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PCIe 5.0

Tag: PCIe 5.0

史上最快消費級SSD:直沖12.4GB/s 只能堅持20秒

PCIe 5.0 SSD已經誕生了很多,但因為快閃記憶體限制,性能都不是滿血狀態,讀寫只能跑到10GB/左右。 美光旗下消費級品牌英睿達正在打造自己的PCIe 5.0 SSD T700,雖然主控依然是群聯E26,但得益於原廠最新的232層快閃記憶體,速度終於上來了。 英睿達T700採用了體積龐大的散熱片,而且因為所有容量都是雙面快閃記憶體設計,所以背面也設計了散熱貼。 好消息是,它沒有主動風扇,不會煩人。 規格方面,1TB、2TB、4TB三種容量,分別搭配2GB、4GB、8GB LPDDR4緩存,標稱峰值順序讀寫速度12.4GB/、11.8GB/,隨機讀寫最高都是150萬IOPS,五年質保,標準的每天0.33次全盤寫入。 Tom's Haredware實測了2TB版本,不過目前的硬體、主控都是預覽版,預計本季度末正式發布。 QD8隊列深度下,順序讀寫速度峰值分別達12425MB/、11872MB/,明顯超過其他PCIe 5.0 SSD 10GB/出頭的表現。 當然,企業級PCIe 5.0 SSD已經可以做到14GB/,那才是真滿血狀態,而且受制於散熱,T700的峰值性能狀態只能維持區區20秒鍾,之後就迅速掉到3.6GB/左右,400秒之後性能再次減半,直到700多秒後才能恢復到3.6GB/。 QD1也讀取峰值約9.2GB/,領先其他同類產品8.7GB/左右,不過寫入峰值都差不多在9.6GB/上下。 功耗方面,拷貝50GB的文件夾,需要大約6.74W,比其他PCIe 5.0 SSD略低一些但差不多。 算下來,能效比335.4MB//W(每瓦傳輸速度),明顯領先其他PCIe 5.0 SSD。 但是,峰值功耗可以達到12.29W,遙遙領先,此時散熱壓力還是很大的。 來源:快科技

華碩AMD A620入門主板隱藏兩大福利:PBO超頻白撿9%性能

,終於將Zen4銳龍7000系列主板拉入到千元下。 當然,大家也是不小的,失去了PCIe 5.0 SSD、處理器超頻等關鍵特色,搭檔65W以上處理器會有性能損失,USB接口的數量和規格也大大縮水。 不過,主板廠商總是玩出花活,比如華碩的A620,就悄然解鎖了對PCIe 5.0 SSD、處理器PBO超頻的支持。 比如說TUF GAMING A620M-PLUS主板上,HWiNFO64可以檢測到PCIe 5.0已經開啟,並且支持完整的4條通道,最高帶寬32GT/。 當然,PCIe 5.0 SSD眼下物以稀為貴,似乎與A620主板的目標用戶群格格不入,但是放長遠來看,AMD AM5平台未來將堅持至少四五年,到時候PCIe 5.0 SSD必然已經平民化,再升級一把是完全可行的。 在華碩的另一款RPIME A620M-A主板上,搭檔一顆銳龍9 7900 12核心處理器,打開PBO功能之後,CineBench R23多核性能提升了多達9%。 這可都是白撿來的,無需付出任何成本,也不用特別的手動調整,就可以得到超頻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當然,這些做法都和AMD的設定相衝突,最終能否真的放開還要看AMD的態度。 . 華碩此番首發推出了四款A620主板,涵蓋TUF GAMING電競特工和PRIME大師兩大系列,分別為TUF GAMING A620M-PLUS WIFI、TUF GAMING A620M-PLUS和PRIME A620M-A、PRIME...

機械硬碟透心涼 SSD一路狂飆:未來6年漲價72%?

機械硬碟雖然依然在容量、成本、長期存儲穩定性等方面握有優勢,但完全無法抵擋SSD的浪潮,筆記本已經全線標配SSD,桌面用戶也只是把機械盤當做備份或者數據倉庫而已。 市場研究機構Yole Group的最新報告預計,到2028年,全球SSD出貨量將達4.72億塊,總價值670億美元,均價142美元,相比2022年分別增長34.1%、1.31倍、72.2%,年復合增長率達15%。 2022年,全球SSD出貨量3.52億塊,總價值290億美元(均價82.4美元),相比上年的4.00億塊、340億美元(均價85美元)分別下跌了約12%、15%。 其中,三星、鎧俠、西部數據、SK海力士、美光、Solidigm(Intel)等可以自產NAND快閃記憶體的巨頭,占據了82%的份額,金士頓、希捷、威剛等則只有18% 企業級SSD 2022年出貨量5500萬塊,占比約15.6%,預計到2028年增至1.11億塊,年復合增長率18%。 企業級SSD對新技術的採納速度也更快,預計到2028年會有69%的用上PCIe 5.0,遠超消費級的12%。 PCIe 6.0 SSD預計2026年誕生,2028年可在企業級市場上達到16%的份額,消費級市場只有3%。 消費級SSD的規模更大,但是增長較慢,預計從2022年的2.97億塊增至2028年的3.61億塊,年復合增長率約5%。 來源:快科技

達墨上架旗下PCIe 5.0固態硬碟,10000MB/s,群聯E26主控

近來採用新一代PCIe 5.0的固態硬碟逐漸邁入消費者市場,其中達墨(TOPMORE)推出了旗下PCIe 5.0固態硬碟,產品名稱為達墨SAGITTARIUS射手座固態硬碟,採用了群聯E26主控,TLC快閃記憶體,順序讀寫速度來到10000MB/s,目前已經上架了電商平台,預售價1899元。 據達墨介紹,這款射手座SSD搭載了PCIe 5.0 群聯E26主控,突破了傳統旗艦性能,其讀寫速度可達到10000+MB/s,能夠為PC愛好者、電競玩家和渲染專業人士帶來更快的數據傳輸和更低延遲的遊戲體驗,此外射手座SSD使用的是新一代232層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基於上一代176層NAND中的成熟技術提供卓絕的性能,同時新一代的232層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比傳統快閃記憶體的密度更高,提供了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吞吐量能力。達墨射手座SSD還有4GB獨立緩存和NVCME2.0新功能分區命名空間(ZNS),ZNS允許SSD和主機在驅動器內協作放置數據,從而無需過渡調配,還允許數據與SSD的物理介質對齊,因此ZNS提高了整體系統性能和SSD的耐久性。 達墨(TOPMORE)是一家設計與銷售快閃記憶體及相關產品的台灣公司,誕生於2011年初夏,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目前達墨SAGITTARIUS射手固態硬碟在電商平台預售價為1899元,5年質保,地址:點擊前往>>> ...

不愧妖板之王 華擎A620主板解鎖PCIe 5.0:這是圖什麼?

AMD終於推出了入門級的A620主板,Zen4銳龍7000系列的裝機成本得以大大降低。 當然,A620犧牲了不少特性,比如PCIe 5.0,比如處理器超頻與高端型號支持,比如USB接口,但對於中低端用戶來說,這些都沒什麼影響。 目前,各家廠商都第一時間發布了自己的A620主板產品,有著“妖板之王”美譽的華擎又玩出花活了,居然又把PCIe 5.0給加了回來! 華擎發布了四款A620主板,高端的是A620M Pro RS WiFi、A620M Pro RS,都配備了三個M.2 SSD接口,其中兩個直連CPU,均支持PCIe 4.0 x4,另外一個來自晶片組,支持PCIe 3.0 x2。 不過對A620M Pro RS WiFi的實際測試表明,它完全支持PCIe 5.0 SSD,CPU-Z、CrystalDiskInfo都能檢測到PCIe 5.0,確切地說是PCIe 5.0 x4。 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也證實,它能跑出10GB/的順序讀寫速度,符合當下PCIe 5.0...

