色。隕石沖擊玻璃是在高溫、高壓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顯的形成特徵:「玻璃隕石」(隕石沖擊玻璃)的外表上可以見到明顯的飛行特徵—熔流線,且多數隕石沖擊玻璃的表面有大量的氣泡爆裂後留下的小凹坑,手感較為粗糙,想必這就是先民用「熔化」這一詞匯來形容「玻璃隕石」實質是(隕石沖擊玻璃)的初衷。     如今,國際國內隕石投資領域可謂一片火爆,包括黃金、鑽石等稀有物質在內,其價值遠遠不能與隕石相比,隕石的保值增值特性也使其成為當下人們投資的一個重要選擇。不過,目前國內對於隕石價值的認識依然停留在70年代中期,並且30多年來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由於隕石的價值被嚴重低估,所以目前也正是投資隕石的最好時機。一旦投資者劇增,供求關系改變,隕石的價格會迅速暴漲。 此塊「隕石」現藏於鄭州鑒古文化,重1400克(如圖),內部含有大量稀有礦物質,,其表面成墨色,熔殼在陽光下閃耀着耀眼光芒,有明顯氣流融殼氣流印特徵,型質規整,質地精良,內部高純度少雜質,在玻璃隕石中的極品,可見不可求的隕石專家介紹到這麼大塊的玻璃隕石極為難得,目前在玻璃隕石當中屬於上品,非常珍貴,此物榮登2019年春季大型拍秋賣,誠覓有緣人能夠收藏此物,如有誠心想要收藏到鄭州鑒古文化或者春季大型拍賣會現場競拍見面詳談。     近年來,被稱為天外來客的隕石逐漸進入人們視線,不少收藏家對它更是愛不釋手,國內的隕石收藏熱潮也悄然興起。昨日,一塊重357g的玻璃隕石現身中國京鼎,表層具拉長狀氣泡及大小不等的圓形氣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環形山狀圖案,熔殼在陽光下閃耀着耀眼光芒,非常珍貴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藝術和人生

太空旅行一年造成基因突變?

多少年來,人類一直生活在地球,和諸多物種一樣,在這個蔚藍星球上完成生長和進化。 隨着人類向太空進發,太空椒、太空蘋果等等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引發了思考:如果人類長時間在太空停留,我們的身體會不會發生變化? 由美國航天局主持的一項聯合研究顯示,長時間太空旅行可能會改變宇航員的基因表達並構成多種健康風險,但並未改變基因本身。研究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美國宇航員斯科特 · 凱利在國際空間站工作了 1 年,其同卵雙胞胎兄弟馬克 · 凱利則在地球上生活。科研人員對他們開展了對比研究,收集並分析了執行宇航任務前後共計 25 個月中二人的健康狀況。研究顯示,宇航任務結束 6 個月後,斯科特的大部分基因表達恢復了基準水平,但仍有 7% 的基因表達存在變化。 血液里的兩種免疫細胞調查顯示,調控基因表達的 DNA 甲基化的最大差異發生在宇航任務進行到第 9 個月時,當時斯科特的 DNA 甲基化率為 79%,而在地面上的馬克 DNA 甲基化率為 83%。二人...

