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沉迷綜藝,是當下年輕人的一場自娛與自癒。

那些光鮮亮麗的舞台與話題,無時無刻不在吸引着人們的目光,分散着同學們有限的精力。有人是為了追idol,但更多人是為了打發自己無聊的閒暇時光。

這似乎已經成為了部分年輕人攝取養分的方式之一。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娛樂方式,這本無可厚非。但當下多數綜藝節目娛樂化嚴重,感官刺激之外,很難做到有所收獲。而對正處於作品集創作階段的每一位同學來說,時間的寶貴性不言而喻。

這種矛盾並非不可調和,關鍵是同學們選擇怎樣的綜藝作品。今天,康石石就以近幾年頗受年輕人喜愛的《奇葩說》為例,聊一聊那些能為作品集所用的養分所在:

一、 從綜藝話題,看作品集選題

關於作品集的選題,之前康石石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反復強調,個人興趣及社會現象都是同學們非常容易上手的選題方向,這一點,正與多數綜藝的選題方向不謀而合。

一般來說,為了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綜藝節目的選題通常會結合當下社會的熱點或痛點事件來進行闡述及發散。以至今已第五季的《奇葩說》為例,在每季至少20個辯題之中,總有幾個最為大眾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你是否支持全人類一秒知識共享》

《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要犧牲個人,拯救大家嗎?》

《長生不老是不是一件好事?》

《世界需要超級英雄嗎?》

《惡劣天氣叫外賣,我有錯嗎?》

……

以上這些辯題,很大程度上兼具了趣味性、話題性以及思考深度,而它之所以能打動人心,正是因為其背後所代表的是當下客觀存在、卻被多數人多忽略的社會現象。再加上辯手們針砭時弊的觀點,其實很容易成為同學們很好的選題靈感來源,同時提供了多種看待問題的角度,而網絡上引發的多角度話題討論,本身便可以成為同學們調研中的一部分。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奇葩說》選題

二、 Research,也是一場辯論賽

某種程度上,藝術和辯論其實非常相似,只是兩者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表達載體——前者更多採用的是視覺語言,後者則是妙趣橫生的觀點。對於一個創作者而言,無論哪一種載體,要想贏得比賽/offer,前期充分的思考和調研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更為關鍵是如何將這些調研信息以一種更加直觀、更具邏輯以及趣味性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一點反映到作品集上,便是康石石和同學們強調的作品集邏輯性與可視化表達:

1. 邏輯性

觀看《奇葩說》的觀眾,想必都會有一個感受:任何一個觀點,要想打動別人,首先要在邏輯上能做到自圓其說,而越是不容易被人找到漏洞的邏輯,越是容易讓人信服。這一點在辯論大神黃執中的身上,幾乎體現的淋漓極致。

作品集創作也是如此,一個項目,即便看似簡單,其背後都需要同學們久經思考的邏輯作為支撐。而這種邏輯性的建立,以及主題背後所產生的深層次聯想和思考,很大程度上和同學們的知識儲備量呈正比。

就拿第五季《奇葩說》的名場面——陳銘與詹青雲的「神仙打架」為例,為了論證「共享知識其實是在扼殺知識」的觀點,詹青雲提出了熱力學作為論據,卻被陳銘一舉反殺: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陳銘指出詹青雲的邏輯漏洞

高手過招,一向人狠話不多。到了這個階段,作品集的比拚,便不再只是單純設計能力的較量,更多是誰能做出新意、誰能少犯錯。特別是在前期調研階段,過硬的論點與論據是項目創作能否深入下去的基礎,如果沒有陳銘般的知識儲備,只能付出加倍的努力。

2. 可視化表達

過硬的邏輯是能否讓人信服的基礎,但在表述階段,最重要的是能否讓聽眾接受自己的邏輯。比如《奇葩說》的比拚環節,辯手為了拉到選票,通常會從比較容易被觀眾所接受的切入點出發,甚至結合到故事之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陳銘用一瓶水的例子澄清了關鍵詞概念

這點在作品集上同樣適用,最明顯的就是作品集的圖面化表達。同學們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邏輯與視覺語言之間的轉化。一般來說,為使項目邏輯更易被人接受,通常可採用以下方式:

可視化信息圖表作品集的敘事性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折線圖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面積圖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雷達圖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流程圖

三、透過人設,看本質

綜藝的價值不僅在於上述所提到的行為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了那些人設背後,屬於自己的可能。以前兩屆《奇葩說》的冠軍為代表:

肖驍:零基礎跨專業的典型,從對辯論一竅不通,到從一眾專業辯手之中脫穎而出斬獲冠軍。即便他不是一個專業的辯手,但憑借個人的優勢,加上足夠開放的個人態度,讓他從在保有自己鮮明個性的之餘,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辯手,這一點其實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很多同學在轉專業之初,經常會處在一個模稜兩可的位置——懷疑自己的選擇,新專業又不知從何下手。其實,就康石石所處的領域來說,相比於部分同學,轉專業的同學往往更具有先天優勢:

擁有雙重思維模式,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加多元;

對新專業的原始沖動與熱情,往往能誕生意想不到的優秀作品;

……

因此,轉專業不可怕,同學們完全可以從自己的已有經驗入手,關鍵是這種經驗和熱情怎麼運用,運用在哪。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陳銘:專業量級選手的典型。作為一名專業級的優秀辯手,陳銘經歷了「過於職業——尋找個人特色——愛的代言人——專業與個人特點相結合「這幾個階段,最終如願以償地拿到了冠軍。對於「陳銘們」這類專業知識儲備較為充足的同學來說,在作品集創作階段,需要攻克的第一道難關,往往是需要找到自己的風格以及新的興趣點。

這類同學,不妨在作品集創作過程中,嘗試一些跨專業的項目,在扎實的專業基礎之外,展現自身多方面的設計能力以及作品集項目創作的豐富度。

看綜藝,也能學作品集?

Final: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放鬆方式的權利,如果還能從中有所收獲,大概更是一件幸事。就像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陳銘所說,所有的認真都會有所收獲,你一點一點堅持往下做,有人說靠譜,有人說不靠譜,結果成功不成功,不要問這些,堅持下去,堅持下去就可以讓一個平凡的生命閃起光來,不信你就試試看。

希望我的同學們,也能在通往名校留學的路上,有所堅持,有所收獲,不信你就試試看。更多藝術留學與作品集創作疑問,可微信關注康石石公眾號:kang-shishi後台咨詢。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