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英特爾

Tag: 英特爾

英特爾宣布有意將Mobileye單獨上市,估值或超過500億美元

英特爾宣布,有意將Mobileye單獨上市。Mobileye是英特爾負責汽車自動駕駛業務的子公司,屬於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市場領導者之一。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是英特爾各項業務中表現較好的部分。預計Mobileye在2021年的營收,將比2020年增長40%以上。 英特爾表示,Mobileye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預計會在2022年中旬進行,有關IPO及其條件和時間,將取決於市場條件做最終決定。英特爾認為,通過單獨將Mobileye上市,可以為英特爾的股東釋放Mobileye的價值。未來英特爾將保留Mobileye的多數股權,並會與Mobileye繼續作為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在汽車技術市場的項目上合作,以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 Mobileye的管理團隊將得以保留,Amnon Shashua教授會繼續擔任CEO,最近英特爾收購的Moovit、以及從事雷射雷達等項目開發的英特爾團隊將會作為Mobileye的一部分。在英特爾收購Mobileye的四年里,Mobileye的營收有了大幅度增長,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為大規模部署自動駕駛做好了准備。英特爾預計到2030年,晶片將占高端汽車總物料清單(BOM)的20%。有業內人士表示,Mobileye的估值將超過500億美元。 英特爾一直希望Mobileye可以成為自動駕駛系統的主流品牌,已經開始在紐約市進行路面測試了,也是紐約唯一一家持有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證的公司。Mobileye計劃於2022年在德國慕尼黑推出商用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客戶可以通過Sixt或Mobileye的應用程式叫車。英特爾也會與大眾汽車合作,在以色列測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計劃在2022年推出。同時英特爾還在等待韓國的監管機構批准,打算在當地也推出同樣的服務。 Mobileye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使用的車型,是第一款採用Mobileye完整解決方案的產品,其搭載的攝像頭、雷達和雷射雷達傳感器融合了眾多Mobileye的駕駛策略。Mobileye Drive自動駕駛系統搭載了8顆EyeQ 5晶片,模塊體積為324 x 232 x 89 mm,算力為192 TOPs,功耗僅650W。 ...

英特爾Alder Lake處理器現已基本告別Windows 11遊戲DRM不兼容問題

經歷一個月,微軟和英特爾終於基本搞定了 Windows 11 作業系統的 DRM 遊戲兼容性問題。此前首發購入 12 代 Alder Lake 處理器的玩家,發現採用大小核混合架構設計的新處理器與 50 多款遊戲存在兼容性問題。具體原因是數字版權保護(DRM)系統誤將兩套核心(P 核 + E 核)視作兩台不同的 PC,即使它們都在同一顆晶片上。 ...

英特爾Alder Lake似乎已擺脫DRM問題,僅剩下三款遊戲等待更新

英特爾在正式發布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之前,已向遊戲開發者發送了一份新的遊戲開發指南,以便更好地針對Alder Lake的新一代混合架構進行優化。英特爾在這份指南中,詳細地介紹了將工作負載推送到特定核心的多種方法,確認了Alder Lake處理器與DRM解決方案(比如Denuvo)之間存在兼容性問題,需要遊戲進行更新才能支持。 英特爾曾標出超過90款遊戲存在DRM問題,不過隨著近期遊戲開發商的逐步更新,目前只剩下三款遊戲,分別是《刺客信條:英靈殿》、《Fernbus Simulator》和《Madden 22》。對於搭建Alder Lake平台的遊戲玩家來說,這當然是個好消息,不必擔心自己的新主機與遊戲之間存在兼容性問題。雖然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只是推出了一個多月,但推展速度很快,按照目前的更新進度,相信剩下這三款遊戲的DRM問題也將很快得到解決。 DRM問題的核心源於Alder Lake採用的新一代混合架構,擁有基於Golden Cove架構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和基於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兩種內核會被識別為兩個不同的系統,導致強制退出遊戲。事實上,遊戲玩家可以通過禁用E-Core,僅使用P-Core來確保遊戲不會被強制退出。 ...

英特爾H670、B660和H610晶片組規格曝光,Alder Lake處理器的新座駕

明年1月份,英特爾向市場提供更多主流型號的Alder Lake產品,600系列晶片組也會有對應的主流型號,包括H670、B660和H610晶片組,為購買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搭配組合。 近日,據推特用戶@momomo_us就透露了H670、B660和H610晶片組的一些規格信息。與旗艦的Z690晶片組一樣,H670、B660和H610晶片組都可以提供DDR4或DDR5記憶體的型號。如果用戶想超頻,那麼Z690晶片組是唯一的選擇,不過Z690、H670和B660都可以對記憶體進行超頻,但H610晶片組僅支持默認記憶體頻率。 Z690、H670、B660和H610晶片組都支持來自Alder Lake處理器的PCIe 5.0通道,不過受制於成本和定位,相信廠商不會在所有600系列晶片組主板上提供。對於Z690和H670晶片組,主板可能會有一到兩條PCIe 5.0擴展槽,單槽以PCIe 5.0 x16速率運行,雙槽則是拆分為兩條PCIe 5.0 x8。如果是B660和H610晶片組,僅限於一條PCIe 5.0擴展槽。此外,Alder Lake處理器可以為M.2插槽提供PCIe 4.0 x4通道,但H610晶片組會缺少了這個功能。 英特爾在600系列晶片組上,通過DMI Gen 4.0增加了晶片組到CPU的吞吐量,比以往翻了一倍。不過並不是所有600系列晶片組都是如此,Z690和H670晶片組確實由DMI Gen 3.0 x8提高到DMI Gen 4.0 x8,但是B660和H610晶片組仍限於DMI Gen 4.0 x4,這會影響到那些需要更多擴展功能的用戶。 Z690晶片組提供了12條PCIe...

英特爾Raptor Lake現身基準測試資料庫,擁有24核心32線程

雖然英特爾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還沒完全鋪開,不過Alder Lake的繼任者Raptor Lake的消息並不少。據了解,英特爾可能會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旬發布Raptor Lake,也就說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 據了解,Raptor Lake作為Alder Lake的改進版,仍採用big.LITTLE混合架構、Intel 7製程、以及LGA 1700底座,與Alder Lake-S使用的主板相兼容,仍然會支持DDR4記憶體。不同的是,其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將由Golden Cove架構改為Raptor Cove架構,能效核(Efficient Core)仍沿用Gracemont架構,同時會優化緩存架構。英特爾也會推出對應的700系列晶片組,但不確定是否會引入DLVR技術。 近日,推特用戶@KOMACHI_ENSAKA發現一款Raptor Lake處理器出現在BAPCo Crossmark基準測試資料庫中,其系統名為「RPL-S ADP-S DDR5 UDIMM OC CRB」,搭配的是Z690主板和32GB的DDR5記憶體。這款英特爾第13代酷睿處理器擁有8個性能核和16個能效核,共24核心32線程,相比目前桌面平台最頂級的Alder Lake處理器增加了8個能效核。 作為早期工程樣板,核心頻率應該受到了限制,搭配的硬體也不能完全發揮其性能,同時也缺乏優化。TomsHardware截取到了其基準測試成績,低於酷睿i9-12900K以及AMD Ryzen 9 5950X處理器,沒多大參考性。...

微星2022年遊戲本曝光:搭載全新12代酷睿處理器+RTX 3080 Ti

英特爾在發布了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以後,馬不停蹄地推進下一階段的計劃。在上個月底,英特爾官方表示已開始將第12代酷睿系列移動處理器發送給客戶。近日,有零售商就曝光了微星多款未發布的遊戲筆記本電腦,搭載的正是英特爾Alder Lake-P處理器,而且還配備了英偉達即將推出的新款GeForce RTX 3080 Ti/RTX 3070 Ti移動顯卡。 據推特用戶@momomo_us稱,這是在一家不知名的零售商處發現的全新微星遊戲本,包括了Raider GE66/GE76和Stealth GS66等。其搭載了英特爾酷睿i7-12700H和酷睿i9-12900H處理器以及64GB記憶體,不過沒有指出是DDR4還是DDR5記憶體。 在這些遊戲本里,最便宜的是入門款Stealth GS66系列,搭載了酷睿i7-12700HK處理器、32GB記憶體、1TB PCIe SSD以及15英寸顯示屏,價格為2894歐元(約合人民幣20874元)。最貴的是微星Raider GE76,搭載了酷睿i9-12900H處理器、GeForce RTX 3080 Ti顯卡、64GB記憶體、2TB SSD和17英寸顯示屏,價格為4768歐元(約合人民幣34391元)。 遺憾的是,這些產品雖然標出了所採用的處理器,但沒有提供具體的規格信息,或許還要等上一段時間。值得一提的是,目前CES 2022官方已經宣布,英特爾將於2022年1月5日凌晨2點舉行發布會,屆時很可能會推出第12代酷睿系列移動處理器。雖然英偉達還沒有公布具體的發布會時間,但相信也會藉此機會發布新的Ampere架構產品。 ...