突破10GB/s 影馳首款PCIe 5.0 SSD開賣:2TB售價2499元

3月29日,影馳全新HOF EXTREME 50 SSD正式開售,2TB版售價2499元,成為首款突破10GB/的PCIe 5.0 SSD。 在PCIe 5.0的強力加持下,HOF EXTREME 50 2TB SSD在連續讀寫速度上可達10000/9500MB/,隨機讀寫速度為1500000/1500000 IOPS(IOmeter)。 官方表示,在後續,隨著性能繼續升級,連續讀寫速度也將會到達12G/。 HOF EXTREME 50 SSD採用了業界最先進的232層NAND快閃記憶體以及優質的存儲顆粒,搭載了DRAM LPDDR4/DDR4緩存,並且使用了新的ECC算法技術和第五代LDPC,重構設計結構,優化了功耗管理表現。 如此高的速度對散熱提出了苛刻的要求,HOF EXTREME 50 SSD提供了全新升級的豪華散熱馬甲,其特製的格柵式造型加大了散熱面積,還具備大面積純銅鰭片以及底座雙面貼合的導熱墊。 此外,該SSD新增智能小風扇採用PWM 4 PIN供電,可根據溫度自動調節風扇轉速。 來源:快科技

狂飆14.1GB/s 這才是PCIe 5.0 SSD該有的樣子

大家知道,第一批誕生的消費級PCIe 5.0 SSD,不但普遍需要主動風扇伺候,讀寫速度更是只有10GB/,屬於殘血版本,主要是主控和快閃記憶體存在限制。 廠商也深知這一點,不少品牌都預告正在開發升級產品,讀寫速度可以達到12GB/上下,但依然不夠滿血。 其實,在數據中心市場上,PCIe 5.0 SSD是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的,跑到14GB/沒什麼壓力。 在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峰會上,鎧俠預告了新一代PCIe 5.0 SSD CM7,順序讀取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14.1GB/,基本已經吃滿了PCIe 5.0 x4通道的全部有效帶寬,相比上代PCIe 4.0產品提升了近23%。 不過,CM7作為一款面向讀取密集型的產品,順序寫入速度有點慢,雖然比上代提升了多達48%,但也只做到7.1GB/。 同時,隨機讀寫速度分別為2820K IOPS、320K IOPS,分別提升62%、39%。 代價也不小,功耗達到了很夸張的25W,比上代增加了7W之多,也就是接近40%。 鎧俠還有面向SCM(存儲級記憶體)的新一代PCIe 5.0 SSD,採用第二代XL-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注意這可是如今已經基本絕跡的MLC。 順序讀寫速度分別可達13.5GB/、9.7GB/,對比現在的FL6分別提升118%、56%,其中讀取相比CM7差點意思,但是寫入更高,整體更均衡。 隨機讀寫則可以做到3000K IOPS、1060K IOPS,讀取更高且更均衡,對比上代分別提升100%、165%。 另外響應時間僅為27us,降低了7%。 一路走下來,SSD的發展速度確實是日新月異:2016年的SATA SSD最快也只能跑到525MB/,當時的PCIe 3.0 x4也不過3.2GB/,到了後來的PCIe 4.0 x4 已經可以逼近7GB/,如今再次翻了一番。 鎧俠還預計,PCIe 6.0...

微星發布第二款不用風扇的PCIe 5.0 SSD:又是尷尬的殘血

微星今天正式發布了其首款PCIe 5.0 SSD產品,型號為“SPATIUM M570”。 這也是微星大雕510K之後,第二款不需要主動風扇的PCIe 5.0 SSD,而且散熱片體積控制還比較得當。 規格參數公布的不多,只說了M.2 2280造型、NVMe 2.0、1/2TB容量、10GB/順序讀寫速度,很顯然主控還是群聯E26。 這樣的性能也是當下非常尷尬的,屬於殘血版本,不少廠商正在努力提升到12GB/,而要想釋放PCIe 5.0的真正潛力,得跑到14GB/。 順帶一提,微星SPATIUM M570也可以在MSI Center軟體里查看健康狀態、可用容量、當前溫度。 微星還在與數據備份方案供應商Actiphy合作,捆綁附送備份軟體。 來源:快科技

第一批PCIe 5.0 SSD都是殘血 14GB/s滿血版還早呢

第一批PCIe 5.0 SSD正在陸續登場,但因為主控、快閃記憶體方面的限制,第一批產品普遍只能跑到10GB/的順序讀寫速度,雖然比PCIe 4.0 SSD又提高了不少,但還有潛力。 在此之前,、都曾披露,後續會升級PCIe 5.0 SSD,讀取速度可以超過12GB/。 海外存儲廠商Sabrent也亮出證據,說他們正在開發中的Rocket X5 PCIe 5.0 SSD,順序讀寫速度都能達到12GB/的檔次。 Sabrent表示,目前的技術限制使得PCIe 5.0 SSD無法達到14GB/的滿血速度,但他們正在與主控廠商群聯電子全力合作,會在後續實現這一目標。 不過,Sabrent並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目前看還要很久,估計最快差不多也要今年底,甚至明年初。 來源:快科技

PCIe 5.0 SSD硬碟值得買嗎?性能很強、2個缺點很致命

AMD及Intel的銳龍7000、13代酷睿都已經支持了PCIe 5.0,顯卡上暫時沒用,但PCIe 5.0硬碟已經有部分型號開始上市了,性能理論上比PCIe 4.0翻倍,速度可達15GB/以上,誘惑力十足。 那PCIe 5.0硬碟是否值得買?這事之前確實實際測試,國外有網友GlennAlanBerry入手了一塊2TB的Inland TD510 SSD硬碟,售價是349.99美元,作為對比的是,當前PCIe 4.0最好的產品990 Pro 2TB是249.99美元。 PCIe 5.0硬碟的貴是沒跑,接下來重點看下性能。 以上是三星990 Pro的性能測試結果,讀取7.4GB/,寫入6.6GB/,4K隨機讀取80MB/,隨機寫入278MB/。 這里是Inland TD510 SSD的測試結果,連續讀取10GB/,寫入也上10GB/了,4K隨機讀取85MB/,隨機寫入303MB/。 雖然他的測試結果很簡單,只有CDM的性能結果,不過足夠說清了。 首先,PCIe 5.0的性能確實提升了,特別是連續讀寫速度,他現在買的其實還是殘血版的,滿血PCIe 5.0硬碟速度能上14-15GB/,現在的才是10GB/,比PCIe 4.0最好的型號提升40-50%速度,而且溫度控制的也不錯。 然而PCIe 5.0還是2個問題沒解決,一個是連續讀寫性能提升,但隨機性能變化不大,日常體驗感受不出來。 另外就是貴,PCIe 5.0的價格也提升了40%以上,這還是相對頂級PCIe 4.0而言的,比其他主流型號的PCIe 4.0還要更貴。 總之,PCIe 5.0的讀寫速度看著不錯,但是價格又貴,性能提升又沒什麼用的情況下,普通人沒必要買。 來源:快科技

原生PCIe 5.0更安全 酷冷至尊GX1250 GOLD電源評測:滿載電壓偏移 ...

