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百年微詩: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原題:即興微詩)

凌逾

《文學報》第22版:新批評. 2019.04.25

微詩,四行以內,每行不超過18個字,每首詩都有標題,講究起承轉合、構築意象,詩與圖相配,圖文並茂發表於手機微信,便於傳播、記誦、唱和。

微詩更接近於即興藝術。即興是文藝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內在沖動的作用,未經事前醞釀,僅就當時的感受創作、表演或演講,興會來臨,迅速創造出作品。如向明的《翻書》,「從序言翻到最後的結語 /只想翻到有你占領的那一頁 / 兩眼一接觸 / 便電光石火的那一頁。」書與情即興,創意盎然。田忠輝的《愛亦如斯》:「一條魚想打電話給一隻鳥,/ 按下號碼,又放下。/ 湖水太深了,天空太高了,/ 生命是中間的廣大無垠。」是否打電話的猶豫瞬間,糾結纏繞的心思已經轉了幾萬遍宇宙。非馬的《照相》:「再快的快門 / 再智能的手機 / 都只能拍到過去時光中 / 一個迅速老去的身影」,速朽的時代,高科核能也追不上時光的步伐。這些詩都即興化用當代意象表達當代人的情感思想。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微詩群成立,本身就帶有即興的性質。2014年12月3日,熊國華教授和田忠輝教授在廣東財經大學創辦「華文微詩群」,相約在九天內創作微詩100首,結果到12日海內外群員達到100人,創作微詩888首,因此宣告「國際華文微詩群」成立。2018年初,國際華文微詩群首次成立了正式的組織機構,有理事會、創研部、編輯部、外聯部、藝術部、秘書處、專家組等,進一步明確分工,義務合作,共同推進微詩發展。

群主熊教授說:「微詩好壞由寫詩一瞬間的語境決定的」,熱戀失戀、大喜大悲、哀傷淡然、好菜好酒都能決定微詩的措辭、意境、格局。陽光寫的《不遠的燈火》:「一抹,再抹,天就黑了 / 雲上的人 / 從山頂望下去 / 好像所有的美好都開在低處。」登高望遠,有感即興,妙在頭尾,天是被抹黑的,像抹燈一樣,美妙原來在低處,在草根,在匍匐的心態中。古詩的典雅意境化成了現代的精準表達。微詩即興,破除自《詩經》以來的前兩句抒情後兩句言志的模式套路,在賦比興的基礎上,微詩表達方式更多元化。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微詩為何能即興?因為有高速網絡技術的支撐,能夠即時化呈現。在無線移動網絡飛速發展的讀屏時代,人手一機,人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寫作、閱讀、評價,利用碎片化時間寫即興微詩,在微信群、在公眾號傳播,頃刻傳遍全球,與國際接軌,收到太平洋彼岸的評價,何等讓人驚喜。幾年來,微詩群堅持每月進行一次同題微詩寫作、一次自由寫作,並請兩名詩人做主持和點評。2018年起還評選每月之星,由創研部的凌逾、陳芝國、薛亞聰負責每次組織海內外詩人參加評選。

群里的微詩都是即興,要麼同題體,要麼自由體。2018年3月初的同題詩名為《江心島》,從3月1日至15日詩人們均可隨意接龍賦詩。美國的西子文君雲:「是誰,目光盈盈 / 讓我走進了你,深邃的瞳孔 /那觸手可及的蔥蘢 / 又回溯到,被遺忘的源頭」。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中國生態詩歌倡導者靜福山人評點曰:詩中暗含着一個比喻,把江心島比作一個人眼睛里「深邃」而「蔥蘢」的瞳孔。但這首詩又不僅僅是個比喻,它寄寓着「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幽遠心曲。在詩中,人和江心之島合而為一,是一個愛的夢幻之境,也是情感回溯、尋找的「遺忘的源頭」。而在現實中,我們心靈的「江心島」是否也被遺忘了呢?

