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旗背後的脫貧故事

一大早,白城市洮北區東勝鄉新合村脫貧戶張洪海,騎著電動車來到村部,將一面錦旗送給長春工程學院駐村工作隊,感謝幾年來駐村幹部對他家的幫助和照顧。

錦旗背後的脫貧故事

長春工程學院駐村第一書記袁寶雙手接過錦旗說:「這是榮譽,更是壓力和動力,村民對我們這麼信任,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干好工作。」

看著村部牆上掛著的一面面錦旗,袁寶說:「這些錦旗雖然是送給我們的,但更多的是表達了村民對黨和政府的感激、感恩之情。他們這種表達是簡單的、質樸的,是發自肺腑的。」

錦旗無言,承載著厚重的情感,每一面錦旗的背後,都蘊含著一個脫貧奔小康的故事。

錦旗背後的脫貧故事

「王鐵腿」扔「腿」脫貧記

「王鐵腿」本名叫王樹君,是新合村的脫貧戶。他綽號的由來,與身體有關。他雙側股骨頭壞死,平時走路只能依靠2隻鐵拐杖,被村里人戲稱為「王鐵腿」。

為了扔掉「鐵腿」,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王樹君沒少費心思,但都沒成功。2018年,他在長春工程學院的幫助下,充分利用國家扶貧政策,在白城市醫院做了雙側股骨頭更換手術,10萬元的手術費用全免。手術成功後,他通過功能訓練,漸漸地可以扔掉雙拐正常行走了,如今村里叫他「王鐵腿」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錦旗背後的脫貧故事

王樹君原來是肢體二級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現在成了半勞動能力者,可以從事簡單的勞動了。2020年,駐村工作隊根據他家的實際,為他申報了社保扶貧崗,2021年為他申報了光伏公益崗,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

王樹君頭腦靈活,掙錢方式比較省力。春耕時幫人磨醬、聯繫旋耕機、拖拉機、代理點農藥種子,秋天聯繫收割機等,還能開電動車送貨、拉水。身體狀況的改善,收入的增加,王樹君一家的日子越來越好。

錦旗背後的脫貧故事

王樹君的老伴兒劉玉蘭喜歡扭秧歌,他就借村里的音響,在他家附近組織村民扭秧歌。音響一響,他家就像過年一樣熱鬧,到處都是笑臉。

王樹君說,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更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鄉村振興的路上,一家人將向著更加美好的生活目標邁進。

「二發財」的日子有了新奔頭

脫貧戶「二發財」本名王樹臣,他綽號的由來,一方面是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另一方面是他一直想發財,因此村里人都叫他「二發財」。

錦旗背後的脫貧故事

早年的時候,王樹臣賣過糖葫蘆、豆腐腦,風里來雨里去的奔波忙碌,讓他落下了一身病,成為村里的貧困戶,僅依靠政府的各項幫扶,維持著一日三餐的簡單生活。

脫貧攻堅後,在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引導下,王樹臣的內生脫貧動力被激發了出來,不再等靠要了,完全依靠自己的勞動改變了生活狀況。以前,經常能看到他在村子里閒逛,現在則大不同了,駐村工作隊根據他有勞動能力,工作態度好,有想法有反饋的特點,安排他在村子里種花,負責村部、水井房的衛生,負責防疫消殺、測溫登記的工作。同時,王樹臣作為光伏公益崗的召集人,很多事情都由他去處理。他經常和村幹部、駐村幹部交流工作,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並能夠搜集到一些村民的意見和反饋。今年春節前,新合村的合作社分紅了,村上也把他2020年的工資發了,光伏公益崗的收入月月到帳,王樹臣實實在在過了個幸福的牛年春節。

春節後白城下了一場大雪,他一大早就主動找了幾個脫貧戶把村部廣場的雪掃乾淨了。如今的王樹臣,干起活來動力十足,他說:「如果沒有你們,真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個什麼樣子,有黨的好政策和駐村幹部的幫助,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劉四」家的女兒有出息

脫貧戶「劉四」本名劉樂群,因在家里排行老四,村里人都叫他「劉四」。劉樂群幼年開始放羊,也因放羊染上布病導致雙側股骨頭壞死,被殘聯定為肢體三級殘疾,他的妻子也因突發事件導致智力三級殘疾。

錦旗背後的脫貧故事

這樣一個因殘致貧的家庭,生活非常艱難,住的房子幾乎快要倒塌。脫貧攻堅後,在駐村工作隊的協調幫助下,為他家蓋了一座60平米的新房子。還考慮到他家有女兒,便在室內隔出一個小房間,讓女兒獨自居住。房子蓋好後,又為他家提供了很多生活設備,幫助劉樂群完善家居。現在他家在女兒的布置收拾下,乾淨整潔。

劉四也不是一個懶惰的人,他家務活不少干,駐村工作隊還為他申報了公益崗位,成為村里的護林員。他工作起來非常負責,經常去巡視,發現問題都會及時上報。

劉四的女兒現在考上了唐山的一所高校,並在班里擔任班長,很是自強。駐村工作隊四處奔走,幫她申請了入學補助,又申報「雨露計劃」,助她完成學業,用教育脫貧阻斷貧困在代際之間的傳遞。

劉樂群常對駐村幹部說:「我要報答你們,給你們點讚。」然後雙手豎起大拇指。逢年過節,他更是打電話問候駐村幹部,話短情深。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戈馳川 張磊 尹雪 編輯:呂游

來源:kknews錦旗背後的脫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