一、前言:1250W高功率、原生支持PCIe 5.0 6年前,一台i7-7700K + GTX 1080 Ti的高端電腦,其雙烤功耗不超過45W,搭配一款700W的電源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而今i9-13900KS的烤機功耗輕松超過330W,NVIDIA新一代的旗艦RTX 4090公版的TGP就高達450W,各種非公破500W的比比皆是。想要裝一台高配電腦,1000W額定電源算是最基礎的要求。 當然,你若有其他需求,比如大量的RGB風扇、高端水冷、企業級SSD等等,1000W的電源也有些捉襟見肘。 近日,酷冷更新了旗下GX Gold產品線,除了擁有更高的功率之外,還原生支持PCIe 5.0供電。 這就是我們收到的GX1250 GOLD電源,採用了全模組設計,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典型負載條件下轉換效率可以達到92~93%,接近80PLUS鉑金電源的標準。 在做工方面,GX1250 GOLD採用了全橋LLC技術,內部為日系電容,搭載140mm FDB風扇,滿載噪音低於30分貝,當負載低於40%(500W)時智能停轉。 當然,這款電源最大的特色就是原生支持PCIe 5.0供電,提供了+12VHPWR接口和供電線,無需轉接線,並且+12VHPWR輸出功率高達600W,不要所RTX 4090,就算是未來的RTX 6090也不在話下。 來源:快科技

同樣是PCIe 5.0 SSD:Intel、AMD跑分竟不一樣 差距達30%

由於平台設計不同,同樣一款SSD,分別搭配Intel、AMD處理器,經常會得出有明顯差異的結果。 PCIe 5.0 SSD時代,這個問題似乎有所改善,但依然能看出來。 越南公司SSTC也推出了他們的PCIe 5.0 SSD,取名為“Tiger Shark”(虎鯊),標準的群聯E26主控、美光快閃記憶體,容量2TB,支持PCIe 5.0 x4、NVMe 2.0,寫入壽命1400TBW。 自帶大型散熱片,不過沒有主動風扇,很少見,還支持RGB燈效。 售價為8999999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620元。 最有意思的是,SSTC沒有單調地公布標稱性能,而是給出了這塊硬碟在i9-13900K+Z690、銳龍7 7700X+B650E兩個平台上的實際跑分差異。 兩平台都支持PCIe 5.0,Intel這邊雖然通道數少一些,但對於SSD的性能發揮沒有限制。 結果,兩套平台的Q8T1(8隊列深度1線程)順序讀寫速度都在10GB/左右,差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個也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指標。 Q1T1的順序讀寫性能也基本一致,讀取速度上Intel領先了3%,但也影響不大。 隨機性能就明顯不同了,Q1T1 Intel領先了多達25%、31%,Q32T1 Intel更是領先了32%、27%,平均下來有差不多30%的優勢。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還需要更多數據來佐證。 來源:快科技

2TB PCIe 5.0 SSD賣出2400元高價 風扇噪音令人崩潰

PCIe 5.0 SSD開始陸續上市了。美國電商MicroCenter旗下的自營品牌Inland,也上架了一款TD512。 它的規格很普通:M.2 2280形態,群聯E26主控,2TB容量,支持PCIe 5.0 x4,順序讀寫最高10GB/、9.5GB/,隨機讀寫最高1500K IOPS、1250K IOPS。 不過質保期達到了6年,比絕大多數SSD的5年更持久,寫入壽命則是1400TBW,平均每天全盤寫入0.32次。 它也不能免俗地加裝了超厚的散熱片,以及一個小小的主動風扇,通過SATA或者MOLEX大四針供電,已滿足11W高功耗的要求。 據入手的用戶反應,這個小風扇,那是相當的吵鬧。 標價350美元,約合人民幣2400元。雖然比PCIe 4.0 SSD最初上市時的三四千元便宜不少,但依然算的上“天價”。 來源:快科技

首款大品牌PCIe 5.0 SSD開賣:2TB要價2345元 功耗更驚人

早在2022年8月,,型號為“AORUS Gen5 10000”,,中文名“大雕510K”。 現在,大雕510K正式上架了,美國新蛋、亞馬遜已經開啟預售,這也是第一款上市的大品牌PCIe 5.0 SSD。 目前開售只有一種容量2TB(另有1/4TB版本),價格為33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345元,平均每GB 1.15元。 相比之下,技嘉此前頂級的黑雕2TB PCIe 4.0目前售價為1699元,而在市面上,7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大品牌的PCIe 4.0 2TB SSD。 技嘉大雕510K採用標準M.2 2280形態規格,搭配體積夸張的散熱器,主控是群聯E26,搭檔232層堆疊TLC快閃記憶體,支持PCIe 5.0 x4、NVMe 2.0。 順序讀寫速度最高10GB/、9.5GB/,寫入壽命1400TB,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60萬小時,待機功耗0.085W,負載功耗高達11W。 來源:快科技

不愧是妖板之王 華擎推出PCIe 5.0 SSD擴展卡:滿血64GB/s速度

華擎被玩家公認為妖板之王,總是能出一些讓人眼前一亮/黑的新奇產品,沒想到在SSD擴展上也有如此秀的一面,他們推出了Blazing Quad M.2擴展卡,支持PCIe 5.0 x16接口,最多可支持4塊PCIe 5.0的SSD硬碟。 AMD及Intel的最新一代處理器都支持了PCIe 5.0,不過顯卡上PCIe 5.0沒戲,RTX 4090都不支持,PCIe 5.0 SSD硬碟雖然也不多,但需求還是有的,尤其是高端HEDT平台。 華擎Blazing Quad M.2擴展卡內部支持擴展4路PCIe 5.0 x4硬碟,支持242/2260/2280/2580/22110/25110多種規格,自帶散熱片,提供額外的6pin供電接口。 這塊擴展卡自身使用的是PCIe 5.0 x16,足夠4塊SSD滿血輸出,理論上最大帶寬可達64GB/,這個性能快跟DDR記憶體帶寬有得一拼了。 不過目前的PCIe 5.0硬碟沒多少滿血的,慢點的在10GB/,速度快一點的也就是14GB/左右,因此擴展卡四路並聯可以達到40-50GB/的帶寬,現在就用戶的需求有多高了。 來源:快科技

PCIe5.0還太嫩 慧榮升級第三代PCIe4.0 SSD主控:直沖7.4GB/s

PCIe 5.0 SSD的普及速度實在太慢,而且面臨更大發熱、不得不上主動風扇的尷尬。很顯然,PCIe 4.0還將長期是主流。 慧榮科技宣布,推出第三代PCIe 4.0 SSD主控“SM2268XT”,搶先支持3200MT/的高接口速率快閃記憶體,為下一代TLC、QLC快閃記憶體而設計。 慧榮此前已有SM2267XT、SM2267、SM2264、SM2269XT等不同規格的PCIe 4.0 SSD主控,其中XT代表無緩存設計,成本更低。 SM2268XT配置兩個ARM Cortex-R8 CPU核心,可自動平衡計算負載,支持PCIe 4.0 x4、NVMe 2.0(之前都是NVMe 1.4),四個NAND快閃記憶體通道,每通道均為3200MT/。 實際性能可以達到7.6GB/、6.5GB/的順序讀寫,1200K IOPS的隨機讀寫,相比於SM2269XT分別提升45%、35%、33%。 作為無緩存方案,SM2268XT具備新的系統總線架構、主機記憶體緩沖(HMB),並搭載慧榮科技最先進的第8代NANDXtend ECC糾錯技術,配備性能優化的4KB LDPC ECC和RAID,最大限度地提高糾錯能力。 慧榮SM2268XT現已客戶送樣。 來源:快科技

再見了 煩人的風扇 PCIe 5.0 SSD主控第一次上7nm

PCIe 5.0 SSD正在徐徐到來,第一批產品除了性能無法滿血,更嚴重的就是發熱量太高,目前已公布產品,噪音相當令人難受。 目前的PCIe 5.0 SSD主控主流方案是群聯PS5026-E26,還有 SM2508主控採用台積電12FFC 12nm工藝製造,支持PCIe 5.0 x4、NVMe 2.0、八通道快閃記憶體、3200MT/接口速率,可靠性方面支持LDPC、E2E、SRAM ECC,今年1月才剛剛出樣。 性能標稱最高順序讀寫14、12GB/,最高隨機讀寫均為200萬IOPS。 根據官方路線圖,慧榮還有另一款方案SM2504XT,按照命名慣例是面向主流市場的,但這次規格絲毫不弱。 最關鍵的是,它會升級到更先進的台積電7nm工藝,功耗和發熱量必然大大下降,優化到位的話將不再需要主動風扇,從而可以進入筆記本、遊戲機。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第一款7nm工藝的SSD主控。 快閃記憶體通道砍半到4個(16CE),但是快閃記憶體接口速率反而提升到3600MT/,性能不會弱,而且同樣支持PCIe 5.0 x4、NVMe 2.0,可靠性方面還增加了I3C。 只是,它預計今年9月才會出樣,想看到相關SSD產品最快也得第四季度了。 來源:快科技