廣州的薛薛雲:「入夜,你用一聲咳嗽 / 載我逆流而上 / 芳草,此際你在嬉遊 / 而我在彷徨」。西子文君評點:夜醒聞聲,似有若無,夢中的你,宛如一座江心島,在時光的上源「嬉遊」,「而我在彷徨」,是夢?還是真?入骨的念,「芳草」一樣鮮美的回憶……微詩不微,一個「用」,一個「載」,引人入勝,細膩的情感,輕輕浮顯而來。此詩,看似輕而易舉,卻足見詩人的筆力不淺。

廣州的阿桃歌雲:「一直劃地為牢 / 只為拒絕泅渡苦難 / 冬無梅,春沒桃紅 / 這里只植帶淚的梨花。」西子文君評點:一首傷感婉約美麗的小詩。讀後唏噓不已……把自己比作一座江心島, 「一直劃地為牢」,寧可承受「苦難」,不願「泅渡」。這是一座愛情的孤島,「冬無梅」,「春沒桃紅」,而我沒有你,梨花帶淚,卻寧可做你的囚徒,是為了曾經的一段緣,還是在為明天而等待?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最後,湖南的雅捷《江心島》獲得「每月之星」稱號:「其實是由江水成全的 / 你這孤傲的山 / 一輩子攥緊大地 / 卻高踞在奔流的心中」。西子文君評點曰:事物可大可小,在詩人的眼里,島幻化成「孤傲的山」,來自江水,卻深深「攥緊」大地,不隨波逐流,不甘平庸,這好比一個詩人剛正不阿、桀驁不馴的氣質。擬人手法,寓意深遠。

廣州吳作歆雲:「島是江水黛綠的耳墜 / 江是聆聽歲月滄桑的耳朵 /在江心島,一對候鳥的翅膀 / 可以捲起一片遼闊的寧靜。」確實,好的意象符號能帶詩思飛翔。「江心島」,題目特別有詩意,讓人有無限遐想的空間:島與陸、心、眼、耳墜、耳朵、咳嗽……西子文君和靜福山人的即興點評細致詳細,讀透詩心、詩的內核。微詩具有互動性、自由性,這才是點亮微詩的長效動力馬達。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微詩微小化,在即興中捕捉點滴。首先是形式上的微:短小精悍,講究韻腳,有音樂節奏感。詩的本質是短詩。向明認為微詩是截句,無非就是截掉累墜,成為詩的極簡藝術。這很有道理。但截句不講究標題,像截拳道般短小,類於金句。陳會玲的《雨聲》:「讓人難以入眠的 / 除了中年,還有雨聲 / 打在空調上 / 像一生都在被催促。」中年,失眠,雨聲,空調,催促……煩擾的噪音,各種巧妙的即興關聯,寫活了人到中年的無名心頭火起。其次是內容上的微:微小感情的即興觸發。

星雨的《鏡》:「詩是面魔鏡,照出凡塵的俗心 / 為了angel的降臨 / 上帝隨手甩給俗世舌尖潰瘍 / 劃作一道失語的閃電。」作者因為聽名叫安琪的詩人講座心靈觸動,卻苦於潰瘍口不能言,有感而寫,由此可以生發出更豐富的想象,關於詩是什麼、詩為什麼、詩能什麼等各種思考。

其實,微詩不微,因為微詩之妙在於以小見大,見出大題材、大概念,大思想。熊國華教授《世界之窗》:「把世界濃縮成窗口 把窗口天天握在手中 透過窗口,嘆世界」。粵語的嘆世界即是享受世界的意思,與普通話「探世界」諧音,一語雙關,巧妙。熊群主善於活用小符號如小蠻腰、農民工、名片、荔枝、漏洞、爛尾樓等,生發出宏大的想象,如《孫中山銅像》:「用剪斷的辮子做一根 / 黑色手杖 / 敲醒沉睡的大地」。田忠輝的《一念光明》:「有時我們認為低估了世界,/ 有時我們認為高估了世界,/ 其實世界始終沉默不語,/ 我們只是搖晃了自己。」吳作歆說:「春天可以簡單一點 / 比如蟲鳴可以比薄更薄 / 螞蟻的夢想離觸須更近 / 抽芽的新綠延續生活」。《網絡文學評論》主編西籬寫《仙人掌》:「太陽在午後 在人們渴睡的時辰 / 把昨天化為灰燼 / 仙人掌在世上活得疲憊 / 什麼願望 在它身上扎滿銀針?」 星雨《無》:「游着游着,就沒有了邊界 / 想着想着,就游到了天河 / 飛着飛着,就消失了自己。」微詩的微觀與宏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其實,古今中外的小詩都有即興特色,而且一般都有一定的指向。如冰心、宗白華的小詩講究哲理性。20世紀20年代初期,因為白話文運動興起,周作人、鄭振鐸等人發起小詩運動,冰心和宗白華都擅長寫抒情小詩。冰心的格言警句略有教訓人的語氣,宗白華小詩更有哲理蘊含,有泛神論思想,藉吟詠自然來抒發寄託思想感情,呈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小詩體」在日本短歌、俳句和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產生,在宗白華詩集《流雲》出版後漸告終結。俳句是中國古代漢詩絕句在日本的本土化改造,浸潤着物哀美學傳統,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詩,每一句都觸碰心靈。日本的俳句,講究宗教性。「俳聖」松尾芭蕉有名句《古池》:「閒寂古池旁,青蛙跳進水中央,撲通一聲響。」閒寂而風雅,與唐代詩佛王維的詩風很接近。

