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蘇聯

Tag: 蘇聯

夢回蘇聯:《極樂迪斯科》通關後雜感

一座城市,一座濱海的偏遠城市,它位於高緯度的北境,那里冰厚到車可以在上面行走;它擁有著巨大的港口,名字叫馬丁內斯(Martinaise),曾經是一個偉大公國的首都,然而在幾次大規模社會運動後,國外資本、傭兵、甚至連毒品都連番蹂躪這塊土地。馬丁內斯破敗不堪,漏出鐵架的破敗雕像,泥濘的道路,甚至連打漁小村都宛如鬼鎮的。這是一座被上帝遺忘的角落。 在馬丁內斯濱海區的的一個廉價旅館里,一個全身赤裸、打破了玻璃、還喝到失憶的男人醒來了……這就是我們主人公哈利(Harry Du Bois)登場時的場景。 這種喪氣的開場,與其說是一個失敗的中年人生,不如說是具象化的前蘇聯百姓的精神寫照:我甚至懷疑,主創人員在編寫劇本時,應該人人手拿白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二手時間》。又或者,他們身邊充斥著類似的聲音:老年人抱怨著,說以前的生活雖然很難,買不到足夠的食物,但工作住房至少是國家分配,而人們也不會因生存壓力去放棄他們喜愛的詩歌;中年人則從支持改革的熱血青年,轉變成痛感被欺騙、被剝削的中下階層。不論學歷高低、有無重大科研貢獻,到最後大家都只能在路邊擺攤。青年人陷入強烈的虛無主義,否認蘇聯歷史上的衛國英雄,甚至有的人還認為當年納粹要是能占領蘇聯就好了。當然這些年輕人可能不知道,納粹曾在烏克蘭肆意屠殺斯拉夫人、希特勒的目標是把整個莫斯科給鏟平…… 迷惑、憤怒、無奈、怨恨,這些都是那個時代前蘇聯人大部分的精神面貌,也是我們主角哈利的精神狀態:在面臨愛人離去,事業碰到瓶頸時,他直接選擇喝個爛醉,喝到肝損傷,甚至還喝到失憶;對於那些快速丸興奮劑他來者不拒,因為他不去想明天的事情,即便自己曾獲得警局頒發的最高榮耀,甚至還能當上警長…… 《極樂迪斯科》與其說是一部破案小說,不如說是一幅素描,一種關於前蘇聯人的精神素描:這個成立僅僅六十九年,卻改變半個世界的政權,在鐮刀斧頭旗底下生活的老百姓,他們是怎麼看待生活,看待世界。 你知道他們為什麼會用油畫去描繪遊戲的人物與世界嗎?因為印象派捕捉的,是穿透表面後的真相。 三個地點 我聽人們講瑞瓦肖(Revachol)如何對應俄羅斯(Russia)時,總會覺得這座城市就是以聖彼得堡作為原型。作為俄羅斯前首都,聖彼得堡是一座建立在泥濘的沼澤地上的城市,人們傳說,聖彼得堡的地基下,埋藏著大量打地基時隨地掩埋的屍體(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類似孟姜女的故事)。即便如此,今天的聖彼得堡依舊光彩奪目,即便它經歷過納粹的圍城、大量的人吃人事件等。 遊戲里的馬丁內斯,其實是一種混合物,它有著聖彼得堡的歷史,包含列寧格勒的一些特性,卻雜糅許多衛星國家都市的現實:破敗、坍塌、野藤爬滿了牆壁。以前的它有多光輝,現在的它就有多破敗。當然,這是除聖彼得堡以外衛星國城市的現況。 在《極樂迪斯科》里,每一個區域都是一段象徵:一個埋藏在書店後面的破敗商業區(依我看來,這里原來應該是座商場),往東去就是盤根錯節的碩大港口,西邊則藏有一座破敗不堪的漁村,里面除了老太婆伊澤貝爾·沙蒂外就是一拾網人莉莉恩帶著三個小孩:西北邊有座無人禮拜的教堂。再往西走則是菲爾德大廈的遺址,甚至連行刑彈孔都被人們保留下來…… 《極樂迪斯科》最先吸引我的,是旅館旁邊的破敗商業區。當你按門鈴時,會出現混亂的雜音,仿佛里面正在發生什麼事:但當你爬上頂樓與骰子製作人交談時,會發現這里早就沒人了,你聽到的聲音有可能是錄音。 這種時空錯亂的寫法,我最早看到是出現在《靜靜的頓河》:一個死亡的士兵的家書被敵方收刮,在閱讀這些書信時他們還在踢死者的屍體。事實是,這個商場已經徹底死亡,而人們只能在往日的錄音和遺跡中去猜想當年在這棟樓里,有多少個青年,想用瘋狂的主意去賺錢,去改變世界。所以他們添置了無線電台、開辦了健身館、甚至添購了一台以熊為外殼的冰箱。然而事實是,這些商業計劃付諸東流,最後人們離開這個商業區,只留下一段都市傳說:受詛咒的商業區。 事實是,在蘇聯解體時,許多知識份子在面對一個全新的社會與資本環境後,他們手足無措,被狠狠地打在地上。這些「前蘇聯人」,早已習慣政府安排一切:政府根據一個人的學歷去安排工作,並配置相對應的房子。但在蘇聯瓦解,外國資本進入的初期,那些「所謂的」蘇聯中產階級,發現他們的積蓄一夜之間蒸發,原本可以買汽車的盧布最後只能買一包煙。工作也沒了,科研單位收編甚至倒閉。而大量倒賣外國貨的「倒爺」開始發家致富。同時俄羅斯黑幫也不再掩飾,除了大量的軍火走私外,他們還會把很多住在莫斯科的人的房子透過詐騙的方式騙到手,而那些失業的人只能流落至鄉下,有些人不堪屈辱選擇自盡;然而當初也是這些人,支持葉爾欽的改革,並在改革後痛罵自己被騙……二次大戰結束時他們騎馬揚鞭地走進柏林,蘇聯瓦解後他們只能祈求外國人多給點美金。 當然,蘇聯已經瓦解三十一年了,俄羅斯憑借其資源和科技在慢慢恢復,但它以前所創建的許多東西到現在都無力維持。比如它在堪察加半島的許多軍事和科技觀察站,就因為常年疏於守衛而逐漸荒廢。西伯利亞的許多城鎮甚至需要政府補貼,才能維持一個基本局面。所以那個荒廢的商業區,與其說是針對哪棟真實存在的倒閉商場,不如說是對蘇聯瓦解後加盟國各國的經濟情況做一種影射(這麼說的話,那頭北極熊冰箱就更富有黑色幽默)。 既然聊到了軍事遺跡,這就不得不提馬丁內斯和他北邊的那座被棄守的軍事據點了。 首先是那個玩球的皇家龍騎兵雷內·阿諾克斯。在歐洲近代史上,除了拿破侖外,沙皇的龍騎兵也是出了名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沙皇的龍騎兵很多是哥薩克人,所以遊戲里的老兵刻意弄了個黑人形象的,或許也是另一種隱喻。 遊戲里還特別提到兩個殘存大兩軍事遺跡的地方:西邊的菲爾德大廈舊址和北邊的荒島。先聊北邊的荒島。要知道喀琅施塔得就是一座位於聖彼得堡以西的一座島嶼,有著看守這座城市的重大任務。一九二一年二月,因反對「戰時共產主義」,喀琅施塔得的水兵開始集結抗議,公開並反對蘇維埃政權。當時列寧派軍事委員會負責人托洛斯基去負責鎮壓。這些水兵全部都沒投降,部分戰敗者跑到芬蘭,並在蘇芬戰爭後被抓回來處與極刑。 地理上的位置可以相對應,那老兵伊索夫本人呢?在《靜靜的頓河》里,主人公格里高利曾經躲在一個小島上,去躲避紅軍的追捕:雖然他戰績卓越,但因為當時情況混亂,格里高利在紅白兩軍陣營里反復橫跳,最後為了躲避大鬍子將軍布瓊尼——順便一提,這位老哥薩克可是在衛國戰爭時提出保留騎兵來對付納粹——的追捕,跟一個白軍軍官守在島上。最後因為互相猜疑,再加上布瓊尼逐漸收復頓河南岸一代,所以他們分別離開小島。當然,一位是革命遺老,一位是裹挾在時代里身不由己的哥薩克騎兵,但他們都是被時代所遺棄,最後因某些事件而被迫放棄他們固守的小島,回到那個他們已經無法融入的新時代。 關於教堂,我覺得有兩點可以談。 第一是俄羅斯的宗教觀。我們都知道,斯拉夫人的主信仰是東正教,那是一種脫胎於拜占庭帝國、偏希臘化的天主教。但蘇聯是強調無神論的,整個蘇聯曾經發生過類似英國宗教改革時的事:士兵沖進教堂並收刮昂貴的禮器,神職人員全部抓起來送去勞改,甚至連史達林同志把莫斯科地標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給炸了,用來改建蘇維埃宮的(但沒蓋成)。本來在西方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教堂,被人荒棄,甚至變成癮君子聚集搞派對的地方去了。 陽極音樂(Anodic music)的原型可能就是八零年代流行的電子舞曲,也就是我們統稱的「迪斯科」 。這種音樂的特性就是用大量的合成器,用類比音訊(Analog)和濾波器(Filter)去雕塑各種聲音,然後用鍵盤演奏。 這種音樂首先是從德國的發電機(Kraftwerk)開始,爾後由英國的新秩序(New Order)開始推廣,然後在八零年代紅遍全世界。現在很多人追捧的蒸汽波,很大一部分就是當時玩迪斯科的日本音樂人的作品。 其實早在搖滾樂(七零年代)時,西洋音樂就開始滲入蘇聯。除了捷克地下音樂大佬宇宙塑膠人外,俄羅斯搖滾教父柳拜(雖然他們的出線已經是蘇聯解體後)也是早在蘇聯時期就開始接觸並學習西洋搖滾。但這些我們現已習以為常音樂,當時蘇聯官方的態度是反對和打壓的。宇宙塑膠人早期的演出非常地下,很多都是靠口耳相傳來通知演出場地;而外國唱片的管道也非常難得,就跟蘇聯時期買條牛仔褲一樣,需要透過大價錢和硬關系才能獲得。 當然,當蘇聯瓦解,人們的精神活動開始解放後,本來被強力打壓的東正教卷土重來,很多老黨員在臨終前也開始上教堂(俄國有句俗話:你在四十歲前可以胡作非為,四十歲之後就只剩祈禱了)。而西洋音樂也毫無限制的傳入俄國,那些紅軍歌曲變得如古董般被年輕人排斥,大家都用最新潮的樂器去譜寫俄羅斯流行樂。原來那些被視為不可撼動的正統被人屏棄,似乎俄羅斯一直就跟西方緊密融合。 不過您可以找找歌曲「再見,莫斯科」(До свидания, Москва),將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民族 報刊亭旁的種族歧視者,他歧視任何非白人、非瑞瓦肖本地人,於是乎他對金的不客氣激怒了金.同時他對跟他同一情況(都在路邊擺攤),但僅僅是外國裔的席勒表示對這種人的不屑。然後就是那個著名的測顱先生了,根據他的身型還有口音(新版本的配音),可以看得出他基本是黑人,而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說主角原來的種族(白人)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但如今他們只能沉溺在毒品和酒精里。當然還有因亂說話而導致艾佛拉想給他一個警告的蓋里,欺軟怕硬最後還被主角「懲罰」了一下。 蘇聯的民族問題一直是一個難以解決和定論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列寧會選擇史達林去負責剛成立的民族委員會。爾後在紅白內戰時期,高加索地帶因期復雜的民族關系(哥薩克、斯拉夫、喬治亞、阿布哈茲、亞美尼亞等),所以列寧派史達林去負責盪平這里的問題。爾後在史達林與布瓊尼的合作下,蘇聯把最後一位白軍的將領鄧尼金趕出蘇聯國境,並用軍事的力量鎮壓這一帶的反動組織(史達林的喬治亞老家也曾發生動亂,史達林直接派兵鎮壓)。爾後這一帶的民族問題在「蘇維埃」的大旗下被暫時擱置,大家都認為自己是「蘇維埃」人並開始慢慢融合。 然而在蘇聯瓦解之時,南俄發生了嚴重的暴動事件。喬治亞人開始四處追殺生活在那里的斯拉夫人和亞美尼亞人,大批難民逃到莫斯科並飽受虐待和污辱。在莫斯科,除了正統俄羅斯人以外,還聚集了大量前蘇聯加盟國的百姓或難民:喬治亞、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甚至部分白羅斯人。我們或許覺得這些國家脫離俄羅斯就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但事實上這些「前蘇聯」人普遍都是講俄語,他們已經習慣了與斯拉夫人交往(尤其是中亞四個斯坦國,會脫離俄羅斯部分是因為俄羅斯不願意在供養他們),所以他們的百姓也願意去莫斯科去尋找更好的機會。但也因為過往的歷史(比如蘇聯在烏克蘭征糧徵到那邊發生飢荒),所以俄國的民族問題並不比美國好處理;同時他們處理問題的辦法,也比美國更血腥、暴力。 「沒有國家是為了別人來享福而去建設的」,俄羅斯的民族問題,遠比遊戲里提及的復雜且棘手。遊戲里你可以痛斥報攤小販,懲罰蓋里讓他賠錢,甚至猛踹測顱先生一腳。但不幸的事,現實往往是反過來的。 灰域 我不了解齊澤克的哲學理論,所以對「灰域」沒有什麼很專業的意見。但根據我對蘇聯史淺薄的了解,覺得「灰域」也可以解讀為「每個人心中的史達林主義」。 大家都知道古拉格,也讀過很多關於古拉格管理時許多駭人聽聞的故事。然而勞改營之所以恐怖,不光是它極其殘酷且無情的管理機制(比如索忍尼辛指出的「按勞分配」制度),事實是在史達林時期,整個蘇聯都活在監控與告發的狀態。 關於契卡抓人的事跡,我可以大約舉兩個:在蘇芬戰爭結束後,很多被釋放的戰俘在簡單的審問後直接被丟到古拉格去勞改。而這種戰俘被丟進勞改營的事情一直持續,從蘇芬戰爭到衛國戰爭,不論勝負,不管理由,很多老兵回來後就直接丟到勞改營服刑。更有甚者,因為衛國戰爭時缺人,很多服刑人被暫時放出來參戰,然後戰爭結束後再回勞改營繼續服刑(然而你可能想不到的,許多勞改犯因為沒能參與衛國戰爭而懊惱悔恨不已)。敵占區的東歐也是同一情況。在蘇聯紅軍解放東歐後,很多服務與納粹的烏克蘭人、白羅斯人被槍斃外,許多平頭百姓也是直接被審被抓(契卡說:你們為什麼沒有逃往蘇聯或者加入游擊隊?)。甚至還出現被告人請審問者指定他叛逃那個國家這種荒唐事。 在戰爭狀態如此,在平常日子也沒好過到哪。著名的英國學者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曾在戰爭結束後拜訪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當時史達林還活著)。他與《齊瓦哥醫生》的作者帕斯捷爾納克(Пастернак)、白銀時代詩人代表之一的阿赫瑪托娃(Ахма́това)私下見面,互相分享文學心得外,伯林也表示了從腳踏莫斯科的那一霎那,監視就開始了。而且伯林與兩位作家的見面,基本都是私底下偷偷見,因為他們害怕被人舉報。要知道當馮·勒布圍攻列寧格勒時,阿赫瑪托娃跟列寧格勒城民堅守在這座城市里;然而戰爭結束了,他們的生活卻比戰前更加的緊張,尤其是對她的指控曾差一點把她抓進古拉格。 講到這,我想指出我對「灰域」的看法:與其說它是一種高度抽象的哲學世界觀,不如說它暗指史達林主義下人們內心的陰暗面:除了四處安排監聽器的內務人民委員會外,人們常常會因為互相告發而打入大牢。很多人可能因為一句玩笑話就直接被丟到古拉格。然後等他們回來後,卻發現告密的居然是跟自已的平常頗為交好的鄰居,甚至是友人。於是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盪然無存,所有人都在想保住自己,而他們公認的最好辦法,就是先出賣對方。這種彌漫整個蘇聯的冷漠與無情,讓史達林主義激發出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邪惡。所以他們都說:每個人都是受罪者,同時也是加害者。在這種「灰域」底下,沒有人是無辜的。 當然,在史達林死後,這種濫抓犯人的情況收斂很多很多,但是契卡依舊器而不舍地監控人民。於是乎百姓發明了「浴室密談」:兩個人跑到浴室去聊天,聊的過程中開著水龍頭,有些時候甚至直接對著天花板喊:您好啊,警察先生。 當然,這一切都在蘇聯瓦解後煙消雲散。但並不是這個監控過程取消了,而是採用更隱秘,而且全球通用的辦法:網際網路。 伊蘇林迪的「幽魂」 《共產黨宣言》開頭就說:「一個幽靈,飄盪在歐洲的上空」 。這個「幽靈",可以視為傳說中的伊蘇林迪竹節蟲:一直存在,但不是人人可見。它的存在可能比人類歷史還要古老,且世界各地依舊有不少人依照這種精神過活。早期創造美國的清教徒、生活在極寒之地的愛斯基摩人、甚至選擇遠離紛爭的隱士團體,都選擇這樣的共存生活。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出現一個類似蘇維埃的團體:墨家。他們強調「兼愛」(愛無等差,眾生平等)、非攻(天下大同,不分國界)、節用(反對浪費,拒絕裝飾)。曾經這個團體被視為顯學,並針對強調等級之分的儒家發起強而有力的攻擊。然而到商鞅、韓非子等戰國末期,墨家聲勢已經大不如前了。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墨家基本已經銷聲匿跡,一直到民國重新審視儒家以外的學術時,才被人提及和重視。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愛無等差、無私奉獻、屏棄裝飾這些原則,太苦、太難、也太單調。它否定人性中對「好」的渴望與需求,打壓了人們對改善生活的積極與動力。蘇聯或許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出現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外星人、甚至連「網路」都是他們發明的:但他們沒辦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更無法激發老百姓去創造更大財富的欲望。人們常說,蘇聯可以生產大量的飛機坦克,但他們的工廠連一台烤箱都生產不出來。事實證明,如果再給俄國人一次機會,他們依舊會選擇放棄蘇聯這種制度。最好的明證就是,其實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並未解散,他們依舊參與大量的政治活動,甚至包括競選國家杜馬。然而有趣的是,沒有太多人願意給俄共再一次機會,他們在杜馬議會的選舉一年不如一年,且沒人知道這現象會不會繼續下去。 當然,只要世界還存在不公,存在剝削與壓迫,就總會有人秉持墨家的俠義精神,出來帶頭反抗這些「人性之惡」 。但當被壓迫者翻身上位後,就像那隱喻《動物農莊》豬老大的艾佛拉特那樣,成為一次又一次的無限循環… 「一個隱秘的幽魂,游盪在伊蘇林迪的大地上…」 參考書目 《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 《蘇聯的心靈》:以賽亞.伯林 《先知三部曲》:伊薩克•多伊徹 《古拉格群島》:索忍尼辛 《古拉格:一部歷史》:安妮·阿普爾鮑姆 《耳語者》:奧蘭多·費吉斯 《二手時間》:阿列克謝耶維奇 來源:機核

蘇聯與電子遊戲:遊戲應該是娛樂還是實用?

蘇聯作為有史以來目前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其在文化上有十分巨大的影響力,大家多少看過蘇聯導演的電影,讀過蘇聯作者的書籍。但蘇聯的電子遊戲呢? 蘇聯的遊戲:子成業而親入墳 首先一個問題,大家能想起除了俄羅斯方塊以外在1991年前由俄羅斯開發者開發的遊戲嗎? 想不出來?好吧,我也想不出來。實際上,我在公司問同事也沒問出俄羅斯方塊以外的答案,但要說蘇聯除俄羅斯方塊以外就沒有別的遊戲了,那是肯定不正確的。這里我可以給大家推薦個由B站UP主33不是山山 製作的視頻: "假如我生活在前蘇聯,我能玩什麼電子遊戲?" 首先從筆者個人角度來說,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電子遊戲在街機初始的時代,其基本定位是差不多的,即大眾消費品。但是,在美國,街機遊戲更加偏向娛樂,而在蘇聯,就不是這樣了:文字來源 在蘇聯,做遊戲的指導思想是:遊戲不是娛樂,它是教育的一環,在題材上要贊美善良美麗,倡導愛國和康米,在玩法上要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反應速度、邏輯和專注思考能力(各位有沒有覺得很熟悉),這樣遊戲才是有意義的。不過,這樣的也就基本把遊戲的題材徹底鎖死了,要麼童話故事,要麼各種模擬遊戲,要麼就是科幻,像《S.O.S》那樣。 在上述的指導思想下,主機遊戲基本和蘇聯絕緣,主機遊戲在訓練手眼協調、反應速度、邏輯和專注思考能力上不如街機的機械結構;題材上,當時的主機遊戲主要是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出產,甚至有像「某上校的復仇」這種遊戲,基本上當時蘇聯普通人是見不到比如雅達利2600或FC這樣的主機。至於電腦遊戲,蘇聯受制於電腦技術,導致電腦這種東西只存在於研究所,就算有人搗鼓出了什麼遊戲,也不可能傳播到蘇聯普通民眾中,俄羅斯方塊一開始也就只能在大型計算機上玩,雖然製作者帕基特諾夫把它移植到個人電腦上,但俄羅斯方塊也就在小圈子里普及了,直到1988年才被美國人羅傑斯發現才成功出口。 在1985年蘇聯想開了,開始發展信息教育和普及個人電腦,但遊戲方面的指導思想還是一樣的,要有教育意義。不過,這些不影響大局,因為信息教育逐漸發展得興興向榮,電腦遊戲開始發展起來了,只是留給老大哥的時間不多了。結果就是,俄羅斯的程式設計師在其他國家做出了自己的成績,但紅色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紅黑。 遊戲里的蘇聯:屍體只配任人擺布 1991年,老大哥成了屍體。2年後,索尼PS1主機問世,電子遊戲大發展的時期到來了,各種經典遊戲在93-00年大量出現,這些遊戲里依舊可以看到蘇聯的身影,但遊戲的蘇聯則偏離了蘇聯本來的樣子。 基本上,遊戲里說到蘇聯,多少都會黑一下,比如在《COD5》里,蘇軍沒事就處決俘虜。最典型的就是《紅警》里了,只要一張圖,大家也就懂了 電子遊戲里的蘇聯很少以一個偉光正的形象出現,要麼旁敲側擊地說被蘇聯秘密機構迫害,要麼就是車諾比等大事件的再演繹。 這倒是很好理解。首先,電子遊戲一直是由歐美、日本的遊戲公司占據大部分市場的,在意識形態對抗的背景下,遊戲公司肯定不會說任何蘇聯好話。比如在美版俄羅斯方塊的廣告宣傳里,直接一個「冷戰已經結束」展示在人們的眼前: 而且美版的俄羅斯方塊,開場界面就直接影射1987年的紅場事件。之後,帕基特諾夫做了一個3D版的續作,即 Welltris,美版里的畫面更是各種冷戰結束的畫面: 至於俄羅斯的開發者……實際上,赫魯雪夫對於蘇聯的改革是失敗的,人民的生活沒怎麼改善,而在勃列日涅夫時期,雖然蘇聯軍事力量很強,但人民生活質量顯著下降。在勃列日涅夫任上,領導幹部變成了終身制,而勃列日涅夫則是個平庸的好人,領導幹部犯錯了,他不會去像赫魯雪夫一樣斥罵手下,也不會像慈父一樣平淡地物理解決掉,只是批評兩句,然後就可以異地復職了。基本上在這種情況下,官員不可能被撤職,而且也不可能被下台,那基本上就算是「頭豬當官也可以十分安逸地過小日子」,而蘇共的官員可不只是過小日子那麼簡單:(引用來源) 要知道當時的蘇聯還有像小白樺外貿商店這樣的特供商店,普通人沒有外匯,基本不可能買到這種商店里的商品。當時的普通人已經無法靠著誠實勞動來爭取美好的生活,只有看著蘇聯官員在自己面前各種享樂,說不定在官員們炫耀所謂政績時,還要說一聲,「感謝蘇聯政府」。「蘇卡布列」。只有蠢貨才會為這樣的蘇聯說好話,人民們迫切地需要一場改革,一場學習西方的改革。在這樣的背景下,在1989年《改革》於莫斯科誕生了。 這遊戲還能玩到,來,這是連結 這遊戲可不是批判戈巴契夫,而是歌頌戈巴契夫改革的,其中玩家操縱的綠色代表民主派,玩家要沿著代表法律的蓮葉,躲避代表官僚主義的紅色,最終改革成功,拯救蘇聯。但事實是,蘇聯最後在戈巴契夫任上解體了,成了屍體。那時候沒什麼俄羅斯人相信共產主義了,他們相信自由民主是讓他們生活回歸正軌的良藥,不過迎接他們的是葉爾欽的「休克療法」,投機者成為了寡頭,普通人成了窮人,寡頭們的女兒在各處掃街,而窮人們的女兒只能站街。苦難雖有結束時,但誰知中間多少淚呢。 人們幾乎忘了蘇聯這抹紅色在誕生之初給世界勞動人民帶去的鼓舞,一個沒有資產階級,由勞動人民建立的國家,並成功走進工業化,靠著一個個五年計劃發展經濟,甚至成為世界強國。而現在,蘇聯在遊戲中只剩邪惡的血紅色帝國,但沒有人再糾結是真有其事還是為黑而黑了,因為蘇聯已經是屍體了,對著屍體,說什麼都可以,難不成還能從墳墓里跳出來咬我? 直到《極樂迪斯科》出現,給真正的社會主義蘇聯寄出了最後一封信,告訴人們,我存在。 賢者時間 寫到這里,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遊戲應該是娛樂還是實用?在那個年代,蘇聯和美國在這兩個方向上嘗試,但是最後,遊戲走上了娛樂化的道路。這倒不是因為蘇聯解體,而是在理念上就導致蘇聯的遊戲實用化很難走,我前面說了,想讓遊戲承擔教育的功能肯定會導致遊戲題材上的限制很大。可以說現在大家能玩到的遊戲,如果放在蘇聯的理念里,那可以直接被槍斃一大半,但遊戲是大眾消費品,沒有足夠多種類和數量的遊戲供玩家選擇,那遊戲是無法發展起來的,如果最後只有幾個或幾種遊戲給玩家選擇,能造成的狀況就只能是畸形發展,因為創作被限制了。 被限制的情況下,創作者要麼離開,要麼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希望有人可以推進改革解除限制,但改革勢必會動到一部分人的蛋糕,如果這一部分人還掌握很大的權力或物質,那改革阻力勢必會很大,甚至會導致改革失敗。而蘇聯就是改革失敗,一切開始停滯,人們看到了一潭死水,有能力的人 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雖然蘇聯最後是失敗了,但並不是說蘇聯對遊戲的理念是一無是處,起碼,寓教於樂是很多人都承認的事,蘇聯只是把樂的成分壓縮得太低了。問題是,如果樂的成分過高,那就只會出現像「某上校的復仇」這樣的遊戲,畢竟這里面的樂是最原始的那種。又大又白,誰都喜聞樂見,關鍵是,直接赤裸裸地呈現給每個人,那這和大街上的變態根本沒有區別。所以歐美後來出現了分級制度,要求有些內容要有家長陪同指導的情況下,才可以讓未成年人接觸。但家長們在干什麼呢?管得住孩子的不說話,管不住的要求沒有遊戲。 也許有一天遊戲既可以是成年人的娛樂與心靈避風港,也可以是寓教於樂的工具。但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沒有人知道,前面的路怎麼走,起碼目前還不是完全知道。 巨魔時間 其實,之所以想到要寫蘇聯的遊戲,只是異常不爽最近遊戲廠商開始「積極」推出NFT產品,在我看來,這就是騙錢的東西,而更讓我不爽的是,育碧在被狂罵一通後,居然賊心不死,還想著繼續搗鼓NFT。他們忘記了路燈帶給他們的恐懼。不爽之餘,我也想起來一句話: 到了現在,我要再加一句:你們不是沒有時間和精力,而是你們的時間和精力被壓榨得乾乾淨淨了。 來源:機核

ICM 22年1月 蘇聯ОТ-34/76附火焰噴射器中型坦克

ОТ-34/76 WWII Soviet flamethrower tank ITEM NUMBER  35354 SCALE  1:35 DATE  10.01.2022 TIME PERIOD  WW2 BOX SIZE  410 x 260 x 55 mm 來源:78動漫

蘇聯「聯盟動畫」簡史(下):停滯與危機

作者 / 半張紙 編輯 / 思考姬 排版 / 阿糸 前文提要: 這是講前蘇聯的「美影廠」——即聯盟動畫製片廠的第三篇文章,也是最後一篇文章。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俄國卻有著足以與美國爭鋒、同時讓日本欽羨的動畫實力,對中國動畫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而說到俄羅斯動畫,就不能不提製作了《冰雪女王》的聯盟動畫電影製片廠,正是這個歷史悠久的機構創造了俄羅斯動畫的輝煌。 聯盟動畫電影(俄語:Союзмультфильм)是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一家動畫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36年6月10日。 這一系列文章(共三篇)所要做的,就是帶大家回顧它的歷史,去領略聯盟動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風采。旅程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創與戰爭(1930s~1940s);第二階段:復產與變革(1950s~1960s);第三階段:停滯與危機(1970s至今)。 第一篇文章我們講完了第一階段:即聯盟動畫創立不久便遭遇了世界大戰的洗禮。戰爭對剛剛起步的動畫產業造成重創,同時也使創作者們暫時拋棄只為兒童創作的宗旨,回歸向大眾進行政治宣傳的傳統;戰爭接近尾聲時,動畫人們再度聚首莫斯科,還來不及為勝利慶祝,便義不容辭地投身到重振俄羅斯動畫的事業中。 點擊查看第一篇文章:講述聯盟動畫電影製片廠第一階段:初創與戰爭(1930s~1940s) 第二篇文章我們講完了第二階段:即從194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聯盟動畫的藝術家們通過戰後初期的復產和解凍時期的變革,為蘇聯動畫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也讓聯盟動畫成為俄羅斯文化的驕傲。 點擊查看第二篇文章:講述聯盟動畫電影製片廠第二階段:復產與變革(1950s~1960s) 前文提要: 上回說到,聯盟動畫在戰後迎來了一段相對寬松的「解凍」時光,得以在題材和風格方面進行更加多元的探索,並由此引領俄羅斯動畫走向輝煌。 但好景不長,1964年,赫魯雪夫下台,蘇聯社會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後者反對前者的改革,重新加強各個領域的集權控制,使原本開放活躍的社會氛圍再次收緊。經過長達18年的僵化統治,蘇聯不可避免的陷入衰落,走向解體。這一時期也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時期。 停滯時期的保守政策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有影響,動畫也或多或少受到波及。 那麼,面對不再寬松的氛圍,聯盟動畫會做出怎樣的回應?蘇聯解體之後的它又將何去何從?在這一篇中,我們就將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一、變化 勃氏掌權後的最初幾年,解凍時期的影響還在持續發揮作用。開闊的視野、新鮮的理念、活躍的思維不會輕易消失,這些精神依然彌漫在聯盟動畫的創作中,鼓舞動畫人積極創新,勇於挑戰。 因此,在1960年代中後期,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風格凌厲、針砭時弊的作品出現。不過,人們在創作此類作品時所遭遇的困難卻越來越多。 比如上回提到過的《畫框里的男人》,就是費多爾·希特魯克在勃氏上台後創作的作品。影片採用拼貼手法將動畫形象、真人照片、世界名畫等不同來源的視覺材料糅合起來,形成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內容方面,則通過一個被不斷加厚的畫框所限制的官員,暗示他的晉升和毀滅過程,象徵官僚體制對人性的泯滅。 新銳的風格和辛辣的主題無疑都代表了解凍時期的動畫精神,但影片壓抑的氣質卻引起了製片廠內部一些人士的不安。他們要求導演為這個故事安排一個不那麼消極的結尾,以滿足官方對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必須積極向上的要求。 於是在最終的成片里,當主人公自食其果地被不斷加厚的畫框徹底吞噬時,畫面的兩側突然出現了一位跳繩的小女孩,隨著她的每一次跳躍,厚重的畫框就被震落一些,直至全部崩塌。通過這樣的結局,影片先抑後揚地指出,陰暗的現實終將被積極的力量打敗,世界會重回純真與美好。但這並非希特魯克的初衷。在他看來,這本應是一部直指社會積弊的諷刺動畫,是對抗現實問題的武器,無需在最後給出對於未來願景的空洞保證。 在希特魯克的下一部作品中,他就用詼諧的方式表達了對創作受到干預的無奈。影片名為《電影,電影,電影》(Фильм, фильм, фильм, 1968),片如其名,這就是一部關於如何創作電影的幽默小品。但在引人發笑的同時,希特魯克也沒有忘記對現實的嘲諷,通過生動有趣的情節展現電影創作者在面對外部壓力時是多麼力不從心。 片中的某個場景里,導演帶著編劇穿過一條長得仿佛沒有盡頭的走廊,出入於一個又一個辦公室,不斷從辦公室里獲得新的批示,對劇本進行修改,以至原稿面目全非,兩人也精疲力盡。 在另一個明顯致敬愛森斯坦《伊凡雷帝》的場景中,希特魯克更是讓片中的導演面臨和自己相同的遭遇,即因為結局過於陰暗而不得不修改劇本,最後直接把肅穆的葬禮改成了喜慶的婚禮。對於《伊凡雷帝》的引用在此不僅僅是一種致敬,同樣也是借這部歷經坎坷的大師之作影射藝術創作的普遍命運。 盡管《電影,電影,電影》毫不掩飾地表達了電影人面對外部干預時的無奈與辛酸,但苦中作樂的基調和苦盡甘來的結局也軟化了諷刺的鋒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聯盟動畫在下一階段的娛樂化趨勢。 面對日趨保守的社會氛圍和製片廠內外的審查壓力,或許只有通過幽默逗笑的方式才能在談論現實問題的同時被網開一面。同時,西方文化的滲入和家用電視的普及也是新的變數,這些都推動著歷史的車輪,將聯盟動畫送入新的階段。 二、停滯……? 盡管在題材和思想方面受到了一定約束,聯盟動畫卻並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在勃氏掌權以後,經歷了解凍時期的元老們在被允許的范圍內,繼續拓寬著動畫的疆域,後來加入的創作者也不斷提供新的靈感。飽經風霜的聯盟動畫終於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成歐洲最大的動畫製片廠,擁有好幾百人的規模,製作了千餘部的作品。 回顧這一時期的聯盟動畫,會發現它的創作出現了兩個新的趨勢:一是向受眾廣泛的娛樂化方向發展;一是向探索內心的詩意化方向發展。 說到受眾廣泛的娛樂作品,首先要提的就是有著「俄版《貓和老鼠》」之稱的《兔子,等著瞧!》(Ну, погоди!)。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狼和一隻兔子,狼一心想要吃掉兔子,卻總被後者耍得團團轉。這對歡喜冤家一出現在電視螢幕上,就憑借笑料百出的鬥智鬥勇博得了蘇聯民眾的廣泛喜愛,雪片般的觀眾來信促使聯盟動畫將其發展成一個經久不衰的系列。 這部作品不僅在俄國家喻戶曉,也是很多中國觀眾的童年記憶。就在同樣以「狼兔CP」為主人公的《動物狂想曲》(BEASTARS)掀起動畫熱潮的時候,各種將兩部作品進行 crossover 的 meme 作品也在全球的網絡中屢見不鮮。 回到當年,《兔子,等著瞧!》的成功遠遠超出了創作者的預期,他們一開始並沒有特別嚴肅地看待這個創意,只是把它當成了一個適合消費的題材。在當時多數藝術家的觀念里,單純用插科打諢來引人發笑並不是多麼高級的事情。 但這個不被專業人士看好的系列卻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不僅孩子喜歡,成人也樂在其中。更讓創作者意想不到的是,相比形象正面的小兔子,作為反面角色的大灰狼似乎更能引起共鳴。在孩子們的眼中,他是反對說教的暴力「英雄」;在工人的街頭巷議里,他就像是他們中的一員。這個充滿缺陷的角色讓大眾覺得真實可親,也讓這個系列成為俄國歷來最具人氣的動畫作品。 除了《兔子,等著瞧!》中的狼和兔子,這一時期出現的另一位超級巨星是大耳猴切布拉什卡(Чебурашка,也譯作「大耳查布」或「小切布」)。這個毛茸茸的小傢伙之於俄國動畫的地位就相當於米老鼠之於美國,不僅是國民級別的寵兒,也是全球性的 icon。 小切布的創意來源於童話作家艾杜瓦德·烏斯賓斯基(Эдуард Успенский)的《鱷魚根納和他的朋友們》(Крокодил Гена и его друзья, 1966)。 故事里的它原本是一隻生活在森林里的野生小動物,無意間爬進一箱橘子而被賣到國外。在陌生的城市里,小切布找不到歸宿,就連動物園也因為它物種不明而不願接納它。與此同時,故事的主人公,一隻名叫根納的中年鱷魚正因為難以忍受孤獨而在大街上張貼徵友啟事。看到啟事的小切布找到了根納,兩人很快成了最好的朋友。 1969年,羅曼·加查諾夫(Роман Качанов)將這個故事改編為偶動畫《鱷魚根納》(Крокодил Гена),之後又陸陸續續製作了三部續集:《小小切布歷險記》、《禮帽老夫人》和《大耳猴上學》。 銀幕上的小切布以激萌的造型讓人眼前一亮,大受追捧,自此逐漸成為俄國的流行文化符號,不僅聯盟動畫在七八十年代將其作為製片廠的...