唯一不帶風扇的PCIe 5.0 SSD來也 速度10GB/s、功耗不到10W

PCIe 5.0 SSD正在陸續發布,但由於新主控發熱量大,主動風扇似乎已經成為必選項,,有測試表明比Intel原裝散熱器還要吵。 當然,也有例外。 ,技嘉就全球第一家宣布了PCIe 5.0 SSD,產品定名為“大雕510K”(AORUS Gen5 10000),但直到今天才正式發布。 它和已經發布/展示的的PCIe 5.0 SSD不同,沒有自帶風扇,不過散熱部分體積相當夸張,兩條熱管貫穿散熱片的上下部分,用於會發熱量。 技嘉表示,AORUS Gen5 10000的功耗不到10W,所以用不到風扇。 規格方面,也是標配群聯E26主控,快閃記憶體是3D TLC但沒說來自哪家(大機率美光),容量1TB、2TB,自帶DDR4緩存。 1TB版本順序讀寫最高9.5GB/、8.5GB/,2TB版本則稍高一些可以達到10GB/、9.5GB/,當然都屬於殘血版,未來需要更高級的主控和快閃記憶體,才能跑滿14GB/。 不過技嘉此前曾披露,正在研發驗證下一代NAND快閃記憶體、用料,讀取速度可以超過12GB/,等待成熟之時便會發布。 寫入壽命分別為700TBW、1400TBW,結合五年質保,每天0.38次全盤寫入。 技嘉大雕510K的價格暫未公布。 來源:快科技

2600元的PCIe 5.0 SSD全球首測:讀寫雙破10GB/s 但吵死了

PCIe 5.0 SSD時代正在到來,多家品牌都宣布了新品,CFD Gaming則是第一家將產品推向市場的,在日本秋葉原2TB版本要價約2600元人民幣,後續還有4TB版本。 CFD Gaming PG5NFZ採用了群聯E26主控、美光TLC快閃記憶體,支持PCIe 5.0 x4、NVMe 2.0,順序讀寫速度最高10GB/、9.5GB/,隨機讀寫速度最高1500K IOPS、1250K IOPS。 由於主控和快閃記憶體限制,第一批PCIe 5.0 SSD其實都是殘血的,後續得跑到14GB/才算完整。 硬體玩家momomo_us搶先體驗了CFD Gaming的這款新SSD,實測順序讀寫速度都達到了10GB/,寫入甚至略超標稱,有點小驚喜。 不過在高負載時,自帶散熱風扇的噪音非常明顯,已經超過了i7-13700K搭配的Intel原裝散熱器,著實有點難堪。 由於主控發熱量太高,PCIe 5.0不少都使用了主動風扇,未來將成為電腦里的又一個噪音源。 來源:快科技

AMD Zen4百元主板A620超級良心:砍掉PCIe5.0 還能記憶體超頻

AMD Zen4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一直被高昂的平台價格所拖累,X570、B650主板都實在太貴,尤其後者本來定位主流,結果都在千元之上。 針對入門級市場,AMD正在准備高性價比的A620主板晶片組,足夠便宜,但依然良心。 根據最新曝料,AMD A620晶片組將徹底砍掉用處不大的PCIe 5.0,其中自身提供8條PCIe 3.0,與處理器連接通道是4條PCIe 3.0,而搭配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支持28條PCIe 4.0。 這些對比B650正好降低了一個檔次,通道數量則完全相同。 USB接口方面,不再支持USB 3.2 Gen2x2 20Gbps,只有兩個USB 3.2 Gen2 10Gbps、兩個USB 3.0 Gen1 5Gbps,並保留六個USB 2.0。 超頻方面,處理器超頻是不支持了,但居然保留記憶體超頻,只是不清楚,是支持AMD EXPO自動超頻,抑或手動超頻,還是二者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上代A520是支持超外頻的,但其實用處並不大,也不是其本意,不知道這次還能不能自行打開呢? A620主板的價格空間預計會普遍在500-800元,當然也可能會有部分型號接近千元。 來源:快科技

首款消費級PCIe 5.0 SSD於日本上市,速度達10GB/s,2TB約2600元

日本著名固態硬碟製造商CFD Gaming旗下的PCIe Gen 5.0 NVMe固態硬碟已經正式在日本上市,擁有1TB、2TB、4TB三種容量規格,其中2TB容量的價格為385美元或49980日元(約合人民幣2,611元)。 CFD Gaming的固態硬碟SSD系列具有高達10 GB/s的讀取速度和9.5 GB/s的寫入速度、1500K IOPs和3年保修。該SSD基於Micron的3D TLC NAND,採用的是DDR4 DRAM緩存,產品擁有1TB、2TB、4TB三種規格,分別對應型號CSSD-M2M4TPG5NFZ、CSSD-M2M2TPG5NFZ、CSSD-M2M1TPG5NFZ。據wccftech介紹,型號為「CSSD-M2M2TPG5NFZ」的2TB SSD已經上架幾個日本商店,標價為49980日元,折合成385美元左右(不含稅價格約350美元),而目前最快的PCIe Gen 4.0 NVMe固態硬碟三星990 Pro 2TB零售價為309美元,可以算出,前者比後者貴13%左右。 此外,CFD Gaming PG5NFZ PCIe Gen 5.0 NVMe固態硬碟具有智能數據處理、預測和提取以及SLC緩存等功能。該SSD還配備了一個小型的主動風扇散熱器,由一個圓形散熱器和一個位於中心的20毫米風扇組成,並配有一根45厘米的5V連接線。CFD...

PCIe 5.0 SSD少得可憐 還都是殘血:等2024年吧

Intel 12代酷睿就已經首發支持PCIe 5.0,AMD銳龍7000系列也已標配,但是不同於上一代,這次的PCIe 5.0 SSD普及格外緩慢,至今仍然沒有一款消費級產品真正上市。 其實在去年8月底,技嘉就號稱全球首發,影馳則在12月底官宣了,但都一直停留在紙面上。 技嘉 影馳 CES 2023展會上,威剛、技嘉、微星、博帝共展示了五款PCIe 5.0 SSD,但短期內也不會開賣,而且性能指標絕大部分都不怎麼理想。 威剛XPG 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不過唯一使用了慧榮SM2508主控,也是性能最好的。 該主控為12nm工藝製造,四個快閃記憶體通道,標稱最高順序讀寫14、12GB/,最高隨機讀寫均為200萬IOPS。 威剛做到了標稱的順序指標,但沒提隨機速度。 唯一展示了內部結構,內藏小風扇,搭配金屬散熱片、金屬頂蓋,背面還有不銹鋼背板。 快閃記憶體晶片未公開,也沒有上市時間。 不過慧榮說,SM2508主控明年才會量產,SSD肯定要更晚一些了。 接下來的產品主控都是群聯PS5026-E26,12nm工藝,八通道,最高搭配2400MT/快閃記憶體,最高順序讀寫14、12B/,最高隨即讀寫150萬、200萬IOPS,但這樣的滿血版本預計要到今年底才會有。 搭配1600MT/快閃記憶體的只能跑到10GB/,二季度就能出來。搭配2000MT/快閃記憶體的可以跑到12GB/,年中前後推出。 微星Spatium M570、Spatium M570 Pro 微星唯一拿出兩款的,散熱和性能都有所不同,容量都是1、2、4TB。 其中Pro版使用了VC均熱板,最高性能12、10GB/,標準版是鋁質散熱片,最高性能10、10GB/,很顯然快閃記憶體只有2000MT/。 現場實測,Spatium M570 Pro 2TB跑出了12.3、11.8GB/。 技嘉Aorus Gen5 10000 快閃記憶體也是2000MT/,最高讀寫也是12、10GB/。 奇怪的是,技嘉展示了兩個版本,一個無需散熱片,另一個則龐大得有些過分。 博帝 也沒有名字,而且從連接風扇的飛線來看,還遠未完工。 快閃記憶體還是2000MT/,最高讀還也是12、10GB/。 來源:快科技