成都植物園莢蒾花盛開 春遊賞花正當時

莢蒾花之美在於早春一片奼紫嫣紅中 人間最美四月天 正是賞花好時節。4月11日,記者在成都植物園莢蒾園內看到,園中1000多株莢蒾花已成片盛開,如「雪球」般的白色花朵,在春日的暖陽中,隨風搖曳,風姿綽約,美不勝收,吸引遊客紛紛與莢蒾花來了個零距離接觸,並拍照留念,希望能與朋友們一起分享這一美景。 遊客與莢蒾花零距離接觸 袁春華攝 「真是花如雪球,那一簇簇莢蒾花佈滿枝頭,萬朵千環,猶如瑞雪堆就,好漂亮!」市民、遊客面對成片盛開的莢蒾花發出感嘆。遠遠看去,樹上花蕾盈枝,「雪球」滿樹,流光溢彩,如美玉之璀璨,似瑞雪之晶瑩;走近細看,才發現它有很多花瓣的白色的小花,小花團聚在一起組成一個拳頭大小的花,一簇一簇的開得別樣茂盛。 花如雪球 袁春華攝 莢蒾別稱為木繡球,八仙花、紫陽花,為忍冬科、莢蒾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花期多在每年的4月至6月,種子可做成肥皂和潤滑油,果實可食用,也可以釀酒。莢蒾春天開出大團的白花,秋天又結出鮮紅的果子,象徵純潔而熱烈的愛情,花語為「至死不渝的愛」。 瓊花似香氣襲人的珠盤 袁春華攝 莢蒾花的名字可能知者甚少,然而要是提及瓊花,那可算廣為人知。瓊花為忍冬科莢蒾屬半常綠灌木,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圍成一週,簇擁着一團蝴蝶似的花蕊,似香氣襲人的珠盤。這種獨特的花型,在植物中比較稀有,被稱為「稀世的奇花異卉」和「中國獨特的仙花」,故而博得了世人的厚愛和文人墨客的不絕贊賞,並美其名為「聚八仙」。 相傳隋煬帝楊廣為了親睹此花,不惜耗巨資開掘大運河,前往揚州觀花。不過,現在人們所見到的瓊花已不再是當年隋煬帝所觀的瓊花了,瓊花毀於戰亂,後人將一種形態與瓊花近似的花卉植於隋煬帝觀花處,改名為瓊花。 「雪球」滿樹似瑞雪之晶瑩 袁春華攝 說起莢蒾花還有一件趣事, 《紅莓花兒開》是蘇聯電影《幸福的生活》中的插曲,這首歌在民間廣為傳唱,殊不知我們唱錯了幾十年。俄文歌名的意思應是《莢蒾花兒開》或《雪球花兒開》,而不是「紅莓花兒開」。有誰知道「紅莓花」是一種什麼花呢? 這歌的原譯者孟廣鈞先生,在2001年第3期的《大眾電影》上發表過一篇文章《錯把莢蒾做紅莓》。文中講到,他在1950年翻譯時,那時還沒有俄漢字典,於是,孟先生根據自己家鄉一種漿果的俗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叫它『紅莓花』吧」。 ...
美國為打撈墜F-35絞盡腦汁,派B-52在公海畫圈圈,美:隱形戰機很難撈

美國為打撈墜F-35絞盡腦汁,派B-52在公海畫圈圈,美 隱形戰機很難撈

日本這回丟臉是丟大發了, F-35A墜毀事故全球范圍內第二次出事故,並且還是短短6個月時間內。 雖然日本出的這次事故跟美國空軍F-35A倉促成軍脫不了關系,但是日本從美國訂購的這批F-35A跟別的國家有些不同。 日本是從洛克希德·馬丁工廠采購的核心模塊,送到日本本土三菱工廠後自行組裝完成。 也就是從造價來說要比其他國家直接買的成機成本要高到一倍以上,估計日本一架F-35A造價約2億美元。當然這對於財大氣粗的日本來說,兩億美元「毛毛雨」。 打撈隊伍 但是日本F-35A墜機事故跟以往的墜機事故不同,墜毀在海面上說明F-35可能毀壞的不像墜落在陸地上的那麼徹底。那些保存完整的單件還有可研究的科研價值。 F-3A是美國最新第五代隱形戰機,為了反偵察製造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復合材料,這些復合材料不同於金屬能夠沉入海底保持相對穩定的位置,復合材料會隨着海底洋流流任何地方,這就讓美國的打撈團隊很是頭疼! 墜機碎片 有可愛的網友要發問了,日本墜機了美國瞎着什麼急? 其實美國才不關心日本損失多少,只是美國擔心自己的「寶貝」如果落到其他人手里就不好了,美國害怕有部分關鍵性零件流入到他國被研究。要知道F-35A飛行員的一個頭盔光是造價就價值40萬美元。 B-52畫的圈 所以在得知了F-35A在公海附近墜機後,美軍就立馬派出一架B-52轟炸機去公海「畫圈圈」,B-52在公海環視只要是為了警告附近「漁民」,這地方我罩了沒事別老往這瞎溜躂。 日本國內剩下的12架F-35已經全部停飛了,在日本9日F-35墜機事故後,英國國防部發言人稱已經開始檢查英國空軍目前17架F-35B的狀態。日本F-35A墜機事件後會不會引發全球停發目前還不得而知,要知道那些小國可是把美國F-35A當做「鎮國神器」。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上海熱線軍事

