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細菌

Tag: 細菌

研究稱馬的腸道細菌可與其細胞進行「交流」 有助於延長能量輸出

研究稱馬的腸道細菌可與其細胞進行「交流」 有助於延長能量輸出

據外媒報道,發表在《分子生物科學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馬的腸道微生物組通過向其細胞發送化學信號與宿主進行「交流」,這具有幫助馬延長能量輸出的作用。這一激動人心的發現為可以提高馬匹運動表現的膳食補充劑鋪平了道路。 「我們是第一個證明某些類型的馬腸道細菌產生化學信號,與馬細胞中的線粒體進行溝通,以調節和產生能量的人之一,」這項研究的作者,法國國家農業、食品和環境研究所的綜合生物學和馬匹遺傳學團隊負責人Eric Barrey說。「我們相信,這些細菌產生的代謝產物--為食物或生長而分解較大分子所產生的小分子--具有延緩細胞中低血糖和炎症的作用,從而延長馬的運動表現。」 與疾病的聯系 線粒體可以被簡單地描述為細胞的能量提供者,最近的研究表明,線粒體與腸道細菌相互依賴。事實上,在之前的許多研究中,許多與人類線粒體功能障礙相關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和克羅恩病,都被認為與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有關。 「研究馬匹是評估腸道細菌和線粒體之間聯系的好方法,因為馬匹在耐力賽中進行的運動水平,從而線粒體功能,與人類馬拉松選手的運動水平相似,」本文第一作者Nuria Mach博士解釋說,他也在法國國家農業、食品和環境研究所工作。 她繼續說:「為了這項研究,我們獲得了獸醫的許可,在法國楓丹白露國際耐力賽(8小時馬術比賽)的起點和終點,採集了20匹年齡和性能水平相近的健康馬的血液樣本。這些樣本提供了有關特定基因的化學信號和表達的信息,這是DNA轉化為製造蛋白質或其他分子的指令的過程。為了了解馬的腸道細菌代謝物的組成,我們在比賽開始時獲得了糞便樣本。」 研究人員發現,腸道中的某些細菌與細胞中線粒體的基因表達有關。此外,這些被表達或「開啟」的基因與細胞中的活動有關,這些活動有助於細胞適應能量代謝。 進化的解釋 "有趣的是,線粒體有一個細菌的起源--人們認為它們與其他成分形成了共生關系,形成了第一個細胞。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線粒體與腸道細菌有這種溝通線路,"Barrey說。 Mach總結道:「改善我們對馬和腸道微生物組之間的相互交流的理解,可以幫助提高它們的個體性能,以及它們的訓練方法和飲食成分攝入。用益生菌補充劑以及益生元來操縱腸道微生物群,餵養好的細菌,可能是提高微生物群和馬匹的健康和平衡,更好地維持耐力運動的一種方法。」 來源:cnBeta
科學家研究「細菌自導導彈」:將加快微生物學發展

科學家研究「細菌自導導彈」:將加快微生物學發展

據外媒報道,來自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在深入研究一種奇特的、由細菌製造出來的納米機器,據悉,這種機器可以加快微生物學的發展。這個被叫做tailocins的武器可以只對特定的敵人發起攻擊。 參與該項研究的科學家Vivek Mutalik解釋稱:「Tailocins是由細菌製造的超強蛋白質納米機器。它們看起來像噬菌體,但它們沒有殼體,殼體是包含病毒DNA和復制機制的噬菌體的『頭』。所以,它們就像一根彈簧針,穿過細胞膜,在細胞質上開一個洞,這樣細胞就會失去離子和內容物然後崩潰。」 各種各樣的細菌都能產生tailocins且似乎是在壓力條件下產生的。由於tailocins只對特定的菌株致命--事實上,這種病毒的特異性如此之強以至於它們獲得了「細菌自導導彈」的綽號--tailocins似乎是細菌用來跟對手競爭的工具。由於它們跟噬菌體的相似性,科學家認為tailocins最初是在病毒感染期間由DNA插入細菌基因組中的,而在進化過程中,細菌丟棄部分噬菌體DNA雖沒有用但卻保留了對它們自身有好處的部分。 但tailocins不像大多數通過進化選擇的能力,它不能拯救個體。根據Mutalik的說法,如果細菌產生tailocins,它們就會被殺死,就像它們被真正的噬菌體病毒感染一樣。但釋放後,tailocins只針對特定菌株而不會傷害宿主譜系中的其他細胞。 「它們雖然讓同類受益,但卻犧牲了自己,這是一種利他行為。但我們還不明白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是如何發生的,」Mutalik說道。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不清楚tailocins的刺針是如何起作用的。 伯克利合作團隊在他們最近的一篇論文中探索了tailocins如何攻擊特定菌株的遺傳基礎和物理機制,另外,他們還研究了tailocins生產者和它們目標菌株之間的遺傳相似性和差異性。 生物學家在檢查了12種已知使用tailocins的土壤細菌後發現附着在外膜上的脂多糖的差異可以決定一種菌株是否被特定的tailocins鎖定。 「我們所研究的細菌生活在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所以我們想知道它們是如何使用tailocins為生存而戰的,」這項研究的論文聯合作者Adam Arkin表示。 Arkin指出,盡管科學家們在實驗室里很容易誘導細菌產生tailocins,但仍有許多未解的問題存在,像如何在自然環境中部署tailocins、如何以及為什麼特定的菌株會跟被精準定位成刺客的目標。 「一旦我們了解了靶向機制,我們就可以開始自己使用這些tailocins,」Arkin補充道,「醫學的潛力顯然是巨大的,但對於我們所做的科學來說也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正在研究環境微生物如何相互作用以及這些相互作用在重要生態過程中的作用如碳固存和氮處理。」 目前,要弄清楚群落中每個微生物在做什麼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科學家們無法輕易地增加或減少菌株並觀察其結果。而如果利用適當的tailocins則能讓這些實驗能更加容易得到完成。 Mutalik, Arkin和他們的同事也在進行後續研究,旨在揭示tailocins的作用機制。他們計劃利用伯克利實驗室的先進成像設備,對整個過程進行原子水平的快照,從泰洛辛與目標細胞結合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細胞收縮。從本質上說,他們將拍攝一部微觀的殺戮電影。 來源:cnBeta
麻省理工學院創造了一個水凝膠外殼 以防止工程細菌傳感器逃逸到環境中

麻省理工學院創造了一個水凝膠外殼 以防止工程細菌傳感器逃逸到環境中

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工程細菌菌株,旨在用作檢測環境污染物的傳感器。這種細菌可以用來檢測重金屬等污染物。將傳感器部署在環境中,可以幫助科學家追蹤污染物水平如何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廣泛的地理區域內發生變化。需要注意的是,有人擔心這種轉基因細菌可能會逃到野外與其他生物體共享其基因。 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已經設計出一種方法,通過將細菌傳感器封裝在堅韌的水凝膠外殼中,防止它們逃入環境中,從而使細菌傳感器的部署更加安全。項目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將轉基因大腸桿菌嵌入水凝膠球體中,使其能夠檢測到他們正在尋找的污染物,但又能與其他生物體隔離。 水凝膠球體還可以保護傳感器免受環境破壞。有關細菌被設計成表達它們通常沒有的基因迴路,使它們有能力檢測各種分子。這些電路的設計使目標的檢測觸發綠色熒光蛋白或生物發光的產生。細菌還可以將該事件的記憶記錄在細胞DNA中。 細菌中做到這一點所需的基因迴路通常包括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人員表示,一個特定的基因可以讓他們確保基因迴路正確地插入到細菌細胞中。這很容易理解,帶有使其具有抗生素抗性的基因的轉基因細菌如果釋放到環境中,會如何有害。許多細菌可以使用一種稱為水平基因轉移的過程在不同物種之間交換基因。 為了防止這種基因交換,研究人員過去使用了一種被稱為 "化學遏制"的策略,涉及設計細菌傳感器,使它們需要一種它們在野外無法獲得的人工分子。另一個挑戰是,在一個非常大的細菌群體中,有一小部分人有可能獲得突變,使他們能夠在沒有分子的情況下生存。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靠物理封印,將細菌封裝在一個裝置內,防止它們逃跑。在過去,人們使用了塑料和玻璃等材料,但並不奏效,因為它們會形成擴散障礙,阻止細菌與它們需要檢測的分子相互作用。通過將細菌封裝在水凝膠中,水凝膠的孔隙足夠大,可以讓糖和重金屬等分子進入內部,細菌會在受到保護的同時仍然可以檢測重金屬分子。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飢餓的綠藻更喜歡吃活細菌