在21世紀初期,因為微信網絡的迅速興起,而產生出微詩。泰國有「小詩磨坊」群體,當年興起是因為《世界日報》副刊報紙不時會留有空白,需要六行詩歌填補,因此漸漸成為風潮。2006年5月30日起,該報特意開辟「小詩磨坊」專欄,7月1日「小詩磨坊」詩群成立,包括嶺南人、曾心、博夫、今石、苦覺、楊玲、藍焰和台灣的林煥彰,並請龍彼德、陶然、落蒂為顧問,曾心做召集人,每兩個月開一次研討會,一年出一本詩集,既有集體Blog網誌,還有個人Blog網誌,擴大泰華小詩的域外影響力,為泰華新詩帶來活力。看來,小詩運動都誕生於時代突變之際,而且誕生的原因都跟語言媒介、傳播媒介的變革密切相關。那麼,微詩發展的主攻方向何在,意在追求有頓悟的禪宗意味,還是有高效時代的速即感、即興感,或者是其他什麼主旨?微詩發展之初,是否需要打包亮相,集體造勢呢?

微詩不微,因為國際化。微詩群成員為全球華人,來自英美歐洲、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新加坡、中國等地,而且出自各行各業:核工業、醫生、商人、警察、教師、律師、攝影師、書畫家等,因此微詩題材廣闊:天地之大,納米之微,均可取材,如航空航天、空中飛人、遠洋電話、電視電腦、攝影繪畫、花開的聲音等。

洛杉磯的達文寫《聖地亞哥》:「我曾經占有一段明朗日子 / 看山是山  看滄海 / 旋渦里盡是不再掙扎的軀體 // 隔着防波堤 / 你我交換了兩個季度的目光 / 盡管走過同一座橋/ 相互更加陌生 // 盼不到雨的吋候我已經開始入夢 / 無序的鮮花來自岸上 / 排列成你我沉醉的語言__」

地鐵可以入詩,如舊金山的王性初曰:「躺成兩條平行線 / 車輪滾滾向前 / 將時間輾出噪音 / 嘎然停在終點。」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槍也可以入詩,瑤溪的《警察的截句》雲:「腰間的槍 / 是我和世界共有的一截盲腸 / 它已發炎 / 兩處都會疼痛。」身在加拿大的宇秀想着故鄉的《元宵》:「離初衷漸行漸遠的祝願 / 被搓得很圓也很麻木 / 只有把你咬出一個缺口 / 心,才會流淌出來。」 

熊國華教授寫《九月》:「思念,越來越圓 / 南粵的陽光和雨水 / 催熟帝國的夢想 / 家園將掛滿金色的季節」。

加拿大的寄北即興《觸動》:「欄柵里掙脫出一朵白玫瑰 / 在暖陽下恣意 / 我駐足良久。微風吹過時 / 遍身的枷鎖像瓷一樣碎了滿地。」

靜福山人寫《冬之韻》:「在火爐旁 / 你讀一首詩 / 輕輕押着雪花的韻腳 / 窗外的風,叩響平平仄仄。」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緬甸王崇喜寫《茵萊湖上的漁夫》:「茵萊湖畔,單腳 / 佇立成一隻孤獨的鶴影 /魚,都漏網了 / 就捕那一尾浮游的落日。」淡淡的哀傷,竟然浸潤出《老人與海》的韻味。

國際華人微詩群以廣州為中心,輻射到珠三角地區直至到全國,乃至到全球海外,那麼,這個詩群是否可以為嶺南符號寫一批詩歌?進行嶺南文化賦詩雅集?是否可以請一批詩人進行方言朗誦傳播?是否可以總結一下具有哪些嶺南特色?能否像江西詩派一樣載入史冊?微詩發展如何與當今如火如荼地展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結合起來?如何既具有嶺南特色又能超越於嶺南特色,而同時具有世界品格? 