全球首款水陸兩棲無人艇 「海蜥蜴」

據國際船舶網 12 日消息,4 月 8 日,武船造全球首款水陸兩棲智能無人防務快艇 " 海蜥蜴 " 在武船雙柳基地順利通過出廠驗收,正式交付青島無疆技術有限公司。 本文圖片均來自國際船舶網 " 海蜥蜴 " 是軍民融合典範 " 海蜥蜴 " 由武船集團模塊公司與青島無疆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綜合性能出眾,是軍民深度融合的典範、防務領域的力作,是面向未來海防市場和國際客戶需求研發的高端智能海洋防務裝備,標志着智能海洋防務裝備科研水平邁入了世界先進水平。 " 海蜥蜴 " 建造過程中,武船集團秉承 "100+1" 質量理念,實施產品創精品工程,不斷優化施工建造工藝,全力打造精品工程,順利完成了柔性台架製作、龍骨鋪設、分段建造、總段合攏以及機艙設備安裝、內外部舾裝等全部建造流程。 武船集團模塊公司工程技術人員介紹," 海蜥蜴 " 全身由數千塊小厚度鋁合金板材銲接而成,船體上最薄的鋁合金板材僅有...

揭秘試飛員背後的驚險瞬間 空中發動機停車是常事

空軍試飛員有多危險? 殲-10列陣長空、殲-15橫空出世、運-20鯤鵬展翅、殲-20鷹擊長空、轟-6K遠海巡航…… 回首一條條壯麗航跡,你可知道,是誰駕馭中國戰鷹首飛藍天? 資料圖:滑俊 是他們——滑俊、王昂、黃炳新、李中華、鄒延齡、雷強、張景亭、徐勇凌、鄧友明、王文江、梁萬俊……他們笑傲蒼穹,為一代代中國新型戰鷹賦予了靈魂和生命。 是他們——盧軍、劉剛、楊曉彬、唐存文、申長生、劉普強、包德軍、萬傳瑞、余錦旺、郭彥波、張國榮……他們血灑長空,用生命鋪就中國戰鷹騰飛的閃光航程。 他們的工作是駕駛尚未定型、需要對各種極限條件下的飛行數據進行全面考核的飛機,他們被稱作「和平時期距離死亡最近的人」。面對風險,他們卻淡定從容,就算飛機摔下來,也要保證任務完成。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空軍試飛員。 熟悉航空的人都知道「失速尾旋」、「空中停車」、「最大過載」這些被國際飛行界劃為死亡禁區的專業名詞:世界上失事的作戰飛機41%由失速尾旋導致;空中停車指飛行中飛機因發動機發生故障停車而失去動力;最大過載指飛行設計上能承受的最大載荷,該試飛項目極易導致飛機空中解體。但這些危險卻是試飛員經常面對的科目。 1952年,為滿足抗美援朝作戰需求,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3名空軍飛行員以不惜一死的拚命精神,短短9個月就將473架修理修復的飛機送上藍天。 資料圖:試飛員吳克明跨進殲-5飛機座艙,准備試飛。 1956年,試飛員吳克明駕馭第一架殲-5飛機,冒着機毀人亡的風險飛出8個G的過載,一次試飛3次發動機空中停車等極限課目,助推中國航空跨入噴氣時代。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三角翼飛機失速尾旋成為世界公認的「死亡禁區」。人類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就曾因飛機進入尾旋而殞命蒼穹。面對這一制約航空工業發展和部隊戰鬥力建設的瓶頸,試飛員李中華和戰友們挺身而出,捨生忘死,攻克了這一世界性飛行難題…… 一組數據真實震撼,令人動容:60多年來,中國空軍試飛員成功試飛160餘型、數萬架飛機。 為鑄國器 以命獻之 他們遭遇空中險情3000多次,20多名優秀試飛員血灑長空獻出寶貴生命 劉剛,一個極其普通的名字。然而,在中國航空試飛史冊上,這個名字卻放射着恆星般的光芒。 1993年8月28日,和往常一樣,試飛員劉剛駕機升空試驗。 沒有任何徵兆,「嘭」的一聲,發動機空中停車。 這位具有近1800小時飛行經驗的老試飛員,一邊冷靜地向地面報告,一邊採取措施挽救飛機。 生死之界,就在一念之間! 就在不久前,他剛剛遭遇了一次發動機空中停車險情。最後關頭,他在3000米高度化險為夷,保住了飛機,取得了寶貴的試飛數據。 這一次,他依舊做出了相同的選擇。 然而,幸運之神這一次沒有眷顧他——飛機在空中解體爆炸! 事故現場,戰友們四處搜尋,只撿回來他一小塊沒燒盡的肩章。 沒有遺體,安葬劉剛時,他的愛人張淑芳在骨灰盒里放了一架小飛機模型,她說:「劉剛生為飛行,死為飛行,就讓飛機與他做伴吧!」 試飛之艱難之危險,常人難以想象—— 每型戰機列裝前,都要完成1500至4000架次的飛行試驗。而一架新型戰機從首飛到定型,飛行中平均17分鍾就會出現一個技術故障。 每一次試飛,都是「懸崖邊緣的舞蹈」。在某試飛團團史館,一張自信、年輕的臉龐打動了記者——他,是犧牲的試飛員余錦旺。 電視屏幕上播放的,是他2011年7月接受媒體采訪的畫面—— 「空中發生特情,你會不會選擇跳傘?」「不會。飛機摔了,損失的是國家巨額財產,是千萬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心血。作為試飛員,只要有一線機會,我都要想辦法把飛機飛回去。」 3個月後,余錦旺兌現了自己的承諾:面對危險他沒有選擇跳傘,與心愛的戰機一起融入藍天。 犧牲時,他只有38歲…… 面對戰友的犧牲,中國試飛員擦乾眼淚,繼續飛行。 余錦旺犧牲後,作為他的好友,李吉寬整整守了兩天靈。愛人白麗麗擔心地對他說:「轉業吧,咱不幹了,行嗎?」 他望着愛人的眼睛,緩緩地說:「飛,還是要飛的。這是我的工作!」 飛,繼續飛!如今,李吉寬已參與完成了13個型號飛機、航空發動機和航空武器的鑒定定型試飛任務。 國之重器,以命鑄之。60多年來,中國試飛員累計遭遇空中險情3000多次,20多名試飛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中國軍視網