研究發現飢餓的綠藻更喜歡吃活細菌

據外媒報道,一項指出綠藻可能廣泛的吞噬作用的新研究暗示在環境微生物學中的改進方法學。新研究表明,綠藻吃掉細菌的能力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加廣泛,這一發現可能對環境和氣候科學至關重要。 這項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哥倫比亞大學和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們領導的研究發現,五種單細胞綠藻在「飢餓」的時候會吃掉細菌,而且只在這些細菌還活着的時候才吃。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ISME》雜誌上。 「傳統上,我們認為綠藻是純粹光合作用的有機體,通過在陽光下浸泡生產它們的食物,」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該研究的論文通訊作者之一Eunsoo Kim指出,「但我們已經了解到,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有許多種綠藻也可以吃掉細菌。另外我們還發現,作為進食者它們是多麼得挑剔。」 2013年,Kim和她的同事們首次提供了綠藻以細菌為食的確鑿證據,他們在一種產自明胞菌屬的藻類中證明了這一點。雖然該領域的一些人認為這種行為是罕見的例外,但Kim的實驗室繼續探索混合營養是否也存在於其他類型的綠藻中。在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研究生Nicholas Bock和博物館博士後Sophie Charvet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一種新的實驗方法之前,這是一種很難證實的行為。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無毒熒光染料標記的活細菌進行了餵食實驗,並將這些細菌跟五種不同的單細胞綠藻--被叫做prasinophytes--結合,然後通過流式細胞儀進行分析。據悉,流式細胞儀可以幫助科學家分析溶液中的細胞特性。流式細胞儀檢測到隨着時間的推移,藻類細胞中的綠色熒光水平不斷增加,這表明藻類正在吞噬發光的細菌。為了確認確實發生了吞食,研究人員使用了高精度顯微鏡來確定綠色熒光從海藻細胞內部發出。在這個過程中,研究小組發現了這些挑食者的兩個特別的怪癖:他們測試的藻類只吃活細菌(實驗中死亡的細菌沒有被碰過),當其他營養物質含量較低時,它們吃得更多。這些發現對綠藻的環境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傳統上,當人們研究海洋中的藻類對環境樣本的細菌攝食時,他們使用熒光標記的細菌,這些細菌在標記過程中被殺死,」Charvet說道,「至少在我們培養的五種藻類菌株中,它們優先以活細菌為食,而似乎忽略了被殺死的細菌。這意味着,由於所使用的方法,藻類對自然環境中細菌群落的影響可能被嚴重低估了。」 綠藻遍布世界各地並幫助形成了水生食物網的基礎。跟其他光合作用的有機體如藍藻、硅藻和甲藻--它們有一個總稱浮游植物--一起,綠藻起到了某種生物碳泵的作用,其消耗二氧化碳的規模相當於陸地生態系統中的樹木和其他陸地植物。 Bock說道:「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能夠發射衛星並通過測量葉綠素獲得光學數據來推斷全球浮游植物的分布。通過研究,我們已經了解到浮游植物對碳循環至關重要。這里的假設是所有的葉綠素只是代表光合作用。這不能解釋混合營養的部分,因為沒有簡單的方法來檢測它們是否在吃其他細胞。我們的研究強調,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 在Bock和Charvet領導的實驗的同時,研究人員利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畢格羅海洋科學實驗室的John Burns建立的基於基因的預測模型來研究綠藻吃細菌。這些預測跟實驗結果一致,並表明這種行為在綠藻生命樹中更為普遍。 來源:cnBeta
研究稱飲用甜菜根汁後口腔細菌的變化可能促進健康的衰老

研究稱飲用甜菜根汁後口腔細菌的變化可能促進健康的衰老

根據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甜菜根汁可能是是改善健康的一種簡單方法,以促進更健康的衰老。研究人員將飲用甜菜根汁與口腔細菌的有益變化聯系起來,這對血管和大腦健康有連鎖反應。 過去的研究已經將一氧化氮生成的減少與血管和大腦健康的類似減少聯系起來。這對於老年人來說是一個問題,他們往往會產生較低數量的一氧化氮,可能會導致血管和認知功能不那麼健康。 然而,在口腔中發現的一些有益細菌能夠將硝酸鹽轉化為一氧化氮,這就是甜菜根汁的作用。這項新研究背後的研究人員指出,甜菜根是眾多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無機硝酸鹽的食物之一。 當食用時,口腔細菌會去工作,將甜菜根汁中的硝酸鹽轉化為一氧化氮,至少基於對26名年齡較大但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在兩次為期10天的研究。 給予甜菜根汁的參與者經歷了與大腦和血管健康有關的有益的口腔細菌的增加,以及可能推動身體炎症和疾病的 "壞 "細菌的下降。此外,這些參與者的收縮壓平均下降了5mmHg。研究結果強調了除了腸道細菌外,保持健康口腔細菌的重要性。 來源:cnBeta
人類如果沒有闌尾,恢復有益細菌最佳方法是「糞便移植」

人類如果沒有闌尾,恢復有益細菌最佳方法是「糞便移植」

3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闌尾通常被認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一種「無用產物」,它就像鯨魚身體上進化殘余的後腿骨一樣,依據《外科病例報告》雜誌一篇報道稱,十萬分之一的人出生時沒有闌尾,如果每個人都缺少闌尾,那麼未來人類的生活將會怎樣?目前,科學家預測稱,如果在工業革命後的現代社會時期,人體闌尾消失,恢復之前人體有益細菌的最佳方法就是「糞便移植」。 闌尾是一個小型蠕蟲狀終端囊狀結構,是從盲腸(大腸的起點)延伸出來的,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20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闌尾炎,這是一種潛在致命的炎症。同時,闌尾炎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每年至少有1000萬人因此就醫或住院,近5萬人因此死亡。 許多人認為,似乎闌尾對人類帶來的只有炎症疼痛,但事實上它曾是人類祖先的一個重要器官,科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稱,闌尾是人類祖先遺留下來的一個退化器官,那時的人類祖先吃樹葉,闌尾有助於消化樹葉等難以消化的食物,隨着這些人類祖先進化到依賴更容易消化的水果飲食,達爾文推測闌尾不再具有功能,就像當代人類脊柱底部的小三角形尾骨,它是人類遠古祖先進化殘留的尾骨。 如果達爾文當時就知道現代科學家對闌尾的認知,他就不會認為闌尾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毫無價值的退化器官。 2007年,科學家發現闌尾可能是腸道細菌的儲存庫,這些腸道細菌有助於人體消化食物,當疾病從腸道中沖走有益和有害微生物時,有益細菌就會從闌尾中出現,闌尾相當於有益細菌的「安全港灣」,從而快速幫助腸道恢復至健康狀態。 此外,闌尾壁含有濃度較高的淋巴組織,該組織產生被稱為淋巴細胞的白細胞,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對入侵細菌的反應,這意味着闌尾可能幫助製造、指導和訓練這些免疫細胞。 當科學家分析闌尾在動物王國的進化史時,發現闌尾在哺乳動物體內已進化存在至少8000萬年,遠超出人們的預期,他們開始置疑闌尾是否是一種沒有功能的退化器官?該研究報告發表在2009年出版的《進化生物學》雜誌上。此外,他們還發現闌尾在哺乳動物中獨立進化了至少32次,其中包括:猩猩、袋熊、鴨嘴獸、海狸、樹袋熊、豪豬、海牛等。 如果你揮動魔杖,闌尾突然消失了,會發生什麼變化?這種變化可能取決於它在進化歷史上發生的時間。 如果闌尾在早期人類狩獵採集時期消失,將會有很多人死於傳染性疾病,然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大約幾百萬年之後,人體可能會逐漸進化形成某種類似於闌尾作用的器官組織,這樣人們就不會那麼容易死亡。 如果闌尾在人類開始定居後的農業社會時期消失,可能會有更多的人死亡,那時,人們趨於生活在擁擠區域,衛生條件差,疾病會傳播得更廣泛。 在工業革命後的現代社會,如果人體闌尾消失了,人們就會使用抗生素來幫助他們生存,然而,如果沒有闌尾,人們就不會有闌尾中存儲的有益細菌幫助他們從疾病感染中恢復過來,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可能需要進行糞便移植。 是的,沒錯,就是糞便移植,這聽起來可能會讓人作嘔,但是非常有效,這種越來越常見的簡單手術將健康人群的糞便通過導管或者膠囊送入喉嚨中,輸送到腸道疾病患者的腸道系統。該治療方案的想法是將健康人群的腸道細菌移植到患者腸道,抑制患者有害細菌泛濫的腸道系統。 近年來,隨着人們過度服用抗生素,腸道細菌已進化形成相關的耐藥性,體內有害微生物泛濫的現象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糞便移植的最大特點是不會產生抗生素耐藥性。 沒有闌尾的一個潛在好處是闌尾炎消失了,許多人將不再擔心患闌尾炎,也不擔心會承受這樣的疼痛,之前研究表明闌尾炎可能是由於工業化社會和衛生條件改善帶來的「文化變遷產物」,這些變化使我們的免疫系統沒有進行多少工作,這意味着如果沒有闌尾的情況下,人體健康會變得更加混亂。 總而言之,人體如果沒有徹底沒有闌尾,那麼我們將面臨更頻繁地與細菌做鬥爭,闌尾是一種退化器官,這種觀點可能已經成為一種過時觀念。(葉傾城)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蜈蚣會將細菌和真菌的有毒武器融入其毒液中

研究發現蜈蚣會將細菌和真菌的有毒武器融入其毒液中

來自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毒液專家Ronald Jenner博士和他的同事Eivind Undheim博士(與奧斯陸大學和挪威科技大學有學術來往)一起發現了蜈蚣毒液的秘密。作為正在進行的對蜈蚣毒液的更廣泛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開始發現蜈蚣毒液毒素是否可能在生命樹的其他地方進化,而不是源自其節肢動物祖先處。 他們很快就揭開了蜈蚣在其毒液中反復儲備了在細菌和真菌中獨立進化的蛋白質。蜈蚣通過一種被稱為 "水平基因轉移"的過程獲得了這些毒素成分。水平基因轉移是一個遺傳物質在遠距離相關生物之間移動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是在細菌和真菌以及蜈蚣之間。它有別於遺傳物質從父母到後代以及從祖先到直接後代的移動,後者被稱為垂直基因轉移。 人們對各種生物的毒液進行了許多研究:蛇、蠍子、蜘蛛,往往是因為它們對人類有危險。然而,由於蜈蚣對人類致命程度較小,所以它們的毒液在研究方面一直被忽視。但人們對它的興趣正在上升,蜈蚣毒液進化過程中發生的復雜過程表明,它是研究水平基因轉移等現象的沃土。 當研究小組開始研究這些蜈蚣毒液中的特定蛋白質時,他們又有了一些重要的發現。正如Ronald Jenner博士所解釋的那樣,"蜈蚣通過水平基因轉移獲得的5個毒液蛋白家族中,有3個被細菌明確用於利用宿主",包括通過形成孔隙來破壞宿主的細胞。 他們還注意到 "三個蛋白家族分別被水平轉移了兩次,這表明水平基因轉移是蜈蚣毒液進化過程中一個意想不到的重要因素。" 雖然水平基因轉移,特別是從細菌到動物的水平基因轉移背後的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但眾所周知,它為不同的動物群體貢獻了一系列的適應性利益。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短期高纖維飲食可引發「飢餓」腸道細菌的重大變化