蘇聯「聯盟動畫」簡史(中):復產與變革

作者 / 半張紙 編輯 / 思考姬 排版 / 尤里卡 前文提要: 這是講前蘇聯的「美影廠」——即聯盟動畫製片廠的第二篇文章。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俄國卻有著足以與美國爭鋒、同時讓日本欽羨的動畫實力,對中國動畫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而說到俄羅斯動畫,就不能不提製作了《冰雪女王》的聯盟動畫電影製片廠,正是這個歷史悠久的機構創造了俄羅斯動畫的輝煌。 聯盟動畫電影(俄語:Союзмультфильм)是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一家動畫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36年6月10日。 這一系列文章所要做的就是帶大家回顧它的歷史,去領略聯盟動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風采。旅程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創與戰爭(1930s~1940s);第二階段:復產與變革(1950s~1960s);第三階段:停滯與危機(1970s至今)。 上篇文章我們講完了第一階段,即聯盟動畫創立不久便遭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戰爭對剛剛起步的動畫產業造成重創,同時也使創作者們暫時拋棄只為兒童創作的宗旨,回歸向大眾進行政治宣傳的傳統;戰爭接近尾聲時,動畫人們再度聚首莫斯科,還來不及為勝利慶祝,便義不容辭地投身到重振俄羅斯動畫的事業中。 點擊查看:聯盟動畫電影製片廠第一階段:初創與戰爭(1930s~1940s) 而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將順著時間的軌跡,繼續講述聯盟動畫的第二個階段的發展歷程—— 從194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聯盟動畫的藝術家們通過戰後初期的復產和解凍時期的變革,為蘇聯動畫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也讓聯盟動畫成為俄羅斯文化的驕傲。 一、戰後 自史達林掌權以來,蘇聯社會針對文化藝術的意識形態控制就從未停止。上篇中提到的柴克漢諾夫斯基,他傾注大量心血完成的先鋒作品《巴爾達的故事》,就因為被當局貼上「形式主義」的標簽而受到批判,無緣面世。其他因為相似原因而無法繼續創作的藝術家更是數不勝數。到了1946~1952年的戰後初期,戰時有所放鬆的意識形態控制重又收緊,這也使得聯盟動畫回到了專為兒童創作的「正軌」上。 壓抑的文化氛圍使動畫人變得格外謹慎,由此形成了一套極為保守的創作模式。題材方面,帶有奇幻色彩的童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成為主流;風格方面,深得史達林厚愛的《白雪公主》和《小鹿斑比》成為效仿的對象;思想方面,宣揚傳統美德或普世價值觀成為最保險的主題。於是乎,一系列題材類似、風格相近、主題雷同的作品誕生了,並將這一類型的創作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先來看看這一時期的動畫題材,改編帶有奇幻色彩的民間故事是最主要的趨勢。著名例子包括來源於俄國本土故事的《神駝馬》(Конёк-Горбунок, 1947)、《俄羅斯公主和七勇士》(Сказка о мёртвой царевне и семи богатырях, 1951)、《雪之少女》(Снегурочка, 1952)、《十二個月》(Двенадцать месяцев, 1956)、《一朵小紅花》(Аленький цветочек, 1952)等;也包括改編自其他國家民間傳說的《黃鸛的故事》(Желтый аист, 1950)、《金羚羊》(Золотая антилопа, 1954)、《被施了魔法的男孩》(Заколдованный...

蘇聯「聯盟動畫」簡史(上):初創與戰爭

作者 / 半張紙 編輯 / 思考姬 相比美國和日本動畫,我們對於俄羅斯動畫的了解恐怕不多,甚至很難說出一部眾所周知的代表作。 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俄國卻有著足以與美國爭鋒、同時讓日本欽羨的動畫實力,對中國動畫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就不止一次表示,正是來自蘇聯的《冰雪女王》堅定了他創作動畫的決心。 而說到俄羅斯動畫,就不能不提製作了《冰雪女王》的聯盟動畫電影製片廠,正是這個歷史悠久的機構創造了俄羅斯動畫的輝煌。 聯盟動畫電影(俄語:Союзмультфильм)是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一家動畫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36年6月10日。該製片廠曾是前蘇聯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動畫工作室,在其存續期間共拍攝了1530部影片!較為著名的作品有《小熊維尼》(Винни-Пух)、《鱷魚蓋納》(Крокодил Гена)、《切布拉什卡》(Чебурашка)、《兔子,等著瞧!》(Ну, погоди!)等。 蘇聯解體後,該製片廠轉為承包制。1999年重新收為國有。2004年俄羅斯政府將其拆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負責市場和行政管理的聯盟動畫電影基金會(«Фильмофонд Киностудии «Союзмультфильм»)和負責創作的聯盟動畫電影工作室(«Творческ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Киностудия «Союзмультфильм»)。 回顧聯盟動畫的歷史,就像穿越被厚重冰雪覆蓋的密林,讓人時而被輕盈的飛雪撩動,時而被凜冽的寒風刺痛。 但無論是靈動浪漫還是風刀霜劍,聯盟動畫的每一面都讓人肅然起敬。這一系列文章所要做的就是帶大家穿越密林,去領略聯盟動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風采。 旅程將分為三個階段: 初創與戰爭(1930s~1940s);復產與變革(1950s~1960s);停滯與危機(1970s至今)。 接下來,就讓我們循著聯盟動畫的軌跡,去聆聽歷史深處的呢喃,解讀動畫精靈的密語。 一、前史 十月革命勝利後,由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新政府對於電影在宣傳上的功能十分重視,一批二十歲出頭、熱情洋溢的年輕人在政府的號召下齊聚莫斯科,通過理論摸索和創作實驗,開創了影響世界電影的蒙太奇學派。 與此同時,動畫方面的探索也在悄然進行,且和電影一樣,這一時期的動畫探索也帶有鮮明的政治宣傳色彩。比如鼎鼎大名的先鋒電影人吉加·維爾托夫在1924年製作的《蘇聯玩偶》(Советские игрушки),就是一部典型的政治宣傳動畫。 影片用簡明的繪畫語言對舊有的統治階級進行批判,生動演繹了十月革命後蘇聯改天換地的新氣象。 不過對維爾托夫來說,動畫只是其豐富影像實驗中的小插曲,其更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電影眼睛」理論的踐行上。就在維爾托夫和他著名的「三人小組」(維爾托夫及其妻子斯維洛娃、兄弟考夫曼)憑借令人眼花繚亂的先鋒影像震驚世界的時候,另一個三人小組也在推動著俄羅斯動畫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三個人就是尼古拉·科達泰夫(Николай Ходатаев)、澤農·科米薩連科(Зенон Комиссаренко)和尤里·默庫洛夫(Юрий Меркулов)。 1924年,三人在國家電影學院共同組織了蘇聯第一個動畫工作室。工作室在成立後不久,受政府雇用製作了一部名為《火焰中的中國》(Китай в огне)的動畫電影,以支持中國的民族解放運動。該片不只是蘇聯的第一部動畫長片,也是世界最早的動畫長片之一。 影片形式上採用了剪紙拼貼的手法(cutout animation),強烈體現出融合了先鋒派藝術和現代海報設計的建構主義特點,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動畫樣式。由於影片製作復雜,三人工作室還邀請了許多年輕的藝術家參與製作,包括科達泰夫的妹妹奧爾加·科達泰娃(Ольга Ходатаева),以及後來聲名赫赫的伊凡·伊萬諾夫-瓦諾*(Иван Иванов-Вано),布魯姆伯格姐妹(Валентина & Зинаида Брумберг)和弗拉基米爾·蘇特耶夫(Владимир...

ICM 1/35 蘇聯G7117軍用貨車附司機兵人 更新

G7117 with WWII Soviet Drivers ITEM NUMBER  35594 SCALE  1:35 DATE  10.12.2021 TIME PERIOD WW2 BOX SIZE 294 x 230 x 58 mm FIGURES AVAILABILITY  Yes FIGURES COUNT  2 Chevrolet trucks were...

田宮 1/35 蘇聯KV-2重型坦克 貨號35375 更新官圖

Item No:35375 /35 ミリタリーミニチュアシリーズ No.375 1/35 ソビエト重戦車 KV-2 1/35 SCALE RUSSIAN HEAVY TANK KV-2 発売時期・価格・製品の詳細は後日ご案內します。Tweet 全長=204 mm 寫真はキットを組み立て、塗裝したものです 【 KV-2について 】 1939年12月、ソ連軍は次世代の主力重戦車として、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やトーションバーサスペンションなど、近代的な裝備を多く取り入れたKV-1を制式化しました。このKV-1の攻撃力をさらに高めた陣地突破用の重戦車がKV-2です。車體はKV-1をベースに、主砲を76.2mm砲から巨大な152mm榴弾砲に換裝。內部のスペースを確保するため、砲塔は極めて背の高い箱形となりました。軍への引き渡しは1940年7月に始まり、200輌余りが完成。1941年6月のドイツ軍侵攻を迎え撃ったKV-2は、過大な車重による故障などのトラブルに悩まされながらも、一部の車輌は頑強な防禦力と152mm榴弾砲の威力を存分に活かして孤軍奮闘。快進撃を続けるドイツ軍部隊の前に立ちはだかり、反撃の準備が整うまでの重要な戦力となったのです。 【 模型要目 】 KV-2の1/35スケール、プラスチックモデル組み立てキットです。★全長204mm、全幅95mm。実車取材に基づき、ドイツ軍を驚愕させた迫力あふれる姿を高い実感でモデル化。★巨大な砲塔は裝甲表面の荒々しい質感や溶接模様を細部までリアルに表現しました。★車體各部のハッチは開閉を選んで組み立て可能。★履帯は直線部分を一體とした連結式を採用。上部のたるみも自然に仕上がります。★車外に立つコマンダーの全身像と、ハッチから身をのり出す乗員の半身像をセット。★マーキングは2種類を用意しました。 來源:78動漫

你知道《紅色警戒》初代蘇聯和盟軍的建築設定嗎

建築 蘇聯 1>基地 蘇聯/盟軍通用 2>礦倉 蘇聯/盟軍通用,礦倉用於存儲多餘的未加工礦物,是圓柱形的敞口結構,其運輸管道通向最近的礦石精煉廠。 其他遊戲 在泰伯利亞宇宙中被沿用於存儲泰伯利亞礦石; 在《紅警2》中,精煉技術進步,淘汰了礦倉。 3>礦石精煉廠 蘇聯/盟軍通用,可以存儲2000單位礦石。 4>犬舍 5>兵營 6>戰車工廠 蘇聯/盟軍通用,中央的空曠區由工程師操縱機械臂裝配車輛,還有冶煉廠和其他配套設施。戰車工廠數量越多,車輛生產得越快,工程師占領敵人的戰車工廠後,你所有的戰車工廠都能生產對方的車輛。 7>發電廠 蘇聯/盟軍通用,使用了民用發電廠的設計,可生產100單位電力。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盟軍升級了發電廠,而蘇聯則用特斯拉反應堆取代了它。 8>先進發電廠 蘇聯/盟軍通用,發電廠燃燒煤和石油發電,而先進發電廠的燃料更清潔而高效。可生產200單位電力,比發電廠更具性價比。 先進發電廠的原型可能是英國巴特西火力發電廠。 9>機場 機場由跑道、飛行控制塔、燃料庫和軍械庫組成,可以維護固定翼飛機、加注燃油和裝彈,但要維修廠才能維修飛機。另外,機場提供助推火箭以協助飛機短距起飛。建造機場後,你還可以召喚獾式轟炸機執行傘降或轟炸任務,如果機場被毀,屬於它的飛機無論在不在飛行都會墜毀。機場根據飛機載彈量的多少來決定裝彈時間,而不是彈藥威力。 其他遊戲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NOD現代化了機場,讓其用於空降載具; 在《紅警2》中,盟軍擁有同類建築空指部,而蘇聯被禁止擁有空軍; 在《紅警3》中回歸。 10>維修廠 維修廠是一個蘇聯/盟軍通用的八角形的維修平台,可以修理載具,給雷車裝填地雷,它的開放式布局使車輛很容易從四周駛入維修廠。你還需要建造維修廠才能造MCV,有炮塔的車輛甚至可以一邊維修一邊作戰。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沿用,可以拆卸車輛上的恐怖機器人。 11>停機坪 停機坪是蘇聯/盟軍通用的支援建築,用於建造直升機,並為它們補給燃油和彈藥。停機坪很昂貴,它是建造在地堡上的圓形平台,下面有軍械庫和燃料庫。如果你用工程師占領了敵方的停機坪,你就能在所有停機坪建造敵方的直升機。停機坪根據飛機載彈量的多少來決定裝彈時間,而不是彈藥威力。 其他遊戲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GDI和NOD都沿用了停機坪; 在《紅警2》中,蘇聯被禁止擁有空軍,而盟軍則用空指部取代了它。 12>技術中心 13>雷達站 蘇聯/盟軍都擁有雷達站,它是一個大型雷達天線安裝在球形天線罩里,雷達站很堅固,雷達下面是混凝土地基,里面放置了電子設備和計算機。在戰爭的最後階段,盟軍研發了GPS衛星定位技術,發射衛星後,技術中心接替了雷達站的地位。 其他遊戲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雷達和通信技術不斷完善,雷達站和通信中心結合為通訊中心; 在《紅警2》中,蘇聯研發了新的雷達站,而盟軍使用空指部替代了它。 14>船塢 船塢非常堅固,它是一個四邊形穹頂的混凝土建築,底下有八個嵌入式支架插入海底,海面下是造船廠。船塢一般保有周邊潛艇的位置數據,如果間諜潛入,他就可以訪問數據並發送給友軍。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蘇聯用新船塢替代了它; 在《紅色警戒2:尤里的復仇》中,尤里沿用了船塢。 盟軍 盟軍建築與蘇聯共有的單位有:基地、戰車工廠、停機坪、發電廠、先進發電廠、礦石精煉廠、礦倉、維修廠、雷達站等等。 1>基地 2>礦倉 3>兵營 盟軍兵營造型和蘇聯不同,是綠色的軍用帳篷。 4>發電廠 5>先進發電廠 蘇聯/盟軍通用 6>造船廠 造船廠是用支柱架在海床上的建築,主體在海面以上,擁有造船設施、干船塢和海軍司令部,可以建造和維修艦船。 7>礦石精煉廠 蘇聯/盟軍通用 8>技術中心 技術中心建好後,會發射一顆GPS衛星,屆時將建立超級雷達網絡,對全地圖的敵軍單位定位。另外,建造了技術中心後,你可以建設超時空傳送儀、裂縫產生器、核彈發射井(僅限多人遊戲),培訓小偷、譚雅(僅限多人遊戲),生產巡洋艦、移動裂縫產生器車、超時空坦克(僅限資料片《紅色警戒:餘波》)等。如果它被毀,玩家將失去全地圖監控。 其他遊戲 在《紅警2》/《紅警3》中,它升級為作戰實驗室。 9>雷達站 蘇聯/盟軍通用 其他遊戲 在《泰伯利亞之日》和其資料片中,沙袋屬於部分地圖的固定防禦,玩家不能建造。 10>戰車工廠 蘇聯/盟軍通用 11>維修廠 12>停機坪 假建築 出現在資料片《紅色警戒:餘波》中。 因為蘇聯米格戰鬥轟炸機的轟炸太猛烈,盟軍不得不製造假建築來保護真的,注意假建築建設地點可以在前哨基地或設施附近,盡量迷惑敵人。戰後假建築不再使用。 間諜潛入建築內可以識破假建築,但效益不大。 1>假基地 2>假雷達站 3>假戰車工廠 4>假造船廠 防禦設施 蘇聯 1>圍牆 圍牆是鋼筋混凝土製成,比沙包貴,但效果遠超前者。它按民用標準製作,建造簡單,高度高,步兵無法翻越;能阻擋坦克沖擊和直射火力,但無法阻擋曲射火力。它能承受多次炮擊,容易被爆炸物摧毀,但厚度足以抵擋譚雅和突擊隊員的C4。 其他遊戲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它被GDI和NOD使用; 在《紅警2》中,被升級為新式圍牆 2>鐵絲網 鐵絲網帶有尖刺,是一種廉價的阻攔步兵的屏障,也可以扎爆汽車輪胎以阻攔輕型車輛;但使用爆炸物的步兵可以炸毀它,坦克可以碾壓它開道。戰後,蘇聯軍隊認為它在作戰中裝卸麻煩,作用不大而廢棄,牧民仍將其用於牲畜圍欄。 3>火焰塔 火焰塔頂部有2個加壓燃油油箱,可以用加熱軟管向敵人噴射可燃混合物球,碰到敵人和地面就會爆燃。由於火球速度不快,對付遠距離的單個敵人難以命中,擅長對付集群敵兵,幾乎命中即死;對付無裝甲或輕裝甲目標效果也不錯。另外,火箭兵的射程超過火焰塔,而且它對重裝甲無效。注意它在混戰時可能會誤傷友軍。 在《紅警2》中被哨戒炮替代。 4>飛彈塔 飛彈塔有一個容納6枚防空飛彈的裝甲發射箱,因為猛獁坦克的防空飛彈射程很短,實際上飛彈塔是蘇聯唯一實用的防空武器。但它的防空效率還是不如盟軍高炮,價格稍貴,威力只有後者一半,無法對地攻擊。 飛彈塔的優勢是射程比高炮稍長,消耗更少的電力。通常多座飛彈塔集火才能對盟軍長弓直升機造成威脅。這讓蘇聯在面對長弓空襲時很被動。成群的長弓可以強吃飛彈塔防禦薄弱的部位。而且一旦電力不足,蘇聯就缺乏對空防禦任人魚肉了。 其他遊戲 在《泰伯利亞黎明》中,NOD沿用並改進了飛彈塔。 5>特斯拉線圈 蘇聯在尼古拉·特斯拉研究的基礎上,研製出精密控制系統,可以向目標定向射出閃電攻擊。有了射控系統後,蘇聯科學家成功研製出紅警1中的最強基地防禦武器特斯拉線圈。 特斯拉線圈高12.2米,最上方是球形二極體,底座下方有一個控制艙,一名操作員負責瞄準射擊。線圈利用發電後產生的大氣電離,電離二極體到目標之間的空氣,創造出閃電的通路。 特斯拉線圈昂貴但威力巨大,對步兵可以一擊必殺,對載具的威力也十分強勁,還能造成持續傷害。它的射程比盟軍巡洋艦和蘇聯飛彈潛艇外的單位都遠。特斯拉線圈對步兵和輕型載具的射速比重型載具快,可能調整威力大小對充電時間有影響。另外,震擊部隊向其供電可以提高威力。 特斯拉線圈的弱點是防禦,還有它每攻擊一次就需要充能至二極體電量溢出,且沒有范圍傷害;這使得敵人可以用多個廉價單位圍攻它。因為特斯拉線圈的二極體在頂部,你可以在它周圍建造圍牆增加防禦力,不影響釋放電擊。因為特斯拉線圈需要大量電力,所以摧毀它最好的方法是破壞發電廠,避免正面交鋒。另外,因為飛機不接地,特斯拉線圈無法創造目標與二極體之間的迴路,所以不能對空。 盟軍 盟軍建築與蘇聯共有的單位有圍牆。 1>沙袋 沙袋防禦力差,但便宜,只有混凝土牆價格的一半;它用於民用和軍用,可以阻擋步兵、平民和輕型載具通過,但不能阻擋坦克和爆炸武器。 2>圍牆 3> 機槍碉堡 機槍碉堡可容納一人,內置一挺機槍,作用是反步兵,但對重裝甲很無力。因為只有一挺機槍,難以應付集群步兵和火焰兵,更別說譚雅,在遠程攻城武器下很脆弱。它價格低廉,六角形設計可以抵擋炮彈和手雷爆炸的破片。機槍碉堡衍生出偽裝機槍碉堡。 機槍碉堡的設計與英國二戰的22型碉堡近似。 4>偽裝機槍碉堡 偽裝機槍碉堡在地圖上難以辨別,可以在敵人靠近時開火,打他個措手不及,對付輕型載具也不錯。偽裝機槍碉堡比機槍碉堡更貴,裝甲更厚,但武器仍是機槍,對坦克無力。AI單位能探測偽裝機槍碉堡。 在美國本土被蘇聯入侵後,雙方打城市戰,步槍兵入駐民用建築,偽裝機槍碉堡失去了作用。戰後它不再使用。 5>高炮 盟軍高炮是一種四聯裝37毫米機關炮,威力是蘇聯防空飛彈的兩倍,價格較低,配有自動火控和瞄準系統。但該武器只能對空,射程也不遠;其強大的火控系統依賴電網,比防空飛彈耗電大得多,斷電後高炮將失效。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被愛國者飛彈取代,而蘇聯防空飛彈則換成高炮,二者對調。 6>炮塔 面對蘇聯鋼鐵洪流,盟軍不得不建造炮塔來抵擋,它是一個裝有88毫米加農炮的重型坦克炮塔安裝在水泥地基上(然而這種重型坦克從未出現在遊戲里)。 這是一個廉價有效的反裝甲方案,雖然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它不能擊毀蘇聯重型坦克,威力比特斯拉線圈小得多;但其建造時需要電量更少,在斷電時依舊能使用,這是相比後者的一大優勢。 炮塔面對V2火箭發射車等遠程攻城單位時很脆弱,火炮對步兵傷害不高,面對火箭兵等反裝甲步兵也是如此,最好搭配碉堡和其他機動防禦兵力使用。 設計參考了二戰德國的Pantherturm炮塔,其安裝了黑豹坦克的炮塔。 其他遊戲  在《泰伯利亞黎明》中,NOD沿用了炮塔,還換裝了105毫米炮; 在《紅警2》中,被替換為光棱塔。 7>裂縫產生器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費城實驗中為盟軍開發了裂縫產生器,它是一種脆弱的高聳塔樓,頂部有一個不斷旋轉的大型U形電磁線圈,可以干擾一定半徑內的大氣,遮蔽我方基地,阻止敵人的雷達偵察;當敵方機動部隊進入范圍後,屏障會暫時失效,敵人離開之後繼續生效。盟軍還開發了車載裂縫產生器伴隨部隊機動。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沿用,但線圈不旋轉。 超級武器 蘇聯 1>鐵幕裝置 蘇聯根據一種特定分子在一定頻率下產生共振的理論,發明了鐵幕裝置;該武器下方是地下發電機,上方是球形發射機。發射機收集發電機輸送的半透明的白色粒子流,隨著能量充滿逐漸變紅。從零開始儲能至滿能量需要11分鍾,能量集滿後即能對單體車輛施加鐵幕效應場,使其在45秒內無敵。特別注意,鐵幕效應場在自爆卡車上的持續時間極短,可無視。 盟軍的馮·埃斯林將軍對鐵幕裝置感到恐懼,親自下達命令要求對其做好情報工作,安排了破壞研究設施的任務。但是蘇聯已經有備份的研究基地,所以原型機還是被製造了出來,其中2台被部署到莫斯科附近作防禦用途。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沿用,鐵幕效應場能覆蓋一定范圍,為多個載具提供保護,而且可以較長時間覆蓋利比亞自爆卡車。 2>核彈發射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制定了「黑騎士計劃」研發核武器。核彈發射井的主體結構在地下,艙蓋漆成墨綠色或白色,和草地或雪地背景融合,以騙過盟軍間諜。 盟軍自己也擁有核彈發射井,但和蘇聯的雙邊協議要求建立一個技術安全中心,必須在專業人員和設備的、嚴密和持續的監控下才能建造唯一的核彈發射井。直到戰爭後期,蘇聯關鍵核戰略家弗拉基米爾·科西金少校叛逃到盟軍,情報部門才發現蘇聯的「黑騎士計劃」,至少有4枚2000噸(不是2000萬)當量的核彈頭在生產。 約瑟夫·史達林演講表示核彈已經對准盟軍,之後戰地指揮官A9率領盟軍襲擊蘇聯核彈發射井所在地。蘇聯在襲擊前已經向歐洲發射了4枚核彈,30分鍾後就能抵達倫敦和巴黎等重要城市;指揮官A9占領了核武器指揮中心並遠程銷毀核彈頭,阻止了核爆。 除了這些核彈,蘇聯還在鐵幕裝置的研究設施和莫斯科部署了核彈,還開發了搭載核魚雷的先進戰術潛艇和自爆卡車。盟軍試圖摧毀先進戰術潛艇的試驗設施但失敗了,但先進戰術潛艇沒有得到大規模運用;之後盟軍摧毀了西伯利亞的一座研究設施。 在戰役中,盟軍指揮官不能建造核彈發射井,但在多人遊戲中可以。另外,盟軍也擁有自爆卡車,還試圖用竊取的米格戰鬥轟炸機的資料設計核轟炸機,但被蘇聯摧毀了研究設施和原型機。 遊戲中,核彈對步兵、輕型載具和建築威脅巨大,但對重裝甲效果不好,沒有想像中的威懾力。 在《紅警2》中,尤里精神控制盟軍的核彈操作員,使盟軍核彈在發射井內爆炸,逼迫他們只能使用天氣控制器。 在《紅警3》中,因為蘇聯總理阿納托利·查丹科穿越時空到1927年幹掉了愛因斯坦,核彈沒有被發明。 盟軍 盟軍建築與蘇聯共有的單位有核彈發射井。 1>超時空傳送器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46年設計了超時空傳送器的第一個原型,在柏林附近建立的一個設施進行了一次重大控制試驗。蘇聯試圖破壞這次試驗,但被戰地指揮官A9阻止了。 試驗不太順利,人員會在傳送試驗中失蹤,核彈一傳送就會提前爆炸,且可能產生超時空漩渦。愛因斯坦改進了超時空傳送器,規定其只能傳送物資。 它於莫斯科戰役後段正式投入使用,當其受損程度大於50%時,貼圖將出現能量溢出的動畫。使用傳送時小機率會產生超時空漩渦,甚至是超時空地震。它不能傳送核彈(自爆卡車),一次只能傳送一個單位,不能對敵人使用。它傳送不了步兵,即使裝在APC里也不行,但不包括司機。 在蘇聯任務中,蘇聯特工在厄爾巴島偵察到超時空傳送器的存在,史達林試圖俘獲它,蘇聯人潛入瑞士北部俘虜了愛因斯坦;盟軍用超時空傳送營救了愛因斯坦,但蘇聯已經在他的手錶里藏了追蹤器。 蘇聯進攻了超時空傳送器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但盟軍已經設置了雷達站,一旦蘇聯入侵就發射訊息讓超時空傳送器自毀,庫可夫將軍沒能及時通知指揮官關閉最後一個雷達站,所以蘇聯沒能俘獲它。之後暴怒的史達林親手勒死了庫可夫將軍。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愛因斯坦改進了超時空傳送器,它可以傳送多個載具,包括自爆卡車,可以對敵人使用,但傳送人員將殺死他們。 2>核彈發射井 盟軍的核彈發射井不能在戰役使用,可以在多人遊戲中建造。 技能 蘇聯 1>偵察機 當建造機場後,可以召喚一架高空高速的偵察機偵察一片區域。在遊戲圖標里,這種飛機的造型和米格戰鬥轟炸機一樣,但遊戲中是鴨式布局。它的血量比米格高得多,幾乎不能被擊落,但使用後就需要進行引擎維護,冷卻一段時間。為了防止蘇聯的空中偵察,盟軍開發了裂縫產生器。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退役; 在《尤里的復仇》中,被一種類似E-2預警機的偵察機替代。 2>傘兵 建成機場後,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提供一次傘兵技能,在目標區域空降5個步槍兵。在某些任務中,盟軍和蘇聯都可以空降傘兵。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成為美軍特殊兵種,空降8名美國大兵。其他國家如果占領地圖中的民用機場也可以空降傘兵。 3>戰術轟炸 由「獾」轟炸機投擲5個綁在微型降落傘上的炸彈,在90年代基本退役,但仍有少量部署。 4>鐵幕 建成鐵幕裝置後倒計時11分鍾,能量集滿後即能對單體車輛施加鐵幕效應場,使其在45秒內無敵。特別注意,鐵幕效應場在自爆卡車上的持續時間極短,可無視。 5>核彈攻擊 盟軍和蘇聯都擁有核彈發射井,盟軍在戰役中沒有使用核彈。此戰術核彈頭相當於2000噸的TNT炸藥,可以攻擊地圖上的任意位置。 盟軍 1>聲吶脈沖 當盟軍間諜潛入蘇聯海軍船塢後,將駭入敵方電腦的導航系統,玩家可以獲得一次聲吶脈沖技能,它可以短暫顯示地圖上所有敵軍潛艇的位置。 2>全球定位系統 二戰時,盟軍開發出終極偵察手段:全球定位系統。玩家建造技術中心後,技術人員將發射一顆中軌道地球衛星,驅除戰爭迷霧,顯示所有敵軍單位。 遊戲過場中盟軍發射的世界第一顆衛星實際上是用蘇聯R-7系列火箭運載的人造地球衛星1號,後兩者分別是世界上第一枚洲際飛彈/火箭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西木頭又擺烏龍)。 3>超時空傳送 使用超時空傳送時小機率會產生超時空漩渦,甚至是超時空地震。它不能傳送核彈(自爆卡車),一次只能傳送一個單位,不能對敵人使用。它傳送不了步兵,即使裝在APC里也不行,但不包括司機。被傳送的單位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返回傳送前的位置。 4>核彈攻擊  盟軍和蘇聯都擁有核彈發射井,盟軍在戰役中沒有使用核彈,只能在多人遊戲中使用。此戰術核彈頭相當於2000噸的TNT炸藥,可以攻擊地圖上的任意位置。 特殊歷史人物:史達林 在《紅色警戒1》中,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使用超時空傳送回到1924年,刺殺了阿道夫·希特勒,阻止了納粹的崛起。然而,蘇聯卻因此變得強大,約瑟夫·史達林代替了希特勒的位置,蘇聯發動了二戰。 盟軍戰役 在入侵德國前,約瑟夫·史達林下令用神經毒氣攻擊窩藏抵抗戰士的波蘭托倫市,之後閃電進攻德國和希臘,把希臘城市化為廢墟,在盟軍反應過來之前占領了它們。盟軍開始抵抗後,史達林對軍官和官員發動可怕的大清洗,並在電視上聲稱部署了核武器對付歐洲。根據蘇聯投誠者弗拉基米爾·科西金少校提供的情報,戰地指揮官A9遠程銷毀了核彈的戰鬥部。 盟軍占領莫斯科後,步槍兵發現史達林被埋在廢墟中苟延殘喘,試圖俘虜他;然而尼科斯·斯塔夫羅斯將軍命令他們離開並保密,然後堵住史達林的嘴並且重新用石頭埋葬了史達林。 蘇聯戰役 在入侵德國前,約瑟夫·史達林下令用神經毒氣攻擊窩藏抵抗戰士的波蘭托倫市。之後下令戰地指揮官占領Chalcis島,聲稱該島的礦石要用於特殊項目。 史達林對盟軍頑強抵抗、蘇軍推進緩慢感到不滿。他下令戰地指揮官護送一支從戈爾佐夫空軍基地運送核武器部件的卡車隊伍。 在史達林生日時,柏林陷落,他和副官兼情婦的納迪亞開床上慶祝派對,但被出現的戰況打斷。情報人員在厄爾巴島發現了盟軍的超時空傳送器,史達林對此很痴迷,表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俘獲一台超時空傳送器。 國內,不少將軍批評史達林的戰略,史達林威脅秘密警察局局長Gradenko簽署清洗令。之後史達林命令晉升陸軍上將的戰地指揮官俘獲瑞士北部的超時空傳送器,結果只是誘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也逃走了。但蘇聯人已經在盟軍救援愛因斯坦前在他的手錶里藏了跟蹤裝置,發現了超時空傳送器的新位置。陸軍上將再次前往俘獲,但因為格奧爾基·庫可夫將軍沒能提供最後一座雷達站的位置,雷達站遠程引爆了超時空傳送器。暴怒的史達林掐死了庫可夫,隨後命令陸軍上將進攻英格蘭東部的盟軍總部。 蘇聯勝利後,史達林親自前往倫敦的白金漢宮觀看英國民眾歡迎蘇聯統治者的到來。之後他高興得脫下皮帶跳舞,喝下納迪亞送來的茶被毒死,這一切都是凱恩和納迪亞為了日後Nod兄弟會崛起的計劃。 來源:機核

俄媒:俄羅斯衛星導航系統將放棄使用「蘇聯時間」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12日報導稱,從2027年起,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將放棄其沿用至今的「蘇聯時間」,轉而改為協調世界時(UTC)。報導稱,根據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總設計師謝爾蓋·卡魯京在「時空計量學」國際研討會上的演示文稿,該系統「將在2027年計劃向連續標度過渡」。 報導提到,就目前情況來看,格洛納斯系統使用的是蘇聯校正國家時間標度UTS(SU)。與此同時,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中國北斗系統和歐洲伽利略系統的時間標度均與協調世界時同步,為連續時間。 根據報導介紹,通俗點講,格洛納斯的「時鍾」是根據「積累」的秒數來調整的,而其他國家的導航系統的時間則不需要進行調整,其積累的錯誤將由系統自動調整。由此,格洛納斯和其他系統的時間差為幾個納秒。在這個時間段內,衛星可在地球上空飛過很長距離,因此,要在同一個導航設備中同時使用格洛納斯和GPS,就需要進行特殊的修正,將兩個系統的時間統一起來。 來源:cnBeta