台積電已開始試產3nm晶片,英特爾希望有更多產能配額

此前就有媒體報導,台積電(TSMC)將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N3製程節點,並計劃推出名為N3E的增強型3nm工藝,量產時間為2023年下半年。相比之下,三星在3nm製程節點引入了全新的GAAFET全環繞柵極電晶體工藝,並在2022年上半年量產第一代3nm工藝。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表示,N3製程節點仍使用FinFET電晶體的結構,是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技術成熟度、性能和成本。在台積電3nm工藝技術推出的時候,將成為業界最先進的PPA和電晶體技術,N3製程節點將成為台積電另一個大規模量產且持久的製程節點。N3E作為N3的擴展,將擁有更好的性能和功耗表現。 據TechTaiwan報導,台積電近期已經在Fab 18中啟動了3nm晶片的試生產,按照時間表,第一批3nm晶片將會在2023年初出貨。台積電N3製程節點專為智慧型手機和高性能計算(HPC)晶片而設計,在N5製程節點上進一步應用極紫外光刻(EUV)技術,光罩層數將超過20層。台積電承諾N3工藝相比N5工藝,性能可提高10%-15%,或者降低25%-30%的功耗。 雖然早有傳聞英特爾和蘋果已率先獲得台積電N3製程節點的產能,前者會將該工藝使用在2023年發布的Meteor Lake上,製造GPU模塊。據DigiTimes報導,台積電第一批N3製程節點的產能不到6萬片晶圓,到2023年上半年,月產量將提高到4萬片晶圓以上,產能非常有限。近期蘋果和英特爾正在爭奪有限的N3製程節點產能,英特爾高層人員甚至親自到台灣與台積電管理層見面,希望進一步拉近關系爭取更多產能配額,並商談N2製程節點的合作。 ...

英特爾酷睿i3-12100處理器測試成績泄露,強於AMD Ryzen 3 3300X

英特爾將會在明年年初推出一系列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以更好地覆蓋中低端市場。與相對高端的Alder Lake-S處理器同時擁有P-Core和E-Core不同,一些中低端酷睿處理器僅配置了P-Core,其中酷睿i3就擁有四個P-Core的型號。 近日XFastest得到了一塊酷睿i3-12100處理器,基於Golden Cove架構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構建 四核八線程規格,沒有基於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其睿頻為4.3 GHz,正常功耗是60W,最大功耗為77W。測試平台搭配的是華擎Z690 Steel Legend主板、16GB的DDR4-3600記憶體、以及英偉達GeForce RTX 3060 Ti顯卡,對比的產品是AMD Ryzen 3 3100/3300X處理器。 從各項測試的結果來看,酷睿i3-12100處理器無論性能還是功耗都相當不錯,比起同價位的AMD處理器占有優勢。隨著英特爾推出酷睿i3處理器,會很快填補千元以下級別的市場,加上搭配DDR4記憶體和較為低價的主板(B660/H610)構建平台,對普通用戶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據了解,XFastest購買這塊酷睿i3-12100處理器花了大概820元人民幣。 ...

英特爾和AMD明年桌面CPU消息匯總:Raptor Lake更強,還是Raphael更能打?

如果經常留意英特爾和AMD的新聞,大概都會了解到,兩者明年在桌面平台上CPU大概的動向。前者會推出第13代酷睿系列,即Raptor Lake,以接替目前的Alder Lake。後者則會推出新一代的Zen 4架構,以代號Raphael的CPU接替目前Zen 3架構的Vermeer。 Raptor Lake仍採用big.LITTLE混合架構、Intel 7製程、以及LGA 1700底座,與Alder Lake-S使用的主板相兼容,仍然會支持DDR4記憶體。不同的是,其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將由Golden Cove架構改為Raptor Cove架構,能效核(Efficient Core)仍沿用Gracemont架構,同時會優化緩存架構。英特爾也會推出對應的700系列晶片組,但不確定是否會引入DLVR技術。 今天有網友透露了更為細致的信息,英特爾700系列晶片組僅有Z790和B760兩款,沒有H710。此外,目前Alder Lake的Golden Cove架構內核並非「滿血」,做了某些屏蔽,不過在Raptor Lake上可能會完全打開,預計會有不小的性能提升。據稱,英特爾可能會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旬發布Raptor Lake。 英特爾明年應該也會推出Sapphire Rapids-X處理器的Fishhawk Falls平台,這是久違的HEDT平台更新,採用LGA 4677插座,搭配W790晶片組。該平台同樣支持PCIe 5.0和DDR5記憶體,發布時間可能會在2022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 AMD代號Raphael的處理器將基於Zen 4架構,或許會稱為Ryzen 7000系列,使用全新的AM5插座,採用台積電5nm工藝製造,IOD則是6nm或7nm工藝,集成RDNA 2架構核顯,支持PCIe...

英特爾在哥斯大黎加的秘密設施:存放舊軟硬體並用於安全研究

1997年,英特爾在哥斯大黎加建立了晶片測試和封裝廠,使得哥斯大黎加真正加入到全球供應鏈體系中,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是其標志性事件。隨著英特爾今年將去年末投資的金額由3.5億美元追加到6億美元,哥斯大黎加封裝廠的面積也由1.5萬平方米增加到了2.6萬平方米,同時研發中心實驗室引入了新設備,使其成為英特爾第四個達到14nm或以上級別的封裝廠,初期將專注在Xeon處理器上。 事實上,英特爾在哥斯大黎加的設施並不止晶片測試和封裝工作。據TomsHardware報導,在英特爾眾多的研究中心里,位於哥斯大黎加的研發中心擁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功能,里面的設備並非專注於領先業界的技術開發,而是用於舊設備的安全研究。 英特爾在哥斯大黎加有專門的倉庫,存放著過去十年里大約3000件不同的硬體和軟體。一般產品會有一個使用周期,但是並非所有消費者都會推出新產品後,就馬上淘汰掉舊產品。那些隨著使用率和支持更新頻率降低的產品,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受到網絡攻擊。英特爾在哥斯大黎加的研究中心會對舊硬體進行存儲和測試,以盡早發現和解決各類的安全漏洞。 英特爾產品保障和安全部門總經理Mohsen Fazlian表示,有時候由於英特爾自己也缺乏可用的舊平台,不得不在eBay上尋找舊硬體,比如在2011年發布的Sandy Bridge(2013年停產)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英特爾還在2018年開始對哥斯大黎加的設施進行升級(2019年下半年完成),目前也可以作為遠程測試設施使用,每個月大約有1000個遠程安全測試請求。 在過去幾年連續出現處理器安全漏洞事件以後,英特爾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研究流程。自哥斯大黎加的設施升級投入使用後,英特爾所有新產品都附有技術文件,旨在讓工程師能夠提供長達10年的支持。此外,英特爾對任何進入相關設施的人員都有嚴格管控,申請必須得到高級管理人員的批准,監控攝像頭會隨時觀察設備(有技術人員陪同)。 ...

廠商將推出不支持PCIe 5.0的Z690主板,以大幅度降低售價

英特爾發布的首批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均是帶「K/KF」後綴的未鎖頻版,與其搭配的是600系列晶片組中的Z690。 目前部分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的價格相對比較實惠,引來了不少追求高性能的PC愛好者關注。不過由於Z690主板價格普遍偏貴,成為用戶構建Alder Lake平台最大阻力之一。慶幸的是,這一代的處理器同時支持DDR4和DDR5記憶體,早期的DDR5記憶體的實際表現不一定比高頻的DDR4記憶體好,加上價格較高,部分價格實惠的Z690 DDR4主板成為了消費者的首選。 雖然部分Z690 DDR4主板的價格已相對合理,但比起主流級別的主板,價格仍高出不少。據推特用戶@momomo_us透露,有主板廠商為了進一步壓低Z690 DDR4主板的價格,很可能會取消對PCIe 5.0的支持,推出不支持PCIe 5.0的Z690 DDR4主板。PCIe 5.0是Alder Lake平台其中一個亮眼的技術特性,但現階段缺乏與其匹配的硬體,同時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也不一定用得上。不過PCIe 5.0增加了廠商設計主板的難度,提高了生產成本,取消對PCIe 5.0的支持有助於降低Z690主板的價格。 現階段市場上的Z690主板,最便宜的款式也很要在200美元以上。有業內人士認為,Z690 DDR4主板不再支持PCIe 5.0以後,價格可以遠低於200美元,對用戶來說會友好許多,也有助於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的銷售和普及。 ...