研究發現短期高纖維飲食可引發「飢餓」腸道細菌的重大變化

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類消化,但卻是保持人的腸道細菌健康的重要元素--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對人的整體健康和疾病風險起着重要作用。盡管它很重要,但美國人的纖維攝入量普遍比推薦量少得多,導致腸道細菌「飢餓」。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這在短期攝入高纖維飲食後很快就會發生變化。 這項新研究來自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人員發現,在吃了幾周的高纖維飲食後,腸道微生物組就會發生重大變化。參加研究的學生每周接受10餐高纖維未經加工的餐食,為期兩周。目標是每天達到50克的膳食纖維,這些可以來自穀物、漿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等。研究人員使用氣相色譜法,分析了高纖維飲食前後的樣本,觀察它的變化。 僅僅兩周後,研究人員發現,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會引起「顯著」的腸道細菌變化,包括纖維分解劑雙歧桿菌的增加。然而,短期飲食並沒有發現會導致短鏈脂肪酸的顯著增加。 UCI微生物組計劃聯合主任Katrine Whiteson說: 工業化世界纖維攝入量的缺乏正在使我們的腸道微生物「挨餓」,其重要的健康後果可能與結直腸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增加有關,甚至降低了疫苗的功效和對癌症免疫療法的反應。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廢水中的微塑料幫助超級細菌「分享危險基因」

研究發現廢水中的微塑料幫助超級細菌「分享危險基因」

據外媒報道,微塑料越來越多地被發現污染海洋和水道,並對動物和人類的健康造成未知的損害。現在,一項新研究提供了證據,證明了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公共健康威脅--抗生素抗性超級細菌的交叉。即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並回收使用過的塑料,但無數的細小顆粒仍會進入環境。從北極降雪到南極海冰,從深海海溝底部到珠穆朗瑪峰頂部,全球各地都發現了微塑料顆粒。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微塑料會沿着食物鏈傳遞,從昆蟲和浮游生物到鳥類、魚類、海豹、海龜以及人類。一旦它們進入我們的身體,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目前仍在調查之中。現在一項新研究發現了它們可能造成的另一個健康問題。城市污水處理廠中的微塑料顆粒似乎是超級細菌生長和交換耐藥基因的完美 "市場"。 「最近的一些研究集中在每年數百萬噸的微塑料垃圾對我們的淡水和海洋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但直到現在,微塑料在我們的城鎮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還不為人所知,」該研究的通訊作者李夢妍說。「這些污水處理廠可能是各種化學物質、抗生素耐藥菌和病原體匯聚的熱點,我們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作為它們的載體,如果它們繞過水處理過程,就會對水生生物群和人類健康構成迫在眉睫的風險。」 該團隊表示,問題的根源在於,這些微塑料為超級細菌提供了相對較大的表面積,以便它們依附。當它們這樣做時,它們可以形成粘性生物膜,保護它們免受傷害,並允許它們分享賦予耐藥性的基因。 為了測試這一點,研究人員從新澤西州的三個污水處理廠收集樣本,並將兩種類型的微塑料--聚乙烯和聚苯乙烯--引入其中一些,同時將沙子添加到其他樣本中作為對照。然後,他們追蹤了每一種上生長着哪些種類的細菌,以及它們的基因變化。 研究人員發現有8種細菌依附在微塑料上,數量遠高於沙子樣品。僅僅過了三天,研究小組就發現,微塑料樣品中的三種名為sul1、sul2和intl1的特定基因,即賦予抗生素抗性的基因,其濃度比沙子樣品高30倍。在樣品中添加額外的抗生素,使這些耐藥基因的數量提升了4.5倍。 「此前,我們認為抗生素的存在是增強這些微塑料相關細菌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必要條件,但似乎微塑料可以自然地讓這些抗性基因自行吸收。」該研究的第一作者Dung Ngoc Pham說。「然而,抗生素的存在確實具有顯著的倍增效應。」 之前的研究表明,在微塑料顆粒周圍形成的生物膜有助於它們更容易被生物組織吸收。現在看來,它們還促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公共衛生問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最好的藥物變得越來越無效,這可能最終會把我們拋回到抗生素之前的時代,那時基本的感染更危及生命。 該團隊表示,他們計劃繼續調查這個問題,特別是這些裝載超級細菌的微塑料是否正在進入環境中。為此,接下來的步驟包括將它們暴露在紫外線和氯等廢水處理過程中,看看生物膜是否能保護細菌。我們可能需要想出新的方法,在水處理過程中去除微塑料。 該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Letters》雜誌上。 來源:cnBeta

空間站發現細菌新物種 或許能幫助人類在火星上種植植物

3月22日消息,為了在執行深空任務的時候,經受住太空的嚴酷考驗,我們在地球之外種植糧食時,可能需要來自細菌的一些額外幫助。最近,研究人員在國際空間站上的新發現,或許可以幫助他們開發出可以讓植物抵抗太空壓力的「燃料」。 在發表於《微生物學前沿》雜誌的論文中,與NASA合作的研究人員提到,他們在兩次連續的飛行中,在國際空間站的不同位置發現並分離出四株屬於甲基桿菌科的細菌。 其中一個菌株被確定為羅氏甲基桿菌(Methylorubrum rhodesianum),另外三個菌株為以前從未發現過的新物種。這三種杆狀活動性細菌分別被命名為 IF7SW-B2T、IIF1SW-B5和IIF4SW-B5。遺傳分析表明,這三種細菌與印度甲基桿菌親緣關系密切。 甲基菌屬涉及固氮、磷酸鹽增溶、非生物脅迫耐受、促進植物生長和對植物病原體的生物防治活性等等。 為了紀念印度生物多樣性科學家阿傑馬爾·卡恩博士,該團隊提議,將新發現的菌種命名為「阿傑馬爾甲基桿菌」(Methylobacterium ajmalii)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兩位博士——范卡茨沃倫博士和辛格博士——對這一發現發表評論說,對於在太空種植農作物,這些菌株可能具有「在生物技術上有用的遺傳決定因素」。不過,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生物實驗來證明,它們確實具有改變太空農業發展的潛力。在資源極少的極端環境中種植植物,這種可以在壓力環境下促進植物生長的新型微生物是關鍵。」 鑒於NASA希望有一天可以讓人類登陸火星乃至更遠的星球,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十年探索建議該太空機構將國際空間站用作「探索微生物的試驗台」。 他們補充說:「由於我們的團隊在培養極端生態位微生物方面擁有專業經驗,我們受NASA太空生物學項目委託,藉助國際空間站探索微生物的存在和持久性。」 「毫無疑問,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干淨整潔的極端環境。機組安全是第一要務,因此了解人類/植物病原體十分重要,但我們也需要像新型的『阿傑馬爾甲基桿菌』這樣的有益微生物。」 作為持續監視任務的一部分,國際空間站上的8個位置已被列入細菌生長的觀測點,這項工作已經持續了六年之久。這些樣本區域包括空間站宇航員聚集的地方或者開展實驗的地方,比如植物培養室。 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已經分析過數百份來自國際空間站的細菌樣本。從國際空間站的其他不同地方收集到的樣本大約有1000多份,但這些樣本仍在等待被送回地球的那一天。在地球上,研究人員將對空間站的樣本進行詳細的檢查分析。 根據范卡茨沃倫博士和辛格博士的說法,研究的最終目標是繞過這個漫長的過程,也許未來可以使用專門為國際空間站開發的分子生物儀器尋找新的菌株。 他們說:「與其將樣本帶回地球進行分析,我們還需要一個集成的微生物監測系統。該系統將使用分子技術,在太空收集、處理和分析樣本。這種微型化的』太空組學』技術(生物傳感器開發)將幫助NASA和其他國家實現安全和可持續的太空探索。」(勻琳) 來源:cnBeta
氣候變暖 北極冰封的細菌解凍將會如何影響地球?

氣候變暖 北極冰封的細菌解凍將會如何影響地球?