你知道《紅色警戒》初代蘇聯和盟軍士兵的設定嗎

蘇聯 1>步槍兵 步槍兵是蘇聯/盟軍的基礎輕步兵,培訓時間短,最廉價而靈活,但生存率低。蘇聯/盟軍分別裝備AK-47和M16突擊步槍,用於反步兵和無防護載具。他們一般沒有防彈衣,只著鋼盔。步兵遭受攻擊時會匍匐,此時移動速度很慢;他們的步槍對付載具聊勝於無,但大量步槍兵可以迅速摧毀建築甚至是特斯拉線圈,他們易受爆炸傷害。步槍兵是對付火箭兵的好手,也可以用單個步槍兵偵察敵軍發動炮擊的位置。步槍兵+火箭兵可以對付步坦協同,不建議為步槍兵配盟軍醫生,他們價值太低。步槍兵不要集中部署,濺射傷害很快會殺死他們。 其他遊戲 在泰伯利亞宇宙中,二戰結束的幾十年後,GDI和Nod都配備了輕機槍手替代步槍兵,他們武器更先進,穿著凱夫拉爾頭盔和防彈衣; 在《紅警2》中,盟軍用美國大兵取代了步槍兵 ,蘇聯則用動員兵取代了它。 2>擲彈兵 擲彈兵裝備高爆手雷,比步槍兵強大且依舊便宜,可以對付步兵和建築,有時一枚手雷就可以擊殺敵人;他們也可以攻擊障礙物後的敵人。一群擲彈兵可以有效攻擊靜止的坦克,不過步兵戰車的武器對他們威脅很大。擲彈兵射程不遠,需要靠近目標,他們腰部綁著深藍色手雷帶,如果敵人引爆了它,就會炸死周圍的士兵。 其他遊戲 在《泰伯利亞黎明》中,他們被GDI繼續使用; 在《紅警2》中,他們被防空步兵取代 。 3>獵犬 蘇聯訓練獵犬來嗅出並殺死盟軍步兵和間諜,它們相對便宜,速度快,可以當偵察兵。平時安置在狗舍中,攻擊時會加快奔跑速度,對步兵可以一擊必殺。但它們防護很弱,能被步槍兵一槍打死,只能近身攻擊,難以對付靜止狀態的復數步槍兵,攻擊時容易被友軍誤傷。擲彈兵和火焰兵因為彈速慢,會出現跟不上獵犬的情況,是理想攻擊對象。獵狗也無法對付載具,但攻擊Brothers In Arms和Grunyev Revolution等強力步兵單位是劃算的。 其他遊戲 在《紅警2》中,盟軍和蘇聯都擁有獵犬,從軍營訓練; 4>工程師 蘇聯/盟軍通用單位 5>火焰兵 火焰兵裝備的火焰噴射器型號可能是ROKS-3或LPO-50,佩戴防毒面具,應該是用於防止吸入毒煙或隔絕高熱。蘇聯訓練火焰兵用於殺傷敵步兵和恐嚇平民(乳蘇),他們使用大型火焰噴射器,價格低廉,擅長對付步兵,對付輕型載具和建築也很在行。背後背一個巨大的燃料罐,火焰噴射器能使用高壓氣體發射一個火球,射程較短,撞到敵人會爆炸產生濺射傷害,但對坦克無效。如果火焰兵被殺,他背的燃料罐會爆炸殺傷附近的兵員。在較遠距離時,因火焰球的速度太慢以致於難以擊中移動目標;而且火球精確度不高,可能打不中敵人,對付集群敵人比較有效。建議將他們兩兩一組使用。總體而言,火焰兵低效費比,是雞肋兵種。 其他遊戲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GDI認為火焰兵不人道,禁止使用;而NOD兄弟會繼續沿用。 在《紅警2》中,蘇聯認為這個兵種太危險而取消了,用防空步兵取代了他們。 6>震擊部隊 出現在資料片《紅色警戒:餘波》中。 震擊部隊身著重型絕緣護甲,防護很好,背著帶避雷針的發電機背包,向小型特斯拉線圈供能,該單位不能被碾壓。他們的武器對坦克傷害很高,對步兵效果也不錯。但是震擊部隊造價相對普通步兵貴,速度緩慢,每次攻擊完都需要較長時間充能,難以對付多個目標;射程也不長,容易被大群步槍兵反殺。 在《紅警2》和《紅警3》中,震擊部隊被磁暴步兵取代. 7>Volkov 出現在資料片《紅色警戒:反擊》和《紅色警戒:餘波》中。 Volkov是蘇聯英雄單位,是遊戲里的最強單位。Volkov原來是蘇聯最優秀的士兵之一,執行絕密任務。之後蘇聯科學家將其改造成賽博超級士兵,擁有義肢和厚重的裝甲,防護甚至超過了猛獁坦克。他能使用重型武器,有反步兵武器和火炮;在《紅色警戒:反擊》中,他曾使用火炮攻擊盟軍巡洋艦並占據優勢,或許只有超級坦克是他的對手,還有獵犬,也是對他一擊必殺(超人不如狗);搭檔是賽博獵犬Chitzkoi,也擁有義肢和裝甲。戰役中,他在執行了4個任務後,在他出現的第5個任務「Deus Ex Machina」中被盟軍俘獲了。後來的一個任務中,你可以派3名科學家占領盟軍關押他的工廠救回他,如果在他狂暴之前沒能奪回,他將敵我不分的戰鬥至死。 其他遊戲 在泰伯利亞宇宙中,蘇聯研究Volkov的資料被NOD兄弟會帶走了; 在《泰伯利亞時代的黎明》中,蘇聯擁有Volkov,他裝備了遠程反坦克炮和消音狙擊槍; 在《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之日》中,他演變成電子生化突擊隊; 在《紅警2》中,盟軍的對應單位是海豹突擊隊; 在《紅色警戒2:尤里的復仇》中,蘇聯的對應單位是鮑里斯; 8>Chitzkoi 出現在資料片《紅色警戒:反擊》和《紅色警戒:餘波》中。 英雄獵犬Chitzkoi會和蘇聯英雄Volkov一起行動,是Volkov的忠實夥伴。它是蘇聯研究的賽博獵犬,身著厚重的護甲,擁有強壯的人造肌肉和義肢,跳躍得比普通獵犬遠得多,可以攀岩,也可以高速沖鋒接敵。 盟軍 與蘇聯共有的單位有:步槍兵、工程師 1>步槍兵 2>火箭兵 盟軍單位,蘇聯的火箭兵只能在多人遊戲中使用,戰役中也偶有出現。 火箭兵裝備陶式和紅眼飛彈發射器,陶式對付坦克,紅眼則對付飛機和潛艇,該兵種對潛艇、直升機和輕型載具威脅很大。飛彈對移動目標難以命中,對付步兵威力極弱。他們移動速度很慢,防禦力比步槍兵低,很容易被擲彈兵殺死,猛獁坦克也能一擊擊殺。作為廉價反載具兵種,他們單挑敗給盟軍炮艇和雅克攻擊機。火箭兵對付建築也不錯,射程超越了盟軍的機槍碉堡、偽裝碉堡和蘇聯的火焰塔。戰後火箭兵都退役了。 其他遊戲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GDI和NOD都擁有火箭兵; 在《紅色警戒2:尤里的復仇》中,火箭兵被重裝大兵取代了 。 3>工程師 4>軍醫 軍醫培訓昂貴,受過專業醫療訓練,擁有配套齊全的醫療工具,可以在戰場實施手術。因為醫療箱沉重,他們的行動比步槍兵慢,也無防護和武裝。他們的制服和步槍兵相同,但配有紅十字臂章,會自動治療一定范圍內的傷兵。戰後軍醫退役。 其他遊戲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GDI和NOD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可以用治療槍治療友軍; 在《紅警3》中,盟軍工程師可以搭建急救帳篷。 5>間諜 間諜是英國特工,精通模仿敵步槍兵的習性、語言和行為,可以潛入敵基地而不被發現,可以執行偵察和滲透建築的任務,除了軍犬沒人能發現他。遊戲中間諜行動緩慢,沒有攜帶武器,但過場動畫里間諜有2把手槍。 間諜潛入不同建築的作用: 基地、兵營、戰車工廠、造船廠:顯示當前生產的單位;潛艇製造廠:顯示當前生產的單位;提供「聲吶脈沖」技能,可掃描敵潛艇的位置;停機坪:顯示當前生產的單位並顯示當前著陸飛機上的彈藥量;機場:顯示當前生產的單位並顯示當前著陸飛機上的彈藥量;提供「炸彈」技能;發電廠:顯示電量;礦石精煉廠/礦倉:顯示產能指標和目前持有的礦石量;雷達站:顯示部隊位置;假建築:暴露真身 其他遊戲 間諜沿用到《紅警3》,功能與小偷合並,可以從敵礦石精煉廠偷錢,入侵發電廠造成停電癱瘓敵基地防禦等。 6>小偷 面對蘇聯的強大攻勢,盟軍的資源日益匱乏,不得不採取游擊戰,盜竊蘇聯的資源支援戰場。小偷行動敏捷,沒有武器和防護,他們在遊戲中戴著帽子,穿著燕尾服、鬥篷,形象像佐羅,然而遊戲圖標很猥瑣。他可以進入敵礦石精煉廠和礦倉偷取該建築一半的資源。 在對莫斯科的最後一次進攻中,幾個小偷和譚雅一起行動。暗中與盟軍結盟的莫洛托夫兄弟常在APC里運輸小偷。小偷在戰後退役。 其他遊戲 在《紅警3》中,小偷被間諜取代 7>野戰機械師 出現在資料片《紅色警戒:餘波》中 為了延長裝甲師的生存時間並保持進攻勢頭,盟軍培訓了野戰機械師,他們行動緩慢,不攜帶武器,在戰場上維修車輛。尷尬的是,如果野戰機械師要進入一輛受傷的APC,必須先完全維修它。野戰機械師的維修速度甚至比維修廠快得多,還不消耗資源。在面對MAD坦克時,野戰機械師能快速恢復裝甲部隊的戰鬥力。戰後野戰機械師退役。 其他遊戲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GDI和NOD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維修槍可以修理載具; 在《紅警2》和《紅警3》中,工程師進入IFV可以修理載具。 8>譚雅.亞當斯 譚雅是一位平民,盟軍的雇傭兵,沒有入伍。岡特·馮·埃斯林將軍認為她是個強大的特工而庇護她,她非常不尊重軍事權威:當尼科斯·斯塔夫羅斯將軍對她的平民身份表示擔憂時,她用「這就是為什麼我沒有被殺」這樣的話來打斷他。她之所以沒有趕走,唯一的原因是她的強大技巧。 譚雅的誕生經歷很神奇,她的創作者Adam Isgreen迷戀吳宇森的動作電影,就創造出這個雙持手槍的女性特工。 譚雅造價貴,在多人對戰中可以被蘇聯訓練,她對付步兵很在行,C4對建築威力巨大,但對載具無力。她也可以被軍犬一擊必殺和被碾死,更糟的是,譚雅不會自動開火,除非被攻擊,所以面對軍犬很被動。譚雅最初和前愛爾蘭共和軍梅根搭檔,但後者後來陣亡。 在戰地指揮官A9的指揮下,譚雅從蘇聯的一個研究設施中營救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隨後炸毀了蘇聯在東歐進攻的關鍵橋梁。後來譚雅被俘,岡特·馮·埃斯林將軍命令戰地指揮官A9營救,間諜在營救譚雅時被劊子手刺傷,但扔了手槍給譚雅,隨後她殺死6個防空飛彈守衛,乘坐支奴干直升機撤離。她給盟軍帶來了蘇聯「鐵幕計劃」的情報。 當蘇聯發射了4枚核彈時,戰地指揮官A9指揮譚雅和其他部隊潛入蘇聯彈道飛彈控制中心,關閉了4枚核飛彈。之後她在莫斯科附近的前哨站偷取資金給戰地指揮官A9建立基地。 在反攻蘇聯時,譚雅保護尼科斯·斯塔夫羅斯將軍撤離被蘇聯進攻的希臘。 在蘇聯戰役中,譚雅潛入蘇聯內陸,試圖關閉核反應堆以拖延蘇聯的攻勢,被擊殺。  語音: 選中時: Yes, sir? 是的 Yeah? What's up? 怎麼了?移動時: I'm there 我在那 Let's rock! 搖滾吧!攻擊時: Chew on this! 嚼這個! Cha-ching! 恰恰! 哈哈哈哈! Kiss it bye-bye! 吻別 That's all you got? 就這本事? Give it to me! 把他留給我!空閒時: Shake it, baby! 來源:機核

泥足巨人——蘇德戰爭前夕的蘇聯軍隊(十一):戰略思想的准備

蘇聯的軍事理論家A.A.斯韋欽在1926年出版的《戰略》一書中曾指出:「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戰爭准備,是任何國家軍事戰略必不可少的基礎。」考慮到蘇聯誕生不久卻擁有廣袤的領土,通訊基礎設施,技術實力和工業不但和西方整體有較大差距,就是和德國單獨對比也有著不小差距,因此,斯韋欽確信蘇聯必須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同時讓「國家的後方為前方服務」。 蘇聯20年代的嚴峻形勢促使斯韋欽提出了前方後方實施平戰結合的重要性,以及摒棄了蘇聯軍隊中普遍存在的大打殲滅戰的思想,提出並確立了 「把殲滅和消耗理解為武裝鬥爭同時並存的兩個因素,是錯誤的」 這一重要論述,充分發揮了蘇聯的優勢避免了劣勢。 斯韋欽認為,蘇聯當時薄弱的工業和信息通訊手段,擁有的只是一個「農民後方」,而這樣一個後方是不足以支撐蘇聯同任何一個擁有更先進的西方列強國家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因此斯韋欽提出了一套特殊的辦法。蘇聯在和平時期必須施行前後方的統一,在和平時期就指定好行之有效的動員計劃尤其是經濟計劃,並在戰爭中實施消耗戰略而非殲滅戰略。雖然這樣無法快速取得勝利,但是能避免正面和敵人成熟的戰爭機器對抗而發生慘敗,充分利用蘇聯廣袤的領土和人力優勢。 然而這一理論遭到了其他軍事理論家的批判,認為和敵人打消耗戰略而不敢殲滅是軟弱的體現,對其本人和《戰略》一書的批判調門也越來越高,甚至因為他沙俄軍官的出身而攻擊他為偽裝成蘇聯人的階級敵人,說他參加了反革命保皇派組織。 然而斯韋欽的消耗戰略最早其實是由伏龍芝提出,伏龍芝在1924年出版的《未來戰爭的前線與後方》中提出: 「當裝備優良的敵對雙方發生衝突時,一次突擊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戰爭將是一場長期的、殘酷的競賽,交戰雙方的全部經濟和政治基礎都要在這一場競賽中受到考驗。用戰略的字眼來說,這就是閃電式的、實施決定性突擊的戰略變成了消耗戰略。」但伏龍芝死後,斯韋欽和消耗戰略失去了強有力的支持者,伏龍芝確定的「持久作戰」的戰略方針,就變成了後來的「速決殲滅戰略」。 其中殲滅戰略的主要支持者就是當時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蘇聯軍事戰略家圖哈切夫斯基。他們認為」實現了國民經濟的軍事化,就能為進行現代的機械化戰爭提供手段「。這一思想後來占據了上風,斯韋欽本人雖被平反,但於1938年逝世,且其著作和思想都被人遺忘直到1980年代才被人重新發現。然而圖哈切夫斯基的理論也隨著1937年他的殞命而被拋棄。這導致戰爭爆發前的幾年時間中,蘇聯軍隊的戰略指導思想是處於空白狀態。 1938年11月,紅軍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制訂了新的戰略展開計劃,並得到了軍事委員會的批准。新計劃中認為德國和義大利是潛在的最可能的敵人也是最危險的。並且有可能得到日本的幫助。因此蘇聯未來將會面臨的是一場兩線戰爭,主戰場在西部,敵對國家可能是德國、義大利、波蘭,還有可能會有羅馬尼亞、芬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加上東線日本,面對的敵人總數約為200個步兵師、8000輛坦克6000架飛機和15個騎兵師。但是也指出德國近期不會對蘇聯採取行動,一是德國目前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二是不具備國際政治條件。 由於在當時的國境線上普里皮亞季沼澤位於正中央,因此德軍不可能在中央突破,那麼就需要考慮德軍到底會從北面還是南面進攻。沙波什尼科夫認為列寧格勒方向會是德軍的進攻重點,因為這個方向較容易獲得芬蘭等國的支持。因此國防計劃中將優先殲滅西線的敵人而列寧格勒方向又是西線戰事的重點,普里皮亞季沼澤的另一側則依靠駐地部隊進行防禦。東線也將承擔防禦任務抵擋日本人的進攻,在西線解決後再消東線之敵。 這個1938年的國防計劃依然帶有舊時代的特徵,認為在正式戰爭爆發前蘇聯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動員,並且築壘地域的工事和部隊足以應對至少是拖住敵人的進攻。 在蘇芬戰爭的慘勝之後,蘇聯的領導人發現了盡管圖哈切夫斯基的理論可以獲得勝利,但是後方的動員和准備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且是絕不容易的。且出於政治,軍事,經濟和意識形態等原因,德國和蘇聯必有一戰。蘇聯曾積極聯系各方試圖阻止德國的野心,然而事實卻一再證明蘇聯人的努力全部都是徒勞。(參考泥足巨人二)但是蘇聯展開的局部動員和演習還是頗有成效的。演習暴露出了軍隊中存在的許多問題,然而暴露問題正是演習的目的。整個30年代末40年代初,蘇軍乃至整個蘇聯高層都採取了不少補救措施和調整。 而隨著蘇聯國境線移至波蘭,新的國境線帶來了兩個新的問題。首先和俄國和蘇聯的鐵軌軌距和波蘭不同,因此一但開始動員後方駛來的軍需火車必然需要在此卸貨換車才能繼續前進,這將大大拖延動員速度和效率。因此蘇軍在舊蘇波邊界修建了大量軍事倉庫。然而倉庫要麼修建速度太慢,要麼就是早已暴露,戰爭開始之後基本就被德國轟炸機摧毀(德國深入進攻蘇聯後也遇到了軌距不同導致補給效率降低的問題)。 其次新的邊境導致依據38年國防計劃修築的大量工事被棄用而新的邊境也需要修築工事築壘。那到底是徹底棄用舊國防線回收利用材料用於修築新國防線還是同時維持兩條國防線。蘇聯人最後選擇了優先施工新國防線但也不棄用舊國防線。資金和人力被大量消耗且兵力被分散,最終導致在1941年6月時兩條國防線均不在可用狀態。 由於在波蘭和芬蘭的慘淡表現,伏羅希洛夫丟掉了國防人民委員的職務,由鐵木辛哥接任,鐵木辛哥由此開啟了」鐵木辛哥改革「。(參考泥足巨人三) 後面我將用一個番外的篇幅簡單講解和對比」大縱深戰略「和」閃電戰「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可能還會開一個新坑聊聊黨衛軍。 來源:機核

ICM1/35 蘇聯六輪軍用卡車附箱式貨櫃 更新官圖

Soviet Six-Wheel Army Truck with Shelter ITEM NUMBER 35002 SCALE 1:35 DATE 05.11.2021 TIME PERIOD USSR BOX SIZE 410 x 260 x 55 mm 來源:78動漫

ICM 1/35 二戰蘇聯紅軍火箭炮部隊軍用卡車 更新官圖

WWII Red Army Rocket Artillery ITEM NUMBER DS3512 SCALE 1:35 DATE 08.09.2021 TIME PERIOD WW2 BOX SIZE 410 x 260 x 100 mm NUMBER OF DETAILS 680 Rocket artillery units of...

「蘇聯紅軍之父」托洛茨基以及蘇俄國內戰爭期間的一些故事

從喀琅施塔得開始 1917年,戰艦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駛出喀琅施塔得海軍要塞,停泊在聖彼得堡的涅瓦河河口。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巡洋艦奉蘇維埃政府的命令,開炮宣告十月革命起義開始。(此處存在爭議,一種說法認為當時起義部隊與臨時政府武裝激烈交火;另一種說法認為,起義並未遭遇大規模抵抗。) 總而言之,當時彼得格勒起義的赤衛隊主力以海軍和工兵為主,數量非常有限。 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著非常復雜的國內外政治環境。以列寧為首的新政府為了穩定國內環境,立刻著手退出一戰,與德國媾和。當時列寧主和,布哈林主戰,托洛茨基主張停戰但不簽約(不戰不和)。最終列寧以辭職為要挾,逼迫托洛茨基支持自己,投票通過決議。1918年3月,蘇德簽訂《布列斯特條約》,很多俄羅斯史學家將其稱為俄國歷史上最為屈辱的條約。1918年11月,蘇維埃利用一戰結束、德國戰敗,宣布此合約無效。 然而這個條約的簽訂後的一個小連鎖反應,卻產生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重大後果——當時的蘇維埃外交負責人托洛茨基為《布列斯特條約》背鍋,被解除了相應職務。而換給他的新職務是軍事委員會主席,主持全俄軍事事務。 正是這不足萬人的赤衛隊,在托洛茨基的帶領下,經過三年蘇俄國內戰爭,打成了足足五百萬人的蘇維埃紅軍。 我是政委 1918年3月,協約國開始武裝干涉蘇聯革命,各國武裝以及由協約國扶持的白軍席捲了大半個蘇維埃。組建一支屬於蘇維埃政府的武裝力量已經刻不容緩。 擺在托洛茨基面前的最大問題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配備或人員問題,而是信念和建制問題,他必須使這只部隊和以往的沙俄帝國軍隊有本質上的區別。 因為在布爾什維克革命前和過程中,布黨一直反對戰爭,叱責軍國主義,動員士兵和低級軍官表達訴求,對抗軍隊紀律。而當國內戰爭爆發後,很多革命者依然堅持同樣的觀點,視軍隊為資本主義國家機器的暴力工具,是工人無產階級的敵人。另外,也認為軍隊里高強度的集中化以及絕對服從制度,從根本上有違新政權的倡導的民主委員會制度。 當時蘇維埃政權里的樂觀主義者和和平主義者都反對招募組建「正規軍」,主張用赤衛隊加士兵委員會的形式進行戰鬥。 托洛茨基頭腦非常清醒,他迅速的轉變了觀點,「對信奉過的一切都要憎恨,而對憎恨過的一切則要信奉。」1918年4月3日,托洛茨基正式向中央執委會提交計劃,准備通過徵募組建一支由蘇維埃和黨領導的正規紅軍——這支部隊包括支持革命的無產階級、貧農,還可以逐步放寬至中農、小資產者。另外,招募舊沙俄時代的職業軍人出任軍官。 簽訂《布列斯特條約》時堅決主戰的布哈林又跳了出來,堅決反對托洛茨基的建軍方針,怎麼能使用舊沙俄軍官呢——「拿破侖之流露面了!」 但是托洛茨基的計劃獲得了列寧的支持,招募士兵組建紅軍的工作在蘇維埃控制的區域有條不紊的開始進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招募舊沙俄軍人出任軍官。根據資料,1918年,內戰前期,四分之三的紅軍指揮官和行政人員由舊沙俄時代的軍官擔任。而這個比例在內戰結束時,降為了三分之一,通過內戰積累經驗和擴軍,紅軍提拔了一大批新的年輕軍官。這些人,絕大部分成為了衛國戰爭時的主要將領。 1935年,蘇聯恢復軍銜制,第一批的五大元帥,沙俄舊軍官出身的有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布柳赫爾四人,而布爾什維克出身的僅伏羅希洛夫(史達林鐵粉)一人。另外,紅軍自己培養的軍事天才伏龍芝英年早逝(1925年去世)否則他應該也能占個元帥名額。但從數量上來看,紅軍的高級指揮體系還是以沙俄舊軍官為主。 當然,托洛茨基也並不是非常信任舊沙俄軍官。一方面,他將所有軍官的妻子兒女全部編入名冊,扣為人質,稍有不慎可能會全家遭殃。另一方面,他吸取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經驗,全軍設立政委。從連長到總司令,每一個指揮官身邊都會有一名政委。在他的設計下,前者負責軍事訓練和指揮作戰,後者負責指揮官的忠誠及部隊的士氣。 這一系列的舉措雖然產生了一些問題,並在後來的戰爭引發過各種爭議,不過在當時看來,確實是簡潔而高效的。 一支全新組建的紅軍源源不斷地開上了前線。這里我們可以介紹下蘇俄國內戰爭的基本狀況了。 蘇俄國內戰爭 蘇俄國內戰爭是人類歷史上參戰范圍最大,參戰人數最多,傷亡最為慘重的內戰……東起西伯利亞,西至波蘭境內,北到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南及高加索山區,武裝干涉軍和白軍從四面八方殺向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白軍絕大多數由舊沙俄軍隊構成,由英國提供武裝、物資,在人員和火力上具備明顯優勢。 但白軍的弱點也非常明顯,比如雖然占領區大,而實際控制人口數非常少,很難直接獲得補給;各部非常分散,無法有效聯絡溝通;部隊統領均為沙俄舊貴族,觀念陳舊,無法動員民眾,耗損後不能補充兵員;白占區道路鐵路相關配套極其落後,交通耗損巨大。 反觀紅軍,蘇維埃政府控制了當時俄國最主要的工業區和大型城市,能進行充沛的戰時生產;各集團軍由托洛茨基統一調配,協同作戰(不過,史達林的西南方面軍武德充沛不太服管。也正是此時,史達林跟托洛茨基及以圖哈切夫斯基為代表的軍隊大佬們結了很多梁子。)紅軍在人民群眾動員方面非常得心應手,那真是部隊越打越多,戰力越打越強…… 另外,除了經典的紅白CP之外,蘇俄國內戰爭開始後,蘇維埃民間還自發形成了一支「綠軍」,勇猛頑強的活躍在紅軍和白軍的後方……在紅軍占領區,他們打紅軍;在白軍占領區,他們打白軍。他們的口號是:「俄羅斯農民永不為奴!」 歸根結底,蘇維埃政權是工人的政權,但列寧及蘇維埃中央對農民,尤其是地主、富農抱有巨大的偏見和敵意。(可以參考電影《列寧在1918》中列寧和老農的對談)而白軍占領區更慘,白軍不單搶糧,還強征農民入伍。內戰交戰雙方,都引發了農村農民的強烈不滿,迫使他們自發組建成民間武裝,對抗任何來犯勢力。後來,隨著戰爭的進行,不少白占區綠軍參加了紅軍。 這還沒完,烏克蘭無政府共產主義領袖馬赫諾也趁著一戰結束,東歐地區出現了權利真空,為烏克蘭獨立而揭竿而起。他組建了一支「黑軍」,一開始主要打白軍,打外國干涉軍,打所有無產階級敵人的部隊。但後來,隨著政治風潮變化,代表蘇維埃政府的烏克蘭布爾什維克領導沒有任何力量。烏克蘭當地人民在民族主義者的煽動下極其仇視蘇維埃政府,蘇維埃也不放棄對烏克蘭的直接領導,將圖謀獨立的黑軍視為了敵人。最終,紅軍、白軍、黑軍三方打作一團,再加上烏克蘭民族主義領導的部隊,整個蘇西北亂成一鍋粥……烏克蘭的混亂嚴重影響托洛茨基的聲望,因此而來的指責,曾迫使托洛茨基主動辭去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位,但蘇維埃中央沒有同意。 烏克蘭往南就到了蘇維埃的西南地區,這里有頓河、伏爾加河兩條大河流過,水土肥美,乃哥薩克的老巢,也是全俄羅斯民風最彪悍的地區之一。 當地軍事委員會主席史達林也是實在人,不整那些虛的,打就完事了。1918年7月,察里津戰役直接開打,打到1919年2月結束,打的非常精彩,打出了一位慈父,三位蘇聯元帥(布瓊尼在這里組建了騎兵軍、葉戈羅夫打出了第10集團軍,伏羅希洛夫打成軍事委員會委員),捎帶還有一本諾獎文學小說《靜靜的頓河》,最後還有一座留存在軍史的著名城市(內戰後,1925年察里津改名史達林格勒)。 當然,德國鬼子做不到的事,不代表俄羅斯人自己做不到。1919年年初東線的高爾察克被擊潰後,鄧尼金率領的南線白軍轉為主攻部隊,1919年夏季,鄧尼金攻占察里津,兵發莫斯科。 最慘的是北面,在種族屬性完克俄羅斯人的芬蘭人幫助下,以及利用英國海軍的水上支援,1919年冬季北部白軍進逼彼得格勒,雖然當時蘇維埃政府已遷至莫斯科,但彼得格勒依然具有無法替代的象徵意義。當時包括列寧在內的蘇維埃高層均對北方戰局抱持悲觀態度,列寧也提出了放棄彼得格勒死守莫斯科的建議。 內戰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此時托洛茨基和史達林都站了出來,這也是兩人少有的一次意見統一——兩首都決不能丟。托洛茨基親赴彼得格勒督戰,而史達林率部去南線參戰。 當時的彼得格勒已經能望到遠處的英國坦克,但托洛茨基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至此蘇俄內戰局勢逆轉,蘇維埃政權轉守為攻,並很快取得最終勝利。托洛茨基和他所締造的紅軍,至1920年秋,共88個步兵師、29個騎兵師、61個空軍支隊及一些炮兵和裝甲部隊,總兵力五百餘萬,已經成為一支令整個歐洲膽寒的赤潮。 當蘇聯紅軍從華沙撤退後,歐洲的學者稱頌波蘭騎兵又一次保衛了歐羅巴。 到喀琅施塔得結束 讓我們回到夢開始的地方吧,1919年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駛出的阿芙樂爾號打響了十月革命第一炮。1921年2月28號,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約兩萬士兵又一次舉起了反叛大旗,武裝起義對抗布爾什維克和蘇維埃政權。 托洛茨基、圖哈切夫斯基和捷爾任斯基帶著八萬紅軍及契卡部隊趕到彼得格勒。談判未果後,托洛茨基下令進攻,經過幾天的血戰,3月18號紅軍攻占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起義軍被擊斃過萬人,一千人被俘,八千餘人逃至芬蘭。 為什麼,為什麼最先支持布爾什維克革命的紅海軍會造反!因為當時蘇聯的戰時經濟情況太差了,整個俄羅斯被內戰徹底打成廢墟了。所有人都在依靠糧食配給艱難度日。因為當時的政治環境太差了,隨著布爾什維克宣布戰時專政後,蘇維埃政權徹底打壓和迫害了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說好的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全什麼都沒有。肅反工作更是令人寒心,有個玩笑:列寧認為法國大革命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殺人太多;托洛茨基認為法國大革命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殺人太少。 總而言之,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的海軍們,又一次向糟糕的時代舉起了槍……這里還是要感慨下,俄國海軍,專精陸戰——克里米亞戰爭他們打陸戰;日俄戰爭他們打陸戰;內戰起義他們打陸戰;再過十幾年衛國戰爭他們還是打陸戰……從未打贏過,但從未投降過。 至此,托洛茨基和他創造紅軍的故事至此徹底結束了。後邊的事就可以連上大尉老師的節目了。 PS: 聽大尉老師的節目太激動,只是覺得沒講托洛茨基和內戰太可惜了,就隨便聊一嘴,掛一漏萬 ~請有興趣的同志們繼續補充! 來源:機核

前蘇聯科幻動作FPS《原子之心》Steam頁面已上線

之前於E3展上公布,由Mundfish開發發行的蘇聯風科幻FPS遊戲《原子之心》Steam商店頁面於今日正式上線,並發布了遊戲的更多信息,但遊戲的正式發售日期依未公布。 《原子之心》是一款以蘇聯為時代背景的第一人生冒險射擊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將成為蘇聯KGB組織的一名特工,因為任務被分配到了3826區,這是一個瘋狂的世界,探索周圍,保護自己,找出原子之心的秘密。 遊戲特色: ● 研究敵人的行為並觀察他們之間的關系。使用聚合物手套的各種武器庫和特殊能力。把一切都變成武器:環境、物體、你自己的身體,甚至敵人本身!每場戰鬥都將與上一次不同。 ● 探索巨大的研究設施和試驗場。了解有關員工及其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更多信息。揭開蘇聯的秘密!但要知道死亡隱藏在每個角落。 ● 一個封閉的世界生態系統。名為「Kollektiv」的神經網絡將地面機器人和飛行機器人統一到一個單一的蜂巢中。如果你在地上或地下被發現,最近工廠的增援部隊就會來殺了你。使用黑客入侵不容易被敵人注意。 ● 將零件和組件與「Chaika 3.0」設備一起使用,以製作30多種近戰武器和槍枝。 來源:遊俠網

蘇聯風科幻FPS《原子之心》Steam頁面今日上線

之前於 E3 展上公布,由 Mundfish 開發發行的蘇聯風科幻FPS遊戲《原子之心》Steam商店頁面於今日(9月1日)上線。Steam頁面上發布了關於遊戲的更多信息,但是遊戲的正式發售日期依然還未公布。 根據Steam商店頁面確認遊戲將支持中文。 Steam商店頁面:點擊這里 遊戲簡介: 《原子之心》是一款開放世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其故事發生在在另一個宇宙中的蘇聯時代。你是 P-3,一名特殊的克格勃特工,正在調查 3826 號設施的災難性事件。 遊戲特色: 未來的蘇聯 蘇聯設施 №3826 發生全球系統故障,導致機器反抗人民。你是 P-3 少校,你的任務是消除大規模事故的後果,防止泄露威脅到整個世界的機密信息。 激戰 研究敵人的行為並觀察他們之間的關系。使用聚合物手套的各種武器庫和特殊能力。把一切都變成武器:環境、物體、你自己的身體,甚至敵人本身!每場戰鬥都將與上一次不同。 蘇聯夢的面孔 探索巨大的研究設施和試驗場。了解有關員工及其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更多信息。揭開蘇聯的秘密!但要知道死亡隱藏在每個角落。你能活下來嗎? 一個封閉的世界生態系統 一個名為「Kollektiv」的神經網絡將地面機器人和飛行機器人統一到一個單一的蜂巢中。如果你在地上或地下被發現,最近工廠的增援部隊就會來殺了你。使用黑客入侵不容易被敵人注意。 製作和改造 將零件和組件與「Chaika 3.0」設備一起使用,以製作 30 多種近戰武器和槍枝。盒式磁帶和各種修改將幫助您利用環境來發揮自己的優勢並利用敵人的弱點。 來源:3DMGAME

《決勝時刻18》預熱視頻上線 蘇聯女狙擊手一槍爆頭

在《決勝時刻現代戰域》中,如果你贏得了比賽,你可能會注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不再逃離毒圈。動視為第五賽季加入了新的過場動畫,這里面加入了一個新的女兵,可能暗示了《決勝時刻18》的故事劇情。 視頻: YouTuberOHB The Don發布了一個視頻,名為「首個《決勝時刻18:先鋒》預熱視頻上線」,展示了一個看起來很正常的勝利動畫。然而在最後,我們看到團隊的最後一名成員突然被射殺,被留在原地後直升機飛走。此時鏡頭轉向一個穿著上世紀40年代俄羅斯軍服的女性狙擊手,帶著蘇聯邊帽。 這段視頻被分享給《決勝時刻18》的其中一個編劇Sam Maggs之後,他回復了一句「好女孩」,疑似證實了視頻的真實性。 此前的泄露暗示《決勝時刻18:先鋒》採用二戰設定,至少有一部分發生在歐洲西線戰場,可能發生在一個架空的宇宙中,1945年戰爭沒有結束。 一些粉絲認為這名俄羅斯女性狙擊手的原型可能是Lyudmila Pavlichenko,她在戰場上共擊殺了309名敵人。 來源:3DMGAME