更多英特爾Alder Lake-S處理器規格泄露,有經銷商稱多款第12代酷睿已到貨

英特爾將會在明年年初,推出面向中低端市場的一系列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根據此前英特爾在其遊戲開發指南里的信息,這部分Alder Lake-S處理器會有兩種不同的配置,一種是由8個P-Core和8個E-Core組成,一種是由6個P-Core,兩者均配置了32組EU。 近期知乎用戶@DDAA117也泄露了一系列未上市的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的照片,推特用戶@@momomo_us也提供了不少處理器的參數細節。酷睿i9-12900、酷睿i7-12700、酷睿i5-12600、酷睿i5-12500、酷睿i5-12400、酷睿i3-12300和酷睿i3-12100等處理器的規格信息已逐步付出水面,最大的分水嶺當屬酷睿i5-12600K和酷睿i5-12600,前者包含了基於Golden Cove架構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和基於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為6P+4E的配置,後者減為6P。 此外,一家名為Nexus的孟加拉經銷商聲稱,這些未上市的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已到貨,這也是第一次有零售商確定這方面的信息。 ...

傳英特爾銳炫入門級Alchemist顯卡定價179美元,首款低於200美元的新架構產品

據此前流傳的說法,英特爾明年第二季度桌面平台上亮相的Arc aXXX顯卡會有三款,分別是對標英偉達GeForce RTX 3070的旗艦產品Xe-HPG 512EU;其次是中端產品Xe-HPG 384EU,採用的是旗艦GPU簡化的核心;最後是入門級的Xe-HPG 128EU,無論英偉達還是AMD目前都缺乏相對應的新架構產品。 此外,英特爾銳炫(Intel Arc)Alchemist顯卡的定價也不太明朗。雖然不時有零星的消息,但差異較大,加上顯卡市場供應並不穩定,溢價情況嚴重,現階段也很難確認英特爾的定價策略。 據DigiTimes報導,入門級Alchemist顯卡(Xe-HPG 128EU)的官方建議零售價(MSRP)會較為親民,定價可能為179美元,甚至更低。在採用新架構GPU的新一代顯卡里,這應該是首款低於200美元的產品。其採用全新的Xe核心(Xe Core),採用台積電N6工藝製造,支持基於硬體的光線追蹤和人工智慧驅動的超級采樣(XeSS),全面支持DirectX 12 Ultimate。TDP為75W,不需要外接供電,配備了8GB的GDDR6顯存,競爭對手將是英偉達基於Turing架構的GeForce GTX 1650(SUPER)。 ...

ABF基板供應缺口或會擴大,2022年將優先為伺服器供貨

目前不少筆記本電腦製造商表示,在2021年剩餘的時間里,處理器供應問題不大,在製造上遇到的短缺大多集中在網絡、音頻和電源管理等晶片。不過到了2022年,涉及移動平台的處理器在供應上可能會比2021年更為吃緊。 據了解,原因是由於ABF基板供應問題。事實上,在2021年很長的時間里,ABF基板一直供不應求,供應鏈就遭遇到很大的困難。早在今年四月份,就有報導指出,英特爾和AMD都相繼投資在封裝設施和基板的生產上,努力消除ABF基板供應的制約因素。到了夏天,英特爾財務長George Davies就曾在會議上表示,缺乏ABF基板是英特爾在過去幾個月中一直在努力解決的難題,供應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據DigiTimes報導,預計ABF基板會成為筆記本電腦生產供應鏈中,少數供貨缺口擴大的零部件,將達到5%至15%。除了本身ABF基板供應吃緊以外,廠家優先分配給伺服器使用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統計數據指出,2022年伺服器占ABF基板供應的比重,將由15%提高25%,2023年到2025年更會提高到三成以上。反觀PC的占比,將從2021年的41%,下滑到2025年的27%。伺服器占比提高,其中一個原因是,英特爾和AMD的新一代伺服器CPU都擴大了至少20%的載板面積,層數也比以往產品增加2到4層。加上Chiplet封裝技術的引入,良品率的壓力會變得更大。此外,伺服器市場短、中、長期的收益均高於PC,也是廠商傾向於將資源有限分配的原因之一。 有業內人士認為,ABF基板供應短缺的情況有可能一直持續到2025年。 ...

英特爾或會在2025年推出Druid顯卡,GPU每年都會更新?

此前網上就已流傳英特爾GPU的開發計劃,以及官方指引的命名和稱呼。Intel Arc(銳炫)作為英特爾全新高性能遊戲顯卡品牌,第一代產品就是Alchemist顯卡(DG2)。系列將被命名為「Arc aXXX」,其中「a」代表該品牌下的第一代GPU,也就是Alchemist。 傳聞Alchemist顯卡會在2022年第一季度率先在移動平台推出,第二季度會擴展到桌面平台。其基於全新的Xe核心(Xe Core),採用台積電N6工藝製造,將支持基於硬體的光線追蹤和人工智慧驅動的超級采樣(XeSS),為DirectX 12 Ultimate提供全面支持。按照英特爾已公布的開發計劃,Alchemist之後分別是Battlemage、Celestial和Druid,共四代產品。與前三代不同的是,第四代的Druid將採用新的Xe架構,以取代原有的Xe-HPG架構。 雖然英特爾公開了GPU的開發計劃,不過並沒有說明對應產品的時間表。據英特爾Arc社區的驅動專家Bryce表示,Druid有可能在2025年發布。如果按照這樣的安排,意味著英特爾需要每年更新顯卡產品線,而不像競爭對手那樣大概每兩年更新一次架構。 ...

2021年第三季度GPU市場數據統計報告出爐,英偉達和AMD的市場份額均有提升

統計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JPR)最近發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的GPU市場數據統計報告,其數據顯示,PC顯卡在這一季度的出貨量為1.01億,同比增加9%、環比減少18.2%。 總體而言,GPU在2020-2025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1%,在該期限結束時將達到32.49億的安裝量。預計未來五年,獨立顯卡在PC中的滲透率將增長至31%的水平。相比於第二季度,過往每年的第三季度一般都會有較為強勁的表現,但2021年第三季度受制於新冠疫情、經濟發展和供應鏈的影響,表現不如人意,本季度的環比增長是有史以來最低的。 從整體出貨數量來看,AMD的出貨量下降了11.4%,英特爾出貨量下降了25.6%,英偉達出貨量則增長了8.0%。從市場份額來看,AMD的整體市場份額比上一季度增加了1.4%,英特爾的市場份額下降了6.2%,英偉達的市場份額增加了4.86%。本季度GPU在PC上的總體附著率(包括集成和獨立GPU、台式機、筆記本和工作站)為125%,比上季度增長7.6%。 如果僅統計獨立顯卡市場,英偉達和AMD的市場份額與上一個季度持平,依然維持在83%和17%。其中非公顯卡的出貨量加大,環比增長了10.9%。大多數供應商對下一個季度的價格導向是向上的,平均為2.7%,上個季度則是-1.5%,可以看出即便供應受到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平均價格依然維持在高位。 ...