研究 常吃加工食品或致壽命縮短

加工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你或許不知道,經常食用加工食品會影響壽命長短。法國媒體《你好醫生》刊登的一項研究表明,過度食用加工食品或增加早亡風險。 巴黎第十三大學營養流行病學的研究小組以4.5萬餘名45歲以上參試者為對象,開展了為期八年的跟蹤調查。參試者每六個月接受一次在線調查並匯報24小時內的飲食情況,期間有602名參試者死亡。研究人員重點對這些參試者的飲食結構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過度加工食品攝入量的增加與死亡風險存在重要關聯:過度加工食品攝入量每增加10%,過早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15%。 但研究人員謹慎地表示,上述關聯只是一種相關性,並非因果關系。營養流行病學專家圖威耶(MathildeTouvier)表示,不能對公眾危言聳聽,不能說吃加工食品就會增加15%的死亡風險。加工食品的真實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 研究人員猜測,導致加工食品有害健康的罪魁禍首應該是添加劑。當然,我們沒必要談「劑」色變,比如防腐劑就有其重要作用,它能很好地保存食物,減少浪費的同時還不讓營養流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環球網

說出來不怕嚇着你,我家狗竟然是個「癌症醫生」

多年來,狗狗為人類做出了許多貢獻:緝毒能手、拆彈專家、搜救隊長…… 然而最近的科學依據表明:狗狗還可以成為" 癌症醫生 "! 4 月 9 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上發表了一項科研成果: 狗狗的嗅覺可以識別血液樣本中的癌症,准確率居然高達 97%! 也就是說,在未來,狗狗很有可能成為篩查人類癌症的重要幫手! 其實,這個事情很早以前就出現過。 醫學雜誌《柳葉刀》曾報導過: 一位女士的狗狗桑巴總是湊到她腿上的一顆痣旁邊嗅聞,甚至試圖咬掉它。 她覺得很奇怪,於是便來到醫院檢查。 化驗結果讓她大吃一驚:原來這顆 " 痣 " 竟是皮膚癌的病兆。 多虧了愛狗的提醒,女主人及時接受了治療。 除此之外,狗狗還能夠鑒別瘧疾、糖尿病等疾病 ...... 但它們最擅長的是提前預知癲癇發作! 目前這個研究成果早就被應用到生活之中,許多家庭都會養狗來監控患有癲癇的兒童。 狗狗們通過嗅聞癲癇患者的汗液,為患者發病做好預警! 還記得之前鏟屎哥發的這篇文章嗎:《狗狗每天能夠拯救患有癲癇的小主人 100 次!》 文中的狗狗就是用這種方式拯救了小主人的生命! 是不是沒想到,狗砸可愛的大鼻頭竟然能如此神通廣大! 不過鏟屎哥還要提醒大家,狗醫生的預測率不可能達到 100%,如果有不適,一定要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 千萬別因為家里有狗,就偷懶不看醫生啦。 這麼給力又可愛的毛孩子,哪里找去呀,趕緊獎賞兩個大雞腿! 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瞧自家的狗砸,說不定哪一天,它就能救你一命!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狗民網