AMD銳龍7040砍掉沒用的PCIe 5.0 記憶體翻番256GB

,讓人眼花繚亂。 其實也簡單,入門級的銳龍7020U還是Zen2架構,專門給Chromebook定製的,和一般人無關,可以無視。 銳龍7030U、銳龍7035U其實就分別是銳龍6000U、銳龍5000U的馬甲,給低端輕薄本用的,也不必在意。 頂級的銳龍7045HX就是桌面版銳龍7000H一直過去的,類似Intel HX系列,專供高端和發燒遊戲本,受眾相對也偏小一些。 銳龍7040H/HS系列才是最值得關注的,基於最新的4nm工藝、Zen4 CPU架構、RDNA3 GPU架構,尤其是GPU部分多達12個單元、頻率高達3GHz,絕對史無前例。 仔細研究銳龍7040系列的規格參數,發現有一些很好玩的地方。 首先,PCIe規格不是最新的PCIe 5.0,而是依然PCIe 4.0,無疑是個平衡的選擇,帶寬足夠,成本也能控制。 一共20條PCIe 4.0通道,可以分為x16、x4分別給獨立顯卡、SSD,也可以x8、x4、x4、x4分給顯卡和最多三塊SSD。 其次,記憶體支持雙通道DDR5-5600、LPDDR5/5X-7500,最大容量256GB,比上代翻了一番。 ECC也是支持的,但是否開啟要看筆記本廠商的設定,只是一般不會。 第三,USB接口方面,原生支持最多2個USB4 40Gbps、2個USB 3.2 Gen2 10Gbps、4個USB 2.0,綽綽有餘。 其中,USB4接口還可以擔當視頻輸出、PD快充的角色,幾乎堪比Intel的雷電4。 按照慣例,銳龍7040HS/H系列會在未來移植到桌面上,變身為銳龍7000G系列,上邊這些規格對於主流用戶而言也是完全夠用的,不會像銳龍5000G系列那樣被PCIe 3.0所束縛。 唯一的遺憾,就是三級緩存依然僅為16MB,如果能擴大到32MB無疑能進一步提升遊戲性能。 來源:快科技

AMD Zen4最大痛點有救了 主板砍掉PCIe5.0 真正便宜

AMD Zen4銳龍7000系列不但在性能上沒有繼續上演奇跡,價格反而還飄了。雖然很快就大降價,但平台成本依然勸退了很多玩家。 銳龍7000系列放棄了使用多年的AM4接口,改為全新的AM5,同時帶來了全新的DDR5、PCIe 5.0,還有新的主板X670系列、B650系列。 高端的X670主板貴點也就罷了,本來定位主流的B650也上了一個檔次,至今沒有一個低於千元的,稍微好點都得1500元左右,再加上只能選擇更貴一些的DDR5記憶體,確實讓人愛不起來。 如今,AMD似乎終於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有消息稱,AMD正在規劃新的AM5主板,砍掉抬高成本和價格、但並不是人人必需的功能,尤其是PCIe 5.0,同時保留主要的核心特性。 這麼做無疑是明智的。 一方面,目前還沒有任何顯卡支持PCIe 5.0,就算支持也不會有任何提升,PCIe 4.0 x16的帶寬仍然綽綽有餘。 另一方面,PCIe 5.0 SSD還沒有真正登場,價格肯定會貴得離譜,而超高的性能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沒什麼必要。 目前尚不清楚新主板會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是否還會有更加入門級的A620。 或許,CES 2023上能聽到進一步消息。 來源:快科技

竟然自帶風扇 影馳正式發布PCIe 5.0 SSD:可升級12GB/s

沒有刻意等到CES 2023,影馳今天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PCIe 5.0 SSD,型號為“HOF EXTREME 50”。 這也是八月底的技嘉AORUS Gen5 10000之後,第二款官宣的消費級PCIe 5.0 SSD。 影馳HOF EXTREME 50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採用了超大體積的全新散熱馬甲,自帶一個智能小風扇,PWM 4針供電,可根據不同溫度自動調整轉速,兼顧散熱性能和噪音控制。 同時還有大面積的純銅散熱鰭片,特製格柵式造型以加大散熱面積,再加上金屬外殼、底座雙面貼合導熱墊,全方位帶走熱量(也凸顯了PCIe 5.0主控的高發熱量)。 外觀設計方面也有不俗的顏值,液態金屬銀結合高光亮邊,表面波浪凹面元素,並絲印著HOF LOGO。 主控是群聯PS5026-E26,這也是群聯的第一款PCIe 5.0 SSD主控,新一代多核架構,優化快閃記憶體性能,支持新的ECC算法、第五代LDPC糾錯,還有優秀的功耗管理、熱溫控感應。 快閃記憶體只說232層堆疊,應該是來自美光(長江存儲也有),容量可選1TB、2TB,依託PCIe 5.0 x4通道、NVMe 2.0協議、DDR4/LPDDR4緩存,性能達到新高度。 具體來說,1TB版本的順序讀寫速度可達9.5GB/、8.5GB/,隨機讀寫速度1300K IOPS、1100K IOPS。 2TB版本則可以分別跑到10GB/、9.5GB/、1500K IOPS、1250K IOPS。 影馳還透露,後續隨著疊代升級,順序讀寫速度最高可達12GB/。 當然,這仍然不是PCIe...

PCIe 5.0 SSD終於滿血了 讀寫都是14GB/s、容量8TB

相比於PCIe 4.0時代的快速推進,PCIe 5.0 SSD的確實有點慢,尤其是在消費級市場上,只聽打雷、不見下雨。 隨著Intel、AMD平台的支持,下個月初的CES 2023,或許是爆發前的最後一站。 威剛就宣布,將在CES 2023上第三次展示其PCIe 5.0 SSD產品和技術。 威剛聲稱,XPG PCIe Gen5 SSD將帶來最高14GB/的順序讀寫速度、最大8TB的存儲容量,還有專利的散熱馬甲設計。 更多細節暫時欠奉。 其實,,威剛就首次展示了PCIe 5.0 SSD,,但一直沒有發布產品。 按照之前已知的消息,威剛PCIe 5.0 SSD有兩種設計,代號分別為Projecct Nighthawk(夜鷹)、Project Blackbird(黑鳥),M.2 2280標準形態,主控為慧榮SM2508,支持PCIe 5.0 x4、NVMe 2.0。 有趣的是,此前披露的性能指標是順序讀寫速度最高14GB/、12GB/,4K隨機讀寫速度最高1800K IOPS、1600K IOPS。 現在看起來,順序寫入似乎也能達到或者接近14GB/,那就是終於調教到位了。 此外,威剛這次還會展示XGP CASTER(龍耀)...

全球首款232層快閃記憶體繼續無視PCIe 5.0:屠龍之術暫時無用

美光全球首發了232層3D快閃記憶體,今天又首發推出了基於這種快閃記憶體的消費級SSD——美光2550系列,有M.2 2230/2242/2280三種規格,容量256GB、512GB到1TB。 性能方面,與上代的2450系列的176層快閃記憶體相比,232層快閃記憶體的性能可以說全面提升,讀寫速度從3600、3000MB/提升到2550系列SSD的讀取速度5000MB/,寫入速度可達4000MB/。 隨機讀寫分別可達550K、600K IOPS,活動功耗5500mW,待機功耗150mW,休眠功耗可低至2.5mW,詳細規格如下圖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232層快閃記憶體的2550系列SSD依然是PCIe 4.0技術的,沒有上PCIe 5.0不意外,但首發232層快閃記憶體的SSD都沒有上PCIe 5.0,這多少還是讓人失望。 PCIe 5.0硬碟今年很早就宣傳開了,群聯、AMD之前就說秋季或者11月份就有PCIe 5.0硬碟上市,結果依然沒有,12月份有的可能性也不大。 不止是美光沒有消費級PCIe 5.0硬碟,三星前不久發布的新一代期間級別SSD硬碟990 Pro也還是PCIe 4.0的,幾大原廠都沒有PCIe 5.0的計劃,至少現在如此。 究其原因,PCIe 5.0硬碟的美好規格還是屠龍之術,即便廠商在伺服器級SSD上已經做到了15GB/甚至更高的速度,但消費級市場上依然沒什麼用,現在連當前PCIe 4.0的7GB/都沒實用化,美光這款SSD也只是做到了5GB/的速度,PCIe 4.0都沒跑滿。 連續讀寫速度都無法從PCIe 5.0中受益,更別說4K隨機性能了。 來源:快科技