英特爾Meteor Lake的GPU模塊將採用台積電N3工藝,I/O模塊則是N4或N5工藝

在上周,英特爾首次對外展示了Meteor Lake測試晶片,讓世人第一次看到採用Tile設計的英特爾第14代酷睿系列處理器的模樣。 Meteor Lake採用了模塊化設計,至少會有三個不同的模塊,分別是計算模塊、SOC-LP模塊(負責I/O)和GPU模塊。這些模塊可以搭配不同製程節點的模塊進行堆疊,封裝內可能有首款使用其他晶圓廠(台積電)製造的模塊,再使用EMIB技術互聯。通過Foveros封裝技術,可以將重新設計、測試、流片等過程統統省略,直接將不同IP、不同工藝的各種成熟方案封裝在一起。英特爾也會在Meteor Lake首次採用自家的7nm製程工藝(Intel 4),加入了EUV光刻技術。 其中Meteor Lake的GPU模塊最低配置96個EU,最高可配置192個EU,相比Alder Lake和Raptor Lake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其Xe-LP架構也會由Gen 12.2改進為Gen 12.7。據Ctee報導,Meteor Lake的GPU模塊還將採用台積電(TSMC)的3nm工藝製造,SOC-LP模塊則採用台積電的4nm或5nm工藝製造,剩下的計算模塊才是英特爾自己的7nm工藝。 此外,Meteor Lake使用的是第二代混合架構技術,性能核將啟用Redwood Cove架構,以取代目前的Golden Cove架構,能效核應該會繼續使用Gracemont架構,不過暫時還不清楚Meteor Lake的核心配置情況。 ...

Linux修正檔修復Alder Lake核心優先級問題,因Turbo Boost Max而起

近期Linux內核將發布一個新的修正檔,用於解決英特爾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中,有關基於Golden Cove架構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和基於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的核心優先級問題。其源於UEFI中啟用XMP記憶體配置文件,或者手動對Alder Lake進行超頻。如果用戶對這兩項中的一個動手操作,都會導致Linux將不適當的工作負載放在錯誤的核心上,最終導致系統性能下降。 根據Phoronix的說法, 問題來自英特爾Turbo Boost Max技術。Linux內核需要Turbo Boost Max代碼來啟用適當的核心,調配優先級別。如果主板啟用了XMP記憶體配置文件,或者手動進行了超頻,則對應代碼會被自動禁用。在禁用以後,ACPI CPPC最高性能狀態將應用到所有核心,從而導致系統會認為所有P-Core和E-Core在性能上是一樣的,然後以此為基準進行任務分配。 由於Alder Lake依賴於其高性能混合架構,如何對P-Core和E-Core進行任務分配是一項重要的功能。如果系統將重負載的關鍵任務放在E-Core上,或者將輕負載的簡單任務放在P-Core上,可能就會出現整體性能的損失了。 通過新的Linux內核修正檔,可以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如果用戶想在Linux系統上超頻也不會對性能造成負面影響。 ...

英特爾桌面和移動端DG2-128EU或配不同容量顯存,華碩和戴爾將是首批客戶

英特爾明年將會面向桌面和移動平台,推出首批銳炫(Intel Arc)Alchemist顯卡,將成了獨立顯卡市場上新的競爭者。此前油管up主Moore's Law Is Dead已多次曝光有關Alchemist顯卡的信息,包括規格和公版卡渲染圖等。 近日,Moore's Law Is Dead表示,入門級產品(DG2-128EU)將會在2022年第一季度推出,首先會出現在華碩和戴爾的筆記本電腦上,然後再推向桌面平台。預計到2022年第二季度,才會大規模地被採用。據了解,桌面平台上的DG2-128EU可能會配備6GB的GDDR6顯存,位寬為96位,但移動平台上配置的是4GB的GDDR6顯存,位寬為64位,兩者之間存在差別。此外,不排除還會有3GB顯存的版本。 此外,旗艦型號(DG2-512EU)已經在Geekbench OpenCL基準測試中出現了四次(第1/2/3/4次成績),驗證的桌面平台採用的是酷睿i5-9600K處理器,測試結果顯示與英偉達GeForce RTX 2060桌面版相近。不過這款顯卡頻率較低,一直以1329 MHz的頻率運行,並不是正常的頻率設置,與傳言中的2.1 GHz有較大差距。同時顯存容量也顯示錯誤,僅有12.7GB(正常是16GB)。 ...

與英特爾競爭 聯發科Kompanio 1200劍指高端Chromebook市場

11月20日消息,據XDA報導,在聯發科技術峰會的第二天,該公司以PC和Chromebook為主題進行了簡短的會議。在會議上,聯發科透露了一款他們為筆記本打造的晶片Kompanio 1200。 據悉,聯發科Kompanio 1200專為高端Chromebook筆記本打造,它使用的是6nm工藝製程,採用Cortex A78架構,是第一款進軍高端Chromebook細分市場的ARM架構晶片。 目前大多數ARM架構的晶片都被應用到低端Chromebook筆記本上,英特爾在高端Chromebook上占據了主導地位,現在這家晶片巨頭將迎來一個重要對手——聯發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聯發科還有一款旗艦處理器Kompanio 2000正在准備中,它的定位比Kompanio 1200更高,發布時間尚未公布。 至於商用時間,報導稱Kompanio 1200將於2022年量產商用,最快可能會在CES2022上看到相關設備。 來源:快科技

將英特爾Tiger Lake-H45搬到桌面端,銘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圖賞

英特爾今年發布的NUC 11 Extreme上搭載了第11代酷睿B系列處理器,與一般桌面端的第11代酷睿不同,採用的是10nm SuperFin工藝的Tiger Lake。相比於仍採用14nm工藝、「熱情如火」的Rocket Lake,顯然要清涼許多,甚至有用戶認為英特爾將Tiger Lake用在LGA 1200平台上才是正確做法。 最近我們編輯室收到了一塊特別的主板,外包裝一眼看上去還以為是英特爾官方推出的測試平台。最吸引人的當然是大大的「11800H」字樣,這意味著採用的是酷睿i7-11800H處理器,將移動平台的處理器搬到桌面端主板上正是其特別的地方。 英特爾酷睿i7-11800H處理器屬於Tiger Lake-H45系列,採用了從Sunny Cove改進而來的Willow Cove內核,10nm SuperFin工藝製造。其擁有8核16線程,基礎頻率為2.3 GHz,最大加速頻率為4.6 GHz,L3緩存為24MB,配備Intel UHD Graphics核顯,擁有32組EU,核顯基礎頻率為350 MHz,核顯最大動態頻率為1.45 GHz。 搭載酷睿i7-11800H處理器的這塊主板出自銘瑄,名為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其整體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由於酷睿i7-11800H處理器功耗並不高,供電模塊也不復雜,不了解的人可能還以為是一塊低端主板。 銘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主板採用的是HM570晶片組,mATX規格。其提供了兩條記憶體插槽,支持雙通道DDR4-2933,配備了一條PCIe x16、一條PCIe x4、以及一條PCIe x1插槽,還有兩個M.2插槽(其中一個支持PCIe 4.0...

微軟推出適用於Win 11的新版Media Player,英特爾SST驅動或導致Win 11藍屏

此前,微軟宣布將通過Dev Channel,向Windows Insiders推送用於Windows 11的新版Media Player,以逐步取代Groove Music應用程式。雖然微軟在2017年就取消了Groove Music Pass服務,但Groove Music應用程式一直保留到現在。如果用戶仍然在里面存有音樂和播放列表,將會被遷移到新版Media Player上。 微軟表示,新版Media Player將用於播放音頻和視頻文件,核心是功能齊全的音樂庫,可以讓用戶快速瀏覽和播放音樂,以及創建和管理播放列表。新版Media Player會保留專輯封面和藝術家圖像,而且會出現在全屏和迷你播放器上。以往Media Player都會從網上獲取這些信息,不知道新版Media Player是否是同樣的操作,或者讀取本地文件。新版Media Player也支持瀏覽、管理和觀看本地視頻,而且還會對訪問方式進行優化。 微軟沒有透露新版Media Player什麼時候會正式進入Windows 11甚至Windows 10,一般來說,能向Windows Insiders推送的Windows應用程式最終都會所有用戶開放。 此外,微軟近期在一份技術文檔中描述了Windows 11里存在的一個bug。如果用戶使用英特爾智能聲音技術(SST)音頻驅動程序,可能會與Windows 11 21H2存在兼容性問題,受影響的Windows 11用戶會遭遇藍屏死機的情況(BSOD)。 英特爾SST是一種集成音頻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可與最新的英特爾酷睿或凌動處理器一起處理音頻、語音和語音交互。該驅動文件在資源管理器中的文件名為「IntcAudioBus.sys」,受影響的英特爾SST音頻驅動程序為10.29.0.5152、10.30.0.5152和之前的版本。目前微軟建議受影響的用戶不要使用媒體創建工具,或通過「立即更新」方式手動升級到Windows 11,直到問題解決為止。...