最新研究 狗能嗅出血液中的癌症,准確率近97%

資料圖 英媒稱,科學家首次在一項突破性研究中證實,狗能夠嗅出肺癌,這可能有助於肺癌早期診斷。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8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比格犬能夠發現人體血液樣本中的腫瘤,准確率近97%。 報導稱,狗的嗅覺感受器的精確度是人類的1萬倍,因此狗對人類無法感知的氣味非常敏感。 到目前為止,對於狗能否發現癌症,相關研究還基本沒有定論,但一項利用4隻狗進行的新研究顯示,這是有可能的。研究人員還希望找到癌症發出的信號背後隱藏着哪些化學物質,以便人們可以使用「人造鼻子」技術以及使用狗進行篩查。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小組利用一種響片訓練方式教4隻比格犬分辨正常的血清和惡性肺癌患者的樣本。 雖然其中1隻比格犬拒絕識別,但另外3隻比格犬正確識別出了96.7%的肺癌樣本和97.5%的正常樣本。 研究人員還計畫將這些樣本分解成化學成分,並將其放在狗面前,從而把狗檢測的成分離析出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新華社

清華加大學術不端處罰力度 學位論文抄襲可開除學籍

本報訊(記者 雷嘉)清華大學昨天公佈了最新修訂的《清華大學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實施細則》。與2017年公佈的《細則》相比,此次修訂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規定方面。例如對發表研究成果中有抄襲、偽造等較為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從原來的記過升級為開除學籍。 新版《細則》的第六章對學術不端、違反學習紀律行為的處分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對六種行為將給予記過以上處分,包括剽竊、抄襲、侵占他人學術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偽造科研數據、資料、文獻、註釋,或者捏造事實、編造虛假研究成果;未參加研究或創作而在研究成果、學術論文上署名,未經他人許可而不當使用他人署名,虛構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註明他人工作、貢獻;在申報課題、成果、獎勵和申請學位等過程中提供虛假學術信息;買賣非學位論文、由他人代寫或者為他人代寫非學位論文等。 新版《細則》明確區分了「非學位論文」與「學位論文」,對發生在學位論文上的學術不端行為給予更嚴厲的處分。例如《細則》新增一條:學位論文、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中有抄襲、篡改、偽造等情形,情節嚴重的;或代寫、由他人代寫學位論文、買賣學位論文的經學校學術委員會認定,將給予開除學籍處分。而上述行為原來的處罰是給予「記過以上處分」。 新版《細則》還增加了對學生課程學習過程中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規定:對課程作業抄襲嚴重的、實驗報告抄襲嚴重或者篡改實驗數據的、期中和期末課程論文抄襲嚴重等行為將給予警告以上、留校察看以下處分。此外,清華大學還規定,學生因學術不端行為受到紀律處分的,同時撤銷其學術、品行相關獎勵、榮譽稱號及證書等;因學術不端或者違反學習紀律給予的記過處分,原則上不予撤銷。受警告處分的學生,在處分解除前還要被取消獎學金、榮譽稱號、免試推薦研究生等的申請資格。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北京青年報

荒漠里的春天 蒙古扁桃花在騰格里沙漠競相綻放

央視網消息:這幾天在內蒙古騰格里沙漠腹地,蒙古扁桃花競相綻放,如花似錦的大漠花海宛若世外桃源,吸引了很多遊客。 在騰格里沙漠腹地,粉白相間的蒙古扁桃花遍佈原野,遠遠望去絢麗奪目。蒙古扁桃花的綻放也給蒼涼的沙漠帶來一絲春的氣息,桃花爛漫的迷人景致吸引了許多遊客賞花拍照。 蒙古扁桃屬薔薇科,是荒漠地區和荒漠草原區的地山丘陵等地的主要旱生樹種,因其珍貴稀少,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又因其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藥用價值,被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 隨着退牧還草和生態公益林獎補政策的實施,騰格里沙漠地區的植被得以休養生息。現如今,蒙古扁桃林面積在逐年擴大。 遊客:在浩瀚無垠的騰格里沙漠腹地,能有這麼一片美麗的扁桃花林,真是太神奇、太漂亮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央視網

人類第一次給黑洞拍了照片,這件事為什麼這麼難?