14GB/s快感還無法體驗 PCIe 5.0硬碟跳票:原因說不清

Intel去年底發布的12代酷睿就首發了PCIe 5.0,相比PCIe 4.0速度翻倍,但是當時只支持顯卡,今年AMD的銳龍7000系列才加入了PCIe 5.0 SSD支持。 與PCIe 4.0硬碟相比,PCIe 5.0硬碟的理論速度上線是16GB/,實際產品達到14GB/很不錯了,部分產品則會卡點在10GB/,可以適當降低發熱及功耗問題。 三星、鎧俠等公司去年就展示過PCIe 5.0硬碟,但主要是針對數據中心市場的,消費級的PCIe 5.0幾乎都是紙面發布,要看主控的情況,群聯去年就推出了E26主控,今年5月份說是9月份隨著銳龍7000一起上市。 然而9月份並沒有PCIe 5.0硬碟上市,8月30日AMD在一次活動上宣布了AM5平板主板,提到聯合12家廠商共推PCIe 5.0生態,包括群聯、華碩、美光、英睿達、影馳、技嘉、微星、希捷、PNY等等品牌,相關產品會在11月份開始上市。 然而11月份這就要過去了,依然沒有消費級PCIe 5.0硬碟上市。 為何會跳票?現在群聯及AMD,還有SSD廠商都沒有什麼表態,原因都說不清楚。 技術上應該不是主要原因,猜測可能跟下半年的市場需求變化有關,今年是快閃記憶體的熊市,價格崩得厲害,廠商也沒什麼動力去推更高端更貴的PCIe 5.0,畢竟除了跑分之外,日常體驗沒什麼區別。 2022年是否還有可能見到消費級PCIe 5.0硬碟上市,12月份不排除可能性,不過個人認為今年應該沒戲,廠商有可能會在23年1月份的CES展會上正式公布自己的PCIe 5.0硬碟,明年再去慢慢推PCIe 5.0生態。 來源:快科技

奇妙的96核心、12通道DDR5 AMD Zen4 EPYC架構揭秘

近日,AMD正式發布了,面向伺服器、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 此前,我們已經介紹了EPYC 9004系列的型號規格、整體特性、性能能效,但是關於它,還有很多層次的東西可以挖掘,包括架構、SoC、記憶體、小晶片、CXL等等。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說道說道。 一、Zen4架構 EPYC 9004系列基於和桌面銳龍7000系列同款的Zen4架構,只是針對伺服器與數據中心應用做了適當的調整優化。 整體而言,綜合計算33種不同的伺服器負載,Zen4架構的IPC相比Zen3提升了大約14%,這比銳龍7000系列的提升高了1個百分點。 不同模塊的貢獻差不多,最大的還是前端部分,接下來是載入/存儲、分支預測、執行引擎、二級緩存。 架構總覽,以及與Zen3的變化細節對比,都和桌面版Zen4幾乎毫無二致。這里也就不再贅述了, AVX-512指令集其實也是一模一樣的,但它在伺服器數據中心顯然更加如魚得水,作用更加明顯。 根據AMD提供的數字,雙路96核心新旗艦EPYC 9654對比雙路64核心老旗艦EPYC 7763,得益於規格性能的改進,尤其是AVX-512指令集的加持,NLP吞吐量、物體檢測吞吐量、圖像識別吞吐量分別增加了大約4.2倍、3.5倍、3倍之多! 安全方面也更豐富,其中安全加密虛擬化(SEV)方面,除了繼續支持SME、SEVES、SEV-SNP,還將記憶體加密升級到AES-256-XTS,並支持1006個加密客戶機,支持多重主機密鑰(SMKE)。 另外強化了對客戶機的保護,尤其是可免於SMT攻擊。 二、SoC總覽 這是EPYC 9004系列額整體布局圖、核心特性。 這一代依然沒有獨立晶片組,而是一個完整的SoC,延續chiplet小晶片設計,內部包含一個IOD、最多12個CCD。 CCD每個集成8顆Zen4 CPU核心、32MB三級緩存,合計最多96核心、384MB三級緩存,同時也有8個CCD、4個CCD的版本,分別最多64核心、32核心。 IOD內集成了DDR5記憶體控制器、PCIe 5.0/CXL 1.1+控制器、第三代Infinity Fabric控制器、安全處理器。 記憶體為12通道,最高頻率4800MHz。PCIe 5.0可提供128條。這兩部分後邊細說。 封裝接口改為新的SP5,尺寸增加到約75×72毫米。 單路配置下,EPYC 9004系列可搭配最多24條DDR5記憶體,每通道2條(2DPC),可提供128條PCIe 5.0、8條PCIe 3.0通道。 雙路配置下,每個記憶體通道就只能裝1條了(1DPC),最多還是12條,PCIe 5.0通道對外可用則是最多160條,每路80條對外、48條用於彼此互連,另外還有12條PCIe 3.0,每路6條。 IF高速總線升級到了第三代,最高帶寬32Gbps,可選3條或4條連結,前者是默認的,此時對應的系統可用PCIe 5.0通道數量就是剛才說的160條。 如果選擇4連結,每路處理器就要貢獻一半的PCIe 5.0通道用於彼此互連,留給系統可用的就是128條,這和上代是相同的。 當然,即便同樣128條,從PCIe 4.0升級到PCIe 5.0,可用帶寬也是翻倍的。 160條之多的PCIe 5.0通道能幹什麼?那就很隨意了。 xGMI、PCIe、SATA、CXL想怎麼玩就怎麼玩。x16、x8、x4、x2、x2想怎麼拆分就怎麼拆分。每一路x16都可以連接最多9個PCIe設備(一個x8和八個x1)。 I/O性能方面,EPYC 9004支持新的高級虛擬中斷控制器(AVIC),提升虛擬中斷性能,並改善了中斷處理吞吐量,包括CPU核心內部與SoC層面。 搭配PCIe 4.0 x16規格的200Gbps(20萬兆)網卡,默認設置下效率即可超過90%,最高達94%,單向能跑到188Gbps,雙向則能跑到375Gbps。 如果搭配PCIe...

這麼快就天花板了 慧榮主控PCIe 5.0 SSD飆到13.6GB/s

Intel、AMD新平台都已經支持PCIe 5.0,使得高端SSD又躍升了一個台階,PCIe 5.0 x4的理論帶寬高達16GB/。 不過受制於主控、算法等因素,第一批問世的PCIe 5.0 SSD只能跑到10GB/的速度,顯然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 OCP 2022開放式計算法峰會上,作為全球頂級主控廠商的慧榮科技首次全面展示了PCIe 5.0解決方案,包括全新主控“SM8366”。 慧榮SM8366主控定位於企業級市場,支持PCIe 5.0 x4,雙埠設計,可做成U.2、E3.S、E1.S 15/25mm等多種形態規格。 內建16個NAND快閃記憶體通道,接口速率2400MT/,支持最新的3D TLC/QLC快閃記憶體,支持可擴展的40-bit DDR4-3200/DDR5-4800 DRAM接口。 針對數據中心應用,它支持NVMe 2.0規范、OCP NVMe SSD 2.0規范,能夠為ZNS、HB-FTL應用提供固件參考,全面滿足下一代數據中心存儲所需。 性能方面,理論上順序讀取可達14GB/,4K隨機讀寫分別300萬IOSP、280萬IOPS。 在實機演示中,搭配美光3D TLC快閃記憶體,Linux fio測試中,慧榮SM8836主控能夠跑出13.6GB/的順序讀取速度、340.5萬IOPS的隨機讀取速度,四倍於PCIe 4.0產品,已經幾乎達到了PCIe 5.0 x4的天花板。 來源:快科技