泥足巨人——蘇德戰爭前夕的蘇聯軍隊(九):祖國的叛徒

之前我們說到了紅軍之中偉大的指揮員,他們用他們的膽略和智慧,伴隨著無數戰士的犧牲甚至是一起犧牲,締造了衛國戰爭的勝利。但同樣的,在指揮員中,也有無數不稱職的指揮員。他們阻礙了紅軍的勝利,甚至有的還成為了祖國的叛徒,成為了法西斯的幫凶。 列夫·扎哈洛維奇·麥赫利斯,人稱「小報告之王」。他文化程度不高,1911年應征加入沙俄軍隊,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加入俄共布,國內戰爭期間任紅軍政委,後調任中央委員會秘書處,並在此時結識的史達林。布哈林被打倒後他的職業生涯迎來了快速上升期。1930年畢業於紅色教授學院,曾任《真理報》編委。1937到1940年以一級集團軍級政委軍銜擔任紅軍政治總局局長一職,曾參加蘇芬戰爭。他也是在軍中大清洗的積極推動者。 蘇德戰爭初期,麥赫利斯以最高統帥部全權代表的身份被派往西方面軍督戰。不過,該方面軍司令是鐵木辛哥元帥,鐵木辛哥絲毫不慣著有性格缺陷的梅赫利斯,兩人鬧得不可開交。1942年,麥赫利斯又被調到克里米亞方面軍,這兒可沒有能壓住他的人了。正當曼施坦因急速向刻赤半島進軍時,他不僅撤換了大量指揮員,還給史達林告方面軍司令科茲洛夫的狀。史達林勃然大怒,他嚴厲的警告麥赫利斯: 在曼施坦因的「鐮刀閃擊」攻勢下,蘇軍還是丟失了大片陣地。最後30萬人的克里米亞方面軍只有12萬人逃出德軍包圍。後來的蘇聯海軍元帥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回憶道,麥赫利斯那時候在陣地上「一心尋死」,不顧額頭上的傷口,幫著士兵推陷入泥坑的吉普車,在槍林彈雨中來回穿梭。在伊薩科夫看來,麥赫利斯是在做作的表演,並不是真正的勇敢。他評價麥赫利斯是一個「神經過敏、感情沖動和狂熱的人」。 史達林隨後對刻赤半島上的慘敗追責,其中麥赫利斯被撤銷職務,由集團軍級政委降為軍級政委。而這依然抵擋不住他作為監察員持續騷擾著各級司令員。其中上期說到的給史達林打羅科索夫斯基小報告的正是麥赫利斯。1944年麥赫利斯被授予上將軍銜。 即使到了戰後,也很少有人敢公開批評麥赫利斯, 什捷緬科大將後來回憶道,只有朱可夫說過幾句這樣的話: 這樣的話語可以折射出在蘇聯紅軍中,像麥赫利斯這樣的人是多麼受人厭惡。 與他關系較好的赫魯雪夫曾說:「他誠實倒是挺誠實的,但有點一根筋」。1924年5月,史達林的著作《論列寧和列寧主義》出版,史達林在送給麥赫利斯的書上題詞留念。史達林在扉頁上疾書了幾個字:送給同我一起工作的年輕朋友,麥赫利斯同志。有趣的是,麥赫利斯拿到了親筆題贈的書之後,從來沒有打開看過。可以說,較低的文化水平導致了他粗放的性格和「看誰都像人民的敵人」的做事態度。 如果說麥赫利斯是心術不正,性格缺陷。那麼還有一種人,他對現狀尤其是對史達林不滿,而一有機會就會背叛國家。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投機分子和叛徒。 弗拉索夫1919年加入蘇聯紅軍,參加了國內戰爭表現良好,1924年7月至1925年,曾在列寧格勒高等騎兵學校訓練班深造,與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揚和葉廖緬科等人是同學。1930年,弗拉索夫成為聯共(布)委員,在鐵木辛哥的基輔特別軍區任職。1938年作為軍事顧問奉派到中國,幫助蔣介石訓練軍隊。1939年底,他回到基輔軍區調任第99步兵師師長徹底整頓了該師臭名昭著的軍容問題。1940年9月,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檢閱了這支部隊。 憑借這些優秀的履歷,他任命為新組建的機械化第4軍軍長,並在戰爭初期指揮這支部隊作戰。大清洗期間憑借人脈和履歷躲過一劫。 烏曼戰役期間,他指揮自己的第4軍沖出包圍圈,又在基輔戰役中指揮37集團軍突破重圍,史達林授予他列寧勛章和紅旗勛章 。莫斯科保衛戰期間,他又擔任第20集團軍司令員。戰況最緊急時,弗拉索夫親率第7和第8近衛步兵師(著名的潘菲洛夫師)以強行軍堵住了突破口,他們是所有蘇軍部隊中最先到達北郊的。接著,在從扎哥爾斯克調來的庫茲涅佐夫的第1突擊集團軍和第16、30集團軍支援下,弗拉索夫在德米特羅夫和伊克沙湖之間發動反攻,終於把德國人阻擋在莫斯科運河一線,重創了德國第3、4裝甲集群。由於表現突出,大本營晉升他為中將。 1942年3月5日,蘇聯著名記者伊利亞·愛倫堡曾對他有個專訪,愛倫堡事後回憶道:這位將軍足有1.90米高,弗拉索夫說話語氣親切夾雜著一些粗魯,他的部下們普遍夸贊他朴實勇敢,他們告訴愛倫堡,有一次將軍脫下自己的鬥篷交給一名負傷的士兵。 然而愛倫堡總感覺哪里不對勁,弗拉索夫的語氣,聲調,姿態總給人用力過猛的感覺,他不斷地提到蘇沃洛夫(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弗拉索夫談論蘇沃洛夫時臉上的表情,像是在說一個幼時的同窗,甚連他的工作細節也能扯到蘇沃洛夫,他對愛倫堡講了一件事情:「我問一個戰士,你們營長是誰,他回答是個紅頭發,連姓他都不知道,不培養士兵對上級的尊敬怎麼行,瞧瞧蘇沃洛夫」。 與此同時,弗拉索夫也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他告訴愛倫堡自己的一次突圍經歷,由於患了重感冒,士兵們抬著他離開戰場,有人開始因此說閒話,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甚至整夜失眠。幸好史達林打來了電話,弗拉索夫自豪的說:「史達林同志問起我的健康狀況,於是一切都變了樣」。采訪中弗拉索夫不斷地提到史達林:「史達林同志把一個集團軍託付給我」,「史達林同志召見了我,向我表示謝意」。 采訪的第二天早上他接了一個電話,回來時滿臉激動地告訴愛倫堡:「史達林同志給了我極大的信任」。兩天的采訪中弗拉索夫滔滔不絕,他反復強調忠誠的重要性:「我們會堅持下去,忠誠會幫助我們的」,說這話時他目光堅毅,一字一頓,令愛倫堡記憶猶新,雖然他本能的感覺這位將軍多少有一些愛慕虛榮和裝腔作勢,但他的忠誠打動了愛倫堡。 1942年3月大本營派他去列寧格勒拯救陷入重圍的第2突擊集團軍(《虹彩六號 圍攻》中FUZE的精英皮膚)。 接任第2突擊集團軍後,弗拉索夫立刻以前所未有的沖勁投入工作,部隊占領了諾夫哥羅德一帶的沼澤森林,楔入敵軍縱深60至70公里。但由於部隊進攻速度過快而友軍進攻失利,導致和側翼友軍脫節形成突出部。德軍迅速以黨衛軍警察師、第58、第126德國師和第250西班牙師為主力並與第18集團軍配合向弗拉索夫的兩翼反擊。黨衛軍荷蘭裝甲擲彈兵師和弗蘭德斯志願裝甲擲彈兵師也加入戰鬥牽制弗拉索夫的友鄰部隊。最終第2突擊集團軍被包圍,弗拉索夫下令分散突圍後被俘。 被俘四十多天後,弗拉索夫宣布投敵,完成了從紅軍英雄到法西斯幫凶的蛻變。 但盡管弗拉索夫表現出了強烈的與納粹合作的意願,納粹高層也並未理睬他。納粹除了偶爾讓他到集中營里向俘虜們發表講話以外,弗拉索夫一直被軟禁在柏林郊區一座不知名的別墅里。期間,弗拉索夫發表了題為《我為什麼走上了與布爾什維主義作鬥爭的道路》的公開信,對蘇聯社會制度和史達林本人進行了惡意攻擊和指責,同時號召每個俄羅斯人都起來推翻蘇維埃制度。 然而自作主張的講話引起了納粹的不滿,希姆萊認為弗拉索夫是一個「蠢豬和叛徒」。威廉·凱特爾元帥甚至下達了一個嚴厲的命令:「鑒於被俘的俄國將軍弗拉索夫在未經元首批准和我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外出,並發表未經審定的厚顏無恥的講話,茲命令立即將俄國將軍弗拉索夫轉入戰俘營嚴加看管,不得讓他離開這個戰俘營。」只有納粹頭目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看到了弗拉索夫的利用價值。 1945年春他在一則日記中寫道:「中午我與弗拉索夫將軍進行了一次內容詳盡的談話,他是一位知識十分淵博和精力充沛的俄國軍事長官,他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只有在擺脫布爾什維克的意識形態和掌握類似德國人民奉行的國家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的情況下,俄國才有可能得救。」 1943年初, 希特勒通過弗拉索夫表示願意釋放史達林的兒子朱加什維利以交換保盧斯。史達林通過瑞典紅十字會回答說:「我不會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1943年4月13日,朱加什維利在越獄過程中死亡。2003年9月11日,雅可夫的女兒加林娜得到來自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傑寧斯親自移交來的檔案。檔案顯示,雅可夫在死亡集中營被關押期間表現得十分英勇,從未向納粹德軍表現出絲毫的妥協,更沒有投降。雅科夫的死因是在翻越帶電的鐵絲網時被看守發現,身中15槍死亡。 1944年以後,由於戰場上節節敗退,德國人開始真正利用弗拉索夫。1944年9月,黨衛軍頭子希姆萊秘密召見弗拉索夫,授意其組建軍隊,對抗蘇聯和其他盟國;雙方還簽訂了組建「俄羅斯解放軍」的協議書(簡稱POA)。1944年1月7日,納粹在蘇軍戰俘中拼湊成了第一個反蘇團。1944年9月16日,弗拉索夫開始受命組建「俄羅斯解放軍」一支包括5.5萬雜牌軍的蘇聯志願者,弗拉索夫是這支部隊的統帥。該部隊直屬德國統帥部指揮,享受「盟軍待遇」。據統計,不包括「志願助手」在內,僅在德軍和黨衛軍中直接服役的蘇聯公民就達21.5萬人。1945年2月至4月,德軍開始全線崩潰。不過,正當弗拉索夫准備「大顯身手」時,納粹德國已走上了末路。有趣的是俄羅斯解放軍雖然名義上的「俄軍」部隊,穿著的卻是德式軍服,影像資料中鋼盔上甚至還有國防軍標記,而弗拉索夫本人卻經常穿著去掉了蘇軍標記的蘇式軍大衣。 1945的4月底,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反法西斯武裝起義,首都布拉格很快被起義軍占領。德國統帥部抽調部隊對起義者進行無情鎮壓,黨衛軍更是大開殺戒,布拉格籠罩在一片血雨腥風之中。關鍵時刻,起義軍領導人病急亂投醫,派代表向俄羅斯解放軍求援,承諾之後將向盟軍求情寬大處理弗拉索夫。 1945年5月6日,弗拉索夫率領俄羅斯解放軍在布拉格再次「變節」,向德軍開火。戰鬥至9日,弗拉索夫望眼欲穿的盟軍遲遲未到。原來根據雅爾達會議的結果,捷克戰後將由蘇聯管轄,因此艾森豪命令巴頓停止向布拉格進軍。6月,弗拉索夫率領「俄羅斯解放軍」殘部沖出重圍,向美軍投降。不久,弗拉索夫及其部下被遣送回蘇聯。經蘇聯最高軍事法庭判決,弗拉索夫和他的助手被處絞刑。 就像這樣,戰爭開始之前,形形色色的人在一起共事,稱職的人和無能的人將在一起戰鬥,曾經的大清洗受害者和加害者彼此容忍。而他們所有人,將和尚在改革紅軍一起,面臨戰爭的考驗。 來源:機核

《人間地獄》蘇聯指揮官技能介紹

《人間地獄》這款遊戲中即將會更新蘇聯指揮官的一個技能,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蘇軍指揮官技能到底有什麼用,其實蘇軍指揮官的技能就是名為喀秋莎的一種毀滅性且昂貴的范圍效果轟炸能力,更多如下。 蘇聯指揮官技能介紹 喀秋莎一種毀滅性且昂貴的范圍效果指揮官能力,用於在線路中打開漏洞或使區域飽和。號「史達林的管風琴」的火箭襲擊是從安裝在卡車上的發射器發射的——每個發射器向目標區域發射 發射 36 枚火箭彈。 另外ZIS-5將作為蘇聯陣營的主要運輸和補給車輛 來源:3DMGAME

正說波蘭史(八十二):蘇聯與波蘭的擦槍走火——十月事件

奧查布時期(1956.3.20-1956.10.21) 波茲南事件如春日驚雷,喚醒了一潭死水的波蘭社會。人們打破了史達林主義下的沉默,開始踴躍發聲,表達觀點。口號和傳單出現在大街小巷的牆壁上,大多是反蘇或要求改善物質條件的。波蘭社會對波茲南事件是由「帝國主義特工」引發的說法嗤之以鼻,他們聲援工人鬥爭,將PRPZ和PSL當局定為謀害波茲南工人的劊子手。至於波蘭安全部也因特工約瑟夫·維特沃中校叛逃而聲名狼藉。維特沃擔心受到貝魯特的迫害而在1953年逃離波蘭,他將PZPR和UB的處決行動以及對犯人的各種酷刑和盤托出。美國將這些內容在歐洲廣泛傳播,還利用「自由歐洲電台」和其他手段傳遍波蘭。 維特沃的叛逃令華沙當局非常難堪,加劇了波蘭社會的動盪,並直接引發了UB的清洗和重組。 動盪也帶來了機遇。貝魯特去世後,愛德華·奧查布(Edward Ochab)在3月20日當選波蘭第一書記,波蘭加速推進去史達林化運動。新聞界放鬆管制,瑟姆宣布大赦,頑固的「史達林派」官員紛紛落馬。波蘭的政治氛圍開始發生明顯變化,社會各階層的知識分子、青年學生,甚至工人都開始討論從前的禁忌話題,如PZPR的合法性,史達林主義的罪行等,還有要求釋放被關押的維申斯基大主教。 波茲南暴動並不是這一時期的唯一抗議事件,比得哥什、什切青等地都爆發了騷亂。人們尤其痛恨UB,經常將本地UB機關團團包圍,高呼抗議並投擲石塊,示威遊行經常與軍警在街上產生暴力衝突。示威群眾拉起橫幅高唱愛國歌曲,要求蘇聯解釋卡廷慘案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要求蘇軍撤出波蘭。一些激進派甚至還把紅星從建築上扯下,破壞蘇軍在波蘭的紀念碑。 在1954年12月13日,哥穆爾卡就已走出了被囚禁三年的別墅。1956年7月,PZPR舉行二屆七中全會,為犯有「右傾民族主義」錯誤、先後被撤職、開除、監禁的前任總書記哥穆爾卡恢復名譽,並在8月1日歸還他的黨證。新改組的黨中央便為波茲南事件平凡,釋放被捕者。奧查布是1948年政治風波中促使哥穆爾卡下台的主要推手之一,但現在他也不得不順應大勢接納他。9月,西蘭基維茲邀請哥穆爾卡擔任波蘭總理,但被他拒絕了,黨第一書記的職位才是他的目標。 哥穆爾卡否定了波茲南事件是由帝國主義特務挑起的論調,並表示:「波茲南工人抗議的是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歪曲。」1956年10月,哥穆爾卡受邀參加了12日、15日和17日的政治局會議。會議決定在10月19日舉行八中全會,選舉新的波蘭聯合工人黨第一書記以及新的國防部長。哥穆爾卡毫無疑問是下任總書記的熱門人選,除了他的經驗和威望之外,改革派希望通過哥穆爾卡推進自由化體制,強硬派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妥協。哥穆爾卡給出的條件是必須將指揮軍隊鎮壓波茲南工人的羅科索夫斯基從國防部撤職,奧查布同意了這個要求。 波蘭的政治動向自然不可能逃脫蘇聯的監控。哥穆爾卡的復出以及波蘭當局對波茲南事件的態度引起了克里姆林宮的強烈不滿。因為任何一個華約集團國的自由化都可能導致康米主義和蘇聯對東歐影響力的巨大破壞,這樣的破壞不僅是政治上的,也是經濟上的。蘇聯對東部集團國家進行了巨額投資建設,並制定了一整套圍繞莫斯科的經濟一體化機制。波蘭製作什麼,購買什麼,出口什麼都是安排好的。波蘭經濟已經被高度捆綁,一旦脫離蘇聯體制,對蘇波都會產生不可控的重大影響。另一方面,波蘭是蘇聯的最大加盟國,是蘇聯歐洲政策的重要橋頭堡。雖然處於從屬地位,但波蘭的態度直接關繫到蘇聯在東歐的總體實力,兩國在各方面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雙方都必須維持某種默契的政治均勢。一場從莫斯科颳起的政治風暴將吹往華沙,PZPR將面對一次嚴峻的考驗,這也是雙方的首次政治博弈。 波蘭十月事件(1956) 1956年10月17日,蘇聯大使通報奧查布,赫魯雪夫「邀請」(實際上是命令)波蘭領導人立刻訪問莫斯科,奧查布以准備19日的波蘭八中全會為由拒絕訪問蘇聯。波蘭政治風向的轉變,已經突破了蘇共中央可以容忍的底線。為防止波蘭變成下一個匈牙利,10月18日當晚,也就是波蘭八中全會前一天,蘇聯最高統帥部突然命令駐扎在下西里西亞和波美拉尼亞的蘇軍北方集團軍向華沙開進。東德蘇軍處於戰備狀態,許多蘇聯軍艦駛入格但斯克灣。波方瓦茨拉夫·柯馬爾與瓦茲米澤·穆希准將下令華沙城防軍進入戒備狀態,指揮布置防禦設施和組織民兵,以防備可能的軍事衝突。 10月19日清晨,赫魯雪夫親率陣容強大的蘇聯代表團飛臨華沙上空,這次訪問沒有事先通知,波共領導層大吃一驚。哥穆爾卡、西蘭基維茲、扎瓦茲基和奧查布趕忙前往機場迎接不速之客。波共領導人在深秋華沙清晨的寒風中裹緊大衣站立恭候赫魯雪夫,後者故意無視波方,先在機場寒暄了同批趕來的蘇聯將領。哥穆爾卡看著赫魯雪夫氣勢洶洶的逼近,他揮舞著拳頭,口中不停呵斥,身後跟著米高揚、莫洛托夫、科涅夫等人。哥穆爾卡和奧查布面面相覷,只能硬著頭皮迎接,賓主氣氛非常尷尬且僵硬。赫魯雪夫出席八中全會以及延遲會議的要求均遭波方拒絕,八中全會如期進行。但會議臨時增加議程,增選哥穆爾卡等人為中央委員,與蘇共代表團會談。當天上午,雙方在貝爾維德宮落座,談判非常困難,雙方互相指責,會議一直持續到凌晨1點。 哥穆爾卡明確表示必須要走「波蘭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能再生搬硬套蘇聯模式。赫魯雪夫則認為波蘭的改革缺乏「兄弟協商」,國內反蘇活動沒有被遏制,尤其是撤除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令他不可接受。會中,赫魯雪夫不止一次威脅要進行軍事干預,還怪罪波蘭新政治局里沒有更忠於蘇聯的同志,以及近期威特沃叛逃的丑聞。奧查布不卑不亢,對答如流。他認為赫魯雪夫在演講中大肆批判史達林之後,波蘭已經無法返回史達林時代。波方再次適時退步,表示也會進行社會整頓,不能將小規模騷亂上升到威脅整個蘇維埃聯盟的程度。波方的退步,以及赫魯雪夫的中途休息令會議氣氛有所緩和。赫魯雪夫表達了他實質性的擔心,即哥穆爾卡是否有太多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是否會背叛康米主義事業。西蘭基維茲堅定的回答說,哥穆爾卡將對波蘭的愛國主義和對蘇聯的忠誠結合在一起,他是波蘭領導人的不二選擇。這句話實際上給赫魯雪夫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又暗示他哥穆爾卡已經成為PZPR領導人的既成事實。奧查布並非完全支持哥穆爾卡的政治主張,也沒有在政治鬥爭中落敗,而是他知道一個分裂的PZPR回給蘇聯製造完美的干涉藉口。奧查布不願借蘇聯之手鞏固自己的政治利益,他將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了個人利益之前,通過有限的改革,讓波蘭避免經受「匈牙利十月事件」的悲慘教訓,這就是他的政治智慧。 l (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 社民黨,又被成為「第三條道路」。是一種在已有政治框架下,通過對資本主義進行溫和改良而非暴力革命進入理想社會的意識形態。) · 得到奧查布的支持,哥穆爾卡得以信心十足地與赫魯雪夫談判。他侃侃而談,希望蘇聯允許波蘭增加自治權與溫和改革,同時又保證改革是波蘭內部事務,會繼續維持與蘇聯的所有同盟條約。此時,波蘭的工人、學生展開遊行示威支持波共中央,多數波蘭軍隊也不再聽從羅科索夫斯基的指揮。赫魯雪夫確定哥穆爾卡的立場可以信任之後,便同意撤銷武裝干涉波蘭的威脅,將羅科索夫斯基撤回蘇聯,也認可了哥穆爾卡在波蘭的地位。波蘭10月份的社會抗議活動相比波茲南事件時期更加溫和,穩定下來的社會氛圍不會爆發動亂。此外匈牙利愈演愈烈的革命鬥爭也分散了蘇聯的注意力。確認赫魯雪夫讓步之後,哥穆爾卡也同意在11月赴莫斯科訪問。10月20日上午,在和熙的陽光下,波方領導人將蘇聯代表團送上飛機回到莫斯科。在波蘭社會各界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化解了一次潛在的災難,波共領導層有驚無險的通過了「十月事件」的考驗。 10月21日,波蘭八中全會圓滿落幕,哥穆爾卡當選為PZPR第一書記。10月24日,哥穆爾卡站在嶄新的迪菲拉德廣場上,面對成千上萬華沙市民,高呼「同志們!市民們!首都的工人們!」發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長達40分鍾的演講。哥穆爾卡強調「波蘭統一工人黨將領導波蘭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群眾人聲鼎沸,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維申斯基大主教在10月28日獲釋,PZPR與波蘭宗教界正式和解。僅在四個月之前,波共當局在波蘭的形象仍是蘇聯鷹犬,而現在PSL已經相當程度贏得了民心。哥穆爾卡的威望和政治地位達到巔峰,他身上康米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被淡化,更多展現出的是在俄國人的刺刀前勇敢保衛國家利益的波蘭領袖。 關於波蘭十月事件,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插曲。 盡管赫魯雪夫返回莫斯科並下令蘇軍停止調動,但蘇波之間的矛盾仍未徹底解決,蘇軍坦克仍在華沙不遠的地方徘徊。在10月21日蘇共中央主席團的會議中,赫魯雪夫的態度仍然猶豫。這時,波蘭得到了來自新中國的強有力支持。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總結了十月事件的兩個性質,分別是「波蘭反蘇、反社會主義的右派翻天」以及「波蘭反對蘇聯奉行大國沙文主義」,前者是多數人的看法,後者是少數人的看法。大使館將兩種看法上報中央,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分析了波蘭十月事件的性質,最終支持少數人的意見,做出了「蘇波關系搞得這樣緊張,是蘇聯大國沙文主義造成的。」這一正確判斷。10月20日當天,毛主席會見蘇聯駐華大使帕維爾·尤金,將中國堅決反對蘇聯武裝干涉波蘭的立場傳達給了赫魯雪夫。 10月24日,後來中國駐波大使,當時還在華沙外交學院留學的劉彥順剛走進教室,他的波蘭同學尤萊克就欣喜若狂地呼喚他,並趕來激動的握手說:「謝謝中國!毛澤東主席支持我們!中國康米黨和我們在一起!」一頭霧水的劉彥順後來才知道中國的態度有多重要。當天,赫魯雪夫終於打電話給哥穆爾卡,下令蘇軍全面撤軍,「十月事件」徹底結束了。 11月16,哥穆爾卡踏上前往莫斯科的火車,波蘭代表團獲得了蘇聯方面的重大政治讓步。波蘭城市卡托維茨取消了「史達林格勒」的名稱,史達林的名字也從華沙科學文化宮的正式名稱中刪除,波蘭各地紛紛建立了紀念華沙起義、國家軍和波蘭人民軍的紀念碑。社會層面,允許公民擁有貴重金屬和國外貨幣、允許重啟波蘭童子軍協會、允許重開學校的宗教課程。政治上,集體農莊制度被廢除、1500名政治犯和35,000名在高壓時代被送進監獄的人被釋放,包括許多前國家軍老兵,在蘇聯的29,000名波蘭人也被允許回到祖國。同時,包括羅科索夫斯基在內的32名蘇聯軍官從波蘭軍隊中撤離。文化方面,繪畫、音樂、攝影和電影也被允許創作非主旋律的題材。波蘭無疑在「十月事件」中受益匪淺,其地位從蘇聯的傀儡國或「殖民地」,變成了衛星國或「自治領」。 隨著西德總理康拉德·阿登納簽署「歐洲國防共同體」條約,西德在50年代初被允許重新武裝,得到了聯邦國防軍的完全控制權。理所當然的,這引起了東歐諸國的強烈抗議。因為對德國法西斯軍國主義崛起產生的後果,東歐人民是世界上體會最深的,尤其是波蘭和蘇聯。起初,蘇聯提出了加入北約的要求,並給出了從德國撤軍並讓兩德統一的條件。但北約的意識形態對抗逐漸升溫,拒絕了蘇聯的提議。1954年10月23日,在二戰結束僅9年之時,全副武裝的西德加入北約。11月,蘇聯要求建立新的《歐洲安全條約》以卸除西德武裝,仍被北約拒絕。作為應對,東德也重新武裝,以國民人民軍作為國防部隊。 1955年5月14日,七個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首腦齊聚華沙,正式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這便是「華沙條約組織」(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WTO)。七個成員國分別是蘇聯、東德、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華約的意義就是應對北約咄咄逼人的戰略威脅,華約的建立標志著冷戰對抗的升級。 來源:機核

E3:蘇聯風格科幻FPS《原子之心》BGM公布

蘇聯風格科幻FPS《原子之心》在昨日的微軟發布會上公開了全新的預告,今日,遊戲的BGM也公開,聽起來很帶感,該作將登陸Xbox One,Xbox Series X|S,PC平台,首日加入XGP,發售日未定。 《原子之心》BGM: 《原子之心》發生在1955年平行世界中的蘇聯,當時網際網路、全息圖和機器人等技術已經被發明出來。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P-3的特工,他被政府派去調查一個陷入沉寂的生產設施。 來源:3DMGAME

E3 2021:平行世界蘇聯背景《原子之心》新預告片

在微軟E3發布會上,官方公布了《原子之心》的新預告片。 《原子之心》將在首日登陸Xbox Game Pass(主機/PC/雲)。 《原子之心》發生在1955年平行世界中的蘇聯,當時網際網路、全息圖和機器人等技術已經被發明出來。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P-3的特工,他被政府派去調查一個陷入沉寂的生產設施。 《原子之心》新預告片 視頻截圖 來源:3DMGAME

揭秘《原子之心》(三):殺人機器卻用來養雞?荒誕的蘇聯機器人解析(下)

Всем привет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懶小丁。通過上期的殺人家政服務,我們初步領略到遊戲中蘇聯的機器人到底有多強大,那麼在大國爭霸的陰影下,蘇聯還會用這些技術開發出怎樣的怪物?這期將會是喜歡科幻的你絕不容錯過的內容!推薦觀看視頻版,給你最佳的內容體驗。 我們先補完上期沒介紹到民用機器人,АМУ-68農牧業機器人,代號母雞。正如它的名字那樣,它是用於畜牧業與林業機器人,頭部配備有折疊電鋸,還對陡峭山坡與惡劣自然環境有極佳適應性。同時,作為首批裝載集體系統的機器人,母雞也是首批支持分組行動的機器人。這些特點使母雞成了放牧牲畜和伐木工作的完美人選。 當然它在殺人方面也頗有天賦。綜合體事故發生後,協同行動的特性與頭頂的那把電鋸讓這些失控的小傢伙在砍人時就跟伐木一樣高效。或許是老早就發現母雞有成為殺人機器的潛質,蘇聯甚至還研發戰爭用途的母雞——軍用母雞被包裹著厚重的裝甲,頭頂的鋸子也換成了一挺機槍,成了當之無愧的鐵公雞。 針對農牧業的觀測需求,蘇聯還開發了一種名為倉鴞的飛行運輸機器人。倉鴞的本質是一種應用於農業、工業、畜牧業等多領域的多用途微型直升機,出色的偵查能力有效減輕了農作物與牧場的觀測負擔,同時倉鴞還能兼任運輸工作,僅數架倉鴞就能吊起數噸重物。 因此在失控後,倉鴞變為了盤旋於綜合體上空用來監視人類動向的偵察機。更可怕的是,蘇聯曾針對倉鴞出色的載重能力對其進行過軍事用途改裝,這些發射飛彈的軍用倉鴞也因失控而不斷游盪於綜合體野外。 而同樣危險的還有運輸無人機——大黃蜂。不同於倉鴞的半吊子運輸能力,6條機械手加持的大黃蜂在運輸上表現出更加靈活以及更好的適應性,更大的運載力讓單體的運輸不局限於滿載貨物的大型貨櫃,甚至能夠輕松輕松舉起重達45噸的KV-2坦克,可見大黃蜂載重能力之強。 但大黃蜂在失控後大多無法飛行,而強勁的機械手也變為優秀的殺人工具,開始主動尋找受害者。從母雞與倉鴞的軍事化改裝看,遊戲中的蘇聯當局研發民用機器人的目的並不純粹,這一切的背後似乎藏著不小的野心與陰謀。 相比民用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在危險性上無疑更勝一籌。在《原子之心》中,有一種名為機械蚯蚓的盾構機器人,堅硬的地底在它布滿鑽頭的身軀面前就和紙張一樣脆弱。官方曾在整活視頻中將機械蚯蚓惡搞為俄羅斯的黑科技火車,導致一些營銷號將其指鹿為馬為德國黑科技火車忽悠讀者。 但機械蚯蚓真正的厲害在於它具有一種黑科技懸浮技術,能夠脫離束縛在空中自由飛行,以適應更多樣的工作環境。這種怪物在失控後,開始肆意穿行於地底,在綜合體地下留下無數坑洞。 同樣身為大型工業機器人的刺蝟在失控後也危險至極。據不明資料描述,刺蝟可能本是勘礦用途的工業機器人,但在失控後,這種巨型球狀機器人憑借強悍的實力成為遊戲中的BOSS。通過連續的蹦跳、翻滾,刺蝟在實現與自身體型完全不符的靈活移動性能,還能憑借厚重的外殼抵禦子彈向玩家挺進。從片段看,玩家似乎會在流程中多次遭遇刺蝟。 當然綜合體內還有一些正兒八經的安保、戰爭用途的機器人,這些本就以殺人為本職工作的機器人在綜合體事故發生後依舊守衛著綜合體,但此時敵我不分的它們顯然是極為危險的存在。 如果要在它們中找個偵測與防衛兼顧的優秀代表,那必須得是自走型炮台——蚊子。它最大的特點在於能在任意牆面上行走,並用一挺帶有偵測功能的全自動槍械不間斷地捕殺生者。不過玩家同樣可以通過駭入手段控制蚊子,將這挺兇猛的炮台短暫地變為友軍。這里還要提到一點,蚊子還能在偵測機器人——雛菊的配合下擁有更加巨大的偵查范圍。 那什麼是雛菊呢?這就要提到綜合體內的監控機制。 綜合體內採用的監控方案並不是採用監控終端集中由工作人員監管的傳統方法,而是每個監控設備為獨立個體單位,各單位會自行分析判斷監控結果,並將異常情況通過集體神經網絡告知其他機器人。這就是雛菊。 隨著集體神經網絡研究的深入,基於集體神經網絡研發的機器人越來越多,當局計劃在集體神經網絡正式啟用時,將機器人鴇大規模投放應用。鴇是蘇聯當局基於滾翼飛行技術研製的產物,在鴇之前蘇聯也曾研製過撲翼飛行器,但似乎未投入應用。鴇的投放時點如此特殊的原因很可能與它的定位有關。 雖然沒有明確答案,但在集體神經網絡概念片段中不難發現,與基站相連的鴇極可能是作為集體神經網絡次級信號源被開發的產品,如果結論成立,那麼鴇的投放就是集體神經網絡能真正覆蓋全蘇聯的關鍵。 同時,集體神經網絡也推動了機器人輔助系統的研發,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УЛЕ|3系統。該系統以多用途飛行機器人——蜜蜂作為核心,並輔之配套基站蜂巢所構成。這種通過兩片反轉柔性螺旋槳實現飛行的機器人分別有修理與安保兩種衍生型號。 修理型蜜蜂呈黃色塗裝,下掛伸縮式電弧修復系統,可將故障機器現場進行組裝修復,除修復機器人外,蜜蜂還能協同修復「集體」神經網絡基站這樣的大型設備,可以說黑科技十足。而白色塗裝則是安保型蜜蜂,下掛有機槍,利用空中優勢支援其他機器人。 與蜜蜂相配套的是一種名為蜂巢的基站,從蜜蜂不斷進出蜂巢的特點看,蜜蜂十分依賴蜂巢,顯然蜂巢不單是用於儲存蜜蜂用,但具體用途目前未知。不過根據集體神經網絡概念片段看,蜂巢很可能也是一種集體神經網絡的次級信號基站。 當然對綜合體而言,這些輔助型安保機器人是遠遠不夠的,而改裝的機器人在遊戲設定中的衛國戰爭表現不俗,也促使蘇聯當局開始研發戰爭型機器人,並使之成為未來安保與戰爭的中堅力量。在勝利日遊行隊伍里,與鴇一起登場的還有一種巨大的人形機器人,我們通常將其稱為胖子,這種軍用機器人巨大的身體內部裝有數量眾多的跟蹤型炸彈,通過體內的推進器,胖子不僅能騰空釋放大量炸彈,還可以實現短距離的快速移動或利用體重砸碎目標。事故發生後,失控的胖子開始游盪於綜合體野外,以捕殺倖存者的方式守護著綜合體安全。 而在綜合體內部也有一群失控的殺戮機器保護著綜合體。 馬庫爾是一種輪式安保機器人,為能在設施內實現高效巡邏,它的身體被設計為可根據情況變換形態。在進行巡邏時,馬庫爾會折疊身體實現高速移動。而當身體突然展開便意味著馬庫爾在巡邏中發現異常,並准備搜尋與殺死目標。在發現目標後,直立的馬庫爾會操著兩側的火焰噴射器向玩家沖來。可惜的是,目前馬庫爾很可能已經因開發進度的推進而遭到廢棄。 守視者,是一種出現於早期預告的安保機器人,它擅長近戰與槍械攻擊,但AI水平並不高,守視者攻擊時只會關注目標本身,因此經常會誤傷與自己協同戰鬥的機器人。雖然有厚重的裝甲,但脆弱又缺乏防護的眼睛讓摧毀守視者不是一件難事,這也促成了具有更強防護性的軍用守視者。徹底性的全身防護加上裝有4枚飛彈的飛彈發射器,讓這個黃色鐵皮桶成了刀槍不入的大殺器。不過鑒於守視者僅出現在早期預告中,因此守視者極有可能已遭到廢棄。 迪克西,作為《原子之心》的吉祥物,身為智能輔助機器人的它一直保持著神秘與詭異。它的形象最初可以追溯到一段2003年的電視節目開場片段中。迪克西的定位很可能是蘇聯的娛樂用途機器人,根據未知來源的介紹文本描述,迪克西與其他機器人完全不同,它摘錄有數以萬計的無線電廣播、脫口秀、訪談、音樂會等各種形式錄音,在演示中迪克西還會隨著自己播放的摘錄音樂而起舞。在已廢除的《蘇維埃月光公園》中,迪克西還會多種現代舞蹈,並且胸前還額外加裝了兩挺小炮,用來還擊冒犯自己的人,這點並未在《原子之心》中出現。另外,從官方宣傳圖看,迪克西的雙眼還能發射殺傷性紅色雷射,令人不禁好奇迪克西的出身與設計意圖。 小丑陷阱,作為與迪克西捆綁出場的機器人,可以說是整個遊戲中最詭異獵奇的機器人,它也是唯一具有兩張面孔的機器人。小丑陷阱通過笑臉表達友好,友好的小丑陷阱會像現實的小丑演員一樣扭動著身體進行友好親切的表演。但當小丑陷阱變為鬼臉時,就會壓低身體並展開手臂的刀片。 在技術演示與《蘇維埃月光公園》中的小丑陷阱必須依託於帶有軌道的平台才能移動,玩家很可能需要解答迪克西與小丑陷阱所提出問題後方能安全離開。而從2019預告開始,小丑陷阱的下身則變為帶輪子的底座,似乎存在獨立行動的可能,與之配套的還有一種雷射裝置,當人類碰到射出的雷射後,小丑陷阱隨即從笑臉轉換成鬼臉,開始殺戮,給人真正意義上的陷阱意味。 另外提一點,根據小丑陷阱的造型可以發現,小丑陷阱的造型取自世界名畫《吶喊》中的小人,甚至當小丑陷阱切換至鬼臉時的動作與畫中小人完全一致,與其說取材,倒不如說小丑陷阱就是從《吶喊》中走出的角色,由鬼臉傳遞出的極端憤怒無疑將小丑陷阱帶給人的驚恐推向極致。但這樣的致敬到底象徵著什麼,或許只能等到遊戲正式發布後方可得知。 經過兩期的深度介紹,隨著對蘇聯的科技與產品了解的深入,我們逐漸發現了《原子之心》中的蘇聯背後似乎埋藏著某種巨大的野心與陰謀,那麼這個蘇聯曾經經歷了什麼,主角P-3又到底是何方神聖?這一切的答案我們將會在後續逐一介紹。如果你愛死我的科普,那我建議你點各關注和贊,相信我,准不後悔!我是懶小丁, До свидания  來源:機核