無論怎樣看, 這個名為「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簡稱 EHT)的項目都顯得不太靠譜,這些天文學家絕不可能成功。 可事實上,黑洞的照片從未像現在這樣觸手可及!是的,就是黑洞,這令天文學家和好萊塢場景設計師都無比着迷的神秘天體,我們終於可以看到它們的真面目了。 這堪稱一場史無前例黑洞「攝獵」,共有近百名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參與其中,調動了散佈於全球的 9 個天文台的力量。眾人關注的目標名為人馬座A*。這個黑洞位於人馬座方位(它由此得名),距地球約 2.6 萬光年,相當於 24.6億億千米。是的,就是這麼遠!因為人馬座 A* 處於銀河系的中心,而地球位於銀河系的「郊區」(確切地說位於獵戶旋臂上),所以肯定隔着一大段距離。 圖為人馬座 A*,也就是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這實際上是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團隊用計算機模擬生成的圖像。科學家希望到近期能夠獲取真正的黑洞照片。 這個遙遠的距離是一大難題。因為盡管要拍攝的這個黑洞體積頗為龐大——直徑約為太陽的 20 倍,但隔了那麼遠,它就會顯得非常小。觀測的難度相當於人在地球,卻要在月球表面尋找一枚硬幣。但距離還不是該項目遇到的唯一障礙。拍攝對象本身就帶來了難題。 顧名思義,黑洞是黑的。而太空背景也是黑的。換句話說,我們要在黑色的背景中找出黑色的圓點。這對比度太有挑戰性了,不是嗎? 仿佛上述這些還不夠麻煩似的,人馬座 A*...

浙大課題組或為遺傳病治療提供新思路

多年的疑問終於解開,真的是說不出的暢快。" 提及遺傳補償效應分子機制,陳軍的笑容中有着 " 撥開雲霧見青天 " 的舒爽。" 這一成果不僅破解了生命應對基因無義突變的謎團,或可為人類遺傳疾病治療提供新思路。" Capn3a 突變體具有基因補償效應。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軍與教授彭金榮課題組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了關於遺傳補償效應分子機制的研究進展,並首次揭示基因遺傳補償效應由信使 mRNA 所激起,由上游移碼蛋白 3a(Upf3a)參與。 研究中提及的遺傳補償效應,指某一基因發生突變徹底失去功能後,機體採用相應機制,用其他基因來代替這一基因的功能。這一現像在人體中普遍存在,但長期以來,科學界對其分子機制知之甚少。 作為課題組負責人,陳軍笑稱,自己在啃 " 硬骨頭 "。"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好多年。不解決,很多基因功能方面的研究就會停滯。作為科研人員,我們就要有與難題一拼到底的決心。" 帶着這樣的信念,陳軍及其課題組於 2016 年踏上了遺傳補償效應的研究之路,並在多次斑馬魚的對比實驗中發現,基因無義突變和同源序列是遺傳補償效應發生的兩個先決條件,Upf3a 是誘導遺傳補償效應的重要 " 中介 "。 " 當時我們在斑馬魚實驗中,把 Upf3a 敲除後發現突變體肝臟變小了,補償的同源基因表達也下降,遺傳補償效應相應消失。由此可以得出,Upf3a...

如何提高面對面溝通效率?美國研究稱眼神交流是關鍵

在社交網絡日益發達的今天,與人面對面的溝通反而成了不少人的障礙。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為此帶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讓你在與人當面交流時能夠事半功倍。 人在對話時,臉部在無形中會呈現年齡、性別、對話者的情緒等大量的信息。大腦如何毫不費力地獲得這些信息仍然是一個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尼古拉•達維堅科(NicolasDavidenko)發現了其中一個秘密:微微傾斜的臉更具親切感,從而促進溝通。 有研究稱,通常人在面對一張臉時,會傾向於關注左邊部分。這種現象被稱為「左視偏斜」。達維堅科教授利用眼球追蹤技術對該現象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發現了「高眼偏斜」現象。這是指當對方的頭部傾斜的時候,人的視線首先會聚焦在較高的眼睛上。這樣可以促進雙方的交流。因為直接的眼神接觸可能會傳達出威脅的氣息。當頭部傾斜時,人們更多觀察較高的一隻眼睛,這樣會顯得更加親切自然。 達維堅科教授表示,通過觀察眼睛可以幫助大腦收集更多信息。相反,迴避眼神交流將降低溝通的效率。他還指出,不願意進行眼神交流的人還可能被誤認為不感興趣、心不在焉或者性格冷淡。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環球網

