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國愛耳日|別讓你寶貴的聽力被「偷走」

今年3月3日是第20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你是不是愛跟朋友煲電話粥?你是不是習慣於戴着耳機奔波在路上?你是不是有事沒事就掏一掏耳朵?耳朵是人體構造最為精密、復雜的器官之一,也是人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不會正確使用耳朵,會給耳朵帶來一些傷害。小心,別讓你寶貴的聽力被「偷走」!

關注全國愛耳日|別讓你寶貴的聽力被「偷走」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測測你是否也有聽力障礙

聽力障礙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聽覺困難,聽不到或聽不清環境聲及言語聲。聽力障礙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對於兒童,則可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展,嚴重者可因聾致啞。

長期處於嘈雜環境而引起的聽力損失不但開始難以察覺,而且所造成的傷害通常是永久性的。

關注全國愛耳日|別讓你寶貴的聽力被「偷走」 資料圖。來源:新華網

在聽力損失的潛伏期,可能會對日常的交流、工作和社會活動中的表現以及人際關系造成影響。若不積極治療,聽力損失甚至還可能導致自閉和抑鬱。

聽力障礙輕度:聽談話聲有困難

聽力障礙中度:聽大聲說話有困難

聽力障礙重度:對着耳朵大聲喊只能聽到幾個詞

聽力障礙極重度:對着耳朵大聲喊也聽不到任何詞

▶▶你是聽力障礙的高風險人群嗎?

有家族性耳聾病史者;

曾有過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

長期暴露於噪聲環境中;

有耳毒性藥物應用史;

患有慢性系統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有不良嗜好,如吸菸、飲酒;

長期精神壓力過大。

▶▶保護聽力你應該這麼做

關注全國愛耳日|別讓你寶貴的聽力被「偷走」 資料圖。來源:新華網

調低耳機音量。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人們為能聽清耳機里的聲音往往會調大音量。但長期過量聲音刺激,耳蝸的毛細胞會產生代謝紊亂,造成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損,從而導致噪聲性聽力問題。每天使用耳機兩小時,使用時聲音超過60分貝,持續三個月就會有聽力下降的可能。不僅如此,常用的入耳式耳機將外耳道口緊緊塞住,高質量的音頻聲會直接進入耳內,也可能造成不可恢復的聽力損害。

避免長時間「煲電話粥」。許多人在閒暇時間「煲電話粥」,一打就是幾個小時,頻繁接聽或長時間接聽電話,可能會引起神經性耳聾。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使用免提來接聽電話。

改掉不當掏耳朵的習慣。耳屎是外耳道分泌物,可以黏附灰塵和小蟲,以保護耳膜,同時,也能使耳道保持一定濕度。但有些人習慣掏耳朵,這反而容易讓細菌進入耳道,造成感染。有的人甚至會用火柴棒、細樹枝等硬物掏耳朵,一旦不小心,戳破了耳朵里面的鼓膜,輕者會發生中耳炎,引起聽力減退,重者則會永久失去聽力。

▶▶專家教你預防聽力損傷

1、預防耳內進水,防止外耳道發炎

人體外耳道深達2.5~3厘米,而且還不直,外耳道皮膚還有許多纖細的絨毛。游泳或洗澡、洗頭時耳內進水,水不容易出來,會誘發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聽力下降。特別對那些已經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還非常容易導致中耳炎。中耳一旦發炎就會出現耳朵長期流膿的症狀,最重會導致漸進性的聽力損害,治療起來也非常繁瑣、費事、費力。

那麼,一旦外耳道內進水了怎麼辦呢?可以通過單腳墊腳蹦跳的運動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簽把水吸出,再不行可以用電吹風把耳內的水蒸發出來。

2、謹慎用藥,防止藥物性耳聾

聽覺的產生和耳內有一個叫耳蝸的結構密切相關,耳蝸結構中有一種毛細胞,它們起到將聲波轉化為電信號的作用,這些毛細胞非常嬌弱,許多藥物對它們都會造成傷害,像氨基糖甙類消炎藥(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會損傷毛細胞,這種藥物引起的耳聾被稱為藥物性耳聾。

有的人對這些藥物極為敏感,即便用上一點點這些藥物,也會引起藥物性耳聾。因此,在使用藥物特別是上述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3、感冒後或坐飛機後耳朵疼痛要及時治療

耳朵和鼻咽部通過一個叫做咽鼓管的結構相通,這個管子的作用是調整耳朵內外的壓力。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順着這個管子逆行感染耳朵引起急性中耳炎;飛機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壓力變化過大,咽鼓管不能及時調整耳內壓力,也會引起急性中耳炎。

中耳內炎症如果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引起聽力障礙,嚴重時還會引起中耳化膿性病變,甚至引起鼓膜穿孔等。因此在感冒後或者坐飛機後耳朵出現問題要及時請耳鼻喉科醫師診治,避免耽誤病情。

4、突然出現聽力下降要第一時間診治

現在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的生活壓力、精神壓力明顯增加,醫學發現,與之相伴的一種疾病——突發性耳聾也明顯增加了。突發性耳聾表現為突然發生的聽力下降,還伴有耳鳴或者眩暈、耳內悶塞感。突發性耳聾是一種急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腦梗塞」,因此治療越早越好,所以說「時間就是聽力」一點都不過分。如果病史超過15天,聽力恢復就較難了。

為預防突發性耳聾,生活中要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熬夜等。一旦突然出現聽力下降或耳鳴應該盡快向耳鼻喉科醫生求助。

5、預防噪聲聾很重要

噪聲對人類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對聽覺器官的損害最為明顯。噪聲引起的耳聾被稱為噪聲性耳聾,噪聲聾治療起來難度很大,一旦出現還會有持續下降的過程,有人喜歡帶着耳機大聲聽音樂,這是現代社會引起噪聲性聾最常見的原因。

噪聲性聾主要是預防。如不要長時間用耳機大聲聽音樂;過節放鞭炮要離鞭炮遠一點,盡可能捂上耳朵;長期生活在噪聲環境中的人應該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及工間休息。

6、不正確的掏耳朵會損害耳朵

有人喜歡用手指甲、發卡、挖耳匙甚至鐵簽掏耳朵,都很危險,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膚,導致外耳道發炎、甚至會導致鼓膜穿孔,最重會影響聽力。自己掏耳朵時最好用棉棍沾上一些酒精,輕輕在外耳道轉動,儘量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的東西掏耳朵,另外不要形成頻繁挖耳的習慣。一般來說,一週一次足矣。

如長期不掏耳朵,則可能形成耵聹栓塞,這時自己很難掏出來了,應到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

▶▶一起學做耳朵保健操

關注全國愛耳日|別讓你寶貴的聽力被「偷走」 資料圖。來源:新華網

1、揉耳廓:雙手食指歪曲成勾如耳廓形狀,拇指在下揉搓耳廓,揉50次左右直到耳朵發熱為止;

2、明耳朵: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輕,深部不要太深,避免插入力量太大傷及耳膜。食指插入後立即拔出,反復20次左右;

關注全國愛耳日|別讓你寶貴的聽力被「偷走」 資料圖。來源:新華網

3、醒耳骨:雙手中指搭在耳朵後側頭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後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後側頭部,反復30次左右;

4、震耳:將雙手張開,相互揉搓發熱,然後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後松開,如此10次左右,能有耳朵清靜的感覺。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長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