「恐怖」的戰爭片和更恐怖的歷史:評蘇聯電影《自己去看》(下)

作者:李某正在潛逃 來源: 戰甲網 接上篇 哈庭,一個距明斯克54公里、位於拉戈伊斯基區的農村,在蘇聯衛國戰爭爆發時仍有26座房屋和156名居民。 1943年3月22日,武裝黨衛軍「迪勒萬格」部隊和烏克蘭通敵武裝掃盪該處,僅一個白晝就把村子化作掩埋焦屍的廢墟。 該暴行在二戰中絕非孤例,單純白俄羅斯的三年淪陷期間就有5295個村莊或定居點遭到德軍屠戮。甚至乎有時候為確保無人存活,德軍對同一村莊實行輪番掃盪的情形也並不罕見——比如維捷別斯克區,被屠過兩次的村莊有243座、被屠過三次的有83座、至於遭受四次以上甚至更多屠殺的則有22座。 戰後的蘇聯乃至如今的白俄羅斯政府都未能准確統計出掃盪造成的死亡平民數。不止如此,這些村莊有不少的歷史可追溯至維京人沿河流建立貿易站的公元8世紀,與之伴隨的各種歷史文物及遺跡也遭到毀滅,給戰後相關地區的歷史研究造成空白。 文章開頭的哈庭只是這麼多起慘案的其中之一,而且不是最顯眼的一起——暴行實施者很可能還指望著這麼多的死者化作枯骨後,就沒有人能站出來指證他們的罪行。 說了這麼多,到底哈庭跟《自己去看》有什麼關系? 時間推移到1977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三十二周年紀念前夕,當時的葉烈姆·克里莫夫還只是個執導過幾部諷刺喜劇的不知名導演。就這麼在為勝利日慶祝活動搜集素材期間,克里莫夫偶然接觸到一本標題為《我的村子在燃燒》的書。 這是一本整理了無數白俄羅斯及烏克蘭地區納粹暴行倖存者第一手見證的著作,其中就有提到哈庭的篇幅。 然後以下這句話教克里莫夫背脊發涼: 這段話的當事者最終為保命只得任由兒女被活活燒死,另一個下場類似的村莊則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情況:德軍先是把大人們鎖進農舍,同時將小孩留在外面。最後他們一邊喝酒、一邊放火,再用惡犬把小孩全數撕碎…… 克里莫夫強調拍攝《自己去看》的目的就是要將《我的村子在燃燒》的畫面搬到銀幕上,因為這麼做「不止是出於對戰爭的控訴」,而且要「表達出對和平的渴求」——對於這點,包括羅傑·易卜特在內的主流西方影評都認定《自己去看》是一部「反戰片」,問題是克里莫夫本人還強調了這點: 換言之《自己去看》的確是一部反戰片,但反的是侵略戰爭,控訴的是入侵者對無辜平民的暴行,與那種站在高視角悲天憫人或自我反思的「反戰電影」意義截然不同。 電影上映之初招來不少蘇聯國內的批評,有人說克里莫夫的表現手法過於超現實,有故意製造驚嚇的嫌疑,又有人像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那樣去調侃道「像恐怖片更多過像戰爭片」。 結果正是大家覺得「超現實」的表現手段使得這部電影能通過時間考驗,比如這里面很多對當時而言不常見的手法現已被很多戰爭片所借鑒:完全使用自然光、大量聚焦臉部表情、用真實的炸藥來代替傳統戲劇焰火、甚至乎找來貨真價實的曳光彈讓觀眾明白機槍的可怕。 而戰爭親歷者們則贊賞電影表現出了主角的耳鳴:有參戰老兵告訴克里莫夫,在掩體里靜待炮擊結束後,所有人都覺得「只能聽到沉悶的空氣撞擊聲,仿若耳朵被巨大的貝殼籠罩般」——克里莫夫想方設法讓聲效部門在電影中還原這點,後來又被史蒂芬·史匹柏的《拯救大兵瑞恩》所借鑒。 當然,電影最受爭議的環節是對德國人的刻畫,不少外國觀眾認為克里莫夫刻意把德國人拍得像從精神病院逃出來的變態,與印象中訓練有素、軍紀嚴苛的德軍根本不符合。要知道,當時的外國觀眾們看慣了好萊塢黃金時代戰爭片里的德軍形象,對於這種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電影如此刻畫德國人,本能地感到不適。 那麼現實到底又如何呢? 《自己去看》里的德軍參考原型就是哈庭屠村事件的主要責任單位——黨衛軍「迪勒萬格部隊」。這一支部隊隸屬武裝黨衛軍,指揮官是戰犯奧斯卡·迪勒萬格,二戰期間奉希姆萊的命令前去清剿抗德游擊隊。 「迪勒萬格部隊」在黨衛軍中也是一個奇行種。他們執行的任務確實不是普通軍隊的任務,但是該部隊的成員也是非常「特種」——是從精神病患者、違反軍紀者、刑事罪犯里招募的。 比起去跟游擊隊玩真的硬碰,這些亡命徒和瘋子更寧願到處殺平民充數,還被鼓勵去「研究」更多——連心腸最惡毒的文學作者也不敢想像的——把人折磨至死的方法。帶隊的奧斯卡·迪勒萬格本人,就是一個擁有明顯暴力型人格和施虐狂性取向的變態。 迪勒萬格1895年出生在維爾茨堡,成長過程中十分樂於參加聚眾鬥毆和侵犯女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他在戰場上進一步扭曲,又沾染上酗酒和嗑藥的惡習,連跟他一同在第123擲彈兵團服役的戰友也十分害怕。 戰爭結束後回國的迪勒萬格繼續想發泄作惡的欲望,而當時蔓延德國上下的政治鬥爭正好給到這個機會:他先是加入右翼民兵組織、後來成為納粹黨員,過上了整天虐殺德共黨員及其家屬的「快樂日子」,還因此被納粹黨譽為「消滅赤色威脅的英雄」。 結果當希特勒在德國實施「一體化」政策,決定全面穩定社會治安之際。控制不住自己的迪勒萬格強奸了一名14歲的德意志少女聯盟成員,並因此被判處兩年監禁。沒想到出獄後的他依然死性不改再度犯案,這一次被押進了維爾茨海姆集中營(納粹對性侵犯的最高刑罰)。 憑借希姆萊身邊要人戈特洛布·貝格爾求情,迪勒萬格得以釋放,緊接著又以志願軍的身份前往內戰中的西班牙協助國民派打擊國際縱隊。 到二戰爆發時,納粹黨已撤銷他的所有刑事案底和恢復其黨員身份,並允許他以上級突擊隊領袖(相當於中尉)的身份進入黨衛軍服役。 敬告: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會引發不適 希姆萊安排給迪勒萬格的第一個任務是管理波蘭舊齊庫夫的一座強制勞動營,沒想到不久後就傳出各種連黨衛軍自己也被嚇倒的可怕傳言。有人繪聲繪色地描繪此人夥同部下輪奸和肢解女囚的經過,有落得精神創傷的士兵堅稱目睹此人以剁碎囚犯屍體取樂,而最早的集中營「人油肥皂」傳聞恰好就出自舊齊庫夫。 黨衛軍軍法委代表蓋奧格·康拉德·莫根懷疑隊伍里出了個神經病,等展開內部調查後不僅證明了這里面大部分傳言的真實,還揪出迪勒萬格貪污軍款和向友軍單位勒索錢財的劣行。然而這場還沒有完成的調查很快就被希姆萊強行終止。 1942年2月,迪勒萬格奉命率部轉移白俄羅斯戰區,開始「大放異彩」。他教導掃盪部隊如何有序地將平民趕進谷倉和教堂里放火燒死,並且這一次他終於可以放心大膽滿足自己的「愛好」而不必擔心任何懲罰。很快迪勒萬格酷愛姦淫和折磨當地少女的惡名人盡皆知。 據粗略估算,納粹在白俄羅斯屠殺造成的無辜平民死亡超出二百萬人,接近該地區人口的四分之一。 1944年,蘇聯紅軍的巴格拉季昂作戰重創了迪勒萬格部隊(當時的規模為一個旅)。該部隊隨後撤出戰場,轉移到波蘭鎮壓華沙起義———那個夏天迪勒萬格的人繼續一路喝酒、一路殺人的逍遙日子。 他們先是在沃拉區燒毀了三座醫院,「將醫護人員輪奸、鞭打再赤身裸體地吊死」(蒂莫西·斯奈德《血染之地: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歐洲》)。然後「走向華沙老城,一路屠殺所有目擊的平民,不分男女老少」。 歷史學家們一致認為迪勒萬格是極端殘忍的人,哪怕是希姆萊的聯絡官菲格賴因也當面斥責迪勒萬格部隊是一群無賴。這名變態的生命最終會在盟軍阿爾茨豪森拘留所內走到盡頭,據說是看守他的波蘭籍士兵得知種種暴行後、按捺不住憤怒將其毆打致死。 除了德軍,電影對烏克蘭通敵分子的描繪放到現在看依然有現實意義。 回到蘇聯紅軍災難性敗退的1941年,烏克蘭相當部分持反莫斯科主張的當地居民、波蘭裔、盧森尼亞裔搖旗歡迎德軍進駐,視德國人為去除莫斯科枷鎖的解放者。從邊境到基輔似乎一路都是拿出麵包和鹽盛情招待德國人的民眾,妥妥的簞食漿壺迎王師場景。 問題是納粹從未真正視烏克蘭人為對等的盟友。像白俄羅斯發生的那種屠村事件到了烏克蘭同樣上演,比如1941年8月份以捉拿「恐怖分子」為由大肆圍捕當地18歲到45歲的居民。 即使這樣,烏克蘭的通敵者還是積極參加了納粹占領區的輔助警察(Schutzmannschaft)、黨衛軍的志願部隊(比如「加利西亞」師)、甚至乎擔任集中營的看守。 其中激進右翼團體「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OUN)和「烏克蘭反抗軍」(UPA)的骨幹成員就是由納粹直接培養起來的,並且借著有德國人撐腰開始對烏克蘭境內的猶太人、少數族裔或堅決效忠蘇聯的同族人揮下屠刀。 可能是出於所謂的「皈依者狂熱」,烏克蘭通敵者往往表現得比納粹更加凶殘:單純1941年8月,烏克蘭極右翼團體親自策劃並實施了對娘子谷(Бабий Яр)、斯捷潘、利沃夫、盧茨克、日托米爾等地區的血洗,導致這些地方曾經興盛的猶太人或少數族裔社區一夜變作鬼城。 哪怕是到戰爭末期納粹即將滅亡之際,隨德軍西撤的烏克蘭人也是一路沿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繼續圍捕和屠殺猶太人。 不過由於希特勒從來沒有真心想幫助烏克蘭實現獨立,加上當德國人認為OUN和UPA已經失去利用價值後,他們很快便對這些組織的骨幹成員實施囚禁和處決,其他人則充當對付蘇軍和游擊隊的炮灰。這導致感到背叛的UPA決心走向同時對抗蘇聯和納粹的道路,這些人的瘋狂可見一斑。 越到戰爭後期,烏克蘭的平民就愈發真切感覺到納粹和極右翼團體帶來的危害。烏克蘭地區始終活躍著25萬抗德游擊隊,也因此當反攻的蘇軍回到烏克蘭後有超過450萬的當地人決心加入紅軍直攻納粹德國本土。 順便補充一點,《自己去看》上映不到一年後,協助實施哈庭大屠殺的烏克蘭第118輔助警察營營長赫里霍伊·瓦西烏拉終於被克格勃成功定位——這傢伙戰後一直隱姓埋名,對外人宣稱自己是紅軍的老兵,還竟敢在1985年申請衛國戰爭參戰者勛章以騙取福利。 最終,蘇聯人把他的屍體埋在拉戈伊斯基區的一處森林里,與無數戰爭期間在同一地方被他所害的亡魂同眠。 只可惜如今極右翼勢力當政的烏克蘭對這段歷史採取了完全相反的解讀方式:助紂為虐、手染無數血債的通敵武裝被當成是追求民族解放的自由鬥士,跟隨蘇軍一起解放集中營和消滅納粹的老兵被當成「史達林主義暴政」的壓迫者。 民主自由的烏克蘭政府當然不敢口頭上公開為納粹招魂,但留意近幾年的新聞我們也差不多能看出個現實情形了——穿著紅軍軍服或者拿著家屬畫像慶祝勝利日的軍屬會被新納粹分子圍攻,行納粹禮和舉著萬字旗遊街的極右翼團體卻毫無阻攔。 而克里莫夫電影里把責任全推到納粹德軍身上的烏克蘭叛徒們,現在正踩著無數死難者的遺體宣稱自己才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面。 最後我們還要說說《自己去看》當初上映時給外界帶來的震動。 該電影是蘇聯戰爭片中,極少數直面戰爭給普通民眾造成傷害的作品,推翻了很多外國觀眾對蘇聯戰爭電影的固有印象,甚至在冷戰敵對的環境下啟發了不少西方人去了解蘇聯為這場戰爭付出的犧牲。 僅僅數年,蘇聯的全國兵役適齡人口非死即殘,每家每戶都至少有一人戰死在前線,嚴重影響了蘇聯的人口性別比例,乃至於今天的俄羅斯也處於男少女多的狀態。這一戰更從此徹底改變蘇聯乃至俄羅斯的對外國防策略,即更多的採取更主動、且更強硬的軍事態勢,以防止國土再一次遭受突然入侵。 對於蘇聯,遭受入侵的慘痛經歷永遠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對外態度。 在里根的任期後半段試圖與蘇聯和緩關系期間,他的智囊團內有人以這部電影作為例子,意在希望他明白對蘇聯一味的強硬很可能會造成反後果。更別說之前1983年的北約演習本身就差點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根據導演克里莫夫回憶,其中一次在國外放映結束後的互動環節中,觀眾席的一名德國老人忽然站立,對四周的人大聲說: 然而國防軍直接犯下的戰爭罪行可是被紐倫堡戰爭審判所確認的。 一支由一個不正常人類領導的軍隊,一支依靠狂熱的速成極端民族主義軍隊,一支使用毒品、招募變態狂殺人犯的軍隊,有人居然相信這種軍隊會是文明之師威武之師勝利之師?這不僅是侮辱別人的智商,更是在挑戰做人的底線。還有,犯下戰爭罪的「高種姓顧家暖男」不在少數。今天也有,以後也不會消失。他們的敵人很多:今天是你,明天是我,反正除了他自己都是應當消滅的。也許他們存在是合理的,但是這種合理的存在與人類的正義並不相容。 最後,克里莫夫也始終搞不懂那名德國老兵到底是想懺悔,還是單純想忽視這段過去以避開良心譴責。不管怎樣,這段歷史是不能被遺忘的,忘記過去就是背叛。這不是主義和意識形態的遊戲,這是關於未來的選擇。 願良知永遠與我們同在。 來源:機核

「恐怖」的戰爭片和更恐怖的歷史:評蘇聯電影《自己去看》(上)

作者:李某正在潛逃 來源: 戰甲網 敬告:本文涉及劇透,不想被劇透的建議看完原片再來 有這麼一個戲謔的說法:「蘇聯人不拍恐怖片,但懂得拍看起來像恐怖片的戰爭片。」這個「像恐怖片的戰爭片」指的就是由葉烈姆·克里莫夫執導,1985年上映的《自己去看》。 美國權威影評羅傑·易伯特說這是一生中看過最令他不安的戰爭片,英國作家蒂姆·羅特評價該電影為「……駭人得讓《現代啟示錄》顯得像小兒科」,導演本人則坦誠作品在蘇聯上映時曾導致各醫院專門加派人員去電影院值班。 就算是第一次觀看該片的觀眾,也該很快就察覺到與以往蘇聯戰爭片的開場有所不同:白晝,氣氛異常壓抑,沒有在草叢暗中潛伏的英雄,更沒有偽裝起來、等候進攻命令的坦克。 一名老人顫顫巍巍地走進畫面,然後提起腦袋向四處低吼:「你們到底幹嘛,在挖東西嘛?挖什麼?想死了不成?!」 果然,花園不遠處又忽然走出一名面目猙獰的孩童,對老人憋足勁地罵了通惡毒的詛咒話。 等把老人罵走,孩童就立馬回到朋友身邊繼續挖掘。原來這地方不久前是蘇德兩軍廝殺的戰場,有大量的武器或軍用物資殘骸被黃土掩埋,在那些對戰爭是什麼概念仍懵懵懂懂的小孩來說簡直有如寶藏一般。而那名老人,正想警告他們這麼做很可能會招來德國人上門。 倆人挖到了一桿狀況仍算良好的SVT-40半自動步槍。而弗廖拉,也就是本片的主角,開始滿心歡喜地端起步槍欣賞。 還沒有開心多久,一架德軍福克伍夫Fw189式偵察機忽然從頭頂掠過。 弗廖拉遲疑了半晌,目光跟隨飛機的軌跡而去,開始意識到什麼不詳的事情即將發生。不止如此,這短短的瞬間他還覺著自己聽到飛機上傳來希特勒的演說、甚至《德意志高於一切》的歌聲。 災難,的確就在弗廖拉找到那杆步槍的一刻開始。這就是《自己去看》的開頭,德軍占領下的白俄羅斯淪陷區,1943年。 在交代接下來的劇情前,我們還得注意一下電影開頭短短數分鍾內的一些顯眼細節,因為它們明確給觀眾預知了本片的基調,而且類似的場面將貫穿整部電影的絕大部分。 首先是對表情的特寫,克里莫夫特意拍攝了很多用長鏡頭拉近五官的畫面,而這本身是好萊塢舊式恐怖片里常用的表達手法。 這麼拍的目的非常直接:製造恐懼。 要麼讓觀眾們覺得角色在直視自己,形成壓迫感,比如這樣—— 要麼是直接用角色的表情讓觀眾感受到恐慌,比如這種—— 本片所有場景完全只用自然光,這會讓所有室內場景都顯得異常昏暗,觀眾不得不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角色身上。而且每個角色的面容都會顯得更加滄桑(甚至乎帶點「塵土氣」),不論是主角、村民、德軍、游擊隊員或是其它角色,一視同仁——目的是迅速迫使觀眾潛意識里拋棄「英雄」、「路人」、「反派」的認知,把每個角色都看作同等存在的個體,繼而容易把自己代入進螢幕里的任何一個人物身上。 最重要的是——《自己去看》沒有用配樂去烘托氣氛。因為克里莫夫堅決不希望觀眾找到轉移注意力的任何缺口——也就是說當故事里的角色無路可逃時,導演希望座位上的觀眾同樣明確體會得到無路可逃的滋味! 相反,這部電影用了很多讓人覺得難受的聲效來增強壓抑感。其中一個是模擬炮擊後人類覺得近似耳鳴那種空洞的轟隆聲,當主角每次從空襲中死里逃生時都能聽到(這種聲效後來被《拯救大兵瑞恩》借鑒)。 還有一點就是開頭那架Fw189偵察機每次出現時,仿若幽冥的螺旋槳聲和夾雜其中的希特勒演講,會從頭到尾多次糾纏主角。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意識到Fw189在電影里的意義,就類似於恐怖片里不斷嘗試追殺主角的惡魔,然後每次出場都預兆著接下來更大的災難。沒錯,克里莫夫明擺著要把戰爭片當恐怖片來拍,但要是我們了解完整個故事以及其背後參照的真實原型時,就能明白他的用意為何。 回到故事本身。 挖到SVT-40後的第二天,弗廖拉的家里忽然來了兩名陌生男子。原來是抗德游擊隊轉移到村子附近,正招募能拿得起槍的年輕人補充實力呢。 不管母親怎麼抗議,弗廖拉還是興高采烈地跟著他們離去(盡管表明上裝作是不情願被抓著去的)。 他似懂非懂地成為了游擊隊的一份子,跟大家拍了合照,對周圍人口中透露的近日見聞茫然置若。 稍後在游擊隊即將再次出發時,其中一名老兵表示自己的靴子脫膠,想乾脆留守營地等大家回來。游擊隊指揮官柯夏赫拒絕了這個要求,並命令老兵跟弗廖拉交換靴子,反正後者還未接受訓練,還不是上陣殺敵的時候。 本來還憧憬著要去當大英雄的弗廖拉就被隊伍留下了,只覺滿心委屈不忿,便一邊堵氣一邊甩著眼淚去樹林里到處亂逛。 走著走著,他碰上了格拉霞,一名給游擊隊員當護士的姑娘。 弗廖拉覺得格拉霞這人有些缺心眼,說話透著傻氣,但至少能使人平復情緒。 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地聊各種閒話,結果德軍的飛機又來了,沒多久整片營地被炸了個底朝天。 弗廖拉因空襲短暫失聰。在樹林靜待爆炸結束後,他連忙帶著格拉霞返回村子想確認家人平安。除了妹妹的玩偶,一些還散發余溫的午餐外,村里根本一個人影都找不到。 格拉霞認為弗廖拉的母親和妹妹已經遇害,後者拒不接受這個假設,反而認為大家可能趁亂逃到附近沼澤深處的島上避難。弗廖拉硬是帶著格拉霞離開,走出村口時卻驚見一堆橫七豎八的屍體——都是村里的老弱婦孺,統統被掃射致死。 依然不願相信家人已經遇害的消息,弗廖拉繼續扯著格拉霞穿過沼澤,情緒越來越焦躁,沒多久又陷入癲狂般地語無倫次。 等他們好不容易抵達小島,除了一個名叫盧別伊的游擊隊員外,島上根本就沒有其他人。格拉霞慌忙沖向游擊隊員求救,她已經被弗廖拉愈發破碎的理智給嚇壞了。連盧別伊也似對面前這兩個各自為不同理由情緒失控的孩子感到惶恐。 稍後盧別伊帶著倆人找到另一批逃難的村民。弗廖拉再次見到昨天警告不要挖掘槍械的老人,終於明確得知母親和妹妹遇害的情形。 「你的錯……是你引來的災難……」老人使出最後的力氣指責道,明明半個身子都已經被德國人用汽油燒得面目全非了。 弗廖拉的心因悲痛懸到極點,又因老人的話充滿自責。不久前還在憧憬當大英雄的稚嫩少年以這麼一種方式體驗到戰爭的滋味。 盧別伊還有任務在身,當晚他決定帶同弗廖拉和另外找來兩名夥伴一起去尋找糧食。可惜定位的第一個糧倉被德軍守得太嚴,隨後由弗廖拉帶路向下一個糧倉時又竟然誤入雷區,那兩名夥伴因此喪命。 德軍偵察機再次出現。 黎明時分,盧別伊和弗廖拉潛入一個德軍把守的村鎮。他們從某名通敵者的農莊偷走的一頭奶牛,又不幸引來德軍的射擊。 盧別伊和奶牛中彈倒地,現在只剩下弗廖拉一人了。慌不擇路間他決定搶輛馬車逃走,但還是因槍械損壞而未能得逞——所幸的是這一家農戶並非納粹同情者,對方連忙吩咐弗廖拉扔掉槍枝和身上的游擊隊外套,再帶他去臨近的佩列霍迪村找村民求救。 熱心的村民們很樂意保護弗廖拉,還告訴他等德國人過來時如何表示自己是本村人。但災難並沒有因此放過追逐的腳步,這次輪到一支被烏克蘭通敵分子帶路的武裝黨衛軍「特別行動隊(Einsatzgruppen)」找上門來。他們不分男女老幼,統統將村民趕進村子的教堂,然後鎖上大門。 「誰想離開就爬出教堂的窗戶!其他人可以,小孩子必須留下!」納粹軍官大吼道,驚恐的村民們對此手足無措。 意識到危險的弗廖拉趕緊照指示從教堂背後的窄窗爬出,還有一名抱著嬰兒的年輕女子也跟著逃出來了。德國人一把沖過來擒拿住倆人,使勁把嬰兒扔回教堂里,又一個接一個點火、扔手榴彈和開槍殺害被困在內的村民。 弗廖拉眼睜睜看著德國人為他們殘殺無辜平民的暴行大笑、鼓掌、拍照、甚至放音樂增興。那名跟他逃出的年輕女子被人揪住頭發,再粗暴地牽到一輛坐滿士兵的卡車上……那些屠殺完村民的暴徒將輪流壓到她的身上。 至於弗廖拉自己,一把沃爾特P38手槍的槍口已對准他的太陽穴。短短兩天內那個還因沒機會上戰場而鬧脾氣的孩子,現在已見證過空襲、痛失家人、理智崩潰、因失誤造成夥伴喪生、見證一整個村子慘遭毫無人性的殺戮……此時此刻,他的故事似乎已到終點,現在輪到見證戰爭無數種悲慘的最後一項:死亡。 槍沒有響。 德國人原來只是拿他擺造型拍了張合照,便興致勃勃地全體離開,任由極度恐懼下丟了魂般的弗廖拉繼續跪在原地,身後是熊熊燃燒的村莊和無數化作灰燼的人命。 不知過了多久,弗廖拉發現自己漫無目的地走出村子的廢墟外——畫面上的他滿臉皺紋,仿佛一下間老去四十歲——他碰上那名被德軍姦污完的女子,神智不清地把她認作是格拉霞。繼續往前走,他又見到那群剛才屠殺村民的德國屠夫,不過已經是中了游擊隊員的設伏和解除武裝的狀態。 還記得《決勝時刻5》柏林戰役的關卡,蘇軍士兵們把投降的德軍圍在地鐵口、然後用燃燒瓶處決的劇情嗎?那部遊戲把蘇軍單純描繪成為復仇不顧一切的野獸,而這一特定劇情恰恰參考自《自己去看》,我們接著看克里莫夫的原版劇情是怎麼表現的—— 那幾個烏克蘭通敵者拚命為自己求饒,堅稱德國人乾的壞事與自己無關;其中一名德國軍官通過翻譯申辯自己不是壞人,而且是個上有老、下有小的顧家好男;他身旁的黨衛軍少尉倒依舊嘴硬,誓不認錯且繼續把面前的游擊隊罵作低等人種。 游擊隊員們這下更生氣了,有人開始往俘虜身上澆汽油想讓他們也嘗嘗村民們所受的暴行。但大家終究是狠不下心使用同等殘忍的手段,索性拿槍掃個痛快。 屠夫們死得干淨而輕松。 報復完德軍的游擊隊員又忙不迭地向下一個目標地點出發。弗廖拉低頭間瞟見一副希特勒的肖像橫置在路邊的水窪內。 他從地上撿起槍,帶著不可逆轉的怒火對肖像射擊。事到如今他終於明白什麼是戰爭,終於明白是什麼人帶來戰爭,而且帶來戰爭的人同樣會為大家帶來什麼。 每開一槍,弗廖拉就見到時光倒流:他見到被炸毀的房子恢復原狀,他見到成群的德軍往後倒退,他見到第三帝國的旗幟從旗杆下降,他見到希特勒從講台上退回人群。 槍聲接著響,他見到所謂的「元首」變回當年的奧地利下士,見到下士又變回就讀小學的男童,見到男童又縮小成坐在母親膝蓋上的幼兒……對這些畫面,弗廖拉都毫不猶豫扣下扳機。 當最後畫面變成一個獨自面對鏡頭的幼兒,弗廖拉終於怔住了。一段文字浮現在觀眾們的眼前: 「628座白俄羅斯村莊連同村民被化為灰燼。」 故事的最後,弗廖拉扛起武器加入隱沒進白樺林的游擊隊之間。電影沒再交代主角接下來的下落,筆者之前層偏向於弗廖拉可能會跟現實的大部分游擊隊員一樣化作長埋黑色土壤的枯骨,但導演克里莫夫在采訪中給出了另一種答案: 以上,便是《自己去看》的劇情簡介。這部電影的標題俄語原文為:「Иди и смотри」,取自俄語版《啟示錄》的第6章,意思即是「見證」。 之後我們將在下半篇詳細說明《自己去看》背後參照的所有歷史原型(尤其是電影中提及的烏克蘭通敵分子和「特別行動隊」)、蘇聯方面對這段歷史的態度及延續到今天的影響、還有這部電影對今天新納粹思想大行其道的烏克蘭到底有何意義。 未完待續 來源:機核

太空競賽如何改變蘇聯的藝術?

5月26日消息,俄羅斯莫斯科的「國家經濟成就展」是一個巨大的貿易展覽館和主題公園,旨在展示蘇聯的各項工業和科學成就。在展覽館的入口附近,矗立著一座雄偉的雕塑——著名的太空征服者紀念碑。當年的蘇聯在太空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用電影《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中潛艇艦長的話來說,「我們的火箭聲音令世界顫抖」。太空征服者紀念碑堪稱一種超出這個世界范圍的宇宙藝術。 太空競賽中的元素,包括火箭、衛星和打破紀錄的航天員等,都成為蘇聯藝術家在宣傳物中表現其先鋒思想的方式 這座107米高的雕塑由鈦製成,外觀類似一枚正發射升空的火箭。它比國家經濟成就展里的任何東西都高——幾乎是東方號火箭(其靈感來源)的兩倍高,其中一枚火箭就在公園里展出。這座由鈦材料包裹的花崗岩雕塑非常巨大,其底座甚至足以容納一個完整的博物館,即莫斯科航天博物館。 在一個宗教被禁止,且只有最「親革命」的前蘇聯人物才被推崇的政治體制下,蘇聯藝術家創作了眾多描繪列寧等蘇聯領導人的宣傳畫;列寧是蘇聯工業、科學和太空的象徵。 太空征服者紀念碑由鈦製成,高達100多米 在傑出的火箭工程師和設計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的領導下,以及被俘的德國科學家的幫助下,蘇聯在太空競賽的早期取得了領先地位。科羅廖夫也成為蘇聯藝術家、雕塑家和設計師們創作的新對象。不過,莫斯科設計博物館的館長亞歷山德拉·桑科娃表示,蘇聯太空藝術的根源遠不止於此。 這種對太空的興趣早在蘇聯建立之前就開始了,可以追溯到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時代。作為19世紀俄羅斯的火箭先驅,齊奧爾科夫斯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莫斯科南部卡盧加郊外的木屋中度過的。他研究了宇宙航行和火箭推動力等許多方面的理論,被認為是人類宇宙航行之父,但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蘇聯革命後,他成為了永久意識形態的一部分。 《青年技術》(Tekhnika Molodezhi)雜誌的太空藝術影響了一代蘇聯工程師和太空人。圖片來源:莫斯科設計博物館 亞歷山德拉·桑科娃指出,蘇聯的宇宙圖像學在20世紀20和30年代蓬勃發展。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這主要得益於科學雜誌對未來生活的想像。但隨著太空競賽的進行,宇宙繪畫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主題,迎來了爆發式的發展。長期以來,蘇聯的太空計劃一直處於嚴格保密的狀態,此時卻成為強有力的宣傳工具,並且得到了藝術家們的廣泛支持。「在20世紀60年代,所有人突然間都對進入太空的想法充滿熱情,」桑科娃說,「設計師們受這些太空成就的啟發而創作繪畫,並不是因為這是一件『大眾』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們自己就感到非常自豪和鼓舞。」 「太空(對蘇聯體制而言)是對抗宗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體,」桑科娃補充道,「太空和技術正與宗教直接交鋒。」 《青年技術》(Tekhnika Molodezhi)雜誌是對蘇聯太空藝術影響最為深遠的出版物之一,這是一本融合了科幻小說和現實工程技術的科學雜誌(至今仍在出版)。該雜誌對蘇聯太空地位的宣傳激勵了許多後來成為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人。桑科娃在《蘇聯太空圖像》(Soviet Space Graphics)一書的序言中寫道:「在整個蘇聯時代,蘇聯公民間接地生活在他們所著迷的圖像當中。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唯一的方式,可以讓他們體驗到發現無垠太空的興奮感,並擁抱科學使一個國家從如此多年的鬥爭中崛起的潛力。」 甚至連糖果罐都體現了蘇聯的太空探索能力。圖片來源:莫斯科設計博物館 桑科娃表示,這不僅僅是海報或書中的圖片,還有隨處都可以見到的宇宙圖標。「紡織品設計師非常樂意使用這種圖標,」她說,「工業設計師和不朽藝術——雕塑、馬賽克和建築物——的製作者也對其青睞有加。」 在莫斯科國家經濟成就展的展館內,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將蘇聯變成太空超級大國的技術,如東方號火箭和暴風雪號太空梭的模型。可以想見,就在蘇聯人民喝酒談笑,或者坐在摩天輪上的時候,蘇聯的工業力量仍會時刻提醒著他們。 桑科娃說:「太空是一個推廣共產主義和蘇聯體制的機會。」藝術表現在蘇聯社會受到嚴格的管制,藝術作品必須得到藝術技術委員會的批准。「他們會審視作品使用的過程,說『這需要改變』。有時這可能是一個相當困難的過程。」 不過,那些被批準的太空主題對蘇聯藝術產生了震撼性的影響,有點類似於20世紀20年代的蘇聯攝影。在革命宣傳的幌子下,蘇聯攝影作品將新的思想帶入了主流視野。「這是先鋒派思想的復興,」桑科娃說。為了讓普通大眾參與進來,蘇聯的太空藝術還模仿了俄羅斯更為傳統的藝術形式——包括那些一些俄羅斯東正教的元素。「他們從俄羅斯藝術中提取了典型的圖標,並把它變成了蘇維埃的東西,」桑科娃說,「處於中心的不再是基督,而是蘇聯的人物形象。他們必須說服人們,而且必須使用他們已經知曉的『語言』。其中一些作品非常像傳統的偶像藝術。」 推動太空計劃讓藝術家們得以將先鋒派的想法通過審查。圖片來源:莫斯科設計博物館 壁畫、海報和雕塑只是其中的一面,蘇聯設計師還在日常用品的設計中加入了太空物體及相關圖案。還有以太空征服者紀念碑為原型的台燈,掛著火箭和衛星的傳統茶托。即使是日常物件也是展示太空藝術的機會。在莫斯科設計博物館的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物品之一是一個行星形狀的真空吸塵器,看起來就像是某種來自太空時代卡通系列的東西;另一個真空吸塵器看起來則像是復古的火箭飛船;還有一台20世紀50年代的洗衣機,看起來就像是蘇聯火箭按比例縮小的助推器部件。 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是消費品設計與實際太空競賽設備的設計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蘇聯,工業生產和消費生產幾乎沒有區別。桑科娃說:「製造宇宙飛船或戰機的工廠也在製造玩具、凳子或茶壺。」她指出,蘇聯以太空為靈感的設計發展得比美國晚一些,後者的太空時代設計通常植根於20世紀50年代。這也許是因為蘇聯太空計劃的成功使得人們更容易欣賞那些更深奧的設計。 蘇聯的太空計劃甚至對兒童的活動也產生了影響,許多操場上都設置了基於火箭的攀爬架 即使在童年時代,年輕的蘇聯公民也難以抵擋宇宙的召喚——蘇聯的標準游樂場都設有火箭和宇宙飛船形式的攀爬架。這也是一種軟實力的體現,會給兒童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都在火箭上玩耍,」桑科娃說,「所有蘇聯孩子都想成為太空探險家,這很自然——我們都成長於這樣的操場上。」 新一代的俄羅斯人是否還會欣賞這種藝術?這有待觀察,畢竟他們太年輕,沒有受到這種藝術的直接影響。「如今,人們不再把這些太空藝術作為文化遺產來欣賞。年輕人對蘇聯的東西沒有強烈的感覺,但有些老年人的記性很好。」(任天) 來源:cnBeta