英特爾展示Meteor Lake測試晶片,屬於第14代酷睿系列移動處理器

Meteor Lake屬於英特爾第14代酷睿系列處理器,預計將會在2023年發布。這是英特爾首個面向消費市場的7nm製程工藝(Intel 4)產品,加入了EUV光刻技術,並會使用EMIB和Foveros封裝技術。雖然距離發布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英特爾並不吝嗇分享有關Meteor Lake的消息,比如英特爾CEO帕特-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在今年5月份的J.P. Morgan Global TMC Week活動上宣布,其7nm的Meteor Lake的計算模塊已經完成「Tape in」這一步驟了。 近日CNET的Stephen Shankland就參觀了英特爾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並分享了Meteor Lake處理器原型的圖片。據了解,這是英特爾Fab 42晶圓廠內用於測試的Meteor Lake晶片,屬於Meteor Lake-M,TDP在5W到15W之間。 此前英特爾已證實,Meteor Lake將會採用Tile設計,會有三個模塊,分別是計算模塊、SOC-LP模塊(負責I/O)和GPU模塊,其TDP會在5W到125W之間。同時會採用新的性能核心,被稱為「Redwood Cove」的核心架構,以代替Alder Lake上使用的「Golden Cove」。此外,會大幅度提高其圖形技術,核顯最低配置就是96個EU,最高可配置192個EU。 不過照片里顯示,這塊Meteor Lake晶片應該是有四個模塊,暫時不清楚第四個模塊的作用。 根據英特爾的計劃,目前已開始在亞利桑那州的Octillo園區新建兩座晶圓廠,未來將使用Intel 20A工藝技術,以及利用RibbonFET和PowerVia兩項技術,該項目投資約200億美元。預計最晚會在202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英特爾將其命名為「Fab 52」和「Fab 62」,與Octillo園區現有的Fab...

英特爾Alder Lake-M首次被發現,搭配LPDDR5記憶體現身測試平台

英特爾將會在明年初發布第12代酷睿系列移動處理器,將提供Alder Lake-P和Alder Lake-M兩款晶片。前者將取代Tiger Lake-H45、H35和UP3,面向主流和高性能筆記本電腦,後者則會取代Tiger Lake-UP4,面向平板電腦、手持設備和超薄筆記本電腦。 近日,在SiSoftware基準測試中首次出現Alder Lake-M的身影。系統顯示其基本頻率為0.8 GHz,睿頻為4.7 GHz,L2緩存為1.25MB x4,L3緩存為12MB,搭配了LPDDR5記憶體在英特爾的驗證平台上進行了測試。由於基準測試軟體的原因,晶片雖然識別為10核心,但卻顯示為20線程。測試結果顯示, Alder Lake-M專注於電源效率而不是性能,作為Alder Lake里最小的晶片,其擁有2個基於Golden Cove架構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和8個基於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GPU最多配置96個EU,支持Thunderbolt 4、WiFi 6E和PCIe 4.0,記憶體可使用LPDDR4X或LPDDR5。在許多人看來,英特爾的big.LITTLE混合架構更適合這類型晶片。 此外,還有一款名為「酷睿i7-1260P」的移動處理器出現在了Geekbench頁面,這屬於Alder Lake-P,將取代Tiger Lake UP3的位置。系統顯示配置了4個性能核和8個能效核,基本頻率為2.5 GHz,不過仍然無法完全正確識別其參數。該晶片支持Thunderbolt 4、PCIe 5.0、WiFi 6E、LPDDR5和DDR5,GPU同樣為96個EU。 酷睿i7-1260P的單線程成績為1442分,多線程成績為4190分,均低於酷睿i7-1195G7(單1500+/多5000+)。 ...

英特爾低功耗晶片遭遇新的安全漏洞,可通過調試模式獲取更高權限

前一段時間,英特爾發現了存在於第4代酷睿系列處理器Haswell核顯上的安全漏洞。由於加載Direxct 12 API的時候就會發生,英特爾最終從15.40.44.5107版的顯卡驅動程序開始,禁用了第4代酷睿系列的核顯。 禍不單行,近日安全公司Positive Technologies稱,英特爾Goldmont和Goldmont Plus低功耗架構中的一個漏洞(CVE-2021-0146)可能會泄露低級安全密鑰。該漏洞由Positive Technologies的Mark Ermolov、Dmitry Sklyarov以及獨立研究人員Maxim Goryachy發現,並已經通知了英特爾。這是上周英特爾披露的25個安全漏洞之一,CVSS評分為7.1。英特爾在公告里對此做了解釋,表示這些晶片會在運行時激活測試或調試模式,可能會允許未經認證的用戶通過物理訪問,以實現潛在的權限升級。 據The Register報導,有問題的晶片是Apollo Lake和Gemini Lake的Atom、Celeron和Pentium產品。這些晶片一般用於嵌入式系統、移動設備和低價筆記本電腦的低功耗晶片。比如Atom E3900,這款嵌入式處理器目前在30多款汽車里都有使用,包括稱特斯拉的Model 3,用於驅動各種網絡設備和物聯網設備。 Positive Technologies的Mark Ermolov表示,該漏洞需要對計算機進行物理訪問,然後欺騙晶片進入具有過高權限的測試調試模式,從中可以提取根加密密鑰,可用於整個供應鏈的針對性攻擊。理論上,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設備供應商的員工可以提取英特爾CSME固件密鑰,並部署安全軟體無法檢測到的間諜軟體。 UEFI BIOS更新可以堵塞這個安全漏洞,受影響系統需要留意其設備製造商的更新。 ...

傳Sapphire Rapids-X會在2022Q3推出,英特爾HEDT平台將卷土重來

近兩年來,在AMD的強大攻勢面前,受制於14nm工藝的英特爾,自發布Cascade Lake-X處理器的Galcier Falls平台之後,已顧不上HEDT平台了。AMD的Ryzen Threadripper系列則穩扎穩打,進一步鞏固了在HEDT平台上的領先優勢。由於缺乏競爭對手,AMD也放慢了腳步,基於Zen 3架構的Ryzen Threadripper系列成為了為數不多沒有更新架構的產品線。 據推特用戶@kopite7kimi透露,英特爾明年在HEDT平台上可能會卷土重來,推出Sapphire Rapids-X處理器的Fishhawk Falls平台,時間會在2022年第三季度。Raptor Lake很可能也會在同一個季度內發布,這意味著英特爾在桌面市場的下一次更新大概相隔一年。 傳聞Sapphire Rapids-X最多會配備56核112線程,採用10nm Enhanced SuperFin工藝製造,使用LGA 4677插座,提供最多64個PCIe 5.0通道,支持8通道DDR5記憶體,顯然這樣的配置是針對專業工作站和極致發燒友。配套的可能是W790晶片組,不過近期指或許仍會有X699晶片組,針對不同的使用人群。 ...

英特爾表示Sapphire Rapids將有64GB HBM2e,並確認Ponte Vecchio緩存容量

在近日舉行的Supercomputing 2021上,英特爾進一步披露了稱為Sapphire Rapids的新一代至強(Xeon)可擴展處理器的信息。 據HardwareLuxx報導,英特爾已確認將推出兩種Sapphire Rapids處理器,區別在於是否有配備HBM2e記憶體。在這次大會上,英特爾表示,配置有記憶體的Sapphire Rapids處理器會採用四組HBM2e,每組容量為16GB,總有64GB記憶體,峰值帶寬介乎於1.432 TB/s到1.640 TB/s之間,並會與普通版的Sapphire Rapids處理器共享插座。如果平常有留意Sapphire Rapids處理器的相關消息,這並不會感到驚訝,早在去年12月份,就已經有這方面的傳言了。 Eagle Stream平台的Sapphire Rapids處理器最高會配備56個核心,使用Golden Cove架構,採用10nm Enhanced SuperFin工藝製造,TDP為350W。下一代平台還支持PCIe Gen5、CXL 1.1(Compute Express Link)和八通道DDR5記憶體,同時會延續英特爾的內置AI加速策略,支持英特爾高級矩陣擴展(AMX)。 英特爾還確認了Ponte Vecchio的L1和L2緩存配置,分別為64MB和408MB,採用HBM2e。作為數據中心使用的GPU,將用於Aurora等超級計算機,與Sapphire Rapids成為搭檔。據了解,Aurora超級計算機將採用超過18000個Sapphire Rapids處理器,以及超過54000張Ponte Vecchio計算卡,單個計算節點內會配置兩個Sapphire Rapids處理器和六張Ponte Vecchio計算卡,通過Xe-Link協議全對全拓撲相互連接。 此外,英特爾還與SiPearl合作,在歐洲部署超級計算機。SiPearl目前正在開發一款基於Arm架構的處理器,名為Rhea,將採用台積電7nm工藝製造,而基於Xe-HPC架構的Ponte...