9月19日消息,北極地區的凍土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儲存庫之一。在基因組學研究的幫助下,科學家正逐步揭示細菌和古菌在這些凍土層解凍時產生的影響。到今年5月時,瑞典北部的氣溫將升高至零上幾度,屆時科學家們將再次前往斯托達倫沼澤(Stordalen Mire)松軟的泥炭地。他們會步行穿過下沉的木板路,經過一個個放置在羊鬍子草叢中的透明有機玻璃箱。 一條橫穿瑞典斯托達倫沼澤的木板路,已經被融水覆蓋 在沼澤短暫的植物生長季節,每隔三小時,玻璃箱的蓋子就會合上,使其內部充滿了從下方土壤中滲出的甲烷。這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15分鍾後,甲烷氣體將通過迷宮般的管道進入附近的拖車,供科學家進行分析。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還有着更為復雜的工作。他們將金屬芯打入粘稠的泥漿中,取出樣品帶回實驗室。在實驗室里,他們將通過基因測序來研究產生甲烷的微生物。在有關永久凍土微生物的各項研究中,這個被稱為「IsoGenie」的項目是規模最大、運行時間最長的實地研究之一。該項目聯合創始人、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生態學家斯科特·塞爾斯卡說:「我們把地球化學和微生物生態學的測量結果放在一起,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希望能以此發現新的東西。」 幾十年前,斯托達倫沼澤被永久凍土覆蓋,但如今,由於全球氣溫上升,其大部分已經退化為沼澤和長滿青草的濕地,並形成了被稱為「泥炭丘」(palsa)的凍脹隆起土丘。泥炭丘中的永久凍土仍有部分被乾燥的泥炭隔絕。隨着泥炭丘的持續融化,科學家們急切地想要記錄其內部微生物群落的變化。 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永久凍土層一直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碳匯,許多世紀以來一直將植物和動物物質凍結其中。目前永久凍土層儲存了大約16000億噸碳,是大氣中碳含量的兩倍以上。然而,由於氣溫上升,永久凍土層正逐漸破裂和消失,導致地貌發生巨大的變化。 科學家們越來越擔心永久凍土層的融化將為細菌和古菌的活動提供極大的有利條件,進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盡管長期以來,研究者提出的氣候模型一直都將北極永久凍土和北極湖泊的碳排放能力考慮在內,但其中的微生物活動很大程度上仍不為人知。科學家認為,這些活動會與生態系統的物理特性同步變化,包括溫度和濕度等。 隨着科學家的研究逐漸深入,相關的發現開始浮出水面。例如,過渡性永久凍土環境中主要微生物的種類會影響其排放的溫室氣體類型;北極湖泊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可能比預期的更加敏感,這也取決於生活其中的微生物類型;在某些地區,土壤中鐵和其他營養成分的可得性也會加速溫室氣體的產生。 盡管氣候變暖對地貌改變的具體影響機制尚不清楚,很多重要問題也仍未得到解答(如土壤中病毒的作用),但對於微生物數據的收集使人們對永久凍土層中發生的一切有了更全面的看法,這使我們看到了永久凍土層的內部情況,在永久凍土層系統中,(對微生物的研究)是一項緊迫的需求,因為這些系統正在我們眼前融化。 漫長的歷史 <p科學家通過衛星數據監測永久凍土層的喪失情況。活躍層的土壤會發生季節性的融解和凍結,在2007年至2016年,北半球永凍土的活躍層平均加深了2.5厘米。在大約5%的區域,活躍層深度增加了超過30厘米 目前有若干研究項目正在研究融化的永久凍土層中的微生物。其中一些,例如「阿拉斯加泥炭地實驗」(Alaska Peatland Experiment)項目,所研究的微生物群落環境類似於斯托達倫的富碳土壤。另一個大型項目是「下一代生態系統實驗——北極」(Next-Generation Ecosystem Experiment — Arctic),正在對礦物豐富的阿拉斯加北坡區域進行研究。還有一個稱為「永久凍土層隧道」(Permafrost Tunnel)的項目,主要研究該「隧道」——在費爾班克斯附近冰凍山坡上鑿出的長達110米的洞穴——中的微生物群落如何變化。 其他一些國家也展開了有關北極永久凍土層的大規模研究。例如,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永久凍土研究中心正在對格陵蘭島、俄羅斯、瑞典和斯瓦爾巴群島不同地點的土壤進行宏基因組學分析。俄羅斯和美國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東北部展開了一項聯合研究,對不同年代(從幾千年前到幾百萬年前)永凍土樣品中的微生物群落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了完整的含有藍藻和微藻的永久凍土,這些藻類在凍土融化後會迅速變得活躍起來。 斯托達倫沼澤是北極地區最受關注的研究地點之一,一個多世紀以來,研究者收集了有關其溫度、土壤含量和植物群落的詳細信息。博·斯文森是瑞典林雪平大學的微生物學家,也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測量斯托達倫沼澤土壤中甲烷排放的首批研究者之一。他用水桶和咖啡罐收集甲烷。由於經常要在沼澤中待上數個小時,他不得不從當地薩米人社區買來厚厚的焦油作為驅蚊劑,驅趕蚊子和黑蠅。那時候,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尚未建立,也沒有通電,斯文森往往需要背着甲烷樣品和其他設備徒步10公里以上,往返於瑞典的阿比斯庫科學研究站。 如今,斯托達倫沼澤的研究設施已經煥然一新。在諸多新設備中間,放着一個生銹的咖啡罐,這是斯文森曾用來收集甲烷的工具。這也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紀念物,提醒着我們近幾十年來的科學進步。斯托達倫沼澤已經成為一個國際研究中心,該地區處於永久凍土層融化的前沿,在對氣候變化感興趣的科學家看來,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研究地點。電力的接入和20世紀80年代修建的一條道路也為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 2010年,IsoGenie項目的啟動為斯托達倫沼澤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套新的分子生物學工具。該項目由美國能源部資助,由維吉尼亞·里奇和斯科特·塞爾斯卡發起。里奇開發了用於研究海洋微生物的環境DNA取樣技術,塞爾斯卡則開發了基於激光的痕量氣體濃度測量系統。IsoGenie項目匯集了來自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在過去十年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 就在不久前,科學家還必須通過實驗室培養的方式來進行微生物研究,但現在,他們越來越多地從環境中取樣並對其DNA進行測序,在利用宏基因組學拼湊出土壤、海洋、湖泊等環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全貌。他們不僅能識別出其中存在的物種,還可以了解哪些基因是活躍的,這為了解微生物的有效代謝策略和微生物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研究團隊已經從該地區的土壤微生物中收集了13000個基因組。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群落,跨越了整個微生物的生命樹。其中包括一種新發現的能釋放甲烷的古菌,以及1.5萬種土壤病毒。科學家認為,這些病毒可以感染沼澤土壤里的微生物。可以說,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寶庫,為了解甲烷的產生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 甲烷製造者 用於測量斯托達倫沼澤甲烷排放的自動玻璃箱系統 第一個重大發現出現在2014年。研究團隊發現,沼澤中不同的景觀特徵都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它們產生甲烷的速度快慢不一。例如,在部分融解的泥濘沼澤中,大多數微生物通過一個名為「氫營養型甲烷生成」(hydrogenotrophic methanogenesis)的過程產生甲烷,並在這一過程中消耗二氧化碳和氫。但在完全融解的沼澤中,微生物群落變得更加復雜,它們進入了一個名為「乙酸發酵型甲烷生成」(acetoclastic methanogenesis)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微生物利用乙酸鹽和二氧化碳來產生甲烷。里奇指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兩種過程對溫度和pH等環境條件有不同的反應。 這一發現給科學家們敲響了警鍾,因為這意味着處於融解後期階段的沼澤地區可能因不同的環境條件,而產生或多或少的甲烷。在對未來進行預測時,將這些環境條件納入模型十分重要。不同地方產生的甲烷並不相同,這取決於融解的程度和土壤中的微生物。 深入北極湖泊 接下來,研究小組將注意力轉向了北極的湖泊。目前預測氣候變化的研究很少關注一個湖泊不同區域在甲烷排放上的差異。長期以來,研究者一直認為淺水層在溫暖的月份中升溫更快,因此產生的甲烷比深水層更多,但這一觀點從未被驗證過。 通過對斯托達倫沼澤兩個湖泊進行宏基因組學分析和氣體排放測量發現,上述假設可能需要做一番修正。在一項尚未得到同行評議的研究中,湖泊深層的微生物群比淺層的微生物群含有更多的產甲烷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對氣溫的升高也更加敏感。這意味着,溫度的輕微上升可能會導致甲烷從湖水中部不成比例地釋放。這意味着,如果全球氣溫繼續上升,北極湖泊釋放出的甲烷數量將超過我們的預期。 2020年9月,EMERGE項目誕生,全稱為「應對變化的緊急生態系統反應」(emergent ecosystem response to change)。該項目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250萬美元的資助,聚集了來自15個學科的33名研究人員,其主要工作是繼續IsoGenie項目開始的宏基因組學研究。他們的目標是深入了解微生物在氣候變化影響的進化過程,甚至更進一步,了解病毒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 接下來的工作一方面是尋找不同微生物群落與景觀特徵之間的聯系。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植被等情況遙感監測這些景觀特徵。當這些聯系建立之後,研究人員就可以利用衛星技術繪制出整個北極的產甲烷微生物分布圖。 將斯托達倫沼澤和北極圈其他幾個研究地點的觀測結果,與其他地方的永久凍土層碳儲存情況聯系起來並不容易。這些景觀的面積、類型和偏遠程度都給科學家們帶來了挑戰。事實上,據研究人員估計,幾乎三分之一的北極研究都是在兩個地點——北坡地區的阿比斯庫和圖里克湖——的50公里范圍內進行的。了解微生物在局部和區域尺度上的運作機制將提供許多有價值的信息,不過,對於北極地區不同永凍土棲息地在融解時會發生什麼,目前的了解還十分有限。為了克服取樣的偏差,研究人員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着手建立一個泛北極永久凍土微生物樣品的大型數據庫。利用這個數據庫,科學家可以對北極未充分采樣的地區進行研究,對這一前景科學家們十分興奮。 建模的重要性 2018年,IsoGenie項目的科學家在斯托達倫沼澤採集土壤樣品 另一個挑戰是了解永久凍土層融解時陸地環境會如何變化。對於一個特定的地點,是排水並變得乾燥或多岩石,還是被水淹沒,都將對微生物群落及其氣體排放產生重大影響,在這些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中識別微生物的獨特特徵具有重要的意義。關於這些微生物的知識將有助於建立未來碳排放的模型,它們是生產溫室氣體的小型工廠。因此,理所當然地,我們必須了解這是如何發生的。 一個研究小組一直在北坡地區一個遍布低窪湖泊的區域研究微生物群落。那里的永久凍土層在凍結和融化的過程中開裂和彎曲,形成了一種混合了冰、沼澤和湖泊的冰楔多邊形。這種復雜的景觀覆蓋了阿拉斯加北坡地區20%的面積。 2015年,宏基因組學方面的工作使科學家對微生物如何能在貧營養和永久凍土條件下長期生存有了新的認識。研究團隊發現了編碼鐵代謝蛋白質的基因,表明微生物在惡劣的條件下生存時會利用礦物質作為能量來源。這一發現為後來闡明永久凍土層微生物的主要生存策略提供了線索。2020年12月,阿比斯庫研究站的研究人員發現,隨着微生物解凍和蘇醒,土壤中鐵的存在實際上會加速二氧化碳的釋放。 一些科學家未來的研究興趣的是感染這些土壤微生物的病毒,以及它們在碳處理中的作用。有些病毒會殺死宿主,改變群落微生物的平衡。另一些病毒則含有輔助代謝基因,能夠編碼蛋白質,釋放植物物質中固定的碳。一般情況下,病毒的作用並不會很明顯,而有很多未發表的數據表明,它們能做到的可能遠不止這些。 隨着北半球氣溫上升,許多科學家正准備重返北極的研究地點。斯托達倫沼澤的地面上仍然覆蓋着積雪,溫度停留在冰點以下。但對於研究人員來說,凍土層的融解即將來臨,他們期待着繼續揭開永久凍土層內部微生物的神秘面紗。(任天) 來源:cnBeta
「吞噬」塑料的細菌 想說愛你不容易