蘇聯30年前拍的《魔戒》突然走紅 油管播放超230萬

最近,一部大家從未聽說過的蘇聯版《魔戒》電影在YouTube上走紅,這部蘇聯版《魔戒》1991年播出,幾個月後,蘇聯解體,這部電影也銷聲匿跡。時隔三十年,它的製片方5TV(前身為列寧格勒電視台)今年三月將這部電影的副本上傳到了YouTube上,隨著越來越多的魔戒粉絲發現它,這部奇特又有趣的改編電影達到了230萬次播放。 不過,沒有人會比在片中扮演比爾博·巴金斯的俄羅斯老演員喬治·施爾蒂更震驚。在Variety針對這部電影製作的長篇報導中,施爾蒂說他接到了很多稱贊他的電話,最開始他甚至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我拍了很多電影,但由於政治原因,這些電影從來沒有出現過。那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時間,我們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人們比任何時候都關注政府的變化。」 自從在YouTube上找到這部電影後,施爾蒂又看了兩遍。「我們幾乎沒有預算,沒有服裝,也沒什麼時間。我們能用那麼少的錢做這麼多,真的很讓人驚喜。我很還念他們,劇組的每個人都很棒。」 施爾蒂也表達了對彼得·傑克遜的《魔戒》三部曲的喜愛,但他認為他們拍攝的版本仍有獨特的魅力。「我們有專業的芭蕾舞演員,還有很多歌曲和詩歌。這是他們外國電影所沒有的。」 來源:cnBeta

蘇聯版《指環王》重見天日?!TRPG新聞「慢遞」第一期

本欄目將不定期匯總TRPG有關的新聞、舊聞以及梗圖,傳遞資訊之餘博大家一笑,如有新聞價值,純屬巧合。 蘇聯版《指環王》30年後重見天日 近日,《指環王》的重映讓許多當年沒能在大銀幕上一堵中土世界風采的大家園了夢。而在YouTube上,卻出現了一部俄語版的《指環王》,其簡陋的場景和滑稽的特效讓粉絲們捧腹不已。 據說這部蘇聯版《指環王》本已失傳,然而近期被發布在YouTube上,可謂重現天日。這讓J·R·R 托爾金的俄語粉絲很開心。 這部於1991年製作,根據托爾金《護戒使者》改編的電視電影《Khraniteli》(意為戒指守護者),是唯一一部由蘇聯拍攝的指環王電影。 這部低成本電影於彼得·傑克遜的《指環王》三部曲第一部上映前10年播出,像是從另一個時代拽過來的一樣:服裝和布景簡陋,特技效果可笑,許多場景更像是在劇院搭建的,而不是一部長篇電影應用的水準。 由搖滾樂隊Akvarium的安德烈·羅曼諾夫(Andrei Romanov)創作的樂曲也為該作品增添了強烈的蘇聯氣息。據報導該作品僅在電視上播出過一次,就塵封在列寧格勒電視台的檔案中。如果不是列寧格勒電視台的後繼公司5TV上周突然將這部影片上傳到YouTube上,幾乎沒人知道它的存在。幾天之內視頻就獲得了超過80萬的點擊量。 俄文出版物《奇幻世界》在一篇與托爾金作品改編相關的文章中寫道,粉絲們幾十年來一直在查閱檔案,但都沒有找到這部電影。與《指環王》名利雙收的情形相比,下面這部同樣是經典小說改編的電影,其命運就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了。 經典科幻小說《沙丘》被改編成TRPG 在流行文化的萬神殿中,《沙丘》的地位比較奇怪。1965弗蘭克·赫伯特寫下第一本《沙丘》,隨後又創作了幾本續集,他的作品受到許多科幻迷的喜愛。《沙丘》是無數作品的靈感來源,不管是《星球大戰》還是《權力的遊戲》,但迄今為止的改編都沒能讓它破圈。 1984年,大衛·林奇的電影《沙丘魔堡》成為風靡一時的經典之作,但即使是電影的粉絲都期待有一天能出現一部更好的改編之作。2000年的迷你劇更忠實於小說,但劇集DVD大多都已被束之高閣。因發行公司的緣故,與迷你劇同期發售的桌面RPG《沙丘:帝國編年史》運氣不佳,只有少量作品在Gen Con上被提前印發,這些作品後來成了收藏家的藏品。 即將上映的《沙丘》新電影似乎會改變現狀。Gale Force 9最近重新發售了經典的Avalon Hill的遊戲。Dire Wolf將《沙丘:帝國》設計成更為現代的桌遊。Modiphius抓住機會對其RPG化並在最近發布了PDF版本的規則書。《沙丘:帝國奇遇》跟Modiphius發布的大部分遊戲一樣,使用了自家2d20系統的變體。  關於《沙丘:帝國奇遇》的更多測評請閱讀由Rob Wieland撰寫的文章,drivethrurpg已上架了《沙丘:帝國奇遇》規則書。雖沒有上面提到的兩部作品名氣大,但dnd經典小說《龍槍編年史》仍在許多粉絲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對經典的致敬也從來沒有停止。 最新的《超凡奧術》來了! WotC公布了最新的《超凡奧術:「龍裔」可選規則》,里麵包括三個變體龍裔和一個新的狗頭人種族,以及一些新的法術和專長。「龍槍」迷們看到「費資本的白金盾」時,可能會大吃一驚。法術也提及了《被遺忘的國度》中的兩條龍, Icingdeath和勞洛希姆(Raulothim) ,此外還有偽龍和精靈龍之神Nathair Sgiathach。 看了那麼多英雄傳說,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阿克琉斯是什麼職業?他的力量是多少?有哪些技能?」 把神話人物和歷史人物做成角色卡 《神話人物》是Mike Myler在EN World的一個專欄,里面囊括了各類神話人物、歷史人物和小說角色,包括貝奧武夫、羅賓漢、堂吉訶德等等,甚至還能看到孔子和莊子。 受《神與半神》(也稱《傳奇與傳說》)的啟發,作者設計了一系列角色卡,所有角色均來自於神話、歷史以及小說。 眾所周知,創建角色卡是跑團的第一步,這個時候,總會有「好心」的DM想要知道你的人物角色背景...... DM的小心思不好揣摩,還是老老實實的戰鬥吧,冒險者們抬頭一看: WizKids宣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提亞馬特模型 據IGN報導,WizKids將於今年9月推出有史以來最大的提亞馬特(Tiamat)官方模型,高近15英寸(37.1cm),寬近30英寸(42.8cm)。模型定於今年9月在商店上架,並可在WizKids在線商店中預購,價格預計在「 400美元以下」,更多詳細信息將在之後發布。 當然,戰鬥並不是冒險的全部,吃吃喝喝才是正經事,是時候更新你的費倫旅店菜單了。 去年10月,威世智出了一本烹飪書 你沒看錯,確實是烹飪書,書名就叫英雄宴。這本烹飪書有80道菜譜,匯集了費倫各地的美食,可以說是非常權威的費倫飲食指南。 不僅如此,所有的菜譜都經過頂級餐廳專業主廚的測試,簡單美味。 怎麼樣,這期的TRPG新聞「慢遞」各位還滿意嗎?歡迎關注【樂博睿】公眾號和愛發電帳號,隨時隨地查閱更多即時資訊! 來源:機核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美國蘇聯發射大量探測器,卻發現「煉獄」

一提到探索太陽系內的行星,第一個被想到的肯定是「火星」,在眾多科幻作品中,火星一般都是人類的下一個居住地,甚至一提到外星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火星人」,太陽系這麼多行星,為什麼人類對火星的關注度這麼高呢? 在太陽系中,存在八顆行星,四顆類地行星,四顆類木行星,在我們的認知中,生命只能生活在類地行星上,類木行星都是氣態巨行星,不適合生命居住,並且這些類木行星的環境很惡劣,上面的資源難以開發,所以人類的第一探索研究對象是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 類地行星,顧名思義就是和地球類似的行星,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還有水星,金星和火星。曾經還有一顆冥王星,但是現在冥王星已經被定義為「矮行星」,因為冥王星不能清除自己軌道中的其他天體,所以類似冥王星這樣的天體被重新定義為了矮行星。 首先是水星,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並且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表面溫度差異很大,同時體積也不大,對於現階段的人類來說沒有太大的探索價值。除了火星之外,距離我們最近的就是「金星」。 金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同時金星的質量和地球類似,比起火星其實金星和地球更像,很多人稱呼金星為地球的「姐妹星」,為什麼人類不去探索金星,而是去探索火星呢? 其實,人類在早期的宇宙探索中對於金星還是很執著的,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和美國在眾多領域都想分出一個高低,而探索外太空是一個可以完美彰顯實力的方式,1961年1月24日前蘇聯率先發射了「巨人號」金星探測器,可惜的是在啟動時因為故障墜毀。 隨後,前蘇聯又向著金星發射了多個探測器,金星一號,金星二號和金星三號都宣告失敗,並沒有向地球傳回有效的信息,金星三號完成了首次硬著陸,但是在著陸後一切通訊信號都終止了,直到1967年,金星四號的探索首次傳回了有用的信息,隨後的金星五號和金星六號都在硬著陸時失敗。 隨後的金星七號成功實現了軟著陸,讓科學家獲取了關於金星環境的重要信息,金星表面大氣層極高,大約是地球的90倍以上,同時氣溫高達470℃,環境十分的惡劣,這些信息給後續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幫助,科學家針對金星的特殊環境給後續的探測器增加了強度,大大增加了探測器著陸的成功率,但是在金星的惡劣環境面前,這些探測器還是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損壞。 美國也不甘落後,在展開登月計劃的同時也派遣了「水手號」探測器前往金星,後續還派出了「先驅者號」和「麥哲倫號」系列探測器,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傳遞了大量的金星圖片,和前蘇聯的金星系列探測器後續任務中的圖片可以相互對比,大大增加了人類對金星的了解。 美國和前蘇聯向金星前前後後發射了幾十個探測器,很可惜是,金星雖然質量和大小以及內部結構都和地球有一定的相似,但是金星的環境很惡劣,就像是傳說中的「煉獄」一樣,到處都充滿了有毒氣體,整個星球上遍布火山,到處都是高溫的熔岩,金星表面有大火山1600多處,如果算上小火山的話,可能有數十萬甚至是上百萬個,所以說金星的環境就像是「煉獄」一樣可怕。 雖然金星的環境特別惡劣,但是探測器中傳回的信息表明,金星表面的熔岩中含有被被蒸發的水,也就是說曾經的金星可能和地球一樣,是一個充滿液態水的行星,甚至有研究認為,金星可能存在過生命! 但是隨著金星的逐步演化,這個行星的環境逐漸變化,慢慢變成了今天這個人間煉獄一樣的環境,科學家認為,金星的變化和多種因素有關,比如金星沒有自己的磁場,以及金星的自轉和公轉可能都有一定的關係,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陽系「宜居帶」的移動,隨著太陽的演化,太陽系的宜居帶是逐漸向外移動的,現在的地球正處於宜居帶的最佳位置,但是未來地球也會脫離太陽系的宜居帶。 金星的溫室效應十分嚴重,因此金星擁有太陽系最濃密的大氣層,強烈的溫室效應不斷拉高氣溫,最終陷入了無法遏制的循環,讓這個曾經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變成了「煉獄」。 未來太陽系的宜居帶外移,地球是否會變成下一個金星?沒有人知道答案! 來源:kknews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美國蘇聯發射大量探測器,卻發現「煉獄」

一組照片:80年代,蘇聯人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一組照片:80年代,蘇聯人的真實生活的歷史往事。 莫斯科國立大學,生物學系的大學生 俄羅斯一位人士,對一組照片:80年代,蘇聯人的真實生活,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 相對專業人士的工作水平而言,一些蘇聯業餘攝影師的照片並不遜色。 更重要的是,蘇聯業餘攝影師真實而充分地表現了普通蘇聯居民的生活。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17張照片。 一、蘇聯居民在運動 1980年2月1日至28日,莫斯科地區,來自帕維爾·謝爾蓋維奇·蘇哈列夫(Pavel Sergeevich Sukharev)。 二、在房子附近的長凳上 1980年至1982年,加里寧州,來自貝爾尼科沃(Dennis Tyulenev)。 三、蘇聯家用電器商店在盤點,不對外營業 (說明:今天很少見到這樣的情況,但是在蘇聯時期,商店是在工作日盤點的,盤點期間不對外營業。照片中的俄羅斯語言文字「учет」,意思是「盤點」。) 1980年6月至8月,莫斯科,來自帕維爾·謝爾蓋維奇·蘇哈列夫(Pavel Sergeevich Sukharev)。 四、蘇聯居民的車庫 1980年,莫斯科,來自瓦萊里·烏斯馬諾夫。 五、學生畢業慶賀活動 1981年5月25日,莫斯科伊萬·伏托洛夫地區,來自伊萬·彼得羅維奇·伏托洛夫(Ivan Petrovich Vtorov)。 六、蘇聯的公交車上 1981年,來自瓦雷茲卡。 七、小孩子們,在街上玩耍 1981年7月至12月,拉脫維亞,來自Anna Baderko。 八、蘇聯居民在開玩笑 1985年3月,庫爾斯克地區,來自Tatyana Yurievna Kharchenko。 九、從科斯托馬洛夫斯基大橋到安德羅尼科夫溫泉的道路 1981年5月至1982年9月,莫斯科,來自奧列涅·萊涅夫。 十、工廠下班以後 1982年7月14日,來自Nikolai Viktorovich Kolontaev。 十一、伊迪卡·皮耶卡(Edita Piekha),與蘇聯水手的一次會面 1983年,摩爾曼斯克州,來自弗拉基米爾·德魯希寧(Vladimir Druzhinin)。 十二、莫斯科國立大學,生物學系的大學生 1984年9月,來自Marina Voronina。 十三、藝術家,正在創作以列寧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1983年4月1日,新庫茲涅茨克,來自亞歷山大·阿列克謝維奇·鮑勃金。 十四、費奧多西亞公園,一個蘇聯家庭 1980年至1981年,烏克蘭,來自安東·波塔波夫(Anton Potapov)。 十五、2位家庭主婦,在大街上交談 1985年5月29日,新庫茲涅茨克,來自亞歷山大·阿列克謝維奇·鮑勃金(Alexander Alekseevich Bobkin)。 十六、下雪後的街道 1980年至1982年,莫斯科,來自Oleg Linev。 十七、小孩們在玩樂 1983年至1985年,加里寧地區,來自貝爾尼科沃。 本文旨在發掘歷史,解讀歷史,以史為鏡,以史鑑今。 來源:kknews一組照片:80年代,蘇聯人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賈淑品:十月革命的雙重邏輯與蘇聯解體

十月革命的雙重邏輯與蘇聯解體 ——十月革命是製造出來的革命嗎? 編者按: 十月革命的發生既符合革命發生的理論邏輯,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發展導致的必然結果,又符合在內憂外患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俄國革命發生的實踐邏輯。十月革命,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共同作用的結果。蘇聯的解體在於戈巴契夫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邏輯,這進一步從反面驗證了中國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證明了考茨基的「早產論」是一種謬論。 十月革命掀開了歷史上嶄新的一頁: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和被壓迫人民從此登上了歷史舞台,不僅落後的國家和人民從中看到了革命勝利的曙光,同時對那些試圖維護資本主義制度、認為資本主義制度還堅不可摧的修正主義分子予以致命一擊——它以摧枯拉朽之勢粉碎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最後一點幻想。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相當激烈的反對聲音,其中第二國際著名的理論家考茨基的「早產論」尤為著名。儘管這種「早產論」受到了批判,也被理論和實踐雙重證明是不科學的。但是,1991年蘇聯的解體給某些人一些口實,學術界一些專家學者甚至懷疑、詬病「十月革命」,「社會主義早產論」的論調又重新抬頭,甚至將考茨基的「早產論」奉為經典,另外關於「補課論」、「資本主義不可逾越論」等非馬克思主義理論也相繼出爐,這些都困擾著人們的思想和言行。 因而,對十月革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認清考茨基「早產論」的錯誤並進行批判,我們才能正本清源,自覺抵制錯誤思想的影響,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 一、考茨基:十月革命是「早產兒」 1918年,考茨基在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取得政權後,寫了《無產階級專政》,在文章中,他對俄國未來發展的前途並不看好,還提出了著名的「早產論」觀點。當時,十月革命勝利後不久,俄國社會經濟狀況十分糟糕,考茨基和蘇漢諾夫等人堅持認為俄國生產力水平落後,俄國的生產力水平距離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他援引馬克思在《資本論》初版序言中所說的「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考茨基認為,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們忘記了馬克思這句話,俄國的十月革命所建立的無產階級專政僅僅是一種取消資本主義「自然的發展階段」的大規模試驗,而這種試驗是建立在妄想盲目超越或者通過行政命令的手段來強制執行的基礎上的,所以,他認為在俄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將違背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這是使社會主義「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的最無痛苦的方法,考茨基還說俄國十月革命的發生和蘇維埃政權的建立違背了馬克思的「兩個決不會」理論,十月革命就像「這樣一個懷孕婦女,她瘋狂萬分地猛跳,為了把她無法忍受的懷孕期縮短並且引起早產,這樣生下來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考茨基眼中的俄國十月革命,是以列寧為代表的一部分精英分子,通過暴力革命的手段,採取投機的方式推翻了俄國資產階級。列寧是不顧理智和道德的約束,而只依靠鐵拳取得勝利的革命者,十月革命是一種不成熟的社會主義革命。考茨基認為布爾什維克派採取分裂俄國國內各社會主義黨派,這樣一條取得政權的道路是與馬克思主義相左的,是主宰了別人思想的,是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的專制、獨裁的革命。他堅持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個國家的資本主義化,與民主是不可須臾分開的,即愈是民主,就愈趨近社會主義,當然這里他沒有說明是哪個階級的民主,因而也就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因而對於俄國這樣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通過暴力革命,而不是通過和平改良方式漸進地實現社會主義的方式,考茨基認為這註定了社會主義道路不會長久。但是,事實並沒有如考茨基所願。俄國社會主義建設恰恰在列寧、史達林領導下凸顯了它的優勢,社會主義事業在布爾什維克帶領下,風生水起,考茨基的「早產論」也因而逐漸銷聲匿跡。但是沒有想到1991年蘇聯解體,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應驗了考茨基的「早產論」,於是「早產論」論調重又泛起。在當今歷史條件下,社會思潮暗潮洶湧,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盛行,更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動輒引用考茨基的「早產論」經典言論,甚至把它作為至理名言,學界也有少數人公開質疑十月革命的「合適性」。因此,我們究竟如何看待考茨基「早產論」,並進行實事求是地分析評價,這不僅是必須搞清的理論問題,而且也是關乎到能否真正確立「四個自信」的重大問題。從這個角度出發,怎樣看待考茨基的「早產論」,其實質就是怎樣看待十月革命的問題,這體現了對十月革命的態度及對這段歷史的尊重與否。 十月革命難道當真是布爾什維克為了縮短「懷孕期」,而不尊重歷史發展的規律,「瘋狂猛跳」、獨裁、專制的結果嗎?它的發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還是刻意製造的偶然?真的是待在保溫箱里不能經歷風雨的「早產兒」?蘇聯解體難道真的考茨基「早產論」應驗了?當然不是,下面我們將逐一進行分析。 二、十月革命的雙重邏輯 十月革命到現在已近100年,但是關於它是否早產、是否符合歷史必然性的爭論不僅沒有停止,反而因為蘇聯的解體而甚囂塵上,既有關於它發生時機是否成熟、恰當的爭論,也有到底是資產階級革命還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爭論。那麼如何看待十月革命呢?這場革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呢?還是偶然呢? 考茨基十分反感列寧所領導的十月革命,他指責列寧意氣用事、一意孤行,他認為十月革命條件並不成熟,他指出:「現在俄國進行的,實際上是最後一次資產階級革命,而不是第一次社會主義革命。」【4】在他看來,俄國還不具備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因為他認為俄國還缺乏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的客觀前提,缺乏必要的物質準備,如果硬說十月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那麼革命就是布爾什維克一廂情願地製造出來的革命。這是他們用超越或者用法令取消自然發展階段的大規模試驗。這是布爾什維克通過縮短資產階級革命的痛苦而妄圖走捷徑所追求的結果。這種試圖減輕「陣痛」的「早產」兒註定是「活不久」的。那麼,當時發生革命的情況果真如他所說嗎?這就要我們撥開歷史的重重迷霧,首先來分析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分析它發生的原因,以此來證明俄國十月革命的必然性。 經濟文化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能不能先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跨越資本主義發展的「卡夫丁峽谷」?馬克思晚年放下《資本論》的寫作,重點考察了這個問題,1877年11月,馬克思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批判了俄國民粹派代表米海諾夫斯基對《資本論》中把關於西歐資本主義起源的概述變成一般社會發展道路的歷史哲學的錯誤,批判了他對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歪曲,並提出俄國的農村公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跨越的論斷。1881年,馬克思認真慎重地給查蘇里奇寫了幾封覆信,回答了關於東方社會發展的問題,並對俄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跨越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作出了明確肯定的回答。馬克思指出:「俄國可以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把資本主義制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成果用到公社來」。【5】馬克思關於俄國發展的思想充分體現了歷史發展是受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制約的。任何革命的發生都既要受到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客觀必然性的制約,也要受到革命的客觀形勢和條件的影響,俄國革命也概莫能外。這主要因為,俄國十月革命的發生既符合革命發生的理論邏輯,又符合革命發生的實踐邏輯。 (一)理論邏輯:十月革命是受俄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制約的,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導致的必然結果 任何一個社會的發展都必然受到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的制約。如果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否充分發展這一點就俄國與歐美進行比較,好像俄國發生十月革命,沒有歐美發生革命的條件充分。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時的歐美,雖然革命的物質條件充分,但是國內主觀條件並不具備。因為當時歐美資產階級採取了拉攏工人階級的辦法,培養了一批工人貴族。工人由於受到伯恩施坦主義錯誤思潮的影響,工人喪失了革命的積極性,工人運動被抑制。 而俄國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俄國的所謂「落後」是相對於發達的帝國主義國家而言的落後,在整個世界資本主義範圍內並不落後。「社會主義革命必須以一定的物質條件為前提,如果社會主義在經濟上尚未成熟,任何起義也創造不出社會主義來。」這就是說,如果俄國資本主義不發展到一定程度,任何人是製造不出來革命的,這是革命的發生、發展所必須的經濟條件。列寧曾在晚年《論革命》中批判孟什維克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指出,俄國是介於東西方文明之間的特殊國家,既受西方已開發國家文明的影響,又兼有東方國家腐朽落後的特質。因而,俄國當時的生產力是,十月革命前,俄國資本主義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雖然這種發展不是特別充分,但是這種不充分發展的生產力都受到俄國尷尬的生產關係的制約,而舉步維艱了。由於受封建專制的影響,俄國的生產關係已經像一雙不合腳的鞋子制約了俄國生產力這雙大腳的發展,這可以通過列寧對民粹派「資本主義市場缺乏論」、以及合法馬克思主義的「市場完美論」等關於俄國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錯誤思想的批判可以看出來。因而,就俄國當時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否適合來看,俄國當時革命的發生是受俄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制約的,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導致的必然結果。 (二)實踐邏輯:內憂外患的特殊的歷史條件造就了俄國革命發生的必然性 首先,革命的發生不是單純依靠經濟發展,依靠自然經濟演進的過程,而是由多種複雜的社會矛盾綜合作用的結果。當時的俄國,正處在特殊的內外交困的戰爭背景下,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了三年,這是一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為了維持勢力均衡而互相爭奪殖民地的狗咬狗戰爭。「戰爭異乎尋常地加快了事態的發展,令人難以置信地加深了資本主義的危機。」戰爭像一劑猛藥,摧垮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溫情面紗,把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種醜惡面目暴露在世人面前。列寧在戰爭爆發後曾指出,「在一切先進國家,戰爭已把社會主義革命的口號提到日程上來」,三年的帝國主義戰爭不僅削弱了沙皇政府在俄國的勢力與統治力量,使得俄國革命形勢的發展向前推進了30年,而且這場戰爭也使得俄國在國際上的壟斷資本勢力削弱了。俄國作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為薄弱的一環,各種社會矛盾激化,這樣的境況是革命發生的恰當時機,這也說明俄國已具備了革命的條件,同時也為俄國的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能夠登上歷史舞台,奪取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可能。國內俄國人民一方面飽受沙皇的黑暗統治,急於改變這種現狀。另一方面,苦難深重的俄國人民,迫切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但是這卻違背沙皇政府的意願,他們是不願意結束戰爭的。群眾、工人和士兵由於對戰爭、對糧食嚴重匱乏的不滿,對沙皇專制制度的不滿,在1917年2月,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發動了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但是,俄國人民積極高漲的革命熱情,卻使得俄國的反動勢力惶惶不安。科爾尼洛夫於1917年9月,發動了反革命叛亂,企圖把俄國重新拖回到專制主義統治的深淵。布爾什維克黨堅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他們聯合廣大群眾和士兵,粉碎了科爾尼洛夫的叛亂。科爾尼洛夫叛亂以慘痛的教訓告訴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成果是不可能依靠一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來維護、保持的。難道面對當時十分有利的革命時機,我們不應該抓住,反而拱手退讓嗎?難道了解到科爾尼洛夫叛亂及其後果後,我們還要執迷於十月革命只是布爾什維克為縮短社會主義的『懷孕期」而「瘋狂猛跳」的結果,而不是瓜熟蒂落、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可見,俄國十月革命絕不是像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所說的那樣,是製造出來的革命,這種說法是極不負責的信口雌黃。十月革命是俄國人民在極其不利的形式下被迫主動選擇的結果,絕不是製造出來的革命。馬克思也明確指出,先進的革命意識和思想觀念是革命爆發的主觀因素。社會形態的更替是主體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相統一的過程。而所謂主體能動性主要是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歸根結底是人民群眾的選擇性。因而,俄國十月革命這並沒有違背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 其次,任何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俄國的落後,導致俄國發生革命的階級條件具備,這為十月革命提供了良好的階級基礎。從俄國的無產階級自身來看,雖然他們人數並不多,但是,因為它們分布比較集中,革命願望強烈,且同農民有著特殊的聯繫,這使得無產階級同農民的關係尤為親密。 再次,雖然俄國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好像不符合資本積累的邏輯,但是卻與貧困積累的邏輯高度吻合,貧困積累愈演愈烈,必然導致革命,因為這生成了社會主義所誕生的主體條件。這正是馬克思所揭示的與資產階級的「資本積累」相對應的廣大勞動者的「貧困積累」。 俄國與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交往廣泛,因而,不可避免的也會產生類似於經濟已開發國家那樣的社會矛盾。因而,在俄國當時內外受制的情況下,生產關係就像小腳女人,可謂步履維艱,而如果不變更舊的、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社會生產力就會處處受制,根本不可能充分發展的特殊條件下,必須變更舊的生產關係。 總之,十月革命的發生,充分地表明歷史的發展不單單受客觀規律性、歷史決定性的制約,還受人民群眾的主體選擇性與自覺能動性的影響,是幾個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有機統一。當然,我們也不能對「早產論」一棍子打死,從「資本積累」這種意義上講,「早產論」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一味盲目的、機械的照搬馬克思主義的本本,一味地「唯上」、「唯書」、而不「唯實」,等待客觀條件完全成熟再去機械地照著馬克思主義的本本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可能會錯失革命的有利時機,丟掉民主革命的勝利成果。而十月革命像一場拯救時勢危機的及時雨,挽救了俄國革命。因而,我們不能機械地按照馬克思恩格斯對西歐國家的考察,在內憂外患革命時機成熟的條件下,卻盲目等待革命時機的到來。世界大戰的特殊環境使得俄國必然要走向與西方國家不同的奪取政權的道路,這就像一位並未到分娩期的孕婦,由於特殊的情況引起了胎兒的異常,現在必須當機立斷採取急救措施。但是,考茨基卻要求一定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否則就是「早產」啊。那孕婦就要靜等到預產期才能生,這樣就可能就會危及胎兒及母親的生命,這就必然犯刻舟求劍的錯誤。 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如果不是俄國革命的特殊條件出現,俄國革命的條件並不成熟,所以決不能拔苗助長,人為地拔高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程度。這就是布爾什維克黨在以後的發展中,要充分意識到我們同馬恩所設想的社會主義的差距,這是列寧尊重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表現,因而他在十月革命勝利後多次強調了十月革命發生的特殊性,他指出:「在世界鬥爭中成長起來的革命……,決不是由於俄國無產階級有什麼功勞,也不是由於它比別人先進,相反地,是資本主義的特別軟弱和落後,以及特別困難的軍事戰略情況。」可以說,1917年十月革命決不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產物,恰恰是其落後的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情所造成的。 雖然俄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整體上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但已基本具備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條件,絕不是什麼人腦門一熱,衝動下的產物,也不是少數領導人意志的產物。列寧充分說明了在俄國具備發生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條件後,俄國還需要發生革命的特殊時機和條件,而一戰恰恰客觀上促使了俄國發生革命的特殊時機和條件的成熟。 三、 蘇聯解體和演變是背離了社會主義建設邏輯的必然結果 蘇聯解體和演變難道真像某些人所叫囂的那樣,否定了十月革命的歷史必然性?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這我們可以從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取得成績和蘇聯為什麼會解體兩個方面來說明。 (一)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成績表明十月革命是正確的選擇 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十月革命畢竟是俄國在經濟文化不夠發達的情況下進行的,它有自己的特殊性。「與各先進國家相比,俄國人開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把它繼續到獲得最終勝利即完全組織起社會主義社會就比較困難了。」對此,列寧有清醒的認識,他沒有好高騖遠地認為俄國有發達的生產力,他認識到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要經歷的困難和曲折是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的。但是,作為偉大的革命家,列寧不但務實,而且性格果斷堅毅,在他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黨更是不畏困難和艱辛,十月革命勝利以後,為了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人民同國內外敵人及各種困難進行頑強鬥爭,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起初,列寧根據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計劃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但隨著形勢的發展,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暴露出種種弊端,政策無法再推行下去。列寧充分認識到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先天不足和種種困難。他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坦率地承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通過不懈地探索,列寧根據俄國國情制定並實施了新經濟政策,這是符合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可行道路。 列寧逝世以後,史達林領導蘇聯人民,在飽受德國法西斯摧殘,經濟發展帶來致命重創的條件下;在戰爭所帶來的民不聊生、滿目瘡痍的環境下;在西方資本主義對蘇聯進行經濟制裁、政治孤立、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為了堅持和鞏固十月革命所取得的社會主義勝利成果,他領導蘇聯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衛國戰爭,並取得了勝利。這難道不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嗎?史達林早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模式是為了應付當時戰爭的需要、美蘇競爭的需要。雖然史達林模式有諸多缺點,比如強調集中,民主與法制相對匱乏、逐漸蔓延的官僚制也存在嚴重的問題,但社會主義建設仍然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這說明「早產論」與史達林模式沒有必然的關係。 列寧早在《論革命》中就對考茨基之流攻擊十月革命的經典論調「十月革命的道路行不通、蘇維埃俄國活不成」進行了駁斥。列寧毫不客氣地指出了考茨基性格中的的迂腐與保守,他認為考茨基以俄國缺乏實行社會主義的客觀經濟前提為藉口,進而否定俄國革命,實際上是不懂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辯證法。俄國能夠抓住已經出現的有利革命形勢,根據形勢的變化,把握住主要矛盾,不失時機地奪取政權,這是善於利用偶然,把握住偶然與必然的辯證法,既不違背規律,又不機械地、消極的等待機會,從而錯失機會。那麼,有的人又會說蘇聯現在解體了,還不是被「早產論」證實了嗎?那麼,我們目前需要弄清楚的是能不能用蘇聯解體來否定十月革命的歷史必然性?蘇聯解體以後,一些人又囂張地亮出考茨基「早產論」的大旗,他們認為,蘇聯的解體,東歐的劇變,恰恰證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歷史以響亮的一記耳光打了蘇聯共產黨的臉,而這恰恰又驗證了考茨基的「天才預言」。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蘇聯演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二)蘇聯解體是因為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背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邏輯 蘇聯的演變和最終解體,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是,在這些錯綜複雜的原因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用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引領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沒有遵循「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沒有遵循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背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邏輯,所以蘇聯社會主義的失敗絕不是社會主義本身的失敗,而是官僚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也就是史達林模式的失敗。 史達林模式是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以及俄國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情況下形成的,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史達林為了調撥一切力量對付法西斯戰爭,必須「高度集中」,後期為了集中力量進行建設,集中力量對付西方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必須高度「集中」。但隨著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不斷深入推進,世界形勢也發生了變化,這種只講集中,不講民主的史達林模式的弊端,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比較典型的是形成了一個特權階層,這些人高高在上,他們忘記了革命的初衷,忘記了人民的利益,而為自己擁有超越一切的特權忘乎所以。過渡性質的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政權常態化,他們拋棄了階級合作,喪失了民主法治的糾錯機制,衍生了官僚特權與腐敗,導致社會主義扭曲變質,被人民拋棄。20世紀80年代時,這些高高在上的特權領導人不關心人民群眾的利益,卻唯獨對他們所享受的物質利益情有獨鍾。蘇聯由於長期以來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體制僵化、行政機構臃腫、辦事效率低下、缺乏民主、破壞法制,這不但極大地損害了社會主義的聲譽,而且由於長期缺少有力的、必要的監督機制,導致個人或少數人獨斷專行、政治弊端不斷出現。戈巴契夫當選為新一代黨中央總書記之時,意識到改革勢在必行,但問題是如何改?蘇聯僵化的體制積弊已久,蘇聯的特權階層勢力盤根錯節,而且這時候他們已經偏離人民的軌道。他們自私、貪婪地認為,如果改革真正實現民主化,他們就不可能再享受到特權,相應的權力也會減少或者受到限制;而原有的社會主義機制又會限制特權,雖然說已經享有一定的特權和地位,但也不能隨心所欲地積累財富,自己的子孫後代更不可能享有自己帶來的特權和財富;如何才能夠獲得財富與權力,成為國有資產的真正主人呢?這就是轉為資本主義。在蘇聯的現有的社會主義體制下,他們可能獲得物質上利益,成為享受的團體,但他們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剝削集團。而1988年,以戈巴契夫為代表的「改革派」,倡導蘇共十九大改革,提出改革政治體制的任務,剛好響應了這一特權階層的要求,滿足了他們的陰暗心理。正是戈巴契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口號,並採取了疾風驟雨式、有勇無謀的改革,導致了蘇聯的分崩離析。戈巴契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從表面上看,好像非常適合當時政治形勢的需要,但實際上,他的民主、人道都是無階級性的、超階級的、全民的「民主」、人道,他把社會主義當成宗教教義、原則,人人都可以加入,這就是把共產黨變成了全民的黨,這不但從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一種唯心史觀,而且也違背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它的實質是混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差別,否定國際範圍的階級鬥爭,否定階級差別,將蘇聯引向資本主義。戈巴契夫的政治改革惡果頻出,主要有三點:一是引起人們思想的極大混亂。二是培育了各種各樣的反對派。三是催化了民族分離主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大家可能會存在一個疑問,為什麼群眾會對危機漠不關心、或者說他們怎麼不去阻止蘇聯的解體呢?主要是因為蘇聯老百姓長期處於史達林官僚專制模式的僵化體制之內、遠離民主政治,這就造成民眾不僅對改革漠然,而且也毫無經驗,他們不可能參與到政治改革中去,這也能夠回答蘇聯為什麼會在一夜之間分崩離析,而進程又如此平穩。 由此可見,蘇聯解體的原因固然錯綜複雜,但與十月革命發生的時機是否成熟沒有必然聯繫,但戈巴契夫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推行所謂「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改革路線,沒有堅持社會主義,喪失共產主義信仰,背離社會主義建設的邏輯,把社會主義變成某些人追求私慾的工具,這才是蘇聯解體最主要的原因。因而,不能將蘇聯的演變及其最終解體,歸結於十月革命道路的失敗,也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是社會主義道路的失敗,恰恰相反,而是沒有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失敗,是沒有推行社會主義建設邏輯的失敗。這樣看來,考茨基「早產論」的預言不僅是荒謬的,而且還從蘇聯分崩離析的慘痛教訓,反面驗證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確性。因而,資本主義國家妄圖採取「和平長入」的方式進入社會主義,只能是痴人說夢的妄想。不過,考茨基的「早產論」就是一劑清醒劑,它也時時提醒人們,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一定要意識到自己有許多先天不足,一定要意識到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性與漸進性。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頁。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頁。 卡爾.考茨基:《考茨基文選》王學東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76頁。 卡爾.考茨基:《考茨基文選》王學東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75頁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462頁。 《列寧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頁。 《列寧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頁。 《列寧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頁。 《列寧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頁。 《列寧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3頁。 《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頁。 (作者:賈淑品,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來源:《前沿》2018年第2期) 來源:kknews賈淑品:十月革命的雙重邏輯與蘇聯解體
人類進入太空60周年,盤點蘇聯航天員如何接受太空訓練?

