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的商業化運作為何如此成功,看15年老綱絲怎麼說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2018年德雲社不算小劇場每週的演出,光全國的巡演和專場就有30多次,全球的巡演7次,郭德綱帶領下的德雲社在商業化運作上已經很是成功了,尤其是五城聯合跨年的演出,讓人都感覺德雲社有點走春晚的趨勢了,而作為一個民間團體,德雲社為何在商業化運作上如此成功呢?作為2004年從藏泥排油里關注郭德綱的老綱絲,今天為大家細說一下:

德雲社的商業化運作為何如此成功,看15年老綱絲怎麼說

當年的處境決定了郭德綱必須走商業化路線

之所以其他的相聲演員沒有完成郭德綱這樣的相聲商業化奇跡,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們都有飯吃,相聲講究師門,大部分前輩級的相聲演員都是曲協成員或者國家演員,有着獎金和工資,徒弟藉助師徒名分也很容易拿到不錯的薪水。

但是郭德綱不一樣,拜師楊志剛,北漂之後不被承認,在北京舉目無親,想拜李金鬥,被拒絕。但是郭德綱得活着,得吃飯,所以必須要把自己鍾愛的相聲藝術以商演化的形式去賣,才能讓自己餬口。

德雲社的商業化運作為何如此成功,看15年老綱絲怎麼說

對待藝術的態度決定了郭德綱的成功

藝術不能餓着肚子去搞創作,去表演!這是郭德綱《郭論》里的原話,所以他解釋說:什麼叫做藝術,藝就是能耐,本事,術就是把自己的能耐,本事賣出去的辦法。相聲之所以衰落,不是傳統相聲本身不好,而是這個行業不賺錢,根本沒有新鮮血液進來。指望一些老藝術家弘揚藝術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郭德綱對待相聲是從觀眾喜歡看,願意花錢看出發的。而相聲界的大部分人對待相聲只有是否符合這場晚會的主題,是否弘揚高尚道德情操出發的。來源於民間的相聲藝術,脫離了人民群眾,自然不會好。

德雲社的商業化運作為何如此成功,看15年老綱絲怎麼說

最符合現實生活的出發點打造德雲社成功團隊

很多人質疑郭德綱讓傳統藝術沾染銅臭,但是最關鍵的是郭德綱確實讓傳統藝術相聲復興了起來,也是唯一一個從非遺項目里剔除的傳統藝術。郭德綱看待相聲和商業化運作很簡單:商演能夠檢驗你的相聲水平,商演倒逼相聲演員提高相聲水平。

小編覺得任何一個人對於這兩句話都應該持有肯定態度。觀眾都不樂意花錢聽你相聲了,你還能大言不慚的說我的相聲很好嗎?想想2005年德雲社剛火的時候郭德綱的創作能力,新相聲段子的數量是不是出奇的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持續的小劇場商演倒逼這相聲演員不斷的創作新段子去滿足觀眾需求。

德雲社的商業化運作為何如此成功,看15年老綱絲怎麼說

俗話說「置於死地而後生」,郭德綱打造成功商業的背後,有太多的心酸。被關櫥櫃、媳婦變賣家產支持,徒弟關鍵時刻背後捅刀。但是按照郭德綱說過「這幾十年,我就是打不死的甄嬛,只能要能挺過來,我就是最成功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有郭有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