「吞噬」塑料的細菌 想說愛你不容易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3月11日的報道指出,一項研究估計,到2050年,海洋中所有塑料的重量可能與魚類的重量相當。源源不斷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給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也顯示,目前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3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兩倍。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能夠「吃」塑料的細菌。這可能是應對全球最緊迫環境危機之一的解決辦法——培育此類細菌並將塑料分解為無害的副產品。 本報記者 劉 霞 日本科學家曾於2016年在《科學》雜誌撰文報告稱,他們發現了一種可以「吞噬」塑料的細菌,這可能是應對全球最緊迫環境危機之一的解決辦法——培育此類細菌並將塑料分解為無害的副產品。 科學家們對這些「吞噬」塑料的細菌寄予厚望。不過,專家也提醒道,這類細菌的大規模商業部署仍需數年時間。另外,即便可以向自然界大量派遣這些細菌,它們可能也會帶來其他問題。 多種細菌能「吃掉」塑料 上述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顯示,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人員偶然發現,一種奇特的細菌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可以「吃掉」塑料。據悉,這種細菌能在30攝氏度下經過6周完全降解PET薄膜。PET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塑料之一,應用於衣料、飲水瓶和食物打包盒等。該物質需要數百年才能分解,對環境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 研究人員進一步調查研究後發現,一種叫做ISF6-4831的酶,它與水發生反應能將PET分解成一種中間介質,隨後,第二種酶ISF6-0224又將該中間物進一步分解成簡單的分子結構。 無獨有偶,據巴基斯坦《黎明報》2017年9月26日報道,中國和巴基斯坦科學家攜手發現了一種可以分解塑料的真菌塔賓麴黴,這種細菌體內生長的根類細絲網絡有助於分解聚合物,可在幾個星期內將塑料降解。 另據英國《獨立報》網站2019年6月30日報道,美國俄勒岡州里德學院學生摩根·韋格在得克薩斯州休斯敦附近的一處油料場採集的樣本中發現了另外一種可以食用PET的細菌。 韋格稱,該菌種的利用有可能徹底改變塑料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加快這種細菌「吞噬」塑料的進程,有望為解決地球塑料問題發揮「很大作用」。目前每年約有3億噸塑料被廢棄,只有約10%得以回收。 此外,2020年3月,德國萊比錫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萊比錫一個塑料廢料場收集土壤並對其進行研究後,發現了一種以聚氨酯二醇為食(聚氨酯二醇廣泛用於產品製造)的新型土壤細菌。 《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在3月11日的報道中指出,盡管這些細菌「吞噬」塑料的速度趕不上人類每年製造塑料垃圾的速度,但這些發現意味着,有朝一日,科學家們有可能大量生產此類細菌,並將其派往各大垃圾填埋場或者海洋中。 生物改造能提升「吞噬」效率 《福布斯》雙周刊的報道指出,為使這些天然細菌發揮作用,必須對其進行生物改造,使其降解塑料的速度提高幾百倍或幾千倍。 科學家們在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2018年,英國普茨茅斯大學科學家們對在大阪發現的天然細菌加以改良,生成了能在幾天內就消化PET的酶,並將它命名為PETase。2020年10月,這些科學家將ISF6-4831和ISF6-0224這兩種不同酶組合成一種「超級酶」,進一步提升了其「吞噬」塑料的效率。 不過,上述研究負責人、普茨茅斯大學約翰·梅根教授也表示:「我們現在需要找到方法以降低生成這種酶的成本,也需要掌握大規模工業化使用這種酶的技術。」 雖然前路漫漫,但梅根樂觀地認為,這將是人類最終消除塑料污染、控制塑料泛濫的新起點。 盡管這些細菌的大規模商業應用仍需數年時間,但曙光已經出現!法國卡比奧斯公司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破土動工,建造一個利用酶對PET塑料進行生物降解的示範工廠。 大規模部署仍面臨諸多挑戰 不過,也有專家提醒說,即使這些新技術有朝一日大規模部署,它們仍將面臨諸多問題,甚至可能帶來未知的風險。 首先,這些細菌大多隻能消化PET,對於其他幾種塑料——如用於製造洗發水瓶或管道等更堅硬材料的HDPE,可能很難實現生物降解。 此外,細菌也不能將塑料降解成碳和氫,通常只會將其分解成單體,而單體只能被用來製造更多塑料。例如,卡比奧斯的工廠就打算將PET塑料變回原料,以生產更多塑料。 而且,即使未來有可能大量生產出細菌並將其派往垃圾堆,這種方法也可能帶來其他問題——對這些塑料進行生物降解有可能釋放出其中包含的化學添加劑,從而污染環境。 專家表示,戰勝塑料廢物危機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其他可重復使用的物品來替代。例如,英國諾普勒公司利用海藻酸鈉凝膠製成了可自然生物降解的無塑料包裝。 來源:cnBeta
國際空間站上新發現3種細菌或有助於在火星種植植物

國際空間站上新發現3種細菌或有助於在火星種植植物

為了在深空任務中經受住太空的嚴酷條件,在地球之外培養食物就需要細菌的額外幫助。現在,國際空間站(ISS)上的一項最新發現可能會幫助研究人員創造「燃料」,幫助植物抵禦這種壓力。與NASA合作的研究人員在《微生物學前沿》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描述了在連續兩次飛行中,從國際空間站的不同位置發現並分離出4種屬於甲基菌科的細菌。 其中1株被鑒定為Methylorubrum rhodesianum,其餘3株為未被發現的新物種。杆狀活動性細菌分別命名為IF7SW-B2T、IIF1SW-B5和IIF4SW-B5,與印度甲基桿菌(methlobacterium indicum)親緣關系密切。甲基細菌具有固氮、增磷、耐非生物脅迫、促進植物生長和對植物病原菌的生防活性。 現在,為了紀念著名的印度生物多樣性科學家阿吉瑪爾·汗博士(Ajmal Kha),該團隊提議將這種新物種命名為阿吉瑪里甲基桿菌(Methylobacterium ajmalii)。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Kasthuri Venkateswaran博士和Nitin Kumar Singh博士對這一發現發表評論說,這些菌株可能擁有在太空中種植作物的「生物技術上有用基因決定因素」。 然而,還需要進一步的生物學實驗來證明它確實是太空農業潛在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他們說:「要在資源極少的極端環境中種植植物,分離新的微生物,在壓力條件下幫助促進植物生長是必不可少的。」 和噴氣推進實驗室一起,在這項發現上合作的其他研究人員來自洛杉磯南加州大學、康奈爾大學和印度海得拉巴大學。 文卡特和辛格說,NASA希望有一天能把人類帶到火星表面——甚至可能不止是火星表面——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十年調查建議NASA把國際空間站作為「調查微生物的試驗台」。 來源:cnBeta

海外|捷豹路虎展示新型空氣凈化系統,可凈化97%病毒和細菌

文:懂車帝原創 曹浩 近幾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研發車載空氣凈化系統,時至今日也初具成效。而根據海媒體體報導,捷豹路虎日前展示了一種新的車載空氣凈化系統,據說可以凈化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達97%的病毒和細菌。只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套車載凈化系統仍處在原型階段,何時裝車還不得而知。 據瞭解,捷豹路虎的這套車載空氣凈化系統被稱作Nanoe X,是與松下合作開發,通過空調系統來實現空氣凈化的目的。Nanoe X技術將通過高壓系統產生羥基(OH)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將以納米級的形態在空氣中傳播,並可以和空氣中任何污染物發生反應,通過破壞外殼和基因組來讓病毒失活,同時還能達到除臭和消除過敏原的目的。 在模擬汽車內部環境的30分鐘實驗里,這套車載空氣凈化系統對空氣中的病毒和細菌達到了97%的凈化效果。而在Texcell研究組織最近進行的一項測試中發現,該系統在近兩個小時的測試當中,對於空氣中病毒和細菌的凈化率達到了99.995%。 捷豹路虎研究工程師Alexander Owen表示:「這項技術是利用自然力量的絕佳典範,使捷豹路虎處於該機艙技術的最前沿。」 他還認為,「羥基自由基是化學中最重要的天然氧化劑之一,在數千年來一直在幫助清潔我們的大氣層,清除污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質。這項技術的創造和我們的先進研究,是在未來的車廂內部署這種科學現象的第一步。」 捷豹I-Pace 路虎攬勝極光 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套車載空氣凈化系統仍處在原形狀態,現在仍不確定哪輛車將會搭載這套系統。目前捷豹I-Pace、路虎攬勝極光都配備松下Nanoe空氣凈化技術,而新的Nanoe X技術預計凈化效率比當前的技術要高出十倍。 來源:kknews海外|捷豹路虎展示新型空氣凈化系統,可凈化97%病毒和細菌
研究人員首次繪制醫院超級細菌的完整進化歷程圖譜