人類進入太空60周年,盤點蘇聯航天員如何接受太空訓練?

4月12日消息,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水星計劃」7人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媒體上曝光時,蘇聯的航天員卻在秘密訓練,不為公眾所知。1961年4月13日,蘇聯《消息報》(Izvestia)的特派記者格奧爾基·奧斯特羅烏莫夫見到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據他的報導,「太空飛行員」尤里·加加林在返回地球的第二天,「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無論是美國的太空人,還是蘇聯的航天員,最初都是從軍事飛行員中甄選出來的 「他的臉上不時出現酒窩,」奧斯特羅烏莫夫寫道,「人們對他充滿了好奇,一直追問他在地球外面度過的一個半小時里所看到和經歷的一切細節,而他很欣賞這種好奇心。」 在一本紀念此次太空飛行的小冊子《太空里的蘇聯人》(Soviet Man in Space)中,對加加林的采訪占據了好幾頁的篇幅。這位航天員如此描述這次經歷:「地平線呈現出非常獨特和不同尋常的美麗景象。」他還贊頌蘇聯:「我把我的飛行獻給……所有走在人類最前沿,並努力建設新社會的人民。」 在一個新聞業更注重宣傳的政治體系中,加加林的言論也許會被一些人認為是編造的。然而,這番話其實很可能就是這位航天員的真實表達。 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來自蘇聯的一個小村莊,後來成長為一位戰鬥機飛行員,同時也是一個討人喜愛,很注重家庭的男人。他外形俊朗,風度翩翩,臉上總掛著微笑,而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較早之前就已公開了其早期人類太空計劃的細節,但直到最近,蘇聯如何挑選和訓練其航天員的完整故事才浮出水面。盡管蘇聯政府宣稱航天員的選擇是向所有人開放的,進入太空的第一批男性——以及第一位女性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都是志願者,但嚴格來說這並不准確。 蘇聯第一批航天員的候選者在縮減至20人後,在一個航天中心接受了訓練。圖中左起第二位便是尤里·加加林 在獲得戰鬥機飛行員資格後,加加林駐扎在蘇聯與挪威邊境的一個偏遠機場,在冷戰的西部前沿駕駛米格-15戰鬥機。1959年夏末,兩名醫生來到基地,與預先選定的一組飛行員進行面談。最初的潛在候選者大約有3500人,後來醫生們將搜索范圍縮小到蘇聯西部的約300名飛行員。 《超越》(Beyond)一書的作者史蒂芬·沃克說:「那些接受面談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接受訪問。」沃克花了數年時間對蘇聯檔案進行整理,拼湊出了加加林此次太空飛行的完整故事。 面談的內容看似是關於職業、抱負和家庭的閒聊。一些人被邀請回來進行第二次談話。盡管醫生們暗示他們正在尋找一種新型飛行器的候選駕駛者,但並沒有透露真正的動機。「他們要找的是軍事飛行員,這些人已經隨時准備好為國家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就是我們在這里所討論的,因為活著回來的機會並不一定很大,」沃克說。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第一批太空人也是在軍事飛行員中甄選出來的,他們的任務是駕駛復雜的水星飛船進入太空。而蘇聯的東方號(Vostok)飛船則被設計成可以從地面遠程控制。除非在緊急情況下,否則飛行員不會有太多操縱的機會。沃克表示,他們不需要飛行員的經驗有多麼豐富,只需要能夠坐在那里,忍受任務中的一切情況,應對急劇增加的加速度並活著回來。 蘇聯在太空計劃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但官方卻一直對此保密 此前十多年中,蘇聯火箭科學家一直在將狗送入太空,為載人飛行積累經驗。對航天員的要求也有些類似,他們必須身體健康,性格溫和,而且體型要足夠小,才能擠進狹小的太空艙。最終,134名年輕的飛行員被選中,有機會參加這項絕密的新任務,而他們的身高都在168厘米以下。一些人被告知任務的內容包括駕駛宇宙飛船,另一些人則認為任務與一種新型的直升機有關。所有飛行員都不允許與同事或家人討論這次任務。 與此同時,美國在1959年4月公布了首批7名水星計劃太空人的名字。候選者要經過一系列艱苦的身體、醫療和心理測試。記者湯姆·沃爾夫在其小說《真材實料》(The Right Stuff)中詳細描述了他們的故事,後來這部寫實性作品被改編成了電影。 對於人類將如何應對太空飛行中的種種挑戰,包括加速度、失重和與世隔絕的狀態等,當時的人們充滿了疑問,並且有充分的理由選擇身體和心理上都最能勝任的人。 莫斯科航空和太空醫學研究所的教授弗拉基米爾·亞茲多夫斯基負責對蘇聯航天員候選者進行測試。他之前曾監督過太空狗項目,被同事(私下)描述為一個嚴厲而傲慢的人。「他是一個有點像詹姆斯·邦德那樣的可怕人物,」沃克說,「他對這些人很殘忍。」 在幾乎所有項目中,蘇聯的測試都比美國太空人所經歷的更漫長和更嚴格。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這些候選者接受了注射、檢查和刺激;他們被安置在溫度高達70攝氏度、氧氣逐漸減少的房間里;他們的座椅會振動以模擬發射的情況。有些候選者崩潰了,有些人則選擇退出。 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訓練相比,蘇聯航天員的訓練雖然艱苦,但對駕駛技能的重視程度要低一些 在整個過程中,這些候選者被禁止告訴家人或朋友他們在做什麼。即使在測試的那個月,仍然有一些人不知道他們是在測試什麼。最終,其中20名年輕人成功地在一個新的航天員中心接受了訓練。該中心後來被重新命名為星城(Star City),但最初只是莫斯科郊區森林中的幾間軍用小屋。蘇聯政府沒有召開新聞發布會或發布公告。根據官方的說法,蘇聯的載人航天計劃並不存在。 「如果他們離開基地,就會被告知不要告訴任何人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在那里。如果有人問起,他們會說他們是運動隊的一員,」沃克說,「一切都被控制著,一切都是秘密。一切都在緊閉的門後。」 蘇聯航天員的訓練計劃本身與美國太空人的類似,但較少強調對太空飛行器的控制。他們在離心機上以令人眩暈的速度旋轉,連續幾天被密封在隔音的隔離室中,幾乎不間斷地接受著身體和心理評估。 蘇聯航天員必須經歷許多美國太空人類似的訓練項目,比如失重訓練 與美國太空人計劃的一個顯著區別是,蘇聯航天員需要接受大量的降落傘訓練。這是因為他們在墜向地面時需要從飛船中彈射出來,以避免在撞擊中嚴重受傷。事實上,太空艙和航天員是分開著陸的,這是另一個直到多年後才被揭示的秘密。 在淘汰了諸多候選者之後,有6名航天員最終被選中進行最初的飛行。隨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開宣布希望在1961年春天發射第一名太空人,蘇聯的太空計劃負責人謝爾蓋·科羅廖夫意識到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1961年4月5日,首批蘇聯航天員抵達了位於哈薩克斯坦沙漠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科羅廖夫所改進的R7巨型火箭正在那里准備發射。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有人知道誰會第一個進入太空。最後,就在發射前幾天,加加林獲得了這一機會。 在蘇聯官方對加加林在地球軌道上的飛行進行正式報導之前,除了那些最熟悉太空計劃的人以外,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根據消息報的特派記者奧斯特羅烏莫夫的報導,1961年4月12日上午,加加林「最後一次向(火箭)下方的朋友和同志揮手,然後走入飛船。幾秒鍾後,發射命令下達……巨大的飛船從一團火雲中起飛,向著太空飛去。」 在史無前例的宇宙飛行之後,莫斯科以極其隆重的儀式歡迎這位凱旋的航天英雄,他也就此永遠銘記在人類的航天歷史上。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和飛行教練員在駕駛米格-15戰鬥機進行例行訓練時,不幸因墜毀事故喪生,年僅34歲。在加加林之後,已有來自41個國家的560多人抵達了近地軌道或近地軌道之外,甚至登上了月球。(任天) 來源:cnBeta
蘇聯版《指環王》30年後被重新發現 已被上傳到YouTube

蘇聯版《指環王》30年後被重新發現 已被上傳到YouTube

據外媒BGR報道,近日在YouTube上出現了一部大約在30年前拍攝的蘇聯版《指環王》。雖然這部電影與彼得·傑克遜執導的經典《指環王》三部曲無法媲美。但這種特殊的《指環王》演繹卻有一些神奇的地方。顯然,它在俄羅斯擁有一批粉絲,J.R.R.托爾金的粉絲們在那里瘋狂地尋找了三十年。最終,它被發現、數字化,並被上傳到YouTube上,任何人都可以觀看。 這部電影於1991年被拍成電視片,比彼得·傑克遜的三部曲首映早了大約十年。它根據《指環王:護戒使者》改編,被認為是蘇聯唯一一部改編托爾金同名小說的作品。它只在列寧格勒電視台的電視上播出過一次,然後就消失了。 列寧格勒電視台的繼任者5TV找到了這部影片,並將其上傳到了YouTube上,《衛報》的這段報道完美地體現了這部影片的質量: 在彼得·傑克遜的電影三部曲第一部上映前10年播出,這部低成本的電影似乎是從另一個時代翻版過來的:服裝和布景都很簡陋,特效也很可笑,很多場景看起來更像是一部戲劇作品,而不是一部長篇電影。 與這部30年前的電影相比,彼得·傑克遜的《指環王》的史詩級電影擁有龐大的預算和獲得更新的技術,讓他能夠為觀眾提供托爾金宇宙的最佳視覺效果。即使在20年後,《指環王》也值得多次觀看,三部曲在電影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但蘇聯版《指環王》也有可取之處。雖然影片可能製作得很差,但需要肯定的是,製片人大膽地展現了一個可能會遭到審查人員大量反駁的故事。蘇聯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拿到托爾金著作的地方,所以出現根據這些作品改編的電影就更難了。 雖然這部電影的攝影和廉價的特效並沒有什麼美感,你也不應該期待像傑克遜的名作中那樣的大規模場景。但至少,這部電影的存在值得肯定,尤其是在30年後。它表明,藝術家們不僅僅是欣賞這個特殊的故事,而且他們願意為《指環王》進行廉價製作,只是為了把它帶到那些否則可能無法接觸到書本的人的家中。 來源:cnBeta
前蘇聯科幻動作FPS《原子之心》22分鍾試玩演示公布

前蘇聯科幻動作FPS《原子之心》22分鍾試玩演示公布

<pGameCross與我們分享了一段視頻,展示了科幻動作FPS遊戲《原子之心》的22分鍾試玩演示。一起來看看吧! 【游俠網】《原子之心》22分鍾遊戲試玩演示 <p《原子之心》遊戲的事件發生在另一個平行宇宙的前蘇聯的全盛時期。在遊戲中,玩家將會扮演一名叫做「P-3」的特工,意外地降落到代號為3826的一片神秘詭異的工業區,他需要在那里探索,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 <p「P-3」將會從他的軍械庫中獲得很多的武器,他將會接受若干個任務,並學習如何悄悄地消滅一個又一個的機器人。他需要開辟出一條道路來進入「3826」的核心地區,在那里他將會遇到最主要的敵人——帶着觸手的巨型機器人。 <p《原子之心》中,玩家將可以升級他們的武器和技能,遊戲同樣也會有物品製作系統和戰利品系統。此外,玩家還需要在遊戲中解開一些謎題。此外,遊戲還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效果。 <p《原子之心》計劃於2021年發售,不過官方目前還沒有公布具體的發售日期。 視頻截圖: 來源:遊俠網
戰列艦的黃昏:意大利海軍與蘇聯海軍的兩種遺憾

戰列艦的黃昏:意大利海軍與蘇聯海軍的兩種遺憾

<p說起戰列艦你會想到什麼?數個世紀以來,戰列艦不僅是世界上任何一支海軍艦隊的主導戰艦,同時也是衡量所有國家海軍力量的重要標尺。每當人們談及戰列艦,信手掂來的「明星」戰列艦有德國的「俾斯麥」號、美國的「依阿華」級或是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的愛好者們對其寄託了太多的贊美乃至於浪漫的幻想,而今天要講述的這兩艘戰列艦卻多少有些令人感到遺憾。 一、意大利海軍的掙扎:「利托里奧」號戰列艦的興亡 <p提起意大利,你或許想到的是足球、意面、文藝復興,也有可能是李雲龍。 <p隨着航空母艦、洲際導彈等新興高科技武器的發展,「巨艦大炮主義」或許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不可否認的是意大利海軍對多塔炮和艦炮的鍾愛。 <p在那個巨艦大炮最為鼎盛的時代,意大利毫無疑問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海軍之一。盡管彼時意大利的綜合實力並不突出,但他們卻擁有着不俗的造船工業與設計水平。在二戰前後建造的多型戰列艦中,就包括今天要講的「維內托」級戰列艦。 <p20世紀30年代,意大利海軍開始了雄心勃勃的稱霸地中海計劃,期望通過對環地中海的控制,開拓新殖民地並重現羅馬帝國的輝煌。同一時期法國為針對德國的「袖珍戰列艦」,開始製作新型「敦刻爾克」級戰列艦。那意大利海軍哪還坐得住,不甘於落下風的設計了「維內托」級戰列艦。 <p「維內托」級戰列艦首批建造兩艘,分別是1號艦「維托里奧·維內托」號(Vittorio Veneto)和2號艦「利托里奧」號(Littorio)。1937年法意英關系緊張後,意大利決定追加兩艘改進型「羅馬」號和「帝國」號。(這里需要補充一點的是,「維內托」級戰列艦艦級也被相當多的主流歷史與軍事的研究及愛好者稱為「利托里奧級」,並將利托里奧號作為該級首艦。因為意大利同級艦艇一般不使用數字排序做舷號,而各種資料也說不一,就連各國維基百科的敘述都不太一樣,導致該級首艦與艦級名稱的界定實際一直十分模糊,大家可以將二者視為「雙胞胎」的關系。) <p1934年,設計論證通過的「維內托」級戰列艦開始建造,1935年5月初,「維內托」級戰列艦開工後半年左右,意大利海軍大幅修改了該級艦的設計。當時,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單艦排水量不應超過35000噸,後又允許意大利和法國建造新的主力艦,但主炮口徑不允許超過406毫米,單艦排水量最大35560噸。當時的「維內托」級戰列艦排水量遠超標準,因此意大利政府下令將此事保密,對外繼續宣稱「維內托」級的標準排水量為35560噸,當然後來的我們知道這兩艘戰列艦的實際標準排水量超過了40000噸。 <p「維內托」級戰列艦在服役後就成為了世界上噸位第二大的戰列艦(「維內托」號41167噸,利托里奧號41377噸),僅次於英國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43360噸),毋庸置疑是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這的確是一件值得意大利人感到自豪的事。 ▲建造中的「利托里奧」號 ▲「利托里奧」號的渦輪組之一 <p利托里奧號在設計上採用長艏樓船型、球鼻首和巡洋艦艉。值得一提的是該級艦採用了普列賽式魚雷防禦結構(Pugliese torpedo defense system)以及剝被帽裝甲體系,均出自戰艦設計組領導者翁貝托·普列賽(Umberto Pugliese)之手。 <p普列賽當時提出的這套防禦體系,包括一層70mm的OD裝甲板和一層280mm的KC裝甲板。從實驗來看,這套防禦體系在面對大口徑穿甲彈直擊的時候作用非常明顯。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在戰列艦上使用復合防禦,而且事實證明這種防禦體系確實是成功的,也成為了二戰時期最牛的設計之一。 ▲剝被帽裝甲體系示意圖 <p盡管這一級別的戰列艦設計非常優良,但在其1940年5月服役於意大利海軍時,距離意大利正式加入戰爭只有40天的時間,這些新銳戰艦還遠沒有形成戰鬥力。   ▲1940年夏天的射擊練習中,可以看到「利托里奧」號上左舷中央高射炮平台的部分景色 <p當法國在閃擊戰中投降之後,英軍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寧安上將決定主動出擊,以削弱意大利海軍實力,因此使用航母艦載機對塔蘭托港實施空襲。11月11日晚,代號「判決」的突襲行動開始,英軍4架轟炸機開始轟炸港內的巡洋艦、驅逐艦和碼頭設施等。同時,6架魚雷機分為2個三機編隊,從西面和北面直撲港內意軍戰列艦。"加富爾"號戰列艦被魚雷擊沉,"利托里奧"號戰列艦艦艏右舷和艦艉左舷各命中一枚魚雷,在英軍第二波的攻勢之下,"利托里奧"號戰列艦又慘遭兩枚魚雷襲擊,但第二枚並未爆炸。12日1時後,得勝的英軍艦載機陸續返航降落,"判決"行動勝利完成。戰列艦在海軍序列和海戰中的地位隨此戰走向衰落。 ▲在塔蘭托被炸傷的利托里奧號戰列艦 <p「利托里奧」號入塢修復工作一直持續到1941年3月,1943年意大利投降以後改名為「意大利」號。1943年9月9日,「意大利」號、「維托里奧·維內托」號以及建成不久的「羅馬」號在駛向馬耳他的途中,航行至瑪達萊娜海域時遭遇德國DO.217轟炸機群的襲擊,「羅馬」號直接被擊沉,「意大利」號也被兩枚弗里茨 X制導炸彈擊中,一枚擊中甲板,另一枚則擊中了船尾,造成了些許損壞。 ▲1943年4月13日遭遇空襲,A處停泊「維內托」級戰列艦 <p戰後根據《意大利和平條約(Treaty of Peace with Italy, 1947)》的規定,「意大利」號應當移交給美國,但由於蘇聯從中作梗:起初蘇聯同意這項條約,但提出了以拆除主炮等艦載武器作為前提條件,隨後直接要求得到一艘跟「利托里奧」同級別的戰列艦,美國迫於蘇聯的壓力,最後放棄接受這艘戰列艦。「利托里奧」號及其姐妹號最終在1948年至1955年間被拆除,這對於意大利海軍來說不能不算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維內托」號的內部豪華設計  <p那麼對於戰列艦無比渴求的蘇聯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二、蘇聯海軍的遺憾:蘇聯級戰列艦的破滅 <p意大利在艦船方面的實力有目共睹,當時一向對資本主義設計觀念嗤之以鼻的斯大林,也對意大利的造船工業分外眼紅。1933年,蘇聯紅海軍的將領們不遠萬里來到了位於熱那亞州的安薩爾多公司,提出以出口燃油、鐵礦與糧食來換取意大利海軍的技術支持。尚未交惡的意蘇兩國隨即一拍即合,開展了諸多合作項目。 ▲安薩爾多的老工廠 <p安薩爾多公司不僅幫助蘇聯設計了基洛夫級、德澤金斯基級護衛艦、塔什干級驅逐艦等多種小型艦艇。還為蘇聯提出了UP41戰列艦方案。該方案是蘇聯級戰列艦的初期方案之一,亦可以看做前文提到的戰列艦的加強版。 ▲意大利幫忙設計 <p斯大林時期,蘇聯設計了蘇維埃聯盟級戰列艦,最初計劃建造該級別15艘戰列艦,並計劃於1947年完工,使之並成為蘇聯海軍主要的攻擊力量,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蘇聯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過為樂觀的計劃。  ▲建造中的「蘇聯號」,由德軍偵察單位於1942年6月間拍攝 <p1938年1月21日,蘇聯政府就決定於當年開工建造4艘23型戰列艦,分別為「蘇聯」號、「蘇維埃烏克蘭」號、「蘇維埃白俄羅斯」號和「蘇維埃俄羅斯」號。首艦於 1938年7月15日在列寧格勒波羅的海船廠開工,其餘幾艘也相繼開工。   在設計中,「蘇聯」級戰列艦就表現出了相當強勁的性能。「蘇聯」級一共擁有 3 座三聯裝 460 毫米主炮,從艦首到艦尾沿縱軸線布置,代號為 A 、B 、C 號炮塔,其中 A 炮塔和...
《親愛的同志》:一場關於蘇聯電影美學的雜耍

《親愛的同志》:一場關於蘇聯電影美學的雜耍

一小段廢話 最近俄羅斯反思電影《親愛的同志》資源的釋出給予了各個意識形態團體借其文本進行辯經的機會,筆者在此不想評論電影之外的事情,也請評論區的各位朋友留個情面,不要討論你們自認為有「互文性」的歷史事件。當你們真正認真地看完這部電影,會發現它的內核其實仍是對俄羅斯主流保守價值觀回歸,而非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親愛的反思電影 「反思電影」是葉爾欽治下俄羅斯電影界的一類全新的文化思潮與電影創作傾向,這些影片在揭露前蘇聯社會存在的各種官僚主義和弊端的同時,更多隱晦地批判社會主義制度,用諷刺、譏笑、挖苦等手法揭露前蘇聯時代的國家領導人,繼而則公開地反對社會主義,反對列寧和史達林。顯然隨著普京的上台,俄羅斯在車臣、喬治亞和克里米亞問題上展現出了強硬的外交態度,經濟情況也從葉爾欽時期的休克療法中逐漸轉好,俄羅斯文化界的發展趨勢亦同九十年代末有了較大的轉變。其中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公開否定史達林時期、社會主義制度的影片急劇減少,而涉及當前黑幫、寡頭等社會問題的揭露型電影取代了其位置。 此外,在日益萎縮的反思電影陣地中,作者對蘇聯時期的不滿與反對主要體現在老一輩導演的創作之中,譬如岡察洛夫斯基的《親愛的同志》《圈內人》、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烈日灼人》、阿列克謝·日爾曼的《赫魯斯塔廖夫,開車!》。青 中年導演的創作,更多是利用蘇聯題材配合新銳電影手法來豐富自己的經驗。他們對前蘇聯的社會現實認知不深,作品所反映的主要是集中於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後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禮樂崩壞的混亂景象,因此更多的是給予蘇聯諷刺與嘲笑,如阿列克謝·巴拉巴諾夫的《棺材200》《鍋爐工》。 在2020年上映,並在坎城影展獲得提名的《親愛的同志》自然是反思電影題材在普京時代延宕的產物,電影罕見地反映了被蘇聯政府隱瞞的1962年新切爾卡斯克罷工事件。影片突出了對非人道社會主義制度的質疑,對當局踐踏人權的不滿。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對史達林、列寧和十月革命的否定從早期反思電影的「明示」轉為了「暗示」,在影像上更多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支撐蘇聯龐大軍政體系的官僚機器和隱藏在帷幕後的意識形態衛道士——克格勃。 導演岡察洛夫斯基(這個譯名來源於李芝芳老師的《當代俄羅斯電影史》)是60年代與塔爾科夫斯基一起崛起的電影人,他是蘇聯新電影傑出之作《伊萬的童年》和《安德烈·盧布廖夫》的編劇,在七十年代後成為獨立導演。岡察洛夫斯基的父親是謝爾蓋·米哈爾科夫,蘇聯著名兒童作家,國歌詞作者。其弟尼基塔·米哈爾科夫是至今活躍在俄羅斯影壇的著名導演,去年在國內上映的《獵殺T34》便是他負責製片的作品。岡察洛夫斯基與深耕於俄羅斯本土電影界的弟弟尼基塔·米哈爾科夫不同,他在八十年代初就遠渡大西洋到美國拍片,這些年在歐美積攢了不少名氣,他的作品也多以「國際路線」為主,如電影《圈內人》是一部由美國人投資、主演的,反映史達林時代大清洗的作品。 《親愛的同志》延續了岡察洛夫斯基在《戰爭天堂》中使用的黑白影調與紀實影像,影片把大背景放在了1962年的蘇聯頓河流域的新切爾卡斯克,聚焦於發生在這里的一場由軍警彈壓罷工所導致的流血事件,揭示了赫魯雪夫時期蘇聯根深蒂固的階級矛盾和經濟與精神的雙重匱乏。 影片主人公、屬於市黨委成員的中層幹部柳達是一位單親母親,她一個人照料著父親和女兒,並與市委書記有曖昧關系。影片的開頭便發生在柳達和市委書記偷情後的清晨,她一邊收拾衣服一邊與情人聊起最近鄰里間吹起的耳旁風。在這場由段落長鏡頭組接成的戲中,導演僅用對話就勾勒出了當前社會的現狀。因為赫魯雪夫粗放式的經濟貨幣改革,工廠發不出工錢、供銷社拿不出食物、物價卻比史達林時期高出幾倍。同時,我們得以從柳達發問的態度上看出她的立場:一位對黨的政策不怎麼自信的中層幹部。然而在柳達關於政策的疑問不僅沒有得到解答,反而被市委書記以「你有額外配給,你不該疑問,中央會解釋一切。」這一無懈可擊的理由駁斥了回去。 柳達來到了供銷社,跟隨店員拿到了屬於黨員的額外食品配給,與此同時,供銷社店內擠滿了領不到食物而抱怨的工人。當店員向柳達試探上級是否會解決普通工人的副食品供應問題時,柳達收起了和善,言辭鑿鑿地批評了女店員,勒令她管住自己的嘴。 在這場看似有些自然主義傾向的戲中,岡察洛夫斯基有意用具象化的視聽語言強化了書記對柳達的告誡,也引出了貫穿於全片的一組並行的階級和人物內心矛盾——即官僚與被統治者,人性與秩序。 逆練蒙太奇學派 導演除去利用懸念、巧合、陰謀等,造成劇烈的戲劇性動作和戲劇性情境,以此延宕階級和心理矛盾外,還別出心裁地利用蘇聯時代的電影創作手法和風格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和蒙太奇學派進行「逆練」,以此達到強化質疑非人道社會主義的目的。 例如在柳達陪同市委和地委秘書長前去發動罷工的電車廠說服工人的這場作為流血催化劑的一幕戲中,岡察洛夫斯基不知是故意,還是為了致敬史實,特意使用了一位體態臃腫的演員飾演區委秘書長,這恰恰對應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資本家的銀幕形象。面對棘手的罷工問題,這位形似資本家的秘書長熟練地利用中央的權威震懾屋內比他級別低的的市委和廠委官僚,可真要站在陽台上安撫怒不可遏的工人時,他卻像軟蛋般重復著那套空洞的政治說教。 導演在拍攝這場「勸服」戲時用了一個蘇聯電影常用的人物關系鏡頭:政治幹部位於畫面前景中央,鏡頭從他背後俯視後景的人群。這種處理「領袖和群眾」的關系鏡頭被運用在諸如《戰艦波將金號》這類影片中。 但很快岡察洛夫斯基便表現出了自己的意圖,他沒有繼續使用一顆景深鏡頭表現「領袖與群眾間的聯系」,相反,他刻意將中景鏡頭對准疲於應付溝通的地委書記,使其與憤怒工農群眾的全景群像並置,這種對比蒙太奇恰巧被愛森斯坦用於《戰艦波將金號》甲板起義前軍官質問水兵的一段戲中。只不過如今與群眾構成不平等關系的不再是封建軍官,而是自稱代表工人的蘇共官僚。 若以上鏡頭可以用「巧合」來解釋,那麼當憤怒的工人撿拾起磚頭砸向滿座著官僚的辦公室,導演用了一個從窗戶由內向外望的主觀鏡頭來拍攝工人群像則明示了他對愛森斯坦1925年攝制的《罷工》的「逆反」。在這部九十多年前的蒙太奇傑作當中,愛森斯坦正是利用幾乎一致的鏡頭語言去表現資本家的狼狽和工人的力量,但今天他被岡察洛夫斯基用來告訴我們官僚同群眾之間難以彌合、尖銳對立的矛盾。 相似的地方還有影片的高潮段落,即本來以和平姿態進行遊行的工農群眾沖進市委大院,卻被埋伏在屋頂的克格勃狙擊手狙殺並嫁禍給蘇聯陸軍的這場戲。 這場被作為影片高潮的彈壓戲的開場使用了我在前文中所講的「領袖與群眾」關系鏡頭,一位蘇軍少將站在陽台上,景深鏡頭從他背後給向後景的群眾,但他嘴里卻喊著「如果你們還不散去,我就下令開槍了!」岡察洛夫斯基對於蘇聯電影美學的戲謔沒有止步於此,在士兵開槍到女主入畫的長達40秒的幾顆長焦拍攝的客觀鏡頭中,影片幾乎沒有一句清晰的人聲對白,與畫面中血腥屠殺相配的是槍聲、叫喊聲、哭聲混合成的環境音響。然而只要瞭解電影史的觀眾都會發現,岡察洛夫斯基這幾顆長鏡頭中所表現的內容完全是在逆用《戰艦波將金號》中的利用雜耍蒙太奇建構的「敖德薩階梯」。 於是我們看到了導演帶有惡趣味的對仗:在《波將金》中,穿著長筒靴的哥薩克步兵排成陣列冷血地向手無寸鐵的俄羅斯平民傾瀉著子彈;在《親愛的同志》中,隱藏在樓頂的克格勃狙擊手毫無愧疚地對頓河的哥薩克後裔們發起屠戮。 其實這場「屠戮」揭露了影片隱藏在階級矛盾之下,不能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中自由探討的歷史與民族矛盾。新切爾卡斯克和頓河流域是白軍哥薩克活躍的中心,在內戰中是反布爾什維克中心。而內戰中的頓河哥薩克阿塔曼卡列金也自殺於此。在俄國語境的「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兩個族群間的不信任和猜忌促使大量哥薩克人投奔納粹,並成立了數支哥薩克偽軍與蘇軍抗衡。在影片中,導演略帶戲劇性的為柳達的父親增設了哥薩克老兵這一身份,雖然過於戲劇化的巧合沖淡了影片的紀實氣氛,使得影片所探討的問題愈加模糊、多義,但它確乎為人物心理的矛盾向縱深跌落做了鋪墊。在柳達父親揭示自己身份的這場戲里,能指為父女之間話語權較量,所指為信仰上的角逐。 回歸保守 柳達所生活的1962年,史達林雖然已被赫魯雪夫的《秘密報告》批倒批臭,但這位「慈父」在二戰中獲得的權威令他成為了蘇聯民眾集體潛意識中的一環。柳達這位經歷過二戰的女兵不止一次在自己情緒、價值觀崩潰時重復道:「如果史達林還活著就好了,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顯然她已被史達林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所成功詢喚,無意識地犧牲了個體性,選擇融入一個新生的主體秩序當中。柳達在親歷了這場屠殺並與女兒失聯後,她對於蘇共當局代表的秩序產生了動搖,這時史達林這位已經被拋棄的「神」自然而然填補了她心中的空缺,成為了她唯一能依靠的「信仰」。 柳達的老父親則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對照,布爾什維克的改造同樣沒能讓他放棄信仰,他欺騙了所有人,包括至親,把聖母像和哥薩克軍服一同扔到衣櫃的角落。當老父親意識到走修正路線的布爾什維克用鮮血為社會主義「祛魅」的行為創造了信仰真空時,他毫不猶疑地請出了這片土地的老主人——民族主義和宗教。父女在面對信仰真空時截然不同,又殊途同歸的舉動正是今日俄羅斯社會氣候的寫照。 近年來,以普京為首的新寡頭們一掃葉爾欽時期的歷史虛無主義,重新將衛國戰爭、沙俄參與的一戰作為振奮民族自信的文本,替史達林平反,鼓吹其歷史功績。同一時間,普京繼續將東正教神職人員引入軍隊建設,彌補了俄軍的信仰缺失,他甚至主持修建了一座以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命名的東正教教堂。在愛國主義冠冕堂皇掩飾下的極端民族主義和封建宗教思潮正在俄羅斯大地上肆意生長,文藝創作作為社會的意識形態的一部分自然充當起急先鋒。 在反映蘇聯解體前夕社會亂象的反思電影《棺材200》中,導演巴拉巴諾夫將男主人公設置為一位列寧格勒大學的馬院教授,當這位可憐的教授親眼經歷了一系列顛倒黑白、喪盡倫理的社會事件後,他選擇來到教堂以「旁聽」的姿態參加一場彌撒。與作者電影相比,商業類型電影中的民族情緒、宗教元素就顯得更加明目張膽,無論是在去年國內上映的《獵殺T34》,還是近幾年的《勒熱夫之戰》《潘菲洛夫28勇士》《布列斯特要塞》《巴爾干邊界》《八月八日》都或多或少涉及了以上問題。 如果說葉爾欽時代的俄羅斯反思電影主張否定社會主義制度,那麼首當其沖的一定是象徵著聯盟暴力機器的蘇聯武裝力量。蘇聯武裝力量是冷戰時期蘇軍的全稱,但這支曾被寄予「解放全人類」希望的無產階級軍隊沒能繼承紅軍的衣缽,匈牙利十月事件、布拉格之春、阿富汗戰爭、八一九事變令其顏面掃地,持續十年的阿富汗掃盪更是拖垮蘇聯的最後一根稻草。民間對於軍隊的不信任,乃至於厭惡,直觀地反應在90年代前後涌現了如彼得·托多羅夫斯基於拍攝的《再來一次》和亞歷山大·羅戈日拍攝的《警衛》、伊萬·德赫霍維奇內依拍攝的《深淵》等一系列公開揭露蘇軍內部違法亂紀、作風敗壞的電影。 假如第二次車臣戰爭和喬治亞戰爭的勝利只是將軍隊擺回了它應有地位的話,那麼克里米亞和敘利亞的大國牌局則讓它的聲望達到了蘇聯解體後的頂峰。這也恰恰順應了這幾年俄國社會環境「打左燈,向右轉」的大趨勢,正如前文所說,近年來一系列贊揚衛國戰爭、俄格戰爭,乃至於巴爾干維和中俄國指戰員英勇形象的電影層出不窮。 《親愛的同志》中,導演岡察洛夫斯基破天荒地採用了與他早年作品相悖的「軍隊無罪論」,把開槍彈壓工人的責任全部推卸到克格勃和其背後撐腰的意識形態身上,為此他再次利用戲劇化的「巧合」使女主在市委辦公室頂樓撞見了一位正在就位的克格勃狙擊手。另外,在前一場由地委、市委、中央常委、軍區各級領導組成的臨時會議中,岡察洛夫斯基借一位陸軍大將駁斥克格勃上將和中央常委官員的話傳遞出了他偏袒軍隊的立場:「工人罷工合乎憲法,蘇聯軍隊拒絕開槍。」 當然,岡察洛夫斯基無意攻擊克格勃中的個體,他實則把矛頭轉向了蘇聯皮膚肌理下的血管中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官僚紅細胞。在影片中,他特意設立了一位被人性論感召的克格勃大尉,成為影片後半段敘事線索的推動者和「助手」角色,實際上這種情節劇的類型形象稀釋了影片留給後世的歷史價值,是一種虛構的假定性情境,也是一種經過過濾的現實。 有趣的是影片中後段有一場克格勃上將與克格勃大尉間關於「罷工合理性」的夜間車內閒聊,兩人從嚴肅的上下級公務匯報中脫身後,聊的第一件事便是「殺人經歷」。 在這組鏡頭中,岡察洛夫斯基明顯地借用了美國黑色電影的鏡頭語言,低調子、低角度照明、明暗高對比,臉一半隱於陰影的克格勃上將位於前景,而克格勃大尉則居於畫面左上虛焦處。上將面無表情地講述著自己的私刑處決經驗,使觀眾無論從畫面,還是台詞上都難分這位穿著便裝的俄國壯漢是否是一位黑幫。最後,這位仿佛來自美國50年代電影中的蘇聯將軍反常地認同了電車工人的訴求,承認了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合乎蘇聯憲法賦予的權力。在這里導演的意圖已經昭示得一清二楚:他意圖將蘇聯的領袖、歷史和人民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割席,從而順應普京時代俄羅斯民族復興的前景,召喚著俄羅斯保守價值觀的回歸。 臨近影片結尾,促使影片階級與心理衝突持續延宕的懸念被「揭開」,柳達自認為她發現了失蹤女兒的屍體,導演在這里暫時舍棄了橫跨全片的客觀固定鏡頭語言體系,選用了主觀的手持鏡頭跟拍。這也就意味著,個體的人性終於突破了官僚系統國家機器的秩序,似乎完成了嬰兒脫離母體的「重生」。之後,柳達陪同克格勃大尉來到靜靜的頓河岸邊,清風和煦,伴著伏特加的氤氳她失魂地步入頓河的溪流,河水淹沒了她的膝蓋,她捧起水澆在自己沾滿墳土的臉頰上。柳達抬起頭,眺望見河對岸有一群嬉戲的哥薩克兒童與駿馬,她驀然意識到她完成了「重生」後的洗禮。 馬這個意象符號貫穿於塔科夫斯基的電影創作歷程當中,此形象的使用與意境融為一體離不開岡察洛夫斯基參與編劇的《伊萬的童年》和《安德烈·盧布廖夫》兩部作品中對其的嘗試與打磨。馬與俄羅斯,或哥薩克的歷史密不可分,它像徵著斯拉夫民族源遠流長的生命力和自由果敢的天性,它讓柳達暫時忘卻了喪女之痛,重新撿拾起傳統與希望。 柳達回到車上後,毫無顧忌地向大尉質詢起了當局彈壓工人的動機,控訴起當局泯滅人性的暴行,她因秩序齒輪需要緊繃的情緒在人性的作用下全部釋放。可柳達終歸沒有能依靠的信仰,當憤怒與疑惑從胸腔中排空後,她再次重復那句可悲的話:「真希望史達林能回來啊,我們不能沒有它,我們做不到。」 影片真正的結局無疑再度削弱了其本該有的批判性和紀實性,柳達的女兒沒有死,她被一位鄰居收留了。或許是岡察洛夫斯基晚年心態趨於溫和,也許是他真的受到了今日俄羅斯文化大環境的感召,他沒有像九十年代那樣訴說一個大時代下的悲劇,而是盡可能地利用戲劇化情境給予了主角和觀眾一個玫瑰色的結局。因此,柳達的「重生」之旅在她重新擁抱女兒的一剎那獲得了圓滿,她心懷感激地說了「她活著啊,上帝啊,她還活著!」 岡察洛夫斯基用了這樣一個「神蹟」般的結局推翻了蘇聯蒙太奇學派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在文藝界矮化東正教與神父的禁忌,不惜完全顛倒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中對神父的描寫。在愛森斯坦的作品里,神父是封建軍官的靠山,他詛咒那些要顛覆貴賤有序的狂徒;在岡察洛夫斯基的作品中,是東正教拯救了這位可悲的史達林主義者,讓所有人回到幸福與美滿的生活當中,讓柳達經受人性的洗禮。 利用1962年流血事件的重現,《親愛的同志》反用蘇聯電影美學體系來敘述「蘇聯把人變鬼,宗教把鬼變人」的右傾故事,結合紀實影像,歌頌俄羅斯目前日益膨脹的民族主義和保守情緒。這部影片傳遞出了這群伴隨著蘇聯成長的俄羅斯老導演在反思電影創作中形式越來越柔和,但內容更反動,更遵從保守價值觀的現實。 說在最後 距上次發那篇《最後的生還者2》的遊戲評論好像已經過去一年了,這段時間內除了不斷讀書提升自己之外,還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試,目前在准備南師大電影學的復試。希望在上岸之後能投更多關於電影和遊戲評論的文章,如果大家對這篇拙劣的影評有什麼建議也請在評論區與我交流,切忌過度聯想。 來源:機核