北京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 優質中小學「跨區」辦學成規模

北京市引導城區優質中小學通過一體化、集團化等辦學形式跨區辦學,進一步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教育差距,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范圍。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佈了各區統籌優質學校的詳細名單。如西城區在11個學區的基礎上,由本區優質中小學向房山、昌平、大興、豐台等地區輸出優質教育資源,組建「第十二學區」。目前,西城區已與房山區長陽、昌平區回龍觀的11所學校(幼兒園)開展合作辦學。 據介紹,目前北京共有教育集團158個,其中城區90個,郊區68個,覆蓋415所獨立法人學校;共有學區131個,城區63個,郊區68個,覆蓋12個區,1053所法人學校。通過高校支持中小學發展項目、教科研支持中小學發展項目、民辦教育機構參與學科教學項目、城鄉學校一體化發展項目等促進教育資源的優質均衡發展。 隨着優質學校覆蓋范圍的擴大,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率不斷提高。百姓身邊更多「好學校」的出現得到了群眾的認可。2018年,北京市小學就近入學率達到99%以上,初中就近入學率達到96%以上。 今後,北京市將在城市副中心等重點產業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加快建設一批優質學校,由北京五中、師大實驗、人大附中、十一學校、北大附中、一零一中學、清華附中、民大附中、八一學校、十二中等優質學校承辦,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上好學。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新華網
神奇的高壓潛水服,可以在水下呆50個小時,最大潛水深度330米

神奇的高壓潛水服,可以在水下呆50個小時,最大潛水深度330米

不少海底都有着非常美妙的景色,想要親身體驗一下,我們需要藉助於潛水服。一般的潛水服也就只能在淺海范圍活動,因為水下壓強實在是太大了,想要探索更深處的海洋,我們只能藉助於潛水艇了,但是潛水艇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因此加加拿大一名叫做菲爾紐頓的人發明出了一種十分抗壓的潛水服。 因為要應對水下巨大的壓強,因此這種潛水服略顯笨重,漫威迷們看到這種潛水服可能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這種潛水服穿在身上和鋼鐵俠的戰甲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潛水服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由硬質合金打造的,僅僅在關節活動處採用了少量鋁合金。 潛水服內部配備了ADS大氣潛水系統,這種系統可以讓潛水服內部壓力始終和大氣保持一致。最出色的方面還是潛水服的供氧系統,氧氣總含量可以維持一個成年人呼吸長達50個小時,理論上在水下可以不間斷的呆兩天,最大潛水深度可以達到330米,性能將一般的潛水服甩出好幾條街。 雖然笨重,但是潛水員穿上這種潛水服以後在水下是可以自由活動的,為了盡可能的保持體力,設計者安裝了4個推進器,這樣就可以靈活的快速移動了。 潛水服還安裝了各種不同尺寸的爪子和鈎子,潛水員在海底可以靈活的做出各種動作,切割線纜或者是抓取物體這些都是小兒科了。潛水服配備了一種圓頂頭盔,上面裝有穿透力很強的LED大燈,假如在海底發現了珍貴的生物,可以第一時間利用高清攝像機將影像傳回地面。 ​因為有着普通潛水服和潛水艇不具備的優點,因此這種高壓潛水服被廣泛的應用於水下維修和科研方面。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小花貓看世界