召開「首屆國際華文微詩研討會」也很即興。2019年3月23日,廣州市女知聯教育分會聯合華工、華師、華農、廣財上午在華工舉辦一次「春日長情詩歌朗誦會」,主要由劉秀麗老師、孫萍老師、徐詩穎博士後主辦,研究生夏婉琦、鄧媛、李婉薇、謝慧清協助會議開展。筆者也參與組織,順勢想到請微詩群的詩人們一起來朗誦自己的微詩,群主戲稱為真人版朗誦,並應熊群主的要求,下午在華農舉辦「首屆國際華文微詩研討會」。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在微詩群即將成立五周年之際,召開此會意義重大,表明微詩群由唱和詩歌遊戲開始自覺地走向理論建構。微詩亟需文學史化,撰寫《國際華文微詩史》,作為教材進大學校園。建構微詩理論,梳理發展歷史,挖掘微詩經典作品。如開會時將好的微詩滾動式播放,如集萃出將來可以傳頌幾十、上百年的微詩。建議繼續召開微詩研討的高層會議:不僅同人之間研討,而且多請些詩評名家或者年輕的碩士博士來參會,多聽聽批評的聲音,反思的聲音,以利於成長;不僅召開國內研討會,而且是國際研討會,如結合微詩的網絡化特性召開全球網絡視頻視頻微詩國際研討會,甚至未來能否召開三維全息會議,省卻舟車勞頓,各位參會的時間也更加易於安排,有利於全球各地詩人學者的靈感思維碰撞。

微詩的即興由時代潮流決定:突如其來的間隙,突如其來的靈感,突如其來的微信、突如其來的傳播媒介、突如其來的全球凝聚,總之,微詩適合當今時代的高速節奏。微信未必僅限於微信寫詩,而是在現代傳播技術條件下寫就的微小詩歌。那麼,未來微詩能否與抖音、微視頻結合起來,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如何結合,如何吸引年輕人進入詩群,使得微詩在代際之間流動起來?5G時代來臨後,微詩將是什麼狀態、什麼形態、以什麼方式繼續拓展?微詩如何更好地互動、評價、修改詩歌,互評互改?現在機器人寫作甚囂塵上,且最容易寫的就是詩,微軟小冰甚至出版了詩集,那麼,人類的微詩群如何迎接這個沖擊?

綜上所述,微詩具有幾大特色:即興化、國際化、網絡化、微小化、高科化。2018上海即興藝術節舉辦《遇·見》跨界藝術演出,來自全球不同角落的大師級藝術家在9天內不斷遇見,有即興舞蹈、即興音樂、即興戲劇、燈光和多媒體影像、舞繪、影片的跨界遇見,很有創意。可惜少了即興微詩的加入。

自2014年至今,廣州興起的微詩群已出版不少集萃:2015年《國際華文微詩選粹——當下最火爆的國際性微詩群》,收錄83位詩人的幾百首微詩;《2017年國際華文微詩選粹》,收錄95位詩人的幾百首微詩;2019年初,熊國華主編《國際華文微詩精品叢書》第一輯十部,由銀河出版社推出,納入《中外現代詩名家集萃系列》,十部微詩集中英文對照,是將國際華文微詩精品推向世界的文化創舉。此後還將陸續組織召開微詩新書發布會、微詩研討會、微詩朗誦會、微詩公益講座,大學生微詩創作大賽、微詩采風筆會等活動。

筆者看着微詩群一點點壯大起來,感佩於微詩群順應時代潮流而迅速發展,2017年初寫過《微詩之春》評論,2019年初此篇文章算是續集,再次為微詩叫好,並相應提出一些省思問題,以期拋磚引玉,希望微詩發展更上層樓。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作者簡介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華南師大粵港澳大灣區跨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發表時略有刪節)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文學報》

【跨界太極】凌逾 百年微詩 它並不止於即興和微小


圖片源於網絡

總編:凌逾

責編:夏婉琦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跨界太極