研究人員首次繪制醫院超級細菌的完整進化歷程圖譜

現代醫院和抗生素治療本身並沒有創造出我們今天看到的所有抗生素耐藥菌株。相反,新的研究發現,在抗生素廣泛使用之前的選擇壓力影響了其中一些菌株的發展。 通過使用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分析和測序技術,來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奧斯陸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建立了糞腸球菌的進化時間軸,糞腸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可引起醫院的抗生素耐藥性感染。 今天(2021年3月9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結果顯示,這種細菌有能力非常迅速地適應選擇壓力,比如在養殖業中使用化學品以及開發新的藥物,這使得同一細菌的不同菌株出現在全球許多地方,從大多數人的內髒到許多野生鳥類。由於它如此廣泛,研究人員建議人們在進入醫院時,應該像篩查其他超級細菌一樣,對這種細菌進行篩查,以幫助減少在醫療機構內發展和傳播感染的可能性。 糞腸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種細菌存在於腸道中,不會對宿主造成傷害。但如果有人免疫力低下,這種細菌進入血液,就會造成嚴重感染。在醫院里,糞腸球菌的抗生素耐藥菌株比較常見,人們最初認為是現代醫院廣泛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抗菌控制措施導致了這些菌株的產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奧斯陸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患者的血流分離物以及動物和健康人的糞便樣本,分析了從1936年至今的約2000份糞腸桿菌樣本。 通過使用牛津大學納米孔技術對基因組(包括染色體和質粒)進行測序,研究小組繪制了該細菌的進化歷程,並建立了不同菌株的發展時間和地點的時間表,包括現在發現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菌株。他們發現,抗生素耐藥菌株的發展比之前認為的要早,在抗生素廣泛使用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因此並不是僅僅是抗生素的使用導致了這些菌株的出現。 研究人員發現,農業和早期的醫療實踐,如砷和汞的使用,影響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菌株的進化。除此之外,在野生鳥類身上也發現了類似我們現在在醫院里看到的抗生素耐藥變種的菌株。這說明了這種細菌在面對不同的逆境時,進化成新菌株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聯合首席作者、維康桑格研究所副教員Jukka Corander教授說。"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從長達85年的樣本中繪制出糞腸桿菌的完整進化圖,這使我們能夠看到人類生活方式、農業和藥物對不同細菌菌株發展的詳細影響。如果沒有桑格研究所可以找到的分析和測序技術,擁有完整的進化變化時間軸是不可能的。" 聯合首席作者、奧斯陸大學博士後研究員Anna Pöntinen博士說。"目前,當患者入院時,他們會被採集一些抗生素耐藥細菌和真菌,並被分離出來,以確保感染率盡可能低。得益於這項研究,我們可以仔細觀察糞腸桿菌的多樣性,並找出那些更容易在醫院內傳播,從而可能對免疫力低下的人造成傷害的細菌。我們認為,在入院時也對糞腸桿菌進行篩查可能是有益的。"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開發細菌生物膜 可用來分離水和油

研究人員開發細菌生物膜 可用來分離水和油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一旦油類進入水中,就很難將兩者分開,這就會使污染的水變得難以清理。現在,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細菌生物膜可以有效地讓水通過,同時將油類擋在外面。 油類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危害。顯然,這包括像「深水地平線」這樣的巨大漏油災難,但即使在較小的規模上,工業過程也會產生污染。人們始終需要新的清理解決方案。 對於這項新研究,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主要藉助於細菌。為了保護自己免受環境危害,細菌經常會產生被稱為生物膜的粘稠物質。它們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需要被分解的害蟲,但也許一些細菌生物膜可以為人們服務。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名為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的細菌能創造出一種特別有用的生物膜。它是由纖維素製成的,纖維素是植物用來構建細胞壁的物質,但在這種情況下,它是以結晶形式存在的。 該研究的相應作者Lucian Lucia說。「它的結構非常好。它的親水性較強,而且它的結晶度非常高,所以它的『包裝』非常漂亮。一旦你把細菌剝離出來,你就有了這種驚人的堅韌材料,它具有真正的堅固性,或者說韌性。」 關鍵的因素是生物膜是親水的,同時它又是疏油的。也就是說,它很容易通過孔隙吸收水分,同時排斥油污。在實驗中,將膜放入水和油的混合物中,可以提取水,留下油。甚至在水和油非常徹底地混合在一起的溶液中,它也能發揮作用。 該團隊表示,這種材料顯示出清潔污染水等應用的前景。研究人員表示,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他們將研究如何對該材料進行化學改性,使其更適合不同的用途。當然還有一直存在的可擴展性問題要解決。 該研究發表在《Langmuir》雜誌上。 來源:cnBeta
科學家重新編程細菌 以製造用於藥物的設計分子

科學家重新編程細菌 以製造用於藥物的設計分子

在設想無動物藥物供應的情況下,科學家們首次對一種普通細菌進行了重新編程,以製造一種用於藥品和保健品的設計多糖分子。根據2021年3月2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論文,研究人員對大腸桿菌進行了改造,以生產硫酸軟骨素,這種藥物是最著名的治療關節炎膳食補充劑,目前它的來源是牛氣管。 基因工程大腸桿菌被用來製造一長串的藥用蛋白質,但花了好幾年時間才哄騙細菌生產出這一類鏈接糖分子中最簡單的一種,被稱為硫酸化糖胺聚糖,它經常被用作藥物和保健品。通過工程設計讓大腸桿菌產生這些分子是一個挑戰,研究人員必須做出許多改變並平衡這些改變,這樣細菌才能很好地生長,但這項工作表明,使用大腸桿菌以無動物的方式生產這些多糖是可能的,而且該程序可以擴展到生產其他硫酸化糖胺聚糖。" 在倫斯勒,Koffas與化學和生物工程研究員Jonathan Dordick以及化學和化學生物學教授Robert Linhardt合作。這三人都是生物技術和跨學科研究中心的成員。Dordick是利用酶進行材料合成和設計生物分子工具以開發更好藥物的先驅。林哈特是一位糖類專家,也是世界上最權威的血液稀釋劑肝素的研究者之一,肝素是一種目前從豬腸中提取的硫酸化糖胺聚糖。 開發出第一種合成版肝素的Linhardt表示,與目前的提取工藝甚至化學酶法工藝相比,工程化大腸桿菌生產該藥物有很多優勢。Koffas概述了團隊必須在細菌中建立的三個主要步驟,以便它能夠生產硫酸軟骨素,其中包括引入一個基因簇以產生未硫酸化的多糖前體分子,對細菌進行工程設計以製造充足的能量昂貴的硫供體分子,以及引入硫轉移酶以將硫供體分子放到未硫酸化的多糖前體分子上。 該團隊首先製作了該酶的結構,然後使用一種算法來幫助識別它們,以便可以對該酶進行突變,以產生一個可以在大腸桿菌中工作的穩定版本。雖然修改後的大腸桿菌產生的產量相對較小,在每升微克的量級上,但它們在普通實驗室條件下茁壯成長,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概念證明。 這項工作是生物製品工程和製造方面的一個里程碑,它為治療和再生醫學等幾個領域開辟了新的途徑,這些領域通常需要大量的特定分子供應。 來源:cnBeta
微生物學家通過細菌修改製造出氣候中立且能快速降解的生物塑料

微生物學家通過細菌修改製造出氣候中立且能快速降解的生物塑料

據外媒報道,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微生物學家通過對細菌的改造製造出了氣候中立且可快速降解的生物塑料。藍藻細菌作為光合作用的副產品生產出了這樣一種塑料--並且它們還能以一種可持續和環保的方式進行。 圖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改變了這種細菌的新陳代謝從而大量生產出這種天然塑料使其能用於工業領域。據了解,這種新型塑料可能會跟有害環境的石油基塑料展開競爭。由來自微生物和感染藥物研究機構的Karl Forchhammer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最近在《Microbial Cell Factories》和《PNAS》上發表了他們的這一研究成果 在光生物反應器中可以培養出大量的藍藻 目前,全球每年約生產3.7億噸塑料。據預測,在未來十年,全球塑料產量將增加40%。一方面,塑料有多種用途並且價格低廉。而另一方面,它成為了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的原因。越來越多的塑料垃圾最終進入自然環境,污染着海洋或以微塑料的形式進入食物鏈。此外,塑料主要由石油製成,所以其在燃燒時會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 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可能在於一種具有驚人特性的藍藻細菌。集胞藻屬的藍藻細菌會產生PHB--一種塑料的自然形式。PHB的使用方式跟塑料聚丙烯類似,但在環境中可以迅速地降解且無污染。然而,這些細菌產生的數量通常非常小。不過圖賓根研究小組成功地在細菌中發現了一種控制可以限制細胞內固定碳向PHB流動的系統。在移除相應的調節因子並展開進一步的基因改變後,細菌產生的PHB數量得到大幅增加,最終占到了細胞總質量的80%以上。「我們已經創造出了真正的塑料細菌,」發表在《Microbial Cell Factories》上的論文的首席作者Moritz Koch博士說道。 藍藻也被稱為微藻或藍綠藻,是我們星球上最不引人注目但卻強大的玩家之一。大約23億年前,正是藍綠藻創造了我們的大氣和臭氧層,從而通過光合作用保護我們免受紫外線輻射。 PHB產量對比 Koch強調稱:「從某種意義上說,藍藻是我們星球上隱藏的捍衛者。這凸顯了這種生物的巨大潛力。由於藍綠細菌只需要水、二氧化碳和陽光,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是氣候友好型和可持續生產的理想候選。一旦這種技術在工業上得到應用,那麼整個塑料生產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另外他還表示,他們的長期目標是優化細菌的使用並將其增加到可能大規模使用的程度。 來源:cnBeta

用烘手機乾手「手會越洗越髒」 研究實證:手上照出滿滿細菌

很多公共廁所中都有烘手機,讓大家如廁洗手後可以快速烘乾雙手。但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用烘手機吹手並不衛生,甚至會吹散人們手上的細菌,導致廁所中出現更多細菌。在醫療場所用烘手機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 ▼2014年時,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研究,認為公廁中的噴射式烘手機並不衛生。因為大部分人洗手後,手上還是會有細菌留下。烘手機會把這些細菌吹散到空氣中,並散落到四周表面,導致廁所佈滿細菌。他們重現公廁場景做實驗,發現噴射式烘手機比衛生紙多27種細菌,這些微生物會在15分鐘後散播到空氣中。 ▼里茲大學的醫學微生物學教授Mark Wilcox和團隊成員進一步研究乾手方法如何影響醫院中細菌的散佈。他們在英國里茲、法國巴黎和義大利烏迪3座城市的醫院里進行了為期12週的調查。每一個調查地點都有2間廁所,專供參與實驗的患者、醫護人員和訪客使用,其中一間廁所設有烘手機,另一間則設有衛生紙。 ▼研究人員每天都會採計空氣樣本和廁所表面樣本,2週後將兩間廁所的乾手方式互換,整個實驗過程共換了3次。最後他們觀察樣本的培養物,發現使用烘手機時,空氣和培養皿的細菌總數較高。跟衛生紙表面相比,烘手機表面的細菌要多得多。在烏迪內的醫院廁所里,烘手機表面的細菌多出100倍,巴黎是33倍,里茲則是22倍。 研究團隊得出結論:烘手機並不適合醫院環境。Mark Wilcox教授表示:「問題是有些人沒有正確洗手。烘手機產生的氣懸膠體會導致烘手機本身,還有周圍的環境充滿細菌。相對來說用衛生紙擦手再丟掉就安全多了。」看來在公共場所正確洗手、用手帕或衛生紙擦手才是正確的呀。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研究稱細菌可幫助未來火星任務中的宇航員獲得食物

研究稱細菌可幫助未來火星任務中的宇航員獲得食物

據外媒報道,不來梅大學應用空間技術中心(ZARM)的一個天體生物學家團隊只用火星材料就在低壓下培育出藍藻,證明未來宇航員或許可以在紅色星球上自己種植作物和其他資源。 ...