英特爾紀念4004微處理器誕生50周年:改變世界的晶片

英特爾4004微處理器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誕生於1971年11月,為現代微處理器發展鋪平了道路,奠定了現代計算的基礎,並觸及了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 這一切始於一個計算器。1969年,日本製造商Nippon Calculating Machine Corp. 與英特爾接洽,希望為其Busicom 141-PF計算器設計一套集成電路。最初計劃要求使用12顆定製晶片,但英特爾的工程師Federico Faggin、Tedd Hoff和Stan Mazor最終讓它變成一組四顆晶片,其中里面就包括有4004微處理器。 4004微處理器擁有約2300個電晶體,採用10微米工藝製造,16針DIP封裝,最高頻率為750kHz,執行4位運算。Stan Mazor表示,4004微處理器具有革命性的意義,英特爾大約花了五年的時間來構建基於微處理器的新產品,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50年以後,微處理器已經在全球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深入到方方面面,在遊戲主機、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等設備無處不在。英特爾4004微處理器的技術改變了世界,讓大家即便是在新冠疫情隔離期間,依然可以與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聯系,消除溝通的障礙。 對英特爾而言,從4004微處理器到現在的第12代酷睿系列和第3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為娛樂、工作、AI、雲計算、5G和邊緣計算等服務,覆蓋台式機、筆記本電腦、雲端、邊緣到口袋里的設備。因為英特爾4004微處理器,人們口袋里不僅僅是一個計算器。 ...

英特爾唐炯:從4004到12代酷睿 同樣的價格 6933倍的性能

今天是11月15日,回首50年前的這一天,1971年11月15日,一個改變了半導體行業、改變了整個科技世界的小傢伙誕生了——它就是全球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英特爾4004! 它的出現,不僅標志著英特爾從一家記憶體公司走向一家處理器巨頭,更是成為我們今天科技生活的原點。 傳奇一般的英特爾執行長戈登.摩爾曾將4004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具革新性的產品之一」。 4004誕生的傳奇故事 讓我們把時間的指針再往回撥一些,回到1969年。 當時,一家名為Nippon Calculating Machine Corp.的日本計算器公司與英特爾接洽,要求為其工程原型計算器Busicom 141-PF設計一套新的集成電路。 Federico Faggin、Ted Hoff、Stan Mazor,三位可以載入史冊的英特爾工程師,沒有使用需要12顆定製晶片的原有計劃,最終只用4顆晶片就完成了任務,其中就包括劃時代的英特爾4004。 只有指甲蓋大小的它,集成了2300個電晶體,最大時鍾頻率750KHz,每秒可以運算6萬次。 這些在今天看起來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它卻可以媲美1946年製造、足足占據一個房間的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 並且,英特爾4004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設計,把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和矽柵極技術(SGT)整合到了一個晶片中。 4004就此拉開了英特爾乃至行業技術變革的大幕。在工程師展示中央處理單元的使用方式後,開發人員就建立了一套機制,確保每個人都可以在縮小晶片尺寸、成倍提高計算能力方面發揮作用。 作為共同發明人的Mazor表示:「4004具有重大的革命性意義。英特爾花費了大約五年的時間,指導工程師構建基於微處理器的新產品。最終,英特爾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屢創輝煌。」 從4004到12代酷睿 對於如今高性能處理器的各種參數,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甚至不以為然,但如果對比一下4004,你就會感慨歷史的變化是如此驚人。 4004的製造晶圓直徑還是2英寸(50.8毫米),12代酷睿已達12英寸(300毫米),增加了5倍。 4004的電晶體只有2300個,12代酷睿已達幾十億個。 4004的製造工藝是10微米,12代酷睿已經計劃到Intel 7(可以大概理解為7nm)。 4004的內核/線程只有1/1個,12代酷睿已達16/24個。 4004的頻率只有750KHz,12代酷睿最高已達5.2GHz,提升了6933倍。 4004的封裝針腳只有碩大的16個,12代酷睿已達1700個。 4004當時的價格為30-100美元,以今天的貨幣計算相當於196-654美元,12代酷睿則是264-589美元,基本沒變。 再舉幾個更有沖擊力的例子: 如果摩天大樓的價格以摩爾定律的速度下降,那麼現在買一台PC的錢,你就能買到一座摩天大樓。 如果摩天大樓的高度以摩爾定律的速度增加,那麼現在它將達到珠穆朗瑪峰的35倍。 如果房價下跌也有這樣的速度,那麼現在一顆糖就能換一棟樓! 英特爾唐炯:你的筆記本 就是4004偉大的最好證明 時值英特爾4004處理器誕生50周年之際,快科技特意采訪了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中國零售消費事業部總經理唐炯,一起聊了聊它的歷史意義,以及筆記本的進化。 唐炯感慨道:「英特爾在50年前發布了4004微處理器的時候,可能沒有人意識到它帶來的偉大意義。一項發明的偉大需要時間去證明。正是從這個發明創造開始的不斷進化,深刻改變了世界,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今天我們在一個科技改變生活的年代。大家對各種新發明新技術司空見慣,但有些事過了一些年後,回首去看,才會發現科技的進化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周邊所熟悉的一切。」 唐炯加入英特爾中國已經20多年,參與了大量新產品、新技術的發布與推廣,尤其是筆記本的變化,令他最為感慨,英特爾在其中起到的推動作用也讓他倍感自豪。 唐炯回憶說,加入英特爾後公司給他配的第一台筆記本已經很高級了,但沒有Wi-Fi,這在如今是無法想像的,但當時就是如此,必須找網線插入網口才能聯網,否則就「與世隔絕」。 2003年,英特爾打造了迅馳品牌,要求迅馳筆記本必須配備Wi-Fi,這是非常激進的。為了推廣無線網絡,英特爾甚至免費幫助周邊的咖啡館安裝無線路由器。 另外,當時的筆記本又厚又沉,英特爾就在2013年提出超極本(Ultrabook)標準,要求筆記本最大厚度不得超過20毫米,並帶領行業革新模具、散熱、螢幕等等,才成就了如今輕薄便攜的筆記本,很多廠商甚至自發把厚度標準壓到了18毫米以下。 這幾年,英特爾更是先後打造了雅典娜計劃、Evo嚴苛認證,在性能、續航、連接、喚醒時間等各個方面都對輕薄本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涉及到100多個標準驗證,達不到的就得不到背書。 在采訪的最後,唐炯總結說,Evo認證可以說是另一場進化的起點,而這一場新的進化的原點,應該就是50年前的英特爾4004。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中國零售消費事業部總經理唐炯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Raptor Lake將支持DLVR技術,CPU功耗最多可降低25%

Raptor Lake是Alder Lake的改進版本,屬於英特爾第13代酷睿系列。據稱,Raptor Lake仍採用big.LITTLE混合架構、Intel 7製程、以及LGA 1700底座,與Alder Lake-S使用的主板相兼容,預計會在2022年底發布。不同的是,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將由Golden Cove架構改為Raptor Cove架構,能效核(Efficient Core)仍沿用Gracemont架構。 近日,Reddit上出現了一個話題,內容是涉及Raptor Lake將使用的DLVR技術。這是一項新的電壓調控技術,有人發現英特爾在2020年1月就開始做這項計劃了,不過相關專利直到今年7月8日才公布。英特爾最早是在2021年3月發布的PPT里提及了DLVR技術,不過並沒有解釋具體的內容。 在英特爾專利的說明里,DLVR意思是數字線性穩壓器,是將額外的電壓調節器和主調節器並聯,這可以降低處理器的功耗。英特爾表示,DLVR技術需要的成本較低,調整也並不復雜。英特爾在文件中解釋道,為解決CPU、GPU或SoC等單元的突然負載要求,確定穩壓器的輸入電壓非常重要,若高於穩壓器的必要電壓會產生更多的功耗和熱量。 根據英特爾的說法,通過DLVR技術,可以更加精準控制電壓,以降低功耗。使用DLVR技術以後,可以將CPU電壓降低160mV,意味著CPU的功耗大約會下降20%到25%。而21%的電壓下降等效則轉化為大約7%的性能提升。 傳聞英特爾會增加Raptor Lake的E-Core數量,由8個增至16個,同時會改進處理器的緩存設計,增加對LPDDR5X記憶體的支持,DLVR技術可以帶來性能和電源效率的提升,不過某些功能可能需要700系主板才能支持了。 ...