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消音度達99.99%,沒人在里面超過45分鍾

我們通常會看,而不是去聽所生活的城市。於是那些內容豐富的聲音細節得不到關注,聲音環境不斷惡化也得不到重視。 聲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嘈雜的聲音令人反感,許多人喜歡安靜的環境,但是當處在極度安靜的房間里,人會有怎麼樣的反應呢? 在美國的一個叫「奧菲爾德實驗室」的地方,奧菲爾德實驗室里有一間消音室,這個消音室可謂是絕對安靜。據瞭解,這間消音室採用一米多厚的玻璃纖維隔音棉以及雙層絕緣隔音鋼板製成,此外在此基礎上,還添加了0.3米的水泥,有效的隔絕了聲音,經過檢測這個消音室能夠吸收99%的噪音。 待在這個房間里,幾乎是感受不到任何聲音的。因此它被稱為 「地球上最寂靜地方」。無聲密室的安靜程度是令人細思極恐的,身處其中的人能清晰地聽見自己的心跳,甚至胃腸蠕動、心肺運動起伏發出的聲音。當沒有任何外界聲音干擾時,一切人為製造的聲音會變得極大。 平日喧囂的生活讓許多人渴望安靜的空間,當真的置身絕對安靜空間時,正常人是難以忍受的,還沒有人能夠在里面呆到超過45分鍾,這間世界上最安靜的房間,也自然而然被世界吉尼斯記錄認證。 任何進入其中的人在里面呆一會兒就會出現各種幻覺。因為人類平常在判定方向時聲音發揮了很大作用,但當一切聲音都不存在時人們就失去了判斷方向來保持行動和知覺平衡的線索,當這種身體行為傳導到大腦後會讓人產生極度迷失的幻覺,人會感覺到倉皇失措,甚至無法站立,必須得坐下來。 這家無聲密室主要是為一些需要無聲環境的的科研機構或企業提供服務,用它來測試產品的音量、音質,如手機顯示屏的聲音、汽車的儀表盤上的開關的聲音等,甚至它還成了美國太空總署的一個秘密訓練基地。 說到這里,你是否跟我一樣感受到,一些極端的事物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一件好事,就像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本應該充斥着各種不同的聲音,如果世界都安靜了,你可能也會有一些慌張吧,而這些聲音呢,雖然有的時候有些吵鬧,但卻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豐富多彩的體驗。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搜狐旅遊

化妝品中化學成分影響激素分泌 可能導致少女過早發育

【環球網綜合報導】出門前先化妝,這似乎已成為大部分女生的日常流程。然而,據法國《進步報》報導,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化妝品中使用的化學成分可能會導致少女過早發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英國期刊《人類生殖學快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化學產品對激素分泌的影響十分明顯,比如鈦酸鹽、對羥基苯甲酸酯和苯酚等化學組成成分,都會導致少女過早發育。 據報導,科研人員對338對母子(女)做了調查,調查自母親的妊娠期起,到子女的青少年時期為止。在母體懷孕期間,調查人員做了一些問卷調查,並且對母體的尿液做了檢驗。此後,研究人員分析了受調查子女的尿液及發育情況,受調查子女包括179名女孩及159名男孩,年齡為9至13歲之間。 調查結果顯示,90%的受調查者體內含有化學成分。上文提到的3種化學成分原本存在於除臭劑、香水、指甲油甚至塑料包裝中,而如今這些化學成分卻出現在90%的受調查者體內。 報導指出,人體內鈦酸鹽的含量每超過基本指標一倍,年輕女孩身上的陰毛就會比平均發育年齡提前1個月零3周生長。而三氯生(一種苯酚)的含量超過基本指標一倍時,年輕女性的月經就會比平均數據早到1個月。 但這些化學成分對男孩沒有太過明顯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做的實驗已經證實苯酚、對羥基苯甲酸酯以及鈦酸鹽會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從而擾亂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行。這項最新研究表明,以上幾種化學成分的確會干擾孩童向青少年發育的正常進程。(實習編譯:姚時雨審稿:王莉蘭)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環球網

故宮新設5個研究所學科門類達28個 完善「學術故宮」研究佈局

央視網消息: 故宮博物院最近對外宣佈新成立玉文化、古書畫鑒等五個科研機構,同時發佈故宮研究院近兩年最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 此次故宮博物院玉文化研究所、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所、古書畫鑒藏研究所、建築與規劃研究所、知識產權研究所最新成立後,使故宮學科門類達到二十八個,「學術故宮」研究佈局更趨完善。 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說,像故宮這樣一個特殊的博物館,它的藏品的豐富,它的古建築,它文物保護任務的艱巨,非物質文化遺產比較多,這種情況下,故宮有一個很好的學術研究的基礎。 近年來,在「平安故宮」的大背景下,故宮學術有了新的發展空間,國家重大課題、海外合作研究項目也不斷增加。目前,《清朝前史》五卷本,英文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精品集》已同讀者見面。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吐魯番出土文書再整理與研究」、《清史》工程及相關項目、中法合作《琺瑯藝術研究》等課題繼續有序開展,特別是圍繞「養心殿研究性保護修繕工程」的一系列課題研究,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故宮方面稱:有學術支撐的博物館,才有廣泛的交流和發展空間,學術研究才是博物館發展的不盡源泉。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我們的陳列展覽,要不斷地提升陳列展覽的水平,需要學術的支撐,再有我們的數字技術,需要科學技術方面學術的支撐,還有我們今天為觀眾服務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學術研究,所以故宮的學術研究成為一個龐大的體系,不斷在完善支撐着我們。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