中華預防醫學會:抹布含5000億細菌!做好6點避免全家中毒

說起家里最髒的地方,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廁所的馬桶。但你一定想不到,家里最髒的東西,竟然在廚房,而廚房中最髒的竟然是抹布。 根據中華預防醫學會發佈的《中國家庭廚房衛生調查白皮書》顯示,在蒐集的抹布抽樣調查中,抹布用得越久細菌就越多,單塊細菌總數最高的竟高達約5000億個。 還有數據顯示,一條全新的抹布在家中使用一週後,細菌數量高達22億個。 一塊抹布,全家中毒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張阿姨,由於週末特意為孩子們做了一桌豐盛的午餐。 但在吃晚飯的時候,家人卻紛紛出現嘔吐腹瀉的情況,隨後送到醫院後檢查後發現此次病因是由細菌引起的集體性食物中毒。 經調查研究發現,中毒原因竟然是因為一塊抹布。 原來,做飯的張阿姨在用抹布擦拭過魚之後,又用來擦黃瓜,而黃瓜又不經過加熱直接涼拌,細菌就直接被全家人吃進肚子里,從而引發中毒。 央視綜合頻道CCTV1還曾專門報導過這一事件,為此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科普了廚房抹布的危害,進一步證實廚房抹布是細菌傳播,污染食物的重要媒介。 用髒抹布洗擦拭食物或餐具,若不清潔消毒,細菌就會直接進入人引發疾病。 小小抹布雖不像電器般貴重,卻也關係全家健康。 拿著數百億細菌的抹布洗碗,你的身體還好嗎? 抹布太髒的話,我們洗的不是盤碗,而是不斷地往盤碗里傾倒細菌。 有實驗表明,洗潔精等清洗劑對洗碗布里的細菌,並無多大效果。只是看起來洗乾淨了而已,實則你是拿著含有數百億細菌的洗碗布在洗碗! 想想就覺得可怕,看著潔凈如新的碗碟存在數以百億的細菌,然後把自己做的美味放在細菌上面,還要裝作心滿意足的樣子吃下去...... 20%的洗碗布內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足以導致疾病的細菌。特別是在夏天,清潔不徹底的洗碗布,更會滋生大量細菌,使餐具在洗滌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非但起不了清潔作用,還可能因「二次污染」而影響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 這些恐怖的細菌足夠讓人輕則引發中毒,嘔吐拉稀,嚴重的會可引起腎臟損壞、大腦休克,最後導致生命危險。 廚房抹布怎麼處理才安全? 1、清洗乾淨 每次用過抹布之後,一定要洗得乾乾淨淨,並擰乾晾曬,不能順手扔那兒完事,更不能下次接著用,那樣的話里面的細菌就會越來越多。 2、開水蒸煮 抹布不用每次用過之後都煮一下,保證一天煮一次就好了。在鍋里放入清水,燒開後放進抹布煮五分鐘,然後用清水洗乾淨,擰乾晾曬。 3、陽光下暴曬 不管是擦哪兒的抹布,一定要每日放在陽光下暴曬,可以有效去除抹布里的異味,並"清殺"存留的細菌。 4、勤換抹布 不要總拿著一塊抹布用來用去,用一年半載還在繼續用著,建議一個月換一次。 5、勤消毒 洗碗後要及時清洗抹布並定期消毒,方法是用稀釋了的消毒液浸泡5分鐘或開水煮10分鐘都可以。 6、遠離食物 這點最重要,切記不要用抹布擦、蓋食物,一定要讓抹布遠離食物、食材。 來源:kknews中華預防醫學會:抹布含5000億細菌!做好6點避免全家中毒

千萬記得消毒!這里是衛生間細菌和病毒量的18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 手部衛生 而手機作為當代人日常 離不開的「神器」 難免受到各種各樣的污染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 👇 手機上的細菌和病毒量是衛生間的18倍! 手機表面的細菌多達2000餘種,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流感病毒。 宣武醫院急診科護士魏碩提醒廣大「低頭族」,經常用消毒劑給手機「洗洗澡」是十分必要的。 給手機消毒時,可以選擇手消毒液、衛生濕巾或75%的酒精擦拭。 手消毒液是以葡萄糖酸洗必泰和乙醇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其中葡萄糖酸洗必泰含量為0.90%至1.10%,乙醇含量為54.9%至66.9%,它們可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 有些衛生濕巾是由含有純水和少量消毒劑的無紡布構成,也可以殺滅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細菌。 75%酒精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滅活作用,對人體危害較小,被廣泛應用在各個地方。 如果家里這些都沒有,也可以用風油精代替。 擦拭手機時先洗手,再拆下手機殼。使用衛生棉球或軟布從上到下同一方向擦拭手機螢幕、背面、側面,手機按鍵縫隙、充電接口等部位。擦拭後再洗手。 需要提醒的是,擦拭手機後要及時擦乾手機,不要讓消毒液或者酒精滲入手機內部的零件里,那樣會影響手機的壽命。剛擦拭完的手機也不要放在陽光下曬乾,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手機開機時本身就會產生一定的熱量,經過暴曬有可能使手機外部變形、損傷手機螢幕,甚至引起鋰電池爆炸。 為防止手機被污染 有人採用塑料保鮮膜包裹手機的方法 這種方法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防止手機被污染 但還是應養成擦拭手機的好習慣 為了更健康的生活 在勤洗手的同時 最好經常給手機「洗洗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kknews千萬記得消毒!這里是衛生間細菌和病毒量的18倍

眼科疾病用藥, 抗眼部細菌感染藥

眼科疾病用藥 抗眼部細菌感染藥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血眼屏障:大多藥物不易透過。 局部給藥:是眼科細菌感染疾病的首選方法:作用直接、療效顯著、用量較小。僅在嚴重感染病例時全身給藥。 1.淋球菌性結膜炎:全身及眼局部抗菌藥。 2.衣原體感染:導致致盲性沙眼和包涵體性結膜炎,口服阿奇黴素+局部滴眼劑(0.3%氧氟沙星、利福平、磺胺醋醯鈉)。 3.細菌性眼內炎:通常採取多種途徑,結膜下注射、前房內注射、玻璃體腔內注射及全身給予抗菌藥物。其中以玻璃體腔內注射最為重要。 4.眼科手術後引起的細菌性眼內炎:眼內注入萬古黴素或頭孢他啶。 5.用於眼部主要廣譜抗菌藥,包括喹諾酮類和氨基糖苷類。眼部的局部感染的治療,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譜廣、作用強,是用於治療眼部淺層感染較好的藥物。但18歲以下不推薦使用。 (1)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妥布黴素和多黏菌素B。 (2)葡萄球菌感染:夫西奈酸 (3)真菌感染:兩性黴素B (二)典型不良反應 1.常見:一過性刺激症狀、局部灼熱和異物感、眼瞼水腫、流淚、畏光、皮疹和蕁麻疹。 2.利福平:牙齦出血和感染,眼淚橘紅色。 3.四環素:青光眼和白內障。 4.妥布黴素: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 (三)禁忌證 1.相應藥物過敏者。 2.喹諾酮影響軟骨發育,禁用於18歲以下兒童;氯黴素禁用於新生兒早產兒;氨基糖苷類藥禁用於8歲以下兒童。 3.抗眼部細菌感染藥不宜長期使用,以免誘發耐藥菌株或真菌感染。 4.肝功能不全、哺乳期婦女禁用於夫西地酸。 5.膽道阻塞禁用於利福平。 6.單純皰疹性或潰瘍性角膜炎患者,禁用四環素可的松眼膏劑。 二、用藥監護 (一)監護聯合應用糖皮質激素的風險 糖皮質激素優點:抗炎、加速治癒; 糖皮質激素風險:誘發真菌或病毒感染、延緩創傷癒合、升高眼壓和導致晶狀體混濁。 尤其不能給尚未確診的「紅眼」患者開具此類藥可能是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如使用此類製劑,不應當超過10日,並定期測量眼壓。 (二)監護給藥的合理性 1.用藥的頻次決定於眼部感染的嚴重程度。 2.滴眼劑一次1滴即可。可每間隔2h給藥1次。 3.感染控制後減少使用頻次,痊癒後持續用藥48h。 4.藥液不可直接滴在角膜上。 5.滴藥後切勿用力閉眼,以防藥液外溢。 三、主要藥品 1.氯黴素 適應證:敏感菌引起的結膜炎、角膜炎、眼瞼緣炎、沙眼。 注意事項: (1)3-4日無效,應停藥就醫。 (2)出現口腔苦味,可繼續使用,氯黴素特性。 (3)長期使用可引起視神經炎或視盤炎(特別是兒童),應即停藥,同時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 2.紅黴素 適應證:沙眼、結膜炎、角膜炎、眼瞼緣炎及眼外部感染。 注意事項: (1)局部燒灼感。 (2)妊娠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3)避免接觸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3.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適應證:細菌性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淚囊炎、術後感染。 注意事項: (1)不宜長期使用。 (2)出現過敏,立即停藥。 4.利福平 適應證:細菌性外眼感染,如沙眼、結核性眼病及某些病毒性眼病。治療沙眼:6周。 注意事項:可能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減少,並導致齒齦出血和傷口癒合延遲等,應避免拔牙手術。 5.四環素可的松 適應證:沙眼、結膜炎。 注意事項: (1)妊娠期哺乳期婦女不宜長期使用。 (2)長期頻繁使用可致青光眼、白內障和眼部真菌感染。 (3)角膜、鞏膜潰瘍者用後會引起穿孔。 來源:kknews眼科疾病用藥, 抗眼部細菌感染藥