ATX 3.0迷思

近來有網紅主播聲稱,4090用戶若沿用現有ATX 2.0電源,最壞的情況是把房子點著。想求穩就要早做打算,抓緊時間搶購ATX 3.0電源,所以EVGA才轉行賣電源。 他們的主張是,ATX 3.0電源帶有原生12VHPWR連接器,支持600瓦功率輸送,不僅能滿足額定450瓦的4090,還能戰未來(比如4090Ti)。 原生12VHPWR當然好,根據Intel的ATX 3.0規范可知,除12個電源觸點外,還額外設計4個信號觸點供顯卡與電源通信,告知對方需要多少功率。即便玩家購入一塊4090之類的電老虎,也不至於因電源功率不足無法啟動PC。 根據上表可知,若顯卡未監聽到電源信號(Sense0與Sense1開路),則以最低檔功率運行,確保用戶能亮機並進入系統,然後顯卡驅動程序會告訴用戶GPU正處於低功率運行狀態。 現在的問題是,舊電源顯然不支持這套握手信號,即便每一塊4系顯卡都附送了12VHPWR轉接線,也只是負責將舊電源的8Pin PCIE轉接成顯卡端的12VHPWR——按坊間流傳已久的說法,單路8Pin可提供150瓦功率,四根8Pin正好達成12VHPWR的上限,即4x150=600瓦。 為解決握手信號問題,12VHPWR轉接線會將信號0與信號1接地,受欺騙的顯卡處於全情投入狀態,不會顧及電源是否扛得住。有主播聲稱,由於無法做到多路均流,其中一路8Pin必然會超過其150瓦功率上限,最危險的情況便是火災。 有識之士指出,所謂單根8Pin線最多150瓦是都市傳言,合格的12VHPWR轉接線使用16AWG線材(截面積1.3平方毫米),端子可承受至少300瓦功率——按照廠家的說法,使用18AWG線材的8Pin可提供306瓦功率,16AWG線材可到468瓦。 如果使用四路8Pin轉12VHPWR且線材合格,連接端子沒有氧化現象(接觸電阻足夠小),而你的老電源是下血本購入的,就不必去贊助EVGA的新業務(其實EVGA現在還無法提供ATX 3.0電源)。 唯一的問題是插拔次數,一份由索泰提供的宣傳單指出,附贈的12VHPWR轉接線最好不要超過30次插拔,否則就要考慮更換全新轉接線。 來源:快科技

NAND快閃記憶體成瓶頸 PCIe 5.0固態硬碟普及難

隨著PCIe 5.0的應用,群聯推出支持PCIe 5.0的PS5026-E26固態硬碟主控,理論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3GB/,但當下曝光的PCIe 5.0固態硬碟的最大讀取速度維持在10GB/,並沒有達到最高預期的13GB/。 從硬體規格來看,群聯PS5026-E26主控提供八個NAND通道,可帶來最高15.754GB/的傳輸速度。 不過想要完整支持PCIe 5.0 x4接口,3D NAND快閃記憶體接口速率需要達到2400MT/。但是並非所有產品都需要八個NAND通道,多數消費級產品只要四通道。 從年初發布至今,支持群聯PS5026-E26主控的3D NAND越來越多,包括美光、SK海力士和常見存儲的山村均支持群聯PS5026-E26主控,不過這三個產品的最高讀取速度是低於預期的12GB/。 至於為何搭載群聯PS5026-E26主控的速度未能達到預期,主要原因在於3D NAND晶片的接口速率上。目前多數快閃記憶體晶片未能完全實現2400MTps,大多數快閃記憶體只能處理1600MT/的數據,損失800MT/。 美光232層3D NAND層快閃記憶體能夠支持2400MT/速率,但由於232層快閃記憶體晶片產量有限,美光不得不使用速度較慢的176層的3DNAND,進而導致了性能上的差異。 另外,GOODRAM和Corsair宣稱可以通過1600MT/的3D NAND記憶體晶片,實現10GB/的數據傳輸,但這也是1600MT/速率接口的極限。 編輯點評: 從PCIe 4.0產品上市的情況來看,PCIe 5.0產品的首發價格會高得離譜,普通玩家難以接受如此價格。 另外,在PCIe 4.0產品價格暴跌的情況下,用戶選擇更親民的PCIe 4.0固態硬碟是更實惠的選擇。 來源:快科技

銳龍7000贏麻了 Intel 13代酷睿「砍掉」PCIe 5.0硬碟支持

Intel去年發布的12代酷睿不僅首發了DDR5記憶體,還首發了PCIe 5.0支持,報了AMD銳龍首發PCIe 4.0的一箭之仇,然而12代酷睿的PCIe 5.0並不支持PCIe 5.0的SSD硬碟,本來13代酷睿說是補上遺憾,結果也落空了,支持的依然是PCIe 4.0。 有網友爆料了13代酷睿Raptor Lake及Z790主板的規格,主板上提供了5個M.2插槽,然而不論是CPU直連的還是Z790晶片組都不支持PCIe 5.0,M.2硬碟最高支持PCIe 4.0 x4,跟現在的12代酷睿是一樣的,沒有PCIe 5.0。 考慮到12代酷睿的情況,實際上13代酷睿說砍掉PCIe 5.0也不太合適,看樣子Intel沿用了之前的設計,並沒有打算支持PCIe 5.0的SSD硬碟,原因可能跟PCIe 5.0今年依然只有少數產品有關,實際意義不大。 問題在於,AMD的銳龍7000已經全面支持PCIe 5.0,不論是高端的X670E/X670還是主流平台的B650E/B650晶片組,都已經支持PCIe 5.0顯卡、SSD,只是B650系列不能同時選顯卡、硬碟,只能二選一。 此外,AMD這次聯合了12家廠商共推PCIe 5.0生態,包括群聯、華碩、美光、英睿達、影馳、技嘉、微星、希捷、PNY等等品牌,相關產品會在11月份開始上市。 由於13代酷睿沒有PCIe 5.0硬碟,今年PCIe 5.0高端市場上玩家的選擇可能只有銳龍平台可選了。 來源:快科技

銳龍7000速度起飛 AMD聯合12家廠商共推PCIe 5.0 SSD

今天早上除了銳龍7000處理器之外,AMD還同步發布了新一代AM5平台,支持DDR5記憶體及PCIe 5.0等新技術,還聯合12家公司共推PCIe 5.0生態,硬碟11月份開始上市。 AM5平台這次首發了4款晶片組,分別是X670E、X670、B650E及B650,X系列主打超頻及供電設計,同時支持PCIe 5.0存儲及顯卡,9月份就可以上市。 B650系列面向更主流的用戶,也支持PCIe 5.0顯卡及存儲,但只能同時用一個,10月份上市,起價125美元,算過來差不多就是千元級主板起步了。 另外AM5平台兼容AM4平台的散熱器,能給用戶省一筆錢,不過有個問題可能要擔心一下,那就是銳龍7000這一代的積熱問題可能更嚴重,熱密度最高達到了2W/mm2。 除了AM5主板之外,PCIe 5.0 SSD也是AMD的重點,在銳龍5000時代AMD是首發PCIe 4.0的,這次銳龍7000被Intel的12代酷睿搶去了PCIe 5.0首發,但後者並不支持PCIe 5.0硬碟,只適用於還沒影的PCIe 5.0顯卡,所以AMD還有機會。 AMD這次聯合了12家廠商共推PCIe 5.0生態,包括群聯、華碩、美光、英睿達、影馳、技嘉、微星、希捷、PNY等等品牌,相關產品會在11月份開始上市。 PCIe 5.0的SSD硬碟速度比PCIe 4.0再翻倍,讀寫速度少則10GB/,高的能達到了14-15GB/,銳龍7000用戶可以體驗速度起飛的爽快。 來源:快科技

AMD Zen4又省錢了 B650E平價主板顯卡、SSD都有PCIe 5.0

AMD Zen4架構的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將在明天一早正式發布,伴隨而來的還有600系列主板,包括X670E、X670、B650……以及B650E! X670E(Extreme)首次採用雙晶片設計,支持的USB、PCIe、SATA等規格直接翻番,使得獨立顯卡、M.2 SSD都可以擁有多條全速PCIe 5.0通道。 B650E與之類似,也可以同時支持PCIe 5.0顯卡、PCIe 5.0 SSD,但它是單晶片,因此通道數量有限,比如可能只支持一塊或兩塊PCIe 5.0 SSD,甚至只支持PCIe 5.0 x8顯卡,當然後者對性能幾乎毫無影響。 X670、B650則都只能讓顯卡、SSD其中之一支持PCIe 5.0。 來源:快科技