登陸火星:美國與前蘇聯太空探索的噩夢

縱觀歷史,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從未停止。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多個國家前後已經進行了共幾十次的火星探索任務,但成功登陸的寥寥無幾。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將探測器送上了火星。其中,美國有八次登陸成功紀錄,前蘇聯也曾在1971年短暫成功登陸。 ...
紅色鯨歌:蘇聯捕鯨簡史

紅色鯨歌:蘇聯捕鯨簡史

俄羅斯作為一個有著漫長海岸線的國家,有著悠久的捕鯨歷史,早在四千多年前,楚科奇海邊的土著人就有捕鯨活動了。但是,直到19世紀中葉,俄羅斯才開始加入歐美各國的商業捕鯨浪潮,到了20世紀蘇聯成立之後,持續幾十年的現代遠洋捕鯨活動隨之展開。然而,今天對於這些事情的記憶,已經像蘇聯本身一樣遠去了。 有關蘇聯捕鯨的原因,數量和影響漸漸蒙上了塵埃,只在冷戰結束後短暫地出現在光天化日下。那麼,就從那些當年的記載中,看看早在戈爾什科夫上將把紅海軍變成藍海艦隊之前,那些遠征極地的蘇聯捕鯨船隊,當年是如何活動的吧。 間戰期的活動 想必很多了解過捕鯨歷史人都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蘇聯需要發展遠洋捕鯨?」而且稍有常識的人都會舉出一大堆「不需要」的理由,蘇聯的海岸線大多數位於冰凍帶內,除去北冰洋以外,只有大西洋沿岸的幾個港口全年不凍,太平洋幾乎找不到不凍港;西伯利亞和高加索地區有豐富的石油,可以穩定供應,不需要鯨油作為燃料;捕鯨的不確定性非常大,遠洋航行的成本又太高,這樣的變動因素很難完全掌控…… 了解蘇聯捕鯨的起源,要回到1923年。 1923年,蘇聯還只是一個新生的國家,百廢待興的時期下並未出現國家主導的捕鯨,過去的捕鯨企業仍然是主導力量。這一年,一家蘇聯-挪威合資企業「維嘉」(Vega)注冊成立,得到了在楚科奇海和白令海15年的捕鯨許可。這家公司旗下有5艘捕鯨船和1艘加工船,在兩個季度內捕獲了600條鯨魚。但是不久之後,維嘉因為違反法律而被吊銷了許可證。 1931年,隨著工業化浪潮在蘇聯展開,捕鯨行業又再次發展起來。位於堪察加的一家企業從美國購買了1艘11000噸的貨船「格倫嶺」號(Glen Ridge),經奧斯陸運抵列寧格勒。1932年,它被改裝為加工船「阿留申」號(Aleut)。在對鯨魚加工缺乏足夠認識的情況下,「阿留申」號的改裝充滿了困難,船廠認為改造計劃很難實現,但是蘇聯的造船專家A·克利洛夫(A.Krilov)堅持為改造站台,最後「阿留申」號確實出海了,首位船長是A·杜德尼克(A.Dudnik)。 直到1932年7月,「阿留申」才匆匆出港,捕鯨季節已經過了一半了。意識到已經趕不上旺季了,杜德尼克決定從列寧格勒出發,在基爾進行補給,經牙買加通過巴拿馬運河,最後到達墨西哥西部的王宮群島開展捕鯨。完成之後在舊金山再做一次補給,經過夏威夷返回海參崴。 在到達基爾後,三艘挪威的捕鯨船加入了「阿留申」的船隊,同時對遠洋捕鯨了解不多的蘇聯人邀請了許多來自19世紀捕鯨大國的人,大多數都來自挪威、瑞典、美國和德國。 10月12日,「阿留申」船隊到達太平洋,25日他們獵到了第一條鯨魚,整個航行中共計捕獲21條。不過在返回西北太平洋的時候,船隊遭遇了颶風,為了躲避他們居然誤入了位於小笠原群島某處的日本海軍基地,在地圖上當然看不到這個機密位置。 意識到港口里的軍艦包圍了他們,船隊緊急向鄰近的蘇聯海港取得了聯系(這個消息大概很可能登上歐美報紙的頭版),他們最後被放行了。這個意外在歷史中被塵封了幾十年後,才在1990年伊萬尼茨基(Ivanizkiy)的一部歷史傳記里被揭露,後者稱其為「不為人所知的珍珠港序幕」。 第一次捕鯨基本上成果不錯,到了1933年5月28日,「阿留申」號開始了第一次正式獵捕。第一個獵物是堪察加海岸的一頭15米的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第二個獵物是一頭26.5米的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這個大傢伙用了兩台30噸吊機才吊起來,它甚至比「阿留申」的甲板還要長!幾天時間里,工人們都在《國際歌》的廣播中,處理這個超脫想像的巨獸。直到11月6日,在楚科奇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轉悠了幾個月的「阿留申」號才返航了。 雖然看起來他們超額完成了任務,然而結果卻令人失望。 第一次捕鯨的結果是生產罐裝肉415箱,鯨油1114噸(由於酸度較大質量不高)。第二次捕鯨的結果為獵到了339條鯨魚,生產罐裝肉4574箱。隨著捕獵到的鯨魚越來越多,加工船索性放棄生產罐裝肉,只製造粗產品。幸運的是,寒冷的高緯度地區肉類變質很慢。 就像19世紀美國的捕鯨文學一樣,蘇聯人也有自己的捕鯨文學,只不過和以冒險為核心的美國捕鯨文學相比,蘇聯的捕鯨文學更以「革命鬥爭」為核心。 在瓦克霍夫(Vakhov)的小說《地平線之息》(Blows on the Horizon)中,「阿留申」號被改名為「濱海」(Primorye)號,兩艘捕鯨船分別是「事業」號和「前線」號。書中不僅有捕鯨的內容,更多的則是外國間諜如何干擾捕鯨船的勇士們,以及後者如何做出鬥爭的情節。全書的結尾當然是外國勢力狼狽逃離,主人公大獲全勝。之所以要提一下這本書,還是要解釋二戰後的蘇聯捕鯨活動的一些方面。 很長時間來,「阿留申」號都是蘇聯唯一的加工船。這艘煤船在寒冷的北太平洋上冒著黑煙,讓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骯髒。船上的空間很狹小,連船長室也只能坐下一人,而且船上蟑螂泛濫。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里,船員們只能靠著外國專家的指導工作,當然指望兩三個專家指導百五十多船員並不現實。這些工作往往都是在冷風中踩著發熱的水泥甲板完成的,很多船員甚至沒有皮靴穿。和浪漫的海上生活截然相反的是,加工船上的每一天都在疲憊的勞動中度過,做完工的船員累得不想換下被鯨血、鯨油和自己的汗水浸透的工衣,在走廊里就睡去了。 梅爾維爾在《白鯨記》里大篇寫了捕鯨船員飲酒的場景,不過在蘇聯的船上是買不到酒的,唯一可能獲得類似的刺激物的地方就是船上的小賣部。 船員的主食很簡朴,天天幾乎都是白水粥,或者蘿卜、土豆、洋蔥和捲心菜這類容易儲存的蔬菜。然而一旦獵到了鯨魚,他們便有機會吃上幾天的肉,基本上都是用鯨魚的內髒、鰭條上的肉做的肉丸、肉排等等。 盡管「阿留申」號完成了每一年的目標,但是卻沒有完成五年計劃的大目標。1937年,海參崴的一批高官被投下了監獄,1938年,倒霉的杜德尼克也以莫須有的「間諜罪」被投下大獄,兩年前他剛由於出色的業績獲得列寧勛章。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在這個時期蘇聯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了戰爭,捕鯨活動迅速衰落。這之後便是十年左右的空白期了。 二戰後的蘇聯獲得了不少來自歐美的援助,依靠幾艘改造為捕鯨船的原美國海軍掃雷艦,北太平洋的捕鯨船隊擴大了。這些船隻分別是「暴雪」號(Purga)、「暴風雪」號(Buran)、「季風」號(Musson)、「雪風」號(Vyuga)、「台風」號(Taifun)和「颶風」號(Uragan),因此它們也被稱為「狂風艦隊」。當然,沒有人知道這些雙螺旋槳、全金屬的快速船曾經是美國軍艦。同時,位於蘇聯控制下的千島群島的幾處日本捕鯨港口也被利用起來。此後,千島群島海域成為捕鯨的新去處。 規模更大的船隊讓捕鯨活動規模也迅速擴大,1951年,蘇聯生物學家B·森科維奇(Zenkovitch)在給漁業部長的信中指出,千島群島周圍鯨魚數量正在迅速減少。1955年,另一位科學家克魯莫夫( S.K.Klumov)在給漁業部的信里表示,計劃的配額沒能考慮到千島群島周圍鯨魚種群的迅速衰退,提議更改捕撈配額。遺憾的是此計劃並未通過,但是也沒有必要了。 50年代後期,「阿留申」號和千島群島捕鯨站的收獲都不斷變小,大鯨魚已經很難獵獲了。1955年,千島群島的第一個捕鯨站被關閉,最後一個在1964年關閉。1957年,「阿留申」號被更換為液態燃料驅動,1967年退役。這些捕鯨船和港口的衰落,標志著蘇聯捕鯨轉變了方向。 戰後復興 二戰後的蘇聯遭受了不小的破壞,但是它此時需要成為一個世界的領導者,一個工業超級強國,從而在冷戰中取得主導權。作為工業資源的一種,自然資源也在考慮范圍內,人們對捕鯨的熱情復燃了。 1946年,作為德國賠款的「維京」號加工船,現在叫「光榮」號(Slava),離開了敖德薩港,前往南極開展捕鯨活動,最後帶著384條鯨魚返航。諷刺的是,這一年蘇聯和日本同時在《國際捕鯨規章公約》上簽了字。 此後,「阿留申」號的甲板上似乎看不到北露脊鯨(Eubalaena glacialis)或者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了,這兩種鯨都在1935年受到公約保護。然而,蘇聯的捕鯨活動並未停止。1947年,阿列克謝·索爾雅尼克(A.Solyanik)成為了「光榮」號的新船長,他未來會成為蘇聯歷史上最成功(或者說最具破壞)的捕鯨人。在1946和47年的捕鯨活動中,來自挪威的指導人也在「光榮」號上工作,到了1948年後他們就離開了,而且被抹去了存在。 和「阿留申」號與「狂風艦隊」一樣,「光榮」號的獵獲也迅速飆升,1947年船隊獵獲鯨魚386條,48年是824條,此後是1145、1736、1988,到了1952年突破了3000條,被捕獲的多數為長須鯨(Balaenoptera physalus)、座頭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當然也有藍鯨。然而在國際捕鯨委員會看到的公開數據里,蘇聯卻遵循了穩定的捕鯨模式,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欺騙一直伴隨著整個蘇聯捕鯨史,即使簽署了捕鯨公約,蘇聯的捕鯨船仍然會偶爾獵捕灰鯨和北露脊鯨,只要沒有人知道這些事情,船隊就不會停下他們的目標。除了掩蓋活動以外,修改數據也是欺騙手段的一部分,1948-49捕鯨季抓到了112條座頭鯨,報告8條,到了1951-52季,抓到了950條座頭鯨,也只報告了8條!在這期間,船隊還獵捕到一些南露脊鯨(Eubalaena australis),卻從未上報過數額。這樣的獵捕下,不出幾年大西洋-西印度洋的座頭鯨種群就要瀕臨滅絕了,蘇聯捕鯨船隊將目標轉向了南太平洋。 在當時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一帶還有規模龐大的座頭鯨種群,1957年,「光榮」船隊開始了第一次破紀錄的大規模獵捕,目標正是這里的鯨群。57-58季共捕獲了約2200條座頭鯨,大部分在58年初的一個月內捕獲。在1958-59年的捕鯨季里,僅「光榮」船隊就捕獲了4000多條鯨,相當於規定配額的3倍多。於是又一次,大部分的獵捕記錄都被隱藏了。從這一年開始,蘇聯捕鯨規模迅速擴大,捕鯨史進入了所謂的「黃金時代」。 在這個時期,由於全球鯨豚類種群的衰減,利益下滑使傳統的捕鯨大國普遍削減了船隊,英國和挪威出售了幾艘大型加工船。但是在蘇聯,第七個五年計劃要求更多依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對捕鯨的支持力度反而加大了。在「大即是優」的狂熱情緒中,更大的加工船被建造出來,既然當時最大的加工船荷蘭的「威廉·巴倫支」號排水43500噸,那麼蘇聯就要造2艘45000噸的大船,全長200米,每天就能生產3700噸鯨肉、鯨油產品。 這僅僅是開始,蘇聯手里還有一艘1926年建造的客貨郵輪「漢堡」號,它在戰前經營漢堡-紐約航線,1945年被沉入海底。1950年「漢堡」號被打撈,送往東德進行改造,被命名為「尤里·多爾戈魯基」號(Yuriy Dolgorukiy),隨後前往加里寧格勒部署。同時,基爾船廠那兩艘加工船,首船「蘇維埃烏克蘭」號(Sovetskaya Ukraina)在1959年離開敖德薩開始首次捕鯨活動。1960年10月,「尤里·多爾戈魯基」號也離開加里寧格勒進行捕鯨。到了1961年,「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加入了「蘇維埃俄國」(Sovetskaya Rossia)號船隊,離開海參崴前往南極海域。「光榮」號船隊、「蘇維埃烏克蘭」號船隊和「蘇維埃俄國」號船隊共有捕鯨船70艘,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鯨船隊,蘇聯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捕鯨大國。 想要抵達南極洲,船隊必須穿過風大浪急的盛行西風帶,那里的海浪連最大的船隻都能吞沒。除了嚴寒和大風以外,船員最大的威脅便是落水。 在巨大的加工船上,人們很難注意到一個落水的人,而且就算他再擅長游泳,他也不可能在寒冷、高鹽的海水里堅持幾分鍾。加工船上的落水風險很高,而救生艇也很難立刻准備好。對於那些不幸的水手來說,他們的遠航將變成無法返回的道路,如同「佩闊德」的船員一樣在死後無棺無柩地沉入大海。 和小說里的英雄描寫不同的是,蘇聯的大規模捕鯨一點都「不講武德」。高科技聲吶能夠在十幾公里外聽到鯨魚的歌聲,沒有人需要劃著小艇向鯨魚扔出標槍,大威力的捕鯨炮一炮就可以把巨大的魚叉刺入鯨魚的體內,還能放出氣體阻止鯨魚下沉。死去的鯨魚隨後被吊車拉到加工船上加工,而那些過程也同樣毫無英雄氣質,僅僅是和血、肉以及油漫長痛苦的搏鬥而已。 在1959-60季里,「蘇維埃烏克蘭」船隊就獵到了7500條座頭鯨,規模更小的「光榮」船隊也獵獲了5500條座頭鯨,當時索爾雅尼克已經成為兩支船隊的總指揮。到了1960年,「蘇維埃烏克蘭」又獵獲5500條座頭鯨,「光榮」獵獲4000條,出師不利的「蘇維埃俄國」只有3500條。在三支船隊的掃盪下,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座頭鯨種群在1961年幾乎不復存在了。所以在1961年,三支船隊的收獲都不過一千多條,五年之內,南太平洋的蘇聯捕鯨船隊收獲了37000條座頭鯨,其中不少都是10米以下的未成年個體,也是公約禁止獵捕的對象。 赤紅的大海 缺乏競爭者的蘇聯捕鯨活動並未因為這些原因縮減,但是外界對此的質疑增加了。澳新兩國的科學家們最初發現了座頭鯨種群的神秘消失,一日,運載著准備起吊的座頭鯨的「蘇維埃俄國」號被一艘挪威捕鯨船發現,船長緊急下令把鯨魚吊起來,結果卻讓挪威人驚訝地看到幾條禁止捕獲的座頭鯨在向他們「招手」。「蘇維埃俄國」號為了繼續掩耳盜鈴,索性把鯨油冶煉裝置打開,讓鯨油把死去的座頭鯨蓋住。在這個之後,所有的蘇聯加工船都在舷側裝有蒸汽排放設備,打算用「障眼法」繼續上演自欺欺人的把戲,座頭鯨才不會是唯一的受害者呢。 藍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長期以來都受到捕鯨活動的影響。而在19世紀的全球捕鯨中數量銳減的藍鯨,在20世紀再一次受到了慘重影響。 從1962年開始,蘇聯捕鯨船隊就開始非法獵捕藍鯨和侏儒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 brevicauda),僅1964年「蘇維埃烏克蘭」號就捕殺了1800條藍鯨和侏儒藍鯨(同年的其他三支船隊只獲得了幾百條藍鯨),在這個「黃金時代」蘇聯捕鯨船隊一共獵捕了近1000條藍鯨和10000條侏儒藍鯨,到了1973-74年南極的藍鯨種群只有350條。同樣,南露脊鯨也幾乎遭到滅頂之災,3368條被捕獲,只報告4條。所有獵捕的鯨類只有長須鯨的捕獲量被誇大上報,從而填補盜獵禁捕物種的缺口(捕獲規模同樣巨大)。 隨著藍鯨、南露脊鯨和座頭鯨的瀕臨滅絕,蘇聯捕鯨船隊把目標投向了更小的塞鯨(Balaenoptera borealis),這是第三大的須鯨,由於速度很快一直不是捕鯨人的目標。從1962年開始,捕獲的塞鯨數量急速上升,1964年捕獲670條,次年1300多條,1966年是2500條,1967年是3500條,而且都是在一個種群之內。在「蘇維埃俄國」號上的鯨豚學家提出警告,如果不減少塞鯨的捕獲量,五年之內印度洋塞鯨的數量將低於座頭鯨種群數量。事實證明科學家不是想得太近,而是太遠了,1968年,原先的塞鯨種群幾乎滅絕,只捕獲了127條塞鯨。 在往返南極洲的途中,蘇聯船隊也會在熱帶繼續捕鯨,主要是抹香鯨和座頭鯨。而在1964年登上「蘇維埃烏克蘭」號的生物學家尤里·米哈列夫(Yuri Mikhalev)還說,大量布氏鯨(Balaenoptera brydei)也在捕獲對象里。他親眼目睹了船隊「斷子絕孫」式捕鯨法:「25艘捕鯨船排成扇形長列,一旦一艘發現了鯨魚其他的也能知道。然後他們會殺死看到的每一條鯨,繼續前進。」居留性的印度洋座頭鯨和侏儒藍鯨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對抹香鯨來說情況是一樣的,首先被捕獲的是大型的鯨,然後逐漸轉向哺乳期的雌性、甚至是未成年的個體。1972年船隊捕獲的抹香鯨里,45%都是哺乳期的雌性,短短幾年之內南太平洋的抹香鯨種群就崩潰了,1973年「蘇維埃俄國」的「捕鯨科學研究報告」里也指出:「抹香鯨的繁殖區已經變成了鯨類的荒漠……」(前一年他們捕殺了5600條抹香鯨)到了1980年,整個南方海域幾乎看不到可以獲利的獵場,捕獲的鯨類也只限於小須鯨(Balaena rostrata)。 和同樣進行遠洋捕鯨的日本相比,蘇聯做的還要更差。 日本是一個長期依賴海上資源的島國,而俄國本質上還是陸地國家,兩國對鯨肉的需求量差別很大。在日本的加工船上,鯨肉會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並返銷國內,蘇聯捕鯨船上則會讓不少鯨肉腐爛也毫無作為。綜合來看,日本加工船可以利用一條鯨90%的部分,製作60-80種產品,蘇聯捕鯨船隻能利用30%的部分,製作8-10種產品。當然,對於兩國非法捕鯨的其他問題,在下面會繼續講解。 黃金時代的結束 在「阿留申」號即將退役前夕,蘇聯重組了北太平洋捕鯨船隊。新的加工船「大連東方」號(Dalniy Vostok)和「海參崴」號(Vladivostok)成為了北太平洋捕鯨的主力。60年代早期,兩船在阿留申群島一帶捕殺了2800多條座頭鯨,1964年捕獲了藍鯨170條,長須鯨2500條,這是兩個物種在北太平洋遭受過最嚴重的捕獵之一。即使是受保護的北露脊鯨也未能倖免,1963-69年,670條北露脊鯨被盜獵,包括阿拉斯加灣、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千島群島海域,在白令海的北露脊鯨數量下降到不到30條,處於極危狀態。 捕鯨船最垂涎的目標還是抹香鯨,然而隨著龐大的雄性的枯竭,以雌性為目標的捕獵越來越多。1972-1977年間的收獲里,80%幾乎都是雌性,1970-71季度捕獲了9000條雌性抹香鯨,僅僅報告1800條,捕獲的12300條雄性也只報告5700條。這種毫無底線的自欺欺人迫使國際捕鯨委員會把抹香鯨的最小尺寸降低到11.6米,從而降低雄性的捕獲量,但是由於雄性抹香鯨已經數量很少,這樣也會讓雌性受到巨大的捕獵壓力,減緩種群的恢復速度。 實際上,這類規則對蘇聯捕鯨活動沒有什麼約束力。蘇聯一方面在國際上和日本聯合起來對國際捕鯨委員會施壓,迫使其無法出台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同時也會威脅登上蘇聯加工船的委員會監督員,警告他們不要走漏風聲。這似乎解釋了為什麼蘇聯在同意監督員登船後,卻要求監督員必須來自東歐、古巴或者其他親蘇的國家。而且有案可查的是,如果船上的監督員是日本人,那麼他很有可能和蘇聯方面交換信號,從而共同抹去兩國不合法的盜獵活動。 真正結束「黃金時代」的,正是出於自私和短視,毫無顧忌地掠奪自然的蘇聯捕鯨人自己。 第一艘蘇聯加工船「阿留申」號在1967年退役,第二艘「光榮」號也在1966年從南極撤離到北太平洋活動,直到在1969年退役。1975年,同樣老舊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也退役了,而這時,反對非法捕鯨的「亞哈」行動也展開了,一群環保活動者攔截了前往加利福尼亞海岸捕鯨的「大連東方」號,試圖阻止它的捕鯨活動。雖然他們未能阻止「大連東方」號的獵捕,但是卻讓蘇聯捕鯨船隊從此不得不屢屢面對和反捕鯨船隻衝突的風險。1976年和77年的兩次對抗不僅進一步損壞了蘇聯的聲譽,還讓壓制非法捕鯨的行為越來越難以執行。 1978年,屢次對抗反捕鯨船隻的「海參崴」號退役了,第二年「大連東方」號也退役了。同樣屢屢違反公約,非法捕鯨的「蘇維埃俄國」號,在1979年捕獵了150條抹香鯨後,同樣退役了。至此蘇聯只剩下「蘇維埃烏克蘭」號一艘加工船了。 此時蘇聯仍然想竭力維持遠洋捕鯨船隊,並且斥巨資維護老舊的「蘇維埃烏克蘭」號,同時還通過投票反對1982年的「商業捕鯨禁令」來努力保護自己的捕鯨權,然而蘇聯的遠洋捕鯨之路已經走到了盡頭。到了1985年,「蘇維埃烏克蘭」號並未前往南極,在1986年短暫前往南極捕獵後,蘇聯政府要求「蘇維埃烏克蘭」號返航,結束所有的遠洋捕鯨活動。到了這個年份,這樣也確實不劃算了。 雖然蘇聯仍然反對禁捕,但是卻沒有資金重啟捕鯨計劃,1991年後,俄羅斯也從未嘗試過恢復遠洋捕鯨,雖然楚科奇土著依然按照國際捕鯨委員會的配額許可繼續捕獵,且俄羅斯依然屬於反對禁捕的國家之一。 尾聲 1993年,曾經在捕鯨船隊工作的俄羅斯科學家阿列克謝·雅布羅科夫(Alexey...

蘇聯高明的一步棋:1978年,蘇聯為何要保證越南的安全?

很多年前美國大片《第一滴血》風靡全球,在電影系列的第二部中表現了一個主題,主人公蘭博到越南執行拯救俘虜的任務,期間與越南軍隊發生了衝突。但是在越南軍隊的背後有蘇聯軍隊的軍官參與管理和指導。這就是本文要描述的一段世界歷史時期——冷戰時期。 1978年的11月,前蘇聯和越南簽署了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條約中不但含有軍事同盟,更是含有非常高的意識形態認同。同時也有保證越南國家安全的意思在里面。 而熟悉蘇聯和越南地理位置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國家其實距離很遠,並且從種族到民族傳統都不一樣。但很多人認為當年蘇聯和越南保證越南的舉動其實是冷戰時期非常高明的一步棋。 蘇越簽訂友好合作條約 冷戰時期的盟友爭奪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世界被分為了東、西兩大陣營。陣營主要的領頭羊國家蘇聯和美國由於政治信仰和意識形態上的不同相互處於敵視的狀態。蘇聯在二戰初期還是個國民生產總值低下的國家,但是經過了二戰,發展成了東部亞歐大陸上的軍事和政治思想的「老大哥」。 而美國經過了二戰,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本土並沒有發生戰爭,同時與亞歐大陸相隔東西兩大洋,南北也沒有強敵,發展成為了全球經濟軍事第一的超級強國。於是西方資本主義和東方共產主義的政治主義之爭就在這兩個大國中開始了。 二戰過後不久功成名就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終於結束了任期。於是美國迎來了歷史上最鷹派的總統杜魯門。 杜魯門在1947年的兩院聯席會上明確指出,蘇聯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可容忍的集權制國家,為了抵制極權體制對於西方盟國的侵犯行動。國會必須動用超過4億美金的緊急援助,以幫助希臘和土耳其抵抗蘇聯的侵略。 這項干預他國政治的政策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這項政策徹底地破壞二戰時期的盟友蘇美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揭開了「冷戰」的序幕。 杜魯門 冷戰不僅僅是意識形態的主義之爭,更是在兩國之間掀起了各個方面的互相競爭。兩國之間開始搞核武器軍備競賽,也在亞歐大陸上的各個國家之間展開了盟友的爭奪。 由於雙方的軍事力量過於強大,其實誰都不敢輕易地發動武裝力量來爭奪世界第一的頭銜。但是美蘇雙方又想把對方的勢力進行削弱,於是便開始動用包括經濟封鎖、政治供給等手段,來爭取一些弱於兩國的國家成為盟友。其中越南就是兩國之間最前沿的爭奪戰場。 實際上,在二戰後的中國和東南亞地區諸國都是傾向於美國的。國民黨當時為了打壓在國內盤踞的中共勢力,向美國訂購了數量龐大的美式裝備。在我黨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戰鬥,最後還是占領了國內大部分地區。 而美國這時的意識形態和共產黨格格不入,於是便將中國劃歸到了蘇聯極權主義的一方。而東南亞地區在二戰期間曾經受到中國的軍事援助,同時當時的中共非常喜歡搞革命聯合。於是越南等地區也興起了共產革命的浪潮。並且在意識形態上拜了蘇聯老大哥的碼頭。 美蘇爭霸 意識形態上的占領區域 在冷戰開始的前幾年,美蘇之間的爭奪還停留在意識形態和軍備競賽上。美蘇當時為了能夠補充足夠打壓對方的軍事武器,大量地生產了直到現在也威脅全球的核彈頭。而在意識形態上,美蘇都同時爭取大量的軍事盟友來壯大自己的陣營。 當時的國際政治舞台上出現了很多同一國家中因不同意識形態而分裂成兩個國家的現象,戰後的德國被分為東德和西德,朝鮮由於美國打響韓戰,於是中國抗美援朝,形成了如今的朝韓兩國。這些被分裂的國家實際上也都是美蘇在冷戰期間爭奪的戰場。 越南當時處於胡志明的共產革命時期,於是便很正常地歸到了蘇聯陣營的一方。蘇聯也樂得找到了東南亞最為前沿的一個國家作為戰略儲備生產地。越南作為亞太地區比較重要的港口大國,也成為了美蘇爭霸的前沿陣地。 美國之所以在後來的幾年內發動越南戰爭,其實也是希望和蘇聯爭奪在亞太地區的港口的使用權,以建立完善的海空軍軍事基地。但是越南共產黨的思維方式已經非常的蘇聯化了,於是抗擊美國的軍事侵略成為了當時越南最為重要的國家行動。 美國在越南發動的「特種戰爭」並沒有打垮越南革命軍,後來又在越南開展了多次局部戰爭,也未能得償所願。最後不得不撤出越南。 此時蘇聯人乘勝追擊,俘虜了越南共產黨。在美軍撤離的前一年和越南簽訂了上文提到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並且被越南官方授予使用金蘭灣、峴港等海空軍基地的權利。 同時為了加大蘇聯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在1978年底攛掇越南共產黨向柬埔寨發動侵略戰爭。這之後柬埔寨國內的蘇方勢力開始膨脹,組織了紅色高棉等重要的軍事武裝力量,在柬埔寨實施了倒行逆施的大屠殺。造成了柬埔寨屍橫遍野的人間慘劇。 美國在越戰 蘇聯的亞太大佬夢 事實上,蘇聯和越南簽訂友好條約的目的一共有三層。 第一層當然是在冷戰期間打壓美國向東南亞地區伸手的一種戰略目的。 第二層則是為了能夠讓國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到東南亞以及其他地區,以增加自己的國民經濟收入。 第三層則是蘇聯希望通過和越南聯合,徹底統領亞太地區各國實現超級大國的「大佬」夢。 在歐洲地區,蘇聯當時占領著波羅的海三國,捷克,波蘭,等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雖然除波羅的海三國沒有獨立以外,其他國家都是獨立國家。但是蘇聯還是能夠將軍事力量開進到這些地帶的。更何況蘇聯輸出的意識形態聯盟也在這些地區被廣泛接受。 而在亞洲,蘇聯當時擁有的盟國也是非同小可的,光是中國和朝鮮基本上已經占據整個亞洲的廣大地帶了,只要能夠將東南亞地區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強攻整個歐洲,將美國的勢力徹底趕回北美則指日可待。 蘇聯的軍事 可是二戰時期和二戰之後,蘇聯的整體綜合實力沒有超過美國。蘇聯還是希望通過獲得印度洋的一處出海口來將國內的經濟提振到與美國持平。 在冷戰期間的此消彼長之下,美國確實為韓戰和越南戰爭付出了慘痛代價。而一直向盟國出口石油則讓蘇聯提高了全球經濟地位。 當時的蘇聯希望藉此「東風」,將整個亞太地區劃歸掌下。那時的東南亞地區意識形態非常極端,很容易控制。而國土面積巨大的中國還在體制化經濟的洪流之中打滾,根本無力與自己抗衡。朝鮮那個彈丸小國就更不需要動什麼手段就唾手可得。 中蘇珍寶島之爭 可是最讓蘇聯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居然在這麼貧困的情況下脫離了自己的掌控,並且在珍寶島戰役當中打勝仗了。同時波羅的海三國也提出要獨立脫離蘇聯的控制。而美國這時也緩過神來開始打上了阿富汗的主意。 蘇聯的美夢最終沒有做幾年便破滅了。而在那之後直到蘇聯解體,越南也再沒有受到蘇聯的任何幫助。 不過在當時,蘇聯和越南的聯合確實可以說是高明的一個戰略規劃。也幫助當時的蘇聯脫離了經濟不振的尷尬局面。 來源:kknews蘇聯高明的一步棋:1978年,蘇聯為何要保證越南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