英特爾酷睿i5-12400樣品已在eBay上出售,但市售Z690主板不一定能使用

正常來說,消費者要到明年初英特爾正式發布後,才能買到酷睿i5-12400處理器。其定位中端市場,僅含有6個基於Golden Cove架構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並沒有配備基於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 圖:左為此前Comptoir Hardware測試的QS版,右為這次出售的ES版 就如今年英特爾的一些處理器一樣,在官方發布之前已看到有人放到網上出售了。據VideoCardz報導,近日酷睿i5-12400處理器已出現在eBay上,大多採用的S-Spec編碼為QXDY,屬於工程樣品(ES),不過與之前法國網站Comptoir Hardware測試的版本(QYHX)並不一致。兩者的睿頻和集顯也有區別,編碼為QXDY的版本睿頻為4.4 GHz,集顯為UHD770,但編碼為QYHX的版本睿頻為4.0 GHz,集顯為UHD730。據推測,編碼為QYHX的版本也有可能是酷睿i5-12600處理器或在其基礎上改動。 圖:左為QS版,右為ES版 英特爾向其合作夥伴運送了數以萬計的工程樣品以做測試,目標是找出晶片的問題,並不斷進行修復。目前零售市場上很多Z690主板都不支持早期的工程樣品,因為需要不同的代碼,一般只能支持正顯的版本(QS)和零售版。如果用戶購買這些外泄的工程樣品,很可能無法使用。 ...

更多英特爾Alder Lake-S處理器曝光,第12代酷睿系列明年將全面鋪開

英特爾將會在明年年初推出一系列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以更好地覆蓋中低端市場。根據此前英特爾在其遊戲開發指南里的信息,這部分Alder Lake-S處理器會有兩種不同的配置,一種是由8個P-Core和8個E-Core組成,一種是由6個P-Core,兩者均配置了32組EU。 近日推特用戶@momomo_us曝光了更多不同型號的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這些非K/KF系列的產品將會被更多人選購。如預期那樣,酷睿i9和酷睿i7的型號將會與未鎖頻版一致,包含了基於Golden Cove架構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和基於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分別為8P+8E和8P+4E,但是頻率會進行調整。酷睿i5則會比較特別,由原來6P+4E減為6P。除了TDP為65W的型號外,還會有T系列,也就是TDP為35W的型號,這與過去的做法一致。 ...

投資機構調高AMD的目標股價,總市值或會趕上英特爾

前一段時間,研究分析公司Mercury Research報告稱,AMD在x86處理器市場的份額正持續增長,已創下僅次於2006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歷史第二高位。在2021年第三季度里,AMD在x86處理器的整體市場份額環比增加了2.1%,達到了24.6%,約等於四分之一,接近於歷史最高位的2006年第四季度(25.3%)。以AMD目前的發展趨勢,在2021年第四季度,很有可能會超過2006年第四季度的歷史最高位。 據Wccftech報導,數間投資機構發布了新的報告,調高了對AMD的目標股價,其中富國銀行、Susquehanna和Wedbush均將AMD的目標股價調高到160美元以上。富國銀行專業分析師Aaron Rakers表示,鑒於AMD與Facebook和微軟的合作,以及強大的數據中心陣容,因此將AMD的目標股價從145美元調到了180美元,這也是所有機構中給予定價最高的。 近期AMD執行長蘇姿豐博士在「AMD Accelerated Data Center Premier」活動中,展示了代號Milan-X、Genoa和Bergamo的EPYC處理器,以及Instinct MI200系列計算卡,似乎給予了這些專業投資機構相當大的信心,股價也一度沖上了150美元以上。IBM也緊隨Facebook和微軟,選擇了基於第三代EPYC處理器為客戶打造相關產品。 AMD的老對手英偉達最近也是春風得意,乘上了「元宇宙」概念和AI推理計算的快車,股價也是一路上漲,總市值超過了7000億美元。御三家里受傷的似乎只有英特爾,在AMD和英偉達股價紛紛走高的時候,仍然不見起色。按照這樣的趨勢,可能AMD的總市值也很快會趕上英特爾了。 ...

華碩B660主板標簽信息泄露,英特爾新平台在主流市場不支持PCIe 5.0?

英特爾會在明年年初推出更多的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將會有覆蓋中低端的各式型號,同時會有更為實惠的600系晶片組,加上搭配DDR4記憶體,對普通用戶來說會更為友好。像酷睿i5-12400配合B660主板和DDR4記憶體,相信是許多用戶優先考慮的組合。 據VideoCardz報導,一張泄露的華碩PRIME B660-PLUS D4主板的照片顯示,某些英特爾B660主板可能並不會支持PCIe 5.0。由於Alder Lake處理器的PCIe 5.0通道是直接與CPU相連,而不是經過晶片組,若B660主板完全不支持PCIe 5.0或許會有點讓人感到驚訝。另一方面,B660晶片組面向主流市場,一般搭配中端CPU,而這部分選擇LGA 1700平台的用戶不太可能需要支持PCIe 5.0的設備,即便B660主板不支持PCIe 5.0,似乎也沒什麼影響。 在Z690和B660之間,英特爾還會推出H670晶片組。按照過往英特爾對該系列晶片組的定位和做法,至少H670晶片組應該會保持對PCIe 5.0規范的支持。對於面向中端的B660和面向低端的H610,鑒於消費級設備仍處於PCIe 3.0向PCIe 4.0過渡的時期,會更依賴基於PCIe 4.0規范的設備。 此外,記憶體方面也存有一些疑問,這次泄露的照片顯示華碩的這款主板支持DDR4記憶體,不清楚各大廠商的B660主板是否都會以搭載DDR4記憶體的型號作為主要銷售的產品。因為DDR5記憶體的供應和價格問題,現階段在主流平台上推廣並不容易,但主板和散熱器廠商泄露的B660主板型號里,似乎搭載DDR4記憶體的型號並不算多。 ...

超值推薦:DDR5記憶體太貴怎麼辦?市售Z690 DDR4主板選購

英特爾在10月27日發布了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首批登場的是未鎖頻版,以及配套的Z690主板。由於這一代的處理器同時支持DDR4和DDR5記憶體,所以在選購主板的時候,也需要面對記憶體的選擇。雖然早期的DDR5記憶體起步頻率很高,但實際表現卻不一定比高頻的DDR4記憶體好,加上價格昂貴以及選擇餘地較小,不少用戶將目光轉到了支持DDR4記憶體的主板上。目前各大廠商發布的Z690主板款式並不少,小編從中挑選了幾款具有性價比、支持DDR4記憶體的Z690主板推薦給大家。 微星 PRO Z690-A DDR4 如果有留意之前英特爾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發布的朋友或許會記得,新蛋加拿大區就曾提早兩天搶跑開售了這款主板。微星PRO Z690-A DDR4主板屬於其Z690主板產品線里的入門級產品,ATX規格,整體設計比較簡單,沒有RGB燈效、OLED或LCD螢幕、以及種類繁多的接口,不過仍配備了三條PCIe x16插槽和四個M.2(3個Gen4 x4和1個Gen3 x4)插槽。 如果不在意各式各樣的功能和設計,這款主板的配置足夠絕大部分用戶使用了。在首批銷售的Z690主板里,這也是一款凸顯了性價比的產品,加上支持的是DDR4記憶體,受到了不少購買Alder Lake處理器的用戶青睞。 目前京東自營價格為1699元,與酷睿i7-12700K搭配套裝為4548元。目前該款主板還有曬單返200元E卡活動,截止到11月11日,無論單品還是套裝都可以參加。地址:點此前往>>> 華碩 PRIME Z690-P D4 這款主板延續了華碩PRIME系列的設計風格,配備了14+1 DrMOS供電模組,可支持DDR4-5333記憶體,提供了四條PCIe x16插槽和一條PCIe x1插槽,以及三個M.2(2個Gen4 x4和1個Gen3 x4)插槽,最長22110規格並配有活動式M.2散熱片。與微星PRO Z690-A DDR4主板類似,同樣是ATX規格,而且比較簡潔,不過還提供了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對部分用戶來說或許比較有用。 目前京東自營價格為1899元,與酷睿i7-12600K搭配套裝為3998元,地址:點此前往>>> 華碩 TUF GAMING Z690-PLUS WIFI...