《瘟疫公司》進化細菌無基因速推圖文攻略

<p無基因不解釋。 <p沙特開局。由於什麼基因沒有,所以說前期也沒有什麼要求了,只要選擇交通發達的國家就好了。想要作死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美國開局(美國空運全球第一),開局憋2抗藥2級~ <p開局直接憋出壞死。 <p沒有病症專家,乖乖承受懲罰吧~病症真是貴,不是嗎? <p和一般速推流不同,無基因的嚴重性會較低。這回導致紅泡與黃泡的收入降低。但是也有個好處就是即使在MB難度下也會被發現的晚,而且一般的國家並不容易封港口、封機場。結果就是沙特幾乎能傳染它通向的所有國家! <p由於傳染性太低,這時候我們瘟疫才剛剛傳播出國。我們暫時不管病症,轉到能力界面補抗性。 <p按照情況升級抗寒1&2級、抗熱1級、抗藥1&2級、基因強化1級。 <p解釋一下基因強化1級升級的必要性:無基因解藥研發很快(我們很難通過病症壓解藥),而且steam的截圖會掩蓋右下角,第一次一不注意就讓解藥分發了=。= <p這時候我們的瘟疫應該正在廣泛傳播。轉到病症界面升級失血性休克。不要擔心致命性過高,這點致命還不足以殺滅MB難度下的人類。但是這可以避免感染人數過多的基因懲罰。 <p之後我們轉到傳播界面升級鳥類傳播1&2級、牲畜傳播1&2級、水源傳播1&2級。由於我們是沙特開局,抗熱2級可以選擇不升級,為避免浪費DNA,在此可以選擇性升級蚊蟲傳播1&2級或血液傳播1&2級。 <p依然是按照情況升級。順序與必要性說明如下: <p鳥類傳播1&2級提升傳染性以及跨國境線傳播能力。傳染性較低的條件下,瘟疫並不容易跨越國境線。在升級鳥類傳播2級的時候,會瞬間出現大量的紅泡!帶來的大量的DNA會使後面的升級更加的快。如果沒有緊急情況(比如說你覺得格陵蘭快封港口了),建議優先升級。 <p水源傳播1&2級提升傳染性、濕潤地區傳播能力以及感染船隻的出現幾率。我們大部分的失敗都是由於島國封港口而導致的。 <p牲畜傳播1&2級提升傳染性、農業地區傳播能力。對於沙特開局來說,格陵蘭是最難傳染上去的,相當於中國開局對馬達加斯加的無力,沙特反而輕而易舉。格陵蘭只與挪威和俄羅斯有船隻通航。挪威不用想了,在地圖邊角很難傳染;而俄羅斯是農業、寒冷、濕潤國家,一般不會升級的牲畜傳播在這就很有意義了。 <p由於沙特開局就在赤道、3大洲的交界處,一般這時候的炎熱國家都已經淪陷在我們的瘟疫下,所以酌情升級蚊蟲傳播1&2級。 <p這時候無論所有島國是否都被感染,都到了升級病症的時候了。 <p升級惡心直到痢疾;升級內出血;如果有DNA升級癲狂症壓解藥順便提升傳染性。(可以看到我們到後期了傳染性的條仍然沒有滿) <p格陵蘭已被傳染!全球所有國家已經淪陷!上大殺器! <p小心! <p我們的瘟疫傳染性低! <p這也就導致了我們的瘟疫在格陵蘭、加拿大根本傳染不動。小心升級全器官衰竭,別讓這些國家的所有患者死光了,這樣會失敗的! <p由於後期開始大范圍的死亡,DNA收入開始變得穩定。於是我升級了環境強化以確保格陵蘭的傳播。 <p這也使得我沒有DNA升級全器官衰竭。 <p但還是勝利了,不是嗎? <p遊戲結束時的總覽、傳播、病症、能力、世界界面。 <p無基因,分並不是很高。 <pThe End. 來源:遊民星空

《瘟疫公司》進化細菌高難度圖文攻略

<p藍觸媒催化:由於不是速推,追求的是高分與過關,此處不用高能量供給。 <p進化論:MB難度猥瑣簡直就是找死,沒有任何嚴重性平日醫生檢查都能把你查出來…… <p親水性:提升船隻的傳播幾率嘍。其實原生生物也是可以的。 <p城市獵人:很簡單,增加瘟疫在城市中的傳染能力。而且中國就一個屬性,城市化…… <p症狀專家:節約大筆DNA,靠譜! <p中國開局。 <p沙特開局也同樣贊同,只不過換嗜熱性和大氣親和性的基因就好。 <p(由於納米速推我沙特開局總慢上幾天,所以我更鍾愛中國) <p起始絕對會有2DNA的,從囊腫線開始。 <p為什麼?就因為膿腫傳染性+4而且才2DNA…… <p按照囊腫線、血液線、皮膚線、腸胃線、呼吸線的順序點出如圖所示。就此打住,我們轉戰能力。 <p此時我們的瘟疫應該已經開始感染周邊國家了。在能力中快速點出如圖所示。順序建議為:抗寒1級、抗藥1級、抗熱2級、抗寒2級、基因強化1級。 <p抗寒1&2級為保證俄羅斯的快速傳播,為快速傳播格陵蘭、冰島、加拿大准備,這是必須的。 <p抗熱保證赤道國家的傳播效率。 <p抗藥保證富裕國家的傳播效率,中國可是有飛機直通英國和美國等地的哦。 <p然後我們轉戰傳播界面。 <p按照傳播情況升級如圖所示症狀。 <p水源傳播、空氣傳播1級自然是保證小紅船隻飛機滿地圖的跑,順帶增強濕潤與乾燥環境傳播能力。 <p鳥類傳播1級,增加瘟疫跨國境線的能力。在此不強調鳥類傳播2級升級的必要性,因為並不強求速度;但是1級還是必須的,否則後期一旦封國境線,你會是很蛋疼的~ <p轉到症狀界面升級壞死!這一步很關鍵! <p對於MB難度來說,DNA點數隨着感染人數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不能一邊感染一邊殺人,後期的升級花費是我們難以承受的。這時候,壞死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p註:若此時有剩餘DNA,可以把失眠、偏執一起升級了,減緩解藥研發,反正就6DNA。 <p回到傳播界面升級水源傳播2級。 <p這時候我們的瘟疫已經開始廣泛傳播了。雖然花費DNA比較多,抗藥2級和抗熱2級還是必須的。 <p注1:為追求高分可酌情升級基因強化2級。 <p注2:此處不強調環境強化升級的必要性;一是抗寒、抗熱1&2級基本已經足夠,二是耗費DNA點數較多會影響後面其他升級。可以酌情升級。 <p注3:我真的不知道細菌垃圾無比特殊能力有何用處。 <p升級血液傳播1級;為了上島我點出了氣溶膠。 <p血液傳播保證貧困國家的傳播效率(還有極小的幾率出現受污染的血液運送直XXX的效果哦~)。 <p注4:酌情升級氣溶膠。理由同環境強化。 <p嘖嘖嘖~每次最煩的就是島國~ <p在等待上島的過程中解藥呼呼地漲……在此期間,把痢疾升級了吧~ <p上島完畢!開殺! <p這里有兩個方案提供選擇: <p方案一:減緩解藥速度緩慢殺人。如下圖所示,從癲狂症走向癱瘓,再到大殺器。 <p方案二:速度滅世讓讓解藥研發見鬼。一旦上島直奔全面器官衰竭和失血性休克,快到滅世再壓解藥。 <p個人推薦方案二。 <p人類的全部感染預示着勝利~ <p結束的時候手賤了一下沒有截圖…… <p這次解藥壓得不是很好但還是到了5星……(不管你們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p放張成績截圖好了~ <pThe End。 來源:遊民星空

《瘟疫公司 進化版》細菌速推流圖文攻略

<p細菌可以說是完完整整的病症流了,他的特殊能力完全就是廢柴,還不如直接去升級抗寒和抗熱,而且還增加升級所用DNA。 <p這里只詳解相對保守的打法,成績會略慢,但是勝率會高。我會在攻略中給大家說明更為激進的打法的。 <p1.高能量供給。速推必備。 <p2.進化論。搖獎機!你還在相信你的運氣嗎? <p3.原生生物。速推必備。 <p4.極端微生物。聊勝於無。 <p5.病症專家。前期依靠病症堆傳染和嚴重性。後期升滿病症解藥壓得好分也會很高。 <p在開局之前這樣升級。其實我覺得直接升級血友病也不錯……但是1DNA就閒置了。看個人喜好了。不是納米區別不大。 <p我是萬年天朝黨,果斷天朝開局。之後繼續以病症堆傳染 <p每次遊戲必然會出一個這種事件。像下面這個、還有什麼銀行經濟危機、鳥類大規模遷徙、高等國家健康指南、船隻使用新殺菌方式。有利有弊。出了最後一個就重開吧。 <p之後繼續升級傳染。 <p當你升級成這樣的時候,中國周圍幾個國家都感染了,而病菌一半不會發現(目測是原生生物的作用)。 <p若果你覺得你人品好,那就直接升級壞死吧! <p之後開始升級傳播和能力。由於中國周圍國家都已經被傳染,暫時不用升級鳥類傳播。 <p水傳播增加傳染到島國的幾率 <p抗寒一定要升級的。否則格陵蘭就哭了 <p病症練級和突變都是搖獎機……不可強求。但是好記錄都是靠他們節約大筆DNA。 <p之後升級血液傳染和蚊蟲傳染,保證貧窮地區和炎熱地區的傳播有效性。這里蚊蟲傳播可以用能力中抗性終極大招代替,效果差不多。 <p這時候抽空看看傳播、 <p突變!為什麼不是前期突變它呢。 <p這樣就開始滅世。 <p先直接攢dna升級全面器官衰竭、然後升級出血性休克、壞死、痢疾、內出血、全身感染……之後隨意。升滿就行了。 <p最後勝利。最後忘記截升級樹了 <p此種方法勝率高。求虐的開局升級壞死、痢疾,然後鳥類、抗性、水。 <p最後封高口之類的祈禱無意識感染吧!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