技嘉搶先發布PCIe 5.0 SSD:4TB大容量、沖上10GB/s

隨著Intel、AMD桌面平台陸續步入PCIe 5.0時代,新一代SSD固態硬碟也蓄勢待發,技嘉近日就搶先發布了“AORUS Gen5 10000”。 它採用標準的M.2 2280形態,主控是群聯PS5026-E26,新一代多核架構,提升AI多任務處理能力,並支持八個快閃記憶體通道。 搭配的3D TLC快閃記憶體堆疊超過200層,接口速率2400MT/,容量可選1TB、2TB、4TB。 性能方面,目前只披露順序讀取超過10GB/,雖然不及企業級產品的14GB/,但是相比PCIe 4.0 SSD依然提升了多達55%。 同時,技嘉還披露,正在研發驗證下一代NAND快閃記憶體、用料,讀取速度可以超過12GB/,等待成熟之時便會發布。 另外,新SSD還有新設計的全覆蓋純銅散熱片,而且易於拆卸,可以靈活選用自帶散熱片或主板散熱片。 價格暫未披露。 技嘉還同步推出了,可安裝四塊M.2 PCIe 5.0 SSD,最大容量16TB,在構建磁碟陣列的情況下,可提供最高60GB/的理論帶寬。 來源:快科技

讀寫速度過萬 PCIe 5.0時代要來了

英特爾發布酷睿12的時候,也捎帶手正式的把PCIe 5.0帶到了PC上。 然而這一高速的接口,目前還比較尷尬,那就是設備極少,包括現在都主流顯卡,還都是PCIe 4.0的……最有希望率先大規模應用的NVme固態硬碟也遲遲沒有太多聲音,好在現在終於有了產品。 PCIe 5.0的固態已有 在今年的CES上,三星就官宣了一個容量高達8T的PCIe 5.0的固態硬碟。不過這款業內的急先鋒產品,卻並不是家用,高昂的價格和特殊的接口決定了它只會應用在高端的伺服器和工作站上面。 它的性能是讀取13000MBPS、寫入6500MBPS,隨機性能2500K iops,可以說和現在的SSD比基本都接近翻倍了。 我們目前能買到的高速固態硬碟,還都是PCIe 4.0的產品,目前市面上的高級產品,普遍都特徵是讀取大約7000MBPS,寫入5000MBPS以上,隨機讀寫1000Kiops。 理論上,PCIe 5.0的固態還要性能提升,但民用的產品應該比伺服器用的有點差別。 有消息的只有三星和海盜船 前不久,韓國的消息顯示三星注冊了990pro,並且三星半導體的官方社交媒體也顯示“冠軍製造者”正在路上即將發布。不過現在沒有任何可靠的信息來顯示三星990pro的性能如何。 無獨有偶,海盜船也發布了PCIe 5.0的固態硬碟,海盜船的產品有圖片,有性能。圖片中海盜船的固態硬碟讀10000MBPS,寫9500MBPS!並且可以看到固態硬碟上自帶很大的散熱片…… 關於固態硬碟的困惑 現在M.2的接口其實不多。比如不少主板,其實只有一個,這就決定了很多人買了固態硬碟,普遍是做“系統盤”使用,導致現在512GB-1TB的產品更受歡迎。 PCIe 4.0 2T的最近才便宜了一些,一千多元還算接受范圍內,但高端產品,比如三星的980Pro或是西部數據的SN850常年都還在2000元以上的價位。 但前不久的新聞顯示,NAND的製造工藝又有了進步,可以達到232層,也就是說單顆粒的容量可以更大,現在固態普遍2T封頂的容量實在讓人比較遺憾,而走PCIe插槽的大容量產品價格也感人,即便是DIY,接口卡都不便宜。 但我們似乎能看到一些端倪,那就是現在高速固態的困境。比如給PS5擴容的產品,無論是三星還是西部數據,普遍都自帶一個散熱馬甲……或許PS5的散熱真的不如PC吧。 海盜船的PCIe 5.0 SSD自帶馬甲,或許也昭示了這一代產品應該都自帶散熱。層數越多溫度越高,似乎沒有太好的辦法避免。 PC和PS5這種空間很大的產品其實還好,筆記本和遊戲本則不同,尤其是長續航的辦公產品,本來整個系統也就65W的功率足矣,PCIe 5.0或許整體功耗會被固態拉高一些。 摩爾定律依舊存在。我們的預判是,當PCIe 5.0的固態普遍、大量上市的時候,或許常見的產品會把容量提升到4T,並且盡管價格比現在2T的產品貴。 但每個TB的成本應該是下降的,這是半導體工業不可逆轉的規律,也是我們對速度的期待。 來源:快科技

最大容量16TB、最高速度60GB/s PCIe 5.0 SSD有了新家

PCIe 5.0 SSD正在不斷涌現,技嘉發布了一款特殊的AORUS Gen5 AIC擴展卡,絕對是發燒友的神器。 它採用單插槽設計,自帶四個NVMe M.2插槽,可以安裝四塊PCIe 5.0 SSD,可獲得最高16TB的驚人容量,同時在構建磁碟陣列的狀況下,可提供最高達60GB/的理論帶寬。 正面外觀是高質感的金屬拉絲工藝,背面則是大型拉絲紋處理的散熱背板,不但造型加時尚有型,還能有效提升散熱效果。 在導風罩之下,是5厘米的主動溫控雙滾珠軸承風扇、雙面高係數導熱墊、大型散熱片,還有8個測溫點,即時檢測溫度、調整轉速。 價格暫未公布,但絕對是天價。 來源:快科技

1000W餵飽PCIe 5.0高端顯卡 技嘉UD1000GM PG5 1000W電源圖賞

前不久,技嘉搶先推出了符合ATX 3.0電源規范,並配備12VHPWR供電線的UD1000GM PG5全模組電源,支持RTX 3090 Ti顯卡,方便發燒玩家打造旗艦主機。 這款電源售價1299元,現在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作為一款1000W的高端電源,技嘉UD1000GM PG5依靠更高的集成度將體積控制在了150mm×140mm×86mm,同時配合全模組線材的設計,在裝機的時候也更輕松。 其最大的賣點自然是提供了ATX 3.0電源特有的12VHPWR連接線,為未來的PCIe 5.0高端顯卡提供擴展供電。 +12V加上12VHPWR的總輸出額定功率達1000W,其中12VHPWR額定輸出電流達55A,也就意味著輸出功率可達660W,比標準的600W還留了10%的冗餘空間。 散熱方面,UD1000GM PG5配備了12cm液壓軸承(HYB)智能靜音風扇,在輸出功率小於400W且溫度不高時風扇完全停轉以避免噪聲。 電源採用了高端電源中常見的主動PFC+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 電路設計,同時採用了日系105℃主電容(400V/1000μF),搭配增強散熱方案等超耐久用料,有效提升了電源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來源:快科技

三星預熱「終極」SSD:升級PCIe 5.0的990 Pro要來了

近日,三星半導體官方在社交媒體發布預熱消息,宣布“終極”SSD已經在路上了,並放出了產品的剪影圖片。 從產品剪影,以及近一段時間三星的產品節奏來看,這款被稱為“終極SSD”的新品,很可能是已經通過認證的990 Pro。 根據三星990 Pro SSD的PCI-SIG認證信息,它將會採用PICe 5.0 x4,並為M.2規格,但具體的速度等性能參數都尚不清楚。 理論上講,PCIe 5.0的SSD速度上限為16GB/,但在實際使用中,三星的企業級PCIe 5.0 SSD PM1743的峰值速度也只達到了13GB/,由此來看,990 Pro的性能估計也在13-14GB/之間。 目前,三星尚未公布這款“終極SSD”的具體發售時間,但從990 Pro已經通過認證來看,這應該不會太遠。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