又是D加密的鍋多款遊戲在英特爾12代CPU無法運行

英特爾官網發布了一份名單,列舉了在12代Intel酷睿處理器、Windows11/10系統中因使用DRM加密而出問題的遊戲,其中包括不少知名大作,如《刺客信條:英靈殿》、《極速快感熱度》、《全面戰爭三國》等,它們的D加密軟體無法正確識別12代Intel處理器的E-核心,導致遊戲無法運行。英特爾官方表示正在與開發者一起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Windows 11受影響的遊戲如下(加粗的將在11月通過修正檔修復): 聖歌 勇氣默示錄2 釣魚模擬世界 足球經理2019 足球經理2020 聖劍傳說:瑪娜傳奇 真人快打11 托尼霍克職業滑板1+2:重製版 全面戰爭戰鎚1 刺客信條:英靈殿 孤島驚魂原始殺戮 德國長途客車模擬 榮耀戰魂 隨機消失 麥登橄欖球22 食人鯊 極速快感熱力追蹤重製版 孤獨之海 旅遊巴士模擬 (註:原列表中還有《星球大戰 絕地:隕落的武士團》,不過EA在11月9日移除了該遊戲的D加密) 而在Windows 10系統中,以上遊戲也都會受DRM加密影響,此外還有下面這些遊戲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刺客信條奧德賽 刺客信條起源 噬血代碼 實況足球2021 F1 2019 孤島驚魂新曙光 FIFA 19 FIFA 20 足球經理2021 幽靈行動斷點 幽靈行動荒野 渡神紀:芬尼斯崛起 正當防衛4 麥登橄欖球21 大富翁Plus 極速快感熱度 歪小子斯科特對抗全世界完全版 古墓奇兵暗影(移除D加密後又回滾了版本) 火影忍者博人傳:忍者先鋒 靈魂能力6 星鏈:決戰阿特拉斯 組隊索尼克賽車 全面戰爭:三國 火車模擬世界 火車模擬世界2 德軍總部新血脈 (註:原列表中還有皇牌空戰7,不過它前不久已移除D加密) 再次指出,以上列表是12代Intel酷睿處理器中因DRM加密無法正常運行的遊戲,其它的CPU可能沒有這種問題。目前英特爾官方尚未完全解決這一問題,他們給出了一種臨時解決方案:需要玩家在系統BIOS setup中,將Legacy Game Compatibility Mode設置為ON,然後正常啟動系統,並打開鍵盤上的Scroll Lock開關,這樣就可以運行遊戲了(退出後要再把Scroll Lock關掉)。 來源:遊俠網

英特爾Raptor Lake-S將繼續支持DDR4,第13代酷睿時期仍將是DDR4/DDR5共存

英特爾在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上,同時提供了對DDR4和DDR5記憶體的支持,在記憶體更迭時期,這也是英特爾常規的做法。DDR5記憶體從4800 MHz起步,雖然比起以往記憶體疊代時,相對上一代產品有更高的起點,但頻率較低的DDR5記憶體在高頻DDR4記憶體面前並不會有壓倒性的優勢。 據Moore's Law Is Dead在其推特帳戶上透露,英特爾下一代Raptor Lake仍然會保留對DDR4記憶體的支持,目前購買Alder Lake搭配DDR4記憶體的用戶並不需要擔心。近期有陰謀論,傳言英特爾到了第13代酷睿系列處理器將淘汰使用DDR4記憶體的主板,不過這並不是事實。 此前有消息指,在桌面平台上Raptor Lake-S是Alder Lake-S的改進版,仍採用混合架構和Intel 7製程(10nm Enhanced SuperFin),同時繼續使用LGA 1700底座,與Alder Lake-S使用的主板相兼容,所以保留對DDR4記憶體的支持並不奇怪。在第6代酷睿系列處理器時期,100系主板也有DDR3和DDR4記憶體主板共存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採用DDR3記憶體的型號也能升級BIOS,以支持第7代酷睿系列處理器。 ...

英特爾成功擊敗蘋果 12代酷睿Alder Lake跑分成績超M1 Max

近日,英特爾發布了旗下首批12代酷睿「Alder Lake」處理器,其中就包含了擁有8個性能核心和8個能效核心的酷睿i9-12900K。 雖然首批12代酷睿處理器理論上是桌面級別的處理器,但是由於蘋果計劃在新的27寸iMac上使用M1 Pro和M1 Max,因此將這兩者進行對比也未嘗不可。 英特爾酷睿i9-12900K的Geekbench 5基準測試的結果顯示,該處理器的多核性能最高評分為26065。 i9-12900K跑分成績 作為對比,M1 Max的多核性能最高評分是12793,M1 Pro則是12590。 這說明i9-12900K的多核心能比M1 Pro和M1 Max快了2倍左右。 不過雖然i9-12900K在性能上勝過了M1 Pro和M1Max,但這也並非沒有代價。 在基本頻率下i9-12900K有著高達125W的功耗,而在睿頻下更是能夠達到241W的功耗。 可以說,i9-12900K的優秀表現是它作為一顆桌面級別處理器以高功率高能耗換來的。 相比之下,蘋果的M1 Pro和M1Max晶片作為搭載在MacBook Pro上的處理器,在能耗上控制的相當出色,並且配合MacBook Pro的設計在散熱上也有著出眾的表現。 據悉,英特爾預計將在 2022 年初發布用於筆記本電腦的第12代酷睿處理器,屆時英特爾與蘋果兩家同屬於移動電腦設備的處理器表現有何差異想必值得期待。 來源:快科技

超50款遊戲不兼容i9-12900K 官方給出臨時解決方案

Intel最近推出了第12代酷睿CPU,其旗艦型號i9-12900K是首發SKU之一,不過這款CPU目前存在一些問題:不兼容很多主流3A遊戲。遺憾的是,似乎有更多遊戲加入到不兼容的名單列表中。根據Intel官方,目前已經有超過50款遊戲不兼容i9-12900K。好在Intel公司發布了一個臨時性的解決方案。 根據英特爾官網,他們已經意識到i9-12900K不兼容大量3A遊戲,包括《刺客信條:英靈殿》,《真人快打11》,《FIFA 19》,《FIFA 20》,《極速快感:熱力追蹤14》等等。然而,Intel官網確實給出了一個應變方法,用戶們可以試試。 這個方案被稱之為「Scroll Lock workaround」,要求用戶在啟動時進入PC的BIOS,啟用「Legacy Game Compatibility」,然後開啟鍵盤上的Scroll Lock按鍵,應該可以臨時解決不兼容問題。 Intel第12代CPU的兼容性問題起因是DRM,也就是D加密。當時大約有32款帶有D加密的遊戲在第12代CPU上運行困難。後來被Intel證實,Intel表示他們將會和育碧等公司緊密合作,修復這些問題。 來源:cnBeta

英特爾第12代酷睿非K/KF系列價格泄露,酷睿i5-12400F約人民幣1280元

目前英特爾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共推出了六款,不過都是K/KF系列的型號。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這些Alder Lake處理器都不是選擇購買的對象,不少人都在等待TDP為65W的型號。據稱,更多的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會在明年1月份到來。 雖然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是銷售渠道似乎已做好了准備。據推特用戶@momomo_us爆料,加拿大已經有經銷商列出了一系列未發布的Alder Lake處理器,並提供了價格。這些處理器包括有酷睿i7-12700F、酷睿i5-12400、酷睿i5-12400F、以及酷睿i3-12100F幾款產品,價格分別是455加元(約365美元/2335人民幣)、287加元(約230美元/1472人民幣)、249加元(約200美元/1280人民幣)和148加元(約119美元/760人民幣)。爆料者並沒有透露具體的經銷商名字,不過可以將這些處理器與新蛋加拿大區的其他產品的定價進行比較。 酷睿i5-12400和酷睿i5-12400F都是配備6個Golden Cove架構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的中端產品,酷睿i3-12100F則減為4個,應該是屏蔽而來的。此前法國網站Comptoir Hardware已透露了酷睿i5-12400F的基準測試成績,表現不錯,相信會是不少用戶的首選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